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行政与法之间的关系

浅论行政与法之间的关系

浅论行政与法之间的关系

摘要:概述了行政和法分别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阐述了误解两者关系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在当前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合理处理行政与法的关系,积极地同时推进法制工作与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达到推动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行政与法的相互促进关系将推动社会的进步,把握不好这种关系便会影响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进步,只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行政与法的关系,立法工作坚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提升并规范行政水平以及加大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才能使行政和法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行政;法;依法行政

一、行政与法关系的争论

法,是由统治阶级制定和颁布实施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所以可以说法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国家职能而制定的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的过程。法与行政的关系,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如何应用法及哪个优先的问题,是让法来规范行政行为还是让行政行为来左右法的实行。“法律优先还是行政优先”这是问题的焦点。[1]在封建专制时代,行政行为几乎全由个人意志决定,具体说就是封建君主的意志或命令决定行政行为的实施,法的作用很小,君主的意志和命令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所以,在封建专制时代是专治而非法治。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民主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法在社会生活及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今,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是各国行政法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的限制权力观念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依法行政观念都旨在确立

和有效处理二者的关系。其实,行政概念与法本无关系,行政即是政策的实施,它与国家同时产生,并不是没有法律的允许就不能行政。实际上,行政(机关)能够根据自己的主动权实现其固有的意思。比如近代以前的专制时代,封建领主、专制君主以布告、赦令等所谓的“法规”行政。法国大革命以后的近代国家,开始“根据法的合理性来制约行政的随意性”。由此,近代行政法学得以产生。与此相适应,也出现了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2]在日本,对行政与法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行政先于法。“事实上,行政(或一般国家活动)即使在法律规范未存在时也能够存在”。二是法先于行政。“先行存在的是行政法,而不是行政”。[3]实际上,这两种观点的争论已偏离了行政与法关系的实质,行政与法的关系的实质是法支配行政还是行政支配法的问题,而并非二者时空上存在先后的问题。

在我国,共和国建立以后,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统治,“人治”行政逐渐减少,“法治”行政的理念开始慢慢树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法治”观念正渐渐地取代“人治”观念。

目前在我国,法与行政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行政,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的随意性和扩张性,用行政来促进法律的完善和进步。这里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必须守法,法支配和控制行政,法律优先,而不是行政大于法或优先于法。二是法治与行政的协调一致。依法行政是指法律保障行政的顺利实施,使行政行为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法约束行政的手脚。行政行为要有利于或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成熟,而不是去干预法律正常行使其规范、约束行政权力的职能。

二、行政与法关系的理论分析

0. 行政与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行政与法都是国家实现管理职能的手段,一方面行政必须依法,另一方面行政过程中可以发现法律存在的问题,促进法律的完善。同时,法与行政各有其运用的范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不能替代。法律之外有政策、道德、宗教、习惯等调整系统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行政之外又有立法、司法等实现国家职能。此外,还存在一些社会自治领域。从历史上看,专制君主或者封建领主无需依据法来进行活动,他们实行的是专断统治,即使有法,法也只不过是行政的仆人。在近代,行政与法开始有了一定的结合,为了革除行政领域里的人治陋习,法国革命后的近代民主国家都相应地确立了以行政法治(或依法行政)为内容的法治国家原则。[4]从逻辑上讲,行政与法在范围上并非完全吻合。行政与社会联系很紧密,它以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为主要职能;而法律则是人们凭借其理性而设计的一种行为规则,因“有限理性”导致这种规则设计具有不周延性、模糊性和滞后性等缺陷。“法律永远落后于行政”,“生活永远走在制度的前面”,立法投入再多仍难免存在疏漏和滞后现象,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缺少具体法律规范难以调整的“法律空白区域”,如果一切行政活动都需要法律的依据,则法律将泛滥成灾,以致行政机关的机能麻痹瘫痪。即使在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也要积极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是由现代政府的职责所决定的。[5]行政往往是法律的先声,这在行政立法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即有关行政管理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通常先由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和规章进行调整,这就带有“试验性立法”的性质。待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以后,再由立法机关制定正式的法律取而代之。同时,行政与政治还有着一定的联系,美国行政法学家古德诺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除了具有从属法律性的特征外,其政治性也较强,它不仅受法律调整,还要受政策和上级命令的影响。我们在考察法与行政的关系时,不能剔除这些因素,否则,就易一叶障目,影响考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 关于行政与法关系在观念上的误区。

