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绿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知识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情感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2课时,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2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建议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

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648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水是原料萨克斯 1864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1)选叶遮光应先暗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接受光照的叶片,经过遮光处理后,再放入暗处2~3天。暗处理条件下,叶肉组

织不能合成淀粉,细胞内积累的淀粉大部分被呼吸消耗或以蔗糖形式运出叶片。由于叶片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

(2)对遮光——暗处理材料的光照时间应视光强度而定。实验当天的上午,强光照射3~4小时,下午实验效果显著;若上午使用实验材料,则必须在夜间用灯光照射处理材料,光线不强应延长光照时间。

(3)酒精脱色过程一定要采取隔水加热法(水浴)。当叶片在酒精里呈黄白色时,应先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事先准备好湿抹布,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慌乱。

(4)酒精脱色处理的叶片脆而硬,用热水漂洗的作用主要是使叶片经过水化处理而变软,并为碘与淀粉的反应创造条件。

(5)滴加碘液的同时,注意观察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

(6)处理好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并仔细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两个演示实验要力争演示成功,这两个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总结可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另外在进行演示之前要简要介绍实验装置和基本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有关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实际上是对光合作用假设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检验证明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设是成立的,从而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因此,教学时在每完成一个探索性实验之后,都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每个实验揭示的问题。当一组探索性实验完成后,应指导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问题。

第2课时在上述实验基础之上,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加以总结,让学生尝试用关系式的形式描述光合作用,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这样就得到了光合作用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光合作用概念形成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启发学生运用知识来说明或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和说明问题过程中领悟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难点: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过程:

引言: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有着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还得从柳苗生长之迷说起。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一定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一株大树那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丰硕的果实,都是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变化来的。果真是这样吗?怎样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科学家是通过探究过程寻求有关自然界各种问题的答案的,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也是如此。

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请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海尔蒙特的实验。

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重量增加74.5kg,土壤重量仅减少了0.057kg!(配合投影图)同学们,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板书:海尔蒙特柳苗生长之迷

说明柳苗的增重来自水)

提问: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讨论发言:可提到阳光、空气。看来,海尔蒙特的实验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研究助燃空气时,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扮演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和太阳,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表演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配合投影图)。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板书:普利斯特利钟罩内的实验说明植物能"净化"空气)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讨论回答引出下一个实验:阅读材料"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quot;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光的重要作用。(板书:英格豪斯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说明光的重要性)

提问: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

讲述:那么,在光照下绿色植物究竟释放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是否与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关呢?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阅读材料:"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此基础上,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对光合作用首次进行定量测定,发现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的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因此他指出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这也与海尔蒙特的结论相吻合。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绿叶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叶片中部分营养物质,然后把叶片的一部分暴露在光下,另一部分遮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遮光的部分叶片无颜色变化,而照光的一部分叶片显示深蓝色。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只有淀粉遇碘呈现蓝色,淀粉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它是一种有机物。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光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这样,柳苗的生长之迷也终于被揭开了。"

提问: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板书:谢尼伯发现光照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产物是氧;索热尔

植物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萨克斯发现光照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阳光;产物是淀粉和氧;场所是叶绿体。

探索光合作用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我们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做出了初步的解释。怎样检验我们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正确呢?我们来做一组探索性实验。(板书:二、探索光合作用)

萨克斯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发现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能够制造淀粉?

小组讨论: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能够设计出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为什么?然后用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思考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

发给每组一片经上述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请参与上述实验过程的同学进行说明。

但是如何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存在,直接用碘液滴在叶片上行不行?还很难回答。

指出:叶绿素可以溶解在酒精中,用隔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操作:将叶片上的黑纸片取下,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把小烧杯放入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将这一套装置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讨论:能否将装有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不能,酒精容易燃烧)

观察:加热过程中,酒精颜色的变化和叶片颜色的变化。直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分析说明:绿叶变成黄白色及酒精变成绿色的原因。

操作:将酒精灯熄灭,用镊子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将漂洗干净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几滴碘液。放置片刻。(此时将实验台收拾整理)

观察: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得出结论:经过部分遮光处理的叶片遇碘液后,见光部分呈深蓝色,表明有淀粉产生;遮光部分不变色,表明没有淀粉产生。说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由此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那么,光合作用还有其他产物吗?

