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内容摘要

在民法领域,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早已被罗马法确认。近代以来,各国的民法典基本上都规定了这一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遂成为民商事法律的帝王条款。但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却长期未能受到重视。

19世纪后期,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新型纠纷不断出现,传统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日渐妨碍到民事司法的效用的发挥。为打破这种司法困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学者开始积极主张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民事诉讼领域。20世纪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诚实信用原则又随着对法治国理念的空前重视而向公法领域扩张,并成为行政法、诉讼法乃至宪法上的基本原则。尽管也有一些学者反对在诉讼领域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但学界的普遍观点还是赞成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目前,德、日、英、美等众多具有不同法律传统的国家都逐步承认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明确规定。也正因为我国尚未在民事诉讼中明确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司法实践出现诉讼权的滥用、虚假与规避法律等妨害诉讼的行为。

诚实信用原则进入民事诉讼最初体现为当事人的真实义务,真实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不仅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解决纠纷,还符合实现诉讼公正和效率的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因此,对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加以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和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对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该原则的产生、发展及该原则的涵义,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依据,以及该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的功能。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分析了域外诚实信用原则背景下的当事人真实义务,通过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分析了如何理解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内容,并对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则从我国目前当事人真实义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必要性和意义,对构建我国的当事人真实义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真实义务当事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

目录

前言.................................................................................................................... .. .. 5 一、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 .. (6)

第一节诚实信用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 (6)

1、诚实信用原则的产生................. ................ ................ ......................... (6)

2、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 ................ ................ ...... . (8)

第二节诚实信用原则的涵义......................................................................... (8)

第三节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确立的理论根据................................. (9)

1、公法与私法的相互弥补........... ................ ................ ................ ....... (9)

2、适应新型诉讼模式的需要.............................. ................ ................ .. ... .9

3、确保判决效力的需要... .............................. ................ ............... . ... .. (10)

4、符合民事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 .... ... .11

第四节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 .. (11)

1、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 ......... .. .. 11

2、诚实信用原则与民事诉讼其他原则的关系.................................... ... (12)

二、域外诚实信用原则背景下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 (13)

第一节真实义务的理解............................................................................. (13)

1、两大法系关于真实义务的理解. .... .................................................. ... ..13

2、真实义务的内容.............................. ............................. ............. .. . ... (14)

第二节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 .................... ..15

1、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 ................ ................ ... ... (15)

2、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的比较分析............................ .............. ... .. .16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 .. (17)

第一节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义务的现状................................. ..... . (17)

1、立法现状.............................. ........................... ................ ............. .... .. . 17

2、司法现状........................................................ ............... ... .......... ... ... . (17)

第二节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必要性和意义......... .. . (18)

1、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必要性.......................... ... .. (18)

2、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意义................... ............. (19)

第三节当事人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中的要求.................. . .. ......... . (20)

1、止以不正当方法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状态................. ....... ... ... (20)

2、禁止滥用诉讼权利,故意拖延诉讼或获得确定判决................. ... (21)

3、诉讼上的禁反言................. ................ ................ ................ ....... ... . (21)

4、禁止提供证据中的不正当行为..................... ............ .... .............. ..... (22)

5、禁止在民事诉讼中作虚假陈述.............................. ... ....... ................ (22)

第四节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 ... ............. .. (23)

1、失权.............................. ......................... ................ ............. ......... ... .. (23)

2、相应诉讼行为无效”............................................................ ... .. (24)

3、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 .. ... .............. (24)

4、提起诉讼二........................... ................ ................ ...... ... .......... .. (24)

5、转付律师费.................. ................ ................ ......... ... ...... ................ . (24)

结语................ ................ ................ ................ ................ ............... ................ . (25)

参考文献................................................................................................ . (26)

致谢........................................................................................................... . (28)

前言

最早出现“诚信”字样的法律是罗马法,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的诉讼制度,后由罗马法传入到现代民法中。近代以来,各国的民法典基本上都规定了这一原则。但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却长期未能受到重视。事实上,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今许多国家都强调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的中重要性,并将其确立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如德国1933年民事诉讼法第138条规定:“当事人应就事实状况为完全而真实的陈述。”日本1996年《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法院应为民事诉讼公正并迅速地进行而努力;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以诚实信用为之。”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规定,但在一些条款上蕴含着它的影子,且在学术理论方面已开始探讨该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问题。

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首先是公法与私法相互弥补的需要,是公法与私法实现资源共享的结果,用诚实信用这种道德规范弥补法律规范的欠缺,为其自身的广泛适用创造了条件。其次是适应新型诉讼模式的需要,可以缓解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固有的对抗性色彩,加强当事人在行使诉讼权利过程中的合作和协同。再次是确保判决效力的需要,在诉讼中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对于判决的最终结果无论是有利还是不利,都更能接受。另外,诚实信用原则还符合民事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目前民事诉讼学者多只研究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大的概念,而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最初表现形态和主要表现形式—真实义务的研究颇少。而要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起诚实信用原则,笔者认为应从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入手。诚实信用原则进入民事诉讼最初体现为当事人的真实义务,真实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不仅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解决纠纷,还符合实现诉讼公正和效率的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如滥用诉讼权利、虚假陈述、提供伪证等。因此,对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加以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和更好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是遏制恶意诉讼、欺诈诉讼等不法的需要,是提升诉讼效率、防止诉讼拖沓的需要,是缓解事诉讼过度对抗状态、扭转当事人诉讼观念的需要。对我国而言,在民事诉讼中明确当事人的真实义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公德建设,有助于修正辩论主义,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益,有利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体现了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力量对比平衡的要求。

一、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第一节诚实信用原则的产生与发展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产生

通说认为,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诚实信用原则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真正植入法律始于罗马法,起源于古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信契约的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要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相应地,在诚信诉讼中,承审员不受契约字面含义的约束,可斟酌案情,根据当事人在法律关系中依诚信应为的标准调整其权利义务,自由裁量不必严守法规和拘泥于形式,而按公平正义的精神为恰当的判决。

在罗马时代,罗马法要求民事诉讼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意大利著名的罗马法学家朱塞佩。格罗索在他的《罗马法史》一书中论述罗马的民事诉讼法时说:可信任性和信义主宰着各不同城邦市民之间关系的整个发展过程,这一事实以及诚信标准的产生方式告诉我们为什么诚信被直接作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要素加以看待,为什么罗马执法官均认为它具有这样的约束力,也就是说,对于某些行为,承认因“诚信”要素而产生的法律效力。“诚信”产生出一种新的民事诉讼程序,这种程序正是诉讼程序变更的萌芽。

后世学者把罗马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称为“真实义务”,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法中应负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罗马法把诉讼法上当事人违背真实义务的行为分为三种:(1)诉讼法上故意主张非真实者;(2)故意违背法律而请求权利保护或作防御者;(3)主张虽是真实,或己得法院准许,但目的在于使诉讼迟延或使诉讼混乱而致使真实发现感觉困难者。虽然罗马法中关于诉讼中的真实义务即诚实信用原则并不十分明晰和完整,但涉及到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内容,奠定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这在人类法制史上还是第一次。

诚实信用原则产生初期,其道德色彩十分浓厚,所以有“法律与道德并存时,诚实信用原则及衡平法即有其适用,法律与道德相分裂时,诚实信用原则及衡平法即无适用余地”的情形发生。中世纪,自然法衰落,在寺院法的约束下,无论司法及诉讼均为严格主义,诚实信用原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从适用。另外,随着意识形态领域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日益发展,法律思想上非常尊重个人的自由放任,私法上的诚实信用原则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到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上的适用。与此同时,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联系的民事诉讼法上的当事人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却有极大发展。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观点相适应,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虚假陈述不受法律禁止,如果发现陈述有不真实之处,反驳的责任在于对方当事人,法院不作任何要求。原告是进攻者,被告是防御者,法庭是双方的战场。当事人为了达到胜诉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做虚假陈述。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法律思想,可以说,诚实信用原则产生之初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是很有限的。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

19世纪,分析法学派和历史法学派繁荣发展,这带来了对法律概念、逻辑体系探求的

重视,而对于法律本身应或欲表现的价值及正义道德因素,几乎不加以考虑。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影响下,构筑最终体系化的狂热以及三权分立理论的勃兴,造成了立法与司法的僵硬划分。当时各国致力于包罗万象的法典的制定,他们力图把法律的调节之手伸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认为法律的盲区决不可能存在,还认为法官的活动是机械性的。这一阶段,诚实信用原则被分裂了,对当事人的诚信要求保留下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被剥夺殆尽。

19世纪末以后,社会生活变化多端,日趋复杂,机械的法律规定无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此时,各国法学家及立法司法人员开始反思实证法之不足,否定实证法体系的完整性,承认实证法的缺陷:人为有限的法律条文是无法全部涵盖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承认在实证法之上,还存在有适用于社会的法。为填补法的缺陷,法的原则开始适用于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同时,法官职权不再机械,而有了其应有的能动性。诚实信用原则补充法律的要求渐多,不但内容回复为对当事人要求诚信活动与法官重新获得了自由裁量权,而且其地位日渐提高。

二十世纪以来,社会变迁频繁,民事诉讼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渗透于民事诉讼的诉讼观念和诉讼本身发生了变化,不仅私法中的私人自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受到了限制,公权力的行使也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也逐渐被提了出来。诚实信用原则扩张到了公法领域。

尽管各国学者对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存在争论,立法却比理论先行了一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个基本原则的存在价值己经越来越得到承认,诚实信用原则相继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得到确立。

诚实信用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主要体现为真实义务

的要求。

在近现代民事诉讼法律中,1895年颁布的《奥地利民事诉讼法》被认为是真实义务的立法先河,该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据以声明所必要的一切情事,必须完全真实且正确地陈述之。”真实义务的确立使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不仅成为可能更成为必然。同时,也为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广泛适用提供了契机。同法还规定,当事人所作的不真实的陈述属违法行为,如果是出于故意或过失,当事人应负损害赔偿的义务。不仅如此,同法第3”条还规定:“当事人宣誓后故意作的虚伪陈述可构成犯罪。”

1911年的《匈牙利民事诉讼法》也做了类似的规定:“当事人或代理人以恶意陈述显然虚伪之事实,或对他造陈述之事实为显然无理由之争执或提出显然不必要之证据者,法院应科以定额以下之罚款。”

在德国,最先在民事诉讼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是最高法院1921年6月1日的一个判例。德国最高法院在判例中提倡:“吾人不得不承认当事人之诉讼关系乃与他们在实体法上的关系,同样受诚实信用原则之支配,犹如债务人对于债权人利用民法所承认之一般恶意之抗辩而作对抗者焉。”当时的学者巴姆巴哈也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之支配民事诉讼法,实与其支配一切法域相同,国家绝不给予不正之人或无良心之人以一种工具。”②不过,真正使诚实信用原则在德国民事诉讼中得以确立,当归于1933年德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此次修改中,增加了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真实义务的规定,该法第138条规定:“当事人应就事实状况为完全而真实的陈述。”

