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大学医学微生物学题库

苏州大学医学微生物学题库

苏州大学医学微生物学题库
苏州大学医学微生物学题库

绪论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衣原体

C.放线菌

D.酵母菌

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

C.病毒

D.放线菌

3.下列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新生隐球菌

B.肺炎衣原体

C.溶脲脲原体

D.伤寒沙门菌

二、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3.非细胞型微生物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三、问答题

1.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有哪些?各有何主要成就?

2.微生物学今后的应加强哪些方面的研究?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毫米

B.微米

C.厘米

D.纳米

2下列不属于细菌基本形态的是

A.球菌

B.杆菌

C.弧菌

D.梨形菌

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脂蛋白

B.脂多糖

C.磷壁酸

D.肽聚糖

4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理是

A.切断肽聚糖中多糖支架β-1,4糖苷键

B.竞争合成细胞壁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

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D.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5.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

A.切断肽聚糖中聚糖骨架β-1,4糖苷键

B.干扰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的连接

C.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D.损伤细胞膜通透性

6.菌细胞膜与真菌细胞膜的不同之处在于细菌细胞膜不含

A.磷脂

B.脂肪酸

C.甘油

D.固醇类物质

7.不是细菌细胞质中内含物的是

A.核糖体

B.胞质颗粒

C.线粒体

D.质粒

8.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为

A.高尔基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线粒体

9.细菌的核质中有

A.核膜

B.核仁

C.组蛋白

D.DNA

10.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细菌结构是

A.菌毛

B.鞭毛

C.芽胞

D.荚膜

11.在一般中性环境中细菌带负电荷,易与以下何种染料结合

A.中性染料

B.碱性染料

C.酸性染料负染

D.以上均不对

12.细菌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Giemsa染色法

B.美兰单染色法

C.印度墨汁染色法

D.革兰染色法

13.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是在于

A.细胞核结构不同

B.细胞膜结构不同

C.细胞壁结构不同

D.中介体的有无

14.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是

A.稀释复红,碘液,乙醇,结晶紫

B.结晶紫,乙醇,碘液,稀释复红

C.结晶紫,碘液,乙醇,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乙醇,结晶紫,碘液

15.革兰染色中用作媒染的制剂是

A.碘液

B.结晶紫液

C.95%酒精

D.稀释复红液

16.革兰染色的意义不包括

A.细菌分类

B.选择药物

C.鉴定细菌

D.制造疫苗

17.与芽胞的耐热特性无关的因素是

A.芽胞位于菌体的一端

B.含水量少

C.有多层致密结构D有大量DPA

二、名词解释

1.肽聚糖

2.磷壁酸

3.脂多糖(LPS)

4.脂质A

5.细菌L型

6.异染颗粒

7..原生质体

8.原生质球

9.荚膜

10.鞭毛

11.菌毛

12.普通菌毛

13.性菌毛

14..芽胞

三、问答题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3

2..试比较G+和G-细胞壁结构的异同点。

3.简述细菌L型的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4.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生物学功能?

第2章细菌的生理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无机盐对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不包括

A.构成菌体成分

B.调节菌体内外渗透压

C.细菌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

D.促进酶活性

2.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复制

B.二分裂

C.出芽

D.有丝分裂

3.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A.分钟

B.小时

C.天

D.周

4.属于细菌分解代谢的产物是

A.热原质

B.靛基质

C.抗生素

D.色素

5.吲哚试验是检测细菌是否能分解

A.吲哚

B.胱氨酸

C.色氨酸

D.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6.不同细菌对糖的分解能力不同,主要因为

A.营养型不同

B.酶系统不同

C.糖的种类不同

D.氧气存在与否

7.下列不属于生化反应的试验是

A.VP 试验

B.肥达试验

C.糖发酵试验D吲哚产生试验

8.细菌培养物中,能代表纯种的是

A.菌苔

B.菌落

C.菌膜

D.菌球

二、名词解释

1.细菌生长曲线

2.细菌的生化反应

3.热原质

4.细菌素

5.培养基

6.选择培养基

7.鉴定培养基

8.菌落

9.菌株

三、问答题

1.细菌根据其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可分哪几类?并简述各类的特点。

2.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哪几期?各有何特点?

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各有何实际意义?

4.细菌培养基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哪几种? 各有何主要用途? 决定其物理性状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适用于外科敷料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

B.紫外线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2.最适用于紫外线消毒的是

A.外科器械

B.抗血清

C.平皿

D.无菌室空间

3.用于血清等生物活性物质灭菌的最好方法是

A.滤过除菌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煮沸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4.玻璃器皿去除热原质的最好方法是

A.煮沸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滤过除菌法

D.250℃干烤法

5.细菌菌种的保存最理想的方法是

A.斜面培养基低温保存

B.半固体培养基室温保存

C.甘油布氏肉汤冻存法保存

D.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

6.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100%

B.95%

C.75%

D.50%

7.低温(4℃)对一般细菌的作用是

A.杀菌

B.使代谢减慢

C.使代谢加速

D.使毒力减弱

8.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滤过除菌法

D.紫外线灭菌法

9.高压蒸气灭菌法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维持多少时间,可达到灭菌目的?

A. 5分钟

B. 10分钟

C.15—20分钟

D. 40分钟

10.高锰酸钾属于下列哪类消毒剂

A.氧化剂

B.氯化物

C.酚类

D.重金属

11.下列常用巴氏消毒法消毒的是

A.培养基

B.医疗器械

C.牛奶

D.血清标本

二、名词解释

1.灭菌

2.消毒

3.防腐

4.无菌

5..巴氏消毒法

6.滤过除菌法

7.高压蒸汽灭菌

8.生物安全

三、问答题

1.试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影响其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2.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4章噬菌体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微生物中,不能使人或动物致病的是

A.细菌L型

B.螺旋体

C.噬菌体

D.立克次体

2.下列细胞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

A.真菌细胞

B.淋巴细胞

C.细菌细胞

D.螺旋体细胞

3.毒性噬菌体的溶菌周期不包括

A.吸附与穿入宿主菌

B.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上

C.进行噬菌体的生物合成

D.装配成完整的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二、名词解释

1.噬菌体

2.毒性噬菌体

3.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4.前噬菌体

5.溶源性细菌

三、问答题

1.试述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的结果。

第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一、名词解释

1.F质粒

2.R质粒

3.转座因子

4.插入序列(IS)

5.转座子(Tn)

6.Hfr

7.普遍性转导

8.局限性转导

9.S-R变异

10.H-O变异

二、问答题

1.何谓质粒?质粒有哪些主要特性?并请写出五种医学上比较重要的质粒。

2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

3.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哪些?简述其主要特点。(

4.试述噬菌体在细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第6章细菌的耐药性

一、名词解释

1.获得耐药性

2.固有耐药性

二、问答题

1.简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试述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怎样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3.简述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第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正常菌群的有益作用包括

A.抗肿瘤

B.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

C.合成维生素

D.以上都是

2.在正常情况下应无菌的部位是

A.血液

B.尿道

C.阴道

D.眼结膜

3.下述哪种物质不属于细菌的侵袭性酶?

