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高考理科数学专题之 二次函数

2012高考理科数学专题之 二次函数

2012高考理科数学专题之 二次函数
2012高考理科数学专题之 二次函数

专题一 二次函数(教师版)

1. 已知0≤x ≤1, )(x f =)0( 2

2>+-a a

ax x ,)(x f 的最小值为m . (1) 用a 表示m ;(2)求m 的最大值及此时a 的值.

解:(1)把)(x f 改写成)(x f =42)2(22a a a x -+-.于是知)(x f 是顶点为(4

2,22

a a a -),

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又因为x ∈[0,1],

故当0<2

a

≤1,即0<a ≤2时,)(x f 的最小值为42)2(2a a a f -=;

2a >1,即a >2时,)(x f 有最小值2

1)1(a

f -=. 于是??

???>-≤<-=)2( ,21)

20( ,422

a a a a a m (2)当a >2时,21a -的值小于0,而当0<a ≤2时,422a a -=4

1)1(412

+--a ,它

的最大值为

41(当a =1时取得),故m 的最大值为4

1

,此时a =1. 说明:对于某些在给定区间上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往往需要把顶点和区间端点结合起来

考虑.

2. 二次函数2(),,1,1,f x ax bx c a N c a b c *=++∈≥++≥方程2

0ax bx c ++=有两个小于1的不等正根,求a 的最小值.

方法1:设12()()()f x a x x x x =--,则

2

2

2211221122(1)(1)1(0)(1)(1)(1)[][]22

x x x x f f a x x x x a +-+-≤=--2

,16a ≤

124,,4,5;a x x a a ≥≠>=得又得故

方法2:由得由,20120,0

41202a b a b ac b a b ->><-

?

?

?

>-<-<得042>-ac b

1(),1(),12,b b a c a c <->-+->-+>+≥结合得

4.a >得

3. 设f (x )=ax 2+bx +c (a >b >c ),f (1)=0,g (x )=ax +b .

(1)求证: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2)设f (x )与g (x )的图象交点A 、B 在x 轴上的射影为A 1、B 1,求|A 1B 1|的取值范围; (3)求证:当x ≤-3时,恒有f (x )>g (x ). (1)证明:由 y = f (x )= ax 2+bx +c y = g(x ) = ax +b 得ax 2+(b -a )x +(c -b )=0 (*) Δ=(b -a )2-4a (c -b ) ∵f (x )=ax 2+bx +c , f (1)=0 ∴f (1)=a +b +c =0 又a >b >c

∴3a >a +b +c >3c 即a >0,c <0 ∴b -a <0,c -b <0,a >0 ∴Δ=(b -a )2-4a (c -b )>0

故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 (2)解: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x 1,y 1)、(x 2,y 2),

则x 1、x 2是方程(*)的两根

故x 1+x 2=-a

a

b -, x 1x 2=

a

b

c -,所以|A 1B 1|=|x 1-x 2|=212214)(x x x x -+ =a

b

c a a b ---4

)(2=a b c a a b )(4)(2---

又a +b +c =0,故b =-(a +c )

因而(b -a )2-4a (c -b )=(-2a -c )2-4a (a +2c )=c 2-4ac

故|A 1B 1|=a ac c 42-=)(4)(2a c a c -=4)2(2--a

c

∵a >b >c ,a +b +c =0

∴a >-(a +c )>c ∴-2<

a

c <-21

∴|A 1B 1|的取值范围是(2

3

,23). (3)证明:不妨设x 1>x 2,则由(2)知:2

3

<x 1-x 2<23 ①

x 1+x 2=-a a b -=1-a

b

由a >b >c 得:a c <a b <1, 故0<1-a b <1-a

c

又-2<a c <-21, 故23<1-a c

<3,

因而0<1-a

b ≤23 即0<x 1-x 2≤23

由①、②得:-3<x 2≤0,

即方程(*),也就是方程f (x )-g (x )=0的较小根的范围是(-3,0]. 又a >0,故当x ≤-3时,f (x )-g (x )>0恒成立, 即当x ≤-3时,恒有f (x )>g(x ).

4.设()()f x ax bx c a =++≠2

0,若()f 01≤,()f 11≤,()f -11≤, 试证明:对

于任意-≤≤11x ,有

()f x ≤

54

.

分析:同上题,可以用()()()1,1,0-f f f 来表示c b a ,,. 解:∵ ()()()c f c b a f c b a f =++=+-=-0,1,1, ∴ ()()()()0)),1()1((2

1

),0211(21f c f f b f f f a =--=--+=

, ∴ ()()()()()

2

22102121x f x x f x x f x f -+?

??

? ??--+???? ??+=. ∴ 当01≤≤-x 时,

()()()().

4

5

45)21(1)1(22122102

121222

222

222

22≤++-=+--=-+?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x f x x f x f

当10-≤≤x 时,

()()()()222102

121x f x

x f x x f x f -?+-?-++?≤

222122x x

x x x -+-++≤

)1(222

22x x x x x -+???

? ??+-+???? ??+= .

4

545)21(122≤+--=++-=x x x

综上,问题获证.

5. 已知),,(42)(2

R c b a c bx ax x f ∈++=.

(Ⅰ)当0≠a 时,若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x y ±=均无公共点,求证:;4

142

>-b ac (Ⅱ)当3

4,4

b c ==

时,对于给定的负数a ,有一个最大的正数()M a ,使得5|)(|)](,0[≤∈x f a M x 时都有,问a 为何值时,()M a 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M a ,证明你的结论.

解:(Ⅰ))(x f 的图象与y x =无公共点.

22222224,(21)40.(21)16416140.

,(),4161401

,4.

4ax bx c x ax b x c b ac b ac b f x y x b ac b ac b ∴++=+-+=?=--=-+-<=--++<->即无实根从而同理由的图象与无公共点得二式相加得 (Ⅱ)2max 41616

()()3.0,()3.f x a x a f x a a a

=?++-<=- 所以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1635a -

>时,即80a -<<时,由图像知:要满足题意,须有40()M a a

<<-,这时()f x 在区间[0,()]M a 上是增函数,且由于(0)35f =<,所以满足条件的()M a 是

方程()5f x =

的较小根,即1

();2

M a ==<

(2)当1635a -

≤时,即8a ≤-时,由图像知:4

()M a a

>-,这时满足条件的()M a 是方程()5f x =-的较大根,

即()M a =

=≤等号当且

仅当8a =-时取到.

