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永刚:谁该为村干部报酬_买单_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陈永刚:谁该为村干部报酬_买单_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0年 第5期

兰 州 学 刊N o .05 2010

总第

200期

L a n z h o u x u e k a n G e n e r a l .N o .200 

·“三农”问题研究·

谁该为村干部报酬“买单”

———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陈永刚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9)

[摘要]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关键却是干部。村干部是村民利益的代表者,村民意愿的代言人,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直接落实者,国家联系广大农民的纽带,其工作绩效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然而,在激励村干部的重要手段———工资问题上,学界依然观点各异,分歧迭起。现实中则表现为村干部工资标准不统一,工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管理模式各异,极大地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绩效的提高。为此,文章将就村干部工资管理模式作一探讨。

[关键词] 村干部;工资;报酬;乡镇政府;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 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0)05-0054-05 [收稿日期] 2010-01-14[作者简介]陈永刚,内蒙古赤峰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985工程”资助项目之部分成果,2009年威海市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之部分研究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路线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①

虽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关键却是干部。村干部是村民利益的代表者,村民意愿的代言人,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直接落实者,国家联系广大农民的纽带,其工作绩效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尽管影响人的工作行为表现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激励总是决定人的工作行为表现的首要因素。②

而长期以来,“工资是激励的重要手段”(宫坂纯一,1996)。因此,研究村干部工资管理模式,对提高村干部工作绩效,对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迄今为止,在村干部工资管理的诸多问题上,学界依然观点各异,分歧迭起。现实中则表现为村干部工资标准不统一,工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管理模式各异等等。这极大地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绩效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笔者拟就村干部工资管理模式上学界争议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村干部工资来源主体究竟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是指导村民自治活动的专门法律。它在界定村民委员会性质、明确村委会职责的同时,对村委会人格化代表———村干部的报酬也做了原则性规定。《村组法》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

当补贴。”可见,依据《村组法》规定,村干部是不脱产的,其报酬也并非严格意义的工资,而是误工补贴。至于误工补贴(工资)的来源,《村组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村组法》却把“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纳入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村民委员会方可办理的事项中。由此可以推定,村干部工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而该村村民则是村干部工资来源主体。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规定,“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工资奖金和功绩过失是村务公开的内容之一。”③

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则再次将“村干部补偿”列为村务公开的内容,

这也再次印证了村干部报酬问题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

的事务,村干部报酬的来源主体便是村民。⑤

我们暂且不讨论法律与政策这样规定是否合理,然而,这项规定的执行在现实中却必然会陷入宭境。因为,但除少数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外,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有些地区还存在大量“空壳村”,这就使得村干部工资发放面临巨大困难。在农业税时代,村干部的工资要么经常被长期拖欠,要么只能通过抵偿该村干部家庭所应缴纳的税费来解决,鲜有能够按时足额领取的。⑥

村干部工资长期得不到保障,致使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传统农业型地区)曾一度出现大规模的村干部离职现象,

或无人参选村干部现象⑧

(宁泽逵,

柳海亮、王征兵、柴浩放,2005)。在后农业税时代,随着“三提五统”的取消,村干部工资更成为无源之水,村庄工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无人办事,无钱办事”的局面,“能人不干,干人不能”现象、⑨以及村干部离职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严峻形势倒逼乡镇党委与政府不得不对村干部管理进行大胆改革,而村干部工资管理模式的改变便成为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许多地方党委与政府便置村干部报酬的有关法律与政策规定于不顾,毅然将政府列为村干部工资的另一个来源主体,⑩帮助村民委员会解决村干部工资支付不能的问题。具体来说,有的地方通过加大上级转移支付的形式弥补村干部工资来源不足;1有的地方将村干部工资直接纳入当地财政,实行按月发放。这样,村干部工资便出现了两个来源主体,即该村村民和当地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

