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乡草屯历史文化发展探讨

家乡草屯历史文化发展探讨

篇名

家鄉草屯歷史文化發展探討

作者

簡倉敔。旭光高級中學。一年丁班

壹●前言

要深入了解歷史,須先從家鄉的歷史文化做深入的研究及探討,必藉由訪談家鄉的長輩們的意見、深入探究產業及特產、人文與觀光、地方特色與文化、古蹟生態及自然環境等,作為將來家鄉發展的參考及依據,我從報章雜誌看了很多鄉鎮的起起落落,因時代巨輪快速的轉變,使得有些鄉鎮來不及改變及因應因此而落沒了,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及可惜,藉由此次家鄉歷史文化深入的認識及探討,找出家鄉未來發展的趨勢,使家鄉未來發展更為繁榮及進步。

深入認識草鞋墩,同時探討草屯歷史發展及沿革,藉由拜訪瞭解古蹟及宗教等聖地深入了解各類文教活動、風俗及寺廟精神之典範。

貳●正文

一、認識草鞋墩

1.草屯鎮的由來及簡介

草屯鎮舊名草鞋墩,昔時因盛產草鞋而聞名;因地當交通要衝,舊時擔販在此棄草鞋成墩,故名之。現今鎮名是自1945年時所更改的。草屯鎮位居南投縣交通要衝,境內山明水秀,氣侯溫和,物產富饒,民風樸實,自然環境優美。(註一)

鎮內古蹟眾多,如三級古蹟登瀛書院、月眉厝龍德廟、燉倫堂;目前本鎮也是眾多藝術家聚居之處。

冬季涼爽乾燥,夏季高溫多雨,頗利於農業的生產及各項經濟活動的進行。鎮上主要的農作物為稻米、菸草、檳榔、荔枝、葡萄及薏仁等。

2.草屯鎮的地理位置

草屯鎮東西細長,南北狹窄,北隔烏溪與台中縣霧峰鄉相望,東與國姓鄉毗鄰,南與南投市、中寮鄉相連,西與彰化縣芬園鄉連接,幾似一橫置矩形。境內無高山,一年四季氣候溫和,無季節風。

位置:東經一二O度三七分四五秒─一二O度四九分四二秒北緯二三度五六分四八秒─二四度O一分一九秒

面積:一O四.O三二七平方公里

3.歷史發展

草屯鎮原轄於北投堡,往昔為洪雅平埔族(Hoamya)、阿里坤支族(Arikun)、北投社(Tausabata)之領域,清初與南投並稱為「南北投社」。(註二)

漢人在鎮域具有規模之拓'墾,肇始於入清之後。以洪、李、林、簡四大姓族人為主流。其開墾之方向,大約自西向東,概溯溪谷而上。日据初期分草鞋墩區、新庄區、土城區,民國二十七年升格為草屯街,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本鎮屬台中縣南投區草屯鎮,民國三十九年改為南投縣草屯鎮。台灣光復後,草屯鎮因位於南投縣出入門戶,交通便利,且物產豐富,適宜居家,人口大量湧入,各族群相處融洽,心手相連,共同為創造美麗家園而打拼,造福桑梓。

4.人口

本鎮人口數依據戶籍資料,至九十七年九月底為、男人計五○、七七九人,女人計四九、三五八人,總人口數一○○、一三七人。

人口分佈,轄內總戶數為二九、九六二戶,總鄰數五九八鄰。全鎮二十七里。其中女性人口為49,358人,約佔全鎮人口之49.3%;男性人口為50,779人,約佔全鎮人口之50.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37人,里民散居於各聚落間。草屯鎮人口主要集中於舊市區中心,計畫區南側及東側之建設區,人口數最多的村里依次為山腳里、敦和里、富寮里等,人數分別為8,648、7,725與7,307人,人口最少的村里為中正里、坪頂里、平林里,人數僅有889人、1251人與1309人。(註三)

