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开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开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农业

开发建设

今天下午,我将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开发建设为主题,和大家交流这样几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探索实践;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路和要求;国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探索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和各方面的人士,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是什么,发展走什么样的路径,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归纳起来,大体要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早在1949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次全国农业生产会议,就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要走现代化道路。那么,农业现代化它的内函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到1961年的3月,中央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又一次提出:农业现代化包括四化,就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信化。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总理就提出农业

要实体开化,而且对它的内容也做了概括,这是第一个阶段,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第二个阶段,在1978年12月,中央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这个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个文件不仅提出我们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且对农业现代化的内函也提了看法,特别是提出了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政策。第三个阶段,1998年,标志是1998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江苏,浙江,上海。在视察的过程中到了江苏的昆山,他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在这个讲话里边,他明确提出沿海发达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率先建起发达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两个率先,两个要求。第四个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提出建设现代化要求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研究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在建设社会新农村这个要求里边,专门有一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之后,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以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为主题,对现代农业怎么发展做出部署和要求。到党的十七大,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重申走中国特色农业

发展道路是基本方向。我们对中国农业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们就按照其行,从多角度,从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做出了探索,提出了要求,比如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讲话,以周总理为代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包括什么,第二代中央领导人,小平同志提出农业现代化,是要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化道路,我个人觉得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最早阐明,可能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1978年三中全会上提出这个要求,还有就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第三代中央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根据沿海实际,从沿海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两个率先,依次从十六大到十七大,从建设农业到走中国特色农业道路,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和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这样几次探索,意在和大家说明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中国农业道路的建设问题,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实践,现在的提法和结果,是我们探索和实践的一个结果,一个提升,今后还要继续推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路和要求

从2002年以来,就怎么样建设现代农业?怎么样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我们的部门和领导多次阐明了这个问题。我这里主要结合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08年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部署和要求,给大家概括和

归纳。我个人认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化道路,建设的基本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就这一点,早在2003年1月的中央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呢,过去给我们提出了六个字,高产,优质,高效,我现在再加四个字,生态安全,这样一来,中国农业发展就是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十个字的要求来发展。这是第一个要点,我们概括为“十字”农业条件。第二个要点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根据这样一个要求,我们怎样建设呢?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六个用,这六个用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济形势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六个用,我个人体会,这就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途径。第三个要点,现在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我结合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给大家概括为三个提高:第一个提高,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信息化能力;第二个提高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第三个是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三个提高简单说就是三个化、三个率、三个力。怎么样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建设的基本

要求?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三点,就是“十字”农业要求,六条基本途径,三个能力提高。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第一点:从中国国情出发,国情就是我国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经济水平的百分之四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耕地、土地减少的趋势,恐怕不可能逆转,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地矛盾。再比方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25%。我国的水资源,80%分布在长江以南,20%分布在淮河以北。搞农业就离不开水,毛主席讲过水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和粮食生产,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我国是南水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运。虽然北方缺水,但是北方又是主要的粮食产区,这样一来,资源问题尤为突出。这就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所以我们的农业发展首先就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第二点:讲阶段,一个国家在什么阶段采取什么发展方式是由它的阶段特点决定的。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村的发展阶段。最早的表述是2004年9月的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提出来的,这个要求上有两个要点:第一是“总体上”,也就是说明我们对国家发展的是在全国总体的角度,平均的角度来判断的;第二个是所进行的概括,“以工促农,以城带村”这八个字要比发展经济学讲的工业化供求阶段要更为科学,更为全面。我们的表述既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又代表了我国当前阶段的

实际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政策趋向应该是什么。这就是阶段。第三点:讲条件,我们的国情是这样,在一个阶段要干,要怎么干,就要讲条件,现在之所以可以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是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有所提升,我们要本着这样的模式来进展,我们地方的发展方式也要讲国情,讲阶段,讲条件。云南的农业与其他地方的农业有差别,要对农业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和特点的发展模式。

