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册教科书的背景知识:

人类活动粗略地分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所以人类历史可粗略地分为经济史、政治史和文化史。

必修1是政治史,必修2是经济史,必修3是文化史。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

文化是个大概念,包括思想、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各种制度等。

必修1、必修2已经涉及到文化史。必修1中的各种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科举制等)、第6课罗马法和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必修2中的各种经济制度(如井田制、均田制、专卖制度等)、“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和三次工业革命等,都可以归属于文化史范畴。

所以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只是相对的划分。

从必修3目录看,教科书的文化史包括了思想、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教育等七类。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文化是社会变迁的镜子,是映像。

本单元的背景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最高成就,如向有“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先秦散文”一处也有换为“诗经、楚辞”之说的。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也有“先秦诸子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清代朴学”之说。

以上“七学”中,至少有“四学”与儒家的演变有关,故儒学(儒学者,儒家学说之简称。亦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本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即是讲儒学之演变。

先秦诸子之学中,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其中较早的一家,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人。到战国后期,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之学中的显学(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相反,隐学则是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显学不仅指盛行于世而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更是指文化内涵丰富、学术价值较高的学问)。所以,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一般视为儒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两汉经学,指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逐渐官方化、制度化、宗教化,成为汉代新儒学——即两汉经学。所以,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官方化、制度化、宗教化的汉代新儒学,一般视为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宋明理学,指经过程、朱、陆、王等的改造,儒学逐渐哲理化,成为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的新儒学——即宋明理学。所以,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

王心学合称),一般视为儒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明清实学,关于明清之际学术思潮的特色、名称与分期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有歧见。20世纪以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概括:①反理学思潮;②早期启蒙思想;③经世致用思潮;④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⑤实学思潮。这些概括都能反映明清思潮的一些特点,并且这些概念之间多有相互沟通之处,但究竟哪种提法更为合适,则学者见仁见智,颇有异同。有的学者将其称为“早期启蒙思想”,有的叫做“自我批判思潮”,有的叫做“经世致用思潮”,有的叫做“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潮”,有的叫做“明清实学”(认为是对宋明理学的反动,将中国儒学由宋明理学推进至又一新的阶段,是中国儒学的最高发展形态)。

但大陆学者对用“实学”这一概念来概括明清思潮一直持不同的看法。

中国大陆最早使用“实学”二字来概括明清思潮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张显清教授(曾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他的论文《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发表于1982年4月《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全文三万余字。对于“实学”一词,他作了一个注解说:“实学”即通常说的“经世致用”之学,为了同心学清谈相对立,晚明和清初倡导经世致用的人们往往使用“实学”这一更为鲜明的概念。关于实学思潮的基本内容,他是从六个方面加以阐发的:一、反虚务实;二、以救世为己任;三、注重生产、鼓励工商;四、为“私欲”辨护;五、自然科学的复兴;六、考据学的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的葛荣晋教授撰有《宋明理学与近代新学之间的桥梁——明清实学》一文。葛荣晋教授认为,明清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廷相、李时珍、张居正、李贽、顾宪成、徐光启、袁宏道、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梅文鼎、颜元戴震、章学诚、阮元、龚自珍、魏源等人。明清之际,反对理学、心学的空谈心性,以理学、心学末流为“虛学”,以经世致用之学为实学,实学作为儒学特殊理论形态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笔者认为,“明清实学”一说较为简洁,且有一定历史依据,暂采其说。

以上“四学”皆与儒家思想有关,教科书分四课,大体对应之。

本课的背景知识:

本课涉及的时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转折、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一般认为有二,一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是五四时期),称为“子学时代”。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把中国哲学分为“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从春秋到汉代初年称为子学时代,把汉中叶的董仲舒至清末的康有为称为经学时代。台湾学者韦政通也认为,自春秋末年起,中国进入了子学时代。

中国古人一般都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类,根据这种分类也就有了中国学术上的经学、史学、子学和文学。

子学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文学并提。子学时代始于春秋时期私人著述,终结于汉代罢黜百家。

子学时代在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出现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流派和思想家,即“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犹如启蒙运动对西方历史的影响;在思想史上最大的特色是思想的多元性发展,即“百家争鸣”——既有私学与官学之间的争鸣;也有不同私学之间的争鸣;即使同一私学内部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官学内部之间的争鸣等。思想多元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许多思想家争相著书立说,以干时政。

一、“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概念理解:

“诸子”“百家”的含义:

“诸”与“百”均是约数,言其数量多。

所谓“子”,《康熙字典卷七·寅集上·子部》中说:“子,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此处之“子”,即乃君子之子,褒其德行美好,是对人尊重的称呼。进一步引申,则又有古时弟子尊称先师为“子”的说法,如在《论语·学而》中开篇子曰之下,就有邢昺疏曰:子者,古人称师曰子。后人又将门人弟子辑录师说、编辑而成的著作称为《某子》来作为书名。这种说法最为历来学者所取,基本上都采纳此义,以为“子”是对有学识有道德的智者的尊称。故“子”是对学者或对老师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先生”之称;“诸”即众、许多之意,如诸位,诸君,诸侯;“诸子”即言其多。

所谓“家”,按《艺文志》所说有两个意义:一是指某个思想家及其著作,如说“儒五十三家”、“道三十七家”、“阴阳二十一家”等,在这个意义上,先秦诸子有百家之多;二是指学术流派,或者思想流派,如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等,在这个意义上,先秦诸子主要有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农、杂、小说。据《汉书·艺文志》统计,秦火之后所存书籍尚有诸子之学189家,4324篇(这还不包括《论语》和兵家)。在这189家之中,大多数人和大多数著作都出自春秋战国时代,可见“诸子百家”之说并非虚言。故“家”可以指单个学者、思想家(在此意义上,百家等同于诸子),也可以指他所代表的学术流派或者思想流派(在此意义上,百家和诸子就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诸子就应该隶属于各家);“百”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如百般刁难,“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家”即言其多。

故“诸子百家”简单的理解,就是学者多、学派多。

学派的含义:

即学术的派别。东西方学派的形成,大致有赖于三种因缘:即师承、地域、问题,因而大体上可归为三类:即“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可以形成“师承性学派”;因以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可称为“地域性学派”(包括院校性学派);因以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可称为“问题性学派”。三者互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划分界限绝非泾渭分明。

“学派”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它最早有可能出现于《明史》。《明史·卷二八三》(列传第一七一)载:“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当然,“学派”一词虽然最初有可能出现于明代,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的“学派”始于明代,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学派已初露端倪。中文古籍中不乏“学堂”(中文“学校”之旧称)、“讲堂”和“书院”的记载。凡有学堂、讲堂和书院之地,自然有“讲学”存在。世有“讲学”,必然有“讲学者”与“听讲者”存在,从而使得“讲学者”与“听讲者”两者之间的师生关系和学问师承渊源随之而生,由此形成“师承性学派”势在必然。先秦诸子百家便是古代的一种学派,尤以他们当中的儒、墨、道、法四家所体现出的“师承性学派”特征最为显明。这种因出自于同一师门且主要学术观点相同、相近的“师承性学派”,在中国古代史上不乏其数。

“蜂起”“争鸣”的含义:

蜂起:名词作状语,一说像群蜂一样飞起(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体生活),一说像蜂飞一样成群地起来。争鸣:原指争着鸣叫,这里指争论、争辩。