受德国法的影响,意大利1942年《民事诉讼法》第88条也规定:“当事人关于事实上之状况,应完全且真实陈述之。”

1922年日本修改民事诉讼法时,便规定了有关诚实信用原则的条文。日本1996年《民事诉讼法》第2条则明确将诚信原则规定为统率一切的基本原则:“法院应为民事诉讼公正

并迅速地进行而努力;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以诚实信用为之。”

美国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像大陆法系国家那样直接采用诚实信用的概念,但是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禁反言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实施的诉讼行为必须前后一致,不得有故意的相互矛盾的陈述。对于矛盾行为,法院应予禁止。例如,在美国的证据开示制度中,当事人之间相互开示证据,既不能使对方感到为难或受到压力,也不能让对方当事人蒙受不必要的经费负担,否则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发布保护令,以保护申请人的利益。

20世纪末的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基本上确立了当事人的真实义务,这一点可谓是对传统对抗制诉讼有力的反动。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1999年)为当事人设置了一个两难选择:当事人可以签署真实声明,亦可以不签署。所谓真实声明(Statements of Truth),是指由提出文书的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或提供证人证言的陈述人声明文书中陈述的事实皆为真实。签署真实声明的,则比照证人作证可能承担虚假陈述之法律后果来处理;而不签署真实声明的,案件声明(包括诉状格式、诉状明细、答辩状、再答辩状等)以及回复书、申请书、反对申请书等重要文书将无法得到法庭采纳。另外,法院在一定情形下还有权强制要求当事人进行真实声明。

1990年韩国修改《民事诉讼法》,在新法的第一条中明确规定:“法院应为诉讼程序公正、迅速以及经济地进行而努力,当事人及诉讼关系人应当遵从信义,诚实地予以协力。”由此开创了以法律条文明确规定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先河;并在事实上承认了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最高原则的地位。

第二节诚实信用原则的涵义

前文探讨了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和发展,那么究竟何为诚实信用原则?应如何理解诚实信用?诚实信用的涵义如何?

关于诚实信用,古今中外的法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诚实信用在拉丁文中为Bona Fides,法文中是Bonne Foi,英文中是Good Faith,直意为善意,指当事人在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时,在主观上持有公正和正直的态度,并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日文中的表达为“信义诚实”,德国法的术语是Treu andGlaube(忠诚和相信),指当事人应当按照相对方在一般社会生活中的正当期待实施行为。在汉语中,指称诚实信用原则的词语是从德文直接翻译过来的。

关于诚实信用的本质,学者有不同认识。其一是社会理想说(如Stammler、Manilc及Huber 采此说);其二是交易道德的基础(如Dermburg及Endmaum采此说);其三是当事人利益之平衡(如Schneider、Eggerr均采此说)。徐国栋教授在比较中外学者对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认识之后,找到了一些共同点,认为诚信的宗旨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这种秩序或体现为一定的利益平衡,或体现为一定道德基础的可供依赖;就内涵而言,诚信原则是以公平为内容的规则;就外延而言,诚信原则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诚实信用原则表现于法的秩序时,则称为“善意”和“衡平”。它具有对制定法的规定加以“补正”和“矫正”的功能。.

在私法上,关于诚信原则的涵义有不同的认识。自《民法通则》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以来,我国民法学界就如何理解诚实信用原则形成了“语义说”和“一般条款说”两种观点。梁慧星教授认为:所谓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铬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从语义层面给诚信原则下的定义,也就是私法上所谓的语义说。

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认为:“诚实信用(Treu and Glauben),谓一切法律关系,应各就其具体的情形,依正义衡平之理念,加以调整,而求其具体的社会妥当。”徐国栋教授给诚信原则下的定义为: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

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一方面,这种意志要求主体有良好的行为,谓之客观诚信;另一方面,要求主体具有毋害他人的内心意识,谓之主观诚信。这两种观点是私法上的一般条款说。

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从对诉讼参加人诉讼行为的诚信要求,发展到对法院民事案件审判权亦予以制约,与私法概念之间在实质意义上一致,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适用的领域不同。私法概念中诚信原则约束的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民事行为,而诉讼法中的诚信原则约束的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中的诉讼及审判行为,以调整诉讼主体之间的诉讼利益或权利义务关系,也同时包含行为意义上的和实体意义上的内容。

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类似私法概念的语义说),指的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进行诉讼行为时(行使诉讼权利或履行诉讼义务),以及法官履行国家审判权进行审判行为时主观上应诚实、善意。实质意义的诚实信用(类似私法概念的一般条款说),意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人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须维持当事人双方利益平衡和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其实质即是公正与衡平。

第三节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确立的理论根据

自诚实信用原则出现在民事诉讼领域后,学者对于是否应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赞成者认为该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应当支配一切法域,当然包括民事诉讼领域;。反对者则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只是道德上的义务,自身具有模糊性,且与辩论主义相矛盾。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非常有必要,理由如下:

一、公法与私法的相互弥补

从公法与私法的相互关系来看,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有助于公法与私法、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相互弥补。依照传统法学的观点,公法和私法之间有严格的界限,私法以任意性规范为主,而公法则多数是强制性规范,两者之间不能混同,否则,就有可能破坏法的严肃性。

但是进入工业化生产的19世纪及以后的年代,社会生活变动,令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难以独立存在,必须相互依存,由此促进了法律思想由个人本位主义向社会本位的发展演变。在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中,人们之间的权益冲突和纠纷的发生,尽管最终的解决仍然要依靠国家以公法即民事诉讼的方式来达成,可是立法的落后以及法律适用的机械性,公法显然难以应付纷乱的社会经济关系。诚实信用作为道德规范,其实也是社会规范之一种,当它被私法吸收和确立为私法原则后,对私法的机能起到了很大的弥补作用,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法与私法趋同趋势的加强,公法也逐渐借助私法确立的诚实信用原则来弥补自身的某些不足。所以,在作为公法的诉讼法领域最终导入该原则乃势所必然,既是道德与法的结合,也是公法与私法实现“资源共享”的结果。更何况,以道德规范弥补法律规范的欠缺,为其自身的广泛适用创造了条件。。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以审判权的方式介入民事纠纷,并由法院代表国家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权威判断。按照传统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由于国家的介入,使得民事纠纷的解决完全变成由国家进行审判的公法关系,据此,只能在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形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而且他们的关系只能由民事诉讼法来调整。但是,在当事人之间,除了以公法形式约束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之外,以私法的理念和原则来约束他们,甚至约束他们和法院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必要。可见,为私法所采用的诚实信用原则对公法的补充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说“审判程序和法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植物的联系,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审判程序和法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因为审判程序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内部的生命表现。”.诉讼法是人们对某种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对其规律的认识和确定,是如何进行诉讼的有关诉讼

手续的法律。民事诉讼法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程序法,诸如诉权、适格当事人、诉讼标的、证明责任等均包含实体内容或与实体法的价值衡量相关,证明责任问题实际上横跨民事诉讼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两大法域,是实体法和诉讼法在诉讼中的交融,民事诉讼法必然包含实体法内容,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实体法的最高指导原则也就必然支配诉讼法领域。

二、适应新型诉讼模式的需要

诉讼法的立法史表明,诚实信用原则并不是在任何一种诉讼模式中都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的。就职权制模式而言,法官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占有主导地位,因而诚信原则主要是针对法官恰当地行使职权来说的,其对当事人的规制意义较为微弱。而法官恰当地行使职权,在一定意义上说乃是审判制度所要求的,是由审判法或法院组织法来规范的,因而民事诉讼法对之可以不作规定。可见,诚实信用原则在职权制模式中并不具有必然性。事实上,诚实信用原则乃是在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抗制诉讼模式的预先存在是诚实信用原则赖以生成的逻辑前提。在对抗制或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当事人是诉讼程序的主导者,当事人的诉权对法官的审判权具有最大限度的制约作用,与此同时,当事人拥有最大范围的诉讼权利,当事人自治和当事人控制是该诉讼模式的基本表现形态和运作方式。凡属权利,均易致滥用。当事人在拥有充分诉讼权利的同时,其对诉讼权利的滥用也就成为不可避免之现象。滥用诉讼权利,不仅容易导致当事人诉讼地位的不平衡,而且也影响法院的司法权威性,同时对诉讼效率的提高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为了克服此种诉讼流弊,现代国家的民事诉讼法都不约而同地引进了本属私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使私法原则公法化。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得以确立的结果,乃是减缓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中固有的对抗性色彩,加强了当事人在行使诉讼权利过程中的合作和协同。以德国为例,在德国,人们己不再把民事诉讼视为当事者之间对立抗争的关系,而是将其作为协同关系来把握并使这种思想渐露头角,造成所谓债权法概念的信义原则与诉讼发生了结合。可见,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其目的主要在于纠正当事人主义的过头之处,使诉讼程序的过分当事人化倾向得到遏制。但这种遏制并非简单地向职权制模式回归,而是通过强化当事人诉讼义务的途径使当事人主义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到了这里,人类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充分地表现出了其自身规律和辩证逻辑。如果说当事人主义或对抗制诉讼模式是对职权主义或职权制诉讼模式的否定,那么,由诚实信用原则所造成的程序模式的变化则是对当事人主义或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再次否定。其结果,一种脱胎于当事人主义同时又受职权主义启迪的新型诉讼模式由此得以形成。此种在诚实信用原则支配下所形成的诉讼模式可以姑且称之为“协同型诉讼模式”或“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否定之否定的层面上,协同主义诉讼模式较之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而言乃处在更高的境界,毋宁认为,前者乃是后二者的优势综合的产物。就程序公正的价值而论,它较职权主义为优;就诉讼效率价值而言,它较当事人主义为佳。可见,诚信原则之在民事诉讼中的引入,所造成的结果绝不至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增减,而是一个新型诉讼模式的诞生,因而,其意义乃是深刻而久远的,它反映了诉讼文明在现时代的新发展和新要求。。

三、确保判决效力的需要

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判决的既判力,但对判决效力的维护和尊重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学者们对判决的既判力及其作用进行的探讨和研究更加强化了我国立法和司法过程中对裁判效力维护的重视。几乎所有的制度走向都直接或间接的指向对司法裁判权威性的维护。

诚实信用原则在诉讼程序中将直接约束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方式及内容。这种约束的结果是,当事人一方之所以败诉,就有可能是因为没有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所致。既然不能遵守诚实信用原则,那么当事人当然就要对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这种责任的表

现便是对判决的既判力应予尊重。比如,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规定的举证时效,就使得当事人对因自己迟延提出诉讼攻击防御方法产生的不利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尤为重要的是,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行为的要求具有广泛性,且每一要求几乎都与一定的裁判结果相关联。这种广泛的关联性导致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裁判效力维护过程中的不可或缺,并成为诉讼法原则完善过程中的一个功利性依据。

