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 联与近体诗的排序2016

对 联与近体诗的排序2016

对联与近体诗的排序

【考纲解读(考什么)】

对联,在高中语文知识链上属于最基本的技能——“语言表达”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里“对偶”一项,即“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

它既是对考生仿写能力的高标准考查,又是对考生正确使用修辞方法、语言表达连贯得体能力的隐性考查,综合性强,对考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拓展的要求高。

【考题分析(怎么考)】

关于对联的高考题型主要有三种:

1. 衔接连贯:为给出的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多为选择题。

2.补拟下联:参照上联,拟写下联。

3.调整重组:①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②将打乱顺序的短语按要求组合成一副对联。

4.缘旨拟写:①依据提供的一个话题或一些词语撰写一副对联;②提供一个特定的情景,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一、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的常见形式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等。

(二)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 节奏相协。 5.平仄相合。 6. 内容相关。

下面的歌诀体现了对联在形式声律上的要求:

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数字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严防重字现。

一声二声我说平,三声四声他言仄。上句我用仄作尾,下联他以平来结。一三五位可不论(一三五,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奇数的字),二四六字巧分明(二四六,指上联或下联中,排位是偶数的字)。一三五,天下汉字任我用。二四六,他说平来我说仄,他说仄来我说平。

二、方法指津——做对联题时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①“须得体”,就是要对得恰当、合适。

②“要自然”,就是要意与言合,浑然天成,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不要生拼硬凑,牵强扭捏。

③“求工整”,就是在不损害内容的正确表达,不妨碍语言的自然、流畅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做到对仗工整,从而使对偶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得以充分体现,以达到良好的修辞效果,具体说来就是要尽可能做到对句和出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句式一致,讲究平仄音律。

④“忌重复”,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上下联字不重复,尤其是处于同一位置上的字。二是指对句与出句在内容上要互相补充或互相映照,不应重复,也不能有包孕关系,上下

联完全同义,叫“合掌”,“合掌”为对联所忌。

三、即学即练

1. 为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C. 带水芙蓉点点雨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解析】A联与上联对仗工整,内容相关。但不选D而选A的理由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二四六字与“梨花院落溶溶月”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对。

2. 为上联“抚琴弹落西江月”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一项是( D )

A. 把酒醉归东山云

B. 横笛吹升东方红

C. 临水吹开白雪天

D. 击剑振飞金凤钩

【解析】上联是双关联,西江月既是景物,又是词牌。 A、B两项意思皆可,而且“东方红”是歌名,但“山”与“方”字与“江”都是平声。可排除A、B。C项格律合,意思不明。D项与之语意相连,平淡清新,对仗工稳,“金凤钩”也是词牌名,如果学生不了解,可以从格律和意思角度综合判断。

3.福州乌山琵琶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解析】“一”与“半”为数词,“弹”与“入”为动词。“流水”对“江风”,“月”对“云”,词性相当。上联写动作,下联写声音。“弹”指弹奏琵琶,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卢仝《风中琴》中“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的诗句。“半入”句出自唐代杜甫《赠花卿》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的诗句。

4.为上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一年春为首,勤下地种种 B.三农人是本,要给力顶顶

C.万般书最贵,爱看卷读读 D.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解析】A. “为”上下句同一位置雷同,且“种种”为仄声,不合要求。B. “常”为副词,“要”为动词,无法对应。C. “为”是动词,“最”是形容词,无法对应。“常”

是副词,“爱”是动词,无法对应。

5.(2009·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对联讲究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上下句用字不能重复或词义不能重复。B项“荷花”与“芙蕖”重复,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C项“鲲鹏”属于动物,“飞”是动词;D项“冬雪松竹”和“秋月芙蕖”不相对。6.(2007·浙江)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B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解析】对联题,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对仗整齐,更要注意同实际的联系。本题着眼点有二:一是贺老师70岁寿辰,二是评价老师(或业绩,或风格)。B项“古稀”指“70岁”,“诲人无倦”扣住“老师”;A项能体现贺寿,但“花甲”一词指60岁,与题干中的“70

岁寿辰”不符;C项是挽联,评价风格、业绩、未体现贺寿,与主题偏离;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也未体现贺寿。

7.(2010·长郡月考一)下面这些对联放乱了,请把它们整理好,并逐一排列出上联与下联,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D )

①红墙碧瓦尽新楼满室图书满室馨②歌声阵阵庆新年香随梅蕊送春来

③硕果累累辞旧岁风卷雪花辞腊去④兢兢业业育桃李人梯巧搭登攀路

⑤翠柏苍松皆旧貌一窗明月一窗竹⑥勤勤恳恳做园丁心血勤浇栋梁材

A.⑤①②③⑥④B.①③②⑥⑤④

C.①⑤②⑥③④D.⑤①③②④⑥

【解析】⑤①“翠”和“红”对,“尽”和“皆”对;③②“累累”和“阵阵”对,“旧岁”和“新年”对;④⑥“兢兢业业”和“勤勤恳恳”对,“桃李”和“园丁”对。

8.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解析】在选择相应对联时一定要找到对联与相应社团的一致点。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地写出了演员的特点,所以应为戏剧社的对联;③中由“妙句”“入毫端”可以推知与写作有关,所以应为文学社的对联;①“现面目”“留旧影”有还原事物真面目的意思,表现了摄影的特点,所以应为摄影小组的对联。

