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嘉诚演讲稿

李嘉诚演讲稿

经营企业的主要动机是为盈利,经济社会的动力是建基于人类无穷的欲望。传统的儒家思想

推崇道德标准的作用,而今天很多商业管理课程则强调效益和盈利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两种有着明显冲突和矛盾的取向都是不完整的,最重要是寻求两者圆满的融合。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在捍卫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应重视以努力正直的途径谋取良好的成就。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企业必须讲求效率及增值能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多项成功的要素,包括全景思维、务实创新、良好的管理、完善而灵活的组织和制度、出色可靠和富有经验的管理阶层、勤奋负责和忠诚服务的员工、科学化及完备的数据库。除此以外,今天的商业领袖,还要建立起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彼此信任和尊重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建立起个人及企业的良好信誉,这些都是资产负债表中无法显示但却具有无限价值的资产。

李嘉诚先生寄语

源强者的有为 要做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 汇 1·李嘉诚演讲管理的艺术奉献的艺术赚钱的艺术李嘉诚对话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汇 2·长江之道长江:致力颠覆式的原创思想 学以致用 经世济民 中国MBA教育国际化先行一步 长江教授汇 3·长江学子杰出校友 领袖风采感悟长江 收获长江 长江两年 继承和发展 我们的使命 收获的不仅是知识

长江,在路上……

——长江商学院大事记目录

Contents 0406081216182224262840424344454647

长江商学院成立了三年,回想起来,这三年是一段很长的时光,今天我很高兴看见你们和家人一起庆祝生命中骄傲的这一刻,也谢谢你们和我分享。项院长说主讲嘉宾要说一些训勉的话,我想今天不太合适,你们诸位先生女士,都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在你们选择的行业内也曾付出努力、争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前途也一定是无可限量的,你们才是最懂得掌握和有能力主宰自己生命的人,因此我认为我不应该告诉你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些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所坚持和珍惜的信念:我相信自由,也相信自由和责任是并行不悖的。我相信世上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人类的尊严。我相信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是每一个人必要的承担。我相信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没有怜悯心的强者,不外是个庸俗匹夫。我相信只有坚守原则和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能共建一个正直、有秩序及和谐的社会。一个没有原则的世界是一个缺乏互信的世界。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真理和公平不断的追求,才可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我相信没有精神文明,只有物质充斥的繁荣表象,是一个枯燥、自私和危险的世界。我相信有理想的人富有傲骨和诚信,而愚昧的人往往被傲慢和假象所蒙蔽。各位朋友,强者的有为,关键在我们能否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我们正确的理想和原则;凭仗我们的毅力实践信念、责任和义务,运用我们的知识创造丰盛精神和富足的家园;我们能否将自己生命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我们的文化,使它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历久常新;我们能否贡献于我们深爱的民族,为她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勉。(本文为李嘉诚先生2005年9月25日在长江商学院首届EMBA/MBA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强者的有为

■文:李嘉诚

长江商学院是由李嘉诚投资的国内第一家民办MBA商学院,这也是非国有

资本第一次获准进入国内MBA教育市场。她凝聚着捐资创办人李嘉诚先生的强

国之梦和回馈社会的弘愿,胸怀“为中国打造世界级商学院、为中国培养世界级企业家”的伟大使命。

长江的理念

今天,我认为美国的发展模式有太多的东西已经跟不上发展了。这就是为什么包括哈佛和沃顿商学院的院长,下一个研究目标也是新兴市场。

在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全球视野,我们没有中国和世界之分。我们更希望走出第三条路,超越中西之分。我们的差异化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做到中国和世界的无缝对接。怎么能做得到呢?

第一,要真正请一批世界级的教授,因为他们必须要了解世界;

第二,第一批教授必须是华人,因为只有华人才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第三,必须专注于对新兴市场的研究;

第四,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第五,这些教授必须长期扎根中国。“空运”四个哈佛教授来中国研究中国企业,这个不太现实。

因此,长江商学院拥有一批真正对全球企业的问题有相当深入了解的华人教授,经过近五年的沉淀,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对于新兴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我们领先世界十大商学院三至五年。这就是今年5月会有来自韩国的40多个企业老总来长江商学院参加培训的原因之一;今年6月初,来自印度顶级的20家企业的老总,也来到长江商学院做培训,这在全球可谓史无前例。为什么这些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的老总们能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项目?我们正是依靠新思想,新视野和新思维,掌握了通往未来的钥匙。这套思想既可以服务于我们顶级的企业,也可以服务全球500强企业。

面向未来,我们不是一个拷贝西方教育体系的商学院,我们要做的是“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当然,我们对中国本土的企业也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因为源自中国的企业是颠覆性的力量之一。

我把中国的企业家分成三代。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来自于极其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成功欲望,是第二代企业家的商业偶像,有很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第二代中国企业家的崛起,则是“好的商业模式/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海外上市”的成功,创新力是他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要真正出现“以全球应对全球”的中国企业,要看第三代中国企业家,像印度的米塔尔那样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长江商学院的使命之一就是帮助第一、二代企业家能够更好地实现到第三代的转化,帮助中国培养第三代企业家,并能以全球的眼光应对全球。

长江商学院一直努力希望能超越“中西之争,体用之分”,希望超越中西,达到更高的层面,最终一切为我所用。

(本文为长江商学院

院长项兵博士2007年5月

19日在第八届中国MBA发

展论坛——MBA教育(院

长)论坛上的演讲摘录)

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塑造新一代商学院的条件。其实在今年“五一”前,我和我的同事在业内已经就此做了大量的讨论,讨论的主题之一就是“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

我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主要有几个大的趋势:

第一,《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今天世界已经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和中国的商学院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新的定位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主宰世界经济以及具备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顶级跨国公司。即使中国市场已经处于全球竞争之中,我们仍要具有真正的全球视野。

第二,无论是国家或是企业,都要学会“以全球应对全球”,而不是“以中国应对世界”。所以无论从国家和企业层面,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打造这方面的工夫。中国人在所有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在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组织形式已经形成的今天,中国的商学院炼就“全球应对全球”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大企业的层面,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很多。从企业管理到管理教育,我们多少还受到洋务思维的影响——派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然后回到中国,希望再把企业做得更好。它的弱点是以中国应对世界,整合中国资源应对世界,而不是整合世界资源以应对世界。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反思一下中国许多商学院的发展模式,这和国家发展,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很类似。中学为主还是西学为主的局限性,各位嘉宾刚才已经谈到了。而全盘西化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拷贝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很多中国的管理学教育,没有世界级的教授,没有新的思想,没有研究,没有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一个培训机构。

我们再来看香港科技大学所走的研究型模式。这个模式也存在两大问题:首先是资金投入非常大。因为它要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到这么多的优秀人才,无论是教授待遇还是研究支出,都需要大量的资源;其次,这种教学方式最终还是很难超越斯坦福大学,很难超越麻省理工大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才更需要成为一所新一代的商学院。

美国顶级商学院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有其自身的弱点。首先,他们过于关注自己;其次,他们比较关注现代企业的发展、竞争与合作;第三,美国的商学院过去对人文也重视不足。而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现有的跨国公司在主流市场和新兴市场经过整合之后,哪家商学院找到了这股交叉力量的结合点,谁就能够找到通往未来的钥匙。在全球化的

长江的理念要做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文:项兵

长江商学院拥有一批真正对全球企业的问题有相当深入了解的华人教授,经过近五年的沉淀,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对于新兴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我们领先世界十大商学院三至五年。面向未来,我们不是一个拷贝西方教育体系的商学院,我们要做的是“全球