A.血浆凝固酶

B.透明质酸酶

C.链激酶

D.DNA聚合酶

4.类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在于

A.有抗原性,但无毒性

B.无抗原性,但有毒性

C.无抗原性,也无毒性

D.有抗原性,也有毒性

5.宿主天然抵抗力的构成,下述错误的是

A.皮肤屏障

B.免疫系统

C.抗体

D.吞噬细胞

6.吞噬细胞吞噬细菌后的结果是

A.引起组织损伤

B.杀死吞入细菌

C.细菌在吞噬细胞内繁殖

D.以上均对

7.下列细菌中,在溶菌酶作用下可发生溶菌现象的是G+

A.葡萄球菌

B.淋病奈瑟菌

C.大肠埃希菌

D.沙门菌

8.在大多数疾病的流行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是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健康带菌者

D.带菌动物

9.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10.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二、名词解释

1.正常菌群

2.机会致病菌

3.机会性感染

4.菌群失调症

5.微生态失调

6.毒力

7.侵袭力

8.黏附

9.黏附素

10.外毒素

11.内毒素

12.完全吞噬

13.不完全吞噬

14..隐性感染

15.医院内感染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在哪些情况下,正常菌群可转变为条件致病菌?

2.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3.简述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发热,白细胞增多,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4.试述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来源,产生部位,编码基因,本质,毒性,抗原性,抵抗力,脱毒形成类毒素5.简述机体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

固有免疫;特异性免疫

6.试述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主要特点。

7.引起医学感染的微生物的特点。

主要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引起内源性感染

多具有耐药性

常发生种类的变迁

适应性强

8.为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名词解释

1.活疫苗

2.亚单位疫苗

3.核酸疫苗

4..类毒素

5.人工被动免疫

6.. 抗毒素

二、问答题

1.在病原菌检测中,标本的采集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2.当出现新的细菌性传染病时,该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第9章球菌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有关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

B.A群链球菌能产生透明质酸酶

C.脑膜炎奈瑟菌能产生剥脱毒素

D.淋病奈瑟菌亦能引起化脓性感染

2.鉴定葡萄球菌的主要依据是

A.菌落色素

B.血平板上溶血

C.凝固酶阳性

D.以上都是

3.致病性葡萄球菌最重要的鉴定指标是

A.金黄色色素

B.溶血现象

C.凝固酶阳性

D.甘露醇发酵

4.下列细菌中,最易产生耐药性的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肺炎链球菌

C.A群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5.有关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错误的是

A.营养要求高,故在含血液、血清等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B.抗原结构包括多糖抗原,表面蛋白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C.感染后,可引起超敏反应

D.只产生一些外毒素,不产生其他侵袭性酶类

6.使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在机体组织内能直接扩散的物质是

A.透明质酸酶

B.M蛋白

C.荚膜多糖

D.菌毛

7.引起人类疾病的链球菌中90%属于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A群链球菌

C.B群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8.对A群链球菌的再次感染提供保护性免疫力的抗体是

A.M蛋白抗体

B.多糖抗体

C.透明质酸酶抗体

D.链激酶抗体

9.下列细菌中革兰染色为阳性的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淋病奈瑟菌

C.肺炎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10.肺炎链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是

A.C反应蛋白

B.荚膜

C.自溶酶

D.内毒素

11.引起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细菌是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丙型链球菌

C. 粪肠球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在血平板上都形成α-溶血,鉴别二者常用的试验是

A.胆汁溶菌试验

B.凝固酶试验

C.抗O试验

D.葡萄糖分解试验

13.培养脑膜炎奈瑟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

A.血琼脂平板

B.SS平板

C.普通琼脂平板

D.巧克力平板

14.下列哪一项不是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物质

A.荚膜

B.菌毛

C.内毒素

D.鞭毛

15.下列细菌中,革兰染色阴性,大多成双排列的是

A.淋病奈瑟菌

B.肺炎链球菌

C.梭状芽胞杆菌

D.白喉棒状杆菌

16.母亲生殖道感染下列何种病原菌,在婴儿出生时易患结膜炎?

A.脑膜炎奈瑟菌

B.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 淋病奈瑟菌

17.下列关于淋病奈瑟菌正确的是

A.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

B.G+肾形双球菌

C.人是惟一宿主

D.无垂直传播

二、名词解释

1.葡萄球菌A蛋白(SPA)

2.血浆凝固酶

3.表皮剥脱毒素

4.草绿色溶血

5.链球菌溶素O(SLO)

6.M蛋白

7.链道酶

8.抗O试验

9.巧克力培养基

三、问答题

1.病原性G+球菌主要有哪些?各引起哪些疾病?

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2.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3.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有哪些?引起的人类疾病大致可分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举一例。致热外毒素,溶素,透明质酸酶,链道酶,链激酶

化脓性炎;中毒性疾病;风湿热

2.简述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性。

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第10章肠杆菌科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初步鉴别肠道杆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依据是

A.乳糖发酵

B.硫化氢产生

C.吲哚形成

D.葡萄糖发酵

2.大肠埃希菌IMViC试验的结果是

A. +-+-

B. -+-+

C. ++――

D. ――++

3.下列生化反应中,大肠埃希菌通常为阴性的是

A.乳糖发酵

B.硫化氢试验

C.吲哚试验

D.甲基红试验

4.下列肠杆菌科细菌中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是

A.伤寒沙门杆菌

B.痢疾志贺菌

C.大肠埃希菌

D.变形杆菌

5.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有意义的细菌是

A.伤寒沙门菌

B.大肠埃希菌

C.痢疾志贺菌

D.霍乱弧菌

6.大肠埃希菌与血清学分型有关的三种主要抗原是0抗原、H抗原和

A.毒素抗原

B.K抗原

C.荚膜抗原

D.Vi抗原

7.关于大肠埃希菌的特性,下述错误的是

A.条件致病菌

B.不分解乳糖

C.可引起婴儿腹泻

D.可引起出血性肠炎

8.大肠埃希菌O157:H7株属于

A.EPEC

B.EHEC

C.ETEC

D.EIEC

9.志贺菌属可分为A、B、C及D 4个群,分群依据是

A.K抗原

B.O抗原

C.生化反应

D.生化反应和O抗原

10.我国大部分地区引起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11.下列细菌中,能引起肠道感染,但无动力的是

A.沙门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痢疾志贺菌

D.大肠埃希菌

12.急性细菌性痢疾化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

A.尿

B.脓血便

C.血液

D.胆汁

13.下列疾病诊断时,通常不做血培养的是

A.败血症

B.钩端螺旋体病

C.副伤寒沙门菌

D.细菌性痢疾

15.具有Vi抗原的沙门菌是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A.伤寒沙门菌

B.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肠炎沙门菌

16.伤寒沙门菌可引起肠热症,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肠热症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

B.肠热症2-3周后,尽管体内有抗体,但疾病仍可复发

C.伤寒沙门菌O抗原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

D.肠热症病人大多数都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17.筛选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中的

A.O抗体

B.H抗体

C.Vi抗体

D.O抗体和Vi抗体

18.肥达试验中反映非特异性回忆反应的是

A.仅H凝集价升高

B.仅O凝集价升高

C.H、O凝集价都升高

D. H、O凝集价都不升高

19.一患者张××因发烧入院,取血做肥达试验,抗体滴度结果如下,你应作何种诊断?

