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三、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

1.朱健平:“隐含读者”观照下的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的关系,外国语,2007,(1)。2.陈伟:翻译英语语料库与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外国语,2007,(1)。3.徐剑:从合理性的三个考察维度看翻译行为,外国语,2007,(1)。

4.王辉: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5.邢力:现代“等效”之争的传统预演——对曾虚白与陈西滢翻译论辩的现代解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6.周晓梅: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7.孙艺风:翻译与异质他者的文化焦虑,中国翻译,2007(1)。

8.刘绍龙: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下修正,中国翻译,2007(1)。

9.Christiane Nord :Looking for Help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The ole f Auxiliary Texts in Translator Training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中国翻译,2007(1)。

10.许钧:普鲁斯特在中国的译介历程,中国翻译,2007(1)。

11.方开瑞:从吴宓的翻译活动看小说翻译中叙述文体的变化,中国翻译,2007(1)。12.沈苏儒:我对翻译研究的基本认识,中国翻译,2007(1)。

13.林戊荪:答张经浩教授,中国翻译,2007(1)。

14.陈浪:冷静看待中国翻译研究现状——兼与张经浩先生商榷,中国翻译,2007(1)。15.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中国翻译,2007(1)。

16.柴明:口译与口译教学,中国翻译,2007(1)。

17.鲍川运:口译的职业化,中国翻译,2007(1)。

18.仲伟合:口译课程设置与口译教学原则,中国翻译,2007(1)。

19.刘和平:谈口译研究与专业口译培训,中国翻译,2007(1)。

20.王立弟:翻译培训如何提高翻译质量,中国翻译,2007(1)。

21.王恩冕:外语质量:我国口译培训的瓶颈,中国翻译,2007(1)。

22.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中国翻译,2007(1)。

23.李月菊:中西汇票的特点及其翻译,中国翻译,2007(1)。

24.宠新华:电视英语新闻节目用词的几个特点——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新闻节目为例,25。吕俊:翻译批语的危机与翻译批语学的孕育,外语学刊,2007(1)。

26.张治英,曹志希:身势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话语功能及翻译,外语学刊,2007(1)。27.蔡新乐: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28.梁志坚:汉语新词的衍生与等效翻译——以“下岗”的英译为例,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29.张友谊:试论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30.陈大亮:翻译本质的形而上反思,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31.廖七一:从政治到艺术翻译模式的演变——论清末民初的诗歌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2.曾利沙:意义本体论批语与价值评判的逻辑基础——兼论“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的反逻辑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3.刘新民:质疑“兼顾顿数和字数”——读黄杲炘的《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4.李养龙,刘颖:字幕英译策略的句法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35.向洪全:文本性与话语性之间的张力——翻译的双重双联属性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

36.吕俊:对翻译批评标准的价值学思考,上海翻译,2007(1)。

37.王大伟:关于推进译论发展的探索,上海翻译,2007(1)。

38.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翻译研究概鉴,上海翻译,2007(1)。

39.王宏:多元互补和谐共进——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综述,上海翻译,2007(1)。

40.何刚强:简谈单位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之策略——以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的几篇文字材料为例,上海翻译,2007(1)。

41.陈明瑶:新闻语篇态度资源的评价性分析及其翻译,上海翻译,2007(1)。42.王金华:交际翻译法在汉英新闻翻译中的应用——以Suzhou Weekly为例,上海翻译,2007(1)。

43.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探讨,上海翻译,2007(1)。

44.王永泰:旅游广告语及俗语外译的艺术美——从“桂林山水甲主下”英译文谈起,上海翻译,2007(1)。

45.陈振东,杨会军: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上海翻译,2007(1)。

46.陈小尉:翻译教学中的软肋及改进方向——本科生语用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上海翻译,2007(1)。

47.顾维勇:析几种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及其译例,上海翻译,2007(1)。

48.庄恩平,章琦:评论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上海翻译,2007(1)。

49.黄中习:文化典籍英译与苏州大学翻译方向研究生教学,上海翻译,2007(1)。50.吴国良:CONEFSS用法则译评,上海翻译,2007(1)。

51.朱徽:译学伪书的警示,上海翻译,2007(1)。

52.袁履庄:熟悉《圣经》利于翻译,上海翻译,2007(1)。

53.翁凤翔:关于翻译界的“第四群体”,上海翻译,2007(1)。

54.朱琦:《上海科技馆简介》英译文及其可比文本的对比研究,上海翻译,2007(1)。55.范雄飞,熊宣东: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原文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上海翻译,2007(1)。

56.穆雷:翻译测试的定义与定位——英汉/汉英翻译测试研究系列(一),外语教学,2007(1)。

57.任东升:西方译者对圣经汉译理论的探索,外语教学,2007(1)。

58.党争胜:“三美”之典范译苑之奇葩——许渊冲《西厢记?哭宴》英译赏评,外语教学,2007(1)。

59.张威,王克非:口译与工作记忆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60.周方珠:权势与规约性——谈《红楼梦》中的称谓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61.顾卫星:试论近代国人英语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62.李继民:从动态学角度研究翻译听“文化迁移”,语言与翻译,2007(1)。

63.张治英,朱勤芹:零翻译再议,语言与翻译,2007(1)。

64.梁伟:论《红楼梦》维译中归化策略的运用,语言与翻译,2007(1)。

65.刘庆元:语篇翻译的结构取向,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6.唐述宗,刘少仙:文化负载词在《阿Q正传》中的处理,山东外语教学,2007(1)。67.李洁,杨彬:中国古典艺术散文意境的传译,山东外语教学,2007(1)。

68.吴莹:从关联理论视角审视翻译中的读者介入,山东外语教学,2007(1)。69.王建国:英汉疑问句等级对比与翻译——以《茶馆》翻译为例,国外外语教学,2001,(1)。

70.司显柱:论语境的层次性对翻译的张力关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71.朱燕:关联理论对幽默言语翻译的诠释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

72.于洁: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73.吕俊:谈翻译批评标准的体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74.孙建成,温秀颖:从一首莎诗重译重翻译的语境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75.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改写特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76.吴伟雄:翻译是创造、是技术也是艺术——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英译获奖谈起,中国科技翻译,2007(1)

77.谢应喜:武术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78.司显柱,曾剑平:语篇:功能类型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79.廖建国:科技日语的翻译技巧,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0.王志科:德译汉应注意的问题,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1.沈福卿:特殊用途口译:理论与实践——论品酒会现场的口译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2.杨怀恩:经贸英语翻译技巧,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3.鞠光华,蔡玉兰:信息时代的机译与人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4.蒋林,金兵:语料库存翻译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中国科技翻译,2007(1)。85.朱耀先:论翻译与政治,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6.丛滋杭: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7.黄芳:中餐菜单译法研究,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8.任开兴:从文意象对接看“枪手”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1)。

89.陈洁:俄语界对翻译单位研究综述,中国科技翻译,2007(1)。

90.范武邱:科技翻译研究:困境和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7(1)。

91.戴卫平,高艳红:科技翻译研究:困境和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7(1)。92.徐剑:翻译行为中的合理性问题,外语教学,2007(2)。

93.于德英,崔新广:翻译的性别化隐喻:哲学的阐释与解构,外语教学,2007(2)。94.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的模糊性,外语教学,2007(2)。

95.彭利元:国内翻译研究的语境化思潮简评——以五部译学专著为例,外语教学,2007(2)。

96.刘霞敏:翻译中的性别差异及女性身份认为同,外语教学,2007(2)。

97戴桂玉:从文化学派角度看女性主义翻译主体性,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98.苏晓军:同声传译研究的认知模型述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99.何伟,张娇:古诗词英译中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概念隐喻分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0.李占喜: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管窥翻译过程的特点,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101.文军,宋佳:论报刊英语新闻评论的编译原则,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102.庄恩忠:英汉文化词语与翻译处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3.肖英,吕晶晶:语法隐喻理论对学术语篇翻译的指导作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4.王巍:操控论三要素对晚清小说翻译政治功利性的阐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5.陈芙:从《围城》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106.王炤,井永洁:文化语境顺应与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

107.吕俊: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评价的客观性——价值学视域下翻译批评标准问题探讨,外国语,(2007(2)。

