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学习笔记

长沙黎俊麟

赵玉平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人,北京《圣贤博学》栏目总顾问,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EMBA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总裁班、法国雷恩商学院特聘教授。

第一讲:

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领导要会带队伍):汉高祖“刘邦”如何靠着“张良、萧何、韩信”三杰获得天下?曾国藩如何培养270多名幕僚人才,悟道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储备人才。

1、通过别人完成任务(刘邦用人);

2、不看做了什么事,而是看通过什么人做事;

3、带队伍,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4、成事、立制、育人。

报时型领导——整个团队都不知道几点了,只有领导知道,大家就都来问领导,领导能够准确地告诉大家几点。领导在的时候,一切正常。这样的管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尽管一切正常,但是领导自己会很忙碌、很辛苦,因为所有的人都来找领导,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来拍板;二是如果领导不在,大家找不到领导,正常的工作马上就会陷入混乱,找不到报时的人,大家都不知道几点了,都不知道工作该怎么干。

造钟型领导——领导知道几点了,但是主要力量不是放在给大家报时上,而是集中力量给大家造一个钟,不管自己在不在,不管自己说不说,所有的人只要看看钟就知道几点了。让组织有一种自动运行的机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领导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该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因为正常的事情、例行的事情,有制度管、有下属管,不用领导自己管。只有那些超出制度框架之外的事情,领导不管就没人来管,这时候才需要领导亲自上阵。

管理首先要把基础的、基本的事情做对。基本的事情就是为组织建立一个自动运行的机制,把基础的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基础管理的四化是制度化、标准化、结构化、流程化。通过基础管理,要让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遇到了正常的、例行的事情时都知道该怎么做。这好比是一座大楼的框架和支柱,先把框架和支柱建结实了,然后才能搞内部装修。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是所有组织的基础,一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一座大楼,如果框架和柱子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建设者就热衷于搞内部装修赶时髦,那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

二、管理能人

1、对有本领的人设定目标,一是远大目标,二是个人目标(个人实惠);

2、对有本事的人进行激励导向(让我抓紧你,我才相信你);

3、人岗匹配——按照“岗得其人”、“人适其岗”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人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中,岗位职责与员工个体特征相匹配是基础,岗位报酬与员工需要、动机相匹配激励员工行为是关键,也就是通过事得其才、才尽其用即员工的才能高适用、高发挥。

“人岗匹配”三部曲:一是知岗,了解岗位的要求和特点;二是知人,了解要找的人的特点和特长;三是匹配:知人善任,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优点,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尽量避免人才浪费,“没有平庸的人,只有平庸的管理”。

第二讲:

1、《西游记》中孙悟空有两个师傅,为什么专门听唐三藏的话?学习唐三藏高明用人智慧。

一个人的成长工作中第一要学会做事,第二要学会做人。最重要的管理因素是:人格成长。让员工的人格成长,藏行止,敛偏好。

2、学习诸葛亮用庞统“万里之才,做不了百里之事”的高明之处。劳模不能直接提拔当领导。用通才靠信任,用专才靠安排,用平才靠清醒。从本质上讲,没有人才之分,关键是看你如何使用。

3、人才就是千里马。领导培养人才的五个关键因素:草料(待遇)、草原(授权)、鞭子(压力)、对手(庄子哭惠子)、伯乐。

第三讲:

1、为什么“伯乐少、千里马多”的管理学原因。研究传统文化四条路——信、解、行、证。信悟:用信仰信念来指导学习生活;

解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问题找答案;

行悟:知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下决心去行动;证悟:伯乐与千里马例子。

2、不要让沉默的人寂寞,不要让伯乐不快乐。

3、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的区别:一是卒的规则不同;二是中国象棋中没有后;三是中国象棋的士,士的使用三原则:动子叫支士,士得斜着走,士不出九宫。

从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中“士”的差别,看中国式用人方法。专家,极端性思维;工人,常识性思维。什么是智慧?智慧是在常识性真理面前毫不犹豫。第四讲:

1、《三国志》中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而痛哭呢?“马幼常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痛苦原因:一是哭马谡不忍心;二是哭自己犯糊涂,马谡用错了地方,士当车在用;三是哭的是刘备真有眼光。刘备怎样用“白帝托孤”之策来控制诸葛亮,我们如何用能人的方法。

2、管理的四种角色:

法官——审判、定规、处罚、维持公正

教练——对标、指路、支招、严训(员工犯错误怎么办?辅导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处罚第三次)。

拉拉队长——支持、鼓舞、情感交流。志愿者——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制度支持。 3、儒家君子有五德: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本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4、领导工作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要注意哪几个简单的问题?一是他背后的关联资源是什么?二是观察他的行为倾向。三是看他的需求动机?

5、一个队伍的员工有三种需求:一是要喝粥的人(温饱);二是要喝酒的人(情感);三是要喝茶的人(境界)。

第五讲:1、解析《三国演义》三大惨案:

A、给吕布当爹比较惨。义父情结。简单粗暴的管理带来两个相反的后果:一是极端退缩,自信心不足;二是极端反抗。人有什么样原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B、给曹操做秘书必死无疑。领导的性格是单位的作风,领袖的性格是民族的命运。单位要看一个人的性格。

C、给刘备做老婆常被抛弃。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裳,手足不断,衣服常换。

一把手复制自己。价值观一致,性格互补,才是正确地用人。

中国式团队:靠利益凝结,一般人跟你干;靠意义凝结,高人跟你干;靠结义,兄弟跟你干。中国三种英雄:武的英雄,文的英雄,领导英雄。 2、《水浒传》中宋江能用好107名黑社会人员,他为什么能当英雄(领导英雄),他的高明之处在于送和磕头,成全别人的人自己成就最大。

