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史时期政区沿革

一、先秦时期的行政区划和地方控制

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三、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

四、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

五、历史时期我国政区变迁的规律

六、历史时期政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先秦时期的行政区划和地方控制

1、九州说

2、畿服说

3、分封制

4、郡县的起源

1、九州说

是假定的夏商周时期的行政区划,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划,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区域观念

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凉州、徐州。

冀州:今山西、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

兖州:今河北东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北部;

青州:今山东中部及东部;

徐州: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

扬州:今江苏和安徽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

荆州:今湖南、湖北两省大部分和江西西部;

豫州:今河南大部及湖北北部;

梁州:今四川、重庆及陕西、甘肃两省秦岭以南;

雍州:今陕西西北部和中部、内蒙古南部、甘肃及其以西。

2、畿服说

是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商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的理想化的产物,它以王畿为中心向四周扩展,按照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各服对中央王朝形成程度不同的臣服和纳贡关系,这种整齐划一的政区划分在商周时期也是不存在的。

《国语·周语》作甸、侯、宾、要、荒五服,以五百里为差;

《禹贡》作甸、侯、绥、要、荒五服,以五百里为差;

《逸周书·职方》称方千里内为王圻(qí),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服。

3、分封制

(1)夏、商的封国

(2)西周的分封制

(1)夏、商的封国

夏、商王朝都城周围为王畿区,周围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方国。方国对夏、商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但各方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

(2)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形成比较完备的等级分封制。

宗周、成周为王畿区,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诸侯。周王在王畿内、诸侯在封国内,又按宗法制度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又对士进行分封,这样天子、诸侯、卿大夫均有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形成多层次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政权和政区系统。

4、郡县的起源

郡县出现的背景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宗法血缘关系淡化,诸侯势力强大后不尊王室,互相争霸,各国内部斗争也很激烈。

楚王问鼎、春秋五霸、三家分晋。

争斗使大批诸侯国被消灭,大量强宗贵族被消灭。

春秋诸侯国林立-战国七雄。

对新取得的土地和人民,诸侯国不再进行分封,设置县或郡,由国君派官吏直接管辖,郡、县开始出现。

郡县的出现

最先出现的是县。楚国最先设县,楚武王(公元前740-689年)灭权国后设县(《左传·庄公十八年》)。以后秦、晋、齐、吴等国陆续设县。

郡较县晚。晋国最先设郡,晋惠公元年(公元前650年)晋国已有郡存在(《国语·晋语》)。郡最早设置于边远地区,经济不如县富庶。郡、县大小没有定规,郡、县间也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到战国时期,郡县制初步形成,各诸侯国普遍设置了县,郡的设置也逐渐增多。各郡县的大小逐渐一致,战国中期形成了由郡辖县的关系。

二、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时期

1、秦代郡县制的确立

2、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3、州制的产生

4、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1、秦代郡县制的确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两级制。

秦初设郡36个,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到秦末郡增加到40多个。秦郡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经济比较发达、政治地位重要的地区。淮河、秦岭以南只有12郡,仅占1/4。

县的数目估计在1000个左右,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称道。

平均1个郡统辖县20来个。

2、汉代的郡国并行制

汉代郡国的设置

西汉初年设郡县制,同时分封子弟为王、侯后经不断削藩,到汉武帝时王国、侯国地位大致和郡县相当。

西汉末元始2年(2)全国有郡(83)、国(20)103个,辖县、邑、道、侯国等县级政区1587个,平均每郡(国)统15县。

东汉永和5年(140)有105个郡国、1180个县、邑、道、侯国。

汉代行政区结构图

郡县(道、邑、侯国)

中央

王国县

汉代郡国分布

西汉时期103郡国中,秦岭淮河以南只有29个,而关东地区达50郡,说明西汉时黄河中下游仍是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区。

3、州制的产生

州产生的缘由

汉代100多个郡(国)相对秦朝的40多个郡,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为了加强对郡的管理而设置监察区。

汉代州的设置情况

汉武帝时先后设置有冀、豫、徐、青、兖、幽、并、荆、扬、益、凉11州和朔方、交趾2部,共计13州、部,后又在京畿及附近七郡设置司隶校尉,全国分为14州、部。

东汉初省朔方入并、凉2州,改交趾为交州,东汉末又增置雍州,为14州。汉代州的职能

最初州只是朝廷的派出机构,与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刺史不是常设官员,没有固定的治所。

西汉末刺史(或称州牧)权势有所增大。

东汉初刺史常驻地方,有了治所,但东汉大部分时间里,州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刺史仍然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

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一级政区

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朝廷给州牧、刺史以兵权、行政权,州成为郡的上一级行政区划,郡、县二级制转化为州、郡(王国、属国)、县(邑、道、侯国)三级制。

14州、部的辖区:

司隶校尉部: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河南开封以西及登封、内乡以北;

豫州刺史部: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

冀州刺史部:今河北西南部,山东西北及河南东北部;

幽州刺史部: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东北部,辽宁东部和南部,吉林西南部以及朝鲜北部;

并州刺史部:今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一部;

凉州刺史部:今甘肃大部,宁夏中南部,青海东部;

徐州刺史部:今江苏长江以北,山东东南部及安徽东部;

兖州刺史部: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

青州刺史部:今山东北部和东部;

荆州刺史部:今湖北湖南两省,河南南部,贵州东部,广东西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端一小部分;

扬州刺史部:今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浙江、福建三省;

益州刺史部:今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大部,贵州中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广西西北部及越南西北部;

交州刺史部:今广东、广西大部,越南中北部,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一小部分;

朔方刺史部:今陕西北部,山西西部,甘肃东北部,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至阴山南麓。

4、魏晋南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

三国时期的州郡县的设置

三国时曹魏有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10州全境和荆、扬二州江北一部。

吴占有荆、扬、交3州(与魏荆、扬二州隔江相对)。

蜀仅占有益州1州。

魏灭蜀后分益州置梁州,吴分交州置广州。

三国末年有州18,领郡国158,县1190。

西晋的州郡设置

州郡县的设置:西晋分雍、凉、梁三州置秦州,分益州置宁州,分幽州置平州,灭吴后将南北荆、扬州分别合一,全国共19州,162郡国,1232县。平均每州领8-9郡,每郡领7-8县。州郡数量比汉代有所增加。

