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氮素代谢指标变化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氮素代谢指标变化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氮素代谢指标变化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氮素代谢指标变化

植物生态学报 2001,25(5)549~552

A cta P hytoecolog ica S in ica

?植物生理生态学专栏?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氮素代谢指标变化Ξ

李向东 万勇善 于振文 陈雨海 张高英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摘 要 以鲁花11和辐8707两个花生(A rach is hyp og ea L.)品种为材料,对大田条件下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 素代谢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蛋白酶活性逐渐升高,叶中N含量逐渐降低;

硝酸还原酶(N R)活性、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最先开始降低的是N R活性,其次是叶绿素含量,最后是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花生 叶片衰老 N素代谢

CHANGES IN N ITR OGEN M ETAB OL IS M IND I CES OF ARACH IS H YPOGEA

L EAVES D UR ING L EAF SENESCENCE

L I X iang2Dong WAN Yong2Shan YU Zhen2W en CH EN Yu2H ai and ZHAN G Gao2Y ing

(Colleg e of A g rono my,S hand ong A g ricu ltu ral U niversity,T aian,S hand ong 271018)

Abstract Changes in nitrogen m etabo lis m indices in peanut leaves during leaf senescence w ere studied in tw o h igh2yielding peanut cultivars(cv.L uhua11and Fu8707)from1996to1998in the campus and an experi m ental farm of Shando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T aian,Ch ina.T he m ain results w ere as fo llow s:D uring the p rocess of leaf grow th and senescence,changes in m any nitrogen m etabo lis m indices such as nitrate reductase(N R)activ2 ity,ch lo rophyll,so luble p ro tein(P r)and free am ino acid content in leaves,m ay be si m ulated w ith a parabo lic functi on.To tal N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but the activity of p ro teinase increased linearly.T he first param e2 ter of nitrogen m etabo lis m to show a decline w as N R activity,the second w as ch lo rophyll content w h ile so luble p ro tein and free am ino acid declined last.

Key words A rach is hyp og ea L.,L eaf senescence,N itrogen m etabo lis m

衰老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花生(A rach is

hyp og ea L.)虽属无限生长习性的植物,但其叶片还是要衰老脱落的,并认为叶片变黄脱落、叶斑病加重是花生叶片衰老的主要特征,但真正对花生叶片衰老的研究较少且意见不一。Kvien和O zias2A k in s (1991)认为花生播后146d(饱果期)叶片仍未表现衰老迹象,叶中N含量仍保持28m g N?g-1的较高水平;Sah raw at等(1987)研究发现,随着花生叶片的衰老,叶片中N、P、K、Cu、M n、Zn的含量逐渐降低,而叶片中M g的含量有增加趋势,Ca的含量随衰老明显升高。N arayanan和Chand(1986)研究指出,花生主茎上、下叶片,比叶重、叶绿素、N、P、K含量的高低,可做为花生成熟期衰老的指标。林植芳等(1985)在黑暗下诱导花生离体叶片衰老的研究发现,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PEP羧化酶活性降低,而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则升高;用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与甘氨酸的混合物处理衰老花生叶片,可以延缓叶片衰老。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净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和过氧化物的产生增多、丙二醛含量升高(M alik et a l.,1990)。李向东等(2000a)研究大田连体叶片指出:花生叶片展开后25~30d即开始衰老。目前花生结荚后期叶片早衰脱落是限制荚果充

Ξ收稿日期:2001201215 接受日期:2001206211

基金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9908)和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22010)本文是在余松烈院士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谨此致谢。

E2m ail:lixdong@https://www.doczj.com/doc/d413493602.html,

实和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合理施用N肥是防止后期叶片衰老和增产的关键措施,但有关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素代谢指标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系统报道。花生是需N较多的作物,而且具有生物固氮的特点,研究花生N素代谢规律,明确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素代谢指标变化,是研究花生生产中N素循环特点,并对其进行有效调控的理论基础,对充分利用花生生物固氮、合理施用N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花生衰老和实现花生高产高效、持续增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花生品种鲁花11号(cv.L uhua11)为莱阳农学院育成的中熟大果高产绿熟型品种,辐8707(cv.Fu 8707)是山东农业大学与临沂地区农科所联合选育的早熟大果高产易早衰型品种。试验小区10m×3 m,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每年度5月5日~10日播种,行距40c m,穴距18c m,每穴两粒,密度14墩?m-2。田间管理严格按花生高产田进行。

1.2 测定方法

始花期挂牌标记主茎当天展开叶1000片,从叶片展开当天起,每隔10d取标记叶15片(约6g),除取样后接着进行测定的样品外,其它样品取后立即放入液N罐低温处理3~5h,然后放入低温冰箱保存,以备测定以下各项。

1)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A rnon(1949)法。

2)N含量测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

3)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采用陈薇等(1980)活体法。

4)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法。

5)酶液制备:取110g叶片于研钵中,加5m l 含1%PV P的50mm o l?L-1磷酸缓冲液(pH7)及少量石英砂,在冰浴中研磨提取,匀浆于2℃20000 g冷冻离心20m in,上清液用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酶活性测定。

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B radfo rd (1976)法,50Λl酶液加入5m l考马斯亮兰G250溶液中,混匀测OD595,以牛血清白蛋白做标准曲线。

7)蛋白酶活性测定:采用Kar和M ish ra (1977)的方法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硝酸还原酶(N R)活性

硝酸还原酶是花生N素代谢中硝酸还原的限速酶,其活性高低反映了植株营养状况和N素代谢水平。花生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N R活性呈抛物线型曲线变化(图1a)。由图1a看出,花生叶片N R 活性在叶片展开后16d左右达最大值,16~32d左右迅速下降,32d以后维持较低水平而缓慢降低,变化趋势品种间差异不大,鲁花11品种略慢于辐8707。说明花生叶日龄16d前后的叶片对NO32N 的同化能力最强,32d以后的老叶同化能力较低。

2.2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是重要的含N化合物,其含量降低是花生叶片衰老的主要指标。花生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也呈抛物线型变化(图1b),可用方程y=A+B x+Cx2(x为叶片展开后天数)很好拟合(鲁花11:y=210581+0107196x-01001456x2,P (t)=911967×10-3;辐8707:y=21135+0103932x -010009892x2,P(t)=216036×10-3),由方程可以算出,绿熟型品种鲁花11号叶绿素含量高峰期在叶片展开后2417d,而早衰型品种辐8707在1919 d。说明鲁花11号叶片展开后25d左右、辐8707叶片展开后20d左右叶绿素含量开始降低。从图1b 看出,鲁花11号叶绿素含量高于辐8707,特别是叶片衰老后期更明显,表明在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鲁花11号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辐8707,后期下降慢于辐8707。