宋江带队伍的经验:一是适度主动(拥有优势的人要主动,才能有人找你,拥有更多的资源)。二是管所有下属叫兄弟。三是给任务(组织可有闲事不能有闲人)。四是给目标(队伍、个

人、远大目标)

一个团队既要有实惠,又要有团队目标,还要有远大理想。

第六讲:

1、《西游记》中人物“角色”的认同,引起我们重视员工的“认同感”。

A、孙悟空——能人角色。能人要注意多沟通多汇报,大领导喜怒不形于色。把握工作节奏,领会领导意头。干工作积极,但不能着急。不叫不到,一叫就到,随叫随到,到了喊到。

B、角色问题:任劳任怨从哪里来(自己认同、领导认同)

你谦虚了,你周围的人不会记恨你。最重要的是你谦虚了,你再展示起来,表现得更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谦虚的作用是降低别人的期望,使你在真正表现的时候获得更高的满意度,降得越低获得的满意度越高。

2、展示认同。有人脉、有人气,这种方法叫展示方法。诸葛亮凭什么让刘备“三顾茅庐”?在我们国家做事情有三个条件:一是得有人说你行,这叫人脉;二是说你行的那个人得行,这叫平台高;三是您得真行,这叫经得起考验。

3、一个人要成功自己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你有能力、你有态度、你有机遇、你得会展示。一群猪好养,一群老虎就不好养第六讲:

1、《西游记》中人物“角色”的认同,引起我们重视员工的“认同感”。

A、孙悟空——能人角色。能人要注意多沟通多汇报,大领导喜怒不形于色。把握工作节奏,领会领导意头。干工作积极,但不能着急。不叫不到,一叫就到,随叫随到,到了喊到。

B、角色问题:任劳任怨从哪里来(自己认同、领导认同)

你谦虚了,你周围的人不会记恨你。最重要的是你谦虚了,你再展示起来,表现得更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谦虚的作用是降低别人的期望,使你在真正表现的时候获得更高的满意度,降得越低获得的满意度越高。

2、展示认同。有人脉、有人气,这种方法叫展示方法。诸葛亮凭什么让刘备“三顾茅庐”?在我们国家做事情有三个条件:一是得有人说你行,这叫人脉;二是说你行的那个人得行,这叫平台高;三是您得真行,这叫经得起考验。

3、一个人要成功自己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你有能力、你有态度、你有机遇、你得会展示。一群猪好养,一群老虎就不好养

一群庸人好带,一群英雄难管。带领一支英雄团队,考验一个人的领导水平。

第七讲:

1、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庭燎求贤”和管仲招人才方法的对比(得一人安天下,失一人丢天下)。齐桓公找不到人才的原因:一是你现在的人水平太高;二是大家担心你弃才。应对方法:回报眼前,吸引能人;先用庸人,再用能人。

2、孔子对待英雄的认知和态度。

3、领导者如何招聘到,为我所用的人才。招聘,是招人才,不是找人才,只要政策制度到了位,人才自然会来,注意用招的方法,而不是找的方法。

4、队伍当中分成四种人:一是能干又会干的人,我们称之为千里马型员工,应该给机会,给平台;二是能干但不想干的人,我们称之为驼鸟型员工,缺激励;三是不能干也不会干的人,我们称之为猪型员工,直接命令法,胡萝卜加大棒;四是想干但不能干的人,我们称之为猴儿型员工(勤奋的笨蛋),传授方法(当拉拉队,当教练)。带队伍其实就是四张牌:授权千里马,激发驼鸟,命令猪,传授猴儿。

权变,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带英雄团队的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注意你全面的领导风格;二是注意对责任和真诚的这种理解;三是注意你在招人过程中你的政策和领导行为。

传播典型、树立榜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引导力量。眼见为虚,不能带成见看人。

领导要有领军人物的作用,要加强权威性。第八讲:

一个不掌握权力的领导,就是一个被架空的领导;没有权力驱动的队伍,就是一个掏空的队伍。

权威、权威,它首先要有威,威摄力、震摄力,震摄队伍的力量。

带队伍要想取得别人的信任,就得注意两条:第一,不要随便许诺;第二,许诺了一定要兑现。

树立权威的策略:1、先严后宽;2、上严下宽;3、近严远宽;4、敬畏有余,亲密不足。怎么提升执行力:用制度管人,用习惯做事。没有永远的感情,只有永远的利益。

等待别人犯错误、用人盯人的方式抓管理,这种方法是最错误的。

你不拿你得让别人拿,你高尚你得容忍别人不高尚,你奉献你得接受别人不奉献。

用理想激励高人,用制度管理普通人,用小人盯着小人。规定动作要形成习惯,自选动作要形成特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权威领导必要的手段:第一,你得有奖励的方法;第二,你得有惩罚的方法;第三,你得有奖励的资格;第四,你得有专门的知识;第五,你得道德境界到位。

奖励的规律:放礼花原则,拔高原则,观众对比原则。罚的原则:热炉效应的几个基本原则:第一,谁摸烫谁,不管什么人,只要摸就烫,这叫公平原则;第二,摸了就烫,这叫及时原则;第三,明显突出火炉位置,划定警示范围,这叫预警原则;第四,谁烤火烫谁,这叫相关原则。

1、从“商鞅变法”看领导者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和“威”。

2、管理者树立权威的策略。

3、《汉书》中冒顿如何利用“射箭杀妻”之策,打造高效的执行团队,赢得大单于之位。第九讲:

多样化的团队如何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凝聚力。保持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庸之道,有两个关键字:“中”、“和”,以“中”的道路达到“和”的结果。要提高组织“中”“和”的认同感。

中和的方法

一是模糊表达增加认同。要立个标杆才敢表态,模糊表达获得认同、防范风险。关注认同。学会做认同,关注别人的心理;学会做文化,影响别人的头脑。

世界上有两种民族文化,“力”和“德”的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特点,不崇尚暴力,融合能力特别强,民族尚德。