新一代的商学院”。

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我认为自我管

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

的催化剂。

管理的艺术The Art of Management

屈指一算我的公司已成立了55年,由1950年数个人的小型公司发展到今天全球52个国家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我不敢和那些管理学大师相比,我没有上学的机会,一辈子都努力自修,苦苦追求新知识和学问,管理有没有艺术可言?我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翻查字典,艺术的定义可简单归纳为人类发自内心的创作、行为、原则、方法或表达,一般带美感,能有超然性和能引起共鸣,是一门能从求学、模仿、实践和观察所得的学问。光看这些表面证供,管理学几乎和艺术可混为一谈,那么我今天就应该没有什么好讲了。你是老板还是领袖?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之便,这可来自上天的缘份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儒家之修身、反求诸己、不欺暗室的原则,西方之宗教教律,围绕这题目落墨很多,到书店、在网上自我增值的书和秘诀多不胜数。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这“化学反应”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适如其分处理的心力?你的答案可能因时、因事、因处境,审时度势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14岁,穷小子一个的时候,我对自己有一管理方法,很简单,我知道我必须赚取足够一家勉强存活的费用。我知道没有知识我改变不了命运,我知道今天的我没有本钱好高骛远,我也想飞得很高,在脑袋中常常记起我祖母的感叹:"阿诚,我们什么时候能像潮州城中某某人那么富有。"我可不想象希腊神话中伊卡罗斯(Icarus)一样,凭仗蜡做的翅膀翱翔而堕下。我一方面紧守角色,虽然我当时只是小工,但我坚持每样交托给我的事做得妥当出色,一方面绝不浪费时间,把任何剩下来的一分一毫都购买实用的旧书籍。我知道要成功,怎能光靠运气?欠缺学问知识,程度与人相距甚远,运气来临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一重要小点,我想和同学分享,讲究仪容整齐清洁是自律的表现,谁都能理解贫困的人包装选择不多,但能选择自律心灵态度的人更容易备受欣赏。22岁我成立公司以后,进取奋斗的品德和性格对我而言层次有所不同,我知道光凭能忍、任劳任怨的毅力已是低循环过时的观念,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失败的因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的架构,是步向成功的快捷方式。知识需要和意志结合,静态管理自我的方法要伸延至动态管理,理性的力量加上理智的力量,问题的核心在如何避免聪明组织干愚蠢的事。“如果”一词对我有新的意义,多层思量和多方能力皆有极大的价值,要知道“后见之明”在商业社会中只有很狭隘的贡献。人类最独特之处不仅是我们有洞悉思考事物本质的理智,而是我们有遵守承诺、矫正更新的能力、坚守价值观及追求目标的意志。商业架构的灵活制度要建基于实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机制(Check and Balance)。我指的不单纯是会计系统,而是在张力中释放动力,在信任、时间、能力等等范畴建立不呆板、能随机应变的制度。你们也许听过我说企业应在稳健中寻找跳跃的进步,大标题下的小点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开源对节流、监督管治对创意和授权、直觉对科学观、知止对无限发展……等等。

每一个机构有不同的挑战,很难有绝对放诸四海皆准、皆适用的预制组件,老实说我对很多人云亦云的表面专家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耍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管理者对自己负责的事和身处的组织有深层的体验和理解最为重要。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摩登伯乐的责任不仅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高度竞争社会中,高效组织的企业亦无法负担那些滥竽

充数、唯唯诺诺、灰心丧志的员工,同样也难负担

光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大将”。挑选

团队,有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紧记光有

忠诚但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样是迟早

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要建立同

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

音,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是否

开明公允、宽宏大量,能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

造的能力,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费时失事矫枉过正

的执着者。

领袖管理团队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杠杆"心

态,“杠杆定律”始祖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

元前287至公元前212年)是古希腊学者,他曾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支点是

效率和节省资源策略智慧的出发点,试想与海克力

士(Hercules)单凭个人力气相比,阿基米德是有效

得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这概念简单扭曲为

四两拨千斤,教人以小博大,聪明的管理者专注研

究精算出的是支点的位置,支点的正确无误才是结

果的核心。这门功夫倚仗你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力,

能否洞察出那些看不见的联系之层次和次序。今天

我们看见很多公司只看见千斤和四两的直接可能而

忽视支点的可能性,因过度扩张而陷入困境。

我没有你们幸运,在商学院聆听教授指导。我

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翻阅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

书,表面上挺沉闷,但别人会计处理的方法的优点

和流弊,方向的选择和公司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启

示。

对我而言,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把持和尊

重,正现金流的控制,公司预算的掌握,是最基本

的元素。还有两点不要忘记,第一,管理人员特别

要花心思在脆弱环节;第二,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

断者和盲目冲动者均是一种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

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毁

灭性的灾难。

最后,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艺术在其接受新事、

新思维与传统中和更新的能力。人的认知力由理性

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

“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很惊讶地听到今天还有

管理人以“劳累”为单一卖点,“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

同样重要,要保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赋予

企业生命,这不单只是时下流行在介绍企业时在

powerpoin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说上两句人文精神

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力求建立正直

诚实的良心。这路并不好走,企业核心责任是追求

效率及盈利,尽量扩大自己的资产价值,其立场是

正确及必要的。商场每一天如严酷的战争,负责

任的管理者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已经天天筋疲力

竭,永无止境的开源节流、科技更新及投资增长,

却未必能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

两难兼顾,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在众多社会问题中

略尽绵力而已。

我常常跟儿子说,他要建立没有傲心但有傲

骨的团队,在肩负经济组织其特定及有限责任的同

时,也要努力不懈,携手服务贡献于社会。这不能

只是我对你的一个希望,而是你对我的一个承诺。

也和大家共勉。

(本文为李嘉诚先生2005年6月28日在汕头大学举办的长江商学院“与大师同行”系列讲座所作的演讲)

奉献的艺术

The Art of Giving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懂得比较历史,观察现在和梦想未来。从商的人,应更

积极、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会,才可为稳

定、自由的原则赋予真正的意义。尽管没有外在要求,我们要愿意利用我们的智慧和勇

气,为自己、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和机会,各适其适。

李嘉诚演讲

多谢大家常称赞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

很多时候传媒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许最关键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得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漂流不定,正确的坐标可让我们在保持真我的同时,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挥洒自如;在不同的岗位上拥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就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不知从哪时开始,“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等级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内。几千年来,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的同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带着贬意。他们负面看待商人经济的推动力,在制度上各种有欠公允的法令历代层出不穷,把司马迁《货殖列传》所说从商人士“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

所欲”、资源互通有无、理性客观的风险意识、资本

运作技巧、生生不息的创意贡献等等正面的评价,曲

解为唯利是图的表征,贬为“无商不奸”,或是“熙

熙攘攘,皆为利来”的唯利主义者。

当然,在“商”的行列里,也确实不乏满脑袋

只知道赚钱,甚至在道德上有所亏欠亦在所不惜,

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

业的形象。亦有一些企业只懂钻营于道德标准和法

律尺度中的灰色地带。更多商人却知道今天商业社

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

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

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

范蠡与富兰克林

从小我就很喜欢听故事,从别人的生活可以有

所领悟。当然,这不只限于名人或历史人物,我们

周遭的各人各事言行举止,常常会带来启发,在商

言商,有些时候,更会带来巨利的机会。洛克菲勒

(Rockefeller)与擦鞋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

一九二九年华尔街股市崩溃前,一个街边擦鞋童替

洛克菲勒擦鞋时,给予他一项炒卖股票的所谓秘密

消息,当时洛克菲勒领悟到当擦鞋童亦参与股票市

场时,便可能是应该离场的时候,他随即将股票兑

现,此举令他得以保存财富。

范蠡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

狗烹。”成了他传世的主轴,说尽了当时社会制度

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马迁所撰的《史记·货殖

列传》中所记载的第一位货殖专家,他曾拜计然

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略,博学多才,有“圣贤之

明”,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仅工于谋

略,还有渊博及系统化的经济思想,而且他本人亦

凭借其经济智慧赢得了巨大的财富。老实说,现代

经济学很多供求机制的理论,我国历史中也有记

载。范蠡“积着之理”目的是务求货物完好,没有

滞留的货币和资金,容易变坏的货物不要久藏,切

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

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

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货

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

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

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

范蠡的“计然之术”,还试图从物质世界出

发,探索经济活动水平起落波动的根据;其“待

乏”原则则阐明了如何预计需求变化并做出反应。他主张平价出售粮食,并平抑调整其它物价,使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才是治国之道,更提出了国家积极调控经济的方略。