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介绍实验装置,并让同学看到试管中上升的小气泡,解释排水集气法。然后用带火星的卫生香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请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气体?

总结: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

我们蒸馒头要有面粉、水和发酵粉作为原料,那么,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氧需要什么原料呢?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说明两套实验装置的不同在于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一个盛有清水,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分别取两枚叶片,进行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的处理后,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说明原因。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往水里吹气,能产生淀粉吗?可见,光合作用除了需

要光以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

演示实验: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实验,根据现象说明问题,得出结论。

以上实验验证了我们对光合作用的解释是正确的

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内容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圈存在的根本保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的另一项基本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个有机的整体,理解好了光合作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呼吸作用。

3、学情分析:学生在对绿色植物根茎叶三个器官的基本知识上,对叶的功能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4、设计思路:本节课借助课前实验探究,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中讨论得出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随后进一步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三、教学过程描述

光合作用发现历史

光合作用发现历史资料整理 一、传统史料---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发现 1.过去,人们一直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完全依靠于土壤。 2. 1648年,一位荷兰科学家范·赫尔蒙特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了盆栽柳树称重实验,得出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的推论。虽然他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了有机物的形成,但从此拉开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赫尔蒙特把90千克的土壤放在花盆中,然后种上2千克重的柳树,并经常浇水,5年过去了,柳树长到76千克重,而花盆中的土壤只少了60克。 3.早在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一文中,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可惜因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精辟的论断。直到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才提出植物生长时主要以空气为营养的观点。而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在1771年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坏”了的空气。 4.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恩豪斯(Jan Ingenhousz)进一步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气变“好”的作用,而其他所有器官即使在白天也会使空气变坏。这些实验结果为后来人们认识植物绿色部分和光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 5.1872年,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er)如何做实验证明光和CO2的必要性。 6.1804年,瑞士学者德·索苏尔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放出的氧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出的氧的总量,远远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由于实验中只使用植物、空气和水,别无他物,因此,他断定植物在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不仅需要二氧化碳,水也必然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他认为是CO 2 O乃是植物体有机物之来源。此结论不仅证实了海尔蒙脱关于柳树生长过程中合成植物和H 2 体的物质主要来自水的推论,而且把人们对光合作用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德·索叙尔实验告诉我们,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提出问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作出假设: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小组实验设计: 采用水浴锅进行隔水加热。 实验器材: 盆栽黑纸片、别针、酒精(70%-80%),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防火培养皿、防火湿布等。另外,配备水浴锅、大红花叶等。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酒精灯: (1)检查灯芯,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2)检查酒精量,灯里酒精应大于灯容积的1/4,少于2/3; (3)禁止事项: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不可用嘴去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 2、正确使用水浴锅:

工作时,按要求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按下调温按钮(调温到100℃),待红灯灭,绿灯亮表示恒温。水温高,注意安全。 实验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 遮光部分叶片颜色是(),没有遮光部分是() 实验结果: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分析和结论: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交流与讨论: 1、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答:是淀粉。

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建议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

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科学家 实验过程或结果 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1648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 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1771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1779 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1782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 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1804 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 水是原料 萨克斯1864 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