在我们的管理当中,小人定义:需求层次低的人;君子定义:需求层次高的人。如何靠制度提高队伍的凝聚力。

二是对行为有问题有毛病的人,我们得了解他们的岗位价值。古代统治阶级知识分子垄断了语言,割裂了思想,歪曲了历史。爱而知其短,恨而用其长。

三是超越自己的感情。

四是认同他人的缺点。教育要等待,管理要民主。似水的柔情,进水的的感情。

第十讲:

1、打铁还要本身硬,带队伍要不断提升素质。关心一个人,能鼓励一群人,关心员工。

领导要会选点:在急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把手的个人信息是绝对的机密,必须加强管理。性格就是命运。

管理有三个不可超越:个人利益不可超越,个人感情不可超越,个人性格不可超越。所以要实行集体领导,性格互补。诸葛亮累死工作岗位和司马懿利用身体、培养后人的对比感悟。

2、成功人士要有“君子六成”智慧。

一是炒,修炼;二是沉,谦和;三是色,融合;四是香,诚敬;五是味,舍身;六是品,内涵。

禅宗五杯茶:要事优先,不要给琐碎的事情专门安排时间;要有新的内容,应先清空自己;低姿态即是进步,要懂得低姿态;自己的事情要精心,越精心就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地上种了菜就不会长杂草,心里有了正事就不会生杂念和邪念。

禅师给教授总结五个问题:一是时间管理混乱;二是充满了成见和偏见;三是自高自大;四是自己做事情混乱一团;五是心里没正事,有杂念和邪念。

如何自我调整:

1、要事优先,不要给琐碎的事情安排时间;

2、每天清空自己,放下烦恼,放下偏见;

3、低姿态做人做事,能获得更多的进步;

4、自己的事情自己精心,别人才会帮你;

5、每天都有正事,就不会有杂念邪念。

通过中国“茶”文化和“明月禅”文化提高自己修心境界,铭记“打铁还要自身硬”的道理。司马懿的原则:一是在实践中摔打自己的孩子(实践教育);二是家里管得特别严(养成教育);三是坚持读书,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第十一讲:

1、俭静和淡泊

俭朴是一种力量,影响到管理者的形象、作风、工作效率。俭朴一点有利于我们提升形象。随身东西简朴,第一个人形象,第二工作作风,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康熙皇帝的自身修炼智慧。庸人靠东西陪衬自己,高人因自己让东西扬名——康熙。公生明,廉生威。

2、淡泊

平衡心态,幸福常向止中求。

幸福感=效用/欲望,追求幸福的两条路:第一、在分子上做加法(强者);第二、在分母上做减法(高人)。

发五心:发感恩心、发惭愧的心、发分享之心、发营养心、发俭朴心。

所谓修养,修的是行为,养的是心灵。我们要有好的行为去修养自己的心灵。在物质财富增长的时代,没有心灵的滋养,我们就活得越来越无根,像天上的云飘来飘去,觉得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望感。所以,物质财富叫小东西小环境,精神财富才是大的境界。因此,在淡泊上,我们特别强调不要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要想过得幸福,向内调整一下你的心灵,这叫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精益求精。为人要淡泊,做事要执着。

“猴子爬杆”,高高在上的人,要露脸是不容易的,要露屁股是很容易的。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 3、静、稳、定力

领导者如何运用“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的原则,提高自身修炼境界。每临大事有静气:五静---镜(反思的力量)、净(秩序的力量,精神面貌,战斗意志)、敬(态度的力量,低姿态做人做事)、境(付出的力量,成全别人的人成就最大,付出是人生的境界)、径(简洁的力量)。

第十二讲:

1、从《水浒传》中英雄排位,领导者要注意“分”的重要性。在管理学中,“分”包含两个问题:一是分还是不分,二是分多还是分少。

在事业中,动机是不同的,领导干部分研究动机。需求推动行动,必须满足需求,才能产生动力。

2、根据人有五种不同需求,要尊重下属的需求和满足他们的欲望。

人有五种需求:第一个是生理需求;第二个是安全需求;第三个是社会需求;第四个是尊严需求;第五个是自我实现需求。

层次上有三个规律:一、人是有高有低的;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之内一定有一个主导需求;

三、多样性。

管理的三个不可超越:感情不可超越、性格不可超越、物质利益不可超越。

3、山东文化史上的三种人对后人的影响。山东文化生产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经典的三种人:第一种人---圣人(孔子、孟子、孙子、诸葛亮,文化典型);第二种人---响马(水泊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贾柳楼三十六友反山东义和团造反);第三种人---狐狸精《聊斋志异》(《山海经》《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莹窗异草》《子不语》《夜雨秋灯录》。从这三种人中,可以得出中国男人的六大劣根:胆小、怕事、吃软饭;花心、好色、不负责。

4、利益点决定观点,屁股决定脑袋。第一,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第二,每个人都特别容易忘记自己带着有色眼镜;第三,人们都特别容易痛恨别人带着有色眼镜。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有胸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自我调整心态的三种方法。第一,知道你自己是有色眼镜,没有绝对的公正,没有绝对的平衡(清醒);第二,尊重每一个人的有色眼镜(宽容);第三,你要在人人都带有色眼镜的情况下,通过利益满足,设计一套制度(高明)。

