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11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内容提要:政治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极为独特的研究要素,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及其过程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空间利益实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一切组织的发生、发展及兴衰演变。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实及战略意义如此之大,以至于自古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各国为政者对政治地理要素十分重视,同时,在人文地理学中也早已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政治地理学。对政治地理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有关专著。在这一章里我们只是把政治地理作为人文地理一个独特的要素予以阐述。

第1节政治与政治地理

一、政治地理现象

正如经济、文化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样,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也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政治地理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小到诸如参与投票选举,大到国家领土、国家间的关系等,都是政治地理现象。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如国家主权不容侵犯、民族区域可以自治、努力范围得到尊重等。

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虽然地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但一旦地理环境被赋予政治含义而形成政治地理现象,它就会变得极不稳定。如领土的变更、军事实力的变化等等。

二、政治地理单元

虽然政治地理现象无处不在,但任何政治地理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具有诸如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行为主体,而且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这种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有的地理学家称之为政治区、也有的称为政治空间组织。

迄今为止,在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果就是,陆地表面几乎全部被政治地理单元所覆盖。政治地理单元的内部运作和相互关系,形成了一幅即不断变化又相对稳定的世界政治地图。这幅政治地图的基本结构表明,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的,即具有确定的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英国、列支敦士登等);二是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如美国的州、县、市,中国的省、市、县等)。由于国际级的政治地理单元是以国家为基本组成单位,而国内级的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还由于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公认地位,因此,国家是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最重要的政治地理现象。

由于政治赋予了政治地理现象的权力特征,因此,政治地理单元,尤其是国家单元,就,就成为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利益实体,所属政治地理单元的政治组织或集团对其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在国际关系上称为主权,在国家内部称为统治权。任何其它政治地理单元,未经许可,或没有使其屈服的权力,不得对这一实体施加任何影响。而这一实体总是谋求自身的发展与权力。

三、政治地理结构

任一政治地理但愿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由于政治地理单元是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因此,其政治地理结构可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一)政治空间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其中每一空间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尤其重要的事,只有各种空间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治空间结构,这些要素才能发挥其现实的影响作用。因此,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基础。它不仅是各种政治现象的载体,其本身又是某一政治地理单元谋求安全、权利与财富相对稳定的要素。

(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每—权力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的实力及有效地使用它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只是在不同条件下其影响力不同。如果说,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条件,那么,政治实力结构则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活跃的要素。实力结构的变化,决定着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

四、政治地理过程

和政治地理结构—样,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这些政治地理过程,才推动了政治地理结构的

演化,使政治地理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发挥不同的政治地理作用。

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概括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扩散

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地方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其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迁移扩散主要通过移民(包括殖民)的方式,将原土政治文化带到新的移民地区,从而形成与原土相似的政治地理单元,或将新的地区纳入原土的版图。例如,英国通过殖民向北美大西洋沿岸、澳洲等地的大量移民,使后来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具有英国政治传统的国家。

扩展扩散是指在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发生的政治事件,往往引起周围相同或相近政治地理环境的其它单元发生连锁反应,给世界或地区带来根本性的政治变化。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就是扩展扩散的很好例证。[1]

(二) 政治整合

简单地说,政治整合就是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力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的一体化过程。或者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

(三) 政治分离

政治分离是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的,它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政治分离方式主要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等。

(四) 主权的变化

主权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发生变化。

第2节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国家”这个词在汉语中是由“国”和”家”两字所组成。按目前的字义来看,“国”是政治组织的单位,而“家”则是血缘关系而组成的社会单位;家虽然不是政治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但是,自古以来,它却是组成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单位的“细胞”。因此,“国家”这个词从古时字义来看,可以说是表示不同地域范围的政治地理单元。

在英文中,国家有两个词,即“state”和“nation”、这两个字虽然都可译为国家,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互用,但其内在含义却有所不同。前者是代表由—定地域所组成的政治单元,它由一个控制着其内、外事务的政府所管辖。虽然这个字包含着一定的领十和定居的居民,但更重要的是主权,其内、外事务务不受其它国家控制、“nation"是指占有——定空间的居民,他们具有一种在共同信仰与态度基础上强烈的统—意识。因此,可以说state是强调其政治主权,而nation则偏重于有共同意识的人。

根据以上所述,国家可以定义为: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束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2]

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地理单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 拥有确定的领土

领上是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只有拥有被多数国家及本国国民承认的领土,其居民才能定居,才能进行各种必要的活动。因此,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其自然属性都意味着领土是划定的,界限是明确的,在其领土内,具政府与人民拥有自权。

(二)具有—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定居人口是国家从事—切国家活动的行为主体。只有有了定居人口,才能建立统治国家的政治结构,才能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形成国家。

(三)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政府是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只有有了合法而富有能力的政府,才能对内进行统治与管理,对外实行各种交往,谋求国家安全。

[15]参见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四)拥有主权

主权是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力。只有拥有主权,国家才能独立地处理内外部事务。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地理单元,必须拥有固定的领土位于地表某一特定的位置。由于领土是确定的自然地理空间,且地表形态及海陆空间差异巨大,还由于历史的或其它因素对国家起源及发展的影响,使不同的国家的领土具有不同的地理规模、形状及位置。正是这些领土要素的差异,使领土具有不同的政治地理意义。至少自国家产生以来,任何国家都存在着用油、占领、防御某一领土空间的偏好,这就是所谓的领土权。国家为保障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领土对一个国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没有领土国家就不复存在。

(一)领土规模

打开世界地图,各国领土面积的大小差别甚大。目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面积达1.707×107km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其次是加拿大(9.9×106km2)、中国(9.6×106km2)和美国(9.3×106km2);最小的是摩纳哥和梵蒂冈,面积分别为 1.89 km2和0.44km2,如果与俄罗斯比,其面积相差分别为950万倍和3880万倍。[3]美国地理学家M.I.格拉斯纳根据领土大小对当今世界上的国家作了如下分类:面积超过2.5×106km2的为小国,1.5×105~ 3.5×105的为中等国,3.5×105~2.5×106的为大国(表11—1)。

[4]

表11-1 M.I.格拉斯纳以领土规模对国家的分类

(二) 领土形状

和领土规模一样,世界各国的领土形状也有很大差异(图11—1)。按形状特点可分为六类:一类为坚实型,即从领土中心到边界的距离差别不大,领土形状呈似圆或方形,没有分离的领土(如波兰、津巴布韦等);一类为延伸型,即虽然大部分领上也是呈紧实型,但一端向外延伸,形成远离领土中心心的走廊(如泰国、扎伊尔等);一类为狭长型,即领土向相反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狭窄条带状的分布(如智利、意大利等);一类为分离型,即一国领土被水域或其它国家分开,形成破碎分离的分布状态(如印度尼西亚、丹麦等); —类为穿孔型,即一国领土完全被另—个所包围(如莱索托、圣马力诺等);—类为飞地型,即某国领土的—部分被邻国领土全部包围,但主权仍属该国(如瑞士在意大利境内的堪培尼,德国在瑞士境内的比辛根等)。

[3] 王恩涌等。文化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4] Martin Ira Glassner. Political geography. New York:John Wiley&Sons Irc,1995

图11—1 领土的形状

领土形状对一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般来说,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制造麻烦.

(三) 领土位置

国家领土的地理位置差异很大.由于海陆位置差异,有沿海同家(如法国、荷兰等)、岛屿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以及内陆国家(如蒙古、阿富汗等)之别,也有既有漫长的海岸线,又有广阔陆地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称为海陆兼备型国家(如中国、美国等)。由于政治及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使有的国家成为大国之间的缓冲国,有的成为通道型国家(如爱沙尼亚)。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中心性区域是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任何国家都拥有标志该国起源、发展,以及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中心性区域。这些中心性区域对国家的统治、发展、安全,乃至国际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首都

首都是一国政治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首都是中央政府所在地,政府各部门及外国使馆所在地。一国通常只有一个首都,但也有例外,例如:荷兰皇家首都在阿姆斯特丹,中央政府则在海牙。

首都必须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为了实施国家对全国政治、经济及军事的有效管理,要求首都与全国各地之间具有尽可能迅速的交通、通讯联系。因此,首都往往是—个国家的交通通讯枢纽。

许多国家的首都除具有政治中心的职能外,还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如西非沿海12国,其首都首先是国际贸易中心。再如英国的首都伦敦、日本的首都东京不仅是本国经济中心,也是世界性的金融中心。

(二) 核心区

从一国的历史看,核心区是指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可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可称为经济型核心区。

1.起源型核心区

这类核心区是国家最初的发展源地,国家后来的版图都是在这个核心区的基础上进化而成的。这个起始地区大多因其资源条件好,经济比较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人口数量多,其发展程度与速度必然超过周围地区。人口和财富的集中就为军事、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这块地区出现的国家就开始向四周扩大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把其纳入自己政治管辖范围。在其向四周逐步扩大过程中,如无其它势力阻止,就会不断向前发展,直到达到其自然边界或势力平衡之处才能停下来。例

如,在14世纪前,莫斯科大公国还是蒙古人的金帐汗国的属地,14世纪后强盛起来,摆脱蒙古人控制,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土,先