“百家”泛指许多学派,“争鸣”意为争论、争辩。争的是什么问题呢?主要是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如,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治国,等等。关于百家争鸣的含义,可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许多

学派就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进行的争论。

2、历史背景:

(1)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重大转型,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社会的剧变)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和各种礼乐制遭到破坏,出现郡县制、官员任免制、专制君主制等。

有人认为,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和井田制。

为实行有效、有序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各种礼乐制。这些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了破坏。

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周天子对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授土、授民、授职”,政令由天子出而不出于诸侯,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五年一朝,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宗法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是贵族集团宗族内部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年龄的大小来确定权力、财产、土地的继承。

礼乐制是一种维护等级的制度,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些制度的崩溃。

事例1: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说明三个制度的破坏。春秋争霸(争夺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战国争雄(兼并其他诸侯国的土地和人民),都是无视周天子“天下共主(分封制)”“天下大宗(宗法制)”的地位,无视现有的等级制(礼乐制),政令不由天子出而出于诸侯(五霸、七雄君主),说明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名存实亡。

事例2: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说明三个制度的破坏。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事件;田氏代齐,指战国初年齐国卿大夫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小宗取代大宗,说明宗法制名存实亡;诸侯不由周天子分封而自立,说明分封制名存实亡;卿大夫以下犯上,说明礼乐制名存实亡。

事例3:出现“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即依军功大小定贵族身分之高低,不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世袭继承,打击并瓦解了宗法制等。

今人解读:

对以上变化,今人解读为:

①贵族政治逐渐走向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的特点,一是政权按血缘关系世袭,实行世卿世禄制——贵族垄断政权,一是贵族内部等级森严。三代各级政权按照贵族血缘关系世袭,或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国家政治结构,国家政权只对贵族开放。如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其中主要是考虑血缘关系)、宗法制;贵族内部等级森严,如分封制(四级)、宗法制(两级)和礼乐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维护贵族政治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选官制度出现军功、事功选拔制,各级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

如孔子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页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页5,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地方分权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商之方国,周之封国,皆有较大独立性。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改革,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如墨子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页6)

③君权有限逐渐走向君主专制

三代王权由一个逐渐加强的趋势,但总体上有限。对王畿可以直接统治,对方国、封国则间接统治,君权主要限于王畿。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导致君权集中,诸侯国逐渐走向君主专制,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集中于君主,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如韩非子适应此形势,提出“君主专制”的主张(页6)。

④分裂混战逐渐走向全国统一

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不断。春秋战争以争当霸主为目的,战国战争则以灭掉对方政权、统一中国为目的。长期战乱,人民负担加重(税收、徭役、兵役沉重),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反对战争、渴望统一与和平。如墨子宣扬“非攻”(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页6“历史纵横”。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二三十个诸侯国了(大国七个,即战国七雄,还有若干小国)。局部统一是走向全局统一的基础。

古人解读:

对以上变化,古人解读为:天下无道,礼乐崩坏

西周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和各种礼乐制保证政出天子、贵贱有序、等级森严、学在官府,当时社会,不论祭祀、征战、日常生活,一切都井然有序。

而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坐大,政令不由天子出而出于诸侯;诸侯不再定时朝觐周王,不纳贡而且还超越王侯的规格行祭祀的仪式。总之,僭越(超出礼、法所规定的本等级的范围行事)之事日多。

如春秋战国时期僭越称王的君主就不少,如越王勾践,吴王阖闾,楚国自楚武王熊通后皆称王,田氏齐国自齐威王后皆称王,赵国自赵武灵王始后皆称王,魏国自魏惠王始后皆称王,韩国自韩宣惠王始后皆称王等等。

如《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即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鲁国卿大夫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如据统计,整个春秋时期有三十几位君主被弑。

如2004年在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发掘出一座春秋时期的中型贵族墓葬,随葬器物数量较多,以铜器为主,其中有铜鼎6件,铜簋4件,铜壶2件,铜(上虍下鬲右瓦)、铜盘、铜匜、铜盂各1件。按照当时礼制,九鼎八簋代表天子级,七鼎六簋代表诸侯级,五鼎四簋代表大夫级,三鼎二簋代表士这一级。从这座墓随葬铜鼎和铜簋的数量组合来看,与礼制中卿大夫级使用五鼎四簋的定制略有差异,多一个鼎,出土了6个鼎4个簋,这种搭配比较少见。据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副研究员介绍,春秋时期由于整个社会对礼制管束的松散,西周以来严格的礼乐制度受到了冲击,表现在墓葬随葬品方面则是往往不同于传统固定的礼器搭配格式。推测这座墓葬应该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卿大夫级贵族成员。

东周人孔子解读为“天下无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汉代人解读为“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即按照周礼分封而成的不同等级的公侯应遵循的礼制与乐制遭到破坏,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僭越”。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即过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制度、行为规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都遭到了破坏,即“天下无道、礼坏乐崩”。

这样巨大的变革,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问题(如为什么变,应不应变,应该怎么变等),需要回答、必须回答。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问题源”和“话题背景”。有这个历史的需要,才产生先秦诸子这样的思想家。类似于梁漱溟(1893—1988)、王元化(1920—2008),因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困惑而思考。他们是一批有深刻现实关怀的思想家。

有的思想家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如“如何重建社会秩序?”“德治好还是法治好?”;有的思想家是基于解决学术问题,如“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人性善恶如何?”

变革、剧变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几家欢喜几家忧。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对变革的看法肯定不同。凡新旧更替、变革之时,必有三种人:为旧制度辩护的人、反对旧制度的人、逃避现实的人,即保守派、改革派、逍遥派。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产生地主经济与小农经济等,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阶层

农业: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从原始粗放型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过渡;集体耕作向个体耕作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过渡。

手工业:夏、商、西周时期只有官营手工业,不存在民间私人经营手工业和商业,就是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手工业,工商食官制的衰落。

商业:出现商业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性发展,出现私营商业,产生了许多职业商人,商人社会地位较高

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两国较早承认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此推测两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说明今山东在当时是经济大省。

正是因为当时齐鲁大地经济发达,所以,也成为文化“大省”,鲁国产生了两大著名学派——儒家、墨家;齐国不仅产生阴阳学派,还出现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稷下学宫。“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西门——稷门附近,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个学宫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才消失,和田齐政权存在时间基本一致,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稷下学生少时数百人,多时数万人不等。孟子、荀子曾是这里的“名师”,荀子甚至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相当于校长)。

稷下学宫兼有“学术机构、教育机构、智囊机构”为一体的官方机构。

在学术上,稷下学宫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学术自由,相互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等多方面的特点。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全国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类似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稷下学宫里,各家学者围绕着天人之辩(首先要回答天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天与人的关系如何)、礼法之辩、王霸之辩、义利之辩、人性善恶之辩等时代的“时髦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典型。

教育上,游学是其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老师可以在稷下招生

讲学,即容许有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充分自由。这些游学方式的施行,就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稷下学宫便成为培养人才的中心。

参政议政上(智囊),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齐国执政者不惜财力物力创办稷下学宫,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天下贤士的谋略智慧,为其完成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的政治目标服务。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使得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也因此成为一个政治咨询中心。如齐宣王与孟子(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老师是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三为“祭酒”,即“校长”)曾多次讨论政事,探求统一天下的途径。稷下学者进言,齐王纳言,是稷下学宫作为政治咨询中心的一大特色。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

