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A

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 认证、授权、记帐

AAL ATM Adaptation Layer ATM适配层

AAL2 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 ATM 适配层2

AAL5 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5 ATM适配层5

Abis Interface Abis Interface—the interface of BSC--BTS 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信机间接口

ABS Air Break Switch 空气开关

AC Asynchronous Capsule 异步包

ACB Amplifier Control Board 放大器控制板

ACCH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随路控制信道

ACCM Asynchronous Control Character Map 异步控制字符映射

ACIR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Ratio 相邻信道干扰比

ACK Acknowledgement 应答

ACLR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相邻信道泄漏功率比

ACS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相邻信道选择性

ADF Application Dedicated File 应用专用文件

ADN Abbreviated Dialing Numbers 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电话号码薄

AESA ATM End System Address ATM末端系统地址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自动增益控制

AH Authentication Header 鉴权报头

AI Acquisition Indicator 捕获指示

AICH 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 捕获指示信道

AID Application IDentifier 应用标识符

AIUR Air Interface User Rate 空中接口用户速率

AK Anonymity key 匿名密钥

ALC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自动电平控制

ALCAP 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rotocol 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

ALW Always 一直

AM Acknowledged Mode 应答模式

AMB Attenuation Matching Board 衰减匹配板

AMF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ield 鉴权管理域

AMP Address Management Protocol 地址管理协议

AMR Adaptive Multi Rate 可采纳的多速率

AN Access network 接入网络

ANID Access Network Identifiers 接入网标识

AP Access preamble 接入前缀

APB ATM Process Board ATM接入处理板

APD AC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 交流配电模块

APDU 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

ARM ARM processor ARM处理器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地址解析协议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发请求

AS Access Stratum 接入层

ASC Access Service Class 接入业务级

A-SGW Access Signaling Gateway 接入信令网关

ASN.1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抽象语法表示1

AT Access terminal 接入终端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ATR Answer To Reset 复位回答

ATT Attenuator 衰减器

AUC 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

AUTN Authentication token 鉴权标记

AWG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加性高斯白噪声

A Interface A Interface—the interface of BSC-MSC 移动交换中心与基站子系统间接口B

B-BDS Backplane of Baseband Digital Subsystem 基带数字子系统背板

BBDS Backplane of BDS BDS框的背板

BBS BTS Baseband Subsystem 基站基带子系统

BCC Bear Channel Connect 承载通路连接

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

BCFE Broadcast Control Functional Entity 广播控制功能实体

BCH 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

BCS BTS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基站通信子系统

BCSN Backplane of Circuit Switch Network 电路交换网背板

BCTC Backplane of Control Center 控制中心背板

BDM Baseband Digital Module 基带数字模块

BDM1900 1.9G Baseband Digital Module 微基站1.9G基带数字模块

BDM800 800M Baseband Digital Module 微基站800M基带数字模块

BDS Baseband Digital System 基带数字系统

BER Bit Error Ratio 误码率,比特差错率

BGPS Backplane of GPS GPS背板

BGT Block Guard Time 块守护时间

BIC Baseline Implementation Capabilities

BID Binding Identity 捆绑标识

BIM BDS Interface Module BDS系统接口模块

B-ISDN ISDN Broadband ISDN 宽带

BLER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

BLPA Backplane of LPA LPA框的背板

BMC Broadcast/Multicast Control 广播/多址控制

BOC Bell Operating Company 贝尔运行公司

BPD BDS Power Distribute BDS机柜电源分配模块

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进制移相键控

BPSN Backplane of Packet Switch Network 分组交换网背板

BPWS Backplane of PWS PWS框的背板

BRFE Backplane of RFE RFE框的背板

BRFS Backplane of TRX and BDM/RFM BDM/RFM和TRX的连接背板

BS Base Station 基站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BSM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基站管理系统

BSP Board Support Package 板支持包

BSS Base Station System 基站系统

BSSAP Base Station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

BTM BTS Test Module BTS告警模块

BTRX Backplane of TRX TRX框的背板

BTS Base Transceiver System 基站收发信机

BUSN Backplane of Universal Switching Network 通用业务网背板

BWT Block Waiting Time 块等待时间

C

CA Certificate Authentication 证书认证

CAA Capacity 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 空量分配应答

CAMEL Customized Application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 用于移动网络增强逻辑定制的应用

CAP CAMEL Application Part CAMEL应用部分

C-APDU Command APDU 命令APDU

CB Cell Broadcast 小区广播

CBA IPI CMM-Based Appraisals for Internal Process Improvement 用于内部过程改进的基于CMM的评价

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

CBS Cell Broadcast Service 小区广播业务

CC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

CC/PP Composite Capability/Preference Profiles 合成能力/优先档案

CCB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配置控制委员会

CCBS Completion of Calls to Busy Subscriber 呼叫忙用户的完成

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

CCF Call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控制功能

CCH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

CCK Corporate Control Key 合并控制键

CC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odule 通信控制模块

CCP Compression Control Protocol 压缩控制协议

CCPCH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CCTrCH 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 编码合成传送信道

CD Capacity Deallocation/Collision Detection 空量解除分配/冲突检测

CDA Capacity Deallocation Acknowledgement 容量解除分配的应答

CDF Command Dispatch Functions 命令分发功能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

CDR Call Detail Record 呼叫细节记录

CDSU Channel/Data Service Unit 信道/数据服务单元

CE Channel Element 信道单元

CEB Channel Element Board 信道单元板

CES Channel Element Subsystem 信道单元子系统

CFN Connection Frame Number 连接帧号

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公共网关接口

CHAP 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质询握手认证协议

CHM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信道处理模块

CHM-1X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for cdma2000 信道处理模块,采用CSM5000芯片,支持IS-2000空中接口标准

CHM-95 Channel Processing Module for IS-95 信道处理模块,采用CSM1.5芯片,支持IS-95空中接口标准

CHUB Control HUB 控制流集线器

CIB Circuit-bearer Interface Board 电路承载通道接口板

CIC Circle Identify Code 地面电路识别号

CLA Class 级

CLK Clock 时钟

CLKD CLOCK Distributor 时钟分发驱动板

CLKG CLOCKGenerator 时钟产生

CLNP 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 无连接网络协议

CLNS Connectionless network service 无连接网络业务

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

CMB Combiner 合路器

CMF Connection Monitor Function 连接监控功能

CMIP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CMIS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公共管理信息服务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能力成熟度模型

CMU 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卡耐基&8226;梅隆大学

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

CNAP Calling Name Presentation 主叫号码显示

CNL Co-operative Network List 合作操作网络表

COA Care-of-Address 转交地址

COCOMO Constructive Cost Model 构造性成本模型

CONS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 service 面向连接的网络业务

CPCH Common Packet Channel 公共分组信道

CPCS Common Part Convergence Sublayer 公共聚合子层部分

CPICH Common Pilot Channel 公共导频信道

CPM Calling Processing Module 呼叫处理模块

CPP Core Processor Part 核心处理部分

CPS Common Part Sublayer 公共子层部分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心处理单元

CR Change Request 变更请求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CRF Command Resolve Function 命令解析功能

CRNC 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主控无线器

C-RNTI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符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

CSCF Call Server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

CSE Camel Service Environment Camel 业务环境

CS-GW Circuit Switched Gateway 电路交换网关

CSM Cell Site Modem 基站调制解调器

CSM5000 Cell Site Modem ASIC 5000 基站调制解调器专用芯片

CSU/DSU Channel Service Unit/ Digital Service Unit 信道数据服务单元CTCH 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业务信道

