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2课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2课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2课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
【新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2课时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

第2课时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目标导航 1.叙述在进化理论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中几种有影响的进化理论的观点和内容。2.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一、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

1.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研究了法国近郊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______,于1802年提出了__________的理论。拉马克的主要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态逐渐发生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达尔文把这种保留和淘汰物种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4.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本学者木村资生提出了“__________”进化理论,简称“中性学说”。该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的随机固定。每种生物的__________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例如,组成血红蛋白分子α链的氨基酸每年都以大约1.2×10-9的速率发生置换。

二、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思维

1.科学观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紧密结合的考察研究方法。观察必须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推理: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时,就是在进行________。它不一定完全正确,它只是对现象的多种可能______中的一种。

3.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马克就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发现古代生物和__________既相似又相异,从而得出物种不是不变的这一科学结论。

4.建立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画图、列表等。

5.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2.下列对中性突变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

B.生物进化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C.只有当分子进化导致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起作用

D.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矛盾,更科学地揭示出进化的本质

知识点二科学思维

3.下列对观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信息时,就是在观察

B.观察和思维活动是紧密结合的

C.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称之为证据或数据

D.观察不能借助其他仪器设备的帮助,否则就不叫观察

4.在你做把草履虫分别在肉汁和盐水中,了解其生活状况并总结得出相应结论的实验过程中,你应该如何进行你的工作?你认为最难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基础落实

1.下列属于拉马克进化论点的( )

①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变化而来②生物本

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③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并且生物的器官是用进废退的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3.中性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 ) 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生物个体的主观努力程度

C.器官的用进废退

D.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4.下列关于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

B.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的观察结果对他后来形成的进化理论有着支持作用

C.当你对观察到现象做出解释时,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者说是作出推论,推论一定是正确的

D.有效的交流需要许多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建立模型的能力5.下列属于科学思维过程和方法的是( )

①观察②推理③分类④建立模型⑤交流⑥维修实验器材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6.判断蚯蚓是不是环节动物。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所有的环节动物都有分节;所有的蚯蚓身体也是分节的;所以,所有的蚯蚓都是环节动物。这样的结论是经过科学思维哪一过程得出的( ) A.观察B.建立模型

C.分类D.推理

能力提升

7.下列属于科学思维中的建立模型过程的是( ) A.将化石按年代排放

B.开会提出研究的设想

C.绘制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

D.达尔文发现甲虫无翅或翅不发达

8. “化石解剖表明,海口虫具有脊、背神经索和鳃裂三大特征,与脊索动物头索相似。”这一段言辞总结的工作基础是( ) A.推理B.建立模型

C.分类D.观察

9.下列叙述中,属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是( ) A.生物器官是用进废退的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

D.10-9是蛋白质分子的进化速率

10.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来解释长颈鹿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 A.长颈鹿经常伸长脖子够高处的树叶造成的

B.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脖子长得长

C.由于生存环境不同,致使鹿的颈有长有短

D.具有长颈变异的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代代积累形成的

11.下列对“用进废退”、“自然选择”、“中性学说”三种进化理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进废退理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

B.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在很多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得出的

C.中性学说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否定

D.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是达尔文等开展研究、思考的动力

12.拉马克、达尔文和木村资生各自创立了相应的进化理论,其成功的一个共同原因是

( ) A.对世界各地生物作考查

B.科学缜密的思考

C.大胆的假说和猜想

越来越强。请回答: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__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

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___________。说明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____。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

加强,最终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4.分析四种不同动物(甲、乙、丙、丁)的血红蛋白,发现在构成血红蛋白的数万个氨

(1)。

(2)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在____________方面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血红蛋白α链的氨基酸每年

都会按大约____________的速率发生置换。

(4)______________进化理论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该学说认为只有当分子

进化导致生物在__________上发生差异后,________才能发挥作用。该理论和________的理论相互补充,更好地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

答案知识清单

一、1.化石生物进化(1)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2)环境影响使生物发生变异 (3)生物的器官是用进废退的

2.环境影响使物种发生了分化

3.自然选择

4.中性突变自然选择中性突变信息大分子

二、1.有目的、有计划思维活动真实准确证据或数据

2.作出解释推理解释

3.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称为分类分类现代生物

4.是用来显示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

5.就是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信息的过程

对点训练

1.C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那些具有有利的个体容易存活下来,而那些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A、B项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但不是自然选择理论的核心要点。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变异的积累是通过生存斗争、优胜劣汰实现的,D项没有正确表达这一概念。]