不要让沉默的人寂寞。年青员工不怕现在苦,就怕看不到未来。

公=分字头,私字边。要懂得分才能成就事业。

从历史看管理

从历史看管理 ——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对话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口兴替”,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大多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企业成长的经验并不多,但是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依然给我们留下7丰富的管理经验。无论是组织设计、资源调度、变革管理,还是授权、选拔、考核人才.企业经营都和治国、用兵有很多相通之处。因而,在政界、商界、军界.熟读《史记》、《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的管理者并不在少数。 那么.企业家究竟能从历史中学到什幺?本刊编辑柯恩为此特地采访了国际著名历史学家许俾云教授。 出生于1930年的许侔云教授,幼年时由于身体严重残障,直到十五岁才上学。然而,身体上的不便并没有阻止他在学术的海洋里畅游,最终成为手誉国际的史学大师。他于1962年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获得博士学位后返回台湾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及系主任,并于1970年起赴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任历史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现为该校荣誉退休教授。 许倬云著作等身,重要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文化》、《求古篇》等,在国际史学界德高望重。近年来,他在海峡两岸为企业界人士开设讲座,臧否历史人物,讲解历史典故,从历代王朝的兴衰史中总结出对企业管理有益的启示,深受企业领导者的欢迎。以下是他与本刊编辑的对话。 从历史中学习智慧 企业界从何时开始重视从历史中吸取经验? 我不知道企业界是否真的开始重视学习历史了,如果说已经开始了的话,那么这个风气可能源于日本人,有些日本企业从《孙子兵法》、《易经》、《三国演义》中研究出一些经营策略,并将它们逐渐推广开来。但我个人并不赞成这种做法,我认为他们注重的只是计谋和策略而已,没有挖掘到中国历史中更深邃、更值得学习的东西。 那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什么呢?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人生的智慧。我给台湾和大陆的企业家做讲演,从文官制度的演变、领袖的来源、不同层级之间的沟通讲起,谈到历史上各种领袖作为和作风,希 望企业界的朋友能从这里学到做人和做事的经验。 能否向企业管理者推荐一些历史书籍? 有一部书不是历史书,但确实很有用处,就是《韩非子》。这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今天政治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和主要论证方法。《韩非子》非常深邃,在我看来,它的地位比尼科洛马基雅弗利(NiccoloMachiavelli)的“君主沦》重要得多。对于现代人来说,古文不太好懂。但韩非子的古文是最好懂的古文,因为他的文章逻辑很清楚,而且文句通顺。 如果古文程度比较好,栽还推荐大家看司马光为《资治通鉴>写的按语“臣光曰”。《资治通鉴》中难免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是“臣光日”这部分颇有见解,有些地方非常尖锐,值得一读。 此外,我写的《从历史看领导》、《从历史看组织》也值得一看。 在企业家打开历史书之前,你有什么忠告? 任何历史书,都是某一个史学家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一些事件做出分析判断。每一个研究史学的人,包括我在内,都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难免有一些偏差;每篇文章也是这样。所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学习笔记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学习笔记 长沙黎俊麟 赵玉平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人,北京《圣贤博学》栏目总顾问,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EMBA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总裁班、法国雷恩商学院特聘教授。 第一讲: 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领导要会带队伍):汉高祖“刘邦”如何靠着“张良、萧何、韩信”三杰获得天下?曾国藩如何培养270多名幕僚人才,悟道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储备人才。 1、通过别人完成任务(刘邦用人); 2、不看做了什么事,而是看通过什么人做事; 3、带队伍,用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4、成事、立制、育人。 报时型领导——整个团队都不知道几点了,只有领导知道,大家就都来问领导,领导能够准确地告诉大家几点。领导在的时候,一切正常。这样的管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尽

管一切正常,但是领导自己会很忙碌、很辛苦,因为所有的人都来找领导,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领导来拍板;二是如果领导不在,大家找不到领导,正常的工作马上就会陷入混乱,找不到报时的人,大家都不知道几点了,都不知道工作该怎么干。 造钟型领导——领导知道几点了,但是主要力量不是放在给大家报时上,而是集中力量给大家造一个钟,不管自己在不在,不管自己说不说,所有的人只要看看钟就知道几点了。让组织有一种自动运行的机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领导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该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因为正常的事情、例行的事情,有制度管、有下属管,不用领导自己管。只有那些超出制度框架之外的事情,领导不管就没人来管,这时候才需要领导亲自上阵。 管理首先要把基础的、基本的事情做对。基本的事情就是为组织建立一个自动运行的机制,把基础的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基础管理的四化是制度化、标准化、结构化、流程化。通过基础管理,要让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遇到了正常的、例行的事情时都知道该怎么做。这好比是一座大楼的框架和支柱,先把框架和支柱建结实了,然后才能搞内部装修。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是所有组织的基础,一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于一座大楼,如果框架和

历史人物作文

历史人物作文 历史人物作文篇一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我喜欢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 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却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为世人永远展现出他那圣洁的光辉 历史人物作文篇二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他曾在少年时立下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他曾经呕心沥血救穷苦百姓于水火之中,他工作日理万机,兢兢业业,对待百姓和蔼可亲平 易近人,他就是咱们新中国杰出的领导人、人民的好总理——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周恩来。周恩来一生好学,熟练掌握六国语言,精通英语和俄语,其次是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周恩来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官,他的随机应变令人折服。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的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对美作战的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这支钢笔。”美国记者听后顿时哑口无言。本来这位记者的本意是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 部编版

