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苏教版语文4年级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习作一我的建议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

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

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

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

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

3、小结。

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

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

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

(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

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

板书:我的建议

交代地点简洁

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

板书:主要景点具体文章结尾点题

(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交代地点简洁

我的建议主要景点具体

文章结尾点题

习作二

教材分析:

《推荐他人》要求学生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一个人,或推荐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要求:

1、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能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

2、学习通过采访的方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学习围绕人物的主要事迹安排详写与略写,提高选材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主要特点。

2、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并提高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雏鹰争章”,习作要求:

1、同学们,大队部一直在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出示挂图。

2、在“争章”过程中,出现了表现突出或进步显著的同学。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3、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你都可推荐。

你们可以自己推荐,也可以小组相互讨论、推荐。注意;主要要说出你推荐的理由。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要求确定被推荐的人是谁,说出推荐的理由,关键是举具体的事例。

2、班级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3、推选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师生共同评议,选用事例是否具体。

4、小结:在说推荐理由时,选取具体的事例,如果事例太多,要做到有详有略。

5、有的同学很苦恼,说的事例总觉得不典型,不具体,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下课后,你可以去采访老师或被推荐的同学,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

6、当然,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以争章的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个人。

7、可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互相采访。

三、拓展思路,指导书面表达:

1、好,通过刚才的采访,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会很多。

2、可以采用总分方式来推荐某个同学。

四、学生撰写草稿。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交流、评议习作。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师生就“是否用具体事例把人物优点写具体”方面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3、选一篇写得好的文章,师生来共同赏析。(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4、再次进行修改。

三、展示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概括介绍(总)

习作二推荐他人

具体的事例(分)

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发展。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我们要乐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做事要有创造力;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名人的故事”。谁来说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生讲故事)

2、是呀,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聪聪发现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当当发现一到秋天苹果就变红了……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项本领?赶快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可以是《科学》上的小实验。]

(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小结出发现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的,可以是来自生活的。)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是不是把新的发现写下来就好了呢?来看严晓敏的新发现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

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真实可信,让人乐意看。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a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你的新发现

b把你发现的过程写具体。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说的过程。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主要选择一个发现,说清楚怎样解决的过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

3、独立创作

五、习作修改及讲评

第二课时(学生习作)

习作四

教学目标:

1、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2、用睿智的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

3、用一枝灵动的笔,把自己所听到的描述下来。

4、知道有详有略的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对话片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 、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3、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指名读习作例文。

3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 、小结:先用4 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4 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 、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四、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习作五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人,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解主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第二课时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一、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六、佳作欣赏。

习作六

教学目标: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来。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2、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2、自己谈话。

二、新授

1、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

2、你们对哪个话题最感兴趣。

3、那么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

4、是哪两种方法。

5、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

6、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7、组织讨论。

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求: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8、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

三、练习习作

1、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那么可以用书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如果是第一种讨论式的,那就把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经过写下来。

这种方法,我们在习作四已经学过。

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就要把书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文章。

四、练习习作

1、对照习作步骤,进行写作。

2、四人一组相互讨论、交流。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4、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5、学生仿照例文,各自完成书面作文,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习作七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课前准备:

1、学生座位不变,讲台排成长条会议桌型,桌上放若干玻璃水杯,桌下放热水瓶若干(热水瓶中装冷水,这一点对学生保密)。

2、学生每人准备一块蒙眼的布,或黑色胶带。

教学过程:

一、明确体验要求

1、本堂语文课我们要来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有兴趣参加吗?瞧这架势,一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大家呢!

2、公布体验项目: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

3、立体验规矩,出示:

(1)体验过程中,记住你始终是一个盲人!

(2)体验过程中,必须听从指令,拒绝交流!

(3)体验过程中,可以思考,把每一个感受在脑子里备份!

请思考30秒,能做到的,严阵以待!

二、展开体验活动

1、在半分钟后你们将成为一名无助的盲人,请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吧,记住这个教室每个方位的布置,可能你在“失去光明”后,会非常需要这份记忆!(静静观察30秒)

2、蒙上眼睛,预祝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体验任务!