在诉讼中,随着判决的最终确立,纠纷在法律的表面上似乎已经得到了完满解决,但对于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促进一种内部秩序的实现,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一种外部强制力压服当事人的解决方式就显然不足。能够使当事人进入自愿的角色,臣服于法律的判决,就需要有当事人心理的平服。换句话说,就需要当事人认为法律判决的结果是在一种公正的情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不需要质疑的。可以想见,如果在诉讼进行的过程中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就会更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认为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从而对于判决的最终结果。无论有利还是不利,都更能以一种妥当的心理待之。这样,法律的判决力得到了更多的保障,社会秩序也得到了真正的维护。尤为重要的是,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行为的要求具有广泛性,且每一要求几乎都与一定的裁判结果相关联。这种广泛的关联性导致了诚实信用原则在裁判效力维护过程中的不可或缺,并成为诉讼法原则完善过程中的一个功利性依据。

四、符合民事诉讼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关于法的价值,沈宗灵指出:“从字面上讲,法的价值可以有不同的含义。第一,它指的是法促进哪些价值;第二,指法本身有哪些价值;第三,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律根据什么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从第一层含义来看,民事诉讼法所促进的价值,实际上和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同义。通常以诉讼程序的价值研究来包涵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认为诉讼程序的三大价值目标为公正、效率、效益。有关诉讼程序的公正,顾培东指出:“程序的公正是正确选择和运用法律,从而也是体现法律正义的根本保障.首先,程序公正可以排除在选择和适用法律过程中的不当偏向。舍去适用法律过程中无过错的失误不论,程序公正至少可以保证执法者在最大的可能上选择最贴近冲突事实的法律条文加以用,或援引最有比照价值的判例作为解决的法律依据。其次,公正程序本身就意味着它具有一套能够保障法律准确适用的措施和手段,并且由此能够形成保障法律准确适用的常规机制。”把诉讼公正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反映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内容,诚实信用原则就集中体现诉讼公正的这种基本要求。对效率、效益价值目标的追求实际上也是综合衡量当事者双方利益以及当事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果,也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应然要求。关于法的价值的第三层含义,即不同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应依据什么标准加以评价。有学者指出,诉讼程序价值整合的原则是突出和强调公正价值取向,同时兼顾效率、效益诸价值。.这一观点代表“兼顾说”的主张。在法律诸价值发生冲突时,如何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确定诸价值比例关系的标准,被人称为“千古以来的大难题”。有学者认为,这一难题可能通过立法技术加以解决。从立法技术角度考虑问题,将法律的诸价值各负载于法律结构的某一元件之上,成其功能,从而在法典的结构设计上求得法律诸价值冲突的解决。基本原则既为法律价值冲突解决的。“基本原则差不多是法律的所有价值的负载者。它对法律诸价值的承载通过两个方向进行:(1)以其自身的模糊形式负载法律的灵活、简短、安全价值;(2)通过它对其他法律的结构成分运行的干预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并实现其整合功能。”在民事诉讼领域,这一负载体则主要体现于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节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

诚实信用能否成为民事诉讼法的原则,决定于它在民事诉讼中是否有存在的独立价值。在这里,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诚实信用原则的独特功能是什么?这些功能能否为其他诉

讼原则所代替?显然,如果可为其他原则代替的话,它就是一个画蛇添足的“诉讼原则”,而无存在的必要。其二,诚实信用如果可以成为一个诉讼原则的话,它与其他的诉讼原则,尤其是代表民事诉讼精髓的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有着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为其他诉讼原则所不可替代。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是独特的,表现在:

1、防止诉讼权利、审判权滥用的功能

诚实信用原则是对诉讼行为和审判行为合法有效性的判断标准,具有指导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及法官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并履行诉讼义务的功能。该原则要求一切程序的参加者格守诉讼道德性准则,于诉讼中不得损害其他诉讼主体的诉讼权益,以实现诉讼参与各方的平衡,维持诉讼秩序。如果诉讼行为和审判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将可能产生被判为无效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后果。防止诉权和审判权的滥用,是诚实信用原则的独特功能。

2、解释成文法的功能

一般而言,法律条文的规定极为抽象,在适用于具体案件时必须加以阐明确定。诚实信用原则基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成为法律的最高指导准则,具有公平正义的象征,不仅可以广泛适用于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而且“对法律的伦理性与当事人之间利益均衡具有促进调节作用”,具有解释法律的功能。诚信原则的解释功能表现在解释法律时必须受该原则支配,依据该原则阐释,方可以使之不至于与法律的预定目标发生偏失,维持公平正义,使法律的适用臻于合理。

3、规定欠缺的补充功能

第一,对民事诉讼法律理论及实践的补充。诚实信用原则对诉讼法理论的补充主要表现在对既判力理论的补充。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判决的既判力,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判决的既判力及其根据作出了一些探讨。国外民事诉讼法理论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既判力的根据在于确保国家的审判权权威。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就程序的保障问题与既判力的关系作出了极为深刻的探讨,出现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来解决既判力的理论,从该根据中找出确定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倾向,他们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将直接约束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方式以及内容。这种约束的结果是,当事人一方的败诉就有可能是没有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结果,既然不能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当然要对此承担责任,其表现就是对判决既判力的尊重。

第二,对民事诉讼立法空白的补充。诚实信用的本质在于如果在诉讼中出现没有规定的程序问题,法院可以根据该原则公平裁量,直接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进行调整,如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的相互矛盾的证据的处理,是否认定,就以该原则来约束和衡量。诚实信用原则,真正起作用的地方,在于不适用它就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形。

二、诚实信用原则与民事诉讼其他原则的关系

民事诉讼的平等原则、处分和辩论原则,对程序结构中当事人和裁判者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基本界定,是民事诉讼法的最基本原则,但这些原则往往侧重于民事诉讼的某一方面。平等原则侧重于规范当事人地位一律平等,通过为当事人设定平等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并保障这种平等制度来保障民事诉讼的公正性。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侧重于规范和确定审判主体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事诉讼的特点之一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自治性,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是其自主性和自治性的基本保障。但当事人的自主和自治又必须限制在正当的范围内。而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本身的规范取向和要求并不是对当事人自主性和自治性的限制。例如,辩论原则要求法院尊重当事人之间对对方提出的事实的自认;处分原则要求法院尊重当事人

对各种请求权的处分。但法院在诉讼中又不能对可查的虚假自认和不正当的请求权的处分漠然处之,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否则有悖于诉讼的实质公正。这种必要的干预和限制就只能由诚实信用原则来完成,从而使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成为一个完整、协调和整合的体系。所以说,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是作为约束各个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的一种限制性准则而存在的。①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存在价值,该原则的上述独特功能是不能被其他原则所取代的,这就决定了该原则必然成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二、域外诚实信用原则背景下的当事人真实

义务

第一节真实义务的理解

一、两大法系关于真实义务的理解

民事诉讼法学界关于民事诉讼法能否适用诚信原则的探讨开始于德国学者对真实义务究竟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的讨论。如前所述,真实义务最早出现在奥地利1895年民事诉讼法中,德国于1933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采纳了这一概念。一般认为真实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表现形式之一,正如谷口安平先生指出:“由于真实义务的制定,使得一般化了的信义原则适用范围更加扩大,出现了更宽的范围上对信义原则加以利用的论点。”那么真实义务应该如何理解呢?

1、大陆法系

日本学者内田武吉认为,真实义务是要求当事人在诉讼上不能主张己知的不真实事实或自己认为不真实的事实,而且不能在明知对方提出的主张与事实相符或认为与事实相符时,仍然进行争执。另一位日本学者高桥宏志认为:真实义务并不是以“让当事人陈述真实”之积极性义务为内容,而仅仅具有“禁止当事人在不知的前提下提出主张或作出否认”之消极性内容,换言之,当事人不能违反自己的主观性事实认识(主观性真实)来提出主张或作出否认。.从日本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真实义务着重对当事人主观恶意的约束,这里的“真实”是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是其主观上认为的案件的“真实”情况,提交的是其主观上认为真正与案件有关联的证据,而并非最终法院认定的“客观”意义上的“真实”。因此,其作出的陈述与法院判决时认定的事实相符与否并不是判断当事人是否违反真实义务的标准,当事人的陈述仅仅违背客观性事实并不构成真实义务的违反,而要看其在作出陈述时怀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如果是因为记忆的模糊或者对事实认识理解上的错误造成的,法律自然不再以违反真实义务加以苛责;但如果是当事人有意识地掩盖事实真相,混淆视听,则必须承担违反真实义务的不利后果。《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就事实状况为完全而真实的陈述。”可见,在德国民事诉讼法中,真实义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全陈述义务,另一种是真实陈述义务.此外,《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4款对当事人“不知”之陈述

也作了限制,即对于某种事实,只有在它既非当事人自己的行为,又非当事人自己所亲自感知的对象时,才准许说“不知”。德国学者奥特马。尧厄尼希认为: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是指不允许当事人一方为加重对方负担而主张自己明知不真实或不确信的事实;不允许他辩驳对方当事人的主张,如果他知道或确信其是正确的。。因此,完整义务应当被理解为真实义务的一部分,不真实不仅是指主动主张一些不真实的事实,而且也指对事实抑制不说,仅仅叙述不完整的事实情况可能同样是走样和不真实的。因此对双方当事人的要求明显增加了,因为每一方当事人都有义务提起那些可能对他自身不利的事实。同时,陈述不利事实的义务也有自己的界限:当事人不必提出使自己蒙上耻辱的事实或者惹出刑事追诉危险的事实,同样不必引证可能帮助当事人提起(反)诉或者胜诉的事实。.毋庸置疑,当事人的真实、完全陈述义务之确立,实乃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最为集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对极端的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的合理限制与修复。

2、英美法系

美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禁反言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实施的诉讼行为必须前后一致,不得有故意的相互矛盾的陈述。对于矛盾行为,法院应予禁止。20世纪末的英国通过民事司法改革,基本确立了当事人的真实义务,表现为当事人可以签署真实声明,亦可以不签署。所谓真实声明(Statements ofTruth),是指由提出文书的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或提供证人证言的陈述人声明文书中陈述的事实皆为真实。签署真实声明的,则比照证人作证可能承担虚假陈。

从以上国家和地区关于真实义务的基本内容来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精神旨在强调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得故意作虚假陈述或对对方当事人的真实陈述故意作无故争执,倡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负有责任地实施诉讼行为。

