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中国·广州 现代外语 1998年第3期(总第81期):92-107页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何自然 冉永平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提出了有

影响的关联理论,从而给语用学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并将语用学的研究重点转

移到认知理论上去,所以在西方它又被称为“认知语用学”。本文首先介绍关联理

论在语用学领域中的研究近况及其主要内容,以突现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接着归

纳关联理论的几个新修正与补充,包括关联原则、关联假设、概念意义与程序意

义、正面认知效果、语境效果与语境假设的削弱等方面,从而展示关联理论的新

发展。然后,从G rice语用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出发,结合Sperber

和Wilso n对“明说”与“隐含”的不同观点,探讨关联理论对G rice会话含意理论

的修正与补充。本文还介绍了D.Gio ra与D.Wilson之间有关话语连贯与关联性这

一问题的争论。最后是本文作者对关联理论的几点认识与看法,并认为关联理论

就是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 关联理论 认知效果 G rice会话含意理论

1. 背景

从本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于是也出现了认知语用学。其基本理论基础便是Sperber和Wilso 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的专著中提出的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 ry),它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他们所提出的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重点移到了认知理论上。所以,它是10多年来语用学方面最具影响的一本专著,给语用学带来了新的研究热点。

语用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就是话语的生成与话语的理解。G rice(1975;1981)会话含意理论模式以说话人为出发点,提出意向(intentional)交际的观点,设想说话时遵守合作原则,并设想在违反合作原则下听话人要推导出话语的含意。后来,在L eech(1983),Levinson(1983),Kasher(1994), Horn(1988),Sperber(1983,1986,1993,1995),Wilson(1983,1986,1993,1995,1996)等人的研究中,有关含意推导的话语认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修正和发展。在这些理论模式当中,最令人瞩目的是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可以取代合作原则的关联理论。从该理论提出至今,一些介绍、应用该理论的论文、专著不断面世。国外的一些语言学刊物如L ingua就曾出过两期专刊报道认知语用的研究成果,诸如“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关联与会话”、“关联与指称”、“逻辑联系语的关联性解释”、“关联的语法制约”等。此外,在荷兰出版的《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和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IPrA)主编的杂志《语用学》(Pragmatics)上也有许多文章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展开语用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 CL)还专设了“关联网页”(Relevance List),就认知语用学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在欧洲,语用学界还经常举办关联理论讨论班(Workshop)或研讨会(Seminar)。目前,关联理论、认知与话语理解等都是国际互联网上语用学界

94何自然 冉永平

集中讨论的主要内容。最近在“关联网页”上,一些学者又对关联理论与乔姆斯基语法(Chomskyan G rammar)之间的联系展开了讨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语用学的发展趋势。

在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我国从事语用学研究的学者除了注意“说话人意义”(speaker meaning)之外,也开始注意或已转向“话语理解”(utterance interpre tation)方面的研究。从80年代末开始,国内外语界的一些学术刊物上开始出现了介绍、引述关联理论的论文,也有部分文章涉及该理论的应用研究,如“关联理论述评”(张亚飞,1992)、“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刘绍忠, 1997)、“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刘家荣,1997)、“论语用推理机制的认知心理理据”(周建安, 1997)、“关联原则及其话语解释作用”(张亚飞,1992)、“提问的相关性解释”(何刚,1996)等。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学者似乎对认知语用问题还注意不够,还缺乏这方面系统、深入的且具开创性的探讨,甚至有的学者对作为认知语用学基础的关联理论不了解或误解。因此,在我国介绍和开展认知语用学研究,尤其是结合汉语研究十分必要。

2.关联理论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这一专著出版的最初目的就是“给认知科学打下统一的理论基础”(封底的文字说明)。作者希望通过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找出我们所需要的所有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为此,该书在西方语言学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S.C.Levinson(1989:25)评论说,这是一本“大胆的、很有争议的书,作者试图将语用学理论的重点转移到认知的一般理论上来”。它主要不是讨论如何通过语用学理论去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而是概述出了一条总的认知原则———关联原则,在第二版中作者又将原来的一条原则修改为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条。

自Grice提出会话含意学说以来,引发了有关语用推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而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它不以规则为基础(ruled-based),也不以准则为标准(maxim-based),而是基于下面的观点(Sperber&Wilson,1986/1995):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关联理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是针对Grice的会话含意学说的。Sperber与Wilso n认为,有两种交际模式,一是代码模式(code model),二是推理模式(inferential model)。语言交际会同时涉及这两种模式,但在交际过程中,认知-推理过程是基本的,编码-解码则附属于认知-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试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交际双方各自的谈话意图会被对方识别?为什么交际双方配合得如此自然,既能产生话语,又能识别对方的话语?两位作者提供的答案是:第一、交际双方说话就是为了让对方明白,所以要求“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第二、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这就是说,要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试举一个例子:

(1)A:Do y ou w ant some coffee?

B:Coffee w ould keep me aw ake.

例中的B到底是想喝咖啡,还是不想?A需要明白B的用意。而要推断出B的用意,A就要根据话

语的字面意思,同时结合语境,提出一系列的语境假设:

 a .B does not want to stay awake .(B 不想睡不着)

b .B does no t want any co ffee .(B 不想喝咖啡)

c .B wants to stay awake .(B 想熬夜) O R :

B wants any thing that will keep her awake .(B 想设法保持清醒)

d .B wants som

e coffee .(B 想喝咖啡)

要从这些假设中确定B 的暗含意义,A 就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关联性强的假设,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就小;如关联不足,推理所付出的努力就大。

语境假设就是认知假设。在话语明说(explicature )(见后面4·2“明说与隐含”)的基础上,听话人凭借认知语境中的三种信息:逻辑信息(logical info rma tio n )、百科信息(encyclopaedic informa -tio n )和词语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 )作出语境假设。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上述三种信息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对话语的推理自然会得出不同的暗含结果。

语境假设的过程要进行推理,而推理是一种思辨过程。大脑中的演绎系统就是大脑的中心加工系统本身,它根据不同的输入手段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也就是综合获得的新、旧信息以及关联信

息(即把新旧信息联系在一起的信息),作出推理;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通过明示(ostensive )1行

为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为推理提供必要的理据;听话人就根据对方的明示行为进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寻找关联。

Sperber 和Wilson (1986:158)提出的关联原则是:“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因此,人们对话语和语境的假设、思辨、推理越成功,话语内在的关联就越清楚,就可以无须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取得较好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地理解话语,获得交际的成功。

很明显,两位作者是想用这条原则来揭示语言交际的规律,通过推理获知话语的暗含意义,从而取代Grice 通过遵守与违反合作原则来理解话语的含意。因此,Sperber 和Wilson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中提出了与交际和话语理解目的有关的一些基本结论。

(a )交际改变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的认知意义可

能不大,但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Sperber &Wilson ,1995:61)。

(b )交际的目的不是为了“再现思想”,而是为了“扩大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Sperber &

Wilson ,1995:193)。

(c )互知(mutual knowledge )是理解的结果,而非理解的先决条件(G arman ,1990:366)。(d )关联的交际原则一般不允许单个的明示刺激(o stensiv e stimulus )导致多种理解(Sperber

&Wilson ,1995:167)。

(e )关联的交际原则是理解话语的总概括(Sperber &Wilson ,1995)。

如何根据以上论述去分析交际的成功与失败?以上论述以及对交际的关联性解释产生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理解能力”(uptake )是否决定交际的成功与失误。Sperber 和Wilso n 对此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目前,伦敦大学的Gary Holden 正在其博士论文《论交际失误》中对这个问题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Hig ashimo ri &Wilson ,1996)。

不过,S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至今仍是一个很新的理论框架,其最终的评价尚不确定。这种理论一问世就有人欢呼,认为它可以解决语言学的许多问题,但同时也有人攻击它,说它太笼统、太模糊。但是,综观近10年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的有关关联理论的大量著述,这种理论在语用学领95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96何自然 冉永平

域似乎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一些利用关联理论框架写成的专著和论文在不断增加;利用关联理论框架来理解话语的语用学教科书2早已出版。更令人注目的是,Sperber和Wilson的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已于1995年出了第二版。

3.关联理论的几个新修正

下面的许多问题涉及《关联性:交际与认知》(Sperber&Wilson,1995)第二版的一些变化与修改。第二版保留了旧版的基本内容,即第1章“交际”(communicatio n);第2章“推理”(infer-ence);第3章“关联性”(relevance);第4章“言语交际的若干问题”(aspects of verbal communica-tio n);补充了一些原文的注解并多了十几页的参考书目。最重要的是作者增加了一个总揽近年来该理论发展概貌的后记,包括一些内容或术语的变化与修正。其中的改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3.1 关联原则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一版中,Sperber和Wilson(1986:158;1995:260)只提出了一条关联原则。而在第二版中,该原则就被改为第二关联原则,即关联的交际原则,另外还增加了一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即关联的认知原则(1995:260-66):