②写学术研究。④是说书信。

9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风波两地心伤。

下联调整为: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10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每联的开头已给出,将序号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

①辛辛苦苦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③浩浩荡荡④放怀一笑

⑤是亦足矣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⑦吾其归欤⑧流播四方

答: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①辛辛苦苦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⑧流播四方⑤是亦足矣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③浩浩荡荡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④放怀一笑⑦吾其归欤

★【拟写对联】

1. 联考临近,为了激励同学们,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如下句话,请你根据语境,拟写下句,显示自己的信心和斗志,要求和上句语意相连,字数相等,结构相似。

老师问:百尺竿头,问你可能再进一步?

你回答:

要合乎语境,字数相等,能显示信心或斗志,语句流畅,语意淮确,对仗要工整。

仅供参考:(示例1)千里目尽,看我怎样更上层楼!

(示例2)三年磨剑,看我怎样一试锋芒!

2. 同学们求学十多年,对各科老师和各门学科定有独特的体会。下面两副有趣的教师对联,也许能触发你的感受,请你另拟一副对联,抒写自己的体会。(不少于18个字。)给语文老师:

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

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矣焉哉

给化学老师:

究天机,乐与有机无机作伴

培学子,巧同原子分子周旋

【参考答案】给英语老师:把握现在时将来怎会虚拟语气

追求最高级理想常融情态动词

给物理老师:处三尺讲台做功出力

凭一腔热血放电发光

近体诗排序方法指津

【教学目标】结合近体诗的特点让学生把握近体诗的排序方法。

【教学重点】近体诗的押韵、对仗、平仄规则在排序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近体诗排序方法指津:

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也称其为“今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格律极严。

如律诗:

?篇有定句(除排律外,每首诗句数固定,均为八句);

?句有定字(每句诗的字数固定,均为五字或七字);

?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偶句押韵);

?字有定声(诗句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

?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在高考题中给诗歌排序主要针对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因为相对古体诗而言,它们的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解答起来有规律可循。下面分别说明。

(一)律诗排序

1.看押韵

律诗中的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且必须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所以,律诗八句中有的是四句押韵,有的是五句押韵。

如果所给诗句中有四句押韵,据此规则,就可断定押韵的是二、四、六、八句;如果所给诗句中有五句押韵,就是首句也入了韵,可判定押韵的为一、二、四、六、八句。

例1. 下面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诗句的次序打乱了,后面几种排列次序,哪一种恰当?( B )

①一片降幡出石头②今逢四海为家日③金陵王气黯然收④山形依旧枕江

⑤西晋楼船下益州⑥故垒萧萧芦荻秋⑦人世几回伤往事⑧千寻铁锁沉江

A.③⑦①⑧②⑥④⑤ B. ⑤③⑧①⑦④②⑥

C. ③⑤①⑧⑦④②⑥

D. ⑤③①⑧④⑦⑥②

【解析】全诗押ou韵,①③④⑤⑥五句入韵,属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看备选答案,皆首句入韵;再看偶句位置上的诗句是否相押,发现A答案⑦⑧,C答案⑧,D答案⑧⑦②都是不入韵的诗句而处在偶句位置上。所以正确选项为B。

2.看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属非常严格的对偶句,即上下两句相对的部

分词性要相同,平仄要相对。

例2. 下面这首诗是王禹偁的《村行》,诗句次序被打乱了,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D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A. ⑧①④⑤③②⑥⑦

B. ⑧①②③④⑤⑦⑥

C. ①⑧④⑤②③⑦⑥

D. 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解析】排列这首诗的顺序可按上述步骤: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为是仄声)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黏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3.看表达

从表达方式看,律诗常常表现为先写景后抒情或先写景后写人,先叙述后议论或先叙

事后抒情,先比后兴等。一般按起-承-转-合的顺序构思全诗。【起——开端部分,通常扣题;承——承接前文,加以申述;转——转折部分,扩展诗境;合——收束全篇,卒章显志】

律诗的首联和尾联差别最大,首尾两联分别是思绪的开始和收束,容易确定。

例3. 下面这首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句次序被打乱了,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C ) ①莲动下渔舟②天气晚来秋③明月松间照④王孙自可留⑤竹喧归浣女

⑥空山新雨后⑦随意春芳歇⑧清泉石上流

A. ⑧③⑤①⑦④⑥②

B. ⑥②⑤①③⑧⑦④

C. ⑥②③⑧⑤①⑦④

D. ⑤①⑥②③⑧④⑦

4.看粘.对(平仄)

“对”,是指诗歌每一联中,上下句之间的平仄要相反、词性要相同、句式要相似。

▲“粘”是指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要相同,因为每句诗的一、三、五字经

常是可平可仄的,而二、四、六字的平仄比较固定,所以“粘”主要在二、四、六字。

例4.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C )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__吴起白烟。陶__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__?

