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穷级数知识点

无穷级数知识点

无穷级数知识点
无穷级数知识点

无穷级数

1. 级数收敛充要条件:部分和存在且极值唯一,即:1lim n k n k S u ∞

→∞

==∑存在,称级数收敛。

2.若任意项级数1

n n u ∞=∑收敛,1

n n u ∞=∑发散,则称1

n n u ∞=∑条件收敛,若1

n n u ∞=∑收敛,则称级数1

n

n u ∞

=∑绝对收敛,绝对收敛的级数一定条件收敛。. 2. 任何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是lim 0n n u →∞

=

3.若有两个级数1

n n u ∞=∑和1

n n v ∞=∑,11

,n n n n u s v σ∞∞

====∑∑

则 ①1()n n n u v s σ∞

=±=±∑,11n n n n u v s σ∞∞==????

?=? ? ?????

∑∑。

②1

n n u ∞=∑收敛,1

n n v ∞=∑发散,则1

()n n n u v ∞

=+∑发散。

③若二者都发散,则1

()n n n u v ∞=+∑不确定,如()1

1

1, 1k k ∞∞==-∑∑发散,而()1

110k ∞

=-=∑收敛。

4.三个必须记住的常用于比较判敛的参考级数:

a) 等比级数:0111n

n a

r ar r ∞

=?

∑,收敛,r 发散,

b) P 级数: 11p

n n ∞

=>?=?≤?∑

收敛,p 1

发散,p 1

c) 对数级数: 21

ln p

n n n ∞

=>?=?≤?∑收敛,p 1发散,p 1

5.三个重要结论①11

()n n n a a ∞

-=-∑收敛lim n n a →∞

?存在②正项(不变号)级数n a ∑收2

n a ?∑收,

反之不成立,③2n a ∑和2n b ∑都收敛n n a b ?∑收,n n a b n

n

或 收

6.常用收敛快慢

正整数 ln (0)(1)!n n n n a a n n αα→>→>→→ 由慢到快 连续型 ln (0)(1)x x x x a a x αα→>→>→ 由慢到快

7.正项(不变号)级数敛散性的判据与常用技巧

1. 达朗贝尔比值法 11,lim

1,lim 0)1,n n n n n

n l u l l u l μμ+→∞→+∞

?

=>≠??=??收

发(实际上导致了单独讨论(当为连乘时)

2. 柯西根值法 1,lim 1,1,n n n n l u l l n l μ→∞

=>??=?

收发(当为某次方时)单独讨论

3. 比阶法 ① 代数式 1

1

1

1

n n n n n n n n n n u v v u u v ∞∞∞∞

====≤???∑∑∑∑收敛收敛,发散发散

② 极限式 lim n

n n

u A v →∞=,其中:1n n u ∞=∑和1n n v ∞

=∑都是正项级数。

1

1

1

1

1

1

1

1

1

1

? 0 ? 0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u v u v v u u v A u v u kv u v A v u v u u v v u ∞∞∞∞

====∞∞

==∞

=====→→

是的同阶无穷小和敛散性相同。

是的高阶无穷小收敛收敛,发散发散。

()322

11111222

ln ln ln 1~~1111n n n n u n n n n n n n n n ∞

=++?

??==+ ?----??

1113220

001

2

210113n n n

n n x x dx u dx xdx x x n ∞

=?≤=≤=?++∑?

??,也可选用基准级数31

21n n ∞

=∑就可知原级

8、任意项级数的敛散性的判据与常用技巧

● 莱布尼茨判交错级数(任意项级数的特例) ①lim 0n n u →∞

= ②1n n u u +≥?0

(1)n n n u ∞

=-∑收敛。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如果①不满足,则0

(1)n

n n u ∞

=-∑必发散,若只有②不满足,则不一定收敛还

是发散,要使用绝对收敛判别其敛散性。

● 任意项级数判敛使用绝对值,使之转换为正项级数,即绝对收敛、条件收敛或发散。

● 任意项级数判敛的两个重要技巧:

()a 微分积分法。换成连续变量,再利用微积分相关定理与性质。

()b k 阶无穷小试探法。在不能估计出通项的无穷小阶次时,使用该试探法,

9.幂级数 00

()n n n a x x ∞

=-∑

1.阿贝尔(Abel )定理

如果级数0n

n n a x ∞

=∑当20001 0, =00n n x x x x a x ∞

=??

=≠?= ???

