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黔之驴翻译[1]

黔之驴翻译[1]

黔之驴翻译[1]
黔之驴翻译[1]

《黔之驴》

翻译:

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位爱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到黔地。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神物。(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本领似的。(老虎)渐渐地听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

主题: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写作特点:

1、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2、运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写虎来衬托驴的特点。

3、语言精练传神。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形象。

形象:

驴:愚蠢无能、徒有其表、外强中干

虎:机智、勇敢

从《黔之驴》中演化出来的成语,并用这些成语写一段话:

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貌似庞然大物的恐怖组织,施展出黔驴之技,四处搞枪杀、绑架、劫机等恐怖活动。在这些恐怖活动难以得逞之后,恐怖分子又丧心病狂地搞自杀性爆炸,可见其黔驴技穷。启示【心得】:

1、从驴的角度谈给人的启示是:做人不仅要有真才实学,策略上还要注意韬光养晦,切莫锋芒毕露。不要过早暴露自己本领。要懂得谦虚谨慎。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2、从老虎的角度给人的启示是:处事小心、谨慎,善于细心观察、思考,对于新鲜事物,要敢于尝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学习《黔之驴》的现实意义:

1、做人要学习真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只会像那头驴一样。

2、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

1

文言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 周敦颐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被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当然人很多了。 《礼记》一则 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精美可口的鱼、肉,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好到极点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妙处。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不足,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有迷惑不解之处。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会从自身找原因;知道有困惑,然后自己才会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尚书·兑命篇》说:“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这种情况的吧? 赵普 《宋史》 原文: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

狼和黔之驴_翻译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年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二)

16.从 吾从而师之。 译: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我对她已经失恩断义,当然不能答应你。 弟走从军阿姨死。 译:小弟参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 樊哙从良坐。 译:樊哙就挨着良坐下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沛公第二天让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译:迎亲的随从人员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来到郡府门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 译:在这时候,合纵解散,盟约失效,争着割地去贿赂国。 17.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懂得自己又懂得对方,打一百次仗都不会失败。 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译:有个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计遭受四次水灾,竟能没被烧毁,大概有神灵保护吧。 且燕,处革灭殆尽之际。 译:况且燕国和国是处在国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 18.当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译:在阁子前面又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周围砌上一道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译:估计大王的军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项王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译: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也不能把它攻开。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不惜肝脑涂地,死后也要结草报恩。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人的君主手握国家重权,统治着广大的天地。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译:我知道欺骗大王应得死罪。 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译: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译:不久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接你回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倘若和国较量,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出来。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译:准备献给官府,但又担忧恐怕不合心意。 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地,臣请往如楚。” 译:仪知道后,就说:“用我一个仪就能抵一带地方,还是请让我到楚国去吧。” 19.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译:长安西面的太白山阻绝了入蜀的道路,仅有一条鸟飞的路线。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蠢。