“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要了解货物,就要明白何时出现需求”,“旱时,要备船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应用在变化万千的经济现象之中。

我觉得范蠡一生可算无憾,有文种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这样可共渡艰难,共渡辰光的伴侣,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护终生。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时候,自己要担当什么角色,而且都这么出色,这么诚恳有节。勾践败国,范蠡侍于身后,不被夫差力邀招揽所动。

范蠡助勾践复国后,又看透时局,离越赴齐,变名更姓为夷子皮。他与儿子们耕作于海边,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

齐国人见范蠡贤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却相信“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他散其家财,分给亲友乡邻,然后怀带少数财物,离开齐到了陶,再次变易姓名,自称为陶朱公。

他继续从商,每日买贱卖贵,没过多久,又积聚资财巨万,成了富翁。

范蠡老死于陶。一生三次迁徙,皆有英名。

书中没有记载范蠡终归是否无憾。我们的中国心有很多包袱,自我概念未能完善发展。范蠡没有日记,没有回忆录;只有他行动的记录,故无法分析他的心态。他历尽艰辛协助勾践复国,又看透勾践不仁不义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却又害怕制度;他雄才伟略,但又厌倦社会的争辩和无理;他成就伟大,却深刻体会到世间上最强最有杀伤力的情绪是妒忌,范蠡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抗拒?(不参与本身就是一种抗拒)

说完我国著名历史人物范蠡,我想谈一谈一个

美国的伟人。

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在他墓碑上只简单刻上“富兰

克林,印刷工人”。他是个哲学家、政治家、外交

家、作家、科学家、商家,发明家和音乐家,闻名

于世,像他这样在各方面都展现卓越才能的人是少

见的。

富兰克林一七○六年生于波士顿,家境清贫,

没有接受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教育,他一直努力弥

补这一遗憾,完全是靠自学获得了广泛的知识。他

十二岁当印刷学徒,一七三○年接办宾州公报,期

间,他《可怜李察的日记》一纸风行,成为除圣

经外最畅销的书。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从事印刷事

业,刊行历书,出版报纸,为政府印刷纸币,实业

上获得了很大成功。富兰克林超越年龄的智慧,对

别人的关心,健全的思维,富于美德的生活方式,

以及他对公共事业的热心和能力很快赢得了当地居

民的信任。后来,居民们推举富兰克林担任该地

区许多重要职务。他曾经立下志愿,凡是对公众

有益的事情,不管多么困难,都要努力承担。自

一七四八年始,他开展了不同的公共项目,包括建

立图书馆、学校、医院等等。

富兰克林是一个很积极的人,通过出版,他不

断吸收学习,通过科研来满足他对自然的好奇。做

好事、做好人是驱动富兰克林终生的核心思想,他

极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于社会,或有用

于社会,身体力行为后人谋取幸福。

他名成利就后不忘帮助年轻人找到自己增值的

方法,在他“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Advice to

a Young Tradesman)文章内他很实际的名句“Time

is money,credit is money”,将时间和诚信作为

钱能生钱(Money begets money)可量化的投资,

在“财富之路”(The Way to Wealth)一文内,

富兰克林清楚简单地说明,勤奋、小心、俭朴、稳

健是致富之核心态度。勤奋为他带来财富,俭朴让

他保存产业。富兰克林十三个人生信条都写得简明

扼要,生动活泼,很受当时人们的欢迎,节制、缄

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

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几乎全可作为年轻人

的座右铭。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曾出使法国,争取

法国的支持。他的杰出工作,赢得了法国人民对美

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

献。直到八十三岁高龄,他才辞去一切公务。制宪

会议一开始,德高望重的富兰克林就表现出了一个

政治家的博大胸怀。一七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那

天,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代表团提议由华

盛顿担任大会主席,并得到了一致同意。虽然那天

富兰克林因故没有出席,可是提名华盛顿将军的,

却是富兰克林本人。后来当上美国总统的麦迪逊在

他的笔记里写道:“这项提名来自宾夕法尼亚,实

为一种特殊礼遇,因为富兰克林博士一直被认为是

唯一可与华盛顿竞争的人。”此时的富兰克林已经

八十一岁。虽然年事已高,富兰克林坚持留给制宪

会议的绝非是名誉高位,而是胸襟、智慧和爱国精

神。

一七九○年,这位为教育,科学、为公务献出

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静地与世长辞。他获得了很高

的荣誉,美国人民称他为“伟大的公民”,历代世

人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人类历史碑上永远会铭刻着富兰克林的名字。

范蠡和富兰克林,两个不同的人,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说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

们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范蠡改变自己迁就社会,

而富兰克林推动社会的变迁。他们在人生某个阶段

都扮演过相同的角色,但他们设定人生的坐标完全

不同。范蠡只想过他自己的日子,富兰克林利用他

的智慧、能力和奉献精神建立未来的社会。就如他

们从商所得,虽然一样毫不吝啬馈赠别人,但方法

成果却有天渊之别;范蠡赠给邻居,富林克林用于

建造社会能力(Capacity building),推动人们更有

远见、能力、动力和冲劲。有能力的人可以为社会

服务,有奉献心的人才可以带动社会进步。

今天的中国人是幸运的,我们经历着中国历

史从来未见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设持续开放及法治

的社会,拥抱经济动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发展,尽

管未尽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社会价

值观,只能以“无我”为外衣,追求“自我”,今

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在今

天,停滞的思想模式已变得不合时宜,这不是要弃

旧立新,采取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思维,而是要

鼓励传统的更生力,使中国文化更适用于层次多元

的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懂得比较历史,

观察现在和梦想未来。从商的人,应更积极、更努

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

法精神的社会,才可为稳定、自由的原则赋予真正

的意义。尽管没有外在要求,我们要愿意利用我们

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和

机会,各适其适。最近我读到一段故事《三等车

票》,在印度一位善心的富孀,临终遗愿要将她的

金钱,留给同村的贫困小孩分批搭乘三等火车,让

他们有机会见识自己的国家,增长知识之余,更可

体会世界的转变和希望。“栽种思想,成就行为;

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

性格,成就命运。”这不知道是谁说的话,但我觉

得适用于个人和国家。

我最近常常对人说,我有了第三个儿子,朋友

们听说后都一脸不好意思地恭喜我。我是很高兴,

我不仅爱他,我的儿子也将爱他,我的孙儿也将爱

他。我的基金会就是我第三个儿子。过去的六十多

年,沧海桑田,但我始终坚持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公平、正直、真诚、同情心,凭仗努力和蒙上天的

眷顾,循正途争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创

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

统地发挥。我们要同心协力,积极、真心、决心,

在这个世上散播最好的种子,并肩建立一个较平等

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做出

贡献;希望大家抱着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的

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

的民族和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 

(本文为李嘉诚先生2004年6月28日在长江商学院

“与大师同行”系列讲座上发表的演讲)

赚钱的艺术The Art of Gain

我每次出门,在机场都看到有关于我的书籍,不知道为什么其中最多人感兴趣的题目,总是离不开我如何赚钱,既然那么多人有兴趣,我今天便选定了这题目。

首先,让我回顾一下我和长和系的发展里程碑:1940年因战乱随家人从内地去港;1943年父亲因贫病失救去世,负起家庭重担;1950年创立长江塑胶厂;1971年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长江实业集团上市;1979年从汇丰银行收购英资和记黄埔集团22.4%股份。

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很多人只看到我今天的成就,而已经忘记,甚至不理解其中的过程,我们公司现时拥有的一切,其实是经过全体人员多年努力的成果。

2002年集团业务已遍布41个国家,雇员人数逾15万。我个人和公司都是在竞争中成长,我事业刚起步时,除了个人赤手空拳,我没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优越的条件,一点也没有,这包括资金、人脉、市场等等。

很多人常常有一个误解,以为我们公司快速扩展是和垄断市场有关,其实我个人和公司跟一般小公司一样,都要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

当我整理公司发展资料时,最明显的是我们参与不同行业的时候,市场内已有很强和具实力的竞争对手担当主导角色,究竟“老二如何变第一”?