综上,笔者赞成日本学者的观点,真实义务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不得主张已知为不真实或自己认为不真实的事实,并且不得在明知对方当事人所提出的主张与事实相符合时仍然进行争执;同时,当事人对于自己所知道的事实应该做及时、完整的陈述。是否违反真实义务,其区别的界限并不在于当事人所作的事实陈述是否在客观上符合案件事实的真相,而在于作出违反事实真相陈述的当事人对此在主观上是否明知而为。因而对真实义务的违反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一是当事人所作的事实陈述在客观上违背了事实真相;二是当事人在作出此一虚假陈述的过程中持故意的心理态度。如果同时符合了这两个构成要件,则应当被认定为违反真实义务。真实义务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体现了对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制约。

二、真实义务的内容

1、完全陈述、真实陈述。当事人对自己所陈述的事实,应保证为真实且完整。从应然意义上说,当事人陈述比任何其他证据形式都更加能够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更加有助于客观真实的诉讼目标之实现。因此当事人不得故意做不真实的陈述,或者故意对对方当事人所作的真实陈述作无端争执。

2、一方当事人对他方陈述的事实,无正当理由必须回答是与否。一般而言,在民事诉讼中,法官查明案件事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他方的陈述不做回答时,法官并不能直接将其认定为默认对方当事人的陈述,从而很难查清案件实情,会影响法官判案。因此,真实义务要求当事人不得在无正当理由时以消极沉默来拒绝回答是与否。

3、特定情形必须出庭。民事诉讼有别于刑事诉讼,除了法律规定必须出庭的被告外,当事人可以不出庭。然而有些案件必须在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出庭陈述,接受询问时,才能查明案件事实。如果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要求对方当事人出庭接受询问,而法院

也认为有必要并签发了当事人必须出庭的通知书,则该当事人必须出庭。至于那些属于特定情形,可以采用法律规定和法官自由裁量两种形式确定。

4、对自己掌握的关于案件的证据必须提交,但有拒证权的除外。证据是法官判案的根据,没有证据,要审理案件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实践中,当事人为了获得有利判决,往往会隐藏、拒交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行为予以规制。在具体适用中,可以根据证据交换情况,要求对方当事人提交某一证据,或向法院申请,要求裁定对方当事人向法庭提交某一证据。如果法院根据案件的进展或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提交自己掌握的有关案件证据,即使该当事人不承担证明负担或举证责任也必须提交。

5、及时陈述申明义务。当事人应当及时提出对事实的主张以及支持主张的理由,此为民事当事人真实义务原则下的诉讼义务的内容之一,即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或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期限内,对自己在法庭调查程序中,将要提出的证据方法向人民法院和对方当事人申明。

6、具体陈述义务。当事人的陈述不以大概为满足,而必须尽可能具体。具体化陈述义务的依据来自真实义务的延伸以及促进诉讼的要求。一方面,具体化陈述可使法院尽早且容易确定争点所在,并据此决定证据调查之方向,进行有意义而非天马行空或无益之证据程序,以减少法院劳力、时间、费用之浪费,更可避免重复传唤证人,使其免于受重复讯问之劳烦;另一方面,经由要求当事人在书状先行程序、准备程序或准备性言辞辩论期日中为具体化之陈述以确定争点,可避免于言辞辩论期日中遭受来自对方之突袭,而能进行适当且有效之攻击防御,此实有助于贯彻诉讼权之保障。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陈述不利事实的义务也有自己的界限。发现真实固然有利于实现公正,维护社会利益,但在有些情况下,发现真实的方法会与通过诉讼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相冲突。因此法律在追求对真实的发现过程中也注意尊重各种价值的平衡,当事人的拒绝陈述权在这方面就具有积极意义。在个案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互相提问,如果对于一方当事人的提问,他方不予回答,则该条的规定可能成为具文,当事人互相提问的权利可能落不到实处,成为攻击对方的有利武器,所以法律在规定当事人的如实陈述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当事人陈述的例外。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不必提起使自己蒙上耻辱的事实或者惹出刑事追诉危险的事实,同样不必引证可能帮助对方当事人提起反诉或者胜诉的事实。对他方的提问,下列情形可以拒绝回答:(1)与本案无关的;(2)回答后有导致本人、配偶、本人或配偶的三代以内直系血亲有受到刑事追究的可能性的;(3)回答后将使自己窘困难堪的;(4)属于自己知悉的国家秘密、他人商业秘密、第三人隐私,未经国家有关机关、他人、第三人同意的。

第二节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

从罗马法规定对于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应当处以“虚言罚”到近现代在民事诉讼中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国家和地区,大多同时规定了对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的处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奥地利1895年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所作的不真实的陈述属违法行为,如果是出于故意或过失,当事人应负损害赔偿的义务。不仅如此,同法第377条还规定:当事人宣誓后故意作的虚伪陈述可构成犯罪。《奥地利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法院应调查实质的真实,如果发现当事人在宣誓以后仍然故意进行虚伪陈述,依《刑法》第199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德国1950年颁行的新民事诉讼法继承了1933年民事诉讼法改正法第138条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它规定法官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弄虚作假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不利益之评

论”,即法官在进行裁判时,如果认为事实主张非真实者,可予以斟酌,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当事人违背真实义务为理由,对违背真实陈述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做出不利的评价。如果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致使诉讼迟延,根据《德国民事诉讼费用法》第39条规定,应负担因诉讼迟延而产生的费用。但德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违反义务的法律后果,主要是考虑到当事人对自己不利的事实进行完全陈述,是人情上不可能的事,不能给予过多的制裁。

3、在日本司法实践中,长期认为违背真实陈述义务的法律制裁后果相当微弱。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39条规定:“曾经宣誓之当事人为虚伪陈述时,法院得以裁定科五千元以下罚款。”同法第91条规定:如果当事人故意违背真实义务和诚实信用原则作虚假陈述而致发生无益之诉讼费用,法院可命该当事人负担此项诉讼费用。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还规定:当事人经宣誓作虚伪的陈述,裁判所得以裁定科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日本学者斋藤秀夫的论述,违反真实义务的诉讼法效果在于:一是影响当事人的辩论内容。即,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的事实一旦被法院查明,审判法官在心证的形成方面将忽视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的陈述,并且对全体辩论内容产生同样的效果。二是课以承担诉讼费用的处罚。即,违反真实义务的当事人即使胜诉,也要承担因他的不真实陈述产生的不必要审理所花销的费用。

4、我国台湾地区,故意违背真实义务所为的虚伪陈述,法院不得将当事人所陈述的事实作为裁判的基础。此外,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若因当事人的不实陈述而受有损害时,也可依民法的规定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5,《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8条第4款规定:如果被告在答辩状中没有否认诉答文书中的主张即视为自认,丧失异议权。第37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无充分理由不按期限出示证据时,除非这种不作为是无害的,否则则不允许将未出示的证人或信息在开庭审理、听审或申请中当作证据使用。

二、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的比较分析

从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来看,对于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德国为采用不利事实的认定,日本为不利的事实认定及诉讼罚,我国台湾地区为排除虚伪陈述,奥地利则规定了损害赔偿及刑事责任。比较而言,奥地利对当事人不实陈述的制裁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比较严厉;而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并不伴随着直接有效的制裁。

总体而言,违反真实义务的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实体法律责任和程序法律责任。实体法律责任直接否定了实体赫。,而程序法律责任在以剥夺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方式间接否定实体权利的确定在的同时,体现了对民事诉讼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制裁。在民事诉讼实务中,对违反真实义务的当事人科以实体法律责任和程序法律责任,有助于诉讼效率的提高,克服诉讼迟延、积案久拖的弊端。

然而不管是实体法律责任还是程序法律责任,目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对此都规定的较为无力。譬如不利事实的认定并不会直接导致违反真实义务的当事人败诉,因此当事人宁愿在某些事实上做不真实的陈述,用较轻的违法行为来获得更大的利益。再如诉讼罚,较低数额的罚款并不会制止当事人采取违背真实义务的行为,因为那轻微的罚款对于他获得胜诉而产生的利益是微不足道的。笔者认为,只有从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所获得的利益和违反真实义务带来的法律制裁之间的比例关系入手,制定能切实阻止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的法律后果,才能使当事人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这一以为。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真实义务

第一节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义务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诚实信用原则没有明文规定,对于诚实信用原则中的真实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但若干条文中包含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和精神,也体现了对真实义务的要求。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这三大诉讼义务,实际上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内容的体现。在证据真实方面,第六十五条、七十条规定了证人有作证的义务,第六十六条规定了证据应当进行质证,第七十一条规定了当事人的陈述。第九十六条、九十八条对于错误申请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做了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在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方面,第一百零二条、一百零三条规定了伪造、毁灭证据,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等妨碍举证的制裁措施,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制裁措施。第一百二十九条、一百三十条规定原、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行为,在国外诉讼法学上称为“故意延滞诉讼”的行为,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这种行为持反对态度。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涉外民事诉讼的被告对人民法院管辖不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承认该人民法院为有管辖权的法院。”这实际上是关于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禁反言的规定。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对证据方面的诚实信用也提出了要求。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庭审质证时对证据表示认可,庭审后又反悔,但提不出相应证据的,不能推翻己认定的证据。”第三十条规定:“有证据证明持有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充分赋予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要求当事人在举证、质证中必须诚实善意。该规定对法院分配举证责任、认证等诉讼行为;对当事人的陈述、举证、自认等诉讼行为;对诉讼参与人中鉴定人的义务、证人义务规定都体现了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尤其是第七条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该条文实际上已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同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该条文规定了恶意妨碍举证的不诚信行为将产生举证责任倒置的结果。

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有关条文对诚实信用原则也有所体现。该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能推翻其在《海事事故调查表》中的陈述和己经完成的举证,但有新的证据,并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该证据不能在举证期间内提交的除外。”

上述法律规定证明了诚实信用原则可以并且实际上已经被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规则所承认。但是现有的法律却缺乏对违反真实义务行为的宏观统摄和具体规定,相关制度的规定更加不完善。例如缺乏制权性的真实义务原则的规定,缺乏对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规定,对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也缺乏救济措施。

二、司法现状

我国目前的法律条文只模糊地体现了真实义务内容的一小部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背离真实义务原则的违法行为进行全面规制。在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违反真实义务行为的产出要远远大于其成本的投入,且行为风险小,当事人为了诉讼利益最大化,必然会使诉讼行为跨越法律的边界,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违反真实义务的行为屡禁不止,并有愈演愈烈之趋势也就不难理解了。

实践中存在的当事人违反真实义务行为主要有:(1)滥用起诉权,不当发动诉讼,造成对方当事人财产、名誉及精神上的损害。(2)故意迟延诉讼。有的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以种种手段使诉讼迟延,长时间阻碍争端的解决。(3)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4)以非正当方式影响法官对“自由裁量”。(5)矛盾及反悔举动。当事人举证、答辩与其在法庭上的主词辩论意见相互矛盾。以上归结起来可概括为三个方而:一是审判权与诉讼权的滥用;二是虚假或规避法律等妨害诉讼行为较为普遍;三是瑕疵诉讼行为的繁多。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法院与当事人应为而不为、不应为而为之,造成相应关系的不和谐与紧张,直接危害了司法权威,违背了民事诉讼应有秩序,妨碍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对零散的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精神的规则予以整合,将其上升为带有根本性和指导性的规则—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节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必要性

