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讲义

环境规划讲义

环境规划讲义
环境规划讲义

环境规划学教案

——21世纪课程教材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时:54 小时

主讲人:雒占福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6.8

一、课程教学目标

环境规划学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环境规划学是环境科学与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它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的教学将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教学目的是:

1、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如环境规划的涵义、研究对象、基本特征与基本任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环境规划在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不同环境规划类型、掌握主要环境规划类型的规划内容、编制程序和方法,培养其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环境规划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并根据理论方法的学习掌握环境规划中重要领域的专项规划——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土地资源保护规划、固体废物管理规划以及城镇环境规划,初步建立规划的思维能力。在基本内容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熟知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环境规划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主要研究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中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成熟、完整、准确的专业知识系统, 奠定坚实、规范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环境规划原理课程在城规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学生规划思维的重要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环境规划本身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划内容之一,不论城市大小,性质如何,无论在概念性规划还是在建设性规划中,都要充分重视环境规划。所以《环境规划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整体观念、环境观念乃至对形成良好的城市发展观念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为比较全面、科学地从事规划的实践工作、管理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环境规划的作用、类型及其与其它相关规划的关系;

2、熟悉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和主要内容,掌握环境规划的预测和决策方法;

3、掌握不同类型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重点掌握当前我国环境规划中比较重要的规划类型,如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有关规划内容和方法。

四、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出勤、课堂提问、讨论情况等占30%。

2、期终考试成绩占70%。

3、综合考核成绩=(平时成绩)×0.3+(期终考试成绩)×0.7。

4、试题内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计算题、论述题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使用教材:《环境规划学》,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主要参考书:

1)城市环境规划,徐肇忠,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

2)环境规划指南,国家环保局计划司《环境规划指南》编写组,清华学出版社,1994。

3)环境经济系统分析--规划方法与模型,张慧勤、过孝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

4)环境规划,朱发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5)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刘天齐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环境规划的涵义、作用及学科地位。重点了解环境规划的原则、任务和发展。

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的含义、环境规划的作用

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环境规划的原则

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环境规划的任务、环境规划的类型

第四节环境规划的发展和趋势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和展望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章绪论

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对于协调人与环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

一、环境规划的涵义

历史经验证明,人类“野蛮征服”自然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已开始进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时期。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必须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环境规划就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而采取的主要行动。

(一)概念-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二)内涵-5 研究对象、基本任务、依据、主要内容、条件

? 1. 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一经济一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

? 2. 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 3. 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

? 4.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还包括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出的安排和部署。

? 5. 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二、环境规划的作用

(一)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因而环境规划也与许多其他规划相容或相关。但是,环境规划又与这些规划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和体系。

(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是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环境方面的专项规划的总称。因此,环境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并纳人其中。环境规划目标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相互协调,并且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环境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如重大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建设工程等,都应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参与资金综合平衡,保证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

(二)与经济区划——为环境规划打基础,环境规划是经济区划的补充和完善

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与国土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四)与城市总体规划-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互为参照和基础。城市环境规划目标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综合平衡。由于城市是人与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和尖锐的地方,因而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篇章。

第二节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各要素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自身的环境问题特征和规律则十分突出,有其相对确定的分布结构和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各自形成独立的、整体性强和关联度高的体系。

(二)综合性

环境规划的综合性反映在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和部门协调复杂。

(三)区域性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环境规划必须注重“因地制宜”。所谓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系统的结构不同,主要污染物的特征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不同,控制方案评论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指标权重不同,各地的技术条件和基础数据条件不同,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律、程序和方法必须融人地方特征才是有效的。

(四)动态性

环境规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变化,无论是环境问题(包括现存的和潜在的)还是社会经济条件等都在随时间发生着难以预料的变动。

(五)信息密集

信息的密集、不完备、不准确和难以获得是环境规划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环境规划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需要收集、消化、吸收、参考和处理各类相关的综合信息。规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的信息是否较为完全,能否识别和提取准确可靠;取决于是否能有效地组织这些信息,并很好地利用(参考和加工)。

(六)政策性强

政策性强也是环境规划的一个特征,从环境规划的最初立题、课题总体设计至最后的决策分析,制定实施计划的每一技术环节中,经常会面临从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完成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准绳,是我国现行的有关环境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标准。

二、环境规划的原则

(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一、环境规划的任务

环境规划的任务是解决和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期科学地规划(或调整)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恢复和协调各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使人类生态系统向更高级、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

1. 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有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以及各项基础技术资料。在搜集整理资料过程中,必须对本地区的资源作全面分析与评价。所谓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通过对本地区的资源分析与评价,以便进一步制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性质、任务和方向,确定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的内容与途径,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2.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工业合理布局是区域环境规划中的主要任务之一。首先,要对工业分布的现状进行分析,揭露问题和矛盾,以便从根本上去解决。其次,要根据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历史以及地理条件,将各类工业合理地组合布置在最适宜的地点,使工业布局与资源、环境以及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等建设布局相协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与土地的开发利用,关系特别密切,发展农业,就要结合农业区划提供情况,因地制宜地安排好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用地;加强城郊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妥善解决工、农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各项建设之间在用地、用水和能源等方面的矛盾,做到资源利用、配置合理,形成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

3.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污染工业的合理布局是区域环境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应主要抓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

(1)对区域内污染工业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揭露矛盾,以便在今后调整和建设过程中逐步改善布局。

(2)对于国家计划确定的大型骨干工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联合选厂定点,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该工程投产以后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采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保护措施,以期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

(3)在新开发的工业区,要形成“工业生产链”,以便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4.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全国及各地区的资源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在对比中弄清长处和短处以及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以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这对于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是十分有利的。

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区域环境规划应力求减轻或免除对自然的威胁,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大自然的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还应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对局部被人类活动改造过的地表进行适当修饰,搞好大地绿化和重点园林绿地规划,丰富文化设施,增加休憩和旅游的活动场所。

6.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强调要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用以指导制定环境规划。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既要和有关方面、有关行业的技术经济政策相协调,又要从环境保护战略全局的需要加以统筹安排,起到横向综合与协调的作用,体现控制环境质量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当前我国环境规划基本任务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形势对环境规划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环境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 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 坚持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3. 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4. 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监管和共管、环境投人和公众参与 4项制度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一)按规划期划分

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 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5-10年,5年环境规划一般称五年计划。五年环境计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并纳入其中;年度环境保护计划实际上是五年计划的年度安排,它是五年计划的分年度实施的具体部署,也可以对五年计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1.经济制约型

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一般表现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问题,为解决已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