A.东公田

B.东公耘

C.三令田

D.三令耘

【解析】首先根据格律常识可以判断这是首律诗。再看选项,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音“an”)同韵。故答案为C。

【即学即练】

1. 填入空格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C )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游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 ,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①鸿雁不堪愁里听②御苑砧声向晚多③云里况是客中过④关城树色催寒近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 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

2.依次填入下面一首七律《秋宿湘江遇雨》中空缺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A )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

A.暮雨千家薜荔村长笛一声归岛门

B.明月一轮杨柳村一声长笛归岛门

C.千家暮雨薜荔村杨花喜杀渡江人

D.明月一轮杨柳村杨花愁杀渡江人

3.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哪一种排列顺序正确?( C )

①调角断清秋②征人倚戍楼③春风对青冢④白日落梁州

⑤蕃情似此水⑥长愿向南流⑦大漠无兵阻⑧穷边有客游

A.①②⑤⑥⑦⑧③④

B.⑤⑥⑦⑧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D.⑤⑥①②⑦⑧③④

4.下面这首杜甫的《登兖州城楼》排序正确的是( B )

①浮云连海岱②荒城鲁殿馀③从来多古意④东郡趋庭日

⑤平野入青徐⑥南楼纵目初⑦临眺独踌躇⑧孤嶂秦碑在

A. ⑧②④⑥①⑤③⑦

B. ④⑥①⑤⑧②③⑦

C. ③⑦①⑤④⑥⑧②

D. ①⑤③⑦⑧②④⑥

(二)绝句排序

绝句,也叫“截句”“断句”“短句”。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

绝句篇幅短小,因而更为集中、凝练,适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画面,进行特写式的描绘,表现作者一刹那间的印象。

它在平仄和押韵上,完全按照格律诗的格式,但在对仗上比律诗灵活,可以全首对仗(如柳宗元《江雪》),也可以前联或后联对仗[如王维《鸟鸣涧》],还可以通篇不对仗(如金昌绪《春怨》)。

因绝句比律诗句数少一半,与律诗相比,判定比较简单,且大致相同,简略说来分三步:

(1)找韵脚,确定第三句。绝句一、二、四句押韵,由此可断定不押韵的就是第三句。(绝句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但由于不入韵的少,且易判定,在此不讲)

(2) 绝句对仗联在前还是在后,可根据诗意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确定。

(3)根据平仄相黏确定第二句。

(3)根据内容确定首尾两句。一般诗歌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

例5. 排列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句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

【解析】(1)找韵脚。这首绝句的韵脚分别是“垂”“飞”“归”,只有D句不押韵,因此确定D句第三句。

(2)确定第二句。D句的二、四、六字平仄是“平仄平”,与A、B、C句的相同部分分别比较,A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平仄”,B句是“仄平仄”,C句是“平仄平”,根据平仄相黏可判定C句是第二句。

(3)确定首尾句。从内容看A句是写景的开始,可知A句是首句。

由此可知,此诗的正确顺序是A—C—D—B。

例6.排出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字母填在横线上):

A.弯弯绿水绕青山 B. 江心来往打鱼船

C.青山绿水风光好 D. 重重青山抱绿水

【解析】A与B两句押韵,作偶句;D与A对仗,C与B相连;由C句诗意“青山绿水风光好”知C句上承A句。由此排出顺序:D—A—C—B 。

【即学即练】

1.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天平山中》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A )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_______________,一路莺啼送到家。

A.徐行不记山深浅B.东风染尽三千顷

C.林莺啼到无声处D.想见夜深人散后

【解析】B季节不合,诗中季节为夏。C矛盾,末句是一路都有莺啼。D情境不合,诗写山行所见之景,可见是白天,夜晚是不可能有莺啼的。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行》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C )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_________,对我对山三两声。

A.飞来白鸟旧相识

B.跃起老鱼似相识

C.飞来白鸟似相识

D.跃起老鱼舞翩跹

【解析】A.诗歌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的,而非重游,因此“旧相识”不合诗歌情境。B.题为《山行》,鱼是水中物,相比之下不如“白鸟”切题。D.“舞翩跹”侧重于动作、形态,而第四句“三两声”是写声音,衔接不紧密。《山行》一诗为宋代叶茵所作。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B )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江南江北送君归。

A.水流无限似侬愁

B.惟有相思似春色

C. 春风一夜吹香梦

D.清风明月苦相思

【解析】此诗第一句点出送客是在渡口。它在一片婆娑的杨柳掩映之中,所以说“杨柳渡头”。句尾的“行客稀”三字则写渡口的冷落。这其中隐隐透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全句从静与动两个侧面清晰地描绘出江边送客时的情景。第二句写客船已发,送行者即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站在岸头目,送友人,心逐江波。情思悠远。这时,惜别变为对朋友一路行程的关心。这两句,既是环境的安排,也有气氛的烘托,为以下的感情抒发作了准备。

七绝的第三句多是全篇的关键。这一承转句的作用在于开拓诗境。格调的高下,笔法的工拙,要看这一句。本诗的第三句以春色比友情,可以说是翻空出奇。朋友的惜别相思之情,同季候上的春色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但诗人用这一比喻,却使人觉得诗格外生色。不仅

