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请你欣赏桥之美

请你欣赏桥之美

桥之美

桥不只是架于空中的通道,也是一项艺术,一种文化。

音乐:“魂断蓝桥”主题曲

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

感人的影片“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此座桥上。滑铁卢桥:始建于1817年,当时是一座九孔石桥。通车时,正值英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胜拿破仑两周年,遂得此名。20世纪40年代,滑铁卢桥进行重建。新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约400米,宽约25米。桥下五孔有如五道彩虹

首尾相连,横跨泰晤士河南北两侧。外形简朴却不失典雅。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赵州桥

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

605--618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历史

最悠久、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桥长64.40米,跨径37.02

米。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维琪奥桥(Ponte Vecchio Bridge)

维琪奥桥:也称旧桥,建于1345年。是意大利佛罗伦斯(前名翡冷翠)最

古老的桥梁, “Vecchio”是古老的意思。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以前是乌

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桥两边都是特产品的专卖店,所以它不

仅是一座桥,也是一条街、一个集市,是佛罗伦斯市的地标之一。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鸠拱桥(Khaju)

鸠拱桥位于伊朗的伊斯法罕,建于17世纪。它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坝。

当桥洞封闭时,桥两侧的水位便会产生变化。桥有两层,采用不同颜色

的地砖区分开。在桥中央,还有两个很大的亭子,叫做国王会客厅。是

伊朗最有名的大桥之一。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金门大桥:位于美国旧金山,于1937年竣工,是世界著名大桥之一。它跨越

金门海峡,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总长度为2737.4米,

桥面宽为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宽敞的人行道。桥身呈褐红色,是美国

旧金山的地标。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伦敦塔桥(Tower Bridge of London)

伦敦塔桥:位于英国伦敦,横跨泰晤士河,竣工于1894年。桥身由

四座塔形建筑联接。两座主塔高140英尺。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桥面

可以开合,平时通车,桥面开启时可容万吨轮通过;上层为宽阔的悬

空人行道,两旁装有玻璃窗,行人登桥时可欣赏泰晤士河的景色。

桥塔内设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吧等。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福斯桥(Forth Bridge)

福斯桥:是英国爱丁堡城北福斯河上的铁路桥,也称钢铁桥,建成于1890

年,总长1620m,桥梁的大部份结构是钢,用去了约400吨钢铁。传说中等

到把桥梁全部油漆一遍之后,前面的已经褪色,就又得开始重新油漆了,

所以“paint the Forth Bridge(给福斯桥刷漆)”成为英国俗语。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

于1968年通车。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为四车道,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

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铺有双轨,火车可同时对开。南京长江大桥作

为世界最长的公、铁路两用桥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埃拉斯穆斯桥(Erasmus Bridge )

埃拉斯穆斯桥:位于荷兰鹿特丹港市,跨越马斯河。落成于1996年,

是一座单臂斜拉桥。因它的优雅姿态,得以“天鹅桥”的美称而闻名

于世。,天鹅桥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桥(跨越2,600英尺),

也是荷兰最高的桥。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盖茨黑德千禧桥(Gateshead Millennium Bridge)

盖茨黑德千禧桥:横跨于英国的泰恩(Tyne)河上,专为步行和骑自行车的

人们通行。设计很独特:桥身为弧形,索塔是倾斜状的,通过几十组钢索将

桥面固定,还可以将主桥向上拉起50米,这种创新的开闭设计能让大型船只

从下面通航而过。当它升起时,桥与上面的弧形拉索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

眼睑,所以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眨眼桥。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er Bridge)

马格德堡水桥:位于德国柏林附近的马格德堡。这座桥的神奇在于它灌满了

水可供船只在其上航行,而两旁可供行人行走,总长达到918米。它是欧洲目

前最长的水道桥工程,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连接

了起来。此桥历时6年建造完成,于2003年开始投入使用。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明石海峡大桥(Akashi-Kaikyo Bridge)

明石海峡大桥:跨越日本本州岛-四国岛之间的明石海峡。桥长3911米,

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使用的钢丝绳足以环绕地球7圈。1998年正

式通车。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厄勒海峡大桥(Oresund Bridge)

厄勒海峡大桥:是一座跨越丹麦厄勒海峡的公铁两用桥。2000年正式通

车,连接丹麦与瑞典,全长16公里。由西侧的海底隧道、中间的人工岛

和跨海大桥三部分组成。工程由丹麦、瑞典两国合资兴建。它的造价成

本达38亿美元,因此过桥费也成为世界之最,需要53美元。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悉尼海港大桥(Sydney Harbour Bridge)