后击败蒙古人、波兰人、瑞典人,控制乌拉尔山以西广大地区。17世纪后向西伯利亚发展,经过3个世纪始扩大到太平洋沿岸及整个中亚。其原先的莫斯科及其周围地区就成俄罗斯的核心区。

2.经济型核心区

这类核心区是指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和主导性的那些区域,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美国的五大湖地区、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盆地、日本的“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等等。一般说来,经济核心区的特征是生产能力强、市场潜力大、交通运输便利。

当然,由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总是交织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因而有的核心区既是经济核心区,又是起源核心区,同时还是民族文化核心区。

四、边界与边疆[5]

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在过去,不少国家与其邻国相邻的地方大多为人烟稀少、比较荒凉的地方。那里既缺少明确划定的界线,也没有具体行政管理的范围,那时的边界实际是一条一定宽度的带,也就一般称之为边疆的地区。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线,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

今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行政管理的加强,各国都把其主权范围扩大到其边界。加上现代交通、通讯、测量技术,大多数国家的分界线多已通过某种外交文件予以划定,有的还经勘察竖立各种界桩。

地理学家按传统把边界分成“自然边界”和“人为边界”两类自然边界是以双方共认的某种自然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作为边界。在世界上以山脉作为界线的有阿尔卑斯山、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山脉作界线的优点是它不会变动,高耸的山地比较明显,而且人烟稀少,交通困难,使人员交往比较困难,接触少引起的矛盾也比较少。在过去,山脉作为边界可以说是比较稳定。但是,今天山地经济意义有变化,它地上长着森林,地下埋有矿产,河中具有能源,并有可能成为旅游胜地,所以它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招来人们进行开发利用,也有因为国防需要设立据点,进行巡逻放哨。由于过去山地界线没有明确划定,对山脊线和分水岭线的确定会产生矛盾和分歧,如不能相互协商解决,也会引起冲突。

河流往往被一些国家作为共同的边界。例如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格兰德河、老挝和泰国之间的湄公河、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都是界河。河流具有一定宽度,具体划分国界原则是:在不可航行河段,多采用几何中心线;在可航行河段多采用主流线作为界线。这原则虽是明确的,但是河流是动态的,主流线也会有变动,甚至在有些地区河道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会给边界双方带来些困难。

在人为边界上突出的是几何边界。在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埃及和利比亚之间以及毛里塔尼亚和马里之间有的边界线呈直线,其方向与经、纬度平行。这种情况是相邻两国对其相邻地区并未充分了解,而又缺乏明显自然特征可以作为边界标志情况下,双方采用某条经纬线作为其边界在地图上划出。而后,当条件具备时再在实地予以确定。这是为解决两国的政治势力范围,避免以后因某种原因而发生冲突而事先划定的国界称为前成边界,而对实际接触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边界称之为后成边界。

人为边界多采取民族作为划分依据。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东欧有的国家需重新划界,有的国家是新成立的,需给予确定边界。其原则是根据居民的民族属性。但具体确定其属性则以语言为标准。由于各种语言区在相互接触时是相互交错的,界线的划分是困难的。尽管东欧这些国家界线虽然已经划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成为潜在矛盾之源。在陆地上有边界线,在海洋上,同样也有边界线。不过海上边界线与陆地上边界线稍有不同,即陆上边界线是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可是海上的界线既有与相邻国之间的界线,也有国家领海与公海之间的界线。相邻国家间的领海划分是两国之间的事,而与公海之间的界线则涉及国际公认问题。最初,领海宽度为3nmile,并为各国所接受。但是,由于各国利益不同及海岸特点差异,各国宣布的领海宽度亦不相同。根据《世界知识年鉴》(1982)统计,136个沿海国家宣布领海宽度为3nmile的有22个国家(英国、美国、比利时等国),12nmile的有81个国家(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国),200nmile的有15个国家(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国)。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1974—1981)经过长期讨论,关于领海规定:“每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宽度的权利,但按照本公约,确定为自该国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nmile的界限为止”。即各国可在12nmile内自行确定其领海宽度。另外,在会上,拉美国家为保护其渔业等资源提出200nmile领海要求,经讨论,在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部分中承认沿海国对邻接其陆地从领海基线量起的200nmile区内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及其它经济性开发和勘探活动的主权权利。

第 3 节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它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国家权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种相对性首先表现在一国实力的大小总是相对于其它国家而言的。其次,表现在国家间的权力对比关系随着权力要素及其组合的变化而不断消长。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强国,也没有永久的弱国。第三,表现在影响国家权力的诸要素是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组合对国家地位产生影响,没有哪个单一因素具有永恒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例如过分强调民族性格的重要性就会产生极端民族主义,过分崇尚军事力量就会形成军国主义。

[5] 本部分摘自王恩涌等编著《文化地理学》。第344~346页。

一、国家权力要素

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素:

(一) 领土空间

由国家领土位置、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因素。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从战略地位上看,美国被广阔的大洋水域与欧亚大陆隔开,这一持久不变的地理位置使其本土长期免遭欧亚大陆战火的破坏。同样,英吉利海峡把英国与欧洲大陆隔开,使英国成为800多年来欧洲唯一没有被敌国占领的国家。这种天然的水上屏障为两国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而阿尔卑斯山南缓北陡的山岳使意大利进攻中欧十分困难,但从中欧进攻意大利困难就小的多。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入侵意大利的次数比意大利外侵的次数要多得多。从国家安全战略谋划上看,美国、英国被广阔水域与其它主要大国隔开的地理位置,使它们除了和其它国家一样必须发展常规军备外,必须重视海军和空军力量的发展,从而利用海上优势或弥补临海的不足。而意大利既要重视陆军力量防止北面陆上的入侵,又要重视海军力量,准备应付南面及东西两翼的海上敌人。

其次,与自然地理位置一样,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例如,新加坡、巴拿马和埃及三国分别位于全球三大海上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土运河)的要冲,使它们成为具有洲际意义的国家:一方面它们是世界上主要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地,另一方面又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第三,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例如,如果一国的邻国较多,边界、民族等问题复杂,那么爆发战争或冲突的可能性就较大。中欧诸国盘根错节的边界、民族、种族等问题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而美国南北陆地接壤国家单一,其引发的安全问题就很少。

2.领土面积

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一般来说,领土面积大就被视为地理大国。它的权力意义在于,领土广阔意味着一国具有巨大的战略空间。平时,便于合理地分散配置其工业及国防设施;战时,则以其辽阔的战略纵深赢得时间并分散人侵者的力量。正如美国学者摩根索论述前苏联领土的权力意义时指出:“因为不仅俄国被征服的部分与掌握在俄国手中的土地比起来微不足道,而且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不得不维持一个越来越庞大的部队,并通过在敌国纵深处不断伸长的交通线供给部队。因此,不是征服者

在吞并领土并从中获得力量,而是领土在吞噬着征服者,削弱他的力量。”[6]在现代电子战争的条件下更是如此。

(2) 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它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通常领土辽阔,人口数量就多,如中国、印度、美国等;自然资源也就越丰富,如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等不仅是领土大国也是资源大国。当然,国家领土面积大,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辽阔的幅员,在人口稀少、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往往因交通不便给国家的日常管理和战时动员带来困难。此外,在国家政治经济疲弱不振的条件下,庞大领土所赋予的潜在大国的地理基础,往往被视为危险的潜在敌人,容易招至别的国家,尤其是邻国的警惕。

(二)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自然源泉。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丰富的资源,那么它就具备强盛的自然基础;相反,如果自然资源缺乏,那么国家的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些年来,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对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激增,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却在日益减少,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资源在各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能够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也就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的指标。一个缺少自然资源的国家,即使工业很发达,其综合国力也必将受到影响。日本就是个典型实例。目前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是仅决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但由于其缺乏资源,许多与国家安全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战略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日本经济的基础是十分脆弱的。在经济竞争或战争中,日本的资源供给如果被控制,那么这个国家的庞大的政治、经济机器就会陷于瘫痪。从这方面看,日本虽说是超级经济大国之一,但其综合国力的排名则要靠后得多。相反,俄罗斯虽然经济不如日本,但凭其辽阔的领土和极其丰富的资源,再加上具有相当实力的军事和经济基础,其综合国力还是不亚于日本。”[7]

(三) 人口规模

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的权力意义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两个方面来认识。就人口质量的权力意义而言,我们将在后面从民族性格、国民士气、政府质量的角度予以阐述,这里只对人口规模进行分析。

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一国只有被列入“人口众多”的国家之列,才可能成为一流大国。例如,美国、前苏联及中国虽然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差异较大,但都被视为世界大国。在经济上,众多的人口可以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从而建立

[6] 汉斯·J·摩根索著.徐听等译.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154

[7] 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1998.127

庞大的经济规模,奠定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例如美国和日本;在军事上,众多的人口可以在平时维持一支庞大的武装部队和后勤部队,在战时可以迅速投入和充实这支部队,并有助于持久作战,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及作战结果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口越多,国家就越强大。如果一国资源稀缺,经济落后,众多的人口则不但不是国家权力的源泉,反而成为它发展的障碍。因为它不得不从国家权力的发展中分散本来已很稀缺的资源用来养活其人口。[8]