5.地圖指引

二、產業及特產

1. 產業

A.手工藝業

玩具禮品您可能知道草屯草鞋和草編飾品聞名全國。利用木頭、竹片為材料,製造出以人形、動物玩偶為主的玩具及藝術品、傢

俱。

貝殼工藝貝殼在收藏家、藝術家、科學家及環保人士的世界中佔有特別的地位。其絢麗繽紛的色彩、精緻的形狀及優美的雕紋,

贏得人們的喜愛和欣賞。貝殼亦顯示出在大自然中,生物品

種的繁多。貝殼可用來作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

陶業草屯鎮陶業日治時期是以燒製磚瓦為主,大多用柴燒作為熱處理的方式。近期草屯鎮陶藝在現代造型觀念及科學配方釉

藥的催化下,經業者不斷努力已呈現多樣性發展的面貌,有

形色俱佳的花器,也有精緻高雅的器皿,有古典寫實的人

物,也有抽象造型的現代創作。

植物染昔日雙冬檳榔名聲響亮,成為最著名之檳榔產地名稱。現在草屯人,利用檳榔種子當成服飾的染劑,在有心人士的努力

經營下,以檳榔、梔子、福木.......等為材料的手工植物染作

品,已為日常生活增添自然與愉悅的美感。

漆藝台灣70-90年代漆器產品以外銷日本為大宗,產品以盤、托、盒、碗等生活用品為主,以台灣生產的櫸木、楠木、雜

木為木胎。草屯漆藝以王清霜創設美研工藝社為最早。

稻草編織把收割下來的稻桿曬乾,便是做草鞋的最好材料。雖然現在不再有人穿草鞋了,稻草轉而成為別緻的草編飾品。草屯

鎮居民運用農村裡雖不起眼卻用途無窮的稻草,編製成草

鞋、草刀及代表「福祿壽」的蝴蝶、鹿及長壽龜等等,成為

草屯地區具特色的稻草工藝製品。

B.農業

有機農業有時亦被稱為生態農業、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替代農業、或永續農業之一種。其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的生產方式。現在推行有機農業,將能避免台灣農業因遭受進口產品之打擊而荒廢農地,反而能維護並涵養農業生產環境,可保障糧食安全及促進農業提供景觀與休閒之功能。

現今草屯推廣有機農業結合觀光事業,如:巴西蘑菇、紅甘蔗、木瓜、薏仁等。

2. 特產

巴西蘑菇其色白、菇傘呈現短筒狀,色澤金黃淺褐色,氣味香濃具強烈杏仁口味,肉色白口感脆而甘甜。巴西蘑菇中含有特殊的

β-葡聚糖可以增加人體巨噬細胞、其餘成份:多醣體、亞

油酸、油酸、十六碳烯酸等脂肪酸、中性脂質、磷脂質、核

酸、維他命、T細胞、B細胞等成份。

也被農政單位歸類為食藥用菇,不僅可入菜做湯,藉此提昇

人體的免疫功能,大幅增加人體對抗疾病侵襲的能力。

巨峰葡萄葡萄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能夠迅速被人體消化吸收,連病人也可以多吃無妨,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和鐵質,可以

補氣、養血、滋潤髮膚。因此臉色蒼白、貧血、髮質乾劣的

人,或是老人、孕婦和孩童都應該多吃。脫水後製成的葡萄

乾是很好的鐵質補充品,可以當成零食,製作甜點,也可以

加在飯中或冰品裡,既營養又可口。

荔枝荔枝為亞熱帶常綠果樹,甜度很高,屬於比較燥熱的水果,多吃容易上火,是民間認為比較滋補的果品,所以貧血、心

肺衰弱、或是寒底子的人,可以多吃荔枝,使體質獲得改善,

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但是對於熱底子或是胃腸不好的人,

荔枝卻不能吃太多。

小月餅、香妃酥、糖塔中正路上的六十年經營老店宜珍齋餅店,出產多種可口又有名氣的糕點,如:小月餅(將綠豆沙配以特級奶油、奶粉,新鮮蛋黃及獨家配方烘炒而成、口感細棉、口味香醇。)、

香妃酥(外皮是多層次的酥皮,上有一層芝麻,內在是新鮮

材料製成高級精緻的肉鬆或椰粉餡,不論口感、風味均

佳。),另一特殊風味的產品-糖塔。

菸草菸草之生產,每年均由菸酒公賣局按實際需要訂定菸葉生產計畫,許可契作菸農種菸。因此,菸草的種植面積一向非常

穩定,境內至今仍保存數棟傳統式煙樓(煙間)。

麻竹筍麻竹筍是一種無污染、無公害的美味可口的綠色蔬菜,富含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多種元素、維生素和纖維素,與其它筍類

相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有更高的食用價值和經

濟價值。麻竹筍又屬保健食物,可加工成罐頭、酸筍、即食

調味筍絲等,其口感脆嫩爽口,是難得的餐中珍品。

稻米主要為蓬萊品種。烏溪流域的草屯鎮,稻米種植面積為全縣之冠,可謂本縣稻米的穀倉集散地。這幾年為配合政府的稻

田轉作政策。

薏仁「草屯薏仁」不但成為該鎮主要特產,也在全國建立相當高的知名度。

薏仁又稱為苡米,是去濕滋補的榖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磷、及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在白米之上。薏仁最大的好處

就是能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迅速排除體內的毒素,因此可

以淨化血液、解除便秘之苦,並且使肌膚光滑細緻。

檳榔枝果狀橢圓形,聚集叢生,成熟時橙黃色,外果皮薄,中果皮白色,富纖維質,內果皮為硬核,內藏胚乳,品種繁多。

目前草屯的部分餐廳有以檳榔為料理的特色餐,還有以檳榔

為原料的植物染工藝。

花卉草屯鎮近期辦理經濟花卉栽培產銷工作,栽培面積合計85公頃,其中以玫瑰、火鶴花、玉蘭花為大宗,雙冬、南埔、

新豐地區為主要產地,品質優良。今後將繼續推廣具地區農

業,以繁榮農村經濟。

麻糬麻糬可說是市集裡常見的小吃,對於麻糬一般的印象,大都是停留在不是花生就是紅豆,裹著白澄澄的糖粉,甜的讓人

發膩。草屯麻糬是把芝麻、花生、紅豆包入麻糬裡,外層沾上薄薄的綠豆粉吃,為小孩、老人吃比較不會噎著,遂改成長條型,小口咬著吃,風味完全不同。

榕樹下蚵仔嗲到草屯吃扣仔嗲,外加一碗青菜豆腐湯,是草屯人才有的口福,草屯鎮玉峰里明正巷及東美街榕樹下擺蚵嗲攤。現做現賣的蚵嗲,裡面有肉、有菜、還有新鮮蚵仔,營養豐富,其餘有韭菜條、炸豆腐、炸粿等等數種,口味獨特。