或者更正确地说:“老三老四老五如何变第一第二”。我们今天可以探讨一下。

竞争和市场环境的关系

竞争和市场环境紧密相连,已有很多书籍探讨这题目,我不再多谈。很多关于我的报道都说我懂得抓紧时机,所以我今天想谈谈时机背后是什么?

能否抓住时机和企业发展的步伐有重大关联,要抓住时机,要先掌握准确资料和最新资讯,能否抓住时机,是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

抓住时机的重要因素

知己知彼(Know your Personality)。

做任何决定之前,我们要先知道自己的条件,然后才知道自己有什么选择。在企业的层次,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要看对手的长处,掌握准确、充足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

磨砺眼光(Sharpen your Acumen)

李嘉诚演讲

知识的最大作用是可以磨砺眼光,增强判断力,有人喜欢凭直觉行事,但直觉并不是可靠的方向仪。时代不断进步,我们不但要紧贴转变,最好还要走前几步。

要有国际视野,掌握和判断最快、最准的资讯。不愿改变的人只能等待运气,懂得掌握时机的人便能创造机会;幸运只会降临有世界观、胆大心细、敢于接受挑战但能谨慎行事的人身上。

设定坐标(Identify your Coordinates)

我们身处一个多元年代,面临四方八面挑战,以和黄为例,集团业务遍布41个国家,公司的架构及企业文化必须兼顾全球来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与顾虑。

我在1979年收购和黄的时候,首先思考的是如何在中国人流畅的哲学思维和西方管理科学两大范畴内,找出一些适合公司发展跟管理的坐标,然后再建立一套灵活的架构,发挥企业精神,确保今日的扩展不会变成明天的包袱。

灵活架构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生命力,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完善治理守则和清晰指引可确保"创意"空间。企业越大,单一指令行为越不可行,因为最终不能将管理层的不同专业和管理经验发挥。

毅力坚持(Develop your Endurance)

市场逆转情况,由太多因素引发,成功没有绝对方程式,但失败都有定律:减低一切失败的因素就是成功的基石,以下四点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①谨守法律及企业守则;

②严守足够流动资金;

③维持溢利;

④重视人才的凝聚和培训。

结语

现今世界经济严峻,成功没有魔法,也没有点金术,人文精神永远是创意的泉源。企业领导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能全景思维,有长远眼光、务实创新,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迅速行动、全力以赴。

建立个人和企业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

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建立个人和企业的良好信誉,这是资产负债表之中见不到,但却是价值无限的资产。

李嘉诚对话

长江商学院EMBA学员

学员:您谈到做人、做商,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些著名的公司受到社会的质疑,您能否给这些受到质疑的大公司的领导人一些建议?

李先生:企业的起伏,在中国有,外国也有,但是最要紧的是无论企业大小,都要有一点核心业务。有核心业务就可以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点是我个人的经验。在1950年我创立长江的时候,只有5万港元,但我非常小心,如履薄冰,“发展之中不忘稳健,稳健之中不忘发展”,这是我个人的座右铭。

学员: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还未完全发达的

状况下,法律制度还没得到健全。做一个好人和做

一个商人常常会发生一些矛盾,在社会上我常常会

看到一些成功的商人,但他不是一个好人;是一个

好人,又做不好一个商人。您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的?

李先生:矛盾太多了,正正当当做一个商人是

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一个原则,从一个非正途去发

展,有时候你可以侥幸赚一笔大钱,但是来得容易,

去得也容易,同时后患无穷。从正途来发展,国内的

机会是非常多的,正途才是最好的。在香港也有走偏

路的商人,他们成功很快,但掉下去也很快。

学员:是什么一种力量或原动力支撑您从1950

年到现在,仍孜孜不倦建设自己的事业来回报整个

社会?而我在短短的人生中却时常很困惑。当前的

宏观调控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大家都认为这次

对民营企业的板子打得太重。所以我们也在考虑创

业是为了什么。李先生对今年宏观调控下民营企业

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或看法?

李先生:宏观调控政策,我个人看法是,国家

的计划是不会让整个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的,我们现

有的钢铁产量比日本和美国加起来还大,需求量也

大,如果不去控制的话,将来是吃不消的。

民营企业在现在的环境下,机会还有,不要

放弃,我看应该多跟行家探讨,多听听大家好的意

见,同时自己要研究,最要紧的是自己要投入。

从1950年开始,我做什么事,兴趣都非常高,

这是我自己的个性。你经营一个实业,必须使自己

非常有兴趣、非常投入,你才能得到成功。

我一生做过不同的行业,在世界上我们有很多

的行业,每个行业我都非常投入,这一点说明:事

业要成功,自己要投入。有兴趣力量就有了,这是

我自己的经验。

我的看法,民营企业每天情愿赚一点点,非常

小心的,不要投机取巧,有困难时更要引起自己的

兴趣,来为改变环境而努力。

学员: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中国出口增长

这么快的情况下,外国的政府和商家有什么反应?

我们中国的企业,包括我们地方政府,应该怎么样

引导企业出口进一步发展?

李先生:你提的问题,现在国内好像没有什么

感觉,但我感到未来是有一点问题的。欧洲很多国

家,他们的失业率是非常高的,有的超过10%。中

国的商品价廉物美,出口欧洲去,当地人的职业受

到影响,人家反感有怨气是迟早的事。

国内的企业家应该自己想出一个办法,其实办

法不是没有的,因为我们的制造业所赚的都是蝇头

微利,而中间商(出口商和进口商)却赚得很多。

要直接找到自己的市场。

学员:听人讲,您的办公室有两个字“知

止”,外界传得很神,能给大家分享这两个字的含

义吗?

李先生:这两个字是出自于老子,经营企业,

“知止”两个字是最重要的。我从12岁就开始打

工,到22岁过了10年非常刻苦的生活,到今天我已

工作60多年了,“知止”两个字没有写在办公室,

但一直写在脑子里。

在香港我看到人家成功得容易,但是掉下去也

非常快,是什么原因呢?“知止”是非常重要的。

全世界失败的企业中,至少一半都是贪婪的。

学员:现在很多青年很崇拜您,从您创业的体

验,从您对中国当代企业家的了解,您认为当前中

国的青年企业家要在未来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家,必

须逾越哪几个台阶?

李先生: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给国内的

企业家很大的机会,但是我们的企业家要做到顶峰

的话,必须要找自己的市场。如果要做一个成功的

跨国、跨世界企业,市场把握是靠你自己建立起来

的,在我看来,国内有自己的市场的企业并不多,

这个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学员:国内的很多企业都走向国际,问题是

怎么样管理西方团队,这方面外边对您的评价非常

高,说您是亚洲企业管理者中真正能走向世界的领

袖。请您说说在管理西方团队方面的体会?

李先生:我们向来是以西方的经营模式来管理

的,我是公司最高的领导,在经营的方针里渗入一

点我们中国人的人情味,做事也带有人情味,钱不

会赚到最后一个铜板。

谈到管理的时候,我都是这一句话:你在做生意的时候,没有卖东西之前,你要想到我要用什么办法卖出去,你经营企业要用什么样的技法,你都先要市场调查才能成功。只有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才可以铸成一个跨国的大企业。

学员:很多学员即将完成学业进入新的岗位,在他们新的人生开始的时候,能不能给予他们寄语?

李先生:领导企业,重要的就是在哪一行都要拿到这行最好的信息。在进取时常常要想到万一失败的可能性,遇到不如意时,你要有准备,这样受损害就小了。

学员:怎样平衡奉献社会与回报股东的关系?