CTDMA Code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时分多址

C-TPDU Command TPDU 命令TPDU

CW Continuous Wave (unmodulated signal) 连续波(未调制信号)

D

D_K DBS Kernel Module 数据库核心模块

D_M D_Method 数据库关系表方法模块

D_S D_Service 数据库维护模块

D_V D_View 数据库存取接口模块

DAC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数-模转换器

DAD Destination Adress 目的地址

DAM DECT Authentication Module DECT鉴权模型

DBS Database Subsystem 数据库子系统

DC Dedicated Control (SAP) 专用控制(SAP)

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的信道分配

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

DCH Dedicated Channel 专用信道

DDI Direct Dial In 直接拨号进

DECT 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 数字增强无绳电信DF Dedicated File 专用文件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的宿主配置协议

DHO Diversity Handover 分集切换

DIF Data Intermediate Frequency Module 数字中频模块

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特殊的业务

DIU Digital Interface Module 数字(中频)接口模块

DL Downlink (Forward Link) 下行链路(前向链路)

DLC Data Link Control 数据链路层控制

DN Destination Network 目的网络

DNS Directory Name Service 目录名称业务

DO Data Object 数据对象

DoD Department of Defense 美国国防部

DOI Domain of Interpretation 解析域

DP Defect Prevention 缺陷预防

DPC Destination Point Code 目的地信令点编码

DPC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DPCH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专用物理信道

DP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DRAC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 动态的资源分配控制

DRC Data Rate Control 数据速率控制

DRNC Drift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变动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DRNS Drift RNS 变动的RNS

DR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非连续接收

DSA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数字签名算法

DS-CDMA Direct-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直扩-码分多址

D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下行共享信道

DSM Data Service Module 数据服务模块

DTB Digital Trunk Board 数字中继板

DTCH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专用业务信道

DTI Digital Trunk Interface Element 数字中继接口单元

DTMF Dual Tone Multiple Frequency 多音频拨号音

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非连续传输

DUP Duplexer 双工器

E

ECTRA European Committee of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Affairs 欧洲电信常规事务委员会

EDC Error Detection Code byte 检错码字节

EDGE 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GSM改进型的增强数据速率

EF Elementary File 基本文件

EFD Event Forwarding Discriminator 事件前转辨别器

E-GGSN Enhanced GGSN 增强的GGSN

EGPRS Enhanced GPRS 增强的GPRS

EHB (Ethernet HUB Board)以太网共享式HUB板

E-HLR Enhanced HLR 增强的HLR

EIRP Equivalent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 等效各向内性辐射功率

EJB Enterprise Java Beans 企业Java组件模型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

EMF Network Element Mediation Function 网元中介功能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MS 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电磁敏感性

ESB Ethernet Switch Board 以太网交换板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ESP 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封装安全载荷

ESU Extended subscriber unit 扩展用户单元

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欧洲电信标准研究院

etu elementary time unit 基本时间单元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被试设备

F

F/R-CCCH Forward / Reverse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前反向公共控制信道F/R-DSCH Forward/Reverse Dedicated Signal Channel 前反向专用信令信道

F/R-DCCH Forward / Revers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前反向专用控制信道F/R-FCH Forward / Reverse Fundamental Channel 前反向基本信道

F/R-PICH Forward / Reverse Pilot Channel 前反向导频信道

F/R-SCCH Forward / Reverse Supplemental Code Channel 前反向补充码信道F/R-SCH Forward / Reverse Supplemental Channel 前反向补充信道

FA Foreign Agent 外地代理

FAC Foreign Agent Challenge 外地代理质询

FACH Forward Access Channel 前向业务信道

F-APICH Dedicated Auxiliary Pilot Channel 前向专用辅助导频信道

F-ATDPICH Auxiliary Transmit Diversity Pilot Channel 辅助发射分级导频信道FAUSCH Fast Uplink Signaling Channel 快速上行链路信令信道

FAX Facsimile 传真

F-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前向广播控制信道

FBI Feedback Information 反馈信息

F-CACH Common Assignment Channel 前向公共指配信道

FCI File Control Information 文件控制信息

FCP Flow Control Protocol 流量控制协议

F-CPCCH Common Power Control Channel 前向公共功率控制信道

FCS Frame Check Sequence 帧校验序列

FD Full duplex 全双工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

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频分多址

FE Front End 射频收发前端

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

FER Frame Erasure Rate/Frame Error Rate 误帧率

FFS For Further Study 为进一步研究

Flexible-Rate Flexible Data Rate 灵活的数据速率

FLPC Forward Link Power Control 前向链路功率控制

FM 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

FN Frame Number 帧号

FNUR Fixed Network User Rate 固定的网络用户速率

FP Function Point 功能点

F-PCH Paging Channel 前向寻呼信道

F-QPCH Quick Paging Channel 前向快速寻呼信道

FS Frequency Synthesizer 频率合成器

FSB Frequency Synthesizer Board 频率合成板

F-SYNCH Sync Channel 前向同步信道

FTAM File Transfer Access Maintenance 文件传输存取维护

FTB Fiber Transceiver Board 光纤收发板

FTC Forward Traffic Channel 前向业务信道

F-TDPICH Transmit Diversity Pilot Channel 前向发射分集导频信道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GC General Control (SAP) 一般控制(SAP)

GCM GPS Control Module GPS控制模块

GID1 Group Identifier (level 1) 组识别符(级别1)

GID2 Group Identifier (level 2) 组识别符(级别2)

GLI GE Line Interface GE线接口

GMSC Gateway MSC 网关MSC

GMSK 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 最小高斯移位键控

GP Guard Period 保护时间

GPCM General Purpose Chip-select Machine 通用片选状态机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S GPS Timing Module 定时频率模块

GPSR Global Position System Receiver 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

GPSTM GPS Timing Module GPS定时模块

GRE 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通用路由封装

GSM Globe System for Mobil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N GPRS Support Nodes GPRS支持的节点

GTP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PRS隧道传输协议

H

HA Home Agent 归属代理

HCS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 分层小区结构

H-CSCF Home CSCF 归属CSCS

HDLC 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DLC协议

HDR High Data Rate 高速数据速率

HE-VASP Home Environment Value Added Service Provider 归属环境的增值业务提供者HF Human Factors 人为因素

HHO Hard Handover 硬切换

HIRS High-speed Interconnect Router Subsystem 高速互连路由子系统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

HN Home Network 归属网络

HO Handover 切换

HPA High Power Amplifier 高功放

HPLMN Hom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归属公共陆地移动网络

HPS Handover Path Switching 切换路径交换

HRPD High rate packet data 高速率分组数据

HRR Handover Resource Reservation 切换资源预留

HSCSD 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 高束的电路交换数据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

HTTP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S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HWB HW-signal process Board HW信号处理板

I/O Input/Output 输入/输出

IANA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ing Authority 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

I-Block Information Block 信息块

IC Intergroup Coordination 组间协调

ICC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集成电路卡

ICGW Incoming Call Gateway 呼入网关

ID Identifier 识别符

IDEAL Initiating-Diagnosing-Establishing-Acting-Leveraging 启动、诊断、建立、行动、推行

IE Information Element 信息元素

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气委员会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中频

IFS Information Field Sizes 信息域大小

IFSC Information Field Size for the UICC UICC的信息域大小

IFSD Information Field Size for the Terminal 终端的信息域大小

IIC Integrated Circuit Interface Circuit 集成电路接口电路

IKE Internet Key Exchange 互联网密钥交换

IM Intermodulation 互调失真

IMA Inverse Multiplexing on ATM ATM上的反向复用

IMAB IMA Board IMA/ATM协议处理板

IME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IMGI International mobile group identity 国际移动组织识别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

