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与新农村建设的再组织化

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与新农村建设的再组织化

收稿日期:2007-09-02

* 本文系2007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乡村和谐发展与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体制创新研究0以及江苏省教育厅

200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公共权力重构研究0(项目批准号:07SJD810007)的阶段性成果。

1 郭正林:5中国农村权力结构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o 王沪宁:5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0页。

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与新农村建设的再组织化

*

曹海林 摘 要:在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不同历史场景中,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呈现出各具

特色的历史形态,并对乡村社会发展产生着截然不同的社会效应。深入分析社会转型期

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社会动因,有利于理解、归纳乡村权力结构演变的特性。

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已成为新时期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乡村社会的

再组织化不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成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根

本保证。

关键词:乡村权力结构;演变趋势;现代重塑;新农村建设;再组织化

中图分类号:C912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8)03-0077-08

作者简介:曹海林,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江苏南京 210093)

乡村权力结构是指乡村权力资源的分配模式、来源渠道、运行规范、权力强度或影响力度等结构要素的有机组合1。乡村权力结构是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科已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这一领域给予了一定关注。自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不同学者不约而同地践行着/小切入、大视野0的学术方法论,试图通过乡村权力结构的研究来透视乡村社会的性质及其转型,为我们认识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权力结构提供了许多相关性结论和方法论启示。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深入分析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形态、演变趋势及其现代转型与现代重塑,探索乡村社会再组织化的有效机制与现实路径,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形态及其社会效应

传统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形态与乡村社会聚族而居的居住格局紧密相关。中国乡村由区位不同、形态各异的村落组成,乡民的生活主要在自己的村落中展开。村落是最早的乡村管理单元,也是最基本的社区组织单位,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在村落基地联结起来,并从这里辐射出去o。在早期乡村社会的形成中,血缘关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血缘关系的共同性形成宗族,由血缘关系的远近形成宗族内部的权力关系。基于血缘关系的权力构成在我国传统乡村权力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正如美国学者W 1古德指出:血统群是一种形式上的组织,其限定范围是一个市

镇或一个村庄,这样的宗族可能在一个地区居住10代到20代,而同一老祖宗传下的其他分支则可能统治着附近的地区1,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乡村权力结构就是血缘宗族结构在村落社区的复制或放大,不同村落社区权力结构具有明显的趋同性。乡村社会生活也正是在这种近乎相同的权力结构规制下,按照差不多的行事规则重复运行,社会秩序主要靠宗族伦理道德来维持,乡村权力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传统乡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o。秦以后的封建社会,尽管乡村社会的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乡亭制、乡里制、里甲制、保甲制等,但乡村管理体制的基本内涵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仍带有宗族)伦理色彩。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源正如W 1古德所揭示:/在帝国统治下,行政机构的管理还没有渗透到乡村一级,而宗族特有的势力却维护着乡村的安定和秩序。0?

极具宗法伦理色彩的乡村权力结构必然使乡村社会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乡村社会就是一个扩大的大家族,其内部的权力构成是严格按照家族宗法制度确定的,乡村社会的权力秩序与家族的血缘秩序相对应。在这样的权力结构控制下,乡村社会的秩序必然要充分体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0的儒家人伦等级思想,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0?。而且,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乡村权力结构得到国家法律及传统政治思想的认可和支持,由血缘关系决定的等级结构决定着在乡村权力结构中不同位置的分配与传承。在乡村权力结构中,一般来说,/乡绅0是宗族里有文化、有管制力、有道德权威的长者。费孝通认为乡绅或是饱学之士,或是退休官员、官员亲属,或是受到过简单教育的地主?。乡绅阶层成为乡村社会的主导力量,而且是连接/管制0秩序与乡土秩序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与血缘性族权紧密相关,而与族权相联的便是财权,乡村财权即表现为对土地的拥有,族权和财权的合一巩固了乡绅在乡村社会的权力地位。

传统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社会效应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在此期间,国家为了汲取乡村治理资源不断把行政权力向乡村社会渗透,但试图重塑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努力一直未取得理想的结果。/进入20世纪之后,国家权力的扩大及深入极大地侵蚀了地方权威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家政权有计划、有系统地毁坏整个文化网络,很显然,它缺乏这种摧毁能力。0/权力的文化网络0仍然是国家政权在20世纪上半期进入乡村社会的重要桥梁,更何况,/国家政权并不能将其意志强加于所有的文化网络的结构之上0?,这样的事实决定了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仍发挥其特有的社会效应。

建国后,面对乡村社会的现代改造,新型国家政权要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便是,从根本上冲破传统的族权和财权对乡村社会的束缚。土地改革就是从剥夺财权入手,推翻乡绅精英在乡村社会中的族权中心地位,并以此作为重塑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重大举措。对于乡村社会来说,土地改革是开启乡村社会新时代的真正开端,也是乡村社会权力结构重塑的关键突破口,传统乡村社会极具封闭性的权力结构开始瓦解。新型国家政权要成功进行土地改革,既要建立专门的行政组织机构,又要催生新型的农民自身组织,因为/农民联盟、农民协会、农民合作社都是保证土地改革具有持久活力的必备条件。不管它们自己宣布的宗旨是什么,组织本身就在农村形成了新的权力中心。0?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合作化运动实行统一经营、初级社阶段收获物按土地入股和劳动比例进行分配、高级社阶段按劳分配,同时推行统购统销的体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家庭生产功能与家族权威,一种新型的超族权的权威开始形成。相对于传统乡村社会结构而1o???