李先生: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你一定为股东创造你应该创造的利益,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基金不同,基金是你个人拿出来的,我的基金的每一个铜板都是抽完税后才放进去的。

我最大的经济来源是外国和香港的公司派给我的股息,然后我拿这笔钱放进我的基金。基金用在医疗、教育等于公众有益的服务中。这两个是不冲突的。

在外国,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是受到非常大的尊重的,但是在我们过去旧的社会里,商人是处于比较低的地位的,这两个分别是非常大的。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很多成功的商人,在他们退休的时候都是拿出非常多的钱贡献给社会,这一点我希望在座的每个人将来都成功,成功之余都能拿出一笔钱贡献社会,做让自己一生都觉得永远高兴的事情。我认为这里是没有冲突的,不会有什么不平衡的东西。

学员:请问您对成功的理解?到底什么是成功?

李先生:对我自己来说,我曾经经历过几个不为人知的夜晚。我自己其实不是喜欢做生意的人。

我在1950年开始做生意时,我是预备三四年就可以

让这个企业在短时间成功,之后把这个公司卖掉,

然后拿这笔钱跑到学校再去读书。

我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跟教育离不开的,

他们都是读书人,因为战争和贫穷,我到香港是无

法读书的,我在十岁已念到初中了,我小时候还是

喜欢念书的。我以为做几年的公司再去念书,但是

我需负担整个家庭。但后来发生了一个意外,生意

伙伴亏了钱,我不得不继续做下去。

曾经有几个晚上,我单独跑到没有灯光和闲人

的山上,坐在石头上面,我想我吃的穿的都是最简

单的,根本没有额外的需求,继续做下去,究竟是

不是我最喜欢的?

坐了几个晚上,我领悟到,当你有钱的时候,

你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很多事你没有钱是做不到

的,但不是你有钱就什么都可以做。30年间我不

停做事,又在国内捐建了中学、大学、图书馆、医

院,我做这些事情都坚持外面不可以写上我的名

字。

长江跟和黄有18万员工,高层经理在他们退

休时都有足够的钱来过这一生,连他们的孙儿也够

过一生。对待员工我给高薪水,但是绝对不允许贪

污。中高层的员工,会对社会起到好的作用。另

外,长江跟和黄认为对社会有用的项目,都会积极

去做的。

学员:您有这么大的事业,非常多的精英在您

的旗下服务,请问您在用人方面有什么心得?

李先生:作为一个中层的经理来讲,你感到他

对你的企业是有贡献的,同时对公司皈依的心,是

盼望长期服务的,你感到他的人格是不错的,那么

你留意他,要令他觉得前途有保障,令他的收入足

够。给他好的花红,给他好的前途,同时信任他。

但必须有一个制度。

在国内,有的人凭着个人的意愿,觉得这个

人不错,就连制度也没有,出了问题,不止害了自

己、企业,还会害这个人,如果你早就有一个制

度,就不会出这个大毛病。

我自己常常讲,好像到今天为止,我最基本的

同事,我看不出哪一个想离开我的企业。90%的员

工就是在退休的前一天还是在我的公司里面做。

(本文为2005年2月20日李嘉诚先生与长江商学院

EMBA学员的对话实录)

大市场占率且有重大品牌影响力,更是非常困难,顶多在非主流产业如鞋子、袜子、缝纫机等有些许成功,而且,很多中国企业家认为中国市场商机庞大,只要把中国做好了就够了。“中国的GDP只占全球4%,即使企业在中国占到全部的市场,在全世界也只是很小的一块,如何与国际大厂一拼高下?”因此,项兵对中国企业提出针砭,建议企业家格局要放大,“应以世界应对世界,不应以中国应对世界”,“以围棋九段应对九段,而不是以一、二段去应对九段”,甚至更该“从月亮看地球,跳脱商业看商业。”另外,项兵也大力推动EMBA课程,四年来已招收近千位企业主管学员,其中包括蒙牛乳业的牛根生、阿里巴巴的马云、分众传媒的江南春、TCL 的李东生、UT斯达康的吴鹰等知名人士,其中一把手(企业中的第一号人物)的企业家占65%,范围也遍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计划周详,挤进全球前十强在未来的发展对策上,他认为过去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很成功,但未来这种模式很难再奏效,因为即使外商给你技术,要复制成功已不容易,即使有了核心技术,要到欧美市场发展也非常辛苦,“就像目前在中国是少数具备全球布局的华为,即使赴美国市场发展,还是一棒被思科打回来。”至于十年要让长江商学院挤入全球商学院前十强,他的计划是“三四三”,即前三年(从2003年至2005年)以邀请世界级教授加入,并请这些教授全职在长江教书、做研究与企业和学员互动,并以研究新兴市场为主轴,建立本身的差异化优势;中间的四年(2006年至2009年)则计划把企业CEO学员的计划,扩大到印度、韩国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企业,目前已招募了20位印度企业CEO与20位中国企业CEO,共同进行China India Program(中印项目),打造长江商学院在亚洲研究的优势;最后的三年(2010年至2012年)则要把人文课程也加入商学院的课程之中。项兵认为,亚洲的文明并非根植于基督教,但宗教力量的影响又是相当大的,因此要把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加入研究,跳出商业看商业。“排名三十几和排名九十几有什么差别?其实就是一流和非一流的差别而已。”项兵认为,要挤进一流,一定要建立起有别于西方商学院所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办学创新,值得台湾参考由于项兵在多所大学任教过,很清楚各大学的优劣势,他把目前在大陆与香港的商学院,大致分成两个极端,一端是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学校,例如香港科大及中欧商学院,另一端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北大、清华,但他认为长江商学院要另辟战场,发展出一些颠覆式的原创管理思想。此次邀请项兵来台访问的政大商学院院长周行一表示,项兵带领下的长江商学院,在大陆众多商学院中作法向来很创新。以收费为例,对于有兴趣来上课的企业人士,学费相当高,但相对质量及师资也很强,至于对于一般学生或政府官员,则提供奖学金或补贴,相对来看,台湾的制度就很没有弹性,也限制了台湾商学院的发展。另外,周行一也很感慨,政大目前在商学院的研究及教学还是优于大陆,但却限于法令无法到大陆招收台商学生,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放弃实在很可惜,目前大陆许多商学院都招收很多台商学生,甚至还特别开台商班,政府现阶段应开放大陆学历认证,让台湾的商学院也可以和大陆学校一起合作招生,或是争取更多教授或博士生来台湾。长江商学院的目标或许遥不可及,但在项兵的努力下,两大目标似乎正一步步完成,这次项兵惊鸿一瞥的来访,没有在台湾媒体留下任何痕迹,但是他带来的,却是对台湾企业及商学院一个相当大的震撼。(原文刊载于台湾《今周刊》第522期“两岸风云”栏目)

由华人首富李嘉诚创设的长江商学院,短短四年已展现办学绩效,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来台,更说明了该学院发展目标,到底这位四十四岁的年轻院长,要如何在十年内挤进世界商学院前十强?

由华人首富李嘉诚创设的长江商学院,创立至今才四年多,不过已在众多中国商学院中闯出一番名号,尤其是长江商学院企图“为中国企业培养出世界级企业家、十年内跻身全球商学院前十强”,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更令外界好奇,它要如何做到?