事实上,人口规模只有与人口素质、资源藏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其它方面的能力不能相应增加时,人口控制就成为国家权力的先决条件。

(四) 经济水平

经济水平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实质上就是强国。经济赋予国家以财富,财富在平时是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直接因素,在战时则是保障武装力量发挥并充实效能的物质前提。通常,人们直接用“经济实力”来表征一国的国力。

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首先,持持一支装备精良的常备武装力量,历来都是依靠巨大的财力作后盾。特别是在当代,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使武器装备的造价越来越高,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军事对经济的依赖,甚至衡量一国军事的发展不再用武装力量的增长数目,而是用“军费”的增加额度。没有发达的经济,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具备强大的经济能力,就具备了巨大的军事潜力。其次,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自近代以来的全球战争史,不管是18世纪欧洲的大规模冲突,还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证明了这一点。1990年历时40多天的“海湾战争”,交战各方消耗及损失总量以千亿美元计算,重建尚需700~1000美元。这表明现代化战争的破坏力和消耗量比以往任何战争都要大得多的,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

(五) 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它不仅使领土、资源、人口、经济等因素的实力效能得到实际发挥,本身还是一种现实的实力。迄今为止,它是衡量一国实力大小最直接的指标。在平时,军事力量本身作为国家的威慑力而存在;在战时,一国的胜败强弱通过武装部队作战而决定。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国军事力量由武装部队的数量和素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以及军事领导的才能等军事要素组成。这些军事要素可以对军事力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武装部队数量越多,军力越强,但如果超出了该国人口及经济的承受力,反而因过大的人力及物力消耗而削弱军力;武装部队官兵的军事、文化素质及坚定的信念,决定着部队的战斗力;先进的武器装备及军事技术则是提高军事行动能力和军事威慑力的前提条件。至于军事领导才能,包括军事理论,则是能否充分发挥武装部队及武器装备效能的决定因素。

(六)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实力意义在于它对领土、资源、经济及军事等实力要素的直接影响上。

首先,交通、通讯及导弹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距离障碍,它使今天的领土幅员及海陆分布与500年、50年前具有不同政治地理意义。它改变了传统的前线与后方的关系,赋予了同一区位以不同战略意义,使浩瀚的海洋、茫茫的荒漠及冰山雪原的隔离作用大大减弱,等等。

第二,随着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资源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含义。它不但使人类不断开发利用更多的资源,并逐渐摒弃了许多原来是宝贵的资源。铀,一种稀有矿物,在半个世纪以前,对国家实力无关紧要,但当科学技术使它可以制成原子弹以后,它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战略资源。半个世纪以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今天已被在那时还无足轻重的石油所取代。

第三,军事技术的进步,不仅不断刷新战争的打法,而且它本身似乎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仅从20世纪军事技术的革新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就可以看出它对实力的意义。潜艇和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世,空军与陆海军的协同作战技术及核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使用,以及卫星侦察和导弹技术在海湾战争的应用,都表明了一条规律,军事权力总是倾向于先于敌国使用那些先进武器的国家。

第四,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及其不断进步,使经济优势,尤其是工业优势越来越向拥有更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倾斜。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把以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为主的知识在生产领域的全面渗透,称为第三次经济革命,并宣告这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国家权力及其影响要素都将取决于对知识的拥有程度。

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它要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它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七) 国民士气

与影响国家权力的其它要素比,国民士气是最不稳定的,也是最难以捉摸的,但它又是十分重要的。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首先表现在,它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没有它的支持,任何政府,无论是民主的还是独裁的,都不能够

[8]汉斯·J·摩根索著.徐听等译.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1990.173

完全有效地推行其政策。它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及它的质量在国家危急时刻或关键时刻尤其容易反映出来。9其次表现在,它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国民士气的重要性:“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10]因此,“没有国民士气,国家权力不是成为纯粹的物质武力,就是成为被动地等待着实现的潜在力量。”11

(八) 政府的质量

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政府是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是创造、动员并使用一切权力要素的行为主体。国家权力诸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质量。一个英明而负责任的政府,不仅从现有实力着眼,根据国家现有特点选择内外政策的目标和方法,还可以适当动员和配置实力资源有效地提高技术经济水平,强化军事力量、唤起国民士气,从而提高国家实力水平。

评价一国政府的质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标准。这里我们分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政治性质

政府的政治性质是指,政府能否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其对内政策是否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对外政策是否合乎人类的正义,是否有利于包括本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大多数人的利益等。政府的政治性质对战争的胜败影响极大,因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虽然战争有其特殊性,遵循特殊的战争规律。但战争的政治性质决定着人民群众对战争的态度和军队的士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而政治对战争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并夺取政权,就是因为共产党领导的战争是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二战中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也是如此。苏联能够打败强大的希特勒却打不败弱小的阿富汗游击队,也是因为前者是正义战争,后者是非正义战争。历史已经雄辩地说明,正义战争最终将取得胜利。因此作为政府,如果执行的内外政策是正确的,就能增强国力或赢得战争,否则就会受到挫折或失败。

2.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

政府的法制化程度可用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否比较完善、政府是否完全依据法律办事,以及执法机构是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等标准来衡量。政府的民主化程度则可用公民的政治权力能否得到保障、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是不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政府官员是否有法定的任期,以及他们的任命是否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等标准来衡量。事实上,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反映了政府是否公正,是否代表国内人民的意愿。因此一般来说,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越高,就越能赢得国民的支持和合作,越容易推行自己的政策,也就越能利用并发挥一国的国力。[12]

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

政府机构是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质量和施政效率。一个政府有一个合理的机构,仅仅是为提高政府的效能提供了基础,要真正发挥政府的效能,还需要政府的科学决策,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家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一国人民的社会凝聚力是国家力量的重要标志,即所谓众志成城。而要让举国上下有很强的凝聚力,就要求政府有很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这种能力在遇到动乱、战争和民族问题等等的挑战时则更为需要。否则,形如散沙,难以形成合力,或陷于内乱甚至内战,自身将国力消耗殆尽,也就不可能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更不可能在抵御外敌入侵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国力。

二、国家实力分析

前面对影响国家实力的主要因素作了简单分析,事实上,正如本节开头阐述的那样,我们很难从某个单一要素中得出一国实力大小的结论。只有对国家实力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即对国家实力结构进行分析,才能比较一国实力的大小。下面介绍两种对国家实力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一般称综合国力方程。

(一)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13]

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其表达式为:

Pp=(C十E十M)·(S+W)

式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

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

E表示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

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

S表示战略意图;

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1]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1990

[10]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37

[12] 王恩涌等。政治地理学——时空的政治格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3]“卡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及下面介绍的“综合三元素”国力学派均摘自王恩涌等著《政治地理学》,第140~144。

克莱因认为,由5个主要要素构成了一国的国力,并通过对各要素评分的方

式使其定量化。

克莱因根据以上理论对1975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国力进行了评估(表11—2)。

表11—2 克莱因对1975年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国力的评估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各大要素又由多项分要素组成。

第一,国际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A .基础实力: (1)经济实力, (2)金隔实力, (3)科学技术实力;

B .政策能力: (4)财政实力, (5)对外活动的积极性, (6)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

第二,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1)地理, (2)人口, (3)资源, (4)经济实力, (5)防卫实力,(6) 国民意志, (7)友好同盟关系。

第三,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下:

(1)军事实力, (2)战略物质和技术, (3)经济实力, (4)外交能力。

日本综合研究所根据这种三元要素的分析方法,对几个国家的国力作了比较评分(三种能力均以美国为100分为标准),具体分数见表11—3。

表11—3 日本测算1985年几个国家综合国力积分

从表中可以看

出,日本综合研究所认为,就国际贡献

能力而言,美国最高,日本第二,约为美

国的60%,大于前苏联及西欧国家;作

为生存能力,则前苏联最高,美国次之,

日本略高于西欧国家;作为强制能力,

美国最高,前苏联次之,日本最低。综

合国力评价以美国为100分计算,前苏

联为80分,日本47分,法国45分,英

国43分,前联邦德国

42分。 第4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这一节我们将对国际级政治地理单元的结构及过程进行考察。由于主权国家是国际级政治地理单元的基本要素和行为主体,因此主权国家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就成为我们考察的重点。这种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国际政治学中称为国际关系,在政治地理学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或地缘政治格局。

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对认识当前和未来国际关系的特征,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强化国家的国际地位,进而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从形成特点对全球政治地理格局进行概括分析,并扼要介绍几种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著名分析模式。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在地理大发现以前,全球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孤立之中,有些地区甚至完全与世隔绝。那时,既没有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更没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诸如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只是在各自的陆地上相互平行地发展着自己的文明。那时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即使存在,也是各民族在相近的地块附近以地区性的方式在运作。

欧洲人开始的地理发现使人类克服了海洋的障碍,开始真正认识地界。他们通过在欧洲大陆连年的战争,以及殖民战争和殖民贸易,把世界纳入全球的政治地理范围。而后随着欧洲主要大国权力的消长,以及世界各国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意识的觉醒,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全球主权国家体系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可以说,现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始于欧洲的殖民扩张和主权国家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于全球主要大国的演替,以及世界其它国家的兴起与参与。

