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器返混性能综合实验

反应器返混性能综合实验

反应器返混性能综合实验
反应器返混性能综合实验

[参考资料]

反应器返混性能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单釜、多釜及管式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将数据计算结果用多釜串联模型来定量返混程度,从而认识限制返混的措施。

1、了解和掌握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及数据处理方法;

2、了解停留时间分布与模型参数的关系;

3、了解和掌握模型参数n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是受温度、物料的浓度(即微观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和反应时间控制的,而这些条件又主要受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情况影响,因为物料的流动情况是决定反应器内传热和传质情况的首要因素。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由于各种操作都很理想,反应情况一般都比较好。当随着化学反应器尺寸的放大,化学反应进行的情况经常就和实验室结果相差很大。其原因是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情况和未放大前不一样,引起化学反应的各种环境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其中突出的变化是物料的温度、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产生的不均匀问题。物料的流动情况不仅对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换热器的效果和分离设备的操作情况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对反应器、换热器和分离操作设备进行设计、放大和操作时,都需要了解物料在预期的设备内的流动特性。以下,就以连续流动反应器为例进行说明。

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情况很复杂,可以用返混的概念来描述物料的流动形式和采用流动模型的方法进行处理。为了便于研究,一般都将流体看作是由许多独立存在的流体单元所组成的连续体,并称这些单元为“流体微元”。流体微元可以是分子(微观流体),也可以是由很多分子集聚而成的分子团或分子束(宏观流体)。流体微元从进入反应器到离开反应器的时间称为该物料微团的停留时间。在连续流动反应器内,由于搅拌和扩散等原因,使具有不同停留时间的流体微元之间会发生混合,称这种混合为“返混”。返混程度的大小,很难直接测定,一般只能直接测定物料的停留时间。

流体微元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完全是一个随机过程,可以用概率分布方法来定量描述。所用的概率分布函数为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和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的物理意义是:同时进入系统的N个流体微元中,停留时间介于t到t+dt间的流体微元所占的分率dN/N为E(t)dt。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的物理意义是:流动系统的物料中停留时间小于t的物料的分率。

由于各种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都有其独自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关系,因此可以用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来定量描述反应器内物料的返混程度。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测定一般是在生产装置上用水或空气代替反应物料进行“冷模”试

验的方式进行,有时也可以在模拟装置上进行。测定方法主要是示踪响应法,就是在反应器的入口以一定的方式加入示踪剂,同时通过测量反应器出口处示踪剂浓度的变化,间接的描述反应器内物料的停留时间。常用的示踪剂的加入方法有脉冲输入法、阶梯输入法等。脉冲

输入法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示踪剂从反应器的入口注入物料的主流体,在不影响主流体流动特性的情况下随之进入反应器,与此同时,检测任意时刻t从出口在反应器出口流出示踪剂的浓度c(t),从而得到示踪剂浓度c(t)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设q V为物料的体积流量,M0为注入示踪剂的总量,根据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物理意义,可知:

(1)

(2)

由于,故有

(3)

写成离散形式为:

(4)

由此可见E(t)与示踪剂浓度c(t)成正比。当在反应器出口测定的不是示踪剂的浓度,而是其他物理量,如电导率、毫伏信号等,只要这些物理量和浓度呈线性关系,就可以将这些物理量的值直接带入式(3)、(4)进行计算,其结果和与用浓度计算的相同。当这些物理量和浓度不呈线性关系时,需要根据这些物理量与浓度的关系将其值转化为浓度值,然后进行计算。

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在概率论中有两个特征值: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

和方差2

t

的表达式为:

(5)

采用离散形式表达,并取相同时间间隔t,则:

(6)

的表达式为:

(7)

也用离散形式表达,并取相同t,则:

(8)

若用无量纲的对比时间θ来表示,即,

无量纲方差(9)

在测定了一个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后,如何来评价其返混程度,则需要用反应器模型来描述。最常用的是多釜串联模型。

所谓多釜串联模型是将一个实际反应器中的返混情况作为与若干个全混釜串联时的返混程度等效。这里的若干个全混釜个数n是虚拟值,并不代表反应器个数,n称为模型参数。多釜串联摸型假定每个反应器为全混釜,反应器之间无返混,每个全混釜体积相同,则可以推导得到多釜串联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关系,并得到无量纲方差与模型参数N存在关系为:

(10)

σ=1,为全混流特征。

当N=1,2

θ

当,,为活塞流特征。

这里N是模型参数,是指串联的级数,是个虚拟釜数,并不限于整数。N只是来表示反应器中物料返混的程度,N越大返混程度越小,而反应器本身并不一定是用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而成的。

本实验中用水作为连续流动的物料,以KCl溶液作示踪剂,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溶液的电导值。由于加入KCl的量少,则流体为很稀的KCl溶液,此时KCl浓度与溶液的电导率值成正比,则可用电导率值来表达物料的停留时间变化关系,即E(t)∝ L(t),这里L(t)=L t -L∞,L t为t时刻溶液的电导率值,L∞为无示踪剂时溶液的电导率值。相应的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和方差可以写为:

(11)

(12)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由管式反应器与三釜串联二个系统组成。三釜串联反应器中每个釜的体级为1.5L,用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调速,水经转子流量计可分别流入二个系统。稳定后在二个系统的入口处分别快速注入示踪剂,由釜式和管式反应器流出口测定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再通过数据处理得以证明返混对管式和釜式反应器的影响,并能通过计算机得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及多釜串联流动模型的关系。

1. 储水瓶;

2. 三通阀;

3. KCl溶液储液瓶;

4. 高位水槽;

5. 电磁阀;

6. 截止阀;

7. 三

通;8. 流量计;9. 电导电极;10. 釜;11. 螺旋桨搅拌器;

12. 排放阀;13. 搅拌马达

图1 多釜串连装置示意图

1~11同图1;12. 电磁阀;13. 搅拌马达;14. 管式反应器;15. 计算机

图2 管式反应器装置示意图

釜式反应器1.5L,直径110mm,高120mm,有机玻璃制成。

管式反应器内径8mm,长度5m。

搅拌马达60w,转数0~100%转/分,无级变速调节。

液体(水)流量0~60升/时。

电磁阀控制示踪剂进入量5~10毫升/次。

图3 控制面板示意图

四、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将KCl溶液注入标有KCl的储瓶内,将水注入标有H2O的储瓶内。

(2)连接好入水管线,打开自来水阀门,使高位水槽有水溢出。

(3)检查电极导线连接是否正确。

2:操作

(1)慢慢打开进入转子流量计的阀门(注意!初次通水必须排净管路中的所有气泡,特别是死角处)。调节水流量维持在30升/时,同时打开釜式反应器的入水阀,直至各釜充满水,并能正常地从最后一级流出。

(2)打开总电源开关,分别开启釜1、釜2、釜3的搅拌马达开关,后再旋转调节马达转速的旋钮,使三釜搅拌程度大致相同(电流表指示小于20V)。开启电磁阀开关和电导仪总开关,再分别开启三个电导仪开关,将量程拨钮调到合适量程段后,将拨钮扳至“校正”位置,调节下方电位器使电导仪表针指示为满刻度1.0。至此,调整完毕。将拨钮板至“测量”位置,准备测量。

(3)开启计算机电源,在桌面上双击“多釜串联”图标,在主画面上按下“实验流程”按钮,调节“示踪剂量”,“进水流量”,使显示值为实际实验值,在操作员号框中输入自己姓名或学号。

(4)按下“趋势图”按钮,调节“实验周期”、“阀开时间”使显示值为实验所需值(推荐实验周期1800秒,10mv,阀开时间1~2秒),按下开始按钮,开始采集数据。

(5)待测试结束,按下“结束”按钮后,按下“保存数据”按钮(数据保存位置因程序安装路径不同而不同,如D:\Program Files\BYCIC\多釜串联\data\*.XXX,其中“*”为实验日期与时间,“XXX”为姓名或学号的前三位)。

(6)关闭釜式反应器的进水阀,打开管式反应器的进水阀,将水导入管式及应器,重复步骤(3)~(5)。

注意:调节水流量60升/小时(推荐实验周期300秒,5mv,阀开时间0.2秒)。3.停车:

(1)实验完毕,将实验柜上三通阀转至“H2O”位置,将程序中“阀开时间”调到最大,按“开始”按钮,冲洗电磁阀。反复多次。

(2)关闭各水阀门,电源开关,打开釜底排水阀,将水排空。

(3)退出实验程序,关闭计算机。

五、数据处理

1.使用软件,计算虚拟釜数N。

2.自己参照第一章中讲述的“excel在化工实验中的应用”的内容,使用“excel”计算出平均停留时间、方差、无量纲方差和虚拟釜数N。

六、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KCl的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并是以线性关系处理的。实际上,KCl浓度只是在0~3 mol·L-1的范围内,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才近似为线性关系。为了得到精确的实验结果,对KCl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可以作如下处理:

1.标准工作曲线法

在实验温度下,测出不同浓度KCl的电导率,然后作c~L标准工作曲线。实验时,测出电导率只,通过查标准工作曲线就可知KCl的浓度。

2.回归法

由于KCl的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可以将两者的关系用二次曲线表示:

c=aL+bL2(3-15-13)在实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液的电导率会发生变化,因此,系数a、b和温度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a=d+eT (3-15-14)

b=f+gT (3-15-15)即c=(d+eT)L+(f+gT)L2(3-15-16)

因此,可以先测出一组浓度c及其对应的电导率L,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式(3-15-13)中的系数a、b值,然后通过实验测出一组温度T及其对应的a、b值,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温度

常数d、e、f、g。这样在实验中,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值和实验温度,就可以通过式(3-15-16)求出溶液KCl的浓度c。

七、思考题

1.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本实验采用哪种方法?

2.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3.如何测定KCl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4.实验中可以测得的反应器出口示踪剂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图,试问此曲线下的面积有何意义?

5.在多釜串联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流体流量和转速稳定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实验?

