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银川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

2016年银川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答案: D

分值:4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简单理解就是要男子成人要分家产,特别是要分田地形成新的家户,使土地等生产资料有了新的所有者,这样就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A项材料未体现,B项与题意不符,C项不合史实,D项为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形成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解读有误,不能抓住材料关键性词汇来解题。

【解题思路】中国“分户析产”的社会制度造就了封建社会的简单生产的小农经济,强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在此基础上生根发芽。“分户析产制”影响下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类型,其蕴含着简单再生产、长期停滞的特性,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命运和走向。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土地国有制并不占支配地位,土地私有制的普通存在为土地买卖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我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是分户析产的家族财产关系,这也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土地占有状况,产生“硬化”了的私有地产。

25.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B.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D.地方分裂势力坐大

答案: B

分值:4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两汉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原因的理解。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这些选拔官吏的制度,使豪族子弟顺利进入官场,使这些家族成为西汉以来世家地主中新的阶层。他们还利用这些制度,把较小的家族或某些中小地主以“门生”、“故吏”的名义招揽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个以某一家族为中心的政治势力。这样,官吏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吏中私人权势的增长。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最早由经学世家转化为门阀的士族,基本上都是以传授今文经为业。以经学起家是门阀形成的重要途径。东汉于的察举制度是门阀产生的催化剂。所谓品评人物,实际上是世家大族按经济与政治的实力,将被品评者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依次分享做官的权利。东汉世族地主控制了诏举、岁举等所有仕官之路,所以权力相对地集中到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从而产生出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门阀。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A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C项不符合史实。

【考查方向】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元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主旨意思把握不准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两汉门阀士族势力的形成原因的理解。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和任子制。这些选拔官吏的制度,使豪族子弟顺利进入官场,使这些家族成为西汉以来世家地主中新的阶层。他们还利用这些制度,把较小的家族或某些中小地主以“门生”、“故吏”的名义招揽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个以某一家族为中心的政治势力。这样,官

吏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吏中私人权势的增长。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最早由经学世家转化为门阀的士族,基本上都是以传授今文经为业。以经学起家是门阀形成的重要途径。东汉于的察举制度是门阀产生的催化剂。所谓品评人物,实际上是世家大族按经济与政治的实力,将被品评者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依次分享做官的权利。东汉世族地主控制了诏举、岁举等所有仕官之路,所以权力相对地集中到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从而产生出统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门阀。

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A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C项不符合史实。

26.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材料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答案: B

分值:4分

解析:材料中的“上”是指统治者,材料的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能够做到礼、义、信,那么人民是没有不服从的,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故正确答案为B。材料主要强调对统治者行为上的要求,没有涉及法治的观点,排除C项;A选项中的民本是指以民为本,从百姓角度出发,故排除A。D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内涵。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

【考查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仁政思想-孔孟荀子思想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1)从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孔子是以维护奴隶主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求。(2)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孟子把孔子的“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荀子主张施政“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见解。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对仁政思想的概念理解不完整,导致误选A项、D项。

【解题思路】儒家的思想就是强调仁政的。而且它的意思是:“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这更充分地表明了是仁政。至于礼治则并不全面。

2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图8):

图8

分析图表能够说明中国近代

A.传统的手工业逐步解体B.出口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C.外贸出口总量逐年萎缩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答案: A

分值:4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

重增加。故正确答案选择A项。B项、C项表述不合史实,D项表述材料无体现。

【考查方向】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的解体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在于对缺乏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思维。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变化: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故正确答案选择A项。B项、C项表述不合史实,D项表述材料无体现。

28.黄埔军校兴办之初,将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让学员彻底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革命军人的责任。因此军校可能是

A.用严格的校规军纪管理学生 B.开设社会主义理论课程

C.派教员训练农讲所学员 D.加强兵器操练提升身体素质

答案: B

分值:4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办校特点的理解。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黄埔军校最大的特点。故正确答案选择B 项,体现强调政治教育的要求。A项、C项、D项都是片面的,理应排除。

【考查方向】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史实不明,导致对黄埔军校特点理解偏颇。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办校特点的理解。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黄埔军校最大的特点。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体现强调政治教育的要求。A项、C项、D项都是片面的,理应排除。