入院后第四天入院后第十二天

TH 1:80 1:320

TO 1:80 1:320

PA 1:40 1:40

PB 1:40 1:20

A .患伤寒 B.患乙型副伤寒 C.患甲型副伤寒 D.回忆反应

20.伤寒沙门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创伤

D.血液

21.沙门菌属的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主要抗体是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22.沙门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染色特性

B.毒素分子量

C.抗原构造

D.溶血现象

23.伤寒发病第一周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

A.尿液

B.骨髓

C.血液

D.粪便

24.在平板培养基上呈迁徙生长现象的细菌是

A.志贺菌

B.沙门菌

C.变形杆菌

D.大肠杆菌

二、名词解释

1.IMViC试验

2.SS培养基

3.Vi抗原

4.肥达试验

三、问答题

1.肠杆菌科细菌与医学关系大致可分为哪三种情况?

2.肠杆菌科中主要病原菌有哪些?简述其所致疾病。

3.试述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其可引起人类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有哪些?

4.试述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特点。

5.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有哪五种类型?分别说明其致病机制及致病特点。

6.试述志贺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7.简述沙门菌所致疾病的类型。

8.试述肥达试验的原理及分析其结果时应注意的事项。(12分)

第11章弧菌科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培养霍乱弧菌,为抑制其他菌生长,培养pH值通常为

A. 4.0一6.0

B. 6.0—7.6

C. 7.6—8.0

D. 8.0—9.0

2.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

A.鞭毛

B.内毒素

C.菌毛

D.霍乱肠毒素

3.霍乱肠毒素的组成中,能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成分是

A. A亚单位

B. B亚单位

C. A1成分

D. A2成分

4.霍乱弧菌的致病性,下述错误的是

A.致病物质主要为霍乱肠毒素

B.菌毛使细菌吸附到小肠粘膜表面

C.细菌可侵入到细胞内繁殖

D.主要症状为腹泻

5.下列细菌中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是

A.链球菌

B.副溶血性弧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流感嗜血杆菌

二、名词解释

1.弧菌

2.霍乱肠毒素

三、问答题

1.试述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

2.试述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第12章螺杆菌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与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肿瘤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是

A.空肠弯曲菌

B.幽门螺杆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副溶血性弧菌

二、问答题

幽门螺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主要有哪些?

第13章厌氧性细菌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厌氧芽胞梭菌与无芽胞厌氧菌具有的共性是

A.形态染色性

B.专性厌氧

C.在人体的分布

D.致病性

2.破伤风梭菌的特点不包括

A.主要通过外伤感染

B.能形成芽胞

C.由外毒素致病

D.属兼性厌氧菌

3.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能分解细胞膜上磷脂的毒素是

A.α毒素

B.κ毒素

C.β毒素

D. μ毒素

4.下列哪一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很少表现胃肠道症状

A.产气荚膜梭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肉毒梭菌

5.婴幼儿食用蜂蜜,有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A.急性胃肠炎

B.肠热症

C.婴儿肉毒病

D.布鲁病

6.下列感染中,细菌不入血的是

A.肉毒梭菌

B.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脑膜炎奈瑟菌

7.引起伪膜性肠炎常见的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

C.产气荚膜梭菌

D.艰难梭菌

8.厌氧芽胞梭菌属中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艰难梭菌

9.无芽胞厌氧菌中,临床标本阳性分离率最高的是

A.消化链球菌

B.脆弱类杆菌

C.丙酸杆菌

D.乳酸杆菌

10.人肠道菌群中厌氧菌的数量是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

A. 1一10倍

B. 10一100倍

C. 10一1000倍

D. 1000一10000倍

二、名词解释

1.肉毒毒素

2..“汹涌发酵”

3.无芽胞厌氧菌

三、问答题

1.简述厌氧芽胞梭菌属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2.破伤风梭菌感染致病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3.试述破伤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原则

4.某患者吃了香肠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复视、斜视等神经系统症状。请问这可能是由何种

病原引起的感染?并简述其致病物质及作用机制。

5.简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感染特征。

第14章分枝杆菌属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分枝杆菌属细菌最主要的特点是

A.细胞壁含大量脂质

B.无特殊结构

C.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D.一般不易着色

2.下列细菌属于抗酸杆菌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B麻风分枝杆菌 C.放线菌属 D. 上述的A B

3.有关结核分枝杆菌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

A.专性需氧,营养要求较高

B.易发生变异

C.生长速度较快

D.细胞壁中含大量的脂质

4.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A.沙保弱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庖肉培养基

D.巧克力培养基

5.下列属专性需氧菌的是

A.肺炎链球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破伤风梭菌

D.大肠埃希菌

6.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不包括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皮肤

D.节肢动物叮咬

7.下列哪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

A.链球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葡萄球菌

8.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A.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并重

B.以体液免疫为主

C.为有菌免疫

D.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

9.关于结核分枝杆菌错误的是

A.尘埃中保持传染性8—l 0天

B.干燥痰中可存活2—8个月

C.直射日光下数小时死亡

D.耐热,60℃30分钟不被杀死

10.在痰标本中直接检出下列哪种微生物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A.白假丝酵母菌

B.肺炎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结核分枝杆菌

11.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包括

A.直接涂片镜检

B.分离培养

C.PCR检测

D.上述的A B C

12.人类麻风病的病原菌属于

A.分枝杆菌属

B.变形杆菌属

C.嗜血杆菌属

D.芽胞杆菌属

二、名词解释

1.抗酸杆菌

2.索状因子

3.传染性免疫

4.结核菌素

5.结核菌素试验

6.卡介苗(BCG).

三、问答题

1.简述抗酸染色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果判断。

2.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特点及变异性。

3.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主要与哪些物质有关?

4.试述结核分枝杆菌的疾病特点。

5.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和应用。(12分)

第15章嗜血杆菌

一、名词解释

卫星现象

二、问答题

1.简述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

2.简述流感嗜血杆菌的致病特点。

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细菌中,能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布鲁菌

C.破伤风梭菌

D.百日咳鲍特菌

2.感染后引起母畜流产的病原菌是

A.布鲁菌

B.炭疽芽胞杆菌

C.鼠疫耶氏菌

D.空肠弯曲菌

3.布鲁菌病的临床发热特点是

A.波浪热

B.回归热

C.稽留热

D.弛张热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炭疽芽胞杆菌

C.鼠疫耶尔森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5.下述细菌中,属于需氧芽胞菌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炭疽芽胞杆菌

6.炭疽芽胞杆菌的芽胞在土壤中最长可存活

A.20年以上

B.5—10年

C.约1年

D.约3个月

7.炭疽毒素不包括

A.荚膜抗原

B.水肿因子

C.致死因子

D.菌体多糖抗原

8.关于炭疽芽胞杆菌错误的是

A.经皮肤感染

B.经呼吸道感染

C.经消化道感染

D.经节肢动物叮咬感

9.下述炭疽病的防治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病畜尸体进行剥皮处理

B.用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C.治疗可首选青霉素

D.病畜尸体要深埋

10.鼠疫耶尔森菌的传播媒介是

A.蚊

B.蜱

C.鼠蚤

D.虱

11.下列关于鼠疫耶尔森菌错误的是

A.引起烈性传染病

B.经鼠蚤传播

C.引起腺鼠疫

D.不经呼吸道感染

二、名词解释

1.动物源性细菌

2.人兽共患病

三、问答题

1.简述炭疽芽胞杆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

2.简述炭疽芽胞杆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的致病特点。

第17章其他细菌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细菌中,以异染颗粒作为初步诊断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细菌L型