是因为这个比喻新奇。而且它能化无形为有形,能将主观情感转变为客观事象。于是“相思”成了目可以视,耳可以闻的东西。似乎它的浓淡,深浅,也都可以体察入微。一句话,“春色”即为“相思”的表征。人们对春色的所有美好感觉、印象,乃至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对春色的歌咏,此时也都成了“相思”一语的丰富内涵。

4.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四句①欲采苹花不自由②骚人遥驻木兰舟

③破额山前碧玉流④春风无限潇湘意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C )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词的排序】

1.阅读文天祥的《念奴娇》,回答问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这两处的文字依次是( D )

A. 此恨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B. 此恨凭谁雪涛生云灭

C. 此恨谁雪看涛生云灭

D. 此恨凭谁雪细看涛生云灭

【解析】文天祥这首词,它步韵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凭“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原则,苏词与之对应的两句分别是“卷起千堆雪”“樯橹灰飞烟灭”,便可推知D项是正确的。

2.阅读南宋诗人杨炎正的《水调歌头》,完成下列试题。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甲,乙。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甲乙两处应填的句子是( B )

A.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B.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C.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D.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

【解析】此题选项具有一定迷惑性,真的有点使人如入迷宫之感。要得心应手地步出这一“迷宫”,就必须先读懂杨氏此词的诗意。杨炎正,字济翁,杨万里族弟。淳熙五年,作者与辛弃疾等同舟过镇江登多景楼时有感而作此词。整首词抒写出他报国无门的感慨,悲壮苍凉,极富感染力,即使放在辛词中,也是毫不逊色的。

请看词的上片写携酒登上最高楼,纵目远眺,但见江山如画。脚下波涛拍岸,似闻鱼龙吟啸;天际风露,使游客感到了寒意。下片写北望中原,神州陆沉,满眼腥膻,叹息自己等闲白了少年头,而不能为恢复失地出力,因而憔悴失意,只好逍遥于江湖之中,与沙鸥为盟,了却残生。

就上述词的意境而言,D项的“相逐飞步”不合本词情调,故可先排除。再以语脉来看,A项与原词的上下句衔接有失连贯,C项中的意思与“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相左,故A、C两项也应排除。惟有B项,才能体现作者那种有志不获骋,有力无处使,何况年事渐高,两鬓渐霜,一事无成而激昂慷慨的情怀。

我们又还可以根据学习过的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这些词作选定与之对应的句子字数,再运用押韵等常识,进一步验证例6的正确选项应为B。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l 中华传染病杂志 1.416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239 3 营养学报 0.749 4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0.608 5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607 6 中国防痨杂志 0.483 7 肠外与肠内营养 0.473 8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0.469 9 中国消毒学杂志 0.458 10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0.393 11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0.332 12 中国卫生统计 0.325 1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0.318 14 卫生研究 0.264 15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0.254 16 中国学校卫生 0.224 17 环境与健康杂志 0.221 18 中国公共卫生 0.202 19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0.187 20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0.139 2l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0.109 22 疾病控制杂志 0.073 23 伤残医学杂志 0.012 基础医学、综合类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708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349 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0.845 4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0.822 5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0.769 6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0.667 7 中华医学杂志 0.636 8 中华病理学杂志 0.605 9 中华麻醉学杂志 0.597 1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0.580 11 免疫学杂志 0.555 12 生理学报 0.536 13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0.535 14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0.532 15 中华血液学杂志 0.530 16 诊断病理学杂志 0.483 名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句子的排序与衔接 中考真题(一) 一、句子的衔接 1. (2015·南宁)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________; 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________;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 ________。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①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②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 膀③多么需张开想象的翅膀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①③ 2. (2015·百色)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经过4年的奋战,靖西至那坡的高速公路终于建成通车,_____,_____, ______,____。 ①借助沿线奇特美丽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和闻名遐迩的人文景 观 ②它被誉为“中国最美高速公路”③这一段高速公路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④打造具有边境壮乡特色的“边关风情路” A.①②④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3. (2015·来宾)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立春过 后,,,,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②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③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④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4.(2014·南宁)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 雪意阑珊,。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二、句子的排序 5.(2016·梧州) 给下列句子排序

古体诗和近体诗解读

古体诗和近体诗解读 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概念 1、古体诗的概念及特点 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诗而言,它是一种不讲究格律的诗体,是一种不拘句式、不限篇幅、不论平仄、不求粘对、不讲对仗、用韵自由灵活、句数可单可双,一切以表情达意需要为主旨的传统诗体,总的艺术要求以“吐言天拔,出于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无拘无束,直抒胸臆见长”。可任人自由发挥是其最大优点。按体名分类,包括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以及后来的“古绝”、“古风”等;按每句字数分类,一般为五言、七言、杂言,亦包括三言、四言、六言。 因其没有固定的格律限制,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较大。 2、近体诗的概念及特点 近体诗是隋唐人对于当时诗的格律化的一种称法。是相对于以前没有格律的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所以又叫格律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格律性。《辞海》对格律诗的解释为:“诗歌的一种,也是一种诗体。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倘有变化,要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排律。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总之:要判断一首诗是否符合格律就看该诗是否达到格律诗的要求,这有四方面: (1)字句要求。格律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五绝与五律都是五言句,各为二十字与四十字,七绝与七律都是七言句,各为二十八字与五十六字。排律则字数不限。