州郡的分布:南方州增加到9个,约占全国的1/2;全国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86郡,以南76郡(汉代29个),南方的郡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南方州、郡数量的增加,与南方人口增长、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关系。

西晋末年州郡的激增:永嘉之乱后,南北分裂,南、北各朝大量增置州郡,东晋南朝为了安置北方流民设置了大量侨州郡县。

南北朝时期的州郡县设置

到南北朝末年,南、北方共有州253个、郡617个。与西晋相比,州增加了10几倍,郡增加了6-7倍。

大量设州郡使州郡县各级之间的管理极不合理,平均1州领2-3郡、1郡领2-3县,还有1州领1郡、1郡领1县或2州合管1郡、两郡合管1县(双头州郡),或者州不领郡、郡不领县。

州郡县三级制的瓦解

州郡的区划分割频繁,造成行政管理的混乱,如梁朝有20多州的长官不清楚自己所管辖的地区范围。有的甚至是“散居无实土,官长无廨舍,寄止民村”(《南齐书·州郡志》)。

随着州的数量增多,有的直接管县,南北朝后期郡逐渐变得有名无实,州、郡、县三级制逐渐失去意义。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郡县

中央州

国县

三、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道路时期

(一)隋、唐前期州(郡)二级制

(二)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

(三)宋代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一)隋、唐前期州(郡)、县二级制

1、隋代州(郡)县二级制

2、唐前期的政区

1、隋代州(郡)县二级制

隋文帝时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废除侨州郡县,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行政制度,隋炀帝时改州为郡。

隋代有190郡、1255个县。

郡县的分布:主要在黄河流和江淮地区,江淮地区郡的设置明显增多。

2、唐前期的政区

唐前期的州县二级制

唐朝前期继承隋制,实行州县二级制。

唐初因安置归附的将帅和疆域扩大新设置了不少州县,州县的数量比隋代多,贞观年间全国有358个府州、1557个县。

唐中期由于疆域的扩大和南方开发,增设新县。至开元、天宝年间有328个府州、1573个县。

唐初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区设置

唐朝初年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6个,都护府下管辖若干羁縻府州,羁縻府州的都督或刺史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内部行政事务自主,朝廷很少直接干预。

隋、唐前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州(郡)县

(二)唐后期、五代道、州、县三级制

唐代道的设置

唐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依“山河形便”(《通典·州郡二》)分全国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开元21年(733)分山南道为山南东西两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另将关内道首都长安附近诸州划为京畿道,将河南道东都洛阳附近诸州划为都畿道,总计15道,南方8,北方7。

唐代道的职能

道最初只是地理区域,中央派出的监察官员也不以10道为依据,天授2年(691)以后10道才成为监察区。

开元21年增至15道后,“每道置采访使监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道有了固定的治所。此后道有了固定辖区和治所,监察涉及政事处理和官员任免,道逐渐向州的上一级政区转化。

道一级政区的确立

唐初在沿边和内地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都督可兼驻地的刺史,但不干预其他州的行政事务。

永徽(650-655)以后都督称节度使,其辖区称镇(道)。

天宝年间节度使几乎掌握了边州所有军、民、财、监察大权。安史之乱后内地普遍设置节度使,都督制逐渐废弃。

乾元元年(758)肃宗改采访使为观察使,以观察使兼任节度使,使军区道和监察区道合一,节度使观察使掌握一道(镇)军、民大权,道(方镇)成为府州的上一级政区,州、县二级制转变为道(方镇)、州(府)、县三级制。

五代十国时期的政区设置

五代十国时期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沿袭唐后期的制度,分道(镇)、州(府)、县三级。

中间一级除府、州外,有军、监的建置,军在唐时为军镇,五代时兼管民政;监设于矿冶、铸钱、制盐、牧马地区,五代时兼有政区性质。

唐后期、五代时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道(镇)州(府)县

(三)宋代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1、宋代的行政区划

2、辽、金、西夏、大理的行政区划

1、宋代的行政区划

(1)路的设置

(2)路的政区的变化

(3)路的幅员及其分布概况

(4)路的下一级政区

(5)宋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1)路的设置

路一级政区的确立

北宋初年继承唐代的道制同时设置路,路属于半监察区半行政区。

乾德年间(公元963-968年)在各道设置转运使,征收和转运各地的财赋。

太平兴国2年(公元977年)将地方边防、治安、司法、财赋、监察等权力交给转运使,转运使成为府州的上级行政长官。

淳化5年(公元994年)正式改道为路,路成为州的上一级行政区划。

宋代路制下的三司及其关系

宋代除转运使司路(漕司)外,还有提点刑狱使司(宪司)路(掌管一路的司法),安抚使司(帅司)路(总管一路的军事)。北宋路制下以转运使司路为主。

三司间的关系是互相监督、互不统属。三司路管辖的区域不完全一致,如漕司23路时,宪司为18路。

(2)路的政区变化

太祖时全国分为13道:河南、关西、河北、河东、淮南、江南东、江南西、陇右、山南东、山南西、剑南东、剑南西、岭南。

至道3年(公元997年)全国分15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湖南、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西、广东、广西。

咸平4年(公元1001年)分西川为益州、利州2路,分峡西路为梓州、夔州2路,总计17路。

天禧4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为东、西2路,总计18路。北宋以18路维持时间最久。

熙宁5年(公元1072年)京西分为南、北2路,淮南分为东、西2路,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2路,6年河北分东、西2路,7年京东分为东、西2路,总计23路。

崇宁4年(公元1105年)增设京畿路,总计24路。

宋徽宗年间曾增加至26路。

南宋偏安江南,路级政区先后有16路和17路的变化。

(3)路的幅员及其分布概况

宋代路一级行政区幅员比唐代前期的道小。

问题:幅员变小的原因?

宋代南方路一级政区的数量比北方多。如北宋24路中南方占14路,北方只有10路。

问题:南北一级政区数量变化的原因?

