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研究动态》2009年第4期(总第38期)

《会计研究动态》2009年第4期(总第38期)

第4期

2009

总第38期 会计研究动态

ACCOUNTING RESEARCH INFORMATION

中国会计学会 主办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协办

2009年8月25日

《会计研究动态》编委会

主任:刘玉廷 刘永泽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化成汤谷良刘永泽刘明辉刘玉廷许玉红

杨雄胜张先治周守华夏冬林魏明海

主编:周守华张先治

编辑部主任:喻灵孙光国

责任编辑:袁克利

编 辑:

孙光国池国华耿玮崔刚王棣华陈 梅

徐 静 杨公波 马 妍 魏 振 于祥民 薛 楠

戴致光 翟月雷 王东阁 李云婷 曲春雨 徐寅辰

李婷 陈志阳 李东祥 杜爱丽

中国会计学会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

电子信箱:68589887@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

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 电子信箱:xxbfarc@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

C ontent目录

目 录

会计基本理论 (1)

公允价值会计应限制性采用 (1)

目前条件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1)

会计的形式协调和实质协调 (2)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责任观念的传承与演进 (2)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

金融工具会计 (3)

商誉的理论演进与经济实质综述 (4)

会计理论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抑或技术变革? (4)

会计准则与制度 (6)

法学视角下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若干问题的分析 (6)

会计信息披露均衡问题 (6)

从高质量到高透明度——财务报告评价的演进及启示 (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对分析师预测的多重影响研究 (8)

论会计趋同化与差异性 (8)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风险防范 (9)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准则探析 (10)

金融危机条件下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职能的探讨 (10)

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按照SFAS157号准则报告的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 (11)

成本管理会计 (13)

物流成本的计量与核算 (13)

价值链各环节市场结构对利润分布的影响 (13)

试探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和控制的互补性及其业绩影响 (14)

成本会计系统结构与信息质量特征:一项实证研究 (1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预算考核体系探讨 (15)

预算松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考察 (16)

公司精益财务系统的构建 (16)

精益会计:为精益企业筛选信息 (17)

财务管理 (18)

基于公司业绩波动性的股权制衡治理效应研究 (18)

股权结构、行业竞争性与公司绩效 (18)

资本投向、利益攫取与挤占效应 (19)

国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过度投资的实证研究 (20)

基于债务约束的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问题研究 (20)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债务治理机制研究 (21)

金融发展与融资约束 (21)

企业信贷约束衡量研究评介 (22)

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23)

财务集中管理在实务中的利与弊 (23)

C ontent目录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24)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4)

审 计 (26)

大所的审计质量一贯高吗? (26)

公允价值之争对审计人员的启示 (26)

会计准则导向、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收买 (27)

公司审计的制度动因 (28)

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地区差异研究 (28)

我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29)

论政府审计公告制度 (30)

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30)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的法定机理 (31)

监管政策、审计意见和审计师谨慎性 (32)

注册会计师关注的重大错报风险探析 (32)

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报告舞弊研究 (33)

公司治理 (35)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35)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制度基础 (35)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风险识别及防范 (36)

基于组织绩效视角的创业绩效理论研究 (36)

激励性福利计划在企业薪酬策略中的运用 (37)

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38)

治理环境、股权特征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38)

公司治理的社会嵌入性:来自连锁董事的启示 (39)

内部人控制与公司的股利政策 (40)

股权分置改革绩效评价:对大股东行为模式影响的分析 (41)

国有股权的有效性 (41)

家族权威与企业价值 (42)

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43)

公司控制权的双翼:控股权与股东属性 (43)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45)

XBRL GL信息安全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45)

基于企业价值增值的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45)

风险和风险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基于审计需求的角度 (46)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企业风险控制分析 (47)

现代期权定价理论框架下的财务困境解释与实证检验 (47)

基于组合预测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48)

基于现金视角的企业经营失败影响因素识别及其实证研究 (49)

衍生金融工具创新财务风险监管框架研究 (49)

我国权证市场的制度性风险分析 (50)

文献索引 (51)

A ccounting Theory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本理论

公允价值会计应限制性采用

本文在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对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进行探讨,通过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研究,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应该限制性采用的结论。