2.D [中性突变进化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矛盾,二者互为补充,前者是在群体水平上进行的研究,后者是在分子水平上揭示进化的本质。]

3.D [科学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考察研究方法。通常需借助各种仪器设备,要求必须真实、准确,即必须如实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我们平时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相关信息时,就是在观察。而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称之为证据或数据。] 4.按照科学思维的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及交流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得出相应结论。其中最难的一步应该是推理,要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多种可能的解释、判断,要求推理过程依据事实,科学合理,思路严密,考虑全面。

解析生物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推理,抽象和概括出各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体现。这些就构成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

1.D [拉马克认为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变化、传衍而来;生物本身存在由低级向高级连续发展的内在趋势;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并把动物进化的原因总结为“用进废退”。]

2.C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变异。A、B、D选项均只强调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 3.D [木村资生的进化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出生物的进化规律,其主要内容就是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

4.C

5.C [科学思维过程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和交流。具体的思维过程是: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

6.D [推理是从一件事推出另一件事的方法。]

7.C 8. C

9.B [在这四个选项中,A选项属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C选项属于“神创论”的范畴;D选项属于木村资生的进化理论;只有B选项属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10.D [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鹿群中存在着变异: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而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使长颈变异在后代中逐代得到积累和加强;颈短的个体由于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就逐渐被淘汰掉。]

11.C [用进废退理论由拉马克提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为科学进化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性学说”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否定。]

12.B [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是科学缜密的思考。]

13.(1)差异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选择作用 (2)有利(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解析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知道,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个体差异,通过青霉素的选择,抗药性强的细菌通过生存斗争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经逐代积累并加强,形成了抗药新类型,而抗药性差的细菌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14.(1)甲与丁(2)甲与丁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3)分子生物学 1.2×10-9(4)中性突变形态和生理自然选择达尔文

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其化学结构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远,其化学结构的差异越大。甲与丁之间只有第四位氨基酸的组成不同,其余均相同,在四者之中,甲和丁的差别最小,所以其亲缘关系也最近。木村资生的中性突变进化理论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

化规律。该学说认为只有当分子进化导致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该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相互补充,更好地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精品分层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A组基础练(建议用时20分钟) 1.(2018·泉州高一检测)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2.(2018·汕头高一检测)质点在水平面内从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3.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河岸;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河岸,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 (D) A.船沿AD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船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 C.船沿AB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 D.船沿AC轨迹到达对岸前瞬间的速度最大 4.如图所示,某人用绳通过定滑轮拉小船,设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v0,绳某时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小船的运动性质及此时刻小船的水平速度v x为(A)

A.小船做变速运动,v x= B.小船做变速运动,v x=v0cos α C.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 D.小船做匀速直线运动,v x=v0cosα B组提升练(建议用时20分钟) 5.(2018·汕头高一检测)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该物体在互相垂直方向上两分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 N 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 m/s 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6.(多选)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生物必修三步步高导学案第1章第1节(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2.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结合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说明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方式一观察下图,草履虫和血细胞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血细胞生活在生物体内的血浆中。 导入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不同,我们将血浆等多细胞生物生活的直接环境称为内环境。 方式二联系实际导入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航天员的航天服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具有防止微流星体撞击,保暖隔热,保压供氧等多种功能,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那么,你知道人体细胞需要怎样的环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吗?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及比例 特别提醒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故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内环境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3)适用范畴: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 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 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 ④血细胞d.组织液 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 答案①—d②—a③—b④—e⑤—c 归纳总结内环境各组分的不同点