(4)路的下一级政区

宋朝路下设州、县两级政区。

州一级政区除州外还有府、军、监,都受路管辖。

府主要设置于京都、路治、地区经济重心、军事要地,地位与州相同。军设于军事要地,有州级军和县级军两种。监主要设置于工商业重地,也有州级监和县级监两种。军和监在五代时为半政区性质,宋代完全成为新的政区。

府州之下县级政区包括县、城、镇、堡、砦等。

到元丰年间(1078-1085)全国有23路、14府、242州、37军、4监、1135县。

(5)宋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路州(府、军、监)县

2、辽、金、西夏、大理的行政区划

(1)辽的行政区划

(2)金的政区

(3)西夏的行政区划

(4)大理政区

(1)辽的政区

辽实行道、府(州、军、城)、县三级制,同时还保留了部族制和头下军州等制度。

金将全境分为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5道,管理模式大致与宋朝相同。

头下军州是契丹贵族以俘虏或受赐人口在自己的领地上设置的行政机构。(2)金的政区

金的行政区划混杂辽、宋制度,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在女真族人中实行路、猛安、谋克三级制。

金采用辽五京制,后来引入宋朝的路制,前后有17、20、19路的变化,管理模式与宋代大致相同。

猛安谋克制是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制度,原来为军事行政单位,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单位,猛安相当于州,谋克相当于县。

(3)西夏的政区

西夏行政区划也是混杂唐宋制度,基本上实行州县二级制。在边地设置有郡、城。

西夏实行左右厢12监军司,兼管地方防务和行政。

(4)大理政区

大理国的行政区划,前期与南诏(shào )大致相同,后期除首都大理外,有9府、4郡和景昽。

府、郡下辖州、赕(d?n)、部及府属郡,实行二级制。

四、元明清民国时期-行省时期

(一)元朝行省制下的政区

(二)明清省制下的政区

(三)民国时期的行政区

(一)元朝行省制下的政区

1 、行省制的创立

2、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

3、元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1、行省制的创立

行省一级政区的确立

元朝初期,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没有稳定的辖区和治所。

到元成宗(1295-1307)、武宗(1308-1311)时期,行省才变成常驻地方的行政机构。

行省级政区

除汗国(西域地区,察合台汗国)和宣政院辖区(吐蕃地区,包括今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外,全国分属1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

行省辖区比汉代州、唐代道、宋代路大。

元代政区划分原则

元代行省的区划,放弃了过去依据“山川形便”划分政区的原则,将地势优越的地区分割隶属不同的行省,各省辖区犬牙交错,从而消除了形成割据的地理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2、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

行省以下政区的特点

?多层次的政区

区划层次最多可达5级:省、路、府、州、县;最少为2级:省、路(府、州);普遍实三级或四级:省、路(府)、州、县,省、府(州)、县。

?政区统辖关系复杂

府或隶于路、或隶于行省,大多数领州县,个别不领县;州或隶于府、或隶于路、或直属于行省,或领县或不领县;县或隶于州、或隶于府、或直隶于路。

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

元王朝还在一些行省和宣政院管辖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管辖路府州县或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任用土官,形成土司制度。

元代政区设置总貌

元代设立了11个行省、185个路、33个府、359个州、4个军、15个安抚司、1127个县。(《元史·地理志》)

3、元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路府州县

中央行省府州县

州县

(二)明清省制下的政区

1、明代的行政区划

2、清代的行政区划

1、明代的行政区划

(1)省级政区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3)明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1)省级政区

承宣布政使司的设置

明代初年沿用元代的行省制度。

明洪武9年(公元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13年撤销中书省,京师各府州直隶六部,京师地区有了直隶的名称。明成祖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有了南、北直隶。

自宣德3年(公元1428年)以后,全国分为2直隶和13布政使司。布政司的辖区范围和名称与元代行省制基本相同,一般布政司也简称省。

藩司都司臬司及其关系

明朝在设置承宣布政使司(藩司)的同时,也设置了都指挥使司(都司,管军事)和提刑按察使司(臬司,管司法监察),三司互不统属,彼此监督,各自独立对中央部、院负责(情况和宋代的漕司、宪司、帅司有点相同)。当时全国有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

藩司与都司、臬司的辖区大致相同,但也略有差异。

如夔州府(今重庆市奉节县)属四川省,而瞿塘卫(治奉节县)则属于湖广都司;山东臬司不仅管辖山东布政使司、山东都司的辖区,还包括辽东都司的辖区;陕西省包括陕西布政使司、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的辖区。

与行省平级的其他政区

明代与15个行省平级的一级政区还有陕西省以西嘉峪关至哈密一带的哈密8卫,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及库页岛的奴儿干都司,统辖青海、西藏的乌斯藏、朵干2都司。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省以下的政区单位

省以下设置有府、州、县等政区单位。

明代的行政区划大致有省、府、州、县4级和省、府、县,省、直隶州、县3级。

卫所

明代在都司下设置卫所,一般几个府设置1卫,1府设1所。1卫统兵5600人,1千户所统兵1120人,1百户所统兵112人。(《明史·兵志》)

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元代土司制度,设置与府同级的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与县同级的安抚司、长官司、蛮夷长官司以及土府、土州、土县等,由所在省的布政司、都司管辖。土官世袭,除承担贡赋和征伐义务外,土司辖区内政务自主管理。

明代政区设置总貌

明代有府140个、州193个、县1138个,羁縻府19个、羁縻州47个、羁縻县6个;卫493个、所2593个。(《明史·地理志》)

(3)明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布政使司府州县

直隶州县

2、清代的行政区划

(1)清代的省级政区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3)清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1)清代的省级政区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3)清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省级政区的设置

清初沿用明代的布政司制度,顺治初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共有1直隶14布政使司。

康熙初分江南为安徽、江苏二布政司,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二布政司,分陕西置甘肃布政司,至康熙6年全国有18个布政司。

在边疆地区,东北地区分为盛京、吉林、黑龙江3个将军辖区;外蒙古地区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管辖各部各旗;青海境内设置西宁办事大臣辖区管辖蒙古各部旗、藏族各土司;西藏地区设置驻藏大臣辖区;内蒙古地区分6盟49旗,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理。8个边区加上内地18省,全国共有26个省级行政区。

乾隆年间又增设伊犁将军辖区管理今新疆地区,计27个省级政区。

清末对政区进行了调整,光绪10年(1884)伊犁将军辖区改为新疆省,11年分福建省置台湾省,33年(1907)东北将军辖区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3省,至此全国有23省4个地区(内蒙古地区、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西藏、西宁两办事大臣辖区)。相当于省一级的行政机构