2.协调型

协调型环境规划反映了促使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提出经济和环境目标为出发点,以实现这一双重目标为终点。

3.环境制约型

环境制约型环境规划是从充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出发,同时防止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来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制定环境保护规划。

(三)按环境要素划分

1.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是在城市或城市中的小区进行。其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区内的大气污染控制,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的防治措施。

2.水污染控制规划

水污染控制规划包括区域、水系、城市的水污染控制。具体地讲,水域(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规划区内水域污染控制,提出基本任务、规划目标和主要防治措施。

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是省、市、区、行业和企业等的规划,主要对规划区内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综合利用进行规划。

4.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一般指城市、小区、道路和企业的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四)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县区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综合整治环境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以上各类规划构成一个多层次结构。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层次结构见图1一1。

(五)按性质划分

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分,有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1.生态规划

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不是单纯考虑经济因素,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符合生态规律,既能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又不使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利用,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对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也称之为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环境规划的重点。按内容可分为工业(行业、工业区)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染控制规划和城市污染控制规划。根据范围和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自然保护规划

自然保护规划虽然广泛,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主要是保护生物资源和其他可更新资源。此外,还有文物古迹、有特殊价值的水源地和地貌景观等。我国幅员辽阔,不但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可更新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有特殊价值的保护对象也比较多,迫切需要分类统筹加以规划,尽快制定全国自然保护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保护区规划。

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为实现上述规划类型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环境科学体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和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研究。

思考问答题: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 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 ( A )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2、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是( D )

A、规划为主,防治结合

B、治理为主,防治结合

C、控制为主,防治结合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我国环保总方针提出的三个同步是指( B )

A、同步建设、同步污染、同步治理

B、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C、同步建设、同步污染、同步绿化

D、同步施工、同步污染、同步改造

4、我国环保总方针提出的三个统一的效益是( B )

A、国家、集体、个人

B、社会、经济、环境

C、社会、经济、资源

D、集体、个人、环境

5、环境规划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B )

A、国家‘十一五计划’

B、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

D、农村发展规划

6、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 B )

A、有机组成部分

B、重要组成部分

C、关键组成部分

D、核心组成部分

7、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解决缺水问题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放在突出位置的方针是( B )

A、开源

B、节水

C、治污

D、蓄水

8、我国工业污染治理的主线是推行,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 ( C )

A、资源综合利用

B、先进的生产技术

C、清洁生产

D、节能降耗

9、我国2l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向转变的是 ( B )

A、高应用、高污染、低效益低应用、低污染、高效益

B、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

C、高污染、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低效益、高消耗

D、高应用、高效益、低污染低应用、低效益、高污染

10、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11、提出“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的国际环境宣言是( B )

A、 1970年《东京宣言》

B、 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

C、 1982年《内罗毕宣言》

D、 1992年《里约宣言》

43、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河”是指( C )

A、黄河、淮河和海河

B、黄河、淮河和辽河

C、淮河、海河和辽河

D、黄河、长江和海河、

作业题:环境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和原则是什么?

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理论。 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环境承载力

一、环境系统和环境规划

(一)环境系统

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水、土壤、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物,它们分别构成 了大气环境 、水环境 、上壤环境 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子系统。环境系统的结构指环境系统各要素之 间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包括各环境要素的赋存量及其有规律的运动变化 。环境系统的功能指环境系统与外部介质相互作用的能力,它由环境系统的固有结构决定。如果人类系统选取与环境最 为相关的社 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 ,则其 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 2一l 所示。图中实箭头所示即为环境系统的功能表现。

(二)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关系

环境规划既要研究环境系统本身规律,又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以便有效地减少环境破坏 、治理污染。其次 ,要了解这条河流的污染来 自什么地方 、什么单位或个人

,是如何排放的。最后,在给出治理方案时 ,要论证如何最公平和高效地控制各个污染者的排放量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治理 目标

。所有上述工作都是建立在环境系统和人类系统的研究之上 ,同时要研究 二者的相互 关系。图2一2所示即为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

二、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

1、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 )

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容量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60年代末,日本为改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提出污染排放总量控制问题。欧美国家的学者较少使用环境容量这一术语,而是用同化容量、最大容许纳污量和水体容许排污水平等概念。我国对环境容量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下列三个阶段:80年代初,主要结合环境质量评价等项目进行研究,研究集中在水污染自净规律、水质模型、水质排放标准制定的数学方法上,从不同角度提出和应用了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六五1985年以来,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全国一些重点城市和地区相继提出了城市综合整治规划、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环境容量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环境容量是在环境管理中实行污染物浓度控制时提出的概念。污染物浓度控制的法令规定了各个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容许浓度标准,但没有规定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也没有考虑环境净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样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尽管各个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包括稀释排放而达到的)浓度控制标准,但由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过大,仍然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在环境管理上开始采用总量控制法,即把各个污染源排入某一环境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一定的数值之内。采用总量控制法,必须研究环境容量问题。

一个特定的环境(如一个自然区域、一个城市、一个水体)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其容量的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环境空间越大,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就越大,环境容量也就越大。对某种污染物而言,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越不稳定,环境对它的容量也就越大。环境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

绝对容量环境的绝对容量(WQ)是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达到绝对容量没有时间限制,即与年限无关。环境绝对容量由环境标准的规定值(WS)和环境背景值(B)来决定。数学表达式有以浓度单位表示的和以重量单位表示的两种。以浓度单位表示的环境绝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Q=WS-B

其单位为 ppm。例如某地土壤中镉的背景值为0.1ppm,农田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为1ppm,该地土壤镉的绝对容量则为0.9ppm。

任何一个具体环境都有一个空间范围,如一个水库能容多少立方米的水;一片农田有多少亩,其耕层土壤(深度按20厘米计算)有多少立方米(或吨);一个大气空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有多少立方米的空气等。对这一具体环境的绝对容量常用重量单位表示。以重量单位表示的环境绝对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Q=M(Ws-B)

当某环境的空间介质的重量M以吨表示时,WQ的单位为克。如按上面例子中的条件,计算10亩农田镉的绝对容量,可以根据土壤的密度,求出耕层土壤的重量(M吨),并把它代入上式,即可求得。如土壤容重1.5克/厘米3,10亩农田对镉的绝对容量为1800克。