《黔之驴》原文注释翻译练习

黔qián之驴 唐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选自《三戒》 1.黔无驴,有好hào事者船载zài以入。 者:……的人,……的地方。好事者,爱多事的人。船:用船(名词作状语修饰“载”)载以入:完整的结构是“载之以入”省略“之”,之,代词代“驴”。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译:黔地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至,到。则,却。放之山下:省略了“于”正常语序为“放之于山下” 译:(驴)运到(后)却没有用处,把它放在山下。 3.虎见之,庞páng然大物也,以为神。 之:代词,代驴。……也:肯定句固定的句式,译为“原来是……”。庞然,巨大的样子。以为神,完整句应该是“以之为神”。以,把。为,当作,作为。 @ 译: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一种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了神物。 4.蔽bì林间窥kuī之,稍出近之,慭yìn慭然,莫相知。 蔽,躲蔽。窥,偷看。稍,渐渐。近,接近。……然:……的样子。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即为“莫之知”,不知道它(有什么本领) 译:(老虎)躲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看驴,渐渐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5.他日,驴一鸣,虎大骇hài,远遁dùn,以为且噬shì己也,甚恐。 他日,有一天。大骇,非常害怕。远遁,逃到远处。以为,认为。且,将要。噬,咬。己,自己。也,肯定句句末的语气判断。甚恐,十分害怕。 译:有一天,驴一叫,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然而。觉,觉得。能,本领。者,表示揣度的语气,不译。 译:然而(老虎)来来回回的看驴子,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 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bó]。 益,日益,逐渐。习,熟悉。其,代词,代它的,指驴的。声,叫声。近,接近。出,出现。终,始终。搏,扑击。 译:老虎逐渐熟悉驴的叫声。又接近它,在它的前后出现,始终不敢扑击驴。 8.稍近益狎xiá,荡倚yǐ冲冒,驴不胜shèng怒,蹄之。 稍,渐渐。近。接近。益,更加。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句中译“随便”。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冒,冒犯。不胜,禁不住。蹄,用蹄子踢,名词用作动词。 译:渐渐接近它更加随便,碰一碰,靠一靠,撞一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怒了,用蹄子踢它。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因为。喜,高兴。计,盘算。之,代词,代这件事情。技,本领。止,只,仅仅。耳,罢了。(虎因喜=虎因之喜因,因为之,代词,代这件事。喜,高兴) 译:老虎因此高兴。(心里)盘算着这件事,心想:“(驴)的本领仅仅是这样罢了。” 10.因跳踉liáng大hǎn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翻译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一九,作者柳宗元。与《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都是柳宗元《三戒》的文章,而《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黔之驴柳宗元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关于《黔之驴》主题思想的不同认识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见实词解释 常见的有: 安、卑、备、被,鄙、毕、薄、踣、步、察、策.长.尝、朝、彻、称.诚.惩、驰、出.辞.次,从、错、达、旦、箪,当、道、得、等,敌,吊,度,端,定、毒、恶、发,凡,伐、犯、方、分,菲、奉、否,夫,扶.拂,福,富,负、赋、覆、更、苟,故、顾、固、观、光,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部分列举:(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被坚执锐)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doc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各位知心的朋友们随我一起来看看这篇美文吧!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字词解释: 【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且,将。噬,咬

《黔之驴》原文及作品原文及译文

《黔之驴》原文及作品赏析 原文 黔之驴(1) 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蔽林间窥之(7)。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虎因(24)喜,计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阚(28),断其喉,尽其肉,乃(29)去(30)。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来源 选自《柳河东集》。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后来称贵州省为黔。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鉴赏 《黔之驴》是我国一篇著名的古典寓言。开头是这样写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作者首先从故事发生的地区环境写起。“黔”,是唐代当时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又叫黔中道,包括今天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和贵州北部一带。这一带有什么特点呢?“无驴”,从来没有过驴子。这一特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一特点,就不会出现后面老虎被驴一时迷惑的情节,因此也就不会发生后面这样的故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有一个没事找事的人用船运去了一头驴。这一句紧紧承接着“黔无驴”三个字而来,交代了寓言中的主要角色驴的来历——原来它是一个外来户。“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运到以后,派不上什么用场,就把它放养到山脚下。这两句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说运驴的人是一个“好事者”,而且也很巧妙地把这个“好事者”一笔撇开——因为他同后面的情节没有关系——从而为下文集中描写寓言中的主要角色准备了方便条件。 随着驴被“放山下”,到了一个具体的地方,寓言中的另一角色虎的出场就很自然了: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这一段主要写虎见到驴以后的心理状态。“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老虎看到这个又高又大的家伙,以为是什么神物。这是虎对驴的最初印象和认识。由于寓言一开头就交代了“黔无驴”,谁也没有见过,因此老虎少见多怪,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很自然的。于是,“蔽林间窥之”,它就躲藏到树林里,偷偷地盯着驴子。这里,一个“蔽”字,充分写出了老虎在“以为神”的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害怕

初中文言文翻译黔之驴

初中文言文翻译《黔之驴》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翻译】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下。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听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老虎渐渐又靠近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

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一下跳跃过去,大声怒吼,咬断了驴子的喉管,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走了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翻译】黔地没有驴子,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放在山下。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

初中语文文言文《黔之驴》练习(含答案)