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 国际移动电信2000

IMUN International Mobile User Number 国际移动用户号

IN Intelligent Network 智能网

INAP 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智能网应用部分

INF INFormation field 信息域

IP Internet Protocol Internet协议

IPB IP Process Board IP处理板

IPCP IP Control Protocol IP控制协议

IP-M IP Multicast IP多址广播

IPSec IP Security IP安全协议

ISAKMP Internet Security Association and Key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联网SA和密钥管理协议

ISCP Interference Signal Code Power 干扰信号码功率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集成业务数字网

ISM Integrated Software Management 集成软件管理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业务提供商

ISUP ISDN User Part ISDN用户部分

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国际电信联盟

IUI International USIM Identifier 国际USIM识别符

IWFB InterWorking Function Board IWF(用于手机上网的辅助设备)背板

J

J2EE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ava2平台企业板

JAR file Java Archive File Java档案文件

JD Joint Detection 联合检测

JDMK Java Dynamic Management Kit Java动态管理开发包

JMS Java Message Service Java消息服务

JNDI Java Naming Directory Interface Java命名的目录接口

JP Joint Predistortion 联合预失真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摄影专家联合小组

JTAPI Java Telephony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Java电话的应用程序接口JTS Java Transaction Service Java事务处理服务

JVM 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虚拟机

K

kbps kilo-bits per second 每秒千比特

KP Key Practice 关键实践

KPA Key Process Area 关键过程域

KSLOC Kilo Source Lines Of Code 千行源代码

ksps kilo-symbols per second 每秒千符号

L

L1 Layer 1 (physical layer) 层1(物理层)

L2 Layer 2 (data link layer) 层2(数据链路层)

L3 Layer 3 (network layer) 层3(网络层)

L3Addr Layer 3 Address 第三层地址

LAC Link Access Control 链路接入控制

LAI Location Area Identity 位置区域识别

LAN Local Area Network 本地网

LATA Local Access and Transport Area 本地接入和传送区域

LCD Low Constrained Delay 低限制延迟

LCF Link Control Function 连接控制功能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链路控制协议

LCS Location Services 定位业务

LE Local Exchange 本地交换机

LEN Length 长度

LFM Local Fibre Module 近端光模块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

LMF 本地管理功能

LMT Local Management Terminal 本地维护终端

LN Logical Name 逻辑名

LNA Low Noise Amplifier 低噪声放大器

LOMC Local OMC 本地操作维护中心

LOS Line Of Sight 视距

LPA Linear Power Amplifier 线性功放

LPF Low Pass Filter 低通滤波器

LRU Large Replacing Unite 较大可替代单元

LSA Localised Service Area 本地化的业务区

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 最低有效比特

LTZ Local Time Zone 本地时区

LUP Location Update Protocol 位置更新协议

M

M&C Monitor and Control 监控

MA Multiple Access 多址

MAC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encryption context) 消息鉴权码(保密)

MAF Application Management Features 管理应用功能

MAHO Mobile Assisted Handover 移动台协助的切换

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移动应用部分

MC Message Center 短消息中心(SMC)

MCC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国家码

MCE Module Control Element 模块控制单元

Mcps Mega-chips per second 每秒兆chips

MCU Media Control Unit 媒质控制单元

MDIV Diversity 分集接收滤波器

MDIV800 Micro Diversity 微基站800M分集接收滤波器

MDN Mobile Directory Number 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

MDS Multimedia Distribution Service 多媒体分布业务

MDUP Duplex 双工器

MDUP800 Micro Duplex 微基站800M双工器

ME Mobile Equipment 移动设备

MEHO Mobile evaluated handover 移动台估计的切换

MER Message Error Rate 误消息率

MExE Mobile station (application) Execution Environment 移动台(应用)执行环境

MF Mediation Function 中介功能

MGCF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媒质关卡控制功能

MGCP Media Gateway Control Part 媒质关卡控制部分

MGPS Micro GPS 微基站GPS

MGT Mobile Global Title 移动全球称号

MGW Media GateWay 媒质关卡

MHEG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Information Coding Expert Group 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编码专家组

MHz Mega Hertz 兆赫兹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信息库

MI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unction 管理信息功能

MIN Mobi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移动台识别码

MIP Mobil IP 移动IP

MIPS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每秒百万次指令

MIT MO Instance Tree MO实例树

MLNA Micro Low Noise Amplifier 低噪声放大器

MLNA800 Micro Low Noise Amplifier 微基站800MLNA

MM Mobility Management 移动性管理

MMI Man Machine Interface 人机接口

MML Man Machine Language 人机语言

MNC Mobile Network Code 移动网络码

MNIC Multi-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多功能接口网板MNP 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 移动号可携带性

MO Mobile Originated 移动台启呼

MOF MO administration Function MO管理功能

MOHO Mobile Originated Handover 移动台启呼的切换MONB MONIOTR BOARD 监控板

MOS Mean Opinion Score 平均意见分

MPA Micro Power Amplifier 微基站功放

MPA800 Micro Power Amplifier 微基站800M功放

MPB Main Process Board 主处理板

MPC8260 Motorola Power PC 8260 摩拖罗拉的CPU

MPC860 Motorola的高性能的通讯处理器

MPD Micro-BTS Power Distribution 微基站电源模块

MPEG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移动图像专家组

MPM MSC Processing Module MSC处理模块

MRB Media Resource Board 媒体资源板

MRF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媒质资源功能

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

MSB Most Significant Bit 最高有效比特

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

MSE MExE Service Environment MexE业务环境

MSG Management Steering Group 管理指导组

MSID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移动台识别符

MSIN Mobil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Number 移动台识别号码MSM Message Switching Module 消息交换模块

MSP Multiple Subscriber Profile 多用户档案

MSU Main subscriber unit 主用户单元

MT Mobile Termination 面向终端的移动

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

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消息传递部分

MTP3-B Message Transfer Part level 3 消息传递部分级别3 MTRX800 Micro Transmitter & Receiver 微基站800M收发信机MTSI Master To Slave Interface 主备用接口

MUI Mobile User Identifier 移动用户识别符

N

NAD Node Address byte 节点地址字节

NAI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 网络接入标识

NAS Non-Access Stratum 非接入层NBAP

NBAP Node B Application Part Node B应用部分

NCK Network Control Key 网络控制键

NCM Network Control Module 网络控制模块

NDC 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 国际目的码

NDUB Network Determined User Busy 网络用户忙

NE Network Element 网元

NEF Network Element Function 网元功能

NEHO Network evaluated handover 网络估计切换

NIM Network Interface Module 网络接口模块

NITZ Network Identity and Time Zone 网络识别和时区

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网管中心

NMSI National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国家移动台识别符NNI Network-Node Interface 网络-节点接口

NO Network Operator 网络运营者

NP Network Performance 网络性能

NPA Numbering Plan Area 编号计划地区

NPI Numbering Plan Identifier 编号计划识别符

NRT Non-Real Time 非实时

NSAP 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 网络业务接入点

NSCK Network Subset Control Key 网络子集控制键

NSDU Network service data unit 网络业务数据单元

NSS Network Sub System 网络子系统

NT Non Transparent 非透明的

Nt Notification (SAP) 通知(SAP)

NUI National User / USIM Identifier 国家的用户/USIM识别符NW Network 网络

O

O&M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运行和维护

O_AMP O_AlarmManagementPart 操作维护告警管理

O_CMP O_ConfigurationManagementPart 操作维护配置管理O_PMP O_PerformanceManagementPart 操作维护性能管理O_RMP O_RightManagementPart 操作维护权限管理部分