三、国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从我们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来,我们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进行推进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七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全面取消农业税。2000年,我们在安徽省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到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2000年到2003年这四年的税费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实质是:归费为税,增收管理办法改革。我们在第一轮归费为税、增收管理办法改革的基础上,从2004年我们继续推进税费改革。到2006年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至此基本上税费制度的改革也基本完成了。我们全面取消农业税是根据第一轮的税费改革:归费为税。主要有三块十二项内容。第一块:农业税费,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土产税。

这四个税种先后从2004到2007这几个一号文件逐步取消。第二块:乡镇政府向农民征收的用于乡村办学、乡村道路建设、拥军优属、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五项开支的税费,当时称为乡镇五项统筹,改革的时候称为农业税附加。第三块:村级组织过去向农民征收的用于公共积累的公积金、公益事业建设的公益金和管理费,主要是村干部的补贴。我们现在取消的农业税,就是包括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屠宰税、乡村办学、乡村道路建设、拥军优抚、计划生育、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这十二项在内的这样一个大的农业税。正是由于取消了这样一个过去农民一般交纳的十二项税费,所以它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对此,温家宝总理讲了两句话,他说“实行全面取消农业税,就意味着在中国结束了沿续两千六百多年农民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到公元2006年共和国取消农业税,刚好是两千六百年历史。在历代的王朝里也有过减免或者取消农业税的做法,但大多是为了缓解矛盾,当机构人员增多时,他们就增加税费,这样改来改去,最后不仅没取消还增加了。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我们的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无税的时代,取消农业税就相当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的农业竞争力。我们要坚持这个政策,巩固这个成果。

第二个方面: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现在我们国家对农民

的补贴相对较多,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五类:第一类:粮食补贴,针对某个阶段的生产我们给予补贴,给予支持,这里面主要有粮食、油料、生猪、奶牛、马铃薯等生产支持的补贴。第二类:良种补贴,饱含小麦、稻谷、玉米、大豆,青稞去年增加了油菜、棉花、花生、生猪、奶牛、马铃薯等品种。第三类:农机补贴,在08年之前,国家对农民、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去年的一号文件又增加了农机重点作业环境补贴,对农机有两种补贴,一种是购置补贴,基本是农作物种植机械、抗旱机械、林业机械、牧业机械、排灌机械。一种是使用补贴,耕种,收割等。第四类:农资补贴,即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类补贴。第五类:农保补贴,国家在几个地方对一些重点农产品进行政策性农业技术试点,在技术试验过程中,给予保费补贴。我们的补贴政策今后要是变化,基本是这四句话:增加金融,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办法,就是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只会提高不会下降;只会扩大不会缩小。问题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发放办法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提出完善办法。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增加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收入。

第三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是改善农业水平,提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抓四方面工作:第一个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在1998年之后就指出,水利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兴衰的大事。在抓好大江、大河、大水利治理的基础上,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就明确提出把水利建设的重点,转向农田水利建设。这几年围绕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了一些项目,主要是对水库进行了排险加固,进行了地表水缺乏的地区的地下水打井建设,沟渠配套化建设,进行了样井盖、排灌盖安全建设,同时农业部水利司都有相关配套资金进行支持。第二是林业生态建设,我们搞林业,不仅仅是是为了提供木材,更重要是为了让林业发挥生态保护的功能,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所以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第三个方面是草业生态建设,对草原牧区也实施了草原保护工程、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等等。对农业生态条件的改善对水土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个方面是耕地质量建设。粮食安全归根到底是土地安全,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还要着力提高耕地的质量,只有质量提高了,单产才能提高。这几年围绕提高耕地质量,我们出台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保护性耕作、耕地复垦等的工程和项目。第五个方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除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农业机械、使用农业机械给补贴以外,还提出了对农机行业给支持,同时,又出台实施了农业机械化推进法,这样,我们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草原生态建设,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推进农业机械化这五个方面很狠抓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这几方面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我用毛主席的几句话强调, 他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林茂才能够粮丰,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设施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中断。