就学界而言,关于村干部工资能否由政府发放,是存在较大争议的。12反对由政府发放村干部工资的观点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认为村干部是由村民民主选举,为村民服务的,因而其工资只能由该村村民负担。二是认为村干部人数众多,队伍庞大,如果由政府发放工资,担心政府无力负担,担心会进一步导致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膨胀。笔者认为,这两点理由均不能成立。就第一点理由而言,表面上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经不起推敲。诚然,村干部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定代理人,是要担负为村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工作,但《村组法》第四条第二款也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因而现实中,村干部并非仅仅为村民服务。村干部的日常工作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法定代理人要担负向村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工作,二是依法协助乡镇行政,承担某些应该由政府负责的工作(如催缴税费,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征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升级达标活动等)。而后一方面工作,往往耗掉村干部更多工作时间。据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徐勇教授的调查发现,村干部每年基本上80%的时间用在完成政府任务上。13因为政府布置的工作往往都是“硬”任务,不能不完成。尤其在乡镇政府牢牢控制了村干部工资发放与管理权力的形势下,村干部更须努力完成这些工作,完成这些工作情况成为乡镇政府对村干部奖惩的主要依据。既然村干部在替政府做事,那么,为什么政府不能承担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呢?退一步讲,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为何政府不能把村干部作为公共产品无偿提供给农民,这不也是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减轻农民负担吗?就第二点理由来说,也不能成立。据民政部统计,中国有60万个村委会和8.4万个居委会。14按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15每村5名干部计算,每年大约需支付村干部工资为15亿多元。仅从数量来看,确实数字不小,但是,如果同每年用于公款吃喝费用、公务用车费用、公费出国费用相比,则小巫见大巫了。有学者估算过,2004年,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每年高达4085亿元,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3%以上。另外,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二者相加总数超过6000亿元。如果再加上公费出国,每年就耗掉财政资金9000亿元。16可见,与这屡禁不止的“三公消费”相比,每年为村干部负担十几亿元的工资又算什么呢?再从财政收入来看,我国政府并非无力承担这笔费用。早在2005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就已经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了,近年来更是突破了6万亿元的大关。17因此,笔者认为,村干部工资的负担主体应该有两个,即政府和村民,这与村干部所实际承担的工作是相一致的。

二、村干部工资水平究竟如何确定

目前,大部分地方的村干部报酬是由乡镇政府根据村屯规模、经济发展目标、业务工作量等具体情况确定的。但是,大多数研究乡村问题的学者与村干部的管理者们都认为村干部工资总额偏低,唐晓腾和王征兵的研究结论都印证了这点。18而“当村官一年误工补助不如外出一季收入”的说法,更是村干部不满情绪的流露。但也有学者提出要注意村干部工资偏高问题。19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论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至今尚没有一个科学的村干部工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至今没有彻底解决如何科学地确定村干部工资的问题。《村组法》虽然规定村干部可以得到“适当补贴”,但补贴数额是多少?或者说,多少补贴才算“适当”?对此,《村组法》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只是原则性地指出,由村民会议决定。应该说,法律这样规定并无不当之处,立法者的初衷是要充分尊重村民自治权利。但是,在我国群众自治时间尚短,各种民主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民主习惯尚未养成,民主素质尚有待提高的阶段,这样笼统的规定显然难以操作。为此,各地都根据本地实际做出了具体规定。如《吉林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规定,村干部定额报酬(含各类奖金)相当于中等劳力的承包收入。黑龙江省也规定,干部报酬相当于人均收入的1.5倍(没有承包田的按人均收入的2—3倍确定)。20重庆市《关于规范和提高村干部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委办发[2008]20号文件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450元/人·月;村文书360元/人·月;村民小组长400元/人·年。广西《关于提高村干部待遇,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通知》桂办发[2008]13号文件,规定从2008年起,对“一肩挑”村党支部书记最低补贴标准为每月380元,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最低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30元,其余村定员全额补贴干部的最低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村定员半额补贴干部的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40元。四川省政府2009年2月出台《关于调整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及办公经费补助标准的通知》,规定2009年起,平原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在任村支部书记每人每月基本报酬860元,丘陵和