悉尼海港大桥: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杰克逊海港,有着70多年的历史,大桥

总长度为3770英尺,连接悉尼南岸和北岸,供行人、汽车与火车通过。与

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是澳大利亚著名标志性建筑之一。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米约大桥(Millau Bridge)

米约大桥:跨越法国塔恩河,也跨越马希福中央山脉的上方,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大桥。全长达2.46公里,桥面高出地面270米,如果加上斜拉索的高度,则大桥高出地面343米,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高23米,开车其上宛如行走在云端之中。从设计到竣工耗时16年,2004年底通车。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

青马大桥(Tsing Ma Bridge)

青马大桥:位于中国香港,1999年荣获“二十世纪十大建筑成就奖Top 10”。

横跨青衣岛及马湾,桥身总长度2200米,主跨长度1377米,离海面高62米,创

造世界最长的行车、铁路两用吊桥纪录。

东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2005年5月建成。总长32.5公里。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

正式通车。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南至宁波慈溪,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

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fanglan 09-11-5天寒需添衣庞恰特雷恩湖桥(Lake Pontchartrain Causeway)

庞恰特雷恩湖桥:位于美国路易西安纳州庞恰特雷恩湖上,连接纽奥尔良

和曼德韦尔,全长38.4公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桥而收录在吉尼斯大

全中。

吴冠中《桥之美》原文阅读

吴冠中《桥之美》原文阅读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如果煞它风景②,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①的规律往往与美感②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

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③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①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张择端②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

《桥之美》教学设计

《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能力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文题)设计(二)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2课桥之美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桥之美 学情分析: 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依据《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为: 1、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依据教学目标1、2、3点制定教学重点为: 1、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 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哈尔滨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面”) B.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将“避免”改为“防止”) C.通过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删去“通过”) D.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将“支持”与“理解”互换位置) 2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D.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3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蜡烛》------西蒙诺夫------苏联作家------小说 B.《信客》------余秋雨-------当代作家------散文 C.《桥之美》------吴冠中------当代画家------说明文 D.《核舟记》------魏学洢------明末------《虞初新志》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B.黄山松针叶短粗惆密,顶平如削,干曲虬枝,苍翠奇特。 C.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物。

桥之美的教学设计

桥之美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关于桥之美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拿到这个题U,你想知道什么? ——这篇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桥之美体现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说明桥之美的? 二、讨论学习: 1、自读课文,讨论。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总结的问题。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桥之美。 在作者眼里,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作者举了乌镇的石桥、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长桥之美、山区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以及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I卑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狭窄拥挤,令人憋闷;而石桥轮廓鲜明简

单,能使空间陡然疏朗开阔,令人神清气爽。 I细弱的柳枝拂着坚硬的石块,强弱、轻重、动静不同,颜色对比,阳刚与阴柔两种美的不同,和谐而统一。 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I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形成鲜明的对照。 3、小结: 吴冠中老先生以其画家独有的眼光给我们品评了桥之美,先总的说了美在哪里一桥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围景色的融和、映衬,注意到块、线、面的搭配; 和周围景物既形成对照乂不失和谐。然后举了一些实例,说明了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丽的。条理清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引导我们对这些人类的智慧结晶进行了欣赏。 4、再疑:你是否赞同吴冠中先生的看法?为什么? 三、拓展学习: 那么,我们也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一些桥梁,试着品评一下这些桥美在哪里。 (出示桥梁图片) ——可以从构造奇特、用料特别、特定意义、外观造型等不同方面进行说明。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桥之美》这篇文章,作者先从总的方面说了作为一个画家,对桥梁的欣赏的着重点,然后分别举例说明了桥与周圉景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欣赏桥之美的乂一种角度;而且,我们还知道,说 明一个事物时,应先抓住该事物总的特征来说明,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 五、作业。

《桥之美》教学设计方案

《桥之美》教学设计方案 《桥之美》教学设计方案 目标: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 【课时】 两课时(课内指导一课时,课外自读巩固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课内指导)步骤: 【导入】 简介作者:吴冠中1919年生,中国现代画家。 在早读课读过书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或看播放有关画面)思考: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提示: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学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师再明确指导: 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桥之美》教案

《桥之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驻足'等词语。 2.认识桥的美学原则、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能力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 法。 3、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4、感受体味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 人。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积累词句,品味语言;理清文路,理解文意,把握说明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学会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教学难点: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清新婉约,行文典雅,学生爱读。但本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要理解这些内容,对初中生来说稍难了些,所以教学中借助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疏导。 1 / 4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设计 1.朗读法,以读带讲。《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因势利导,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观察法。通过比较图片的差异,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 4.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五、教学媒体设计 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制作成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始终。学生通过人机对话,学生的学习热情,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卓有成效地进行读写训练,并通过网上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六、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眼中桥之美在何处? 2 / 4