关联的第一(或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

关联的第二(或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其中,前者与认知有关,后者与交际有关。关联的第二原则以第一原则为基础,而第一原则却可预测人们的认知行为,足以对交际产生导向作用。那么,为什么要提出两条关联原则,而不是原来的一条呢?或者说,“最大关联性”(most relev ant)与“最佳关联性”(optimal relevance)之间有何区别呢?在“Q uestio ns on Relevance”(1996)一文中,Wilson指出,将关联原则由原来的一条改为两条纯粹是一个术语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使大家注意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差异,而在早期的理论框架中,她和Sperber未能突出这一点。无论旧版或新版,书中所提到的关联原则主要指第二原则,即关联的交际原则。新版对关联原则的改动本身并无新意,不过它对关联原则作出阐释,从而有助于明确关联理论与认知的关系。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一版中,他们区分了最大关联性和最佳关联性。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the greatest possible effects for the smallest possible effort);而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ade-quate effects for no unjustifiable effor t)。人类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因而,交际只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他们归纳出了以上两条原则,但当时只突出了第二条,并称之为一条关联原则。这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误解(Hig ashimo ri&Wilson,1996)。人们往往忽略了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之间的差异,并以为他们只主张最大关联性这条单一的原则,管束交际和认知两个方面。因此,在新版中,Sperber和Wilson就希望通过区分两条关联原则之间的差异,来消除这样的误解。

3.2 关联假设的修改

第一版指出了区分最大关联性和最佳关联性的原因(1986:118-171),在第二版的后记中作者又增加了另外一些原因(1995,后记:3·1—3·2节)。就认知而言,他们沿用了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往往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可就交际而言,Sperber和Wilso n关注的是,如果已知关联的

认知原则,那么听话人应期待什么样的关联才算合理。因此,在第二版后记中,他们对原来的最佳关联性进行了修改,旨在解决第一版未涉及的问题。

不管听话人会产生什么样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总是希望说话人生成最大关联性的话语,他/她也许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最关联的信息,或者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该信息,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最佳关联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研究,根据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和语境效果,受话者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期待。根据关联的交际原则,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在第一版中,Sperber 和Wilson 指出,寻找关联主要指最低限度的关联(即满足说话人的期待),只要找到关联就不再找了。但在新版中,他们认识到,一个话语的关联性可以比期待的关联要大。为了取得完满的语境效果,在寻找关联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关联。于是,Sperber 和Wilson 提出了修改以后的最佳关联假设(Sperber &W ilson ,1995:270):

(a )明示刺激(ostensive stimulus )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

(b )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爱(preferences )相一致,因而最具关联性。

这是新版后记中所提出的最具实质性的修改(Jucker ,1997)。修改之前的最佳关联假设为(Sperber &Wilson ,1986:158):

(a )说话人希望向听话人明确表明的一组假设{I }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对

该明示假设进行加工处理。

(b )明示刺激是说话人能够传递该假设{I }的最具关联性的刺激。

相比之下,修改以后的关联假设在某些方面比旧假设更具解释力。例如,在解释“等级暗含”(scalar implicatures )时,修改以后的关联假设解释得更清楚:

(2)Some of our neig hbors have pets .

(3)N ot all of our neighbo rs have pets .

(4)T he speaker doesn ′t know whether all her neig hbors have pets .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2)暗含(3)、(4),因为some 既可以表示not all ,也可以表示说话人这一方对事件不太了解。但以上暗含是可以取消的,如加上and maybe all ,(4)的暗含意义就能被取消。人们很容易使用Grice 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或者使用原来未修改的关联假设对这样的语用现象加以解释。可是,G rice 的解释未能明确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求多少信息,也不能说明在何种情况下(2)暗含

(3),而不指(4)。此外,未修订的最佳关联假设还无法解释“some ”与“some ,but not all ”不同暗含的关联程度,后者是最强的。下面是Sperber 和Wilson (1995:277)曾引用过的例子:

(5)a .Henry :If you or some of your neighbors have pets ,y ou shouldn ′t use this pesticide in y our

garden .

b .M ary :T hanks .W e don 't have pets ,but some of our neighbors certainly do .

(6)a .Henry :Do all ,or at least some ,of y our neighbors have pets ?

b .M ary :So me of them do .

以上例(5b )中的some 没有no t all 或the speaker does not know 这样的暗含意义。M ary 的某些邻居有宠物这个事实本身已具备足够的关联,就像旧版中的关联假设定义(但不是G rice 的解释)能预见到97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98何自然 冉永平

的那样。再看(6b),那里的some已具备足够的关联,因此,根据旧的关联假设定义,即使M ary在这个例子里已明确地暗示了no t all,Henry都不会再进一步寻找关联了。可见,修订以后的关联假设比未修订的优越,因为它能说明大量的事实,而且比较简单、明确。

3.3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

这两个概念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旧版中是模糊的,而在新版中Sperber和W ilson则强调了区分概念编码(conceptual encoding)与程序编码(procedural encoding)的重要性。一个话语可以对两种基本意义进行编码(Wilson&Sperber,1993;Sperber&W ilson,1995):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它们相当于D.Blakemo re(1992)所区分的“表达意义”(representational meaning)与“程序意义”。前者对话语表达的明示信息和暗含意义都起一定作用,并通过增加话语的关联假设提高明示交际行为的关联性;后者却对理解明示信息和推理暗含意义在程序上进行制约或指引,使听话人付出较小的努力去获取更大的语境效果。为保证交际活动自身具备最佳关联,即保证明示交际活动中所有语言或非语言成分都有助于取得交际效果(即理解整个话语),或者有助于减少理解话语过程所付出的努力(即使话语容易理解),说话人必须让听话人获得足够的关联。为了给听话人在寻找关联、理解话语的过程中提供指引,Blakemore(1987)曾提出所谓理解程序的语义限制(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即通过分析某些情态指示语(mood indicators)、话语小品词(discourse particles)或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揭示的施为用意(illcutionary fo rce),对听话人在寻找关联、理解话语时所作的种种假设,在数量上加以限制,从而收窄范围,以便容易理解3。这种给听话人提供的理解程序指引可以增加明示交际活动的关联性,从而减少为理解而付出的努力。

3.4话语的真假与关联性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客观的真假并不会影响语境假设的思辨过程,也不会影响在特定语境下得出的结论,所以“不理会(话语)的真实性并无大碍”(Sperber&Wilson,1995:263)。然而,作者始终觉得,假信息不值得占有,它会减弱认知效果,话语的真实性与准确地寻找关联有关。于是,作者对关联性的定义进行了一些革新(Sperber&Wilso n,1985:114-15;1995:265-66):

个人关联(类别)定义:

当且仅当个人假设与他所处的某种或多种语境取得某些正面的认知效果(旧版中斜体部分为: 是关联的),该假设才具有关联性。

个人关联(比较)定义:

扩充条件1:个人假设具备的关联性可以是:当认知处于最佳过程时,正面的认知(旧版中斜 体部分为:语境)效果往往较大。

扩充条件2:个人假设具备的关联性可以是:获得较大正面认知(旧版中斜体部分为:语境) 效果所付出的努力往往较小。

不过我们同意Jucker(1997:112-119)的观点,这个改动似乎没有必要。既然是假设,就不一定强求在客观真实条件下的假设。真话的关联性固然大于假话的关联性,但真话之所以有较强的关联,并非因为话语的确是真,而是听话人认为这些话语是真。如果听话人的理解正好符合说话人的意图,而且这意图又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话语的关联性就会加强。

3.5 正面认知效果

在修改后的“个人关联”(relevance to an individual )(Sperber &Wilson ,1995:265-66)这一定义中,作者介绍了“正面认知效果”(positive cognitive effect )这一概念,那么,它与“个人真实性认知效果”和“客观真实性认知效果”(Wilson ,1996a )之间的差异有什么联系呢?与他们曾提出的论断(Sperber &Wilson ,1995:264)“关联信息是值得保留的信息,而错误信息一般是不值得保留的信息,因为它会减损认知效率(cog nitive efficiency )”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Sperber 和Wilson (Hig ashimo ri &Wilson ,1996)的最初目的是想获知关联性与认知效率(cogni -tiv e efficiency )之间的一种直觉联系(intuitive connectio n )。为此,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一版中,他们指出,关联性取决于语境(认知)效果和努力程度:语境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语境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无论正确的或错误的)关联信息是那些能够成功地进行处理的信息,它们可以产生或正确或错误的结论(语境效果)。

后记(3·3·1节)中,他们还提出了以下问题。假设人们有一个错误信念(belief ),且这个错误信念所提供的信息可以成功地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更多的错误信念,那么,这是否会影响认知效率,从而影响关联性呢?或者说这样的信息是不是只与听话人有关呢?