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 ) 远遁. (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 以为且噬. 己也( ) 慭慭..然( ) 虎大骇.( ) 荡倚.( )冲冒 益狎.( ) 大阚. ( ) qián hào pang dùn kuī xiá liàng shì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巨大的样子 ) 憖憖..然(小心谨慎 ) 他.日(另外 ) 虎大骇. ( 害怕 ) 益.习其声( 渐渐 ) 驴不胜.怒( 忍受 ) 计.之曰( 考虑 ) 技. 止此耳(本领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用船 ) 至则无可用(则: 却 ) 稍出近之(稍: ) 虎大骇,远遁(遁:逃走) 以为且噬已也(且: 将 ) 益习其声(益: ) 益狎(狎: 亲近而不庄重 ) 技止此耳(止: ) 乃去(乃: 才 ) 蔽林间窥.之( 偷看 ) 以为且噬.己也( 咬 ) 蹄. 之( 用蹄子踢 ) 三、一词多义 ① 然: A.庞然大物( ) B.然往来视之( ) ② 因: A.虎因喜( ) B.因跳踉大阚( ) ③ 去: A.乃去( ) B.西蜀之去南海( ) ④ 耳: A.技止此耳( ) B.无丝竹之乱耳( ) (5)以为: A.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 B.以为且噬己也( ) (6)之: A.黔之驴 ( ) B. 虎见之 ( ) 8、⑴……的样子;然而⑵于是;于是⑶离开;距离⑷罢了;耳朵 四、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宠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⑶驴不胜怒,蹄之 ⑷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蔽林间窥之 ⑴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⑵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 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⑷于是跳起来大 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五、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 、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C 、“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D 、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2、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C 、虎因喜,计之曰 D 、稍出近之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 为《柳河东集》。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字词解释: 【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且,将。噬,咬 【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荡,碰撞。倚,倚靠。冲,冲击。冒,冒犯。 【17】不胜怒:非常恼怒。不胜,不禁、不能承受。 【18】蹄:踢。 【19】计之:盘算这件事。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0】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耳,相当于“罢了”。 【21】跳踉(láng):跳跃。 【22】?(hǎn):虎怒吼。 【23】去:离开。

文言文带翻译 有字词解释

1.狼 作者: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黔之驴(翻译答案)

31、黔( qián )之驴(答案) 选自【唐】柳宗元(人名)的《柳河东集》 一、字词解释与句子翻译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①好:喜欢 ②船:用船(名词做状语)★③入:进入 ★译句: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①至:到☆②之:代词,它,指驴 译句: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 kuī)之。 ☆①之:代词,它,指驴,②庞然:巨大的样子 ③以:认为★④为:是⑤蔽:隐藏 ⑥窥:偷看☆⑦之:代词,它,指驴 ★译句: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认为它是神物。(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 4.稍出近之,慭(yìn)慭然,莫相知。①稍:渐渐 ②近:接近(形容词做动词)☆③之:代词,它,指驴 ④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⑤知:了解,知道 译句:(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5.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hài),远遁(dùn);①大:非常 ②骇:惊恐,害怕☆③远:距离远④遁:逃跑 译句:一天,驴子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顿时远远地逃跑; 6. 以为且噬(shì)已也,甚恐。①以:认为★②为:认为 ☆③且:将要☆④噬:咬⑤甚:非常⑥恐:惊恐,害怕 译句: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7.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①然:然而,但是②视:观察,看 ☆③之:代词,它,指驴★★④异:特殊的⑤能:本领 ★译句: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8.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①益:渐渐☆②习:熟悉 ☆③其:代词,它的,指驴的④搏:搏击 译句:渐渐地熟悉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 (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9. 稍近,益狎( xiá ),荡倚冲冒。①稍:渐渐,★②益:更加 ☆③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④荡:碰擦 ⑤倚:倚靠⑥冲:冲撞⑦冒:冒犯 译句:渐渐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加随便,碰擦、倚靠、冲撞、冒犯(它) 10. 驴不胜怒,蹄之。★★①胜:能承受,忍得住 ★★②蹄:用蹄踢(名词做动词)☆③之:代词,它,指老虎★★译句: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11. 虎因喜,计之曰,①因:于是★★②计:盘算 ☆③之: 代词,指这件事 ★译句:老虎于是高兴(起来),盘算这件事道: 12. “技止此耳!”①技:本领 ☆②止:只③耳:罢了 ☆译句:“(驴子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 13. 因跳踉(liáng)大 (hán),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跳踉:跳跃② :吼叫 ☆③其:代词,它的,指驴的★④尽:吃完★⑤去:离开 译句: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和译文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和译文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欢】多事的人用船装运【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运到后却没有可以使用的地方(处所),(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是个庞大的动物,以为是神奇的东西,隐蔽在树林中间偷看【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知道【了解】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非常】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遁逃】;以为是(驴子)将要咬【吞噬】自己,非常恐惧【很惊恐】。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看】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的】本领【能耐】(似的);渐渐地熟悉【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出没(在它的)前前后后【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终归