第六年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条件。(※)2.记住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公式。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养成爱护植被的意识。(一)光合作用的产物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请认真观看实验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该实验最终证明了哪两个问题? 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观察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放在光下后,会发现金鱼藻的周 围有气泡往上冒,气泡中的气体是什 么? (2)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到 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仔细观看《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海尔蒙特只用纯净的水浇灌小树苗,5年后重量增加 了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不到100克,说 明了什么问题? 2、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装置在光源下照 射一段时间后,采集相内二氧化碳浓度会, 说明 (三)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1、什么是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观察两幅图,回答: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哪些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达标检测] ()1.用盛水的烧杯装一些活的金鱼藻,放在暗室里一个月后,这些金鱼藻将A.正常生活 B.生长得很好 C.休眠 D.全部死亡 ()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A. 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存到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淀粉B有机物C二氧化碳和氧气D有机物和氧气 ()4、鱼缸中的金鱼藻的表面在阳光下会放出气泡,气泡中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空气 ()5、养鱼爱好者喜欢将一些新鲜的水草放在鱼缸里,其作用是 A增加鱼缸里的养料 B增加鱼缸里的氧气 C增加鱼缸里的二氧化碳 D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绿色植物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教学难点 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各种材料用具;提早栽培好天竺葵;课前1~2天组织学生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课前培训实验小组长;对学生进行实验中的安全教育。 学生准备在老师组织下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照射几小时;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老师指导下按小组分别进行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后照射。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请把目光聚焦大屏幕,把你看到的数据大声地读出来。准备好了吗?(大屏幕上依次出现5,50,500,5000,5000亿) 这5000亿不是人民币,也不是美元,但是它比美元、人民币都更有价值。它是什么呢?那就是每一年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约为5000亿吨。这5000亿吨有机物是什么?据前面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用数字5000亿引入课题,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一、合作探究 (一)提出问题 ①绿叶在什么条件下制造有机物? ②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 (二)作出假设 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进行假设。对于探究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作出假设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对于探究②学生因为对有机物认识不够,作出假设遇到了困难。所以我引导学生复习了有机物的种类,然后联系生活,做出假设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三)制订计划 关键需要做好两点一是设置对照。二是控制变量。一方面将实验原则和备选的实验用具提示在实验单上;另一方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实验方案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淀粉?直接将碘液滴到绿叶上行吗?→不行→为什么?→叶绿体色素的颜色会干扰碘与淀粉显示的蓝色→怎么办?→去除叶绿素→怎样脱去叶绿素?→溶解于酒精→课堂时间有限,如何能加快叶片脱色的速度?→加热(由于碘分子难以进入叶的活细胞用煮沸的酒精可以杀死叶片细胞,促进碘分子进入脱色叶片)能将叶片放在酒精中直接加热吗?→不能,不安全→怎么办?→隔水加热→要脱色到什么程度?→待叶片黄白色时(酒精变绿) 2.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寻找实验中的变量。 3.引导学生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重点分析如何遮光更合理。 方案一用黑纸片遮盖了两株天竺葵中两片不同的绿叶。 方案二用较大的黑纸片遮盖了一株天竺葵的一片叶片,形成同一株植物遮光叶片与见光叶片的对照。 方案三用相对小的黑纸片遮盖了一株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形成同一株植物同一片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的对照。实验还需要进行黑暗处理,但是学生在此很难想到这一点。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并不做过多提示,而是先放下这一步。接着往后讨论展示的方案。 4.学习小组对照课本,归纳整理实验方法和流程黑暗处理→选叶遮光→阳光下照射→摘下遮光叶片→酒精隔水加热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观察叶色。 设计意图对这些问题,想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方案,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步形成实验方案。 (四)实施计划 根据前面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假设,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为了保证实验在一内做完,黑暗处理和遮光照射由老师在课前完成,学生继续完成脱色及检验。为了缩短酒精脱色的时间,提前准备热水供学生隔水加热时使用。实验过程中为了确保学生酒精加热的安全,老师准备湿毛巾,并将酒精灯的注意事项标注在课件上和试验单上。同时老师加强巡视,及时指导学生规范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自己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 (五)得出结论 引导各组,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学生将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对于实验不成功,却依然能如实记录结果,认真分析误差的小组,老师大力表扬他们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肖倩倩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第六章第一节,共一课时。主要内容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探究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教学。本节内容的学习为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实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了植物基本层次结构中的细胞组织器官,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组成,但是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不是很了解,许多同学在小学阶段大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具体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光合作用如何进行,学生没有掌握。因此学生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本节内容。对下一节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 能力目标: 在学习前人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收集材料,锻炼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了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敢于修正前人科学成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说出光合作用过程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光探究资料 教师准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有关视频,挂图和课件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探究的实验材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1、〖引言〗“世界万物靠太阳”这句话对吗? 对于植物来说太阳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2、你了解光合作用吗?它是怎么被发现的 呢?具有怎样的过程呢?教师通过谚语,引 出本节课题。 1、对的,植物需要太阳进行 光合作用。 2、带着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发 现历程(一)范海尔蒙特实验1、教师出示PPT,展示出范海尔蒙特的实 验图,并呈现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描 述实验过程,思考实验结论 2、对于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大家有没有自 己想说的话?他的实验严谨吗?引导学生 思考实验的不足,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实验的 学习。 1、学生看图讲述实验过程, 思考讨论实验的结论。 2、学生对该实验进行思考, 意识到范海尔蒙特没有考虑 到阳光等其他因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练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练习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要求及练习 【第2课时】 (一)知识点要求 1.植物的光合作用(B) (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实质 A.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 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 取材——暗处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 注意事项:a、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 b、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a、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E.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气 原料条件产物 2.植物的呼吸作用(B) (1)呼吸作用的实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2)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C) (1)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着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 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 (2)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练习题(八年级)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依次是 A.氧和有机物、光能和叶绿体、水和无机盐 B.二氧化碳和水、光能和叶绿体、氧和有机物 C.光能和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D.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用黑纸对叶片进行遮光,经处理过的叶片遇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A.被遮光的部分B.见光的部分 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D.整个叶片都变蓝 3.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②③④⑤①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④③②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 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5.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6.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运