2.3 可溶性蛋白质(P r)

可溶性蛋白质是叶片中N的重要存在形式,其含量下降是叶片衰老的主要特征。花生叶片展开后P r含量逐渐升高,达最大值后又逐渐降低(图1c),其变化亦可用y=A+B x+Cx2(x为叶片展开后天数)很好拟合(鲁花11:y=314240+013865x-01005862x2,P(t)=41165×10-3;辐8707:y= 313514+013573x-01005782x2,P(t)=411874×10-2)。根据方程可以计算出P r达最大值(P r m ax= -B (2C))和降至最大值50%(P r△50(-)=[-B-(B2-4A C) 2] (2A))时的天数。P r m ax表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开始降低,P r△50(-)意味着可溶性蛋白质开始迅速降解。由方程可以求出鲁花11P r始降期在叶片展开后33d,速降期始于叶展后6119d;而辐8707分别始于叶展后3019d和5816d。从图1c 可以看出,鲁花11各期P r均高于辐8707,特别是叶片衰老后期更明显。说明在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辐8707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早于快于鲁花11。2.4 氮(N)含量

保持花生叶片一定的含N量是其进行光合作用和N素代谢的基础。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含量

055植 物 生 态 学 报25卷 

图1 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N素代谢各指标变化

F ig.1 Changes in nitrogen m etabo lis m indices of A rach is hyp og ea L.leaves during leaf senescence

—●—鲁花11L uhua11 —▲—辐8707 Fu8707

变化呈明显降低趋势(图1d),不同衰老类型品种变化趋势一致。但叶中N的绝对含量早衰型品种辐8707明显低于绿熟型品种鲁花11,特别是在叶片衰老后期绿熟型品种鲁花11叶中含N百分率较高、且降低慢,而辐8707含N低、且下降快。说明早衰型品种辐8707在叶片衰老后期,叶片中N的撤退再动员分配早于鲁花11,致使叶片N素饥饿、自毁而早衰死亡。

2.5 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酶活性

蛋白态N是主要的贮藏N,较高的蛋白酶活性可迅速启用贮藏N,而进行N的转移。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以酰胺的形式进行N的转移,因此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酶活性变化基本上反应了蛋白质的降解情况。花生叶片展开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两品种峰值均出现在叶片展开后30d左右(图1 e)。峰值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降低两品种存在差异,鲁花11下降较快,而辐8707较慢,后者叶片展开后60d仍保持15198的较高水平。蛋白酶是蛋白质分解的关键酶,由图1f可以看出:叶片展开后蛋白酶活性呈指数曲线上升趋势,辐8707的上升幅度大于鲁花11。说明在叶片衰老过程中辐8707叶片蛋白质的降解快于鲁花11。

3 讨论与结论

花生的N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土壤和肥料N,一是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N。在花生栽培史上,人们过高地估计根瘤固氮的作用,认为花生需N量的70%~80%可由根瘤固氮提供,一度忽视了花生N素的补充(李向东等,2000b)。近年来花生的高产栽培实践证明,花生根瘤固氮只能满足其需N量的40%~50%,另有一半以上的N需从土壤和肥料中获得。花生根瘤固氮与施用N肥的关系比较复杂,当施用少量N素化肥时会促进根瘤固氮,若施N过

155

 5期李向东等: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氮素代谢指标变化

多则会抑制根瘤固氮,造成N肥浪费和污染生态环境,弄清花生体内N素代谢规律,是协调根瘤固氮和施N关系,防止生态环境污染,提高肥效和合理施用N肥的基本前提。花生荚果含蛋白质较高,在荚果充实过程中,N素的代谢、动员再分配就显得更为重要。花生叶片中的N素有一部分参与叶片结构建成,成为叶片衰老前难以再调运的结构氮;另一部分主要参与功能代谢,并在叶片衰老之前随营养物质撤出而再调运。实践证明,花生荚果中约有60%的N是从营养器官中重新调运的,只有40%是荚果充实期同化的,花生在荚果成熟期间,营养器官(叶片)内N的可利用性是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李向东等,2000b)。保持花生叶片一定的含N量是其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理代谢的基础,前期生长旺盛的叶片含N量高达4%~5%,而后期衰老叶片的含N量只有1%~2%(李向东等,1995)。在生育后期花生对N的需求超过对C(光合能力)的需求,从而导致库源叶片中由成熟C的输出转向衰老N的输出,为满足发育种子对N的较高要求,花生必须自毁(Self2destruct)通过衰老动员绿色组织的N输向生殖体,而使叶中含N量降低、N素营养缺乏、P r 含量、叶绿素含量、N R活性下降,最终导致花生叶片生理代谢功能丧失、衰老死亡(Sinclair&D ew it, 1975)。

本研究表明:花生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叶中N含量逐渐降低,蛋白酶活性逐渐升高;N R活性叶片展开后16d左右,叶绿素含量叶片展开后20~25 d左右,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展开后30d左右达最大值,此后开始下降;N R是最先表现出降低的N素代谢指标。早衰型品种辐8707的叶中N含量、N 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低于绿熟型品种鲁花11,而蛋白酶活性则高于鲁花11。说明:花生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中N素的代谢能力逐渐降低;首先是N R活性下降,导致N素的转化能力、氨基酸等含N化合物的合成能力降低;其次是叶绿素含量下降,N素代谢的主要场所叶绿体结构破坏;然后是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等有机态大分子含N化合物含量下降;最终伴随着蛋白酶活性的不断提高,N素代谢失调,蛋白质组分破坏、降解成氨基酸,以酰胺的形式撤退出叶片,进行N的再分配,致使叶片N含量下降,生理代谢功能丧失而衰老死亡(Pate et a l.,1979)。花生合理施N 增产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提高N R活性和N素代谢能力,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延缓了叶片的衰老有关。

参 考 文 献

A rnon,D.I.1949.Copper enzym es in iso lated ch lo rop last,po lyphe2

no l oxidase in Beta vulgari.P lant Physi o logy,24:1~5.

B radfo rd,M.M.1976.A rap id and sensitive m ethod fo r the quanti2

tati on of m icrogram quantities of p ro tein utilizing the p rinci p le of p ro tein2dye binding.A nalysis of B i ochem istry,72:248~254. Chen,W.(陈薇)&D.Y.Zhang(张德颐).1980.T he extracti on, deter m inati on and purificati on of nitrate reductase in p lant tissue.