(2)平仄要求。一句之中和句与句之间平仄,都有特定的规定。 (3)用韵要求。格律诗用平声韵脚,除有时首句入韵外,都是单句仄脚不入韵,双句平脚入韵。 (4)对仗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对偶与否可以随意,中间两联必须对偶。 有人会说,格律诗分明是古时候的诗,为什么叫近体诗呢?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诗的诗,也称为古体。 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两者的明显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严格的格律。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指出律诗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字数合律,五律为四十字,七律为五十六字七绝28 字五绝20 字;第二,律诗对仗合律,中间两联对仗;第三,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并讲究粘对。如果只具备第一个因素,就不是格律诗,而是古风,只是字数与律诗相合;如果只具备前两个因素,仅是古风式的律诗,也就是“拗律”。 古体诗在这几方面,或没有要求,如对对仗并没有要求;或要求较宽,对字数、用韵的要求也较宽。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二、格律诗的形成 我们知道,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又分为律诗、绝句两类。那么什么叫格律诗呢?通俗地讲,“格”就是规格、格式、法度,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规定性,比如诗的句式、字数、平仄、粘对替要求;“律”就是规律、音律、气韵,是节奏、结构等内在的规定性,比如诗的押韵和起承转合。合起来看,格律就是由平仄,声韵,律句,粘对替,字数等所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架构,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格律诗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间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巩固练习(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巩固练习 选句填空型 1.(?山东淄博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吹笙鼓瑟以扬芳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 2.(?山东潍坊中考)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 ..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侵袭) 和无人问津 ....;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却也无冤无悔 ....的寂寞 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花瓣左右对称 ..,②。 ..,向外弯曲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 ....,(而且/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③。它虽最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 彩/精华)。 A.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 辫 B.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C.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D.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 姑娘 3.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________ A.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B.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 C.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 D.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某一地区特定时间内游客数量超过其接待能力,是造成该地区旅游业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接待能力若不提高,再美的湖光山色也会黯淡无光,________,再好的微笑服务也会丧失魅力。 A.再好的投入和开发也无济于事 B.再浓厚的游览兴趣也会逐渐消失 C.再迷人的青山绿水也会索然无味 D.再多的人文景观也会失去风采 5.结合语境,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晚报》2012年4月7日讯(记者窦媛媛)据市旅游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 2、联系: 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 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古体到近体间的过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代王士□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用”(崔旭《念堂诗话》)

罗朝友《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教学设计

《句子的排序好人衔接》专题复习 景东四中罗朝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读,明确句子排序题型的重要; 2、通过对排序题型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做好排序题的信心; 3、通过对排序题型的训练,提升排序题的解题能力。 复习要点句子的排序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考查同学们的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语感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句子的衔接要求;掌握阶梯技巧。 三、教学难点:掌握句子衔接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说考试说明对排序的要求:主要考查对上下文语意连贯性的把握,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 (二)、考点分析。句子排序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项常考内容。句子顺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说话和写作的水平。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句子排序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①理解长句的基本结构;②理解语段中关键句子的意思;③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 ④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⑤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等。考查的重点是句子顺序问题,试题载体主要来自各种媒体 (三)、了解类型。 1.句子排序题。 (1)所谓句子排序题,就给出几个句子,要求重新排列顺序; (2)解答这种题型的要求是:层次清楚而分明。条理清晰。 (3)解答这种题型的有效方法是:一读、二理、三排序。一读,是指在解答题目前,先通读给出的所有句子,弄清每个句子的意思,这是解题的基础。二理,就是理清这维修站之间的关系。这下是解题的关键。一般说来,句子之间的关系有:总分(总)关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等。三排序,就是在前面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排好句子的顺序。 2.句子衔接排序题。 (1)所谓句子衔接排序题,就是在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上入后面给出的几个句子;(2)解答这种题型的要求是:衔接自然,条理清晰。 (3)解答该题型的有效方法仍然是一读、二理、三排序。但“读”和“理”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句子排序题有些不同。一读,除了阅读需要排列的句子外,还要阅读已经排列好了的句子,搞清所有句子的勏。二理,既要理清需要排列的句子之间的关系,还要理清需要排列的句子与已排列好的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内容上的对应和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三排序,就是根据前面的分析排列出句子的顺序。 (四)、教给学生具体解答步骤 1、找关健句。一组句子的关键句有:中心句、起始句、过渡句、转折句、总结句。在做题时找准这些句子的位置,排序就迎刃而解。 例1: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D】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 ②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加权TOPSIS法综合评价在Excel中的实现