O_TMP O_TestManagementPart 操作维护诊断测试OCCCH ODMA Common Control Channel ODMA公共控制信道ODCCH ODMA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ODMA专用控制信道ODCH ODMA Dedicated Channel ODMA专用信道

ODMA Opportunity Driven Multiple Access 机会驱动的多址ODTCH ODMA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ODMA专用业务信道

OIB Opticall Interface Board 光接口板

OIM Optical Interface Module 光纤接口模块

OMC Operation Maintenance Centre 操作维护中心

OMF Operation Maintenance Function 操作维护功能

OMI Operation Maintenance Interface 操作维护接口

OMM Operation Maintenance Module 操作维护模块

OMS Operation & Maintenance Subsystem 操作与维护子系统

OO Object-Oriented 面向对象

OOF Operation Outputting Function 操作输出功能

OPD Organization Process Definition 组织过程定义

OPF Organization Process Focus 组织过程焦点

OPRM Optical Receiver Module 光接收模块

OPTM Optical Transmitter Module 光发射模块

ORACH ODMA Random Access Channel ODMA随机接入信道

OSA Open Service Architecture 开放业务结构

OSF Operations Systems Function 操作系统功能

OSS Operating Systems Subsystem 操作系统子系统

OSS_CLP OSS_Communicating Link Part OSS通信连接部分

OSS_FMP OSS_File Management Part OSS文件管理部分

OSS_RSP OSS_Running Support Part OSS运行支持部分

OSS_SCP OSS_Status Control Part OSS状态控制部分

OSS_SWD OSS_Software Download OSS软件下载

OVSF 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正交变化扩频因子

OWB Order Wire Board 勤务电话处理板

P

PA Pow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

PAB Power Amplify Board 功率放大板

PACA Priority Access and Channel Assignment 优先接入和信道指配

PAM Power Alarm Module 电源告警模块

PAP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口令认证协议

PBP Paging Block Periodicity 寻呼块周期

PBX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私人分支交换

PC Power Control 功率控制

PCB Protocol Control Byte 协议控制字节

PCCC Paralle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 并行的连结卷积码

PCCH Paging Control Channel 寻呼控制信道

PCCPCH 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基本公共控制物理信道

PCF Packet Control Function 分组控制功能

PCH Paging Channel 寻呼信道

PCK Personalisation Control Key 个人化控制键

PCM Process Change Management 过程变更管理

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个人电脑内存卡国际联合

PCP Packet Consolidation Protocol 包封装协议

PCPCH Physical Common Packet Channel 物理公共分组信道

PC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个人通信系统

PCU Packet Control Unit 分组控制单元

PD Power Divider 功分器

PDB Process Database 过程数据库

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组数据聚合协议

PDF Detecting of Power Direction Forward 下行功率检测

PDH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系列

PDN Public Data Network 公共数据网

PDP Packet Data Protocol 分组数据协议

PDR Detecting of Power Direction Reverse 上行功率检测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DSN Packet Data Serving Node 分组数据服务节点

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计划评价与复审技术

PG Processing Gain 处理增益

PHB Per Hop Behavior 逐跳行为

PHS 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个人手持机系统

PHY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

PhyCH Physical Channel 物理信道

PI Page Indicator 寻呼指示

PICH Pilot Channel 导频信道

PID Packet Identification 分组识别

PIM Power Amplifier Interface Module 功放接口模块

PIN Personal Identify Number 个人识别号码

PL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

PLI POS Line Interface Pos线接口

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陆地移动网

PM Project Manager 项目经理

PMD 物理媒质从属

PMM Power Monitor Module 预失真处理板

PN Pseudo Noise 伪随机噪声

PNP Private Numbering Plan 个人编号计划

POMC 省级操作维护中心

POTS Plain Old Telephony Service 原有的电话业务

PowerQUICC 特指MPC860系列处理器

PP2S 偶秒脉冲

PPM Protocol Process Module 协议栈处理模块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

PPS Protocol and Parameter Select (response to the ATR) 协议和参数选择(对ATR的响应)PR Peer Reviews 同行评审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E Pre-amplifiy Board 预放大板

PRM Power Rectifier Module 一次电源整流器模块(220/-48) PRX Predistortion Receiver Board 预失真接收板

PS Packet Switched 分组交换

PSB Power Splitter Board 功率分配板

PSC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ode 基本同步码

PSCH Physical Shared Channel 物理共享信道

PSE Personal Service Environment 个人业务环境

PSI PCF Session ID 分组控制功能会话标识

PSM Power Supplier Module 电源模块

PSN Packet Switch Network 分组交换网板

PSOS ISI公司的商用实时嵌入系统

PSPDN 公共交换分组数据网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PTM Power Transition Module 二次电源变换器(24/-48)PTM-G PTM Group Call PTM群呼

PTM-M PTM Multicast PTM多点广播

PTP Point to point 点到点

PU Payload Unit 开销单元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VD Power VSWR Detect Board 功率驻波比检测板

PWRD POWER Distributor 电源分配

PWS Power System 电源系统

Q

QA 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

QAF Q3 Adaptor Function Q3适配功能

QC 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

QoS Quality of Service 业务质量

QPM Quantitative Process Management 定量过程管理QPSK QuadriPhase Shift Keying 四相移键控

QXF Qx Interface Function 类CMIP接口功能

R

R_CLP Communication Link Part 通信连接部分

R_CLP_InSubsystem 子系统内通信模块

R_CLP_InterSubsystem 子系统间通信模块

R_CLP_MasterSlave 主备用通信模块

R_CLP_TrafficData 业务数据通信模块

R_FMP File Management Part 文件管理部分

R_FMP_Background 后台文件管理模块

R_FMP_Foreground 前台文件管理模块

R_RSP Running Support Part 运行支撑部分

R_RSP_AbnormityProcess 异常处理模块

R_RSP_MemoryManagement 内存管理模块

R_RSP_ProcessCommunication 进程通信模块

R_RSP_ProcessDispatch 进程调度模块

R_RSP_StartupConfigration 启动配置模块

R_RSP_SystemObservation 系统监测模块

R_RSP_Timer Management 时限管理模块

R_SCP System Control Part 系统控制部分

R_SCP_Boot 引导模块

R_SCP_MainControl 主控制模块

R_SCP_StatusControlManagement 状态控制模块

R00 Release 2000-01-18 2000-01-18版

R99 Release 1999 1999版

RA Routing Area 路由区

RAB Reverse Activity Bit 反向活动指示比特

RAC Reverse Access Channel 反向接入信道

R-ACH Access Channel 反向接入信道

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随机接入信道

RADIUS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 拨入用户远端认证

RAI Routing Area Identity 路由区域识别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无线接入网络

RANAP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部分

R-APDU Response APDU APDU的响应

RB Radio Bearer 无线承载

R-Block Receive-ready Block 接收准备块

RC Radio Configuration 无线配置(指无线信道的工作模式,每种RC支持一套数据速率,不同RC物理信道的各种参数不同,包括调制特性和扩谱速率SR等,RC1、RC2即常说的速率集1、速率集2)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ormat 资源描述格式