108.温建平:翻译中的价值问题探讨,外国语,(2007(2)。

109.侯国金:双关的认知语用解释与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110.陈新良:论“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及其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111.王微萍,肖娴:二元对立的追述:结构与解构翻译的对比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112.杨柳:西方口译理论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中国翻译,2007(2)。113.Franz P?chhacker:Quality Standards in Interpret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中国翻译,2007(2)。

114.李运兴:论翻译语境,中国翻译,2007(2)。

115.詹蓓,杨国静:语篇信息性:英汉互译理论新思维,中国翻译,2007(2)。116.赵军峰: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视角:梁实秋翻译活动个案研究,中国翻译,2007(2)。117.金春笙:汉诗英译“形式对策”重要性之我见——与黄国文先生商榷,中国翻译,2007(2)。

118.廖四平,张瑜:用心和眼睛传递诠释灵魂的艺术——袁可嘉的外国诗歌翻译,中国翻译,2007(2)。

119.Eugene Eoyang: Of “Invincible Spears and Impenetrable Shields”: The Possibility of Impossible Translations,中国翻译,2007(2)。

120.王银泉,钱叶萍,仇园园: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外宣电视新闻导语译写策略,中国翻译,2007(2)。

121.牛新生:从感召功能看汉语公示语英译——以宁波城市公示语为例,中国翻译,2007(2)。

122.张沉香,张治英:林业术语译名的规范化探讨,中国翻译,2007(2)。

123.姚振军:面向中医典籍的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中国翻译,2007(2)。

124.孟东红:文学翻译的隐秀观,外语研究,2007(1)。

125.曹东红:文学翻译的隐秀观,外语研究,2007(1)。

126.杜世洪:从个案出发看“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外语研究,2007(1)。127.冯建忠:CATTI考试体系中的翻译职业道德意识问题,外语研究,2007(1)。128.王诗荣,黄益露:述定性连体修饰节的语义功能与汉译,外语研究,2007(1)。129.戴炜栋,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特征实证研究——以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130.郑冰寒,谭慧敏: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31.屠国元,李静:文化距离与读者接受:翻译学视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2.孙会军,徐姗姗: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新时期的汉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3.范祥涛:从等值、等效到对应——变化中的现代翻译研究观念与方法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4.位方芳: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5.赵红:论辨识话语主体在小说翻译中的重要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6.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式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137.潘学权,叶小宝:翻译与女性身份的重塑——谈西方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的三个阶段,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38.杨平:翻译的政治与翻译观念的再思考,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139.陆颖:翻译:社会文化语境中的重写——傅东华译《飘》之个案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0.苗菊:翻译能力厂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1.贺学耘,陈溪辉:语境分析:机器翻译不可忽视的因素,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142.鲍文:外来词音译增值现象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3.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的改写特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144.赵速梅、宫经理:论前景化理论与小说文本翻译研究,外语学刊,2007(2)。145.孙圣勇:专业英语翻译知识结构的三位一体说,外语学刊,2007(2)。

146.张鹤:故事外叙述≠在故事之外叙述——关于叙事学两个概念误译问题之辨析,外语学刊,2007(2)。

147.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略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148.包通法:文化自主意识观照下的汉典籍外译哲学思辨——论汉古典籍的哲学伦理思想跨文化哲学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49.任莺:论审美主体在古诗英译中的角色,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50.方梦之:我国早期的翻译学——简评蒋翼振的《翻译学通论》(1927年版),上海翻译,2007(2)。

151.王宏:对当前翻译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翻译,2007(2)。

152.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上海翻译,2007(2)。

153.吴志芳,邱棠: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中的能动,上海翻译,2007(2)。154.刘建刚,张艳莉:实用文体伪翻译现象研究,上海翻译,2007(2)。

155.陈黎峰,金融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及其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56.徐伟彬:翻译的正确性与语用适合性,上海翻译,2007(2)。

157.赵会军:商务翻译中基于网络搜索的词语筛选,上海翻译,2007(2)。

158.杨海燕:法律语言“四字结构”的特点及其汉英翻译策略,上海翻译,2007(2)。159.,上海翻译,2007(2)。

160.金其斌:“拉力赛”、“托老所”、“拉动”等汉语新词的英译——从借用的角度谈《新华新词语词典》的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61.张经浩:从“麦琪”谈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排异性,上海翻译,2007(2)。162.田庆芳: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较,上海翻译,2007(2)。163.耿智,郭九林:认知环境与汉英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64.任萍:记我国最早的翻译学校——明四夷馆考察,上海翻译,2007(2)。165.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上海翻译,2007(2)。

166.孙坤:老舍与翻译,上海翻译,2007(2)。

167.杨自俭,郭建中,王宏印等:《中国译学辞典》辞条选登,上海翻译,2007(2)。168.曾东京,丁青:论《史氏汉英翻译大词典》的释义,上海翻译,2007(2)。169.李兴福:试论英汉?汉英科技辞典的编译要旨,上海翻译,2007(2)。170.《英雄》英文字幕翻译策略探析,上海翻译,2007(2)。

171.曾利沙:主题与主题倾向关于联下的概念语义生成机制——也谈语篇翻译意识与TEM8语段翻译教学,外语教学,2007(3)。

172.张广奎:从艾柯全释学看翻译的特性,外语教学,2007(3)。

173.张素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外语教学,2007(3)。

174.陈大亮:翻译主体间性转向的再思考——兼答刘小刚先生,外语研究,2007(2)。

175.陈浪:德里达究意对翻译说了什么?——廉评“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非文化取向及其他”一文,外语研究,2007(2)。

176.邵璐:误译?无意?故意——评关于奈达翻译理论的若干争论,外语研究,2007(2)。177.黄忠廉,张永中:变译:考察翻译的新视点——兼答徐朝友先生,外语研究,2007(2)。

178.李游子:口译学习指标和测试评估,外语研究,2007(2)。

179.黄焰结:论翻译与权力,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180.谢世坚:莎剧中的thou 和you及其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181.朱燕:关联性与文学翻译中的意境美保真,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182.郭玉梅:法汉成语的文化比较与翻译研究,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183.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7(3)。184.张美芳,钱宏:翻译研究领域的“功能”概念,中国翻译,2007(3)。185.Juliane House: Couert Translation, 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Change,中国翻译,2007(3)。

186.柳林: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中国话语,中国翻译,2007(3)。

187.穆雷,王斌华:译学研究发展的新成就——2006年译学研究综述,中国翻译,2007(3)。

188.孙海琳,杨自俭:关于译场职司的考辨,中国翻译,2007(3)。

187.蒋骁华,温秀颖:翻译美学思想与译作的审美重构——简评刘士聪文学翻译美学思想,中国翻译,2007(3)。

188.施燕华:怎样做好外交口译工作,中国翻译,2007(3)。

189.王平兴:“近似对应”与“伪对应”——谈对外新闻中的一些翻译问题,中国翻译,2007(3)。

190.杨萍,杨洪:《大英商法》中词语“冻结”性质及翻译思路,中国翻译,2007(3)。191.郁仲莉: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新女性”翻译,中国翻译,2007(3)。

192.王磊:隐喻与翻译:一项关于《围城》英译本的个案调查,中国翻译,2007(3)。193.曹明伦:翻译中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疑难探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4.胡翠娥:试论晚清翻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套话——兼论中国人对西方人认识的变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5.宋嘉扬,靳明全:试析鲁讯译介马列文论的二度变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196.王文华:专名的意义及其翻译——兼论翻译的意义创生作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7.黄田:语境角色认知与公示语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8.张泽民:从三种翻译教材看音译问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199.张威:同声传译与工作记忆关系的认知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200.王建、杨炳钧:我国法庭口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201.杨梅:蒋婷:从认知角度看同声传译译员误译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202.靳雪竹:英—汉同声传译中输入语段切分的心理认知视角,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外国语,2007(3)。

203.杨柳:解构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理论“旅行”,外国语,2007(3)。

204.谢思田:“达”和“雅”解构之下的中西翻译忠实观融合研究,外国语,2007(3)。205.贺显斌: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局限性,外国语,2007(3)。

206.李树辉:《突厥语大词典》中qonaq 的指谓与汉译,语言与翻译,2007(2)。207.叶邵宁:从等效原则看翻译中的信息转换,语言与翻译,2007(2)。