3、体验一:预设的困难

现在你就是一位无助的盲人,将要走上讲台,倒一杯水,然后端着水回到自己的座位,这一路,你会走得如何艰难?你想过了吗?好好地思考一下吧。(思考3分钟)

4、体验二:任务的艰辛

(1)马上要开始接受任务了,先请第一横排的“盲人”同学站起身来,后面的“盲人”同学凭借自己的直觉,也可以伸出手来摸索,如果你确定前一位同学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座位,那么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静静地用脑子和耳朵去认识这个社会吧!活动开始!

(2)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辅助引导:

A、如果你是一位“盲人妈妈”,你的孩子饥渴难忍,你要立刻为他倒上一杯水;

B、你没想想这是一杯怎样的水吗?万一……

C、听,这个声音,你应该猜想得到,你的“盲人同学”遇到了什么状况;

D、还没轮上你,你有没有一种焦躁感?是不是非常渴望有人提醒一下,该你上场了;

……

5、体验三:盲人的生活

(1)现在每个同学都完成了体验任务,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老师还想强调的是,你们的体验只是盲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盲人还会遇到怎样的艰辛呢?(静静思考1分钟)(2)摘去蒙眼的布,回到光明中来,观察教室后,请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三、回忆体验过程

1、对教室进行简单地清理,边清理边回忆刚才的体验过程。

2、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做任务前做任务时做任务后

3、选择体验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交流。

四、书写体验之旅

1、刚才同学们在体验过程中思考的肯定要比交流的多得多,提起笔,开始习作,注意:着重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学生习作

五、分享体验甘苦

1、《“护蛋”》引路

(1)阅读例文《“护蛋”》,小作者写了些什么?(逐段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自己的做法;自己的担忧;同学的“碎蛋”经历……)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3)小结:只有写出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你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阅读自己的文章,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3、自改,把遗漏的感受添加进文。

4、同桌互改:(1)语句是否通顺;(2)标点运用是否得当;(3)错别字;(4)分段是否合理。

5、作文誊写。

六、拓展体验思路

1、生活中我们可以参与体验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当一回聋哑人、残疾人;当一回小老师;当一回家……说说你最想体验的活动。

2、体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像老师帮大家准备的体验盲人活动一样,给你的体验活动列个体验提纲或者定个体验方案吧。小组合作讨论。

3、利用课后时间,自主体验,需要的话,老师可以给于一定的帮助。希望你们能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评讲课)

一、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2、取得的成绩。

3、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2、讨论:有哪些优点?。

3、交流。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教师巡视指导

我的建议(四下第一单元)

春姑娘带着她那美丽的彩笔又悄悄地降临在人间,你不要以为只有公园、果园、田野才有她那美丽的图画,我建议同学们到光明广场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那里多姿多彩的风光!

广场的中间,有大大小小的花坛,绿油油的小草像地毯一样铺在花坛里,把一朵朵漂亮的鲜花映衬地更鲜艳了。如果没有了小草的存在,那朵朵鲜花是不会这么引人注目的!细听,还会有一阵阵“嗡嗡”的声音伴随在耳边,那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演奏迎接春天的音乐啊!

在广场的东面,有一个大池塘,天上的白云悠然地飘着,水中的白云也悠然地荡着,小朋友在旁边嬉戏,水中的景象,好象一个欢快的大乐园。

广场里有许多空地,人们在那里可以尽情地打羽毛球、滑旱冰、放风筝……

如果你累了,可以坐在池塘边休息,池塘里的水散发出一阵阵凉气,也许你会感到有些寒意,可是这些都是你在田野、果园里所不能感受到的!

在光明广场里,你可以尽情享受玩耍的乐趣,忘掉所有的不快。记住在这里,没有爸爸妈妈的唠叨、约束,只有快乐!

好了,不多说了,还是你自己亲身去体验一下吧!

做家务遇到的意外……(我的发现)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就去帮妈妈做家务。

我先去擦不锈钢的毛巾架,心想这个还不容易,可是我擦起来可就犯了难,因为不锈钢架上有一层似锈非锈的东西,使大点劲倒可以擦掉一些,但是有那么多,那得擦到猴年马月呀!