八、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主编. 化学工程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光永主编. 化工开发实验技术.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p217.

3. 魏飞,胡永琪,赖志平等. 石油化工,1998,24(4):276

4. 刘跃进. 石油化工,1995,34(6):405

5. 崔波,方晨昭,金青等.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21(3):196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指导书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综合 实验指导书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设备介绍 (2) 1. 实验设备的总体布局 (2) 2. 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3) 3.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 (5)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5) 五、测试软件介绍 (7) 1.数据操作面板 (8) 2.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8) 3.下拉菜单 (9) 六、实验注意事项 (14)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任务卡 (15) 附录2: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方案书 (16) 附录3: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 (16) 附录4: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5: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2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2.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和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3.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装置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培养学生根据机械传动实验任务,进行自主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从附录1中选择3~4个实验任务,自主设计满足要求的机械传动系统,并参照 附录2写出实验方案书; 2.按照所设计传动系统的组成方案在综合实验台上搭接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系 统,并进行主电机转速一定载荷变化的性能测试及绘制性能参数曲线(转速曲线、 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 3.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三、实验设备介绍 1.实验设备的总体布局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变频电机、联轴器、机械传动装置、加载装置(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和工控机等硬件模块及测试软件组成,如下图所示。变频电机、机械传动装置、加载装置(磁粉制动器)、转矩转速传感器之间用联轴器连接;两转矩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线分别与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联接,两转矩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由此传入工控机,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选用不同机械传动装置,在此实验台上进行各种不同传动系统的搭建、安装调试和传动系统的各种性能测试,并分析系统传动性能,完成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论述化学反应器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论述化学反应器的分类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摘要 一提到化学反应类型,不少学生都认为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答案只能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情况里选一种,除此之外的答案都是错的,这给学生带来很大困惑。本文探讨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本质和局限性,并探讨了复分解反应的两个疑难问题。本文还详细介绍啦化学反应器的分类,让大家更详细的了解到在化学应用中化学反应器的分类 关键词;化学反应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原理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四种,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在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时,学生常遇到以下困惑: 1.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等反应为什么不属于反应基本类型? 2.有很多反应为什么没有相应的反应基本类型? 3.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为什么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4.碳酸盐与酸的反应被认为是复分解反应,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机械地利用概念来解释,缺乏说服力,而且第四个问题用概念无法解释,因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第四种反应有三种化合物生成。 欲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弄清楚“反应基本类型”内涵和外延。 二问题的解决 (一)探究所描述的化学反应信息 从具体实例来探究“反应基本类型”所描述的化学反应信息。 1. 3Fe+2OFeO,化合反应——几种成分(Fe和O)结合在一起。 2. 2Fe(OH)=FeO+3HO,分解反应——结合在一起的几种成分(Fe、O、H)分开。 3. Fe+CuSO=FeSO+Cu,置换反应——一种成分(Fe)替换另一种成分(Cu)。 4. 2Fe(OH)+6HCl=2FeCl+6HO,复分解反应——正价态成分(Fe和H)或负价态成分(OH 根和Cl)相互交换。 四种基本类型都是通过成分组合方式的变化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这就是“反应基本类型”的内涵。而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中和反应是通过酸碱性的相互消除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它们的内涵与“反应基本类型”不相符合,所以都不把它们列入“反应基本类型”的范畴。 (二)反应基本类型外延 “反应基本类型”的外延只有四种,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的外延太窄了,部分反应特别是很多的有机化学反应被排除在“反应基本类型”之外。如同很多观众到了一个小剧场,位子不够,一部分人无法对号入座。所以像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它们根本上没有相应的反应类型,只是目前还不能对它们变化的特点进行恰当描述罢了。 查现代汉语词典,“基本”的含义有:①根本:人民是国家的~。②根本的:~矛盾。③主要的:~条件∣~群众。④大体上:大坝工程已经~完成。用“基本”来修饰反应类型,是哪种含义呢?是“根本”(最重要的意思)的反应,其它反应都不重要?是“主要的”反应,其它反应都是次要的反应?无论选择那种含义,都不合适。

机械传动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 实验指导书 2012-10-10 机械工程学院 实践技能及培训中心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三、实验任务 (3) 四、实验台的使用与操作 (3) 1.实验台各部分的安装连线 (4) 2.实验前的准备及实验操作 (4) 五、实验步骤 (5) 六、测试软件介绍 (6) 1.界面总览 (6) 2.数据操作面板 (6) 3.电机控制操作面板 (6) 4.下拉菜单 (7) 附录1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性能测试综合实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实验系统各模块展示 (17) 附录3转矩转速传感器介绍 (18) 附录4实验注意事项 (26)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机械传动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利用机械 传动综合实验台对机械传动系统组成方案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组成方案的特点; 2. 通过实验掌握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 新方法。 3. 测试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 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设备介绍 1 实验台系统组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由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几个模块组成,另外还有实验软件支持。系统性能参数的测量通过测试软件控制,安装在工控机主板上的两块转矩转速测试卡和转矩转速传感器联接,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机械传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变频电机 ZJ 扭矩传感器 被试传 动机构 ZJ 扭矩传感器 负载 工控机 转速调节 负载调节 扭矩测量卡 扭矩测量卡 D/A 转换卡