P lant Physi o logy Comm unicati ons(植物生理学通讯),(4):45~

49.(in Ch inese)

Kar,M.&D.M ish ra.1977.P ro tease activity during leaf senes2 cence.B i o logy of P lant,19:365~369.

Kvien,C.K.&P.O zias2A k ins.1991.L ack of monocarp ic senes2 cence in F lo runner Peanut.Peanut Science,18:86~90.

L i,X.D.(李向东),X.Y.W ang(王晓云),Y.S.W an(万勇善)& J.L i(李军).2000a.T he p reli m inary studies of leaf senescence in peanut.Ch inese Journal of O il C rop Sciences(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2:61~64.(in Ch inese)

L i,X.D.(李向东),X.Y.W ang(王晓云),G.Y.Zhang(张高英)& Y.S.W an(万勇善).2000b.T he regulati on of nitrogen fo r peanut senescence.Scientia A gricultura Sinica(中国农业科学),33(5):36~42.(in Ch inese)

L i,X.D.(李向东),A.R.W u(吴爱荣),G.Y.Zhang(张高英)&.

Y.S.W an(万勇善).1995.Influence of N fertilizer on the nitroge2 nase activity(NA)in nodules and the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N RA)in leaves of summ er sow ing peanut.Journal of Shando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6:496~502.(in

Ch inese)

L in,Z.F.(林植芳),S.S.L i(李双顺)&G.Z.L in(林桂珠).1985.

R egulati on of senescence in iso lated leaves of peanut .Effect of asco rbic acid and glycine on activity of som e enzym es.P lant Phys2

i o logy Comm unicati ons(植物生理学通讯),(4):33~35.(in Ch i2

nese)

M alik,C.P.&K.S.Par m il2Singh.1990.M odificati on of leaf pho2 to synthesis by fo liar app licati on of ali phatic alcoho ls.Journal of

A gronom y and C rop Science,165:198~201.

N arayanan.A.&L.K.Chand.1986.T he nature of leaf senescence in groudnut(A rach is hyp og aea L.)geno types.Indian Journal of P lant Physi o logy,29:125~132.

Pate,J.S.,C.A.A tk ins,K.H am el,D.L.M cneil&D.B.

L ayzell.1979.T ranspo rt of o rganic so lutes in phoem and xylem of

a nodulated legum e.P lant Physi o logy,63:1082~1088.

Sah raw at,K.L.,J.K.R ao&J.R.Burfo rd.1987.E lem ental com2 po siti on of groundnut leaves as affected by age and iron ch lo ro sis.

Journal of P lant N utriti on,10:1041~1049.

Sinclair,T.R.&C.T.D ew it.1975.Pho to synthate and nitrogen re2 quirem ents fo r seed p roducti on by vari ous crop s.Science,189:565~567.

责任编委:蒋高明 责任编辑:孙冬花

255植 物 生 态 学 报25卷 

花生四烯酸

毕业设计(论文) 花生四烯酸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及 市场前景 Application and market prospect in dairy products in the peanut four acid 班级食品111 学生姓名尚淼学号 1132111124 指导教师高原职称 导师单位 论文提交日期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 AA的生理功能和保健作用 (2) 1.1 花生四烯酸的认知 (3) 1.1.1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功能 (3) 1.1.2前列腺素生理功能 (4) 1.1.3白三烯生理功能 (4) 1.2婴幼儿保健作用 (5) 1.3 营养保健作用 (6) 第二章 AA在乳制品中的应用工艺 (7) 2.1 AA在乳制品方面的应用 (7) 2.1.1 AA在配方奶粉方面的应用 (8) 2.1.2 AA 在纯牛奶中的作用 (9) 2.1.3 A A在酸牛奶中的应用 (9) 2.1.4 A A在含乳饮料中的应用 (10) 第三章 AA生产技术工艺和应用领域 (11) 3.1 添加工艺 (11) 3.2 AA的应用领域 (12) 第四章 AA的市场前景 (13) 4.1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AA应用的市场前景 (14) 4.2 AA在液态奶中的应用前景 (15) 参考文献 (16)

中文摘要: 花生四烯酸(AA)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长因子,影响婴幼儿大脑和神经发育。AA具有改善记忆力和视力、调节血脂和血糖、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辅助抑制肿瘤、预防癌变、神经功能调节等作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A A,必需从食物补充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牛乳是人体补充营养物质的载体而AA在牛乳中几乎不存在,所以在牛乳中强化AA已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AA添加带配方奶粉中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AA应用于纯牛奶中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开发富含AA酸牛奶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开发富含AA 乳饮料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研究发现,AA在酸牛奶和乳饮料中的应用将是新的发展趋势,富含AA的乳制品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营养价值,乳制品,工艺流程,应用 Abstract: Peanut four acid (AA) is a kind of essenti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is the human growth factor affects infants, brain and nerve development. AA can improve memory and visual acuity, regulating blood fat and blood sugar, reduce serum cholesterol, 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ccessory anti-tumor, preventing cancer, neurological functional regulation. The human body cannot synthesize AA, must be from the food supple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metabolism, milk is the human body added carrier of nutrients while AA almost does not exist in the milk,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A in milk. This paper introduces AA adding process and operating points in formula milk powder; process flow and operation points of application of AA in pure milk; process and operation points of production development is rich in AA acid milk; process and operation poi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A rich milk beverage. The study found, the application of AA in acid milk and milk drinks will be the new trend of development, AA rich dairy products will bring hug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o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Peanut four acid, nutritional value, milk products, process, application

花生常见病虫害

1 常见病害 1.1 花生青枯病 1.1.1 症状。花生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感染此病。病株初期主茎梢第1、2片叶先失水萎蔫,早上延迟开叶。经1 ~ 2 d后病株全株或一侧叶片从上至下急剧凋萎,色泽暗淡,呈青污绿色,后期病叶变褐枯焦。 1.1.2 防治方法。在雨后晴天或开花前发病初期用禾甲安20 m1兑水15 kg喷雾,每间隔7 ~ 10 d防治1次。 1.2 茎腐病 1.2.1 症状。苗期子叶呈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呈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1.2.2 防治方法。要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种前要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1.3 根腐病 1.3.1 症状。茎基部呈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1.3.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 0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 1.4 叶斑病 1.4.1 症状。褐斑病病斑呈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