(一) 欧洲的殖民扩张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首先使位于大西洋沿岸与地中海交汇处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海外扩张,而且几乎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当时无与伦比的海上霸权。他们通过武力、欺骗、笼络等手段,先后控制了非洲沿岸、印度洋诸岛及东南亚沿岸(主要是葡萄牙)、西印度群岛、墨西哥、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等地。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及荷兰1609年的独立,使荷兰、英国和法国也走上了海外殖民的道路。17世纪初,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从而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16世纪以来形成的殖民帝国地位。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荷兰人不仅剥夺了葡萄牙早期在非洲及亚洲的殖民地,而且还将殖民贸易范围扩大到中国和日本。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的13个洲、印度沿海,以及非洲的冈比亚和加纳进行殖民活动。18世纪,通过殖民战争打败了法国,从而确立了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独立殖民权,并控制了加勒比海诸岛。法国的海外殖民几乎与英国同时开始,其殖民也集中在北美和印度,但由于与英国开战的失利,大片殖民地被英国剥夺了。

从地理大发现到1763年决定欧洲强国地位的“7年战争”结束,由欧洲主要海上大国推行的海外殖民活动持续了约200年。这期间,他们打开了由大洋通往各大洲的海上航路,并控制了具有贸易价值的主要岛屿与沿岸地区。到“7年战争”结束时,西班牙仍然维持着拉美的大片殖民地,葡萄牙和荷兰分别占据了南美的巴西和亚洲的东印度群岛,法国保留了马达加斯加岛、加勒比海几个岛屿和印度的几个据点,而英国则控制了北美大陆和印度次大陆。这时的英国已经崛起为欧洲的一流海上强国。

欧洲200年的殖民扩张,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地理后果,即它将原来相互隔绝的大陆与岛屿,通过殖民占领和殖民贸易联为一个不对称的整体,它从而奠定了早期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这一格局的运作机制是,欧洲大国通过战争的胜负决定自己在欧洲的权力,进而决定对殖民地的权力,领土交换和殖民利益的调整就成为战争结果的直接体现;而世界其它地区,不管是殖民地,还是非殖民地,对欧洲的权力运作没有丝毫的兴趣或意识。这种不对称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为以后主权国家的兴起和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打下了基础。

(二) 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在地理大发现前后的约100年内,欧洲经历了连年不断的宗教与王权、统一与分裂、霸权与独立、国内与国外的争夺战。此间欧洲各种势力不断消长变化,终于经过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和1702—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和乌德勒支和约为标志,不仅基本确立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主要大国的权力地位,而且在国际法上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地位。亦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各国彼此承认为欧洲体系的成员,彼此承认为主权国家,参与国际活动的目的旨在维护各自国家独立行事的权力。

这种发端于欧洲的主权国家观念,随着欧洲海外殖民的发展,对殖民地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殖民地人民纷纷开展了独立运动。以美国1783年独立为标志,到19世纪中叶,拉丁美洲殖民地几乎全部摆脱欧洲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欧洲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崩溃了。

美洲独立国家的出现,意味着欧洲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的结束,进而标志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次进入全球性主权国家参与的运作时代;同时它也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开始。

(三) 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帝国主义是指一国在本国领域之外违反当地人民的意愿而对其实行的控制政策。从手段上看,它是强国对弱国的武装侵略、经济掠夺,或政治经济及文化控制;从发展阶段看,它是资本主义特殊历史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与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相比,帝国主义对世界的殖民控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大大超过前者。在这一时期,各资本主义强国,不论老牌帝国主义英国和法国,还是新崛起的帝国主义美国、日本、沙俄、德国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瓜分殖民地的竞争,地球上几乎每一块有人类居住的土地都被他们瓜分完毕。而且随着这些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他们还根据自身的实力地位一次次地重新瓜分殖民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个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居于从属地位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形成(图11—2)。

在这全球性格局中,英、美实现了对拉丁美洲的控制,美国在美洲确立了“门罗主义”原则;英、法、德、意及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了非洲大陆;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控制;沙俄开始了以中亚为重点的对亚洲的扩张;英、法、俄、德、意、比还有后来的日、美开始了对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争夺,并在中国沿海及东南亚划分了势力范围。

图11—2 殖民扩张1815—1870

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一个世纪内,对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美国和日本的崛起,还有中国的衰败。

美国独立后,在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把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州拓展到包括阿拉斯加在内的太平洋沿岸,成为一个领土大国;同时,通过工业化把自己迅速发展为一个经济大国,到19世纪末,他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上一流强国。在这种背景下,它先是通过“门罗主义”排斥了欧洲列强在美洲的势力,接着走出太平洋开始了在远东的争夺。美国的崛起,根本改变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日本是个位于东亚的海岛国家,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列强建立殖民体系时,还是一个封建小国,其国门还是美国人用炮舰威胁打开的。但是自“明治维新”以后,经过“富国强兵”的准备,日本却毅然以武力走出了海岛,登上了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挤入了帝国主义列强之列。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及1905年的日俄战争根本改写了中日传统的地缘政治关系,它使中国成为日本对外殖民的主要地区。自16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在东亚的权力真空由日本填补了。

中国,无论是在地理大发现以前的数千年,还是以后的300多年内,都是公认的天朝大国。即使到了欧洲商业资本殖民活动的后期,乃至工业资本扩张的帝国主义早期,中国一直是独立于欧洲殖民体系之外的国家体系。她与邻国一直维系着“朝贡体系”,其中日本也是这一体系的国家。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根本动摇了这一体系,中国以一个半殖民地的身份进入了现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发端于地理大发现时代,完善于20世纪初,由西方列强主导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纳入到国际事物中来,从此世界上再没有与世完全隔绝的地方。任何国家的军事安全、政治权力及经济财富,无论是得,是失,都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息息相关。

(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时间推移到20世纪初,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又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主要经过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的殖民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和前苏联取代了所有其它列强,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超级大国。由于美国固有的霸权主义和前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各自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当他们并肩消灭了共同的敌人后,便按照大国的势力范围构筑各自的帝国。于是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这种对抗的形式是“冷战”,主要手段是军备竞赛和武力威胁,争夺重点在欧洲大陆和亚洲边缘地区,其影响涉及到世界每个角落。

战争首先使前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他扩展了在欧洲和亚洲的领土,将东欧、外蒙、中国东北及朝鲜北部置于其势力范围之内,继而建立了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成立了“共产党情报局”(1947年),抛出了“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成立了“经互会”(1949年)和“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战争也使美国成为“支配半个地球命运”的大国。他通过“马歇尔计划”(1947年)、“日本复兴计划”控制了西欧和日本,通过制造德国分裂(1948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分别与日本和朝鲜及我国台湾签订“共同防务条约”(1951—1955年)、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年)等战略措施实施对欧亚大陆共产党国家的“遏制”政策。于是在战后最初20年内,美苏共同构筑了“海洋世界”与“大陆世界”相对抗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图11—3)。

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解体。

(1) 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新中国的诞生,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并以其辽阔的幅员、众多的人口、丰富的物产以及强大的组织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新的重要力量。经过与苏联暂短的结盟后,我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畏美、苏两霸的压力,以及多年经济和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国的实力地位大大提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关系。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入联合国、与日本、西欧各国建

立外交关系,还是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香港及澳门的顺利回归,都说明中国已成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

图11—3 两极冷战格局

(2) 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战后,东西方在政治、军事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全面对抗是以欧洲的分裂为基础在欧洲展开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取得了长足的长进,成立了欧洲共同体,政治上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了反对美国霸权运动;60年代法国和英国相继拥有了核武器;70年代欧共体在经历了多年迅速而稳定的发展后,其经济规模已与美国持平。西欧经济、军事及政治实力的增强,使其成为仅决于美国的全球实力中心,从而在两极对抗的核心地区出现了一股相对独立的力量。到80年代及9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增强,西欧至少在经济上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极。

(3) 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日本战后50多年来在世界经济、技术、贸易和金融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优势是众所周知的。其政治地理意义在于,一方面它使日本不再是美国的附庸,而是作为经济超级大国成为全球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另一方面,它推动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从传统的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向当代以经济技术实力为基础的转变。世界从日本的奇迹中发现,通过经济、技术、贸易和外交,而不是战争来维持或谋求安全和利益无疑更为合算。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诸国(还有中国)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技术、经济、贸易上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亚太地区的实力,使西北大平洋沿岸成为一个重要的实力中心。

(4) 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进而成为两极格局中一股范围广大的国际力量:战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了,他们第一次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事物。随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了反对新的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振兴民族经济的一系列集体行动,如“万隆会议”、“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石油输出国组织”、“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这一切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两极对抗格局。但是,一个独立而握有主要经济资源的第三世界的存在,确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再也不能无视它们的存在了。

(5)在两极对抗格局下,苏联为保持自己与美国的军事对抗不得牺牲经济,但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信赖于资源的投入,加上管理的僵化与技术举的薄弱,增长率逐渐下降,拉大了与美国、西欧、日本的差距,影响到居民生活的供应与改善。另外,苏联的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也使东欧大受其苦。在东、西欧差距影响下,引发了东欧各国对苏联的离心力、在外部、与美国的军事竞争,苏联是欲罢不能。由于经济势力下降,草率的改革反而加速了内部政治、民族等矛盾。结果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使战后两极对抗的格局终于解体。