208.乌云格日勒:新词术语翻译浅析,语言与翻译,2007(2)。

209.郭建中,重写:科普文体翻译的一个实验——以《时间简史》(普及版)为例,中国科技翻,2007(2)。

210.李照国,汪腊萍:论翻译过程住处的耗散与重构,中国科技翻译,2007(2)。211.马跃珂:汉语重复结构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2.刘国仕:论词义的理解和选择,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3.李银芳:科技英语增译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4.谈庆明:编写《钱学森手稿》和翻译《Story of Hsue-shen Tsien》解说词的体会,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5.刘白玉:译员应对口译粗话的策略,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6.吴小力:记者招待会的口译和释意理论——兼谈释意训练,中国科技翻译,2007(2)。217.赵宏展:小型翻译语料库存的DIY,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8.王军礼:网络资源在翻译中的应用,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19.张美平:商务翻译的词义理解与选择,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20.王建军:论结核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英汉翻译策略——兼议西部口译人才现状与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21.王瑞玲:新闻标题翻译的“信达雅”原则,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22.张登峰,薛俊梅,高娟:中医翻译:三十年回顾与思考,中国科技翻译,2007(2)。223.黄焰结:足球新闻标题赏析与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7(2)。

224.胡显耀:基于语料库存的汉语翻译小说词语特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225.王璐璐,丁国盛,彭聃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翻译的认知机制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226.黄德先:翻译的自律与他律——赫曼斯访谈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227.王大伟:英语定语前后置比较及功能解释——兼谈汉译英中前置定语的应用与限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228.韩子满:论新科技英汉翻译教材的编写,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229.张晓芸:“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230.陈志杰:文学翻译中的历史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231.谢丹:语势与取势:庞德《青青河畔草》译诗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232.陈莉颖,陈国亭:论译语缺失度与对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233.张思洁,余斌:翻译的哲学过程论,外语学刊,2007(3)。

234.蔡新乐:彼此彼此:翻译研究中必然遭遇的第三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235.杨柳: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6)。

三、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

2. 肖忠华、戴光荣:寻求“第三语码”——基于汉语译文语料库的翻译共性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

3. 李克兴:论法律文本的静态对等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

4. 邓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

5. 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

6. 徐敏慧:沈从文小说英译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

7. 廖七一:《哀希腊》的译介与符号化,《外国语》,2010(1)。

8. 蒋童: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与翻译伦理的神韵,《外国语》,2010(1)。

9. 黄德先:自省翻译研究的西方中心——《扩展翻译,赋权译者》述评,《外国语》,2010(1)。

10. 梁志芳:翻译研究的社会-心理学转向——爱德文?根茨勒新著《美洲的翻译与身份认同》述评,《外国语》,2010(1)。

11. 申连云:怎么译:从“操控”到“投降”,《外国语》,2010(2)。

12. 徐欣:基于多译本语料库的译文对比研究——对《傲慢与偏见》三译本的对比分析,《外国语》,2010(2)。

13. 张威:同声传译的工作记忆机制研究,《外国语》,2010(2)。

14. 江进林、文秋芳:N元组和翻译单位对英译汉自动评分作用的比较研究,《现代外语》,2010(2)。

15. 王金铨、文秋芳:国内外机器自动评分系统评述——兼论对中国学生翻译自动评分系统的启示,《外语界》,2010(1)。

16. 文军、李红霞: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外语界》,2010(2)。

17. 蔡静:新世纪以来国内信息化翻译教学研究述评,《外语界》,2010(2)。

18. 钱春花:交互性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外语界》,2010(2)。

19. 戎林海、李静: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观照下的翻译教材编写理念,《外语界》,2010(2)。

20. 张吉良:经典的变迁——巴黎释意学派口译办学模式研究,《外语界》,2010(2)。

21. 唐芳:口译实证研究在中国——一项基于口译实验性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外语界》,2010(2)。

22. 刘建军: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汉英交传笔记特征及其与口译成绩的关系——一项基于学生交传笔记的实证研究,《外语界》,2010(2)。

23. 中国译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中国翻译事业60年论坛剪影,《中国翻译》,2010(1)。

24. 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开创译协工作的新局面——中国译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新中国翻译事业60年论坛纪实,《中国翻译》,2010(1)。

25. 王东风:形式的复活:从诗学的角度反思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10(1)。

26. 陈琳:论陌生化翻译,《中国翻译》,2010(1)。

27. 方开瑞:宗教典籍汉译对于小说汉译的借镜作用,《中国翻译》,2010(1)。

28. 黎难秋:新中国科学翻译60年,《中国翻译》,2010(1)。

29. 文军:建国以来中国翻译理论著作出版评述,《中国翻译》,2010(1)。

30. 李红满:当代美洲翻译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根茨勒新著《美洲的翻译与身份认同:翻译理论的新方向》评介,《中国翻译》,2010(1)。

31. 吕俊、侯向群:范式转换抑或视角转变——与谢天振教授商榷,《中国翻译》,2010(1)。

32. 郭晓勇:平静若水淡如烟——深切缅怀翻译界泰斗杨宪益先生,《中国翻译》,2010(1)。

33. 黄友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中国翻译》,2010(1)。

34. 唐继卫:加强翻译硕士教育工作适应翻译产业发展需要,《中国翻译》,2010(1)。

35. 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翻译》,2010(1)。

36. 柴明颎:对专业翻译教学建构的思考——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翻译》,2010(1)。

37. 朱纯深、崔英:从词义连贯、隐喻连贯与意象聚焦看诗歌意境之“出”——以李商隐诗《夜雨寄北》及其英译为例,《中国翻译》,2010(1)。

38. 李德超、王克非:标语翻译的文本分析和翻译策略——以上海世博会标语的翻译为例,《中国翻译》,2010(1)。

39. 王平兴:对外传播符号转换与重要词语翻译,《中国翻译》,2010(1)。

40. 戴光荣、肖忠华:基于自建英汉翻译语料库的翻译明晰化研究,《中国翻译》,2010(1)。

41. 托马斯?威尔、杰拉尔丁?威尔、孙建成:农舍,《中国翻译》,2010(1)。

42. 孙建成:翻译托马斯?威尔和杰拉尔丁?威尔作品的体会,《中国翻译》,2010(1)。

43. 苇笛: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中国翻译》,2010(1)。

44. 郑立群:语篇翻译之四要素,《中国翻译》,2010(1)。

45. 翻译学论文入选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翻译》,2010(1)。

46. Hidden Within Technology's Empire,a Republic of Letters,《中国翻译》,2010(1)。

47. 蜗居在巷陌的寻常幸福,《中国翻译》,2010(1)。

48. 叶小宝:完善翻译竞赛成就优秀人才——“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回望与期望,《中

国翻译》,2010(1)。

49. 气候环保类词语选译,《中国翻译》,2010(1)。

50. 全国首届翻译硕士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暨第二十一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颁奖典礼剪影,《中国翻译》,2010(1)。

51. 孙艺风:翻译学的何去何从,《中国翻译》,2010(2)。

52. 玛丽安?勒代雷、刘和平:论翻译学研究方法,《中国翻译》,2010(2)。

53. 张政、张卫晴:文虽左右,旨不违中——蠡勺居士翻译中的宗教改写探析,《中国翻译》,2010(2)。

54. 董娜:译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评《翻译学概论》,《中国翻译》,2010(2)。

55. 费乐仁、岳峰:翻译研究目标、学科方法与诠释取向——与费乐仁教授谈翻译的跨学科研究(英文),《中国翻译》,2010(2)。

56. 苗菊、高乾: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技术写作的理念与内容,《中国翻译》,2010(2)。

57. 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中国翻译》,2010(2)。

58. 张志强:后殖民翻译理论观照下的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国翻译》,2010(2)。

59. 董琇:赛珍珠以汉语为基础的思维模式——谈赛译《水浒传》,《中国翻译》,2010(2)。

60. 林巍:“契约”概念翻译:比较法律文化的探究,《中国翻译》,2010(2)。

61. 袁晓宁: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外宣英译特质——以《南京采风》翻译为例,《中国翻译》,2010(2)。

62. 李海峰:论经贸术语译名的统一与规范——一项基于经贸英汉词典的研究,《中国翻译》,2010(2)。

63. 孙致礼、周晔:汉语标点符号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从译者角度发出的一项呼吁,《中国翻译》,2010(2)。