总之,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稷下学宫的出现,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推动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走向高峰。

稷下学宫具有各派并立、平等共存,百家争鸣、学术自由,求实务治、经世致用等多方面的特点。

第一,各派并立、平等共存。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当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小说家、兵家、农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论坛上。他们因阶级。阶层、政治倾向、地域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各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主题理论、学术主张,从而使稷下学宫形成了思想多元化的格局。由于齐国实行的是改革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稷下学宫的各家各派尽管各引一端,各执一说,甚至有的学派的思想理论体系与其他学派的理论体系之间相互矛盾,但齐国君主从不干预,而且还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展开争鸣。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家各派也能平等共存,互为兼容,自由发展。稷下学宫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游学,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先生可以自由在稷下招生讲学,这就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学派、学说,有时空进行兼收并蓄、消化整合,这也有力地促进了各种流派及其思想的发展,并促进了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第二,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在“多元”并存的思想格局中,稷下各家为求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自然相互之间就要展开激烈的学术争论,使稷下学宫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思想自由,人们可以提出各种观点,各种思潮都可以在这里发展或争鸣,政治上也没有什么限制或框子,于是产生了“大九州”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等等。“学术自由,无论哪门哪派,都可以在稷下授徒讲课,参与“争鸣”;学生之间、先生之间、学生与先生之间或本派内部随时都可以进行自由辩论;辩论的目的是以理服人,因而在当时辩论和演讲成了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名的雄辩家,如围绕何者为“礼”而辩的淳于髡与盂轲,围绕“义利”与孟轲展开争辩的宋,围绕“白马非马”与稷下学者辩论的儿说,围绕坚白异同与稷下学者进行辨析的田巴,等等。正是在这种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环境和氛围里,各家各派逐渐去谬存真,取长补短,立足本派,旁采众家之长,在更高的层次上趋于统一,既活跃了思想、繁荣了学术,又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第三,求实务治,经世致用。诸子百家会集于稷下学宫,高谈阔论,虽然其观点、主张不尽相同,甚至针锋相对,但都在千方百计地树立和标榜各自的政治主张,期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被齐国君主所接受、采纳。齐国君主则千方百计地创造一切条件让稷下先生们投身于国家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服务的根本目的。实际上,稷下学者们在追求实现自己积极入世、匡正时弊、求实务治、经世致用的过程中,已经卷入了入世、议政、务

治的政治漩涡之中。

稷下学宫在齐国的建立,有战国时期思想解放大环境的影响,有齐国统治集团图霸争雄的政治目的产生动力,有齐国务实开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酝酿打造(齐文化的特点:思想上文化多元,经济上工商立国、政治上地方分权。秦文化特点:文化专制、农本思想和中央集权。参见周振鹤先生《假如齐国统一了中国》一文),更有齐国雄厚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

经济发展产生了新的阶层和诉求,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阶级基础。旧的贵族衰落了,出现了新的阶层和阶级,皆有诉求。如一般认为,孔子、老子、庄子代表了没落贵族的利益,孟子、荀子、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墨子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诸子百家是各个阶层的代言人。

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由官府、贵族垄断发展到民间、平民分享,即由“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形成了“诸子百家”等不同的士和不同的学派(学者多、学派多)

学在官府时期,官府或者贵族垄断一切学术和思想,思想、文化受到控制,类似于文化专制主义,难以形成不同的学派及其学者,自然难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参见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毛泽东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只坚持了1年左右。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不可能有真正的“双百”。

钱钟书解释“百花齐放”两种情况:一百种不同的花在开放;一百种同样的花在开放。

(2)“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奠定了人才基础(士人的崛起)

社会有了问题,需要有人回答。谁能回答呢?先秦诸子,都是士的代表。易中天认为,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道家是隐士的代表,法家是谋士的代表。实际上,只有士,才能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士”有一个演变过程。西周时期,“士”是指最低等的贵族。

在三代,人分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叫贵族,第二个阶级叫平民,第三阶级叫奴隶。西周分封制下,贵族当中分四等,第一等是天子,第二等是诸侯,第三等是卿大夫,第四等是士。所以,西周、春秋时期,“士”是指最低等的贵族,一般有一定数量的土地,有参政权、参军权和祭祀权,能够接受传统的贵族“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礼:礼节,类似今天德育。乐: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等。数:算法、计数等),能文能武,全面发展。

但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子弟通过接受教育,也能掌握文化知识,当时所有知识分子皆称为“士”,此时的“士”已与贵族出身无关了,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来自平民,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有知识。春秋时期,平民逐渐分四等,即士、农、工、商,第一等是士,第二等是农人,第三等是工人,第四等是商人。

所以“士”是这样一个阶层,西周时是最低等的贵族(贵族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下面是平民),春秋战国逐渐成为最高一等的平民(士、农、工、商),是一批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是中国知识阶层兴起的标志。

战国时的“士”基本上是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了。他们没有昔日分封制、等级制的束缚,能够自由流动,被称为“游士”,穿梭于各国的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阶层。易中天认为,“士”是春秋战国最牛的人:有本事、无负担、任自由。

由于列国争霸、争雄竞争激烈,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才大多来自士阶层。

国君礼贤下士,不计较出身;士奔走于各国,他们求仕最常用的办法是游说自荐,推销自己的救世主张或者方案。打动了国君,就可获得高位,如河南一带卫国人商鞅初入秦就是通过游说获得秦孝公的重用,执政十年,推动变法。

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都会提出自己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一套看法,他们之间不仅口头论战,而且著书立说互相辩驳,而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采取宽容态度,并支持和鼓励各家的学术争鸣。

当时士在各个国家找工作,没有人说这是卖国贼。当时人的观念不是国家,而是天下的观念。我是属于天下的,不是属于哪一个国家的。那时没有爱国主义,只有天下主义。而且各国的国君也不能挡他们,士人来了要客气的接待他们,如果不接受的话还要送上路费,客气地打发他们。那时是一个非常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时代。

“士”的受重用,推动了庶人(“士”是平民中最高的一等)参政,有利于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

“士”的重要性事例:

燕昭王招贤:战国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形成“士争凑燕”局面,魏国大将乐毅,齐国阴阳家邹衍,赵国游说家剧辛等投奔而来,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七雄之一)。

楚才晋用: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大夫叫伍举。一次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偷偷逃跑了,有人说是伍举私下报的信。谣言一传开,伍举惊惶起来,就跑到郑国去避风。过了段时间,又想去晋国。正好此时楚国大夫声子出使晋国,路过郑国,遇上了伍举。声子知道了伍举的事后,对他说:“这样吧,你先去晋国住一段时间,我找个机会叫你早日回国。”声子回到楚国后,和宰相子木见了面。子木问他:“晋国大夫和楚国大夫相比,哪一国的强?”声子说:“晋国有才能的大夫不少,但是大部分是从楚国去的。因为楚国不会利用人才。过去楚国几次被晋国打败,就是因为有这些人替晋国出谋划策。”子木听了若有所思。声子接着又说,伍举出逃是因为别人的谣言,假如不请回来,楚国又将失去一位人才,子木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伍举又回到了楚国。“楚才晋用”比喻人才外流。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东汉王充《论衡·效力》曰:“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描述了士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意思为:那些贤能之士一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背叛魏国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这一切足可见“士”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这样一批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导致的问题,他们有能力来回答,因此他们争相提出自己的救世之策,就是天下无道、礼坏乐崩怎么办。