化学反应工程反应器的分类

依据反应器的操作方法,可分为: 间歇式反应器(Batch reactor) 连续式反应器(Continuous reactor) 半间歇式反应器(Semi-batch reactor) 依据反应器的热力学条件,可分为: 等温反应器(Isothermal reactor) 非等温反应器(Nonisothermal reactor)绝热式反应器(Adiabatic reactor) 非绝热式反应器(Non-adiabatic reactor) 依据反应器外型与结构,可分为: 槽(釜)式反应器(Tank reactor) 管式反应器(Tubular reactor) 塔式反应器(Column reactor) 依据反应物料的相态,可分为: 均相反应器(Homogeneous reactor) 非均相反应器(Heterogeneous reactor) 依据反应物料流动特性,可分为: 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 层流反应器(Laminar flow reactor) 紊流反应器(Turbulent flow reactor) 依据反应物料的输送方式,可分为: 固定床反应器(Fixed-bed reactor) 流体化床反应器(Fluidized-bed reactor)

间歇式反应器的特点是所有的操作流程都是以分批方式进行,因此在每一批次的反应过程中均不受前后批次操作的影响。在反应系统方面,批式反应器最常用于液相反应,固相及液-固混合相也适用,但气相反应则较不适合,因为其所能处理的量少,而且反应过程中操作不易,只有在像是气体成分分析时,样品量少且需要精确数据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精密的批式反应装置(如气相层析仪)来进行分析,一般在处理大量气体反应时,则大多以连续式反应器为主。 另外,间歇式反应器的操作过程中包含进料、卸料以及清理设备等步骤,有相当长的非反应时间以及劳动力需求,因此,批式反应器通常应用于规模与产量较小的产业,如食品、药品、精密化学品等产品的制造。 连续式反应器 连续式搅拌槽反应器(英语: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简称CSTR)连续式搅拌槽反应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反应器,其结构与一般批式反应器有些类似,但最主要的不同是反应器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连续的进入与输出。 平推流反应器 平推流反应器是指反应器内的物料流动满足塞流模型的反应器,塞流是描述流体的一种理想流动状态,将每一个截面视为一个单元,在每一单元中所有反应物初始浓度均相同,同时,所有的反应物料都假定沿着同一方向流动,而且没有返回混合的情况,另外,所有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都相同,最终流出的物料转化率也一致,因此每一单元都可假设为一个微型的批式反应器,以整体来说,塞流反应器的性能,也类似于间歇式反应器。 依据塞流流动的定义,可得知塞流反应器应具有以下特点: 为连续式操作,所以在反应器的每一截面中,物料浓度不随时间改变。 反应器内的径向流动速度分布是均匀的,这是一种理想流动。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管内的流体无论是呈紊流或层流,其径向流速分布都是不均的。由此上述假设可推得塞流反应器中,物料浓度与反应速度在径向是均匀分布,仅沿着轴向逐渐变化。 在一般的化工生产中,管径较小、流速较快、长度较长的管式反应器或者固定床反应器通常会以塞流反应器模型来作设计。

材料力学性能静拉伸试验报告

静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45#钢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测定铝合金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使用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0.02mm 游标卡尺、试验分化器 三、试样 本试样采用经过机加工直径为10mm 左右的圆形截面比例试样,试样成分分别为铝合金和45#,各有数支。 四、实验原理 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 GB/T 228—2002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当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一般应变速率应≤0.1m/s ),直到拉断为止,并且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 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L ?主要是整个试样,而不仅仅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区别: (1)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比较大。塑性材料在发生断裂时,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也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 (2)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并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在断裂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在承受拉力、变形记小时,就可以达到m F 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远 小于45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0m m R F S =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而根据公式,10 l l l δ-=。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笔在试样间距0L (10cm )处标记一下。用游标尺测量出中间横截面的平均直径,并且测出试样在拉伸前的一个总长度L 。 2、试验机准备:

反应器类型

反应器类型 管式反应器、固定床,流化床 1、管式反应器 一种呈管状、长径比很大的连续操作反应器。这种反应器可以很长,如丙烯二聚的反应器管长以公里计。反应器的结构可以是单管,也可以是多管并联;可以是空管,如管式裂解炉,也可以是在管内填充颗粒状催化剂的填充管,以进行多相催化反应,如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通常,反应物流处于湍流状态时,空管的长径比大于50;填充段长与粒径之比大于100(气体)或200(液体),物料的流动可近似地视为平推流(见流动模型)(见彩图)。管式反应器返混小,因而容积效率(单位容积生产能力)高,对要求转化率较高或有串联副反应的场合尤为适用。此外,管式反应器可实现分段温度控制。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率很低时所需管道过长,工业上不易实现。 管式反应器与釜式反应器还是有差异的,至于是否可以换回还要看你的反应的工艺要求和反应过程如何,一般的说,管式反应器属于平推流反应器,釜式反应器属于全混流反应器,你的反应过程对平推流和全混流的反应有无具体的要求管式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一般要短一些,而釜式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一般要长一些,从移走反应热来说,管式反应器要难一些,而釜式反应器容易一些,可以在釜外设夹套或釜内设盘管解决,你的这种情况,能否可以考虑管式加釜的混合反应进行,即釜式反应器底部出口物料通过外循环进入管式反应器再返回到釜式反应器,可以在管式反应器后设置外循环冷却器来控制温度,反应原料从管式反应器的进口或外循环泵的进口进入,反应完成后的物料从釜式反应器的上部溢流出来,这样两种反应器都用了进去。 2、固定床反应器 又称填充床反应器,装填有固体催化剂或固体反应物用以实现多相反应过程的一种反应器。固体物通常呈颗粒状,粒径2~15mm左右,堆积成一定高度(或厚度)的床层。床层静止不动,流体通过床层进行反应。它与流化床反应器及移动床反应器的区别在于固体颗粒处于静止状态。固定床反应器主要用于实现气固相催化反应,如氨合成塔、二氧化硫接触氧化器、烃类蒸汽转化炉等。用于气固相或液固相非催化反应时,床层则填装固体反应物。涓流床反应器也可归属于固定床反应器,气、液相并流向下通过床层,呈气液固相接触。 固定床反应器有三种基本形式:①轴向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图1)。

实验9 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分析(2)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9 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分析 9.1实验目的 传动系统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器的性能。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主要由传动功率、转矩、转速、传动效率、振动噪声和寿命等性能参数来描述。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 1. 掌握转速、转矩、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等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实验台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3.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参数曲线(速度曲线、转矩曲线、传动比曲线、功率曲线及效率曲线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和理解。 4.通过机械传动系统的拼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工作能力。 9.2实验测试对象 可为各种传动装置,包括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同步带传动、V 带传动、链传动等。 9.3测试原理 机械传动中,输入功率应等于输出功率与机械内部损耗功率之和。即: f o i P P P += (9-1) 式中:i P ——输入功率;o P ——输出功率;f P ——机械内部所消耗功率。则机械效率η为: i o P P = η (9-2) 由力学知识可知,对于机械传动若设其传动力矩为M ,角速度为ω,则对应的功率为: M n M n M P 30 602ππω== = (9-3) 式中:n ——传动机械的转速(r/min ) 所以,传动效率η可表述为: i i o o n M n M = η (9-4)

式中: M i , M o ——分别为传动机械输入、输出转矩 n i ,n o ——分别为传动机械输入、输出转速 因此,若能利用仪器测出被测试对象的输入转矩和转速,以及其输出转矩和转速,就可以通过式(9-4)计算出其传动效率。 9.4实验台的组成及主要实验测试仪器设备 9.4.1实验台的类型 根据测试对象的功率的大小,机械传动性能参数测试实验台可采用开放功率流式与封闭功率流式两种构造形式。 开放功率流式实验台借助一个加载装置(机械制动器、电磁测功器或磁粉制动器)来消耗测试对象所传递的能量。开放功率流式的优点是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实验装置简单,安装方便;缺点是能量消耗大,对于需作较长时间试验的场合(如疲劳试验),耗费能量尤其严重。一般测试对象的功率较小时多采用此种形式。 封闭功率流式实验台采用输出功率反馈给输入从而形成功率流封闭。封闭功率流式的优点是电源只供给传动中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大大地减小功耗;缺点是实验台的控制复杂,价格较高。一般测试对象的功率较大时或需作较长时间试验时(如疲劳试验)多采用此种形式。 9.4.2实验台的组成 本实验台采用开放功率流式实验台,其基本构造简图如图9-1所示,其实物构成如图9-2所示。 图中:1——变频电动机 2、5、7、10——联轴器 图9-1 实验台的基本构造简图

全混流釜式反应器控制策略和最优操作方案.