作者首先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作了比较,认为在公允价值会计下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定价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并且影响公司的每股收益,从而导致公司的权益定价发生波动,并最终加剧证券市场的动荡。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会计则减轻或是锁定了证券市场波动与会计收益波动之间的关系。

其次,作者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分析,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危机并不是公允价值造成的,并强调我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应该适合我的国情,接受实践的检验。

再次,作者指出公允价值的使用应有前提限定。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是该项交易所形成的价格有同类市场的足够交易量作为支撑,交易的完成是在公平交易的框架下进行的。而我国的会计信息的主要用途是在传统制度框架下的财富分配,所以作者认为公允价值在我国应该严格限制采用。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虽然不是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在很多领域还不具备这样的前提,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还很有限,所以我们应该严格限制公允价值的采用。

(于祥民整理自《财务与会计导刊上半月实务》2009年第5期,作者:薛云奎)目前条件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首先,作者认为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由于其较高的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而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它能真实公允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内在价值,具有诸多优点:1.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2.动态反映成本费用,有利于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3.全面反映企业损益,有利于两种收益观的协调一致;4.及时适应物价波动,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接着,作者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1.公允价值建立在假想交易的基础上,可靠性受到质疑;2.对市场环境具有公开、活跃、健全的苛刻要求;3.企业很多时候同时应用几种不同的计量属性,这就会冲击可比性原则的贯彻落实;4.财政等相关部门尚未制定关于未来现金流量确定方法和折现率的规定,致使公允价值计价缺乏实务操作标准;5.公允价值受到

A ccounting Theory会计基本理论

成本效益原则的制约;6.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然后,作者从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障碍:1.市场化程度较低;2.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3.会计电算化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普及。

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应克服公允价值缺陷,发挥其优势,让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会计实践:1.改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2.系统开展与公允价值有关的理论方法研究;3.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框架体系;4.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

(薛楠整理自《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作者:王福胜 杜岩)

会计的形式协调和实质协调

在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的现实背景下,会计信息跨国可比性已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从现存会计协调的问题入手,对会计的形式协调与实质协调进行研究。

文章的第一部分在介绍会计协调概念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者认为会计协调是通过减少各国会计准则差异来实现按照不同国家的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相互可比的过程,包括准则的协调(形式协调)和会计报告实务的协调(实质协调),报告准则协调的目的是实现会计实务协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协调研究涉及会计协调研究问题的层次、会计形式协调与实质协调以及会计协调的后果等问题。会计协调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会计准则外生性与信息质量内生性、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与成文法的法律和文化传统、会计规范的实施与会计信息质量。

作者认为,会计协调研究难点是如何定量分析准则协调对会计实质协调的影响,不同角度研究结论差异较大,难以得到会计准则协调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一致结论。因此,要从会计协调研究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以实现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于祥民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作者:贾建军)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责任观念的传承与演进

日益发展的人类社会萌发出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进而彰显“责任”在现代社会的中心地位。责任原则也被视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复杂问题的最适当、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而会计责任问题成为会计行为和会计职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会计责任观念的重大转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会计到底为谁负责?应当负起哪些责任?怎样才能适当地负起责任?文章选取改革至今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对会计观念的传承和演化予以评述,揭示其历史的、逻辑的发展境遇。

首先,作者简单介绍了关于会计责任的认知,并从两方面来对改革开放以来会计责任观念进行了回顾和评价:一是计划经济时期会计责任机制的恢复与重建;二是市场经济时期会

A ccounting Theory会计基本理论计责任观念的转型与拓展。

接着,作者对新时期基于治理的会计责任观作了评价。认为责任机制是会计行为治理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机制。如何解决转型当中所出现的责任不清和责任悖论问题,使得多种会计责任能够在当前的治理环境下和谐共处,仍然是值得会计学界深思的难题。作者从现实角度对会计责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为我们进一步强化和适当履行会计责任提供了整体思路。