万方数据

£bi!!墼JQ!堡型型旦!坐尘蔓!堕i!!i堕}△!g2Q!12:YQ!:;!t魁Q:! RANK(D57,D¥57:D¥106))”。选择A57:E57单元格区域用填充柄拖至第106行。 (8)选择B2:AY2单元格区域和A4:AY53单元格区域,鼠标指向菜单[格式]一[单元格…]一[保护]一取消‘锁定’一确定;鼠标指向菜单(工具]一[保护]一[工作表保护]一确定。 2.用实例验证TOPSIS法在Excel中实现的“程序” 以文献[4]中的资料为例(原始数据见表1)。打开用上述方法创建的“程序”文件,将表1中各指标权重输入B2:AY2单元格区域;分析对象名称与经趋势性变换后的同正向数据输入A4:AY53单元格区域相应位置(可通过复制一粘贴方式),立刻显示分析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用本文介绍的方法运行结果与原文报告完全相同。 表1某院1995~1997年医疗质量指标权重及经趋势性变换后的同正向数据图1某院19951997年医疗质量TOPSIS法综合评价在Excel中的实现 讨论 TOPSIS法适用于任意有限个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对指标的分布无特殊要求,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中效益评价、卫生决策以及工作质量综合评价。Excel软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Office办公系统中的表格与统计处理软件,与其他文档间容易复制粘贴,Word表格数据可以直接复制到Excel工作表中,Excel运算结果可以直接复制到Word文档中,计算精确又不会出现笔误。对文献[4]中的资料,用本文介绍的方法在Excel中运行的结果与原文结果完全相同。表明此法科学合理,计算准确。 用本文介绍的TOPSIS法在Excel中实现的“程序”有以下优点:①不需要购买特殊软件,几乎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都能运行,操作简单。②“程序”已经被保护,只能在规定的数据输入区输入,其他区域已经被锁定。③原始数据与分析结果动态连接,更改原始数据,立刻显示新结果。即:将本“程序”移到个人电脑上后,可作为分析软件使用。注意事项:①在Excel中输入公式(等号“=”开头的内容)要用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不分大小写)。②最高允许评价50个对象的50个指标。③若不考虑指标权重,可以将各指标权重值都取1。 参考文献 i.李建明,曲成毅.TOPSIS法及其在SAS软件上的实现.中国医院统计,2006,13(1):9-10. 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390—393.3.徐天和,苏颀龄,高文发,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统计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5.66. 4.王培承.王培茜,丁霞云.加权ToPSIS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1999,16(3):160.161. 5.王文中.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 万方数据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医药类)解析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医药类)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10月12日发布目录选摘 (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类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99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93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G301 河北中医药学报 G334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656 环球中医药 G719 吉林中医药 G397 江苏中医药 G85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G646 辽宁中医杂志 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574 山东中医杂志 G725 陕西中医 G94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G389 上海中医药杂志 G90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G484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G483 世界中医药 G745 四川中医 G626 天津中医药 G914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G699 西部中医药 G95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G486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G896 现代中医临床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488 针灸临床杂志 G007 中草药

G520 中成药 G60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G377 中国现代中药 G600 中国针灸 G347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G84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G757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G846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G758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G52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G18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G132 中国中药杂志 G240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G63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G524 中国中医急症 G749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G83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G859 中华中医药学刊 G910 中华中医药杂志 G84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G59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G183 中药材 G56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G685 中医学报 G681 中医药导报 G943 中医药信息 G812 中医药学报 G010 中医杂志 I207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中草药(英文版) G44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

语文专题之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语文专题之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语句衔接与排序这一考题的相关知识。 2、探析、掌握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规律及其方法。 3、提高学生解答语句衔接与排序题的能力。 【考点分析】 语句的衔接与排序题,是语文考试的高频考点之一,它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内容,涵盖影响语言连贯的三大因素:保持话题统一,合理安排句序,语言的呼应和衔接。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考查同学们的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在各种练习与考试中,“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试题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在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题型分析】 1、衔接题 例: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_____________。 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他终于随着他父亲走了 D.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2、排序题 例: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②“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③我们为什么活着?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⑤同时,

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A.③①④②⑤ B.②⑤①④③ C.④①⑤③② D.③①⑤②④ 【答题技巧】 句子衔接与排序题是中、高考的常考题型,也是技巧性较强的一个知识点。下面把常见题型及解题规律作了归纳。 (一)衔接题 1、主语一致 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2、句式一致,结构相似 例: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 A、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轻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轻波荡漾 3、氛围一致 例:选出与下句衔接恰当的一项 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源,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唐宋词鉴赏-词与近体词和古体诗的区别