64. 张南峰:翻译研究、学术规范与文化传统,《中国翻译》,2010(2)。

65. 赵念渝:勿以善小而不为——评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若干译著质量,《中国翻译》,2010(2)。

66. 马克?鲍尔莱因、叶子南:最愚笨的一代,《中国翻译》,2010(2)。

67. 叶子南:理解精准方可表达到位,《中国翻译》,2010(2)。

68. 侯外庐、刘士聪、高巍:毋忘振羽,《中国翻译》,2010(2)。

69. 刘士聪、高巍:为了译文的衔接与连贯,《中国翻译》,2010(2)。

70.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瑞士知名企业家的演讲,《中国翻译》,2010(2)。

71. 许明:口译认知过程中“deverbalization”的认知诠释,《中国翻译》,2010(3)。

72. 陈科芳:基于语用推理机制的翻译过程框架,《中国翻译》,2010(3)。

73. 王贵明:文学翻译批评中对译与作的“质”和“构”的认知,《中国翻译》,2010(3)。

74. 王琰:《论语》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当代发展,《中国翻译》,2010(3)。

75. 王鹏:《翻译理论探讨》——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批判性认识,《中国翻译》,2010(3)。

76. 俞敬松、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探讨,《中国翻译》,2010(3)。

77. 徐然:“专注听力”——口译听力培训方法之我见,《中国翻译》,2010(3)。

78. 张法连、叶盛楠:法律翻译教学刍议,《中国翻译》,2010(3)。

79. 过家鼎:两会记者招待会温家宝总理所引诗词的翻译探讨,《中国翻译》,2010(3)。

80. 欧阳昱:翻译即反译,《中国翻译》,2010(3)。

81. 韩清月、邢彬彬:浅析图片说明的英译,《中国翻译》,2010(3)。

82. 徐莉娜:英译汉话题句取向翻译模式研究,《中国翻译》,2010(3)。

83. 隋桂岚:航海日志的语言特点及其英译,《中国翻译》,2010(3)。

84. 蒋开召、杨旸:“赔偿”还是“免责”?——商榷Indemnity之中文表达,《中国翻译》,2010(3)。

85. 左耀琨:再谈《红楼梦》中古器物的汉英翻译问题,《中国翻译》,2010(3)。

86. 王建斌:泰山北斗一代通儒──缅怀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创始人汉斯?费梅尔教授,《中国翻译》,2010(3)。

87. 恩格斯、曹明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国翻译》,2010(3)。

88. 曹明伦:洗垢求瑕追求善译——《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译文评析,《中国翻译》,2010(3)。

89. 老舍、施晓菁:济南的冬天,《中国翻译》,2010(3)。

90. 刘文宁、王昌玲:检点我们的幸福感,《中国翻译》,2010(3)。

91. 朱柏桐:保存与“再创造”,《中国翻译》,2010(3)。

92. 房地产业词语选译,《中国翻译》,2010(3)。

93. 朱柏桐:Revive Our Sense of Happiness,《中国翻译》,2010(3)。

94.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调查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10(3)。

95. 陈志杰、吕俊:社会规范与译者价值创造,《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96. 张冬梅:立法与阐释——翻译规范研究的范式比较与问题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97. 杨全红:傅雷“神似”译论新探,《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98. 周小玲、蒋坚松:近十年国外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的发展(2000-2009),《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99. 庞学峰:发挥与控制的统一——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100. 苗菊、王少爽: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向对翻译硕士专业(MTI)教育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101. 潘珺:中国地区口译职业化调查回顾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

102. 李亚舒:翻译事业:传承与发展,《中国外语》,2010(3)。

103. 阮绩智、王柳琪:词语翻译转换模型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一个基于语义习得表征的理论探索,《中国外语》,2010(3)。

104. 莫爱屏:口译中译员主体性意识的语用研究,《中国外语》,2010(3)。

105. 王明树:翻译中的“主观化”对等,《外语学刊》,2010(1)。

106. 胡安江:中国古代旅行书写与翻译研究的传统角色,《外语学刊》,2010(1)。107. 柳晓辉:译者主体性的语言哲学反思,《外语学刊》,2010(1)。

108. 刘明东:翻译选择的政治思辨,《外语学刊》,2010(1)。

109. 王静、周平:意识形态对辜鸿铭翻译的操控,《外语学刊》,2010(2)。

110. 宫军: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外语学刊》,2010(2)。

111. 皮德敏:公示语及其汉英翻译原则研究,《外语学刊》,2010(2)。

112. 李明清:AIDMA法则观照下广告译语的美学等效,《外语学刊》,2010(2)。113. 包通法、刘正清:文学翻译中意境的伪证性认识范式研究,《外语学刊》,2010(3)。114. 刘晓琳:评价系统视域中的翻译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对比为例,《外语学刊》,2010(3)。

115. 周领顺: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研究(其一),《外语教学》,2010(1)。

116. 苗菊、朱琳:认知视角下的翻译思维与翻译教学研究,《外语教学》,2010(1)。117. 王静、兰莉:翻译经典的构建——以梁译《莎士比亚全集》为例,《外语教学》,2010(1)。

118. 朱益平、马彩梅:“译”在言外——翻译研究的视角转变,《外语教学》,2010(1)。119. 柴改英:从“天人合一”的英译看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外译的多重视域融合,《外语教学》,2010(2)。

120. 汪东萍、傅勇林:回归历史:解读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外语教学》,2010(2)。121. 黄艳春、黄振定:简论异化与归化的运用原则,《外语教学》,2010(2)。122. 朱安博:翻译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反思,《外语教学》,2010(2)。

123. 魏晓红、李清源: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研究,《外语教学》,2010(2)。124. 蔡新乐:斯皮瓦克的翻译思想:悖论与修辞误用,《外语教学》,2010(3)。125. 黄立波:新月派的翻译思想探究——以《新月》期刊发表的翻译作品为例,《外语教学》,2010(3)。

126. 祖利军: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话语标记语的英译研究——以《红楼梦》中的“我想”为例,《外语教学》,2010(3)。

127. 党争胜: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外语教学》,2010(3)。128. 李林波:论创作取向的翻译——以庞德、斯奈德等人英译中国古诗为例,《外语教学》,2010(3)。

129. 肖跃田:文学翻译中灵感思维的认识与体现,《外语教学》,2010(3)。

130. 吴耀武、张建青:佐哈尔多元系统翻译理论的批评性阐释,《外语教学》,2010(3)。131. 刘全福:批评视角:我国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本土化进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1)。

132. 王克友:翻译中的语体风格、修辞意图与文本连贯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33. 张卫晴、张政:蠡勺居士《昕夕闲谈》诗歌翻译策略探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34. 马嘉、张耘:汉语双主句英译初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35. 王瑞、陈国华:莎剧中称呼的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36. 董荣月、马志民、刘芳:《悲悼》原型的分析心理学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37. 周雅莉:从生态批评的视阈解读《圣经》——兼论“人类中心主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38. 田俊武、姜德成:论福克纳作品中的“四位一体”生态思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39. 王宗琥:俄罗斯表现主义文学的主题特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40. 郑艳红:论《上尉的女儿》中的骑士思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141. 张虎:橄榄之死——解读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42. 马金科、谭红梅:试论朝鲜古代汉诗用事范围的特殊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43. 尹湘玲:缅甸阿瓦时期僧侣诗人笔下的女子形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144. 石云龙:经典重译旨求臻境——评黄源深译作《最后一片叶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145. 孙会军、郑庆珠:新时期英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翻译(1976—200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146. 邢力:评阿瑟?韦利的蒙古族典籍《蒙古秘史》英译本——兼谈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学科定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147. 许宏、王英姿:亦步亦趋:卞之琳的诗歌翻译思想——从卞译《哈姆雷特》谈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

148. 王树槐、王卫平:发展性翻译教学评价模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149.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出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150. 袁榕:文学翻译中陌生化和本土化的策略取向与冲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

151. 徐海铭:汉英交替传译活动中的口译停顿现象实证研究——以国际会议职业口译受训译员为例,《外语研究》,2010(1)。

152. 张吉良:国际口译界有关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的争议及其意义,《外语研究》,2010(1)。