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呈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1.4.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关键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 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 d 喷药1次,共喷2 ~ 3次。 1.5 花生缺素症及防治 1.5.1 缺氮。花生缺氮后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小,颜色浅黄,影响果针形成及荚果发育。茎部慢慢变红,根瘤形成少,分枝少。防治措施:施足有机肥;接种根瘤菌;增施磷肥提高其自身的固氮能力;开花前每亩施用硫酸铵5 ~ 10 kg,有条件的最好与有机肥沤制15 ~ 20 d后施用。 1.5.2 缺磷。花生缺磷时叶色暗绿,茎秆细瘦,颜色发紫,根瘤少,花少,荚果发育不良。防治措施:每亩施过磷酸钙15 ~ 25 kg与有机肥混合沤制15 ~ 20 d后作基肥施用。 1.5.3 缺钾。花生缺钾时开始表现为叶色变暗,以后叶尖出现黄斑,再发展为浅棕色黑斑,最后导致叶绿组织枯焦,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失水卷曲,荚果少或畸形。防治措施:每亩施草木灰150 kg,氯化钾或硫酸钾5 ~ 10 kg,也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1.5.4 缺铁。缺铁时叶肉失绿,严重者叶脉也褪绿。防治措施:施用易溶性的硫酸亚铁作基肥,最好和有机肥混施;用0.1%硫酸亚铁水溶液浸种12 h;在花针期或结荚期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水溶液,隔5

低磷对棉花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低磷对棉花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摘要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磷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土壤中常因供应不足而影响作物产量的三要素之一。本试验采用耐低磷型品种(中棉所79)和低磷敏感型品种(鲁棉研28),研究在土壤重度低磷((3±0.5) mg?kg-1,P0)、轻度低磷((8±0.5) mg?kg-1,P1)、适宜磷水平((12±0.5) mg?kg-1,P2)条件下,棉花叶片氮代谢物(叶绿素、硝态氮、铵态氮、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氮代谢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与P0处理相比,在P2处理下,中棉所79和鲁棉研28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8.5%和19.5%、硝态氮含量分别减少了16.5%和30.5%、铵态氮含量分别减少了9.0%和35.6%、GS活性分别减少了21.6%和11.6%、GOT活性分别减少了16.1%和21.0%、GPT活性分别减少了26.5%和25.5%、蛋白酶活性分别减少了20.0%和33.8%。总体来说,在低磷胁迫下,棉花叶片中氮素水平提高,其氮代谢物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低磷敏感型棉花叶片中的氮代谢物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耐低磷型棉花。实验表明,低磷敏感型棉花更易受到低磷胁迫的影响。 该论文有图6幅,表2个,参考文献36篇。 关键词:棉花叶片低磷氮代谢

Effects of Low Phosphorus on Nitrogen Metabolism in Cotton Leaves Abstract Cotton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crop in our countr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human beings. Phosphorus is one of the main nutrients in plants and is one of the thre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rop yield in the soil.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w phosphorus on nitrogen metabolism in cotton leaves. This test uses varieties tolerant to low phosphorus (CCRI 79) and low phosphorus sensitive cultivars (LMY 28) severe soil P ((3±0.5) mg?kg-1, P0), mild low P ((8±0.5) mg?kg-1, P1), the suitable phosphorus levels ((12±0.5) mg?kg-1, P2) conditions, cotton leaf nitrogen metabolites (chlorophyll, nitrate nitrogen, ammonium nitrogen, amino acid, soluble protein) 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cotton leaf nitrogen metabolism enzymes (GS, GOT, GPT, protease)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 of P0, under P2,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CCRI 79 and LMY 28 was increased by 8.5% and 19.5%, respectively; the 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decreased by 16.5% and 30.5%,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ammonium nitrogen decreased by 9.0% and 35.6%,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of GS decreased by 21.6% and 11.6% , respectively; GOT activity decreased by 16.1% and 21.0%, respectively; The GPT activity decreased by 26.5% and 25.5%, respectively; protease activity decreased by 20.0% and 33.8%,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under low phosphorus stress, as the phosphorus level in cotton leaves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metabolites and nitrogen metabolism-enzyme activities also will appear different degrees of increase, the low phosphorus sensitive content in cotton leaf nitrogen metabolites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enzyme activity incre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w phosphorus tolerant cot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 phosphorus sensitive cotton was more sensible to low phosphorus stress. Key words: cotton leaves low phosphorus nitrogen metabolism

花生的资料(完整版)

花生的资料 别名:落花生、落生、长生果、长寿果、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 科属分类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豆目 Fabales 科:豆科 Fabaceae 属:落花生属 Arachis 种:落花生 A. hypogaea 亚种:蝶形花亚种 Faboideae 简述 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现在又有一种彩色花生,又称多彩花生,多色花生,五彩花生。

花生的种子(俗称-花生仁) 彩色花生是普通花生因果仁外皮颜色变异产生多种颜色而来。彩色花生主要分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几个品种,其中按果仁外皮颜色又能分为黑、紫黑、白、紫红、红白,彩粒等几个色系。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红花纹、黑底黄花纹、黄底黑花纹等颜色。长出的秧蔓与普通花生没有区别,只是叶片稍大一些。按粒色可分为两粒黑,四粒黑,两粒彩,四粒彩,双粒花,双粒白等。 性味归经及药用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 功能作用: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症。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花生含有的维生素C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花生的生长特性观察