【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靠近,(态度)更为【更加】态度亲近而不尊重【随便】,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驴不能承受愤怒【禁不住发怒】【非常愤怒】,用蹄子踢它【老虎】。老虎就欣喜【喜悦、高兴】了,盘算这件事,(心想)道:“(驴子的)技艺【本领】只不过【只是】如此【这样】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它的【驴的】喉咙,吃尽【光、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资料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 柳宗元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者:……的人,……的地方。好事者,爱多事的人。船:用船(名词作状语修饰“载”)载以入:完整的结构是“载之以入”省略“之”,之,代词代“驴”。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译:黔地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至,到。则,却。放之山下:省略了“于”正常语序为“放之于山下”译:(驴)运到(后)却没有用处,把它放在山下。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之:代词,代驴。……也:肯定句固定的句式,译为“原来是……”。庞然,巨大的样子。以为神,完整句应该是“以之为神”。以,把。为,当作,作为。 译: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一种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了神物。 4.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蔽,躲蔽。窥,偷看。稍,渐渐。近,接近。……然:……的样子。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即为“莫之知”,不知道它(有什么本领) 译:(老虎)躲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看驴,渐渐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5.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他日,有一天。大骇,非常害怕。远遁,逃到远处。以为,认为。且,将要。噬,咬。己,自己。也,肯定句句末的语气判断。甚恐,十分害怕。 译:有一天,驴一叫,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然而。觉,觉得。能,本领。者,表示揣度的语气,不译。 译:然而(老虎)来来回回的看驴子,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益,日益,逐渐。习,熟悉。其,代词,代它的,指驴的。声,叫声。近,接近。出,出现。终,始终。搏,扑击。 译:老虎逐渐熟悉驴的叫声。又接近它,在它的前后出现,始终不敢扑击驴。 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稍,渐渐。近。接近。益,更加。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句中译“随便”。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冒,冒犯。不胜,禁不住。蹄,用蹄子踢,名词用作动词。 译:渐渐接近它更加随便,碰一碰,靠一靠,撞一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怒了,用蹄子踢它。 9.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因为。喜,高兴。计,盘算。之,代词,代这件事情。技,本领。止,只,仅仅。耳,罢了。(虎因喜=虎因之喜因,因为之,代词,代这件事。喜,高兴) 译:老虎因此高兴。(心里)盘算着这件事,心想:“(驴)的本领仅仅是这样罢了。” 10.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因,于是跳踉:跳跃。断,咬断。尽,完。其,代词,它的,驴的。乃,才。去,离开。 译:于是跳跃起来怒吼,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文言文常用实词解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比①并列,靠近②比较,相比 2 鄙鄙陋,目光短浅 3 兵①兵器,武器②兵士,军队 4 病①疾病,生病②疲劳,困苦不堪 5 察观察,明察,识别 6 彻穿透 7 乘①坐,驾(战车) ②趁着,引申为“冒着” 8 从①跟从,跟随②顺从,听从 9 当①对着,面对②在,正在③当前④占着,把着⑤应当⑥(dàng)相抵,当作10道①路,途②思想,道理,主张③说,谈论 11得①得到,获得,找到 (知道,了解)(看到) ②得当,合适③能够,可以 12定①安定,稳定②平定 13伐①砍伐②进攻,征伐 14犯①侵犯②触犯,冒犯③冒着 15方①方形②方圆,周围③地域,区域 16负背,以背载物 17赋①征收,敛取②赋税 18覆①覆盖②颠覆,灭亡 19更更换 20故①缘故,原因②故意,特意 21顾①看望,拜访②回头看 22观①看,观赏②观察,考察 23归①返回,归来②归还 24好(hào)喜欢,喜好 25号①(háo)大叫,呼啸②(háo)大声哭 26还①返回②同“旋”,回转,掉转 27惠恩惠,给人以好处 28及①赶得上②至,到③趁着,等到……时 29极极点,尽头 30计①计算,计量②统计,汇总 31加超过,虚夸,以少报多 32假借,借来 33间①间隙,中间,期间②(jiàn)隔开,间断③(jiàn)参与 34简挑选,选择 35见①看见②往见,拜见,参见 36节气节 37竭①竭尽,尽力做某事②枯竭,完 38尽完,没有了 (过完) (毫无保留) 39进①向前,前进,上进②进献,献上 40居①居住②处于③停留④在时间词前,过了⑤相处 41举①提拔,举荐②发动③全 42具①具备,具有②详细 43俱在一起,一起 44聚征集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者:……的人,……的地方。