在法与行政的关系上,我们应排除下列误解:第一,法律万能论。这种论调篡改了法律适用的时空,片面夸大法律的作用。第二,将法律保留的范围误解为是全部保留,认为所有的行政都要受法律的调控,坚持无法律即无行政。这样会导致两种恶果:一是法为了达到完全支配行政的目的,立法上势必亦步亦趋,贪多求快,贪多求全,在数量上不断膨胀,而质量低劣,漏洞颇多。其实,要求所有的行政都严格受法律控制,都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只是一种不切实际

的幻想。因为即使立法的速度再快,数量再多,也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所有

领域。正如日本行政法学者南博力所言,行政是“有生命之物”,它是现实的

产物,社会的需要,而不像法律是规范的结果,民意的表达。作为民意表达结

果的法律,不可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不可能完全满足或随时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判断行政行为是否有效,不能只看它是否有成文的制定法规作依据,而应看

它是否能取得人民积极主动的承认和合作。[3]第三,认为行政无需受制于法,法律只会捆住行政的手脚。行政具有能动性,它总是较为活跃的,而立法具有

周期性和稳定性,不可能在所有的行政领域都有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作为行政

的依据,但这并不等于行政就可以无所作为或为所欲为。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要求行政要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得违背法律;在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 要求行政要在宪法和组织法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按照法的原则和精神行事。即:有规则,行政得服从规则,如无规则,行政得遵循法的原则。[6]实践证明,一些基本的法律原则,如人权保障原则、诚实守信原则、信赖保护原则、

不违反比例原则、平等对待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对行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约

束作用,堪称是有效克服行政专断、行政滥权、行政失职、行政疲软等行政陈

疾的一种“理性补剂”。

2. 观念上误区的现实表现。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处理法与行政的关系上,存在一些违法的现象,可将其归结为几个方面:(1)抛开法律而进行的行政。即在执行行政公务时,把法律当摆设,无视法律的存在,搞家长制,一言堂,凭主观和随意性来进行行

政或者凭感情、凭关系办事,这都是违法行为。(2)躲避法律去行政。即在执

行公务时,逃避法律或者钻法律的空子。因此必须正确对待并坚决纠正行政管

理活动中的“避法”行为。(3)改变或曲解法律而行政。即在执行公务时,行政机关表面上看是遵守某一法律,实际上是改变或曲解法律的本意,造成事实上

的行政违法行为。(4)以法代政或以政代法。即在执行公务中,用法律法规代替行政,或以行政命令等代替法律法规,把法作为行政的一种手段,以法的强制

性和稳定性来维护行政的权威性,保证行政执行的高效率。这种做法看起来有

道理,其实则不然。因为其会损害法律及行政的权威性和严肃性。(5)利用法律而行政。利用法律而行政即以法行政。行政主体把法律作为一种手段来管理

公共事务,它强调的是行政相对人应服从行政机关的管理。其实质是把法律作

为行政的一种从属性工具,从而歪曲了行政与法的关系。事实上,法律既治“官”、治“权”又治“民”,而重在治“官”、治“权”。

3. 行政与法关系误解的社会危害。

造成上述违法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均存在着对法和行政关系认识不清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一些危害结果:一方面使行政行为低效或失效;另一方面使立法精神得不到贯彻。如:浙江省乐清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给德力西集团一主要领导开出101万元社会抚养费的罚单,2007年1-6月乐清市社会抚养费达到了 2. 98亿元。另据数据显示,温州市2005年征收社会抚养费1.8亿元,2006年达2. 2亿元,温州市总人口占浙江省1/6,违法生育人口占全省违法生育人口的一半。[7]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立法的目的之一便是控制人口增长,而这样的行政既不是高效也没有实现立法精神。

三、提高认识,正确处理行政与法的关系

现实中的问题反映了人们对行政与法的关系的认识不足,要正确处理和运

用行政与法的关系,必须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形成正确的观点及处理方法,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制文化氛围和理想的法制环境。环境造就人,但也造就了一些违