最后,作者提出了责任观念不能再局限于组织内部的行为学观点,认为无论会计责任机制的演化方向和定位如何,一个亘古不变的信条在于责任的履行需要的是知识加良知。

(张晓强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作者:陈国辉崔刚)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基于信号博弈模型的分析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成熟,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增加,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有研究表明,无形资产信息确实具有很强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披露不足问题,降低了无形资产市场的效率,甚至导致无形资产市场的萎缩。然而,前述研究却都没有给出恰当合理的模型去分析其中机理,也未提供解决手段和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相关主体及其动机。对于信息供给方来说,选择性披露对其有利,要改变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足的状况,必须改变无形资产披露的环境,增强无形资产信息供给的激励。对于信息需求方来说,充分而真实的财务信息更有利,然而其需求并未得到满足。然后引入博弈论中的信号分析传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披露不足存在的机理,通过讨论不完全信博弈的合并均衡和分离均衡,分析模型给出的均衡实现条件,解释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张晓强整理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作者:马忠明汪海粟)

金融工具会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因操作衍生金融工具,但会计上未能及时充分披露从而导致巨额亏损甚至破产的例子不胜枚举。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生的一连串危机和风波,促使人们在金融衍生产品诞生二十余年后反思会计应承担的责任问题:第一,会计报表应能反映真实的衍生交易和充分的信息披露;第二,现行会计准则应能跟上金融创新的发展,成为交易所制定监管法规的重要依据。金融工具会计研究作为财务会计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其难点表现在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

A ccounting Theory会计基本理论

对于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本文从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通过对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标准的变迁分析认为,金融

工具确认标准日益简明和清晰,而且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定义相吻合。而金融工具终止确认的标准则从“控制”标准发展为“涉入”标准。

对于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本文从初始计量和终止计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作者指出,FASB有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与IASB制定的初始计量原则基本一致,不过仍有两点重要区别,即交易成本问题和交易日会计和结算日会计问题。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目标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但该目标远没达到。因为大多数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而大多数的金融负债仍采用历史成本或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作者指出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很可能增加所报告盈余和权益的波动性,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的基本风险管理情况。混合计量属性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作者赞同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张晓强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作者:李荣林)商誉的理论演进与经济实质综述

商誉研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而商誉的经济实质是其中最富争议的部分。本文对商誉理论的演进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商誉的内容演变、一般定义以及来源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评述。

本文从商誉内容的演进方面回顾了对商誉认识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商誉由地理位置所引发的未来收益,到由客源和贸易关系引发,一直到现在会计学上对商业信誉的认识。

本文在商誉的一般定义上对“三元理论”,即超额收益观、总计价账户观和好感价值观进行了述评。作者认为超额收益观和总计价账户观作为商誉定义的最大问题在于更像估价方法而非定义,而好感价值观则正好相反,定义更接近商誉的实质,但却难以计量。

在商誉的来源问题上则主要对“不完全竞争市场观”和“商誉人力资本观”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介绍了通过系统论的视角来分析商誉来源的观点。

最后,在负商誉问题上介绍了两种解释:一是避免交易费用的交易折扣,二是收购企业未来的递延收益。而作者认为,负商誉更多的时候可能是这两种来源的结合,而更加具体的问题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刘剑敏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作者:姜传志刘秀丽)会计理论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抑或技术变革?

会计理论和制度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视这些成果的前沿性与应用价值,特别是会计制度(理论)与会计技术的匹配融合已经或正在

A ccounting Theory会计基本理论成为困扰会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首先,本文从会计技术变革对会计能力的挑战入手,介绍了信息技术对会计制度(理论)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对会计核算形式、会计的计量计算、会计报告模式以及会计在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四个方面的影响。

接着,作者引入技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回顾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一、会计制度安排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二、会计技术创新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的活动,需要适宜的制度作为基础;三、会计技术创新将为制度创新提供支持条件。

在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会计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互相依赖、互为因果、共同进化的“互动”。并进一步借鉴“管理熵”和物理学中的“互补原理”,构造了会计技术与会计制度相关性的基本模型,分析两者互动关系对于会计发展的巨大作用。提出了开创会计技术与会计理论融合研究、共同发展的建议和设想。

(刘剑敏整理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作者:徐虹林钟高汪常)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

会计准则与制度

法学视角下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若干问题的分析

证券市场“三公”原则中,公开是首要的核心原则,也是证券法律制度的精髓所在,而公开原则的法律规则化就是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监管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角度对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加以分析,并对我国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模式、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与救济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与缺陷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完善意见。

首先,作者解释了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法学理论。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政府对其证券市场进行规范、管理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将披露公司信息作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从法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受托责任、反欺诈理论和公平理论。