桥之美教学设计人教版

《桥之美》教学设计人教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⑵了 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⑶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2、能力目标: ⑴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⑵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⑶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 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 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 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文题) 设计(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 ⑴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 的文句。 ⑵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之美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之美》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 习题 初二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桥之美》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12.桥之美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前瞻()后顾②媒介()③煞风景() ④颐()和园 ⑤点缀()⑥摄()影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美感:②史诗: ③驻足: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摧残毁坏)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②每当其间(呈现显现出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③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

的水波协同(奏出唱出谱出)形于色的乐曲。 ④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控制制约)结构之美呢! 4.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①“小桥流水人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 ②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构不成画面。 ③喜鹊构成的桥意义好,形式自由,生动活泼。 ④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5.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二、阅读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

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1.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2.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关系。 3.用“‖”标出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①层 ②层③层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桥之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桥之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桥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把握作者喜爱桥的原因,掌握文中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 体会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掌握抓住总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趣激思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是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作者简介: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内容 (1)辨清字形,读准加点字字音。 每学一课书之前,老师都让大家对本课的字词做提前预习,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作业准备的怎样。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加点的字的读音? 煞风景(一声) 和谐点缀笼统脂粉纤细(首字母为x) (2)词语解释 驻足、史诗、销魂、美感、煞它风景、前瞻后顾、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组) (1)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2)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3)出示图片,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明确讨论: (1)并不着眼于桥本身的结构设计,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桥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这句话我们如何理解,是不是与我们平时说话有些不同,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不如我们找些关键词,你觉得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明确:将环境、作用这两个词抽出来,可以理解为:在不同的环境中,桥有不同的作用。) (2)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3)提示: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 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不失和谐。 三、研读与赏析 1、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公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吗? 教师示范:乌镇石桥: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2、学生认真阅读文字,想想文章对几座桥是怎样描述的,请同学们小组交流,用最美的语言来描述。 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可以降低要求:用桥之美,美在桥处在__环境中,它给我的感受是__ 的句式说话。 四、美句赏析 1、(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1)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反复朗读,体味句子的情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师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师教 案 内容预览: 《桥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美感、史诗、驻足”等词语,并练习用词造句。 2.了解文中所揭示的美学原则。 3.认识桥的美学价值,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能力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课文所介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3.揣摩本文充满诗意的描写文字和带有说明性的文字,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培养良好的语感。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把握行文思路,理清说明顺序;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比较阅读,体会两文的相异之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而且桥本身的美以及它给人的丰富的联想和感受,使桥历来都是文人画士笔下的宠儿。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吴冠中先生用他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笔为我们介绍桥之美,让我们一同欣赏《桥之美》。(板书文题)

设计(二) 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在画家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随着画家的构图框,对“桥之美”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与追寻吧! 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 (1)在作家看来,“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2)你对此有何感想,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力求人人发言,个个参与,然后以小组组长为本组代言人,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1)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2)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有的领悟到:

桥之美教案

《桥之美》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2)品味本文形象优美而又富的意蕴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情感目标 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一、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二、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其中第一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环节 一、引入 桥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建筑了。晴天丽日,我们可能和朋友一起在桥上漫步;微风细雨,我们可能独自在桥上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或是从书报电视上见过哪些桥呢?学生说。 同学们说得真不少,真是见多识广。老师这也有一些桥,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看的时候请把你最喜欢的桥的图片找出来。并想想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桥美在哪?一会咱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看图。 学生交流。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最喜欢的桥。下边老师也说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桥和原因,好不好? 出示图片《弯弯的月亮》解说:其实老师喜欢的不只是这幅图片。可能的同学还记得《弯弯的月亮》这首歌的歌词: 遥远的夜空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 小桥的旁边 有一条弯弯的小船 老师更喜欢的是这诗一样优美的意境。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星空、月亮、小桥、小河、流水、小船,还有那慢慢划着小船在走的人。多么令人神往的一幅生活的画卷!桥是美的。咱们能发现。更有数不清的诗人、画家吟咏过它,描绘过它,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画家吴冠中眼中的桥的美在哪里。 二、 1、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哪? 学生读课文。 2、学生说自己的看法。 归纳: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甘肃省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