2006年12月中旬,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应邀到台访问两天,这位只有四十多岁、说话速度超快且不时提出各种妙喻的学者,在大陆被称为“逆向思

惟的洗脑教授”。他抽空接受《今周刊》的专访,

并解答他要如何完成这两项不可能的任务。

早在2002年1月创立长江商学院以前,项兵已

任教过加拿大、香港、上海及北京等地的知名商学

院,见识过每个商学院的风格与特色,因此当李嘉

诚邀请他时,他的心中早已有计划,并且一一逐步

完成。

首先,他给中国企业家一记当头棒喝。早在

三、四年前,他就感觉中国企业无法在全世界主流

行业中有所突破,尤其是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

长江:致力颠覆式的原创思想

长江之

■文:林宏文

要保持正面的心态。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往好的方面着想。千万不要比来比去,若是以这种狭隘的眼光看问题,将很难有所创新和突破。

四是道德品质。即一个人要诚信、要有社会责任感。这一点将成为职业经理人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点。若一个职业经理人不诚信,迟早将会把自己和公司拖到泥潭中。目前国内的MBA教育体系还是太多的在传授知识,而很少关注能力。其实,各种知识等资讯类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很易过时,MBA的培养主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

记者:你们打算把你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郑渝生:我们培养的学生的目标是未来大中华区的商界领袖。这不是说所有的MBA毕业后都可以成为领袖,而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与其他的商学院不同,我们的教育体系不一样,我们的教授许多是北美知名商学院的华人,他们不仅有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又能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达到中外管理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长江商学院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袖,勉励每位长江学子“学以致用,经世济民”,胸怀远大抱负,肩负更大的民族责任感。

记者:今后5年,你们学校的战略是怎样的?具体会采取什么措施?

郑渝生:未来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打造世界顶级商学院。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决不是跟在世界知名商学院的后面照搬他们的模式,而是要走差异化的道路,办成一家了解发展中国家、了解新兴市场的最有发言权的管理学院。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首要的工作是把内功练好,关键是要培养国际知名并且了解中国市场的资深教授。

记者: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选择MBA项目,对于这些人,您有什么建议?

郑渝生:从目前报考MBA的学员来看,大多都已工作3-10年。不过,从整个大背景来看,中国的经济正在处于非常快速的发展时期,所以,越早进入,越容易发展。等整个职业经理人队伍健全的时候,再进入就难了。当前,国内的申请人对于报考MBA,还缺乏冒险精神。

误区一:有钱才能读MBA

若你够优秀,要读就读一流的商学院,不要担心没钱,不能承担学费的问题,所有知名商学院都提供奖学金或无息贷款。只要你是优秀的有潜力的申请人,任何一所知名的商学院都会欢迎你。比如,我们商学院的MBA,除了奖学金还可提供无息贷款,最高申请额度高达20万元人民币。

误区二:读在职MBA比较保险

当问到是读在职MBA还是全日制MBA更好时,郑院长说,毫无疑问是全日制。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在职的,是不舍得丢掉目前已经不错的工作,但从很多读完MBA学生的情况来看,他们毕业后,选择机会大大提高,到那个时候原来的工作也许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视野里了。当前,我们国内很多人,往往想既保住手里已经有的,又拿到更高的,这样很难有大的突破。

误区三:工作中有管理经验的人才适合报考MBA

那是不是只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比较适合报考MBA呢?实际上这里人们在评判管理能力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只有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业绩,才说明这个人具有管理能力。其实,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成为管理者,只不过管理的潜能没有机会挖掘出来而已。

(原文刊载于2006年7月26日《新闻晨报》)

在专访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郑渝生时,不时被他独特的观点和视角所打动。“大舍才能大得”在他的MBA教育观点中完美展现。作为曾在沃顿商学院执教近20年的美籍华人,不管是在“中外MBA论坛”的发言里,还是在记者的专访中,流露出更多的还是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最需要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那些素质?目前的MBA教育体系是否满足这种人才需求?

郑渝生:目前,国内紧缺的不仅仅是个别的职业经理人,而是一代的职业经理人。虽然,近10几年MBA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人,但整个坚冰还没有打破。我认为职业经理人需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其中品质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素养。

一是能力。这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基本的素质。

二是视野。就是看问题的眼光和理念。打个比方,正如我在“中外MBA论坛”中所讲的,如今MBA竞争非常激烈,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想到的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怎么样携起手来,挖掘市场、培育市场。

三是正面的心态。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一定

学以致用 经世济民

■文:刘敏

我们培养的学生的目标是未来大中华区的商界领袖。长江商学院注重培养

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领袖,勉励每位长江学子“学以

致用,经世济民”,胸怀远大抱负,肩负更大的民族责任感。

长江之道

我们大学或者商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一般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传播知识,第二个是创新知识。在创新知识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特别是商学院。中国现在是转轨经济,有很多现象值得大家去思考,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这方面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研究有什么用处?研究不能立刻获利,但就长期来讲,一个学校没有研发能力的话,永远只能模仿别人的产品,复制别人的产品,永远不能成为带头人,只能办成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培训工厂。长江商学院是世界的商学院一开始我们就强调长江商学院并不是中国的商学院而是世界的商学院,是在国际的平台上竞争,竞争并不是说我们要跟他们对打,我们的强项在于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不仅在国外有很强的教学研究经验,而且他们对中国和中国的商业模式有比较深的了解,我们有一些项目都是和国际一流的商学院合作的,包括INSEAD, UCLA等。像EMBA项目,国外著名商学院的EMBA学员可以到中国来了解这个课程是怎么做的,中国的教育是什么模式,在中国这样不完备的市场里面,一个企业家应该怎么去做事。另外CEO层面我们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WHARTON有一个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去沃顿和INSEAD完成一些课程,还有在香港,在北京也有一些课程。同时授课方面既有中方的教授,也有外方的教授。MBA方面跟伯克利、明尼苏达, DARDEN等等都有合作,学生可以去那里呆一个学期学习他们的课程,他们的MBA学员可以到中国学习。我们比较强的地方在于,我们可以开一个班讲讲中国市场的战略是什么样的,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什么样的,可以讲讲怎么样进入中国市场,怎么样在中国做企业,这是我们比他们强的地方。(本文为2006年12月13日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曹辉宁博士做客搜狐《MBA会客室》的访谈实录)中国MBA教育国际化先行一步

■文:曹辉宁

与国际接轨的教授评价标准我们强调跟国际的接轨,也就是说不仅仅看中教授国内理论的研究,也要看中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跟国内的商学院不太一样,这是长江商学院市场化比较高的原因之一,我们的教授如果我们认为他对长江商学院发展有益,能够帮助我们的话,我们可以不惜任何代价把他聘请过来。另外跟国内商学院不一样的是,很多商学院的外聘教授只在学院呆两三个月或者更短期,而我们教授大多数是全职在中国,这样的话才能对中国的企业有更深的了解,把他在国际上所研究的一些框架真正带到中国企业来,这也是跟很多国内的商学院不太一样的。长江商学院在评价教授能力的时候采用的是和国际接轨的标准。我们在招聘教授的时候要看他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成就,还要这个领域内全世界最好的教授给他写推荐信,推荐信过来之后我们看他是不是这个学科领域里面的领头人,由此得到一个评价后在师资大会上面讨论投票,一定要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投赞成票才能聘用。从质量的控制来讲还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很多的教授在美国像纽约大学、沃顿商学院都有终身教席,他们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得非常好才能够到长江来。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孰轻孰重?