好事者,爱多事的人。船:用船(名词作状语修饰“载”)载以入:完整的结构是“载之以入”省略“之”,之,代词代“驴”。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译:黔地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2.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至,到。则,却。放之山下:省略了“于”正常语序为“放之于山下” 译:(驴)运到(后)却没有用处,把它放在山下。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之:代词,代驴。……也:肯定句固定的句式,译为“原来是……”。庞然,巨大的样子。以为神,完整句应该是“以之为神”。以,把。为,当作,作为。 译:老虎看见它,原来是一种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了神物。 4.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蔽,躲蔽。窥,偷看。稍,渐渐。近,接近。……然:……的样子。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即为“莫之知”,不知道它(有什么本领) 译:(老虎)躲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看驴,渐渐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5.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他日,有一天。大骇,非常害怕。远遁,逃到远处。以为,认为。且,将要。噬,咬。己,自己。也,肯定句句末的语气判断。甚恐,十分害怕。 译:有一天,驴一叫,老虎非常害怕,逃到远处,认为(驴)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6.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然而。觉,觉得。能,本领。者,表示揣度的语气,不译。 译:然而(老虎)来来回回的看驴子,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7.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益,日益,逐渐。习,熟悉。其,代词,代它的,指驴的。声,叫声。近,接近。出,出现。终,始终。搏,扑击。 老虎逐渐熟悉驴的叫声。又接近它,在它的前后出现,始终不敢扑击驴。 8.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稍,渐渐。近。接近。益,更加。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句中译“随便”。荡,

黔之驴

黔之驴 唐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注释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注释】:【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以,而。【3】则:却。【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以”后边省去“之”字。【6】蔽:隐藏。窥(kuī):偷看。 【7】稍:渐渐。【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且,将。噬,咬 【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荡,碰撞。倚,倚靠。冲,冲击。冒,冒犯。 【17】不胜怒:非常恼怒。不胜,不禁、不能承受。【18】蹄:踢。 【19】计之:盘算这件事。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0】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耳,相当于“罢了”。【21】跳踉(láng):跳跃。 【22】?(hǎn):虎怒吼。 【23】去:离开 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无驴( ) 好.事者( ) 庞.然大物()远遁.( ) 窥.之( ) 稍近益狎.( ) 跳踉.( )以为且噬.己也( )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 ..然()他.日()虎大骇.() ..大物()憖憖 益.习其声()驴不胜.怒()计.之曰()技.止此耳() 三、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唉)!形之庞也,类有德(好像有修养);声之宏也,类有能(好像有本领)。向(假使)不出其技(不显示初自己的那一点点本领),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如今偏偏是这样),悲夫(真是可悲啊)!”。(“画驴点睛”之笔)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