·8·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0年第 21卷第 1期全混流釜式反应器控制策略和最优操作方案王国军熊洁羽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化学工程系常州 213001 全混流釜式反应器是广泛用于化工、制药生产的流动反应器。对于此类反应器中所进行的反应过程开发 ,其主要问题是确定优选的操作方案 ,这将取决于开发方法和控制策略。通常采用逐级经验放大法进行反应过程的开发 ,由于逐级经验放大法放大效应欠佳 (放大过程中反应结果与小试指标之间出现未 曾预期的差异 ,或虽可预期但却无从控制的差异,且开发周期长 ,耗资大。本文采用数学模型方法 ,以不同控制策略对全混流釜式反应器的最优操作方案进行了研究。2未反应物不回收循环的单级全混流釜式反应器的最优反应率摘要本文采用数学模型方法 TQ053. 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7906 (2000 01 -0008 -04 ,以不同控制策略提出了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不同类型反应的最优操作方案 ,可用于指导反应过程的开发设计。关键词化学反应器全混流控制策略最优化中图分类号 1引言正确选择最终反应率是单级全混流釜式 反应器开发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可以操作费用为控制目标确定其最优反应率。此系权衡在较大的反应器中 (高设备费用实现较高反应率 (低反应物成本,与 在较小的反应器中 (低设备费用的低反应率 (高反应物成本的问题。 2. 1简单反应在单级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简单反应A+ B →R, rA= kv CA n ,则反应器小时操作总费用为 [1] : $t= V R$m+ FA0$A = kv Cn FR-xA n ·$m+ xFAR ·$A (1 A0 (1 【作者简介】王国军 (1956- ,男 (满族 ,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1982年大学毕业 ,副教授。现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和化工设计工作 , 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过程开发和工业催化。【收稿日期】 1999-10-21 据此得到反应器小时操作总费用最低的条件为 : kv Cn n -xA n+1 ·$m = 1A2 ·$A (2 A0 (1 x 由此条件即可求取最优反应率 ,进而确定反应器最优操作方案 : 进料速率 : FA0 = FR/ xAopt 反应器尺寸 : V R= kv CnFA0 xAopt A0 (1 -xAopt 单位产品成本 :$t/ FR= V R$m F+ RFA0$A 对于其它类型的简单反应 ,可据此法确定其相应的最优操作方案。 2. 2竞争反应在单级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竞争反应 1Q, rQ= k1 CA A,反应器小时操作总费用为 : 2 S, rs= k2 CA $t= V R$m+ FA0$A FQ( k1 +k2

机械传动方案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检测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功能目标1、认识组成机械系统常用的零部件及安装方式。 2、根据负载的形式设计不同传动比、不同传动路径的传动系统方案,并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 3、组合装配机械传动系统和平面机构执行系统。 4、利用检测系统检测实际系统的传动效率。 5、对系统输入、输出的传动速度变化及系统效率变化进行分析。 动力学、运动学 曲线 系统流程图 结论 输出转矩以及输出速率则保持稳定不变,传动效率也随输入扭矩变化而稍有波动。输出转速明显小于输入转速,该套装置起了减速作用。

减速器装拆与测绘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系专业班级机械122 姓名 同组人 实验日期2014 年12 月17 日 一、绘制简图 1、根据自己所拆装的减速器,任选一根轴,注明所拆装减速器的类型及所画的是哪根轴。仔细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所在的轴

二、回答下列问题 (1)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各采用什么样的润滑方式?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设油槽? 减速器的齿轮和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都采用油浴式润滑。 因为:1、机械传动中油浴式的润滑方式效率最好; 2、减速器是有壳机械,具备封闭和循环条件。 开设油槽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浴油进入死角和相对封闭的局部。 (2)定位销、起盖螺钉、油面指示器、放油塞、窥视孔和通气塞各起什么作用? 1.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

固紧 2.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所以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3.油面指标器:观察液面情况的情况,以防油箱里的油过少而影响各个部件的运动 4.窥视孔:打开窥视孔盖板,通过窥视孔可以检查齿轮啮合情况及向箱内注 5.放油塞:箱座下部设有放油孔,换油时通过放油孔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平时用放油塞堵住 6.通气塞:减速器工作时由于箱内温度升高,空气膨胀压力增大为使箱内受热膨胀的空气能自动排出,以保持箱内压力平衡,不致使润滑油沿剖分面等处渗漏,因此在箱盖上的观察孔盖板上装有通气塞。(3)减速器箱体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加筋?为什么有些地方有凸台? 从减速箱的功能及结构工艺性方面考虑: 首先解决后面的问题,由于减速箱的功能就是为减速器提供一个支架及良好润滑冷却及防尘的外环境,其凸台及凹坑是因为内部的齿轮及轴类零件的安装及结构需要而设计成这样的,同时加强筋是为了提高箱体的刚度及防止变形的作用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机类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类) 中南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2011年8月 目录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1)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3)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4)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5) 实验五平面机构创新设计及运动测试分析实验 (6) 实验六螺栓联接静动态实验 (7) 实验七螺旋传动效率实验 (8) 实验八带传动实验 (9) 实验九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10) 实验十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12) 实验十一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 (13) 实验十二机械传动设计及多轴搭接实验 (14) 实验十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15)

训练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机构自由度与原动件的数目各为多少当机构自由度=原动件的数目,机构的

运动是否确定 五.收获与建议

实验二动平衡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实验转速: 四.思考题: 转子动平衡为什么要在左右两个平面上进行平衡

实验三速度波动调节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 二?设备名称: 三?实验数据 1?当转速不变时,采用不同的飞轮,数据记录: 结论:当转速不变时,飞轮转动惯量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二?当飞轮不变时,转速变化,数据记录: 结论:当飞轮不变时,转速越大,则机构的速度波动越

实验四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专业班级第组姓名成绩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标注参数) 二、机构的设计方案图(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 _______个, 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___复合铰链,在_________处?有________处? 有_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目为 F=3n-2PL-PH=3X-2X-0= 五、机构有_________个原动件 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驱动,在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件是否运动到 位?曲柄是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特性?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卡住” 现象?(原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作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88 机械传动多功能试验台(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解析