∑因为显然收敛点收敛,则级数在圆

域0x x <内绝对收敛;如果级数0

n n n a x ∞=∑当1 x x =点发散,则级数在圆域1x x >外发散。由阿

贝尔(Abel )定理可见收敛点集或发散点集是分别连接成对称连续区域,这一定理是引入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区域概念的理论依据。注意,除()00 0x x x =≠外,该定理并没有完全保证圆上每一点的敛散性,正确理解阿贝尔定理是学好幂级数的关键。如

推论:如果0n n n a x ∞

=∑不是仅在0x =一点收敛,也不是在整个数轴上都收敛,则必有一个确

定的正数R 存在,使得:

1

n n n x R x R x R x R R a x ∞

=<>==-∑当 时,幂级数绝对收敛;当 时,幂级数发散;

当 与时,幂级数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我们称为的收敛半径。

10.幂级数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区域 已知00()n n n a x x ∞

=-∑,若1

lim

lim n n n n n n

a a a ρρ+→∞

→∞==或;则根据比值判敛法有:

1000+1

1

lim

1=lim n n n n n n a a x x x x x x R a a ρρ+→∞

→∞-=-

●收敛半径R :11lim , 000, n

n n a a R R R x ρρρρ→∞+?=≠???

==+∞???=?==+∞???

全平面收敛, =0只有一个收敛点。

●收敛区间()00, x R x R -+:级数在()000, x x R x x R x R -

间是非空点集,对00

()n

n n a x x ∞=-∑至少在0x x =处收敛,对0

n n n a x ∞

=∑至少在0x =处收敛。由阿贝尔

定理可以推出:幂级数的条件收敛点只能位于收敛区间端点。

●收敛域:由于级数在收敛区间的端点上(收敛半径R 上)收敛性待定,故收敛域是

()00, x R x R -+、[)00, x R x R -+、(]00, x R x R -+或[]00, x R x R -+四种情况之一。

3.在收敛区域内的性质 (1)

0n

n n a x

=∑的和函数()f x 连续并有任意阶导数;

(2)

0n ∞

=∑

可逐项微分 10

1

'()()n

n n n n n f x a x na x ∞

-=='==∑∑

(3)

n ∞

=∑

可逐项积分

1

()()1x

x

n

n n n n n a f x dx a x dx x n ∞

+====+∑∑

?

? (4)

n

n n a x

=∑绝对收敛。

11.利用泰勒公式可将常用初等函数展开成幂级数-泰勒级数

展开的充要条件是泰勒公式中余项(包括拉氏余项,佩亚若余项)为零。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麦克劳林展开结论。

①011n n u u ∞

==-∑ (1,1)u ∈- ②0

1(1)1n n n u u ∞

==-+∑ (1,1)u ∈- ③0!

n

u

n u e n ∞

==∑ (,)

u ∈-∞+∞ ④21

sin (1)(21)!n n

n u u n +∞

==-+∑ (,)u ∈-∞+∞

⑤21

cos (1)(2)!n n

n u u n +∞

==-∑ (,)u ∈-∞+∞

⑥1

1

1

1

(1)ln(1)(1)

ln 2n n n n n u u n n -∞

-==-+=-?=∑∑ (1,1]u ∈-

⑦0

(1)(1)

(1)!

n

n

n n n n u u C u n α

αααα∞

==-???-++==∑

∑ (1,1)u ∈- ⑧21301

tan 21

3n n u u u u n +∞

===+++∑…

⑨2130

(1)1

arctan 213n n n u u u u n +∞

=-==-++∑… [1,1

]u ∈- ⑩

()

()()()()

()2

1

111010

1 1 ln(1)

11111 1 1!1!!1!n

n

n n n n n n n n x

x nx

x x n

x e e n n n n ∞

==∞

+-=====

<=---===-=-++∑∑∑

∑∑∑,

5. 幂级数求和方法 ● 函数项级数求和方法

一般先求收敛域,然后逐次积分或微分,利用上述10各泰勒级数结论进行零部件组装 ● 数项级数求和方法

构造辅助幂级数法。

付立叶级数

1.周期函数展开成付里叶级数

?()f x 为在[], l l -上周期为2l 的周期函数,则

011()cos ()(cos sin ), 12()sin l n l n n l n n l n a f x xdx a n n l l

f x a x b x n l l b f x xdx l l ππππ∞-=-?

=??=++??=??

?∑?其中

?特别地,当l π=时

01

1()c o s ()(c o s s i n ) 12()s i n n n n n n a f x nxdx a f x a

nx b nx b f x nxdx πππ

πππ∞

-=-?=??=++??=??

?∑?其中

? 当()f x 是偶函数

001

001

12()cos ()cos 212()cos ()cos 2l n n n n n n n x n x f x a a a f x dx

l l l l f x a a nx a f x nxdx

π

ππππ∞

=∞

==+==?=+=∑?∑? ? 当()f x 是奇函数

01

1

2()sin

()sin 2()sin ()sin l n n n n n n n x n x

f x b b f x dx

l l l l f x b nx b f x nxdx π

ππππ

=∞

====?==∑?∑?