我还是去擦别的地方吧,等干完了别的再来忙这个。

我很快就擦完放牙杯的玻璃架,我又要擦这似锈非锈的东西了。可是这一次我却觉得比以前简单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一看,原来毛巾上沾了许多牙膏和肥皂沫。毛巾上有一些牙膏和肥皂粉就可以轻松的将那层东西擦掉。我先前抹布上只有一点水,所以擦起来很费劲。

知道了这个小窍门,这些似锈非锈的东西不到五分钟就被我巧妙的擦掉了。

后来,我才知道,牙膏和肥皂中都含有一种叫“增白剂”的东西,用含有“增白剂”的东西去擦一些物品,只要轻轻的擦几下就会干净了。

啊!我发现了有趣的纸锅(苏教四下第三单元)

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自然课,老师告诉我们纸可以作成锅烧水。我听了,觉得老师的话很荒谬:纸怎么可能当锅呢?水还没沸,纸不就先被烧了吗?可老师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骗我们。于是我放学回家就做起了实验,想证实一下结果。

我到煤房找来了一根铁丝,用夹钳把铁丝夹成了一个小架子,然后找来了一张纸,折成一个“小水盆”,装满水,放在架子上,再找来一支蜡烛,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我点燃了蜡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里的水:两分钟过去,“水盆”底下已经被黑了。又过了两分钟,水已经有一点点热了。再过了两分钟,奇迹发生了——水沸腾了!纸竟然没破!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检查了几次,纸还是没破!

这次实验的成功使我的好奇心更旺盛了,这是什么原因?纸为什么不会破?我决定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来到学校图书馆查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温度在作怪!因为纸燃烧需要的温度是130度,而水只要100度,所以热量全被水吸光了,纸当然就烧不起来了!

这次实验证实了:一些你看来很奇怪的事,只要努力寻求答案,就会觉得并不奇怪!

会吃虫的植物

我家门前有几棵树,树叶茂盛,直径宽大,夏天是乘凉的好地方。

我望着那茁壮的树木,不仅暗地里高兴起来:“树长得这么大,肯定是动物的功劳。天下只有动物会捉虫。”这话被爸爸听到了,他摸着我的头说:“世界上会吃虫的生物不只有动物,某些植物也会捉虫。”听了爸爸的话,我仿佛身处大雾迷蒙之中。天下会有捉虫的植物吗?

我马上想起了我满腹经纶的书本老师,立即从中查找资料,原来天下真有会捉虫的植物:猪笼草,猪笼草生长在热带雨林里,常附在其他植物上,开绿色或紫色小花。最大奇特的是猪笼草的叶,分为扁平的叶柄,很细的叶身和细长的卷须三部分,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捕食器官——瓶状体。瓶状体的形状大多像我国南方运猪的笼子,猪笼草因此而得名。瓶状体最长可达40厘米能捕食蜈蚣、蜘蛛等。瓶状体口上有盖子,能开能关,瓶状体有半瓶水液,瓶口内壁能分泌又香又甜的蜜汁,专门捕食贪吃的小昆虫。也许正在它们吃得正香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一头栽入瓶中无法逃生了。

噢,原来世界上还有会吃虫的植物呀!看来大自然真隐藏着无穷奥秘,以后我可要处处留心呀!

废旧电池能不能乱扔

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广泛的商品之一,从计算器、电子表、录音机、电话等,都离不开电池,那么电池用完了,该如何处理,有人说:“电池不能乱扔,因为它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可也有人说:“大家不都乱扔吗?也没见多大危害!”

乱扔电池究竟有没有危害呢?据专家测试,一粒纽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米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你们看看乱扔一个电池的危害竟有这么大,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乱后,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再渗透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既然废旧电池危害这么大,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现在有很多城市都设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我想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再也不能让废旧电池无家可归。

体验盲人(四下第七单元)

太棒了,今天老师在作文课上举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盲人”活动!