接着,作者阐述了我国证券发行阶段信息披露制度的模式——申报制和核准制,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对于信息披露内容上都要求及时、准确地以简洁的语言向投资者披露。同时,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的特点是陈述者往往缺乏现有数据或者客观事实证实其陈述的客观公允性,主要基于估计和评价,对使用者来说是高度相关却可靠性较低的信息。对于法律责任及有关救济制度严重缺失的问题,作者认为应从对证券监管者的监管、加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完善证券民事赔偿法律体系这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最后,作者注意到,证券监管者力图通过信息披露机制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此树立并维护公众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实现资本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作者认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既然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等主体间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那么法律就可以从市场经济应保护竞争中的弱者这一现代法治精神出发,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现象,防止利用信息优势从事欺诈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李云婷整理自《金融研究》2009年 第3期,作者:王从容 李宁)

会计信息披露均衡问题

本文就会计信息披露均衡理论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理论研究提出展望。

首先,文章就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提出疑问,即为什么管理层会有选择地披露信息。文章指出,支持自愿性披露的主要理论为理性预期下的逆向选择理论。接着,作者对逆向选择理论的假设归纳为:第一,管理层与投资者双方的理性预期假设,即双方都有无限的推理和计算能力,而且知道对方也具有这种能力;第二,管理层选择披露政策的目标是企业市场价格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最大化;第三,管理层披露的信息是真正他所收到的;第四,市场投资者自始至终认为影响管理层披露政策选择的唯一因素是信息内容本身。

接下来,作者认为有必要对这四条假设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关于理性预期的假设,有限理性也可能是产生有选择披露现象的原因之一;关于第二条假设在实证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证实;关于第三条假设,实证研究中也证实了自愿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关于最后一条假设,其现实性、合理性还是值得进一步推敲。因此,作者指出逆向选择理论所依赖的假设现实性值得质疑。

然后,基于上述分析,作者介绍了相关的修正理论,主要是信息披露成本模型和管理层初始信息不确定性理论。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披露即是有成本的信息披露;管理层初始信息披露不确定性本质上是投资者对经理初始信息的不确定性。信息披露成本概念的引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继续研究的空间;后一个模型提供的解释是直观的,但是给后人留下的继续研究空间不大。

最后,作者指出企业外部市场竞争以及信息系统质量均可能影响信息披露程度,并针对如何划分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范畴等相关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无法全面解释管理层的披露行为,但其对学术界、实务界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王玲玲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作者:洪剑峭)从高质量到高透明度——财务报告评价的演进及启示

本文旨在对财务报告质量和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关系进行讨论,再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就我国财务报告透明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首先分别对财务报告质量和财务报告透明度进行了概述。对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有以下两种观点:用户需求观——财务报告质量是由财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所决定的;投资保护观——财务报告质量主要取决于财务报表是否向投资者进行了充分而公允的披露。如何定义财务报告透明度,在会计界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认为财务报告透明度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局限于财务报告质量概念下财务报告表现的某些静态特征。

接着,作者论述了财务报告质量与财务报告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有共同的理论起源,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第一,评价财务报告的角度不同。前者从信息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待财务报告质量,是静态的;后者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评价财务报告,是动态的。第二,对披露公平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前者仅围绕财务报告的内容特征展开,没有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群体之间在信息获取、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后者则是相对于整个信息使用者群体而言的。第三,对投资者知情权的保护程度不同。相对于前者而言,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更能够向投资者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保护投资者知情权。第四,涵盖因素的范围不同。前者仅关注财务报告的内容、质量特征;而后者涵盖范围广泛,其影响因素也多。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其对我国财务报告透明度的相关启示。一方面,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

作者认为加强财务报告透明度是有必要的,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督方式转变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所要求的。另一方面,作者针对我国财务报告透明度现状,指出当前还需要研究的问题有:财务报告透明度的形成机制、计量及其对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机制。

(王玲玲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作者:周晓苏李进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对分析师预测的多重影响研究

20世纪90年代,股评家、庄家是证券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的所言所行直接影响到股票的涨跌。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价值投资渐成主流,证券分析师依然成为市场上发现价值、引导资金流向的主导力量,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关注。股票分析师的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来源是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而上市公司对于其信息的披露则成为了左右分析师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