2.非周期函数展开成付里叶级数方法

如果非周期函数()f x 只是定义在区间[][]0, 0, l π 或 ,两种区间可以令t x l

π

=相互转换,为了利用付里叶级数展开,必须将()f x 拓展,其方式有两种,即:

(1)偶拓展 令 () 0()()0

f x x l

F x f x l x ≤≤?=?--≤

0x l ≤≤上的函数值即为()f x 的付里叶展开。

(2)奇拓展 令 () 0()()0f x x l

F x f x l x ≤≤?=?---≤

取0x l ≤≤上的函数值即为()f x 的付里叶展开。 3.狄利克雷收敛定理

设函数()f x 在[], l l -上连续或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并且至多只有有限个极值点,则()f x 的付里叶级数收敛。并且:

()()()()()()

01, 00(cos sin ) 2200 2

n n n f x x f x f x a S x a nx b nx x f l f l x l ∞=?

??

-++?=++=??

?-++=±?

?∑当为连续点,当为第一类间断点,当为区端点

级数知识点总结

级数知识点总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十二章无穷级数 一、 常数项级数 1、 常数项级数: 1) 定义和概念:无穷级数: +++++=∑ ∞ =n n n u u u u u 3211 部分和:n n k k n u u u u u S ++++== ∑ = 3211 正项级数: ∑∞ =1 n n u ,0≥n u 级数收敛:若S S n n =∞ →lim 存在,则称级数 ∑∞ =1 n n u 收敛,否则称级数∑∞ =1 n n u 发散 2) 性质: ? 改变有限项不影响级数的收敛性;如级数收敛,各项同乘同一常数仍收敛 ? 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级数 ∑∞=1 n n a , ∑∞ =1 n n b 收敛,则 ∑∞ =±1 )(n n n b a 收敛;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两散和、差必发散. ? 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不改变其收敛性级数 ∑∞ =1 n n a 收敛,则任意加括号后仍然收敛; ? 若级数收敛则对这级数的任意项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其和不变,且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则原来级数也发散注:收敛级数 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 注意:不是充分条件!唯一判断发散条件) 3) 审敛法:(条件:均为正项级数表达式: ∑∞ =1 n n u ,0≥n u )S S n n =∞ →lim 前n 项和存在极限则收敛; ∑∞ =1 n n u 收敛? {}n S 有 界; ? 比较审敛法:且),3,2,1( =≤n v u n n ,若∑∞ =1 n n v 收敛,则∑∞=1 n n u 收敛;若∑∞=1 n n u 发散,则∑∞ =1 n n v 发散. ? 比较法的极限形式: )0( l lim +∞<≤=∞→l v u n n n ,而∑∞=1n n v 收敛,则∑∞=1n n u 收敛;若0lim >∞→n n n v u 或+∞=∞→n n n v u lim ,而∑∞ =1n n v 发散,则∑∞ =1 n n u 发散. ? ,当:1l 时,级数∞=1 n n u 发散;1=l 时,级数∞ =1 n n u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2、 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审敛法:交错级数: ∑ ∞ =-1 )1(n n n u ,0≥n u 满足:),3,2,1( 1 =≤+n u u n n ,且0lim =∞ →n n u ,则级数∑∞ =-1 )1(n n n u 收敛。 条件收敛: ∑ ∞=1 n n u 收敛,而∑∞ =1 n n u 发散;绝对收敛:∑∞ =1 n n u 收敛。 ∑∞ =1 n n u 绝对收敛,则 ∑∞ =1 n n u 收敛。 其他级数:二、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 ∑∞ =0 n n n x a )

最新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最新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灯L1、L2的额定电压均为6V,L1、L2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逐步调大电源电压至电路允许的最大值,此时() A. L1正常发光 B. 电源电压为12V C. 电路总电阻为30Ω D. 电路总功率为 2.4W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乙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0.6A、I2=0.3A,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I2=0.3A,则L2正常发光,故A错误; 由图乙可知,L1两端的电压U1′=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 U=U1′+U2=2V+6V=8V,故B错误; 由I= 可得,电路总电阻: R= = ≈26.7Ω,故C错误; 电路的总功率: P=UI=8V×0.3A=2.4W,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图乙可知两灯泡额定电流下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灯泡额定电流中较小的,即额定电流较小的灯泡能正常发光,根据图象读出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电路的总功率.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变亮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变暗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变亮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变暗 【答案】D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 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L变暗,AC不符合题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结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4Ω.闭合开关S,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1.44W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2W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2.25W D. 电压表示数从0V增大到2.4V 【答案】C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2=I2R2=()2R2= ,所以,当R2=R1=1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 大,则P2大==2.25W,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示数为