年容量年容量(WA)是某一环境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年容量的大小除了同环境标准规定值和环境背景值有关外,还同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有关。若某污染物对环境的输入量为A(单位负荷量),经过一年以后,被净化的量为A?,(A?/A)×100%=K,K称为某污染物在某一环境中的年净化率。以浓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年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A=K(WS-B)。以重量单位表示的环境年容量的计算公式为:WA=K·M(WS-B)。年容量与绝对容量的关系为:WA=K·WQ。如某农田对隔的绝对容量为0.9ppm,农田对镉的年净化率为20%,其年容量则为0.9×20%=0.18ppm。按此污染负荷,该农田镉的积累浓度永远不会超过土壤标准规定的镉的最大容许值1ppm。

应用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并作为工农业规划的一种依据。任一环境,它的环境容量越大,可接纳的污染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如果超出环境容量就要采取措施,如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或者增加环境保护设施等。在工农业规划时,必须考虑环境容量,如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农药的施用等都应以不产生环境危害为原则。在应用环境容量参数来控制环境质量时,还应考虑污染物的特性。非积累性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气体等风吹即散,它们在环境中停留的时间很短,依据环境的绝对容量参数来控制这类的污染有重要意义,而年容量的意义却不大。如在某一工业区,许多烟囱排放二氧化硫,各自排放的浓度都没有超过排放标准的规定值,但合起来却大大超过该环境的绝对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制定以环境绝对容量为依据的区域环境排放标准,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才能保证该工业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积累性的污染物在环境中能产生长期的毒性效应。对这

类污染物,主要根据年容量这个参数来控制,使污染物的排放与环境的净化速率保持平衡。总之,污染物的排放,必须控制在环境的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之内,才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污染危害。

2.环境承载力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环境承载量就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这里人类系统主要指社会和经济系统,不包括环境系统赋予人类精神上和美学上的享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关心这一作用的极限值,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阑值。

实践表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又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就有一个限度,或者说,存在一个阈值。我们把这个阈值定义为环境承载力,确切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这里,"某一区域"是广义的,可以大到整个地球。

不难理解,当前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都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造成的。也就是说当人类社会发展活动对环境的作用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出了环境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抗干扰能力时,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就超出了环境承载力,从而造成了种种环境问题。因此,环境承载力可以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发活动与环境协调程度的一个判据。

特点:

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客观性体现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其环境承载力是客观的,是可以衡量和把握的;主观性表现在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及其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人类k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特别是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化方向。

区域性和时间性,地区不同或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可以不同。

指标体系:

环境承载力的衡量包括衡量的指标体系和衡量方法两部分内容。由于环境承载力必须能体现出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联系,所以环境承载力应是一个矢量。显然,表示这个量的指标体系必须从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上入手。

由此可见,在构造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时,首先要对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进行分类,然后再区别针对不同的行为类型给出不同的指标体系。比如,欲表达某个地区对发展工业的环境承载力时,其指标体系是一种,而欲表达其对发展农业的环境承载力时,其指标体系又是另一种;欲表达某个地区对发展工业城市的环境承载力时,其指标体系是一种,而欲表达其对发展风景旅游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其指标体系又是另一种。

然而,不论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可能属于哪一类型,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总是由以下三部分的指标所构成:

1)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生态状况等;

2)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如经济实力、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

3)污染承受能力类指标:如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能力,绿化状况等。

为了便于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我们用一个n维空间的矢量来表示环境承载力。对同一个地区而言,这一矢量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和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当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方向和大小相同时,这一矢量随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再具体地介绍一下环境承载力论的应用。

当我们要对人类社会行为作用方向相同的m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比较时,不妨设此m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为:Ej, j=1, 2, …, m

再设每个环境承载力由n个分量组成,即有:

Ej = ( E1j, E2j, …, Enj )

由于环境承载力的各个分量具有不同的量纲,因此,必须首先对其各个分量进行归一化处理。记归一化处理后的环境承载力为:

Ej = ( E1j, E2j, …, Enj)

其中 Eij = Eij /

这样,第j个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即可用此矢量的模来表示。这里,我们视每一分量的权都是一样的。若引入其权重后,则可以得到模的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对m个Ej , Ej 或的比较,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区来实施这一社会发展行为。

当我们要在同一个地区,对可能实施的社会经济发展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时,不妨可以设方案有r个,而对每个方案Pr,都相应地存在着可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SEEr, 环境承载力EBCr和该方案对环境所施加

的作用(环境载荷量)EBQr。于是,问题就归结为选择一个EBQ最接近于EBC且有最大的SEE的发展方案。

具体操作步骤可归纳为:

1)分别比较各个发展方案的环境载荷量EBQr和环境承载力EBCr,从而可将发展方案分为两类:

i 第一类,EBQr>EBCr,表示这些发展方案对环境的作用超出了环境承载力;

ii 第二类,EBQr < EBCr, 表示这些发展方案对环境的作用不超过环境承载力。

2) 将属于第一类的发展方案在发展目标不变的前提下逐个进行修正,再将这些修正方案的EBQ 和EBC进行比较,剔除EBQ》EBC的修正方案,将其余的修正方案并入第二类。

3)设最终属于第二类的发展方案有n个,由于这些方案对环境的作用均不超出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因此均为具备"协调性"的方案。因此,从中选出SEE最大的方案即为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优先方案。

自《增长的极限》发表以后,不断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人口压力已超出了环境超载力。人们根据当今的各种环境问题,对未来发表种种悲观的预测;另一方面,对人类未来表示乐观的分析也相当多。至少他们认为,历史总是要延续的,每代人总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当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之所以如此分歧,也正说明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关于环境超载能力有以下几种观点:

(1)完全从环境保护主义的立场出发看这个问题,会将一切"坏现象"如森林破坏、沙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视为环境超载能力被突破的表现,但如果接受这个观点,就会发现环境超载能力本身已成为一种没有多大意义的概念。

(2)另一类观点是将承载能力与所谓"短板效应"挂钩。认为制约人口进一步发展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资源或环境因素构成`了环境超载力的短板,应该将这些因素的承载极限视为承载能力的极限。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板"常常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如果水是一个地区的"短板",那么,通过发展节水技术,加强管理和建设水利工程,"短板"就会获得修补。至于资源一类"短板",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前因后果更明了其局部性和暂时性。

总结:环境承载力与环境规划关系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规划工作应在环境规划学的指导下进行,它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并克服单纯凭经验做规划、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托的弊端。环境规划不仅要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作出安排,还要以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对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提出最优方案。

环境规划的目标是协调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不破坏或少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换句话说,其目标是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制定经济发展的最优政策。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与人地系统

参考文章:

《区域发展规划的人地系统动力学基础》方创琳 <地学前缘〉2000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潘玉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

一、可持续发展(学生自学)