第四方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我们这几年在农业科技进步上主要是进行了以下科技项目:一是研究开发,研究培育新品种,研究新技术;二是推广应用,进行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让农民可以推广和利用新技术,新成果;三是加强体系队伍建设;四是科技与生产的关系上,要有新的理念,提出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持续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个方面:健全农村特别是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供应体系。主要措施:一是深化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改革,特别是购销体制改革;二是市场制度建设,管理服务上下功夫;三是加强市场的培育发展工作,比如近几年的农村合作社建设;四是加强流通设施建设,比如储藏保鲜设施,物流的手段和措施,市场的监管手段等等。

第六个方面: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这些年资金投入数量增加,投入规模加大,投资项目更加明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三农的投入要实行三个高于的原则,2007年的一号文件又继续强调对三农的投入要实行三个继续高于的政策,2008年一号文件又强调对三农的投入要实行

明显高于的政策。2009年一号文件又明确要求今后要对三农投人比例大幅增加。今年又提出确保三农优先。中央的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3397亿元增加到2010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8183亿元,今年投入有可能增加到8500亿元。今年国家文件更加明确就是今后三农投入总量持续提高,比例稳步提高。

第七方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性调整。新一轮结构调整是在1998年开始,主要是进行了三个优化:优化产品品种,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城区建设,农业部加大力度进行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大建设模式。我们进行了一些列措施目的就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四、“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当前这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我的根据是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那三句话要求来作为依据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今后十年农村改革和发展上提出了三句话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要务,把由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建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我们研究制定“十二五”计划,乃至到2020年发展问题,也要把这三句话作为基础。讲述农业的发展和面临的挑

战,首先要了解当前的背景,当前我们是在快速城市现代化,快速工业现代化发展时期,农业现代化如何去适应城市、工业现代化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预测,中国到2010年要基本完整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道路。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城市化比例已经达到了46.6%。第一个大问题是农业化发展自身的变化。一个是小部门化,就是农业这个部门在各个部门中的比重在下降,比如农业GDP在整个国家GDP中的比重在持续下降;二是多功能化,部门小了,但是职能增加了。农业发展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要加快自身农业化发展,赶上社会化进程,二要注意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那么从后面一个要求来看,也就是粮食需求上来说,工业化之后,人口总量和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先说人口总量,人口总量到2030年会一直增长;结构上,比如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消费结构也在转移等。第二个是从农村上来看,农村发展是比较慢的,十一五期间加大了投入,加大了农业农村建设,比如在水、电、路、气、房五个大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善;进行了中小学义务教育;卫生方面全面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国家补助120元,省里120元,个人20元,自己落实到位;文化上,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建设;社保上,有农村最低收入生活保障,农民工有“五险”,鳏寡孤独等的有专门补贴。“十一五”期间,

农村经济发展上相对来说还是发展较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第三个是城乡一体化问题。2002年就已经指出要统筹城乡的发展。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出收入是17175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51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出收入比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33:1。是自1985年来最高的一次。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较往年有所扩大。我们城镇的恩格系数已降到36.5%,我们农村的恩格系数确高达41%。为什么工业化,农业化加快,劳动力转移,农民的人均收入还是很低?我觉得根是城市化发展模式、发展战略问题,是怎么样解决城市化的问题,本质上来说城乡问题的根源矛盾在城市不再乡。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从2000年到2008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是扩大了60%,我们的城镇人口只增长了32%。也就是说面积的增长是人口增长的一倍。第二个问题是城市化率问题比较严重,我们现在的42.5%的城市化率,其中有1.5亿是农民工。第三个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速度不同步,城市化的发展没有带动农村的发展,没有发挥他本应该发挥的作用,城市化结果没有给农村共享。

以上就是“十二五”规划和今后十年我们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农业主要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在小部门化,多功能化基础下,怎么样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建设怎么样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

发展,同时要注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快农村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城乡关系上,就是要调整和转变我们的城乡二元发展方式和方略,发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作用。主要就是以上这些挑战和问题。那么针对我们“十二五”规划和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基本对策: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首先是加快转变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内容:一是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和提高耕地质量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研究推广实用技术和提高农业技术装备为重点,增强农业的科技性;三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构建农村产业体系;四是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管理改善为重点,增强产业发展。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要重点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农业就是要以节地、节水、节财、节能、节种来发展农业。循环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不要仅仅只注重果实,还要考虑其他副产物,比如秸秆等,要综合应用,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在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为了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我们的思路就应该是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其次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在稳定的基础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