153. 朱晓玲:受制与挑战——译者与改写理论的两要素,《外语研究》,2010(1)。154. 杨仕章、宋璐璐:平行式联系句组翻译转换的个案研究,《外语研究》,2010(1)。155. 金中:古池,蛙纵水声传——一词加一句形式的俳句翻译,《外语研究》,2010(1)。156. 施栋琴:2009年“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学科建设高层论坛”(上海)综述,《外语研究》,2010(2)。

157. 王宏:2009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苏州)综述,《外语研究》,2010(2)。158. 吕桂: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实证与反思,《外语研究》,2010(2)。159. 王琰:国内外《论语》英译研究比较,《外语研究》,2010(2)。

160. 王建国:刘宓庆文化翻译理论简评,《外语研究》,2010(2)。

161. 张霄军:德里达翻译思想:回归、转变还是其他?,《外语研究》,2010(2)。162. 王焕池:基于语料库的be gonna综合研究及其理论和方法上的价值,《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163. 王建:结案陈词的叙事建构及其对裁决的影响——以辛普森案件为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164. 任晓霏、毛瓒、冯庆华:戏剧对白翻译中的话轮转换——戏剧翻译研究的一项戏剧文体学案例分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165. 朱玉彬、许钧:关注过程:现代翻译教学的自然转向——以过程为取向的翻译教学的理论探讨及其教学法意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166. 李成团:诗歌翻译的语用视角:语境补缺与语用充实,《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

167. 余继英:评价意义与译文意识形态——以《阿Q正传》英译为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

168. 陈怡:学习者翻译语料库与汉英文本翻译测试,《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169. 傅惠生:我国的佛经译论体系,《上海翻译》,2010(1)。

170. 许建忠:翻译错误价值论,《上海翻译》,2010(1)。

171. 莫运国:翻译和合说的哲学思考,《上海翻译》,2010(1)。

172.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上海翻译》,2010(1)。173. 王宏:《梦溪笔谈》译本翻译策略研究,《上海翻译》,2010(1)。

174. 胡芳毅、贾文波: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上海翻译》,2010(1)。175. 高嘉正、高菁:成语典故的英译,《上海翻译》,2010(1)。

176. 艾琳: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汉双关翻译,《上海翻译》,2010(1)。

177. 何刚强:切实聚焦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上海翻译》,2010(1)。

178. 刘季春:独立成篇:超越“忠实”的忠实,《上海翻译》,2010(1)。

179. 高永伟:名不经“传” 译有止境——谈英汉词典中的译名改进问题,《上海翻译》,2010(1)。

180. 田传茂:基于网上数据库定量定性分析的术语翻译,《上海翻译》,2010(1)。

181. 卜爱萍、宫金燕:中外译学术语的差异比较,《上海翻译》,2010(1)。

182. 王颉、王秉钦:漫话宗教神话与翻译,《上海翻译》,2010(1)。

183. 田怡俊、包通法:辜鸿铭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思想初探,《上海翻译》,2010(1)。184. 王宏、沈静宇:2009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会讯,《上海翻译》,2010(1)。185. 梁志芳:翻译?文化?复兴——记上海“孤岛”时期的一个特殊翻译机构“复社”,《上海翻译》,2010(1)。

186. 曾艳:从词典翻译功能谈双语词典的翻译——以《牛津英汉汉英词典》为例,《上海翻译》,2010(1)。

187. 黄德先、杜小军:翻译的职业化及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上海翻译》,2010(1)。188. 蔡青、文军:中国翻译工具书回眸(1949-2009),《上海翻译》,2010(1)。189. 周红民:意境能翻译吗?,《上海翻译》,2010(2)。

190. 周领顺:两则经典“翻译”定义的汉译与两种译评观——译者行为研究(其二),《上海翻译》,2010(2)。

191. 朱桂成:整体生态译论场发生机理图式论,《上海翻译》,2010(2)。

192. 王一多:当代译学术语研究概述,《上海翻译》,2010(2)。

193. 任东升:三卷本《杨自俭文存》出版发行,《上海翻译》,2010(2)。

194. 王瑛、谭业升:视觉化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观,《上海翻译》,2010(2)。

195. 谢家成、刘洪泉:基于体裁分析的专门用途语篇翻译模式及运用,《上海翻译》,2010(2)。

196. 王宗英、郭高攀:概念结构的认知理据与专业英语翻译,《上海翻译》,2010(2)。197. 许进兴:翻译中常见的几种引申现象,《上海翻译》,2010(2)。

198. 束慧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上海翻译》,2010(2)。

199. 陶友兰:翻译专业笔译教学的功能主义模式探讨,《上海翻译》,2010(2)。200. 马会娟:MTI学位毕业论文写作模式探讨——以北外奥组委翻译班毕业论文撰写为个案,《上海翻译》,2010(2)。

201. 王宏:对当前翻译研究几个热点问题的再思考,《上海翻译》,2010(2)。202. 蔡石兴:典籍英译与文化意识——兼议《古文百篇英译》的文化传递,《上海翻译》,2010(2)。

203. 吴国良、吴春:BLAME用法译评,《上海翻译》,2010(2)。

204. 姜望琪:再论术语翻译的标准——答侯国金(2009),《上海翻译》,2010(2)。205. 冯志杰:“科学发展观”英译商榷——兼论重大政治理论术语翻译的原则和标准,《上海翻译》,2010(2)。

206. 蔡新乐: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伊斯特〉》中的本体论的翻译思想,《外国语文》,2010(1)。

207. 丁志斌:诗歌翻译的美学取向,《外国语文》,2010(1)。

208. 陈旸:《论语》英译本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方法,《外国语文》,2010(1)。

209. 汤新兰、张蕾:目的论视域下的零翻译与英语姓名汉译研究,《外国语文》,2010(1)。

210. 周晔:“隐秀”美学风格之传译——以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汉译为例,《外国语文》,2010(1)。

211. 彭正银:知觉视点在翻译中的转换与等值效果,《外国语文》,2010(2)。212. 陈历明:薛范的歌曲译配理论之途,《外国语文》,2010(2)。

213. 余国良: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促进作用,《外国语文》,2010(2)。

214. 徐莉娜:翻译中主题句取向的语用视点,《外语研究》,2010(3)。

215. 肖忠华,戴光荣:汉语译文中习语与词簇的使用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外语研究》,2010(3)。

216. 尹富林,胡元江: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科技语篇衔接机制比较与翻译,《外语研究》,2010(3)。

217. 钟玲:中国诗歌英译文如何在美国成为本土化传统:以简.何丝费尔吸纳杜甫译文为例,《中国比较文学》,2010(2)。

英文论文及中文翻译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Volume 17, Number 4, August 2010, Page 500 DOI: 10.1007/s12613-010-0348-y Corresponding author: Zhuan Li E-mail: li_zhuan@https://www.doczj.com/doc/d312517546.html,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0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C-SiC brake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warm compacted-in situ reaction Zhuan Li, Peng Xiao, and Xiang Xi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der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Received: 12 August 2009; revised: 28 August 2009; accepted: 2 September 2009) Abstract: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carbon and silicon carbide dual matrix composites (C/C-SiC) were fabricated by the warm compacted-in situ reaction. Th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mechanism of C/C-SiC composites at different brake spee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es are composed of 58wt% C, 37wt% SiC, and 5wt% Si. The density and open porosity are 2.0 g·cm–3 and 10%, respectively. The C/C-SiC brake composites exhibit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flexural strength can reach up to 160 MPa, and the impact strength can reach 2.5 kJ·m–2. The C/C-SiC brake composites show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s.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between 0.57 and 0.67 at the brake speeds from 8 to 24 m·s?1. The brake is stable, and the wear rate is less than 2.02×10?6 cm3·J?1.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C-SiC brake composites are the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advanced brake and clutch systems. Keywords: C/C-SiC;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This work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No.2006AA03Z560) and the Graduate Degree Thesis Innovation Foundation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No.2008yb019).] 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 / C-SiC刹车复合材料的工艺和性能 李专,肖鹏,熊翔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中国(收稿日期:2009年8月12日修订:2009年8月28日;接受日期:2009年9月2日) 摘要: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炭纤维增强炭和碳化硅双基体(C/C-SiC)复合材

