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染色体的变异-1

第7章染色体的变异-1

高考复习默写18、19-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含答案)

课时默写18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仅由影响造成,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化。 2.可遗传的变异:由细胞内的改变引起,包括、和。 二、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直接原因:多肽链上发生了的替换。 (2)根本原因: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 2.基因突变要点归纳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的、和,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即DNA分子时。 (3)原因:①诱发突变:因素、因素和因素 ②自发产生:由于偶尔发生差错、DNA的发生改变等原因。 (4)结果:可产生新的。 (5)特点:a、在生物界中是存在的,即性;b、发生的;c、的; d、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即性; e、大多对生物体是的,即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6)意义: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是生物进化的。 三、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控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也自由组合。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2)交叉互换型:减数分裂形成时期,同源染色体上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3)人工重组型:技术,即基因工程。 3.结果:产生新的 4.意义:使后代产生多种新的基因型,从而出现新的性状组合,也是生物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时默写19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 2.类型:、、、(看书并理解 .....) 3.结果: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或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2)以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在和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二倍体生物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形态和功能;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不区分大小写)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 ______ (2)AaBb _______ (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_ (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注: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论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一定是单倍体)。 (2)由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就叫几倍体,如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就叫,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染色体数目变异解读

第七章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 1、染色体组的概念和特征 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基本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genome)。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上彼此不同,它们包含着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全部遗传物质,并且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造成生物体的不育或性状的变异,这就是染色体组的最基本特征 通常用“x”表示一个染色体组, 一个属的染色体基数 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不同种属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整倍体 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 二倍体:具有2n=2x的个体或细胞 多倍体: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 同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相同的多倍体,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 AA →AAAA AA ×AAAA →AAA →AAAAAA 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组成不同的多倍体,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AA ×BB →AB →AABB AABB ×CC →ABC →AABBCC AAAA ×BBBB →AABB →AAAABBBB 同源异源八倍体 3、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染色体数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 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非整倍体 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非整倍体

双体:2n的正常个体 三体2n+l=(n–l)Ⅱ+Ⅲ 超倍体四体2n+2=(n-1)Ⅱ+Ⅳ 双三体2n+1+1=(n-2)Ⅱ+2Ⅲ 单体2n-1=(n-1)Ⅱ+Ⅰ 亚倍体缺体2n-2=(n-1)Ⅱ 双单体2n-1-1=(n-2)Ⅱ+ 2Ⅰ 二、整倍体 1、同源多倍体 同源组:同源多倍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不是成对出现,而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成一组 (1)形态特征 巨大型特征:气孔和保卫细胞比二倍体大,单位面积内的气孔数比二倍体少;叶片大,花朵大,茎粗,叶厚 (2)基因剂量 一般基因剂量增加,生化活动随之加强 二倍体加倍为同源四倍体,常出现异常表现型 (3)联会和分离 联会特点:同源组的同源染色体常联会成多价体。但是,在任何同源区段内只能有两条染色体联会,而将其他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排斥在联会之外 因此,每两个染色体之间的只是局部联会,交叉较少,联会松弛,就有可能发生提早解离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将造成同源三倍体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成分的不平衡,导致同源三倍体的高度不育 农业生产上利用同源三倍体的不育性,生产无籽西瓜、无籽葡萄等 2x ↓ ♀4x×2x♂ ↓ 3x 无籽西瓜体细胞染色体数2n=3x=33。如果同源组全部形成三价体,后期I都是2/1分离,是分析它产生有效配子的概率。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均衡分离。随着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分离,基因是如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 ?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 i 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 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 i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 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2).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3).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 ?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 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勺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G S 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 ? 34567,另一个是12 ? 36547 ("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 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 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抱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抱子的育性。

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知识点框架图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本章总概念图: 二、各节子概念图: 5.1.1基因突变 5.1.2 基因重组