老师宣布了任务,是让我们走下座位,倒一杯水再端回座位,而且要蒙上眼。眼睛蒙上后,我感觉周围一片漆黑,在我前面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杯子,旁边有一只热水瓶,等待着我去倒一杯水。万一热水瓶里是热水,我一不小心就会烫到手;如果我把水不小心泼到桌子上,也许老师会责怪我……我越想越害怕,怀里像揣了一只兔子“怦怦”直跳。

忽然老师一声令下,“盲人”们立即开始了行动(包括我)。我连忙走下座位,半蹲着身子摸着桌子走。忽然,我摸到了一个不粗不细的“柄”。我高兴极了,我的运气真好,一下子就摸到热水瓶了!我正要拎起“热水瓶”,却发觉它重得连我也拎不动。我感觉有点不对劲,往右一摸,又摸到了一个柄。原来刚才的“柄” 是桌子的竖铁杠!我拎起热水瓶,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到桌子上,再去摸杯子。杯子摸到了,我忙拔掉热水瓶的盖子,往杯子里倒水。只听“咕噜——咕噜”两声,我感觉水倒满了,便去拿倒满了水的杯子。一摸,一点也不热!原来老师只不过在热水瓶里灌的是冷水,用热水瓶的外形来吓唬我们的!忽然,我听见“嘭”地一声,接着又是“哗”地一声。我想,这一定是其他的“盲人”太急才不小心碰到桌子,把水弄翻的。我捂住杯口,捧起水杯,手里像拿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一样,走一步就摸一下桌子。走到座位后,我终于如释重负。我忙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

游戏结束后,老师终于让我们“复明”了。环顾教室,仍那么宽敞明亮。当老师强调我们刚才倒水只不过是盲人生活的一小部分时,我不禁感慨万千:盲人生活真的很艰辛,他们不仅倒水困难,过马路、切菜等等都很困难!所以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比如过马路要扶一下他(她)、他(她)孤独陪他(她)谈心事。即使不帮助他们,也不能嘲笑他们!

帮助盲人,快乐自己!

一次盲人体验活动(四下第七单元)

这节语文课,全班同学都要体验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端回座位的任务。规则是,在体验过程中只能思考不能交流,也不能睁眼。明确游戏规则后,同学们蒙上了眼睛。

我也蒙上眼睛,准备着。我的心在“怦怦”地跳,即兴奋又害怕。从自己的位子上到讲台前,距离并不远,可我现在是个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段路现在对我来说很长,我会顺利走完吗?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如果摔跤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未知的。

体验终于开始了,老师先让第一横排的同学体验,接下来就靠我们自己来分辨前面的同学是否完成任务,如果撞上了前面的同学也许就功亏一篑了。听,有脚步声,“盲人”们开始行动了,他们走得很慢,大概是怕撞到桌子。脚步声越来越轻,我想“盲人”们开始倒水了.

水声渐渐停息,缓慢的脚步声又重新响起来,“盲人”们又回到座位上。接着是第二排、第三排……

我好紧张,不停地摸索着,想知道前一个同学是不是已经完成任务了。如果走得早了些就会和前一个同学撞上了。忽然我听到旁边有脚步声,以为前面的同学完成任务了,又不敢确定,又摸了摸,哎,他还是没有动。我便胡思乱想,热水瓶会放在地上还是桌子上?我会不会拿了别人组的杯子?

我想啊想,又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到前面的位子空了,赶紧用手摸了一下,真的没人了,总算要轮到我了。不一会儿,传来一阵轻而缓慢的脚步声。等脚步声停了,我用手摸了摸,沈铭回来了,我便动身去倒水了。

一路上,我断断续续地摸着课桌,以免走歪路,走过头。我摸呀摸,咦,桌子怎么没了?我到了吗?我摸了摸左边的课桌,没有杯子呀。于是我又向前走了几步,摸了一下,原来,这才是放杯子的课桌。我把杯子扶正,蹲下来找热水瓶。水瓶是摸到了,可是把手在哪儿呢?我又摸了一圈,终于摸到了。我拎起水,瓶拔出瓶塞,摸着杯子倒起水来。