?[美]塞缪尔#P 1亨廷顿:5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6,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64-365页。

[美]杜赞奇:5文化、权力与国家6,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7页。费孝通:5中国绅士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梁漱溟:5中国文化要义6,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秦晖:5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6,载5传统十论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美]W 1古德:5家庭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言,农民协会、合作化运动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家族体制,严重冲击着传统的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特别是1958年后普遍推行的人民公社,更是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0的组织结构与/政社合一0的组织原则重新改变着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生产队、生产大队作为同国家行政权力相衔接的正式组织已成为乡村社会不可替代的权威中心。人民公社期间,超血缘的劳动组织和统一指挥的生产经营活动极大弱化家庭生产功能的同时,又非常有利于国家政权组织在乡村社会的不断建立与强化,具有国家权力背景的地方权威快速形成,再加上新的行政区划又将每一个乡民牢牢拴入新的组织序列之中,所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建构着一个特殊的乡村权力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终因产权残缺必然导致劳动监督成本过高和劳动激励过低的问题而失去其存在价值1,乡村社会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政权逐渐退出乡村生产领域,家庭的生产功能再次得以突显,乡村社会生活的自主性明显增强。建国后靠国家政权强行设计的乡村权力结构不断丧失其社会基础,而乡村社会的开放流动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则赋予了乡村社会更多新的权力资源。权力的影响力决定于权力对资源的提取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决定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o。乡村改革不仅瓦解了整齐划一的集体化农业,而且造就了多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存在,乡村社会又面临着更大一次权力结构重新调整的必然要求与历史机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直接动摇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根基。由国家政权力量设计并强力推行的乡村权力结构很难再将分散化的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乡村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重新构造乡村权力结构以便将农民重新组织实现对乡村的有效治理。而在这一重大的乡村管理体制转型中,组织重建则成为乡村权力结构发生变化的重点和突破口。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村民自治0组织从个别乡村地区农民为管理公共事务而建立起来的自治性组织渐渐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推行开来。1987年的5村组法(试行)6到1998年5村组法6的修订并取消试行在全国推广更是将村委会组织建设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和细化,表明乡村权力结构正悄悄地发生着由国家为主体向社会为主体的转变。然而,一个明摆着的事实是,中国的农村村民自治一开始就有国家立法以授权的性质,因村民自治的实践而形成的乡村权力结构依然具有国家赋权的色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民自治面临的政府任务愈来愈重,特别是农业税费的收取成为政府发展经济和推进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时,村民自治越来越受到行政权力的捆绑与束缚。但是,乡村权力结构以社会为主体的变革趋势并未因此而受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0为核心内容的/四个民主0则成为新形势下村民自治的基本要求,也必将成为新时期乡村权力结构变革的基本准则。/四个民主0的实践预示着乡村权力结构变革以社会为主体的强烈取向,特别是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四个民主0更是成了乡村权力结构重建的重心。

二、社会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社会动因

80年代以来的中国乡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转型期,这一涵盖了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治文化形态等诸多内容的社会转型,必然引发乡村中的经济社会关系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正是这一根本性变革的直接反映。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不仅获致充足的社会条件与广阔的社会空间,而且具有明显的演变趋势与深层的社会动因。与改革前的乡村权力结构相对照,80年代以来的乡村权力结构呈现如下主要演变趋势:

演变趋势一:权力资源配置由集体垄断型向多元主体参与型转变。1949年后的中国乡村可以说是中国/全能主义0(totalism)

?宏观政治社会的微型缩影,乡村社会的经济与政治资源完1

o?邹谠:520世纪中国政治6,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郭正林:5中国农村权力结构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林毅夫:5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39页。

全掌控在国家政权手中。具有浓重意识形态化倾向的集体大农业,更是以高度集权的计划方式将乡村经济资源纳入国家政权的直接干预之中。乡村社会的权力资源必然无法实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均衡配置,乡村社会的权威性资源(authoritative resources)和配置性资源(allocative resources)1完全由以党政为代表的集体组织所掌握,这种对权力资源占有、控制一边倒的状况注定乡村权力结构的高度一元化。对高度一元权力结构最有力的冲击来自于80年代初普遍开始的乡村经济改革,乡村经济改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冲跨了维持一元权力结构存在多年的经济基础,彻底打破了传统集体经济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特别是乡村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与流动,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权利,农业多种经营不断出现、乡村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乡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奠定了多元主体参与权力资源配置的经济基础,乡村权力结构的再造被赋予新的动力源。

演变趋势二:权力合法性来源由行政授予型向乡村社会内生型转变。与传统乡村权力结构相比,建国后的乡村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根源,在于国家政权对传统乡村权力结构的政治支解。国家政权对乡村权力结构的改造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国家意志与行政意图成为权力结构再造的两根标尺,乡村权力的合法性完全靠官方授予,/然而,官方授权并不意味着国家政权成功地进入了乡村社会0o,完全靠行政授予的乡村权力自然逃脱不了/官僚化0的命运。乡村权力代表的基层权威和基层社会的利益分离并没有因政权变化而得到根本改观,它以新的方式在新的政权下延续着,发挥着分离权威和社会的作用?。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迫使国家从乡村社会收回部分权力,国家政权/自上而下0的授权运动逐渐消减,乡村事务处理更多取决于乡村内部权力的共同意志,乡村社会内部/自下而上0的权力再造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原有权力结构的基本特质,权力合法性来源的乡村内生赋予了乡村社会更大的发展自主权与生存空间。

演变趋势三:权力运行规则由国家意志强制型向制度政策灵活型转变。新政权建立后国家对乡村社会有效控制的最为直接表现和手段,就是国家权力体制在乡村社会得以建立?。而权力运行规则的刚性特质使乡村权力运行缺乏弹性空间,整个乡村社会运行一直捆绑于国家政权所设计的框架之中。刚性权力运行规则既从外在制度上进一步强化权力资源的集体垄断,又在乡村社会内部不断扼杀不同权力主体的孕育,乡村社会的运转惟有形式上的民主而没有实质上的民主?。80年代以后,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普遍推广实践,乡村社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集中体现为/四个民主0的精神实质,/四个民主0能将乡村转型过程中新出现的诸多权力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充分调动不同权力资源参与乡村社会事务的积极性,显示了由其所打造的乡村权力运行新规则的高度灵活性。

演变趋势四:权力效能标准由政治至上型向社会发展型转变。权力效能是权力运行的效率与能力的综合,权力效能的高低直接检视特定权力结构是否具有其存在合理性。一般来说,权力效能衡量的指标包括组织吸收能力、社会动员能力、制度监督与组织自控能力?,但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形态下,这些具体的衡量指标却体现着特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建国后社会权力结构高度一元化时期,乡村权力效能的衡量标准是政治性的,即以是否符合国家意志与是否满足国家要求作为衡量的惟一尺度。80年代以后,由于乡村改革从根本上扭转了经济政治形态,乡村权力效能衡量的标准自然与乡村社会发展的重心相吻合,无论是乡村权力的组织吸纳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还是制度监督与组织自控能力,都应服从服务于新时期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既为乡村社会发展搭建了全新平台,又为乡村权力服务于乡村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间,乡村权力效能的评估将始终以是否有利于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的惟一尺度。1o???郭正林:5中国农村权力结构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49页。