草屯肉圓本店創業於民國初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是由業主之祖父李海先生所設小攤子起家,經父親李炳煌先生接鉢,再

傳至長孫李玠青先生經營,是三代一脈相連的老店。起初設

攤於本鎮碧山路綜合市場內,因其食品具有道地的草屯風

味,名聞遐邇深獲好評,故在早期即被稱為「草屯肉圓」。

由於經過三代的刻苦經營及不斷的研究改良,又使用先進的

專業設備,選用真材實料,因此本店所推出的食品,不但新

鮮美味,而且口味獨特;又香、又Q、又好吃,久而久之,

老顧客就暱稱為「肉圓李」而主人亦欣然使用眾所賜予的稱

呼來命名本店。

三、人文與觀光

九九峰自然保護區南投中潭公路旁的九九峰,有著多達上百座的尖銳山峰,峰頂有如火焰一般因此又名火炎山。九九峰尖銳的山峰壁立雄偉,就好像綠筍直抵天空,足以比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地形,突兀的身影,也總是在遠處就吸引住人們的目光。不過以礫石地質風化而成的九九峰,因為稜壁陡立,並不容易攀登。921地震更使得群峰宛如刀削,山頂的草木在一夕之間紛紛震落而禿黃一片。

風水坪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在草屯鎮股坑巷風水坪內,有個「風水坪水土保持教室」,成立於民國八十年,鄰近中潭公路南側,內有草坪活動區、教學設施、植物大觀園及休閒遊憩區等四種不同功能的區域。

本戶外教室擁有大片翠綠的草坪,遊客可以在這裡恣意徜

徉,初秋時節,落葉散落在草皮上彷彿是從土裡鑽出來一

般,讓人草葉莫辨。在這裡的草坪,除供應水土保持局及南

投縣政府作為植生綠化草苗外,也是露營及各項大型活動熱

門地點。

雙十吊橋因為位於中潭公路草屯雙冬段,故又稱雙冬吊橋,橫跨烏溪之上,橋的弧度造形優美,仿彿一道長虹。

臨橋而望,則火炎山、墓碑山盡在眼前;俯瞰而下,則潺潺

流水,清澈見底。橋頭設置一輛坦克車模型,供民眾參觀遊

憩。雖經九二一大地震洗禮,但吊橋墩及橋面未受損,未來

結合當地之自然、人文、景觀資源,積極規劃行銷,以吸引

遊客駐留,促進本鎮之觀光事業發展。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工藝所位處往來日月潭、清境農場、九族文化村之要衝,擁有廣濶綠色如茵的草皮,兒童嬉戲其間,濃郁的老樹下檢拾相思豆,是永遠的懷念,工藝陳列館是雄偉的現代建築,已成中部重要的地標,其內展示國內工藝家、藝術家最新的創作與產品,值得細細品味。

陳府將軍廟廟宇宏偉、香客絡繹不絕,每年捐贈冬季救濟金額為全縣寺廟之冠,經常辦理各類文教活動,收移風易俗之宏效,實為

寺廟中之典範,並有終年不斷的酬神戲班演出。

双冬坪村自行車步道近來拜休閒風潮之賜,自行車道如雨後春筍般的竄出,草屯鎮公所自九十一年起,配合南投縣政府的新農業文化園區規劃及其他公私部門的協力推動,利用平林橋到雙十吊橋間的烏溪南北岸,以其優美景觀條件,結合周邊產業活動,規劃自行車休閒活動路線,串連成一個長約六公里的迴路系統。在此自行車觀景道裡盡收草屯鎮最佳地理景觀段,即烏溪北岸的平林果園景觀與九九峰自然保留區耀眼的地景和烏溪南岸的雙冬里雙龍田園景觀及一線天、墓碑山、覆瓦狀構造、河岸親水景觀等。