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善良公平的道德观念的法律化。诚信原则首先是一道德规则,而这一道德以善良和公平为内涵,希冀人们通过对它的遵守来实现社会个体间、以及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间的利益平衡。但由于道德约束力的微弱,加之法律本身的滞后性、概括性与社会的前进性、多样性的矛盾突现,使得一方面需要将诚实信用信条上升为法律规则来加强约束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法律中引入道德规则来增强法律的应变性。因此,诚实信用原则便顺其自然的被引入到法律中,实现了道德观念的法律化。正因为诚实信用原则是道德的法律化,我们在发掘诚信原则的内涵时,就要回到其本源加以思考。

真实义务作为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最初表现形态和主要表现形式,在民事诉讼中明确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民事诉讼是当事人各方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倾注全力的具有很强对抗性的活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当事人必须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地位:向对方当事人作出诚实的公正的行为,照顾对方当事人的正当利益和社会生活上的基本要求,这是他的义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必须受到诚信原则的约束。尤其是在诉讼的胜败对当事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决定性影响的诉讼中,当事人各方容易违反诚信原则,偏重于对自己有利的程序上的效果。所以,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特别强调诚实信用原则在诉讼中的重要性。

1、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是遏制恶意诉讼、欺诈诉讼等不法的需要。

在民事诉讼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今天,恶意诉讼、诉讼欺诈的现象也大量出现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如何遏制诉讼欺诈、恶意诉讼行为已经不可避免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司法实践中法官们面对此类案件时无计可施的尴尬局面必须得到解决,否则恶意诉讼的危害性日益扩大开来,必将有违民事诉讼的秩序,损及法律的权威。实践中出现的当事人不当诉讼的案件种类多种多样,按照汤维建教授的归纳,就有诈欺性诉讼、骚扰性诉讼、盲目性诉讼、多余性诉讼、重复性诉讼、琐碎性诉讼六种之多.。其中最常见的诉讼欺诈,是指诉讼参加人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通过符合程序的诉讼形式,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从而达到损害他人利益,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的违法行为。。将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引入民事诉讼法中,并写入立法,将使这个问题得到根本上的治理。

2、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是提升诉讼效率、防止诉讼拖沓

的需要。

诉讼的进行是法院运用审判权对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纠纷予以解决的过程,必然要有一个良好的诉讼秩序对诉讼的顺利进行给予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法院审判权的行使都要纳入诉讼秩序的规范之内,如果这个秩序本身混乱不堪,不仅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难以解决,诉讼难以进行,司法的权威和法院的尊严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诉讼法都赋予法院以足够的维护诉讼秩序的权力,通过运用诚实信用原则,约束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法官的裁判行为,从而指导诉讼的有序、通畅进行。比如当事人可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试图完全倚靠诉讼技巧取胜而恶意使用管辖异议权、以不正当的手段妨碍证人作证、随意变更诉讼主张、甚至伪造或者毁灭证据,在这些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的情况出现时,法官即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调整和适当的制裁。

诉讼秩序与诉讼效率紧密相连,诉讼秩序得不到切实的维护必然造成诉讼效率的低下。真实义务要求双方当事人秉持诚实善意的精神进行诉讼,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合理合法地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不欺不诈,不反复无常,从而以一种理性和“协作”的精神解决纠纷;对于法官来说,即要求秉持善意、公平、公正的原则指挥诉讼,维护诉讼秩序,不搞突袭裁判,不滥用自由裁量权,从而推动诉讼的快速、有序进行。

3、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是缓解民事诉讼过度对抗状态、扭转当事人诉讼观念的需要。

当事人双方的对抗是民事诉讼最为显著的特征,诉讼中在当事人之间形成利害对立的紧张的“浮动”状态,构成了诉讼的基本构造。但是过度的对抗,会使当事人间原本就非常激烈的利益之争变得更为激烈,反而于纠纷的解决有害无益,诉讼中的调解、和解也很难达成,当事人在“你死我活”的对抗中为争取有利于自己的裁决而不择手段,不惜挺而走险,这样反而破坏了诉讼。加之由于律师业务的活跃,造成了当事人双方过分的攻击防御活动,要对这种过度活动进行适当的处置,仅靠明文的规定则存在局限。。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强调诉讼主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解决这一诉讼症结,会有一定的准则意义。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的意义

囿于我国传统的诉讼观念和诉讼体制的制约和历史惯性作用,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没

有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事诉讼理论也没有对诚实信用原则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目前民事诉讼秩序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共同点是主体缺乏权力或权利行使上的善意以及相应制度规范的不健全,这与诚实信用原则的欠缺有直接关系。而诚实信用原则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因此,将诚实信用原则引入我国民事诉讼是维护、保障民事诉讼秩序的必然要求。真实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集中表现,要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民事司法实践中真正确立起诚实信用原则,就必须先确定真实义务。具体而言,确立当事人的真实义务具有以下意义:

1、明确真实义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公德建设

世界各国在民事诉讼立法中对诚实信用原则所赋予的含义多带有公认的道德色彩,这不仅可以使民事诉讼公正和诚实地进行,更重要的是把作为道德规范的诚实信用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使诚实信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实际的约束力,从而更好地引导人们的行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严重,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诚实信用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和美。它追求的是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邓小平同志说过,精神文明建设“主要通过两个手段,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在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明确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将诚实信用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更好的引导人们在诉讼中如实陈述,诚实守信,并对违反者予以惩戒,更重要的是教育和引导他人树立诚实信用的思想意识,从而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公正、高尚的社会风气。

2、真实义务是对辩论主义的修正

辩论主义强调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与实体权利的自由支配,其第一要义即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案件的主要事实,只有在当事人主张后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基础而存在,法院的裁判范围受当事人主张的拘束。但是,辩论主义并未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真实性作出相应的要求。而经历了个人主义诉讼观向社会诉讼观的转型后,民事诉讼法对权利的关注不单是注重个体利益的保护,同时更强调对社会利益的维护。现代民事诉讼不能允许当事人利用诉讼制度对个人行使诉讼权利自由的保护而妨碍真实的发现,利用诉讼技巧追求不当的胜诉结果等违反整体社会利益。因此,对当事人课以诉讼促进义务和真实陈述义务,避免当事人滥用主张事实的权利以实现拖延诉讼、妨碍发现真实之目的,从而通过对辩论主义进行修正以克服程序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3、真实义务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益

民事诉讼制度作为国家提供的为平等主体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其运行也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的高低往往也是其考虑是否使用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相较于其他解决纠纷的机制来说,诉讼带来的确立性以及权威性自不待言,因此,什么样的程序,才能使诉讼程序以最少的成本付出实现最大的收益也是制度的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真实义务正是能够有效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和法院的不必要的精力及时间耗费的有效制度。真实义务的确立,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给当事人的主张以法律上的引导,使得当事人据实陈述或者顾忌到承担不实陈述的法律责任而进行如实陈述,从而节省了调查不实陈述的诉讼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对违反真实义务的当事人进行一定的处罚,以此弥补法院因不实陈述导致拖延而造成的诉讼成本的损失。此外,在某些法官可以自由心证的事实,被查明作不实陈述的当事人的其他陈述的证明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罚责适用对其他诉讼参与人亦是一种警示作用。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真实义务对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如实陈述是具有引导性的,对诉讼效益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4、确立真实义务有利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民事诉讼的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直探索着民事审判方

式的改革,以期建立高效、民主、公正的司法机制。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将我国民事审判模式由强职权主义模式转变为以当事人主义为主、以职权主义为辅的新型诉讼、审判模式。这种审判模式转变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使当事人在诉讼中起主导作用,赋予其更多的诉讼权利,以保障诉讼公正的实现。权利的增加如果没有必要的约束,必然会导致权利的滥用,民事诉讼就可能陷入无序、混乱的状态。因此在采取当事人主义模式为主的民事诉讼中如何制约当事人,引导其正确行使权利,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民事实体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之一,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的要求,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以使良好的内心状态转化为良好的行为。。无疑,诚实信用原则正是对民事审判模式转变后制约当事人正确行使权利的最好的原则之一。在民事诉讼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不仅可以维护和巩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成果,还可以保证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全面、合理的进行,防止失之偏颇。

5、确立真实义务是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力量对比平衡的要求

尽管“平等装备(或武装)”是在当事人之间分配诉讼权利的一个公认的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是平等的,立法上形式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实质平等,诉讼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的因素会渗透到诉讼中来。运用真实义务对当事人加以约束,是保障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一个手段。

第三节当事人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中的要求

一、禁止以不正当方法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状态

不当的诉讼状态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恶意利用法律漏洞或者使用不正当手段妨碍对方当事人有效地实施诉讼行为,或者能够回避不利于自己的法规这种情形,从而形成有利于自己损害他人的诉讼状态。例如,当事人以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审判管辖,以不正当的理由获得财产保全,就属于不正当的诉讼行为。如果对当事人不正当的诉讼行为不加以禁止,就显然违背了民事诉讼的目的,并且也不符合民事诉讼公正、效率、效益价值的要求。

因此,以不正当方法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状态,应视为该诉讼状态未发生.相反,如果对方当事人利用其故意促使的诉讼状态,则不得提出反对意见。如在离婚诉讼中,原告故意隐匿被告去向而称下落不明,以达到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或法院信以为真以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的目的。再如,在本地本无营业所而为营业所登记,若他人向该地法院起诉时,故意登记者不得对此抗辩无管辖权。

二、禁止滋用诉讼权利,·故意拖延诉讼或获得确定判决

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但要保证这些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目的行使,就必须禁止滥用诉讼权利。滥用诉权是指违背权利设置的目的,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为目的行使权利,意图拖延诉讼或阻挠诉讼进行的行为。如滥用回避请求权、反诉权,滥用管辖异议权、在诉讼进行过程中不当地提出证据,在诉讼程序将要结束时要求传唤新的证人等等,都属于滥用诉讼权利的表现。程序主体虽然享有的一定权利,但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主体行使权利的行为不得逾越特定的界限。一旦越界,即构成诉讼权利滥用。若损害他人权益,则同时构成侵权,滥用诉讼权利的主体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滥用诉讼权利为违背当事人真实义务的表现,对该行为法院应当驳回。而且,因滥用诉讼权利,造成诉讼拖延,应承担由此而支出的诉讼费用。国外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立法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匈牙利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1款规定: “当事人正当地行使诉权,不许以拖延诉讼或者混淆是非为目的的诉讼活动。”《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84条第2款规定:“在

试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一)