甘肃省2020届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共7题;共14分) 1. (2分)对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锐不可当要塞阻遏绥靖 A . dǎng sài yètuǒ B . dāng sāièněi C . dǎng sàièsuí D . dāng sàiè suí 2. (2分)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摸索拆断彻骨蹂躏 B . 憔粹渔船寂漠温暖 C . 明朗蓬勃轻抚荫暗 D . 掠过坟墓驱逐苏生 3. (2分)(2019·重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 B . 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 C . 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 D . 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 . 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 . 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 . 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 B . 《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作品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油画写生》等。 C . 《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被广为传译。 D . 《说“屏”》的作者陈从周,古建筑园林专家。著有《说园》等。

《桥之美》教学设计7-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桥之美》教学设计7-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第十二课桥之美 吴冠中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描写细致、情景交融。 教学重难点 1、对本文所述“桥之美”的理解与感悟。 2、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从而更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长沙人,对于长沙本土的风俗人情,地理建筑等应当有所了解吧。那么,你们见到过长沙的哪些桥呢?(八一桥,湘江大桥,五一路立交桥,烈士公园风雨桥,……)这些桥你觉得美吗?有些同学毫不犹豫地说“美”,也有同学颔首摇头“不够美,甚至不美”,是啊,在欣赏桥梁时因为时间,角度,心境的差异,即使同一座桥也会给予我们迥然不同的感受。那么要怎样才能品析出桥的美呢?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吴冠中先生的视线,去发现,去领略“桥之美”。 二、作者简介 吴冠中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出色的美术教育家、散文家。 三、整体感知 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他对桥的喜爱是否有其独特的视角呢? 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快速浏览全文,并从中找出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明确:最为关键的一句是“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学生朗读一遍。 2,为了展现桥的美,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请大家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将它们一一找出。

语文桥之美教学设计

语文桥之美教学设计 语文桥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诗意的描写性语言,与规范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作对比。 2、认识桥之美,进而欣赏美,感悟美。 【教学重点】 1、理解桥美在何处。 2、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赵州桥的结构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对于桥,桥梁专家看桥更重视它的结构。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写桥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那么画家是如何欣赏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

二、文本解读 1、画家眼里的“桥之美”: 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绘画的形式美就是要注意块、线、面的搭配。(出示“小桥流水人家”的图片)画面的构成要有块、线、面的'搭配,桥在画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不同环境中的“桥之美”: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些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形式的桥?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廊和亭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铁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等。 3、赏析、品味“桥之美”: ⑴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⑵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

桥之美(含答案)

桥之美阅读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 (2)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 ) (3)“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 ) (4)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 二、从全文看,“桥”美在何处? 三、阅读课文第四段,完成练习。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答:。 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答:。 3.试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桥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具有的不同的美学效果。 答:。 4.选文内容与下面的语句相照应的一项是() A.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桥更具有绘画美。 C.桥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D.桥作为大件艺术品来欣赏。 5.选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与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与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 6.体会下列画线语句的表达作用: (1)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2)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7.概括本段段意:。 四、阅读课文第五段,完成练习。 1.张择端,(朝代)画家。为什么他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 2.作者认为桥的任务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体现了画家的什么情感?。 4.“高山峡谷间,凭、交通。”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5.画家们为什么认为索桥是一道富有弹性的线? 6.本文段的语言有何特点?与《中国石拱桥》的语言有何不同? 五、阅读下列文段(一),回答。(一)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著名的桥,有的以它们的悠久历史闻名于世,有的以它们的高超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册。就它们的作用来说,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堑”变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没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娱乐的桥?有,独具一格的侗家“风雨桥”就是这样一种桥。 侗族擅长于建筑,特别是桥梁建筑尤为突出。凡有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它们结构别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一种长廊式的“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 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著名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桥长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十五至二十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建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气势宏伟,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廊两旁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花刻画,龙凤花草,秀丽玲珑,蔚为壮观。