曹海林:5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秩序重构的意义6,5天津社会科学62005年第6期。

于建嵘:5岳村政治6,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4页。

? 张静:5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6,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英]吉登斯:5民族-国家与暴力6,三联书店1998年版。

综上所述,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乡村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从而为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乡村权力结构在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的演变趋势,既是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折射,又是乡村社会在改革时期自身现代化要求与发展规律的一种呈现,更是转型期乡村社会变革深层动因作用的必然结果。

首先,经济改革的深入致使乡村社会发生分层流动,乡村权力结构演变获致经济动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化取向的确立,为乡村社会结构的分化与农民的分层创造了社会条件。与乡村社会分化同步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下高度同质性和均等性的社会平衡被打破,农民在谋生手段、生存空间、从事行业、社会体验、价值观念、个性心理等方面都出现了分化,不少农民有机会向新产业或城市流动,接触到具有较高现代性的非农业组织与环境,农民在行业、收入、权利等方面分化成具有一定差别的新型利益群体。乡村分层与流动瓦解着原有权力结构的封闭与僵化,原有权力结构的经济基础渐渐松垮,乡村权力结构的重塑也因此而获得新的社会空间。

其次,乡土权威的回归致使传统文化资源复兴,乡村权力结构演变获致多元博弈角力。虽然组织严密、结构完整、制度完善的中国宗族组织在历次社会运动中几乎土崩瓦解,但这种制度化宗族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基于血缘和文化机制的宗族主义的解体。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政策的转型以及乡村体制的变更、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单位的确立,集体经济管理形式和控制手段逐渐削弱,家族成为承担生产协作任务的当然主体,乡村的宗族组织作为一种中国乡村特有的文化基调不但得以延续,更是经过复制、创新而发挥作用,并重新展现在乡村社会舞台上1。宗族之所以继续存在的理由不在于其外在的功能,而在于同族成员共有的一条文化上的根o。乡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的复兴意味着传统乡土权威的回归,宗族权威的重新抬头以及乡村传统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族仪式等传统文化的复兴,给乡村高度一元化的权力结构带来了冲击,乡村传统权威表现出了分享权力的诉求,社会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获致多元博弈角力。

再次,/乡政村治0的确立致使乡村新治理格局形成,乡村权力结构演变获致体制保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将过去由人民公社政权组织系统掌握的生产经营权下放给个体农民生产者,直接导致了政权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分开。农户取代生产队成为农业经济的细胞,承包农民取代公社社员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这一切使得国家政权失去了控制乡村的经济基础,促使农村组织系统的基础和运行方式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国家不再具体管理乡村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村庄基层组织也不再是/政社合一0的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不再承担以前国家在乡村社会的管理职能。乡村基层治理体制由公社体制转变为/乡政村治0体制。/乡政村治0体制的建立打开了乡村治理的新局面,乡村一元化权力结构因原有体制的不复存在而趋于解体,乡村权力结构演变获致新的政治体制保证。

三、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及其关键环节

综观乡村权力结构的历史形态及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演变趋势,我们不难发现,乡村权力结构的现实存在与乡村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紧密相关,随着乡村经济政治形态的不断更替,乡村社会关系的异质性与复杂性越来越明显,不同权力主体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功能逐渐强化,权力资源也在乡村社会变迁中日益多元化,乡村权力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结构调整与功能重塑。

进入90年代后,乡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经济极大地改变着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乡村经济结构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多年实践既积累了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也暴露出了乡村权力远行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已成为新时期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着重抓住以

1

王沪宁:5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o钱杭、谢维扬:5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下环节必将对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一,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应以实现乡村社会的组织创新为首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践从一开始就确定以乡村组织重建为重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村民自治的主要任务也是定位在组织建构上。实践已经证明,村民自治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权力的基本格局,无论是对权力资源的配置、权力合法性的来源,还是对权力运行准则、权力效能的衡量标准都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乡村治理结构从清一色的国家行政主导型向因地制宜的乡村社会内生型转变。虽然村民自治的组织建构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乡村社会组织的现代转型,村民自治发展的重心已由组织建设转向村民权利的保障1,但是,随着村民自治制度实践的继续深入,现有的乡村社会组织在具体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组织功能等方面与村民自治深入实践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村民自治要继续深入,乡村社会亟待实现组织创新。村民权利的保障是建立在特定的乡村社会组织之上,如果没有适应村民自治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组织创新,村民的权利保障必然会失去组织保证。改革与发展加快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分化,农民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和需要结构日趋复杂,但农村管理体制对于新的需求严重不适应,解决这种不适应的关键是组织体系创新o。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要适应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必然要以实现乡村社会的组织创新为突破口,既要实现组织体系的创新,更要实现组织运行机制与组织功能的创新。

其二,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应以乡村权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乡村社会自改革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权力资源的多元化趋势与权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几乎是同步发生存在的两大现象。究其原因,国家行政权力从乡村社会逐渐回收,乡村一元权力结构的解体致使/权力硬块0?被打破,乡村社会的分化与流动加速着权力资源的社会分化程度,但是,因乡村社会不同权力主体的天赋、教育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时个体的社会政治化也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不同主体对资源的占有方式、水平以及控制能力不同,乡村权力资源配置显示明显的非均衡状态。权力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状态必然形成乡村权力分配的畸形格局,导致乡村权力的低效运作。乡村权力结构在新时期的现代重塑应把权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重要内容,根据乡村社会结构出现的新变化,适时调整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对权力资源的控制权。实现乡村权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是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依据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合理确定不同经济成分的生存空间,建立健全不同经济成分/共赢0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资源有效流动机制,倡导/效率与公平0兼顾的资源配置原则,由此推动整个乡村权力资源的有效转化与最优配置。

其三,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应以制定灵活高效的现代规则为基本保证。80年代后,乡村社会改革对乡村权力结构最明显的冲击表现在权力运行规则发生质的变化,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刚性权力运行规则逐渐为民主、开放的乡村新规则所取代,这便是村民自治秩序得以存在的理由。乡村权力运行规则作为规制不同权力主体活动、合理调节权力资源分布格局的基本行为规范,必然要具备相当明显的/公共性0,/即规则无涉于个别、专门利益的中立性质0?。虽然现今村民自治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其灵活性确保着乡村权力的有效运行,特别是/四个民主0的基本规范更是乡村权力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是,以/四个民主0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政策法规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原则规定层面,还没有完全转变成具体的操作规范。制定灵活高效的乡村现代规则是推进乡村权力结构现代重塑的基本保证,也是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的关键条件。在乡村社会发展新时期,乡村现代规则的制定应紧紧围绕切实解决乡村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围绕有利于乡村公共事务的处理解决而展开。乡村现代规则不能仅仅是粗线条的一般原则规定,它的制定应深入乡村社会生活内部,体现不同权力主体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着力达1o

?