仅仅导致错误信念的信息不应该被看作是处理该信息的受话者的关联信息。为获取以上直觉联系,就必须区分两种认知效果:(1)正面认知效果,比如正确的信念,有利于提高认知效率,这显然是关联性在起作用。(2)其它的认知效果,比如错误信念,它们是不值得保留的,因而毫无关联性。《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在给“个人关联”下定义时,根据的就是正面认知效果和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正面认知效果越大,获取这些认知效果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就越强。因而,认知效率和努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但须注意的是,只要错误信息产生正面认知效果,它仍可能具有关联性。故事、玩笑、假设等都可能对认知效率起作用。输入信息的真实性既不是关联性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其充分条件;起作用的是输出信息的真实性。

3.6 语境效果与假设的削弱

在第一版中,Sperber 和Wilson (1986:108—17)根据以下三种语境效果来给关联性下定义:

(1)语境暗含(contex tual implication );(2)现时语境假设的加强(strengthening of ex isting assump -tio ns );(3)现时语境假设的相互矛盾与否定(contradiction and elimination of existing assumptions )。在第二版(Sperber &Wilson ,1995:294,注释d )中,他们提出了“第四种语境效果,即现时语境假设的削弱(weakening of existing assumptions )”,那么,为什么要增加第四种语境效果呢?

Sperber 和Wilson (Brow n ,et al .,1994:37-57;Higashimori &Wilson ,1996)指出,如果现时语境假设得到加强或者受到削弱,都可能获取关联性。问题在于,根据关联理论框架,现时语境假设是在什么地方被削弱的呢?

这里存在两个不同的问题:(1)是否削弱现时语境假设有助于获取话语的关联性。Sperber 和Wilso n 对此持肯定态度,而且始终认为,现时语境假设的任何加强或削弱都对获取关联性起一定的作用。在对产生语境效果的语境化(contextualisation )条件进行解释的同时,他们已对此作过阐述(Sperber &Wilson ,1995:286,N ote 26)。(2)是否应将现时语境假设的削弱与语境暗含、现时语境假设的加强以及现时假设的相互矛盾与否定一样视为一种不同的语境效果。Sperber 和Wilson 都认为,现时语境假设不可能直接减损,只能将其当作另一语境效果的一种副产品(by -product ),比如,现时语境假设的相互矛盾与否定,就会削弱所有依赖于该假设的语境暗含。因此,不应把现时语境假设的削弱当作一种独立的语境效果,它只对关联性起间接作用。

99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100何自然 冉永平

3.7 语用学与模块

原来Sperber和W ilson(1986)将语用学视为涉及大脑中枢思维(central thought)、非特殊化(non-specialised)思维过程的一种推导系统。但在第二版中,他们对此又进行了修改,并指出:“在过去的10年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应根据模块理论来分析所谓的大脑中枢系统”(1995:293)。后来,Wilson(1996b)又重申了这一观点。那么,意义何在呢?在《心智模块》(M odularity of M ind)中,F odor(1983)区分了模块与大脑中枢系统,并提出了“认知科学第一虚有法则”(First Law of the N onexistence of Co gnitive Science);该法则指出,思维过程其实太复杂,不可能弄清楚。

F odor认为,语用问题就是一个涉及大脑中枢系统的问题,不属于认知科学范畴。可是,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中,Sperber和Wilson试图证明,即使语用问题涉及大脑中枢系统,我们也可以生成一些饶有兴趣的语用理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反对将大脑中枢系统和模块系统明确分隔开来,并提出了有实际意义的心智模块理论(Hirschfeld&Gelman,1994;Sperber,1996)。Sperber(1996)直接提出了这一观点,并主张对模块进行有选择的、充分的描述;建议继续讨论模块语用学(modular pragmatics)概括性的恰当层次,例如,模块语用学应该讨论一般的明示交际(ostensive communicatio n)呢?或仅仅以言语交际为目标呢?不管人们的意见如何,Sperber和W ilson都认为模块语用学应该是一个推导系统(inferential system),而不是一个解码系统(decoding sy stem)。他们一直反对将语用学视为语言模块的延伸。

4.关联理论对Grice理论的修正与补充

4.1 Grice理论面临的挑战

G rice所提出的会话含意理论给新法语用学(new approaches to pragmatics)打下了理论基础,并成为当今语用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新开端,这一点无人怀疑。但该理论仍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留下一系列问题,它不能从根本上解释语言交际中话语的理解问题,比如支持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理据是什么这一点没有涉及,特别是关于合作原则及各准则的性质和来源模糊不清。交际中说话双方必须合作吗?说话人一定要做到表达真实、充分、相关和清楚明白吗?等等,人们还要问:合作原则及其各准则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是,那它们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吗?这些东西有没有文化特征?如果有文化特征,这些原则和准则是否会有这样或那样不同的地方呢?所有这些问题G rice都没有作答。可见,G rice会话含意理论缺乏足够的理论根据,整个理论框架显得较松散、缺乏严密性(Ziv, 1988)。

根据Grice的观点,交际双方都应该知道交际的基本准则,即合作原则中的质、量、相关与方式准则及其次则,而且听话人要能够识别说话人是否明显违反了某一或某些准则与次则,而产生了含意。但Sperber与Wilson却认为,关联原则是对明示-推理交际的总概括,交际双方无须知道管束交际的关联原则,更不必有意去遵守它,即使人们想违反关联原则也不可能违反,因为每一种明示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它本身具有关联性。听话人在话语理解的推理过程中,就需要使用这一假设。因此,在G rice的会话理论中,如果话语传递的是非字面意义,那么听话人就需要对该话语进行多级处理,即首先获取字面意义,再根据字面意义去推导含意,理解说话人意义或交际意图。而关联理论认为,听话人应该直接获取非字面意义,无须按照常规、付出努力对话语的字面意义进行加工处理,原因是字面意义不是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信息,它不具备关联性,也即不可能扩大听话人与关联原则一致的语境假设。

“相关准则”(maxim of relation)是合作原则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则。尽管Grice本人对此进行

过讨论,但该准则在会话含意理论中没能同其它准则一样受到重视,什么叫相关?以及相关的特点、性质和它对交际过程的解释力等,在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中,G rice 未能交代清楚,显得最模糊不清。正因为Grice 的理论有这么多没有解答的问题,Sperber 和Wilso n 在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1986/1995)一书以及一系列文章中,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他们的见解,对Grice 的话语含意理论和合作原则及其各准则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比如,Sperber 和Wilson 认为,人们交际时并不总是按“交谈所要求的目的和导向进行合作”的。他们不相信“说话必须真实”这条准则,而且根本不相信存在说话人必须遵守的准则。又如,按Grice 的说法,隐喻和反语等是违反了某准则才产生“含意”(implicature )的,但按Sperber 和Wilson 的说法,它们的含意属于语体学上的形象表达,并没有违反任何的交际准则。此外,G rice 关心的是交际中的暗含,而关联理论既关心交际中的暗含,也关心交际中的明说。

Sperber 和Wilson 还认为,G rice 没有注意交际中的语境或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 )问题。交际过程中语境或语境假设是一个变项,不是事先确定的,是由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在交际时确定的。同时,语境也是推理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语境结构同样受语用总原则—-关联原则的统辖,这个原则影响到对话语中明说和隐含两方面内容的理解。总之,作为认知语用学基础的关联理论与Grice 语用学说相去甚远(详见何自然,1995)。G rice 的语用学理论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4.2 明说与隐含

G rice (1975)所区分的“明说”(say ing )与“含意”(implicature )同Sperber 和Wilson 所提出的“明说”(ex plicature )与“隐含”(implicature )是不完全一样的。根据G rice ,明说就是话语直截了当地表达出一定的命题。为了弄清楚话语明说了什么,即明确地表达了何种命题,听话人必须对话语进行解码,以获取语义;而含意则与违反合作原则各项准则有关,需通过语用推理才能理解,G rice 的会话含意理论所关心的主要是暗含交际。而Sperber 和Wilson 的关联理论却对明说与隐含交际予以同样的重视。他们认为,从明说得出隐含意义,必须经过两个步骤:先得出隐含前提,然后再推导出隐含结论。G rice 的会话含意理论对明说与含意的解释不够完善,它不能说明以下例(8)所表达的言语行为类型和命题态度的信息,而例(7)这一话语则可传递该信息:

(7) M ary (sadly ):Susan has gone away .

(8) a . M ary is saying that Susan has g one away .

b . M ary believes tha t Susan has g one away .

c . Mary is sa

d that Susan has go n

e away .