R-EACH Enhanced Access Channel 反向增强接入信道

RF Radio Frequency 无线频率

RFCM RF Control Module 射频控制模块

RFE Routing Functional Identity 路由功能识别

RFF RF Filter 射频滤波器

RFIM RF Interface Module 射频接口模块

RFM Remote Fiber Module 远端光纤模块

RFM1900 1.9G Remote Fiber Module 1.9G远端光纤模块

RFM800 Remote Fiber Module 远端光模块

RFS RFIM 射频子系统

RFU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为将来的使用预留

RIM RF Interface Module 射频接口模块

RL Radio Link 无线链路

RLC Radio Link Control 无线链路控制

RLCP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

RLP Radio Link Protocol 无线链路协议

RM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需求管理

RMI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Java远程过程调用

RMM RF Management Module 射频管理模块

RN Radio Network 无线网络

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无线网络控制器

RNS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无线网络子系统

RNSAP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无线网络临时识别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投资回报率

RPB Router Protocol Process Board 路由协议处理板

RPC Reverse Power Control 反向功率控制

RPD RFS Power Distribute RFS机柜电源分配模块

RPT Repeater 直放站

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

RRI Reverse Rate Indication 反向速率指示

RRM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无线资源管理

RRP Mobile IP Registration Reply 移动IP注册应答

RRQ Mobile IP Registration Request 移动IP注册请求

RSA Rivest-Shamir-Adleman public key algorithm 公用密钥算法

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 接收信号的码功率

R-SGW Roaming Signalling Gateway 漫游信令通路

RSM Reverse Switch Module 反向开关板

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

RST Reset 复位

RSVP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资源预留协议

RT Real Time 实时

RTC Reverse Traffic Channel 反向业务信道

RTOS Real Time Operate System 实时操作系统

RTP Real Time Protocol 实时协议

R-TPDU Response TPDU TPDU的响应

RU Resource Unit 资源单元

RUM Route Update Message 路由更新消息

RUP Route Update Protocol 路由更新协议

RX Receive 接收机

Rx Receiver 接收器

RX Receiver 收信机

RXB Receiver Board 反向接收板

S

S/N Signal/Noise 信噪比

S_BSSAP Base St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Part 基站系统应用部分

S_CCHSP SPS Control Channel Signal Process 控制信道信令处理

S_CEC SPS Channel Element Controller 信道单元控制器

S_CEM Channel Element Modem 信道单元处理模块

S_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消息传输部分

S_MTP3 Message Transfer Part3 消息传输部分3

S_RCM SPS_Radio Channel Control Mange 无线信道控制管理

S_SCCP 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_SVLP Selector Vocoder Low-Layer Process 选择器声码器底层处理

S_TCHL2P Traffic Channel Layer2 Process 业务信道层2处理

S_TCHL3P Traffic Channel Layer3 Process 业务信道层3处理

S_TLH Traffic Link Handler 业务链路处理

S_VIM Vocoder Interface Module 声码器接口模块

SA Security Association 安全联盟

SAAL Signaling ATM Adaptation Layer ATM适配层信令

SACCH Slow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慢速随路功控

SAD Source ADdress 源地址

SAM Site Alarm Module 现场告警模块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业务接入点

SAPI Servi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业务接入点识别符

SAR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分段和重组

SAT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SIM应用工具箱

SB Storage Battery 蓄电池

S-Block Supervisory Block 监督块

SC Synchronous Capsule 同步包

SCC Serial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串行通讯控制器

SCCB Software 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软件配置控制委员会

SCCH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Channel 同步控制信道

SCCP Signa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CCPCH 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E Software Capability Evaluation 软件能力评价

SCF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 业务功能功能(IN上下文中)

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同步信道

SCI Subscriber Controlled Input 用户控制的输入

SCM Sub-BDS Control Module 从BDS控制模块

SCP Session Configuration Protocol 会话配置协议

SCS System Control Subsystem 系统控制子系统

S-CSCF Serving CSCF 服务CSCF

SCWLL 超级CDMA无线环路

SDCCH 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SDF Service Discovery Function 服务发现功能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系列

SDHB SDH Board 内置SDH板

SDL Specification & Description Language 规格和描述语言

SDP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n 软件开发计划

SDTB Sonet Digital Trunk Board 光数字中继板

SDU Service Data Unit 业务数据单元

SE Security Environment 安全环境

SEI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软件工程研究所

SEPG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软件工程过程组

SF Spreading Factor 扩频因子

SFI Short EF Identifier 短EF识别符

SFN System Frame Number 系统帧号

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主GPRS支持节点

SHA Secure Hash Algorithm 安全Hash 算法

SHCCH Shared Channel Control Channel 共享信道控制信道

SIC Service Implementation Capabilities 业务完成能力

SIE Sector Interface Element 扇区接口单元

SIM GS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GSM用户识别模块

SINR Signal to interface plus noise ratio 信噪比

SIP 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 会议初始协议

SIR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信噪比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业务级别协议

SLOC Source Lines Of Code 源代码行

SLP Signaling Link Protocol 信令链路协议

SMC Serial Management Controller 串行管理控制器

SME 短消息实体

SMF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会话管理功能

SMP Session Management Protocol 会话管理协议

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业务

SMS-CB SMS Cell Broadcast SMS小区广播

SN Serving Network 服务网络

SNM Switching Network Module 交换网络模块

SNP Signaling Network protocol 信令网络协议

SoLSA Support of Localised Service Area 本地化业务区的支持SOW Statement Of Works 工作说明

SP Switching Point/Service Provider 交换点/业务提供商

SPA Software Process Assessment 软件过程评估

SPB Signaling Process Board 信令处理板

SPCK Service Provider Control Key 业务提供商控制键

SPE Software Product Engineering 软件产品工程

SPI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软件过程改进

SPLL System Phase Lock Loop 系统锁相环

SPM Service Process Module 业务处理模块

SPP 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 软件项目计划

SPS Signal Process Subsystem 信令处理子系统

SPTO Software Project Tracking and Oversight 软件项目跟踪与监督SQA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软件质量保证

SQM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软件质量管理

SQN Sequence number 序列号

SR1 Spreading Rate 1 扩频速率1

SRNC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S Serving RNS 服务RNS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711609422.html,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作者:周颖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不断发展,4G技术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十三五”时期下,我国4G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并逐渐朝向5G通信技术方向延伸,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各大通信运营商近些年纷纷建立5G通信试点城市,在2020年实现部分地区普及。5G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信息传输效率,还可以提升移动网络的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提出5G移动通信含义,分析5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探究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移动通信不断发展背景下,移动网络使用费用逐渐降低,提升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依赖性。在2012年移动终端数量首次超过PC端,截止到2018年12月末,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动移动通信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1]。在4G网络全方位普及背景下,加强5G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必然趋势,我国华为集团首次研发出5G移动通信技术,并在2020年逐渐推广使用(当即还处于试点阶段),实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再次突破。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移动通信主要是朝向5G方向发展,加强5G通信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5G通信技术阐述 5G通信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上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Gb/s,比4G网络传输速度高出百倍。如一部2G电影可以在8s之内完成下载。相比2G、GPRS(2.5G)、3G、 4G技术,5G技术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上四种通信网络系统都是采用单一技术框架,而5G通信技术是上述四代技术结合,从而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峰值速率,让5G移动通信网络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安全。作为4G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5G网络弥补了前代通信技术的漏洞与弊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对移动网络的追求,在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5G网络势必会实现全面普及。 2 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大规模MIMO 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端MIMO系统使用多个天线,首先可以有效提升无线链路频谱效率。MIMO系统提出了多用户理念,通过增加基站天线数量(比基站同时服务于相同时频块用户天线数量更多),用几百个天线同时为千万用户提供服务时,频谱效率理论上可以提升5~10倍,小区边缘用户也可以享受到理想的吞吐量[2]。再次,每个用户信号通过预编码处理降低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差不多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得力量,它得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得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进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得进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得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进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得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得协同进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得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进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进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进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得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得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得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得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歪,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得业务进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得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如此中国联通得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得强劲竞争.两者得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得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手机专业术语

