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学习指导(1)

复习过程中,大家需要格外注意教学内容中要求掌握和重点掌握的部分,这些内容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考核的主要内容,在考核中大约占据70%—80%的分值,终结性考试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基本出自这两部内容。下面就对这两部分教学内容做简要的介绍。

绪论

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

1、叙事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2)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人物刻画的异同。(1)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2)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等;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刻画多通过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

3、情节安排手法的异同。(1)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伏照应。(2)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

古代小说、戏曲人物形象的不同:

(1)塑造手法不同。小说用语言文字通过第三人称叙事来刻画人物,戏曲凭借剧本和戏曲舞台,靠演员通过唱、说、念、打、做的表演,来塑造形象。(2)审美效果不同。小说人物比较丰富,具有复杂性、含蓄性,而且赋予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戏曲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直观性,一般不需要想象和联想。

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相同点:(1) 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2)趣味性。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4)语言的精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

戏曲语言的独特性:(1)音乐性是戏曲语言的固有品性,是与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征。(2)语言的动作性则是古代戏曲语言的又一特点。(3)戏曲的曲词比较雅致。

古代小说、戏曲的审美特征的异同:

1、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艺领域得到表现的要求。(5)典型性。即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相对完整的艺术片断,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

2、古代戏曲独有的审美特征:(1)直观性。就是通过演员在观众面前当场表演具有完整情节和矛盾冲突的事件,塑造人物形象。戏曲因此较少含蓄蕴藉,审美主体的参与空间不大。(2)程式性。戏曲从剧本、导演、音乐、舞台调度、舞美到演员表演艺术等,都各有规则,即程式。(3)节奏性。戏曲表演中,由剧情发展、人物唱词、情绪、行为的变化运动过程中轻重缓急、松紧起伏等交替更迭和对比关系所构成的形式因素,就是戏曲节奏。(4)抒情性。曲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而诗歌有侧重抒情的传统,这就决定戏曲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古代小说、戏曲文化内涵的不同:(1)中国古代小说小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史家的传统,叙事性是其根本的特征。(2)戏曲戏曲属于诗歌文化范畴,更多地表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

上编

第一章小说的起源

古代小说概念的内涵:(1)先秦时期指片断的言论。(2)魏晋六朝时期指芜杂的笔记,以魏晋笔记小说为代表。(3)唐代指完整的故事,以唐传奇为代表。(4)宋元时代指以人物为主的故事,以话本为代表。

现代小说概念的内涵: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生活”,必须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

古代小说与神话、寓言、史传的关系:(1)神话是小说的渊源,是小说中某些艺术因素的载体,是小说的萌芽阶段。(2)寓言虚构手法直接影响到了后代小说的虚构因素,推进了小说的发展进程。(3)史传文学在叙事方式、情节安排、刻画人物诸方面都给小说以巨大影响。

第二章汉魏六朝小说

笔记小说的概念:“笔记”是与诗歌骈俪之文相对而言的。魏晋以后人把注重辞藻,讲究声韵、对偶的文章称为“文”;把散行撰写的文章称为“笔”。小说是散行单句、无韵的文字,故称笔记。

笔记小说的类别:1、杂录小说。又称志人小说。包括(1)人物轶事,以刘义庆召集门客编撰的《世说新语》为代表作。(2)历史琐记,以葛洪《西京杂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为代表作。(3)笑话解颐,以魏代邯郸淳的《笑林》、晋代陆云的《笑林》为代表作。2、志怪小说。“志怪”即记述怪异。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3、民间讲故事。

《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1)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暴虐和穷奢极欲,如《汰侈门》“人乳饮屯”。(2)真实反映乱世知识分子的生活,用艺术形象诠释魏晋风度,如《任诞门》“刘伶纵酒”。(3)歌颂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如《自新门》“周处”。

《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1)善于运用人物的一言一行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个性。如《汰侈门》“石崇邀客宴集”。(2)心理描写颇为出彩,如《汰侈门》“石崇与王恺争豪”。(3)善于运用细节刻画和对比手法,如《德行门》“管宁分席”。(4)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比如《言语门》“过江诸人”。

魏晋志怪小说内容:(1)优美的神话传说和科学幻想故事。如《搜神记》中的“嫦娥”、“女化蚕”。(2)借助神鬼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表现进步理想。如《搜神记》“三王墓”(3)不怕鬼的故事。如《列异传》“宋定伯捉鬼”。

魏晋六朝小说的特点:(1)在创作上讲究“真”。崇尚记实,即使志怪小说,编撰者也是把神鬼怪异当做实有之事记载的。(2)在内容和体制上显得“杂”。内容上纷繁复杂,体制上包含了神话、随笔、小品、论说文、叙事散文等文学样式。(3)表现形式上显得“散”。不把事件和人物性格的描写放在构思的中心位置,而往往以编撰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表达方式上有记叙、议论,很少描写。

第三章唐宋文言小说

中唐其他文体对传奇的影响:(1)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如诗歌的抒情写意、散文的叙事状物、辞赋的铺张扬厉影响传奇创作,丰富了传奇作品的文学内涵。(2)歌行与传奇相互配合,诗歌小说两种文体共写同一事件,提高了传奇的文学地位。

唐代传奇的思想内容:

1、批判礼教、描写爱情。(1)出现了描写才子佳人的“郎才女貌”的新模式,如蒋防《霍小玉传》。(2)唐代传奇的爱情婚姻作品批判封建门第观念,矛头直指反动的门阀制度,

如白行简《李娃传》。2、揭露社会黑暗,如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3、描写豪侠形象,如《虬髯客传》、《红线》。4、神鬼怪异的故事,如李复言《续玄怪录》等。

唐传奇婚姻爱情作品的情节的模式:

(1)融合式。男女青年的爱情婚姻虽然也有曲折,但基本一帆风顺的。沈既济的《任氏传》。(2)分离式。男女相爱但没有能坚持到最后,如《霍小玉传》。(3)复归式。男女爱情婚姻中一度分手,但最后又得以破镜重圆,如《李娃传》。

唐传奇的特点:

1、唐传奇改在创作上出现了艺术虚构,标志着古代小说的成熟。(1)唐代人们开始把神仙鬼怪的传闻故事当着“资谈笑”的材料,从而恢复了它们虚构的本来面目。(2)唐传奇中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不再拘泥于真人真事,打破了纪实的旧传统。(3)有些唐传奇的作者背离小说必须“依托”的传统,全靠凭空构想结撰作品。

2、在体制上,唐代传奇已经从笔记体发展为传记体,即采用传记形式描写人物故事,标志着唐代传奇日益接近现代小说的内涵。传记体的传奇有明显的特点:(1)改变了多数魏晋六朝小说没有题目的状况,大多借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篇名。(2)把人物及其故事作为描写对象,,改变了魏晋小说有事无人或有人无事的现象。(3)始把故事情节放在构思的中心,改变了多数古代小说类似于散文式的结构形式。

3、在题材选择、艺术构思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非常讲究奇异性。(1)题材奇异。首先,指人物故事的新颖;其次,指人物故事的稀有和偶然;第三,指故事不合常理常情。(2)讲究主观构思的精巧。(3)语言既“散”又“文”,一方面吸取了“文”的长处,大量运用了描写性质的形容词和骈偶语言;另一方面更加通俗,更加广泛地运用了市井间的俗言、口语。

4、从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和艺术技巧方面来看,唐传奇婉转委曲,描写细致多样。唐代传奇将记叙与描写有机结合了起来,叙述和描摹的内容主要有背景、情节和人物等三方面。(1)从背景方面来说,开始出现了社会背景的轮廓和生活场景的形象描述。(2)从情节的叙写和描摹看,唐传奇纹理细密,描写细腻。(3)人物形象描摹细致生动,在言论、行动之外,已经出现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等。

第四章宋元话本小说和明清拟话本小说

话本的概念:话本,就是说话艺人说书的底本,属于通俗文学、市民文学。说话就是说书,就是演唱故事。包括(1)小说,多写下层民众生活内容,其话本一般称为“小说”,是成就最高的话本,如《小说张子房慕道记》。(2)讲史,即是演讲历史故事,其话本一般称为“平话”,如《三国志平话》。(3)说经,是宣扬佛经故事,其话本有时称为“诗话”,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拟话本的概念:明清时代很多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

话本和拟话本的内容:1、描写爱情的篇章最具有进步意义和艺术魅力。(1)择偶标准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生活与爱情的理解。(2)描写的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市民阶层作为主要描写对象。(3)主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反对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4)女子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不再只是被同情的弱者。2、断案折狱也是话本、拟话本的重要题材内容。(1)揭露封建司法制度腐败及各级官吏残酷、虚伪、无能。(2)刻画了少数正直廉明而有才智的清官。3、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是优秀话本、拟话本的又一方面内容。4、歌颂赞扬劳动人民美德的作品也是优秀话本、拟话本的又一重要内容。

话本和拟话本的特点:

1、常以前代书史作为蓝本,是一种富于新鲜主题思想的新的创造。

2、体制上具有特殊形式,一般都有(1)题目。(2)入话头回,是故事的前奏,又名“得

胜头回”。(3)正话,就是话本正文,正式的故事,说书的主要内容。(4)结尾,一般有收场诗和结束语,其作用在于总结概括全文。

3、在艺术构思、情节安排方面较之前代小说出现了飞跃。(1)表现生活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使人物形象的描绘成为小说的主要使命。而且改变单一的“以事写人”的纵切格局,设计“因人设事”的横断模式。(2)情节线索趋于单一,写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对情节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几乎滴水不漏的交代。(3)巧于场面设计。往往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事件设计成生动感人的场面,加以细致描写;并且发明了线索连贯法,即借助于富有特征性的肖像、器物来加以连缀场面。(4)精心构思“巧合”,提出“无巧不成书”的安排情节的新标准。

4、人物描写成就极高。(1)讲究常中见奇,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2)描写人物形象的细致性十分明显。(3)人物描写方式的多样性值得注意。诸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

5、开创了用白话撰写小说的先例。(1)用白话撰写小说的同时,也吸收部分文言词语。(2)叙述语言粗犷明快、通俗流畅;人物语言个性鲜明;评论语言简明扼要又幽默诙谐。

第五章明代历史演义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的概念:指敷演历史故事的古代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故事倾向性的转变:1、转变过程。三国故事在流传过程当中,倾向性发生过一定的转变,由“拥曹反刘”到“拥刘反曹”。陈寿的《三国志》拥曹反刘;一直到唐代,朝廷和民间对曹操的印象还不错;到宋代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拥刘反曹”倾向出现,元代三国戏中则基本形成“拥刘反曹”倾向。2、转变原因。(1)主要与封建正统思想的加强有关。(2)与北宋以后的民族矛盾加剧有关。因为中原地区长期以来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因为曹操是北方人,人们就将曹操象征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者的代表,刘备就成了受压迫的汉族统治者。

《三国演义》的内容:

1、勾勒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四个情节阶段:(1)第一回至第三十三回,为第一阶段,四海纷乱,逐鹿中原。借讨伐董卓引出刘、关、张。(2)第三十四回至第五十回,为第二阶段,赤壁之战,三足鼎立。重点写刘备三顾茅庐和以诸葛亮为主导的赤壁之战。(3)第五十一回至第一百一十五回,为第三阶段,文治武功,兴衰变迁。重点写蜀汉集团。(4)第一百一十六回至第一百二十回的最后五回是第四阶段,分久必合,三国归晋。

2、描写了三国时期阶级对立的状况,表现了社会矛盾,描写战乱年代劳动人民的命运:(1)充当炮灰。(2)无辜受戮。(3)饥寒死亡。

3、暴露了社会黑暗,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本质。(1)统治阶级的本质在“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这个反面人物上得到充分体现。(2)对统治阶级本质的揭露在正面人物身上,如刘备,也有客观描写。

4、曲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包括(1)渴望统一、向往安定的理想。对于破坏安定统一的人和事一律加以批判,正面人物刘备破坏孙刘联盟的行为也同样受到谴责,反面人物曹操有利于安定统一的善举也加以肯定。(2)圣君贤相的理想。刘备的爱民、敬贤、尚义,包含了劳动人民对圣君的理解。诸葛亮的形象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愿望,他是“忠臣的样板,智慧的化身”。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1、不仅写斗勇,而且写斗智,把智谋之士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穿插出奇的计谋描写。2、不是孤立地描写军事战争,而是结合政治、

外交、经济斗争,描写军事斗争。3、善于从每次战争的时间、空间、战略、战术等方面,把握不同特征,写出其个性。4、战争描写腾挪跌宕,富有戏剧性。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1、构思严密精致,结构宏伟庞大。《三国演义》则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善于组织情节单元,集中铺写重大事件,构成全书主干。2、讲究情节艺术。(1)对比映衬的情节艺术。(2)运用虚实相生,以虚带实的情节艺术。(3)情节设置通盘流转,照应全书。3、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既注意历史真实性,又考虑其艺术魅力。(1)通过不同情节,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反复进行渲染。(2)在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运用典型情节或细节刻画人物形象。(3)一定程度上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注重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又努力保持人物性格的多元性和发展变化。4、语言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叙述语言简明整洁,议论则高度概括精当,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第六章明代英雄传奇小说

英雄传奇小说的概念:指着重描写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的长篇小说。这类小说一般以历史上的真人为原形,根据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作家自己的理解,进行大幅度的加工,虚构成分较多。《水浒传》是最为著名的英雄传奇小说。

百回本《水浒传》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情节阶段。1、第一回至第七十回七十回为第一大段,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1)抨击统治阶级的腐朽残忍,描绘劳动人民的苦难,揭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乱由上作”。(2)全面描述和热情歌颂高举反抗大旗的农民起义英雄。2、第七十一回至八十二回,为第二阶段,描写梁山起义军接受招安的过程,包括酝酿招安、征辽、征方腊。3、第八十三回到一百回,是第三阶段,写起义军瓦解覆灭,即起义军招安后被被利用、被消灭的命运。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就。(1)塑造了一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变迁以及性格的相应变化。如宋江从官府小吏到走上梁山的性格变化过程。2、语言运用的成就。(1)人物语言个性化,语言直接展示人物性格。(2)人物语言口语化,代表了无文化群体的通俗语言风格。(3)叙述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明快,是提炼净化群众口语的结果。

宋江形象:1、众望所归的当然领袖。(1)“孝义”是江湖社会肯定的为人基本品质。(2)有远见的战略家,对梁山事业起了决定作用。2、思想局限。有忠君思想、正统观念等小吏特征,最后主导义军接受了招安,导致了覆亡的悲惨结局。

《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原因:(1)个人因素,如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人生追求目标。(2)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即梁山义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3) 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即作品产生的元明之交,人民群众对同仇敌忾、抵御异族侵略统治的期待和渴望。

第七章明代神魔小说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1)第一回至七回为第一部分,写孙悟空出世、学艺和大闹三界的故事,反映了被压迫者反抗的愿望,也是劳动人民渴望砸碎枷锁,争取自由的理想体现。(2)第八回至十二回为第二部分,交代唐僧的身世和取经的缘起,在情节上起过渡作用。(3)第十三回至一百回为第三部分,写取经过程,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九九八十一难继续表现孙悟空敢于斗争,所向无敌的战斗精神,寄托劳动人民除暴安良的理想。

孙悟空的形象:(1)疾恶如仇、除恶务尽的精神。(2)坚韧不拔,顽强乐观的精神。(3)机智灵活,善于斗争的精神。

《西游记》的艺术性:(1)以现实为基础,以取经故事为基本线索,又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色彩。(2)塑造人物形象时,注意人物性格与动物属性的巧妙结合,两者和谐统一,汇

成一个有机整体。(3)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与连锁曲折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4)语言诙谐风趣,幽默自然,通俗简练。

第八章明代世情小说

世情小说的概念:指古代以家庭盛衰、婚姻爱情以及各种社会世态为描写对象的中长篇小说,也叫世情书,或称为人情小说。明代的《金瓶梅》、清代的《红楼梦》为其杰出代表。

《金瓶梅》的内容:(1)第一至第十九回,为第一部分,写西门庆由破落户财主逐渐发迹,是故事开端。(2)第二十至第七十九回,为第二部分,写西门庆经商升官、为非作歹、纵欲亡身的过程,是全书的主体。(3)第八十回到一百回结束,为第三部分。西门庆家庭的败落和主要人物的种种归宿。

《金瓶梅》的艺术性:(1)开辟了一条长篇白话小说描写日常生活,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崭新的创作道路。(2)创立了一种揭露、反映社会黑暗面的全新方式,全书没有一个重要人物是正面人物,反面角色成了小说的主体。(3)出色的反面角色描写为古代小说构成了一个反面人物画廊。(4)语言通俗化、口语化、性格化,善于运用方言、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

第九章清代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的内容:1、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突破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传统窠臼,不再以财、貌、身份、地位作为衡量爱人的标准,而倾向于两情相悦,基本接近现代的爱情观。2、抨击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不仅抨击了试官的昏庸贪婪、科场的黑暗,还对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举子也作了嘲讽。3、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4、折狱公案故事,揭露封建社会司法的腐败。(5)揭示生活哲理的寓言故事、记载奇闻逸事篇章。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1)通过披上狐妖外衣的形象,曲折反映现实生活,因而是现实主义的;(2)借助花妖狐魅的超现实力量,来实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而又是浪漫主义的。2、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1)善于抓住人物不寻常的举动,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塑造独特的艺术形象。(2)善于通过人物的特殊癖好写活人物形象。(3)刻画出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3、善于运用矛盾冲突、细节描写,营造曲折离奇的生动情节,引人入胜。4、语言精练,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学语言,又适当吸收、提炼口语、俗语。