级数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无穷级数 一、 常数项级数 1、 常数项级数: 1) 定义和概念:无穷级数: +++++=∑ ∞ =n n n u u u u u 3211 部分和:n n k k n u u u u u S ++++== ∑= 3211 正项级数:∑∞ =1 n n u ,0≥n u 级数收敛:若S S n n =∞ →lim 存在,则称级数 ∑∞ =1 n n u 收敛,否则称级数 ∑∞ =1 n n u 发散 2) 性质: 改变有限项不影响级数的收敛性;如级数收敛,各项同乘同一常数仍收敛. 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级数 ∑∞=1 n n a , ∑∞ =1 n n b 收敛,则 ∑∞ =±1 )(n n n b a 收敛;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两散和、差必发散. 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不改变其收敛性级数 ∑∞ =1 n n a 收敛,则任意加括号后仍然收敛; 若级数收敛,则对这级数的任意项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其和不变,且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则原来级数也发散.注:收敛级数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注意:不是充分条件!唯一判断发散条件) 3) 审敛法:(条件:均为正项级数 表达式: ∑∞ =1 n n u ,0≥n u )S S n n =∞ →lim 前n 项和存在极限则收敛; ∑∞ =1 n n u 收敛? {}n S 有界; 比较审敛法:且),3,2,1( =≤n v u n n ,若∑∞ =1 n n v 收敛,则∑∞ =1 n n u 收敛;若∑∞ =1 n n u 发散,则∑∞ =1 n n v 发散. 比较法的极限形式: )0( l lim +∞<≤=∞→l v u n n n ,而∑∞n v 收敛,则∑∞n u 收敛;若0lim >∞→n n n v u 或+∞=∞→n n n v u lim ,而∑∞n v 发散,则∑∞ n u 发散. 2、 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审敛法:交错级数: ∑∞ =-1 )1(n n n u ,0≥n u 满足:),3,2,1( 1 =≤+n u u n n ,且0lim =∞ →n n u ,则级数∑∞ =-1 )1(n n n u 收敛。 条件收敛: ∑ ∞ =1 n n u 收敛,而 ∑ ∞ =1 n n u 发散;绝对收敛: ∑ ∞ =1 n n u 收敛。 ∑∞ =1 n n u 绝对收敛,则∑∞ =1 n n u 收敛。 其他级数:; 二、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 ∑∞ =0 n n n x a ) 1、 2、 和函数)(x s 的性质:在收敛域I 上连续;在收敛域),(R R -内可导,且可逐项求导;和函数)(x s 在收敛域I 上可积分,且可逐项 积分.(R 不变,收敛域可能变化).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电功率》知识点归纳 一、电功(电能)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 W 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 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 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t R U Rt I W 2 2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 2 Rt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t R U W 2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 1+W 2+…W n W=U 总I 总t=P 总t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 )常用单位:kw ·h (度)1千瓦时=1度=1kw ·h= ×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 ”“5(10)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应接在220V

的电压下使用;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是5A ;额定最大电流为10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 、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 这个月用电________度合___________ J 。 B 、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 (3000R/kwh )在 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___J 。 7、电池充电把 能转化为 能,放电时把 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把 能转化为 能,灯泡工作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1s )内所做的功或电流在1s 内所消耗的电能。 2.物理意义:表示 电流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或表示用电器 消耗电能快慢 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 实际功率 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 2R=U 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 2R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 2/R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P 1+P 2+…P n 月底读数是

无穷级数知识点介绍

专转本专题知识点----------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 定义1 设给定一个数列,...,,...,,,321n u u u u 则和式 ......321+++++n u u u u (11.1) 称为数项级数,简称为级数,简记为 ∑∞ =1 n n u ,即 ∑∞ =1 n n u =......321+++++n u u u u 其中,第n 项n u 称为级数的一般项或者通项。式(11.1)的前n 项和 ∑==++++=n k k n n u u u u u S 1 321... 称为式(11.1)的前n 项部分和。当n 依次取1,2,3,...时,部分和 ...,..,,,321n S S S S 构成一个新的数列{}n S ,数列{}n S 也称为部分和数列 定义2 若级数 ∑∞ =1 n n u 的部分和数列{}n S 有极限S S S n n =∞ →lim , 则称级数 ∑∞ =1 n n u 收敛,称S 是级数 ∑∞ =1 n n u 的和,即 (3211) +++++== ∑∞ =n n n u u u u u S 如果部分和数列{}n S 没有极限,则称为级数∑∞ =1 n n u 发散 数项级数的性质 (1)若级数 ∑∞ =1 n n u 和级数 ∑∞ =1 n n v 都收敛,它们的和分别为S 和σ,则级数 ∑∞ =±1 )(n n n v u 也 收敛,且其和为±S σ