综上所述,当8a =-时,()M a

的最大值为1

2

. 6. 已知0>a ,函数.

)(2

bx ax x f -=

(1) 当0>b 时,若对任意R x ∈都有1)(≤x f ,证明b a 2≤;

(2) 当1>b 时,证明:对任意]1,0[∈x ,1)(≤x f 的充要条件是b a b 21≤≤-; (3) 当10≤

因为b

a b a x b bx ax x f 4)2()(2

22

+--=-=,又0>b , ∴对R x ∈,)(x f 有最大值,且b a x f 4)(2max =

,142

≤∴b

a ,又

b a b a 2.0,0≤∴>> (Ⅱ)对任意]1,0[∈x ,1)(≤x f ?对]1,0[∈x ,1)(max ≤x f 且1)(min ≤x f

因为22()()24a a f x b x b b =--+,所以对称轴为b a

x 2=.

又0>a 且1>b ,02>∴b

a

,即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不可能在0=x 左侧,故只可能有

如下两种可能:①当120<

a

时,即b a 20<<时,对]1,0[∈x ,b a x f 4)(2max =

, min )(x f =)1(f ,或min )(x f =)0(f ,此时的充要条件是

???

????≤≤≤1

)0(141

)1(2

f b a f ????≤≤-b a b a 412????≤+≤≤-b a b a b 211. 因为1>b ,所以01>-b 且b b 21>+,所以b a b 21≤≤-.

②当

12≥b

a

时,即b a 2≥对]1,0[∈x ,)1()(m ax f x f =,)0()(m in f x f =,

此时需要的充要条件是??

?≤≤1

)0(1

)1(f f ?111+≤≤-?≤-b a b b a .

因为b a 2≥且1>b ,所以b a >+1,故此种情况也不可能.

综上所知:当1>b 时,对任意]1,0[∈x 1)(≤x f 的充要条件是b a b 21≤≤-.

(Ⅲ)①当012a

b

<<,即02a b <<时,对]1,0[∈x b a x f 4)(2max =

,)0(f min )(x f =)1(f ,或min )(x f =)0(f ,此时的充要条件是 ???

????≤≤≤1

)0(141

)1(2

f b a f ??

??≤≤-b a b a 412???

?≤+≤≤-b a b a b 211. 因为10≤

②当

12,2a

a b b

≥≥即时 因为[]m a x

m i n

0,1,()(1),()(0)x f x f f x f ∈==,此时的充要条件是(1)

1111.(0

)1221f a b b a b f a b b a b

?≤??-≤?-≤≤+?

≤??≥≤≤+综合知 综上所述,当[]010,1,()1b x f x <≤∈≤时,对任意

的充要条件是01a b <≤+.

课后练习

1. 已知二次函数),()(2R b a b ax x x f ∈++=的定义域为]1,1[-,且|)(|x f 的最大值为M .

(Ⅰ)试证明M b ≤+|1|;

(Ⅱ)试证明2

1≥M ; (Ⅲ)当2

1

=

M 时,试求出)(x f 的解析式. (Ⅰ)证明:∵|1||)1(|b a f M +-=-≥, |1||)1(|b a f M ++=≥

|

1||1|2b a b a M ++++-≥|1|2|)1()1(|b b a b a +=++++-≥

∴|1|b M +≥

(Ⅱ)证明:依题意,|)1(|-≥f M ,|)0(|f M ≥, |)1(|f M ≥

又|1||)1(|b a f +-=-,|1||)1(|b a f ++=,|||)0(|b f =

∴ ()()1f 0f 2|)1(f |M 4++-≥|1|||2|1|b a b b a +++++-=

2|)1(2)1(|=+++-+-≥b a b b a ,

∴2

1≥

M

(Ⅲ)依21=M 时,21|||)0(|≤=b f ,21

21≤≤-b ①

同理21

211≤++≤-b a ② 2

12

11≤+-≤-b a ③

②+③得:2123-≤≤-b ④ 由①、④得:21

-=b .

当21

-=b 时,分别代入②、③得:0100

1=????≤≤≤≤-a a a ,

因此21

2)(-=x x f .

2.已知二次函数.)(2

c bx ax x f ++= (1)对于

12,x x R ∈,且),()(,<2121 x f x f x x ≠ 求证:方程

][2

1

21)()()(x f x f x f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且必有一个实根属于12(,)x x ;

(2)若方程][2121)()()(x f x f x f +=在12(,)x x 内的根为m ,且1x ,2

1

-m ,2x 成等

差数列,设o x x =是()f x 的对称轴方程,求证:2

0x m <. 解:(1) 由)(2

122

21212

c bx ax c bx ax c bx ax +++++=

++得 0)()(22212

22

12=+-+-+x x b x x a bx ax

由0≠a ,故此方程判别式

2222 ]

[2· 422

221212

22

12

>)()()()()(△b ax b ax x x b x x a a b +++=+-+--=

∴△>0

∴方程][2

1

21)()()(x f x f x f +=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令)

(,)()()()(x g x f x f x f x g ][2

1

21+-=是二次函数,由

]

2

[·]2[· 21221121)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g x g +-+-

= =0][4

1

221≤--

)()(x f x f ∵)

()(21x f x f ≠ ∴120g x g x ?()()< ∴0=)(x g 的根必有一个属于(x 1,x 2). (2)由题设,得),

()()(212x f x f m f += 即有 022212

2212=--+--)()(x x m b x x m a

∵212

1

x m x ,,-成等差数列

∴1221-=+m x x ,即1221=--x x m

∴)(2

22

12

2x x m a b ---=

故2

2222

2212222120x x m x x m a b x +-=--=-= ∵21x x < ∴02

22

1>x x + 故2

0m x <

3.已知函数)()(2

c b a c bx ax x f >>++=的图象上有两点))(,(11m f m A 、

))(,(22m f m B ,满足.0)()()]()([0)1(21212=?+?++=m f m f a m f m f a f 且(1)求

证:0≥b ; (2)求证:)(x f 的图象被x 轴所截得的线段长的取值范围是)3,2[;(3)问能否得出)3(1+m f 、)3(2+m f 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请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因0)()()]()([)(),(21212