清代在省级行政官员中,还设置有总督、巡抚,掌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布政司、按察司成为督抚的下属。省级行政区的行政机构又被分成了2级。

乾隆中叶全国设置8总督、15巡抚。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清代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实行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制。

在边疆地区则实行特别的行政制度。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两级制,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府和县;东北地区除实行府县制外,还设立副都统、协领、城守尉等官员管理地方政务;新疆地区设有统领、参赞、办事、领队等官吏;青海设立旗和土司;西藏地区通过驻藏大臣、达赖、班禅共同进行管理,达赖管理格木、前藏,班禅管理后藏、阿里。

在少数民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乾隆年间曾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朝廷派官吏进行管理,但仍有不少土司被保留下来。主要分布于云、贵、川、桂、甘、青、藏等省区。

清代有府、厅、州、县1700多个。(《清史稿·地理志》)

(3)清代行政区划结构图

直隶厅

中央省府县(州、厅)

直隶州

(三)民国时期的行政区

1、省级政区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3、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1、省级政区

民国初年的省级政区的设置

1地方:京兆地方;

22省(不包括被日本侵占的台湾省):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

东、广西、云南、贵州;

4个特别区:绥远、察哈尔、热河、川边;

4个辖区:甘边宁海镇守使辖区,甘边宁夏护军使辖区,外蒙古办事长官辖区,西藏办事长官辖区。

1928年省级政区的调整

1928年将4个特别区改为热河、绥远、察哈尔、西康(1938年正式建省)4省。

将甘边宁夏护军使辖区改为宁夏省。

将甘边宁海镇守使辖区改为青海省。

将京兆地方与直隶省合并为河北省。

奉天为辽宁省。

外蒙古、西藏仍实行原来的制度,1928年后改称地方

至此共有28省(不包括台湾省),2个地方。

1945年以后的省级政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收复台湾省,在东北地区新设辽北、安东、合江、松江、嫩江、兴安等省,共计35省。1946年外蒙古独立后,只剩1个地方。共计35省1个地方。

省级政区直辖市的设置

民国时期设立的直辖市,受行政院管辖。

1930年直辖市有北平、天津、上海3个。

1939年增设重庆市。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增设沈阳、哈尔滨、大连、青岛、南京、汉口、广州、西安等为直辖市。

2、省级以下的行政区划

1913年北洋政府改革行政区划制度,取消府州厅,将道变成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划,形成省、道、县三级制,与县相当的有设治局、旗、宗。

1921年城市型政区制正式确立,特别市属于省,普通市属于县。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行政区划,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特别市划归国民政府直接管辖,普通市由省级政府管辖。

1931年实行省、区、县三级制。1947年又将市分为直辖市、省辖市、县辖市三种。

至1947年,全国有35省、12院辖市,1西藏地方,辖2016县、57省辖市、40设治局、2管理局、93旗、175宗。

3、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民国前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省道县(设治局、旗、宗)

特别市普通市

民国后期行政区划结构图

中央院辖市县(省辖市)、管理局、

设治局、旗、宗

地方

五、历史时期我国政区变迁的规律

1、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呈阶段性发展

历史时期我国的行政区划经历了郡州时代、道路时代和行省时代三个阶段。

秦汉时期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郡,郡下辖县、邑、侯国等,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州,州下辖郡、县。唐宋时期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道和路,道、路下辖州(府)、县。元明清民国乃至现在地方最高一级政区为省,省下辖路(府、州、军、厅)、县等。

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层级变化呈现由高降低和由虚入实的变化

由高降低指的是历史时期高层级的政区幅员逐渐减小,数目逐渐增多,级别逐渐下降,最后归于消亡。

以州为例,西汉为13州,东汉为14州,西晋为19州,南北朝末年253州,唐贞观年间州358,至唐代后期,道逐渐取代州成为地方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下降,州成为道的下一级政区;在州的数量增多的同时,州管辖的范围是逐渐缩小。道、路的演变也有相似的情况。

由虚入实主要指历史上的一级政区州、道、路、行省,原本为监察、转运等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都逐渐演变为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3、政区的设置在空间分布上,早期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政区设置较少,后来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多、经济的开发,南方的政区数量逐渐增多,北方则相对减少

如秦代40多郡,南方才12郡;西汉103郡(国)中,南方只有29个;唐代15道中,南方7道;北宋23路中南方14路,此后南方的一级政区均比北方为多。南方政区的数量与北方相比呈后来居上的趋势。

六、历史时期政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环境对政区的影响

自然区与行政区重合是行政区划的原则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自然区与行政区重合的例子。

先秦时九州就是九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唐划分全国为10道,主要依据是“山川形便”;元明清以来一些政区也以山脉、河流为界,如河北在黄河以北,山西在太行山以西,湖南与湖北以洞庭湖为南北分界,云南与四川交界处多以金沙江为界。另外许多县与县之间的分界线也是以山脉和河流为界。总的来说,自然区与行政区的吻合度,大致秦汉时期重合,魏晋时背离,隋唐重合,宋元背离,明清渐趋重合。

自然区与行政区重合,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区域单元的自然、人为要素,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可促进区域内的交通的发展、经济交流、环境保护、文化的发展。

2、政治制度对政区的影响

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通过划分政区管辖地方,中央所实行的管理制度对政区的变化影响较大。

中央为了防止地方形成割据势力,在地方第一级政区之上设置一些监察机构,实行监察制度,如汉末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等,但这些监察机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第一级政区,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

中央为了防止以自然地理单元分割、文化认同感强烈的标准划分的政区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割据势力,自元代开始实行“犬牙交错”的政区划分原则,将自然环境、文化认同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政区,削弱地方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这是历史时期行政区与自然区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经济对政区的影响

在进行政区划分时,经济因素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这主要是因为政区具有两大经济职能:替中央或上级行政单位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经济生产;完成国家在行政区内的赋税征收任务。

政区划分与经济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元代以前地方第一级行政区大致与经济区吻合,元代以后政区与经济区不完全吻合;县级政区往往与经济区吻合。