首先,文章对近年来学术界针对公司披露的信息和分析师分析结果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学术界主要针对分析师的数量、分析师的预测准确度和分歧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文章列举了部分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后发现,大量的研究都是将公司的特征作为解释变量,以上述三者研究对象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回报率波动较低的公司比较容易吸引分析师的研究,而披露信息量越大,披露水平越高的公司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低。

其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假设,意在研究分析师通常选择什么类型的公司进行跟踪并发布预测、分析师针对不同的公司所发布的预测特征——以准确度和分歧度为衡量标准。作者以2001-2007年度年报发布的分析师预测为样本,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的数据作为解释变量,以分析师数量、分析师预测的分歧度和准确度为别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软件进行分析。

最后,文章得出了如下分析结果: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政策越透明,则跟随的分析师数量越多,预测质量越高,表现为分歧度越小,预测准确度越高。作者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现状给出的政策性建议是:上市公司应做出更为透明和详尽的信息披露,以提高市场对其预测判断的准确度,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进而改善现有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赵广威整理自《金融研究》2009年 第4期,作者:白晓宇)

论会计趋同化与差异性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会计全球趋同成为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及其监管的必然要求。会计趋同首先是形式趋同,即准则层面的趋同。会计形式趋同能否带来实质趋同,即会计实务的一致和会计信息的可比?移植的国际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与国际趋同的国家会计准则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一致的执行?为此,本文探讨了会计趋同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差异性问题,并对本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回顾,以期引起人们对准则趋同下会计差异性的关注。

首先,作者讨论了会计趋同化与差异性及等效认证。会计趋同化表现在准则和实务两个层面。作者认为,无论从主观层面上论证,还是从客观层面上阐释,会计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几乎是永远不可避免的。

接着,作者讨论了会计准则等效是指不同法律管辖区的会计准则具有同等效力。早期的会计国际协调研究大部分属于规范研究,后来会计研究者把实证研究逐步引入国际会计领域,并取得了大量经验证据。我国会计形式协调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同时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双重净利润差异的检验。国际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动和影响的日益扩大,为形式协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该研究涉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程度检验以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是否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的检验。其中,对不同国家之间或国家准则与国际准则具体条款对比点赋值加以统计分析的研究。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新一轮国家保护主义思潮。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其企业在执行国际趋同的准则中极可能存在操纵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准则趋同的效果。因此对于会计形式趋同能否带来实质趋同,作者认为关键在于会计准则如何执行。作者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科学度量存在迫切的需求,实质趋同的效果亟待从不同侧面加以检验,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的实证研究也亟待展开。

(李云婷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 第3期,作者:曲晓辉)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风险防范

利润操纵是财务舞弊现象中的一种,它是指管理当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采取欺诈手段不合法地调整企业的盈余,实现不当获利的人仅是企业的管理者,而大多数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人则成为受害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手法大多集中在对主要的财务报表指标上的调整以及虚构上。因此,本文作者对最常见利润操纵方法举出实例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作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法进行剖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日趋复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证券市场内外监管,以保持上市资格,进一步融资。最常见的操纵收入方法是虚构收入,其次是提前确认收入。在会计报表中,最可能受到操纵的账户是收入和应收账款。作者对于其中的虚构资产、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及重大事件披露等最常见的利润操纵方法加以解释并举例。

接着,作者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风险的防范策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屡禁不止,与公司内部治理缺失和外部监管不力等多方面因素是分不开的。在利润操纵的防范上需要监管机构、会计行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携手采取措施,内外兼治,共同防范。治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的手段要以行政管制、道德教化、法律管制并举,以法律管制为主;治理的方式从事后查处为主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查处相结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

合,并逐步过渡到以事前预防为主。

最后,作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负面影响十分严重,一方面,能造成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流失,扭曲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增大金融机构和投资部门的风险,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另一方面,能损坏财经法纪的尊严,影响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不利于公司自身长远发展,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宏观决策而扰乱经济秩序。因此一定要将防范进行到底,减少利润操纵的行为。

(李云婷整理自《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 第3期,作者:曾之明 杨彩林)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准则探析

本文拟在分析盈余管理与新准则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在新准则一些代表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就适当规范新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首先,文章说明了盈余管理与新准则的关系。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对于盈余管理的主体、客体、研究方法、目的还是达成了一致共识。分析盈余管理与新准则的关系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只要赋予管理当局职业判断的空间,就有成为盈余管理工具的可能;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决定了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必然性,会计职业判断是连接会计准则不完全性与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桥梁。