D.破伤风梭菌

2.决定白喉棒状杆菌产生外毒素的因素是

A.质粒

B.β-棒状噬菌体

C.染色体

D.异染颗粒

3.白喉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假膜脱落阻塞呼吸道

B.败血症

C.毒血症

D.心肌炎

4.白喉的特异性紧急预防应及时注射

A.白喉类毒素

B.青霉素

C.白喉疫苗

D.白喉抗毒素

5.目前控制军团菌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是

A.供水系统及人工输水管道和设备的监测和消毒

B.给免疫抑制者服用免疫增强剂

C.注射亚单位疫苗

D.流行期间给易感者注射青霉素

6.关于铜绿假单胞菌正确的是

A.多引起原发性感染

B.产生脂溶性色素

C.革兰阴性杆菌

D.营养要求高

7.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是

A.专性厌氧

B.具有周鞭毛

C.可使液体培养液呈绿色

D.革兰染色阳性

8.百日咳鲍特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A.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9.下述哪一项是百日咳鲍特菌所没有的?

A.荚膜

B.菌毛

C.毒素

D.鞭毛

10.下列必须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百日咳鲍特菌

二、问答题

1.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第18章放线菌与诺卡菌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压片镜检时在病灶中见到呈菊花状菌丝的病原微生物是

A.放线菌

B.麻风分枝杆菌

C.真菌

D.链霉菌

二、名词解释

1.放线菌

2.硫磺样颗粒

三、问答题

简述放线菌的致病特点。

第19章支原体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病原体不能引起肺炎的是

A.肺炎嗜衣原体

B.鹦鹉热嗜衣原体

C.沙眼衣原体

D.解脲脲原体

2.关于支原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缺乏细胞壁

B.个体微小,但不能通过滤菌器

C.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D.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3.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

A.恙虫病立克次体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白假丝酵母菌

二、名词解释

1.支原体

三、问答题

1.简述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2.简述人类致病支原体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第20章立克次体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可用外斐反应进行辅助诊断的疾病是

A.伤寒

B.斑疹伤寒

C.波浪热

D.钩体病

2.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微生物包括

A.白假丝酵母菌

B.钩端螺旋体

C.肺炎支原体

D.恙虫病东方体体

3.与立克次体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斑疹伤寒

B.伤寒

C.莱姆病

D.梅毒

4.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进入人体的主要方式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虱叮咬

D.直接接触

5.下列药物中可刺激立克次体生长的是

A.氯霉素

B.四环素

C.青霉素

D.磺胺类药物

二、名词解释

1.立克次体

2.外斐反应

三、问答题

1.简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2.简述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及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途径、所致疾病及免疫性。

第21章衣原体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不属于衣原体的特征的是

A.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B.仅含一种核酸

C.可用鸡胚或传代细胞培养

D.对抗生素敏感

2.首次成功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的学者是

A.汤飞凡

B.郭霍

C.巴斯德

D.李斯特

3.致盲最主要的病原体是

A.淋病奈瑟菌

B.沙眼衣原体

C.鹦鹉热衣原体

D.腺病毒

4.关于衣原体引起的疾病错误的是

A.沙眼

B.包涵体结膜炎

C.非淋菌性尿道炎

D.回归热

二、名词解释

1.衣原体.

2.网状体

3.原体

三、问答题

1.简述衣原体的发育周期。

2.简述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性。

第22章螺旋体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不符合钩端螺旋体特征的是

A.暗视野镜下呈细小珍珠样排列,一端或两端呈钩状

B.镀银染色呈棕褐色

C.培养最佳温度28℃

D.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

2.钩端螺旋体培养时的最适温度是

A. 35℃-37℃

B. 28℃-30℃

C.30℃-32℃

D. 37℃-42℃

3.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是

A.家畜,带钩端螺旋体者

B.病人,鼠类

C.带钩端螺旋体者,病人

D.鼠类,猪

4.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螺旋体是

A.钩端螺旋体

B.梅毒螺旋体

C.奋森氏螺旋体

D.回归热螺旋体

5.梅毒螺旋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例外的是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胎盘传播

D.飞沫传播

6.梅毒患者出现I期症状,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最适标本是

A.局部淋巴结抽出液

B.梅毒疹渗出液

C.硬下疳渗出液

D.脊髓痨组织

7.检测梅毒螺旋体的RPR试验所用抗原是

A. O抗原

B. H抗原

C.外膜蛋白

D.牛心肌的心脂质

8.梅毒螺旋体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墨汁染色法

D.镀银染色法

9.梅毒患者血清中除含有特异性抗体外, 还含有的另一种非特异性抗体是

A.反应素

B.防御素

C.干扰素

D.穿孔素

10.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

A.猫

B.人

C. 鼠

D. 蚊子

二、名词解释

1.螺旋体

2.钩端螺旋体

3.莱姆病

三、问答题

1.梅毒螺旋体的传播主要通过哪两条途径?并试述各自引起疾病的特点。

2.对疑似梅毒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仅能在活细胞内寄生的

B.形体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C.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

D.核心仅含一种核酸

2.病毒的测量单位是

A.微米(μm)

B.厘米(c m)

C.毫米(mm)

D.纳米(n m)

3.可直接观察到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

A.电镜观察法

B.光镜观察法

C.X线衍射

D.超速离心法

4.下列有关病毒包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来源于宿主细胞

B.包膜中的糖类和脂类由病毒基因编码

C.具有与宿主细胞融合的性能

D.对脂溶剂敏感

5.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 dsDNA

B. dsRNA

C. (-)ssRNA

D. (+)ssRNA

6.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芽生

B.自我复制

C.减数分裂

D.二分裂

7.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与

A.分裂

B.分泌

C.成熟和释放

D.分化

8.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错误的是

A.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9.有包膜与无包膜病毒的鉴别依据是

A.对干扰素敏感性

B.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10.下列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的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D.立克次体

二、名词解释

1.病毒体

2.刺突

3.衣壳

4.核衣壳

5.病毒的复制周期

6..顿挫感染

7.干扰现象

8.缺陷病毒

9.缺陷干扰颗粒

10.温度敏感性突变株(Ts)

11.表型混合

12.类病毒

三、问答题

1.简述病毒的基本特性。

2.病毒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简述病毒的化学组成。

4.试述双链DNA病毒的增殖过程。1

5.两种病毒共同感染宿主细胞可能发生哪些后果?

第24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病原微生物的垂直传播主要是通过

A.吸入

B.蚊叮咬

C.胎盘

D.皮肤损伤

2.包膜病毒的感染一般不直接导致细胞

A.膜抗原性改变

B.转化

C.裂解

D.融合

3.不能进行垂直传播的病毒是

A.巨细胞病毒

B.风疹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4.关于病毒与肿瘤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HBV-肝细胞癌

B. EBV-鼻咽癌

C.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子宫颈癌

D.上述A、B、C

5.关于干扰素的特性错误的是

A.有种属特异性

B.病毒感染后早期出现

C.广谱抗病毒作用

D.有直接杀病毒作用

6.中和抗体对病毒的作用主要是

A.抑制病毒生物合成

B.诱导干扰素产生

C.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

D.中和病毒毒素

7.机体感染病毒后,防止其经血行扩散至靶器官的最有效物质是

A . SIgA

B .IgA

C .IgG D.干扰素

8.关于抗病毒免疫机制,下述错误的是

A.中和抗体能阻止病毒吸附

B.分泌型IgA能阻止病毒从粘膜侵入

C.补体结合抗体能中和病毒感染性

D.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

9.病毒感染机体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力的有关因素是

A.病毒血清型单一

B.病毒不易变异

C.病程中有病毒血症

D.以上都是

二、名词解释

1.水平传播

2.垂直传播

3.细胞病变作用(CPE)

三、问答题

1.试述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2.病毒的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各有何特点?