(3)西周春秋时期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易中天概括为“心智的早熟”。心智是人们的心理与智能的表现)

易中天认为,周人的政治智慧有四:以人为本(殷商王朝不把人当人,周王朝就必须将人当人),以德治国(夏桀失德,所以商汤革命;殷纣失德,所以周武革命。这样一说就清楚了:周人既然是以德得天下,那么也得以德治天下),以礼维持秩序(礼,就是等级制度。必须有一整套可以操作的制度),以乐保证和谐(乐音的特点,是音高、音长、音强、音色都不一样。所以,乐音的特点就是多样,但是将它们组织在一起很好听,这就是和谐,和谐就是多样统一)。这些政治智慧也是政治思想。

春秋时期,产生了私学,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及其思想。

马克思把人类的童年时代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正常的儿童,第二是粗野的儿童,第三是早熟的儿童。马克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另外两种他没有说。粗野的儿童不知道是指

谁,但易中天的判断,早熟的儿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早熟的一个体现是周人的政治智慧。

此点也可以理解为百家争鸣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主要学派及代表:

“十家九流”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点。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没有系统化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除去不算,称为九流(流,即“学术流派”,小说家不能算是“学术流派”,不入“流”)。

最主要学派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对中国文化具有定型作用的,是儒家、道家,儒家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较大,道家对文学、艺术方面影响较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是儒学。

儒家:北方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南方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法家:北方学派,法家没有什么明确的创始人,更没有开门立派,法家人物多是政治活动家,代表人物管仲、商鞅、韩非子。

墨家:北方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墨子。

名家:是以提倡循名责实为学说的流派,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提倡“正名实”,战国期间,局势动荡、混乱,很多礼法名存实亡,名家由此崛起,强调事物应该“名乎其实”,藉以令天下一切事情走上正确的轨道。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阴阳家: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变化而得名。阴阳就是一种定性的矛盾分类方法,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相生、相克关系。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以五德解释朝代更替,认为黄帝是土德,夏朝就是木德,商就是金德,周就是火德,秦朝就是水德(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另有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土德”;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是“金德”。通过五行相克、相生来解释朝代更替,完全是一种牵强附会。代表人物邹衍。

但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主张合纵与连横。合纵:东方六国联合抗西秦,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纵向)的联合,故名。连横:六国分别与秦结盟,为东西向(横向)的联合,故名。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杂家:严格说来,“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也并不自命为“杂家”的流派。自从《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式被定名。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诘对方,或以补自己学说的

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议,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主张重农抑商、君民并耕,此可说是一个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观念,故不免引起重视“正名”的儒者之反对,认为这是弃君臣之义,徇耕稼之利,而乱上下之序。创始人和杰出代表许行。

小说家: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古中国小说家之书,今多已亡佚,故其学说,已难考查也。

4、主要内容:

主题:救世(救世,即救济世间人类之苦痛。通俗地说,拯救世界、拯救世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百家争鸣实质上就是各家救世方案之争。面对变局、面对乱世,提出各种“救世”的政治主张。如孔子主张回到西周(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孔子的救世之策就是四个字———“克己复礼”,即回到西周的礼乐制度),老子主张回到原始社会,墨子主张回到禹世,韩非子主张与时俱进。前三者是历史退化论者(也有人认为老子是历史循环论者),韩非子是历史进化论者。

又如,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政治主张,持“性善论”者一般主张“德治”,如孟子;持“性恶论”者一般主张“法治”,如韩非子

易中天概括先秦诸子的四种救世之策:儒家——以仁爱救世;墨家——以兼爱救世;道家——以不爱救世;法家——以法术救世(即“刑法、权术”,法要公开,术要藏着)。法家最管用,法家救世之策的基础,就是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是制度。

主体:各学派中的士(受到教育的知识阶层)

形式:

(1)口头论战

(2)著书立说

表现:

(1)私学与官学之间的争鸣;

(2)不同私学之间的争鸣;

(3)同一私学内部之间的争鸣;

(4)官学内部之间的争鸣。

起止:

学界有不同看法。起点:(1)春秋后期;(2)战国初期。止点:(1)秦统一;(2)汉武帝独尊儒术。

有人认为是战国初期墨子开启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墨子是如何开启了百家争鸣?当然是走“非儒”的路子。有趣的是,墨子早年也以儒为师,后来又针对儒家学说的弊端展开了深刻的文化批评。

例举:墨子非儒——墨儒争鸣的中心辩题有六:

需要说明的是,墨子非儒不非孔,墨子反对的是孔门弟子,而不是专指孔子。墨子比较尊重孔子,对孔子的评价比较客观,孔子在墨子心中依然持有圣人形象。见吕凤雨《墨子非儒不非孔论》一文(《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4月)。

(1)天人之辩(即关于“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关系的论争。信不信神?)

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但墨家是主张明“天志”的。“天志”是墨子实现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而提出的表现形式。“天”有赏善罚恶的

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天志”是法律的来源,“天志”是最好的法律,“天志”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公正和平等。

这是一个信仰问题。墨子批评孔儒没有天志信仰。有一次,儒生公孟子说:“没有鬼神。”但又说:“君子一定要学习祭礼。”墨子反驳道:“主张‘没有鬼神’的观点却劝人学习祭礼,这不是没有宾客却搞宾客之礼么,这不是没有河鱼却结网打渔么。”墨子主张“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论证鬼神的存在。

(2)力命之分(即人力与天命。认不认命?)

是听天由命还是奋斗努力?

儒家主张“畏天命”,把“寿夭贫富,安危治乱”看成是先天命定的思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墨家主张“非命”(不相信命运,主张人为),“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述),非仁者所之言也”。

墨子认为孔儒所说的命是“天下之大害也”(《非命上》)。他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努力学习与从事,就可以改变命运。墨子有一次对儒生程子说:“认为有命,说贫困、富裕、长寿、夭折、治乱安危有一个定数,不可增减变化。那么执政者实行他们的学说,一定就不勤于政事;平民实行他们的学说,一定就不努力学习与工作了,这足以使天下人丧亡。”(参见《墨子》)

非常有意思,孔子不信鬼神,但信“天命”。孔子心中没有上帝,但他要求大家认命。墨子明“天志”,但非命。在墨子心中,上帝兼爱世人,而且喜欢勤奋的人。天志兼爱,天道酬勤。

“非命论”是墨子思想中最积极合理的部分,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表达了古代劳动者力图摆脱传统天命思想束缚的愿望。

(3)礼法之别(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总的来说,儒墨两家都赞成“建设和谐社会”。但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有分歧:

儒家主张以“礼乐”治理天下,孔子所言“礼乐”,即血缘宗法制与等级礼乐制,儒家喜欢搞厚葬久丧,好搞大型庆典,弦歌鼓舞,以体现等级差别,他们认为这样才能算是和谐;但墨家主张以“法仪”治理天下,墨子所言“法仪”,即平等兼爱尚贤尚同之法,墨家反对贵族阶级浪费民力厚葬久丧,反对大型庆典弦歌鼓舞,认为这并非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办法。

有一次,墨子对公孟子说:“按照儒家所主张的丧礼:国君与父母、妻子、长子死了,要穿戴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死了,只一年;族人死了,五个月;姑、姐、舅、甥死了,也都有几个月的服丧期。又在不办丧事的间隙,诵《诗三百》,又配以舞蹈。如果用你们的言论,执政者哪一天可以从事政治呢?老百姓又哪一天可以从事事务呢?”公孟子答道:“国家混乱就从事政治,国家安宁就从事礼、乐;国家贫困就从事事务,国家富裕就从事礼、乐。”墨子说:“国家安宁,如果治理废弃了,国家的安宁也就废弃了。国家富裕,由于百姓从事事务才富裕;百姓的从事废弃了,国家的富裕也就废弃了。所以治国的事,必须勤勉不止,才可以治好。现在你说:‘国家安宁就从事礼、乐,国家混乱就从事政治。’就如同吃饭噎住了才凿井,人死了才求医一样。古时候,三代的暴虐之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大搞声乐,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因而自身成了刑戮之人,政权也遭到了灭亡,都是由于这种主张造成的。”(参见《墨子》)

(4)古今之争(崇古与崇今?复古,还是开新?)