5.2 染色体变异 5.3 人类遗传病

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列表比较 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生物 种类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均可 发生,具有普遍性 自然状态下,只发生 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 殖过程中,细胞核遗 传 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 程均可发生 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类型可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 变,也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 性突变自由组合型、交叉互 换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Ⅰ间期减数Ⅰ前期和减数Ⅰ 后期 细胞分裂期 产生结果产生新的基因(产生了它的 等位基因)、新的基因型、 新的性状。产生新的基因型,但 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和新的性状。 不产生新的基因,但 会引起基因数目或顺 序变化。 镜检光镜下均无法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 组合确定 光镜下可检出 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基 因的“质”,出现了新性 状,但没有改变基因的 “量”。原有基因的重新组 合,产生了新的基因 型,使性状重新组 合,但未改变基因的 “质”和“量”。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 生改变,没有产生新 的基因,基因的数量 可发生改变 条件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 相互作用不同个体间的杂交, 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 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存在染色体的真核生 物 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 性、低频率性、多害少利性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存在普遍性 意义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 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 化的原材料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来 源之一,是生物进化 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 的意义 发生可能性可能性小,突变频率低非常普遍,产生的变 异类型多 可能性较小 应用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 育种 生物多样性产生新的基因,丰富了基因 文库 产生配子种类多、组 合方式多,受精卵 多。 变异种类多 实例果蝇的白眼、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等 豌豆杂交等无籽西瓜的培育等 联系①三者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为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 变为基因重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 础;③基因重组的变异频率高,为进化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材料,是形成生物 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④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均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产 生新的表现型。 四、染色体变异重难点解读 (一)染色体变异的种类

[VIP专享]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改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及答案 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⑶.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 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 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胆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答:如下图说示。 *为败育孢子。 4.某生物有3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 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试论述这3个变种的进化关系。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一、名词解释 1.染色体变异 2.位置效应 3.染色体组 4.染色体结构变异 5.交换抑制因子 二、选择题 1、易位是由于两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断错接形成的,这两条染色体 是(): (A)姊妹染色单体(B)非姊妹染色单体 (C)同源染色体(D)非同源染色体 2、缺体在下列哪一种类型的生物中最易存在()。 (A)单倍体(B)二倍体(C)多倍体(D)单体 3、染色体重复可带来基因的()。 (A)剂量效应(B)互作效应(C)突变(D)重组 4. 二倍体中维持配子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染色体称()。 (A)染色体组(B)单倍体(C)二倍体(D)多倍体 5. 以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 其作用原理在于秋水仙素可以(): (A)促进染色体分离(B)促进着丝粒分离(C)破坏纺锤体的形成(D)促进细胞质分离

6. 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是()。 (A)n, n (B):n, n+1 (C)n+1, n-1 (D)n, n-1 7. 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a定位时,以具隐性性状的双体为父 本分别与全套具显性性状的单体杂交,由F1的表现型确定该隐性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隐性基因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其F1的表现为(): (A)全部a表现型(B)全部A表现型(C)A表现型和a表现型(D)A表现型为缺体 8. 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只能形成单价体, 所以()。 (A)高度不育(B)绝对不育(C)一般不育(D)可育 9. 染色体倒位的一个主要遗传学效应是降低倒位杂合体的倒位 区段到临近区域连锁基因之间的重组率。导致这一效应的实质是()。 (A)倒位区段内不发生交换(B)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同时产生重复和缺失的染色单体(C)倒位区段不能联会(D)倒位圈内发生多次交换 10. 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重复在染色体配对中都形成环 (瘤),但这两种变异形成的环所涉及的染色体是不同的,其中缺失环涉及()。 (A)缺失染色体(B)部分重复染色体(C)正常染色体(D)缺失和正常染色体交换 三、简答题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者顺序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 .易位和交叉互换的区别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外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细胞分裂图的染色体组数判断 (1)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 4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有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 (2)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有 2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有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1 个染色体组。 (3)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 4 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有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 (4)④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 8 条,每个染色体组 2 条染色体,该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 【说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原理不同: 无子番茄是用一定浓度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来处理没有授粉的花蕾; 无子西瓜是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比较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