21=+++m f m f a m f m f a m f m f 满足

即,)()(,0)]()][([2121a m f a m f m f a m f a -=-=∴=++或

a x f m m -=∴)(21是或的一个实根,).(402c a a

b +≥≥?∴即

0,03,0,0,0,0)1(≥∴>-∴<>∴>>=++∴=b c a c a c b a c b a f 且

(2)证明:设212

,0)(x x c bx ax x f 两根为=++=,则一个根为1,另一根为,a

c 又,,0,0,0,0c c a a c a b c b a a

c

c a >-->∴≥--=>><∴

<>且 3||21221<-≤∴-≤<

-∴x x a

c

(3)解:设

a m f a m f a

c

x x a x x x x a x f -=-=--=--=)()())(1())(()(2121或由已知

不妨设

133,1,0))(1()(11111>+>+∴<<∴<-=---=a c

m m a c a a c m m a a m f 则

0)3(,0)1()3(11>+∴>>+∴m f f m f

同理当)3()3(,0)3(,)(1222++∴>+-=m f m f m f a m f 或有时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

4. 设)0()(2

≠++=a c bx ax x f ,当1≤x 时,总有.1)(≤x f

求证:当2≤x 时,.7)(≤x f

解:由于()f x 是二次函数,()f x 在[2,2]-上的最大值,只能是(2),(2)f f -或

()2b

f a -

,故只需证明(2)7,(2)7,f f ≤-≤, 及当22b a -≤时,有()7.2b

f a

-≤

由题意,有(0)1,(1)1,(1) 1.f f f ≤-≤≤ 由(0),(1),(1),f c f a b c f a b c =??-=-+??=++?得1[(1)(1)2(0)],21[(1)(1)],2(0).

a f f f

b f f

c f ?=+--??

?

=--??

=???

所以(2)423(1)(1)3(0)f a b c f f f =++=+--

3(1)(1)3(0)3137,f f f ≤+-+≤++=

(2)42(1)3(1)3(0)

f a b c f f f -=-+=+--

(1)3(1)3(0)1337.f f f ≤+-+≤++=

所以当

22b

a

-

≤时,有 241()1227.2422222

b b a

c b b b b f c c a a a a --==-?≤+?≤+?=<

因此,当2≤x 时,.7)(≤x f

5. 设二次函数)0,,,()(2

≠∈++=a R c b a c bx ax x f 满足条件: (1) 当R x ∈时,)2()4(x f x f -=-且x x f ≥)(;

(2) 当)2,0(∈x 时,2

)2

1(

)(+≤x x f ; (3) )(x f 在R 上的最小值为.0

求最大的)1(>m m ,使得存在R t ∈,只要],1[m x ∈,就有.)(x t x f ≤+ 解:当R x ∈时)2()4(x f x f -=-,()(2)f x f x ∴=--, 故)(x f 的对称轴为 1.x =- 又)(x f 在R 上的最小值为0, 2()(1)f x a x ∴=+ ①

()f x x ≥ ,当)2,0(∈x 时,2

)2

1()(+≤x x f ,

(1)1,(1) 1.(1) 1.f f f ∴≥≤∴= ②

由①、②得:2

11.()(1).44a f x x =∴=+

2221

()(1)2(1)(1)0.4

f x t x x t x x t x t +≤?++≤?+-++≤

据题意,存在R t ∈,使22

2(1)(1)0x t x t +-++≤对],1[m x ∈恒成立.

设22

()2(1)(1)g x x t x t =+-++,

则2

22

(1)12(1)(1)0,()2(1)(1)0g t t g m m t m t ?=+-++≤??=+-++≤??有解,

22

40,1)1)

t t -≤≤??∴?-≤≤-??有解

. 21,1) 4.m >∴-<- ∴

必须且只需21)4,-≥-

12≤,19.m ∴<≤

又9m =时,存在4t =-,只要[1,9]x ∈,就有.)(x t x f ≤+ 故m 的最大值为9.

6.设1x ≥2x ≥3x ≥4x ≥2,且2x +3x +4x ≥1x ,证明:

4321243214)(x x x x x x x x ≤+++

证明:令a =2x +3x +4x ,432x x x b =,则原不等式为b x a x 12

14)(≤+,即

2121)2(2a x b a x +-+=0,令)(x f =22

)2(2a x b a x

+-+,则只需证明)(1x f ≤0.因

)(164)2(422a b b a b a -=--=?,而

4

24332432432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 a ++=++=≤14

3

414141<=++,所以a b >,从而?>0,)(x f 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易知这两个交点为

)

(22)(22a b b a b v a b b a b u -+-=---=,下证1x ∈[v u ,]. ,331a x a ≤≤],3

[ 1a a

x ∈∴,

只需证[

a a

,3

]?[v u ,],即v a a u ≤≤,3,由于a a b a b b a b v ≥-≥-+-=2)(22,

22

23

u b a a

=--===≤=

所以1x ∈[v u ,],从而必有)(1x f ≤0. 解法二:只需证明)(1x f ≤0,而

a x a ≤≤13,因此只需证0)3

(,0)(≤≤a

f a f 而)(4)(b a a a f -=,)34(94)3(b a a a f -=,由43≤b a 可证得0)3

(,0)(≤≤a

f a f

说明:通过构造二次函数,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证明一些不等式问题,往往会使问

题简化.

7.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E 、F 在圆O 上,EF AB //,矩形ABCD 和圆O 所在

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2=AB ,1=EF .

(Ⅰ)求证:平面⊥DAF 平面CBF ;

(Ⅱ)求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角的大小; (Ⅲ)当AD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B FE D --的大小为

60?

【解】(Ⅰ)证明: 平面⊥A B C D 平面ABEF ,AB CB ⊥,

平面 ABCD 平面ABEF =AB ,

⊥∴CB 平面ABEF .

?AF 平面ABEF ,CB AF ⊥∴, 又AB 为圆O 的直径,BF AF ⊥∴, ⊥∴AF 平面CBF .

?AF 平面ADF ,∴平面⊥DAF 平面CBF . (Ⅱ)根据(Ⅰ)的证明,有⊥AF 平面CBF ,∴FB 为AB 在

平面CBF 上的射影,

因此,ABF ∠为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的角. EF AB // ,∴四边形ABEF 为等腰梯形,

过点F 作AB FH ⊥,交AB 于H .