敦和宮「敦和宮」之肇建,係清朝乾隆初年,福建人李創率族親渡台,至草鞋墩山仔腳開墾,旋於乾隆二十年春,回故里西山

與兩子元光、元欽奉請玄壇元帥分像來台,卜地居於草鞋墩

下庄,擇地建祠奉祀玄壇元帥,為地方開發之守護神。建廟

自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四一年)至今(二OO八年)已有

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玄壇元帥」

壽誕,各地善男信女前來朝拜人潮很多,演戲酬神,熱鬧非

常。廟的二樓,還有文物陳列於此,另一項特色即是廟頂有

尊全省最大的武財神。

碧山巖碧山巖(行政區屬南投市)位於八卦山脈東麓之貓羅溪畔,為清乾隆十七年由住僧所創建,主祀釋迦牟尼佛,每年佛祖

誕生﹝農曆四月初八﹞及農曆新年時,信徒紛紛前來祭祀祈

福最為熱鬧,碧山巖建於美如柴梳的八卦山脈濃蔭環翠山勢

下登臨其上俯瞰草屯,綠野平疇,阡陌縱橫,寺前貓羅溪橫

流而過,依山傍水風光明媚,令人心曠神怡,天氣晴朗時,

九九峰如玉筍凌空遙遙相望,每當晨色初分,曦霞漸漸昇

起,令人醉心的旭日曙光最具特色,昔日聞名的「碧山曙色」

名列古彰化八景之一。如今更有東西快速道路穿越於其南側

的八卦山麓,為此處再添一景。

雷藏寺台灣雷藏寺為世界真佛宗的發源地,是中國真佛宗秘教總會之母廟。本寺為一中國北方(宮殿)風格之佛寺,於民國76

年6月13日動土,民國82年7月7日舉行開光安座,當時

為全國最高大雄寶殿,達26公尺高。供奉阿彌陀佛、觀世

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皆為全國

最高室內佛像。從此處遠眺草屯景色,心曠神怡。

和平老街日據時期,草屯鎮玉峰街(草屯舊街)發展已經飽和,地方士紳乃集資興建新街。以玉峰街為核心,向外擴建增加五倍面

積,街道更為寬敞,達12公尺。而新街(和平街)更為繁榮,

舊街反而逐漸式微。現今尚有「滄浪診所」及相連部分商店

仍保存磚造仿及洗石子之巴洛克式呈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秀

面外觀,飾有祈求吉慶與鯉躍龍門等圖騰的洗石子浮雕,走

在街道上有思古之幽情。

碧峰里林氏家廟林氏家廟於西元一九一七年,由林紹鵬倡建,為一兩落帶護龍之建築,前有廣埕,現貌為九二一災後修建,華麗堂皇,雖不復肅穆優雅,卻也不失用心之作。自創建以來,每年春、秋兩季皆舉行祭祖大典,每次祭典分由林氏宗親派6大房子

孫輪流舉辦,以緬懷先祖篳路藍縷精神追思先人德澤,並藉

祭祖聚會聯繫族親情誼。

燉德堂位於草屯鎮新庄村內。燉德堂又名育德堂係由31世洪萬源(現任管理人洪煥祈祖父)於民國前30年起建。當時清朝乾隆

皇為感念第27世渡台先祖洪育德公及其二子28世登榜公、

必祥公,於乾隆58年因平定林爽文之役有功,欽賜「虎穴

揮戈」匾額,現懸掛於堂前。且當年先祖是由中國大陸燉煌

輾轉遷徙台,稱燉煌衍派及當年渡台先祖為育德公,故慎終

追遠,取名為「燉德堂」。

鱸鰻潭公路公園在中潭公路上東行甫過雙冬街區,有一個地方被叫做「鱸鰻潭公路公園」。鱸鰻潭地名由係因昔日中潭公路拓寬前,此處潭寬水深,鱸鰻棲息其間,因以為名。有水圳生態涼亭,緊鄰烏溪,可眺望九九峰,山林綠野,景色怡人,佳境天成,加以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居民以務農為生,因此自然生態環境保存完善未受污染,孕育了生機盎然的世外桃源。政府為提倡休閒農業旅遊,提供居民遊憩場所,並建構美麗的新地標,乃配合當地景觀,建高15公尺的涼亭,亭旁水圳以生態工法予以整修,保護河流中的魚蝦、水草及其他生物,是一處可學、可遊與生態涵養之自然生態公園。

大虎山大虎山可以俯瞰八卦山及草屯街區景色,山上有:中國真佛宗密教總會之廟宇台灣雷藏寺,屬於道教之十九龍柱慈德

宮、慈惠堂,一貫道信徒總部-光慧文教紀念館。有兩處土

地公廟。

北投新舊街北投街包括:舊街、番社內、新街三塊聚落。北投之地名由來於今「番社內」,昔為「洪雅」平埔族「阿里坤」支族「北

投社」(新社)社址之譯音。清初漢人入墾,向北投社贌地

耕種,先後形成舊街與新街於該社之左(西)、右(東)兩

翼。至道光年間社番舉族八迁埔土盆地後,遂完為漢人街肆

聚落,並成為最具規模之交易重地。繁華一時。區內有舊街

慶安宮,建於西元1805年(嘉慶十年),奉祀觀音;嘉慶

二年建朝陽宮(奉祀媽祖)於新街,另有石刻「泰山石敢當」

竪於北投路與史館路三叉路口,為先人驅邪避攘所立。

坪頂七股觀坪頂里位於富寮里的東邊,為海拔三四0至三八0公尺的台

景地。共有頂城、下城、竹田、七股四個大聚落,從富寮到坪頂首先到達的就是七股。該聚落建於高位河階面上,在清朝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年)有漳洲府詔安縣青龍川李龍科者,