其次,文章对新会计准则的一些代表性项目的作用机理进行解析。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制约作用,表现在:第一,谨慎运用公允价值牵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第二,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核算方法的改变降低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第三,适当堵塞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通道;第四,利用企业合并调节盈余的行为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譬如:第一,固定资产准则中的折旧规定、无形资产中的摊销以及研发阶段划分的规定扩大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第二,资产减值准则中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第三,借款费用资本化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有力途径;第四,新债务重组或者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可能使公司盈余管理成本降低。

最后,文章提出规范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措施:第一,着力提高专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降低盈余管理的空间;第二,修订与完善新会计准则体系、加强对新准则执行情况的监控;第三,多管齐下强化外部监督,尤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第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减少追逐短期目标的盈余管理动机。

(王玲玲整理自《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3期,作者:季晓东徐星美)

金融危机条件下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职能的探讨美国安然事件动摇了美国经济的核心,在此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应运而生。法规制定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者认为公允价值能够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帮助投资者重新信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根据美国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计量有三个标准可供选择:第一: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第二:利用可获得的市场数据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第三:可以通过内部模型或估计办法来评估其公允价值。由此可以看出,第三种情形的公允价值的确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也正因为如此,才引起了整个市场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广泛关注。然而,2008年以来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产生了怀疑。作者在回顾了金融危机的大体过程之后,描述了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两种观点,提出了解决分歧的对策。

作者发现,对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反对呼声最高的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代表。他们认为公允价值的规定导致了资产价值的循环下降,并且重新确认了没有实现的损失和资产减值,这一点并没有反映资产的本质;相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这种损失可以隐藏在账面价值的背后,对于经济的影响会滞后于公允价值模式下对于损失的确认,给公司留有恢复的余地。

公允价值会计的支持者则认为,并非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提早暴露出了危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损失。在市场信息要求完整和可靠的基础上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虽然尚无解决分歧的良策,但作者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在没有明确的规则,资产流动性和透明度欠佳的不规范的交易市场上,要限制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要对此负责。第二,在财务报告中要详细地披露关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以便于投资者对于披露出来的财务状况和公司可能出现的危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第三,应强制会计准则的应用,并通过准则指南和降低准则复杂性来使全球的会计执业者能更容易地应用准则。第四,将公允价值计量扩展到全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项目,因为目前多种计量属性混用模式降低了可比性并使投资者感到混乱。作者提醒读者,公允价值会计的全面使用争议极大,如何改革,准则制定者面临严峻挑战。

[王宇整理自“Some Aspects Regarding the Role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During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abstract=1370963), 2009年3月31日,作者:Maria Carmen Huian]

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按照SFAS 157号准则报告的银行资产

的市场价值

2008年银行开始按照美国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SFAS 157)的要求以公允价值评估并报告其资产价值。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供了这一变革在投资者中引起的反应的早期经验证据。作者指出不同资产的价格有显著不同,以模型定价资产的价格就低于以市场定价资产的价格。同时,在2008年间,由于市场投资者更加关注它的非流动性和信息风险价格而导致以模型定价资产的价格进一步下降。而资金充裕银行按市场定价资产的价格有所提高。当银行

A ccounting standards and system会计准则与制度

由较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它的资产价格,尤其是以市场定价资产的价格会更高。

作者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三个假设的。假设1:公允价值低的资产定价要比公允价值高的资产定价低。假设2:与银行一级资本相关的资产市场价值更大。假设3: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银行的资产市场价值更大。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选取样本构建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稳健性分析,最后得出结论:SFAS 157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按照公允价值评估的相关资料把公允价值分为三个层次。这一特征使得我们能够发现投资者如何依据银行报告的公允价值来分别以模型定价资产和以市场定价资产。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在市场无序时,投资者对银行提供的公允价值能否真实反映资产本身的价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章分析了投资者的价值评估与银行提供的公允价值之间的不一致。并指出银行不断增强的资本充裕度能使投资者的评估价值提高。而且,降低信息风险也能减小投资者评估值和银行提供的公允价值之间的不一致。

[王凌飞整理自“Market Pricing of Banks’ Fair Value Assets Reported under SFAS 157 during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abstract=1335848),2009年3月19日,作者:Beng Wee Goh, Jeffrey Ng, Kevin Ow Yong]