(2)若级数 ∑∞ =1 n n u 收敛,且其和为S ,则它的每一项都乘以一个不为零的常数k,所得到的 级数 ∑∞ =1 n n ku 也收敛,且其和为kS (3)在一个级数前面加上(或去掉)有限项,级数的敛散性不变 (4)若级数 ∑∞ =1 n n u 收敛,则将这个级数的项任意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 ...)...(...)...()...(1211121+++++++++++-+k k n n n n n u u u u u u u 也收敛,且与原级数有相同的和 (5)(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若级数 ∑∞ =1 n n u 收敛,则0lim =∞ →n n u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 研究对象:正项级数、交错级数、任意项级数 一.正项级数 正项级数:若级数∑∞ =1 n n u =......321+++++n u u u u 满足条件,...)3,2,1(0=≥n u n ,则称此 级数为正项级数 定理1 正项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是其部分和数列{}n S 有界 定理2 (比较判别法)若级数∑∞ =1 n n u 和级数 ∑∞ =1 n n v 为两个正项级数,且,...)3,2,1(=≤n v u n n , 那么: (1)若级数 ∑∞ =1n n v 收敛时,级数 ∑∞ =1 n n u 也收敛 (2)若级数 ∑∞=1 n n u 发散时,级数 ∑∞=1 n n v 也发散

无穷级数知识点

无穷级数 1. 级数收敛充要条件:部分和存在且极值唯一,即:1lim n k n k S u ∞ →∞ ==∑存在,称级数收敛。 2.若任意项级数1 n n u ∞=∑收敛,1 n n u ∞=∑发散,则称1 n n u ∞=∑条件收敛,若1 n n u ∞=∑收敛,则称级数1 n n u ∞ =∑绝对收敛,绝对收敛的级数一定条件收敛。. 2. 任何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是lim 0n n u →∞ = 3.若有两个级数1 n n u ∞=∑和1 n n v ∞=∑,1 1 ,n n n n u s v σ∞∞ ====∑∑ 则 ①1()n n n u v s σ∞ =±=±∑,11n n n n u v s σ∞∞==???? ?=? ? ????? ∑∑。 ②1 n n u ∞=∑收敛,1 n n v ∞=∑发散,则1 ()n n n u v ∞ =+∑发散。 ③若二者都发散,则1 ()n n n u v ∞=+∑不确定,如()1 1 1, 1k k ∞∞==-∑∑发散,而()1 110k ∞ =-=∑收敛。 4.三个必须记住的常用于比较判敛的参考级数: a) b) P 级数: c) 对数级数: 5.三个重要结论

6.常用收敛快慢 正整数 由慢到快 连续型由慢到快 7.正项(不变号)级数敛散性的判据与常用技巧 1. 11,lim 1,lim 0) 1,n n n n n n l u l l u l μμ+→∞→+∞ ?≠?? =??收发(实际上导致了单独讨论(当为连乘时) 2. 1,1,1,n n l l l n l μ??=? 收发(当为某次方时)单独讨论 3. ① 代数式 1 1 1 1 n n n n n n n n n n u v v u u v ∞∞∞∞ ====≤???∑∑∑∑收敛收敛,发散发散 ② 极限式 lim n n n u A v →∞=,其中:1n n u ∞=∑和1n n v ∞ =∑都是正项级数。 1 1 1 1 1 1 1 1 1 1 ? 0 ? 0 ?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u v u v v u u v A u v u kv u v A v u v u u v v u ∞ ∞ ∞ ∞ ====∞∞ ==∞ ∞ ∞ ∞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电功率知识点全面总结

18 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一、电能 1、我们使用的电能是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时消耗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消耗了多少电能就得到了多少其他形式的能。 3、电能的单位 (1)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常用单位:千瓦时,用符号kW·h表示,俗称度。 (3)换算关系:1kW·h=1×103W×3600s=3.6×106J。 二、电能的计量 1、电能的计量工具——电能表,也叫电度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2、电能表的读数 电能表计数器上显示着数字,计数器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消耗电能的多少),单位是kW·h(度)。注意电能表计数器中最后一位数字是小数(十分位)。 3、电能表上所标参数的含义 (1)“220V”——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额定最大电流为20A。电能表工作时的电流不能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50Hz”——这个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3000revs/(kW·h)”——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3000转。 4、1kW·h的作用:洗衣机工作约2.7h;电脑工作约5h;电车行驶0.85km;灌溉农田330m2。 三、电功 1、电功概念 (1)定义:当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时,我们说电流做了功,简称电功。电功用“W”表示。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所以说用电器消耗了多少电能和电流做了多少功,两种说法是一样的。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电流做功多少的影响因素:跟电压的高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