花生的生长特性观察及调查记录 一、目的要求:掌握花生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 二、材料及用具:花生整株材料及花生资源圃。 三、内容和方法 (一)花生形态的观察 1. 根:为圆锥形根系。四列侧根在主根上呈十字形排列。根系发达,主根长度可达2m左右,侧根横向分布范围可达1–1. 5m,在主根及侧根上具有球形根瘤,主要集中在靠近地表的主根及其附近的侧根上。 2. 茎和分枝:胚芽粗大,其长度多随播种深度而异,胚芽的顶芽发育成主茎,子叶叶腋的两个侧芽生长成为长一对侧枝,近乎对生,其余侧枝互生。主茎一般可着生4-12个侧枝。主茎及侧枝的叶腋处着生花序或分枝,一般主茎上着接着生的分枝为一级分枝,一级分枝上着生的分枝为二级分枝,二级分枝上着生的分枝为三级分枝。花生的分枝: 蔓生型(或称匍匐型):侧枝几乎贴地生长,仅前端几上翘起,其翘起部分小于匍匐部分,株型指数(第一对枝长度为主茎高度的比)一般大于2或接近2。 半蔓生型:第一对侧枝近基部与地面呈300角,中间向上翘起,翘起部分大于匍匐范围,株型指数1. 5左右。 直立型:第一对侧枝与主茎之间角度小于450(在生长中期观察),株型指数为1. 1-1. 2左右。 3. 叶:花生种子发芽时;子叶半出土或不出土,真叶为羽状复叶,有4片小叶。复叶由小叶、叶轴、叶柄、叶枕和托叶几个部分组成。叶枕位于叶柄与托叶相连处,明显膨大,略透明,是控制叶片感夜运动的“关节”。在小叶片基部也有小叶枕。小叶片的形状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倒卵圆形等。其大小、形状、颜色因类型和品种不同而异。由于各类型品种的叶形较稳定,故常以叶形作为品种性状的依据之一。同一植株上不同部位叶片的大小有变化,鉴别叶片时应以中部叶形为准。 着生在花生每一枝条上的第一叶片或第一、二叶片,都属于不完会的变态叶,称为鳞叶或苞叶。 4. 花:总状花序,花序轴伸长或短缩,短的每花序着生1-3朵花,近似簇生,退化分枝上的花序形如着生在主茎上。 花生的侧枝是否各节连续着生花序,是区分品种类型的主要根据之一。有的类型在侧枝的每一节上都能着生花序,有的类型在侧枝上营养枝与花序交替发生。 每朵花的花冠为橙黄色,蝶形,由一片旗瓣和两片基本联合的龙骨瓣组成。花萼5片,其中四片联合,一片分离,花萼的下部延长成细长的花萼筒。雄蕊10枚,2枚退化,8枚发育成花药,其中4个长圆形,另4个为圆形,交互排列。雄蕊基部联合成雄蕊管。雌蕊一枚,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花柱成线形,穿过花萼筒和雄蕊管,顶部柱头成弯钩形,花瓣开放前就已散粉受精,为典型自花授粉作物,个别花异花授粉。子房位于花萼筒的基部,子房上位,一室,内含1-4个胚珠。花柄极短,其基部有形大辩论不同的苞叶两片。 开花受精以后,子房基部的分生组织迅速伸长,约经3-6天,形成明显的子

花生常见病虫害

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1、茎腐病 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2、根腐病 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代森锰锌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属低毒农药。由于其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杀菌剂,所以在国际上用量一直是大吨位产品。目前,国内多数复配杀菌剂都以代森锰锌加工配制而成,锰、锌微量元素对作物有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通过十几年田间应用,对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瓜菜类疫

病、霜霉病、大田作物锈病等效果显著,不用其他任何杀菌剂完全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质量稳定、可靠。 主要防治对象: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山药炭疽病、褐腐病、根颈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4、花生锈病 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碳氮代谢测定

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是碳氮代谢的关键酶。 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测定 原理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植物体内氨同化的关键酶之一,在ATP 和M g 2+ 存在下,它催化植物体内谷氨酸形成谷氨酰胺。在反应体系中,谷氨酰胺转化为γ—谷氨酰基异羟肟酸,进而在酸性条件下与铁形成红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54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可用产生的γ—谷氨酰基异羟肟酸与铁络合物的生成量来表示,单位μmol·mg -1 protein·h -1 。也可间接用540nm 处吸光值的大小来表示,单位A·mg -1 protein·h -1 。【仪器与用具】冷冻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恒温水浴;剪刀;移液管(2 ml、1ml)。【试剂】提取缓冲液:0.05mol/L Tris-HCl,pH8.0,内含2mmol/L Mg 2+ ,2mmol/L DTT,0.4 mol/L 蔗糖。称取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5295g,0.1245g MgSO 4 ·7 H 2 O,0.1543g DTT(二硫苏糖醇)和34.25g 蔗糖,去离子水溶解后,用0.05 mol/L HCl 调至pH8.0,最后定容至250ml;反应混合液A(0.1mol/L Tris-HCl 缓冲,pH7.4):内含80mmol/L Mg 2+ ,20mmol/L 谷氨酸钠盐,20mmol/L 半胱氨酸和2 mmol/L EGTA,称取3.0590g Tris,4.9795 gMgSO 4 ·7H 2 O, 0.8628g 谷氨酸钠盐,0.6057g 半胱氨酸,0.1920gEGTA,去离子水溶解后,用0. 1mol/L HCl 调至pH7.4,定容至250ml;反应混合液B(含盐酸羟胺,pH7.4):反应混合液A 的成分再加入80mmol/L 盐酸羟胺,pH7.4;显色剂(0.2mol/L TCA, 0.37mol/L FeCl 3 和0.6mol/L HCl 混合液):3.3176g TCA(三氯乙酸),10.1021g FeCl 3 ·6H 2 O,去离子水溶解后,加5ml 浓盐酸,定容至100ml;40mmol/L ATP 溶液:0.1210g ATP 溶于5ml 去离子水中(临用前配制)。【方法】1.粗酶液提取称取植物材料1g 于研钵中,加3ml 提取缓冲液,置冰浴上研磨匀浆,转移于离心管中,4℃下15,000g 离心20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2.反应1.6ml 反应混合液B,加入0.7ml 粗酶液和0.7ml ATP 溶液,混匀,于37℃下保温半小时,加入显色剂1ml,摇匀并放置片刻后,于5,000g 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540nm 处的吸光值,以加入1.6ml 反应混合液A 的为对照。3.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测定取粗酶液0.5ml,用水定容至100ml,取2ml 用考马斯亮蓝G-250 测定可溶性蛋白质(见实验28)。4.原始数据记载 5.结果计算:GS 活力(A·mg -1 protein·h -1 )=式中A—540nm 处的吸光值;P—粗酶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mg/ml);V—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粗酶液体积(ml);T—反应时间(h)。 蔗糖合成酶的测定方法 一、仪器设备 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分光光度计 二、试剂 HEPES-NaOH(50mmol/L,pH7.5)缓冲液,包括50mmol/L MgCI2;2mmol/LEDTA; 0.2%(W/V)BSA;2%PVP; 0.1%间苯二酚:称取0.1g溶解并定溶于100ml 95%乙醇中。

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学作用

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学作用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A,是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它是人体的一种必需脂肪酸.该脂肪酸含有20个碳原子,4个双键,其中第一个双键起始于甲基端起第6个碳原子(其结构见图1),故属于n-6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简记为 20∶4(n-6). The molecular structural formula 1AA的存在与分布 AA广泛分布于动物的中性脂肪中,牛乳脂、猪脂肪、牛脂肪、血液磷脂、肝磷脂和脑磷脂中含量较少(约为1%),肾上腺磷脂混合脂肪酸中也含有该成分(15%).在油料种子中的分布也比人们原先估计的要广泛一些,是花生油中的一种主要成分.Sohlek 等人〔1〕从几种苔藓和蕨类植物中检测到了AA.另外,在日本沙丁鱼油中,也分析出一定数量的花生四烯酸.AA也是人体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尤其是在脑和神经组织中,AA含量一般占总PUFAs的40%~50%.在神经末梢甚至高达70%.在正常人的血浆中的含量也高达400 mg/L,而DH-γ-亚油酸(DHLG)含量为100 mg/L,γ-亚麻酸仅为25 mg/L.母乳中,存在着丰富的AA.授乳第一周后母乳中AA的含量约占类脂物总量的0.4%〔2〕. 真菌中,AA主要分布在原始的几个纲中,如丝壶菌纲(Hyphochytrimycete)、壶菌纲(Hytridiomycetes)、卵菌纲