第十章清代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的内容:1、批判假儒,暴露黑暗。(1)批判科举制度,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其一,从根本否定了科举考试八股取士的合理性,触及科举制的本质,这是其它小说无法相比的。其二,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其三,揭露封建统治者用功名利禄腐蚀知识分子,毒化社会风气。(2)批判封建礼教。其一,用反面人物揭露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其二,塑造正面形象批判礼教。(3)批判社会世态。其一,从批判科举出身的官僚入手,批判封建末世吏治的腐败。其二,揭露土豪劣绅的压迫、剥削。2、歌颂真儒,表现理想。(1)塑造虞育德、杜少卿等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自己文行出处的道德规范和礼乐农工的政治信念。(2)通过文人化市井人物“四大奇人”寄托作者的理想,表现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1、提供了塑造讽刺艺术形象的完整经验。(1)讲究真实,讽刺艺术形象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生活真实。(2)讽刺的矛头只能对准反面的东西。(3)塑造讽刺艺术形象,要运用特殊的技巧和方法。包括:语言精练,细节生动;运用夸张、对比和对照;要注意婉曲,即讽刺要含蓄,藏而不露。2、结构独特。小说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围绕主题思想,把不同的人物和故事连缀成篇。

第十一章清代世情小说

《红楼梦》的版本:1、脂评本系统。脂评本简称脂本,均为手抄本,八十回,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附有大量的脂砚斋评语。2、程刻本系统。程刻本简称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续写后四十回后,排版印行的刻本,全书一百二十回,书名为《红楼梦》,没有脂砚斋评语。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的描写为线索,全面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走向灭亡的必然性。1、第一回至第五回,小说的序幕,介绍故事背景、主要人物。2、第六回至二十二回是贾府的回光返照阶段,着重写了两件大事:丧事,秦可卿之死;喜事,元春省亲。意义:真实地再现了贾府盛极一时的光景,表现其挥霍无度,展示了贾府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预示贾府衰败的开始。3、第二十三回至八十回是贾府的死而不僵阶段。(1)经济上寅吃卯粮,后手不接。(2)政治上在在生事,防不胜防。宝玉挨打,表现正统与叛逆两条道路的矛盾;红楼二尤,表现贾府统治者的糜烂腐朽;抄检大观园,是贾府内部各种矛盾尖锐激化以后的总爆发。4、第八十一回至一百二十回是贾府的烟消火灭阶段。(1)一系列重要人物的死亡,如元春、黛玉、贾母、王熙凤;(2)抄家,这是贾府破败的重要标志。(3)贾宝玉出家,这也是贾府彻底败落的重要标志。

甄士隐、贾雨村在小说中的作用:

(1)通过甄士隐、贾雨村荣枯沉浮的故事,作为前奏,概括揭示了小说的主题。(2)通过甄士隐、贾雨村的牵引,介绍了小说中的重要人物。(3)通过甄士隐、贾雨村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4),交代“将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的特殊艺术手法。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1、“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手法,是表现特殊内容的特殊艺术手法。(1)小说不同的名字各有其特殊含义。(2)背景描写上既千方百计地掩盖,又千方百计地透露。(3)结构处理上,对某些重大事件与次要事件进行特殊结构,故意藏头露尾。(4)故意用反语、反笔进行描写,掩盖作者的倾向。(5)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写法,欲言又止,余味不尽。(6)借助“真事隐去”,利用风月笔墨,爱情纠葛抨击政治。

2、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是《红楼梦》的最大成就。(1)刻画了人物矛盾统一的不同性格侧面,表现复杂性。如黛玉的既自尊又自卑、既多疑又笃实、既尖刻又宽厚、既孤傲又谦和、既脆弱又坚强。(2)在人物塑造上善于对比、衬托,同中写异。其一,与性格迥异的人物进行对比,比如黛玉与宝钗、袭人。其二,与性格相同女性的对比,如黛玉和晴雯、湘云、妙玉。其三,将看上去不相干的人物、事件曲折对比,如香菱学诗等。(3)注意在情节的有序发展中描写人性格的演进。如黛玉的叛逆思想由萌芽、发展到成熟,最后以死抗争。从第三回进贾府到第三十四回题帕定情,是其是初恋、热恋时期,叛逆思想从萌芽到成熟。从第三十五回定情,到第七十六回联诗悲寂寞,是爱情的巩固时期,叛逆思想进一步深化。从第七十七回到泪尽而逝,爱情遭到扼杀,以死抗争。

3、语言具有惊人的表现力。(1)善于写出同样场景事件中人物的不同行动语言,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2)能够通过只言片语,乃至一个字,写出人物的差异。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1)具有诗人气质;(2)具有叛逆精神;(3)具有平等观念。

贾宝玉的人物形象:1、“富贵闲人”,处在富贵的生活条件与严格的礼教束缚之中。2、“混世魔王”,具有叛逆的性格特征。(1)反对封建礼教;(2)反对仕途经济;(3)反对封建婚姻制度。

下编古代戏曲

第一章戏曲的起源

戏曲艺术的本质因素:(1)戏剧冲突,即故事情节;(2)表演因素,即舞台性,包括演员与观众两个方面;(3)代言体,用第一人称,由演员担任生活中的某一角色。

戏曲的两个派系:(1)通俗的民间派系,其特点是浅易通俗,以动作表演为主,轻曲而重戏。(2)高雅的文人派系,特点是典雅华丽,以歌唱、舞蹈为主,重曲而轻戏。

第二章古代戏曲的特征

戏与曲:戏与曲是戏曲的两大元素。戏,指故事情节,包括人物关系、宾白、科范等;曲,指演员演唱的曲词以及配套的舞蹈。

元曲的分类:元曲按体制划分,主要分两类:散曲和杂剧。(1)散曲,是金元时期吸收民间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和带过曲。(2)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吸收了其他多种表演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元杂剧的流派:(1)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本色派,剧作内容反映现实,语言朴素本色,以关汉卿《窦娥冤》为代表;(2)以马致远、王实甫为代表的文采派。多写婚姻爱情,语言华丽,文采斐然,以王实甫《西厢记》为代表。

元杂剧的体制:

一、剧本要素:宾白和科范,称为剧本的三要素。1、曲词。(1)宫调,即乐曲的音调,如《正宫·端正好》。(2)唱词。每一曲就是一首小令,要求一韵到底,平、上、去三声互叶,没有入声,句句押韵,用大量的俗字、衬字。2、宾白,剧中人物的念白。3、科范,简称为“科”,是剧本中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二、元杂剧的结构。1、分“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一折一般只唱一个套数,限用同一宫调的曲子。杂剧通常一本四折,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题目、正名。每本末尾有两句或四句概括中心内容的诗句,前面的一句或两句为题目,后面的一句或两句为正名。3、楔子,是一场戏,篇幅短小,或在开头,或在中间,起开场或过场作用。

三、元杂剧的角色。1、分类:旦,女演员;正旦,女主角。末,男演员;正末,男主角。净,舞台上的花脸。杂,临时角色。2、演唱体制:一人主唱,即由主要演员(正旦或者正末)独唱到底,其他人都只有宾白,没有唱词。

第三章宋元南戏

南戏的概念: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宋代杂剧基础上,结合南方地方曲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因较早在南方浙江一带流行,故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

“荆、刘、拜、杀”:(1)《荆钗记》歌颂了王十朋、钱玉莲的坚贞爱情;(2)《白兔记》写五代是汉高祖刘知远和妻子李三娘的故事;(3)《拜月亭》写王瑞兰和蒋世隆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4)《杀狗记》写孙华、孙荣的兄弟情谊。

《琵琶记》主题:表彰子孝妻贤臣忠的传统道德。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形象:(1)有浓厚的忠孝观念;(2)表现了文人忠与孝的矛盾痛苦。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运用对比手法,将蔡家的贫困凄凉生活与牛府的豪华优雅享受形成对比,突出了戏曲冲突,而且加强了悲剧气氛。2、内心活动刻画细致。3、语言接近口语,本色而生动。

第四章关汉卿

窦娥的形象:(1)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善良、正直、刚烈。(2)窦娥的“节”、“孝”观念。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1)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2)结构安排上别具手眼,高人一筹。突出表现在第三折的艺术创新。(3)语言本色。

《窦娥冤》的浪漫主义:(1)誓言应验。(2)鬼魂诉冤。(3)清官平反。

关汉卿的《救风尘》,剧情风越剧爱情戏:(1)特点:表现底层女性对自身处境的不满,曲折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地下。(2)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

第五章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的流传演变:

(1)唐代传奇元稹的《莺莺传》,写张生和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故事。(2)宋代莺莺故事广泛流传,故事的倾向性有了转变。(3)金代董解元《诸宫调西厢记》把崔张作为正面人物,写到他们团圆为止,倾向性彻底改变。(4)王实甫《西厢记》继承《董西厢》,用杂剧形式写崔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莺莺形象:(1)矜持、谨慎,本能地追求幸福的爱情,对自己的行为又有所怀疑和顾虑。(2)始终把情放在第一位,鄙弃门第和功名。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张生形象:(1)才华出众。(2)对爱情执着、专一、大胆。(3)软弱气馁、轻狂气盛。