二、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

(一)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的墒变描述——耗散结构理论

简介: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普利高津(I.Pregogine)是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al theory)的创立者。《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曾不下10次提到普利高津的思想和他的理论。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所论述的思想,可能代表了下一次科学革命,它被誉为70年代科学院的“辉煌成就之一”。

解释:普利高津一直在从事关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当他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从平衡态推到近平衡态,再向远平衡态推进,终于发现,开放系统在达到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开始从稳定进入不稳定,通过涨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突然转变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由于这是一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有序结构,并且是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故称为耗散结构。因为这种开放系统能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内部相互作用自行产生组织性和相干性(自组织现象),有时又被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结构。[1]若作具体分析,耗散结构实际包

括两层含义:消耗或耗散、结构或有序,即为了维护这类组织,系统需要耗掉一定的能量。

热力学系统按其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区分为平衡态系统和非平衡态系统。一个孤立系统,初始时在各个部位的热力学参量可能具有不同的值,这些参量会随时间变化,最终将达到一种不变的状态(或叫定态),即是平衡态。“孤立系统一旦达到了平衡态,它就永远不会自发地离开这个态,除非外界影响强迫它这么做;而一旦有外界影响它就不再是孤立系统了。”[2]不但孤立系统有平衡态,开放系统也可能是平衡态。研究表明:“无论是孤立系统还是开放系统的平衡态都有两个重要的特征:⑴状态参量不再随时间变化,即达到定态。⑵在定态系统内部,不存在物理量的宏观流动如热流、粒子流等。凡是不具备以上任一条件的态,都叫做非平衡态。”[3]与孤立系统不同,开放系统的演化强烈地依赖于系统的外部条件,前者仅以平衡态作为自己的发展情景。这样,开放系统的非平衡态的发展就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和多种的可能性,成为普利高津研究的一个重点。

概念:耗散结构则是指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耗散运动形成的一种动态稳定的有序化结构,即由原来混浊无序的状态转变成一种在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论探讨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条件、相干行为和机制,探讨耗散结构的形成和生长的动力学,研究怎样通过“涨落”的作用使系统有序化以及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运用耗散结构的概念和范畴。

事例:生物和社会系统都是耗散结构。要吸收养料排出废物,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生存,一个城市需要输入食品、燃料、日用品或各种原料,要输出产品和排掉废弃物,才能存在下去,保持稳定的高度组织化的有序结构。因此耗散结构论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等等都能适用。

(二)人地协调共生的机制相应

反馈:把系统末端的某个或某些量用某种方法或途径送回始端,就叫反馈。反馈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如反馈电路、反馈信息、反馈意见等。

分类:一般地,可把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可对系统的某个功能起到增强的作用,负反馈则可对该功能起到削弱的作用。

正反馈:把系统末端的某个或某些量用某种方法或途径送回始端,从而使系统末端再次输出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强,就叫正反馈。通俗地说,正反馈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负反馈: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个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的趋势,他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定。例如:草原上的是草动物因为迁入而数量增加,植物则受到过渡啃食而减少,植物生产量减少以后,反过来抑制是草动物的数量。

人地协调共生的机制是建立人类活动系统内部和地理环境系统内部的因果正反馈关系网

作业:1、你如何理解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包括哪些基本状态?

3、简述人地关系状态的转换。

4、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地共生?

三、人地系统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复合生态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复合生态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复合生态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

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结构及物理结构为主线,以生物环境的协同共生及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及净化为特征,它是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包括年龄结构、智力结构和职业结构等,通过产业系统把它们组成高效的社会组织;经济子系统和物质的输入输出,产品的供需平衡以及资金积累速率与利润,是促进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这种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展规律。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1. 生产:即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

2. 生活:即为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

3. 还原:即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4. 信息传递:人类一方面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类还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操纵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按照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

1、人工性

2、脆弱性

3、可塑性

4、高产性

5、地带性

6、综合性

二、复合生态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

人类活动对复合生态系统的任何一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功能造成影响,都将干扰系统的运行机制及状态,进而破坏复合生态系统。当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即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 4个主要矛盾。

(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这也是一个矛盾。

第四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与积聚规模经济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城市环境功能区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又叫城市形态理论,城市的形态纷繁复杂,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城市内部由于土地利用形态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和地域结构。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地域结构越来越复杂,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也趋向紧密。当旧的结构无法承担人口膨胀带来的压力,产生交通拥塞、环境污染、住宅拥挤、电力和水供应紧张等问题,便会以一定的方式向外围扩展,形成新的空间结构。因此,城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世界各国已提出了多种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如西方的同心带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理论等,前苏联、东欧和中国提出的分散集团模式、多层向心城镇体系模式等。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才能因势利导地进行城市规划。

(二)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从环境与人类活动相和谐的角度来规划城市或区域的功能区,它与城市和区域的总体规划相匹配。环境功能区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划分的,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因而对区域内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产生一定限制和影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与集聚规模经济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说,以最小的土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环境投人费用,获得最大的环境经济效益。合理的地域结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各方面的费用。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

1.企业的集聚效应

2.功能区的邻近效应

3.城市设施间的协调效应

4.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

5.时间的经济效应

6.城市合理配置及对外联系效应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聚规模经济

所谓集聚规模经济是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济规模而变的一种经济现象。一般情况下,生产规模扩大的初期,导致平均成本下降;如果投入过多,其平均产出反而减少。因此,企业、工业区和城市存在一个合理规模问题。规模经济包括三种类型:①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对单个企业而言的。②布局规模经济,是指同一行业序列的一些企业的集聚。③城市化规模经济,是指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的集聚。

经济规模是指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力要素组合的不同层次和方式,形成不同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就其范围来说,可分为行业经济规模和企业经济规模。行业经济规模反映的是行业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经济规模则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不同行业、产品因其技术、市场容量等条件不同,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经济规模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如合成氨年产能力的最低规模要求是30万吨,轿车年产能力的最低规模要求是10万辆,等等。

一般来说,规模经济是以一定的经济规模为基础的。规模经济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M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M倍的产出。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

产规模扩大的幅度。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如轿车在年产10万辆的基础上,产量每增加10%,单车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这种生产成本随产品产量增加而降低的现象就是规模经济,或称递增的规模效益。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达不到企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绝对减少,这两种现象都称之为

规模不经济。

复习思考题:

1、判断题:

1)环境规划按规划期限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与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2)日本的环境规划多属于经济制约型的环境规划。(×)

3)俄罗斯的环境规划属于协调型的环境规划。(×)

4)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提出的。(√)

5)环境规划的核心理论是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生态系统。(√)

6)空间结构理论对城市环境规划的指导意义不大。(×)

7)功能区的邻近效应不属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

8)企业的集聚效应不属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

9)时间的经济效应属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

10)生产布局的调整不属于环境规划的对策措施。(×)

2、简论题

1)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是什么?