儒家“信而好古”,主张“术而不作”,认为解决社会问题只要复古就可以,根本没有必要创新;但墨家并不迷信古代,而是认为古代好的才赞扬提倡,古代不好的地方就应该去创新,墨子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墨子-耕柱》)。

比如当时的儒生公孟子甚至说:“君子一定要说古言、穿古服,然后才称得上具有仁德

修养。”墨子于是反驳说:“从前商纣王的卿士费仲,是天下有名的暴虐之人;箕子、微子,是天下有名的圣人。这是同说古言,而有人仁德有人不仁德的例子。周公旦是天下有名的圣人;关叔是天下有名的暴虐之人,这又是同穿古服,而有人仁德有人不仁德的例子。具有仁德修养,不在于古言古服!况且你效法周而没有效法夏,你的古,其实并不古。”(参见《墨子-公孟》)

墨子又说“所谓古话、古衣,都曾经在当时是新的。而古人说它穿它,就不是君子吗?那么则必须穿不是君子的衣服,说不是君子的话,而后才为仁吗?”(参见《墨子-非儒》)(5)义利之辩(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义利分离,还是义利结合?)

自孔子之后,儒家是主张将义利分离的,他们认为君子只讲义,而不言利;但墨家主张义利结合,认为义的本质,就是利于人。

其实孔子未必认为义利分离。但从总体上来说,儒家思想是只讲义,而不言利的。也就是说,他们是瞧不起商人的。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历史,是与儒家这种意识形态脱不了干系的。儒家说“君子固穷”,在他们那里,穷彷佛是一种光荣。

但墨家是不肯空言仁义的。墨家之“义”,就是“兴天下之利”。这里所说的“利”,主要指使民“富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墨子提出要增产节约“强本节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指的是开发本国资源,再加上节俭。在墨子看来,所谓的行“义政”,就要使国民富足,“欲其富而恶其贫”(《墨子-天志下》)。墨子认为富足能解放人性,而贫穷饥谨会使人性异化。《七患》言:“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墨子义利合一的思想,在今天有现实的意义。墨子说“义,利也” 又说“兼相爱,交相利”。墨子之义,就是做加法“索天下之隐利”,就是双赢思维。

(6)名实之论(名指名词、概念,实指实际存在的事物。讲不讲逻辑?)

儒家的逻辑是以名正实,比如说,要按照“君、臣、父、子”之名称来责实,以维护周礼;墨家的逻辑是以实正名,依据实际事物来命名,墨家认为名称是用来来模拟称呼实物的,不能以名害实。

墨家是非常重视语言的逻辑的。墨家著有《大取》、《小取》,是墨家逻辑学理论和体系的大纲,也是第一个中国古代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他们认为逻辑学的基本起点是“以名举实”,即以名称来模拟称呼实物。除此之外,墨家还提出:概念(名)、判断(辞)、推理(说)。认为言谈之道,要“知类”“明故”“出理”。

墨子曾经有一次批评儒者同字反复,概念模糊。墨子问一个儒者说:“何故为乐?”儒者回答说:“乐以为乐也。”墨子说:“你没有回答我。现在我问:‘为什么建造房屋?’回答说:‘冬天避寒,夏天避暑,建造房屋也用来分别男女。’那么,是你告诉了我造房屋的原因。现在我问:‘何故为乐?’回答说:‘乐以为乐也。’如同问:‘为什么建造房屋?’回答说:‘建造房屋是建造房屋’一样。”(《墨子-公孟》)

更有一次,墨子直接批评孔子逻辑混乱:叶公子高向孔子问施政的道理,说:“善于施政的人该怎样呢?”孔子回答道:“善于施政的人,对于处在远方的,要亲近他们,对于故旧,要如同新交一样,不厌弃他们。”墨子听闻后,说:“叶公子高没能得到需要的解答,孔子也不能正确地说出答案。叶公子高难道会不知道,善于施政的人,对于处在远方的,要亲近他们,对于故旧,要如同新交一样,不厌弃他们。他是问怎么样去做。没有解答人家未知的地方;而去告诉人家已知的地方。所以说,叶公子高没能得到需要的解答,孔子也不能正确地说出答案。”(参见《墨子-耕柱》)

墨子非儒,所提出的六大核心辩题,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引发了先秦诸子浓厚的兴趣。围绕这些核心命题,儒法名道纷纷发表看法,相互辩难。是墨子的自由文化精神,引导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最为繁荣的百家争鸣。

5、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精神觉醒

“思想解放”“人文主义”“精神觉醒”概念解释:

解放就是解除束缚,思想解放就是解除思想束缚。

“人文主义”:外来词,由德国教育家尼采曼尔1808年创造(德语humanismus),后来译为英语(humanism)。西方人对它的解释不尽一致,用法也不完全统一。中国学者使用的“人文主义”一词,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中国学者对它的理解也不尽管相同,有相当多的学者把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精神总括为“人文主义”。有学者认为,晚明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才适宜于称为人文主义。笔者暂时取前一观点。

不管分歧多大,一般认为,人文主义就是关注人,重视人,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一般是作为神学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于1949年出版的著作《历史的起源和目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分期法,将人类文明史划分为史前时代、古代文明、轴心时代和科技时代四个时期。他认为这四个历史时期的意义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史前时代与古代文明是两个间歇期,而轴心时代则是人类文明史的突破期,科技时代则为第二个间歇期。根据亚斯贝尔斯的观点,轴心时代是历史的中心和重心。

雅斯贝斯提出的“轴心时代”的命题在国际思想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并引发了长期而广泛的讨论。

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大体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发生(涉及)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个时期这个地区有几个特征:

一是在中国、印度、希腊等地首次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家。古希腊有自然学派(代表人物:泰勒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奥义书》,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据说佛教的思想缘于《奥义书》)、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这表明人类开始了对自身的反省。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二是创造了人们至今仍赖以生活的思想范畴和世界宗教。如儒家的仁政、德治,印度佛教、以色列有犹太教等;

三是人们试图通过交流思想、理智和感受而说服别人,与此同时就产生了精神冲突。如中国的“百家争鸣”等;

……

而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终于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就此,雅斯贝尔斯如是强调说:“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曰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对这一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情。”

鉴于这一时期在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作用,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轮轴中心,比喻“中心,枢纽”。“轴心时代”即中心时代、枢纽时代之意。