《西厢记》的矛盾冲突:

表现了自由恋爱与封建礼教的矛盾。(1)崔张与老夫人的矛盾,表现了自由爱情与父母之命、门第观念的矛盾。(2)莺莺与张生的矛盾,表现了自由爱情与男尊女卑的矛盾。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精彩的喜剧冲突,如张生、莺莺、红娘间性格差异造成的误会冲突。

2、成功的心理描写。(1)利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2)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应来描写人物心理;(3)运用夸张、对比手法描写心理;(4)借鉴古代文学艺术传统方法刻画人物心理。

3、雅俗共赏的语言。(1)善于熔铸古典诗词进入曲词;(2)能够吸收群众口语。

4、独特新颖的体制。打破了一本四折、一个角色独唱到底的通例,采用了五本二十一折的宏伟结构,主要角色都有演唱。

第六章其他元杂剧作家

《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形象:带有市井女性的特征:(1)渴望爱情,大胆坚决地争取婚姻自主。(2)敢作敢当,毫不妥协地与封建势力抗争。

《梧桐雨》的主题:通过李、杨爱情故事,寄托故国之思、兴亡之感。

《梧桐雨》的艺术成就:(1)善于借景抒情,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2)艺术构思上,把李杨爱情的悲欢离合与梧桐联系起来,借梧桐意象蕴含的孤独、寂寞加强抒情效果。(3)文彩丰赡,清词丽句中不乏活泼自然。

《汉宫秋》的主题:借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批判了昏庸无能的皇帝和百官,抒写整个民族的屈辱苦难,概括了金、宋两代灭亡的教训以及命运戏弄人生的况味。

《汉宫秋》的艺术成就:1、浓厚的抒情意味,长于把外界景物描绘同人物内心感情抒发融为一体,借景抒情。2、语言准确凝练,文采斐然。(1)善于化用前人诗句。(2)善用重叠、顶针、回环等修辞手法。

《倩女离魂》的艺术成就:(1)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精心设计离魂的情节,既表现了

人物的反抗性格,又借以推开故事的情节。(2)富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作品曲词清丽俊美,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第七章汤显祖

“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牡丹亭》思想成就的时代特征:

(1)强调“情”,认为情可以出生入死,感动鬼神。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时代意义。(2)带有个性解放的色彩。杜丽娘的执着追求爱情理想、柳梦梅的反抗封建礼教带有明代后期市民阶层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时代特征。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1)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离奇的构思,安排了“梦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节,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2)写诗的手法写戏,善于用抒情诗描写人物内心隐秘复杂的情感。(3)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如杜丽娘之妖,柳梦梅之痴。(4)曲词优美,婉转精丽而又泼辣动荡。

吴江派:以沈璟为代表,曲学主张包括:(1)“命意皆主风世”,就是影响社会道德风尚;(2)“本色论”,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3)“声律论”,注重戏曲形式,讲究音律。

临川派:以汤显祖为代表,曲学主张是自由抒发才情,重视文采,而不重音律。

第八章明代杂剧

《四声猿》:(1)《狂鼓史》写祢衡在阴间击鼓骂曹的故事,《翠乡梦》写玉通和尚破戒、轮回、度化的故事,《雌木兰》写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女状元》写黄崇嘏女扮男装考中状元。(2)内容表现出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

第九章《长生殿》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1)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描写,歌颂真挚的爱情。(2)通过开天宝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历史悲剧,流露出强烈的国破家亡之恨。

关于《长生殿》主题的观点:

(1)政治主题说。(2)爱情主题说。(3)双重主题说。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1)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前面的描写主要是写实,是现实主义的;后面几出则依据民间传说,借助浪漫主义想象,描写作者和部分人民的理想。(2)以金钗和钿盒为线索来组织情节,其他事件围绕中心线索展开,前后呼应,交织成篇。(3)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曲文能声情兼备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感情和心理活动。(4)曲词清丽,较多化用了唐诗、元曲的名句。音律圆润,合律依腔。

第十一章《桃花扇》

《桃花扇》的主题:“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即通过李香君和侯方域两个情侣的悲欢离合,反映南明一代的兴亡。

李香君的形象:(1)身份低下。(2)忠于爱情。(3)憎爱分明,富于正义感、爱国情。(4)宁死不屈的斗争气概。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1、采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达到高度统一。

2、具有卓绝精巧的艺术构思。(1)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一代兴亡的历史事件。(2)发挥以物为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串联故事线索。

3、在语言上,在运用精致清丽的戏曲语言的同时,又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层面上达到相当的高度。

桃花扇的道具的意义:

(1)象征侯李爱情。(2)表达对妇女命运的同情。(3)象征李香君刚烈的性格与反抗斗争精神。(4)抒发家国兴亡之感。(5)桃花、桃树还用来影射批判权奸。

第十二章李笠翁曲话

李渔的戏曲创作论:

(1)重视创作构思,提出“结构第一”的观点。(2)注重戏曲真实,要求符合“人情”、“物理”。(3)提出“奇”的审美标准,提出“新”就是“奇”的命题。(4)对戏曲语言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是尖新,要求剧作家注意练字、炼句;二是浅显,通俗化,口语化;三是机趣,强戏曲语言的趣味性。四是讲究音乐美,注意曲词、宾白的悦耳怡神。(5)围绕戏曲演出的实际,提出戏曲音律,提出九条音律守则。

李渔的戏曲观:

1、以戏为本,一本戏曲要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围绕演绎故事,提出以下观点:(1)“首重结构”,注重整体构思。(2)“立主脑”。确定一人一事为中心。(3)“减头绪”。(4)细针密线,叙事注意针线细密、前呼后应。

2、曲白并重,要求在戏曲创作中,一要加重宾白的分量,二要提高宾白的质量,三要注重宾白的舞台效果。

3、当行本色。所谓本色,就是要求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真切地描绘事物的本来面目。所谓当行,则要求演员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主要表现为:(1)舞台性,讲究舞台演出效果。(2)综合性。强调了戏曲综合性特征,对戏曲创作和戏曲表演各方面都提出了要求。(3)趣味性。强调戏曲的愉悦功能,特别钟情于戏曲中的科诨。(4)通俗性。要求戏曲语言明白畅通,妇孺皆知,同时内涵丰富,寓意深长。

第十三章清代其他戏曲

《清忠谱》:(1)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以曲为史的历史剧,采取了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2)描绘了明末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的政治斗争,热情歌颂了东林党人的斗争气概和牺牲精神。(3)展现了明末市民运动的广阔画面,塑造了市民英雄的群象,这是其最大的成就和特色。

花雅之争:指古代戏曲史上花部和雅部此消彼长的发展变化。所谓花部,也称乱弹,是入清以来,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的民间戏曲的统称,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剧种。所谓雅部,则指传统的以昆山腔为主的雅乐正声,即文人戏剧。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导学1

姚小林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内容分为各部分,教材上编是古代小说部分,下边是古代戏曲部分。

本课程开始一个学期,最终成绩有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形成性考核部分,请大家及时做完并上交纸质作业,一个是期末考试。

在学习过程中,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注意上网看一下责任教师上传的辅导文章,有问题可以在网上询问。

小说和戏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称为俗文学,与传统的雅文学诗歌、词、散文相对。不过古代文人并没有把二者很好的区分开来。比较二者的相同和不同,对两种文学形式的发展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相同点很明显。通俗性、综合性、故事性、表演性。通俗性表现在他们面对的对象是一般的百姓,综合性是指着两种文学形式都是需要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才能够完成。故事性是指中国的吸取和小说的情节都是有头有尾,十分完整。表演性在古代小说方面比如说书艺人,唱大鼓艺人就是将小说艺术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了。

古代小说、戏曲的差异是很复杂的。教材也对此做了十分细致的分析。作者沈新林先生一共涉及了十五个方面。从十五个角度对古代小说、戏曲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这十五个角度包括:概念角度、起源角度、作者角度、体制角度、传播方式角度、相互影响角度、创作手法角度、审美特征角度、文化内涵角度、人物形象角度、版本角度、语言角度、鉴赏角度、批评角度和理论相互渗透角度。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导学2

姚小林

小说的概念可以参看教材32页。这是本教材作者沈新林先生的观念。小说首先是在口头流传,然后进入文字阶段;口头讲故事与文字小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并辔而行的。古代小说的内涵从先秦到宋元时期不断变化,其不同内涵可以分别概括为:先秦时期指片段的言论,魏晋六朝时期指芜杂的笔记,以魏晋笔记小说为代表;唐代指完整的故事,以唐传奇为代表;宋元时代指以人物为主的故事,以话本为代表。