课题1:词与近体诗、古体诗的区别 这里根据课堂讲解、推荐书籍和个人见解,简单回答了词与诗的一些区别。我国的诗词文化的发展都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历经千年而流行不衰,下面就具体由定义、内容、题材、流行时间四个方面对它们的区别分别展开探讨。 ?定义 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百度百科) ?内容 1. 语言特色 词作为诗歌的发展,来源于宴饮之时,起初只起到助兴、娱乐的作用。因此词在语言要求上是和音乐、朗朗上口的。词作为这样的文学,一方面固然没有诗那样教化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更加的生活化、接地气,更流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有呈现社会百态,传递喜怒哀乐,引起人与人之间强烈的共鸣的效果。 而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这一点与词比较类似,另外,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体现普通人民感情生活和《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样返璞归真的诗句。 近体诗在格律的要求就更加的严格了,《人间词话》中有言:“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在对规则的要求更加严格后,诗人创作的方向比较固化了,不能再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就在深度上多做文章,比拼在思想感情上谁更高尚、更深远。如《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诗句。 2.思想感情 词在思想感情上以境界为上,王国维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例如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语言精美,意境旷远。在语言的华丽精致方面,柳永当属大家,《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用华丽的语言,流畅的笔调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而李煜的赤子之心和才华横溢则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l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故言: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古体诗语言精练,善于从极简的文字中展现无穷的意境,风格含蓄隽永,《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笔法多变精炼,表现出强烈的忧伤。 近体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还把我国古代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题材 发展到宋代,词的类型大概可分为两种:豪放派和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的豪放派将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报国热血融入词中,语言大气,格局广阔,“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组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姜夔、陆游的词相对好学,而学南宋辛弃疾宏大壮阔的格调却十分不易。故又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参见《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专题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专题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一)句子的衔接 1.(2018攀枝花)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B 导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的排序。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中国诗词”的句段。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将目光投向漫长的岁月长河,由此引出③句,“诗人将诗意馈赠每一个人”,故②③相联。①④从另一角度指出诗文的传承,时代变化,但每一代都会有自己的纪念方式,④句领起划线后面的句子。故选:B。 2.(2018呼和浩特)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都去哪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 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 B. 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 C. 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 D. 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 答案:A 导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第1空,下文语境是“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所以自然选“淡漠了亲情”。第2 空,下文语境是“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所以自然选“淡忘了友情”。第3空,下文语境是“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自然选“虚度了年华”。 3.(2018黄石)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 工程是一辆双刃剑:① 。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境的美化。② 。景观的构成,一是景,一是观。景有自然之景,也有人工之景。而观,也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它涉及诸多的人文因素,实际上它指的是人类的文明。 A. ①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②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 B. ①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②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工程外观。 C. ①一方面,它是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建设。②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

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

第十讲古体诗与格律诗的区别 一、什么是古体诗 古体诗是与“近体”(格律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但绝不是古风,真正的古风只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但要注意,古体诗和古诗的概念不全相同,古诗是指古代的诗,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一种诗体,后代人按照这种诗体写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不拘对仗、平仄。 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 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古体诗主要分为8种: 1、五古; 2、七古; 3、杂言.包括三.四.六言等; 4、柏梁体.七言,句句用韵。 5、入律古风,多七言、可换韵。 6、乐府诗,南北朝民歌形式。 7、歌行体,多七言、可歌唱。 8、古绝,不粘不对。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古体诗又被称为古诗,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都可以称为古体诗。(不包括现代自由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二、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粗略的说,即近体诗是讲究格律的,特别是讲究平仄和对仗;古体诗是不大讲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对仗。 其区别主要在于: (一)句法上 1、近体诗: 字数、句数固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但是句数都是偶数的。 近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所以,字数固定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古体诗: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 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例如: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语文中考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考点透视 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属于“语言连贯”的考察范围,“语言连贯”是指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语言连贯”是中考考查句子运用的一个重要考点,最为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选句填空型,一是语句排序型。语言连贯题的两种命题形式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排列句子的语序。其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规律性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知识讲解 语句衔接与排序的原则 把若干句子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语气的通顺畅达,也就是要注意连贯。 1.句子衔接要做到: (1)话题保持同一,对于记叙类,陈述的角度要一致,即陈述对象(通常就是主语)不可轻易更换;对于议论类,观点前后要一致,观点和材料要保持一致。 (2)内容要合乎事理,符合逻辑,保持内在的一致性。 (3)语句要前后照应,比如问与答的照应,前面的排序与后面的排序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句式的前后照应,关联词的前后照应等。 2.调整句子应遵循: (1)中心和思路是排序的内在依据,因此明中心理思路最为重要。明中心,对于记叙说明类,要明确记叙说明的对象;对议论类,要明确论题或论点。理思路,记叙说明类,要理出记叙说明的顺序,议论类要理出论证的顺序和层次。 (2)抓语言标志。比如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词语,重复出现的相同句式,前后对应的句子,表示顺序的词语等,这些都是排序的依据,应充分加以利用。 调整句子的顺序,一般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定中间。也有的从局部开刀,再逐步扩展到全体,比如说,首先认准了⑤和③连在一起,且必须⑤句在前,③句在后,如果有选项,凡不是⑤③排列的选项一律排除,然后再把剩下的选项比较一下,找出不同点,对照文句,很容易选出答案。如果无选项可以利用,排定⑤③后,再看⑤与哪一句有关联,③与哪一句有关联,这样一步一步排下去,也能调整好全部语序。 语句衔接与排序的方法 语句的衔接与排序是句子根据语段的语意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解答这类题要抓住八个字:瞻前顾后,确保一致 .........。一致包括:角度一致(陈述对象、时间、空间);思路一致;话题一致;语体一致;句式一致;感情色彩一致;前后照应;语言衔接紧密等。 1.“话题同一”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即语句不连贯。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语句衔接题”常见的解答思路。 2.“句间关系吻合”类语句的衔接与排序。 句子的排列与组合也是考查学生衔接能力的手段之一。几个句子先说哪一个,有着一定合理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等)。