手机:Mobile Phone,又称移动电话,是通过卫星传递信号的一种通讯设备 主芯片:手机处理器芯片 解决方案:以某些芯片为主体进行主机板开发设计(Skyworks,ADI/Philips/Ti/MTK等)PCB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一般指排布元气件的电路载体 SMT:贴片 CTART、ESD、Audio测试、EMC测试等 FTA:FTA测试全称是全面型号认证(FULL TYPE APPROVAL)。 IMEI: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EMC:电池兼容性 ID(外观设计):Interface Design 界面设计 MD(结构):Makeup Degine

Toolings(开模):加工开模 PP Production Phase:生产阶段 MP Mass Production:量产 CDMA: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 GSM: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PHS: PHS中文名为低功率移动电话。英文名全称为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 系统是日本自行研发的数字式无线电话系统。 蓝牙: 蓝牙(BlueT eeth) 是Intel、Nokia、Ericsson、IBM及Toshiba在1998年组成的SIG小组制定的一套短距离无线射频连接技术的标准,并于1999年5月正式发表。 双模手机: 所谓的“双模手机”,就是同时支持联通的GSM和CDMA两套制式。 手机魔卡: 魔卡(一卡双号、一卡多号),不需改变手机的任何部件,插上科特超级魔卡即可享受一机多号带来的服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第三版) 目录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 (3) 三、总部各部门及处室的中英文名称 (9) 四、研究院、设计院和管理学院内设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13) 五、常用职务的中英文名称............................................................................. (15) 六、常用职称的中英文名称............................................................................. (16) 七、备注............................................................................. .. (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 1 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机构的中英文名称 序号 中文 英文 公司名称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2 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Group Limited 3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Limited 4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TieTong Tele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5 辛姆巴科公司 CMPak Limited 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pany Limited 7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Shenzhen) Limited 8 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 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 驻外机构名称 9 驻英国代表处 UK Representative Office 10 驻美国代表处 US Representative Office 其他 11 中国移动通信战略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 China Mobil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2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各通信服务公司(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的中英文名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 序号 中文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1987年11月,中国首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建成,并在广州投入商用,爱立信为供应商,在网用户150人。网络总投资为3730万元,其中引进设备900万美元。这就是我国的第一代移动电话。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发展,引入竞争、促进发展也成为放在电信改革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1993)178号文件,同意组建中国联通公司。从此,电信业进入了引进竞争、打破垄断的全新阶段。1994年7月19日中国第二家经营电信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国性国有大型电信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5年7月中国联通GSM 130数字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放。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

关于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分析(有用)

1、引言 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几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移动台把其电子序列号(ESN)和网络分配的移动台识别号(MIN)以明文方式传送至网络,若二者相符,即可实现用户的接入,结果造成大量的克隆手机,使用户和运营商深受其害;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主要有基于时分多址(TDMA)的GSM系统、DAMPS 系统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CDMAone系统,这两类系统的安全机制的实现虽然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私钥密码体制,采用共享秘密数据(私钥)的安全协议,来实现对接入用户的认证和数据信息的保密,因而在身份认证及加密算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在2G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继承了2G系统安全的优点,同时针对3G系统的新特性,定义了更加完善的安全特征与鉴权服务。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除了能够提供传统的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外,还应当能支持电子商务、电子支付、股票交易、互联网业务等,个人智能终端将获得广泛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最终会演变成开放式的网络,能向用户提供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网络的开放性以及无线传输的特性,使安全问题将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 2、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 安全威胁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网络协议和系统的弱点,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协议和系统的弱点非授权访问和处理敏感数据,或是干扰、滥用网络服务,对用户和网络资源造成损失。按照攻击的物理位置,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威胁可以分为无线链路的威胁、对服务网络的威胁和对移动终端的威胁。主要威胁方式有以下几种: (1)窃听,即在无线链路或服务网内窃听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及控制数据; (2)伪装,即伪装成网络单元截取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及控制数据,伪终端欺骗网络获取服务; (3)流量分析,即主动或被动流量分析以获取信息的时间、速率、长度、来源及目的地; (4)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即修改、插入、重放、删除用户数据或信令数据以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5)拒绝服务,即在物理上或协议上干扰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及控制数据在无线链路上的正确传输,以实现拒绝服务攻击; (6)否认,即用户否认业务费用、业务数据来源及发送或接收到的其他用户的数据,网络单元否认提供的网络服务;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中最活跃的力量,它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固定通信。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5亿。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移动通信国家,当年用户规模为4324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新世纪,我国移动通信将持续高速发展,到2000年6月,我国移动用户已达6000万,今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国家。我国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事业的发展,得益于通信产业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宏观决策,也得益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还得益于信息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移动通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局面。 一、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现状分析 1发展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规模得到高速发展。截止到2000年6月,GSM网规模达到8297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接近6000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4.6%,移动通信网将在本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网。 2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挂牌成立,该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竞争新格局。 (1)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联通得到了政府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其竞争实力逐步提高,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家综合业务提供商,中国联通的业务发展重点仍是移动通信,并获得了CDMA经营许可证。 中国移动已退出与长城电信网的合作,长城电信网独立运作。据预测,长城CDMA网也将并入中国联通,这样中国联通的综合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国联通已构成对中国移动的强劲竞争。 两者的实力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截止到2000年6月。 (2)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 自从两年前起,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公司开拓了模拟网的“本地通”,随后又开拓了数字网的“本地通”业务,将竞争领域扩展到固定电话市场。并且收费低廉,入网费仅二三百元,月话费减半,几乎接近安装一部固定电话的水平。当时的移动通信公司还是中国电信旗下的一员。然而1999年电信重组,移动独立之后,便逐步演变成中国电信新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 近年来,固定电话大力开拓“移动市话”业务,并在许多城市兴起,南到肇庆、深圳,东到余杭、杭州,西到昆明、西安,几十个城市掀起了一股移动市话的热潮, 而且都大手笔地投资移动市话建设,并着力开拓这项业务。无线市话的推出不仅可以缓解固定电话趋于饱和、市场疲软和热装冷用的矛盾,更能刺激电话业务量的增长,提高网络的接通率,提高全网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减小由初装费降低资本的负面影响。 (3)增设移动运营商,促进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世界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看好这一庞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入世”的来临,新的移动业务经营者将可能出现在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我国只有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业务经营商,而世界通信大国一般都有三家或三家以上,因此有必要增设第三家(或更多)移动通信运营商经营移动业务。 最有可能获取移动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是中国电信集团,原因如下: ·中国电信拥有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网络规模,共有超过1.2亿个固定电信用户; ·它有丰富的电信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经营维护经验; ·我国的部分城市已经开通移动市话业务;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Abis接口 BSC与BTS间的接口 A接口 MSC与BSC间的接口 ALD 告警显示 ANS 通知系统用于向用户发送录制好的话音和信号音。 APT 交换部分负责所有的交换功能 APZ 控制部分控制APT部分 ASSCD 接入选择 AST 通知业务终端 AT 字符终端 AUC 鉴权中心 AXE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由交换部分(APT)和控制部分(APZ)组成 BA 基本入口 BC 广播系统用于将源消息同时广播到多个用户。 BGS 商务组群子系统提供类似小交换机的商务通信。应用场合:LE BNAM 总线适配器机柜 基站控制器在电信网中的应用:PLMN BSS 基站分系统 BSIC 基站识别码 BSIC=NCC+BCC,NCC为网络色码,识别GSM PLMN,相邻PLMN不使用相同的NCC。BCC为基站色码,来识别基站。 BT 双向中继 BTS 基站的收发信部分 C7LABT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C7DR CCS7分配和路由 C7ST CCS7信令终端 CCT 会议电话设备主要用于三方通话,电话会议。