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对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拓展和延伸,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历史人物故事的兴趣,进一步掌握复述故事,在搜集、了解、交流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我国灿烂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本单元即学生熟悉的一组历史人物故事,并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这些故事的特点和作用,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故事的兴趣。 第二部分提出了交际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在班级故事会上讲给同学听。故事会是中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聆听品质。 第三部分按照讲之前、讲的过程中、讲完之后的流程,提示了各环节的具体要求。讲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要熟悉故事内容;提取和整理重要信息,写在卡片上;还要估计听众会有哪些疑惑,将相关说明准备好。讲故事时要注意一定的技巧:一是要注意语气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二是为了避免想不起来故事信息,可以利用小卡片进行提示。讲完之后要加强互动,听众要积极评价,提出建议,讲述者要倾听建议。 小贴士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有关讲故事的练习,整套教材安排了多次。一、二年级讲故事重在讲清楚、讲完整。三年级下册《趣味故事会》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把故事讲得吸引人。本次《讲历史人物故事》明确提出“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意在引导学生在讲述时,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变化讲述的语气,配上恰当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引起听众的兴趣,逐渐实现把故事讲述生动的目标。“用卡片提示讲述内容”意在帮助学生顺利讲述,不遗漏故事的重要信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历经千百年仍广为流传。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讲历史人物故事”。仔细阅读表达提示,我们会发现,讲故事的前提是借助课内外阅读,在众多的历史故事中确定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多次阅读后利用小卡片记录重要信息来帮助记忆,同时为后面讲述故事起提示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便于听众理解故事内容,要针对听众可能有疑惑之处做适当说明。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把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借助肢体语言和恰当的语气将人物形象生动再现。最后,要善于倾听,借助他人建议完善个人表达。既要敢说、会说,也要善听、善思,引领学生不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大量的阅读中筛选口语交际内容,准确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借助肢体语言和恰当的语气表现人物形象,说清故事情节。(重点) 3.提升学生表达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相互学习,悦纳他人建议的表达意识。 4.感受历史人物形象,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感染。(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经典的历史故事。制作班级同学讲故事的视频及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历史人物故事,确定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话题 师: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还有匡衡凿壁借光、刘备三顾茅庐……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你在课外阅读中,又读到了哪些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呢? 生1:我在哥哥的语文书中读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 生2:爸爸向我推荐了《晏子使楚》的故事。

生3:我在《三国演义》中读到了《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生4:我还在《三国演义》中读到了《草船借箭》的故事呢。 师:真是一群可爱的小书虫!那么,就让我们开一个故事会吧,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讲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领学生初步体验读历史人物故事带来的成就感,为后文的故事分享铺垫积极情感。 二、联系课前,做好准备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希望大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并且多次朗读,将故事读明白,读懂,你们做到了吗? (生齐声回应“做到了”,并拿出自己准备的历史人物故事。) 师:怎样把故事清楚、准确、生动地讲给大家听呢?老师想请多次参加故事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经验。 生:我觉得要想把故事讲清楚,必须要把故事读懂,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说得好,所以,我建议大家一会儿再把故事读一读,运用我们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简要复述内容的方法说清楚故事内容。 生:我们在台上讲故事的时候,经常因为紧张而忘词。所以老师教了我一个小窍门,让我做一张手卡,把故事的梗概或重要的信息写在上面,讲故事的时候,一旦有忘词的情况就可以看一眼,做个提醒。 师:多好的小技巧!事不宜迟,大家赶紧制作自己的小卡片吧! (生动手制作。) 师:小卡片制作好了吗?有了他人的经验分享,你们的故事一定会讲得更精彩!大家都知道××同学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欣赏他的一段表演视频,看一看,他的表演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成功的经验呢? (课件播放一段同学参加故事比赛的精彩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生1:老师,我看懂了,××同学在讲故事的时候,不仅声音清楚响亮,还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的语气。 生2:老师,他不仅语气有变化,还用手配合做动作。 生3:还有,还有!我注意到××同学的表情也是在变化的。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放弃,另辟蹊径的智慧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放弃,另辟蹊径的智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作文(60分) 在非洲,土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在一个固定的小 木盒子里面,装上狒狒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狒 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伸不出来了,人们以前用 这种方法捉狒狒。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虽然动物保护法让这种行为已经废除,但是人们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 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是,审视一下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很 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 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放弃低俗,选择崇高 喟然于那修行的苦行僧,他们放弃安逸和享乐,坚定向佛,终成 一代大师;感慨于那只身穿越沙漠的旅者,他坚守对生命的尊重,放 弃灰心和妥协,终达沙漠的边缘;人生在世,生命苦短,又时常面临 着各种抉择,无论怎样,请记住:放弃是为了更好的坚守,坚守也要 学会放弃。 放弃,是一种智慧,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不代表着输掉一切。有时放弃是一种洒脱,是一种超越。所谓的“星期日画家”——高更,就是这样一个智者,当他深切地感受到自 己的证券交易员职业与爱好之间的矛盾时,他选择了放弃职业。作为 经纪人,刻板乏味的生活防碍了他用敏感的画笔去描摹那灵光一现的 事业。而在当时,社会上名流艺人、百姓大众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发 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热望。他真切感到绘画才是他真正的事业。最终, 他功成名就,自由地表达看法,脱离早已熟悉乏味的世俗生活,终成 一代艺术大师。不得不说,放弃乏味世俗的生活,潇洒从容的态度成 就了高更的艺术。所以,放弃循规蹈矩的生活,才会换来对艺术天地 的追求。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历史人物与事件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历史人物与事件 此法主要是指援引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近年高考作文,有很多考生写了历史人物与事件。如2002年《心灵的选择》,许多人借助历史展现自己的视野:屈原与汨罗江,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苏武的牧羊守汉节,昭君的出塞,诸葛亮的谦思,李白的“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苏东坡的“突围”,岳飞与风波亭,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些事例不仅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说服力,而且表现了作者的视野及阅读的积淀。 此法选料剪材应该注意: 1.选例典型,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史实要能和观点相吻合。事例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力求以少胜多。 2.先后顺序,合理安排。如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从今到古,从国外到国内)。 3.叙述史实,详略有致。对皆知的要简练概括;对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可以以一个事实,展开想象,精心描绘;也可通过几个简明片断,扼要援引。