從嘉義率族人北上入墾於此,因七人合股開墾,故得名---

七股。可以從觀景台遙看草屯土城盆地、茄荖山、北勢湳、

富寮里、隘寮里的田園、街景,並遠及於烏溪北岸、象鼻山

崩崁。

墓碑山墓碑山與對岸火炎山同屬礫岩層地質,係位於下雙冬村落邊之斷崖,斷面巨大,高約70公尺,寬約400公尺,狀似墓

碑,因以為名雄偉壯觀,因而有此地理福蔭鹿港與牛罵頭(今

清水)。震災後,形成光秃之黃土斷面,成為震災後奇景之

一。

北勢里東羅西鼓「東鑼」與「西鼓」指的是兩道水量充沛的流泉,沖流如鑼如鼓的聲音;不知是多久以前的先民,發現了這一東一西的流泉,竟然從崩崁的石壁湧出、飛落、撞擊,發揮了歲時節慶民俗生活音樂想像力,繼而以「東鑼」、「西鼓」名之。

紫微宮本宮歷史約一百八十餘年,曾列為三級古蹟,但因經多次整修,失去資格。主祠玄天上帝、天上聖母、福德正神。在民

國四十年間,由簡平安老師在此教漢學,其後並有其學生續

教,在地方的社會教育發展上,頗有貢獻。廟前有一廣場,

四週植有老榕,面對稻田,並且無一般寺廟常見之遮雨棚,

景觀良好,是附近民眾常聚會的好地方。

(註四)

四、地方特色與文化

1.特色

草屯鎮舊名草鞋墩,因地處交通要衝,舊時攤販在此棄草鞋成墩,故名之。目前本鎮也是眾多藝術家聚居之處。冬季涼爽乾燥,夏季高溫多雨,頗利於農業的生產及各項經濟活動的進行。鎮上主要的農作物為稻米、菸草、檳榔、荔枝、葡萄及薏仁等。

2.特色文化項目簡介

有機產業現今草屯推廣有機農業結合觀光事業,如:巴西蘑菇、紅甘蔗、木瓜、薏仁等。有機農業有時亦被稱為生態農業、

低投入農業、生物農業、動態農業、自然農法、再生農業、

替代農業、或永續農業之一種。其有機農業是一種較不污

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農產品

的生產方式。可保障糧食安全及促進農業提供景觀與休閒

之功能。

貝殼工藝貝殼在收藏家、藝術家、科學家及環保人士的世界中佔有特別的地位。貝殼外殼絢麗繽紛的色彩、精緻的形狀及優

美的雕紋,贏得人們的喜愛和欣賞。除了是科學家的研究

對象之外,貝殼同時顯示出在大自然中,生物品種的繁多。

陶業草屯鎮陶業日治時期是以燒製磚瓦為主,大多用柴燒作為熱處理的方式。近期草屯鎮陶藝在現代造型觀念及科學配

方釉藥的催化下,經業者不斷努力已呈現多樣性發展的面

貌,有形色俱佳的花器,也有精緻高雅的器皿,有古典寫

實的人物,也有抽象造型的現代創作。現今草屯已成為重

要的陶藝重鎮。

植物染昔日雙冬檳榔名聲響亮,成為最著名之檳榔產地名稱。現在草屯人,利用檳榔種子當成服飾的染劑,在有心人士的

努力經營下,以草屯現有的植物為材料的手工植物染作

品,已為日常生活增添自然與愉悅的美感。

漆業以台灣生產的櫸木、楠木、雜木為木胎。草屯漆藝以王清霜創設美研工藝社為最早

稻草編織做草鞋最好的材料,就是收割下來的稻桿曬乾,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人在穿草鞋了,但是稻草卻轉便成為別緻的草編

飾品。草屯鎮居民運用農村裡雖不起眼卻用途無窮的稻

草,編製成草鞋、草刀及代表「福祿壽」的蝴蝶、鹿及長

壽龜等等,成為草屯地區具特色的稻草工藝製品。

玩具禮品在台灣光復時期,曾經是「世界玩具禮品發展中心」。當時草屯人利用木頭、竹片為材料,製造出以人形、動物玩偶

為主的玩具及藝術品、傢俱。隨處可見林立的手工藝社,

產品外銷到世界各國。

敦和宮炸玄壇爺玄壇爺也稱為玄壇元帥、寒單爺,玄壇爺的祭祀多在晚上舉行,因為據說玄壇爺怕冷,所以人們就丟鞭炮為祂驅寒,一般人相信,如果鞭炮炸得越旺,那一年的財運也就越旺。所以只要是神轎經過的地方,都是鞭炮射擊的對象。

保生大帝祭典草屯鎮月眉厝龍德廟是縣內為主祀保生大帝之古祠,也是草屯北投埔林氏族人信仰中心。寺廟內奉祀主神保生大帝,配祀神明關聖帝君、觀世音菩薩,不僅是信眾精神寄託,同時也是保境安民之守護神。由於保生大帝的傳統信仰是醫神,故信徒遍佈。主祭典日舉行於農曆三月十五日,信徒聚集,熱鬧非凡。

節慶舉行時間:每年農曆三月十四日

陳府將軍廟乞龜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陳府將軍祭,其中活動有「乞龜」,台灣民間迄今仍保存著祭龜的風俗;「乞龜」即是最普遍的一種。