权流转市场,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在保护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的同时,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充分流转,促进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农民自愿,建立“合作社加农户”的运行机制,使土地集中管理,统一经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做好用工信息、联系联络、用工组织服务等,开辟更广阔农村劳动力市场。

(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一体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发展农业加工产业,升级和转型农村工业,发展农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和生活性的服务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改革创新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比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就要创新机制。特别是要在“十二五”期间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系基础上,探索省管县的新举措和方法,以财政体制改革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在我看来,省直管县将是发展的趋势,无论从历史,还是我国的改革经验,还是从国外一些国家发展等来看都有它的必然性。要进行省直管县改革就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在财政体制上和行政制度上下功夫。

(三)转变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一是,城镇化的自身发展问题,要调整领域,完善功能,注意大中小协调发展关系。比如布局,分工等等。

二是要城镇化过程共享发展成果中,比如,放宽农民工

进入城市,对户口,医保,住房等问题上降低台阶。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开发建设发展体系。

现代农业建设项目

新余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作情况汇报 (2009年5月14日) 新余现代农业科技园是江西省2008年批准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新余市“1010”工程和“3321”工程之一。规划用地面积10000亩,规划总投资9.2亿元。自2008年5月确定项目选址,10月正式启动园区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财政局、土管局、科技局、发改委、农林水等市直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仰天岗尤其是科技园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2008年5月,市委吴治云副书记亲自领带市农口部门的领导到仰天岗考察指导,最终确定新余市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选址于仰天岗办事处湖陂村境内,便捷的交通、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的理想场所,这是市委市政府的又一个英明决策。之后,仰天岗党工委、管委会果断行动。 1、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确保园区建设有序开展。迅速成立了以仰天岗党工委书记邹江华为总指挥,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钱传宇为第一副总指挥的筹建指挥部,从各部门、单位抽调10名精干人员,分成4个工作组,筹集100

多万元启动资金,租用办公房,购置必备办公用品、办公车辆,从人、财、物各方面保障了园区建设的有序进行。 2、反复调研论证,编制了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去年5 月份,党工委书记邹江华亲自多次带队组团赴珠海、深圳认真考察,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左浦建筑设计规划院赖志敏博士等知名专家实地考察,反复调研论证,编制出了现代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把科技园打造成高新农业技术孵化基地,三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市民观光、休闲、科教的现代农业文化公园。2008年12月28-29日,特意从北京请来中国农业大学5位专家亲临现代农业科技园现场进行认真考察,并对总体规划作了补充和完善,确定酿酒葡萄和高产油茶深加工项目为园区主导产业。项目实施内容分3年完成,争取“三年成型,五年上市”,即2011年基本建成,2013年打捆上市。 3、集中时间精力,完成了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关停了洗铁厂等5家企业,拆除了部分民房,对我辖区内剩余的养猪场等4个企业进行拆迁资产的清查核实,并请评估机构依法进行了评估,了解了周边地区拆迁补偿标准,搬迁工作正在洽谈之中;完成了辖区内2700亩土地的丈量、征地协议签订等工作,主动与渝水区观巢镇和下村镇沟通协商,就核心区其余2000余亩山地范围和征地协议签订事项达成了初步意见。 4、加快进度,进一步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去年10月18日举行现代农业科技园及赣台合作“三新”示范园开工典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作者:宜都市农业局王本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作者来稿)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二、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今年计划新发展多经面积2万亩,其中:柑桔1.1万亩,茶叶8000亩,桑园1000亩。截至10月中旬,各乡镇处已收柑桔苗木定金83.69万元,预计发展面积44221亩,已定植35400亩;已收茶苗(或茶