这次异地同时发生的文化现象,雅斯贝尔斯认为其主题是“人类精神的觉醒”,所以“轴心时代”又是“人类精神觉醒的时代”。

人类精神觉醒就是“终极关怀的觉醒”。什么是终极关怀呢?就是人类对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完善的思索,这些就属于终极关怀,因为这些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简单地说,“人类精神觉醒”就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用理智的方式(批判式、辨证式)、道德的方式(强烈的社会意识、自我约束)来面对这个世界。人类从浑沌状态到思想萌芽,再到精神觉醒,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依附于天神、依附于自然到独立自主,类似一个“个体人”的成长——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此后慢慢形成“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从依赖父母到逐渐脱离父母,成为独立的个体。如4岁左右,常常逆着父母的意愿,说“不”,并按自己的愿望说“我自己做”;13岁左右,逆反心理突出,喜爱打扮,与父母对着干,亲子矛盾突出,渴望脱离对成人的依赖;18岁后慢慢变得理性起来,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青年期);24岁后生理、心理走向成熟(成年期)。

“人类精神觉醒”大概相当于个体人的18岁以后,理性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觉醒。

“人类精神觉醒”,使人类超出了登上历史舞台时那种懵然无主、软弱无助的蒙昧状态。人们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

所以“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的青年期、成年期。

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人文主义兴起和“精神觉醒”主要表现:由对天命鬼神祖先的崇拜到对人的崇拜。具体表现有三:

①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关于自身对外部的自觉;

②反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对自身内部结构的自觉;

③反省人性。

三个方面是依次递进的,没有前两个方面的反省,也不会达到人类精神的觉醒。而反省人性,则是人类精神觉醒的最高层次。

天命观念是上古思想史研究当中一个关键点,它是上古社会时期统治者对王朝更替提供合法性解释的通语。天命观念相信神灵经常关心并干预包括自然进程和社会人事在内的世界事务,认为“帝”“天”主宰人间的一切,如殷人占卜,具有神学色彩。

表现:

①反思人与自然(或者“天”)的关系:

过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或者是神的创造物,人没有独立性,即所谓“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是当时天人关系的两个基本主张。

“天人合一”:“天”有二意,一是指主宰人事的“神”;一是指自然界。“天人合一”也有二意,一是指一切人事均应顺乎“天意”,人事按“天意”而行,人事与“天意”合而为一;一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后来董仲舒有所发展。

“天人相分”: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类社会各有自身的职分和规律。讲天和人毕竟有所不同,人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突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意义。强调人对人事的责

任。“天人相分”应该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

由“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是一种进步。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论”者。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是“天人相分论”者。

荀子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强调了人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肯定“天”是自然的天,把“天命”理解为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说明了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不再是盲目的敬畏,而是利用自然规律“而用之”,体现了人对大自然新的认识。

墨子:讲“非命”(不相信命运,主张人为),也讲“天志”(“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天志”规范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与“明鬼”(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论证鬼神的存在),兼具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说。

庄子:世界是“我”的产物。

②反思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仁者,爱人(有等差之爱);爱惜民力;有教无类(教育的全民化)。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民本)。

荀子:君民舟水关系。

墨子:兼爱(无等差之爱)。

韩非子:君贵民轻。

③探讨人性(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简称):

孔子:性相近。

孟子:性善论。

荀子、韩非子:性恶论。

告子(曾在孟子门下学习过,名不详,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他的学说仅有一鳞片甲记录在《孟子·告子》中):人性无善无恶论。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后天社会环境造成的。

世硕(战国初期人,事迹不详,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人性既善又恶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

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是基督教的性恶论。

意义:对人性的反省与自觉是人类精神觉醒的最高层次;人性论是很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论与治国模式的选择相关。性善论者一般主张“德治”,性恶论一般主张“法治”;中国要求对君主信任、忠顺、崇拜,西方近代思想家主张取消君主专制,实行权力制衡等。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犹如启蒙运动奠定了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如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宪政等思想影响深远。

儒、道影响深远。儒:侧重在政治、社会;道:侧重于文学、艺术。

(3)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页5倒4—3孟子、荀子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

兼容并包、宽容开放:页8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页12宋明理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等。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儒家三个代表:

1、孔子:

生平:春秋晚期鲁国人(春晚人、北方人),创立儒家学派。

“儒”本是一种社会职业,专为贵族人家主持婚丧祭祀,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孔子年轻时当过吹鼓手,做过“儒”事,故人们便把以孔子为首的学派称为“儒家”。

传说相貌奇特,头顶中间低四周高(像盆地),身高9.6尺(合今2.2米),时人称之“长人”(高人),典型的山东大汉。2008、8、29《新京报》:胡玫导演大片《孔子》,有人认为演孔子最合适的人选是姚明(2.29米),实为周润发(1.8—1.83米)。

名丘,子仲尼,其父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名伯尼(伯:排行第一的,老大),脚有毛病,不满意,又娶颜征在,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子仲尼(仲:兄弟排行次序二)。孔子三岁父卒,17岁母卒,73岁己卒(孔子73,孟子84。我国民间有一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年龄的数字,与孔子、孟子的死亡年龄有关)。

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季世:末代;一个历史时代的末段)。

实践证明,老夫少妻所生小孩确实会比一般小孩聪明。生孔子时,孔父70岁,母18岁,相差50多岁,故孔子聪明。科学证明父母年龄相差大,孩子智商高,如柴可夫斯基的父母年龄相差18岁,爱因斯坦的父母年龄相差11岁,希特勒的父母年龄相差25岁,蒋介石的父母年龄相差23岁。

孔子主要活动年表:

20—27岁在鲁国从事管理仓库、畜牧等“鄙事”;

27—35岁:开办私人学校,此时学生有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35—37岁:鲁国内乱,到齐国;

37—55岁:返鲁,授徒,51—55岁任鲁国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也没有停上授徒,颜回、子贡、冉求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

55—68岁: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出国求职;

68—73岁:归鲁,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

孔子一生的活动:自学礼乐(20岁前)、创办私学(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7—35岁,第二阶段37—55岁,第三阶段68—73岁,共计31年)、从政(20—27岁,51—55岁从政兼授徒,共11年)、周游列国(35—37岁,55—68岁,共15年)。孔子20岁走向社会,到73岁去世,共53年,其中31年从事教育事业,相传弟子三千,贤者72。

孔子言行主要载于《论语》(论通“纶”,音“轮”,钓鱼用的线或者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用绳子串物之意,引申为编撰,将言辞串在一起),语录体,1万1千余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中国私人著书的开始。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似多种解释:只口述,不写作;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所以作为思想家的孔子,没有专著、代表作,与苏格拉底一样。

孔子不是诸侯,《史记》列入“世家”,是对孔子的推崇。

思想:

(1)伦理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孔曰成仁)

“仁”见《论语》凡109次,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核心概念,称为“仁学”。蔡尚思先生

认为“礼”是孔子的核心思想。

含义:仁者,爱人(仁,二人,人与人)

目的:建立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手段: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忠”,积极部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恕”,消极部分)

(思维: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

可以推测:孔子是反对人际斗争的。

(2)政治思想上,

①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德治”):

当时争霸战争多,人民负担加重(税收、徭役、兵役沉重。繁重赋税、苛刻法令等政治称为“苛政”),奋起反抗,统治者坚决镇压(任意刑杀)。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是反对的。

②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克制念头,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的“仁”是等差之爱。