不好!水太多,溢出来了。我慌忙停手,把热水瓶放回原处。端着满满一杯水小心地走了回去。虽然一些水洒了出来,但总算安全地回到了座位上。

回到座位后,我情不自禁地喝了一口,心想,与其浪费,还不如喝了它。于是,我就把它喝光了。

所有的“盲人”都完成了任务后,我们摘下蒙眼的胶带。终于又见到光明了!能看见真好啊!做盲人还真是不容易,还好,今天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是冷水,如果是热水,很可能会烫伤的。但在生活中,盲人所需要的是热水,很可能会被烫伤。他门过马路,走楼梯,做饭……都有困难。现在,我总算知道盲人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连倒一杯水都这么困难,更别说做其它事了。比起盲人,我们幸福多了。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习作,小作者感情细腻,把每一个细节都捕捉了下来,只是有点罗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读写“宿”字。“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篱: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阴:树荫。描写景象: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 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描写景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二)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P一、一望无垠;两面三刀;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花齐放;千方百计;万劫不复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 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应采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应该有效。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一

《习作一》教案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2、交流习作,修改习作。 3、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真观察熟悉的一处景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内容具体。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1、学习本组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祖国各地的独特美景,还学到了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运用这样的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二、读中学写,指导方法 1、过渡:怎么写好本次习作呢?我们看看本组课文中一些好的写作方法。课件出示《七月的天山》课文。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3、师生交流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 生1:作者按游览顺序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特点,如,“进入天山”“再往里面走”“走进天山深处”,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写得很有顺序。师相机板书:按顺序写。 生2:这种写法叫移步换景。

师:写景物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 生3:按照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顺序。(板书: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生4:还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如早晨、中午、晚上,春、夏、秋、冬的顺序。(板书:时间顺序。) 生5:还可以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板书:“总—分—总”的顺序。)师:刚才我们关注的是写景文章的表达顺序,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 生6:作者的语言很优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样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生7: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如,“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板书:排比。) 生8: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也使文章增色不少。(板书:拟人。) 生9:作者之所以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观察得认真,并且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师板书:抓住特点、观察认真。) 三、引导口述,指导选材 1、过渡: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观察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谁来有顺序地介绍一下你看到的一处景物? 生:我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园叫友谊公园,这里景色优美。绿树红花,湖水清澈,亭台楼阁,让人流连忘返。我也打算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友谊公园。从友谊公园的西侧进入,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向东走,抬眼就会看见碧草茸茸,树木错落有致,姿态不一,草丛中还点缀着一些小花,让人心旷神怡。走到小径尽头就来到友谊湖边,微风吹拂下,湖面波光粼粼,特别耀眼。最后,来到友谊湖上的亭子里,微风拂面,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 师:对友谊公园介绍得很有顺序。谁接着介绍你熟悉的景物? 生:我们校园的花坛最有特点。花坛位于学校教学楼的后面,是用高级瓷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为减少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教学方案的设计内容应简单明了,准确到位,真正起到授课依据的作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 ⑵ 新词: 孔隙突兀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部分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范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生命之爱》 习作要求 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和大家交流,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说说身边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还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 生命之爱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杏林子曾说过:“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无尽的爱意。”她还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我想,生命就在于奉献爱,感受爱吧。 关于爱,我感受得最多的,是来自母亲的爱。她不仅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更时时关注着我的学习和思想,时时鼓励我前进。她给我买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自己却很少吃上一口。她给我买了那么多漂亮的名牌衣服,却舍

不得多花钱买高档衣服给自己……她每天陪我读书,帮我复习功课;时常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我亲身经历,用心感受……总之,无时无刻不是尽全力用心呵护着有关我的一切。 我的妈妈如此,别人的妈妈也如此,就连动物世界的妈妈都是如此。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妈妈的爱”。其中有几个故事深深印刻地在我的脑海里。 其中一个故事名字叫“母爱的雕像”。说的是一个公园失火,大火扑灭后,人们发现一只被烧焦的鸟,翅膀张开着像一尊雕塑,从下面爬出几只小鸟。原来,鸟妈妈知道火势是往上着的,它放弃了自己逃生的希望,把小鸟们带到树下,用生命保护了自己的孩子。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在青海省一个特别缺水的沙漠地区。每人每天只能分到由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3斤水。有一天,一头老牛拦住了送水车,任凭自己被鞭打得浑身流血,却依然一动不动。当运水的战士哭着倒了盆水放在老牛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 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激趣导入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一、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三、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2018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