试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一) 内容摘要:证据是诉讼的灵魂,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而举证责任又是证据制度的核心,它与诉讼后果有直接关系。当事人是否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或所提供的证据能否证实其主张,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胜诉或败诉,影响到当事人的切身权益,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的性质可以认为是当事人为避免败诉风险而产生的对于自已的责任,是负有结果责任的一方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已主张而致使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所承担的败诉风险。举证责任分配主要由制定法完成,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首先应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有关规定,二者都没有规定时再依照涉及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司法解释;但个案举证责任分配由法官裁量又是必要的,这与法律制定的滞后性和立法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密不可分。在一般证据规则中,“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而举证责任倒置则是这一原则的例外。举证责任倒置是指提出主张的一方或称为积极主张的一方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反对的一方负担举证责任,它是严格责任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定化是指不仅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由法律规定,而且对于倒置的事由也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证据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始终,是诉讼的灵魂,而举证责任及其分配则直接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诉讼活动的社会效益。我国《民事诉论法》对举证责任的规定有一定的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不尽人意。现仅以自己浅薄的法律知识,参考最新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一下自己对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认识。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 举证责任亦称举证负担,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提不出证据或提出的证据不能证明其主张的,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要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现代举证责任制度由罗马法发展而来,但是各国法学家和司法实践对举证责任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二条(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可以看出,我国诉讼制度把举证责任分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第1款)与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第2款)。前者是指当事人就其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简称为行为责任;后者是指在事实真伪不明时,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不利诉讼后果的责任,简称为结果责任。在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本条首次明确地肯定了民事举证责任具有双重含义,弥补了《民事诉讼法》第64条只规定行为责任之不足,因而深具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于民事举证责任的双重含义,可以分别理解如下: (1)行为责任(提供证据的责任) 行为责任是“民事举证责任”这一法律术语的始初含义。自罗马法以来,举证责任一直被解释为行为责任,即当事人所负有的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责任。在我国行为责任概念之所以根深蒂固,其原因在于行为责任与民事诉讼的实际过程相契合,它从当事人举证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举证责任,动态地反映了举证责任的诉讼内容。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就要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因而,当事人的行为责任是与诉讼相伴随的必然现象,是当事人必须履行的一种行为。 从《若干规定》二条第1款关于行为责任的表述看,当事人在两种情况下负提供证据的责任:①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②当事人对于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无论原告或被告提出请求或反驳请求,必须有请求或反驳的理由或事实根据;这些理由或事实根据须有证据支持,法院才能加以认可并认定理由是否

民事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民事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它包含了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两层含义:其一、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其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当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由依法负有证明责任的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是对行为意义上举证责任最典型的概括。它是诉讼过程中无条件出现的一种举证责任。凡有诉讼即有请求,而任何请求又必须以一定的主张为依托;只要提出主张即会发生提供证据的责任。在民事诉讼中,一方面,民事权益主体必须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和具体的诉讼主张;另一方面,民事权益主体必须通过积极的行为提供与其主张内容相符的证据,以获取法官对其主张事实的确信,弱化和消解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避免发生不利的法律后果。 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存在与否不能确 定时应当规定由哪一方当事人对不利后果进行负担的一种风险和责任。它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法官不能因案件事实不清而拒绝裁判。只要案件符合起诉的条件,法官就必须对原告的起诉以判决或裁定的方式作出回应。二是法官在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如何裁判。尽管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法官仍可对当事人主张的请求权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决。德国著名的诉讼法大师罗森贝克教授认为:“证明责任的本质和价值就在于,在重要的事实主张的真实性不能被认定的情况下,它告诉法官应当作出判决的内容。也就是对不确定的事实主张承担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将承受对其不利的判决。”③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由法律预先设定的,是一种不能转移的举证责任。当案件中的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就会凸现出来,才能要求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证据规定》以五个条文,从三个层次进行了规定。第一个层次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普遍适用于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第二个层次是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也称之为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证据规定》规定,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有的价值。文章试图从自认的含义、自认的法理基础、自认的理论分类、自认的效力、自认的制度价值等问题逐步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自认;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效力。 一、自认的定义。 (一)其他国家法律中对“自认”的定义。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诉讼理念的巨大差异和司法体制诉讼程序设置的不同,对于自认的定义规定也不尽一致。法国《民法典》规定:“裁判上的自认系指当事人或经当事人专门委托授权的人在法庭上所做的声明。”德国《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中经过对方当事人自认,无须再举证”;日本《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法院已自认的事实,无须证明。” (二)各国学者对“自认”的定义。 在学理上,受各自诉讼文化、司法传统、法律理念和现实国情等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自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日本法学家兼子一教授对自认的定义为:当事人在起诉讼的口头辩论或准备程序中所作出的与对方当事人主张一致而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陈述。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玮直则认为:自认者,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造当事人之主张事实,在诉讼中为承认之声明或表示也。另一台湾学者李学灯认为:自认系指当事人对于他造主张不利于己之事实,于诉讼上陈述其

(一)平等自愿和意思自治原则。 平等自愿、意思自治的公理性原则决定自认制度的结构和内容。缺乏平等性和意思自治,自认制度就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特有的制度,自认制度的建立是民事实体法领域平等自愿、意思自治公理性原则的自然衍生。 (二)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是自认制度建立的制度基础。正是基于当事人可以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由支配,才会有自认制度的产生,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是处分权原则的应有内容。自认对法院和当事人的约束力正是来源于民事诉讼法中辩论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当事人主义。 当事人主义是构建自认制度的诉讼模式环境。当事人主义要求法官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始终处于中立的地位,不能在超出原则的范围之外干涉当事人民事程序主体权,这就要求庭审中法官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只有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法官定位于中立裁判者的诉讼模式下,才会注意并尊重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自认制度才有建立的环境。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的法律原则是对自认制度的道德约束及规制。其具体表现就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真实陈述义务,即当事人在承认对方陈述的事实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得做虚假承认。

论文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认证制度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认证制度 罗贤龙,政法学院 摘要:民事认证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事诉讼证据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证据是否能够作为有效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格被采信以及对案件事实证明程度大小的重要依据。并且对案件审判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起到至关重要得做用,一方面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另一方面对审判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而造成执法不公进行一定的限制。我国的民事诉讼的认证制度应该借鉴英美法系的相对科学合理的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认证规则体系。文章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认证制度略作探讨。 关键词:民事诉讼; 诉讼模式; 认证;完善 Talk about the our country civil litigation of authentication system Luo xian lo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Civil authentication system of civil proced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vil litigation evidence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of evidence is whether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prove the facts of the case was adopted to believe and qualification to the case facts prove degree the important basis of size. The case of judge and objectivity and fairness was vital to use, on the one hand, ensure the litigation rights of the parties, on the other hand to judge who abuse discretion and cause law enforcement injustice. China's civil lawsuitcertification system of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should learn from the relat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ertification system,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authentication rule system. The article in civil lawsuit of authentication system discussed briefly. Key words:civil procedure;Litigation Mode;The authentication 一.认证制度的概述 (一)认证的含义 1.认证. 要对认证进行探讨,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称诉讼法)中并无明规定,在有关的法律词典中也没有关于“认证”这一法律术语的法律解释。但是根据《诉讼法》第63条中的“查证属实”。第64条中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65条中的“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第69条、第71条中的“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分别于2001年12月6日、2002年6月4日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最高人民法

浅析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浅析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浅析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民事诉讼中存在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认定事实,二是适用法律。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事实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律的适用,也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裁判。因此,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首先要查明案件事实,而支撑案件事实的是证据,证据制度又是各种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制度又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它的承担在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上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有所不同。刑事诉讼中一般由公诉人承担证明责任;行政诉讼中一般由被告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证明责任;而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则不以当事人的诉讼身份或者诉讼地位为标准来设定承担主体,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并不固定于原告或者被告,而是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由原、被告分担。由于民事活动中的双方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他们有着相同或者相近的条件了解案件事实的真相,在诉讼中,当事人面临着同样的机遇收集、调查、提供证据。因此,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由不同的当事人承担证明责任,更能体现诉讼公平与公正。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1、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证明责任又叫举证责任,它有两项基本原则,其中,一般规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它体现了诉讼公正的一般要求,也有利于保障实体公正。这是民事诉讼传统理论

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法源。但该原则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解决诉讼实务需要,在借鉴民事诉讼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在该规定第二条进一步明确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从上述条款的规定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含义的全面概括,二是明确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在民事诉讼理论领域,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民事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内容,被认为是“民事诉讼上的脊梁”,在司法实践中举证责任问题是每一个民事案件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个案举证责任的分配又错综复杂、情况各异。因此,如何科学、公正、公平地分配举证责认就显得至关紧要。怎样做到科学、公正、公平地分配举证责任?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举证责任,其内含是什么?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它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它包括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和结果意义上证明责任两层含义。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指的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的责任。“谁主张、谁举证”是对行为意义上举证责任最典型的概括。行为意义上的责任是在诉讼过程中无条件出现的一种举证责任,在外在形式上受当事人主张责任所牵引,它随一方当事人举证程度的变化而可以数次反复,它是一种动态的举证责任。因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力的强弱而在当事人之间移位,因此,它是一种可以在当事人之间互相转

论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一)