案例研究这一块有一个误区。个案往往有它的

特殊性,一定要结合理论指导才有好的效果。其实

在美国真正做案例研究也就是在哈佛、沃顿来做,

大部分商学院还是做基本的理论研究。我们长江商

学院在这两者之间,一部分做案例研究,但是教授

的提升和聘请还是要看他在国际核心期刊上面发表

一些文章,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我们跟国际接轨是

做得比较好的。我们现在也在招聘助理教授,因为

我们现在的教授大多数是正教授和副教授级别,要

加强招一些助理教授过来做一些研究,做一些中国

商业模式相关的研究新的想法、新的思路等等要挖

掘一下。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特别强调长江教授要四

通,通国内通国外,我们希望长江的教授能够把在中

国实践中取得的理解知识结合到MBA的教学里面去,

要有一定的中国内容在课程里面,不能够把美国的内

容直接移到中国来,因为美国学校里面教的东西跟中

国的商业模式或者文化有不太接轨的地方。我们在这

方面很注重探讨中国的商业模式和中国应用比较成功

的模式,比如在青岛啤酒国际化方面的一些探索,现在也应用在我们的营销课程当中。

长江之道

我们强调长江商学院并不是中国的商学院而是世界的商学院,是在国际的平台

上竞争。我们的强项在于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不仅在国外有很强的教学研究经验,而

且他们对中国和中国的商业模式有比较深的了解,我们有一些项目都是和国际一流

的商学院合作的,包括INSEAD, UCLA等。

教授简介

曹辉宁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财务学会会员,曾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Chapel Hill

分校,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编委会成员。教学研究曹辉宁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投资组合管理、期权定

价、资产定价、市场微观结构、国际财务等方面。过去几年中,

曹博士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被大

量引用。此外,曹教授获得Journal of Finance的最佳论文提名两

次(1998年和2000年),North Financial Studies评选的新兴市场

领域最佳论文奖,South Financial Studies评选的最有投资价值的

最佳论文奖。“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中国有条件创立世界级商学院。世界一流商学院最重要的指标是有一支学术研究卓越超群的教授团队。长江商学院崇尚的世界一流学术标准,是我加入长江商学院最主要的原因。”曹辉宁 Henry CAO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 耶鲁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教授简介

荆兵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助理教

授。荆兵博士2001年毕业于纽约罗切斯特大学

并获得商业管理博士学位,他本人还在美国先

后获得了两个研究生学位。荆兵博士目前已在

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学刊》、《管理科学》、

《市场营销科学》等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

篇论作。荆兵 JING Bing 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长江配备的教授并不比世界上优秀商学院的教授逊

色。在长江授课时,我打算更多使用中国市场特有环境下

的案例、数据,希望对学员有更实际的帮助。”教授简介蒋炯文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营销学教授、副院长,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营销学教授,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营销学系担任教职,是《国际市

场研究》、《国际营销教育》学术刊物的副主编和《营销科学

学报》(清华大学主办)编委会委员教学研究蒋炯文教授的研究包括电信业的竞争分析、消费者产品选择、新产品的设计及市场预测、消费者满意程度测量等。蒋教授的论文经常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如《市场营销科学》。蒋教授同时担任施乐、默克等国际知名公司顾问,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营销顾问,经常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机构做高级主管培训教学。

蒋炯文 CHIANG Jeongwen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长江商学院教授、副院长

“我已从学员的学习热诚,教授与工作同仁的敬业精神中感

受到长江澎湃的动力与无限的潜力。我相信长江成为一个世界顶

尖学府指日可待。”教授简介李伟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沃顿商学院副教授,世界银行顾问,曾任教于杜克大学商学院。教学研究李伟教授的研究兴趣集中在Transition economics,中国经济;政治经济学;Emerging markets finance;公共金融学;应用经济学等领域,其研究成果多见于如《美国经济学期刊》、《政治经济学期刊》、《经济学研究期刊》等国际一流学术杂志上。因出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李伟教授曾

多次获奖,如1992年获梅隆博士学奖学金;1991年获Rackham奖学金等。

李伟 LI Wei 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江商学院教授

“长江商学院在办学方面是与国际接轨最好的学校。和长江的优秀教授一起共事,非常荣幸。在任何的地方,特别是学术界,大家都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教授简介

梅建平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

(Stern)金融学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中

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曾任

Emerging Market Review、Journal of Real Estate and Economics副主编。

教学研究

梅建平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资产定价和

银行学等,曾获得由多家学术机构颁发的“最佳学术论文奖”,其研究

成果被中、美、英、法、德、加、意、日、韩和新加坡等国的主流媒体

广泛传播。梅教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得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orum Academic Competition最佳论文奖、American Real Estate and

Urban Economics Association最佳论文奖、Real Estate Research Institute

Grant、Solomon Center Grant等学术奖励。

“长江商学院的成立是中国教育界一个有益的尝试,她的运作机制灵

活,而且集中了一批对教育事业非常热心的青年才俊。作为一个海归,有机

会到‘长江’游一游,肯定能够加深自己对中国新兴市场的了解。”

教授简介

齐大庆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副院长、长江EMBA

& EDP学术主任,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是美国会计教授协会会

员。

教学研究

齐大庆教授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利润

操纵、中国企业战略的传承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

在国际著名会计学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获得最

佳论文奖。在教学中,齐教授亦深受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欢迎,曾

多次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院的优秀教学奖,多年为著名国际

和国内企业,包括信息产业部、上海市政府、中国移动、中国电

信、NOKIA、Ericsson、Siemens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和

企业咨询。

“中国需要一个世界水准的商学院,为她培养既根植于中国

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群体,这是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之一。作为创业团队的一员,我坚信虽然还有很漫长的路在前方,

但长江商学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有可能肩负起这一历史重

任。”教授简介

滕斌圣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战略学

副教授,博导,享有终身教职,并负责该校战略学领域的博士项目。

现为全美管理学会会员,并担任《国际创业与管理》期刊的编委。

教学研究

滕斌圣教授的研究与教学领域集中在战略联盟、收购与兼并、

创业与创新,以及企业的跨国经营等方面。在过去几年中,滕教授在

国际著名学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其中包括《管理学会评论》、

《组织科学》等顶尖刊物。滕教授被认为是战略联盟方面的权威,受

到媒体(如《华尔街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多次专访,研究成

果被众多战略学教材引用。滕教授的研究多次获奖,2003年在乔治华

盛顿大学商学院获得“科瑞研究学者”的荣誉称号。他的传略被收入

《美国名人录》和《美国商业高等教育名人录》。

“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辰之间。长江商学

院就是瞄准月亮,而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教授简介

布莱恩·威亚德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战略学助

理教授,曾以此职务进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任教。

2000年8月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获得商业经济

学博士,1992年6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获

MBA学位,1987年5月毕业于耶鲁大学,获电子工程

学学士。

教学研究

布莱恩·威亚德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电

信和软件等信息和技术产业的产品定价和战略。布

莱恩教授曾经对软件的持续性版本如何定价,网络

外在性对定价及软件质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过专门

研究。在电信领域,布莱恩威亚德教授还对可变因

素如何影响价格、产品如何进入当地电信市场并改

变消费福利,以及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如何影响技术

认可及定价等问题进行过专门评估。最近,他还对

电信产品的回报计划在转移成本和价格歧视方面的

有效性方面进行了研究。

梅建平 

MEI Jianping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齐大庆 

QI Daqing

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副院长、

长江EMBA & EDP学术主任

滕斌圣 

TENG Binsheng

纽约市立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布莱恩?威亚德 

Brian VIARD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博士

长江商学院助理教授

教授简介

项兵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院长,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上

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北京大学。曾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一批(七名)核心教

授之一,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主持创办了该院

的EMBA以及高级经理短期培训中心。

教学研究

项兵教授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及跨国公司如何在中

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进行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如何把中国的竞争与合作之策整合

到全球策略之中等。他所积极倡导的“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等新视野和“取势

明道 优术”等新思维在中国企业界引起很大反响,对中国的管理实践正在产

生重大的影响。项兵教授同时担任多间中国内地和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或者独

立董事,在建立企业内部激励和监控体系,公司投资与购并,企业的全球化策

略,高级管理人员特训与专训等方面和多家国企、民营企业、跨国公司有过广

泛的合作。

“长江商学院的所有教授和员工都为一个梦想而来,那就是在中国创

立世界级商学院的梦,那就是圆一个中国百年复兴强国梦。这个梦正在逐步

成为现实。”

教授简介

薛云奎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财务会计学教授。他曾是上海国家会计

学院的创院副院长和会计学教授。此前他曾担任过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副院长,中国会计教授会副秘书长、秘书长。目前还担任上海市司法会计

鉴定中心副主任和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学术顾问,及多家上市公司的独

立董事或独立监事。

教学研究

薛云奎教授谙熟中国企业与会计事务的制度背景,对中外会计职业

发展和管理教育有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在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制定