南北方政区数目和幅员的变化与南北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唐宋以前北方政区数目多、幅员小,南方数目少,幅员大;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政区数目增多,幅员也相应减小。

4、文化对政区的影响

文化区对政区的影响。同一文化区域有文化的认同感,历史时期在进行行政区划时,也兼顾了文化区的差异。“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汉书·王莽传》),文化的区域差异是划分政区的重要指标。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也都多少反应了民俗文化区的差异。到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但许多的省区仍是相对统一的文化区。

中国传统文化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崇尚“十”、“九”,所以有“九州”、“十道”,秦始皇尚6和6的倍数,故设置了36郡;王莽尚5,故分天下为125郡等等。

5、社会的稳定与动荡对政区的影响

历史上主要政区的改变,大多发生在政权交替、社会动荡的混乱时期。在这种时候,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力,行政区划变化较多。如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州由监察区演变为地方第一级政区,唐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的上升使道成为地方第一级政区,行省的出现也是在宋末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的动荡引起政区的变更。

历史上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时期,有利于中央集权,中央可以有效地控制地方,在这种情况辖,政区的变化少,政区的层次少。

新三板历史沿革(来自知乎)

先说一下新三板(学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历史沿革吧: 国外都是先有场外市场(可以简单理解为”三板市场“),再有主板市场。而我们国家是1990年前后,领导想搞资本市场了,就直接学习国外主板市场经验,直接搞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 后来主板市场发展了,那么有上市的自然就有退市的,那些业绩不好的公司本来让他退市就行了,但咱们国家有个”维稳“的特殊国情,如果老百姓买了股票,公司说退市就退市了,股票砸在老百姓手里,他们就要闹事,闹事就麻烦了。咋办?再弄个小市场,让这些破公司的破股票,在这个小市场里再倒腾倒腾,这样可以让那些股民保持”情绪稳定“。2002年前后,这个”小市场“就成立了,当时叫”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这个为破公司破股票专门成立的小市场,大家一看,和国外的场外市场有点像,那就叫”三板“吧(在主板和中小板之下的意思)。 后来,领导又觉得,这个”三板“全是破烂公司,市场也没活力啊,怎么想办法拉些好企业进来呢?大型好企业肯定不愿意来,人家愿意直接到沪深交易所(主板)去上市,那怎么办呢?正好不是国家要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嘛,那好,我把那些公司拉进来。因为那些公司往往有朝气、有创新力、有发展前景,但是又处于初创期,往往可能有个核心技术,然后就只有寥寥几名员工,租个破办公室,这种公司想要去主板上市显然不符合要求,但他们也缺资金啊。这么一来,这群科技创新企业就比较适合作为这个”三板“的拉拢对象了。 于是06年左右,证监会发布了一个办法,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纳入到这个”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来了,凡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都可以来这个市场挂牌,交易自己的股票。当然也有一些对企业的要求,但是这些资质要求比主板什么的低多了,也容易多了。 慢慢的,中关村的企业进来的多了,这个市场里的企业质量也好了起来。但是这些朝气蓬勃的小企业,和那些主板退市下来的企业放在一起不合适啊,所以就给他们劈成两块。全都是中关村企业的那块,叫“中关村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原来那些退市公司的,就自然成了“老三板”。“新三板”和“老三板”到这时相当于并列的关系,一个装的都是中关村的创新科技公司,一个装的都是退市公司。 再后来,老三板就一直半死不活的,企业不好嘛。新三板发展的还不错,后来国家一看不错,决定扩大试点。12年8月,证监会把原来只有北京中关村这么一个小范围,扩大到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四个高科技园区,这四个园区的企业都可以来这里挂牌。这就是说,这个“新三板”要做大了。 过去只有北京中关村的时候,“新三板”就挂靠在深交所下面。现在马上要做大了,国家决定单独成立一个市场来管理这块,于是紧接着,12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在工商总局注册登记。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1马克思主义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在我校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 1、课程初步建设。早在20世纪前半期,李大钊、李达等皆先后在北京高师讲授马克思主义。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北京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联共布党史课程,其中包括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也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最初模式。1953年学校建立政治教育系,建成哲学教研室,承担本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同时也承担全校公共哲学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1956年、1960—1962年两次举办了由苏联专家莫洛佐夫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深学者石盘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队伍。 2、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79年哲学系成立,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原著教研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室、苏联哲学研究室。1981年、198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先后被批准为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体系建设得以展开,教学内容广泛而深入,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方案,编写了大量的课程讲义和课程资料,翻译了苏联的一些相关教材,形成了由齐振海、彭万春、曲家齐、王卫国、杨镜江、刘继岳、陈仲华、马润青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的队伍。特别是认识论的专题与教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齐振海教授主编的《认识论新论》(1988年)在认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要探索和创新,该书的出版,引起哲学界强烈反响,被当时国家教委选定为高校哲学教材。

3、课程体系逐步完善。1990年底,本学科被批准为博士点,199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相关教研室合并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加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术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价值哲学、管理哲学等一批新兴的相关课程;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师范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袁贵仁主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人的哲学》、《价值学引论》等一批教材;袁贵仁、唐伟教授等一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骨干,实现了教学队伍的年轻化;围绕课程体系,到1999年学科成员先后承担了“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等9项国家或省部级重点课题;培养了毕业硕士研究生7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6人,1 篇博士论文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4、迈向精品课程行列。 自21世纪初开始,杨耕、张 曙光教授的引进,一批年轻教 师的选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队伍有了新的结构性变 化。2002年1月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 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名列前 茅。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有计划、 分步骤地将该课程作为一门 精品课加以建设。在本课程的 指导思想的确定、课程模块的 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体 系建设、教学方法的探索等方 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学科人员作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研究与编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核心成员,积极主持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教材的改革与制定。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本课程已经具备了成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知识讲解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 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 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 )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 )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 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治为目的为主,加强中央集权,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思想上