29.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A.50年代初期B.6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 D.80年代末期

答案: C

分值:4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1969年初,由于美国实力下降,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于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了“美要利用中苏矛盾,苏要利用中美矛盾,我应有意识地利用美苏矛盾”的外交新思路,以缓和中美关系,牵制苏联。故选C。其余选项与时代特征不符。关于新中国外交史部分,杨奎松先生的《新中国建国史研究》第二辑有数十篇论文可供参考。

【考查方向】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信息对应历史时期把握不准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判断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9年初,由于美国实力下降,尼克松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与此同时,中国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于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形成了“美要利用中苏矛盾,苏要利用中美矛盾,我应有意识地利用美苏矛盾”的外交新思路,以缓和中美关系,牵制苏联。故选C。其余选项与时代特征不符。关于新中国外交史部分,杨奎松先生的《新中国建国史研究》第二辑有数十篇论文可供参考。

30.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A.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答案: C

分值: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部分创新,体现出对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部分纠正,联系1962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不正确,题干内容的描述仍然是在人民公社体制下进行的,而且仅仅是部分调整,人民公社体制不废除不可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查方向】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理解有误,不能抓住材料所反映的具体史实。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部分创新,体现出对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部分纠正,联系1962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D两项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不正确,题干内容的描述仍然是在人民公社体制下进行的,而且仅仅是部分调整,人民公社体制不废除不可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1.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图9:洞穴之喻示意图

A.关注人的世界 B.理性高于感觉C.认识源于感觉D.美德即是知识

答案: B

分值:4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洞穴之喻”

是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像。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洞穴中的世界对应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对应理智世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此材料强调理性的重要性,故选B。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

【考查方向】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柏拉图-理性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在于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有误。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像。设想有一批囚徒,自小待在一个地穴中,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人拉他走出洞穴,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洞穴中的世界对应可感世界,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则对应理智世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此材料强

调理性的重要性,故选A。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

32.1810年,国王乔治三世亲自签署公告:“对于那些危害公共秩序、他人生命和财产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如果有人勇于检举可以获得最高500英镑的奖励。”这说明此时的英国

A.逐步地从人治走向法治 B.面临社会转型导致的问题

C.君主权利凌驾于议会之上 D.殖民扩张带来社会隐患

答案: B

分值:4分

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是英国社会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英国这一时期的社会犯罪和堕落风气呈加剧之势。所以正确答案选择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

【考查方向】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对材料主旨有效提取。

【解题思路】历史学家梅尔维尔·李(Melville Lee)认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19世纪拂晓,英国正经历着一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黑暗的犯罪时代”。阿斯科利(DavidAscoli)则将当时的伦敦描

1793年这段时间称

年市长竞选日结束

2/30)。

:“对于那些危害

500英镑的奖励。”

33

A.十月革命展开

C.农业集体化

答案: A

分值:4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十月革命后发布的《土地法令》中附有《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其中包含“永远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切土地,不论是国家的、地主的或农民的土地,“一律无偿转让,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禁止使用雇佣劳动”等内容。反映了革命后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故选A。其余选项反映的土地政策与时代特征不符,均可排除。

【考查方向】俄国十月革命-《土地法令》-土地国有政策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信息对应历史时期把握不准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十月革命后发布的《土地法令》中附有《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其中包含“永远废除土地私有制”,一切土地,不论是国家的、地主的或农民的土地,“一律无偿转让,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禁止使用雇佣劳动”等内容。反映了革命后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故选A。其余选项反映的土地政策与时代特征不符,均可排除。

34.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B.主张欧洲独立自主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D.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答案: B

分值:4分

解析:依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在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美苏“冷战”不断加剧、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西欧国家通过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初步合作、法德矛盾的和解的背景下,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实现独立自主;领导并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促进欧洲发展和提高政治地位。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A项、C项不符合史实,D项欧盟成立时间不符。

【考查方向】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欧洲走向联合-戴高乐主义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教材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解题思路】依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在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美苏“冷战”不断加剧、西欧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一些西欧国家通过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初步合作、法德矛盾的和解的背景下,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摆脱美国控制,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实现独立自主;领导并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促进欧洲发展和提高政治地位。故正确答案选择B项。A项、C项不符合史实,D项欧盟成立时间不符。