古代小说的起源,现在由于资料的缺乏,难以准确考证。大家对鲁迅先生的劳动说基本赞同。小说起源与劳动。从小说的发展历史来看,小说在发展过程中,与神话、寓言、师专文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比较来看神话与古代小说的联系尤为密切。比如中国远古时代出现的的《山海经》,就与中国古代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汉魏六朝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阶段。

汉代小说有三个类别:琐言类、野史笔记类、民间故事类。

魏晋六朝小说具有较高的成就。六朝时代中国文人的文学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期文学分类出现了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的说法。因此不讲声韵的小说为笔。故称笔记。这个时期的笔记小说分为三类:杂录小说、志怪小说、民间故事。杂录小说又称为“志人小说”,包括人物轶事、历史琐记、笑话

解颐。人物轶事代表作品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世说新语》都对后代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看教材42--45)

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和张华的《博物志》。

魏晋六朝笔记小说的特点:第一,在创作上讲究“真”。小说在创作上崇尚纪实。当然有些作品已经表现出小说创作手法中的虚构因素。第二,在内容和体制方面,魏晋六朝小水显得很“杂”。内容纷繁,无所不包。二小说体制是包罗万象。教材中提到了“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等六类。第三,从表现形式上看,魏晋六朝小说显得很散,以所见所感为线,敷衍成文。这个时候创作者还没有把事件描述和人物性格的描写放在小说创作的中心位置。而且魏晋六朝时代的小说有记叙、议论,很少有描写。小说中“我”并非人物形象,而是编者本人。这个“我”是无所不能的。叙述、见证、议论都由“我”来完成。缺乏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是这个时期小说最明显的问题。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导学3

姚小林

唐宋文言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发展阶段。唐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定型时代。唐代的诗歌和小说被并称为“一代之奇”。

唐传奇的繁荣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唐代小说的空前繁荣是有其一定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原因和文艺内部两个方面来寻找。从社会原因上看有五个方面:第一,天下安定统一,政治开明宽松,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第二,人民生活安定,物质生活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就希望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全社会重视文艺,尊重文人。第三,唐代的科举考试有行卷、温卷制度。许多举子纷纷以传奇作为行卷作品。第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第五,古文运动的影响。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是以传记体写奇怪事。这种文学形式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传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唐、盛唐时期,是传奇的发轫期。第二阶段,中唐时期,为传奇的繁荣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白行简、元稹、蒋防三位大家。白行简的代表作品是《李娃传》,元稹的代表作品是《莺莺传》,蒋防的代表作品是《霍小玉传》。第三阶段,晚唐时期,是唐传奇的衰微时期。

唐传奇作品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四个类别:一个是爱情作品,一个是批判现实作品,一个是豪侠作品,一个是神鬼作品。唐传奇中最精彩的篇章是批判礼教的爱情作品,其代表作品具有区别于其它爱情小说的显著特点。最值得称道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唐代传奇爱情作品中出现了描写才子佳人的新模式。这个才子佳人式的爱情与六朝时代门当户对式的爱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唐代传奇的爱情婚姻作品批判封建门第观念,矛头直指反动的

门阀制度。

唐代传奇的艺术特点对后世的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唐传奇的艺术虚构。唐代传奇作家不再把神仙鬼怪的故事当成真事,恢复了它们虚构的本来面目。在创作中作家也不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有一些作品是对真人真事的加工。在表现现实的政治斗争时,常常假托鬼神。用艺术虚构的方法撰写作品是唐传奇的一大特点,也是传奇区别于“志怪”和“杂录”的明显标志。二是唐传奇的体制特点。“传奇”二字的含义是传记的形式,奇异的内容,以人物为中心。从体制上看,唐代传奇改变了多数魏晋六朝小说没有题目的状况,大多借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作为篇名。另外传记体的唐传奇看是把故事情节放在构思中心,改变了多数古代小说类似于散文的结构形式。他们一般都有完整的情节,出现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阶段。三是唐传奇的“尚奇”特点。有题材之奇,艺术构思之奇,语言之奇。四是唐传奇的艺术技巧与艺术形象。从艺术技巧和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方面看,唐代传奇婉转委曲,描写细致多样。从表达方式那个面看,唐代传奇将记叙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出对社会背景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再从情节的叙写和描摹看,唐代传奇纹理细密,色彩斐然。其实唐代传奇细致多样地进行描写,主要还不在篇幅的长短方面,而在于它如实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在对生活进行提炼和概括中,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导学4

姚小林

宋元话本的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中地位很重要。鲁迅称之为“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此时期由民间讲故事形成的话本小说盛况空前。

宋代话本小说主要分为三类:话本、传奇只怪和历史琐闻。其中以话本为主流。

话本,就是说书艺人说书的底本,属于通俗文学、市民文学。这只是一个笼统的称谓,从现在能见到的话本来看,小说的话本一般称为“小说”,讲史的话本一般称为“平话”。说经的话本有时称为“诗话”,有时称为“词话”。宋元话本数量相当可观,但绝大多数亡佚。宋元话本成就最高的是小说。话本成为小说的主流,标示古代小说的繁荣。

明清时代,很多文人模拟话本话本形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被称为“拟话本”,话本与拟话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话本并不是供人阅读的案头作品,而是说书的底本,拟话本则是仅供人阅读的案头作品。

与前代小说相比,话本和拟话本的内容有一定的进步。最值得称道的还是一些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其一,就择偶标准而言,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

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这反映了市民阶层对爱情与生活关系的理解。这种观念也带有宋元两朝的时代特征。其二,小说话本、拟话本中爱情作品描写的对象---小说的主角与宋代以前的小说大不相同。市民阶层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登上了文艺舞台。其三,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另外以断案折狱为题材的作品也是话本、拟话本的重要内容。在这类小说中,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个是作者刻画了少数正直廉明而有才智的清官。第三个值得肯定的内容是很多作品能够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第四是有些作品表现在劳动人民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话本、拟话本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古代的作品,注入时代内容,这是话本、拟话本小说的第一个特点。话本、拟话本在体制上都有特殊形式。这是他的另一个特点。从创作上看,话本、拟话本在艺术构思、情节安排、方面较前代小说出现了飞跃,这是话本、拟话本的第三个特点。这个特点有以下的内容:一个是话本、拟话本表现生活的时间大大缩短。一个是话本、拟话本的情节线索趋于单一。一个是话本、拟话本精于场面设计。一个是话本、拟话本精心构思“巧合”。话本、拟话本的第四个特点是人物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首先话本、拟话本小说的人物描写特殊性十分明显。这主要是人物描写的个性化。作者能够抓住社会环境和人物经历来刻画“这一个”,其次

话本、拟话本描写人物形象的细致性也十分明显。作者结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话本、拟话本小说的第五个特点是开创了用白话转写小说的先例。当然作品中也吸收了不少文言词语,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017年9月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年9月版) 作业1 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回答下例问题。 1、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为代表作品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200字。 (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 答: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这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生活与爱情关系的理解,不仅富有宋元两朝的时代特征,而且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作品《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莘瑶琴色艺双绝,善吟诗作画,为临安首妓,与她交往的都是公子王孙、官宦阔商。她本想在衣冠子弟中找一个可靠的归宿,但转眼五年过去,并无一人“知心着意”,毫无结果。那时,在她的眼中,出身卑微的卖油郎——“倒了你卖油的灶,还不够半夜宿钱”的秦重贱如尘土。她心里装得全是有名称的子弟。后来在酒醉之余,竟然还念念不忘:“这个人,我认得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谁知夜来喝的烂醉,得到秦重的悉心照料。她当时也曾动过心:“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个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但是仍在犹豫。后来她遭到官宦子弟的百般蹂躏,衣冠子弟们撕下温柔敦厚的面纱,露出了狰狞面目。她才明白这几年的浮艳奢华生活只是南柯一梦,绚丽的生活画图只是肥皂水吹起的五彩泡,艳冠群芳的花魁只是王孙公子的潜兴之物,她终于认清了衣冠禽兽的本质。于是,面对忠诚善良的小本经济人秦重,她吐出了“我要嫁你”的心声,小说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情实感、忠诚体贴才是爱情的基础。 (2)公案题材的拟话本 答:宋元时代的公案小说,一是说话中的“说公案”。这是民间说书艺人创作的公案小说,它主要叙述冤案的发生和过程,对含冤受屈者寄予很大的同情,最终清官断案只是小说的一个尾巴,官吏的例行公事。像著名的作品如《错斩崔宁》主要写受害者崔宁、陈二姐含冤受屈的事实,重点并非职责官府的“率意断狱、任情用刑”。凶手是由刘大娘子发现并报告官府,才使案情大白于天下。《简帖和尚》也是着重叙述由于和尚的奸谋,致使黄莆松休妻,造成杨氏的悲剧。最后也是由于杨氏发觉和揭发了和尚的阴谋,冤情才得到昭雪。 2、以唐传奇《霍小玉传》和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和唐代小说在爱情观念和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1)在爱情观念上:A、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B、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 (2)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 A、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 B、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 60 多岁的老头,就用了 4000多字。《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 5000 字的篇幅。 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等。 3、话本、拟话本擅长运用富有特征性的器物来连缀故事,请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小说是如何以物为线结撰作品的。 答:话本、拟话本是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白话小说,其作者博古通今,大都熟悉前朝故事,不仅熟悉下层人民生活,与当时的市民阶层生气想通,而且富有表现生活的艺术技巧。听众也是以下层小市民为主,所以内容也是写下层民众生活,以描写人物为中心,情节曲折,故事性强,语言是白话口语,下层小市民在听众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另外,讲史话本的作者大都地位低下,其听众和观众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因而,讲史话本的思想观