同样,说出这一概念是仅仅表达一种命题,还是传递一种交际命题,即承认该命题的真实性,G rice 对此没有交待清楚(Wilson ,1995)。Sperber 和Wilso n 提出的“明说”不只表示交际命题。它不但可以表示话语的命题,而且还能够指出言语行为类型和命题态度的信息,如上例(7),因此,它比G rice 的“明说”这一概念更全面。Sperber 和W ilson (1986/1995)认为,隐含是一些语境演绎(contextual deductions )。有时,可能要加上一些假想的前提,求得话语的关联性,获得合理的演绎。例如:

(9) A :Do you drink whisky ?

B :I don 't drink alcohol .

(9)的暗含前提(implicated premise )应该是W hisky is an alco hol ,而暗含结论(implicated conclusion )101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102何自然 冉永平

则是:B doesn′t drink whisky。G rice会话含意理论中的“含意”很像这里的暗含前提,但是暗含前提具有不确定性。比如,这时,B的明说话语的暗含前提除了whisky is an alcohol之外还可以是:Gin is an alco hol,sherry is an alcohol,grappa is an alcoho l,vodka is an alco hol;也可以是T here is no alcohol in B′s blood。但A听了B的话之后,关联原则却使他推断出这样的暗含结论:B doesn′t drink whisky。

虽然在有些情况下,Sperber和Wilson都认为最好将Grice的含意视为一种明说意义,但关联理论中的“隐含”(implicature)这一概念几乎还是模仿G rice的概念提出来的(Carston,1988)。此外,对Grice而言,蕴涵(entailments)和暗含之间是相互排斥的;然而,Sperber与Wilso n则认为,蕴涵和隐含可以是一致的,如:

(10) a. Peter:Would you like to listen to my Rolling Stones record?

b. M ary:No.I′d ra ther hear some musi

c.

此处,M ary的话语暗示:Peter的滚石乐唱片(Rolling Stones record)不是音乐,这就是Grice所指的会话含意。可是,该含意也是一种蕴涵,即M ary想听别的音乐而不想听Peter的滚石乐这一声明蕴涵了Peter的滚石乐不是音乐。因此,隐含也可是一种蕴涵。

5.争鸣

5.1 Gio ra的评说

很多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关联”作出过解释:(1)关联就是一系列命题与话语主题(dis-course-topic)之间的一种关系,它对话语的意义连贯(discourse coherence)与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定义隐含在G rice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中,但Strawson(1964)、Reinhar t(1980, 1981)、Brow n和Yule(1983)以及Giora(1985)等人已在自己的论著中进行过明确阐释。(2)Berg (1991)等人从交际效率的角度将关联定义为与会话目的有关的有益性(usefulness)。(3)Sperber和Wilso n在80年代中期根据话语的注意焦点对关联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关联信息就是那些值得听话人注意的信息,人类认知是以关联为基础的,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一开始就要求对方加以注意,而听话人只会关注那些与自己有关联的信息,即那些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会丰富自己语境假设的信息。

自从《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面世以后,不少学者便将关联理论视为管束人类语言交际的唯一理论,但Rachel Giora(1997,1998)却对此持不同观点,她认为关联原则可以解释人类语言交际,但它并不是有关人类交际的唯一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不仅仅限于寻求话语的关联性,也需考虑话语的意义连贯问题。因此,关联理论不能完全取代有关话语或语篇连贯的其它理论,如G 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此外,Sperber和Wilso n提出的关联也不可能离开Grice合作原则中的“相关准则”以及Giora所讲的“信息需求”(info rmativeness requirement)等。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话语连贯取决于关联,也即只要话语具备了关联,它在意义上就是连贯的。然而,Giora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当话语激活了听话人的一系列语境假设时,它就与听话人有关联,可是该话语不一定具有连贯性;同样,听话人可能会觉得某一话语前后所表达的意义很连贯,但对他来说却毫无关联性可言。所以,关联性并不等于连贯性。关联理论不能对话语的连贯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Sperber和W ilson也未对此作详细的论述。

话语连贯是一个独立概念,不是关联的一个衍生概念(derivational notion),关联并不总是与话语的连贯一致。在有的情况下,话语既关联又连贯,但也存在有关联而不连贯的话语。因此,在理论上应该将二者区分开来,不能仅仅根据关联原则去解释语言交际。寻求话语的关联,以尽量小的

努力获取更大的语境效果,这并不是语境选择的唯一决定因素。听话人在选择语境假设时往往还会考虑话语中前后语段的意义连贯问题。Sperber 和Wilson (1986/1995)认为,话语中词语间的衔接(co hesion )与意义上的连贯(co herence )都是为了取得话语的关联,主题关联(topic -relevant )的话语仅仅是关联性话语的一个次类,也就是说,主题关联是由话语的关联引起的,一旦某一话语具有关联性,它就是连贯的。但Giora 对此提出了异议。连贯不是一个由关联性衍生出来的概念,它是一个独立概念。她曾引用Sperber 和Wilso n 的例句去驳斥他们的观点,如下例(11)、(12):

(11) Bill ,w ho has thalassemia ,is g etting mar ried to Susan ,and 1967was a g reat year for F rench

wines .

(12) Bill ,w ho has thalassemia ,is g etting married to Susan .Bo th he and Susan told me that 1967

was a g reat year for F rench wines .

在很多情况下,例(11)与(12)都是前后语段不连贯的、不可接受的话语。Gio ra 认为,关联理论无法对这种话语的不可接受性作出解释,需要连贯理论(co herence theory )的补充。

5.2 Wilson 的回应

人们在构建话语或语篇连贯理论时旨在:(1)提供一个话语理解理论框架,对话语理解进行解释。这与关联理论的目的是一致的。(2)提供一个话语评估的理论模式,以衡量话语的结构、可接受性或恰当性。关联理论没有这方面的明确目的。Sperber 和W ilson 提出关联理论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在于对话语理解进行解释。

对上述Giora 对关联理论的主要异议,Wilson (1998)作出了反响。她指出,Giora 感兴趣的是话语连贯理论第二方面的目的,即话语连贯与连贯程度,包括话语的规范性(well -formedness )、恰当性(appropriateness )、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或合意性(desirability )等。所以,他们与Gio ra 在解释话语的根本出发点上存在分歧。

G iora 认为,关联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它不能对话语的连贯性作出解释:(1)对听话人来说,话语可能具有(最大)关联性,但他/她会认为该话语在意义是不连贯的;(2)话语可能不具有(最大)关联性,但听话人认为它却是连贯的。因此,不应该根据(最大)关联性去解释话语的连贯性,而且它也不足以对此进行解释。据此,Wilson 认为,Giora 将最佳关联的交际原则与最大关联的认知原则混为一谈。她和Sperber 在很多地方,尤其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第一版中提到的关联原则其实指的是最佳关联的交际原则,而Gio ra 所言的关联原则却是最大关联的认知原则。这一点曾引起很多读者的误解,没能注意这两条关联原则之间的区别(参见前面3·1或第二版后记),Gio ra 也不例外。Wilson 本人也认为,以上例(11)、(12)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前后语段之间缺乏连贯,但Giora 在对此进行解释时误用了“最大关联”,而Wilson 认为应该根据他们所提出的“最佳关联”以及关联的交际原则去判断此类问题。Wilson 还坚持,衡量话语可接受性、意义连贯的标准应看它是否与关联原则一致。类似以上例(11)、(12)的不可接受性主要与所耗费的处理努力有关,而不是前后语段之间的分离。此外,通过关联理论的运作机制可直接感知话语中句段之间的联系。因此,虽然上例表面不连贯,但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是可接受的、与关联原则一致的,仍具有关联性。又如:

(13)a .Peter :What did Susan say ?b .M ary : You ′ve dropped your wallet .

103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104何自然 冉永平

(13b)带有歧义,可有两种理解:(1)作连贯性解释,即M ary直接回答了P eter的提问;(2)作非连贯性解释,即前后没有连贯性,答非所问。G iora认为例(13)是不合乎规范的(ill-formed)、不连贯的,因为它违反了“关联需求”(Relevance Requirement),问与答在结构上是不相关的(此处的关联不同于Sperber和W ilson所指的关联———笔者注)。可是,Giora认为,以下例(14)是规范的、前后意义连贯的话语,因为问与答之间加上了明显的语言标记by the w ay:

(14) a.Peter: What did Susan say?

b.M ary: By the way,you′re dropped your w allet.