籽)定金104.12万元,预计发展面积9963亩;已收桑苗定金22.85万元,预计发展面积1962亩。到年底,全市农村基本可实现人平拥有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种植业和水产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明显加快;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二)科技入户显见成效。通过办《宜都农业》报、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短信、科技宣传车、技术培训和精品园示范等形式,扎实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创建、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全市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90%,到田率达到了80%以上。 1、实用技术推广工作扎实。组织市、乡两级农技干部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382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4万份。编印发行《宜都农业》22期、8.8万份;编发《农民读本》8万册,发送农业科技短信息140万条(次)。推广玉米、水稻等各类良种18万公斤,合格率95%以上;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25个,选推高效种养模式17类。开展品比、肥效试验共计50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500亩,全市“无盘抛秧”面积达到了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举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阳光工程在行动”两个电视专题栏目。市水产局组织水产技术培训58场(次),培训6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400份,先后邀请13名专家教授深入库区指导网箱养殖。今春库区鮰鱼遭遇暴发性鱼病危害,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力,成活率仍然达到70%以上。 2、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 4项,引导农民新购置农田耕整机械、水稻插秧机械、粮油牧草收割机械、茶叶修剪采摘机械、新型植保机械500台(套),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5.01万千瓦。今年完成机械耕整10万亩,机械收割5万亩,机械插秧3.09万亩,机械植保30万亩,机械化修剪茶叶 1.5万亩。池塘机械化清淤、水产养殖等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市农机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 级的意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甬政发[2010]98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11.11 【实施日期】2010.11.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甬政发[2010]9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十二五”我市现代农业建设进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6号)精神,结合宁波实际,现就我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在全面建成“一区

二十园百基地”的基础上,按照“拓展基地,提升功能,创新服务,生态循环”的要求,以“五提升一拓展”为重点内容,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主要载体,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点面结合,产业联动;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科技支撑,创新经营机制,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精良化装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循环利用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目标要求 从2011年开始,争取用5年时间,全市建成8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面提升40万亩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相对集中连片、面积2万亩以上的20个左右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生产设施完善、产品优质安全、集中连片的6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设施装备先进、竞争优势明显、晶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1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使之成为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产业布局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化发展要求,明确我市“十二五”农业产业布局为“一圈”、“两带”、“四区块”,即围绕中心城区分布的“都市农业圈”;分布在四明山、天台山脉沿线的“生态林特产业带”;分布在象山港、三门湾、杭州湾沿岸的“水产养殖产业带”;分布在余姚、慈溪北部的“蔬果畜牧产业区块”;分布在宁海、象山南部的“蔬果畜牧产业区块”;分布在姚江、奉化江两岸的“粮经畜牧产业区块”;分布在环象山港滨海小平原的“粮经畜牧产业区块”。按照“种养结合、合理布局”的要求,在种植业区域合理配套布局畜牧产业。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达到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按照现代农业物质装备要求,农田基础

现代农业项目计划书.

现代农业项目计划书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以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确保我市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市三年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强市”战略,突出重点扶持玉米、马铃薯、畜草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和企业在投资中的主体作用,确保工业投资平稳较快增长,促进嵊州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项目总体目标和任务 建立5万亩核心区,通过支持建立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队,全面开展关键技术应用的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服务,实现核心区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产量目标达到550公斤,与非核心区相比,实现增产,并通过使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优质优价,亩增收100元以上,由此带动粮食总产较前三年平均增长10%以上。 三、项目实施内容和方案 (一)实施内容 (1)购买良种肥料农药等物资,由农民自筹解决。 (2)玉米生产所需耕、种、田管等,由农民自筹解决。 (3)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和扶持。在两个核心区由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牵头,以村为单位组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队。一是对其购置的耕种机械进行补贴。二是对核心区内农机大户的机械大棚给予补贴。三是修缮配套农业综合服务站投资。四是对专业合作社和服务队

配备电脑和打印机。五是对专业合服务组织安排培训费。六是聘请专家费用。由中央财政解决。 (4)在重点核心区开展技术服务物化补贴,主要对核心区在土壤深耕深松统播用油、病虫害统防用药上给予物化补贴,由中央财政资金解决。 (5)重点核心区进行土地治理,由整合农业开发项目资金解决。 (6)田间工程建设,由整合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解决。 (7)对项目区农机购置进行叠加补贴,使补贴标准一致,由整合农机补贴项目资金解决。 (8)其他关键生产技术补贴和科技培训等由财政资金和整合其他支农项目资金解决。 (二)实施方案 (1)确立核心示范区 通过竞标办法确定2个大村,建2个核心示范区,总面积5万亩。 (2)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宣传该项目实施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和统一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让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和参与我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建设。 (3)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示范区的领导。 (4)搞好部门协作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共同参与,相互促动。农委负责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财政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及时拨付专项资金,并加大资金的监管力度;农科教、广电负责宣传及科技下乡活动;粮食