節慶舉行時間:每年農曆一月十五日

稻草文化節草屯舊名草鞋墩,盛產水稻。是昔日台中、彰化至埔里間商旅往來的中途站;由於當時對草鞋的需求量相當大,草

鞋製造業於是在此地興起,往返埔里之商旅、挑夫在此處

休憩、更換草鞋,所以得名。也因此對稻草有一份特別的

情感。故每年國曆十二月舉辦「稻草文化節」的活動。

嘉南八卦窯嘉南窯業原設於嘉義。民國四十四年,省政府疏遷中興新村,需要大量磚塊興建辦公廳舍,中央政府指示當時全台

最大的磚窯廠「嘉南窯業公司」負責人黃永通到草屯設廠,

全力生產磚材,供應興建中興新村所需專材,加速中興新

村建設。如今,八卦窯雖已停產,惟特殊之隋圓型老舊磚

造窯體,成為鄉土歷史瑰寶。

崇善堂俗稱「頭前厝菜堂」。興建於日據時期,921地震損毀嚴重,林宅主人遂花費二千餘萬元重新整修。

燉倫堂燉倫堂創建於清道光四年(西元一八二四年),為閩南傳統式四合院建築。民國八十二年內政部評定為國家第三級古

蹟。

登瀛書院登瀛書院又名文昌祠,正殿祀文昌帝君、朱衣星君、魁斗星君、孚佑帝君、文衡帝君(合稱五文昌)及至聖先師孔

子等古聖先賢,經常有各地學子來書院書房研讀四書五

經、唐詩宋詞,傳出朗朗讀書聲,是草屯地區培育許多人

才的搖籃。登瀛書院乃為草屯第一座學堂,目前列為國家

三級古蹟,所保有的文物相當豐富,其位於遼闊的稻田中,

相當古樸幽靜。

古蹟建造時間:西元一八四八年

龍德廟月眉厝龍德廟是林氏先民自唐山渡台墾殖,披荊斬棘、蓽路藍履的文化與智慧結晶。目前廟內保存有咸豐元年西元

一八五一之「真元壽世」匾,以及同治三年冬十二月(西

元一八六四年)之「刑期無刑」匾,及同治十二年(西元

一八七三年)打造之石香爐,上鐫有「保生大帝」「龍德廟」,

以及龍德廟遷現址後,聘請大陸師父雕鑿之大小神轎各一

頂。

古蹟建造時間:西元一七九三年

陳府將軍廟於一九七一年(民國六十年)正式申請寺廟登記,並於一九七六年(民國六十五年)擴建完成,購置路南土地,興建

文教活動中心,其後方的回廊,有陳列展覽影雕,並建陸

橋貫穿南北。經常辦理各類文教活動,收移風易俗之宏效,

實為寺廟中之典範,並有終年不斷的酬神戲班演出。

敦和宮敦和宮」之肇建,為清朝乾隆初年,建廟自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四一年)至今(一九九二年)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

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玄壇元帥」壽誕,各地善

男信女前來朝拜人潮很多,另一項特色即是廟頂有尊全省

最大的武財神。

保安宮建於清代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以本宮堪稱歷史最悠久的地方文化資產。另廟後有一棵老榕樹,虛根落地成

幹,地理師稱其為七星墜地景觀。本宮沿習故民俗,每年

舉行春秋二祭,其中正月十五日慶元宵節,日有輦輿遶境

十餘庄,夜有演戲、過火活動,熱鬧無比。

和平老街草屯鎮玉峰街(草屯舊街)發展已經飽和,地方士紳乃集資興建新街。以玉峰街為核心,向外擴建增加五倍面積,

街道更為寬敞,達十二公尺。而新街(和平街)更為繁榮,

舊街反而逐漸式微。

碧峰里林氏家廟林氏家廟於西元一九一七年,由林紹鵬倡建,為一兩落帶護龍之建築,前有廣埕,現貌為921災後修建,華麗堂皇,雖然沒有之前的肅穆優雅,卻也不失用心之作。自創建以來,每年春、秋兩季皆舉行祭祖大典,每次祭典分由林氏宗親派六大房子孫輪流舉辦,以緬懷先祖篳路藍縷精神追思先人德澤,並藉祭祖聚會聯繫族親情誼。

慶安宮慶安宮之前身為草屯鎮北投里的福德祠,建於西元一七八五年(乾隆五十年),相傳救了清朝嘉慶君一命,而被敕封

官位戴有烏砂帽,並是全省唯一可以討老婆的福德正神,

嘉慶君回朝後感念在心,乃賜匾額題名為「慶安宮」,即「慶」

來此一住,土地公保君平「安」之意,廟內保存有古樹瘤

香?、名家彩繪及咸豐年間重修時,書有捐銀記錄之厚木匾。

龍德廟元宵節鑽燈腳元宵夜有懸燈門首及提燈遊行的習俗,點燈除代表慶祝之外,因「燈」與「丁」同意,在門首懸燈,方便婦女從燈下鑽過,以祈求神佛保祐當年能生出男兒,即所謂「鑽燈腳生卵葩」的習俗。