Wilso n则认为,虽然(14b)带有语言标记,但它与(13b)一样具有歧义,都可当作是一种直接回答。那么,(13)不合符规范、前后意义不连贯,而(14)是可接受的、具有连贯性的话语,那么, G iora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Wilson主张,应该根据最佳关联性以及关联原则去判断话语是否具有可接受性、连贯性。

5.3 笔者对关联理论认识的几点补充

Sperber和Wilson根据人类认知的特点,指出人类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理解话语时,听话人只会关注、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话语,而且倾向于在与这些话语最大限度的关联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我们认为,这一解释更接近于人类这一认知主体的本质,即符合人类的认知心理,也更符合人类认知的基本事实。他们在探讨认知模式而提出关联理论时,摆脱了G rice构建会话理论时所进行的抽象的哲学思考。在G rice的推理模式中,语境是交际双方共知的、预先设定的,然而,Sperber和Wilson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Grice理论,指出传统的编码-解码过程附属于认知的推理过程。他们更加强调了交际中语境的动态特征,将语境视为一个变项,包含一系列变化中的命题,关联性则是一个常项、一种必然。除了批判地继承了历时语言哲学的研究成果以外(这方面已有较多评说,此处恕不赘述),关联理论还吸收了当代认知科学、心理学以及行为科学的某些研究成果,如借鉴了J.A.Fodor等认知学家的研究成果,侧重探寻推理的心理机制;提出应该根据模块理论去分析大脑中枢系统,认为主体认知系统包括逻辑知识、百科知识与词汇知识,它们构成了人们的认知环境。该理论还包含了人类交际行为的“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 my),即交际中人们总希望以最少的努力,去获取最佳的交际效果。此外,关联理论还提倡说话人改变听话人的认知语境,这也符合人们的交际需要。可见,关联理论具有多源化的理论背景,比以往的语言交际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其解释更具说服力。此外,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视为一个心理结构体,由一些列假设构成,话语理解时所进行的推理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进行的,语境假设的选择受关联原则的支配。

关联理论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作出解释,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为我们从事学科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同时,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起来,这是探讨自然语言交际的一种必然、一种归属,因此,Sperber 与Wilson的研究又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性的引导。语用学何处去?关联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Sperber和Wilson将语用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生成转移到话语理解,并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话语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总之,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探究语言交际无疑是一种开创性的尝试,关联理论不仅是对Grice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它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丰富了语用学理论,为语用学的发展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3)把“关联”这一概念从语言符号学转移到认知心理范畴,为关联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和提出了更合理的方法论。关联理论主要对交际

中的自然语言进行认知心理的研究,因此,它向符号学提出了挑战,将语言解码与推理融为一体,去揭示语言交际,尤其是自然语言理解的一般规律。

然而,关联理论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与不成熟的地方。根据关联理论,关联信息是从话语本身、听话人的认知语境、推理过程中提取的,然而,Sperber 和Wilson 却没能涉及以下问题,如听话人是如何扩充自己的假设图式(assumption schemas ),也即对话语作出某种可能解释的机制是什么?对任何一个新信息,人们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语境假设,因为在处理新信息时,人们的大脑并非空空如也,总会带着某些已知的初始假设,说话人的话语就会使听话人的这些假设朝着不同的方向扩充,并需要从构成这些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中去进行恰当的筛选。然而,各种假设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出现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或者说,为什么听话人对话语会首先产生某种理解而不是别的解释,而这种理解往往就是最具关联性的、自然的?关联理论未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透视。然而,这些并非是关联理论特有的弱点,恐怕整个认知心理学都未能对这类问题作出圆满的解释。因此,关联理论也必然带有认知心理学的某些弱点与不足。

Sperber 和Wilson 将话语的关联性看作一种必然,话语理解的结果由认知主体在具体交际过程中根据语境变项选择、确定的。然而,关联理论并没有对这一结果的必然性与或然性问题作出清楚的解释,给人们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悬念。关联理论中的“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有程度之分的概念,它取决于话语所获得的语境效果的大小与处理该话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也越强。因此,语境效果与处理努力是制约关联性的两个正反因素。可是,关联理论似乎又告诉我们,听话人要获取话语所产生的语境效果决定他需付出多大程度的努力,而语境效果反过来又由努力的程度决定。这样,决定话语关联性的语境效果与处理努力就陷入了难以自救的矛盾循环之中,二者究竟哪一个决定哪一个显得有些模糊。此外,在Sperber 与W ilson 的解释中,“关联”这一概念如果不与某一特定意义的话语目的或目标联系起来,就显得很抽象,难以让读者实实在在地把握。

Sperber 和Wilson 在对交际进行概括、论述时,旨在从宏观上建立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框架,为认知科学提供基础。由于出发点不同,关联理论就难免在有的方面论述不够深刻,比较笼统、模糊。它不像Grice (1975,1981)、Hor n (1988)、A tlas &Levinson (1981)以及Levinson (1991)等所提出的语用解释理论那样从微观上对语言交际进行探寻,包括具体的原则、规则,甚至提出按部就班的推理程序或步骤;而认为话语处理时人们只需根据关联的交际原则与认知原则,以关联为取向,同时可以发挥认知主体的能动性。

此外,由于Sperber 与Wilson 以人类认知为出发点,强调认知语境的作用,并指出关联假设是明示-推理交际的基本特征,关联原则是不可能违背的;而Grice 的会话理论强调交际的规约性或常规性(social norms or co nventions ),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是可能违背的。可是,在Sperber 与Wilso n 试图替代G rice 会话含意理论的同时,他们却忽略了交际的社会规约性或常规性,忽略了社会文化语境的作用,比如礼貌问题,就不能根据关联原则对此进行解释。在本质上,礼貌是一个社交问题而不是认知问题。语言运用的目的除了传递各种信息之外,说话人还需通过使用语言来维持或改变一定的社交关系、权力关系等,正因为这样,Leech (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Po liteness Princi -ple )。但关联理论自始至终未涉及类似的社交语用问题。不少学者为此已有微词(如Goatly ,1994)。

6.结束语

任何一种新东西的出现,总会有人欢呼,有人反对,Sperber 和Wilson 提出的关联理论也不例外。但我们认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学术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完备性或人人都去遵循它、利用它,而在于它是否引发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并激发人们从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为此,作为认知105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106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学的一种理论基础,关联理论的目的达到了。

根据笔者所获取的最新语用学资料以及国际互联网上的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对关联理论的争论与评说仍在继续。正如Wilson和Smith在语言学杂志LIN GU A(1993)的第2本关联理论专集的前言中所写道,“关联理论仍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但关于这方面的大量论文,“说明了该理论的广度,它所具有的潜在的解释力,以及它未来的大好前景。”它至今仍是一个相当新的理论框架。

关联理论被证实是十分强有力的,它能解释大量有关语言理解和语言认知的问题,是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此外,它对认知科学、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的影响都在不断增强。但是,它也像其他的科学理论一样,有它自身的弱点,但这些弱点只能看作是需要改进的起点,或者最终成为新的理论的基础。10多年前,关联理论取代了Grice的合作原则,这是因为关联理论除了能够解释G rice理论能够解释的现象之外,还能解释该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不过,语用学在不断发展,也许终有一天关联理论会被其他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所取代。尽管如此,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的研究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1.所谓“明示”(ostensive),指明白示意。交际时,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明示”手段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就能据此

明示进行推理,即将信息按“明示-推理”的模式进行理解,从而做到双方“互明”对方意图,达到交际的目的。

2.如Blakemore,D.1992,U nderstanding U t terances———An Int roduction to Pragmatics.O xford:Blackwell.

3.见第二版注释21:297。此外,最近有学者提出,话语的理解过程还要考虑语法结构和其他固定的语法标记的限制,

如Randy 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Pol la(1996)。

文献目录

A tlas,J.D. & Levinson,S. 1981.It-clefts,informat i veness and logical form:radic al pragmatics.In P.Col e(ed)Radical

Pragmatic s.New York:Academic Press.

Berg,Jonat han.1991.T he relevant relevanc e.Journal of Pragmatics16:411-425.

Bl akemore,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 evanc e.Oxford:Bl ackwell s.

Bl akemore,D. 1988. T he organization of di scourse.In F.J.Newmeyer(ed.) L inguist i cs:T he Cambridge Survey,Vol.IV.

Cambridge,CUP:229-250.

Bl akemore,D.1992.Unde rstanding utteranc es: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 ic s. Oxf ord,Blackwells.

Bl akemore,D. 1994. Echo question:A pragmatic account. Lingua94:197-211.

Bl ass,R. 1986. Cohesion,c oherence and relevance.Not es on Linguistics34:41-64.

Bl ass,R. 1990.Rele vanc e relations in disc ourse:A st udy wit h speci al referenc e t o Sissala. Cambridge,CUP.

Brow n,G.,et al.(ed.).1994.″Relevance and U nderstanding″,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37-57. Brow n,G.&G.Yule.1983.Disc ourse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 y P ress.

Carst on,R. 1988.Implicature,expl icature and truth-t heoretic semantic s. In Mental representations ed.R.Kempson.Cam-bridge,CUP:155-81.

Davis,S. 1991. Pragmatic s:A Reade r.Oxf ord Universi ty P ress.