4.事件人物,据需取点。如: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曾经靠编草鞋维持生计,因家贫曾向管理河道的小官借米过日子,见魏王时穿粗布补丁衣服,草鞋带子也是断了之后接起来的,一生只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不久就退隐了;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臣用厚金聘礼到濮水请他做宰相,在濮水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的比喻拒绝了邀请;庄子对待生死显得很理智,其妻死后,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席地而坐,“击缶而歌”。这些常识是大家有所了解的,这些素材可以包含着“选择”“欲望”“孤独”“尊严”“诱惑”“生命”等意义,要对素材所包含的信息有所思考,善于根据文章的需要,去选取某一点,从某个侧面去挖掘、联想、想象,为文章所用,切不可将知道的都写而成为无目的的谈古。 5.有叙有析,不忘议论。分析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可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后。总之应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充分显露事例与论点的关系,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 也应注意,近几年,高考作文趋古避今,成了一种时尚,大多考生平时缺少积累,作文时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写出来的多是“普及型”的名人轶事,说“勤奋”便祖冲之、李时珍、陈景润,谈“爱国”便屈原、岳飞、孙中山。几十万考生,同写一个作文题,都是写尽人皆知的几个人、几件事,岂不让人生厌!要懂得当一种写法成为流行时,其危险系数就大了。大量的李鬼冒充李逵,李逵就必须有新招数;

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金庸演讲稿)

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金庸演讲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开场白 一九九四年、我曾经来台北参加一个和杨照先生、詹宏志先生一起的谈话会(由“人间”、远流出版合办),谈话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到过几个城市中印象最深刻的。听众程度极高,而且问题十分深入,很有深度,和台北的朋友见面实在开心。 今日在这里看到这个场面,好像各路英雄好汉来此参加武林大会一样。其实我本人不大喜欢开演讲会,过去我办《明报》时,若有意见就写社评,不过这有个缺点,就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没有赶的,讲得自以为对了,其实对不对也不知道。所以我不爱演讲,但爱对话。 《中国时报》浮世绘版开办“金庸茶馆”,早期本来想叫“金学研究”,但“金学

研究”这四个字很不敢当, 第一,我的小说不能当成学问,所以金学不成立,但叫“金庸茶馆”,读者有兴趣的,各位可以坐下来聊聊天,批评、骂、称赞都好,今日“金庸茶馆”开张,各位坐在这里,对我或我的小说有任何不满意的,都欢迎提出意见。 我的小说一向写人物,而历史又是我一向比较有兴趣的,所以将讲题定为“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各位来听演讲,想必是对我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也没做过什么杀人放火的大事,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建立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也没什么家庭悲剧,这个人生是很圆满的。 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各位都知

道史诗“伊里亚德”的故事:希腊人去打特洛伊城,就为了一个美人海伦,海伦现在成了西方社会中美人的代名词。在希腊神话中,有三个女神,一个是希腊大神的妻子朱诺、一个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一个是爱神维纳斯,她们三个一向自认最美,便请特洛伊城的王子评定谁最美丽?这个评定、选举是经过贿赂的,当然是不公道,说来这种选举文化不但最差、也最落后。朱诺贿赂王子,要给他全世界最多的金子、财富;雅典娜要给他全世界最大的智慧,成为最聪明的人;维纳斯则说,可以给他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做为爱人。王子心想,他已经是个国王,财富不少,而当个聪明人能干什么?所以决定把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希望得到全世界最美的女人──他得到了海伦。 如果把这个问题回到自己,你我会做怎样的选择?我想选最有财富或最聪明的人都不少,但选最美的人可能希望得到最爱的女人,你爱的女人不一定要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获奖名片】医学泰斗 【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颁奖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事迹】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

2017届高三历史冲刺模拟试题

江华县三模历史试题 24.《大戴礼记·保傅》说:“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燕者也。”材料反映了西周 A.在中央采用三公九卿制B.以官为师,官师合一 C.重视对君主的教育培养D.王室衰微,三公专权 25.《史记·平准书》中记载:(汉武帝)官府“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材料最能说明汉代 A.实行官商分利,发展商业B.以行政手段控制市场运行 C.实行官府专卖,垄断市场D.以经济手段稳定市场物价 26.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说:“本朝进士,初亦如后制,兼采时望。真宗时,周安惠公起,始建糊名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由此推断,宋代科举 . A.杜绝了官员腐败B.减少了取士科目 C.增加了录取人数D.忽略了考生品行 ------选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705页表1反映了明朝 A.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正式确立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 C.银两制货币体系维护了社会经济稳定 D.赋税折银,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28.美国汉学家芮玛丽(Mary Clabaugh Wright)这样评价洋务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这一评价意在突出洋务运动 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的进程 C.科技改革与政治改革相脱离 D.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29.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点评。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恩格斯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据此推断,他认为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是

民间故事智慧故事

民间故事智慧故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民间故事 白蛇传 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的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

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跟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广泛流传,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民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到了现代,公案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是流传极广。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幻想故事 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又继续发展,反映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信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某些

社会矛盾。幻想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出现的情节、事物和一部分人物,大都带有超自然的性质。它常把某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它借助法术和宝物的帮助,实现贫困、诚实主人公的愿望和憧憬,并对恶人、贪心者予以惩罚。这类故事中的宝物大多为日常事物,它们的神奇性能实际是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的理想化,并且经过幻想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幻想故事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也时有变异;叙述经常夹有韵语。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毛衣女》、陶潜《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里的《叶限》、《旁》和《原化记》中的《吴堪》等,记录的都是古代流传的幻想故事。 以动物为主人公。故事里的动物常被拟人化。这类故事,有的借动物之间的纠葛表现某种社会现象、人与人的关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学人风度”多维解读与运用 高考作文要求“材料鲜活”,于是最新的社会热点人物和焦点事件成了考生的新宠,但这种“鲜活”素材的定向聚焦,必然导致“撞衫”,使文章失去特色。其实鲜活固然指“新”,但用少有人知或少有人用的历史人物、事件关照现实,同样是新,而且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既避免“撞衫”,又翻出了新意,还展现了个性,肯定独树一帜,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史海钩沉,本期及下期钩起“民国学人”逸事,从备考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素材积累,以求推陈出新,考场制胜。 【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