節慶舉行時間:每年農曆一月十日~十五日

鎮公所元宵花燈踩街當天草屯鎮公所舉辦元宵踩街活動,其活動內容有:踩街遊行及遊行花燈、遊行團隊造型比賽、舞蹈表演比賽、更有農特產品及傳統米食展售還有攻炮城活動。

節慶舉行時間:每年農曆一月十五日

(註五)

五、古蹟介紹

1.崇善堂

簡介:李元光派下第三房李三邊於清嘉慶12年(1807)所建,故又稱「三房大厝」。

縣市/鄉鎮名稱:南投縣草屯鎮

古蹟類型:歷史建築

古蹟建造時間:1922

古蹟簡介:林宅崇善堂又名崇德堂,位於中興新村交流道附近,俗稱「頭前厝菜堂」。興建於日據時期,921地震損毀嚴重,林宅主人遂花費二千餘萬元重新整修。庭院原有石臼、石桌、石椅及廳堂原有雕花木坐椅,還有雕龍香爐和窗櫺頗為雅致,但是聽主人說遭宵小竊取,甚為可惜。不過整體建築結構還是非常美觀。

古蹟特色:書寫崇善堂的匾額是採取先上匾再上樑的。

2. 燉倫堂

簡介:燉倫堂創建於清道光4年(1824),為閩南傳統式四合院

建築。民國82年內政部評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洪姓是草屯首屈一指的大族,建立很多家廟、祠堂,現存之祠堂有燉煌堂[創建於道光26年(1846)]、燉倫堂、燉成堂。

為傳統閩南式四合院建築,其建築避去繁縟剪貼、刻意裝飾,而保持古樸典雅氣質,與一般寺廟形貌相異。堂內供奉洪文色(敦樸)及後代的神位,是洪姓四座祠堂中,在九二一震災後,以傳統工法修復,以石磚、土墼、木材、薄瓦為建材。也是洪氏族人入居草屯以來,創造最早的宗祠。

古蹟等級:三級

古蹟類型:祠廟

古蹟建造者:洪姓

古蹟建造時間:1824

3.登瀛書院

簡介:草屯地方昔屬南北投堡城,清雍正年間,漢人之入墾者激增,雍正十二年(1734),清廷為教化北投社平埔族子弟,設有土番社學一所。

乾隆年間,在北投街設北投義學,以為漢人子弟啟蒙之所。書院經常有各地學子來書院書房研讀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傳出朗朗讀書聲,是草屯地區培育許多人才的搖籃。昔日曾聘請舉人、貢生、廩生等擔任講師,設正、副董事各一名,爐主一名。本書院非專為考試而設,無官試,費用來自堡內玉峰社、碧峰社、萃英社、梯雲社等捐贈,其經營管理,與官府無關。

登瀛書院乃為草屯第一座學堂,目前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所保有的文物相當豐富,其位於遼闊的稻田中,相當古樸幽靜,乃是全島六十二所書院中:

建築物保存完整的清代書院建築格局,有磚造燕尾照牆

捐出最多的土地,發展地方教育的書院

保持清譽,正派經營,不以怪力亂神、乩童、符咒等開闢財源,保持文廟之嚴肅寧靜型態,塑立了不隨俗的典範。

保存台灣僅有字紙文化的字紙簍

老樹蒼鬱,常見群鳥嬉戲,環境清優

仍存留完整的惜字亭

古蹟等級:三級

古蹟類型:書院

古蹟建造者:北投堡總理莊文蔚、職員洪濟純、生員洪鐘英等人發起

古蹟建造時間:1848

4.敷榮堂

簡介:創建人洪得中為草屯鎮名門望遠樓樓主洪善述之後代,

曾任南投明治製糖會社原料委員及擔任燉倫堂管理人。其為人圓融,處事果斷、左通右達、頗孚眾望,為地方倚重。日本當局以其為地方望族而格外眷顧,優惠承租抄封地數十甲,除部份自營外,其餘轉租佃農,獲利頗多,遂成巨富,因此蓋敷榮堂巨宅。

古蹟等級:暫定古蹟

古蹟類型:宅第

古蹟建造者:洪得中

古蹟建造時間:昭和三年(1928)

地址:(542)南投縣草屯鎮芬草路225號

5.龍德廟

簡介:月眉厝龍德廟是林氏先民自唐山渡台墾殖,披荊斬棘、蓽路藍履的文化與智慧結晶。林姓先民自福建漳州府南靖縣遷臺時,攜帶唐山龍騰宮保生大帝之香火,以保平安,林姓先民徙居月眉厝後,於康熙六年二月(1667)起雕刻保生大帝神像供奉,其後並醵資草創簡陋小祠於北投山麓(俗稱柴梳山)。其後因信徒日增,乃於乾隆五十年代,始由六房林浸捐獻毗鄰小祠之土地,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一月峻工,亦於八七水災之後重建。