山地地区分别为640元和540元;内地少数民族自治县及待遇县依照少数民族地区补助标准执行。

21山东省委组织部和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意见》,规定从2009年起,经考核合格,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和业绩考核奖励报酬之和,不低于所在县(市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同时统筹考虑其他“两委”。以山东威海市为例,2007年该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为7737元,该市村党支部书记报酬就要达到1.5万元。与大多数省(市、区)不同,浙江省温州市村干部工资则实行村民评议制。诚然,各省的做法都是各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村干部工资确定问题上所进行的大胆探索,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但是,这也导致各地村干部报酬补贴标准不统一,村干部报酬苦乐不均,进而降低工资对村干部的激励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确定科学的村干部补贴标准,乃是当前村干部工资管理的当务之急。令人欣慰的是,党中央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今年中央1号文件

2明确指出,要“按照定职责目标和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要求,以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干部基本报酬”。应该说,这是关于村干部报酬补贴标准的最权威指示,它为妥善解决村干部工资水平确定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此,笔者认为,以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干部基本报酬,是科学、合理、可行的。因为村干部报酬本来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资,村干部不脱产,其职务行为的报酬只能是误工补贴。如果补贴过高,就会加重村民负担,影响干群关系;如果补贴过少,不仅违反按劳取酬原则,还会降低工资的激励作用,进而加剧农村“管理精英”衰退(唐晓腾,2005)。而按照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干部报酬,则合情合理,各方面都能接受。当然,与目前各地所实际执行的村干部补贴标准以及某些学者的主张相比,似乎中央确定的村干部报酬标准依然较低。在笔者看来,中央确定的补贴标准并不低。这需要注意避免几个认识误区。误区一,不要将补贴视为村干部的个人收入。补贴只是对村干部因履行职务而误工的一种补偿,村干部的收入不仅包括补贴,还应该包括经营农业而获得的农业收入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而获得的非农业收入。如果简单地把补贴等同于村干部个人收入,势必低估村干部收入,进而强化其不公平感。误区二,不要将村干部等同于国家工作人员。村干部虽然是管理者,但他们并未摆脱农民身份,依然是不脱产的农民。为此,要对村干部的职务行为与非职务行为做科学的分类,不能不加区分地将所有工作都推给村干部完成。如果这样,实际上等于变相降低了村干部报酬。误区三,中央仅规定了确定村干部报酬的依据,并没有规定具体数额,在中央政策规定下,各地依然可以从实际出发,确定村干部的具体补贴额。

三、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究竟是谁

虽然《村组法》规定村干部补贴由村民会议决定,但现实中,除经济发达的浙江温州市以及少数个别村庄

23以外,绝大部分地方村干部工资的发放权都牢牢地被乡镇政府所控制(徐增阳、郑迎春,2001;彭代彦、张卫东,2003)。如山东省胶州市营海镇改革农村“四职”干部工资发放模式,将全镇47个建制村所有农村“四职”干部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实行由镇政府统一发放、统一管理,让村干部像机关干部一样每月领工资。

24阜康市自2006年起对村干部工资实行“套餐”制,即执行“基础工资”加“考核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办法,其中基础工资占30%,考核工资占30%,奖励工资占40%。基础工资按各村耕地面积、总人口的比例分两个层次发给村干部;考核工资按各村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对村干部进行考核打分;奖励工资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刚性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奖勤罚懒,干得好的多拿,干不好的少拿。 25奇台县坎尔孜乡2007年改变了以往村干部工资的年薪制,将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和考核工资两项,实行村干部工资“月薪制”,即每月月初由乡党委根据当前各项生产及重点工作确定任务指标,结合各村实际下发考核重点,月底组织包村工作队、站所联系指导员、群众代表对各村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打分,根据所得分值核算发放村干部当月工资。