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

谈严复翻译 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文化的交流中一直在广泛进行着。丰富的翻译活动,有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对翻译进行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严复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的翻译对中国近代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严复曾在福州马尾船厂船政学堂学习了五年,他学习了英文,几何,代数,电磁学,光学等新科学知识,到过新加坡,日本等地考察,后又到英国学习考察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了解中西政教,风俗之差异,关心世界大事。”回国后,他翻译了向国人敲起危亡警钟的《天演论》。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客观规律,宣传了进化思想。 下面研究一下严复的翻译思想和特点。在词法和句法结构中,他模仿先秦文体的词法句法结构,桐城派古文的优点,其他文体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新型文体。在《天演论》的手稿初稿中,他直接引用先秦散文中的句子并标明出处,虽然后来他觉得译作中放入中国古书的名字,中国古人的名字明显不妥,使读者感到彷徨,于是在改稿过程中将正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尽皆删去,但导言仍保留部分如《导言十三》中的“以其所爱,及其所弗爱”一句系取自《孟子》;《导言十二》中的“诱然

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得”系庄子所云,“自营为私”是韩非所言,“人之性恶”出自《荀子》。译文中多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很少。而且他的翻译话语中有很多词类活用的范例。 1. 辨物穷微,明揭天道必不可知说。(《天演论·论六》) 2.不见夫业真者乎?(《原富》) 微是形容词,在句1中活用为动词。句2的业本来为名词,但在句中担任动词职务。同时,严复话语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例子也不少。如: 何以明之?(《天演论·人群》) 人弗之觉也,觉亦弗之异也。(《天演论·能实》) 其少见的被动句主要采用先秦的“见”字句结构,如: 特在人者,每为气禀所拘。(《天演论·论八》) 而为是幻且虚者之所主。(《天演论·论九》) 若是物特为天下只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夫是之谓天择。(《天演论·导言一》) 为了追求群内达旨,他用了很多排偶句: 小之极于跂行倒生,大之放乎日星天地;隐之则神思智识之所以圣狂,显之则政俗文章之所以沿革。(《天演论·导言二·广义》) 人,动物之灵者也,与不灵之禽兽鱼鳖昆虫对;动物者,生类之有知觉运动者也,与无知觉之指植物对;生类者,有质之物而具支体官理者也,与无支体官理之金石对。(《天演论·导言三·趋异》) 严复的翻译使用最多的策略当推意译,为了启发民智,在翻译过程中

英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精编版

英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英语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15-03- 12Bell.?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Beijing:?Forei 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6. 崔长青,?张碧竹.?翻译的要素[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李琏.?英式显性词性转换与英语写作[J].?新疆教育学学 报,?2003,?19(1):?85-89. 李连生.?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1996,?(1):102-107. 项伙珍.?谈翻译中的转性译法[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17(3):?46-48. 叶海燕.?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及换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22(3):60-61. (责任编辑:1025) 三、对英文翻译中词类转换的引入 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对一门语言中的词性以及在语句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转喻理论的相关知识出发,来探讨英汉语言翻译中词类转换的概念和知识,并就其异同和特性进行对比,不仅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关注的热点。?为?此?,从英文翻译的实践中,?通过例证或典型问题的互译,从语言结构及表达习惯上进行探讨英文翻译中的转换方法,以增强语言翻译的可读性和准确性,并从中探讨出词类转换的规律,帮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指

论文外文文献翻译3000字左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系部经济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陈雅琼学号2011051115 指导教师邓晶职称副教授 2015年5月

Economic policy,tourism trade and productive diversification (Excerpt) Iza Lejárraga,Peter Walkenhorst The broad lesson t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analysis is that promoting tourism linkages with the productive capabilities of a host country is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country conditions.Among these,fixed or semi-fixed factors of production,such as land,labor,or capital,seem to have a relatively minor influence.Within the domain of natural endowments,only agricultural capital emerged as significant.This is a result that corresponds to expectations,given that foods and beverages are the primary source of demand in the tourism economy.Hence,investments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ay foment linkages with the tourism market.It is also worth mentioning that for significant backward linkages to emerge with local agriculture,a larger scale of tourism may be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results,a strong tourism–agriculture nexus will not necessarily develop at a small scale of tourism demand. It appears that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entrepreneurial capital of the host economy are of notable explanatory significance.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a country's general level of development,i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ourism linkages.One plau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is that international tourists,who often originate in high-income countries,may feel more comfortable and thus be inclined to consume more in a host country that has a life-style to which they can relate easily.Moreover,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HDI also captures the relative achievements of countries in the level of health and education of the population.Therefore,a higher HDI reflects a healthier and more educated workforce,and thus,the quality of local entrepreneurship.Related to this point,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core that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the host economy also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linkages.In sum, enhancing local entrepreneurial capital may expand the linkages between tourism and other sectors of the host country.

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2年上学期6月18日-6月22日 二、实习地点 邵阳学院1栋110教室 三、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旨在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翻译实践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翻译技巧,并结合各种文体和各类题材的特点进行翻译实践,提高学生汉英双语运用能力、汉英互译能力,以及翻译水平。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实习过程及内容概述 虽然我们的此次实习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拥有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实习。这次经历让我充分认识到翻译技巧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翻译技巧的机会。以下是我对这次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的回顾:实习的第一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篇英译汉译文。并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来注意翻译技巧的使用。首先,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基本的英译汉的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是应该要掌握的技巧,我们通过一些例题,习题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然后,做一篇文

章的翻译。通过使用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完成一篇英译汉译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英汉文化的差异以及文章语篇的连贯及衔接,以确保整篇文章的通顺。而后,老师为我们做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指出英译汉时需要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以后的翻译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老师也为我们指出了英译汉是我们常犯的一些错误,并一一为我们改正。1 第二天,今天要训练的依然是英译汉的一些技巧。首先,对于昨天学习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复习,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技巧。之后,老师在昨天所学的知识,技巧的基础之上又为我们讲解了一些新的英译汉的技巧,并通过例题、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才叫我们做文章的翻译。在同学们都做好翻译之后,老师进行统一的检查,与此同时,同学们则在讨论,以此找出翻译时自己所犯的一些错误。老师在检查完同学们的译文后,挑出一些比较典型的译文,先由学生互相点评,然后由老师来详细讲解。在老师点评时,他指出了译文中比较出彩的地方,并给与了鼓励。同时还指出了我们的典型性错误,并多次重复告诫我们以后不可再犯。最后,老师对英译汉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了一次总结,以此来加深我们的印象,更好的掌握这些技巧。 第三天,经过了两天的实训以及题海战术之后,我们的翻译技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们的实习内容则是汉译英技巧的训练。同样的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常用的汉译英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还是做一篇汉译英的翻

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平设计任何时期平面设计可以参照一些艺术和专业学科侧重于视觉传达和介绍。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创造和符号,图像和语句创建一个代表性的想法和信息。平面设计师可以使用印刷,视觉艺术和排版技术产生的最终结果。平面设计常常提到的进程,其中沟通是创造和产品设计。共同使用的平面设计包括杂志,广告,产品包装和网页设计。例如,可能包括产品包装的标志或其他艺术作品,举办文字和纯粹的设计元素,如形状和颜色统一件。组成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平面设计在使用前现有材料或不同的元素。平面设计涵盖了人类历史上诸多领域,在此漫长的历史和在相对最近爆炸视觉传达中的第20和21世纪,人们有时是模糊的区别和重叠的广告艺术,平面设计和美术。毕竟,他们有着许多相同的内容,理论,原则,做法和语言,有时同样的客人或客户。广告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出售的商品和服务。在平面设计,“其实质是使以信息,形成以思想,言论和感觉的经验”。