历代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 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 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专事监察,很想汉朝的刺史制度也就是增设了15个监察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贞观末年,全国有10道,360个府州,1557个县,开元二十年共有15道,328府州,1753县。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政局也是比较稳定的。 唐朝在公元8世纪以后(中唐以后)开始在边区设置方镇,并设节度使进行管理,最初这些区域只是具有军事区的性质,后来道与节度使管理的地区部分重合,道成为虚设,形成了方镇、府州、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格局。 由于唐朝节度使在玄宗开元之后权势逐渐加重,天宝年间更是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所以宋初吸取了这个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罢掉了节度使所辖的支郡,节度使成为了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接由中央控制,并在当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路的区域,每路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财物和赋税。以后转运使职权逐渐扩大,控制了地方行政事务,于是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宋真宗时(宋统治者心思很多,比较会玩弄权术),考虑到转运使职位太重,于是又设置了提点刑狱使(管司法、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使(粮食储备、平抑物价),转运使这时只管一路的财政赋税和民政,因此,宋代一个路有4个长官,也即是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安抚使(帅司)提

公司历史沿革 股改 培训材料

公司历史沿革股改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公司历史沿革专题 一、公司设立 (一)股东资格的要求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都可以设立公司,成为公司股东。不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的主体主要有: 1、自然人作为股东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义务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和履行。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股东(如公务员、现役军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等)。 2、各级党政机关(含政法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及农村承包户、个体工商户、分公司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能成为公司股东。 3、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不得成为股东。 (二)出资问题 1、出资方式:(1)货币(2)非货币财产: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3)股权 2、注意事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采用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发起认购的股本总额,出资时间、期限都可由公司章程约定。 (2)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发 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应当经验资机构验资。起人认购的 (3)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对该出资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用以出资的股权应为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股权且该股权权属清楚、权 1 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未设立质权、所在公司章程、法律法规未限制转让)。 (5)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6)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出资。 (三)公司章程 1、有限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 2、公司章程一经生效,即发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3、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备条款) (1)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方式、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股东大会会议认 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2015-04-27历史百家争鸣 历史百家争鸣微信号:ihxory 历史百家争鸣-说一说过去那些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解秘,等待您的参与,点击标题 ,共同呐喊! 下方“历史百家争鸣”关注,欢迎加入QQ群:426649104 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怎么办?来读长河飞舟的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 汉中中原山东 巴蜀荆楚江东 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 1000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我们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天下名关——函谷关。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会计学专业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创立的专业之一,我校前身为铜陵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从1986年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及相关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入门课程,也是学好会计学及相关专业的一把钥匙。该课程在我校的发展有着与会计学专业一样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基础会计》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也是本学院会计学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的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历程,是我校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历程,是我校会计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历程。 1、1986年~1992年:教学内容以簿记核算原理的基本内容为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相对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名为“会计学原理”,并以现代会计应涵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调整和改造了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会计学“三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 2、1993年~1999年:为充分体现该课程在所有专业课中的基础性地位与作用,将该课程的名称由“会计学原理”更名为“会计学基础”,并在我国会计改革风暴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大胆调整和改造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对该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和更明确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会计学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3、2000年~至今:在全面建设和完善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以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契机,围绕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在全面调整二十一世纪会计人才培养战略的背景下,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科学化、规范化的课程建设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课程建设规划,从构成课程建设诸要素入手,实现了新一轮的课程建设目标,使该课程的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 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讲述会计的基础概念与理论,具体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二是讲述会计信息是如何通过传统的簿记系统生成的,具体包括账户与复试记账的应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三是讲述会计信息的报告系统,具体包括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编制原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具体分为以下11章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三章? 复式记账 第四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六章? 账簿 第七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八章? 帐户分类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

古代商丘县的历史政区沿革浅谈

古代商丘县的历史政区沿革浅谈 虞城高中高一7班:杨宝龙摘要:由于1997年撤销商丘县,设立睢阳区。所以本文论述的主要是睢阳区在清(包括清)以前的,所谓“商丘县”的政区沿革。商丘县从帝喾高辛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在这近五千年历史中,其建臵屡经变革,政区也在不断变更。 关键词:商丘县;政区;沿革 由于1997年撤销商丘县,设立睢阳区。所以本文论述的主要是睢阳区在有清一代(包括清)以前的,所谓“商丘县”的政区沿革。(一)先秦时期 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崩,高辛立,是为帝喾,都亳。帝喾的儿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有一种说法:契即阏伯,尧封阏伯于商丘,主辰星之祀。这是关于“商”的最早说法,现在的商丘人一直以“阏伯”为商丘的始祖。而丘在古时有两个含义,一是居住地称丘,二是坟墓称丘,阏伯曾在台上居住,死后又葬在台上,所以此处称商丘。原来的商丘是指阏伯台,五千多年来尚袭至今。商丘一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又地应商星,故名商丘。到了契的十三世孙汤,又在商丘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建都南亳。据《史记》记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注疏》中也写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传汤自商丘迁焉”。这是商丘历史上的第一次建都。 约公元前11世纪,西周成王封微子于商丘,称宋国,都城在今

城南。《史记》记载:“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1] 这是商丘第一次成为分封下诸侯国都城所在地。 春秋时,宋都在商丘。孔子游宋,因避其讳,曾改写为商丘。《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商丘县。古商丘为阏伯之墟,春秋宋国都也。” [2]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与楚、魏瓜分宋地,商丘属魏,商丘属魏一直延续至秦统一。 (二)秦汉时期 秦灭齐,全国统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机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在旧宋地臵睢阳县,隶属砀郡。 这是商丘建县的开始。 秦代,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一县之内分若干乡,乡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此时商丘属于县级,即睢阳县,位于今城南一公里处,即周代的宋国都城。但早已叠压在西汉睢阳城下。 汉初,刘邦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梁王刘恢(高帝子),十一年(前196年)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3]迄两汉未变。 这是商丘第二次成为分封诸侯国都城所在地。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河南属魏地。魏文帝黄初元年,即公元220年,商丘称睢阳县,但隶属梁郡,而不是梁国。 这是商丘作为郡治治所的开端。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封彤为梁王,都睢阳。传六