赵玉平向历史人物借管理智慧

赵玉平教授莅昌做精彩演讲,现根据录音整理并摘刊如下,供参考。 向历史人物借管理智慧 有一个大师曾经说过,所有的历史都是思考的,在历史所有发生的事,背后都有一种东西叫思想,我们看历史从思想角度去分析这些人和事,能够发现规律。历史不会重复它的事实,但历史会重复它的规律。我们看历史能够改善今天的生活。 在《孙子兵法》里曾经谈到一个小问题,如何让一块石头在水上飘起来其实特别简单。小的时候大家都玩过打水漂,打水漂找一个石头,我们找一个角度,用一定的力度一出手,石头自然会在水上飘起来。如何飘起来我们借助角度、力度、高度、速度。所以我们认为智慧就是把握度的技巧,把握度的技巧主要有四个方面:力度、角度、高度、速度。 既然向历史人物借智慧,那中国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的中国历史上有三类英雄:第一类英雄叫武的英雄。比如说看《三国》,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我们上小学就会认识到。第二类英雄叫文的英雄。诸葛亮、刘伯温、张良、陈平、徐懋功,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满脑子都是智慧,这个上中学我们才能了解。第三类叫管理英雄。只有你知识达到一定层次,你才发现这种英雄了不起。 我给大家讲两个管理英雄:第一个刘备。文不如诸葛亮庞统,武不如关张。也不用写文章,也不用上马打仗,但是人家得天下。因为什么呢因为人家能调动这些文武的英雄。第二个管理英雄宋江。你想想,宋江是什么人山东省郓城县县衙的押司。文也不能文,武也不能武,说面貌又黑,五短身材。凭什么人家一定有特殊的才能,特殊的技巧,所以我们把刘邦、刘备、宋江这种人称为领导英雄。他能调动这些文的英雄和武的英雄给自己去打天下,这种人叫领导英雄。 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你都干了,你叫劳模;你不干让别人干,你就是领导;让十个人干,你是小领导;让一万人干,你是大领导;让一百万人干,你就是领袖。你能调动山川大地、飞禽走兽都给咱们干,那您就是佛祖。 我们怎么看管理水平很简单,作为一把手,你跟我讲一讲你手下的四梁八柱都是谁你手下有什么人才没有这些人你怎么发现的怎么使用的怎么培养的你把人这事给说清楚,才算你有水平。所以我们如果看一个领导的水平,这句话就是:看一个领导的水平不看他做什么事,看他用什么人做事。刘备为什么水平高用关羽、张飞、诸葛亮做事,唐三藏为什么水平高用孙悟空做事。刘邦为什么水平高用张良、陈平、萧何、韩信做事。

讲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文化内容教学的有效策略范文

讲座稿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文化内容教学的有效策略 漳平市桂林逸夫小学郑桂春 品社课程中的历史与文化教学内容是学生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自身,思考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体验历史情感中逐渐建构个人的道德。 一、品社课程教师在历史与文化内容教学中易陷入的误区 1.偏重历史知识的教学; 2.教学目标定位求大、求全; 3.教学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二、品社课程中历史与文化内容教学的内容处理的原则 1.单元意识 各版本的教材都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单元下分为不同的主题。每一个主题包含着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的内容体系,因而也蕴含着相对独立的教育价值。如果单从一个主题入手开展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的前后衔接上都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如果能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对每一主题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开展教学,就可以达到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包括第1课《伟大的先人》、第2课《我国的国宝》、第3课《我们的国粹》,共3个主题。教材的编写没有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一人一事的叙述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揭示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古代文明。教师站在单元教学的高度,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揭示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一线”“两面”“两点”。 “一线”:以中国古代历史朝代为一条时间的主线。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两面”: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时间的主线上,突出两个方面的辉煌,即长城和孔子,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作出的巨大贡献。 “两点”:中国的汉字和中医药是中国古老文化成就的重要代表,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医是我们祖先在大自然斗争中,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

《向历史人物借智慧》赵玉平 ——品西游说团队 赵玉平老师透过文学、历史、哲学背后的东西,悟透出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本质,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通过《西游记》师徒5人(因为白龙马也给人物化了,暂且就称他们为师徒5人吧)性格的差异、能力的大小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工作态度在选人用人管理学中的重要性。 赵老师根据这师徒5人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这么给他们定位的。孙悟空的职场定位是市场营销部总监、沙和尚是后勤保障部部长、白龙马是总裁驾驶员、猪八戒是集团办公室主任。市场营销面对的市场份额是用销售业绩和销售能力来说话的,但凡能用数字来说话的岗位,要求的员工素质就是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这个岗位非孙悟空莫属。沙和尚任劳任怨、为人厚道、善良、忠诚,自然后勤保障部的职位也最适合于他。白龙马就是总裁的专职驾驶员,这个只要有责任心,人品没啥大问题,技术好就完全能干好这份差事。在这一节中,赵玉平老师重点说了猪八戒,也重点分析了猪八戒为啥能干好办公室主任的角色。 赵玉平老师说,有的人是用能力工作的比如孙悟空;有的人是用身体工作的比如白龙马;有的人是用资源工作的;有的人是用生活方式工作的。而猪八戒恰好是用他的生活方式来工作的范例。猪八戒要能力没能力,要学历没学历,好色贪吃还特别爱发牢骚。但是唐僧看着他顺眼啊,猪八戒吃的就是顺眼饭。这个顺眼饭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的,不管你有多么的不招人喜欢,只要大头儿喜欢,那就齐了。我的建议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还是尽可能地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性之间的顺眼饭吃起来还好说,异性之间的顺眼饭吃起来那是要丧失尊严的,是要承受周围人们异样眼光和指指点点的。在当下,吃饭一定要吃的光明磊落、理直气壮才好。 赵玉平老师在这一节中还提到了一个成功团队的四大特点: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获得外部支持,三是角色认同,四是能岗匹配。在这里我只谈自己非常浅显的一点感受。我感觉对于整个集团,各个分公司、各个部门就是相对独立的团队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精诚团结、鼎力配合就一定会使整个集团的事业蒸蒸日上、所向披靡。相反如果个体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互相拆台那就是这个集团的大不幸了。浪费了集团的资源不说,也阻碍了集团的健康、和谐和有序发展,这样的团队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拉不到战场上去的。这就像一个见到有钱、有权、有势的男人,就崇拜的五体投地,摇尾献媚的女人一样,是承担不了大任的。 理论上的东西要想付诸实践,就一定得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流程,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乾坤绝不是一句空话。我相信在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东西。很多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静静的去悟一些东西,永远都比肤浅地模仿要受用、受益的多。所以说,管理中学人用人很重要!