C ost management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

物流成本的计量与核算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随着物流成本节约给企业、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效益被逐渐认识,物流成本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但由于物流的集合性与物流成本的广泛性、隐含性以及与现行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不相适应性等特征,对于物流成本的计量与核算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统一,对于各种物流成本数据,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基本上还处于“雾里看花 ”的阶段。

首先,作者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将物流成本进行了分类。从发生物流活动的主体来分析,物流成本可以被分为宏观物流成本与微观物流成本。从物流服务的供需方来分析,又可被分为一般工商企业的物流成本与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

接着,作者分别阐述了微观物流成本和宏观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对于微观物流成本,美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从成本项目维度进行计量的,而日本企业主要是从成本支付形态、物流范围与成本项目三个维度进行计量的。我国借鉴的是日本的计量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提供了较多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对所发生的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对于宏观物流成本,美国和日本的成本测算公式都不相同。而我国的测算计量公式是我国学者根据我国成本资料的现状特别规定的。

最后,作者探讨了一般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问题。一般工商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是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增设辅助核算系统的办法取得的,而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仅从成本项目一个维度进行就可以满足需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物流范围、成本支付形态这两个维度进行核算,并且可以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下,通过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与成本核算程序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因此,物流企业可以采用“品种法”下的“定单法”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沈荟云整理自《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作者:邵瑞庆)

价值链各环节市场结构对利润分布的影响

——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为例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价值分布对其嵌入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基于此视角,文章研究了影响价值链各个环节利润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以及价值链利润分布的“微笑曲线”是否是适用于所有产业的普遍规律。

C ost management成本管理会计

首先,在梳理并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问题,即“微笑曲线”能否成为普遍规律,在其答案是或不是的基础上,价值链各环节利润分布背后的决定因素又有哪些。

其次,本文提出理论假设:价值链各环节的市场结构决定其获取利润能力大小。并且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得出,以企业数量作为主要指标,价值链中间环节的市场结构与该环节获取利润大小存在相关性。

接下来,选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一方面从静态角度探讨其价值链主要的四个环节的市场结构与价值获取能力大小的相关性,另一方面以全球和中国两个市场作为切入点,从动态角度分析某些环节价值获取能力减弱的状况。

综上所述,文章提出三点结论:一是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市场结构一定程度决定其获利能力的理论假设得到论证。某个价值链环节的市场结构越趋于完全竞争,其获利能力越弱;相反,某价值链越趋于垄断,该环节的价值获取能力越强。并由此决定价值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分布。二是目前学术界所认同的价值链利润分布的“微笑曲线”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三是影响价值链各环节“市场结构”有诸多因素,然而有些因素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李晓蕾整理自《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作者:文嫮张生丛)

试探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和控制的互补性及其业绩影响

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发展为实施管理会计和控制(MAC)提供了强大的平台,而新型的MAC(例如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管理,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的出现也为提升公司业绩提供了支持。然而,尽管专业文献中已经提出在ICT和MAC的应用间存在互补的可能性,但是这种互补性的存在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尚未经过实证检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了公司经营中信息和通讯技术(ICT)与管理会计和控制(MAC)的互补性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有观点认为,有价值稀有且模仿成本高的ICT资源可成为公司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之一。并且,即使ICT资源无法成为持续经营竞争优势的来源,它仍然能够通过帮助公司实现其他有价值,稀有且不可模仿的资源所具有的全部竞争潜力来提高公司业绩。因此,ICT能够通过与其他互补的技术或组织创新或调整相结合来为公司带来收益。本文就此等观点提出两点假设:ICT和MAC的使用是互补的;ICT和MAC对公司业绩存在共同影响。并且根据以上两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由于存在方法上的争议,作者分别通过调节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取自21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支持了ICT与MAC具有互补性的预期。ICT和MAC除了分别对公司主观业绩具有显著且积极的直接影响外,还促使对方那个对公司主管业绩产生显著且积极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明确地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将有利于提高采用ICT和MAC的效果。此外,两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而不是交互效应,说明协同效应来自于两者的结合方式,而不仅是ICT和MAC各自应用程度的提高。研究还发现ICT和MAC对客观业绩不存在中介效应,也不存在交互效应。