信威集团历史沿革简介

信威集团历史沿革简介 第一阶段:公司初创(1995年至1996年) 1.公司诞生 1992年,奥斯汀大学教授三琦、斯坦福大学留学生徐广涵和伍斯特理工大学博士卫三人在美国联合创立了SANCOM(三信)公司,合作开发ATM交换机和无线通信智能天线系统。 1995年5月,时任中国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周寰在美国考察三信公司后决定支持其开发的ATM异步传输和CDMA码分多址两个项目,但由于国政策要求专款专用于ATM异步传输项目,因此1995年10月,三信正式分家,卫和徐广涵退出三信之后联合风投家五福在美国创办了Cwill公司(Chinese Wireless Local Loop,意为“中国的本地无线环路”),专注于开发CDMA码分多址项目。卫任董事长兼CEO,1995年11月,大唐旗下凯通达和Cwill共同出资设立信威,卫出任总裁,五福、徐广涵担任信威通信董事。 以下为2007年信威申报的招股书中显示的公司早期的结构及主营业务。

*凯通达即大唐电信研究院(CATT)实际控制的公司 *希威尔即Cwill 2.早期愿景 作为信威创始人之一,从大唐首席科学家退休的“中国3G之父”世鹤教授介绍说“信威”这个名字是根据Cwill的音译,在工商局的电脑随机备选名字中临时挑中的。从字面来看,它能方便地延伸出“在电信领域扬我中华国威”的意译。与“大唐”、“中兴”、“华为”这些寓意显见的名字一样,它代表着信威创始人们在这家公司身上寄托的共同梦想。信威的出现构建了一条由海外归国知识分子、政府官员、投资家们联合铺就的中国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第二阶段:发展壮大(1997年至2005年) 1.第一次大发展——固定接入产品

中国历史地理

地球气候变迁遗留的痕迹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中国北宋时期的沈括通过对延州(今陕西省北部)化石的观察,提出在当时气候条件不宜竹类生长的延州,可能在“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的观点。1686年,英国R·胡克根据波特兰角的海龟化石和巨大的菊石,认为该地过去气候曾经是比较温暖的。1840年,瑞典J·L·R·阿加西根据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堆积,第一次提出地球气候史上曾出现过冰期气候。20世纪初,德国A·彭克和E·布吕克纳著《冰川时期的阿尔卑斯山》,将阿尔卑斯山第四纪大冰期划分为4个冰期(后又划分成5个冰期)。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古气候进行了研究。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曾对历史气候作了大量研究,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年)一文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普遍注意。 编辑本段研究方法 气候记录 地球上仪器观测的气候记录,最长不过二、三百年。有两类资料可以把气候记录延长到没有仪器观测的年代:一类是历史资料,如考古发掘文物、历史文献等;另一类是各种天然气候记录,包括树木年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各种自然地理因子变迁的痕迹等。这些天然气候记录有连续的,也有间断的,其适用的地理范围、研究的时期及在气候上的意义也都不相同。时期愈早,古气候记录愈少。 起源气候史地球起源以来的约46亿年中,气候曾发生过多次巨大变化。现在人们还无法了解地球早期的气候状况,只能通过某些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推测约20亿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前寒武纪以来,至少出现过多次全球性的大冰期。 一般认为,对地质时期温度的估计从中生代(距今2.3~0.67亿年)起才比较可靠。据H·弗洛恩估计,中生代时的年平均温度在两极附近为8~10℃,低纬度热带地区为25~30℃。新生代新生代(距今约6700万年以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中纬度温度缓慢地下降,而热带地区却无明显变化。它导致南极洲冬季降雪,山岳冰川逐渐增加,大洋底水温下降。大约在距今500万年以前,南极地区已出现冰盖。到250万年前,北半球冰岛等地区也开始出现山岳冰川,以后格陵兰等地的现代冰川又相继形成。于是,地球气候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大冰期,即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第四纪大冰期开始时间有很大争论,但多数人认为始于距今 200万年以前。第四纪气候是以大陆冰盖和中、高纬度山岳冰川为主要特征,统称为第四纪大冰期。在第四纪内,依据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出几次冰期和间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划分的冰期有所不同。 第四纪中以里斯冰期的冰川作用最为强烈,当时地球有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的大陆面积为冰川覆盖(现在约为十分之一)。在亚洲,冰盖到达贝加尔湖附近。 冰期气温平均比现代低 8~10℃。间冰期气温比现代高,北极地区气温较现在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也较现在高5~6℃。冰期和间冰期温度的巨大变化,导致其他气候要素和自然地理因子的变化:①雨带分布的变化。冰期时,极地冰原面积扩大,极地反气旋增强,极地高压带向中、低纬度地区扩展,迫使行星极锋带移至中、低纬度地区,导致中、低纬度地区低气压活动频繁,雨量充沛,湖水面积扩大。例如,亚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中部、北美洲西部等,在冰期时均为湿润地区,但在间冰期时,上述地区的气候常很干燥。②雪线的升降。冰期时,全球山岳雪线普遍下降,大多数山岳雪线下降1000~1400米,热带地区雪线下降700~900米。③海平面的升降。冰期时,地球表面的水相当大的一部分形成巨大冰盖而留在陆地上,海平面因此降低。例如,玉木冰期时的海平面比现代低约 100米。在间冰期最暖时期的海平面,可能比现代高出15~30米,甚至更高。④生物群落的迁移。在冰期时,冰川扩张,气候带向低纬度地区移动。在间冰期时,冰川退缩,极地地区气温升高,气候带向高纬地区移动。与气候带相应,生物群落也随之南北迁移。例如:克里米亚(里斯冰期)的地层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第八章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基本知识体系: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一)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幼儿园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应包括儿童在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依据儿童的心理水平。 (二) 20 世纪 50 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50 年代,在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也全盘接受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育部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邀请两位苏联的幼教专家赴中国讲学,并在中国推广苏联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虽然不再使用课程一词,实际上反映的是苏联教育学对课程的狭义的理解,即把课程看作是学科,通过幼儿园各科的教学对幼儿实施教育。 (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展开了大规模的幼儿教育改革运动。 来自国外的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理论,诸如蒙台梭利、杜威、布朗芬勃伦纳、布鲁纳,特别是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 1/ 10

我国近现代教育家们的思想,特别是陈鹤琴的思想再次受到重视,这些都为80 年代以来的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背景。 80 年代初开始的幼儿园课程是从各地自发进行的试验开始的,这些试验从单科扩展到了整体,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对幼儿园课程改革起了推动作用。 在这些试验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 可以说,这些试验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活动和直接经验。 这场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 1989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简称《规程》),这项法规在试行七年以后,经过修订,正式颁发。 二、当代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的含义: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陈鹤琴以 5 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陈鹤琴的儿童观: 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综影,而是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