最新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桥之美教案

最新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桥之美教案《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文字相向杂出,让人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而文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表达与《中国石拱桥》平实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桥之美(作者:吴冠中) 1、字词注音、释义 口吻:(wěn),口气。 煞它风景:(shā)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残月:快落的月亮。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苍茫:空阔辽远。 驻足:停止脚步。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左右:此处是支配的意思。 前瞻后顾:即“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 2、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文章共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文章总起,“画家见的桥最多”。 第二段:从“小桥流水人家”词句入手,摆出一个看法。它 “固然有诗境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引出下文,从画 家的眼里谈桥之美。 第三段:叙说“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以及“桥在不同的环 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引出下文对多种桥的美的述说。 第四段:承接上文具体写了: (1)茅盾故乡乌镇“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2)江南水乡石桥与桥边景色谐调搭配,“也令画家销魂”。 (3)卧龙一般的长桥之美。 (4)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和苏州的宝带桥,“你会感到像 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5)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的风雨桥,桥面上遮雨的廊 和亭,桥下的急流飞瀑构成的美。 第五段:由《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引出铁索桥、竹索桥,说明了“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和“具有独 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第六段:由南京长江大桥的直线美,谈到钱塘江大桥以及成昆 路上的很多的“桥连洞,洞连桥”的直线桥的美与险的关系。 第七段:由现实中的桥到幻想的“鹊桥”,再点桥之美,呼应 开篇收束全文。 本文语言优美、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桥之美》教学设计_2.doc

《桥之美》教学设计- 此单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的一个说明文单元,学生对说明文的认知结构才刚刚建构。因此根据本文的特点(本文是一篇美学小品文,诗意化的描写文字和说明性的文字相互间出),教学中一方面旨在加强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常识。 【课文简析】 这篇美学小品的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文中具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我们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文章的语言也极具个性色彩。此处,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同时,也让我们读者能够从美术工作者的独到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焕发着美的灵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能根据说明文的常识和小品文的特点去学会自我分析文章。 2、过程与方法: ⑴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掌握段落中心句的方法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本文的主旨。 ⑵通过与《中国石拱本桥》的对比阅读,来进一步掌握本文在内容与写法上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由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找出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引导学生能对本文的重点语句,学生入情入理的分析。 【教学手段】 本文借助两个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媒体之一:有关卢沟桥、宝带桥、赵州桥、风雨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英国的康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乡间的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等图片。 媒体之二: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及一些问题的提示答案等。

眼睛说明文

让美点亮说明文的眼睛 说明文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简明性,因此,说明文常易使人感到单调枯燥,阅读时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但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其中极具个性的色彩和艺术表现力的语言,使其成为一篇蕴含美感的说明性小品文。 一、“诗意”之美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引用、化用古代诗句,既介绍了桥的美点何在,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蕴涵。如,文章第二自然段为说明桥“固然具有诗意之美,其实更具有绘画的形式美”,从大家熟知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诗入手,接着以大笔勾勒、大块涂抹方式将小桥、流水、人家精炼成构图中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说明桥在画面中的作用。第四自然段中,“早春天气,江南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一句中“晓风残月”化用柳永《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句。“销魂”引自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惟别时而已矣。”作为所举例子中的一个,说明细流和石桥所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景物来烘托,已令画家销魂。作者引用、化用古诗词句,使全文具有浓郁的诗意之美和韵律之味,这也和本文的说明对象——桥——这种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韵相称。 二、“语言”之美 在作者眼里,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文章举例说明这一观念时,在遣词造句上也大下功夫。如,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乌镇苇丛中的石桥,“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第五自然段中“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从“深呼吸”、“透气”、“歌唱”等词,都可看出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苇丛和桥都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情感,把人的感受投射到这些事物上,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感受,也说明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又例如,第四自然段说明最喜欢的风雨桥。“人们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表现出景色之美,使欣赏者停住脚步,把欣赏者的悠闲自在与亭外飞瀑流泉、惊险壮观形成鲜明对比。使人不禁想到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人和桥已构成一幅图画,桥上、桥外各是一道风景,使文章别有一番情趣。语言的亮丽,让人读起来顿生无穷美感。 三、“意境”之美 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讲:“词以意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桥之美》中,作者吴冠中先生以画家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赏桥的高雅境界。它不仅是字里行间蕴涵的高雅情调和审美情感,更是对于客观事物,人所具有的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评价。“晓风残月,细柳拂桥”原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正因为有了对大自然、对古代人类智慧的崇敬与热爱,才会产生对这无情之物的感情,才能把“长桥”视为“卧龙”,使冰冷之物变得动人心魄。这些形 象、生动、有灵气的物,才会一个个、一幅幅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地构成饱含人情味的意境。如饮美酒,如入佳境,如赏奇观,令人流连忘返。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所要者魂,魂,也就是作品的意境吧。”(《吴冠中文集魂与胆》) 通观全文,带有说明性的语言和充满诗意的描写语言相间杂出,让人在掌握与桥相关的知识的同时,又点燃了人们心中美的火花,使人沉醉于美的意境,享受美的熏陶。一言以蔽之,美点亮了说明文的眼睛。篇二:2014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及答案(60份)-《动物的眼睛》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动物的眼睛 动物的眼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