在唐朝(618-906 )之间的第4和第7世纪的木块被切断打印纺织品和后重现佛典。阿藏印在868是已知最早的印刷书籍。在19世纪后期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平面设计开始以独立的运动从美术中分离出来。蒙德里安称为父亲的图形设计。他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但是他在现代广告中利用现代电网系统在广告、印刷和网络布局网格。于1849年,在大不列颠亨利科尔成为的主要力量之一在设计教育界,该国政府通告设计在杂志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性。他组织了大型的展览作为庆祝现代工业技术和维多利亚式的设计。从1892年至1896年威廉?莫里斯凯尔姆斯科特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的一些最重要的平面设计产品和工艺美术运动,并提出了一个非常赚钱的商机就是出版伟大文本论的图书并以高价出售给富人。莫里斯证明了市场的存在使平面设计在他们自己拥有的权利,并帮助开拓者从生产和美术分离设计。这历史相对论是,然而,重要的,因为它为第一次重大的反应对于十九世纪的陈旧的平面设计。莫里斯的工作,以及与其他私营新闻运动,直接影响新艺术风格和间接负责20世纪初非专业性平面设计的事态发展。谁创造了最初的“平面设计”似乎存在争议。这被归因于英国的设计师和大学教授Richard Guyatt,但另一消息来源于20世纪初美国图书设计师William Addison Dwiggins。伦敦地铁的标志设计是爱德华约翰斯顿于1916年设计的一个经典的现代而且使用了系统字体设计。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的建构主义应用于“智能生产”在不同领域的生产。个性化的运动艺术在2俄罗斯大革命是没有价值的,从而走向以创造物体的功利为目的。他们设计的建筑、剧院集、海报、面料、服装、家具、徽标、菜单等。J an Tschichold 在他的1928年书中编纂了新的现代印刷原则,他后来否认他在这本书的法西斯主义哲学主张,但它仍然是非常有影响力。Tschichold ,包豪斯印刷专家如赫伯特拜耳和拉斯洛莫霍伊一纳吉,和El Lissitzky 是平面设计之父都被我们今天所知。他们首创的生产技术和文体设备,主要用于整个二十世纪。随后的几年看到平面设计在现代风格获得广泛的接受和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建立更需要平面设计,主要是广告和包装等。移居国外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37年到芝加哥带来了“大规模生产”极简到美国;引发野火的“现代”

翻译理论论文

外国语学院11英教4班 李海敏2011154404 浅谈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和对应的翻译方法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语言又是与文化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承载文化信息的多方面内涵。因此,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而不是简单地将词和句进行转移。从这一点看,翻译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的艺术。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政治制度、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文化的差异也会使不同的语言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语言上的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英语讲究结构美,主要特征是语法完整,逻辑外形标志明显;而汉语则讲究意境美,主要特征是流水句多,外形松散而内含逻辑关系。英语强调句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但是汉语不讲究愈发的完整,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形态差异 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例如,动词有人称、时态、语态、情态和语气等变化,名词有格和数的变化,形容词和副词有级的变化。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它靠词语、语序以及暗含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由于英汉词汇存在形态差异,所以将英语的形态变化翻译成汉语时,一般用加词或转换说法的办法来表示,比如,时态要加“正在”、“已经”等词。汉译英时应把汉语的时态、语态、情态等用英语的形态表达出来。 例如翻译句子“托马斯.爱迪生去世已经六十五年了.”时,我们不能译成“Thomas Edison has died for 65 years.”因为在英语的词汇里,die这个单词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中西方翻译史对比 Western translation history 翻译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5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当时最著名的译作为《希腊文旧约圣经》(Septuagint). 据说该译作由72名学者在72天内从希伯来语译为希腊语,以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学习《圣经》的需要。与此同时,由于希腊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发展中的罗马,罗马文学家将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和大批希腊戏剧作品译为拉丁语或用拉丁语改编希腊戏剧,打 开了欧洲翻译的局面,使古希腊文学得以传播和继承。 第二个高潮发生于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圣经》 是基督教的经典,要传播基督教必须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的《圣经》译为拉丁语才能为罗马人所接受,于是各种译本相序问世,其中杰洛姆(Jerome)翻译的《圣经通用本》(the Vulgate)最具权威性。出于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上帝的敬畏,当时许多译者认为忠实地传达 原文意思必须采用直译的方式,所以他们的译文难懂,而杰洛姆(Jerome)的思想比较开明,他坚持“在不损害意思的前提下,应当使译文符合译语的韵律和各种特征”,因此他的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 第三个高潮是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由于基督教与穆斯林对彼此的文化深感兴趣,大 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希腊语译成古叙利亚语,西班牙的托莱多因翻译活动的繁荣 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这一高潮持续了近一百年。 14-16时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文学和艺术的革新,引 起了翻译的第四次高潮,翻译活动的高潮,又推动了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将《圣经》译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德语,为现代德语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路德翻译《圣经》的原则之一是:“译者必须同家庭主妇、街上的儿童和市场上的 普通人谈话,了解他们怎么说话,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译,使民众明白并意识到有人在用德语 同他们谈话。”路德的这一原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圣经翻译摆脱宗教 思想的禁锢,顺应民意的重大突破。他的人文主义观点,无疑影响了《圣经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的译者。1611年英王詹姆士一世钦定的这一《圣经》译本,以通俗、优美、

英语翻译翻译方向论文题目

English Novel Title Translation: A Skopostheorie Perspective 英语小说标题的翻译:一个Skopostheorie透视图 The Translation of Fuzziness in the Dialogue of Fortress Besie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翻译的模糊性的对话《围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On Domestication Strategy in Advertisement Slogan Translation 在归化策略在广告口号的翻译 Reproduction of “Three Beauti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oems in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繁殖的“三美”翻译的诗歌在西游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jection Translation in Teaho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一个比较研究,在茶馆的感叹词翻译功能对等的角度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y --Taking Shaoyang City as an Example公共标志的翻译的角度,从实用主义的理论——以邵阳城市作为一个例子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theory in the Business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kopostheory的应用在商业广告翻译 Relevance Theory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Neologism 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的新词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s 归化和异化在翻译旅游文本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un Y u by James Legge and Ku Hongming from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一个比较研究的两个英文版本的Lun Yu詹姆斯Legge和Ku Hongming从译者的主体性 On the Translation and Functions of Metaphor in Advertisements 在翻译和函数中隐喻的广告 C-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汉英翻译的电影片名的角度,从适应理论 Pun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广告双关语翻译的角度,从适应理论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ulture-loading Word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Journey to the West分析的翻译策略在英语文化加载字版的西游记 On Business Letter Transl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 在商务信函翻译的指导下,会话含义理论 On the Translation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ing 在翻译双关语在英语广告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the View of Skopos Theory 广告翻译目的论的观点 A study on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商标翻译的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无机非金属材料英语论文翻译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无机材料专业英语》 课程设计 专业:无机非金属工程 班级:0134091 学号:013409128 姓名: 王峰 指导老师:徐开东 成绩: 土木与材料工程系 2012年05月

有关碱土氧化物对相的形成和莫来石 陶瓷的形态发展的研究 摘要:将对莫来石(3Al2O3·2SiO2)相的形成和陶瓷形态发展有影响的包括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锶,氧化钡在内的碱土氧化物和活性炭组成的混合物,经高能球磨后,进行研究。不同的碱土氧化物表现出对莫来石化行为和形态/莫来石陶瓷的微观结构发展有不同影响。莫来石化的温度随着氧化镁和氧化钡的比例的增大而升高。莫来石晶须的形成和发展与氧化镁的掺量有关,而与氧化锶、氧化钡和氧化钙的的掺量有关的正常形状的颗粒相比更好一点。这两种莫来石的形成温度和形态发展都是根据碱土氧化物的种类来定的,并对莫来石化机制和溶解沉淀方面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莫来石 .碱土氧化物各向异性晶粒的生长莫来石化 1 前言 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莫来石(3Al2O3.2SiO2)的热学性能使它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工程材料,莫来石粉体材料通常是通过氧化物之间的固态反应制得的。由于在莫来石晶格内SI4+和Al3 +上网相互扩散率比较低,莫来石化动力学性能又是由其混合物的早期强烈的反应引起的。因此,能与Al2O3和SiO2(石英)发生固态反应的莫来石相形成温度可以高达1600摄氏度 。不同的种类可以降低莫来石相形成温度。例如,使用α-氧化铝与二氧化硅形成的无定形颗粒溶胶,可以使莫来石的形成温度降到1400-1500摄氏度。如果使用纳米级γ-Al2O3颗粒,莫来石化的温度可进一步降低1300摄氏度。溶胶-凝胶过程是降低莫来石形成温度的另一种方式。在此过程中,前期是在原子水平上的混合,使莫来石的形成可以大大增强。莫来石化的温度通常是900-1200摄氏度。溶胶-凝胶过程的缺点,也就是涂料的方法,包括复杂的实验过程,昂贵的化学用品的和较低的生产量。这些缺点的改变将是促进莫来石陶瓷替代普通工艺的有效途径。 高能球磨的目的是使金属氧化复合材料分散均匀,随后进行机械合金化,这种机械现已被应用到陶瓷材料的制备中,有些化合物可以直接通过高能球磨合成。例如,锆钛酸铅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由氧化钛、氧化铅、氧化锆经高能球磨机研磨制的,快慢取决于研磨介质和铣削参数。而其他材料,如钛酸钡和镁铝尖晶石在用高能球磨机研磨之前需要进行低温处理,对这些材料进行前期研磨可以增强相的形成能力,并且在球磨或在冷却处理过程中都会有直接的反应。 我们本来打算采用高能球磨机来实现莫来石陶瓷的低温制造,然而,通过高能量球磨机得不到致密的莫来石陶瓷,反而得到了莫来石晶须。另外我们还发现,加入其他氧化物可以改变莫来石化行为和莫来石的尺寸,许多种氧化物我们都已经研究过了,而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主要是通过高能球磨机来研究碱土氧化物对莫来石化行为和形态/微观发展氧化铝石英混合物的影响。这是很有意义的,最终发现莫来石晶须只在有氧化镁的情况下生成,而在氧化钙,氧化锆和氧化钡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各向异性不明显的致密莫来石陶瓷。这些观点可以通过溶解- 沉淀机制来解释。 2 实验 市售二氧化硅(石英,99+%纯度,Aldrich公司,美国),氧化铝(纯度大于99%,Aldrich公司,美国),氧化镁,氧化钙,碳酸锶,碳酸钡粉末被用作初始原料,混合组成(3Al2O3·2SiO2)0.9(MO)0.1(M:镁,钙,锶,钡)。“这种粉