26宁夏永宁县2006年就下发“红头文件”规定,村干部工资执行“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的办法,其中基础工资占60%;绩效工资占40%。基础工资由县财政按月以“一卡通”的方式统一发放,而绩效工资则要等到年底算“总账”,奖勤罚懒,干得好的多拿,干得不好的少拿。根据永宁县财政局核定,2006年全县69个行政村的村干部人年均报酬最高为5200元,最低为3000元。

27为什么村干部工资管理实践与法律规定会发生严重偏离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是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无钱办事,无米下锅”。在我国各省市都存在数量可观的“空壳村”,这些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负担村干部工资,在农村税费改革尤其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只能靠财政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村干部的工资,由此,法律明文规定的村干部工资由村民决定的权利便转移到政府手中,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便成为当然的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二是乡镇作为国家政权机关末端,承担着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任务。然而,当前我国乡镇人口平均在3万人左右,区区数十人的乡镇行政无力向每个单个农户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更何况乡镇因其科层化而缺乏对农村社会的渗透能力,若无村干部作为代理人,乡镇行政就会成为所谓“无脚的螃蟹”,造成国家对农村社会介入能力的丧失(贺雪峰,2002),“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便是对村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因此,在许多地方,村干部都被看作乡镇政府的“脚”。为了使村干部成为乡镇行政的得力“助手”,乡镇政府必然倾向于取得对村干部的控制权,而决定村干部的工资,则是乡

镇政府控制村干部的最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尽管政府担当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更便于对村干部工作的监督管理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完成,但是却于法无据。《村组法》清楚地规定,“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应该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会议决定方可办理。现在直接由政府决定,实际上是国家行政权对村民自治权利的侵蚀。我们前面分析提及的将政府作为村干部工资来源主体之一,虽然也违背了《村组法》的相关规定,但尚可接受。然而,将政府作为村干部工资的发放主体则不能令人接受。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剥夺了村民自治的权利,严重违背了宪法及《村组法》的立法精神。诚然,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对村干部管理的大胆探索,政府作为村干部工资的发放主体具有许多优点,如减轻农民负担,缓和干群紧张关系,密切乡镇与村干部关系,更有效地加强对村干部工作的指导与监督,保证村干部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都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等等。但是,笔者依然认为,政府担当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的做法依然是弊大于利。因为,其一,政府担当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的所谓“优点”并非是由政府担当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所带来的。例如,人们公认村干部“公职化”28具有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实际上这是陷入了一个误区,即混淆了村干部工资来源与工资发放主体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或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承担一部分支付村干部工资的责任,这实际上是村干部工资来源问题,而不是工资发放主体的问题。作为工资发放主体,所涉及的主要是决定工资形式,制定工资标准,确定工资数额、工资发放时间,规定工资浮动幅度等问题。其二,由政府充当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会使乡镇与村委会之间的指导关系异化为领导关系,从而剥夺了群众自治的民主权利。其三,由政府充当村干部工资发放主体,不利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于政府决定着村干部能否得到以及能得到多少工资,这势必导致村干部更多地对政府负责而非对村民负责,这不利于村干部养成民主的工作方法与工作作风,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浓厚“官本位”传统的国度里,其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会更大。诚然,实践表明,许多地方政府都将村民的民主评议结果作为决定村干部工资的重要参数,但是,这充其量是“为民做主”,而与现代民主政治所要求的“人民自己做主”相去甚远。

注 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②孙彤主编.组织行为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21.

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A].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09.