2=AB ,1=EF ,则21

2=-=EF AB AH . 在AFB Rt ?中,根据射影定理AB AH AF ?=2

1=AF .

2

1

sin ==∠AB AF ABF , 30=∠∴ABF .

∴直线AB 与平面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30.

(Ⅲ)(解法一)过点A 作EF AM ⊥,交EF 的延长线于点M ,连DM .

根据(Ⅰ)的证明,⊥DA 平面ABEF ,则EF DM ⊥,

DMA ∠∴为二面角B FE D --的平面角, 60=∠DMA .

在AFH Rt ?中,2

1

=

AH ,1=AF ,23=∴FH .

又 四边形AMFH 为矩形, 2

3

==∴FH MA .

2

3

323tan =?=∠?=∴DMA MA AD .

因此,当AD 的长为23时,二面角B FE D --的大小为

60.

(解法二)设EF 中点为G ,以O 为坐标原点,OA 、OG 、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t AD =)0(>t ,则点D 的坐标为),0,1(t 在AFH Rt ?中,2

1

=

AH ,1=AF ,23=∴FH .

∴点F 的坐标为)0,23,21(,点E 的坐标为)0,23

,21(-, ),23,21(t DF --=∴,),2

3

,23(t DE -=

设平面DEF 的法向量为),,(1z y x n =,则01=?n ,01=?n .

即??

???=-+-=-+-.023,023

2

321tz y x tz y x 令3=z ,解得t y x 2,0==

)3,2,0(1t n =∴

取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2=n ,依题意1n 与2n 的夹角为

60

60cos =

∴ 1

34300212?+++=t , 解得23

±=t (负值舍去)

因此,当AD 的长为

2

3时,二面角B FE D --的大小为

60.8.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1分, 负者得0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2分或打满

6局时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p )2

1

(>p ,

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已知第二局比赛结束时比赛 停止的概率为

9

5. 若右图为统计这次比赛的局数n 和甲、乙的总得 分数S 、T 的程序框图.其中如果甲获胜,输入1=a ,

0=b ;如果乙获胜,则输入1,0==b a .

(Ⅰ)在右图中,第一、第二两个判断框应分别填 写什么条件? (Ⅱ)求p 的值;

(Ⅲ)设ξ表示比赛停止时已比赛的局数,求随机变量

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 ξ.

注:“0=n ”,即为“0←n ”或为“0:=n ”. 【解】(Ⅰ)程序框图中的第一个条件框应填2=M ,第二个应填6=n .

注意:答案不唯一.

如:第一个条件框填1>M ,第二个条件框填5>n ,或者第一、第二条件互换.都可以.

(Ⅱ)依题意,当甲连胜2局或乙连胜2局时,第二局比赛结束时比赛结束.

∴有9

5

)1(22=

-+p p . 解得32=

p 或31

=p . 21>p , 3

2

=∴p .

(Ⅲ)(解法一)依题意知,ξ的所有可能值为2,4,6. 设每两局比赛为一轮,则该轮结束时比赛停止的概率为

9

5

. 若该轮结束时比赛还将继续,则甲、乙在该轮中必是各得一分,此时,该轮比赛结果对下轮比赛是否停止没有影响.

从而有5

(2)9P ξ==,

81

20)95)(951()4(=

-==ξP , 81

161)9

51)(951()6(=

?--==ξP .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

故52016266

2469818181

E ξ=?+?+?=.

(解法二)依题意知,ξ的所有可能值为2,4,6.

令k A 表示甲在第k 局比赛中获胜,则k A 表示乙在第k 局比赛中获胜. 由独立性与互不相容性得

12125(2)()()9

P P A A P A A ξ==+=

, 1234123412341234(4)()()()()P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ξ==+++

33211220

2[()()()()]333381

=+=,

1234123412341234(6)()()()()P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P A A A A ξ==+++

222116

4()()3381

==.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

故52016266

2469818181

E ξ=?+?+?=.

最全高考数学统计专题解析版【真题】

最全高考数学统计专题解析版【真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一章统计、统计案例 第一部分六年高考荟萃 2013年高考题 1 .(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某单位有840名职工, 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 抽取 42人做问卷调查, 将840人按1, 2, , 840随机编号, 则抽取的42人中, 编号 落入区间[481, 720]的人数为()A.11 B.12 C.13 D.14 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版))某班级有 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 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 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C.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D.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版))某校从高 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将他们的模块测试成绩分为6组:[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 直方图,已知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00名,据此估计,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 分的学生人数为()A.588 B.480 C.450 D.120 4 .(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总体有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 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 7816 6572 0802 6314 0702 4369 9728 0198 3204 9234 4935 8200 3623 4869 6938 7481 )A.08 B.07 C.02 D.01 5.(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盒子中装有编号为1,2,3,4,5,6,7,8,9的九个球,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则这两个球的编号之积为偶数的概率是 __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不等式理科及答案

专题七 不等式 1.【2015高考四川,理9】如果函数()()()()21 281002 f x m x n x m n = -+-+≥≥, 在区间122?????? ,上单调递减,则mn 的最大值为( ) (A )16 (B )18 (C )25 (D )812 【答案】B 【解析】 2m ≠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82n x m -=--.据题意,当2m >时,8 22 n m --≥-即212m n +≤ .26,182 m n mn +≤ ≤∴≤Q .由2m n =且212m n +=得3,6m n ==.当2m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据题意得,81 22 n m -- ≤-即218m n +≤ .281 9,22 n m mn +≤ ≤∴≤Q .由2n m =且218m n +=得92m =>,故应舍去.要使得mn 取得最大值,应有218m n +=(2,8)m n <>.所以 (182)(1828)816mn n n =-<-??=,所以最大值为18.选B.. 【考点定位】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名师点睛】首先弄清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对称轴,结合所给单调区间找到m 、n 满足的条件,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本题将函数的单调性与基本不等式结合考查,检测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在知识的交汇点命题,这是高考的一个方向,这类题往往以中高档题的形式出现. 2.【2015高考北京,理2】若x ,y 满足010x y x y x -?? +???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0 B .1 C . 3 2 D .2 【答案】D 【解析】如图,先画出可行域,由于2z x y = +,则11 22 y x z =- +,令0Z =,作直线1 2 y x =- ,在可行域中作平行线,得最优解(0,1),此时直线的截距最大,Z 取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1卷数学文科高考试题