2、第二阶段一强多极的格局

苏联解体后,两极对抗格局亦随之消除。在军事上除美国是一个超级军事大国外,俄国仍保持原来苏联的军事势力,与美国成为世界上两强并立的军事大国。在经济上,美国、欧盟与日本仍维持其位列前三位地位。但是,由于苏联原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俄国与原苏联相比,面积与人口的缩减,加上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地位已大大下降。而中国由从八十年代的改革开发,九十年代开始的加速,经济呈现出的调整发展,特别是于2000年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其与各国贸易量的调整发展,使中国于2005年底,中国成为经济仅位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后,位居世界第四,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

从世界政治格局来说,美国是一个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俄国成为两个超级军事大国。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政治实体。所以,两极政治格局解体以后,出现的是美国一强与多极的政治格局。

在一强多极格局出现中的国际形势的变化。

(1)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后该地区所发生的变化:原来分裂的德国实现了统一。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在摆脱苏联控制后,原政权多下台,经济方面由于原体系的变化,加上向市场的转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局势出现混乱。经过一段时间,局势开始稳定并向好的方向发展。捷克联邦解体分成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南斯拉夫亦解体分成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五个国家。苏联解体后,出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担、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十五个国家。南斯拉夫在解体中曾发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以及塞尔维亚和黑山内的科索沃的战争

(2)欧盟的东扩大:东欧各国在摆脱前苏联控制后,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国家的纷纷向欧盟提出申请。欧盟也利用这一机会向东扩大其范围以增强自身的势力。这种趋势甚至也影响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的波罗的海的三国与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这使俄罗斯不仅失去原与西欧之间作为缓行的东欧、还影响到自己的周边地区,使其原影响范围大大收缩。

(3)中东与中西等地的动荡。当代引起世界关注的焦点的地区与问题有三。一是“反恐”。由于巴以的冲突引发阿拉伯世界极端主义的反美恐怖活动。它在2000年对美国纽约国贸大厦的攻击造成巨大破坏力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与对反恐的支持。为打击恐怖主义基地所在地与支持其首领拉登的阿富汗塔里班政权进攻了阿富汗,并乘机把其势力扩及中亚。反恐由于缺乏治本措施,其效果并不明显。另外,美国还以伊克克支持恐怖组织与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绕开联合国于2003年向伊发动战争。二是把以冲突。巴以在1994年双方签署了巴自治协议以来,和平虽有进展,但受美国支持的以极端势力采取强硬政策,进展很慢,冲突时起,甚至十分剧烈。特别是近来宣称圣战解放全部巴基斯坦领土的“哈马斯”在巴基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得优势,使原来已很困难的巴以局势增加很多不定因素。巴以问题牵涉到整个中东地区,甚至影响到整个阿拉伯世界与世界上整个穆斯林信徒。三是核武器的扩散。到六十年代中、世界上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国,为防止核战争危险、各国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到目前为止,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公共宣布拥有核武器、以色列也已实际拥有核武器,致使个别国家为安全也设法研制核武器。现伊朗和朝鲜被认为有此企图,处理不好会引起地区危机或连锁反应。

(4)中国、印度、巴西与俄罗斯的发展。中国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发以经济一直保持高的增长率,现在以国民生产总值计已居第四位、仅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印度近几年经济亦有快速增长。巴西在拉丁美洲的经济的增长亦是比较突出的。俄罗斯由于经济转型已见成效。加上其能源资源的优势,出口的增加、价格的上升使经济的增长出现的增速。这四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引起世界的广泛重视。

由于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更多的原料的需求,这样就给发展中国的原料出口有了销路,加上原料由于销路增加,价格亦在上升,使出口国获得更大收益。收益的增加也就使出口国的经济活跃起来。对发达国家来说,既可以从中国获得便宜的消费品的同时,又使自己的技术密集性产品在中国获得更多市场,使其进出口贸易都有所增长。由此可见,中国、印度等国经济的调整增长,不仅向世界供应了便宜的消费品提高其生活水平,而且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发现其原料与产品的新的需求,从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上述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反应,同时也反应在世界经济的区域化。某种程度上,区域化的进程显得更加突出。目前,区域化进程突出的地区有南、北美洲、欧洲和太平洋两岸三处。在南北美已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自由贸区,将来会向美洲其他国家发展。在欧洲已出现欧洲联盟,除多数国家已成为成员国外,其余国家已多友申请。太平洋西的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的10+3东亚领导人会议已成制度,2005年又增加了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三国,将来还又可能加上俄罗斯。那时就成为10+7,变成17个国家的合作。从增长速度来看,东亚地区居首。在二、三十年后,东亚可能其经济总量亦居各地之首,更重要该地区所包括的人口约近世界人口一半,是消费水平增长最快地区。

目前美国虽然一超的地位,但是重大世界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国间的合作,其单主义往往受到很大制约。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内的政治,经济融合、一超多极的世界政治格局将向多极格局转换。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约500年的形成发展中,表现出以下二个规律性特征:

(一)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运作历史表明,国家间的政治地理关系实际上是空间利益关系,即地缘战略关系。由于地理空间是不可移动的,因此决定这种地缘战略关系的是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在军事上表现为安全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关系,在经济上表现为财富关系。安全、权力和财富是各国在全球格局中谋求的主要目标。例如,发生在1618—1648年的欧洲“30年战争”,它既是欧洲世俗社会向教会夺取权力的战争,也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争取国家主权的战争,更是英国和法国争夺在欧洲大陆利益的战争。又如18世纪末直至19世纪,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为了获得商业殖民利益,而美国奉行保护政策,也是为了获得在美洲的商业利益。

各国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谋求国家利益的手段多种多样(如战争、结盟、贸易、投资等等),在这多样化的手段中,无不以国家实力为基础。长期以来,各国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国家目标,不是武装部队长期作战或武力威慑的结果,就是经济实力增长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高超的外交手腕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帝国主义列强对广大殖民地的统治,战后美苏两国对全球的支配地位都说明了这一点。国家依靠实力保证其生存,运用实力实现其目标,实力决定着一国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决定着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着全球地缘战略关系的运作。当各国凭借实力,经过冲突、亲和、讨价还价、威慑、贸易及援助等手段建立了相对稳定(对抗或合作)的空间利益关系后,便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地理格局。

(二)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全球格局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国际政治地理行为。国际政治地理行为是在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中,各国追求国家利益的对外行为。从历史上看,国际政治地理行为在任何时候都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每一时期都存在着一种由主要大国推行,因而被国际社会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核心行为。其标志是,各国为实现核心目标而采取相对而言一致的对外手段和决定性影响因素。这种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发展演化的性质。

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特征,是由当时的国际政治地理核心行为所决定的。各国、主要是那些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核心利益目标是扩张富于实体性的领土,主要对外手段是侵略战争或武力威胁,决定性因素是武装力量。那时,由武装部队作战结果和武力威胁所决定的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是国际社会的正常行为。那是一个尚武的时代。以武力扩大本国领土,控制海上战略要地,瓜分殖民地并掠夺其财富,成为主要大国缓和国内外矛盾,维护国家安全,谋求政治权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条件之一。扩大领土并拥有殖民地成为一国权力和国防地位的象征。

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战争对社会财富的空前消耗和破坏,对主要大国工业基础及经济技术水平的空前考验,给老百姓带来的空前灾难和心理威胁,帝国主义列强的灭亡或衰败,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以及原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使新旧大国认识到,侵略战争是威胁国家安全、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源。于是,以美苏两霸主导的国际政治地理核心行为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大国所追求的核心利益目标由富于实体性的领土扩张转为无形控制和获得财富;主要对外手段由侵略战争转为外交及贸易政策,加上军事威慑;其决定因素由武装力量转为用以提高效率的经济技术水平。

诚然,就支配国际格局的美苏两霸而言,确曾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生了美国入侵朝鲜、越南、中美洲、苏联出兵匈牙利等军事行动,但它并未导致其领土的扩张,也不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这两个超级大国全球性对抗的主轴始终是围绕着盘根错节的军备竞赛、军控谈判及技术竞争而进行的;他们在全球奉行的策略始终是以经济援助(或制裁)、贸易政策(或封锁禁止),以及政治影响(如输出社会制度、军事援助、双边或多边条约等)为主要手段。正是这种核心行为,使战后的全球格局成为两极“冷战”的对抗格局。

两极“冷战”的对抗格局,为世界带来了半个多世纪的相对和平,它使经济和技术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行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的复兴、日本的崛起、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使经济增长和发展成为多数国家的执着信念。国家主要对外手段也进一步向诸如贸易、跨国投资,还有外交谈判等方面转移,国家核心利益目标则进一步转向谋求财富。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这种变化的结果是,经济和技术已不单是各国致富的手段,而且也是各国国际地位的核心因素。它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经济化,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各国,尤其是大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已不再是昔日敌对阵营的武装力量或意识形态,而是来自可能是政治朋友的经济和技术的竞争。