(Oomycetes)以及被孢霉属(Mortierella)等〔3〕. 2AA的生化代谢途径 AA是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在人体内由油酸转化而来〔4〕.它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以磷脂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在磷脂酶A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分解成游离的的释放受磷脂酶A2和磷脂酶C的调节.虽然游离的AA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平很低,但当细胞膜受到各种刺激时,AA便从细胞膜的磷脂池中释放出来,并转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目前知道至少有三类酶参与AA的代谢,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二十碳衍生物(eicosanoids)〔5〕. 游离的AA在环加氧酶(CO)的作用下,先形成不稳定的环内过氧化物(PGG2和PGH2),然后进一步形成前列腺素(PG),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烷素(TXA2).TXA2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很快降解为的性质不稳定,在中性溶液中可水解成6-k-PGF1α,然后在肝脏中进一步代谢为经脂加氧酶(LPO)作用生成羟基二十碳四烯酸(HETEs),白三烯(LTs)以及脂氧素(LXs).CO和LPO都是双氧化酶,还有一类酶是单氧化酶,叫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酶,也叫环氧化酶(EPO).它分解AA生成多种环氧化物(epoxides),同时也产生HETEs等.其代谢途径示意图见图2.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

花生的种植和管理 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知道花生是怎样种植和管理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花生的种植和管理。根据种植时令划分,花生可分为春花生和夏花生两种。 在山东春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一日之前,播种过早会因为温度过低影响种子发芽,会出现烂种现象,即使出土,花生苗也不健壮,影响产量。播种过晚,影响收获时间。 夏花生即麦套花生适宜套种时间一般是麦收前15-20天,高产麦田套种花生可适当晚套,低产麦田可适当早套。 下面先讲一下春花生的种植方法。 一.种前准备 1.晒种与剥壳:播种前先要带壳晒种,选晴天晒2~3天。然后再剥壳,剥壳时间以播种前10~15天为好,剥的太早,容易损害种子的胚。 2.选种:选择仁大而整齐、籽粒饱满、色泽好,没有机械损伤的大粒作种,这样花生苗出土后长的健壮。 3.整地与施肥:在播种前先将地施肥并深耕一遍。要施足底肥,以农家肥、硫酸钾和磷酸二铵为好。一般每亩硫要施酸钾30斤,二铵50斤左右。他们可以为花生的生长提供丰富养料。 4.拌种:花生种植前要先用拌种剂和天达恶霉灵拌种,拌种后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切记不要再阳光下暴晒。经拌种后的花生出土后根系发达,形成果针多,果针入土早,减少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单就花生拌种这一项措施每亩最少增产100公斤以上的产量。这是花生种植当中最关键的一个措施。 二.花生的播种 先起垅,垅距50cm,垅宽40cm,每垅两行,穴距15cm左右,深3--5厘米,每穴两粒。播种后用脚轻轻踩压,不要采的太硬,否则不利于幼苗的出土。可以用地膜覆盖,一方面保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低温,有利于种子提前萌发。 三.田间管理 1.清棵蹲苗。即在花生苗基本出齐时进行。先拔除花生苗周围的杂草,然后把土扒开,使子叶露出地面。注意不要伤根。 2.填土埋穴。清棵后经半个月左右再填土埋穴。即将清棵时扒出的土重新埋回去。因为此时的子叶中的营养已基本消耗殆尽。 3. 3.中耕除草:花生最怕护根草,不但和花生苗争夺养分,还会影响花针下扎,从而影响产量。因此在苗期、团棵期、花期要分别进行1次中耕除草。掌握“浅、深、浅”的原则,注意防止苗期中耕雍土压苗;花期中耕损伤果针。 4.培土:开花后半个月进行培土,有利于花针下扎和果实的形成,但不要过厚,以3cm为宜。

作物缺素症大全

作物缺素症大全 作物缺素症大全 玉米 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缺素病因:一、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二、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三、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

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四、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 五、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六、缺硫,酸性沙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寒冷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七、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八、缺硼,干旱、土壤酸度高或沙土易出现缺硼症。 九、缺钙,是因为土壤酸度过低或矿质土壤,pH5.5以下,土壤有机质在48mg /kg以下或钾、镁含量过高易发生缺钙。 十、缺锰,pH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边的田块,锰易被淋失。生产上施用石灰过量也易引发缺锰。 病因防治方法 (1)应根据植株分析和土壤化验结果及缺素症表现进行正确诊断。 (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 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对玉米按量补施所缺肥素。 (3)也可在缺素症发生初期,在叶面上对症喷施叶肥。用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有机活性液肥210~240ml,对水稀释300~400倍或促丰宝活性液肥E型600~800倍液、多功能高效液肥一万家宝500~600倍液。 水稻 缺钾:钾缺乏时,水稻苗期叶色绿中带兰,老叶软弱下披,心叶挺直,茎细软。中下叶中尖端首先出现症状,呈赤褐色,继而沿叶缘发展,与缺氧相反,为正“v”字型,以后全叶焦枯。叶面有不定型的赤褐色斑点,晚稻比早稻更为明显。田间观察缺钾田块叶色斑驳杂乱,生长披散不挺立,稻丛茎部焦枯叶多。分蘖正常,但成穗率低,抽穗不整齐,穗小、籽粒不饱满,根系早衰,易发生跟倒伏。钾肥通常作为追肥,在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可分别追施钾肥。抽穗、扬花期可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含钾量较高的微肥补充钾元素。缺锌:缺锌的典型症状是新