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人物

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人物 发表时间:2011-11-15T13:34:55.250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韩文孟凡香[导读] 在中国的历史上用人,如他在用人中从七个方面去考察人、选拔人、使用人、推荐人,值得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借鉴。 韩文孟凡香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学府 【摘要】诸葛亮的名字是智慧的代名词,他的形象是不朽的历史人物和文学艺术的典型,受到我们全民族的喜爱、赞赏与敬佩,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材中出现的相关诸葛亮的课文,对其进行了分析、认识。【关键词】诸葛亮;足智多谋;智慧化身 在现实生活中,《三国演义》是著名的历史小说,也是三国时期的开明丞相,在公元221—263年,在我们高中历史教科书上,对诸葛亮也有独到的介绍,我们学历史和读该书一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享受,感到历史书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古代历史时期的战略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杰出的政治家。 一、诸葛亮在历史用人上也有独到之处 在中国的历史上用人,如他在用人中从七个方面去考察人、选拔人、使用人、推荐人,值得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借鉴。一是问之以是非观其志,看一个人的志向如何?世界观怎么样。二是穷之以辞观其变,看反应快慢,是否思维敏捷。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看一个人是否有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否有胆有识,善于决策,当好参谋。四是告知以困难,而观其勇。这就看一个人遇上急、难、危的事情,能不能挺身而出,敢于向困难挑战。五是将之以利观其廉,看一个人在金钱物质面前是不是拜金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者,见利忘义,饱起私囊,还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否孝顺和尊敬父母,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就别谈工作和别人了,对这样的人就要提防。六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看酒后是否失态,而伤其大雅。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看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诸葛亮不但在用人上有独到之处,在其他方面在历史上也是影响很深远的。 二、诸葛亮足智多谋,有经天纬地之才 中学历史教科书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的为人和建树,诸葛亮忠于君主,辅佐先帝和后生。这些在高中历史也做以深刻的介绍,对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诸葛亮在历史的知名度是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的。全国人民都熟悉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形象,对历史人物诸葛亮,高中历史课本介绍以外,现在了解的并不是十分很多,但是经典的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面对历史人物,正如高中教科书上说的那样,对以历史人物要有正确的评价。在就是历史上《出师表》,把治国治家描绘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三、诸葛亮的形象不朽 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书中已经对历史人物做了简单明了的介绍,诸葛亮既是历史人物,也是不朽的历史艺术典型,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描述可以说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是具有历史性和权威性的代表作。《三国志》,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志向、高瞻远瞩、世事洞明、品德优秀,高中历史对诸葛亮的治国成就的实事求是的介绍,“千古一相”的历史形象就非常高大。而高中课本对诸葛亮的介绍不是很多,虽然也提及诸葛亮在阵法和战法上很有出其不意造诣,“推演兵战法,作战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并且善于思索,有“木牛流马”、“损益连弩”等发明,但是高中课作了介绍比较实在可信:“然亮才,於治戎为长,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四、诸葛亮尽心尽力,死而后己 高中教科书上,我们知晓诸葛亮的尽心尽力,也就是终于职守,进入角色。《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主要是一个杰出忠臣良相,更是神奇军师、智慧的化身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教科书已经向我们介绍,历史上历代文人墨客都比较看重历史人物诸葛亮,他对刘氏君主的忠贞,他依法治国,诸葛亮清廉、淡泊名利,“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全社会人们的广泛称道,这些都是历代所仰慕的。历史上的文人墨客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怀念和仰慕崇敬之情。尤其是“鞠躬尽粹”的精神,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信条核心追求。我们还时常听见一些流传的关于诸葛亮的神奇传说,如《三国演义》中就有著名的“空城计”故事等,形成了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的形象开始被罩上神秘色彩。 五、诸葛亮成为社会智慧的化身 历史反映向我们介绍了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国家和社稷,高中历史介绍了三国时期由于充满了各种政治、军事的矛盾与冲突,历史素材丰富,所以三国故事被社会广泛地传说。在唐代历史引述了“死诸葛怖生仲达”的历史故事以说明“刘氏重孔明”,其内容比魏晋南北朝时更加离奇,喜欢更加浓厚,带有明显的民间传说喜爱的色彩。社会的流传发展到至真成熟,广泛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民间艺术形式,形成了人民大众传承的经典。随着“三国平话”的普及,就出现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历史内容生动,不妨视之《三国演义》的蓝本。通过历史介绍三国中的人物,人们将诸葛亮转身成为社会智慧的化身,特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塑造了诸葛亮政治、军事、外交三方面集中的人才,作战冷静、自信潇洒、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完人。 《三国演义》和高中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诸葛亮形象是历史上人民大众的智慧结晶,是历代人民理想、愿望、希望的凝聚,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道德观与审美情趣和社会的发展,所以为全社会所推崇。 【参考文献】 [1]陈林芳.由诸葛亮想到用人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0. [2]周国兴.诸葛亮“辨才七法”[N].中国人事报,2000. [3]宋文翠.论《三国志演义》的心理战术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