CCS 公共信道信令子系统处理信令。应用场合:LE、TE、MSC、GMSC、BSC、SSP、SCP、STP、HLR。 CCS 七号信令网 CDU 是TRU与天线系统接口 cell 小区 CF 用于支持BTS的O&M总线是TG的核心控制部分,相当于电脑的CPU。 CGI 全球小区识别码 CGI=MCC+MNC+LAC+CI,CI=小区识别码,最多为16位。 CHAP 计费分析功能块用以分析如何计费 CHPULSE 计费脉冲产生功能块用以产生计费所需的计费脉冲。 计费子系统计费和结算功能。应用场合:LE、TE、MSC。 CJ 组合连接器 CLM 时钟模块 CLCOF 呼叫监视和协调功能 CLT 时钟脉冲产生及定时单元 CON 用于对LAPD信令进行集中与分解。 CPA 执行侧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完成高级的处理功能。 (-A)中央处理机(A)处理集中控制、分析、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复杂工作 CPB 备用工作侧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 CPU 中央处理机单元 CSR 收发码器 CSR-D 数字式收发码器 CTLABT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经典案例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作者: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 一、移动通信运营业迅猛发展 我国通信运营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经过5年的努力,电信运营业的发展模式已由垄断经营向竞争开放转变,通信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技术水平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一个覆盖全国、联通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化的国家现代通信网基本形成,全网实现了数字化,网络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从1994年开始起步,国内用户数以年均30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目前已达到6000多万户,跃居世界第二位。 2003年1月-4月,全国新增电话用户3452.9万户,总数达4.55亿户,其中固话用户达2.2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26亿户。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3.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比增长48.4%,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7.9%。 图1 1995年—2002年我国移动用户及移动电话普及率发展情况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从1987年我国引进第一套移动通信设备至今的16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87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只有700多户;而10年之后的1997年8月我国移动用户突破了1000万户;此后又用了3年的时间在2001年4月用户数达到了1亿户,并于同年7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2002年我国移动用户突破了2亿户。截止到2003年4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2.26亿户,普及率为16.2%。

图2 1996年—2002年全国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万户) 目前,我国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祖国内地的所有地(市)和99%以上的县(市)。我国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而且0.33%的掉线率使得我国的GSM网络质量也已超过了欧洲发达国家。我国GSM用户占全球总用户的1/3,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国已经成为GSM网络大国。1998年以来,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容量平均每年以接近60%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合计2.7亿户。 图3 1998年—2002年移动通信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亿元人民币) 2002年,全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457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4.4%,5年平均增长达20.1%,收入规模是1997年的2.5倍。其中,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迅猛,占电信业务总收入的47%,成为第一支柱业务;全国移动电话本地通话量占本地话务总量的89.3%,明显分流了固话业务;移动长话占长话总时长的27.9%。

--当前移动通信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

当前移动通信的安全隐患和解决方法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移动无线通信产业在历次的技术变革中,都准确把握了技术方向,在适当的时机引入了适当的技术,保证了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未来的20年里,移动/无线技术还将向何处发展,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呢?我们又面临哪些挑战性的问题呢? 当前,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固定和移动宽带化的发展趋势,通信网络和业务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提供的业务将从以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向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方向发展;二是通信的主体将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全性问题是移动无线通信难解的心结。关于移动无线通信安全问题,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切身体会,比如说手机病毒、流氓软件、间谍软件、手机隐私保护、垃圾信息、电话骚扰等等,这些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引起了生产商与运营商的强烈关注。 移动通信设备 移动通信设备和服务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领域,与电脑遭受的威胁相比,移动通信设备面临的安全威胁可谓小巫见大巫。然而,最近几年,针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恶意软件的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以非移动设备为攻击目标的恶意软件。恶意软件可通过邮件和信息附件、下载应用程序以及蓝牙等方式传播。与此同时,网络钓鱼诈骗垃圾邮件和移动间谍软件也开始将魔掌伸向移动通信设备。而黑客们也在通过一种新型社交网络,采用一些狡猾的伎俩诱使用户安装这类恶意软件。 如今,越来越多的员工带着某种智能电话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DA)去上班,无论黑莓、iPhone还是其他的智能移动终端开始涌入工作场所:从智能电话、VoIP系统、闪存棒到虚拟网络世界,不一而足。作为公司,他们不愿意将公司的机密和信息让员工带着外出和泄密,作为员工,个人也不愿意将个人的隐私数

移动通信术语(缩略语)小全

这两天在看MDCN网络系统的时候,碰到很多很多的术语,为了对这个MDCN 系统有进一步的了解,于是每碰到一个术语就百度一下,再一次让我感觉到,百度真是好东西,因为不只是百度到我直接想要的东西,还间接百度到我更加想要的知识。 现在把这两天我看到的、我学到的和我暂时没有用到的一些移动通信术语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许你现在用不着,但只要你身在移动,你还是有可能碰到的。这些术语肯定不是很全面的,欢迎大家补充啊! A AAA:鉴权、认证、计费 AAS:自适应天线系统 AIE:增强互联演进 AMR:自适应多速率 API:应用程序接口 AR:接入路由器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 AUC:鉴权中心 B B3G:后3G BG:边界网关 BGP(BorderGateway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 BHSM:忙时短消息 BICC:承载独立的呼叫控制

BITS:大楼综合时钟系统 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 BSC:基站控制器 BSS:基站子系统 BTS:基站 C CAMEL:移动增强逻辑的客户化应用 CDMA:码分多址接入 CMPP:中国移动点对点短消息 CG:计费网关 CGI:小区全球标识号 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CN:核心网络 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COTS:使用现货 CRBT(ColoringRingBackTone)多彩回铃音业务(彩铃)CSS:核心网子系统 CR:提交报告 CS:电路交换 CSD:电路交换数据 D DCS(DataCenterSystem)数据缓存中心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SMP:数据业务管理平台 DWDM:密集波分复用 DXC:数字交叉连接 E EAI:企业应用集成 EDGE:GPRS演进的增强数据 E-OTD:增强型观测时间差分ETOM:增强电信运营视图 F FCAPS:故障、配置、计费、性能、安全FDD:频分双工 FDMA:频分多址接入 FR(FrameRelay):帧中继 G GIS:地理信息系统 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MLC:网关移动位置中心 GMSK:高斯调制相移键控 G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 8PSK:8进制相移键控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4年12月底广东首先开通了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也相继建网,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它是在分离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和业务的基础上新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揭牌。 2001年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2.5G)系统投入试商用。 2001年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2001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TACS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短信互通互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 2003上半年,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2.34亿户,普及率为18.3部/百人。 1997年底北京、上海、西安、广州4个CDMA商用实验网先后建成开通,并实现了网间的漫游。用户发展达到55万户。 1998年8月一纸“军队不得参与经商”的禁令使“电信长城”运营者的身份变得格外敏感,CDMA在中国的前途因此备受关注。 1999年6月联通在香港举行的全球CDMA大会上宣布其CDMA发展计划,但因知识产权谈判等因素,该计划没有实施。 2000年2月16日中国联通以运营商的身份与美国高通公司签署了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为中国联通CDMA的建设打清了道路。但是,框架协议签署仅仅两周之后,联通CD MA项目便被政府暂停。 2000年10月中国联通副总裁王建宙宣布将重新启动CDMA网络建设,并且于该年年底正式开始了筹备工作。 2001年1月原部队所有133CDMA网在经过几个月的资产清算后,正式移交中国联通。 2001年2月27日联通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负责整个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和经营。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具体筹划工作正式展开。 2001年3月28日联通CDMA建设一期工程系统设备的采购开始发标。 2001年5月15日中国联通CDMA一期工程系统设备招标结果公布,10家中标厂商与中国联通所属联通新时空签订了总金额RMB121亿元的合同。CDMA网络建设全面启动。 2001年6月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著名运营企业签署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包括美国斯普林特、加拿大BellMobility、日本KDDI、澳