(完整版)高等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高等数学(下)知识点 主要公式总结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 二次曲面 1) 椭圆锥面:2 2 222z b y a x =+ 2) 椭球面:122 222 2=++c z b y a x 旋转椭球面:1222222=++c z a y a x 3) 单叶双曲面:122 222 2=-+c z b y a x 双叶双曲面:1222222=--c z b y a x 4) 椭圆抛物面:z b y a x =+2222 双曲抛物面(马鞍面):z b y a x =-22 22 5) 椭圆柱面:1222 2=+b y a x 双曲柱面:122 22=-b y a x 6) 抛物柱面: ay x =2 (二) 平面及其方程 1、 点法式方程: 0)()()(000=-+-+-z z C y y B x x A 法向量:),,(C B A n =ρ ,过点),,(000z y x 2、 一般式方程: 0=+++D Cz By Ax 截距式方程: 1=++c z b y a x 3、 两平面的夹角:),,(1111C B A n =ρ,),,(2222C B A n =ρ , 22 22 22 21 21 2 1 2 12121cos C B A C B A C C B B A A ++?++++= θ ?∏⊥∏21 0212121=++C C B B A A ;?∏∏21// 2 1 2121C C B B A A == 4、 点 ),,(0000z y x P 到平面0=+++D Cz By Ax 的距离: 2 2 2 000C B A D Cz By Ax d +++++= (三)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电功率复习知识点总结-

电功率知识梳理: 1.电能(1)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2)电能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1 kWh=3.6×106J。 (3)测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 2.电功率 (1)定义: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物理意义: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 (3)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 P1:P2:P3:…P n=R1:R2:R3:…:R 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 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 n (4)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①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额2/R ②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U实>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6)测量 ①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原理:P=UI;电路图:略;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电流从“+”接线柱流 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电流从“+”接线柱流人,“—”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②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

级数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第 1 页 共 2 页 第十二章 无穷级数 一、 常数项级数 1、 常数项级数: 1) 定义和概念:无穷级数:ΛΛ+++++=∑ ∞ =n n n u u u u u 3211 部分和:n n k k n u u u u u S ++++== ∑=Λ3211 正项级数:∑∞ =1 n n u ,0≥n u 级数收敛:若S S n n =∞ →lim 存在,则称级数 ∑∞ =1 n n u 收敛,否则称级数 ∑∞ =1 n n u 发散 2) 性质: ? 改变有限项不影响级数的收敛性;如级数收敛,各项同乘同一常数仍收敛. ? 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级数 ∑∞=1 n n a , ∑∞ =1 n n b 收敛,则 ∑∞ =±1 )(n n n b a 收敛;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两散和、差必发散. ? 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 不改变其收敛性级数 ∑∞ =1 n n a 收敛,则任意加括号后仍然收敛; ? 若级数收敛, 则对这级数的任意项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其和不变,且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 则原来级数也发散. 注:收敛级数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 注意:不是充分条件!唯一判断发散条件) 3) 审敛法:(条件:均为正项级数 表达式: ∑∞ =1 n n u ,0≥n u )S S n n =∞ →lim 前n 项和存在极限则收敛; ∑∞ =1 n n u 收敛? {}n S 有界; ? 比较审敛法:且),3,2,1( Λ=≤n v u n n ,若∑∞ =1 n n v 收敛,则∑∞ =1 n n u 收敛;若∑∞ =1 n n u 发散,则∑∞ =1 n n v 发散. ? 比较法的极限形式: )0( l lim +∞<≤=∞→l v u n n n ,而∑∞n v 收敛,则∑∞n u 收敛;若0lim >∞→n n n v u 或+∞=∞→n n n v u lim ,而∑∞n v 发散,则∑∞ n u 发散. ? 2、 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审敛法:交错级数: ∑∞ =-1 )1(n n n u ,0≥n u 满足:),3,2,1( 1Λ=≤+n u u n n ,且0lim =∞ →n n u ,则级数∑∞ =-1 )1(n n n u 收敛。 条件收敛: ∑ ∞ =1 n n u 收敛,而 ∑ ∞ =1 n n u 发散;绝对收敛: ∑ ∞ =1 n n u 收敛。 ∑∞ =1 n n u 绝对收敛,则∑∞ =1 n n u 收敛。 其他级数:; 二、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 ∑∞ =0 n n n x a ) 1、 2、 和函数)(x s 的性质:在收敛域I 上连续;在收敛域),(R R -内可导,且可逐项求导; 和函数)(x s 在收敛域I 上可积分,且可逐项 积分.( R 不变,收敛域可能变化).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经典