摘要 实验设备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设备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而实验设备开发与实验教学应用严重脱节,导致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地需要通过新型实验设备的自主设计研制,来改进实验设备现状、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机械传动,运动学,动力学,实验台,仿真,测试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knowledge, exercises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of creation. At present, problems of obsolete and backward facilities exist in majority of the universities.Because of the disjoin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nd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pplication, the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can not su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the new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to improve the test instal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enhanc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level. Keywor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Kinematics, Dynamics, Laboratory Bench, Simulation, Test

化工反应器类型

反应器的类型: 自从1913年德国的Berg ius发明煤直接液化技术以来, 德国、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已经相继开发了几十种煤液化工艺, 所采用的反应器的结构也各不一样。总的来说, 迄今为止, 经过中试和小规模工业化的反应器主要有3种类型: 鼓泡式反应器 鼓泡床反应器结构简单, 其外形为细长的圆筒, 其长径比一般为18~ 30, 里面除必要的管道进出口外, 无其他多余的构件。为达到足够的停留时间,同时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和反应器的制造, 通常用几个反应器串联。氢气和煤浆从反应器底部进入, 反应后的物料从上部排出。由于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形式为平推流(即活塞流) , 理论上完全排除了返混现象, 实际应用中大直径的鼓泡床反应器液相有轻微的返混, 因此也有称该种反应器为活塞流反应器。日本液化工艺和德国液化工艺鼓泡床反应器是典型的液化鼓泡床反应器, 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德国在二战前的工艺( IG ) 和新工艺( IGOR )、日本的NEDOL工艺、美国的SRC和EDS以及俄罗斯的低压加氢工艺等都采用了这种反应器。相对而言它是3种反应器中最为成熟的一种。日本新能源开发机构组织了10家公司合作开发了NEDOL液化工艺, 在日本鹿岛建成了150t /d中试厂[ 8 ] 。该厂于1996 年7 月投入运行, 至1998年完成了1个印尼煤种和1个日本煤种的连续运行试验。NEDOL 工艺反应器底部为半球形,由于长期运转后, 反应器底部有大颗粒的沉积现象, 因此反应器底部有定期排渣口, 定期排除沉积物。德国IG 公司二战前通过工业试验发现, 用某些褐煤做液化试验时, 第一反应器运行几个星期后, 反应器就会因为堵塞而停下来, 里面积聚了大量的2~ 4 mm 的固体。经过分析, 发现固体主要是矿物质, 而没有新鲜煤, 后来他们在反应器的圆锥底部进料口的旁边安装了排渣口, 才解决了堵塞问题。另外他们也发现, 鼓泡床反应器内影响流体流动的内构件, 特别是其形状易截留固体的构件越少, 反应器操作就越平稳。因此, 工业化鼓泡床反应器实际上是空筒。 强制循环悬浮床反应器: 因H - Coal工艺反应器内催化剂呈沸腾状态, 因此也称之为沸腾床反应器。美国HR I公司借用H - O il重油加氢反应器的经验将其用于H - Coal煤液化工艺, 使用Co /Mo催化剂, 只要催化剂不粉化, 就呈沸腾状态保持在床层内, 不会随煤浆流出, 解决了煤炭液化过去只能用一次性铁催化剂, 不能用高活性催化剂的难题。为了保证固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 底部可用循环泵协助。

机械传动系统综合实验

实验五机械传动系统组合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实验计划学时:1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的构成及其应用特点,认识其组成元件; 2.了解不同类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3.了解几种常见传动设计、组成、制作、安装与校准方法; 4.能将几种传动形式组合,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5.掌握齿轮传动系统中的多轴、混轴传动系统设计、安装及校准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要应用的设备为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关于实验系统做如下说明:1.系统的主要组成 存储面板 传动系统 控制板 工作面 存储单元 图5-1 JCY—C创意组合机械系统综合实验系统 JCY-C机械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此系统包括一个活动的工作站,用于装配机械系统的的标准工作台板,存储面板,储存组件的存储单元。工作台板包含四块金属板,每一个工作台板都设计有用于装配组件的狭槽和孔,工作站还包括一个电动机控制单元。 2.存储面板组件: 轴面板1、轴面板2、带面板、链面板;齿轮面板1、齿轮面板2、不合格件面板、机构

面板;这些面板装配在工作台的头顶上方架子上。 3.组件存储单元(抽屉) 抽屉存储单元中含有以下类别的物品:测量仪器、垫片和按键;带、链;装配器具、紧固标准件。 系统主要安装部件及测量与校正零件:常转速电机、齿轮电机、电机支座、带式制动器、转速计;支撑座制动器、数字转速表及常用工具 图5-2存储零件面板 图5-3常用安装部件及工具