最新《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专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专题考试题 专业姓名学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元代剧作家__纪君祥___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土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____李逵负荆___》和高文秀的《双献功》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3.《单刀会》是元代杂剧作家___关汉卿____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 4.元代剧作家_____白朴____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5.元代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莺莺传___》,郑光祖的杂剧《____倩女离魂___》改编自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 6.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___关汉卿___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7.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8.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升的《___长生殿___》和__孔尚任_____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9.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和《___紫钗记_____》。 10.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_____清忠谱____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的斗争。 11、杂剧《四声猿》的作者是徐渭。 12、《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13.《桃花扇》传奇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现南明历史。 14.“四大谴责小说”指《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15.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和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四 大爱情剧”。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1340; 2.资料整理于2019年8月5日,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从元稹的《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崔张故事发生了哪些变化?[2012年7月试题] 答:(1)故事结局发生了变化,从分手的悲剧变成大团圆的喜剧; (2)人物形象发生变化,张生从始乱终弃的负心人变成忠于爱情的痴情种; (3)主题发生变化,从写文人逸事到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2014年1月试题] 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2017年6月试题] 答:(1)《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为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诉冤、清官雪冤等情节中。 (2)这种浪漫主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这种不具备现实基础的美好结局削弱了剧本的悲剧力量。 关汉卿《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具有哪些性格特点?[2016年7月试题] 答:(1)善良贤孝,主要表现在她对婆婆的态度上。 (2)刚烈倔强,敢于抗争,主要表现在她和张驴儿、太守祷杌的冲突中。 和前代小说相比,明代白话小说中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2016年1月试题] 答:(1)描写的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市民阶层成为主要描写对象。 (2)择偶标准改变,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3)主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反对门第观念、贞操观念。 洪升的《长生殿)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2015年1月试题] 答:(1)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描写,歌颂真挚的爱情。 (2)通过开元天宝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反映了时代的历史悲剧。 简述《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接受招安的原因。[2012年7月试题] 答:(1)个人因素,即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和青史留名的人生追求。 (2)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即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 (3)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即同仇敌忾、抵御异族侵略的渴望。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6年1月试题]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7年1月试题] 简述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2013年1月试题] 答:(1)通过二人荣枯沉浮的故事揭示小说的主题。 (2)通过二人的牵引介绍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3)通过二人把天上的爱情故事搬到人间。 (4)交代“将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的特殊艺术手法。 简析《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2012年1月试题] 简析白朴《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2018年1月试题] 简析白朴杂剧《梧桐雨》的艺术成就。[2019年1月试题] 答:(1)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 (2)艺术构思上,把李杨爱情与梧桐联系起来,加强抒情效果。 (3)文采丰赡,清词丽句中不乏活泼自然。 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2016年7月试题] 简析传奇《桃花扇》艺术构思上的特点。[2017年6月试题] 答:(1)“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反映南明的历史兴亡。 (2)发挥以物为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作为串联故事的线索。 简析高明《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形象。[2013年7月试题] 答:(1)有浓厚的忠孝观念,时刻宣扬封建礼教。 (2)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因仕途羁勒而痛苦,是一个软弱怯懦的知识分子。 1

古代小说戏曲试题库

古代小说戏曲 一、填空题 1、《红楼梦》蕴涵着宝玉的爱情、________、________三重悲剧。 2、关汉卿杂剧艺术重视舞台效果,创立________风格。 3、被贾仲明称作“曲状元”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 4、在现存的宋元南戏中,被称为“南戏之宗”的是《_______》,主人公是蔡伯喈和_______。 5、清代苏州剧派主将李玉的传奇作品“一笠庵四种”包括《一捧雪》、《_______》《_______》和《占花魁》。 6、洪升的代表作《________》写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7、乱弹的声腔系统大致包括三个:_________、_________和皮黄。 8、京剧的行当主要分为生、________、净、丑四大行。 9、__________:清代小说,作者吴敬梓,是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 10、中国古代戏曲发端于先秦两汉,酝酿于隋唐,形成于宋,繁荣兴盛于__________,发展演变于__________。 11、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于在魏晋南北朝。当时有志怪小说如干宝的__________和志人小说如刘义庆的__________。 12、在六朝志怪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___》。 13、《________》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小说”为书名的作品集。 14、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文言小说的成熟。 15、宋元时期文言小说向两方面分化,一是保持语言的______;二是语言趋于浅显,注重故事的______意义。 16、元代前期的社会剧,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有《窦娥冤》、《看钱奴》、《潇湘夜雨》、《秋胡戏妻》等。其中,关汉卿的《_______》无疑是元代前期社会悲剧的光辉代表作。 17、公案戏与绿林戏在元代前期剧坛上的火爆,应视为吏治腐败、民怨沸腾的社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doc期末试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 一、填空题 1、元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直接上承宋__________________和金________________,并在诗词、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2、现存元前期杂剧的著名历史悲剧有______________所作的以昭君故事为题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作的描写春秋时期赵盾和屠岸贾两个家族矛盾斗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作的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 《_________________》等。 3、王实甫的杂剧代表作是《》。 4、杂剧的剧本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和宾白组成,宾白包括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剧本还规定了演员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_____”。 5、《窦娥冤》是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作品,但从《汉书》、《说苑》、《_______________》等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它的产生收到汉代“_______________”故事的影响。 6、元末明初在宋元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了长篇章回小说,《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部杰作的出现,奠定了后世长篇章回小说的基础。 7、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又叫“四大传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的古文名篇,《湖心亭看雪》则是 的小品文佳作。 9、所谓“二拍”指的是明代凌濠初编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和《》。 10、明代戏曲家的戏曲理论和创作蠃得了当时及身后作家的响应,在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吴江派。 11、“一人永占”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明末所作的四部传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称。 12、明代戏曲家的戏曲理论和创作蠃得了当时及身后作家的响应,在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吴江派。 13、汤显祖的传奇《》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作品借梦境抒发了现世的人生感慨。 14、杜十娘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外表温顺体贴而内心刚强果敢的风尘女子形象。 15、蒋兴哥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主人公,这篇小说被西方学者认为是“明代最伟大的作品”。 16、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集中所收作品的体裁,大致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7、《红楼梦》原名_______________,最初以八十回抄本的形式流传,这些抄本都附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1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洪升和孔尚任是康熙年间出现的两位戏曲家,因为洪升是______________人,孔尚任是_________________人,二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0、九死一生是晚清谴责小说《______________》的人物,傅彩云是《______________》中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答案 (本作业大多数为自己所做,故答案仅供参考) 一、认真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回答下例问题。 1、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为代表作品 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200字。 (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 (2)公案题材的拟话本 2、以唐传奇《霍小玉传》和拟话本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和唐代小说在爱情观念和人物形象上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在爱情观念上:a、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b、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 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a、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 B、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 多岁的老头,就用了 4000 多字。《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5000 字的篇幅。 c、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 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等 3、话本、拟话本擅长运用富有特征性的器物来连缀故事,请以《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小说是如何以物为线结撰作品的。 答:话本、拟话本是中国古代承前启后的白话小说,其作者博古通今,大都熟悉前朝故事,不仅熟悉下层人民生活,与当时的市民阶层生气想通,而且富有表现生活的艺术技巧。听众也是以下层小市民为主, 所以内容也是写下层民众生活,以描写人物为中心,情节曲折,故事性强,语言是白话口语,下层小市民 在听众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另外,讲史话本的作者大都地位低下,其听众和观众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的人民,因而,讲史话本的思想观点比正统诗文进步,较为接近人民群众 4、话本、拟话本小说在安排情节上讲究“无巧不成书”,请以《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为例,分析话本、拟 话本是如何运用“巧合”的手法的。 答:所谓“巧合”,就是偶然性。偶然性是由必然性决定的,作品中的“巧合”来源于社会,又经过提炼加工,就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反映生活真实,体现客观规律,又富有艺术魅力。比如《错斩崔宁》的“巧”值得一提,作者安排情节,处处抓住一个“错”,在“错”的背后又处处强调一个“巧”。刘贵戏言,二姐出走是“巧”,静山大王杀刘贵是“巧”,崔宁与二姐清早结伴同行是“巧”,刘贵与崔宁的财物正好都是十五贯更是“巧”,表面看来这些“巧”是偶然的;而在“巧”的背后,是封建礼教和司法制度两把杀人的刀子。这里的“巧”表现了社会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试想,如果不是社会上普遍存在买卖妻妾的现象,刘贵怎能如此戏言?陈二姐又怎么会轻易信以为真?如果没有“男女同行、非奸即盗”的社会舆论,崔宁和陈二姐又怎会被“错绑”、“错杀”。正因为《错斩崔宁》中的“巧” 戳到了当时社会的要害,所以情节的发展既扣人心弦,又合情合理。听众和读者既因为始料不及而不断称奇,又因为总在情理之中而频频叹服。 5、话本、拟话本是后世文艺创作重要的题材渊薮。请介绍一部根据话本、拟话本改编而成的文艺作品,如戏曲、影视等,并说明其与原作有何不同。 答: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动。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 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 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 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并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 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两剧情节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六月雪》里窦娥是秀才蔡昌宗的妻子,《窦娥冤》里窦娥先做童养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4及参考答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 认证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二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篇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答: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那些新变? 答:在爱情观念上:1、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2、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1、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2、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多岁的老头,就用了4000多字。《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5000字的篇幅。3、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盾冲突描写人物的行动;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通过想象夸张塑造带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形象等等 三、前人认为话本、拟话本小说“主意则在述市井间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从汉魏六朝到唐朝以前,是中国小说的童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缺少艺术性,但已确立了中国古代小说的两大主题: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描写鬼神怪异的小说)和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描写人物的逸闻琐事的小说,也称轶事小说)。 唐朝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繁盛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使其脱离历史记载或说神论鬼而成为着眼世俗生活的文艺创作。唐代小说为志怪小说的变异,虽也是依传说而作,有猎奇之意,但“施之藻绘”,“扩其波澜”,“篇幅曼长”,“记叙委曲”,“实唐代特绝之作也”,被称为“传奇文”。唐代传奇小说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传奇小说到宋代逐渐衰落,平话取而代之。“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这些白话小说由说书人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成,并形成了文字形式的“话本”。在宋以前,中国小说多为文言短篇,宋代话本的出现使白话长篇小说也跻身主流。中国小说发展史自此呈现出文言和白话交相辉映的态势。 宋代的话本经过后世文人加工变成了后来的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至元代和明代发展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话本小说带有说书人的语言风格,以描绘扣人心弦的情节、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见长,所以深受欢迎,流传甚广。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40)一、简答题 1.简析白朴杂剧《梧桐雨》的艺术成就。 答:(1)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 (2)艺术构思上,把李杨爱情与梧桐联系起来,加强抒情效果。 (3)文采丰赡,清词丽句中不乏活泼自然。 2.简析汤显祖《牡丹亭》思想上的时代特征。 答:(1)强调“情”,认为情可以超越生死,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时代意义。 (2)带有个性解放的色彩,体现了明代后期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时代特征。 3.《金瓶梅》对古代小说史的艺术贡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开辟了一条长篇白话小说描写日常生活的创作道路,为世情小说奠定了基础。 (2)是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 (3)创立了一种以反面角色揭露、反映社会黑暗面的全新方式。 4.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分析话本、拟话本是如何进行场面设计的。 答:(1)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事件,设计成生动感人的场面,加以细致描写,如《杜十娘》中“巧计赎身”、“殷勤赠别”、“愤怒投江”等场面。 (2)发明线索连贯法,借助富有特征性的肖像、器物等串联场面,如《杜十娘》中之百宝箱。 5.关汉卿《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何处?你对这种浪漫主义如何评价? 答:(1)《窦娥冤》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鬼魂诉冤、清官雪冤等情节中。 (2)这种浪漫主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这种不具备现实基础的美好结局削弱了剧本的悲剧力量。 6.简析汤显祖《牡丹亭》的艺术特点。 答:(1)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通过梦幻和鬼魂的形式,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2)曲词优美雅丽,以写诗的手法写戏,善于用抒情诗描写人物内心情感。 (3)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7.举例说明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描写有哪些特点。 答:(1)市民阶层成为主要描写对象。 (2)择偶标准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 (3)主题多反对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 8.简析甄士隐、贾雨村这两个形象在小说《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答:(1)通过二人荣枯沉浮的故事揭示小说的主题。