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点看法

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一点看法 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和对农产物的要求不断提高,资源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紧张,如何协调经济成长与生活习性保护,成为可持续成长的核心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技、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其多功能性日益增强。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扩大农民就业、输送劳动力的传统功能基础上,农业向着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强化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发展新型农业的功能;现代农业面向两个市场,实现现代经营管理,普遍地推行产业化经营,贸工农结合,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实现生产、科研、加工、消费各个环节的产业一体化。 2、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1发展的具体体现

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保护生态环境,把农业和农村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2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既可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又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化;即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2.3实现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3.1农业科技转化率低 在农业科研方面投资不足,并且投入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得配置。没有完善的良种繁育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农业科研人员严重流失。 3.2农业人才短缺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现代农业新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孙化 学号: 1551204458852 指导教师:鲁泽冰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级:15秋 学校:黔江广播电视大学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现代农业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需要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来探讨我国农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农业技术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技术;现状;趋势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此,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农业科技新技术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对科技新技术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但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连年减少、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因此,把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地,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 农业新技术的实质要求就是“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业结合、生产生态协调”,这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农业新技术路线的体现[1]。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对农业领域的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反映了我国致力于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农业技术则是基础之基础,发展农业新技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只有造就坚实的技术基础,才能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做一全面的探讨很有必要。 二、农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在农业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主要农业新技术需要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新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

学习“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讨论发言 心得体会

学习“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讨 论发言+心得体会 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动能结构整体谋划,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为抓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农产品消费加快升级的发展趋势,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糖料蔗、特色水果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发展富晒农业和林业经济,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创建,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我区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肉牛肉羊、生猪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部分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高品质农产品不多,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率低,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消费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要落实粮食安

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亿斤,确保口粮基本自给。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发展优质稻、地方特色粮食品种和富硒有机品种。完善粮食直补订单收购制度,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蔗糖业转型升级,推进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研发和推广良种良法,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支持蔗糖业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壮大奶水牛等优势产业,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发展深水养殖、外海与远洋渔业。加快调整树种结构,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木本油料。加快桑蚕业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丝绸服装、家纺等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秋冬菜,优化柑橘、荔枝、龙眼等大宗水果品种结构,加快发展芒果、火龙果、百香果等南亚热带优势特色水果。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抓好农产品质量管理,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给,确保农产品质量和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要积极发展生态种养,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设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加快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结合、粮草兼顾,因地制宜推广“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 裴金佳赴顺昌调研 大武夷新闻网 2013-12-23 20至21日,市委书记裴金佳率市直有关部门领导深入顺昌县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拉家常,共谋农村改革发展之策。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黄健平陪同调研。 打造美丽乡村,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是南平绿色发展的亮点,也是群众的热情期盼。裴金佳先后察看了高阳乡大坋村、建西镇大埠岭小区、岚下乡梅岐新区规划建设情况,他强调,首先要把规划做好,注重保持农村原有风貌,公共配套要集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硬化,减少维护成本,景观要体现农村特色,多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瓜果蔬菜、小径竹等。当听到岚下乡干部介绍他们在梅岐新区建设中,采取以耕地换取宅基地,通过捆绑土地增减挂钩、退宅还林、造福工程危房改造等政策解决启动资金问题时,裴金佳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各地可以借鉴学习,同时可以引入国有公司参与开发。大干镇来布村是省级生态村,裴金佳对该村发展乡村游的思路表示赞同,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条件和临水特点,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项目,发展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通过引进企业进行项目开发等办法,提升乡村游的水平档次。 如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是裴金佳此次调研的重点。裴金佳实地察看了仁寿镇大丰收果蔬专业合作社、洋墩乡久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顺昌金祥粮食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详细了解他们的经营运作模式,在组织农业生产、提供中介服务、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发挥作用的情况。裴金佳指出,农业的规模化、