Garman,M. 1990. Psycholinguistic s. Cambridge, CU P.

Giora,Rachel.1997.Discourse coherence and theory of relevance:S tumbling blocks in search of a unifi ed theory. Journal of Prag-mat i cs27:17-34.

Giora,Rachel.1998.Discourse coherence is an independent notion:A reply to Deidre Wil son.Journal of Pragmatics29:75-86.

Goatly ,Andrew . 1997. The Language of M etaphors . Routledge .G rice ,H .P . 1975. Logic and c onversation . In S .Davi s ,1991:305-315.

G rice ,H .P . 1981. Presupposi ti on and conversational i mplicature .In Syntax and Semant i cs 3:Spee ch Acts ,ed .P .Col e &J .

Morgan :183-98.

G rundy ,P . I995. Doing pragmatics . London : Edward Arnold .

Hi gashimori ,I & D .Wil son ,1996. ″Questions on Relevance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 cs ,No .8.

Horn ,L .1988. Pragmat i c t heory .In Linguistic s :The Cambridge Survey ,vol .I ,(ed .)F .Newmey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Ifantidou ,E . 1993. Sentential adverbs and rel evance . Lingua 90:65-90.

Jucker ,A . 1997. “Revi ew of `Relevance :Communi cat i on and Cognit i on '”(2n d

edi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27:112-119.K asher ,A .1994.Modul ar speech -act t heory :Programme and results .In Foundations of spe ech act the ory :Philosopi cal and lin -

gui stic pe rspectives .Rout l edge ,London .

LaPolla ,Randy J .,1996.Grammatic alization as the fossil ization of const raints on interpretation ,from UCL Working Papers No .8.Leech ,G .N .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 London :Longman G roup Limited .

Levinson ,S .C . 1981.P ragmatic reduction of the bi nding c onditions .Journal of L inguistics 27:107-61.

Levinson ,S .C . 1989. “A Revi ew of Relevanc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N o .2,Vol .25:455-472.

P apaf ragou ,A . 1995. Metonymy and rel evance . UCL W orking Papers in L inguistics 7:141-175.

Rouchota ,V . 1994. On indefinite descriptions . Journal of L inguistics 30:441-75.

Sperber ,D .&Wilson ,D . 1986. Relevance :c ommunication and c ognition . Oxford ,Bl ackwell .

Sperber ,D .&Wilson ,D . 1995. Relevance :c ommunication and c ognition . Oxford ,Bl ackwell .

Wilson ,D .1998.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relevanc e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57-74.

Wilson ,D .&Sperber ,D . 1991. Pragmatics and Modul arity . In S .Davis :583-595.

Wilson ,D .&Sperber ,D . 1993. Linguistic form and relevanc e . Lingua 90:1-25.

Wilson ,D .&N .Smith . 1993. Int roductory remarks . L ingua 90:x .

Wilson ,D . 1995. Is there a maxim of truthfulness ?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 i cs 7:197-212.

Wilson ,D . 1996a . T ruth and rel evance in communic ation and cognition , Paper Delivered at Kei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 erface between Grammar and Cognit i on .

Wilson ,D .1996b .G rammar ,pragmati cs and knowledge , Paper delivered at Keio International Conf erenc e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Grammar and Cognition .

Ziv ,Yael .1988. On t he rationality of `relevanc e 'and the rel evance of `rationality '.Journal of Pragmatics 12:535-545.何自然(1995),Gri ce 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23-27页。

何自然(1997),推理和关联,《外语教学》,第4期,1-10页。

刘绍忠(1997),关联理论的交际观,《现代外语》,第2期,13-19页。

曲卫国(1993),也评“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9-13页。

舒晓谷,冉永平(1997),话语理解中的关联与语用解释,《外语教学与研究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社,93-104页。通讯地址:何自然 510421 广州黄石东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

冉永平 510421 广州黄石东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97博107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

M odern Foreign Languages N o.3 1998:92-107 Guangzhou,China

A Review of Relevance Theory———the Essentials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He Ziran&Ran Yongping

With the aim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a unified theo ry of cog nitive science and toge ther w ith an attempt to shift the w hole center of gravity o f prag matic theory to a general theory of cog nition,D.Sperber&D.Wil-son have proposed Relevance T heory(RT)i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 w hich has given a g ood indication o f the origins of the whole theory and outlined a speculative psychology of inference.In R T,pragmatic interpretation is substantially seen as a psycholo gical matter governed by the cognitive principle and communicative principle,thus,it has been considered the fundamentals of cognitive pragmatics with its ex plana tory potential and promise for the future,although it is still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Controversial as some aspects o f the theory are,this does not diminish the sig nificance of RT as a w ho le,it has proved to be a very powerful theory which can account for a wide range of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problems.

Since its first edition of Relevance:Comm unication and Cognition w as published in1986,there have appeared many comments on and review s of RT,among which so me are more hostile than friendly.T aking these as challenges,Sperber&Wilso n further refined the theo ry,thus the second edition w ith some modifi-cations to the original framework came out in1995.

T he follow ing paper consists of five major parts.T 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serve as an introductio n to the present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 ork of R T and its major contents.T 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recent revisions made by Sperber&Wilson w ith focuses on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of RT,including princi-ples of relevance,presumptio n of relevance,co nceptual meaning and procedural meaning,truth and rele-vanc e,positive cognitive effects,co ntex tual effects and weakening of assumption,etc.T he fourth par t makes a tent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RT and G ricean theory with reference to G rice′s say ing&implicature and Sperber and Wilson′s explica ture&implicature since RT is explicitly intended to replace Grice′s Cooper-ative P rinciple w ith its w ell-known maxims o f conv ersation.And finally co mes the conclusion.In the fifth part,the debates on discourse coherence between R.Giora and D.Wilson are surveyed.Gio ra shows tha t RT cannot account for discourse co herence as discourses may be relevant in Sperber and Wilson′s sense w hile being incoherent,thus such discourses challenge the claim that discourse coherence may be derived from rele-vance.However,D.Wilson made a quick response to the above arguments,in which some are critically con-sidered to be misunderstandings.And finally the present reviewers make their ow n comments on RT and firmly hold that RT is the fundamentals of co gnitive pragmatics with a promising future.

Keywords: Cognitive pragmatics, Relevance Theory, Cognitive ef fects, Gricean theory

Correspondence: 1) He Z iran, 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P.R.China 510421

2) Ran Y ongping, Ph.D.Candidate,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P.R.China 510421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一、认知语言学的起源 二、主要内容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语言的认知研究便已开始。1987年是认知语言学正式的诞生年,虽然此前已有一些零星的文章预示着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即将诞生。但是一般认为,这一年出版的Lakoff“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和Langacke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标志着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立语言学理论的诞生。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Jackendoff, Taylor 和Talmy等人。 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音系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等分支,研究内容广,覆盖面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语言学在方法论和本质上都与范畴化(categorization)紧密相关。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的事例”(Jackendoff , 1983∶77) 。 Labov和Rosch对范畴的研究,打破了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一理论却

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还提出了“典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可以公认为必要的标准往往不是充分的;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例如,在“鸟”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驼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当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会因不同的人、文化、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一个范畴中总有典型的。 典型理论对认知科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集中在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这个事实上。目前,它已用于语音、句法、词义、语用、语言习得、失语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概念隐喻 隐喻的认知研究可追溯到18 世纪。约在1725 年,意大利哲学家和修辞学家G. Vico就发现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后在其《新科学》一书中阐述了其认知观点。然而,把隐喻的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却是Lakoff &Johnson (1980)。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

网络基础知识试题4

第一部分网络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TCP/IP协议族并不是完全按照OSI参考模型来划分的,相对应于OSI的七层网络模型,没有定义()。 A、物理层与链路层 B、链路层与网络层 C、网络层与传输层 D、会话层与表示层 2、在以下的协议、技术中,不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进行通信的有:() A、X.25 B、TCP C、IP D、Frame-relay 3、在以太网中,帧的长度有一个下限,这主要是出于()的考虑。 A、载波监听 B、多点访问 C、冲突检测 D、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 4、有一台计算机安装了一块10/100M自适应网络接口卡,当该计算机通过UTP电缆跟下列设备对接时,分别工作在那种双工模式?对接的设备为HUB,LAN交换机。() A、全双工,全双工 B、半双工,全双工 C、全双工,半双工 D、半双工,半双工 5、下面哪个协议用于发现设备的硬件地址?() A、RARP B、ARP C、IP D、ICMP 6、下面协议中那一个是工作在传输层并且是面向无连接的。() A、IP B、ARP C、TCP D、UDP 7、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报文。 A、TCP请求报文 B、TCP应答报文 C、ICMP请求报文 D、ICMP应答报文 8、在一个C类地址的网段中要划分出32个子网,下面那个子网掩码最适合?() A、255.255.255.252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55 9、PPP协议的协商报文中,参数()用来检测链路是否发生自环。 A、MRU B、MTU C、MagicNumber D、ACCM