35.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局限性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与本能。因此他呼吁:“你要成为你自己!”和“重估一切价值”。与尼采的这种思想相吻合的作品是

图11

A.《父亲》 B.《收获的十月》 C.《薄雾上的徘徊者》 D.《长胡子的蒙娜丽莎》

答案: D

分值:4分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史。材料中尼采的观点强调个性与认知,具有反理性色彩,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四幅面作中,C项属于浪漫主义作品,A项、B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考查方向】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主义绘画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在于对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的识记能力欠缺而失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西方艺术史。材料中尼采的观点强调个性与认知,具有反理性色彩,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四幅面作中,C项属于浪漫主义作品,A项、B项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第Ⅱ卷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

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

——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

——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10分)答案: 鸦片战争前:上书言事;纳赀捐官;参加科举。(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鸦片战争后:借助大众传媒;组建政治团体;选举民意代表,组建民意机关。(6分)分值:10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找到鸦片战争前“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来进行概括。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

来进行概括。

【考查方向】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缺失。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并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找到鸦片战争前“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来进行概括。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来进行概括。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6分)

答案: 由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到近代的代议制;由有限参与到普选权的确立,政治参与范围逐渐扩大;

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6分)

分值:6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史料基本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从材料中“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概括出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从材料中“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 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可以概括出西方政治参与的范围不断普及化,形式日趋制度化、规范化。

【考查方向】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答案组织比较冗杂,条理不清。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对史料基本信息的提炼概括能力。从材料中“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概括出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从材料中“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 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可以概括出西方政治参与的范围不断普及化,形式日趋制度化、规范化。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9分)

答案: 共同之处: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4分)因素: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民主自由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5分,任意两个要点4分,三个要点5分。若学生从城市化、公民教育

等方面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分值:9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和材料二中“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围绕着“社会转型”这一核心,来认识中西政治参与的共性特征,也就是: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第二小问可以从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来进行概括分析。

【考查方向】中西政治制度比较

41

度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并有鲜明的特色,如科举制度、世俗政治、重视教化等。但实行君主专制,皇权凌驾法律,是人治而非法治;儒家宣扬纲常伦理的等级秩序和重理轻欲的人性禁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宗教迷信。伏尔泰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

②(6分)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西方人丑化中国,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产物,也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

③(6分)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被中国赶超的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或宣扬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企图制造中国内乱,应该引起我们

的高度警惕。

说明:每一层6分,答对两层可给满分12分。每一层观点2分,说明4分。

分值:12分

解析:此题作为观点评述类开放性试题的创新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变化来折射中国不同时期的国际影响力、国家利益以及外交策略等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结合题目设问“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论”,在选择时要多加注意怎么尽可能地多得分,所以一定要选择容易上手、知识简明、表述熟练清晰的观点来加以论述。论述时,要注意答题格式和思考角度的多层分析。

【考查方向】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评述过程平铺直叙,没有升华。

【解题思路】在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的真正所指不是现实地理上一个确定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一个具有特定伦理意义的虚构的空间,一个比西方更好或更坏的莫须有的地方。“遥远的东方”

是一个表达西方文化心理中关于欲望与恐怖、平静与焦虑、满足与失落、堕落与超越的经验的方式。

中国形象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并是不绝对的。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人来说,中国是恐怖与邪恶的象征,而此时,欧洲的左派知识分子却再一次用中国表明他们对平等与公正的追求,从遥远的中国寻找反思资本主义的动力。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的形象始终在可爱与可憎、可敬与可怕两级之间摇摆。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也许西方人根本就不需要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只需要一个根据自己的需要构造出来的虚幻,作为他们关照自我、理解自我的一面镜子。”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形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蔓延。2005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分部推出了一份有关中国发展的报告,其封面画不无渲染之意:中国巨龙正在吞噬地球。从报告的数据看,中国2004年已成为世界钢铁、铜、燃煤、铁矿等原料最大的消费国。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时,进士科每榜录取人数很少,自唐高宗武德五年后近300年间,平均每榜不到26人。唐代科举考试规则尚不严密,考试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文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得到赏识,以先声夺人。同时,也允许官员向选举机关推荐,称为“公荐”。唐代科举录取名额没有地区分配。殿试开始于唐朝武则天,但没有成为制度。