2012年新课标1卷数学(文科)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 {|20}A x x x =--<,{|11}B x x =-<<,则( ) A .A B B .B A C .A B = D .A B φ= 2.复数32i z i -+= +的共轭复数是( ) A .2i + B .2i - C .1i -+ D .1i -- 3.在一组样本数据(1x ,1y ),(2x ,2y ),…,(n x ,n y )(2n ≥,1x ,2x ,…,n x 不全相等) 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i x ,i y )(i =1,2,…,n )都在直线1 12 y x =+上,则这组样本 数据的样本相关系数为( ) A .-1 B .0 C . 12 D .1 4.设1F 、2F 是椭圆E :2222x y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32a x =上一点, 21F PF ?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A .12 B .2 3 C .34 D .45 5.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顶点A (1,1),B (1,3),顶 点C 在第一象限,若点(x ,y )在△ABC 内部, 则z 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0,2) C .1,2) D .(0,1+ 6.若执行右边和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N (2N ≥)和 实数1a ,2a ,…,N a ,输出A ,B ,则( ) A .A B +为1a ,2a ,…,N a 的和 B .2 A B +为1a ,2a ,…,N a 的算术平均数 C .A 和B 分别是1a ,2a ,…,N a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专题

专题四 解析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是直线和圆以及圆锥曲线.由于平面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因此以坐标为桥梁,可以使向量的有关运算与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运算产生联系,平面向量的引入为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的命制开拓了新的思路,为实现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解析几何问题着重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利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特点和性质.解析几何试题对运算求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解析几何试题的基本特点是淡化对图形性质的技巧性处理,关注解题方向的选择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适当关注与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知识的交汇,关注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特殊与一般思想的考查,关注对整体处理问题的策略以及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等的考查.在高考试卷中该部分一般有1至2道小题有针对性地考查直线与圆、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和方法;一道综合解答题,以圆或圆锥曲线为依托,综合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函数等综合考查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这道解答题往往是试卷的把关题之一. 【考点透析】解析几何的主要考点是:(1)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2)圆与方程,重点是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坐标法思想的初步应用;(3)圆锥曲线与方程,重点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例题解析】 题型1 直线与方程 例1 (2008高考安徽理8)若过点(4,0)A 的直线l 与曲线22(2)1x y -+=有公共点,则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33 D .(33 - 分析: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其半径布列关于直线的斜率k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解决. 解析:C 设直线方程为(4)y k x =-,即40kx y k --=,直线l 与曲线22(2)1 x y -+= 有公共点,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 1d =≤,得222141,3 k k k ≤+≤,选择C 点评:本题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运算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高考试卷中一般不单独考查直线与方程,而是把直线与方程与圆、圆锥曲线或其他知识交汇考查. 例2.(2009江苏泰州期末第10题)已知04,k <<直线1:2280l kx y k --+=和直线

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统计与概率大题专题汇编.doc

1.【2015·新课标II】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B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20个用户,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如下: A地区:62 73 81 92 95 85 74 64 53 76 78 86 95 66 97 78 88 82 76 89 B地区:73 83 62 51 91 46 53 73 64 82 93 48 65 81 74 56 54 76 65 79 (Ⅰ)根据两组数据完成两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茎叶图,并通过茎叶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得出结论即可); 价结果相互独立.根据所给数据,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相应事件发生的概率,求C的概率. 2.【2015·福建】某银行规定,一张银行卡若在一天内出现3次密码尝试错误,该银行卡将被锁定,小王到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忘记了银行卡的密码,但是可以确定该银行卡的正确密码是他常用的6个密码之一,小王决定从中不重复地随机选择1个进行尝试.若密码正确,则结束尝试;否则继续尝试,直至该银行卡被锁定. (Ⅰ)求当天小王的该银行卡被锁定的概率; (Ⅱ)设当天小王用该银行卡尝试密码次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2015·山东】若n是一个三位正整数,且n的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大于百位数字,则称n为“三位递增数”(如137,359,567等).在某次数学趣味活动中,每位参加者需从所有的“三位递增数”中随机抽取1个数,且只能抽取一次.得分规则如下:若抽取的“三位递增数”的三个数字之积不能被5整除,参加者得0分;若能被5整除,但不能被10 分;若能被10整除,得1分. 整除,得1 (I)写出所有个位数字是5的“三位递增数” ; (II)若甲参加活动,求甲得分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4.【2015·安徽】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检测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Ⅰ)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 (Ⅱ)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 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2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全国新课标卷I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Ⅱ,理1)已知集合M ={x |(x -1)2 <4,x ∈R },N ={-1,0,1,2,3},则M ∩N =( ). A .{0,1,2} B .{-1,0,1,2} C .{-1,0,2,3} D .{0,1,2,3} 2.(2013课标全国Ⅱ,理2)设复数z 满足(1-i)z =2i ,则z =( ). A .-1+i B .-1-I C .1+i D .1-i 3.(2013课标全国Ⅱ,理3)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3=a 2+10a 1,a 5=9,则a 1=( ). A .13 B .13- C .19 D .1 9- 4.(2013课标全国Ⅱ,理4)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 l β,则( ).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 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5.(2013课标全国Ⅱ,理5)已知(1+ax )(1+x )5的展开式中x 2 的系数为5,则a =( ). A .-4 B .-3 C .-2 D .-1 6.(2013课标全国Ⅱ,理6)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10,那么输出的S =( ). A .1111+23 10+++ B .1111+2!3! 10!+++ C .1111+23 11+++ D .1111+2!3! 11!+++ 7.(2013课标全国Ⅱ,理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 (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 以zOx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的正视图可以为( ). 8.(2013课标全国Ⅱ,理8)设a =log 36,b =log 510,c =log 714,则( ). A .c >b >a B .b >c >a C .a >c >b D .a >b >c 9.(2013课标全国Ⅱ,理9)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 +≤??≥(-)? 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 a =( ). A .14 B .1 2 C .1 D .2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专题 一、《考试大纲》要求 ⒈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 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⒉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二、高考试题回放 1.(福建)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F 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 A . 33 B .32 C .2 2 D .23