法者。当前,正是因为不良的法制文化的氛围和环境,才使得行政违法现象比

较普遍。因此,耍有效预防和遏制行政违法的根本办法是改善法律实施环境和

法制文化氛围,同时从行政机关内部和外部形成有利于依法行政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加强对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

他们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水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

行政法治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对行政机关的运行和行政公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行政公务人员除了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

知识水平外,还必须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法律运用技能,这就必须通过

法律的教育和培训获得。

再次,要加大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监督。对此,我国己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包括人大监督、党内监督、社会舆论监督、

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等。但笔者认为,监督不要局限在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的问题上,而是要深入监督其在行政过程中对法律的掌握和运用的正确性和合

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法治和德治并举。预防和遏制行政违法行为,法治是根本,但德治

也很重要,它是法治手段的必要补充,两方并举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注

重法和行政的关系的同时,了解德育在其间的重要性。道德约束也是在行政过

程中进行监督的对法治的一种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罗豪才.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M] //罗豪才.现代行

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C2]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人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C3]南博力.日本行政法[M].杨建顺,周作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8.

[2]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 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刘增棋,李江.行政规章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 罚单能否吓倒“富人超生”[N].华商报,2007-08-11 (10).

如何处理政府机关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政府机关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民法治意识、维权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愿意将矛盾纠纷交给法律评判处理,对司法工作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关注和要求,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杭州胡斌飙车案、上海杨佳案、我爸是李刚案、陕西药家鑫案,以及老人跌倒系列案件,都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类似的案件中,如果政法机关不能及时回应质疑,就有可能导致"舆论审判"和"道德审判",从而对司法工作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新闻舆论也成为政法机关规范行为、转变作风、纠正失误、提升执法水平的重要驱动力。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体,一个作为党和政府的权利代表,一个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两者毋庸置疑地共同利于矛盾的最前沿阵地,为国分忧,为民解难。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工具,担负着对各行各业实施新闻监督的职能,政府机关的执法、服务活动、队伍管理同样在其监督之列,两者之间的摩擦、冲突也时而发生。在一些地方由于媒体的失实报道和负面报道较多,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新闻媒体的监督是政府机关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需要。 新闻媒体的监督是政府机关加强队伍管理的需要。 新闻媒体的监督是政府机关推动政府公共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的网络媒体时代中,舆情形成、发酵、形成沸点的时间更短,政府机关要遵循"黄金4小时"原则,就是最好在4小时内就要做出反应、表明态度、采取行动。一方面,大背景强调政务公开,通过公开保公正;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机关干部意识的进步。所以,政府机关要以积极心态面对舆论监督,推动各级领导加强舆论引导意识,提高每一名机关干部面对舆论时的处理能力。