中国历史地理(北大)资料整理

开宗明义 2011年2月21日 18:37 教材: 没有一本特别好的教材 重点推荐的参考书:《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 并不通俗 课件: Ftp ftp://urban:urban@162.105.149.18/教学专用/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 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38%优秀率一个名额都不会浪费,都是90分以上。 助教说,复习时不仅要看课件的文字部分,也要注意图! 历史时期的地理。 古人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了多少谋略和智慧。 历史自然地理:重点研究江河湖泊和气候的变化——探讨自然变化的规律 历史人文地理:人口军事城市农业文化聚落等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历史: 这个学科历史悠久 例:左冯翊,《汉书》:故秦内史。《禹贡》

近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创始人:张相文 八卦:光华新楼中间的四合院:顾颉刚30年代的故宅顾颉刚:每月拿出600大洋赞助禹贡学会,《禹贡》半 月刊 组织青年学者到西北(包括河套)考察。 华北沦陷后组织就解体。《禹贡》成为今天这门学科的 基础。 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几乎都源自这个组织。 《中国历史地图集》。毛泽东个人倡议(不是国家意 志),谭其骧主编,历时二三十年,囊括当时最优秀的历史学家。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止在静态的时空变化中,要与人类活动的足迹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应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论点又将历史地理推向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属于这个领域的正式从业者,不到五十人。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呢? 古人的事情在今天能有什么样的启迪呢? 例一战国策中战国时东周和西周 东周公对苏秦说:我想种水稻,但西周公不放水。可 见,两国依同一条河,即伊洛河。 苏秦说西周公放水。 例二,九鼎 例三,金庸中胡编辣椒 例四,电视剧各种胡掰,神马汉武帝沏茶啦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资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 划演变

历史专题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秦:郡县制。 (2)汉: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3)隋:州、县两级制。 ⑷唐:道、州、县三级。 宋: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 ⑹元: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⑺明: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 ⑻清:省、道、府、县 2.演变特点: (1)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变化多发生在混乱时期;一级行政区变化较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 (史实:由虚入实,监察机构行政化史实:东汉时期的刺史制度逐渐演化为州一级行政机构。发生在政权交替混乱时期的史实:唐朝的藩镇;元朝的行省制。一级行政区变化大,次级行政区变化不大史实:一级行政区秦汉为郡,元为行省;县级基本未动。) (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元代以前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或山川形便);元代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或犬牙交错)。 (元以前: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元后:“犬牙交错”原则,避免行政区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的吻合。各自的优点:与经济区、自然区和文化区相吻合:顺应了封建社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交流发展和形成独立的经济体;有利于形成文化认同。“犬牙交错”原则:有利于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的出现,强化中央集权。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抗御自然灾害;对内部交通、文化交流产生了不良影响。) (3)深层特征: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主动性与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 (4)整体特征:二级三级制是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主体;局部而言:县是中国历史最稳定的一级政区;州的地位不断降低。 3.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 ⑴积极: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评述:以政

陆丰政区沿革变化报告

古代陆丰政区及东海镇与碣石镇历史变化 摘要:“安陆”是陆丰县以前的旧称,该县位于今广东省陆丰市,地处粤东沿海碣石湾畔。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其建置析合不定,至雍正九年始建置县,保持稳定。并以《陆丰县志》为根基,基本厘清县历史沿革及东海镇和碣石镇历史,并对其政区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陆丰,东海,碣石,置县,沿革 本文选取陆丰县及其两个重要的城镇来进行对古代陆丰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期加强对《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认识。 一、陆丰县历史变化 (一)陆丰地理位置 陆丰县地处广东沿海,陆丰地形依山面海。北部多为山地,中部和南部沿海以丘陵台地居多,螺河和乌坎河的中下游沿岸多为冲积平原低洼地。整个地势走向除南部西山为东西走向外,其余山脉多为南北走向,与河流走向基本一致。 陆丰县地理位置险要。北面和陆河县、普宁市交界;东与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及惠来县接壤;西与海丰县和汕尾市城区为邻;南濒南海。故《陆丰县志》称其为“滨海要区,惠(州)、潮(州)孔道也”。顾祖禹曾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中记载这一地区:“府(惠州府)东接长汀,北连赣岭,控潮海之襟要,壮广南之辅,大海横前,群山拥后,诚岭南名郡也。” 自秦至清,陆丰县地域名称和所辖范围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其历史地位也沉浮不定,然而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始终不容忽视。 (二)魏晋南北朝以前时期情况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在陆丰境内已有部落聚居,在沿海一带渔猎,繁衍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大禹分天下九州,即冀、充、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九州,时陆丰属九州中的扬州南境。春秋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 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为加强地方管理,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划分为36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下设龙川县、傅罗县、番禺县、四会县等四县,陆丰地域属南海郡博罗县,以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割据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国号南越,陆丰仍属博罗县地。 西汉南越平定后,国内基本安定的情况下,在辽阔疆域基础上,汉武帝除了增设郡县外,还建立了刺史制度。在岭南地建为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又增设了两个县揭阳县、中宿县。海陆丰地区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社会局势一直不安,在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东晋成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咸和六年(331)年,从博罗县析出宝安县、海丰县、安怀县、海丰县,隶属东官郡,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陆丰地则属海丰县。 (三)隋唐时期安陆县的“置”与“废” 隋文帝时期,为加强地方控制,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裁减了大量的冗官,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的负担。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东官郡为循州(州治今惠州),陆丰属循州海丰县。但隋炀帝将州改为郡。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循州为龙川郡。陆丰属龙川郡陆丰县。 隋末农民起义,李渊乘时而起,并于公元618年建立初唐,为加强对各地的

中国古代地理常识

【中国】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或中央朝廷。如《中庸》中有“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庄子》中有“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华夏族居四方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州名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原为泛指之词,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另外“四海”也指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域。《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如《过秦论》中有“履至尊而制六合”。《海内南经》中有“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诗品》中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杜甫《寄韩谏议注》“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以区别于边疆地区。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在中原人看来,长江以南地区为长江之外,故称江表。《赤壁之战》中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灵宝市东北,新函谷关在今天河南新安东)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