2.(福建)直线x +2y=0被曲线x 2+y 2-6x -2y -15=0所截得的弦长等于 . 3.(福建)如图,P 是抛物线C :y=2 1x 2上一点,直线l 过点P 且与抛物线C 交于另一点Q.(Ⅰ)若直线l 与过点P 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Ⅱ)若直线l 不过原点且与x 轴交于点S ,与y 轴交于点T ,试求 | || |||||SQ ST SP ST +的取值范围. 4.(湖北)已知点M (6,2)和M 2(1,7).直线y=mx —7与线段M 1M 2的交点M 分有向线段M 1M 2的比为3:2,则m 的值为 ( ) A .2 3 - B .3 2- C .4 1 D .4 5.(湖北)两个圆0124:0222:222221=+--+=-+++y x y x C y x y x C 与的 公切线有且仅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湖北)直线12:1:22=-+=y x C kx y l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 点A 、B. (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Ⅱ)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 的右焦点F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湖南)如果双曲线112 132 2 =-y x 上一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3, 那么 点 P 到右准线 的 距 离 是 ( )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专题复习

高考复习专题之:概率与统计 一、概率: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1.随机事件A 的概率0()1P A ≤≤,其中当()1P A =时称为必然事件;当()0P A =时称为不可能事件P(A)=0; 注:求随机概率的三种方法: (一)枚举法 例1如图1所示,有一电路AB 是由图示的开关控制,闭合a ,b ,c , d , e 五个开关中的任意两个开关,使电路形成通路.则使电路形成通 路的概率是 . 分析:要计算使电路形成通路的概率,列举出闭合五个开关中的任意 两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总数,从中找出能使电路形成通路的结果数,根据概率的意义计算即可。 解:闭合五个开关中的两个,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有10种,分别是a b 、a c 、a d 、a e 、bc 、bd 、be 、cd 、ce 、de ,其中能形成通路的有6种,所以p(通路)= 106=5 3 评注:枚举法是求概率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少的事件的概率计算. (二)树形图法 例2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玩一种游戏.游戏规则为:两人各执“象、虎、鼠”三张牌,同时各出一张牌定胜负,其中象胜虎、虎胜鼠、鼠胜象,若两人所出牌相同,则为平局.例如,小刚出象牌,小明出虎牌,则小刚胜;又如, 两人同时出象牌,则两人平局.如果用A 、B 、C 分别表示小刚的象、虎、鼠三张牌,用A 1、B 1、C 1分别表示小明 的象、虎、鼠三张牌,那么一次出牌小刚胜小明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为了清楚地看出小亮胜小刚的概率,可用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从中找出小刚胜小明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解:画树状图如图树状图。由树状图(树形图)或列表可知,可能出现的结果有9种,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小刚胜小明的结果有3种.所以P (一次出牌小刚胜小明)= 31 点评:当一事件要涉及两个或更多的因素时,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过画树形图的方法来计算概率 (三)列表法 例3将图中的三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从中随机摸出两张,并用这两张扑克牌上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请你用画树形(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1)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2)组成的两位数是6的倍数的概率. 分析:本题可通过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可能组成的两位数的可能情况,然后再找出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可能情况和组成两位数

高考理科数学数学导数专题复习

高考理科数学数学导数专题复习

高考数学导数专题复习 考试内容 导数的背影.导数的概念.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证明不等式恒成立 考试要求: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掌握常用函数导数公式,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4)理解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概念,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会利用导数求某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会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及相关问题 知识要点 导数导数的概念 导数的运算 导数的应用 导数的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极值 函数的最值 常见函数的导数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导数(导函数的简称)的定义:设0x 是函数)(x f y =定义域的一点,如果自变量x 在0x 处有增量x ?,则函数值y 也引起相应的增量)()(00x f x x f y -?+=?;比值 x x f x x f x y ?-?+= ??) ()(00称为函数)(x f y =在点0x 到x x ?+0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如果极限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存在,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0|'x x y =,即 )(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注: ①x ?是增量,我们也称为“改变量”,因为x ?可正,可负,但不为零. ②以知函数)(x f y =定义域为A ,)('x f y =的定义域为B ,则A 与B 关系为B A ?. 2.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与点0x 处可导的关系: ⑴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是)(x f y =在点0x 处可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可以证明,如果)(x f y =在点0x 处可导,那么)(x f y =点0x 处连续. 事实上,令x x x ?+=0,则0x x →相当于0→?x . 于是)]()()([lim )(lim )(lim 0000 00 x f x f x x f x x f x f x x x x +-+=?+=→?→?→ ). ()(0)()(lim lim ) ()(lim )]()()([ lim 000'0000000000 x f x f x f x f x x f x x f x f x x x f x x f x x x x =+?=+??-?+=+???-?+=→?→?→?→?⑵如果)(x f y =点0x 处连续,那么)(x f y =在点0x 处可导,是不成立的. 例:||)(x x f =在点00=x 处连续,但在点00=x 处不可导,因为x x x y ??= ??| |,当x ?>0时,1=??x y ;当x ?<0时,1-=??x y ,故x y x ??→?0lim 不存在. 注: ①可导的奇函数函数其导函数为偶函数. ②可导的偶函数函数其导函数为奇函数. 3.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2012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

2012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2页,第Ⅱ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复数131i i -+=+ (A )2i + (B )2i - (C )12i + (D )12i - (2 )已知集合{1A =,{1,}B m =,A B A = ,则m =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一条准线为4x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211612x y += (B )221128x y += (C )22184x y += (D )22 1124 x y += (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 , 2AB = ,1CC =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C (D )1 (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55a =,515S =,则数列11{ }n n a a +的前100项和为 (A ) 100101 (B )99101 (C )99100 (D )101100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CB a = ,CA b = ,0a b ?= ,||1a = ,||2b = , 则AD = (A )1133a b - (B )2233a b - (C )3355a b - (D )4455 a b - (7)已知α 为第二象限角,sin cos αα+=,则cos 2α=