組成空間為拜殿、正殿、翼房、廂房。保留清代年間以至日據時期的建築樣式廟內保存的文物很多,具特色者如花崗岩刻龍柱,遒勁有力;老榕樹曾於八七水災救人無數;石敢當從貓羅溪畔搬運至此,置於路沖,有擋煞之說法;有二尊造型相同之可愛逗趣的虎爺立於桌下;還有舊式的藥籤桶。

目前廟內保存有咸豐元年西元(1851)之「真元壽世」匾,以及同治三年冬十二月(1864)之「刑期無刑」匾。另外,還保存有同治十二年(1873)打造之石香爐,上鐫有「保生大帝」「龍德廟」,以及龍德廟遷現址後,聘請大陸師父雕鑿之大小神轎各一頂;目前廟內除奉祀主神保生大帝外,並祀有天上聖母,千里眼、順風耳等二十餘尊神。

古蹟等級:三級

古蹟類型:祠廟

古蹟建造者:林姓先民

古蹟建造時間:1793

六、生態及自然環境

1.台灣二葉松

動植物生態種類:松

簡介:草屯的台灣二葉松主要分佈在九九峰地區,花期

是每年四月至五月間,每年的十一月到十二月間是結果期。台灣二葉松為中、高海拔山區的崩塌地或是森林火災後的先驅樹種,因其本身含有大量松脂,極易發生自燃著火,形成天然的森林火災。其常用在建築、採松脂及造紙上。

獻的華人英雄。

2.長鬃山羊

動植物生態種類:羊

簡介:長鬃山羊為台灣產唯一的牛科動物,台灣特有種。

喜單獨活動,清晨與黃昏是活動高峰,有強烈的領域性。常出現於裸露岩石崩塌處和險峻陡峭山區,因其蹄有突出外側,可輕易絆住岩石表面而活動。食物以幼芽及嫩葉為主。主要分佈在九九峰地區。

3.台灣獼猴

動植物生態種類:猴

簡介:台灣獼猴是在台灣除了人類以外唯一的野生靈長類

動物,也是大型的台灣特有種動物。台灣獼猴為群居性動物,一般以20隻左右一群最為常見,最多可達70隻以上,每一猴群均有一隻猴王統轄,帶領著活動、覓食。每年秋冬季交配,春末夏初為生殖季,一胎一仔。台灣獼猴爬樹能力高超,樹林間為其主要活動區域。分布於草屯各海拔山區,棲息環境以濃密之天然林為主,喜出現於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

七、草鞋墩得名諸說探討

草屯地區地名起源存在諸多問題,因為地名起源時間往往牽連移民入墾史實;某地之地望,往往即移民落腳之所在;地名包含之範圍,往往即移民開墾之範圍。所以地名於移民史及族群關係史關係十分重大。所以地名諸問題之釐清,正可以釐清移民開墾史與族群關係史。

「草鞋墩」,大正9年日人改名草屯。以後逐漸發展成為草屯鎮。原來的草鞋墩成為草屯街區之一部分。自日治後草屯取代清代之北投,成為草屯地區行政、經濟、文化之中心。

「草鞋墩」地名起源,有「鄭成功說」、「鄭經說」、「劉國軒說」、「林爽文說」、「墾民說」、「挑夫說」等。(註六)

1.「林爽文說」認為乾隆52年(1787)林爽文老家大里杙被清軍攻破後,林爽文率殘部南逃,路經草屯,在此地脫草鞋換草鞋,新舊草鞋堆積如山,因名草鞋墩。

2.「墾民說」,認為墾民進入南埔、土城、屯園,甚至双冬等地開墾,草鞋墩是入山口,也是休息站,在此脫換草鞋,草鞋堆積如山,故稱草鞋墩。

3.「挑夫說」認為自鹿港挑貨入埔裏社的扶夫,即所謂「鹿港担埔社」的挑夫,不論自鹿港到草屯,或自埔里到草屯都是一半路,而且草鞋也壞了,就在草屯休息,換草鞋,所以草屯草鞋堆積如山,故名草鞋墩。

4.現今一般皆以草屯鎮誌所述出入內山之拓墾者、挑夫及商旅等,換棄新舊草鞋之地,日積月累,草鞋成墩,故得其名。(註七)

八、家鄉永續發展意見調查表(您認識的草鞋墩)

5分----非常重要

4分----重要

3分----不知道

2分----不重要

1分----非常不重要

5 4 3 2 1 1.您認為草屯對古蹟及自然景觀的保存如何-------------------□□□□□

2.您認為宣傳草屯的農產品特色讓消費者有特殊的印象---□□□□□

3.草屯要有民俗慶典性的公共空間及活動廣場----------------□□□□□

4.草屯要發展特別的傳統文化、習俗如檳榔節、花卉等----□□□□□

5.發展具有傳統地方手工藝中心如竹製玻璃陶瓷等藝術---□□□□□

6.發展有豐富的歷史傳奇形成當地特殊老街-------------------□□□□□

7.發展當地生活型態而形成的街道如市場、夜市-------------□□□□□

8.在草屯設置當地特色及人文科學大學院校-------------------□□□□□

9.商業發展是否顧及生態及自然環境保護----------------------□□□□□

10.發展自己特色文化讓草屯未來發展更為繁榮及進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