C ost management成本管理会计

(王莹莹整理自《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作者:肖泽忠杜荣瑞周齐武)

成本会计系统结构与信息质量特征:一项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成本会计系统综合框架的设计和使用,探讨了成本会计系统的结构与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在文章构建的框架中,成本会计制度的结构是从所占有信息的详细程度,将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解,差异计算的范围以及成本信息提供的频率几个方面来界定的。成本信息质量包括它对使用者而言在相关性、准确性、及时性、易用性及其同信息使用者需求的配比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有用性,这些质量特征都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必须依赖的。为了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希腊119家主要制造企业的数据。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大多数成本会计系统结构中的特征与成本信息质量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系统将成本按照性态分解和提供信息使用者定制的信息这两个功能并未显现出与信息质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作者相信其结论对于研究成本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的专家、学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对成本系统结构的特征与成本信息有用性特征的进一步探讨。

[李东祥整理自“Cost accounting systems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quality propert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e11208107.html,/abstract=1339779),2009年2月9日,作者:Sandra Cohen, Efrosini Kaimenaki]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预算考核体系探讨

20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了单纯运用财务指标评价业绩的传统方法,将企业业绩评价与公司战略理论结合,形成了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考察企业的业绩。

首先,文章指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预算考核原则:1.预算考核范围明确。预算考核包括财务方面的全部和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平衡计分卡的财务指标应该纳入预算考核范围。客户方面,“客户满意度”之类无法列入预算考核。内部经营过程中,“新产品收入”、“顾客获利能力”等可纳入预算考核体系。学习和成长方面,“新产品收入”可纳入预算考核;2.预算编制和预算考核目标一致。预算编制和预算考核的目标必须一致,然而中国企业中存在着预算编制指标的单一性和预算考核指标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增加预算编制的目标,二是减少预算考核指标;3.以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为界进行预算考核。对责任中心考核,必须以责任中心对考核目标的可控为前提;4.考核与薪酬挂钩。

接着,文章阐述了预算考核的实施。包括三个步骤:1.设计目标。设计目标就是明确预

C ost management成本管理会计

算考核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算考核指标,即哪些指标应该纳入考核的范围;指标解释,即预算考核指标是如何计算的;给定指标权重,即确定不同考核指标在预算考核中的地位。2.计算指标值。3.兑现奖惩。在对考核结果的兑现奖惩时,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薪酬挂钩的范围问题,处理方法:一是预算考核结果只与责任中心的负责人薪酬有关;二是考核结果与责任中心所有成员的薪酬相关;②考核与挂钩周期,解决方式是进行动态激励;③薪酬挂钩的方式,解决方式:一是预算的考核结果作为企业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使用;二是预算考核结果单独使用,与责任中心的薪酬挂钩。

(行磊整理自《管理现代化》2009年第3期,作者:王志成 童丽丽)

预算松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考察

首先,作者阐述了预算管理应用的现状,虽然预算管理在中外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很少能看到成功的企业预算管理实践模式。在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实践中,预算松弛问题非常突出。

接着,作者指出,现实世界并非完美,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在系列的交易过程中,预算管理的信息极为重要,但预算管理中的上司和下属,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引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比皆是,这为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松弛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然后,由于预算管理中所涉及的信息种类非常多,信息量很大,作者把预算管理中的信息分类,分别以信息拥有人分类,以预算正式交付执行时点分类,以是否影响预算目标分类和以信息内容分类。

最后,作者对信息不对称与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并总结,认为:1.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预算松弛;2.预算松弛会加剧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影响的效应,使得预算松弛成为预算管理的功能异化和意向扭曲的管理行为,从而最终导致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必然出现和更加恶化。

(孟令君整理自《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作者:高严彭韶兵)

公司精益财务系统的构建

本文从精益模式已成为新一轮管理变革的指导思想入手,提出传统的财务系统已难以支撑公司的精益业务管理。因此,本文从精益财务控制、精益成本控制、精益考核体系、精益供应链管理和精益信息系统五个方面,重新设计出一套能够监督及衡量精益活动进展的精益财务系统。

首先,精益财务控制关注于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减少供应商的数量、流程的持续优化以及授权员工将问题作业进行改进并加以规范和控制。

接着文章指出,精益成本管理是从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和服务等方面入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