2020年1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电大本科《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340 课程代码:02519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下列故事中不属于志人小说《世说新语>的是(C)。 A.管宁割席 B.刘伶纵酒 C.干将莫邪 D.过江诸人 2.蔡伯喈是戏曲名作(A)中的主要人物。 A.《琵琶记》 B.《荆钗记》 C.《白兔记》 D.《小孙屠》 3.李千金是元代杂剧(D)的女主人公。 A.<曲江池》 B.《望江亭》 C.《潇湘雨》 D.《墙头马上》 4.小说《儒林外史》借着(A)这个形象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中的正面人物的肯定。 A.杜少卿 B.席方平 C.严贡生 D.范进 5.《余韵》是传奇名作(A)的一出,集中表达了作家的历史兴亡之叹。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秣陵春》 D.《清忠谱》 6.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吴炳 B.汤显祖 C.沈自晋D.沈璨 7.梁辰鱼的名作《浣纱记》是第一部用(C)演唱的传奇,此后这种声腔几乎统治了曲坛。A.弋阳腔 B.余姚腔 C.昆山腔 D.海盐腔 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B)。 A.《封神演义》 B.《霍小玉传》 C.《错斩崔宁》 D.《新编五代史平话》 9.下列以唐明皇杨贵妃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中属于杂剧的是(A)。 A.《梧桐雨》 B.《长恨歌》

C.《长恨歌传》 D.《长生殿》 10.下列作品中出自《聊斋志异》的是(A)。 A.《促织》 B.《画琵琶》 C.《碾玉观音》 D.《沙弥思老虎》 二、填空题 11.明代作家________创作的小说《新列国志》经清代蔡元放润色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12.六朝最著名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编撰的《________》。 搜神记 13.《汉宫秋》是著名曲家________的杂剧代表作。 马致远 14.所谓“临川四梦”指的是《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和《________》。 牡丹亭 15.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元代戏剧家________的作品。 纪君祥 16.唐代作家________的传奇《莺莺传》描写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悲剧,是王实甫《西厢记》的题材来源。 元稹 17.中国古典喜剧杰作《________》充分发挥风筝的道具和线索作用,以风筝牵合韩生和淑娟、戚生和爱娟迥然不同的爱情婚姻故事。 风筝误 18.清代吴趼人的小说《________》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反映了日益殖民化的中国的溃烂不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9.著名南戏《________》歌颂了钱玉莲和士子王十朋生死不渝的爱情。 荆钗记 20.所谓“二拍”是明代________编撰的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凌漾初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A.蒋防 B.元稹 C.白行简 D.白居易 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 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C.《虬髯客传》 D.《新编五代史平话》 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 B.《杨家府演义》 C.《新列国志》 D.《荡寇志》 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 B.《儿女英雄传》 C.《好逑传》 D.《醒世姻缘传》 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马致远 B.康进之 C.尚忠贤 D.纪君祥 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A.《救风尘》 B.《东堂老》 C.《陈州粜米》 D. 《王粲登楼》 7.蔡伯喈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 B.《琵琶记》 C.《五伦全备记》 D.《荆钗记》 8.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梁辰鱼 B.汤显祖 C.沈璟 D.阮大铖 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徐渭 B.王衡 C.康海 D.杨显之 10.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 B.《后搜神记》 C.《传奇》 D.《世说新语》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 2.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代拟话本()借年轻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三、综合练习题 (一)元明戏曲部分 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答:⑴宋金元经济和城市的持续发展繁荣;⑵文人地位的变化;⑶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 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 答:⑴初期:特点是作者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而且熟悉舞台演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文学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语言以本色为主,本色传统由此奠定。 ⑵中期:特别是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占有地位,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文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艺术风格上文采派占据主导地位。如王实甫、郑光祖等。 ⑶晚期:特点是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语言上以本色为主;形式上表现出北剧和南戏的交流。 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 答:一般一本四折,有的剧本有楔子(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由曲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言语,简称“白”)、科范(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简称“科”)三部分组成。 4、简述不同时期杂剧创作的特点 答:⑴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A、有名氏作家很少;B、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C、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了娱乐内容;D、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E、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有而所突破。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形式上比较随意。 ⑵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是:形式上折数不定,主唱者不限于一人;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人物形象,多为聊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 5、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休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6、简述关汉卿《窦娥冤》、《蝴蝶梦》、《调风月》、《单刀会》的故事情节 答:《窦娥冤》描写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愤怒;《蝴蝶梦》对贤德继母进行颂扬;《调风月》中对侍女内心进行挖掘,引发对人性的思考;《单刀会》则叙说了正统的历史观和沧桑的历史观。鲜明的儒家思想,借助杂剧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是关汉卿剧作典型的思想特征。 7、简述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 答:⑴浓郁的抒情性:A、曲辞的缠绵悱恻、细腻传情;B、以梧桐为中心的剧情结构; ⑵唐明皇专情情人形象的塑造。 8、以第三折为例,分析《赵氏孤儿》是如何组织戏剧冲突的?