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22.⑤村民负担村干部工资主要是从村集体收入中支付村干部工资,如果村集体收入匮乏,则由全体村民负担,这表现在在乡村统筹的“三提五统”款中列支。

⑥肖唐镖等组织的对江西省40个村的调查结果表明,村干部普遍有4年之久没能领到“工资”,村级集体状况差的拖欠时间就更长。(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28)。

⑦潘宁(1998)指出,湘西某县1993年以来,村干部弃职流失每年都在30名以上。湖北荆门市某区的村干部思想有波动的达43%。托马斯·海贝勒(1997)撰文,约有90%的人(村干部)表示愿意离职去挣钱。

⑧王征兵(2002)的调查发现,陕西蒲城县65个村三、四年没有村长,占全县总数的28%。

⑨唐晓腾认为,一方面,城乡二元体制所形成的农村人才的成长机制,促使农村精英的流动呈现为“净流出”状态,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利益分配制度所造成的村干部“角色冲突”的局面,又使得农村既有的精英也远离农村基层政治,这样,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中出现“能人不干”与“干人不能”的现象。(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1.)

⑩甘肃岷县闾井镇将村干部工资纳入镇财政预算,工资发放采取按月考核,按季发放的原则。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针对税费改革时取消了“三提五统”的实际情况,早在2002年便实行了村(嘎查)干部工资由镇统一发放的实践。

1广西“每年从自治区财政拿出6000多万元,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办法解决村干部报酬补贴偏低的问题”;新疆富蕴县县财政每年为每村补贴6000元,要求在乡镇农经站建立村干部报酬专项资金帐户,实行专项管理,保证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此外,浙江嘉兴市秀州区、陕西延安都出台政策以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对村干部工资进行补贴,以保证村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12徐勇(1997)认为,如果实行村干部职业化,将增加210—350万政府公务员,每年约需63—175亿元工资报酬支出,这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笔巨额财政支出。徐增阳、郑迎春(2001)也认为,“将村干部公务员化,由国家财政负担村干部的全部报酬的做法不仅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赵树凯(2006)也认为,由政府确定和支付村干部工资,从乡村治理大局来看,有三个问题:第一,政府是否有必要直接养活这个庞大的村庄干部群体;第二,政府是否养得起这些庞大的村庄干部群体;第三,即便养得起,或者在部分地方养得起,如果养下去的话,这些会成为真正为村民着想、为村民服务的人群吗?显然,政府“包养”村干部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13韩玲梅.冲突与协调:转型期农村组织及其关系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8.

14新华网,2009年12月18日。

15人民网,2009年12月28日。

16顾列铭.庞大的中国行政费用[J].金融经济,2006(9):16-17。17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比2007年增加9995.12亿元,增长19.5%,完成预算的104.8%。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2671. 99亿元,地方本级收入28644.91亿元。加上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00亿元,安排使用的收入总量62416.9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研数据>财政与税收数据库>资讯报告>数字报告,2009年10月14日。

18唐晓腾认为,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平均工资收入仅有5808元,但这一收入水平与纯务农的收益比较,却仍有着天壤之别,根据20个样本村收入情况,纯农收入最高的与务工年均收入相差3548元。(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30.)王征兵根据对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的50名村干部和100名村民的调查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村干部的年收入水平若为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的3

倍,则村干部和村民均比较满意。(孙浩杰,王征兵,汪蕴慧.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干部激励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5):44-46.

19连玉春、李忠心、肖培春.村干部报酬过高问题不容忽视[J].吉林农业,1999.10。该文举例,某村1997年人均收人是2460元,但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的于部报酬高达11200元,相当于当地人均收人的4.6倍。20连玉春、李忠心、肖培春.村干部报酬过高问题不容忽视[J].吉林农业,1999.10。

21本刊县域经济观察员.让村干部劳有所酬,干有所盼,退有所养[J].领导决策信息.2009.15。

2即《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3据《瞭望东方周刊》第34期报道,自2005年起,湖北省通山县洪港村开始推行村干部工资“票决制”。根据规定,90分以上的村干部可以领到由3000元职务工资和150元岗位工资组成的全额工资,80—90分的只领职务工资,80分以下者酌情扣除部分职务工资。(村民投票给村官定工资[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2.)

