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1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翻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读了岳飞勇猛杀敌精忠报国、范仲淹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戚继光精通兵法驻守边疆、郑成功一心为国收复台湾的故事,不禁激起了我浓烈的爱国热情。

"爱国"是一个无比简单的词,但却是每个公民无比重大的责任。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爱国、护国,以祖国的繁荣强大为豪,要发奋读书,从小立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怎样才是爱国?爱国就要铭记历史。铭记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不堪历史,日本军队在南京残忍屠杀30多万同胞的暴行。我们要知耻而后勇,要奋发图强!

我们还要记住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记住促进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四大发明;记住雄伟无比的万里长城、古老的圆明园。这些都是让我们骄傲、自豪的历史,

能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怎样才是爱国?爱国还要传承历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古老而悠久的文明礼仪,要由我们来传承!讲究文明礼仪,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残疾人、孕妇,都应主动起身让座;礼貌待人,一句带着微笑的"你好",会使对方心情愉快;一句在做错事时的"对不起",会让所有的不快飞到九霄云外;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不可言而无信;勤俭节约,我们青少年都应该珍惜毫厘,不应挥霍浪费。

唐朝统治者唐太宗患有气喘,有大臣提议建个暖阁让唐太宗居住,但唐太宗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与唐太宗、汉文帝的节俭相比,作为学生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节俭呢?

怎样才是爱国?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爱国不能仅仅体现在嘴上,空喊爱国没有实际意义。爱国应该体现在每一件具体的小事中:周一学校升国旗的时候,要对国旗行注目礼,保持肃静;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我们的援手给予帮助;公共场合要讲普通话;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先学好本领,努力学习。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将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让祖国强大起来!只有努力学习,才不

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付出,不辜负学校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

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学会生活。

这让我想起了书中的最美孝心少年——赵文龙,他才14岁,和我们一样的年纪。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和学习,享受家庭的温暖,我甚至还经常和妈妈撒娇。可赵文龙却得用幼小的肩膀扛起很多成年人都未必承受得了的重任:照顾患病在床的妈妈!为了照顾好妈妈,他学会了洗衣、做饭、给妈妈按摩等一系列的"本事",虽然生活给了他很多磨难,但他没有为肩上扛着的重任而抱怨,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相比之下,我们有的同学连衣服都不会洗,饭也不会做,难道不觉得惭愧吗?相同的年纪,他在照顾着妈妈,而我们在做什么?一到周末,一些同学就去泡吧、玩游戏,或者做个"低头族"整日捧着个手机,回校后就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考试时就会捶胸顿足,后悔平时没有好好学习。

这样的同学多向赵文龙学习吧,身在福中要知福!祖国的未来寄托在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身上,我们都应该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当我把书合上,走出教室,望着学校新建成的升旗台,望着那面崭新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的上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旗在我心中的神圣,祖国在我心中的分量!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传承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2

中国—一个伟大而繁荣富强的国家,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古国,它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大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今天在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他。

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

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

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

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3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这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我国形成了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民族精神。

我们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

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龙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质和神奇的传说。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无论是什么中华文化,我们都应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境界。努力学习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4

最近学校倡导我们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一开始我对这本不起眼的小书不屑一顾,心想:就

这么本书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吗?可是,当我无奈地拿起来随便翻了几页,便被那上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如洪水猛兽般的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便把它读完了。

这本书令我振憾,从这本书中我领阅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整个世纪: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从曾经的没落到如今的泱泱大国。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如至圣先师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强不息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云。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导中华民族应付各种挑战,包括天灾人祸,外来侵蚀;适应形势各种变化,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好好学习,珍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5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令世人惊叹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群星璀璨的文化名人,可是令我更加骄傲的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这一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汲取精华,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依稀记得三年级学过的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此我懂得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也就在那时,我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

从小我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我爱李白的洒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爱苏轼的豪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爱李清照的凄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爱王维的乡愁: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诗词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也从中认识到每个时代独有的特点。他们寄情于诗,托志于诗,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史别的国家所不能及的。

就在最近,我们认识了她,她曾是沟通亚洲内陆的交通

要道,她也曾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路,她也曾是促进各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在那里,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班超投笔从戎。壮烈豪迈的英雄事迹,一代一代,一遍一遍广泛流传,她就是富有永恒魅力的丝绸之路!

有人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遥不可及,不,其实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还记得刚刚逝去的春节吗?大家载歌载舞,大地一片欢天喜地,扫尘,贴春联,挂年华,放爆竹,拜年,亲人团聚,这无一不透露着隆重、热闹与喜庆;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不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也不正蕴藏着优秀的精华文化吗?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