(A )3- (B )9- (C )9 (D )3 (8)已知1F 、2F 为双曲线22:2C x 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12||2||PF PF =,则12cos F PF ∠= (A )14 (B )35 (C )34 (D )45 (9)已知ln x π=,5log 2y =,1 2z e -=,则 (A )x y z << (B )z x y << (C )z y x << (D )y z x << (10)已知函数33y x x c =-+的图像与x 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 (A )2-或2 (B )9-或3 (C )1-或1 (D )3-或1 (11)将字母,,,,,a a b b c c 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每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 )12种 (B )18种 (C )24种 (D )36种 (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37 AE BF ==。动点P 从E 出发沿直线向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 )16 (B )14 (C )12 (D )10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专题练习解析版82页 1.一个顶点的坐标()2,0 ,焦距的一半为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19422=+y x B. 14922=+y x C. 113422=+y x D. 14132 2=+y x 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22 221(0,0)x y a b a b -=>>,过左焦点F 1的直线交 双曲线的右支于点P ,且y 轴平分线段F 1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 3 B .32+ C . 31+ D . 32 3.已知过抛物线y 2 =2px (p>0)的焦点F 的直线x -my+m=0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 且△OAB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则m 6+ m 4的值为( ) A .1 B . 2 C .3 D .4 4.若直线经过(0,1),(3,4)A B 两点,则直线AB 的倾斜角为 A .30o B . 45o C .60o D .120o 5.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ρ=2θ2cos ,给定两点P(0,π/2),Q (-2,π),则有 ( ) (A)P 在曲线C 上,Q 不在曲线C 上 (B)P 、Q 都不在曲线C 上 (C)P 不在曲线C 上,Q 在曲线C 上 (D)P 、Q 都在曲线C 上 6.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化为极坐标为( ) A .)65, 2(π B .)6 ,2(π C .)611,2(π D .)67,2(π 7.曲线的参数方程为???-=+=1 232 2t y t x (t 是参数),则曲线是( ) A 、线段 B 、直线 C 、圆 D 、射线 8.点(2,1)到直线3x-4y+2=0的距离是( ) A . 54 B .4 5 C . 254 D .4 25 9. 圆0642 2 =+-+y x y x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为( ) A.)3,2(-、13 B.)3,2(-、13 C.)3,2(--、13 D.)3,2(-、13 10.椭圆 122 2 2=+b y x 的焦点为21,F F ,两条准线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M 、N ,若212F F MN ≤,则该椭圆离心率取得最小值时的椭圆方程为 ( )

2019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0.2统计与统计案例测

专题10.2 统计与统计案例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上(共10题,每小题6分,共计60分). 1.交通部门对某路段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实施监控,从速度在 的汽车中抽取150辆进行分析,得到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速度在 以下的汽车有辆. ) 【答案】75 2.某校高一年级有学生人,高二年级有学生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学生中抽出人,其中从高一年级学生中抽出人,则从高三年级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 ▲ . 【答案】17 【解析】高一高二人数之比为10:9,因此高二抽出的人数为18人,高三抽出的人数为55-20-18=17人 3.若一组样本数据9,8,x ,10,11的平均数为10,则该组样本数据的方差为▲. 【答案】2 【解析】由题意得,因此方差为 4.某校共有教师200人,男学生800人,女学生6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已知从男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00人,那么 ▲ . 【答案】200 【解析】男学生占全校总人数,那么 5.从某校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对该班50名学生的高校招生体检表中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某高校A 专业对视力的要求在0.9以上,则该班学生中能报A 专业的人数为.

【答案】20 【解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视力在0.9以上的频率为(1.00+0.75+0.25)×0.2=0.4, ∴该班学生中能报A专业的人数为50×0.4=20. 6.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________.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________人. 【答案】37,20 7.下图是2014年在怀化市举行的演讲比赛,七位评委为第一位演讲者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分别为. 【答案】, 【解析】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剩余的五个数据依次是、、、、,平均数为

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0每小题4分,11-15每小题5分,满分65分)1.(4分)设集合M={x|0≤x<2},集合N={x|x2﹣2x﹣3<0},集合M∩N=() A .{x|0≤x< 1} B . {x|0≤x< 2} C . {x|0≤x≤1}D . {x|0≤x≤2}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解出集合N中二次不等式,再求交集. 解答:解:N={x|x2﹣2x﹣3<0}={x|﹣1<x<3},∴M∩N={x|0≤x<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和集合的交集问题,注意等号,较简单.2.(4分)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那么实数a等于() A .﹣6 B . ﹣3 C . D .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 根据它们的斜率相等,可得=3,解方程求a的值.解答:解:∵直线ax+2y+2=0与直线3x﹣y﹣2=0平行, ∴它们的斜率相等,∴=3,∴a=﹣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3.(4分)函数y=tan()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是() A .B . C . D . 考点:正切函数的图象. 专题:综合题. 分析:先令tan()=0求得函数的图象的中心,排除C,D;再根据函数y=tan()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排除B. 解答:解:令tan()=0,解得x=kπ+,可知函数y=tan()与x轴的一个交点不是,排除C,D

∵y=tan()的周期T==2π,故排除B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切函数的图象.要熟练掌握正切函数的周期,单调性,对称中心等性质.4.(4分)已知三棱锥P﹣ABC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且AB=AC=,BC=2.则二面角P﹣BC ﹣A的大小为() A .B . C . D . 考点: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 专题:计算题. 分析:要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我们关键是要找出二面角P﹣BC﹣A的大小的平面角,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然后再分析二面角P﹣BC﹣A的大小的平面角所在的三角形的 其它边与角的关系,解三角形进行求解. 解答:解:如图所示,由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全等, 且AB=AC=, 得PB=PC=,PA=BC=2, 取BC的中点E,连接AE,PE, 则∠AEP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且AE=EP=, ∵AP2=AE2+PE2, ∴∠AEP=, 故选C. 点评:求二面角的大小,一般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此题是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出∠AEP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通过解∠AEP所在的三角形求得∠AEP.其解题过 程为:作∠AEP→证∠AEP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计算∠AEP,简记为“作、证、算”.5.(4分)函数y=sin()+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 A .B . πC . 2πD . 4π 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分析:先将函数化简为:y=sin(2x+θ),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f(x)=sin()+cos2x=cos2x﹣sin2x+cos2x=(+1)cos2x﹣sin2x =sin(2x+θ) ∴T==π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全国卷2(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注意事项: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复数-1+3i= 1+i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1.3. m},B={1,m} ,AB=A, 则m= A 0或3 B 0或3 C 1或3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x2y2x2y2A +=1 B +=1 1612128x2y2x2y2C +=1 D +=1 84124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2,CC1=22 E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 A 2 B 3 C 2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5=5,S5=15,则数列(A)的前100 项和为1009999101 (B) (C) (D) 101101100100 (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A) (B)(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α+sinβ=3,则cos2α= 3 (A) -5555 (B)- (C) (D) 3993 (8)已知F1、F2为双曲线C:x2-y2=2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 |PF1|=|2PF2|,则cos∠F1PF2= (A)1334 (B)(C) (D) 4545 (9)已知x=lnπ,y=log52,z=e,则(A)x<y<z (B)z<x<y (C)z<y<x (D)y<z<x 12 (10) 已知函数y=x2-3x+c的图像与x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 (B)-9或3 (C)-1或1 (D)-3或1 (11)将字母 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统计与概率(经典)