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五、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专项练习(含答案)

习作专项 一、第一单元:写景 题目:我家的小院 梨园似画 我爱田园 二、 第二单元:科幻 三 、 题目:未来的房子 第三单元:诗歌 神奇的桥 新型交通工具 四、 题目: 1. 我的课本 第四单元:状物 2. 四季的颜色 3.夏的消息 五、 题目: 1.小狗豆豆 第五单元:游记 2.我家的小猫 3.可爱的小乌 龟 六、 题目: 1.游西湖 第 六单元:记事 2.游雁荡山 3.游圆明园 题目: 1.我学会了做棉花糖 2.我学会了坚强 3. 我学会了做蛋挞 七、 第七单元:写人 题目: 1.我 2.爱读书的我 3.最可爱的人 八、第八单元:故事 题目: 1.小白马学画画 2.比本领 3.哪个好 参考答案 一、点拨: 1.选择你喜欢的地方来介绍给大家。 2. 抓住这里景物的特点。 3. 写出你在这里有哪些快乐,表 达出真情实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范文 1: 我们家的小院 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家里有一个小院,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丽,这里就是我的乐园。 春天来了,我家的校园披上了嫩绿的“衣服”。院子里的雪化了,杨树又抽出了新芽,树上的蚕宝宝 又开始辛勤地“工作”了,大地充满了生机。 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了, 外面的天气非常炎热, 可是我们家的小院充满了阴凉, 因为大杨树张开了 “绿 伞”,我经常在树荫下乘凉,放上桌子在下面下棋、写作业等。爸爸在树杈上给我挂上了绳子,这样我可 以荡秋千啦! 秋天像吃了含羞草一样,悄悄地到来,这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正在弯腰收割庄稼,大地上丰收的 快乐带给农民伯伯无限的喜悦。我们家的大杨树落下了金色的叶子,它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位了不起的 舞蹈家,在空中舞动优雅的姿态。 冬天来了,带着刺骨的寒风,也为大地上的生物带了礼物——它给大地穿上了自己织的“毛毯”,它 为我家的大杨树穿上“外衣”,它还给我们家的房子带上了“棉帽”。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和小伙伴 们到雪地里尽情玩耍,打雪仗、堆雪人,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 我们家的小院就是这样一处乐园,我怎么能不喜欢这里呢? 梨园似画 早晨,妈妈带我和弟弟去了盘古的梨园 ,远远地就闻到了梨花的清香 ,我赶紧往梨花园跑去。梨花可真漂 亮 !梨花雪白雪白的,雪白的梨花把整片梨园笼罩起来了,像昨夜下了一场大雪似的,走到梨树下 ,看到洁 白的梨花。 梨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挨挨挤挤的,像是排队卖给人们蜂蜜一样。有的花瓣全开了 ,露出了淡黄色的花 蕊。 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像一只只想要欲飞的白蝴蝶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像一个个要暴裂开的小馒 头。这时,吹来了一阵微风 ,梨花便都跳起了舞。看着眼前的梨花,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梨花,穿着雪 白裙子在微风中舞动。 这里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游乐场。我们在这里开始拍照留念。梨花雪白雪白的 ,我把鼻子凑近了梨花,爸 范文 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24*《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读激情 教师配乐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

最新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107页)

最新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107页) 1.种子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周日期次一教学内容时 2.22-2.2开学报名(4) 习惯篇(2) 1《走,8 8 二 2.29-3.6 我们去植树》(2) 2《第一朵杏花》(2) 3《燕子》(2) 8 4《古诗两首》(2) 习作一(2) 三 3.7-3.13 习作一(2) 练习1(3) 单8 元测试(3) 5《苹果里的五角星》(2) 6《最8 四 3.14-3.2佳路径》(2) 0 7《人类的老师》(2) 习作2(2) 五 3.21-3.2习作2(2) 练习2(3) 单元测试8 7 (3) 8《三顾茅庐》(2)