第一章 学案2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二

学案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等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会确定互成角度的两分运动的合运动的运动性质.3.会分析小船渡河问题. 一、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问题设计] 1.如图1所示,小明由码头A出发,准备送一批货物到河对岸的码头B.他驾船时始终保持船头指向与河岸垂直,但小明没有到达正对岸的码头B,而是到达下游的C处,此过程中小船参与了几个运动? 图1 答案小船参与了两个运动,即船垂直河岸的运动和船随水向下的漂流运动. 2.小船的实际位移、垂直河岸的位移、随水向下漂流的位移有什么关系? 答案如图所示,实际位移(合位移)和两分位移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要点提炼] 1.合运动和分运动 (1)合运动和分运动: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种运动时,这两种运动叫做分运动,而物体的实际运动叫做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 ②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互不影响,因此在研究某个分运动时,就可以不考虑其他分运动,就像其他分运动不存在一样. ③等效性:各分运动的相应参量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参量相同.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指的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和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合成和分解时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分析两个直线分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时,应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运动的合初速度v 0和合加速度a ,然后进行判断. (1)判断是否做匀变速运动 ①若a =0时,物体沿合初速度v 0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a ≠0且a 恒定时,做匀变速运动. ③若a ≠0且a 变化时,做非匀变速运动. (2)判断轨迹的曲直 ①若a 与初速度共线,则做直线运动. ②若a 与初速度不共线,则做曲线运动. 二、小船渡河问题 1.最短时间问题:可根据运动等时性原理由船对静水的分运动时间来求解,由于河宽一定,当船对静水速度v 1垂直河岸时,如图2所示,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最大,所以必有t min =d v 1 . 图2 2.最短位移问题:一般考察水流速度v 2小于船对静水速度v 1的情况较多,此种情况船的最短航程就等于河宽d ,此时船头指向应与上游河岸成θ角,如图3所示,且cos θ=v 2 v 1;若v 2> v 1,则最短航程s =v 2v 1d ,此时船头指向应与上游河岸成θ′角,且cos θ′=v 1 v 2 . 图3 三、关联速度的分解 绳、杆等连接的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通常是不一样的,但两者的速度是有联系的(一般两个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我们称之为“关联”速度.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九24“保护自我”的免疫调节试题

必考点24 “保护自我”的免疫调节 依纲排查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1)人体免疫系统可分为哪三道防线?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在过程上有哪些异同点? (3)B细胞和T细胞在起源、分化及功能上有什么不同?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人体免疫失调症有哪些?其致病原理分别是什么? 1.理清常考的两大免疫过程 2.牢记“5”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1)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抗原结合体。 (2)B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________________,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浆细胞:分泌________。 (5)效应T细胞:识别____________,使之裂解。 (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细胞。 3.关注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__________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________,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4.把握两种效应细胞各自产生的三大途径

(1)浆细胞的产生 ①吞噬细胞处理传递抗原→T细胞(产生____________)→B细胞→浆细胞。 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浆细胞。 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2)效应T细胞的产生 ①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效应T细胞 ②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效应T细胞。 ③抗原→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 题组一免疫调节的相关判断 1.判断下列叙述 (1)人体内的巨噬(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2014·江苏,21D)( ) (2)B细胞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2014·海南,13D)( ) (3)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2014·大纲全国,3D)( ) (4)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2013·江苏,19C)( ) (5)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2012·广东,5C)( ) (6)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2014·江苏,21A)( ) (7)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2011·大纲全国,5改编)( ) (8)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2011·重庆,3C)( ) (9)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2010·江苏,5A)( ) (1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2010·浙江,1C)( ) 题组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与过程 2.(2015·张掖二模)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19-20版:2.4 免疫调节(Ⅱ)(步步高)

第4节 免疫调节(Ⅱ)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分析细胞免疫过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能力。2.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建立关爱生命的观念。 一、细胞免疫 1.免疫过程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1)浆细胞和效应T 细胞都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 (2)二次免疫时,效应T 细胞不仅来自T 细胞的增殖分化,也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 答案 (1)√ (2)√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d是效应T细胞。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④⑤(填编号)。 关键点拨骨髓和胸腺被破坏后对免疫类型的影响 (1)只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2)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疫恢复。 (3)若骨髓和胸腺同时遭破坏,则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也不会恢复。 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2)免疫失调病的类型 2.艾滋病 (1)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攻击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 (2)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3.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在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018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考点全覆盖)

2018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加练半小时(考点全覆盖)