花生四烯酸的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在高血压研究中的进展

综述 文章编号:1006-2866(2002)05-0409-05 中图分类号:Q55;R544.1 文献标识码:A 花生四烯酸的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在高血压研究中的进展 王 炎(综述),汪培华,汪道文(审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心血管,湖北武汉430030) 收稿日期:2002-05-20 作者简介:王炎(男,31岁),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 Cytochrome P450Metabolic pathway of Arachidonic Acid In Hypertension WANG Yan ,WANG Pei -H ua ,WANG Dao 2w en (Cardiovascular Division ,Internal Medicine ,Tongji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ss o f Science and Techndogy 430030,Chi 2na ) 花生四烯酸(AA )在体内含量丰富,其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目前已知,花生四烯酸在受体依赖的 P LA 2激活后由细胞膜释放,可经过三条途径进行代谢:一是环氧化酶途径,终产物有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前列环素(pros 2tacyclin ,PGI 2)和血栓素A 2(thrombixaneA 2,TX A 2);二是脂氧化酶途径,形成HPETES (hydrope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 )、HETES (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 )和leukotrienes 等;第三就是细胞色素P450酶(CY P )途径,花生四烯酸经此途径的代谢也有三种方式,(1)丙烯氧化反应,生成52,82,92,112,122,152HETE ,其中除12(R )2HETE 外,其它也可以经脂氧化酶途径产生,(2)表氧化反应,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EETs (epoxyeicosatrienoic ac 2id ),包括5,62,8,92,11,122和14,152EET 及其下级产物DHETs (di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s ),(3)ω2和ω212羟化反应,生成202和192HETE [1] 。 CY P 是一种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和细胞色素P450的脱辅基蛋白结合而成,其命名源于还原型的CY P 与CO 在450nm 有强吸收。CY P 是一个超基因家族,目前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类,序列同源性大于40%归为同族(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大于55%为同一亚族(用大写字母标明),最后一位数字用以表示基因产物,斜体CY P 代表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其cDNA ,正体CY P 表示所有种属细胞色素P450mRNA 及其蛋 白 [2] 。 CY P 最初发现于肝微粒体,其在生物转化、药物代谢、解毒等方面研究进行较早且较广泛,而AA 经P450酶途径的代谢产物对心血管的影响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在目前的研究 中发现其代谢产物中以四种表氧化物(EETs )和羟化产物202HETE 在调节局部血管张力和高血压的发展中有重要影响。1 202HETE 202HETE 由P4504A 亚家族代谢产生,是一种 AA 的CY P ω羟化酶的代谢产物,是内皮素、Ang Ⅱ等多种调节物质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重要物质[3,4] ,对血压调节有重要作 用。Ang Ⅱ可使鼠肾脏中202HETE 的释放增加2~3倍,而缓激 肽、苯肾上腺素等无此作用 [5] 。 1.1 在血管平滑肌中的作用 202HETE 被认为在平滑肌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作用,牵 张反应时释放,随跨壁压力增加,被认为与微血管的自身调节有关,尤其与肾和脑动脉的肌源性调节相关,是决定局部血管张力的重要因素。在平滑肌细胞[Ca 2+ i ]升高后在其细胞内 生成202HETE ,通过抑制钙离子敏感的钾通道(K + Ca )使细胞去极化并进一步升高[Ca 2+ ]i ,导致平滑肌张力增加,这一作用 还可能与L 2Ca 2+ 通道激活有关,另外尚可能与激活PK C 和抑制钠钾泵有关 1.2 在肾脏中代谢与高血压 202HETE 具有收缩微血管作用,在肾血管中含量丰富并是AA 的主要代谢产物 [6] ,在鼠肾花生四烯酸70%由ωΠω21羟化 酶代谢而仅23%由表氧化酶代谢 [1] ,鼠和兔肾皮质微粒体主 要将AA 代谢为202HETE ,而192HETE 较少,约为4~5:1[7] 。 在大鼠肾脏中CY P4A 1、CY P4A 2、CY P4A 3可代谢产生202HETE ,CY P4A 2为主要代谢酶,但近期从Lewis 2Wistar 大鼠中经RT 2PCR 扩增并表达于昆虫细胞的研究显示CY P4A 1的活性较CY P4A 2、CY P4A 3约强10倍,后两者除了产生202HETE 外还可 产生11,122EET ,另外CY P4A 8不能代谢AA [8] 。 在小鼠CY P4A 家族已发现有CY P4A 10、4A 12、4A 14。4A 10可代谢AA ,CY P4A 14可羟化月桂酸而不能羟化AA ,CY P4A 12的功

观察花生发芽的日记

观察花生发芽的日记 导读:观察花生发芽的日记【一】 x月15日,我刚把中在了,浸泡过沉睡在泥土下,等待“天亮”。 x月20日,只过了几天,就脱下了沉重外套,穿上了洁白而崭新衣服,针似芽儿突出厚厚泥土,好想在说:“是谁把我吵醒了?”x月23日,芽儿已经抽出嫩绿枝叶,从茎到顶上两片叶子,仿佛是一个个绿色喷泉。x月30日,苗又长高了许多,最短也有几厘米了。5月4日,小苗长到十五厘米左右了,葱郁苗儿长满了,长得非常茂盛。5月9日,苗长得那么茁壮,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生,生出怎样。通过这次种植,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 观察花生发芽的日记【二】 我一直很想看看花生是怎样发芽的。放假的几天我可以好好地观察花生啦!我找来一只透明的玻璃瓶,在里面垫上一块布,让水浸湿它,再把一颗颗穿着红皮袄的花生“扑通、扑通”地放进水中,让它静静地躺在湿布上。于是,我拍拍手,大功告成!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瓶子面前去观察。唉!我有些失望,那些花生好象睡着了似的,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真恨不得大声对那些花生喊:“喂!快醒醒!”但我忍住了。我不能这么新急,或许明天就好了。我安慰自己。 又过了一天,我怀着怦怦直跳的心去看那些小花生,并作好了心

理准备。唉!那些花生还是不发芽,倒是膨胀了许多,胖乎乎的,非常惹人喜爱。虽然没有看到它们发芽,但能有些“小胖豆”也不错啊! 第四天,我望着那四颗日渐膨胀的豆子,觉得信心百倍,我想,可能快发芽了。果然,到了下午,我的第一颗花生终于发芽了,花生的表面裂开一条缝隙,露出一点点小白芽,非常可爱,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就象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晚上,第二个花生也冒出了小白芽,使我对它们的生长充满了信心。再看看、第一颗发芽的花生,芽头已经长到两三厘米高啦! 望着这些花生,我突然想起了爸爸妈妈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工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观察花生发芽的日记【三】 今天在课上语文老师说,今天每个人都要回家观察一个东西,我们以后写一遍三页的观察日记,我在学校苦思冥想了很久终于想到我回家就观察一个“胖娃娃”吧。我想了想还是种水花生好种一点。回到家里,我便向奶奶要了几粒花生米,把花生扳成两半,有口子的扔了,没口子的留了下来,用一个RIO的酒罐子,装上水,把花生米放在水里面。一切准备就绪,我便要去观察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四天过去了,终于在第五天“胖娃娃”好像在好奇外面的世界于是就把那细小的绿脖子伸出来瞧瞧。又过了很多天,我有一天无意间发现“胖娃娃”好像又胖了很多的样子呢!之后的几天我每天都给它换水、听歌,不知道过去了