3.试述病毒感染的类型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

4.列举三例病毒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肿瘤。

5.何谓干扰素?干扰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第25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为分离培养病毒,标本的采集最好是在感染的

A.潜伏期

B.急性期

C.恢复期

D.疾病全过程

2.有关病毒标本的采集和运送,错误的是

A.发病早期或急性发作期采集标本

B.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C.标本中应加入抗生素

D.标本应置保温瓶中保温运送

3.病毒的分离培养的常用的方法是

A.组织培养

B.动物接种

C.鸡胚培养

D.以上均可

4.观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不包括

A.CPE

B.红细胞吸附

C.培养液变浑浊

D.细胞代谢改变

5.一般保存病毒毒株的最佳温度是

A.37℃

B.4℃

C.-20℃

D.-70℃以下

6.临床上用于保存送检病毒材料的溶液是

A.盐水

B.酒精 C .50%甘油盐水 D.甲醛

7.病毒培养方式不包括

A.传代细胞培养

B.鸡胚培养

C.动物接种D人工合成培养基

8.使用光学显微镜协助病毒诊断,可检测

A.病毒体

B.免疫复合物

C.病毒基因产物

D.包涵体

9.下列药物中对病毒感染无效的是

A.无环鸟苷

B.青霉素

C.阿糖腺苷

D.金刚烷胺

10.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办法是

A.用化学药物

B.用免疫血清

C.用减毒活疫苗主动免疫

D.用干扰素

二、名词解释

1.空斑形成单位(PFU)

2.干扰素诱生剂

三、问答题

1.简述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和应用。

2.试述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第26章呼吸道病毒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根据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核蛋白和M蛋白不同可进行

A.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型

B.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亚型

C.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亚型

D.上述的A和C

2.分离流行性感冒病毒常采用的方法是

A.组织培养法

B.动物接种法

C.鸡胚培养法

D.含10%血琼脂培养法

3.抗流行性感冒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

A.血凝素抗体

B.神经氨酸抗体

C.特异性SIgA

D.干扰素

4.流行性感冒病毒血清学诊断最常用方法是

A.中和试验

B.补体结合试验

C.血凝抑制试验

D.血凝试验

5.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A.化学药物

B.免疫血清

C.疫苗

D.干扰素

6.关于麻疹病毒,下述错误的是

A.自然发病率为90%以上

B.只有一个血清型

C.病后有牢固免疫力

D.不可用丙种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

7.下列病毒感染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力的是

A.轮状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流行性感冒病毒

D.麻疹病毒

8.流行性腮腺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A.脑膜炎

B.肺炎

C.肝炎

D.睾丸炎或卵巢炎

9.婴幼儿患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最主要病原菌是

A.鼻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腺病毒

10.下列病毒中无包膜的是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B.狂犬病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D.腺病毒

11.下列病毒不能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是

A.腺病毒

B.巨细胞病毒

C.人类嗜T细胞病毒

D.人乳头瘤病毒

12.关于腺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错误的是

A.病毒性肺炎

B.咽结膜热

C.流行性角膜炎

D.先天性畸形

13.妊娠早期感染病毒最易引起畸胎的是

A.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轮状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14.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流行性感冒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鼻病毒

15.下列病毒与SSPE有关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 ECHO病毒

C.麻疹病毒

D.单纯疱疹病毒

16.怀孕期感染下列病毒,易引起胎儿畸形的是

A.流行性感冒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风疹病毒

D.轮状病毒

二、名词解释

1.抗原性漂移

2.抗原性转变

3.Koplik斑

4.SSPE

5.冠状病毒

6.SARS

7.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三、问答题

1.试述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

2.简述流行性感冒病毒HA和NA的功能。

3.为什么流行性感冒病毒易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如何加以控制?

4.人类对流感病毒和麻疹病毒的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长短有何不同?为什么?

5.试述SARS冠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当SARS流行时,该采取怎样的防治措施?

到此第27章肠道病毒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的是

A. DNA病毒

B.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C.不能获得牢固的免疫性

D. SIgA在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有显性感染才能获得免疫力

B.肠道局部SIgA能阻止野毒株的入侵

C.口服减毒活疫苗可引起扩大免疫

D.抗原性稳定,感染后机体可获得对同型的免疫力

3.目前我们普遍采用的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免疫学手段是

A.灭活疫苗

B.亚单位疫苗

C.减毒活疫苗

D.DNA疫苗

4.关于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错误的是

A.疫苗不耐热,需冷藏保存和运输

B.三个血清型疫苗间有免疫交叉

C.可产生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

D.仅产生局部免疫

5.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优点不包括

A.疫苗随粪便排出,扩大了免疫范围

B.可刺激机体产生血清中和抗体

C.疫苗病毒在肠道增殖,产生局部SIgA可阻断野毒株的感染

D.口服一次即可

6.下列疾病中,不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是

A.无菌性脑膜炎

B.心肌炎

C.流行性胸痛

D.带状疱疹

7.可引起流行性胸痛的病毒是

A.鼻病毒

B.冠状病毒

C.流行性感冒病毒

D.柯萨奇病毒

8.下列病毒中能引起手足口病的是

A.腺病毒

B.ECHO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新肠道病毒

二、问答题

1.肠道病毒包括哪些?试述其共同特征。

第28章急性胃肠炎病毒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病毒中核酸分节段的是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登革病毒

D.轮状病毒

2.引起小儿“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毒是

A.腺病毒

B.轮状病毒

C. ECHO病毒

D.肠道病毒70型

二、问答题

急性胃肠炎病毒主要有哪些?其疾病高发季节及易感人群有何不同?