1.(2017·佳木斯一模)关于蓝藻和酵母菌的比较,错误的是() A.二者的标志性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这两种细胞都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C.蓝藻中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酵母菌没有 D.在细胞分裂时酵母菌有染色体的复制 2.下面关于硝化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原核生物②都是自养生物③都是单细胞生物 ④都是需氧型生物 A.只有①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 3.(2017·银川一模)关于颤藻和黑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颤藻和黑藻细胞内的DNA都呈环状 B.颤藻细胞和黑藻细胞所含有的色素种类相同 C.颤藻和黑藻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真正的细胞核 D.颤藻和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同 4.(2017·蚌埠二中等四校联考)关于图中a、b、c三类生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存在差异 B.b中生物只有蓝藻含有叶绿素,且都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b中生物只有烟草花叶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且遗传物质相同 5.(2017·郸城一模)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等 ③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多种多样 A.②④B.②③ C.①②D.①②③ 6.(2017·定州一模)下列哪一组可解释细胞的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 A.相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分化 B.相同的生理功能;细胞增殖 C.相同的化合物组成;细胞分化 D.相同的元素组成;细胞增殖 7.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 8.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均由DNA储存遗传信息 B.a、b、c、d均能进行有氧呼吸 C.b、d均可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D.b、c、d均具有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9.(2017·北大附中一模)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于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型

高中物理步步高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单元检测

第一章 抛体运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 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2.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斜抛运动都可以看成是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B.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 动 C.斜抛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斜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3.滑雪运动员以20 m/s 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为3.2 m.不 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x ,所用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x =16 m,t =0.5 s B.x =16 m,t =0.8 s C.x =20 m,t =0.5 s D.x =20 m,t =0.8 s 4.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F 1撤去,下列关于物 体的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将一定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将一定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可能将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D.物体可能将沿与F 1相反的方向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5. 图1 如图1所示,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 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速 度v 1发射一颗炸弹欲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 2竖直向 上发射一颗炮弹拦截(炮弹运动过程看做竖直上抛).设此时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 为x ,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 1、v 2的关系应满足( ) A.v 1=H x v 2 B.v 1=v 2x H C.v 1=x H v 2 D.v 1=v 2 6.如图2所示,

2018版步步高浙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专题十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要求] 1.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a);(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b)。2.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a);(2)神经系统的作用(a);(3)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a);(4)动作电位的概念(a);(5)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b);(6)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a)。3.高 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a);(2)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a); (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a);(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5)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主要作用(a)。 内环境与稳态 一、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 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多细胞动物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二、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1.内环境的含义: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三种细胞外液组成)。2.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

(1)组织液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2)淋巴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3)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意义: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因为细胞内的代谢反应基本上由酶来催化,需要合适的温度、pH等条件。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第二章 学案2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二

学案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目标定位]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含义.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能够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向心力 [问题设计] 分析图1甲、乙、丙中小球、地球和“旋转秋千”(模型)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合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与线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图1 答案甲图中小球受绳的拉力、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合力等于绳对小球的拉力;乙图中地球受太阳的引力作用;丙图中秋千受重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三图中合力的方向都沿半径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合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要点提炼] 1.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这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就叫做向心力. 2.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始终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力是变力. 3.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4.向心力是效果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注意:向心力不是具有特定性质的某种力,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受力分析时不能添加向心力.

二、向心力的大小 [问题设计] 如图2所示,用手拉细绳使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半径不变的的条件下,减小旋转的角速度感觉手拉绳的力怎样变化?在角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旋转半径,手拉绳的力怎样变化?在旋转半径、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换一个质量较大的铁球,拉力怎样变化? 图2 答案 变小;变大;变大. [要点提炼] 1.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为F =m v 2r =mω2r =mr (2πT )2. 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三、向心加速度 [问题设计]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沿什么方向?若角速度为ω、半径为r ,加速度多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 答案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合=ma =mω2r ,故a =ω2r ,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2.表达式:a =v 2r =rω2=4π2T 2r =ωv . 3.方向及作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4.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延伸思考] 甲同学认为由公式a =v 2r 知向心加速度a 与运动半径r 成反比;而乙同学认为由公式a =ω2r 知向心加速度a 与运动半径r 成正比,他们两人谁的观点正确?说一说你的观点. 答案 他们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当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当ω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a 与r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步步高必修2《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一章 第4节