1G,2G,3G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的演进

1G,2G,3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的演进 Abstract 移动通信一直是大家很关注的话题,从最初的1G系统发展到现在的3G系统,从中我们能够很清楚看到系统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随着网络业务的不断增多,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越来越敏感,以及使用移动通信网络人数的不断增多,移动通信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将重点放在1G系统到3G安全性能的演进上面,观察系统是从哪些方面一步一步地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得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1.引言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0年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取得了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之后,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起来,尤其是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没有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的理论,它为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而本文所研究的正是基于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小区制、蜂窝组网理论所实现的系统的安全。这里所提出的系统一共分为三代,分别为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G),以及现在很热门的3G。通过对一代一代通信系统安全的研究,可以看到移动通信系统过程的演进和技术的发展,也能够看到当前运用到2G、3G当中的安全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移动通信安全技术的总结,能够清楚的明白未来移动通信网络所面临安全上的新挑战和新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蜂窝组网和频率复用等关键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常规移动通信系统所面临的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及业务服务差等问题,但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仍然还是一个模拟系统,所以还存在着同频干扰和互调干扰、系统保密性差及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等局限。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代表是美国的AMPS移动电话业务系统。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根本上的技术缺陷,所以在第二代中采用了数字调制技术,让系统从一个模拟系统转向了数字系统,这样的转变使得系统既能够支持语音业务,也可以支持低速数据业务。而2G系统主要采用TDMA或CDMA方式,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和语音质量好的特点,不过,随着用户的数目的增多,其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等各方面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2G系统的代表有GSM和CDMA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前身是FPLMTS也就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向任何人发送任何信息。3G业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带宽多媒体业务,并保证高可靠服务质量,3G 业务包含了2G可提供的所有业务类型和移动多媒体业务。 接下来文章的结构如下:第2章列举出一些移动通信当中所面临的攻击,包含攻击的原理和造成的结果;第3章也是文章综述的重点那就是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当中分别是采用什么样的安全对策来避免第2章中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攻击;第4章中通过观察第3章中采取的安全对策,结合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给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安全性方面的展望;最后,第5章对全文进行总结。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摘要 WCDMA作为3G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WCDMA从概念向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全球主要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跟踪和研发基于WCDMA技术的3G网络产品。本文对WCDMA的组网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组网结构和组网模式。BSC6900是BSC6000、BSC6810后的新一代控制器产品,是华为公司Single RAN解决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业界领先的多制式、IP化、模块化设计理念,融合UMTS RNC 和GSM BSC业务功能,有效满足移动网络多制式融合发展的需求;BS3900为华为GSM新开发分布式基站,实现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独立安装,其应用更加灵活,广泛用于室内、楼宇、隧道等复杂环境,实现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本文对BSC6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以及DBS3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宽带码分多址(WCDMA );组网;3G;BSC6900;DBS3900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一、WCDMA移动通信网组网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1.WCDMA发展进程 WCDMA是IMT一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种技术标准之一。从基本意义上来说,WCDMA版本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和业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WCDMA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已渐趋成熟,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组织完成。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五个版本,即3GPP R99、3GPP R4、3GPP R5、3GPP R6和3GPP R7,前四个版本已经完成并终结,目前正在进行R7版本的制定工作。不同版本间的功能划分并不是绝对和清晰的.而是按时间进度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划分.不一定某个功能必须在某个版本中完成,在修改版本时应遵守向后兼容的原则,各版本的演进时间如图所示 2.WCDMA 组网要求 为了打造综合价值最大化的WCDMA核心网络,在组网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核心网综合成本最优原则。对于3G网络的建设,我们认为应该从长期、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规划的网络应该满足大容量、少局所、广覆盖的原则,具有清晰的全IP演进路线,避免后续网络频繁调整;能够进一步融合移动固定业务能力,便于向NGN演进。 (2)建设3G网的版本选择。随着3G牌照进一步后续.3GPP R4版本标准已经成熟,各个厂家基于3GPP R4版本的设备也进一步成熟,作为3G核心网建设的关键环节,起点版本的选择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焦点。采用3GPP R99还是3GPP R4进行组网,主要取决于网络建设时间、多厂家供货环境的形成和网络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根据目前网络情况,核心网的结构又有3GPP R99、类3GPP R4、全TDM一3GPP R4结构、全IP 3GPP R4结构和混合3GPP R4结构等多种选择。 (3)现网资源的整合。3G核心网建设应保证对现有网络的影响最小,对传统移动运营商应能保证GSM/GPRS设备的再利用,并考虑现有电路传输网络、分组数据网络和信令网的共享、利旧还是新建.短消息业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uus)、智能网(IN)业务和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争l 台的弛问瓯综合考虑以上几个问题,做好核心网规划,同时在3G网络建设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吸取2G网络的建设经验.避免2G网络中现有的各种技术和应用弊端,从而建设一个高质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3G核心网络是完全有可能的。 3.WCDMA R99组网结构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中国移动4G网络介绍 一、概述 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 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国家工信部于2013年12月4日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4G牌照,意味着4G正式开始商用,我国进入4G时代。 二、优势 1、通信速度快 从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作比较,第一代模拟式仅提供语音服务;第二代数位式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也只有9.6Kbps,最高可达32Kbps,如PH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2Mbps;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高达100Mbps,这种速度会相当于2009年最新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第三代手机传输速度的50倍。 图一:各代通信技术速率对比图 2、网络频谱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通信营运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和研究,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4G通信的AT&T的执行官们说,估计每个4G信道会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3、通信灵活 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毕

竟语音资料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因此未来4G手机更应该算得上是一只小型电脑了,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会有更惊人的突破,人们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以方便和个性为前提,任何一件能看到的物品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只是人们还不知应该怎么称呼它。 未来的4G通信使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信,更可以双向下载传递资料、图画、影像,当然更可以和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网上联线对打游戏。也许有被网上定位系统永远锁定无处遁形的苦恼,但是与它据此提供的地图带来的便利和安全相比,这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4、智能性能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于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例如对菜单和滚动操作的依赖程度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 5、兼容性好 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第二代平稳过渡等特点。 6、提供增值服务 4G通信并不是从3G通信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升级而演变过来的,它们的核心建设技术根本就是不同的,3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而4G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正交多任务分频技术(OFDM)最受瞩目,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实现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殖服务;不过考虑到与3G通信的过渡性,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会在未来仅仅只采用OFDM一种技术,CDMA技术会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与OFDM技术相互配合以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甚至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有新的整合技术如OFDM/CDMA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其实它真正运用的技术是OFDM/FDMA的整合技术,同样是利用两种技术的结合。 因此未来以OFDM为核心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会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一部分会是以CDMA的延伸技术。 7、高质量通信 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也能实现各种多媒体通信,为此未来的第四代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