比较三种可遗传变异

【易错易混】 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属于亚细胞水平的变化。 ③DNA 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DNA 分子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①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②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③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无性生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有性生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第六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 染色体畸变 2. 缺失 3. 重复 4. 倒位 5. 易位 二、现象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6. 有一个倒位杂合子,它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连锁关系如下: 另一条染色体上在c-d-e-f区域有一个倒位。 (1)这是什么类型的倒位? (2)画出这两条染色体的联会图。 7. 一个相互易位杂合体,请画出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图,并分析在减数分裂中后期I有哪几种分离形式,所形成的配子种类和育性如何? 三、 判断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19分) 8. 倒位杂合子形成配子过程中,由于臂内倒位环内发生交换而形成染色体桥和染色体片段,但是未交换的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分向两极。其结果降低了卵子的育性。 ( ) 9. 臂内倒位圈内发生一次交换,减数分裂后期Ⅱ将形成一个无着丝点的染色体,一个倒位染色体,一个兼有缺失或重复的单着丝粒染色体,一个正常染色体。 ( ) 10. 有人说,如果一个细胞内具有重复,那么这种生物就会同时存在缺失。 ( ) 11. 实验证明,在高等生物中,一般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粒败育率高于卵细胞的败育率,所以缺失染色体的遗传通常是通过卵细胞而遗传。 ( ) 12. 顶端缺失,常形成双着丝点的染色体,因此明显地提高了其稳定性。 ( )

13. 利用小麦单体材料通过杂交,可以鉴定某品种的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当京红一号和中国春单体4B、5B、6B无芒类型进行杂交时,在杂交后代F1中,既有表现无芒性状的个体,又有相当比例的个体表现出长芒性状,这说明隐性长芒性状的基因位于4B、5B、6B上。( ) 14. 实验得知,来自同源多倍体的单倍体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可育性,来自异源多倍体的单倍体,大多表现出高度不育性。 ( ) 15. 在二倍体生物中,配子中的n和x是相同的。 ( ) 16. 一般情况下,缺失纯合体不能成活,或生活力显著下降,缺失杂合体一般能成活。( ) 17. 重复可分为顺接重复和反接重复,其中顺接重复较为常见。 ( ) 18. 如果说在显微镜下发现了染色体桥,我们就可断定臂内产生了倒位。 ( ) 19. 由臂内倒位形成染色体桥的细胞,将产生两个正常和两个不育的小孢子。 ( ) 20. 臂间倒位圈中发生一次交换后,到减数分裂后期Ⅱ形成的四分孢子中,将是两个可育,两个不育。 ( ) 21. 相互易位杂合子在减数分裂的后期I,如果出现了∞图像,则可断定在后期I时,易位染色体将以相邻方式分离,产生全部为败育的配子。 ( ) 22. 染色体片段的重复,可以发生在同一染色体的相应部位,不同部位和不同的染色体上。( ) 23. 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某两个基因点问的交换值比正常值有明显增加,就可以断定这两个基因间发生了倒位。 ( ) 24. 在倒位杂合体中,不论着丝点在倒位环内,还是在倒位环外,如果圈内发生交换,都会大幅度降低倒位环内的基因重组。 ( ) 25. 在相间分离时,易位染色体和非易位染色体进入不同配子中,所以这种分离的结果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受到严重抑制,出现假连锁现象。 ( ) 26.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第七章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 单倍体 2. 二倍体 3. 多倍体 4. 单体 5. 缺体 6. 三体 7. 同源多倍体 8. 异源多倍体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分) 9. 在高等植物中,二倍体比一倍体粗壮高大,同源四倍体比二倍体粗壮高大,所以,在同源多倍体中,染色体组数越多,生物体则越巨大,似乎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 ) 10. 在同源三倍体中,每个同源组有三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它们相对应的区域都彼此联合在一起,形成三价体。 ( ) 11. 同源异源多倍体,一般存在于染色体倍数较高的植物中。 ( ) 12. 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都会产生不育的配子,所以它们的自交结实率是大致相同的。( ) 13. 利用单显性个体的三体(Aaa)与其相应的隐性突变体回交,通过后代显隐性的表现比例,可测知显性突变发生在哪条染色体上。 ( )