2021年浅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

浅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否,如何实现和谐,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①。下面就针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谐发展自然规律 当年阿姆斯特朗在登陆月球时,回头望了望地球,他说他不知地球原来这么的美丽动人。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短短的只出现了几千年,却几乎摧毁了她的美貌。地球,是美的,但在人类文明日渐蓬勃发展的同时,她渐渐凋零了。人与自然太微妙了,曾经不知道大自然的强大,当我看过电影《正负2度C》的时候,我惊呆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竟然是这么的不堪一击,例如,人口的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这会导致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②。我们人类又能阻止得了这一切的发生吗?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保护、预防、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地球,改善大自然,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演化一直是自然过程。在人产生并且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中加入了人为因素,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主的实体;既受控于自然,也在改造着自然。 1.1自然对人的影响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③,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1.2人对自然的影响 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受制于自然,同时又给自然以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基本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施加积极的建设性影响,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一、辨证的自然观 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ISSN1009-8976 CN22-1322/C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卷第1期 J.Ch angchun Inst.T ech.(Soc.Sci.E di.),2004,Vol.5,No.1 4/24 11-12浅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张红梅 (长春工程学院院办,长春130012) 摘 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与地理环境的双重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实际上是通过人化自然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人化自然;生态危机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04)01-0011-02 近代以来在向自然宣战、向自然索取、为自然立法等思想作为主流观念盛极一时的文化氛围下,并不能蒙蔽所有人的睿智。在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弥漫西方世界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冲决“理性”的屏障,对西方传统的天人对立、“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理性”支配一切等错误观点进行了彻底清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批驳了康德、黑格尔等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认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阐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摆正了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如今,当我们面对全球的生态危机,寻找解决它的理论依据时,重温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深深体会到她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洞察力。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双重性与地理环境 的双重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认为人既是社会动物,也是自然存在物。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主体“自身 收稿日期:2002-12-22 作者简介:张红梅(1964,4-),女(汉),长春,副教授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0431)5954954。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2] 另一方面,地理环境又被人类加以改造,成为主体活动的对象。人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活动,促使“自在的自然界”转化为“人化的自然界”,在改变人类身外的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的自然。所以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构成对立统一关系,当他的活动作用于自然并改变了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 人类所面对的环境也同样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种自然存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作为自然存在,它具有自然的外在性的一面,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它是人劳动生产的对象,成为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它又具有社会的属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主体的作用,所以地理环境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参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而且它还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在社会影响下运动变化。正因如此,在我们考察环境问题时,就不能不看到这种双重作用。既要看到自然原因引起环境的变化,又要看到社会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变化。 环境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因社会因素引起的变化,日益令人关注,这是人类随着高科技发展而带来的新问题。如在农业生产中,以往人类基本是依据自然条件:阳光、空气、土壤、气候、水份;而工业文明产生后,农业生产的规模、水平都发生了变化,人类使用的新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肥料既可能增加产品的产量,但又有削减土壤肥力、改变产品质量的可能。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整个环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只注意了人类及其社会需要,而对人类实践的结果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却缺少深入的考证。其实,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要“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4]而在实际中,这恰

海外华人作家书写中国形象的叙事模式以严歌l苓为例

海外华人作家书写中国形象的叙事模式以严歌苓为例 [内容摘要]海外华人写作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家国关怀,这既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海外华人作家在特殊的文化境遇中做出的文化选择。而不同的文化身份使得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有着不同的切入角度和书写模式。严歌苓作为优秀的华人作家,以历史记忆对中国形象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中国形象;历史记忆; 王德威在《想象中国的方法》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讲到:“由涕泪飘零到嬉笑怒骂,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之命运,看似无甚枚关,却每有若合符节之处。在泪与笑之间,小说曾负载着革命与建国等使命,也绝不轻忽风花雪月、饮食男女的重要。小说的天地兼容并蓄,众生喧哗。比起历史政治论述中的中国,小说所反映的中国或许更真切实在些。”尽管中国形象确实是一个具有多重的矛盾和歧义丛生的概念,但就文学而言,一直都充当这一形象的实践与阐释。中国文学中一直就有一种极其浓郁的家国关怀,尤其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路途,在强烈的向往与焦虑之中,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书写了自己心中的中国形象:梁启超的理想是一个“少年中国”,在胡适的眼中,古老的中国仿佛是一个沉睡了太久太久的“睡美人”,只有来自西方文明的神奇的一吻方可将其唤醒,而在鲁迅看来,中国是一个无比郁闷的“铁屋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奋力将其摧毁。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会在这一维度上留下自己的发言。“如果从形态的角度来看,

所谓文化有两个层次,其一是指精神文化,亦即哲学、宗教、艺术所体现的某种精神意识;其二是指社会文化,亦即某一民族的历史中具体的生活方式、行为结构、社会组织、实用技术、民俗习惯、礼制宗法等,。不难发现,在对中国形象的呈现中,这种种的文化质素都可以包括在内,正是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形象成为从文化和审美两个层而上理解文学时的一个交汇之处。 海外华人作家,作为在异乡的漂泊者,始终都与身处的社会、文化存在着隔阂与疏离,转身注视曾经的祖国,在时间与空间的重重阻隔之下,也有了别样的出口。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境遇中,海外华人作家在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上必然有其独到的切入点。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从文本中的中国形象入手,来考察海外华人写作的种种文化心理机制的可能。本文正是通过对严歌苓这位海外华人作家的典型文本的细读和分析,梳理出在其小说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并通过对其人生遭际和文化心理的把握,力图窥一斑而见全豹,寻找到海外华人作家在书写中国形象时的主要叙事模式。 严歌苓是一位“旅美作家”,她有着长久的大陆成长经历,很小时就作为文艺兵在部队里生活,对那个时代显性的和隐性的规则都有着切实的体会,自九十年代去美国读书生活,可以说,不同的的生活和文化给了她很大的震动,使她的写作在原本就敏感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应该说是在她旅美以后的作品中才清晰起来的,也许只有处身于国外,才会有更多的心志和精力为自己身后的国家所吸引,而在这样的一种迁徙之后,严歌菩在其小说文本中呈现出的“中国形象”更多的具有“历史记忆”的特征。 《人寰》是严歌苓在美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及身在其中的中国人的情感、命运的言说。小说以一种极富意味的形式展开。“我”是一个四十五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 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