论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一) 本文主要从现代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保障原理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阐释程序参与原则的主要内涵和根据,然后分析程序参与原则适用的主体范围和程序范围,并揭示程序参与原则在争讼程序、非讼程序和执行程序及裁定程序中的相同体现与相异要求,最后讨论违反程序参与原则的程序后果和纠正程序或救济程序。 一、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的内涵和意义 (一)程序参与原则的内涵 程序参与原则,在英美法中被称为“获得听审机会”原则(opportunitytobeheard)。1]人们通常将“程序参与”作为自然公平的第二个原则,主要内容是:“必须给予诉讼当事人各方充分的机会来陈述本方的理由。这意味着必须将诉讼程序告知他们,并及时通知其任何可能受到的指控,以使当事人能够准备答辩。此外,还应允许当事人以适当的方式将答辩提交给法官。”2]程序参与原则,从权利的角度来说,是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所享有的“程序参与权”;从职责的角度来说,则要求法院保障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程序参与权,禁止“突袭裁判”。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程序参与权属于古典的程序基本权,被称为“诉讼程序的大宪章”,大体上包括“诉讼知情权”和“诉讼听审权”。 诉讼知情权,或称“获得程序通知权”、“程序通知权”,属于公民“知情权”(therighttoknow)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有权充分及时了解与己相关的诉讼程序的进行情况;法院必须平等、及时地告知受到诉讼结果影响的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使其能够充分及时地了解诉讼程序的进行情况,以便其能够充分及时地参加诉讼,行使诉讼听审权或者适时适式做出诉讼行为。 法院的告知包括:(1)事前告知,即法院在作出裁判前所为的告知,比如送达开庭通知、告知诉讼权利义务等;(2)事后告知,即法院在作出裁判后告知裁判的内容;(3)救济告知,即法院应当在裁判中载明救济途径(比如复议、上诉等)。保障诉讼知情权的制度主要有通知、送达和公告制度。 诉讼听审权(或称“听审请求权”),其主要内容是:在诉讼中,受到诉讼结果影响的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有权提出程序请求或程序异议、主张事实和提供证据,即便是法院依职权收集的事实和证据,(对方)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均有权充分表达意见。 诉讼听审权主要包括程序请求权或程序异议权、3]事实主张权、证明权(举证权和质证权)、4]辩论权5]等。在程序方面,与诉权不同,诉讼听审权是当事人等在诉讼过程中享有的对程序事项和实体事项的获得听审或表达意见的权利,而诉权则是当事人所享有的请求开始诉讼程序的权利。 至于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使用母语进行诉讼的权利”,则是与诉讼听审权密切相关的基本权。6]至于“获得律师帮助权”、7]“获得司法救助权”8]等,属于帮助当事人行使诉权、诉讼听审权的权利,也应属于当事人的宪法基本权的范畴。 (二)程序参与原则的意义 程序参与原则属于程序公正和正当程序的范畴。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为使法院裁判具有正当性,必须对诉讼当事人等作出有效的程序告知。诉讼听审原则或诉讼听审权集中体现在《世界人权宣言》第10条、《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1款、《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1款、《非洲人权公约》第7条第1款等之中。 德国、西班牙、瑞士和美国等国主张,程序参与权是一项宪法上的权利。比如,《德国联邦宪法》第103条第1款规定:“每个人都可以要求在法庭上进行法定听审。”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例以当事人享有诉讼听审权为依据,确定受诉法院应当承担通知义务,受诉法院应当将诉讼系属事实通知本案当事人。 西班牙从当事人享有接受法院有效保护的权利中引申出了程序参与权,其宪法法院根据诉讼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学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 学生: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完成日期 20xx 年 6 月 xxxxx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the burden of proof in civil proceedings 毕业论文 19 页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the burden of proof in civil proceedings 学院(系):文法学院 专业:法学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 指导教师(职称): xxxxxxxx 评阅教师: xxxxxxx 完成日期: 20xxxx年5月26日 xxxxxxx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法学专业xxxxx [摘要]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不仅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证据理论中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经常运用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和运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对我们深刻领会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和正确运用这一理论去指导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今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的一个热点,在审判方式改革的系统工程中,由于证据制度在诉讼制度中天然的核心地位,因此,证据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大、改革的进程也最快。证据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是举证责任的强化。举证责任的强化和落实从一开始就成为证据制度改革的另一条主线。明确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是构建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理论的基础,西方两大法系在对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含义的理解上虽然存在着一定偏差,但基本上已趋于一致。本文在确定了完整的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之后,并分析了举证责任的内涵和性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

从本案看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主题:从本案看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日期:20 06 -1 2- 20 9: 5 1: 21 作者: 黄 军 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容:案情: 某甲起诉某乙,要求某乙偿还欠款1.5万元。某甲提供证据是某乙出具的一张2万元的欠条,某甲称某乙已偿还5000元,尚欠1.5万元。某乙对借款这一事实没有异议,但辩称此笔借款已经偿还,某乙提出支持其主张的事实是其委托某甲将自己的一 辆摩托车卖掉,某甲并未将卖车所得的价款1.8万元交付给某乙,某乙认为这1.8万元是偿还其所欠某甲1.5万元债务的本 金和利息的。某甲对收到某乙的卖车款1.8万元没有异议,但又称这1.8万元是某乙用于偿还其欠某甲另一笔债务的,本案的 1.5万元某乙并未归还,某甲对自己的这一主张并无证据证明。 争议: 本案在审理中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得到了被告的卖车款1.8万元,原告称这1.8万元并非偿还本案1.5万元的本金和利息,而是偿还被告和其之间另一笔债务的,但原告对此无证据证明,故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应认定本案的1.5万元债务已经清偿,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收到了被告的卖车款1.8万元,被告称这1.8万元是偿还本案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的,被告对此应承担举证责任。由于原告收到了被告1.8万元的卖车款,这一事实并不能使法官确信这1.8万元就是用于偿还本案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故应由被告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判决被告偿还本案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探析: 笔者认为,由于本案中的1.8万元卖车款是不是用来偿还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这一事实真伪不明,所以必须运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和证明标准制度来处理本案。 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其最初的含义是指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证明的责任,即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但举证责任这一概念从罗马法时期发展到今天,已经包含了双重含义,即其不仅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也包括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所谓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在事实真伪不明时,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的责任。我国法律是肯定结果责任存在的,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三条指出:“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上述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负有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是举证责任概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首先直观地表现为主张某一事实的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但当事人提供证据总是围绕着其不承担实体上的不利后果而展开的,当事人提供证据的行为必然指向实体权益归属,所以,行为责任是以结果责任为前提和基础的,结果责任是举证责任的实质性含义。 所谓举证责任分配,就是指在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确定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我国法律并未建立起科学完整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一般说来,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被认为是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性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民事诉讼当事人概述 一、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 ⒈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发生民事争议后,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法院对该争议作出裁判的人及其相对人。 ?利害关系当事人概念: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利害关系人。 ?权利保护当事人概念: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旨在保护民事权益,并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人。如: ①死者名誉权案件:死者近亲属可成为当事人; ②死者著作人身权案件:作者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③失踪人财产纠纷案件:财产代管人; ④无主财产案件:无主财产的合法管理人或代管人; ⑤有关遗产的非继承性财产纠纷:遗嘱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 ⑥对破产财产的诉讼:破产管理人; ⑦债权人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的诉讼:债权人; ⑧股东派生诉讼:股东。 ?程序当事人概念:基于诉状、法院诉讼文书的记载,接受法院为解决具体争执而行使民事审判的诉讼主体。 民事诉讼当事人主要是一个程序意义上的概念,当事人身份的成立不要求他必然与争议的民事权利或者民事法律关系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而只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①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实施诉讼行为;(当事人的典型特征) ②向法院提出对其争议进行裁判、以确认某种民事权利的归属或者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存 在与否的请求; ③接受法院裁判的拘束; ⒉广义与狭义的当事人: ①广义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以及诉讼代表人;(不包括诉讼 代理人与证人)(第三人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②狭义的当事人仅指原告和被告; 二、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确定谁能够成为抽象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当事人 ⒈概念: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又称诉讼权利能力,是指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民事诉讼当事人所必须具备的诉讼法上的能力和资格。 ⒉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一致与分离▲ ①一致性:保证民事权利义务有其最终的归属; ②分离性:胎儿、死者、法人的限制、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 ⒊民事行为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的对应关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诉讼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诉讼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无诉讼行为能力

从本案看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doc

从本案看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案情:? 某甲起诉某乙,要求某乙偿还欠款1.5万元。某甲提供证据是某乙出具的一张2万元的欠条,某甲称某乙已偿还5000元,尚欠1.5万元。某乙对借款这一事实没有异议,但辩称此笔借款已经偿还,某乙提出支持其主张的事实是其委托某甲将自己的一辆摩托车卖掉,某甲并未将卖车所得的价款1.8万元交付给某乙,某乙认为这1.8万元是偿还其所欠某甲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的。某甲对收到某乙的卖车款1.8万元没有异议,但又称这1.8万元是某乙用于偿还其欠某甲另一笔债务的,本案的1.5万元某乙并未归还,某甲对自己的这一主张并无证据证明。 争议: 本案在审理中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得到了被告的卖车款1.8万元,原告称这1.8万元

并非偿还本案1.5万元的本金和利息,而是偿还被告和其之间另一笔债务的,但原告对此无证据证明,故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应认定本案的1.5万元债务已经清偿,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原告收到了被告的卖车款1.8万元,被告称这1.8万元是偿还本案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的,被告对此应承担举证责任。由于原告收到了被告1.8万元的卖车款,这一事实并不能使法官确信这1.8万元就是用于偿还本案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故应由被告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判决被告偿还本案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 探析: 笔者认为,由于本案中的1.8万元卖车款是不是用来偿还1.5万元债务的本金和利息这一事实真伪不明,所以必须运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制度和证明标准制度来处理本案。 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其最初的含义是指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证明的责任,即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但举证责任这一概念从罗马法时