等领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多项教学与研究成果获得各

种奖励。多年为著名国际和国内企业,包括信息产业部、上海市政府、中

国移动、中国电信、NOKIA、Ericsson、Siemens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提

供培训和企业咨询。

“作为长江目前唯一的一个本土教授,我很荣幸能将对中国管

理理论与实践的多年研究心得,与各位同仁和学员分享,为真正意

义上的中西贯通尽心尽力。”教授简介

曾鸣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长江EMBA & EDP学术主

任,曾任教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曾是中欧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访问

教授。现任管理学会会员和国际商务与管理学会的会员。

教学研究

曾鸣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战略联盟、收购与兼并以

及全球战略等,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战略管理专家,多年来致力于中

国企业的发展研究并有独到见解,在多家著名管理杂志上发表学术论

文并出版学术著作。他与顶尖的中国企业包括海尔、联想、TCL等一

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他的关于海尔收购战略的案例在2000年由欧

洲管理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案例评比中曾获声誉卓著的Pedro Nueno奖。

他的研究还为《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等国际知名财经媒体所

报道。

“跳出经验,将经验总结成理论,再以理论指导未来的实

践,只有原创的知识才能带来真正的震撼,只有拥有原创的知识

才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

教授简介

赵东成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战略教授及首尔国立大学战略、国

际商务与管理规划教授。在哈佛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东京大

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任访问教授。

教学研究

赵东成博士的研究重点是市场进入战略、国际竞争力、全球一体

化、企业长期发展及其对韩国企业的经济影响等。赵东成博士著书42

卷,并编撰剖析美、日、欧、韩跨国公司成败的案例大约250个,阐

释论题包括战略制订与实施、竞争性战略、公司理念、创业精神、企

业文化、政企关系、国际商务运作、合资经营、出口与国际营销、国

际资源开发等。赵教授因在商学两界的斐然贡献而获得多种荣誉和嘉

奖,包括韩国总统颁授的“总统勋誉”。

项兵 

XIANG Bing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薛云奎 

XUE Yunkui

厦门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曾鸣 

ZENG Ming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赵东成

Dong-Sung Cho

哈佛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在汲取国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与教训后,中国企业应该结合

自身的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全方位提升企业的

国际竞争力。”

教授简介

赵昊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曾担任罗格斯大学

助理教授。

教学研究

赵昊教授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告策略、广告代理商的佣金

决策、竞争研发策略、产品线的定价策略、渠道策略等方面,其研

究成果多发表于市场营销领域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如Marketing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Retailing等。因出色的研究工作,赵昊教授入选美国高等商业教育名

人录,并于2001年被罗格斯大学市场营销系授予年度最佳研究奖。赵

昊教授多年来在美国,中国(包括香港),新加坡积累了丰富的MBA

和EMBA教学培训经验。

“当今的中国是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所以几年来,我一直在考虑回国

的契机。长江商学院是一个令教授兴奋的地方,她的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

远景令人振奋。加盟长江,让我感到非常荣幸,也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

教授简介

郑渝生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运作管理学教授、副院长,宾夕法

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曾担任《经营管理研究》学刊副编辑和

《管理学》编委会委员。

教学研究

郑渝生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存货管理、供应链管理、制

造业经营管理、服务业经营管理和财务分析模型等方面,并取得丰

硕成果,在国际著名学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在国际重大学术和

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讲。郑渝生博士还教授本科、MBA和博士课程,

曾为多家国际知名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今日的长江,虽然还是涓涓细流,但我们相信,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长江必将以浩荡奔腾之势为世界瞩目。”教授简介

周春生博士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

长助理、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主任、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香

港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

教学研究

周春生教授在金融学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他提出的信用风险分析模

型、股票定价及公司分拆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学理论引起国际学术界及

金融行业的广泛关注。周教授有关信用风险所作的开创性工作得到了巴塞

尔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其录入了官方文件,对国际金融规范的制定也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相关论著已被美国及欧洲多家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列

为风险管理培训的教材。因出色的研究,周教授多次获奖,1994-1995年

获得普林斯顿大学优秀博士生荣誉奖学金,Harold Dodds奖;2002年获得

第九届全球金融年会最佳论文奖;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一批世界级的中国企业领袖,而长江不

择细流、浩瀚千里的胸怀,放眼全球的视野与开拓创新的理念,必

将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企业的崛起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

教授简介

周其仁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

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1989年

至1991年,周博士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做访

问学者。1991年秋季攻读UCLA研究生项目,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教学研究

周其仁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人力

资本与企业理论,竞争、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在《公共论丛》、《国际

经济评论》、《比较》、《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著有《产权与

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收入是一连

串事情》、《数网竞争》、《挑灯看剑》等专著。自1996年以来,周教授在国

内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此外,他因大量研究现实世界的“实证经济学”并取得成果,在中国经济学界

颇有影响力。

“机缘巧合,我的学术生活与两类选择紧密相连:一方面我不断

观察到计划公有制下人们形形色色的选择行为,另一方面我自己不断

选择可以解释这些行为的经济学理论。”

赵昊

ZHAO Hao

罗格斯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副教授

郑渝生 

ZHENG Yusheng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副院长

周春生 

ZHOU Chunsheng

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周其仁

 ZHOU Qire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

陈宇新 CHEN Yuxin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学者教授简介刘劲教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是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学者.刘教授

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2004-2005年期间曾任

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刘教授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及公司财务的研究, 是证券分析领域的专家.刘博士是多个国际一级学术

刊物的长期审稿人, 经常应邀在世界著名商学院和专业机构发表演讲. 刘博士曾获2005年UCLA杰出研究奖(Eric and “E” Juline Faculty Excellence in Research Award). 刘劲 LIU Jin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学者

教授简介

陈宇新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访问副教授,纽约大学

市场营销学副教授. 教学研究陈宇新博士是国际营销学顶级刊物《营销科学》(Marketing Science),《营销学研究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和《营销学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的编委会成员。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营销科学》,《营销学研究期刊》,《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等营销学界的国际一流期刊中。黄明 HUANG Ming 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 康乃尔大学物理学博士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学者教授简介

黄明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教

授(终身),曾任教于斯坦福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教学研究黄明教授的研究成果多见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理论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经济学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和《金融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e)等国际一流学术杂志;因其出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黄明博士曾多次获奖,如2000年获FAME研究奖(奖给FAME基金评选出的美国金融学

当年两大年会上最佳投资学文章);1997年获芝加哥大学商学院Emory Williams优秀

教学奖;2001年获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杰出教学奖。黄明教授现任《美国经济评论》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编委(associate editor)。教授简介

长江商学院运作管理学访问教授,耶鲁大学

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曾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西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是国内外享有

盛誉的生产管理专家。美国管理科学研究所、

美国生产管理研究所及美国会计教授协会会

员。李乐德 Lode LI

美国西北大学博士

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教授简介

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战略与创业学副教授。廖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业过程研究、企业成长战略等。廖

教授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发表50余篇论文,并在一

流学术期刊上发表20多篇研究论文。廖教授还是一

位活跃的企业咨询顾问和企业家,他拥有十余年的

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咨询经验,担任众多知名跨国

公司的顾问,如通用电气、通用塑料公司、康宁公

司、陶氏化学、雷神公司、通用汽车及福特等。廖

教授自2001年起还在美国布什内阁小企业管理局

地方顾问委员会任职。廖建文 LIAO Jianwen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博士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

教授简介刘俊教授现为长江商学院访问副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管理学院终身教职副教授。目前已在国际顶尖金融学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他在长江商学院将主要为MBA学员讲授有关风险投资和价值等有关的课程。 学术成就

2005年,发表在《金融研究评论》的最佳论文被评为

Michael Brennan奖。此外,刘俊教授的多篇论文还被广泛引用,

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引起反响。刘俊 LIU Jun 美国斯坦福大学金融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物理学博士长江商学院访问副教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