?张静:5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6,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12页。

[美]罗伯特#达尔:5现代政治分析6,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赵树凯:5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6,5战略与管理62003年第6期。徐勇:5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6,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62005年第2期。

成乡村公共领域中的权力合法性认同1,并在公共合约的基础上决定权力资源的分配,从而构造灵活高效的乡村权力运行机制。

其四,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应以推动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为根本目标。建国后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轨迹显示,权力结构的每一次变迁并非都能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特别是人民公社期间国家行政权力对乡村权力结构的强行干预更是让乡村社会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之路。仔细分析乡村权力结构变迁的大致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乡村权力结构变迁的社会动因对其社会效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国家行政权力牵制的乡村权力结构变迁,其功能目标自然定位于国家依靠行政化的乡村组织将分散的农民网罗到自己的控制之下,农民在乡村组织中的各种社会活动空间自然也由国家行政权力预先设计而成o,乡村社会完全陷入由国家统制的治理格局。80年代后,由国家一手包办的乡村治理体制的社会基础逐渐丧失,乡村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内生型的权力来源改变着乡村治理的基本格局,乡镇与行政村的治理模式开始从统治型向服务型、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型向群众参与的自治型、全能型向有限功能型转变。/乡政村治0体制的建立打开了乡村治理的新局面,乡村治理结构的完善自然也成为乡村权力结构现代重塑的基本功能目标。现阶段,乡村权力结构的现代重塑应在深化乡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培育有效的乡村权力制衡机制、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促进乡村多元化的组织结构等方面多下功夫?,从而有效推动乡村治理结构的深入改革与完善。

四、新农村建设的再组织化及其相关举措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0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要回到/以农为本0的自我封闭状态,而是要消除乡村社会中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开拓乡村社会新型组织形式,继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打开推进乡村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反观中国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历史,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及其社会地位对乡村权力结构的形成与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乡村组织,而乡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更是影响乡村权力运行效能的关键因素。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不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成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重塑,特别要突出农民在新的权力结构中的主体作用。正视中国乡村社会多元化的权力配置格局,采取合理的方式培养农民的自治能力,建立有利于乡村自立发展的社会组织,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水平,进而使乡村权力结构的运行进一步满足乡村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水平,不仅能提高新型农民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度,而且有利于乡村权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乡村权力的良性运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0的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再组织化应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继续推进村庄重组,以民为本构建和谐乡村新社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乡村相继开始对原有村庄进行合并重组,实践证明,同一乡村地域内的村庄按照/地域接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0的原则进行重新划分组合,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拼凑组合,而是通过乡村社会内部治理模式、运行机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变革发生的一次深刻社会变迁。村庄重组大大拓宽了村民自治的活动空间,为乡村社会发展所需组织资源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制度平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继续推进村庄适度重组,不断提升乡村权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水平,在村庄重组1

o?张晓山:5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6,5科学决策62006年第1期。

曹海林:5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6,5中国农村观察62005年第6期。毛丹:5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4页。

中锻造乡村权力运行的高效机制。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壮大乡村经济自组织。随着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自组织越来越成为乡村社会出现的新型组织形式。经济自组织是现代乡村组织系统的基本内容,更是乡村权力运行的重要载体。经济自组织不仅仅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0体制解体后的产物,而且是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创新的母体和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组织保障1。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应针对经济合作组织合作形式单一僵化、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产权不明晰、监督机制软弱无力等弊端,充分考虑各地乡村的不同经济社会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分配合理、监督有力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有效完善乡村政治自组织。乡村政治自组织不但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载体,而且也是实现农民群体利益主张和权利要求的重要通道,乡村政治自组织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乡村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村民自治的实践表明,乡村政治自组织开始孕育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但是,我国目前乡村政治自组织的发展还比较薄弱,不少乡村的村民自治组织软弱无力,农民仍然无法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农民的利益诉求渠道还相当单一甚至缺乏。为此,新农村建设中,一要继续强化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功能,逐渐弱化其行政组织功能o;二要深入探索并建立带有乡村政治性质的形式多样的社区自组织;三要培育农民在自组织内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多种形式培育乡村文化自组织。乡村社会改革不仅改善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而且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乡村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新农村建设要把繁荣乡村文化事业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其关键是培育乡村文化自组织,推进乡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乡村基层组织更要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乡村社会出现的文化自组织,既要对乡村文化自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设施给予投资,又要对乡村文化自组织进行政策上的支持、管理上的引导与监督。只有精心培育富有乡村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组织,新农村建设才能获得持续的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从而形成有利于乡村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

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加快建设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乡村社会的改革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从/团体村庄(corporate village)0转向/开放的村庄(open village)0的过程?,而米格代尔则将之称为/内向型社区0向/外向型社区0转变的过程,并用三个指标即现金的使用、市场状况和劳动力流动来鉴别乡村的开放程度?。随着中国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社会化程度、现代化程度也相应得以提高,乡村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更多的社会服务性组织。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快建设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社会保障是乡村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更是新农村建设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当前乡村社会服务工作比较薄弱的形势下,建设新型乡村社会服务自组织,首先要坚持新型社会服务体系中自组织非官方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其次要将农民社会服务性自组织的建设与其他农民自组织的建设结合起来,赋予其他农民自组织更多的综合服务功能;再次,政府要让渡一定的政策空间,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从而营造一个能激励农民社会服务自组织更快发展的氛围。

(责任编辑:薛立勇)1o??[美]J 1米格代尔:5农民、政治与革命6,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Samuel Popki n,The Rational Peasan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1

温铁军:5错位:农民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6,5开放时代62002年第2期。

张晓山:5走向市场: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6,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93页。

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Contents&Abstracts Abstract:How do we deal with the dilemma that we need to hav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yet we also want to pre-serve multiple languages?How do we view the difficulties in having translations and the battles on the rights of language?How do we use our language in dialogue,as descriptions or as performative acts?By taking language as a way of action,as means of illocu-ti onary act that can establishes values,present attitudes,and mobilize energies,Confucian theory of/recti fying names0is able to shed lights on these difficult issues.Reading the theory in light of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 ment of philosophy of language,we shall be able to see more clearly that various languages are repository of di fferent ways of life and value systems.Their differences are where the unique value of each can be found,and are the conditions upon which each can transform themselves through en-countering others.The theory of rectifying names can help us to communicate more effectively and reach the state of/Harmony,but not conformity,0and hence avoid both dogmatism resulted in the search for Absolute Tru th,and relativism or cultural nihilism.