国际关系行为的经济化和技术化,造成了一种新的国际氛围:多数国家力求保证本国经济的繁荣。而对经济繁荣的执著信念,却使“冷战”显得既毫无价值,义不利于经济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东西方的缓和,西方阵营内部矛盾的增加,东欧的巨变,乃至前苏联的解体就再自然不过了,“冷战’’格局也就不必存在了。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形成的。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深刻影响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安全战略和国际地位,因此近一个世纪以来,它成为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考察的对象。他们从本国利益出发,把具体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放到全球背景中,从地理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形成了一门具有深远影响的学科,即地缘政治学。一些有代表性的著名观点被称为“地缘战略模式”。正是这些地缘战略模式,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大国为政者对国家战略的决策,并且这种影响持续到今天仍未消失,甚至一些决策者本身就成为西方著名的地缘战略学家(如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从纳粹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扩张政策,到战后美苏冷战,无不反映了西方地缘政治学的深刻影响。

限于本章的篇幅,我们不可能把地缘政治学的各家学说一一介绍,这里只介绍最有代表性的几个地缘政治模式。旨在说明,西方学者是如何考察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

(一) 马汉的“海权论”

马汉(AlfredThayerMahan,1840—1914年)是美国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890年完成的<海军对·16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和<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这些著作里,他通过对海战历史,特别是对美国海军发展史及其对海上霸权形成史的研究,提出了海权理论。

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物质财富是国家强大、幸福的基础,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由于地球表面的大陆被海洋所包围,并且海洋运输比陆地运输更廉价便捷,因而海洋是自然赐予的伟大公路。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原料及市场的基地。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制海权,特别是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狭窄航道,对于大国的地位至关重要。

马汉认为,一个国家获得海洋大国地位的能力取决于它的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六个条件,并以英国为例进行了分析。

马汉提出海权理论旨在从地缘战略角度,说服美国政府发展海上力量。他认为美国在战略上居于中央的地理位置,面对两大洋,远离欧亚大陆,拥有安全的工业基础并足以威胁欧亚海岸,具备了发展海上力量的地理条件。因此,美国若想从一个地区性大国变成世界性强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当时曾任海军部副部长、后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十分赞赏马汉的海权战略理论,聘请他任总统海军顾问。马汉使美国致力于开凿巴拿马运河,开拓夏威夷等海外殖民地,建立了远洋海军,使美国开始突破“孤立主义”政策,成为跨越新旧大陆的世界强国。

从马汉提出海权论至今,已经一个世纪,科技进步使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使陆军机动性大大增强,海权国家陆上基地的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二战以来潜艇、飞机的使用,更使岛国传统的安全观念产生了动摇,海军作战也越来越需要空中保障。这些变化使马汉海权战略的世界观点影响相对减弱。此外,马汉的理论忽略了旧大陆地理和陆权的重要性。尽管如此,马汉海权理论的历史贡献仍然十分深远。

(二)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1861—1947年)是英国著名地理学家。1904年,他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历史的地理枢纽》论文中,首次提出关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心脏地带”学说,继而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中,又对这一学说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麦金德认为,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在古代,无论是马其顿与希腊之争,还是罗马与迦太基之争,都是陆上强国向海上强国挑战并取得了胜利。在近代,虽然英国统治海洋达200年,但至20世纪初,随着铁路技术在欧亚大陆的推广,英国很难、甚至不可能抵挡来自陆地不同的压力。一度曾有利于海上实力的技术开始转而有利于陆上实力。

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又称枢纽地区)、内新月形地带和外新月形地带。心脏地带包括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域。内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中国及欧亚大陆边缘的其它国家和地区。外新月形地带包括欧亚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主要包括英国、非洲、澳大利亚、日本及美洲。这样就形成了内新形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又包围内新月形地带的格局(图11—4)。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家难以进入;又由于地势平坦便于修筑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对欧洲而言,可以通过东欧进入中欧和西欧,并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海上力量,最终战胜海权国家。他看到当时新兴的德国和俄国,如联合起来,控制心脏地带,就会威胁英国这一严重局势,于是提出了三句警示性的全球战略名言:

谁统治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指欧亚大陆);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麦金德的理论对国际战略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20世纪的前半叶他的理论成为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分析问题、制订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有人甚至把他的这部著作列为“改变世界”的“巨著”之一。但是,也有人批评他过于强调陆心的重要性与潜力,忽视了空军的作用,甚至认为是为法西斯德国侵略扩张提供依据。

图11—4 历史的地理枢纽

(引自:H.J.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伦敦:1904)

(三)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斯皮克曼(NicholasSpykman)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专门研究国际关系。他对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持反对意见,认为影响全世界的战略不在“陆心”,而在“陆缘”。为此,他提出他的分析与结论。1944年他的同事根据他的有关材料编写出《和平地理学》一书,系统地反映了他的观点。

斯皮克曼认为,从地理条件来看,陆心地区的自然条件南部偏旱、缺水,北部低温、严寒,正是这些极端不利的条件,使该地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论在历史时期,还是在现代其重要性都不如陆缘地区。

在陆心的边缘,即麦金德所指的内新月地带,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资源上,无论是农业资源还是矿产资源都相当丰富,并不比陆心差。关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对陆缘农业地区的冲击,斯皮克曼的看法是尽管在某一时期确实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从整个历史进展来说,草原游牧民族影响时间是短暂的,而陆缘地区的自身发展则是重要的;而且,

冲到陆缘地区的游牧民族最终还是在文化上融合到农业民族文化中去。这就正如我们平时所说“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征服”。陆心的地理位置被周围的山地所包围,只有几个便于进入陆缘地区的通道,如果被陆缘地区国家所控制,反而使陆心地区无法发挥其作用。因此,他提出:

谁控制陆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

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这一学说反映了第二次大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在第二次大战中,德、日、首先是占据陆缘地区,然后设法控制陆心,最终与海权国家摊牌。战后的世界则主要是占有陆心的苏联与居外新月地带的美国分别依靠陆上和海上力量争夺内新月的陆缘地带。斯皮克曼的理论正是反映这一形势及趋势。

从战后美国全球战略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就是从西欧开始,经中东、南亚到东南亚及东亚的岛弧建立一个由好几个军事条约所组成的包围圈,对陆心实行“遏制”政策。

(四)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柯恩(SaulCohen)是美国的地理学家。他在其1973年出版的《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他的“多极世界”模型,反映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形势。

他首先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陆缘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称之为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为地缘政治区。第一等级根据战略特点分为两个大区,一个是海洋贸易世界,另一个是欧亚大陆世界。它们分属于两个集团。第二等级是根据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相对一致性而分出其地缘政治区。海洋贸易的地缘全球战略区包括5个地缘政治区:北美和加勒比海区、南美洲区、西欧与北非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区、亚洲外滨岛屿与大洋洲区。欧亚大陆世界全球战略区包括两个地缘政治区:陆心与东欧区,东亚区。此外,还有3个不属于上述范围的特殊区:即东南亚,中东地区和南亚。柯恩称前两个特殊区为破碎带。因为这些地区屡受外来势力的争夺,而且其内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与矛盾,是不稳定地区。另一个为南亚是独立的地缘政治区(图11—5)。

在1982年,柯恩对其模型作了适当修改,首先强调了美、苏、西欧、日本、中国的多极性,成为世界上重要地缘政治区。其次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成为第三个破碎带。第三是印度、巴西和尼日利亚已成为区域性大国,在其周围起着重要作用。

柯恩在1991年,又根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出现的形势,对其模型重新修改。他把东欧分出,作为陆心与欧共体之间的通道地区(gatewayregion),对破碎带只留下中东一个。

图11-5 世界的地缘政治区与地缘战略区

(引自:S1B t世界的地理与政治.伦敦:Methuen,1964)

(五)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冷战结束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根据形势发展于1997年出版其《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他缘占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文版)。在该书中,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根据历史与现实分析美国的地位、并提出其跨欧亚安全体系的地缘政治结构,引起世界学者的广泛注意。

他认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的地位,它成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从长远看,全球政治注定会变得与国独掌霸权力量的状况越来越不相协调。因此,美国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全球性超级大国。如果它以快速地丧失至高无上的地位退出世界事务,或是为一个成功对手突然崛起所取代,都会严重破坏世界稳定,会迅速导致全球性的混乱。

为此,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欧亚是个棋盘,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在此从未停止过。在这个棋盘上,地缘战略的关键棋手有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而英国和日本则是十分重要的国家。跨欧亚的安全体系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的大国出现。该休系内,北约首先必须扩大,同时

将俄国纳入一个更大的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另外,美国与日本必须紧密磋商和协作,以在远东地区启动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政治与安全三角对话。美、日、中三方安全会谈最终可能吸收更多的亚洲国家参加,然后发展到再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进行对话,从而形成一个跨洲际安全体系。

对于中国在这个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布热津斯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和相当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远东和世界发挥很大的地缘政治作用。中、美只有形成经得考验的战略共识,中国才能大量吸引外资、经济增长和地区性的举足轻重地位,美国才能有亚洲大陆的地缘战略与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与前几种地缘政治模式相比,它不单是空间的,而是总结历史经验,现实力量发展而表现出时空结合的预测模型。虽然其中反映了布热津斯基的不少独到的欠解,但也受到历史与个人地位的限制。尽管为此,他的成就在于提出了一种前景。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2课时) 班级___组号___姓名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自主学习】: 二、南方与北方 1、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地区。 2、区域差异 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 三、西部大开发 1、目的:缩小_____________,加速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发展。 2、范围:10+2+3。①西部地带的______个省(自治区、直辖市);②中部地带的__________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______________治区;③湖南_______土家族苗族、湖北_________土家族苗族和吉林________朝鲜族3个自治州。 3、开发条件 (1)优势:自然资源丰富,_________资源、________资源、________资源、_________资源等丰富,发展潜力大。 (2)劣势:______________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匮乏;__________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4、措施:①抓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建设;②加快_____________开发,发展