2)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 4个主要矛盾。

(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

(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

(3)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4)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的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目标是通过环境指标体系表征的,环境指标体系是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环境因素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整体反映。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拙上,运用数学方法,时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环境功能区是指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它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以及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较,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环境规划的重要工作是组织规划的实施,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追踪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环境规划的实施

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环境规划的目标

1、概念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它既体现了环境规划的战略意图,也为环境管理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管理依据。

环境规划目标应体现环境规划的根本宗旨,即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因此,环境规划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要恰如其分,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环境规划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才能使环境规划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为可能。

2、环境规划目标基本要求:

(1)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

(2)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协调、经济制约、环境制约)

(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

(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健康的社会、健康的人、合理的技术)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1)按管理层次(宏观目标、详细目标)

(2)按规划内容(质量目标、总量控制目标——消减目标)

(3)安规划性质(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目标)

(4)按时空

4、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2)技术力量分析(管理技术、污染防治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

(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现有的削减能力、潜在的削减能力)

(4)其他分析(公民素质、观念教育等)

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1、概念:

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进行环境规划定量与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总体。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规划指标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规划指标的名称;二是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

即经过调查登记、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据。环境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工作的基础,并运用于整个环境规划工作之中。

2、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5)适应性原则(6)选择性原则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目前,环境规划指标主要采用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其他指标的确定都是围绕完成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的。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前者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后者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人环境规划中。

(4)相关性指标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包容不了的。

看P-55 表3-1

第二节环境评价和预测

一、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它是制定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评价以了解区域环境的特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承载能力,并找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一)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

信息情报的收集分析不仅在编制规划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以调查规划或采取应变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于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

(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一般应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水体环境污染现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噪声污染现状和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区域相关的经济因素

主要是指与环境规划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时,需要考虑这些相关的经济发展状况。

(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 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

(三)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

1.污染源调查

了解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毒性,综合评价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作用,选出地区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2.监测项目的确定

在主要污染物地球化学性质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何类污染物为本区的监测项目

3.监测网点的布局

根据工、农业和城市各物质要素分布特点以及自然条件,规划合理的监测网占

4.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采集代表性样品,设计样品前处理方案测试,获得可靠数据:

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对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合理叠加,用作图方法显示评价区环境质量综合污染状况

6.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

计算各种疾病率(死亡率)与环境质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

7 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

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室内模拟实验,确定模式中的参数,建立符合评价区情况的计算模式。

8.环境预测研究

将未来工业设计数据、工业治理设计参数带人模式。研究随工业发展和“三废”治理,环境污染的未来变化趋势。

二、环境预测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环境预测的依据

1.环境规划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预先推测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年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所以这种环境预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作为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

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通过环境评价探索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为建立环境规划的预测或决策模型奠定基础。

3.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是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这种关系才能作出未来环境状况的科学预测。

4.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都是环境预测的依据资料,例如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型煤、煤气化、绿化和建污水处理厂等,都直接关系未来环境的状况,这些数据资料都是环境预测所不可缺少的。

(二)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

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是影响预测的重要因素。

3.突出重点

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环境预测涉及面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要注意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要求。(三)预测的类型

进行环境预测时,根据预测目的的不同,所采用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因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按预测目的可分为: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目标导向型(理想型)预测和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四)预测的主要内容

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规划期内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区域内人们的道德、思想、环境意识等各种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消费倾向和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基础、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等

方面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发展预测重点是人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和工业部门产值预测。

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

3、环境污染预测

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

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置、措施、方案以及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效果的预测;预测规划期内的环境保护总投资、投资比例、投资重点、投资期限和投资效益等。

5、生态环境预测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贮量、消耗量、地下水位等,城市绿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化趋势等;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农业耕地数量和质量,盐碱地的面积和分布,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分布;此外还包括区域内的森林、草原、沙漠等的面积、分布以及区域内的物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的变化趋势。(五)预测方法的选择

1 基本思路

(1)把握影响环境的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获取充足的信息。

(2)寻求合适的表征环境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式和(或)了解预测对象的专家系统。

(3)对预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取决于规划人员的素质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2.常用预测方法选择

(1)定性预测技术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某种意义上跟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定量预测有时相当复杂,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只要能够获取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一些有用信息,便可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预测工作。由于环境规划是要达到合理投资、使用与支配环境保护资金的目的,所以应尽可能使预测定量化。但这类技术方法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分析复杂、交叉和宏观问题十分有效。如专家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列表定性直观预测等。

(2) 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技术以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动态仿真和统计学为基础,对于定量分析环境演变,描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关关系比较有效。

六)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找出主要环境间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由此规定环境规划的对象、任务和指标。预测的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下述内容:

1. 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规划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供求矛盾,并对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确定环境规划区功能的重要依据。

2. 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

明确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地域或受污染的环境介质。明确大气、水体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指出其与功能要求的差距,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必要时,可定量给出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等,以此加强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和说服力。

3. 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指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或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一旦发生会造成全球或区域性危害甚至灾难。另一类是指偶然的或意外发生的事故对环境或人群安全和健康的危害。

第三节环境功能区划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与目的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二)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水体的自净过程: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 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 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 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本科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题库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本科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题库一、单选题(共50题,70.0分) 1、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法规是()。 A.环境保护法 B.海洋环境保护法 C.大气污染防治法 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标准答案:D 2、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中国 标准答案:D 3、提出“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的国际环境宣言是( )?。 A.1970年《东京宣言》 B.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 C.1982年《内罗毕宣言》 D.1992年《里约宣言》 标准答案:B 4、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环境基准 标准答案:A 5、一般说来,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 A.自然资源 B.废弃物 C.商品 D.环境质量 标准答案:A 6、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1)、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2)、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3)的大小排序为()。

A.(1)>(2)>(3) B.(3)>(2)>(1) C.(2)>(3)>(1) 标准答案:A 7、现行中国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标准答案:B 8、一般而言,环境权是指()。 A.法院有审理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权利 B.国家有管理环境的权利 C.公民享有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D.企业在获得排污许可后,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 标准答案:C 9、发布限制治理企业名单的部门是()。 A.城市政府 B.发改委 C.环保局 D.监察部门 标准答案:A 1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下列属于环境协调共生的熵变类型是()。 A.dS<0 B.dS>0 C.dS=0 D.不确定 标准答案:A 11、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 A.缓冲区 B.实验区 C.核心区 D.外围保护地带 标准答案:C 12、环境管理的核心的管理对象是()。