走、耗尽。 (2)此实验将和作为一组对照,来探究光合作用进行是否需要 (3)把经过照光处理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后,滴上一滴碘液,叶片将变色。 7.根据下面的资料,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十七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的重量只少了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惟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1)该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减少了,这主要是由于 (2)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哪些? 。 (3)柳树吸收的水分中,一部分作为合成有机物,而绝大部分则通过散失到空气中。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是。 参考答案 1.C 2.B 3.C 4.C 5.B 6. (1)淀粉(2)照光、遮光,光(3)蓝 7. 答案:(1)土壤中的无机盐被柳树吸收(2)光照、二氧化碳和温度等(至少答出2条) (3)光合作用的原料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教案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学习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4、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难点】 1、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导管的作用是运输__;筛管的作用是运输______。(书P64) 2、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书P52) 3、淀粉的特性是遇碘会变成_________色。 二、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116--118) 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既是生产有机物的__________,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 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___________ 中合成_________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合作探究】(参考课本P116--117实验) 研学问题一: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1.? 2.________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 作出假设: 1.绿叶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_________________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方法步骤: 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__处一昼夜。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__________起来。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光去片:移到太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洗:用________________漂洗叶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

沂源县历山中学生物导学案(初一下)(29) 班级姓名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主备人:李桂兰审核人:高和菊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检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二、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看课本P64-65实验,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目的是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然后搬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取叶片,去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里,,使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色。隔水加热的目的是,酒精的作用是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 观察叶色变化: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遮光部分遇碘液,说明。 三、合作探究的问题 对于一片叶子,让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四、巩固与练习: 1、李明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圆片将叶片的 B 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然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并加碘液处理,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叶片的绿色部分变成色。(3)加碘液处理后发现A、B两处都不变色,其原因是: A B . (4)C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5)实验结果表明和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五、达标检测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绿叶放到加热的酒精中的目的是: A、将叶肉细胞杀死 B、去掉叶绿素 C、便于碘液渗透到叶片内部 D、去除表皮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住的目的是() A、便于操作 B、作为对照实验 C、效果更好 D、去掉部分叶片 4、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 A、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使叶肉中的淀粉到叶片上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叶肉细胞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5、“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试验中,将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直至叶片变成() A、绿色 B、白色 C、黄白色 D、蓝色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脂类 B.蛋白质 C.淀粉 D.维生素 7、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 叶绿体 B. 叶绿素 C . 叶肉细胞 D. 叶片 教学后记: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共1课时。主要内容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探究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教学。本节内容的学习为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实质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植物基本层次结构中的细胞组织器官,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组成,但是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不是很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大概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具体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光合作用如何进行,学生没有掌握。因此学生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本节内容。为学习下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场所》做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探究,认识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并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在模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前人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发现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并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过程的艰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并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 通过探究发现过程,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有关图片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