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简论地域文化对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 刘超091120080 南大物理基地 摘要本文简要讨论了地域文化在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地位。浅层分析了古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语言运用的差别,地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影响。另外讨论了作者的个性在其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学作品作者个性 引言 地域文化对现代作家和当代作家的影响很明显,很多人在评论一位作家的作品是,都会结合这位作家的出生地或生活的地方来分析。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来看,区域文化作为区域历史的投影总是深深地烙印在生于斯长于斯世代相传永生不灭的群体身上,而这群体又借助于人的生活和心理因素把这种文化复印于每个单个的人的身上,从而铸造出一个个既凝聚着区域的历史文化内容,又活动于现实社会中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人来。这样一来,每个个体虽然因为生命的有限而不能直接面对该群体所面对过的全部历史,但又成了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的鲜活的载体。因此,我们要研究一个作家的文学世界,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透过纷繁的现象,去深入地透视和把握这个作家在其生命的初始阶段所经历的那个具体的感性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以及这种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深深烙印于这位作家身上的文化心理特征[1]。但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评价却很少会提及作者受到了生长地的区域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的建立,在语体上以现代白话文取代了具有超越地域书写性质的文言文,使得地域文化经验的呈现成为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主流对“写实性”的重视,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对生活的观察和描摹,使得地域文化经验的呈现成为了现实。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贡献出一大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人物、故事、场景、细节等,一些作家以文学的地域色彩作为明确的追求目标,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学现象。无疑,这一切拓展了文学探索和表现的领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道风景线[2]。白话文取代文言,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得方言大量出现在小说中,这样使得小说更加真实更具有地方特色。鲁迅《阿Q正 传》里的大量对话都有方言色彩,比如“阿Q ,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阿Q 忽然抢上去,对伊跪下了。“阿Q ,你的妈妈的!你连赵家的用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害得我晚上没有觉睡,你的妈妈的!……”这些都使得阿Q显得非常真实的活在某个地方。沈从文《萧萧》里“我唱花狗大告我的山歌。”,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对话很能使小说更亲近。 [1] 《沈从文论》王继志1992年4月 [2]

浅论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浅论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以中国为例 内容摘要:媒体和政府的关系向来错综复杂,说不清道不明,很耐人寻味。不同的国家,媒体和政府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简要说明一下媒介和政府之间的几种关系,然后以中国为例,着重探讨一下中国媒介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阐明现代媒体与新型政府之间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如果真能达到这样,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繁荣昌盛,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的美好。 关键词:媒体政府和谐的关系 是有了媒体之后才有政府,还是有了政府之后才有媒体,或者还是二者是一起诞生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没有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政府和媒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是谁先诞生的,双方谁都离不开谁。媒体就像是政府的小情人,时而乖巧妩媚,对你言听计从,千依百顺,时而怒目相向,对你百般苛责,令你难堪。但是这些都不是和谐、理想的关系。举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媒体和政府之间和谐的关系我觉得应该就像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双方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举案齐眉,互补干涉,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政府和媒体是相互依赖的。政府需要媒体来帮助自己把握舆论的方向,控制民众的思想,而媒体则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才能不断发展。媒体如何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能让政府依赖?关键就在于媒体的影