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排序

序号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1 经济研究8.619 3 会计研究5.475 4 中国社会科学4.309 11 中国工业经济3.099 14 中国农村经济2.952 16 高等教育研究2.88 17 教育研究2.811 21 农业经济问题2.705 25 金融研究2.649 41 世界经济2.247 47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158 57 国际金融研究2.019 58 经济科学2.014 61 中国软科学1.968 80 中国高教研究1.841 89 管理世界1.713 98 国际经济评论1.675 101 中国高等教育1.66 102 南开管理评论1.659 104 教师教育研究1.638 106 中国远程教育1.633 109 教育与经济1.625 111 国际贸易问题1.619 112 经济学家1.614 117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574 134 世界经济研究1.497 148 经济地理1.452 149 改革1.449 154 财经研究1.433 157 管理科学学报1.411 169 课程.教材.教法1.364 172 高教探索1.355 178 教育发展研究1.338 180 外国经济与管理1.337 185 财贸经济1.322 20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259 210 南开经济研究1.256 21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41 220 农业技术经济1.233 228 求是1.215 232 经济评论1.2 244 财经科学1.174 249 比较教育研究1.166 253 国际贸易1.158 25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151 26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1.14 26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139 26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29 274 财经理论与实践1.108 277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102 279 宏观经济研究1.097 288 世界经济与政治1.077 295 金融论坛1.067 297 教育学报1.065 301 财经问题研究1.061 308 当代经济科学1.055 320 审计与经济研究1.035 32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 1.025 324 人口与经济1.025 330 商业经济与管理1.011 335 现代大学教育1 345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0.988 35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 0.985 353 农村经济0.982 354 经济学动态0.982 357 经济纵横0.975 363 中国经济史研究0.961 380 财经论丛0.94 381 上海经济研究0.939 417 农业经济0.906 420 财贸研究0.902 425 当代财经0.897 444 外国教育研究0.878 450 黑龙江高教研究0.873 451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872 462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0.856 474 管理评论0.848 497 经济与管理研究0.82 504 中国教育学刊0.814 50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 学.社" 0.814 511 教育研究与实验0.805 523 证券市场导报0.793 53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787 550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0.771 561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0.76 567 世界经济文汇0.755 575 经济问题探索0.748 576 财会研究0.748 580 上海金融0.746 593 教学与研究0.74 594 国际经贸探索0.74 59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739 59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 0.737 611 经济体制改革0.728 619 消费经济0.723 623 经济问题0.721 631 教育理论与实践0.715 694 国际商务研究0.674 710 经济经纬0.662 729 国际经济合作0.651 731 教育探索0.65 778 辽宁教育研究0.622 832 中国金融0.593 88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 0.565 949 宏观经济管理0.539 952 亚太经济0.537 1024 商业研究0.508 1061 金融理论与实践0.493 1070 南方经济0.49 1098 生态经济0.477 1123 教育评论0.469 1159 商业时代0.457 1174 财会通讯(综合版) 0.453 1191 税务与经济0.444 1192 广州化学0.444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闲庭信步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有关基础知识 一诗体 古代诗歌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这里只是根据王力先生〈诗词格律〉书中说法简要讲讲。 古代诗歌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或古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以外的古典诗歌通称古体诗。律诗只能押平韵,古诗则还可以押仄韵。 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这是古典诗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要这样分,因为这和古诗的“节奏”有关,至于古诗节奏是什么,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讲到。古风按字数分为五古、七古。 律诗也可分为五律和七律。律诗中也有长篇,称为排律。除了五言、七言之外,古诗还有杂言体。杂言指长短句杂在一起,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就是杂言。杂言诗歌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法,没有什么理论根据。 古代诗歌还有一种绝句,过去把绝句算为律诗,但根据北师大的王力教授和楮斌杰教授的说法,作为五言四句体的绝句,应该比律诗的起源更早,所以绝句单独算一类,既包括古绝也包括律绝。为什么叫绝句,明吴呐〈文章辩体〉引〈诗法源流〉说:“绝句者,截句也。”也就是说绝句是把诗歌的开头、结尾或者中间部分截取后的诗。但是,绝句的本质是一种五言或七言四句诗体。 二、律诗 体诗以律诗为代表,产生与初唐,一般认为他们的开创者是初唐人沈诠期和宋之问。为什么律诗比较难做却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呢?这是因为此前古代中

国的诗歌,从〈诗经〉到乐府诗歌都是合乐的,有音乐伴奏。但后来诗歌逐渐脱离音乐,这样它只能依靠自身解决音乐中的节奏和抑扬顿挫之美,这也就只能靠汉语本身的声调变化来解决了,这是律诗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 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按照前人分析,有六大要素: 1、整: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 2、俪: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 2、叶:指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4、韵:指古诗只能押平声韵。 5、谐:是指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 6、度:指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实际上,律诗最重要的,按照王力先生和启功先生的说法,只有四个关键: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律诗每两句称为一联,其开头两句称为首联,中间两句称为颔联,下面两句称为颈联,最后一句又称尾联。 2、只能押平声韵。 3、每句的平仄,包括句与句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 三、韵 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用韵也叫“押韵”。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学过拼音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两大类。比如“公”字,拼音为“gong”,其中“g”是声母,而“ong”是韵母,押韵也就是押韵母相同的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习惯上叫“韵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