有机物的制造

有机物的制造 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情感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教法建议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可以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实验结论海尔蒙特1648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柳的增重来自水普利斯特利1771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植物能净化空气英格豪斯1779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光的重要作用谢尼伯1782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CO2是原料,O2是产物索热尔1804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水是原料萨克斯1864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有机物是产物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应注意的问题有:(1)选叶遮光应先暗处理。应选择生长健壮,便于接受光照的叶片,经过遮光处理后,再放入暗处2~3天。暗处理条件下,叶肉组织不能合成淀粉,细胞内积累的淀粉大部分被呼吸消耗或以蔗糖形式运出叶片。由于叶片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从而为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创造了条件。(2)对遮光暗处理材料的光照时间应视光强度而定。实验当天的上午,强光照射3~4小时,下午实验效果显著;若上午使用实验材料,则必须在夜间用灯光照射处理材料,光线不强应延长光照时间。(3)酒精脱色过程一定要采取隔水加热法(水浴)。当叶片在酒精里呈黄白色时,应先熄灭酒精灯。一定要注意安全,事先准备好湿抹布,一旦出现问题不要慌乱。(4)酒精脱色处理的叶片脆而硬,用热水漂洗的作用主要是使叶片经过水化处理而变软,并为碘与淀粉的反应创造条件。(5)滴加碘液的同时,注意观察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6)处理好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在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方法之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并仔细观察和分析所看到的现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两个演示实验要力争演示成功,这两个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总结可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另外在进

光合作用发现史

光合作用发现史 1、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这一观点一直沿用到18世纪中期。17 世纪上半叶,比利时学者海尔蒙特所做的柳树试验,使他自然而然地相信:柳树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来自于浇灌的水。这个结论首次提出了水参与植物有机物制造,但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植物体物质形成的作用。 2、我国明代学者宋应星、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也曾指出:植物在生长时主要用空气当养分。但他们并未用实验证明这一判断。 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由于普里斯特利所做的这个出色的实验,人们把1771 年定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年代。但是,他并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是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当时有人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这个实验引起人们的关注。 4、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直到1785年,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5、1782年,瑞士牧师吉恩.谢尼伯证实了英格豪斯的发现,并指出植物“净化”空气的活性,除光合作用外,还取决于“所固定的空气”。 6、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研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吸收量、有机物生成量、氧气释放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他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总量和氧气释放量,远远超过二氧化碳吸收量。根据实验中除植物、空气和水以外,没有其他物质,他断定光合作用除吸收二氧化碳外,二氧化碳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 7、1817年,法国的两位植物学家,佩利蒂欧和卡文陶从叶片中分离出叶绿素。后来有人证明叶绿素对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当时人们用下式表示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 CO2 + H2O + 光——→O2 + 有机物质+ 能量 9、1864 年,法国植物生理学家鲍辛高特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精密地测定多种陆生植物,发现它们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体积的比值接近1。 10、1864 年,德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朱利叶斯.萨克斯用实验成功地证明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中形成淀粉。他先把绿叶放在黑暗中数小时,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叶片中的物质的输出和呼吸代谢的结果,使原先存在于叶片里的淀粉消失。然后把经黑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叶片仍然置于黑暗中,经过一定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子,结果发现处于黑暗的一半叶片无颜色变化,而曝光的一半叶片显示出深蓝色。这是由于碘与淀粉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结果。 11、1880 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把装有水绵和嗜氧细菌悬浮液的载玻片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里,然后照光。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嗜氧细菌向被光照射到的水绵的叶绿体部位集中,从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结构是叶绿体。在另一组实验中,他把一个棱镜放在光源与显微镜台之间,用光照射水绵,结果发现位于蓝、红光下的叶绿体周围细菌最多。藻中的叶绿素吸收蓝光和红光,恩吉尔曼得出结论: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接收光的色素。 12、1939 年,英国的希尔发现从破碎的叶子中分离出来的叶绿体,一旦加入人工电子受体(如高铁氰化钾),照光后便会释放出氧气,这就更直接证明了氧气是从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13、1938年,美国的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首先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氧气的来源,它们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练习