三、实验方法 1.单一传动系统类实验题目: 2.传动系统综合运用类实验题目: 3.实验要求: 同学在规定的学时,从实验题目中选择至少2项以上,同学自主完成设计并塔接;根据实验项目的要求,制定实验初步方案,在实验台所提供的硬件系统中,选择零配件,并完成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方法及常用测试设备及其精度; 2.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掌握常用传动系统的特点及其效率范围; 3. .认识智能化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变频器8电器控制柜9-台座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采用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设计,所有电机程控起停,转速程控调节,负载程控调节,用扭矩测量卡替代扭矩测量仪,整台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自动输出实验结果。其控制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软件操作指南见附件二。 图2 实验台控制系统主界面 运用“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能完成多类实验项目(表2),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 表2

线的测试, 来分析机械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利用实验台的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能自动测试出机械传动的性能参数, 如转速n (r/min)、扭矩T (N.m)、功率P (K.w)。并按照以下关系自动绘制参数曲线: 传功比i=n1/n2 扭矩T=9550 P/n (Nm) 传功效率η=P2/P1= T2 n2/ T1n1 四、实验步骤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材化08 李文迪 40860044

[试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在退火、正火和淬火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强度与塑性性能。 2. 测定低碳钢的应变硬化指数和应变硬化系数。 [试验材料]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完成上述性能测试工作,测试过程执行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退火低碳钢,正火低碳钢,淬火低碳钢的R4标准试样各一个。 1.2热处理状态及组织性能特点简述: 1.2.1退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匀 的冷却称为退火。 特点: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1.2.2正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正 火。 特点: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 1.2.3淬火低碳钢: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 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 特点:硬度大,适合对硬度有特殊要求的部件。 1.3试样规格尺寸:采用R4试样。 参数如下:

1.4公差要求 [试验原理] 1.原理简介: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是由拉伸破坏试验来确定的,由试验可知弹性阶段 卸荷后,试样变形立即消失,这种变形是弹性变形。当负荷增加到一定值时,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或来回摆动,拉伸图上出现了锯齿平台,即荷载不增加的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材料处在屈服阶段。此时可记录下屈服强度R 。当屈服到一定 eL 程度后,材料又重新具有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处在强化阶段。此阶段:强化后的材料就产生了残余应变,卸载后再重新加载,具有和原材料不同的性质,材料的强度提高了。但是断裂后的残余变形比原来降低了。这种常温下经塑性变形后,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当荷载达到最大值Rm后,试样的某一部位截面开始急剧缩小致使载荷下降,至到断裂。 [试验设备与仪器] 1.1试验中需要测得: (1)连续测量加载过程中的载荷R和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Lu-Lo)数据。(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给出应力-应变曲线) (2)两个个直接测量量:试样标距的长度 L o;直径 d。 1.2试样标距长度与直径精度:由于两者为直接测量量,工具为游标卡尺,最高精度为 0.02mm。 1.3检测工具:万能材料试验机 WDW-200D。载荷传感器,0.5级。引伸计,0.5级。 注1:应力值并非试验机直接给出,由载荷传感器直接测量施加的载荷值,进而转化成工程应力,0.5级,即精确至载荷传感器满量程的1/500。 注2:连续测试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由引伸计完成,0.5级,即至引伸计满量程的1/50。

机械综合实验与创新设计-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搭接综合实验-开题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机械传动系统创意组合搭接综合实验 开题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卓越)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年04月25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录 第一章立论依据......................................................................................................................... - 1 - 1.1 背景意义....................................................................................................................... - 1 - 1.2 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 2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文献....................................................................................................................... - 2 - 第二章设计研究......................................................................................................................... - 3 - 2.1研究目标........................................................................................................................ - 3 - 2.2研究内容........................................................................................................................ - 3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4 - 3.1键连接的安装与测量.................................................................................................... - 4 - 3.2带式制动器安装与扭矩测量........................................................................................ - 4 - 3.3V带传动装置装配和校准.............................................................................................. - 4 - 3.4链传动装置装配和校准................................................................................................ - 4 - 3.5掌握轴承的安装与校准方法........................................................................................ - 4 - 3.6掌握联轴器的安装与校准方法.................................................................................... - 4 - 3.7掌握齿轮传动比、齿轮传动系统中轴的转速及力矩的计算方法 ............................ - 4 - 3.8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的安装及校准方法,掌握齿侧间隙的概念及意义 .... - 4 - 3.9掌握齿侧间隙的确定及测量方法................................................................................ - 4 - 3.10机械传动系统组合搭接试验系统.............................................................................. - 5 - 第四章主要创新......................................................................................................................... - 5 - 第五章可行性分析..................................................................................................................... - 5 - 5.1人力资源........................................................................................................................ - 5 - 5.2实验条件........................................................................................................................ - 5 - 5.3辅助资源........................................................................................................................ - 5 - 5.4理论基础........................................................................................................................ - 5 - 第六章预期成果......................................................................................................................... - 5 - 第七章研究计划......................................................................................................................... - 6 - 第一章立论依据 1.1 背景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向着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发展,对机械传动的性能和功能要求也逐渐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能源消耗,工作噪声等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来传动系统的研究。机械系统是由原动机、传动系统和执行系统组成。其中,传动系统(机器中的传动部分)是置于原动机与执行机构之间,将原动机产生的机械能传动到(执行)机构上去的中间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参数、运动形式和动力参数变换为执行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