第29章肝炎病毒

一、选择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甲型肝炎病毒,下述错误的是

A.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

B.传染源主要为病人

C. RNA病毒

D.有三种抗原抗体系统

2.甲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

A.血液

B.粪—口途径

C.空气

D.密切接触

3.关于乙型肝炎病毒错误的认识是

A.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

B.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C.有三种抗原系统

D. DNA病毒

4.下列除哪项外,均可作为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A.HBsAg,HBeAg

B.HBsAg,抗-HBc

C.HBeAg,抗-HBc

D.抗-HBs

5. HBV抗原抗体检测,下列哪种阳性可作为HBV复制及强感染性的指标

A . HBcAg

B . HBsAg C. HBeAg D.抗-HBs

6.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清中的三种颗粒均含有HBsAg

B. HBsAg有亚型

C.HBsAg阳性表示患病

D.HBsAg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s

7.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中,不易在血液中测出的成分是

苏州大学848生物化学部分真题答案汇总

概述 SDS-PAGE法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 答案: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凝胶介质,蛋白质在其中的电泳速度决定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数量。 (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与蛋白质大量结合,结合带来两个后果:①由于SDS是阴离子,故使不同的亚基或单体蛋白质都带上大量的负电荷,掩盖了它们自身所带电荷的差异; ②使它们的形状都变成杆状。这样,它们的电泳速度只决定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3)蛋白质分子在SDS-PAGE凝胶中的移动距离与指示剂移动距离的比值称相对迁移率,相对迁移率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将含有几种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标准蛋白质混合溶液以及待测蛋白溶液分别点在不同的点样孔中,进行SDS-PAGE;然后以标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相对迁移率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蛋白的相对迁移率,即可计算出待测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试述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受哪些因素调控? 答案:(1)变构调控: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两个产物乙酰 CoA和NADH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抑制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E2),NADH抑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E3)组分。 (2)化学修饰调控:丙酮酸脱氢酶磷酸化后,酶活性受到抑制,去磷酸化后活性恢复。

(3)丙酮酸脱氢酶(E1)组分受GTP抑制,为AMP所活化。 简述保证DNA复制忠实性的因素及其功能? (1)半保留复制的原则, (2)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A-T G-C 。 (3)DNA聚合酶I的校对作用, (4)引物的切除, 简述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不同点。 答案: 真核生物的转录在很多方面与原核生物不同,具有某些特殊规律,主要包括: (1)转录单位一般为单基因 (单顺反子),而原核生物的转录单位多为多基因(多顺反子) ; (2)真核生物的三种成熟的RNA分别由三种不同的RNA聚合酶催化合成; (3)在转录的起始阶段,RNA聚合酶必须在特定的转录因子的参与下才能起始转录; (4)组织或时间特异表达的基因转录常与增强子有关,增强子是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远程调控元件,具有增强转录效率的作用; (5)转录调节方式以正调节为主,调节蛋白的种类是转录因子或调节转录因子活性的蛋白因子。 某一肽链中有一段含15圈α-螺旋的结构,问: (1)这段肽链的长度为多少毫微米?含有多少个氨基酸残基? (2)翻译的模板链是何种生物分子?它对应这段α -螺旋片段至少由多少个基本结构单位组成?

苏大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思考题

1 15-20中枢神经系统药物—PPT 思考题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1.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作为镇静催眠药的优点? 提示:机制:BZ 与(GABA A 受体复合物上的)BZ 受点结合→促进GABA 与GABA A 受体结合→增加Cl -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Cl -内流→突触后膜超极化→增强GABA 的中枢抑制作用。(BZ 受点和GABA A 受体在同一物质上) 催眠作用优点: 1)明显缩短入睡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主要延长NREMS 的第2期,缩短慢波睡眠,减少夜惊 和夜游症 2)对REMS 影响小,停药后出现REMS 反跳性延长较巴比妥类轻。依赖性和戒断症状较轻; 3) 安全范围大,无麻醉作用 4)对肝药酶几无诱导作用,不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 5)嗜睡、运动失调等一般副作用较轻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 临床应用: 焦虑症---长效-地西泮、氟西泮 中效-硝西泮 2)镇静催眠作用 小剂量镇静,大剂量催眠 3)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抗惊厥--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及药物中毒性惊厥, 抗癫痫--地西泮,iv--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降低肌张力,缓解去大脑僵直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各类癫痫类型的首选药物是什么?(选择题) 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地西泮 小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首选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局限性发作 --苯妥英钠 2.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提示: 机制:阻止异常放电向正常脑组织扩散 药理作用:①抑制PTP 形成; ②膜稳定作用,抑制Na+、Ca2+的内流,遏制动作电位产生; 抑制钙调素激酶活性,影响突触传递功能 临床应用: 1) 抗癫痫: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首选药 失神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起效慢,先用苯巴比妥等控制病情 2) 治疗外周神经痛: 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坐骨神经痛 3) 抗心律失常: 强心甙过量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局部反应: 局部刺激: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饭后服用。静注易引起静脉炎 齿龈增生;加速维生素D 代谢,导致低钙血症、骨软化症和佝偻症; 神经系统反应:药量过大出现眼球震颤、复视、眩晕 血液系统反应: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少数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致再障。 过敏反应:皮疹、粒细胞减少等 其他作用:男性乳房增大、女性多毛、淋巴结肿大,致畸--孕妇慎用 失眠:神经元过度兴奋 癫痫:是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阵发性异常高频放电, 并向周围扩散而引起的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综合征

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常考15大题

1、简述钠钾泵的本质和工作原理。 答:钠钾泵是膜上的一种能够同时运输Na+和K+的ATP酶,本身就是Na+、K+-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双重活性。它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为贯穿膜全层的脂蛋白,为催化部分;小亚基为细胞膜外侧半嵌的糖蛋白。在Na+和K+存在时,Na+、K+-ATP酶分解1个分子ATP,产生的能量通过Na+-K+泵的构象变化,运送3个Na+从细胞内低浓度侧运到细胞外高浓度侧,同时把两个K+从细胞外低浓度侧运到细胞内高浓度侧。基本过程:1.膜内侧Na+、Mg+与酶结合;2.酶被激活,ATP分解,产生的高能磷酸根使酶发生磷酸化;3.酶构象改变,Na+结合位点暴露到外侧,酶与Na+亲合力变低;4. Na+被释放到细胞外,酶和K+亲合力变高,K+结合到酶上;5.酶发生去磷酸化;6.酶构象复原,K+被释放到细胞内侧; 7.恢复至初始状态。如此反复进行。 2、蛋白质进入内质网的机制(信号假说)? 答:1.核糖体上信号肽合成;2.胞质中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肽,形成SRP-核糖体复合体,蛋白质合成暂停;3.核糖体与ER膜结合,形成SRP-SRP受体-核糖体复合体;4.SRP 脱离并参加再循环,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继续进行;5.信号肽被切除;6.合成继续进行;7.核糖体在分离因子作用下被分离;8.成熟的蛋白质合成暂停。 3、如何理解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分选中的枢纽作用? 答:在ER合成的蛋白质,通过转运小泡运输到GC,这种转运小泡被COPⅡ所包绕;蛋白质在GC内进行加工和修饰,再被分拣送往细胞的相关部位。反面GC网络(TGN)执行分拣功能,包装到不同类型的小泡,并运送到目的地, ,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质膜、细胞外和核膜等。因此GC在蛋白质分选中具有枢纽作用。 4、G蛋白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 答:G蛋白是指任何可与鸟苷酸结合的蛋白质的总称,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外周蛋白。由α、β、γ3个不同的亚单位构成,具有结合GTP或GDP的能力,并具有GTP酶的活性。G蛋白有两种构象,一种以αβγ三聚体存在并与GDP结合,为非活化型,另一种构象是α亚基与GTP结合并导致βγ二聚体脱落,为活化型。作用机制:静息状态下,G蛋白以异三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上,并与GDP结合,而与受体呈分离状态。当配体与相应受体结合时,触发了受体蛋白分子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α亚单位转而与GTP结合,与βγ二聚体分离,具有了GTP酶活性,使GTP分解释放磷酸根,生成GDP,诱导α亚单位构象改变,使之与GDP亲合力增强,最后与βγ二聚体结合,回到静息状态。β亚单位的浓度越高,越趋向于形成静息状态的G蛋白异三聚体,G蛋白的作用就越小。 5、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cAMP信号途径? 答:激素、神经递质等第一信使与相应的膜受体结合后,可以激活G蛋白,并活化位于细胞膜上的G蛋白效应蛋白——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生成第二信使cAMP,cAMP可进一步分别引起相应底物的磷酸化级联反应、离子通道活化等效应,参与调节细胞代谢、增殖、分化等不同生理过程。绝大多数细胞中cAMP进一步特异地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来调节细胞的新陈代谢。对于不同的腺苷酸环化酶,影响其活性的因素也不一样。 6、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PIP2信号途径?