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解与适用讲述讲解

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一、引言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原则。它对于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事不再理”原则规定得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不同法官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往往理解不一,标准各异,而实践中当事人重新起诉的情况又较复杂,致使不同法院在案件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威信,也有损法律的尊严。因此,有必要就“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解与适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中正确把握“一事不再理”原则有所裨益。文中疏漏之处敬请法律界同仁批评指正。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涵和法律价值 所谓的“一事不再理”,即禁止“一事再诉”,是指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对已提起诉讼的同一纠纷,法律不得再行审理,被告人亦不能请求对自己的同一纠纷要求再行审理。 “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诉讼系属效力,即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或正在诉讼中的案件,再次重新提起起诉。其二是指既判力的消极效力。即本案诉讼已经作出了终局判决之后,就产生既判力,“既判的事实,应视为真实”,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向本法院和其他法院再行起诉。当事人再诉的,法院不得再受理,故称为“一事不再理”。 “一事不再理”是各国公认的一项民事诉讼原则,不仅是成文法系国家还是判例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均禁止“一事再诉”。从历史渊源上看,“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并通过“诉权消耗”理论及“裁判权消耗”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其理论架构。①所谓诉权消耗,是指所有诉权都会因诉讼系属而消耗,对同一诉权或请求权,不允许二次诉讼系属,对同一案件一旦诉讼系属成立后,就不能再次对这一案件提出诉讼请求。即使允许当事人对同一案件提出诉讼请求,被告也可以提出既决案件的抗辩或诉讼系属的抗辩,使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法无法成立。亦即针对同一纠纷,当事人的诉权已用尽,裁判机构的裁判权亦消耗完毕。这种“既判案件的抗辩”,接近于现代民事诉讼理论中的既判力问题。 “一事不再理”原则作为一项古老的诉讼原则能够延续至今,并成为近现代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源在于它对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反映了民事诉讼的两大基本目标:公正与效率。具体而言,“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确立和执行,对维护民事诉讼法律体系和发挥民事诉讼功能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第一,“一事不再理”原则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和法院权威。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国家的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案件所做出的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这一评价和结果除法律另有规定之外,任何个人、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包括作出该评价的原法官亦不得擅自变更、撤销或违抗。如随意变更、撤销或违抗,势必损害法律尊严。同时如果败诉方相信他们可以再次提起诉讼,他们就永远不会尊重法院的判决,并顽固地拒绝执行对其不利的判决,无休止的诉讼,同时也更刺激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不尊重,②从而严重影响法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后果,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不容许的。 第二,一事不再理原则有利于保障诉讼效率,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目前我国在民事诉讼实践上积极推崇“案结事了”、“息诉止讼”的司法理念。这一司法理念的精髓实质是要求在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前提下,追求司法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允许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反复提起诉讼,不仅会导致程序上不必要的重复运作,加重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诉讼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一)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举证责任的概念和内容,举证责任的性质,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分配上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举证责任是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出证据予以证明以及证明不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举证责任的内容包括:主观的举证责任,客观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的性质是当事人因未能履行法定的义务而须承担的一种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在学理界对举证责任性质研究的学说颇多,有权利说、义务说、败诉风险说、负担说等。举证责任分配:谈到分配,主流学说以举证责任分配为提法,而笔者认为应以举证义务分配为提法。因为,举证责任源于举证义务,法律并不直接确定责任,而是先规定义务,由义务引发责任。举证责任倒置问题:证据规则更加明确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适用情况,过去司法实践和民法理论对所列举民事特殊侵权纠纷的案件,实际举证责任倒置,观点比较统一。举证责任分配上司法自由裁量权问题:法律相对于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永远是滞后的,同样证据法相对于错综复杂的司法实践也同样会存在疏漏和盲区。该自由裁量权即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法院可根据公平、诚实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关键词]:举证责任责任分配责任倒置司法自由裁量权 ○、前言 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而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一但明确这一问题就可以分清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就同一事实不同主张或由谁来负责举证的问题。但由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新的制度在适用中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司法改革的现状,现就举证责任问题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和内容 举证责任是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出证据予以证明以及证明不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这种责任,也就是接受不利于已的判决即败诉。诉讼当事人是与案件有密切联系的利害关系人,他们最了解案情,又最关心案件审理的结果。因此,他们有提供证据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并加以依靠,强调他们的举证责任。促使他们依法举证,承担自己的责任,为诉讼的顺利进行和纠纷的妥善解决起到积极的作用。举证责任是特定的诉讼当事人依法律规定对一定的待征事实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法律设置举证责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法院应当如何作出裁判的问题,即解决这种真伪不明状态引起的不利诉讼结果的归属问题。举证责任的实质是法律预先设定的一种法律后果,即当一定事实是否存在难于查明而法院又需作出裁判的情况下,依法推定由承担举证责任一方承担败诉后果。 (一)由谁提供证据,即举证的行为责任,亦称主观的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一般来说,原告应当证明他提出的诉讼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举证的行为责任是一种主观责任,当事人双方均应承担,如果一方当事人举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而对方当事人能够举出证据证明其主张时,当然要由举不出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二)双方当事人均提不出证据的后果由谁承担,即举证的后果责任,亦称客观的举证责任。举证的后果责任是举证责任的核心,也是举证的责任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历来为理论界和司法界所重视。在民事诉讼中,一般由原告承担这种举证的后果责任;在特殊情况下,由于证明对象的特殊与复杂,法律规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由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则被告承担不利后果。 但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论民事诉讼(新)证据中关于“当事人陈述”制度

论民事诉讼(新)证据中关于“当事人陈述”制度 摘要:本文对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陈述制度意义、功能以及与国外立法经验进行的对比与分析,试图进一步研究当事人陈述制度,并阐述了该制度在适用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对于人们认识我国的当事人陈述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事人陈述,中外比较,问题研究 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引起热议,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很多地方作了修改。其中对于证据种类亦有修改,表现在:原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关于证据的种类规定为: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结论;8、勘验笔录。变化一方面在于增加新的一种证据种类,即电子数据;另一方面,把当事人陈述由以前的第五位变为现在的第一位。本文即以第二个变化为研究对象。 当事人陈述,在狭义上仅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尤其是作为诉讼请求根据或反驳诉讼请求根据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在广义上当事人陈述还包括关于诉讼请求的陈述,关于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的陈述,关于证据来源的陈述,关于案件的性质和法律问题的陈述等。 当事人陈述在诉讼过程中的意义,不言自明,因为案件当事人了解案件全过程,有利于还原案件的本来真是面目,有利于正确、高效的处理案件。受社会诉讼观的影响,当事人陈述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逐步彰显。当事人本人的陈述成为阐明案情,确定争点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的证据方法。同时,当事人听取制度,赋予了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是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对于经济能力、社会地位或法律知识上处于弱势的当事人,他们在通过诉讼程序实现自己的权利上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而利用当事人听取制度中法官与当事人三方的对话交流,能够改善程序中处于弱势的当事。人的地位和条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的司法制度。通过发挥听取制度中当事人陈述的功能,强化了当事人本人作为程序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司法裁判成为当事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无疑能提升当事人及人民对司法裁判的信赖感并接受裁判的可能性。但通

本科毕业设计-论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前言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都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而我国的诚实信用原则仍然停留在民法这一私法领域,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立法中没有规定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不得不说是我国民诉立法的一大缺憾。 虽然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中加强了当事人对抗的色彩,注重了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保护,但是由于诉讼诚信的缺失,当事人滥用其诉讼权利的现象日益严重,为此,诉讼理论界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对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展开了有益探讨。作者在本文中也将对民事诉讼中应否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为大家在这个领域的探讨提供一些参考。

目录 摘要 (1) 1. 诚实信用原则的概述 (1) 1.1.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 (1) 1.2.立法规定 (1) 2. 民事诉讼中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争议 (2) 2.1.否定说 (2) 2.1.1.诚实信用原则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标准 (2) 2.1.2.将实体法的基本原则适用于程序法是不妥的 (2) 2.2.支持说 (3) 2.2.1.有利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衔接互补 (3) 2.2.2.有利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3) 2.2.3.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公德建设 (4) 2.3.笔者的观点 (4) 2.3.1.民事诉讼法主要为处理私法领域的纠纷而设立 (4) 2.3.2.自由裁量权不是受到扩大而是限制 (4) 2.3.3.背信弃义是违反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 (4) 2.3.4.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应当明确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 (5) 3. 将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民事诉讼中设想 (5) 3.1.在审前阶段的适用 (5) 3.2.在庭审阶段的适用 (6) 3.2.1.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制约 (6) 3.2.2.诚实信用原则对法院的制约 (7) 3.2.3.诚实信用原则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制约 (8) 3.3.在执行阶段的适用 (8) 3.4.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后果 (9) 结语 (11)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浅析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浅析 2010级法学专业周波 内容提要:在民事诉讼中,对峙双方当事人向法院所提供证据的多寡及证明力的大小都直接影响判决结果,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的分配上,对各方当事人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否则会造成形式平等与实际平等的严重脱节,从而影响人们对法律的信心。因此,如何科学、公正、合理地对证明责任进行分配,始终是司法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中心议题。 关键词:证明责任、分配标准、证明标准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证明责任”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罗马法。在罗马法初期,人们对证明责任的认识仅限于提供证据的责任,即主观的证明责任[1] 。直到1883年,德国诉讼法学者尤力乌斯.格尔查在《刑事诉讼导论》中明确提出证明责任的两种含义,即主观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使现代证明责任理论最终被创立。其中主观证明责任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避免败诉向法院提出证据的责任;客观的证明责任是指案件事实存在与否、真伪不明时,由一方当事人承担的受到不利裁判的后果。因此,主观证明责任又被称为“行为责任”、“形式的证明责任”。客观证明责任又被称为“结果责任”、“实质的证明责任”。

在德国,从1900年起德国法学界接受了尤利乌斯.格尔查的观点,将“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奉为通说。在美国,“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的首倡者应属美国学者赛叶,他首先在1980年发表的《证明责任论》一文中提出了区别证明责任双重含义的必要性[2] 。他的学说后来成为美国证据法上的代表性学说。 在我过,学界对证明责任的认识因所处时代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有行为责任说、双重含义说、败诉风险说三种类型。 1、行为责任说。这种学说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证据,以证明其主张,负有提高证据,以证明其主张真实的责任” 2、双重含义说。这种学说认为“举证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加以证明的责任。……。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谁主张就由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即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二是指不尽举证责任,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即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的负担[3]。” 3、败诉风险说。这种学说认为证明责任是指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当事人一方所承担的败诉风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败诉风险说最能充分揭示证明责任之涵义,即:证明责任是指“当时人因要件事实不明而承担的不利诉讼负担或不利益诉讼风险[4]”如果要件事实真伪是确定的,即使当事人不举证,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败诉的后果。因此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是结合在事实真伪不明情形下履行裁判职责的必备装置,它可以防止法官以事实不清为理由,拒绝对案件做出裁判。

论述民事诉讼的理念

论述民事诉讼的理念 内容摘要:民事诉讼的理念可以理解为对法律,制度的一种抽象的,无形的想想和理解,它对于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的了解,来论述民事诉讼的理念,以及民事诉讼发展. 关键词:民事诉讼理念民事诉讼的机制民事诉讼的发展 一.民事诉讼理念与民事诉讼机制的融合. (一)民事诉讼理念 民事诉讼理念,作为一种理念我们可以理解为根据我们学习和了解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在大脑内部自我消化改造出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思维,并且形成了一种理念。在司法实践中,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使法院和当事人只关心作为裁判结果的实体问题的公正,至于如何取得这种公正结果的过程被忽略了。因而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法院和当事人并不深究包括诉讼标的在内的任何程序问题。无论如何粗糙的程序法院都可以“跟着感觉”作出案件的裁判(注:参见张卫平:《论诉讼标的及识别标准》,载《学院研究》第19卷第4期,第66页。)。有的资料里写过,理念直接反映了一种理性的思考往往与某种理论有直接的联系。所谓诉讼理念是指对诉讼现象、诉讼观念、诉讼原则、诉讼模式、诉讼实践以及诉讼价值取向的理性的根本的全面的认知、把握和建构。诉讼理念并不是抽象的脱离实践的而是要通过诉讼理念来形成诉讼制度的设计使理念与制度结合成妥贴的统一体. (二)民事诉讼理念与机制的融合 近几年,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发展,对于民事诉讼的研究和改造也有了许多进步,在不断探究的道路上,最终形成了《民事诉讼理念和机制》一书,在其中,也就此做了一个深入的探究。 第一,基本理论的阐述始终围绕司法改革、民主与法治这一时代的核心问题,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在宏观与抽象的层面,深入阐述民事诉讼的目的、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宪法与民事诉讼的关系以及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等,明确分析和定位我国所应当具有的民事诉讼理念。 第二,对民事诉讼机制的研究,超脱了传统上“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为基准的民事诉讼模式论的思维束缚,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民事诉讼主体制度、以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的具体方式为基础,来分别不同的诉讼机制,提出和规划我国民事诉讼机制的应然形态,使之具有中国特色。 第三,对具体的民事诉讼制度,例如代表人诉讼、法院调解、上诉制度、再审制度、民事诉讼证据、强制执行制度,以及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的冲突选择等,利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充分发挥其所特有的司法实践优势,提出更加现实和理性的制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