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体系中两大内容——仁与礼,首为“仁”,次为“礼”。

可以推测:孔子反对诸侯争霸。

(3)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最大的抱负在政治,最大的成就在教育。

释义一,类——类别,不分政治上贵贱、经济上贫富、地域上远近,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意思与晏阳初提出的“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受教育是现代公民的基本人权)相似。

教育的全民化在人类社会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有权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学校。现在孔子自办学校,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在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子弟,也平民子弟;既有鲁国人,也有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人。孔子打破了出身(贵族、平民)、国别、民族(华夷)的界限,全面招生、全国招生。

教育的全民化完成了,下一步是教育的终身化问题。

释义二,谢质彬在《文史知识》1989年第11期提出,教育之后人就没有类别之分了。人在受教育之前,是有类别的,有贫富、有贤愚,但在受教育之后就没有这些差别了,即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易中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也持此看法。

释义一,把“有教无类”理解为教育的前提,教育起点的平等;释义二把“有教无类”理解为教育的结果,教育终点的平等。

释义一可能更符合孔子原意,其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人皆有成才成人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推测:孔子反对“学在官府”。

活动:

(1)创办私学(私人创办和管理的学校)

有人认为私学在春秋初期就应该产生了,然而尚无确凿的史料证明。但春秋中期已经有了私学,是可以肯定的。《吕氏春秋·离谓》中记载了郑国邓析办私学的事迹。邓析私学不讲诗书礼乐这套旧课程,讲的是自著的《竹刑》,专门教人打官司“学讼”;《列子·仲尼》中,

记有郑国伯丰子也和邓析同时开办私学。这些都是在孔子私学之前。鲁国少正卯和孔子同时在鲁国办私学,传说少正卯的私学名声也很大,曾把孔子私学的学生吸引过去,几乎使孔子私学垮台。到了春秋末期,私学日愈兴盛。儒墨两家的私学,是当时的“显学”。

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孔子私学,以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是儒家私学有别于墨家、法家私学的基本特征。

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的联系。由于各家各派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既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同时又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

(2)整理文献:

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藉,曰:《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这些文献,当时称“六艺”,并没有称“经”,直到战国后期,庄子转述孔子对老子谈论这六部著作时,才开始有“六经”之说。《说文解字》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进而指书籍。然而这里的“经”当然不是指所有书籍,而是专指儒家经典。在西汉初年,《乐》失传,六艺自此仅余其五。在董仲舒的努力下,儒学在武帝建元五年取得独尊地位,朝廷从此设立了五经博士,儒学从显学成为官学,这些教科书被尊为“经”。

六经,亦称六艺,实际上它是当时孔子为了教学所编的教科书,偏重今天的文科。

《诗经》——文学;《尚书》——史学;《仪礼》——伦理学;《乐经》——音乐;《周易》——哲学;《春秋》——政治学(讲政治体制中的名分)

孔子整理编定的“六经”是“以前数千年之文化”的总结,“以后数千年之文化”也正是由于有了“六经”而影响后世极深极远。因此“六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的。

特点: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如《论语·先进》:季路(字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其意: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又如《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其意: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文言小说集——取名《子不语》,取意于《论语》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所记正是孔子所“不语”者,多记述奇闻异事、奇人鬼怪。

《聊斋志异》与《子不语》:都是清代文言小说集;都是走志怪志人合流的路子;

《聊斋志异》:好鬼多,充满着人情味,营造了一个“情”的世界;用传奇法以志怪等。

《子不语》:厉鬼多,冤魂索命多,展现了一个“恶”的世界;笔记体志怪等。

又如《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其意: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有人评析: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2、孟子:

孔子之后,儒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

孔子之后,韩非子说“儒分为八”。韩非阐述“儒分为八”,可能故意夸大儒家内部的分化,从而企图使自己的学说得到重用,其实未必反映当时的实际。所谓“儒家八派”其实是

历时性的,非共时性的。

战国时期儒家演变为若干分支,是可能的。这与从学于孔子本人的时期不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孟子、荀子两大宗派。孟子晚孔子179年出生,荀子晚孔子238年出生,晚孟子59年出生,孟子79岁时,荀子20岁,孟子84岁卒时,荀子25岁(75岁卒)。荀子和孟子是否见过面?未见史料记载,推测可能没有,从儒家学说的脉络上来说,二者也没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战国初期,儒、墨并称显学,但到了战国中期,儒学被边缘化,孟子挺身而出,捍卫儒学、振兴儒学。

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今天山东省境内的一个古国,是鲁国的一个附属国。时山东境内齐、鲁之外,另有邹国、莒国),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孟子三岁丧父(孔子亦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有“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

思想主张:

(1)实行“仁政”:

发展了孔子伦理上“仁”的思想和政治上“德治”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内容:

①“制民恒产”:规定要让老百姓有一定的财产(生产资料,那时主要是土地)。孟子说:老百姓的财产要足以上可供养父母,中不至于饿死,下可抚养妻儿。如果统治者不保障人民一定的生活来源,等老百姓犯了罪,再去惩罚他们,那简直就是陷害人民(“罔民”)。

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这是政治稳定的基石。孟子强调保护小农经济,以此来维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从而奠定政权稳定的基础。

“制民之产”是仁政的基础。

②“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兵役、徭役要少(少剥削劳动时间)。

③宽刑:减轻刑罚。

④薄税:减轻赋税(少剥削劳动成果)。

孟子仁政思想符合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源泉。

(2)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有人解读为今日之“人权高于主权”。

我国传统的民本观念是先后相对于神本、君本而言的。

“民本”思想的最经典的概括就是《尚书·夏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民众在政治生活中日益显示出决定性的力量,一些诸侯大国都把民心向背看作争霸成败的关键,因而促进了民本思想的高涨。

虽然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文献典籍中爱民、重民思想随处可见,但并没有“民本思想”或“民本主义”之类的称谓,“民本”一词是后人的概括。最早把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称为民本思想的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练习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梨园春秋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描述的中国传统艺术是 A.魔术 B.戏剧 C.绘画 D.杂技 2.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A.文人画 B.元杂剧 C.京剧 D.小说 3.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C.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D.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4.徽班进京后能在京扎根,并最终形成一种新剧,主要因素有 ①北京社会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 ②皇室等上层权贵的喜好 ③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吸收外来艺术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 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6.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7.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标志着世俗文学的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8.清乾隆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①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 ②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 ③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 ④老四去了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9.与元杂剧相比,京剧的特点是 A.融合多种表演形式 B.吸收汉调、昆曲和秦腔等剧种腔调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 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 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 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被视作儒家异端 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 重点难点精归纳 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 (一)对中国 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 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一)特点 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 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4.主观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以及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知识。(三)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策因素: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才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条件。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特别提醒】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既呈现出灿烂辉煌,世界领先的一面,又有明显不足的一面,如重实用、轻理论和发展动力不足。自然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是双重的:明清以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其长期繁荣;明清时期则开始阻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混易错点整理 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楚辞属于浪漫主义。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2.诗是唐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曲是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这三种主要文学形式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词出现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元曲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散曲,是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特色各具,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 4.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清小说时,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发展为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学逐渐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的结果。明清小说中的很多作品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反映。 5.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的形成。京剧也不是北京的地方戏,它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而形成的新剧种。