苏州大学生化问答题题库 生物化学 必考

1.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假说”。 酶在发挥其催化作用之前,必须先与底物密切结合。这种结合不是锁与钥匙式的机械关系,而是在酶与底物相互接近时,其结构相互诱导、相互变形和相互适应,这一过程称为没底物结合的诱导契合假说。酶的构象改变有利于与底物结合;底物也在酶的诱导下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受酶的催化攻击。这种不稳定状态称为过渡态。过渡态的底物与酶的活性中心在结构上最相吻合,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受试大鼠注射DNP(二硝基苯酚)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机 理何在? 解偶联剂大部分是脂溶性物质,最早被发现的是2,4-二硝基苯酚(DNP)。给受试动物注射DNP后,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体温升高、氧耗增加、P/O比值下降、ATP的合成减少。其机理在于,DNP虽对呼吸链电子传递无抑制作用,但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升高,影响了ADP+Pi→ATP的进行,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线粒体对氧的需求增加,呼吸链的氧化作用加强,但不能偶联ATP 的生成,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3.复制中为什么会出现领头链和随从链? DNA复制是半不连续的,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原因有①.链延长特点只能从'5→'3②.同一复制叉只有一个解链方向。DNA单链走向是相反的。因此在沿'3→'5方向上解开的母链上,子链就沿'5→'3方向延长,另一股母链'5→'3解开,子链不可能沿'5→'3。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出现随从链。 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 .乳糖操纵子含Z、Y、及A三个结构基因,编码降解乳糖的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序列P和一个调节基因I,在P 序列上游还有一个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O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编码基因由同一个调控区调节。 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可分为三个方面: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时, 阻遏蛋白与O序列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抑制转录起动;有乳糖时,少量半乳糖作为诱导剂结合阻遏蛋白,改变了它的构象,使它与O序列解离,RNA聚合酶与P序列结合,转录起动。 (2) CAP的正性调节没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高,结合cAMP的CAP与lac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结合,激活RNA转录活性;有葡萄糖时,cAMP浓度低,cAMP与CAP结合受阻,CAP不能与CAP结合位点结合,RNA转录活性降低。 (3)协调调节当阻遏蛋白封闭转录时,CAP对该系统不能发挥作用;如无CAP存在,即使没有阻遏蛋白与操纵序列结合,操纵子仍无转录活性。 5.何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写出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 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解释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识别DNA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呈回文结构。 1.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经有限氧化分解后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肝细胞以β-氧化所产生的乙酰辅酶A为原料,先将其缩合成羟甲戊二酸单酰CoA(HMG-CoA),接着HMG-CoA被HMG-CoA裂解酶裂解产生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被还原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HMG-CoA 合成酶是酮体生成的关键酶。肝脏没有利用酮体的酶类,酮体不能在肝内被氧化。 酮体在肝内生成后,通过血液运往肝外组织,作为能源物质被氧化利用。丙酮量很少,又具有挥发性,主要通过肺呼出和肾排出。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先被转化成乙酰辅酶A,最终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2.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

苏大本科《生物化学》习题集

脂类、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化学习题集 糖一、名词解 释 1、直链淀粉:是由α―D―葡萄糖通过1,4―糖苷 键连接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多糖分子。 2、支链淀粉:指组成淀粉的D-葡萄糖除由α-1,4 糖苷键连接成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成分 支。 3、构型:指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这 种排列的改变会关系到共价键的破坏,但与氢键无 关。例氨基酸的D型与L型,单糖的α—型和β— 型。 4、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 的化合物,与糖蛋白相比,蛋白聚糖的糖是一种长 而不分支的多糖链,即糖胺聚糖,其一定部位上与 若干肽链连接,糖含量可超过95%,其总体性质与多 糖更相近。 5、糖蛋白:糖与蛋白质之间,以蛋白质为主,其一 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分子链相连所构成的分子 称糖蛋白,其总体性质更接近蛋白质。 二、选择 *1、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ABCD) A 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 B 研究生物体的代谢变化及其调节 C 研究生物的信息及其传递 D 研究生物体内的结构 E 研究疾病诊断方法 2、直链淀粉的构象是(A) A螺旋状B带状C环状D折叠状 三、判断 1、D-型葡萄糖一定具有正旋光性,L-型葡萄糖一定 具有负旋光性。(×) 2、所有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都是2:1。(×) #3、人体既能利用D-型葡萄糖,也能利用L-型葡萄 糖。(×) 4、D-型单糖光学活性不一定都是右旋。(√) 5、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四、填空 1、直链淀粉遇碘呈色,支链淀粉遇碘呈 色,糖原与碘作用呈棕红色。(紫蓝紫 红) 2、蛋白聚糖是 指 。 (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3、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组成的均 一多糖。(葡萄糖)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苏州大学2017年637药学综合回忆版

2017年苏州大学药综637真题回忆版 2016年12月26日xubelief 生物化学 一、单选题40道 大部分是近几年的选择题,下列是可以想起来的几个新题也不难。 2.下列是环状结构的是() A.叶酸 B.泛酸 C. ? D. ? 全部放射性DNA在无放射环境中复制两代后,产物是怎样的()A.半数有放射性 B.所有都有放射性 C.半数有放射性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 D.? 与片段TAGAp互补的片段是() A. AGATp B. ATCTp C. TCTAp D. UAUAp 参与蛋白质生成的是() A.GTP B.CTP C.UTP D.ATP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 1.脂肪酸β氧化 2.等电点 3.衰减子 4.茚三酮反应 5.沉降系数 6.发夹结构 7.减色效应 8.亲和层析

9. 10. 三、填空20分。其他想不起来。。。 脂肪酸合成开始引入C2的是,延长时加入的C2是。糖原合成提供活性葡萄糖的是。(UDPG) 蛋白质合成终止信号是UAA 、UGA、UAG。(三个终止密码子) 四、问答题50分 1.关于氨基酸序列的三小问 β转角中常常出现什么氨基酸?(脯氨酸) 哪里能形成二硫键?(半胱氨酸) 球状蛋白分子中哪些氨基酸位于分子外部,哪些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 Asp Ile thr Gln Lys val Trp Phe 等想不起来了。 2.DNA复制和转录的区别和联系 3.有关酶的米氏方程的计算题 4.重组DNA生化除杂。 重组DNA的筛选和鉴定(筛):对含有重组体的宿主细胞进行筛选并作鉴定。 ⑴根据重组体的表型进行筛选:对于带有抗药基因的质粒重组体,可采用插入灭活法进行筛选。 ⑵根据标志互补进行筛选:当宿主细胞存在某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缺陷时,可采用此方法筛选重组体。即在载体DNA分子中插入相应