Keywords:Confucianis m;Dialogue;Rectifying Names;Illocutionary Acts;Harmony

Debates on/Economic Ethics and Marx.s Capital Theory0

Lu Xiao he W ang Xiaoxi Xu Da jian

Tong Shi j un Wu Xiaoming Chen Xueming

Zhu Yiting Lu Pinyue Zhao Xiuyi(52)

On Comm unity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China:Institutional C hange and Structural Interaction

Gao Jianguo Gao Gongjing(68) Abstract:When the state couldn.t offer fundamental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 directly and massively,it enforced rural com-munities to achieve sel-f provision by ad ministration ways which forms the state-oriented communi ty provision model.The paper analyses the model and concludes that though the main point of govern mental policy is to provide fundamental goods in rural areas through market,in fact community becomes the responsible one.And with the adjus tment of macro policy and change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p 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s experiencing a transformation from/the state-oriented communi ty provision0to /the state provision assisted by communities0.

Keywords:Rural Community;Public Goods;State

Evolution of Power Structure in Villages and Reorganization o f C 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Cao Hailin(77) Abstract:His torically the evolu tion of power structure in Chinese villages has made different influences in di fferent times and a deep analysis on its evolution is helpful to recogniz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evolution.The essay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evolution of power in villages and argues that rebuilding of power structure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modernization.And reorga-nization of rural society is an i mportant part of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 and even a fundamental factor for i ts achievement.

Keywords:Village Power Structure;Evolu tion;Modern Rebuilding;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Reorganization

New Thoughts on Class

W ang Zhongru(85) Abstract:The issue of class has been a major economic and social concern1As a social phenomenon,the mature form of class only exist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indus trialization and market economy and is considered as the ou tcome of serious division of social

山后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山后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山后村位于高山镇东部,有18个村民小组,辖5个自然村,总人口3875人,总户数1047户,是个五星级党总支,总支部有党员75人,分布于3个党小组,全村人均年纯收入6000元左右。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党员、干部以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山后村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跨越。 创新载体,党建先行。积极开展“支部+协会+基地”服务新农村”活动,因地制宜地创新了“支部+协会+基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组建、联建的方式成立了创业就业协会、农技协会、村建管理协会、志愿者协会、文化娱乐协会、计生协会一共六个协会,打造了两个基地。通过三加联动,结合“创五好评星级”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党总支部充满活力,为山后村新农村建设实现新跨越提供了组织保障。 便民服务,真情为民。两委每人分包一个自然村,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把“村委会”变成“村民服务中心”工作思路,创新“一点一窗”和“一点多窗”便民服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群众好盖章、好办事、好诉求的问题。村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之后,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共为群众办理各种服务项100多件,接受农民技术咨询200多人次,解决群众难题50多个,便捷、高效的服务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 完善设施,环境改善。集资120万修缮山后小学,集资32万整

修村委大楼,集资100多万铺设及整治贤邦大道、前北路等多条道路。设立17个垃圾箱,9个垃圾池。集资175万修建的环村河道工程已完成,共兴修了两座启闭机,永久固化河道总长2100米,集资10万元完善排洪涵管等配套设施。拆除了100多座破旧的小厕所,集资2万元,修建了两座大型的公共厕所,其他的厕所也还将陆续修建。集资3万进行灯改,新立了17根立电柱,对已经损坏的路灯进行更换。深入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前期已栽种了600株盘架木,各项建设使得我村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明显好转,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优化。 招商引资,强村富民。引进的长青蔬菜和丰绿养殖基地项目,实际利用闲置土地580多亩,为我村4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0元,有效带动我村农民增收。基地每年按土地参股亩数给农民分红,既保证了农民每年的收入,同时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可以出外务工、经商,还省去了后顾之忧,旱涝保收,日子过得更加充实。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就是提高致富能力,是构建美丽幸福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立足乡镇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育新型农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属性和特点的路子,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标签: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面对农村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制约着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通过文化的滋养,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现代文明进入并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央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蒲场镇大溪小学徐茂林校园文化建设不但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而且是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学校师生学习风气、精神风貌、养成习惯、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校园文化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和谐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甚至是空白,这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根据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经历,对于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谈点显浅的认识,以当抛砖引玉。 一、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面临着实力雄厚的城里学校和异军突起的民办学校的夹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发展,随时会面临生源枯竭而“破产”的境地,走向没落。在这种局面下,农村学校自然非常重视发展教学质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殊不知,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后,将会制约自身的发展,制约自身的竞争力。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较差,综合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 1、认识误区。 对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偏于硬件设施建设,而不太注重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自身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掘与利用。从而导致设施豪华而“精神缺钙”的现象。有的甚至认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有限,教育与教学是课堂上的事,就是重中之重。只要抓住教育质量这个纲,茅屋陋室也出人才、出好人才。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无关,只要抓好