9《祁黄8 羊》(2) 六 3.28-4.3 10《公仪休拒收礼物》(2) 习作3(2)X| k |B| 1 . c|O |m 七八 4.4-4.10 习作3(2) 练习3(3) 单元测6 试(1) 4.11-4.1单元测试(3) 11《永远的8 清明节放假课备注 7 白衣战士》(2) 12《“番茄太阳”》(2) 13《第一次抱母亲》(1) 九 4.18-4.24 13《第一次抱母亲》(1) 14、《我不8 是最弱小的》(2) 《习作》4(4) 练习4(1) 练习4(2) 单元测试(4) 期8 中测试(2) 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4.25-5.1 5.2-5.8 期中测试(2) 15、《鸟语》(2) 166 《天鹅的故事》(2)

17《生命的壮歌》(2) 习作5(4) 8 练习5(2) 五一放假 5.9-5.15 5.16-5.2练习5(1) 单元测试(4) 18《沙8 2 5.23-5.29 漠中的绿洲》(2) 19《云雀的心愿》(2) 20《古诗两首》8 (2) 习作6(3) 练习6(1) 练习6(2) 单元测试(4) 21《爱8 因斯坦和小女孩》(2)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 23《黄河6 的主人》(2)习作7(2) 5.30- 6.5 6.6-6.12 端午节放假 6.13-6.1习作7(2) 练习7(3) 单元8 七十八十九二十 9 6.20-6.26 测试(3) 单元测试(1) 期末复习 8 6.27-7.3 期末复习 8 7.4-7.10 期末检测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专项

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专项 一.第一单元:写景 题目:我家的小院梨园似画我爱田园 二.第二单元:科幻 题目:未来的房子神奇的桥新型交通工具 三.第三单元:诗歌 题目:1.我的课本 2.四季的颜色 3.夏的消息 四.第四单元:状物 题目:1.小狗豆豆 2.我家的小猫 3.可爱的小乌龟 五、第五单元:游记 题目:1.游西湖 2.游雁荡山 3.游圆明园 六、第六单元:记事 题目:1.我学会了做棉花糖 2.我学会了坚强 3. 我学会了做蛋挞 七.第七单元:写人 题目:1.我 2.爱读书的我 3.最可爱的人 八.第八单元:故事 题目:1.小白马学画画 2.比本领 3.哪个好 参考答案 一.点拨:1.选择你喜欢的地方来介绍给大家.2.抓住这里景物的特点.3.写出你在这里有哪些快乐.表达出真情实感.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可以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范文1:我们家的小院 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家里有一个小院.一年四季都非常美丽.这里就是我的乐园. 春天来了.我家的校园披上了嫩绿的“衣服”.院子里的雪化了.杨树又抽出了新芽.树上的蚕宝宝又开始辛勤地“工作”了.大地充满了生机. 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了.外面的天气非常炎热.可是我们家的小院充满了阴凉.因为大杨树张开了“绿伞”.我经常在树荫下乘凉.放上桌子在下面下棋.写作业等.爸爸在树杈上给我挂上了绳子.这样我可以荡秋千啦! 秋天像吃了含羞草一样.悄悄地到来.这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正在弯腰收割庄稼.大地上丰收的快乐带给农民伯伯无限的喜悦.我们家的大杨树落下了金色的叶子.它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位了不起的舞蹈家.在空中舞动优雅的姿态. 冬天来了.带着刺骨的寒风.也为大地上的生物带了礼物——它给大地穿上了自己织的“毛毯”.它为我家的大杨树穿上“外衣”.它还给我们家的房子带上了“棉帽”.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和小伙伴们到雪地里尽情玩耍.打雪仗.堆雪人.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 我们家的小院就是这样一处乐园.我怎么能不喜欢这里呢? 范文2:梨园似画 早晨.妈妈带我和弟弟去了盘古的梨园,远远地就闻到了梨花的清香,我赶紧往梨花园跑去.梨花可真漂亮!梨花雪白雪白的.雪白的梨花把整片梨园笼罩起来了.像昨夜下了一场大雪似的.走到梨树下,看到洁白的梨花. 梨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挨挨挤挤的.像是排队卖给人们蜂蜜一样.有的花瓣全开了,露出了淡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13课时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三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有57名学习,他们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