复杂网络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复杂网络的基础知识 2.1 网络的概念 所谓“网络”(networks),实际上就是节点(node)和连边(edge)的集合。如果节点对(i,j)与(j,i)对应为同一条边,那么该网络为无向网络(undirected networks),否则为有向网络(directed networks)。如果给每条边都赋予相应的权值,那么该网络就为加权网络(weighted networks),否则为无权网络(unweighted networks),如图2-1所示。 图2-1 网络类型示例 (a) 无权无向网络(b) 加权网络(c) 无权有向网络 如果节点按照确定的规则连边,所得到的网络就称为“规则网络”(regular networks),如图2-2所示。如果节点按照完全随机的方式连边,所得到的网络就称为“随机网络”(random networks)。如果节点按照某种(自)组织原则的方式连边,将演化成各种不同的网络,称为“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s)。 图2-2 规则网络示例 (a) 一维有限规则网络(b) 二维无限规则网络

2.2 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量 描述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量主要有: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簇系数(clustering efficient )、度分布(degree distribution )、介数(betweenness )等,下面介绍它们的定义。 2.2.1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 ) 定义网络中任何两个节点i 和j 之间的距离l ij 为从其中一个节点出发到达另一个节点所要经过的连边的最少数目。定义网络的直径(diameter )为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即 }{max ,ij j i l D = (2-1) 定义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 为网络中所有节点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即 ∑∑-=+=-=111)1(2N i N i j ij l N N L (2-2) 其中N 为网络节点数,不考虑节点自身的距离。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 又称为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 )。 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 和直径D 主要用来衡量网络的传输效率。 2.2.2 簇系数(clustering efficient ) 假设网络中的一个节点i 有k i 条边将它与其它节点相连,这k i 个节点称为节点i 的邻居节点,在这k i 个邻居节点之间最多可能有k i (k i -1)/2条边。节点i 的k i 个邻居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N i 和最多可能有的边数k i (k i -1)/2之比就定义为节点i 的簇系数,记为C i 。即 ) 1(2-=i i i i k k N C (2-3) 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定义为网络中所有节点i 的聚类系数C i 的平均值,记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消毒剂”和“润滑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委婉语的使用,因此对委婉语的语用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委婉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运用意义和所指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分析了委婉语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用、会话含义、委婉语、 1、关于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大量存在,且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它的使用。委婉语的起源地在希腊,它最初是源于宗教迷信的禁语,宗教迷信反映了在委婉语的起源中社会心理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遍及全世界,对于委婉语的解释千变万化,不尽相同,本文且采用邵军航在其《委婉语研究》中对委婉语的界定,即: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听读者)感到痛苦。这个定义不仅涵盖了委婉语所涉及的语境依赖性(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包括时代、地域、文化等大的语境,也包括上下文、话题、交际双方等小的语境)、婉指对象(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构成手段(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伴生性(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原动力(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感到痛苦)等方面,而且“语言或言语表达”既包括了词语又包括了句子和语篇,从而使委婉语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比较清楚地界定,将委婉语从非委婉语中区分出来。 2、委婉语会话含义成因探析 意义和所指理论中的“意义”主要指词、短语或句子本身的抽象意义,即词典中的意义,它是静态的;“所指”即意义所代表或指示的客观事物。“意义”是用来指称事物的,是人们表达“所指”的媒介,但它也需要具体的言语形式作

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1

公安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宗旨。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来源: 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后人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二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及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9个警种的概念及其职责范围;掌握公安机关权力的含义、特点和内容;掌握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劳动教育审批权、治安行政强制权、刑事立法权、刑事侦查权、刑事强制权、刑罚执行权、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等概念及相关的规定。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来源: 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了解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要求;了解警戒、武器使用权及相关规定。 第三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工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概念;掌握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的含义;掌握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和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等的含义与内容;了解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的内容。 三、需要理解的知识 理解公安工作的以下特点: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打击与保护相结合、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和易受腐蚀性。 第四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含义;掌握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途径;掌握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的原则;掌握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的含义、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任务。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这句话;理解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这个命题。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的意义;了解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经验;了解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掌握政策、公安政策的概念和公安政策的作用;掌握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与总精神;掌握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掌握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的含义。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理解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广告语说服艺术的语用学探析

2010.01(上旬刊) 摘要广告用语中常常使用隐含来达到效果。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包含的隐含现象并解释广告是如何通过使用隐含来说服消费者购买其宣传的产品的。 关键词会话隐含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次则 “Feel free to lie about your age.”是一则护肤品的广告。尽管广告本身没有直接说明,但结合产品,人们还是可以明白广告要传达的信息—— —该护肤品会使您看起来年轻。“广告是门说服的艺术。”利用各种策略,广告商要通过广告来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而通常情况下,他们更多地使用间接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隐含就是这众多策略中的一种。1隐含 正如Jef Verschueren(2003)所说,无论一句话怎样完整,它其中隐含的未说出的意义总是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语句意义完全外化的不可能性提供了在会话中使用策略的基础。人们可能创造性地利用各种策略来达到自己会话中想要达到的目的。 Grice区分了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非自然意义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在说出话语S的过程中,言说者暗示P是这一话语存在的背景状况,S暗示了P 的结论,尽管P没有被明确地说出。如果结论完全依赖于出现在话语S中的字词的会话意义和语法结构,那么这一结论被称作规约隐含(conventional implicature)。如果隐含不仅仅基于所说出的语句的会话意义,也基于言说者所做的假设,或者有意地对会话合作原则次则的违反,那么这种隐含就叫做会话隐含(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Bussmann2000:221)。 2合作原则和会话隐含 在Logic Conversation(Grice1975)中,Grice指出在一般情况下,会话包含一系列不一致、无组织的话语。之所以这 样是因为会话的双方都有至少一个或多个共同的目的或者方向可以接受。在会话中,不合乎目的的语句被删除,会话得以流畅地进行下去。会话的双方都遵守一条原则,即对话要合乎对方的要求,当时当地的场合,遵循对话者正沉浸其中的对话被接受的共同目的和谈话进行的方向。这一原则被Grice称为合作原则。他又进一步将其分为四个次则:数量次则、质量次则、关系次则和方式次则(Yule2000)。 但是在实际会话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这些次则。Grice 区分了对次则暗地的违反(“quietly”violating)和公开的违反(openly flouting)。在后一种情况下,对次则的违反对听者来说是很明显的。依据Grice的理论,言者对次则的违反与听者对言者并未真正违反合作原则的假设结合起来就产生了隐含(Peccei2000:26-30)。当言者违反次则,明显的违反将被一个合作的听者认为是试图传递一种隐含的意义。听者将会做出一些超越话语表层意义的推论。依据Levinson (1983)建立的模型,该推论的过程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1)S说出P。 (2)没理由认为S不遵守合作原则。 (3)S意识到合作原则但却说出了P,因此,S一定想表达Q。 (4)如果S是合作的,S一定知道其想表达的Q是会话参与者的共同知识。 (5)S没有任何举止阻止听者把他的话语理解为Q。 (6)S想让听者把他的话语理解为Q,也就是说,P的隐含意义是Q。 只有通过这一过程,言者S的话语P会有会话隐含意义Q。 3广告中通过违反合作原则次则产生的会话隐含合作原则的四条次则在会话中作为未被说明的假设存在于人们的认识中,听者假设言者会提供适量的信息,言说事实,言说内容具有相关性并且尽量言说得清楚明白。 广告语说服艺术的语用学探析 高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外语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72)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0)01-059-02 文史 59

认知语用学笔记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一、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概述1、警察警察学 (二)公安概述 1.公安 2.公安学 (三)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警察的起源 2.警察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3.警察与国家 (四)警察与公安的关系 1.警察与公安概念辨析 2.公安学与警察学 二、我国公安机关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公安机关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机关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机关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安机关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拨乱反正工作 2.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3.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性质辨析(二)公安机关的宗旨 1.公安机关宗旨的含义 2. 公安机关坚持宗旨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组织机构 1.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2.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1.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 2.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概述 五、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1.警察职能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能的概念3.公安机关职能与基本职能的内容 4.公安机关民主职能与专政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2.公安机关的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3. 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 六、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 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责内容和特点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正确履行职责问题的辨析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1.公安机关的权力概念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3.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4.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七、公安工作 (一)公安工作概述 1.公安工作的概念 2.公安工作的内容