课堂教学。 2、形式单调。 农村学校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日常手段有黑板报、班会、晨会,较好一点的有升国旗活动、校园广播站,偶尔举行一两次校园文化活动。总之,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没有完全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没能够给教师、学生提供充足的才艺展示平台和精力渲泄的机会。 3、内容陈旧。 比如,我们在农村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花圃前:“不准乱摘花草”;校园角“严禁乱倒垃圾”;厕所边:“厕所公约十不准”等。而我们在城里学校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情形。如:校门口:“如果你遵守校纪,行为文明,你将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花圃前:“一花一草一世界”、厕所边:“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无人监督的时候便是检验自己道德水平的时候”;教室门:“入室即静,怕静莫入;进来时肃然无声,三年后一鸣惊人”等。从中我们发现,农村学校标语使用的多是“不准”、“严禁”,这种强硬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而城里学校温馨化标语体现了“人本位”的教育观。可想而知,走进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建设校园里,读到这两种不同的标语,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4、时断时续。 农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时断时续,说明农村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黑板报可能还是几星期前甚至是一两个月前的“陈年老醋”。没有定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一个学年也未举行几次,尤其是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各种校园活动都终止。校园文化建设时而有、时而无、时而断、时而续,不贯彻始终。 二、制约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论述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论述 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乡村旅游的开展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又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二者最后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的目标。 标签: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关系 1 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途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乡村旅游本身是一种强势的第三产业,在农村发展旅游可以在优化和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增进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致富步伐,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很多农民加入到旅游的行业来,奉献给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旅游事业,并通过旅游这条途径增加其收入,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农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走上致富之路。 再次,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由于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顾客是城市居民,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信息、理念、习惯等难免会被带到农村,无论对乡风民俗还是对农民素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一些积极的因素无疑对农民素质的提高有显著作用,这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农民的要求。 2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机遇 2.1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没有雄厚的资源作后盾,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泡影。农村各方面条件本来就落后,思想观念不先进,融资渠道有限,旅游资金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到位。这就极大的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新农村建设致力于“生产发展”,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同时,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因而,可以将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来的经济基础与发展空间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相得益彰。

新农村简介

XX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武乡县东北部,距离县城29公里,距贾豁乡人民政府4公里,西北部和榆社县毗邻.XX村是贾豁乡第一大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378户,1297人,耕地面积3065亩,山大.坡广.沟深,土地肥沃,宜耕.宜林.宜牧. 二.XX村的命名以及海神庙建筑历史 XX村命名:因村南石坡上有一股冬暖夏凉的泉水,故得名XX.海神庙位于XX村东坡之阳,是祭祀后赵石勒的场所.海神庙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因大庙建筑和古碑毁灭,,始建年代无据可证.现仅留存大门口两侧一段石墙和北面大殿的后墙址. 三.农.林.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XX村山大坡广沟深,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易于耕作,适合谷子.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近年来村里大力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旱地西红柿.豆角种植300多亩,优质谷子种植800多亩,.旱地西红柿\豆角\优质谷子种植成为村民增收的新渠道.林业以优质核桃种植为主,现有核桃面积700亩,硕果累累的秋天,招来四面八方的商客来收购核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途径.养殖业依靠山大坡广的优势,村民以养羊为主,全村羊存栏1000多只,每年提供大批商品羊,给村民带来丰厚的收益.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成就 2010年XX村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推进村,XX”村支”

两委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以村级活动场所改建为依托,以提高村级文化品位为基础,以打造石勒皇帝和海神庙文化为基点,建起了石勒文化广场,村级小花园,园内建有”圣泉亭”.前进雕塑.凉花架.扇形花池’XX村”四议两公开”村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利用凉花架场所建起了廉政文化宣传墙.改建了村级图书室.村级小学校和村级卫生所.白化墙面5000多平方米,种植绿化树3000多株,硬化4.5公里XX至西风烟自然村道路,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级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乡的前列.2011年将在村主要街巷安装30盏路灯,硬化村巷道路,实现便利,新建30多户沼气池,让村民用上干净的沼气,降低村民生活成本,为改善村级环境卫生,改造农户羊圈全部建在村外,促进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好的途径. 五.招商引资促发展 XX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融洽,民风淳朴,形成了以支部为核心的战斗堡垒.村支部本着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和村里在外创业人员来XX村投资办企业,村里将以土地经营权转让的形式,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为你提供蔬菜.干水果种植场所,共谋XX改革发展大计.

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汉王镇草川新农村建设工作简介 2008年,我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在汉王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开发局和县级相关部门的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全村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广大干群积极参与,艰苦创业,以干克难,基本完成了新农村规划建设任务,现就我村实施新农村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建设得到发展 1、新建丰产密植桑园210亩,改造老桑园210亩。 2、新建丰产密植茶园230亩,改造老茶园70亩。 3、畜牧产业在稳定中得到发展,全村养猪1000头,养羊200只,养牛18头,家禽2000只,总量和质量都比2008年有较大提升。 二、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三年里,我们通过群众集资和上级部门的扶持,新修硬化通村公路10公里,农电网改造17.6公里,新修水窖100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提高 建家30户,改建住户105间、改建厨房42间、改建厕所25间、新修圈舍30间、硬化院坝10户210平方米。得到了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公司的支持,农村通讯条件得到改善,每户至少有一部通讯电话。 四、2011年项目实施情况