高中历史必修三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知识: 1、“百家争鸣”出现在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经济:井田制瓦解。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瓦解)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 教育学术: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 2、主要流派:(1)道家学派: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 (2)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和荀子。 (3)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4)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3、“百家争鸣”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1、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提示: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境。 (2)“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民本”思想?提示:从孟子的阶级属性出发来分析。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不能就说是“民主意识”。 从根本上讲,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民贵”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治压迫人民,“君轻”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3、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为什么? 法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宋朝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陆王心学。 (2)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使儒学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3)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内容,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这其中“二程一朱”起了决定性作用。 (4)儒学到明朝中期,又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响较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5)理解儒学在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面临挑战与融合的史实,分析程颢、程颐、朱熹创立理学的过程,理解其主要思想内涵和影响,探究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搜索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生平事迹与主要思想言论,增强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 (2)设置若干思考题,组织小组讨论,比较分析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并注意辨析其精华与糟粕。 (3)提取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若干言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探究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但儒学汲取佛道的精神,自身也有了充足的发展,一方面说明儒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儒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2)“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也说明不论外来文化还是中国土生的文化,不论如何神秘还是如何玄虚,都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生根成长。 (3)程朱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较之原来的儒学更加理论化

和思辨化,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较大,还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嚼难点 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白鹿洞书院 800多年前,南宋大儒朱熹在此举办过一场学术研讨会,陆九渊就儒家义利等问题慷慨陈词。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各成一派,将儒学发展推上了一个新高度,称为“新儒学”。 那么,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它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看待变化? 新课学习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的危机 魏晋南北朝时,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佛教,当时南北对峙,兵戈不息,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所有这些导致了佛教的盛行。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在下层民众中拥有众多的信徒,而且皇帝大臣信奉道教。 道教、佛教的流传冲击着儒学,这是儒学危机的表层原因,那么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它的深层原因就是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此后孟子、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课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建构】 一.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为适应休养生息政策需要实行的政治指导思想,主张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其统治地位至汉武帝中期因不适应中央集权发展需要被儒家思想所取代。 二、董仲舒新儒学 (1)内容: ①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道之大原出于天”“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③以刑辅德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

用之处。” ④三纲五常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特点:(汉儒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在天人观方面,先秦儒学持怀疑态度,主张敬而远之,而新儒学持肯定态度,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此处继承《淮南子》、《吕氏春秋》思路,竭力把人事政治与天道运行附会在一起。在政治主张方面:汉初儒学的法家化,其最具特色的表现乃在于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汉儒抛弃了孟子的“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①先秦儒学倡导积极入世,新儒学主张“天人感应”,具神秘色彩。 ②先秦儒学倡导民贵君轻,新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尊君卑臣” (3)结果:(为何董仲舒新儒学会被汉武帝采纳?) 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为统治思想的举措,适应西汉中期国力强盛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课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西欧在14-17世纪出现了文艺复兴。作为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对西欧旧有思想文化造成了冲击,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与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什么思想?在思想领域是否发生了变化?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黑暗腐败,封建制度日趋没落。 3、阶级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文化:明晚期,科举制度使思想界因循守旧;理学家鼓吹的理论具有虚伪性,导致知识分子逆反。 二、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人物生平简介: 结合书中图片和《福建泉州李贽故居》介绍李贽生平 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粗看其穿戴的衣冠,就能推断他为明朝人,实际上他生活的时间为1527~1602年,寿命较长,75岁。细看其面部,五官端正,眼睛中透着一股锐气和正气。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正气的思想家,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李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晋江人,祖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后被明政府以“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2、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

2015年秋季学期第1—11课质量检测 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3.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代表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而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4.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 民 D.社会契约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 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6.“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 (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荀子的思想 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5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得太好 了(精华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庄之学)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3)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法家 (1)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3)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4)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2)影响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10课练习题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2课第10课第11课选择题练习答案附解析 第12课 1.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看成是绝对和神圣的,主要原因是进化论( ) A.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 B.说明了生物物种是进化而来的,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C.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 D.改变了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 [解析] 进化论认为生物物种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存物种有共同的原始起源,否定了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是绝对和神圣的。[答案] B 2.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 A.主动选择B.人工选择C.被动选择D.自然选择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些被自然选择了的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世世代代的传递,逐步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从而形成新生物种,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故选D。 3.受中世纪神学束缚最大的学科是A、天文学B、生物学C、地理学D、物理学 解析:封建神学宣扬上帝创造人、动植物及世界万物,严重束缚了生物学的发展。 4.下列不属于基督教神学观点的为 A、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陆地、植物 B、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都是上帝创造的 C、生物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D、动物、植物物种是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 解析: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5.在生物学中,首次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神创说 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解析:选项A和B不是生物学。生物进化论否定了上帝创造创造人、动植物的说法,指出生物是进化来的。 6.生物进化论对下列哪个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法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解析: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在译著《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框架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框架 一、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经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 (直接原因)兜售赎罪券 2、内容: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宗教改革开始。 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解放) 4、同: ②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 ③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异:加尔文更激进 二、启蒙运动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政治)欧洲处于封建统治下,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 (社会因素)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 2、时间:17世纪出现,18世纪达到高潮 中心:法国 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自由、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理性至上、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创立民主共和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不是工具,以人为本,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弥德罗《大百科全书》:宣扬理性,发展科学。 4、评价: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最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使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 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政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 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③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④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农学、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和作者心声。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学习建议】 ●学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认识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的价值,以及这些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联系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史实,关注古代科技成果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古代科学家的勤劳与智慧。

●适当安排有关科技或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究实验活动。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文字发明以后,人们尝试过多种书写材料。例如,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牛骨,其次是将文字铸刻在青 铜器和玉石器上。春秋时竹木简牍 盛行并开始使用丝帛书写。墨子曾 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 直到汉朝,竹木简牍和丝帛仍是重 要的书写材料。西汉刘向校定皇家 图书时,都是先写在竹简上,以便 于改动,整理完毕的定本才誉写在 丝帛上。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十万多字的珍贵文献,文字都写在帛上,称为“帛书”。但简牍太笨重,丝帛价值昂贵,远不能适应汉代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为满足社会对书写材料的需求,汉朝人发明了纸。 ◎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 术成就。 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优质教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理解他们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他们的思想作简要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回放资料,历史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优秀品质。二、教学分析 【本课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是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 三、教学设计 通过复习儒学自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以来,到战国后期成为蔚然大宗,到秦朝遭到打击,再到西汉逐渐复苏并走向正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出现,随后陆王心学产生,到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儒学中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一、四位思想家的进步思想在什么样背景下提出的? 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李贽生活在明朝后期,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后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哪些?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还认为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天下之大经大法”的六经根本不是什么至尊理论。同时他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质教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汉字的起源时间和演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 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理解“书画同源”;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书画作品、 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问题探究、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将本课标题用楷书、隶书和行书三种字体共同组合而成,请学生辨别。

书法艺术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班就有好几位书法爱好者。谈到书法必然与汉字与绘画相联系,无字就无书法,有书就往往有画,所谓“书画同源”。那么,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基本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这些我们都将在本节课探讨。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请学生或者老师自己讲仓颉造字的传说。 提问:古书上普遍记载的这个传说可信吗?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仓颉有可能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2、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半坡彩陶上的象形字) 3、成熟文字的出现——甲骨文。(图片展示) 4、甲骨文之后出现了什么文字?(金文) 5、学生总结:汉字的发展。 汉字发展至今约有36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书、行书这样的发展脉络,虽然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 6、提问: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