花生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花生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指出了花生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常年连作、施肥方法不当与肥料单一、播种粗放、连年自育种且种子不处理、地膜薄且质量差,并从合理耕地与施肥、精选良种、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破膜放苗、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指导花生大田生产。 关键词花生种植;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常年连作 目前花生地多为重茬地,常年连作现象比较普遍。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残体,导致花生叶斑病、茎腐病发生较重,受害后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超过30%。同时,多年重茬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土壤养分平衡失调,致使花生发生营养障碍,产生缺素症,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 1.2施肥方法不当,肥料单一 许多农民图简单,起垄前在垄中心开1条沟,将全部化肥一次性施于沟内,大大降低了肥料当年的吸收利用率。与其他作物不同,花生荚果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肥料过于集中,不利于荚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另有不少使用机械播种的农户,利用机械上安装的施肥器,在播种的同时将全部或大部分化肥施在垄上2行花生中间。此种施肥方法不仅降低了肥料当年的吸收利用率,而且由于垄中心的肥料离荚果较近,局部浓度过高,易导致花生后期烂果。此外,农民在施底肥时往往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加之花生田多为旱薄地,立地条件恶劣,土层浅、结构差、肥力低,导致土壤越种越贫瘠,满足不了花生生长发育需要,从而影响单产。 1.3播种粗放 播种粗放主要表现在:①垄距过宽或过窄,窄的不足70cm,宽的高达95cm 以上;②垄过高或垄面呈弓型,导致垄面变窄,垄上行距变小,植株部分果针顺垄坡下滑,不能正常入土结实;③大小行分布不均,垄上2行花生相距太近,使垄上小气候变劣,不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而垄间行距过大,植株在生育中后期不能正常封垄,导致光能浪费。 1.4连年自留种,播种不处理

花生四烯酸.1doc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eaeid:AA)即全顺一5,8,11,14一二十碳四烯酸,它是一种具有20碳4烯酸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因此也可称为5,8,一z,14一花生酸,其分子式为CZoH32O2.,结构式为 花生四烯酸在室温下是液体,其熔点是一49.5℃其物理和化学特性见表1.1: 花生四烯酸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 AA是?一6系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的重要成分。花生四烯酸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于机体各种组织的细胞膜磷脂上,花生四烯酸在细胞中浓度通常是少于10一6M,细胞膜磷脂在磷脂酶A2和磷脂酶C的作用下释放出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决定着细胞膜的生物活性。在哺乳动物中花生四烯酸只能通过亚油酸代谢得到,然而亚油酸(linoleicaeid)在哺乳动物中不能合成,只能通过膳食资源得到然后再代谢成为花生四烯酸,通过花生四烯酸再代谢成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因此,现在有人将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和亚油酸称为VitmaniF,其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是亚油酸先经脱饱和转化成?一亚麻酸,再经延长碳链变成二十碳烯酸(eicosartineoicacid),然后再经脱饱和最终变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细胞内的生成有三个途径,即PLA(磷脂酶C)一DG途径,pLC一pA(磷脂酸)途径和pLA2即磷脂酶A2途径。

花生四烯酸的功能 GeorgetMlidrdeBurr在1929年提出了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即脂肪的特殊成分可能对动物和人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需的,但人体和动物不能合成,只能从膳食中直接获得.他们提出,有三种脂肪酸应被认为是必需的,即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a一亚麻酸.其实花生四烯酸及其它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必需性早在1920年就被发现了,当时科学家发现喂食完全不含脂肪饲料的老鼠的皮肤损害可以通过亚油酸治愈.这些早期的观察结果已被很多新的发现证实,而且这些新的发现还进一步显示这些?一6和?一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许多其它方面对人体有重要作用.很多证据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预防湿疹、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及糖尿病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具结论性的干扰性试验还没有,而且进一步的研究也在不断积累中.目前最具结论性的数据来自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花生四烯酸(AA)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如平滑肌收缩、神经兴奋性和血小板聚集等.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以及某些代谢素乱的成年人来说,其体内的Δ6一脱饱和酶往往活性较低或受到抑制,从而造成体内前列腺素的缺乏,导致种种疾病的产生.Bostock等还报道了花生四烯酸是一种植物抗毒 素的诱发剂。 花生四烯酸的应用 花生四烯酸、Y一亚麻酸和EPA等在细胞内达成一种平衡,一旦这种平衡破坏就会导致许多疾病例如,闭塞性动脉硬化心脏病,动脉血压过高,血胆固醇过多,慢性炎症自体免疫系统混乱,过敏性湿疹,及其它特异性混乱.花生四烯酸和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 微生物脂肪酸构成的质量和数量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培养基的组成、通气、温度和培养时间对大多数微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和积累起主要作用。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前列腺素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重要的营养保健作用。但由于花生四烯酸分子含有四个不饱和双键,因此与外界空气氧接触,极易被氧化降解、丧失生理功效。本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花生四烯酸在食品工业领域中所遇到的氧化变质等问题,通过采用微胶囊技术,将花生四烯酸被制成固体颗粒状粉末,增强了其稳定性,延长了货架期。采用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扩大了花生四烯酸的应用范围。 微胶囊技术原理 所谓微胶囊技术(Microencapsulation),就是将微小的芯材物质,多指固体,液体,甚至还有气体的芯材物质,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包囊壁材,将芯材包埋形成微小的粉末状态,直径一般在1μm~5000μm 范围内,形成的微型胶囊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24]。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是根据物质理化性质的差异,用一种性能较稳定的物质作壁材,一定的条件下将性能不稳定的心材物质在包覆起来,当壁材被破坏时,心材便从中释放出来,被人体有效的利用。微胶囊技术遵循这样的原则:针对不同心材物质及其用途选用一种或几种复合的壁材对其进行包覆。一般情况下,水溶性壁材适合油溶性心材,而油溶性壁材大多适合水溶性心材使用。 微胶囊技术的功能特点 微胶囊化后的微粒,由于外表有保护层,因此可以避免光照、加热、氧接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极大地保持了芯材原有的味道和生物活性,延长贮存期[29~3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