环境管理学考试资料

当今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区域环境质量的下降,温室效应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区的扩展、自然资源的耗竭、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减少、固体有害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堆弃 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错误的发展观(将发展观实际上作为增长观且仅仅是经济增长观导致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不协调) 2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缺乏人与生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道德准则) 3不正确的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和要素是无价值的) 4不正确的科学观(认为认识、改造、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提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是好技术)5错误的消费观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全过程控制原则、双赢原则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规划和协调原则 环境管理对象和手段分别包括哪些? 对象: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企业行为、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公众行为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简述三种生产理论 环境生产: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 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换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 三种生产理论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一)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 (二)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三)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四)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 (五)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简述界面活动控制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概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共同部分或联系渠道 特征:界面只存在于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界面是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通道,它是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所共有的 一般说来,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作为环境系统要素的自然资源,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表征环境状态的环境质量。而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则是商品,而三种生产之间的共同界面则是废弃物。 简述冲突协同论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冲突: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面对同一个有限的利益目标,追求的各方都想以最小的支出

环境规划与管理

高纲1243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8528 环境规划与管理 河海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以及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技术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政策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下,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共分11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类型。分析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了与环境规划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可持续理论、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环境政策学理论,分析了上述理论与环境规划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论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标、指标体系及其类型;提出了环境评价和预测的内容与方法,以及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的目的、依据和内容;分析了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第四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方法”,阐述了环境预测与社会经济预测、大气污染预测、水污染预测、固体废物与噪声污染预测的常用方法;阐述了经济环境评价、社会环境评价与战略环境评价的常用方法;介绍了单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第五章为“水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四种技术措施;阐述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第六章为“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与类型、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原理;提出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合防治。第七章为“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原则、内容、程序;提出了土地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的管理措施;研究了基本农田、林地资源、草地资源、湿地资源的规划类型与管理措施。第八章为“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介绍了固体废物的种类、危害和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技术路线。第九章为“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介绍了城市、开发区、社区、工业企业及生态园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规划的编制程序及规划的管理途径和方法。第十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中和决策与公众参与”,阐述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公众参与者类型及公众参与的具体措施。第十一章为“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论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与相关技术的关系、发展趋势;研究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设计。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含题目和答案)【重点修改版】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1 P.19 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管理是对损害人类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特别是损害大气、水和陆地外貌的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环境管理的内涵是规范和限制人类的观念和行为。 2 P.19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规划管理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作出的具体规定,是一种带有指令性的环境保护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3 P.19 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答: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 P.19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答: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文化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只有转变了过去那种视环境为征服对象的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环境文化的建设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一项长期的根本的任务。人类的社会行为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这三种行为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调整人类社会行为,提倡环境友好型行为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5 P.19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答: 1 环境规划的内容 (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环境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环境规划的实施。 (2)流域水环境规划:包括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等。 (3)城市环境规划: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规划管理、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 (4)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城市生态规划、生态产业园规划、生态规划方法等。 2 环境管理的内容 (1)环境管理模式:包括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环境管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学 一、选择 1、环境日:6月5日 2、BOD:生化需氧量 3、COD:化学需氧量 二、填空 1、环境管理的分类: (1)从范围划分:1)资源管理;2)区域环境管理; 3)专业环境管理 (2) 从性质划分:1)环境规划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 3)环境技术管理 2、环境管理三大基本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政策; (2)“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3)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3、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4、“三同时”制度 5、三种生产理论:物资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 6、环境监察分类:事前监察;事中监察;事后监察 7、环境监察依据:法律依据;标准依据;事实依据 8、限期治理对象: (1)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 (2)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 9、环境保护法概念 三、名词解释 1、环境管理学:以缓解管理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 理的一般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 2、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 行为。通过全面规划和有效监督,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 标。 3、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 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环境政策:是国家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所规定 的行为准则。 5、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基础,由排 污单位的申报登记、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许可证的申请和审批颁发、执行情况 的监督检查四部组成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 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环境的开发利用之前,对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各种规划方案 或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和建成后将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拟采用的防 范措施和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和估计。 7、“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083021)研究生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2.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未来全球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高度责任感,在“知识”、 “能力”、“道德”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新世纪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级专业人才。 3.具备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 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学术动态;具备独立从事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更加具有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 4.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 阅读专业书籍查阅文献并撰写论文,博士生应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听说读写。 二、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是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组成专业之一,该学科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单位之一,是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的专业方向之一。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建立了“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并与美国耶鲁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研究方向 ●环境系统工程 ●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 ●区域及城乡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 ●环境模拟与区域污染控制 ●环境风险评价及管理

社区环境规划

社区环境规划——农大家属院一区 摘要:本文在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一区的环境规划设计,提出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与人文结合的新思路,新理念。 关键词:绿化人性化住宅公园化 一、概况 地块的位置和现状:该社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农业路交叉口,河南农业大学东门对面。小区总用地面积约63666平方米。(图一,用地分析) 二、规划构思 由于该社区位于郑州市市区,是河南农业大学家属院第一生活区。社区内以老教师为主,而且现在由于我们河南农业大学已经在龙

子湖设有新校区,部分教职工(多数年轻的教职工),都搬去新校区。小区内新旧房子格局、样式都不一样,但是每个单元之间都种有绿色植物,形成了主要绿化带(图一中可以看出,每个单元都会有密密麻麻的绿色植物) 由于小区建设时间较长,将小区划分不同的组团,赋予各组团不同的景观主题,突出“住宅公园化”思想;营造休闲式的生活空间。创造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方便、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设计具有时代特色的精品生活小区。大致可分为,居民楼区,公共娱乐设施区以及幼儿园文教区。 小区设有幼儿园,给居民提供方便,节约时间,同时,也保证了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小区内交通相对安全,人流量、车流量相对较少。紧挨着社区,有农大附小,农大附中,也是非常便利的条件。 三、公共娱乐设施 下面以三个主要设施为例,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讲解、分析。 考虑到该社区以退休教职工居多,而且现已有新校区,老校区这边也有桃李园大酒店,所以前段时间把社区入口农大招待所拆除,改成一个供社区人们休闲娱乐的小型公园。(图二,小型公园)