第4节斜抛运动 1.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向抛出去,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________ 运动.斜抛运动的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只受到________作用,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因此物体做曲线运动. 2.斜抛运动可以分解为________方向和________方向上的两个分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 x=________,竖直方向上仅受重力作用, 做____________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g=________. 3.斜抛运动的物体运动一段时间t,相对于抛出点,其水平位移为x=________,竖直 位移为y=________________.此时两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v x=________,v g=________. 4.斜抛运动的射高和射程 (1)射高:在斜抛运动中,从____________的水平面到物体运动轨迹最高点的高度叫做射高. (2)射程:在斜抛运动中,物体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水平距离叫做射程. (3)斜抛运动物体的运动时间、射高、射程的表达式分别为T=__________,Y= 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斜抛运动 1.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 B.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大小变化相等 D.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 2.关于斜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斜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 B.斜抛运动中物体经过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C.斜抛运动中物体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小 D.斜抛运动中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 知识点二斜抛运动的射程和射高 3.关于斜抛运动的射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越大,射程越大 B.抛射角越大,射程越小 C.初速度一定时,抛射角越大,射程越小 D.抛射角一定时,初速度越大,射程越大 4.从地面上斜抛一物体,其初速度为v0,抛射角为θ. (1)求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Y(射高); (2)求物体落地点的水平距离X(射程); (3)抛射角多大时,射程最大?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章末过关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自然选择是指() 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 C 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 A.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C.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 D.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答案 D 解析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答案 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亲本后代中耐药型 植株比例(%) 后代中敏感型 植株比例(%) 耐药型A♀× 敏感型B♂ 100 0 敏感型C♀× 耐药型D♂ 47 53 A.耐药型基因可以突变为敏感型基因 B.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C.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 D.A和B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100% 答案 D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互相突变而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起了选择作用。无论该等位基因属于何种遗传方式,A和B杂交后,其子代的耐药基因频率都不会是100%。 5.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进化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章 7

7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会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3.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对下落物体的认识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观点. (2)通过实验说明造成“重快轻慢”的真正原因是:空气对物体的阻碍作用. 2.自由落体运动 (1)①定义: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②实际自由下落物体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空气阻力比较小,可以忽略. (2)特点 ①初速度为零. ②只受重力作用. 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究 1.发现问题 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2.提出假说 物体下落的过程是一个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v∝t;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h∝t2. 3.间接验证 让小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由静止开始到每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末物体运动的距离之比为1∶4∶9∶16…,证明了h∝t2,也证明了v∝t. 4.合理外推 伽利略设想将斜面倾角外推到90°时,小球的运动就成为自由下落,伽利略认为小球仍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 1.概念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

2.大小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地球上纬度和海拔不同的区域略有差别.计算中通常取g =9.8 m /s 2,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g =10 m/s 2. 3.方向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在空气中自由释放的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在真空中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3)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4)质量越大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越大.(×) (5)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垂直地面向下.(×) (6)伽利略通过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7)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在研究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一个点记作O ,另选连续的4个点A 、B 、C 、D 作为测量点,每两个测量点之间有4个实际打出的点(未标出),如图1所示,图中所标数据是各测量点到O 点的距离(单位:mm),那么物体做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 图1 答案 匀变速直线 9.8 m/s 2 解析 因为打点周期T ′=0.02 s , 所以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T ′=0.1 s. 由纸带数据得h OA =49 mm ,h AB =147 mm ,h BC =245 mm ,h CD =343 mm ,即Δh =h AB -h OA =h BC -h AB =h CD -h BC =98 mm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 =Δh T 2=98×10- 3 10-2 m /s 2 =9.8 m/s 2. 一、自由落体运动

2020版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练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doc

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 第一关:测基础判正误 1.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 2.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3.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4.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5.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6.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7.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过程中(√) 8.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 9.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10.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11.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12.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13.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14.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15.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16.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17.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18.采用克隆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19.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离体培养得来的(×) 20.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21.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22.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23.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24.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25.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 2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27.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

章末检测卷(一)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二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A.速度一定在不断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改变 B.速度可以不变,但加速度一定不断改变 C.质点不可能在做匀变速运动 D.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答案 D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故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不为零,但加速度可以不变,例如平抛运动,就是匀变速运动.故A、B、C错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故D正确. 2.关于互成角度(不为0和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曲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B 解析两运动的合运动的速度方向在两个分运动速度方向所夹的某一方向上,而运动物体的合加速度沿着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向,也就是说运动物体的合加速度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B对,A、C、D错. 3.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于河岸渡河,当水速突然变大时,对运动员渡河时间和经历的路程产生的影响是() A.路程变大,时间延长 B.路程变大,时间缩短 C.路程变大,时间不变 D.路程和时间均不变 答案 C 解析运动员渡河可以看成是两个运动的合运动:垂直河岸的运动和沿河岸的运动.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渡河,在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恒定,由分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知,渡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二章 力 1_2 Word版含答案

1力 2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理解重心的概念. 一、力的单位及图示 1.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或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体积和形状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 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取g=9.8m/s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被简称为物重.