24刘京明.用机关模式管理村干部的尝试[J].乡镇论坛,2007(7): 11-12.

25周永强,沈红梅,朱信.阜康:村干部工资实行“套餐”制[N].昌吉日报,2009-04-04.

26孟刚,高建荣.坎尔孜乡实行村干部工资“月薪制”[N].昌吉日报,2007-06-21.

27杜峻晓.“村官”工资与村民收入挂钩[J].党政干部文摘,2006:8。28沈玉林(2002)通过对江苏泗阳县的村支书公职化管理试点经验,较为系统地归纳出村干部公职化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干部最低收入保障;二是由乡镇统筹,按时足额发放村干部工资;三是全面推进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王圣诵.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王道坤.村民自治的多视角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4]潘宁.21世纪谁来当村“官”———村干部的困境与出路[J].调研世界,1998(3).

[5][德]托马斯·海贝勒.中国农村基层的社会变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1).

[6]株洲市委党校课题组.村干部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湖湘论坛,1999(6).

[7]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当家人与代理人[J].二十一世纪, 1997(8).

[8]徐增阳、郑迎春.村干部报酬的合理分担与补偿———兼评“村财(账)乡管”与“村用省管”[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3).

[9]刘京明.用机关模式管理村干部的尝试[J].乡镇论坛,2007(7).

[10]顾列铭.庞大的中国行政费用[J].金融经济,2006(9).

[11]宁泽逵,柳海亮、王征兵、柴浩放.村干部向何处去———关于村干部“公职化”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1).

〔责任编辑:刘旭挺〕

(上接第53页)悄然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行列中出现,从教育到医疗保健和社会救济,非营利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一股重要力量,甚至被认为是能与政府和企业间形成新的均衡的三角格局,以建构稳定的健康的社会结构,从而承担起建设国内公民社会的责任。[20]另外,公共服务的使用者通过自发组织,自行供给、提供公共服务也成为了普遍推广的一种做法。针对市场、政府相继失灵,“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应过分倚重某一种机制为中心,而应该是多种机制共生的。这样会弥补单一由某一主体提供所导致的无效率和对公众需求的回应不足。“多中心”理论的假设是通过各类组织由于其结构、功能、外部运行环境的差异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宋锦洲.公共政策———概念、模型与应用[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258

[2]H u m e D.A.T r e a t i s e o f H u m a n N a t u r e[M].O x f o r d:O x f o r dU n i v e r-s i t yP r e s s,1793.

[3]雷晓康.有效供给公共物品的理论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3.

[5]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156.

[6]威廉姆·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7][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

[8][美]H.登姆塞茨.一个研究所有制的框架[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90.

[9]周燕,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6 (2):74.

[10]H a n s m a n n,H e n r y.1980.T h eR o l eo f N o n p r o f i t E n t e r p r i s e.Y a l e L a wJ o u r n a l,V o l.89,835-901.

[11]B u r t o nW e i s b r o d,T o w a r da T h e o r yo f t h e V o l u n t a r y N o n p r o f i t S e c t o r

i na T h r e e-S e c t o r E c o n o m y,i n E.p h e l p s,e d.,A l t r u i s mM o r a l i t y a n dE-c o n o m i cT h e o r y.N e wY o r k:R u s s e l S a g e,1974.转引自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1.

[12]吴湘玲.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迅猛崛起的第三部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

[13]周燕.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6(2).

[14][美]莱斯特·M.萨拉蒙.第二域的兴起[M]李亚平.于海.第二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者组织理论文选[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52

[15]顾顺晓.非政府组织失灵的机制探究及其矫治[J].理论与改革,2007(l).

[16]俞可平.引论:治理和善治[M].//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5

[17][18][1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4,42,59.

[20]虞维华.从“志愿失灵”到危机———萨拉蒙非营利组织研究疏议[J].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8):55.

〔责任编辑:刘俊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