2011年计划养殖大户6户,已完成2户(三组张静养鸡计划1000只,已养400只,张茂立养羊50只,已养30只);新建茶叶加工厂1个,已建1个,投资10万元,已见效,收入10万元;改造公路8公里,已完成8公里; 新修水库2个,未动;旧房改造40户,已完成30户。 五、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村级各种学教活动,班子得到整顿,班子有战斗力、凝聚力、组织力得到加提升,并新修村活动室1栋,党的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对农民进行了多次法制和技术培训,使每名群众的法制观念得到加强,农民每户至少有2-3门农民实用技术。 六、工作经验及措施 1、紧紧以抓好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农业增收工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2、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 3统一组织、统一措施,集中安排专人对项目进行管理,使件件工作有人抓,件件工作有落实,是抓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建设总投资819.3万元。其中:部门及捆绑扶持投资451.8万元,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农户投资投劳(折价)367.5万元。 总之,草川村通过三年来的新农村建设,该村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该村后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我村经济基础差,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市人大视察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舞阳县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以舞阳农民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创新活动载体,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赛事、群众齐参与的可喜局面。舞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现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和舞阳农民画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情况 舞阳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投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深入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完善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了西城文化广场、贾湖文化广场、雷世奥文化广场等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在建好城区文化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全县14个乡镇均建成了达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多功能厅等,其中吴城镇、文峰乡、孟寨镇、姜店乡、太尉镇5个文化站已经实现免费开放。397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点和农家书屋,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一套,图书2500余册、音像制品100余盘、报刊杂志30余套,以及书柜、桌椅等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采取财政拨款、乡村筹资、个人捐款等多种形式,使全县75%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村级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动广场,并且多数广场都建有戏楼,安装有健身器材,确保了群众娱乐有场所,文化活动有阵地。民间艺术团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自发组织的锣鼓队及舞龙舞狮队211个、秧歌队161家,戏曲表演团体23家,电影放映队15个、唢呐班56个、文化娱乐个体经营户120家、广场舞表演队300多家,构建了以县直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制的大文化新格局。 (二)培养骨干,示范带动。县文化旅游中心、乡镇文化站发挥专业优势,采取集中培训、下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围绕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农民画和民间艺术以及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等内容,每年开办文化骨干培训班80期以上,全县形成了以乡镇文化专干、村文化协管员、基层文化活动带头人、民俗文化传承人等为主的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 王科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向深入,乡村问题又一次引起政学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乡村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乡村社会的全面紧张。如何在变动的时代环境中构建一种适应中国乡村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一问题在民国时期也曾受到高度关注。其时,各种力量都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中包括政府、教会组织、大学、社会团体等等。据统计,在20世纪30年代全国就有600多个团体从事农村工作,有1000多处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中,由政府主导的“江宁实验县建设”尤为值得关注。 作为国民政府县政改革实验县试点之一,江宁实验县于1933年2月成立,实验期四年。实验期结束后,在政府的推动下,江宁实验县的多项举措在全国推广。 江宁实验县建设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第一,重构基层行政制度,废闾邻改村里,建立起县—乡镇—村里的基层行政体制;改组地方保卫团,整顿警政,全面提升基层的行政管理能力。第二,设立农民合作组织,救济农村金融;推广新式农业科技,改良蚕桑业、农林业及其他农村副业;提升农民现代意识,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第三,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公路,兴修水利,先后疏浚河道50余公里,关系农田灌溉23万余亩;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在每一乡镇均设有一所学校,学生人数从1933年的3492人增加到1935年的21344人,入学率达到40.06%;全面推进乡村卫生事业,先后设立了4个卫生所和6个卫生分所,形成了一个融环境、医疗、学校、妇婴、宣传及防疫为一体的乡村卫生系统。 与之相应,江宁实验县建设也呈现三个重要特征。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是这一建设最显著的特征。江宁县不仅拥有较普通县政府更大的职权和更多的经费,而且其运作基本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正是由于有着政府力量的支持,江宁实验县才能够对旧有的县行政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一、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我们认为,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 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旅游休闲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 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随着汽车进入百姓家中,自驾车旅游休闲成为城市居民的必需品。乡村环境、新鲜蔬菜水果家禽等等,成为城市居民最喜爱的商品。城市居民对于走进乡村,完成风味独特的晚餐,有着永不疲倦的热情。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驾车到1小时以内的地方晚餐,3小时以内的地方度周末,已成为城市中产阶级和

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习惯。乡村环境和农家情趣,是休闲生活的最大吸引力。 我们划出了两个圈,是城市居民消费范围:第一个为餐饮消费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25公里,小型城市周边15公里范围区域,都是城市居民餐饮消费出行区域;第二个为休闲消费圈,以城市为中心,大型城市周边250公里,中型城市周边150公里,小型城市周边80公里范围区域。在这两个圈范围内的农村,都具备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基本条件。 这是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主要区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途径,具有极大的现实推广价值。 此外,是具备较高价值旅游资源的农村区域,包括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林场等区域,一般为国家所有。但是,资源区周边土地,一般为农民的承包土地。因此,如何在景区开发中合理安排农民利益,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参与结构,成为旅游开发必需加强研究并推广有益经验的重要领域。 以上两个方面发展,构成了旅游产业在农村经济中_的重要方面。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辖××社××户××人,与××县毗邻,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功能,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兴产业、促增收,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今春,按照“全村整推、一次成型”的思路,在川区一次性新植果树经济林2000亩,填平补齐500亩,幼园内套种早熟洋芋3500亩。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镇政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培育新兴产业,在川区强势推广秋播大蒜1200亩,套种早熟洋芋1200亩,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强果产业的发展后劲,我们坚持走果畜互支互促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养牛业,发展壮大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完成牛舍修建、青贮饲料池等基础上,新建标准化全封闭繁育舍3座,引进秦川良种基础母牛200头,实行了自繁自养,繁养结合,滚动发展,初步形成种养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二是突出夯基础、强服务,大力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性工作来抓,坚持“山水田林路”五位齐抓的工作思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面山绿化2000亩,栽植刺槐苗木40万株,维修机电井3眼,衬砌渠道20公里,新修梯田1000亩,新开2 横8纵田间道路18公里,栽植行道树3000株。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村域经济发展后劲,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中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和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硬化村庄主干道12公里,栽植行道树3400株。2011年以来共实施危旧房改造320户,实施改厕项目100户,拆除各类乱搭乱建1.2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9100株。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在村社主要巷道设立路灯20盏,为群众夜晚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建立了农村环保和道路养护队伍,设立了垃圾集中投放点,落实经常性管护责任,逐步形成农村环境人人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是突出倡新风,重引导,不断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始终把倡导文明新风摆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村规民约,通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1000人(次)。积极开展“和谐五星”、“幸福家庭”、“诚信计生”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去年以来,共评选出“和谐五星”100户,“幸福家庭”168户,“诚信计生”216户。并通过“自乐班”文艺汇演,村民篮球赛、全天候开放农家书屋等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实行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重视,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应受到关注。下面我来谈谈如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强化目标责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旨在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落实,为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强化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并且把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制 定有关《考核细则》。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总体上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差距较大的现实状况,应加大“文化资金”的投入。一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二是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大对镇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

(三)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 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已经成为农民最为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应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加大教育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能。针对农民的需求,抓好形势政策、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要针对当前还有不少农民信仰缺乏、精神空虚、封建迷信、色情、赌博等不良现象,强化主流文化的教育培训,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风貌。 关于建设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议 在常路镇西下庄村有一支民间文化团体,组织人李万成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皇山艺术团”,每年的庙会和新年前后他们都会四处为农民演出。所排节目有舞狮子、豫剧、小品、相声、唱歌等,深受农民欢迎。但是最令老李发愁的是排练没有活动场所,演出服装道具缺乏,演员报酬几乎没有。老李很想找赞助单位,但是苦于没有门路。艺术团已经成立四五年了,演出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 现状及对策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浅谈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目前,农村尚有不少乡镇没有综合性文化站,有的也大多被挤占、挪用;没有自己的专职文化干部,临时兼职的较多;无法做到财政拨款,兴建专门办公场所。此外,不少行政村还没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宣传栏、政务公开栏和阅报栏。 (二)农民文化活动有待丰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农民文化生活并没有显着改善,农民文化活动还停留在贫乏和枯燥的基础上。电影电视、文体活动、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等离大部分农民似乎还很遥远。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求知求学的欲望不强,致使他们的子女也过早脱离了学习,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无法推进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设施建设。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投入欠缺,先进文化难以普及 资金困难是制约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农村图书