特色产业;③发展______________,积极推进科技创新;④扩大______________;⑤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5、意义:①将西部的__________优势转化为_________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②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_________发展;③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______________,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④扩大国内______________; ⑤实施______________发展战略。 【学习过程】 活动1:完成教材P21活动题,对比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活动2:完成教材P23 活动题。 【课堂练习】 ()1、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无干旱地区,北方无湿润地区 B. 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长于北方 C.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D. 南方以粮食作物为主,北方以经济作物为主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2~5题。 ()2、关于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 景观描述的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3、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4、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5、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A.从①到②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D.从⑤到⑥ 答案B D B C B

(环境管理)地理环境对经济地理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 国际货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变换活动。任何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它们是国际贸易的自然地理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中纬度地区的岛国如日本,气候适中、海运便利,这些成为其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极其贫乏的矿产资源,又是制约其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日本人在正确认识自身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运用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相反,在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内陆山区,因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往往造成经贸的长期落后。如俄罗斯,虽有广阔海域,海岸线漫长但均因纬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及特殊的摩尔曼斯克港),封冻期漫长,利用率极低。中南半岛及印度半岛各国大部分属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季风性气侯,因而在签订业务合同,决

定装运期时,要根据商品的性质选择季节。除此之外,还应对所选航线沿途温度的变化情况了解。 1、地理位置的影响 (1)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地球表面的热量、降水量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广大中纬度地区因其位置居中,致使这一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贸易等活动都较适宜,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环境。举世瞩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是古代文化、经济和贸易等发展最早与最繁荣的地区和国家。他们疆域的主要部分就是位于中纬度的温带和亚热带范围。(2)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发展和贸易交往等亦会产生重要影响。沿海地区(尤其是开放地区)与内陆地区(特别是边远偏僻山区)相比,因为环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条件大不一样,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内部,其经贸状况会形成明显的差异。一般前者发展较快,成为发达地区;而后者则发展较慢,往往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地区。其他广大内陆国家之所以较贫困,经贸活动不够发达,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复杂原因,而距离海洋较遥远,没有方便的出海口这一重要地理环境因素,是严重影响他们经贸发展的带根本性的共同原因。众所周知,海运是当今国际间经济贸易活动联系的主要手段,内陆国家只有取得通畅的出海口才有发展经济、

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发展基本现状

论述当代全球地理政治格局的发展基本现状 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发展基本现状: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继承性。首先,世界政治格局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革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格局要代替旧的格局。其次,新格局的产生是旧有格局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旧的格局在冲击下不断调整,并产生新的特点,逐步向新的格局过渡,因而新旧格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联集团的分化、美国集团的分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巨变,1991年苏联解体.以欧洲和德国分治、东西方冷战、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和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为特征的美苏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中小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联合国中改变了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中国拥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世界实力出现,甚至被视为触发从两极向多极转化的标志。 目前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想搞一极独霸,但没有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雄厚的欧洲和日本,前者向政治—体化迈进,后者—心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国际坐标未定、但地位和作用均重要的俄罗斯,拥有1亿多人口,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实力;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占全球4/5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的殖民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和前苏联取代了所有其它列强,成为世界上真正的超级大国。由于美国固有的霸权主义和前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以及各自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当他们并肩消灭了共同的敌人后,便按照大国的势力范围构筑各自的帝国。于是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这种对抗的形式是"冷战",主要手段是军备竞赛和武力威胁,争夺重点在欧洲大陆和亚洲边缘地区,其影响涉及到世界每个角落。于是在战后最初20年内,美苏共同构筑了"海洋世界"与"大陆世界'相对抗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强多极的多极化格局。两极对抗的格局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逐渐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知识点之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归纳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图中可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内在联系。太阳辐射决定了各地热量和水分的分布:不同的热量和水分形成不同的气候;气候又影响植物、动物、土壤;反过来,植被与土壤又影响到气候(绿岛效应、反射率);气候影响水文,水文也影响 气候(湖泊效应);地形影响气候(“山高一尺,水冷三分”,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和河流(气候一水文特征,地形一水系特征),反过来,气候和河流又作为外力雕塑地表形态(流水地貌、风蚀地貌、冰蚀地貌),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图还可以看出,总体上看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虚线方框内),如自然带(自然带本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均不相同,必然引起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从而引起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不同的自 然带(各自然带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地域性差异。) 2.以图解与列表比较分析的方 法,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冰原气候冰原带 热带雨林气帳---------- 赤這热带雨林带 丸阳辐射 「韩痰检我海陆位耗 地球内能 ⑴将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模 式图进行对照,掌握全球性地域分异 规律 气候是形成自然带最重要的因 素,比较图可知,气候类型与自然带 在空间分布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 可以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状 苔原气候苔原带 ---ME ■■亚寒带针叶林带 带 风 候 遍 季 气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温 附 一 地 闫 热带沙模 气候 热带草原 带季 凤气 候 热带季瑰 气候 亚热芾 常绿阔 叶林带 £ 带 屈 叶 林 落 叶 亚 常 叶 —一北回归谨 热帯荒 热带草原带 I热带季雨林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的: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培养在地图上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回答问题: 墙体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建筑保温材料没有普遍使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居民的墙体厚度逐渐增大,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厚度来防寒。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居民建筑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什么是概念,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问: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会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对人类的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分成两个方面: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地关系不同,所以,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1、采集和狩猎阶段:图1.2.2 问题: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少数动植物资源丰盛地区 问题: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程度如何?人类崇拜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依赖与恐惧的关系。 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的主要人类活动为农业生产。 图1-2-3: 问题: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包括哪些地区? 问题: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 以上几方面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农业文明发祥地,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例:古埃及。阅读“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小麦:11种5月收,雨季(汛期:6至10月) 3、工业社会阶段:此时期的主要人类活动表现为工业生产。 问题:影响此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能源资源、金属资源、交通状况等。 问题:当时有哪些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工业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 问题:世界上这样的工业区有哪些?传统工业区。 例:东营:不断“生长”的资源型城市 问题:是否只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形成此时的工业区? 例:日本: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性。

2020-2021年高二地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教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当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形成和变化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运用地缘政治理论分析和评价地区性合作和冲突事件的方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重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特点 难点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的原因分析 教具有关图、表;文字资料;地图册;教科书 复习提问有人曾说:20世纪是人类动手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动脑的世纪。在20世纪人类动手的事件中,涉及范围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之多,卷人人数之众,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之重都是史无前例的,对近现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导入新课§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提出问题]大家还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阵双方是哪两个集团吗?战争的结局如何? 同盟国和协约国。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 [过渡]现在我们来分析两幅图,比较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政治地图有何变化?战争对欧洲地理格局有何影响?

讲授新课 [媒体演示]动画演示一战前和一战后的欧洲政治地图。尤其是教材提到的几个要点,应分先后逐次显示政治地图的演变过程。 [学生讨论](略) [小结] [设问过渡]现在返回来想一想,第一次大战前世界上有哪些强大的国家?(英国、法国、 德国、俄国等)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而老殖民地国家不愿自动放弃殖民地,于是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可见,战争的根源是国家实力与势力范围的不平衡。战争的结果导致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一次大变化,政权发生了更替,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那么这样的变化就能使世界获得永久的太平吗?答案是不可能。事实是,仅仅过了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德、意、日经济的崛起,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教师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有何变化? [教师引导]德国一分为二,美苏成为超级大国,广大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 [设问过渡]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个片断,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个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哪两个阵营?现在多极世界主要有哪几个政治经济中心? [媒体演示]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轴心国的侵略扩张过程,盟国的反击过程,战后的同盟国 协约国 德国缩小 奥匈崩溃 俄国革命 英法衰败 美日兴起

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05高三地理同步训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训练指要 1.了解领土的空间特征:了解国力的概念及影响国力的主要因素;理解国力的地理意义。 2.了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特点;认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注意与时政热点结合分析,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 一、选择题 1.第三世界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形成于() A.地理大发现B.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变化最突出的大洲是() 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3.下列国家中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出现的是() A.西班牙B.荷兰C.波兰D.法国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二战前非洲独立国家的是() A.埃及B.利比里亚C.埃塞俄比亚D.纳米比亚5.关于形成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国家资源贫乏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增强 C.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 D.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6.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最早出现的大洲是() A.大洋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7.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8.下列国家不包括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是() A.美国B.加拿大C.墨西哥D.古巴9.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经济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美国 B.在美国经济向外扩散过程中,欧洲也加入核心地区 C.在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逐步加入核心地区 D.西欧经济首先位于世界经济核心地区 10.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资本、服务的跨国界流动 B.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3)(1)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的: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 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 (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区域地理环境是一成不变的吗? (区域地理环境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人类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分为两大方面,即陆地地理环境与海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板书: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各时期人地关系不同,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板书:1、采集和狩猎阶段:(读图1-2-2人类早期的采集和狩猎) ——影响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这一时期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少数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人类依赖自然、崇拜自然) 板书:2、农业社会阶段:(此时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生产) ——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因素有哪些呢?(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生产力) ——读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回答:人类早期农业起源地区有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哪些相近的地理特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条件是农业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因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板书:3、工业社会阶段: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课标导读]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模块1的教学内容中已经涉及到“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不过模块1中的内容是顺应讲授“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重点是突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组成要素在地域组合上的联系与分异。而本节内容是典型的案例研究课程,它通过诸多案例将“区域”的概念以及“区域”间的“差异”所具有的客观性,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区域差异形成的综合原因,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对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做出正确的分析,培养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观和科学的地理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发展成长阶段、发展转型阶段、再生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2)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成长阶段的特点; (3)提供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