响力,简而言之就是媒体的力量。媒体是一种政治思想的宣传教育工具,还可以用来作为社会沟通的渠道和途径,也可以运用舆论监督的方式,来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半导体技术、海底电缆、喷气式飞机、卫星通讯、光缆、VCRS、VCD、DVD、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无线上网等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内容传播出现了多种新形式。现代媒体是国际政治斗争角斗场上不容忽视的一种力量。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现代媒体对时间的报道、传播深深地影响着公众对事件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判断。现代媒体不仅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而且还有能力通过事实和信源的选择及有倾向性地提供信息和观点,影响公众在某个突发性事件或重大问题上采取的立场。现代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过程。现代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给人类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知识的爆炸。这种知识的剧增是否削弱了人类理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破坏一个有效的政府乃以生存的基础——公共智慧?现代媒体制造的是即刻的公众情绪、即刻的公共舆论和即刻的公众压力。这些力量使决策者们再设计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重大决策面前,没有思考的时间的空间。 媒体对公众重要的影响是激发情绪,并对政府决策带来严重后果。比如,在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媒体对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正面报道赢得了公众对政府的高度支持;而媒体对美国侵略越南的负面报道使公众对美国政府的决策出现低度支持。同样都是非正义事件,但是

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答案

一、单选题 1 清代康熙年间为了编纂《全唐诗》,在今天的哪座城市建立了诗局,聚集江南文人进行《全唐诗》的编纂和刊刻? A、 杭州 B、 扬州 C、 苏州 D、 镇江 我的答案:D 2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荷兰琐伏西番锦,怪怪奇奇洋货街。”诗歌中的“琐伏”是指什么? A、 黄金打造的锁片等饰品 B、 玉石雕刻的兽形摆件 C、 鸟的羽毛编织的衣料 D、 来自欧洲荷兰的玻璃工艺品 我的答案:C 3 下列有一部著作不是出自黄宗羲之手,它是()。 A、 《明夷待访录》 B、 《明儒学案》 C、 《晚明史籍考》 D、 《南雷文定》 我的答案:C 4 在宋代,苏轼有诗曰:“天下西湖三十六。”下列哪个城市没有西湖? A、 浙江杭州 B、 江苏苏州 C、 安徽阜阳

广东惠州 我的答案:B 5 《春在堂全书》是哪一位学者的著作集成? A、 俞樾 B、 俞平伯 C、 俞陛云 D、 章太炎 我的答案:A 6 《朴巢诗文集》是哪一位文学家的诗文作品集? A、 钱谦益 B、 侯方域 C、 冒襄 D、 吴梅村 我的答案:C 7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 高适 B、 杜审言 C、 陈子昂 D、 岑参 我的答案:C 8 在历代诗人所作的以南京为题材的咏史怀古诗歌中,下列哪一个意象一般不会出现?A、 乌衣巷 B、 白鹭洲 C、 燕子矶

馆娃宫 我的答案:D 9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的总集。 A、 《花间集》 B、 《尊前集》 C、 《草堂诗余》 D、 《酹江集》 我的答案:A 10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哪一位著名词人的名句? A、 冯延巳 B、 柳永 C、 欧阳修 D、 李清照 我的答案:A 11 《题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A、 清代顾炎武 B、 宋代郑思肖 C、 宋代陆游 D、 明代于谦 我的答案:B 12 下面哪位诗人提出了“四声八病”学说? A、 谢朓 B、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自然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生产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进步进程。都是,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些列后果。 现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一、土地遭到破坏;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的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严重的矛盾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简单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必须保护环境,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也意识到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相继做了一些列政策来保护环境,中国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 ,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政府与媒体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路径分析

新闻与传播研究 NEWS RESEARCH 政府与媒体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路径分析 □刘海旎 【摘要】本文基于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从政府对媒体的规范与引导和媒体对政府的支持与监督两个方面对我国当前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政府部门对媒体角色定 位不准、个别政府官员缺失媒介素养、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提出通过提高政务人员媒介素养、建立 完善的媒体管理机制等途径,在服从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在平等对话的动态平衡中,在遵循媒体发展 规律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下,实现政府与媒体之间管控与合作相协调,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政 媒“合作伙伴关系”。 【关键词】政媒关系;模式构建;合作伙伴关系 “政媒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伴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不断演变①。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相对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媒体高度依附于政治,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是其政策宣扬的有力“喉舌”,政府与媒体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尤其是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力量迅速壮大,媒体的角色已经 成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 政府的各种理念和政策进行广泛宣 传,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传 播政府正面形象;另一方面站在公 众舆论立场,反映民心民意,对公 共服务体系进行评价,在客观上形 成舆论监督的同时,对政府形象有 时也会产生消解作用。政府与媒体 之间的关系自然由以前的单向管 控,转向相互依赖。这就要求人们 对传统的“政媒关系”重新进行审 视,探讨如何建立一种更加符合时 代发展的新型“政媒关系”。 一、合作伙伴:“政媒”关系 的核心理念 "伙伴关系"(Partnership) 的概念最早始于1994年,彼时冷战 结束不久,北约就开始推行“和平 伙伴关系计划”,提出与非北约国 建立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说 法自此提出③。它最初是一种国际政 治关系学术语,指在国际交往中, 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 种合作关系,又被称为“合作伙伴 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 【作者简介】刘海旎,陕西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制卿知/区19年第03期|17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悄悄地报复人类。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发展 前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面对种种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应该真正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 (1)树立生态自然观念 首先要树立起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自然有限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 三是要树立起自然伦理观。所谓自然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 (2)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