到宋代,宋太祖亲自主持考试,“殿试遂为常制”。另外,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称之为“省试”,从此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宋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此外宋代不仅禁止考前的“行卷”与“公荐”,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誉录”,欧阳修则认为应该按照考生的绝对成绩“惟才是择”。经过争论,宋代最终确立了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在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两宋310年的135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

——据《中华文明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代科举制与唐代相比有哪些变化?(9分)

答案: 变化: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9分)

分值:9分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 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我们可以得出宋代科举制出现了一些革新:考试更加严格、严密;强化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录取名额大幅度提升等等。

【考查方向】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科举制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不完整。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 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我们可以得出宋代科举制出现了一些革新:考试更加严格、严密;强化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录取名额大幅度提升等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作用。(6分)

答案: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6分)

分值:6分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 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等信息,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可以结合科举制作为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要表现来分析其历史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考查方向】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古代选官制度的沿革-科举制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1.对作用分析缺乏改革层面的表达;2.表述不能联系基础知识,形成表述单一、缺乏多维度的陈述。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按地区划分录取名额的制度”“ 90%以上是通过科举途径获得出身的”“科举名额扩大为每榜多达数百人”“代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之为“别头试”。考试之前,考官全部进入贡院,不得与外界联系,称之为“锁院””

等信息,联系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可以结合科举制作为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要表现来分析其历史作用:相对公平、公正地选拔真才实学人材;提高了行政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宋朝统治基础,巩固宋朝统治;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下列材料是康有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

材料一(1898年)“人不能有常而无变,……《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天人之道备矣。”“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

材料二(1902年)(中国)“与美迥异不同”,革命必至“内乱相残”,“令外人得利”。

(1912年8月)“今既合五族而大一统,存帝号而行共和……今际破坏,虽吾党所不预,而他时建设,岂吾党所能辞?”“讲乎外势而先弭内乱,以国为重而民从之,……保中国已有之粹,而增其未备。”

(1913年6月)“名为共和,实则共乱”,“仅令千数百之暴民得民权平等自由,是排除一人之专制而增设千数百人之专制”,“追思戊戌时,鄙人创议立宪,实鄙人不察国情之巨缪也。”

——摘编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康有为的思想及其特点。(6分)

答案: 思想:主张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4分)

特点:托古改制,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西方政治思想。(2分)

分值:6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基本能力。根据材料中“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三权者”来概括指出康有为思想主张“主张变法,

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联系所学,我们知道康有为思想突出特点就是中西结合、托古改制、学习西方。

【考查方向】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戊戌变法-康有为维新思想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对康有为思想主张概括不全。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基本能力。根据材料中“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三权者”来概括指出康有为思想主张“主张变法,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联系所学,我们知道康有为思想突出特点就是中西结合、托古改制、学习西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思想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9分)

答案:变化:由反对发动革命转变为接受辛亥革命项目成果,共同建设民国;再转变到否定民国共和成果;进而又对自己追求君主立宪的道路表示怀疑。(6分)

原因:民国建立,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对北洋军阀黑暗政治失望;自身的政治失败(3分)

分值:9分

——根据李业惠《飞机发展历程》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8分)

答案: (1)20世纪初,飞机发明;一战前后,飞机开始用于战争;二战时期,飞机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二战后,飞机多样化发展。(8分。若简单罗列材料或仅从技术层面归纳,2分)分值:8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解读和整合能力。根据材料中不同时间点分别加以说明即可。注意在表述时要避免仅仅是简单罗列或仅从技术层面归纳。要将飞机发展的历程以特征性阶段表述来表达。例如:1903年表述为20世纪初,试飞成功表述为飞机出现或产生。

【考查方向】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与技术发明-飞机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对题目设置的要求视而不见,影响判分。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解读和整合能力。根据材料中不同时间点分别加以说明即可。注意在表述时要避免仅仅是简单罗列或仅从技术层面归纳。要将飞机发展的历程以特征性阶段表述来表达。例如:1903年表述为20世纪初,试飞成功表述为飞机出现或产生。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7分)