电功率知识点总结经典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图是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10V,四段电热丝电阻均为10Ω,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旋至“1”档,开启化霜功能 B. 开启防雾功能,电路总电阻为5Ω C. 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为15W D. 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化1A 【答案】 C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当开关旋至“1”档时,两条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此时电路总电阻最大为2R=2×10Ω=20Ω,由知道,此时电功率最小,开启防雾功能,AB不符合 题意;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0.5A;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是:P1=UI1=10V×0.5A=5W;当开关旋至“2”档时,一条电阻丝单独接入电路,电阻较大(大于并联时的总电阻),电路消耗的功率较小,此时为除露功能;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1A;从防雾到除露,电路总电流变化量是:I2-I1=1A-0.5A=0.5A,D不符合题意;当开关旋至“3”档时,两条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此时为 化霜功能,电路的总电阻是:,电路的总电流是: =2A;此时总功率是:P3=UI3=10V×2A=20W,化霜与防雾电路的总功率之差是:P3-P1=20W-5W=15W,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元件的连接方式,由知道对应的状态,再逐项进行计算即可.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4Ω.闭合开关S,在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数第七章无穷级数知识点

高数第七章无穷级数知识 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七章 无穷级数 一、敛散性判断(单调有界,必有极限;从上往下,具有优先顺序性): 1、形如∑∞ =-11 n n aq 的几何级数(等比级数):当1p 时收敛,当1≤p 时发散。 3、? ≠∞ →0lim n n U 级数发散; 级数收敛 lim =?∞ →n n U 4、比值判别法(适用于多个因式相乘除):若正项级数 ∑∞ =1 n n U ,满 足条件l U U n n n =+∞→1 lim : 当1l 时,级数发散(或+∞=l ); 当1=l 时,无法判断。 5、根值判别法(适用于含有因式的n 次幂):若正项级数∑∞ =1n n U ,满 足条件λ =∞→n n n U lim : 当1<λ时,级数收敛; 当1>λ时,级数发散(或+∞=λ); 当1=λ时,无法判断。 注:当1,1==λl 时,方法失灵。

6、比较判别法:大的收敛,小的收敛;小的发散,大的发散。(通过不等式的放缩) 推论:若∑∞ =1n n U 与∑∞ =1 n n V 均为正项级数,且 l V U n n n =∞→lim (n V 是已知敛散 性的级数) 若+∞<

级数知识点总结

级数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十二章无穷级数 一、 常数项级数 1、 常数项级数: 1) 定义和概念:无穷级数: +++++=∑ ∞ =n n n u u u u u 3211 部分和:n n k k n u u u u u S ++++== ∑ = 3211 正项级数: ∑∞ =1 n n u ,0≥n u 级数收敛:若S S n n =∞ →lim 存在,则称级数 ∑∞ =1 n n u 收敛,否则称级数∑∞ =1 n n u 发散 2) 性质: ? 改变有限项不影响级数的收敛性;如级数收敛,各项同乘同一常数仍收敛 ? 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级数 ∑∞=1 n n a , ∑∞ =1 n n b 收敛,则 ∑∞ =±1 )(n n n b a 收敛;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两散和、差必发散. ? 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不改变其收敛性级数 ∑∞ =1 n n a 收敛,则任意加括号后仍然收敛; ? 若级数收敛则对这级数的任意项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仍收敛,其和不变,且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则原来级数也发散注:收敛级数 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 注意:不是充分条件!唯一判断发散条件) 3) 审敛法:(条件:均为正项级数表达式: ∑∞ =1 n n u ,0≥n u )S S n n =∞ →lim 前n 项和存在极限则收敛; ∑∞ =1 n n u 收敛? {}n S 有 界; ? 比较审敛法:且),3,2,1( =≤n v u n n ,若∑∞ =1 n n v 收敛,则∑∞=1 n n u 收敛;若∑∞=1 n n u 发散,则∑∞ =1 n n v 发散. ? 比较法的极限形式: )0( l lim +∞<≤=∞→l v u n n n ,而∑∞=1n n v 收敛,则∑∞=1n n u 收敛;若0lim >∞→n n n v u 或+∞=∞→n n n v u lim ,而∑∞ =1n n v 发散,则∑∞ =1 n n u 发散. ? ,当:1l 时,级数∞=1 n n u 发散;1=l 时,级数∞ =1 n n u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2、 交错级数: 莱布尼茨审敛法:交错级数: ∑ ∞ =-1 )1(n n n u ,0≥n u 满足:),3,2,1( 1 =≤+n u u n n ,且0lim =∞ →n n u ,则级数∑∞ =-1 )1(n n n u 收敛。 条件收敛: ∑ ∞=1 n n u 收敛,而∑∞ =1 n n u 发散;绝对收敛:∑∞ =1 n n u 收敛。 ∑∞ =1 n n u 绝对收敛,则 ∑∞ =1 n n u 收敛。 其他级数:二、 函数项级数(幂级数: ∑∞ =0 n n n x a )