翻译理论论文-郭沫若创造性

一、郭沫若译著简介 郭沫若的译作覆盖面广,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艺理 论、马列著作与科技作品等不同体裁。他精通日、德、英等国 文字,译作颇为丰富。代表译作有歌德的《浮士德》(上卷1928 年,下卷1947 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1922 年)、雪莱《雪莱诗选》(1926 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931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931 年)等。 在翻译的选材上,郭沫若非常注意作品的时代性,总是 选择与自身生活时代极为相似的作品作为折射。郭沫若选译 的原著大多深刻反映下层人物的悲惨遭遇,对社会下层人物 寄予了深厚同情的作品,借以揭露和控诉黑暗的旧制度和吃 人的剥削社会;符合当时读者渴望自由平等、要求个性解放 的思潮,宣扬平等自由,号召反帝反封建,打碎旧世界,建立 新社会。也与他本人具有的反抗性浪漫主义精神紧相吻合。 加以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因此译来有如神助。他的文学译品, 尤其是译诗,大多具有很强的魅力,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中 国翻译词典》257 页)。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揭 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宣扬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这 些激进的思想在郭沫若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他选择翻译 歌德的《浮士德》,是认为当时中国的五四运动很像歌德青年 时代的狂飙突进运动,是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变的历史 转折时期,是反对封建束缚和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的思 想文化运动。20 世纪20 年代前期,浪漫主义对我国文坛影响 巨大。郭沫若是受惠特曼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诗人,曾被称 为“中国的惠特曼”。惠特曼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个性解放 和自我的张扬,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的信 念,都是和“五四”前后的时代精神,和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 革命要求相适应的。郭沫若是新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主将, 他的译论自然也带有这一色彩。然而,受他当时文艺思想中 宗派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影响,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也含有 这样一些消极因素。 二、郭沫若的“创作论”翻译思想及评析 郭沫若不仅在翻译实践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在翻译理论 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作为一个情感丰富、勇于创新、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 人,郭沫若很快通过翻译在西方作家那里找到了知音,并很 容易接受其人文主义思想和叛逆精神。追求个性解放。受他 当时文艺思想中宗派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影响,郭沫若的 翻译理论也含有一些消极因素,他的翻译思想及其文艺思想 也经历了一个从稚嫩、偏激、不尽客观到深刻、成熟、比较客 观的过程。他最突出的翻译观点是“创作论”。 “创作论”是郭沫若正翻译思想的灵魂。郭沫若的“翻译 的动机与效果”论在翻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郭沫若非常

论文英文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 英文文献翻译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介绍 随着电力工业的增长,与用于生成和处理当今大规模电能消费的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系统相关的经济、工程问题也随之增多。这些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 应该着重提到的是生成电能的工业,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产品应按顾客要求即需即用。生成电的能源以煤、石油,或水库和湖泊中水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将来所有需。但这并不会降低用户对发电机容量的需求。 显然,对电力系统而言服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没有哪种服务能完全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而系统的成本明显依赖于其稳定性。因此,必须在稳定性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而最终的选择应是负载大小、特点、可能出现中断的原因、用户要求等的综合体现。然而,网络可靠性的增加是通过应用一定数量的生成单元和在发电站港湾各分区间以及在国内、国际电网传输线路中使用自动断路器得以实现的。事实上大型系统包括众多的发电站和由高容量传输线路连接的负载。这样,在不中断总体服务的前提下可以停止单个发电单元或一套输电线路的运作。

当今生成和传输电力最普遍的系统是三相系统。相对于其他交流系统而言,它具有简便、节能的优点。尤其是在特定导体间电压、传输功率、传输距离和线耗的情况下,三相系统所需铜或铝仅为单相系统的75%。三相系统另一个重要优点是三相电机比单相电机效率更高。大规模电力生产的能源有: 1.从常规燃料(煤、石油或天然气)、城市废料燃烧或核燃料应用中得到的 蒸汽; 2.水; 3.石油中的柴油动力。 其他可能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但没有一种超越了试点发电站阶段。 在大型蒸汽发电站中,蒸汽中的热能通过涡轮轮转换为功。涡轮必须包括安装在轴承上并封闭于汽缸中的轴或转子。转子由汽缸四周喷嘴喷射出的蒸汽流带动而平衡地转动。蒸汽流撞击轴上的叶片。中央电站采用冷凝涡轮,即蒸汽在离开涡轮后会通过一冷凝器。冷凝器通过其导管中大量冷水的循环来达到冷凝的效果,从而提高蒸汽的膨胀率、后继效率及涡轮的输出功率。而涡轮则直接与大型发电机相连。 涡轮中的蒸汽具有能动性。蒸汽进入涡轮时压力较高、体积较小,而离开时却压力较低、体积较大。 蒸汽是由锅炉中的热水生成的。普通的锅炉有燃烧燃料的炉膛燃烧时产生的热被传导至金属炉壁来生成与炉体内压力相等的蒸汽。在核电站中,蒸汽的生成是在反应堆的帮助下完成的。反应堆中受控制的铀或盥的裂变可提供使水激化所必需的热量,即反应堆代替了常规电站的蒸汽机。 水电站是利用蕴藏在消遣的能来发电的。为了将这种能转换为功,我们使用了水轮机。现代水轮机可分为两类:脉冲式和压力式(又称反应式)。前者用于重要设备,佩尔顿轮是唯一的类型;对于后者而言,弗朗西斯涡轮或其改进型被广泛采用。 在脉冲式涡轮中,整个水头在到达叶轮前都被转化为动能,因为水是通过喷嘴提供给叶轮的;而在压力式或反应式涡轮中,水通过其四周一系列引导叶版先直接导入叶片再提供给叶轮(或转子)。离开引导叶片的水有压力,并且以一部分动能、一部分压力的形式来提供能量。 对于低于10,000千伏安的发电站而言柴油机是出色的原动机。其优点是燃料成本低、预热时间短以及标准损耗低。此外,其所需冷却水量极少。柴油发电通常选择用于满足少量电力需求,如市政当局、宾馆及工厂等;医院通常备有独立的柴油发电机,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 通过电线来传输电能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从下面研修目的目的架设输电线路又是必要的: 1.将电力从水电站输送到可能很远的负载中心; 2.从蒸汽站到相对较近负载中心电力的批量供应; 3.出于内部连接目的将电能在紧急情况下从一系统转换至另一系统。 传输电压主要由经济因素决定。实际上,当距离、功率、功耗固定时,输电线路中导体的重量与传输电压成反比。因此,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长距离传输时电压一定要高。当然,电压超高绝缘成本也就超高,要找到最佳电压必须通过减小导体横截面积来取得绝缘成本与经济节省之间的平衡。 高压传输通常使用配以悬挂式绝缘设备的高架结构。称为路标铁塔用于负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