电大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小抄(直接打印)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一、名词解释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2、《大雅堂乐府》:《大雅堂乐府》:是明朝初期剧作家汪道昆所著的杂剧。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各自独立,均以历史上文人乐道的故事为题材,传达一种文人的雅兴与情调。剧目为《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 二、简答题 1、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 提示: 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的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2.西湖笑居士评价吕天成的《齐东绝倒》一剧曰“此剧几于谤毁圣贤”,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提示: (1)《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私。 (2)吕天成用一种玩笑的态度写古之圣贤,表现出晚明文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精神上的无所顾忌和对传统的挑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位当行的剧作家? (1)在场面安排上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一切和主题思想无大关系的描写都被略去了,而突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因此通过二三个主要人物,几个重要场面,就能展示出元代社会的重要侧面。 (2)在关目处理上,一方面从不同人物的处境出发,展开冲突,引向高潮,另一方面又移步换形,变化多端,使人不能预测它的发展。在剧情发展中还善于埋伏“悬念”以增强戏剧效果。 (3)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 2、试析徐渭的《狂鼓史》。 提示: 《狂鼓史》全称《狂鼓史渔阳三弄》,借阴间弥衡击鼓骂曹之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制者扼杀、摧残人才的罪恶,对滥杀无辜的强烈愤慨,及人间、天上幻想不同制度的向往;以他人之口舌,浇自家之块垒,并深沉的寄托了对惨遭奸相严嵩陷害致死的好友沈炼的无尽哀思及怀念。 曹操(155-220)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戏剧性的人物。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最动荡的时期,他在诸候割据的混乱中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但始终只是以丞相的名义进行统治,仍尊奉已经丧失了权力的傀儡皇帝,直到死后,被他夺取皇位的儿子追为皇帝。他这段特殊的身份一直被传统中国视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典范加以谴责。“击鼓骂曹”的故事就是将曹操视为奸臣的经典描述,《后汉书》、《三国演义》及本杂剧跨度千年,三次将其搬演。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县(山东德州平昌县)人。善写文章,善于辩论。急躁、傲慢,常出言不逊。(从荆州游历到许昌;与孔融、杨修交往;拒绝拜见曹操;裸衣击鼓,捶杖骂曹;随荆州刘表;为黄祖所杀) 沈炼(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明会稽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溧阳县令、茌平县令。沈炼幼有大志,文武全才,下笔辄万言而不能止。生性刚直,不附权贵,故任县令后一直未得升迁,过好长时间后才为锦衣卫。炼秉性耿直,嫉恶如仇,曾上疏揭露严嵩、严世蕃父子专擅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制谏官等十大罪状,遭迁杖五十,削官为民。后受严党诬陷,以与白莲教阎浩等谋乱,惨遭杀害。为我国古代杰出忠烈之士。有《青霞集》传世。 徐渭的剧本写祢衡死后阎王因其气慨超群,才华出众,待以上宾。上帝召请祢衡为修文郎,行前判官请他“权做旧日行径,把曹操也扮做旧日规模,演述那旧日骂座的光景”。祢衡应允,即将打鼓骂座事重演一番。剧中有女乐穿插,曹操稍一犯规即挨一百铁鞭,祢衡击鼓历数曹操罪恶,骂得痛快淋漓。 《狂鼓史》把剧情改为曹操死后,在阴司由祢衡对着他的亡魂重演当日骂座的情景,因此可以直骂到曹操临终时“分香卖履”之事,更为痛快淋漓。 “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的社会实体。作者通过祢衡之口,宣泄由巨大的压迫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愤懑不平之气,表现出惊世骇俗、桀骜不驯的倔强个性。这一剧作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的喜爱和高度评价,也正是因为它并不是就历史而写历史,或借历史讽喻现实政治;它的感人之处,是那种恣狂的个性和烈火般的激情。 “他那里开筵下榻,教俺操槌按板把鼓来挝,正好俺借槌来打落,又合着鸣鼓攻他。俺这骂一句句锋铓飞剑戟,俺这鼓一声声霹雳卷风沙。曹操,这皮是你身儿上躯壳,这槌是你肘儿下肋巴;这钉孔儿是你心窝里毛窍,这板仗儿是你嘴儿上獠牙;两头蒙总打得你泼皮穿,一时间也酹不尽你亏心大。且从头数起,洗耳听咱。” 一、名词解释 1、《小孙屠》 宋元南戏。收录于《永乐大典》,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三种戏文都较高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原始面目。《小孙屠》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这和元杂剧创作晚期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表现出一致性。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 及参考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作业1认证阅读教材上编第四章《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各二百字左右的篇幅介绍三篇话本、拟话本的代表作品。 答: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它与话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白话小说;其不同点是拟话本不再是说话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拟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宋元以来的讲唱文学已逐渐脱离了口头创作阶段进而发展成为作家的书面文学。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简称《三言》),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简称《二拍》),陆人龙的《醒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于霖的《清夜钟》以及佚名的《石点头》《醉醒石》等。 二、话本、拟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和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相比,在爱情观念、人物形象上发生了那些新变? 答:在爱情观念上:1、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2、话本、拟话本爱情篇章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贞操观念和等级观念以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争取自由婚姻等。在人物形象上:话本、拟话本对人物的描写具有特殊性、细致性和多样性。1、特殊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的“奇”,非常注重人物描写的个性化。比如:杜十娘、莘瑶琴、玉堂春,三人都是色艺双绝的妓女,都向往自由、渴望爱情;但她们却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姿。杜十娘深沉老练、莘瑶琴质朴单纯、玉堂春机智泼辣。2、细致性十分明显,如《刘小官雌雄兄弟》写小酒店掌柜刘公在风雪天救起一个60多岁的老头,就用了4000多字。《苏小妹三难新郎》写秦少游与苏小妹进入洞房后的“三难”就用了将近5000字的篇幅。3、人物的多样性,比如:综合环境、人物身世等特点;利用矛

6古代戏曲小说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考题 一、填空题 1、《南村辍耕录》的作者是陶宗仪,《宋元戏曲史》作者是王国维。《录鬼簿》的作者是钟嗣成。 2、关汉卿的《单刀会》、《望江亭》。《教坊记》作者是唐代的崔令钦。《梧桐雨》作者是白朴,《汉宫秋》作者是马志远。《太和正音谱》作者是朱权。 3、《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李逵负荆》的作者是康进之。《琵琶记》的作者是高明。 4、汤显祖是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曲律》的作者是王骥德。 5、李玉的作品《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战花魁》最为著名,被称为“一人永占”。《清忠谱》是李玉的代表作。《风筝误》作者是李渔。 6、《桃花扇》的主题:借候、李离合之情,写南明兴亡的历史。 7、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8、《北宋志传》的作者是熊达木。《西游补》的作者是董说。《封神演义》的作者是许仲琳。 9、《新齐谐》作者是袁枚。《略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纪昀。 10、《水浒后传》的作者是明代遗民陈忱。《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是西周生辑注。 11、《绿野仙踪》的作者是李百川。《镜花缘》的作者是李汝珍。 二、名词解释 1、代言体是与叙事体相对而言的,叙事体是叙事人站在本故事之外讲述故事,代言体则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模拟、表演故事。 2、汉代百戏: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曾从民间征集了一批杂戏到首都进行汇演,其中多为杂技、杂耍一类的节目,如同后世的魔术、摔跤、举重、武术格斗、气功表演、舞龙舞狮之类。当时叫做“角抵”,后来又叫“百戏”。 3、参军戏:是由两个演员合演的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与马志远、白朴、郑德辉(一说郑霆玉)被并成为元曲四大家。 5、科范: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做“介”,或统称科介。 6、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一般取末句作为全剧的剧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 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明初编辑的《永乐大典》,收录戏文33种,计27卷。今存最后一卷,为《张协状元》、《小孙屠》和《宦们子弟错立身》3种,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8、“荆刘拜杀”或“四大南戏”:在《琵琶记》前后产生的南戏作品中,负有盛名的还有《荆钗记》、《白兔记》(也叫《刘知远》)、《拜望亭》与《杀狗记》,合称“荆刘拜杀”或“四大南戏”。 9、四大声腔:明传奇的繁荣与辉煌,与南曲声腔的繁兴与改良有直接关系。宋元南戏原用温州地方腔歌唱,在流传到江南各地之后,即与当地的曲乐与方言结合,于元末明初之际逐渐形成种类繁多的地方性声腔系统。其中最为流行的有“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 10、联曲体:由多支曲子连缀起来说唱故事,称为联曲体。 11、《四声猿》:徐渭的代表作是《四声猿》,包括《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狂鼓史》四本杂剧。郦道元《水经注》引渔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徐氏名其剧为《四声猿》,盖出于此,意谓猿鸣四声更属断肠之歌。 12、明中叶三大传奇:明传奇的成熟与振兴是以嘉隆年间问世的三部名作为标志的,这就是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合称明中叶三大传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