《功和功率》知识点总结练习

功和功率 (一)功的认识: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我们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注意: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不运动(劳而无功)○2物体没有受到力,但由于惯性运动了一段距离○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该力对物体运动没有贡献。 (三)功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F 的方向移动的距离S 的乘积,叫做功。 F W F S =该力方向上距离 = = 功的单位是 ,也可以用 表示。 (四)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 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F w t F P F V == (3)功率的单位: , 1W= (五)机械效率 1、功的原理:W W ≥ 使用机械不用机械直接用手(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 ) 2、机械效率:W W η=有用 总(机械效率只反映有用功W 有用在总功W 总所占的比例, 因 为W W <总有用, 所以1η<)

(六)机械能 1、“能”的含义:物理学认为,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即“能量”就是物体的“做功本领”,可以用物体是否具有做功的本领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能量。 注意:○1“能量”就是物体的“做功本领”,故功和能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 ○2“能量”就是物体的“做功本领”,故“功是能的量度”,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能的大小。 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1)、动能:a、定义:。 b、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1 2 理解:1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物体动能。速度越小物体动能。 2物体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质量越小物体动能。 ○2物体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重力势能越大。质量越小物体重力势能越小。(3)弹性势能:a、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b、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决定弹性势能大小。 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在转化过程中无其他形式的能量产生(即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即机械能是守恒的。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姓名() 、大数的组成: 1、计数单位: (1)作用:计量数的大小。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0 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 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4)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 (1)数中的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数位顺序表: (3)记住重要的数位: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4)数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依次为: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 位),表示多少个亿。 3、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它们之间的联系: 4、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5、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不能混淆,不能说它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如:计数单位就是数位,数位也是位数等。 (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都是计数单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 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例如:8475, “8”在千位上,它表示8个千,“4”在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 7”在十位上,它表示7个十,“ 5 ”在个位上,它表示5个一。 (2)区分“数位”与“位数”。 数位”与“位数”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 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 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 表示6个亿等等。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例如:9063200读作九百零六万三千二百,万、千百就是计数单位。 二、大数的读法: 1、读法一:把数中的数字放在数位表中(右对齐),先读亿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亿”字;再读万级数,(按个级数的读法读),读完后加一个“万”字;最后读个级数。 2、读法二:(常用方法) (1)先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最先读亿级数,再读万级数,最后读个级数。 (3)亿级数,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相同,读完后分别加上一个“亿”、“万”字。 (4)0的读法:每级末尾的0,不论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注:读数要用语文字,不能用数学字。 三、大数的写法: 1、写法一:根据数位表来写,先写亿级数,再写万级数,最后写个级数;哪一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写法二:(常用方法) (1)先找出“亿”字和“万”字。 (2)先写亿级数(“亿”字左边的数),再写万级数(“亿”字和“万”字之间的数),最后写

最新中考考点_电功率知识点汇总(全)

最新中考考点_电功率知识点汇总(全) 一、电功率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6W”,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ΔP,若U1:U2=3: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R1=48Ω B. U1=24V C. U=36V D. ΔP=6W 【答案】D 【解析】【解答】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即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①、∵U额=12V,P额=6W,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在图1状态下, ;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即I1=0.25A; ∵在图2状态下,小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②在图1状态下,U1=I1(R1+R2)=0.25A×(R1+R2), 在图1状态下,U2=I2R1=0.5A×R1, 即,

解得:R2=2R1①。 ②、在图1状态下,U=I1(R1+R2+R L)=0.25A×(R1+R2+24Ω)②, 在图2状态下,U=I2(R1+R L)=0.5A×(R1+24Ω)③, ①②③组成方程组, 解得:R1=24Ω,R2=48Ω,U=24V; 则电压表的示数U1为:U1=I1(R1+R2)=0.25A×(24Ω+48Ω)=18V。 ③、∵I1=0.25A,I2=0.5A,U=24V, ∴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P=U△I=U(I2-I1)=24V×(0.5A-0.25A)=6W。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即阻值最大处)时,灯泡L、电阻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即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灯泡L和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 ①、可利用公式R=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在图1状态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从而可利用公式I2=计算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1;在图2状态下,小灯泡正常发光, 可利用公式I=计算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2。 ②、知道在图1和图2状态下U1:U2=3:2,可利用公式U=IR列出一个电压的比值式,从而可以计算出电阻R1和R2的关系①。 ③、在图1和图2状态下电源电压不变,可利用公式U=IR列出两个电源电压的灯饰②③,①②③组成方程组,便可以计算出电阻R1和R2的阻值,电源电压U.再在图1状态下,利用公式U=IR计算出电压表的示数U1。 ④知道了电源电压,又知道图1和图1状态下的电流,可利用公式P=UI计算出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P。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48Ω,闭合开关,若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1V,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就会减小1V B. 小灯泡L的最小实际电功率为0.6W C. 当滑片P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