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 单倍体:凡体细胞中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n)的个体就叫单倍体。 2. 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3. 多倍体:凡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4. 单体:生物的染色体组中缺少任意一条染色体的个体,都叫单体。 5. 缺体:生物的染色体组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叫缺体。 6. 三体: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叫三体。 7. 同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8. 异源多倍体:加倍的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的物种。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物种杂交的杂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异源多倍体。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分) 9. × 10. × 11. √ 12. × 13. √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试题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 1、为什么在纯系中进行选择是毫无意义的? A 所有的个体均具有同一表现型 B 所有的个体均具有同一基因型 C 各个个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型 D 各个个体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见问第四个孩子患这种病的机率是多少、这一家族中有一成员患一种常染色体的隐性疾病。2 右图,阴影代表换病的)?%100 D C 50%A 0% B 25%流感病毒毒株甲型HN12月7日在美国《传染病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称,3、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2010年11对目前普遍使用的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大类抗流感药物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A.长期使用金刚烷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B N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能够合成多种类型的蛋白质C.H11 HN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D.11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出现的概率为m,交换值为4、基因型为的生物,如果A-b .DA .B..CF1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5、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基因型的是F11:1,则下列正确表示:::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 (Ⅰ、和非同源区(Ⅱ)形态不完全相同,YX、6人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大小、但存在着同源区Ⅲ)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1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C

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染色体变异》说课稿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段瑞莹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染色体变异》这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中的第二节。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巩固了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所做的延伸,又为本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及第七章中的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在给与有关资料信息后,能够提取相关信息,以此激发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另外在学习“染色体组”这一概念时存在难度,需要联系以前已经掌握的“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等多个概念,以此突破本节重难点的掌握。在确定生物的染色体“倍”的问题上,应充分利用教材实例和练习题,调动和训练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辨别能力。 本节课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共安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完成理论教学部分,第2课时完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在这里只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能描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这几个重要概念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演绎思维能力。 (2)通过利用计算机课件图片的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减数分裂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2)通过学习多倍体和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体会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植株是显性AA 纯合体,用隐性aa 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 株 F i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 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 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 A 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 a 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 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 a 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 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3).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 1 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 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 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 在缺失染色体上,与 C 等位的无色基因 c 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 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 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 C 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 c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 ,从而产生带有10%C 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 c 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 34567 ,另一个 是12 36547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 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 ⑵ .倘若在减数分裂时, 5 与 6 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3 .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 之间和5 与6 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4.某生物有3 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 、ABCHGFIDEJ 、ABCHGFEDIJ 。试论述这3 个变种的进化关系。

高考生物知识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区别

高考生物知识点: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区别 学习生物,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高考生物知识点的特点,要努力学好高中生物课。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变异是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而染色体变异则可以看到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显性突变时是变成了AA还是Aa?还是两种都有可能? 一般只考虑一次突变: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显性突变时是变成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发生隐性突变后变为Aa,性状不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在体细胞中呢?还叫可遗传变异吗? 还叫可遗传变异,因为可遗传变异,只表示它可以遗传,不表明它一定能遗传。如果突变发生于体细胞,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吗?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是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才属于基因重组 如何根据图像准确判断细胞染色体组数? 有几条一样的染色体,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含几个染色体组。麻烦说具体点,最好有图示。

该基因型是四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即他们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碰到这类题只要数一下同类等位基因重复几个就行了。如AAaa有四个或者BBBB有四个,就是四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一定高度不育”为什么错? 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能得到同源四倍体,若将该四倍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得到含有偶数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数的单倍体,它可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异源多倍体,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得到含有偶数个相同的染色体组数的单倍体,但它不可育。所以单倍体不一定高度不育 单倍体什么性状能看出来? 有的性状单倍体能看出来,如植物的颜色,抗病性等 秋水仙素是抑制纺锤丝合成还是让已形成的纺锤丝解体?那么细胞会停止分裂吗?染色体如不分离,染色体如何加倍? 秋水仙素既能抑制纺锤丝合成(前期)还能让已形成的纺锤丝断裂,秋水仙素阻止了细胞的分裂。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系,它相当于基因程序性表达。当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发育到一定时候,着丝点即断裂,染色体数加倍。 所有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对吗?错的解释一下好吗? 错:基因重组有广义,狭义的说法,狭义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广义的基因重组包括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工程。 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和鲍文奎教授的适于高寒地区种植的小黑麦为什么前者依据基因重组,后者依据染色体变异?请老师详细告诉我原因。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 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1)诱发因素可分为: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2)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3)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Ⅰ后期)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减Ⅰ前期) 3、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育种方法小结