答案: (2)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导致了战争样式的变化,加剧了军力竞争。(7分,任答三个要点6分,四个要点7分)分值:7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知识迁移能力。注意在表述此题答案时,要体现答案精细化的基本要求。由飞机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联系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步;由技术发展进步的作用来认识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由材料中飞机作为军用的功能,联系到对战争形势、战争策略、战争的破坏程度、战争战术的影响等等来进行回答。

【考查方向】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与技术发明-飞机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不能全面概括知识点,不能多角度分析飞机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知识迁移能力。注意在表述此题答案时,要体现答案精细化的基本要求。由飞机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联系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步;由技术发展进步的作用来认识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由材料中飞机作为军用的功能,联系到对战争形势、战争策略、战争的破坏程度、战争战术的影响等等来进行回答。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辜鸿铭(1856—1928),祖籍福建厦门,他精通英、法、德等9种语言,他将中国经典古籍《论语》、《中庸》、《大学》等译成英文,在清末民初的中书英译中最享盛誉。他“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敢讽慈禧“万寿无疆,百姓遭殃”,敢骂袁世凯为“贱种”。时人称他为“怪杰”。北大讲学时,学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条拖在他脑后的长辫子了,学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辜鸿铭认为,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是主“王道”的文化。而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终致“酿成千古未有之战祸,饱受夫创巨痛深之苦。”其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他还说:“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也;大舰、巨炮、力也,此西洋各国之所长也。”正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史永不衰老的民族。而欧洲人,由于缺乏精神生活,空虚无聊,经常处于“感情与理智”、“心肠与头脑”的冲突之中,面对严重民族危机,辜鸿铭强调:“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服人之一理而已”。辜鸿铭对中国士大夫的两种极端心理给予批评:“自来我中国士大夫夜郎自大,其贻讥外人固不足怪,惟今日慕欧化者,又何前倨而后恭也。”

——据马克锋《中国近代文化思与辩》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述辜鸿铭的文化观。(6分)

答案: (1)文化观: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巾国传统文化主“王道”,重精神,西方文化主“霸道”,重物质与技术;用巾国文化改造西方文化;用传统文化作为强国御侮之道;

既反对顽固排外,又反对迷信欧化。(答出3个要点即可6分)

分值:6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是主“王道”

的文化”“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服人之一理而已”可以分别概括出其文化观观点。

【考查方向】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辜鸿铭

【易错点】本题易错点在于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缺乏简练、清晰的词汇来表述。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长于西学,而服膺古训,独尊孔子,却又放荡不羁”“中华民族养成了一种重感情、求忠厚、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是主“王道”的文化”“欧美一味恃强,是主“霸道的文化””“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服人之一理而已”可以分别概括出其文化观观点。

(2)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简要评析辜鸿铭的文化观。(9分)

答案: (2)清术民初,政局动荡,列强侵凌,民族危机严重;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危机;各种救国思潮先后登场,巾国思想界矛盾与冲突激烈。(4分,答出2点即可)作为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其文化观具有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积极作用。(3分)但他反对西方文化,忽视西方工业文明的优势,一味强调精神至上,这对中国学习西方走近代化道路又具有消极作用。(2分)分值:9分

解析:辜鸿铭在我国近代思想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留洋欧洲数十载,通晓近十门语言,却又极力推崇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向来被认为是守旧派的代表。辜鸿铭既受到了西方近代思想的巨大影响,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念念不忘,由此可以得出产生此种自相矛盾现象的原因即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不彻底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而对于评价辜氏的文化观要一分为二的客观看待。材料中“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史永不衰老的民族”体现出其文化观中强调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一面,但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其思想保守的一面又对中国向西方学习、加快近代化进程有不利之处。

【考查方向】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家-辜鸿铭

【易错点】此题易错点在于对辜鸿铭的文化观的评价过于片面而导致失分。

【解题思路】辜鸿铭在我国近代思想史上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留洋欧洲数十载,通晓近十门语言,却又极力推崇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向来被认为是守旧派的代表。辜鸿铭既受到了西方近代思想的巨大影响,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念念不忘,由此可以得出产生此种自相矛盾现象的原因即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不彻底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特征。而对于评价辜氏的文化观要一分为二的客观看待。材料中“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史永不衰老的民族”体现出其文化观中强调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一面,但联系到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其思想保守的一面又对中国向西方学习、加快近代化进程有不利之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