该公园中心是一圆形广场,为现在流行的广场舞服务;还有供人们休息的长廊、靠椅;一些老少皆宜的锻炼身体的设施;设计合理的停车位;以及环绕公园一周的绿色植物,有绿草,大叶黄杨、紫薇、丁香等。 公园的尽头是一个门球场,这个可以说是给老年人提供的一个很不错的设施。调查期间,问一位老奶奶,她说他们每天都会过来玩,很多人。那天下着小雨,虽然没那么多人,但他们淋着雨依然玩得很开心。 门球场后面是一个离职教职工活动中心。又一个为社区教职工提供的主要设施。下雨天,楼下成了主要娱乐场地。(图三,活动中心 一角)

环境管理学复习资料

1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人们依据各种信息,对全社会的环境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监督、调节和评价,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整合,以达到特定的管理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之总和。2共赢原理是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3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4环境绩效管理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环境管理方法。 5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指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 6环境统计是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包括为了取得环境统计资料而进行的设计、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 7环境绩效管理就是以改善和提高各种组织的环境绩效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8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9生态需水是指为了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所需的水量。 10三种生产理论人与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本质上是一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自称的复杂巨系统,在物质运动的基础层次上,它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物资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 11环境管理的主体?(1)政府(2)企业(3)公众和非政府组织 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持续性原则(2)公平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13环境监测类型?(1)常规监测(包括环境要素监测和污染源监测)(2)特殊目的的监测(包括研究性、事故和仲裁监测) 14环境信息的特点?(1)时空性(2)综合性(3)连续性(4)随机性 14城市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的内容?(1)排污申报(2)总量审核(3)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15环境绩效评估的方法?(1)基于ISO14031标准的环境绩效评价方法(2)企业环境绩效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16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1)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2)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的,合理调配土地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3)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为墓地,综合运用政策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下转移 17环境管理的内容?(1)按管理领域划分,所谓管理领域,是指环境管理行动要落实到的地方,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的什么地方、人类活动中的什么方面(2)按环境物质流划分:①自然资源环境管理②产业环境管理③废弃物环境管理④区域环境管理 18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和特点?概念:环境管理学是以环境管理的实践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研究环境管理的一半规律、特点和方法学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特点:(1)环境管理学是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2)它是综合性科学(3)它是正在发展的科学 19人与环境和谐的五种环境需求?(1)适应生存(2)环境安全(3)环境健康(4)环境舒适(5)环境欣赏 20环境管理实证方法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实地研究方法、无干扰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21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083021)研究生

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083021)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2.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未来全球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高度责任感,在“知识”、 “能力”、“道德”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新世纪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级专业人才。 3.具备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 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学术动态;具备独立从事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更加具有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 4.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 阅读专业书籍查阅文献并撰写论文,博士生应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听说读写。 二、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是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组成专业之一,该学科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单位之一,是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的专业方向之一。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建立了“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并与美国耶鲁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研究方向 ●环境系统工程 ●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 ●区域及城乡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 ●环境模拟与区域污染控制 ●环境风险评价及管理

关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探讨

关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08T17:46:05.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王枫 [导读]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江苏省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扬招商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需要进行环境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以便科学的进行环境管理。当前世界各国区域开发过程来看,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木发展目标,追求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普遍趋势。开发区的环境规划属于区域环境规划的范围,是一种城市化的环境规划,搞好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是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是开发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开发区;规划设计;环境保护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各种类型的开发区遍布我国的主要工业城市,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当地经济提供着新的发展契机。开发区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和特点的区域。实践证明,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结构重建等重大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会极大地改变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进行开发区环境规划工作,是实现开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工作,也是开发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环境规划与开发区规划的关系 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是协调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是为保护开发区的环境质量,根据一定目标所拟定的规划。其原则有:与开发区规划协调.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开发区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充分利用绿化系统和水体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开发区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组合体。具有稳定的生态圈和环境容量.一旦开发区形成的污染物破坏了它的稳定结构并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一定的环境问题。由此可见.开发区规划和环境规划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绿化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控,实现经济与环境、政策法规与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区域分异三个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将软件规划与硬件的生态工程设计结合起来,真正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从而产生较完善的开发区规划和环境保护方案。从整体上谋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在最大限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逸、舒畅的生活环境。 二、开发区规划设计 1、论证选址。开发区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区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开发区能否迅速而经济的起步与发展.而且对所在区域环境及自身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开发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从区域环境来看,开发区建设使原有的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环境,改变了城市结构形态和城市环境。如果选址不当,一方面可能会受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发区投资环境差,就会污染城市环境,开发区本身就成为城市的污染源。因此,开发区的选址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资金使用、交通条件、生产发展、城市结构、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综合平衡,以防仅考虑开发区起步时用地、交通等投资大小、经济效益多少,而草率划定开发区的地理位置。 2、布局规划。开发区布局规划是按功能要求将开发区中各项内容进行用地布局,组成~个相互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开发区内容很广泛,大致分为:为生产、科研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生产服务;为生产服务以获取和推广新技术为目的的各类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符合开发引进条件的工业项目及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设施配套的职工住宅、外商住宅等生活居住;商场、宾馆、购物中心等办公事业、银行等金融贸易、各涉外机构等行政管理、文化宫等文化娱乐设施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如何规划设计不同内容的用地,是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为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绿化规划。净化空气,削弱噪声,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是绿化在开发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中的基本作用。开发区绿化规划就是充分使当地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建设转化成除了提供居民生活、景观等功能外,还承担环保的绿化作用,提高和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 三、开发区环境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协调好开发区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环境管理中的两个不同层面,是两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服务于区域开发环境管理的工作。区别在于:环规的研究对象是规划方案与措施,环评的研究对象是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环规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可操作的优化方案和措施,而环评则主要是为环保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和政府决策服务,以及为区域环规的制订与调整提供依据。两者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两者也有联系,环评可以说是区域环境规划的规划手段和依据,而环规又为今后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指导。因此,在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先进行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然后再进行开发区环境规划,而在完成开发区环规之后,还应进行开发区环评,对环规作出进一步调整,以确保环规的可行性。所以,在开发区环境管理中,应注意协调好环规与环评的关系,使二者共同为实现开发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服务。 2、应在开发区环境规划中体现生态城市的思想。开发区其实也是一种城市化的环境规划,其建设与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在其环境规划中还应引进城市生态理论,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进行规划。开发区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自律的人工生态系统,与开发区外围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开发区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开发区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创造的,其自然净化能力一般是有限的,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定向改造,主要是靠人去强化和调节,因此,在开发区环境规划中,必须根据区域的调节能力及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薄弱环节,结合国家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生态方面的要求,做好开发区生态规划。 3、环境规划实施应该注意环境规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施。在实施中应注意:(1)保证实施规划的资金来源;(2)完善开发区环境管理制度(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引进工业项目的管理、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的管理、污染源的治理管理等),建立开发区环境管理机构,强化开发区环境管理;(3)把环境规划目标纳入到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指标中去,把重要的环境工程项目列入计划部门的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中,保证环保资金的落实;(4)制定环境监测制度规划,加强科研监测管理工作,以便及时掌握环境状况,调整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开发区已经由传统的经济开发区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造和转型,逐渐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产业园等开发区建设必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开展开发区环境规划更具有现实意义。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题