组织化、专业化是一个大趋势。要将发展设施农业、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来抓,解决农业生产低质低效的问题。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鼓励、引导、规范、提升,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合作社向公司化过渡,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集中打造统一品牌,组织农产品进入大超市、大卖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积极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利用电商网络,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大力发展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降低流通成本。调研中,裴金佳还鼓励合作社和企业负责人,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实现快速扩张,增强市场竞争力。 “老乡身体怎么样?大家最需要党委政府解决什么问题?村里和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什么?”每到一处,裴金佳都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拉家常,反复叮嘱各级干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切切实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大坌村,当听到该村村主任自己贷款40万元垫付修路款时,裴金佳十分高兴,他说,我们的干部就是要给村民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要努力带领村民实现生活更好、收入更多、邻里和睦。 调研中,裴金佳现场察看了顺昌富州新区规划,指出顺昌要加快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新区建设要做好规划、先谋后动,做到综合平衡、有序推进,要统筹考虑新区建设和防洪安全,把新区做优、做精、做美。裴金佳还听取了欧浦登公司发展规划情况汇报,指出要全力支持公司发展,做大龙头。(朱昕华)

特色现代农业精彩演讲稿-精品文案范文

特色现代农业精彩演讲稿 特色现代农业精彩演讲稿 根据学习实践活动安排,下面,我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做个发言,谈点初步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同商榷。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最新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6) 第一节申报单位情况 (6) 第二节项目概况 (6) 一、项目名称. (6) 二、建设地点. (6) 三、建设年限. (6) 四、建设规模与目标. (7)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六、结论. (9)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0)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10)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10) 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1) 三、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和生产布局落实的需要. (11) 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11) 五、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 (12) 六、稳定农产品市场,满足人民肉类、水果蔬菜消费的需要. (12) 三、项目进展情况. (13)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 (13) 第三章产业园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 (14) 第一节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园区规划理念 (14) 第三节园区规划总体思路 (15) 第四节园区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5) 第五节园区规划目标 (17) 一、总体目标. (17) 二、阶段目标. (17) 第六节园区发展战略 (19) 一、科技先导战略. (19) 二、市场引领战略. (19) 三、集聚整合战略. (19) 四、品牌立园战略. (19) 五、依托对接战略. (20) 第四章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21) 第一节粮食市场 (21) 一、粮食产业现状. (21) 二、市场前景分析. (21) 第二节水果市场 (22) 第三节生猪及肉牛市场 (23) 一、生猪市场. (23) 二、肉牛市场. (24) 第四节烟叶市场 (25) 一、烟叶行业现状. (25) 二、市场前景. (26) 第五节淀粉市场 (26)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点的主要措施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点的主要措施: 1、健全现代农业规划保障体系。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使之与其它规划相衔接。制定落实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奖励扶持政策,严格奖惩,确保落实,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规划范围内的农田、地面附着物,逐步调整,尽快实现区域内产业成片的布局。 2、健全现代农业投入保障体系。建立现代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积极向上争取。二是加大财政支持。三是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四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农民增加投入。因势利导,建立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 3、健全现代农业基础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牢固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防洪抗灾能力,确保农业旱涝保收。二是切实抓好中低产田改造整治。争取到2011年把全区中低产田进行治理改造,建成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生产环境。三是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生活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对耕地和水资源环境造成的污染。 4、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保障体系。重点完善四个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订单服务体系、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5、健全现代农业安全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绿色、