(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和人地关系 【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区域也是处于一个发展变化之中。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基础,随着区域的不断发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种而来,为此,区域需要通过转型以寻求新发展。那么一个区域是怎么发展的,可以分为哪些发展阶段呢?每个阶段的特征怎么样呢?下面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为例,来了解区域发展的几个阶段。 板书课题: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区域的发展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四个阶段,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知识网络 单元知识结构 世界政治地理 格 局 世界经 济全球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重点讲析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1.世界政治地图概念: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2.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14—1918年 起因:由于各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同步,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意三国)与协约国(英、法、俄三国) 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后,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领土大大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欧洲出现了波兰、芬兰、匈牙利等新的国家;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时间:1939-1945年 起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 交战双方:轴心国集团(德、日、意三国)与反法西斯同盟(苏、美、中、英、法) 结果:轴心国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美苏强大,英法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东西分裂,美苏两大阵营形成,成为东西对抗的两极格局。 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 基本实体: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 经济力量: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力量、战略核力量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

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课后思考题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要素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海陆位置:A、从战略地位来看 B、安全战略谋划来看 ②交通地理位置 ③政治地理位置 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 政治: 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选举、领土争端、外交关系 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支配权、占有权、管路权 政治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国际地位不稳定、军事力量的变化、领土的变更政治地理: 1)政治地理单元(P323)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 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 政治地理单元:具有排他意义的空间实体、归属某一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对政治地理单元有支配权(主权与统治权)。 2)政治地理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相对稳定的基础性条件) 政治实力结构: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相对活跃的要素) 3)政治地理过程 1. 政治扩散:政治事件的扩散方式有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 2. 政治整合: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 治地理单元过程,或由于某种强制力而组成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 3. 政治分离:主要方式有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国家的政治分裂。 4. 主权的变化:主权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常因领 土变化、民族独立而变化。 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一、国家权利要素 (一)领土空间 1.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 影响要素。 (二)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政治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第十一章政治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政治的含义 1、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小到参与选举投票、大到国家领土和国家的关系等。 2、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地理现象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如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势力范围得到尊重等。 3、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如领土的变更、军事实力的变化等。 二政治地理单元 1、概念: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2、划分,三个级别: (1)国家的,即具有明确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如美国、中国、英国等); (2)国际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北约、东盟、联合国等)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3)国内级的,即由一国内部的行政区(如美国的州、县、市,中国的省、市、县等)。3、国家是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最重要的政治地理现象。 三政治地理结构 1、任何一个政治地理单元都有一定的政治地理结构,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2、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主权、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政治势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政治实力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相对活跃的要素。实力结构的变化,决定着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四政治地理过程 1、和政治地理结构一样,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这些过程,推动了政治地理结构的演化,使得政治地理单元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发挥着不同的政治地理作用。 2、政治地理过程十分复杂,包括: (1)政治扩散。政治现象在某一地方出现后,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另一地传播,形成政治事件的扩散,包括迁移扩散(移民、殖民方式,如美国成为具有英国政治传统的国家)和扩展扩散(某一政治地理单元发生的政治事件产生连锁反应,如20世纪50年代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两种。 (2)政治整合。若干较小的政治地理单元,因为某种权利和利益的需要自愿组合成具有共同利益和期望、采取共同行动的更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的过程,如战后西欧德一体化进程、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等。 (3)政治分离。相对于政治整合而言,是与政治整合相反的政治地理过程,如帝国的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等。 (4)主权的变化。是指某一政治组织及其全体公民对某一政治地理单元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常因领土变化、民族变化而发生变化。 五国家的基本特征

高中一年级地理知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一)第五单元第一节——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 了解不同阶段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 明确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现状。 (二)学习指导 【知识结构】 ??????? ?????????????????????????????因素增多,阿以冲突的原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球合作与冲突国际政治的地、印等多极格局美、西欧、日、俄、中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地图变化 两次大战引发世界政治国际政治关系图全球政治区域划分的地概念政治地图两次大战及其影响地理格局世界政治 【知识要点】 一.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德国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2. 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 3. 沙皇俄国经过十月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 英法元气大伤,美日力量兴起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 美国和苏联强大起来 2. 英法被严重削弱 3. 日本成为美国的附庸 4. 欧洲政治上出现分裂,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 5. 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 二.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除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外,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 政治经济中心 三.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一)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 1. 阿拉伯国家联盟 2. 非洲统一组织 3.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二)主要地区性冲突 1. 阿以冲突 2. 海湾战争

3. 科索沃战争 【教材分析】 一. 本课讲述三个问题:一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二是当前一超多强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二是国家间地缘政治冲突相合作的特点及其表现。 二. 世界政治地图表现了一定时期各种类型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政治体系的区域划分和组合对立关系。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则可以体现区域或者全球政治现象的发展过程。意识形态、经济冲突和国际竞争,是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三.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教材以欧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为例,讲述主要参战国对阵形势和战后政治地图的重划。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也主要集中在欧洲。 1. 西方列强看来,海外殖民地的多寡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工业技术的扩散,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心脏欧洲,英、德矛盾最为突出。德国垄断资本实力超过英国.殖民地却不及英国的1/ll。在争霸过程中。英向法俄集团靠拢,德奥意则结成盟友。l914——l918年、旨在瓜分世界、分割和重分殖民地及财政资本势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在这两大对立集团之间进行。在战争中,日本在1914年对德宣战,却不出兵欧洲战场,而是借机在亚洲扩大势力和影响。意大利在1915年向奥匈宣战,加入协约国阵营。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而退出战争。美国则向德国宣战。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间的根本矛盾,相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又发生新的变化。美国和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水平跃居世界前两位。德国在英美扶持下重新崛起、为再度称霸世界奠定经济基础。后起的日本和意大利不满于战后现状、企图侵占更多的领土和殖民地。德国、意大利、日本先后走上疯狂对外扩张的道路。并在20世纪30年代结成企图征服世界的轴心集团。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亚洲的中国、朝鲜和越南,欧洲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古巴,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战前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蒙古一起构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 (2)两大阵营的形成与东西对抗。由于国家利益和战略构想发生冲突,美苏两国关系从战时的结盟不断走向紧张直到全面冷战,并按意识形态差异分别组建了经济集团和政治军事联盟。美国为遏制苏联,在从北大西洋经西欧、地中海、中东、东南亚到西太平洋和东北亚的漫长地带,建立了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体的庞大军事集团。战后在阿富汗、越南、中东、柬埔寨等地爆发的地区冲突,都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有关。 (3)亚非拉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崩溃。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长期遭受外国侵略、压迫和剥削的历史。基于发展经济、改变长期落后状态的迫切要求和共同利益。它们采取各种形式联合起来,例如不结盟运动、各种行业性或地区性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发展中国家合法利益、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4)三个世界的划分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两极格局阵线分明、相互对峙、针锋相对和全面对抗的态势不同,多极化的世界政治地图呈现出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合作的复杂局面。应该说,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与两极格局的分化和瓦解相伴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A、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B、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3)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其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的规律。 3、经济地理学特性:(一)地域性(区域性)——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二)系统性——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二、经济活动 1、经济活动概念:微观经济活动: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活动则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2、经济活动过程: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过程) 3、经济活动特征: A、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经济、社会、生态利益。)B、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间的统一协调C、经济活动部门分工D、经济活动地域分工E、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F、经济活动积聚与分散G、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H、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4、经济活动分类: A、按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分类: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B、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1、主导产业经济活动;2、关联产业经济活动;3、基础产业经济活; 4、支柱产业经济活动;5、潜导产业经济活动 C、按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特征分类:资源;劳动;资金;技术;市场;不定指向经济活动 D、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分类:点、线、面状分布经济活动 5、经济活动联系的主要方面:产品和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劳动就业联系;投资联系; 消费市场联系;用地联系;公共物品联系 6、经济联系的若干特征:单向联系、双向联系、多向联系、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横向联 7、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实现形式:人流、物流、信息流 8、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发生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介入机会 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和场所 (2)为经济活动提供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必要条件的各种资源和原料】 2、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3、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 4、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二)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气候、地形地貌、矿产资源、地质、水文、 二、生产技术因素:一)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二)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三)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四)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五)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三、社会经济因素:一)人口—劳动力资源【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人口构成、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二)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三)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