11 12 13 3 5 7 2 2 4 6 9 1 5 5 7 图1 统计与概率专题 一、知识点 1、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1、用简单随机抽样从100名学生(男生25人)中抽选20人进行评教,某男生被抽到的概率是( ) A . 1001 B .251 C .5 1 D . 5 1 2、为了解1200名学生对学校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 为( ) A .40 B .30 C .20 D .12 3、某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业务员有104人,管理人员3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现用分层抽样法从中抽取一容量为20的样本,则抽取管理人员( ) A .3人 B .4人 C .7人 D .12人 2、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1、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 A .83 B .32 C .31 D .4 1 2、如图所示,在正方形区域任意投掷一枚钉子,假设区域内每一点被投中的可能性相等,那么钉子投进阴影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线性回归方程 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1 2 211 ???n i i i n i x y nx y b a y bx x nx ==-==--∑∑,. 二、巩固练习 1、随机抽取某中学12位高三同学,调查他们春节期间购书费用(单位:元),获得数据的茎叶图如图1, 这12位同学购书的平均费用是( ) A.125元 B.5.125元 C.126元 D.5.126元 2、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时速在[50,60) 的汽车大约有( ) A .30辆 B . 40辆 C .60辆 D .80辆 3、某校有高级教师26人,中级教师104人,其他教师若干人.为了了解该校教师 的工资收入情况,若按分层抽样从该校的所有教师中抽取56人进行调查,已知从其 他教师中共抽取了16人,则该校共有教师 ______人. 4、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若0.8p =,则输出的n = . 0.04 0.030.020.01频率 组距时速8070605040开始 10n S ==, S p

199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1992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4分) 1.(3分) 的值是( ) A . B . 1 C . D . 2 2.(3分)如果函数y=sin (ωx )cos (ωx )的最小正周期是4π,那么常数ω为( ) A . 4 B . 2 C . D . 3.(3分)极坐标方程分别是ρ=cosθ和ρ=sin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 A . 2 B . C . 1 D . 4.(3分)方程sin4xcos5x=﹣cos4xsin5x 的一个解是( ) A . 10° B . 20° C . 50° D . 70° 5.(3分)已知轴截面是正方形的圆柱的高与球的直径相等,则圆柱的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是( ) A . 6:5 B . 5:4 C . 4:3 D . 3:2 6.(3分)图中曲线是幂函数y=x n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已知n 取±2,±四个值,则相应于曲线c 1、c 2、c 3、c 4的n 依次为( ) A . ﹣2,﹣,,2 B . 2,,﹣,﹣2 C . ﹣,﹣2,2, D . 2 ,,﹣2,﹣ 7.(3分)若log a 2<log b 2<0,则( ) A . 0<a <b <1 B . 0<b <a <1 C . a > b >1 D . b >a >1 8.(3分)直线(t 为参数)的倾斜角是( )

A . 20° B . 70° C . 45° D . 135° 9.(3分)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0.(3分)圆心在抛物线y 2=2x 上,且与x 轴和该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A . x 2+y 2﹣x ﹣2y ﹣=0 B . x 2+y 2+x ﹣2y+1=0 C . x 2+y 2﹣x ﹣2y+1=0 D . x 2+y 2﹣x ﹣ 2y+=0 11.(3分)在(x 2+3x+2)5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 A . 160 B . 240 C . 360 D . 800 12.(3分)若0<a <1,在[0,2π]上满足sinx≥a 的x 的范围是( ) A . [0,arcsina ] B . [arcsina ,π﹣arcsina ] C . [π﹣arcsina ,π] D . [arcsina ,+arcsina ] 13.(3分)已知直线l 1和l 2的夹角平分线为y=x ,如果l 1的方程是ax+by+c=0,那么直线l 2的方程为( ) A . b x+ay+c=0 B . a x ﹣by+c=0 C . b x+ay ﹣c=0 D . b x ﹣ay+c=0 14.(3分)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和N 分别为A 1B 1和BB 1的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A . B . C . D . 15.(3分)已知复数z 的模为2,则|z ﹣i|的最大值为( ) A . 1 B . 2 C . D . 3 16.(3分)函数y=的反函数( ) A . 是奇函数,它在(0,+∞) 上是减函数 B .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减函数 C . 是奇函数,它在(0,+∞) 上是增函数 D . 是偶函数,它在(0,+∞)上是增函数 17.(3分)如果函数f (x )=x 2+bx+c 对任意实数t 都有f (2+t )=f (2﹣t ),那么( ) A . f (2)<f (1) B . f (1)<f (2) C . f (2)<f (4) D . f (4)<f (2)

2012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数学 注息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问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且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 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解析】选D 5,1,2,3,4x y ==,4,1,2,3x y ==,3,1,2x y ==,2,1x y ==共10个 (2)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 ()A 12种 ()B 10种 ()C 9种 ()D 8种 【解析】选A 甲地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12 2412C C =种 (3)下面是关于复数2 1z i = -+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 1:2p z = 22:2p z i =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 4:p z 的虚部为1- ()A 23,p p ()B 12,p p ()C ,p p 24 ()D ,p p 34 【解析】选C 22(1) 11(1)(1) i z i i i i --= ==---+-+-- 1:p z =22:2p z i =,3:p z 的共轭复数为1i -+,4:p z 的虚部为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