第六章 染色体变异 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 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缺失圈;②.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⑶.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 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 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 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涉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染色体变异 、进化梳理

变异与进化 知识梳理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但不一定都能传给后代。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症状 ⑵病因 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 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 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基因数目未变。基因突变,性状不一定改变(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几种密码子决定,突变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表现);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如皮肤细胞),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给后代的概率较低,而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配子传给后代的概率较高。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1、基因突变的原因 有内因和外因 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 射线 ⑴诱发突变(外因)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 ⑵自然突变(内因)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⑴普遍性 ⑵随机性 ⑶不定向性 ⑷低频性 ⑸多害少利性 3、基因突变的时间 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基因重组的类型 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 3. 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基因重组的意义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猫叫综合征) 概念 缺失 2、变异类型 重复 倒位 易位 注: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所以属于染色体变异。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为基因重组。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2.常见的一些关于单倍体与多倍体的问题 变异与育种的联系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1)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的一半。 (2)一倍体则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少见。 (3)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较为常见。 (4)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茎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含量高。植物中很常见,如马铃薯是四倍体、香蕉是三倍体。

染色体数目变异教案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和染色体数目成倍地增加或减少两种形式。 1.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 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2.染色体数目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即: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⑴观察果蝇染色体图示: ①果蝇体细胞中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 ②其中常染体有多少对?性染色体有多少对?分别是 哪几对? ⑵观察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精子): 【配子产生过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问题: ①两个配子中染色体数相等吗?分别是多少个?各是什 么? ②对每个配子而言,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总结: 果蝇配子中每条染色体在形状、大小上各不相同,是一套 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⑶问题: 在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⑷总结:不同种的生物,含有的染色体组数可能不同,每个染色体组所含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不同的。 见课本P45表3—3 ⑸如何根据染色体形态来判断染色体组数目呢? ①细胞内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是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图示中含个染色体组。 ②细胞内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几个,就是有几个染色体组。如AaaBbb含个染色体组。

二.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概念确定: ⑴观察课本P45表3—3中所列生物,根据细胞中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就可确定该生物就是几倍体。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陆地棉和烟草都是四倍体,其他生物都是二倍体;P47提到的无子西瓜是三倍体,即其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统称为多倍体。 注意:在判断某生物个体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时,一定要注意该生物的来源: 由配子发育而来,不论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叫做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2.多倍体的应用: ⑴多倍体特点: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株的茎、叶、果实等器官明显增大,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 ⑵多倍体的形成: 例:P47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第一步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四倍体植株。 ⑶获取多倍体(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秋水仙素作用机理: 3.单倍体的应用: ⑴单倍体的形成:由配子发育而来,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 ★注意: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与对应的配子的基因型完全一致 ⑵单倍体特点:植株矮小,高度不育 ★单倍体高度不育原因: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⑶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优点: 4.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染色体变异

第七章 染色体变异课后题解析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本章习题 1.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2株表现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 答:这有可能是显性AA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A 基因的染色体发生断裂,丢失了具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断,与带有a基因的花粉授粉后,F1缺失杂合体植株会表现出a基因性状的假显性现象。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证明: ⑴.细胞学方法鉴定:①. 缺失圈;②. 非姐妹染色单体不等长。 ⑵.育性:花粉对缺失敏感,故该植株的花粉常常高度不育。 ⑶.杂交法:用该隐性性状植株与显性纯合株回交,回交植株的自交后代6显性:1隐性。 2.玉米植株是第9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这可能是Cc缺失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带有C基因的缺失染色体与正常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其交换值为10%,从而产生带有10%C 基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它与带有c基因的雌配子授粉后,其杂交子粒是有色的。 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 "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 ⑴.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 ⑵.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产生的孢子的育性。 ⑶.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主要内容 ①物种是可变的。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2)历史贡献: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3)局限性: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内容 ①过度繁殖——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的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材料。 ②生存斗争——选择的手段。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③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④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遗传的变异是幸存或被淘汰,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书p111 (3)进步意义 ①它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原因: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较好的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③它指出生物界千差万别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从而大大促进了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 ④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4)局限性 ①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应立足于群体水平. 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是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即种群内所有个体、所有细胞的所有基因。 ③种群的基因频率:一个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有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计算: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④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具有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计算: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