全国自考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923 年,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契卡”改名为() A .全俄肃反委员会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国家巡警部 D .国家工农民警局 2.下列公安业务中,主要面对公安第二客体的是() A .看守工作 B .警卫工作 C.预审工作 D .侦查工作 3.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报警,属于() A .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B .公安政治工作 C.公安专业工作 D .公安指挥工作 4.下列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是() A .命令 B .许可 C.取缔 D .罚款 5.在公安行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公安组织要素 B .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 .公安信息要素 6.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不能..实行() A .多重领导 B .集体领导 C.垂直领导 D .组织领导 7.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 A .需要激励 B .义愤激励 C.义务激励 D .功利激励 8.死缓的政策体现了() A .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 B .给出路的政策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9.公安法制的权威性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1

A .强制效应 B .整体效应 C.规范效应 D .部门效应 10.某刑警队一年中,通过办案缴获赃款60 万元,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40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100 万元,一年中全部经费支出为20 万元,则其治安成果与投入要素之比应为 ()A . 2 倍 B .3 倍 C. 5 倍 D .10 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A .防范 B .保卫C.救护 D .秘密调查E.抢险救灾 12.公安机关在斗争方式上较之解放军更具有明显的() A .分散性 B .普遍性C.隐蔽性 D .机动性E.专门性 13.下列公安工作中,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有() A .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 B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助 D .公安法制宣传E.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14.公安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 .群众制约 B .领导制约C.规范制约 D .司法制约E.监督 15.群众在治安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A .道德上的义务 B .行政上的义务C.法律上的义务 D .契约上的义务E.组织上的义务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具体体现在() A.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B.稳、准、狠,准是关键 C.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D.内紧外松 E.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17.对公安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党纪监督 B .法律监督C.工作监督 2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公安学概论》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_ _ 大纲审定人:_____ _____ 20XX年 3 月1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安学概论 英文名称:public security learn basic theory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适用对象: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治安系公安基础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法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心理学 并修课程:公安管理学、公安史、中外警察制度、警察心理学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明确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权力、任务、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公安法制,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森林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权力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对策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警察意识,法制意识,民本意识;提高运用公安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分析复杂公安现象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警察岗位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学的概念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意义;掌握公安与警察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提问法、影视观摩 [本节的重点] 警察的本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公安学概念、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涵义、性质;公安学学科体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习意义等。 第二节警察和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警察的两种起源观,警察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警察的本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形式,警务合作的主要趋势;我国的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异同。 第三节中国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公安机关的创立发展的几个阶段;公安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二部分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公安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机关的任务;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本章的重点] 公安机关的性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的基本涵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责任;公安工作基本涵义,动态警务工作系统,静态警务工作系统,公安专业工作内容;公安工作特点。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作者:————————————————————————————————日期: ?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语言学的重点,认知语言学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其他语言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复杂的语言学现象引起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各种不同的语法学派,语言学家和学者在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由于这一复杂的句法特征,很多研究不能系统地解释倒装句。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认知原理,对英语倒装句中全部倒装,部分倒装及修辞性倒装进行解释,认为象似性尤其是接近象似性原则和顺序原则是形成倒装的主要原因。 关键字:象似性;倒装句;象似性原则

倒装句作为一种语法形式,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理论对倒装的研究忽视了语言外部的因素,未重视认知对语序的制约作用,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倒装句进行分析研究,以象似性原理为理论为依据,对英语中的不同倒装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在对句首倒装成分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本文对倒装句中动词全部活部分出现于主语之前的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邻近象似性是英语倒装句中动词或全部或部分地随着突显成分提到主语之前的原因。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如王寅著的《认知语言学》,赵艳芳的《认知语言学概论》,Lackoff. G& M. Johnson’s MetaphorsWe Liveby等等。所以,以期刊、论文方式讨论倒装句的研究出了许多成果。传统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徐盛桓,以语料统计为依据,研究英语倒装句,认为倒装是为实现句中各种成分的信息状态合理分布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使语句的成分有恰当的错位,达到全息的语用目的。余笑,从Verschuern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出发,探讨英语和汉语中倒装语序的语用功能。发现英汉倒装语序均具有焦点分离突出和情景设定的功能。 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倒装句日益增多。杨壮春,用射体(trajectory)-界标(landmark)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倒装句的焦点突显功能作出解释,认为倒装句是该理论在语言学中的现实化,它把“射体-界标”转化为“界标-射体”结构形成句末焦点,以使人们注意的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英语倒装句的凸显效果。更多的是以图形与背景理论为视角,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如王冰营,吕娜;刘先清;王海欧等。 用传统的修辞、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有其自身的缺陷,仅仅将倒装句认为是一种表示强调手段的句子。而用图形与背景理论分析可以解决为什么句子应该倒装即英语倒装句起始部分的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为什么动词或者功能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这样的问题。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进一步研究英语倒装句中的问题。 3倒装句 英语句子的正常语序是主语位于谓语之前,然后是宾语或表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如果将全部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或将宾语、表语、宾语补足语提到主语之前,就称为倒装语序(Inverted Order)。

网络基础理论题

1.支持Internet服务的协议是( A )。 A)TCP/IP B)OSI C)IPS/SPX D)CSMA/CD 2.以下( B )是正确的电子邮件地址? A) http://xxx@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B) xxx@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C) mailto://xxx@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D) mailto:xxx@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3.网络适配器又称( A )。 A)网卡B)集线器C)路由器D)捕捉卡 4.单击桌面上的( D )图标,即可浏览同一局域网内的全部计算机。 A)我的电脑B)我的文档 C)Internet D)网上邻居 5.通过Internet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E-mail)的首要条件是应该有一个电子邮件(E-mail)地址,它的正确形式是( A )。 A) 用户名@域名B) 用户名#域名 C) 用户名/域名D) 用户名.域名 6.家用计算机一般要接入互连网,应该安装的设备是( B )。 A)网络操作系统B)调制解调器 C)交换机D)浏览器 7.计算机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地址就像人们身边的门牌号,用来标识网络中计算机的"住址",即网上的通信地址,称为( A )。 A)IP地址B)物理地址 C)虚拟地址D)实在地址 8.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 C )。 A) 数据处理B) 文献检索 C) 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D) 信息传输 9.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b )。 A) WAN B) LAN C) ROM D) CPU 10.一般情况下,从中国往美国发一封电子邮件大约( a )内可以到达。 A)几分钟B)一天C)几星期D)几个月 11.下列域名中,表示网络机构的是( d )。 A)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B)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C)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D)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 12.下列各项中,非法的IP地址是( b )。 A)126.96.2.6 B)190.256.38.8 C)203.113.7.15D)203.226.1.68 13.通常所说的I/O设备指的是( a )。 A)输入输出设备B)通信设备 C)网络设备D)控制设备 14.按照网络的分类,因特网属于( A )。 A)广域网B)局域网C)都市网D)卫星网 15.Internet提供的服务有很多,其中( D )表示电子公告。 A)E-mail B)FTP C)WWW D)BBS 16.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a12929420.html,中的"cn"是指( D )。 A)日本B) 美国C) 教育机构D) 中国

从语境顺应看_菊与刀_中的耻感文化

2011年第13卷第4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4.,Vol.13.2011总第109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109 从语境顺应看《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 褚倩雯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Verschueren 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本文在顺应论理论框架下对《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进行了语境顺应性的分析。通过分析耻感文化背景下的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对交际语境进行动态顺应并作出相应的语言选择,进一步探讨了语言的选择与文化语境的密切关系。关键词:文化语境;语境顺应;耻感文化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1)04-0071-04 收稿日期:2011-05-12 作者简介:褚倩雯(1987-),女,安徽巢湖人。合肥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 1引言 Verschueren 的顺应论认为,人们在语言选择 过程中总是在努力地去顺应语境以及语言结构,并且这种顺应具有动态性特征。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是由作为交际主体的人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其认知心理状态决定的。文化语境,就是在某一特定的具体文化下人们的认知环境。这种认知环境,主要包括语言环境、具体语境和认知语境。语言交际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基于语用学综观中语境顺应理论,着重探讨《菊与刀》中的耻感文化,并分析其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语言选择的。 2语境顺应 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的,是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B.Malinovski 。Malinovski 于1923年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Halliday 认为,语境是由场景、交际者和方式三个 部分组成的。张志公把语境分为现实的语言语境和广义的语言语境。而根据Sperber &Wilson 的关联理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因此语境也称为认知语境。Verschueren 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语境关系顺应论及语境的动态生成观。他认为,语境顺应的焦点是发话人和释话人。发话人和释话人使用语言进行交流,从而产生语境。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智世界的各方面,都依赖于语言使用者认知过程的激活。语言使用者的定位,限制了语言使用者在语境生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展之地和建筑材料。(维索尔伦2003:128)。 自语境这一术语提出后,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维的阐释。尽管目前研究者们对语境的观点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被广泛认同的:语境中任一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交际中的话语含义;语境制约着语言的选择、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