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要求及练习 【第2课时】 (一)知识点要求 1.植物的光合作用(B) (1)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实质 A.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 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 取材——暗处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察 注意事项:a、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 b、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a、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能重新燃烧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E.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植物的呼吸作用(B) (1)呼吸作用的实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2)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 (3)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C) (1)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

增强,产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 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 (2)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浓度、水分。 (5)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提高大棚中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①增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②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③适当降低夜间的温度 (6)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解释某些地区水果甜度高的原因: ①光照强度大 ②昼夜温差大 (7)运用呼吸作用的原理保存种子、水果、蔬菜的方法: ①降低温度 ②减少氧气含量 (二)练习 1.下列植物不含有叶绿素的是() A. 青椒 B. 黄瓜 C. 韭黄 D. 蒜苗 2.将绿色水草放在金鱼缸里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养料 B. 增加氧气 C. 保持水清洁 D. 美化鱼的生活环境 3.下列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组生物是() A.地钱和蘑菇 B. 松树和柳树 C. 草履虫和酵母菌 D. 细菌和各种昆虫 4.生产上常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大棚中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B.增加氧气的浓度 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D.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5.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把盆栽天竺葵在实验前一昼夜置于暗处目的是( )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 粉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提出问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作出假设: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小组实验设计: 采用水浴锅进行隔水加热。 实验器材: 盆栽黑纸片、别针、酒精(70%-80%),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防火培养皿、防火湿布等。另外,配备水浴锅、大红花叶等。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酒精灯: (1)检查灯芯,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2)检查酒精量,灯里酒精应大于灯容积的1/4,少于2/3; (3)禁止事项: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不可用嘴去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

2、正确使用水浴锅: 工作时,按要求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按下调温按钮(调温到100℃),待红灯灭,绿灯亮表示恒温。水温高,注意安全。 实验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色;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记录: 遮光部分叶片颜色是(),没有遮光部分是() 实验结果: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分析和结论: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交流与讨论: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案

生物学科教案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了解绿色植物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 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突破: 教学活动从光合作用的实验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技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联系实际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光合作用课件,盆栽天竺葵,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器皿,石棉网,镊子,火柴,三角架等。 学生准备:黑纸片,曲别针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激趣导学,提 出问题,导出新课— 阅读教材,概 括实验方案实验探索 合作交流,研 讨得出结论

教学互动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 不吃饿的慌”。动物也是如此, 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那么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食物从何而 来?难道绿色植物就不需要食 物吗?非也,绿色植物每天也需 要一定的营养,它不仅能自己供 给自己食物,而且同时还给地球 上其他几乎所有生物制造了食 物,养活着我们。可以这样说: 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地球上其 他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占有 多么重要的地位。那么,究竟绿 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制 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又需要什 么样的条件?我们今天就用实 验来探究一下,找出这些问题的 答案。 打开学生思路,学习热情浓厚 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打开 学生思路,启 发学生思考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激发学生通过 探究问题答案 的兴趣,培养 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观察 能力和思维判 断能力,增强 合作精神,树 立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 了解课前准备情况(即P119实 验1.2的操作)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0实验 步骤 布置各小组按实验步骤进行操 作,交待实验时注意安全,进行 实验指导,同时投影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选用健壮的天竺葵 做为实验材料? 2、为什么把天竺葵在实验前放 黑暗处一昼夜? 各组都按要求去做了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对教材全 面理解后,归纳概括实验步骤: 取材→暗处理→叶片部分遮光→ 光照→取叶片→酒精脱色→清水 漂洗→滴加碘液→清水冲洗。 学生动手、动脑完成实验 A: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B: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隔水加热。 C:用清水冲洗叶片,并把叶片放 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D: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变 化。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健壮的天竺葵生长旺盛,可以 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使得实验效 果明显。 2、消耗叶内贮存的有机物,否则 不知淀粉是实验中制造出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