安全。一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宣传力度。二是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生产质量关。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四是加大农产品安全执法力度。 6、健全现代农业品牌创建体系。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引导,引导农民、农业企业家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努力适应新形势下人们对产品安全、无公害的需求,向高层次、高起点迈进,走产品要精,包装要美,品牌要响的路子。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引导:一是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二是注重农产品品质。三是开展有效的宣传。 7、健全现代农业组织保障体系。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 8、健全惠农政策落实保障体系。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特别是对已实施的种粮直补、综补、种补、购农机补、能繁母猪补、能繁母猪保险等奖励政策,及时宣传到户、足额发放到户。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提案_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2300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 提案人:姜成康 主题词:农业,科学发展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客观发展规律,也符合时代特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重点在实现农业现代化,难点也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很好发展,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仍然突出,总体而言农业生产还处于小生产的耕作方式,对照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制约农业水平整体提升,以至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切实加大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是自身积累很低的一个产业,靠农业自身积累很难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要认真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制订政策,鼓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参与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组织形式也要与之相适应。要大力发展种养在户、服务在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育苗、植保、机耕、营销等方面为社员提供专业化服务,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更好地与市场对接,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有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才能解决大批农民进城后,谁种地这一重大课题,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三、各地要精心组织现代农业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单位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性强,面对的以盾多,涉及“三农”工作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为确保现代农业健康发展,避免形式主义和工作上的偏差,各地需要认真抓好现代农业试点工作,能过试点发现问题,解决矛盾,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新的路子。 来源:中国政协网

广州市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扶持

广州市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增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扶持力度,做强富民兴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规范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和效果,根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试行)(粤农农规〔2018〕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指由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创建或认定的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简称:产业园,下同)。 本办法所称产业园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是指增城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支持产业园产业项目建设的扶持资金。 本办法所称责任主体是指区人民政府和产业园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主体是指在产业园范围内注册并承担产业园建设项目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单位等;经营主体是指在产业园范围内注册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民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第二章扶持资金与扶持方向 第三条扶持标准。对上级批准建设的产业园,区级财政分别按照国家级每个10000万元、省级每个5000万元、市级每个3000万元的标准安排产业园专项资金给予扶持,原则用于扶持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业品牌等产业发展项目。产业园建设项目原则上两年完成,根据产业园建设进度和资金需求,补助资金总额原则上分2个年度据实下达。 第四条产业园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可综合采取项目补助、惠农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使用。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的农业项目,可按不高于项目总投资的45%给予补助。 第五条财政资金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正面清单): (一)生产设施,主要指建设主导产业生产大棚和加工用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设施设备。 (二)产业融合,主要指产业园内主导产业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设施、产品储藏、冷链配送和流通设施的升级改造、新产业新业态(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设施配套、检验检测设施设备、信息化建设等,优先支持5G设备设施建设。

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蓟县设施蔬菜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设施农业生产是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农产品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我县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并开始发展了设施农业,主要大类有蔬菜、食用菌、瓜类、林果和畜禽养殖等, 2008年以来,蓟县设施蔬菜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和全面提升,结合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宗旨和我本人接触设施蔬菜生产的工作特点,通过走访县农委、侯家营镇等农业主管部门,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民种植大户了解设施农业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征询意见和建议。在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山东寿光市的先进经验,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和研究,提出蓟县加快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蓟县设施蔬菜发展的现状 1、

200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次“涉农”;为深入贯彻市委十届全会和《中共天津市委2009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广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番禺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精神,加快我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办紧紧围绕“思想大解放、农业大发展”这一主题,开展“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研。 中国农业也由此步入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200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9次“涉农”;2003-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29624亿元,年均增长23.6%;2011年三农投入有望突破9000亿;“十二五”期间农业由政策的外部扶持逐步变为市场的内在推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都是农业投资的黄金期。 设施农业栽培是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农产品的重要手

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2012年襄垣县古韩镇现代设施蔬菜 示范园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襄垣县农业委员会 1.1.4项目建设地点:襄垣县古韩镇 1.1.5建设内容与规模: 示范园占地面积317亩,分五个功能区。(1)蔬菜花卉育苗示范区,占地面积25亩;(2)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培训区,占地面积20亩;(3)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占地面积246亩;(4)循环农业示范区,占地面积15亩;(5)公用设施区,占地面积11亩。 1.1.6建设期限:2年 1.1.7 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工程估算总投资7552.7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537.28

万元,其他费用2455.97万元,预备费559.46万元。 资金来源:争取国家资金、建设单位自筹、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筹措解决。 1.2建设单位简介 1.2.1 单位职责和机构 拟定全县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机械化、农垦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监督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推进农业依法行政。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拟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设施农业生产。负责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