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科教兴农的需求。只依靠上级文化部门或大企业送书、赠书。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村级书刊报纸受经费限制每年订得较少,而且大多是党报党刊,适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科技报或书籍少之又少,并且投递后,或无人管理流失,或被放置在村部,一般村民很难看到,大多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 近年来,基层文化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受人员编制所限,需要的人才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使得队伍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缺乏生机和活力。文化专职干部偏少,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加之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形成了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缺乏新意,难于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三)发展不平衡 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差距很大。总的来讲,经济发达的地方要好于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的乡文化站建有高标准的电影院、文化广场、活动室,功能全,经常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而有的乡镇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新农村乡村治理机制●陈幼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措施。 一、农村基层乡村治理的现状 1、乡村两级组织关系交叉错位。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乡镇党委与村党组织是领导关系,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也是领导关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指导关系。从基层的实际运作来看,乡镇党委、政府大都是一体运作,常常以乡镇党委名义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发号施令、布置工作,以党组织之间的领导关系代替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而村委会有时则以自治指导关系来对付。同时,由于乡、村两级组织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基础的不同,也导致了党的政治领导权和村民自治权之间存在着交叉与冲突、争

斗与协调的现象和问题。 2、村两委运行机制不够协调。农村工作繁杂且对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村级组织的领导主要是对公共事务和个体事务的领导和管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重叠交叉。而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能及关系 规定得过于原则、笼统,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这就使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有时难以明确区分,规定的工作程序容易流于形式。而村“两委”的矛盾经常集中在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实际工作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个人的素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书记和主任有一方更强,往往不是村党组织代替村委会就是村委会凌驾于村党组织 之上;如果双方都很强,大多数情况下是互不买账,难以团结协作或配合协调。 3、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农民不再依赖村级组织而相对独立。一方面,由于一些村级组织缺乏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对经济资源和公共事务的调控手段也逐步减少,且一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群众公认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自治功能。另一方面,家族势力、宗族势力在一些地方的强化,不仅影响了村民自治,也制约了公共权力,有的甚至左右党员大会或者支委会的决定。 4、村级其他组织职能多方制约。目前村共青团、妇女、

[重点]乡村规划建设,郑州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河南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重点]乡村规划建设,郑州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河南美丽乡 村规划方案 在我国,以乡村人居、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广大农村的开展,深受游客青睐,众多的回头客对乡村游乐此不疲。“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随农家俗、交农家友”,正在成为旅游新时尚。“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对于推动农村致富奔小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地方整体形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旅游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围绕“三农”工作中心,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 研究的目的 乡村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阶段,过去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是依照旅游业固有模式在寻求发展的途径,往往忽视了乡村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乡村大环境,结果乡村旅游形式千

篇一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旅游缺乏文化内涵、过度开发带来恶性竞争、乡村旅游产品配套和服务落后等现象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 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如何借助新农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层次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研究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本文的立题所在。 研究的意义 乡村旅游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进步、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发展离开了乡村的大环境,离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其后果也是严重的,比如资金的浪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田荒芜、农民投资得不到补偿等等,这对于我国原本就薄弱的农村发展体系是极其不利的。 尤其是在“中国乡村游”和“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年提出之后,各地政府机关和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会更加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己经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纵观他们的发展路径、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他们利用乡村旅游在解决乡村问题上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好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有所启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是一项紧迫且有难度的工作,希望本文能够为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部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也希望能够为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尧治河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尧治河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简介 尧治河村位于鄂西北部的保康、房县、神农架三县(区)交界处,平均海拔1700多米,距保康县城110公里,版图面积 33.4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700亩,下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150户627人,党员195人(含企业党员)。村级企业22家。近几年来,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困村制宜,精心组织,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到2008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5亿元,上交税费5000多万元,村级固定资产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80%的村民住上了别墅,40%的家庭拥有了小汽车,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一、立足高起点,精心谋划定目标。把科学规划放在新农村建设首位。为搞好规划,我们先后到南街、华西、大寨等地参观学习,请全国“三农”知名专家和清华大学、湖北大学教授、研究生亲临指导,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了尧治河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把农村当作城镇建、山水当作园林建、庭院当作花园建”的基本思路。同时,我们坚持集体引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对村庄建设规划图纸,广泛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抓住着力点,夯实基础求发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是关键。我们依托丰富的水电和磷矿资源优势,走矿电结合之路,抓住磷矿采矿权转让的有利时机,先后取得了九里川、六柱垭、房县等9处采矿权和探矿权,磷矿石储量增加4000多万吨,延

长开采年限80年;投入830万元,建成年产17万吨的三个矿粉厂和25万吨的配矿厂,实现了磷矿资源的初加工和电能的转化增值。兴建五座梯级电站,投资8900万元收购了原县属5座国有电站,总装机达2.4万千瓦,年创产值3000万元;投资1000多万元收购楚翁泉酒业;投资320万元收购了房县野人洞、野人谷两个旅游景点,并同时投资1800万元对其进行了整体开发与包装;投资1600万元新建了尧治河宾馆,投资6000万元在房县建设四星级酒店;与中国科学院湖南长沙矿冶研究院开发窑法磷酸,目前,这项科研项目试验成功,正在申请专家鉴定和筹备5万吨窑法磷酸项目。企业由原来单一的磷矿生产和水电扩展到磷化工、酒业、旅游和服务业。为做大做强,2007年我们对村属企业进行改制,将磷化工和水电两个优势企业联合成立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把所属企业组建成湖北尧治河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两个公司正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准备整体包装上市。 三、选准切入点,搭建平台强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投资近1亿多元对村内83公里道路进行扩宽、硬化,并安装安全防护栏。建大型水塔4座,使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建成了“宽带网、电话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通讯设施,使村民看上了100多个电视节目。投资200多万元兴建龙门广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同时,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矿开到哪里,水土治理到哪里,树就植到哪里。全村恢复植被700多亩,造林1400多亩,一个花园式的矿山、绿色矿山正在形成。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