浅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按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对自然界有依赖性,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但人又是社会存在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本质。这集中表现在人具有理性、道德和劳动的能力,表现在人们之间通过语言中介沟通与交往,表现在人生产与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劳动存在物、理性存在物、道德存在物和语言存在物的人,不仅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具有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点。 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和一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然的本质的立场,即把人看作自然存在物,同时又受到外部自然的限制。同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也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人是自然之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曾经说道: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人本身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其次,自然界具有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性,遵循自己的客观规律。有自觉意识的人虽然能够通过认识和实践改造自然,但这并不表明自然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认识和实践,因为人的实践改变的仅仅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形式和自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特点,而不能创造自然物质及其规律。再次,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来源。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同时,也强调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因为“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另一方面,自然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生活资料,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靠自然界而生活。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受到人的价值观念、认识能力、实践经验和水平的制约,也受到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制约。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孤独的个体与外在的自然的纯物质性关系,也不是基于人的感觉的直观性关系,而是以实

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修改后)

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 政府和媒体产生的正向性与负向性关系 文学院新闻传播 铃木美穗 在我的了解中,日本一般的媒体都会对政府机关包括执政国家政治的党进行对立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与政府的正向性和负向性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哪种方向取决于政府与人民的相互信任度等。 我认为不但我自己这么想的,也是整个日本国民都感觉地到的。 因为日本人民每天都会接触媒体发行出的各类信息,根据我的调查来讲,日本国家人民每天都有看报纸的习惯,95%的家庭每天都会买报纸。在日本,报纸是一个浸透到全国性的信息传播媒介。从这方面不仅能看到日本国民与媒体的密切关系,也能了解到让人非常信任的日本媒体,它代表的是人民的意愿。 还有我们每个人民脑海中都存有一个概念,媒体就是人民与政府的喉舌。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人民想知道的信息一定要真实地向人民报告。由于有日本的三法保证有关言论与表现的自由,日本国民能知道最真实的信息。媒体就是需要绝对的真实性。否则没资格看到和听到媒体的信息。 那媒体如何能够了解到人民所需求的信息呢? 这其实很简单,比如日本的一个电视台——NHK,根据传播法第20条、国内传播、国际传播与并列的NHK的业务3根柱子之一,有如下的规定:“必要的传播以及其接受的进步進发达调查研究”,何况在第81条“协会为受众进行定期的科学地民意测验而,必须得公开此结果”。由于以上的法律规定,NHK每个月都会进行民意测验,每时段引起最大争论的社会性,政治性的问题,人民所心怀的意见或把与生活相关的形形色色的实感调查等,把这些问题的结果当成报道节目所需要的新闻材料。 NHK以人民的政治意识调查为目的,每个月通过电话进行民意测验,关于国民的支持内阁或政党等。如下的调查是内阁支持率的表格,红色表示支持,绿色表示不支持。管内阁是民主党,野田内阁是自民党。 通过这些紧密真实的调查,人民能最迅速和最形象地了解到最关注的信息。

浅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浅析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 面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我国的能源状况尤为严峻。虽然我国国土辽阔、矿产丰富,但由于近些年来人们资源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对矿产的保护与高效率利用,政府措施不得力等诸多因素,我国的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多种矿产开采殆尽、利用率偏低,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