1.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同步发展方针。 3.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4.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归纳为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6.“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8.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 提出管理的14原则:1.劳动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酬报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9.管理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为防治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根据控制点位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分为预先、过程、事后控制 3.根据实施控制的来源分正式组织、群体、自我控制 4.根据控制信息的性质分反馈、前馈控制 5.根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分直接、间接控制。 12控制原则 1.控制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从总体上看,它既包括对人的控制,也包括对物的控制,这就增加了控制的复杂。 2.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1.公众参与原则2.系统控制原则 3.一致与比较原则 4.预防性原则 5.例外与重点原则 6.灵活性原则 7.经济合理原则 8.反馈原则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复习内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P1 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狭义) 2.中国环境管理的任务P14-16[(四)为目的,非任务]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为:转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进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求。(一)转变环境观念;(二)调整环境行为;(三)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 3.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P17-25 一、政府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 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社会行为主体中,政府是整个社会行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它是各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和发言人。政府能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环境管理其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发展战略,设置必要的专门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制度,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开展环境教育,以及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中,参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等。 (二) 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 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好的开端。 第二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公众能否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决策和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最根本和决定性的意义。 第三是政府决策的法制化。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二、企业 (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企业 对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一词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经营”的含义。从环境经营角度看,企业

环境管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而言的一种管理活动。 C、次生环境问题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属于审批-阶段,第三阶段属于审批阶段。 A、竣工验收 B、施工 3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B B、地方政府 4、一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废物进口项目环境管理的最大区别在 于后者的审批权 归 国家环保总局 5、环境影响评价 是建设项目施工 审批的一项管理 制度,因此要在建 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阶段。B、完成 6、环境总是相对 于某个而言的,因 此说环境是一个 概念。 A、主体D、相 对 7、环保部门在海 洋建设项目管理 方面具有权。C监 督 8“以新带老”的 原则就是以新建 项目管理带动老 污染治理 9、具有中国特色 的环境政策是。C 强化管理 10、推动环境保 护事业的直接动 力是国家政府,而 根本动力是。A社 会公众 11、环境管理的 核心是对的管 理。B人 12中国的领海宽 度为。() C、12海里 13城市环境综合 整治定量考核制 度是考核() D、市政府 14在环境民事诉 讼中,举证责任原

则应为( ) B、举证责任倒置15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的规定是( ) C、归国家所有14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 ) C、水行政主管部门 14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法规是( )。 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8一般说来,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 C、商品19、一般而言, 环境权是指() C、公民享有在优 美、舒适的环境中 生活的权利 20、提出“人类 有权在能够过尊 严和福利生活的 环境中,享有自 由、平等和良好生 活条件的基本权 利”的国际环境宣 言是() B、1972《斯德 可尔摩宣言》 21、环境影响评 价制度体现了生 态学基本规律中 的() A、“物物相关” 律 22、一般说来, 三种生产的共同 界面是() B、废弃物 23、“将收集到 的审核证据与审 核准则进行比较 所得到的评价结 果”是() B、审核发现 24、《水质值 的测定—玻璃电 极法》6920-86 是() C、国家环境监测 方法标准 25、环境管理对 象是() D、人类的社会行 为 26、环境法律关 系的客体一般包 括()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复习提纲 ——1/2/3/4/8章(LL部分) 1.环境管理的里程碑事件 a)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 春天》,该书通过对污染物迁移、变化特别是滥用杀虫剂DDT后果的描写, 向人们阐述了海洋、天空、河流、土壤、动物、植物和人类之间的密切 关系。 b)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分析了世界人口、 工业发展、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五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 以当时的人口与工业增长发展下去,世界将面临“崩溃”,解决问题的方 法是限制增长即“零增长”。 c)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这是第一个 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性会议。该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文件,《宣言》将会议形成的共同看法和制定的共同原则加以总结,提出 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初步构筑起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理 论的总体框架。 d)1974年,在墨西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 召开的资源利用、环境与发展战略方针专题讨论会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①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得到满足;②要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又不能 超出生物圈的容许极限;③协调这两个目标的方法即环境管理。 e)1983年第38届联大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or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WCED)。次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出任该委员会主席,并以 “持续发展”为纲领,制定“全球的变革日程”。 f)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 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给出了如下定义,“人类有能力使 发展持续下去,也能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 需要的能力”。 g)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把环 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与

环境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要素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这是获取环境管理基础数据的基础性工作。 2、环境监测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检测对象的综合与监测手段的综合)和时序性 3、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社会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指定的标准。 4、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注、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二级(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地方标准要严于并且高于国家标准);两种执行规定(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5、环境统计: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统计数字资料;二是统计分析报告。 6、环境评价模型:就是通过一些定量化的指标来反映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对人类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并将这些定量化的指标利用数学手段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定量评价和反映环境的优劣和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程度,并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7、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对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作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社会活动和行为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进行的科学决策活动。 8、环境规划模型:就是在环境模型、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一些反映人类社会未来活动和行为的强度、性质的定量化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 9、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的研究和工作上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以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意识。 10、区域:是指其面积必须有一定的大小,同时其自然环境还必须能够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11、生态城市:是在20 世纪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来的,其概念是指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 12、生态需水:是指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们在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时必须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保证其需水量。 13、废弃物:或称环境废弃物,是指人类将从自然环境中开采出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与过程结束后产生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 14、土地的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部分,它是由土壤,岩石及其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15、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价值部分 16、森林资源的概念: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外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17、环保投资的概念:环境保护投资是指社会各有关投资主体从社会的积累资金和各种补偿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数量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 18 全球环境问题的概念: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个以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换问题。 19、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有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0、核心区的概念:核心区是自然保护区内最重要的区域,是未受到人类干扰或紧受到最低限度干扰的,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性,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做好的地方以及珍稀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 22、缓冲区的概念:缓冲区一般位于核心区的外围,可以包括一部分原生行动额生态系统和由演替类型所占据的次生生态系统,也可以包括一些人工生态系统。 23、实验区的概念:实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外围,包括部分原生或次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荒山,荒地等,也包括传统利用区和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区,它的地域范围一般较 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