3.方向:竖直向下. 三、重心 1.重心: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各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 3.确定方法: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3)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4)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5)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2.小明用20N的水平力推桌子(如图1所示),作出此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图1 答案 一、力和力的图示 如图2所示是足球撞击球网的瞬间. 图2 (1)足球撞击球网时对球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球网对足球有没有作用力?若有,该力分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讲义:专题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伴性遗传(Ⅱ)。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错混诊断] 1.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2014·江苏,4A)(×) 2.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2013·江苏,2D)(×)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

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其中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基本没有影响(2013·新课标Ⅰ,6A)( √ )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 2。其中,F 1产生基因型YR 的卵和基因型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2011·上海,24B)( × ) 6.F 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012·江苏,11D)( √ ) 7.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该结果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2011·海南,18D)( × ) 8.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 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 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32 (2011·海南,17A)( × ) 9.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 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 1自交,F 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则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 和aabb(2010·安徽,4D)( × ) 10.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 表示短食指基因,T L 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 在男性为显性,T L 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 的概率为12 (2010·天津,6C)( × ) 题组一 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考查 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 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的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 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A 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 错误;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符合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C 正确;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 错误。 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 1,F 1自交得F 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第二章 学案1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二

学案1圆周运动 [目标定位]1.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概念,会对它们进行定量计算.3.知道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知道线速度与周期、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一、线速度 [问题设计] 如图1所示为自行车车轮的简化图,A、B为辐条上的两点,当它们随轮一起转动时,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在图上标出A、B两点的线速度方向; (2)沿圆弧运动A、B两点哪个运动得快? (3)如果B点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弧长相等,B做匀速运动吗? 答案(1)两点的速度方向均沿各自圆周的切线方向. (2)在相同的时间内A运动的轨迹长,A运动得快.

(3)B 运动的速率不变,但B 运动的方向时刻变化,故B 做非匀速运动. [要点提炼] 1.线速度 (1)定义: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s 和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叫线速度. (2)定义式:v =Δs Δt . 如果Δt 取的足够小,v 就为瞬时线速度. (3)方向: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与半径方向垂直. (4)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2.匀速圆周运动及其特点 (1)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速圆周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 (3)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它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实质上指的是“匀速率”而不是“匀速度”. 二、角速度和周期 [问题设计] 图1中A 、B 两点转一周的时间相同吗?它们绕圆心转动的快慢相同吗?只用线速度描述圆周运动能全面说明问题吗? 答案 A 、B 两点转一周的时间相同;绕圆心转动得一样快.不能. [要点提炼] 1.角速度:半径转过的角度Δφ与所用时间Δt 的比值,即ω=Δφ Δt (如图2所示).国际单位是弧 度每秒,符号是rad/s. 图2 2.转速与周期 (1)转速n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常用符号n 表示. (2)周期T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用符号T 表示. (3)转速与周期的关系:若转速的单位是转每秒(r/s),则转速与周期的关系为T =1 n .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生物步步高必修三答案 【篇一:北师大(生物)步步高必修3习题第二章训练15】 知识点一其他的植物激素 1.辣椒在盛花期遭遇连续暴雨,正常受粉受到影响,为防止减产,菜农采取了喷洒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溶液的措施。他们最可能使用了哪种激素类似物( ) a.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b.赤霉素d.乙烯 2.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b.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d.放入冷库低温保存 3.下列各项措施与生长素作用有关的是( ) a.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水中一段时间,促使其早发芽 b.将未成熟的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c.修剪树篱,降低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d.扦插的枝条一般要去掉部分叶子,枝条更容易存活 4.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浓度的2,4—d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 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d.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8.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能力提升 9.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 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10.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