苏大08生化与细胞真题

苏州大学2008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生物化学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等电聚焦电泳 2、Edman降解 3、疏水相互作用 4、双倒数作图 5、转化 6、限制性内切酶 7、柠檬酸转运系统 8、位点特异性重组 9、信号肽 10、锌指 二、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18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是VitB6的衍生物,可作为氨基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 3、核酸具有方向性,5’-位具有自由羟基,3’-位上具有自由的磷酸基。 4、6-磷酸果糖激酶-1受A 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 5、16C的软脂酸可经七次β-氧化全部分解为8分子乙酰CoA,可净生成130分子A TP. 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移换反应,为可逆反应。 7、胸腺嘧啶降解的终产物为β-氨基异丁酸、NH3和CO2. 8、RNA pol Ι存在于核仁,对α-鹅蒿覃碱不敏感。(不会打那个字) 9、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10、天然双链DNA均以负性超螺旋构象存在,当基因激活后,则转录区前方的DNA拓扑结构变为正性超螺旋。 三、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有1个或1个以上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含硫氨基酸包括: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半胱氨酸 2、关于α-螺旋正确的描述为: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 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 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3、下列那种蛋白质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 A、 pI为4.5的蛋白质 B、 pI为7.4的蛋白质 C、 pI为7的蛋白质 D、pI为6.5的蛋白质。 4、关于同工酶,哪些说明是正确的?

新版苏州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苏州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1)生物化学(F)

(857)细胞生物学(F) 参考书目为: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 2. 2.《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moist,humid都含“潮湿的”意思。damp指“轻度潮湿,使人感觉不舒服的”。wet指“含水分或其他液体的”、“湿的”。moist指“微湿的”、“湿润的”,

核药学复习整理苏大药学专业.docx

一、名词解释 1、核药物:是指用于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菜种特定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 制剂。 2、核药学:是专门研究核药物的制备、应用及其理论的一门学科。 3、放射性核素:不稳定的原了核,会自发地转变为别的原了核,或白发地发生核能态变化, 同时伴随有射线的发射,这类原子核称为放射性原子核,相应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4、俄歇电子:电子跃迁多余的能量不以特征X射线形式禅出,而是传递给另一壳层电子, 一部分用以克服该电子的结合能使之成为自山电子,其余部分则成为该电子的动能。这样释 放出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5、半衰期T1/2或Tp:该种放射性原了核的数目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数目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6、生物半衰期Tb:指纶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经各种生物代谢途径从体内排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有效半衰期Te:指牛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索经放射性衰变和牛物代谢转化的共同作川,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8、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原了核的衰变数(即衰变率)称为放射性活度,简称活度,用 A表示。 9、放射性比活度:是指单位质量的放射性物质所具有的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g或 kBq/mmol等。简称为比活度。 10、放射性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所含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Bq/mL等,或Bq/mg o 11、放射性纯度:是指含冇某种特定的放射性核的物质中,该核索的放射性活度与物质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比值。 12、放射化学纯度:是指在一种放射性核素产甜中,以某利時定化学形态存在的这种放射性核素的百分含量。 13、凝胶渗透柱色谱法(GPC):它是利用交联、聚合而形成的表面活性惰性的多孔物质凝胶,经泡胀后具有一定孔径的三维网状结构,其网孔可使一淀人小的分子渗透入内,较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网孔,不受阻滞地通过色谱柱,从而达到分离不同大小分子的冃的。 14、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是一种能从较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母体核素中分离出由它衰变而产生的较短半衰期放射性子休核素的装置。 15、母?子体长期平衡:当母体的半衰期比了体的半衰期长得多时,即入2>>入1时,母■了体之间的放射平衡即为长期平衡。 16、暂时平衡:在暂时平衡屮,母体半衰期虽较子体半衰期长,但又不算太长,即入2>入1 17、标记化合物:是指化合物中某一个或多个原子或其化学基团,被英易辨认的同位素、其他易辨认的核素或其他所取代而得到的产物。这种取代过程就称为标记。 18、无载体放射性核素:在某一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屮,除了由它自身纟fl成的化合物外,并不存在其他稳定核素,则称这种产品为无载体核素。 19、药物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其吸收速度取决于给药剂量和途径、药物的溶解度及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20、药物的主动转运:某些药物经细胞膜转运以一种特殊转运方式通过细胞,膜上的酶(或载体蛋白)能吸收或分泌细胞需要的物质,参与主动转运过程。 21、核素介入治疗:利用穿刺或插竹等介入手段,经过血管、体腔、囊腔、组织间质和淋巴结收集区,用载体(如微球、胶体等),将放射性药物引入或浓集于病灶内,直接对病变组织、

生物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同工酶 2、酶活性中心 3、蛋白质等电点 4、底物水平磷酸化 5、葡萄糖异生作用 6 7 8 9 10 ( ) 10、考马斯亮蓝染料与蛋白质(多肽)结合后形成颜色化合物,在534nm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光。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 1、Watson和Crlick的DNA双股螺旋中,螺旋每上升一圈的碱基对和距离分别是: A. 11bp, 2.8nm B. 10bp, 3.4nm C. 9.3bp, 3.1nm D. 12bp, 4.5nm

( ) 2、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A. 不可逆抑制作用 B. 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 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 ) 3、米氏动力学的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S])等于3倍Km时,反应速度等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数(%)为: A. 25% B. 50% C. 75% D. 100%( ) 4、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A. α-酮戊二酸 B. 琥珀酸 C. 琥珀酰CoA D. 苹 A. 考马斯亮蓝试剂 B. 二苯胺试剂 C. 地衣酚试剂 D. DNS试剂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20种天然氨基酸中_____和色氨酸只有一个密码子。 2、某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是UGA,它识别的密码子序列是 ___ 。 3、pI为4.88的蛋白质在pH8.6的缓冲液将向电场的 _______ 极移动。

4、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__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 _ _ 。 5、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是 _ _、_ _、__ 。 6、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 ___????____ 组成;参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 __?___ 因子。 7、3-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可将 ___ 产生的___所携带的电子转 入线粒体内膜。 8、某DNA模板链核酸序列为5’ TTACTGCAATGCGCGATGCAT-3’,其转录产物mRNA的核苷 酸排列顺序是____,此mRNA编码的多肽链N-端第一个氨基酸为 ___,此多 9 10 O O ( CH 3 CH 2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30分) 1、请写出米氏方程,并解释各符号的含义(5分) 2、计算1mol丙酮酸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 O时产生ATP的mol数。(6分) 3、按下述几方面,比较软脂酸氧化和合成的差异:发生部位、酰基载体、二碳片段供 体、电子供体(受体)、底物穿梭机制、合成方向。(6分) 4、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分) 5、请写出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所需要的主要酶或蛋白,并简要解释其功能。(7分)

苏州大学生化 试题

1.写出大多数限制性内切酶识别DNA序列的结构特点?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Ⅱ型(type Ⅱ)限制与修饰系统所占的比例最大,达93% 。Ⅱ型酶相对来说最简单,它们识别回文对称序列,在回文序列内部或附近切割DNA ,产生带3'- 羟基和5'- 磷酸基团的DNA 产物,需Mg2+ 的存在才能发挥活性,相应的修饰酶只需SAM 。识别序列主要为4-6bp ,或更长且呈二重对称的特殊序列,但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切割位置因酶而异,有些是隔开的。 Ⅱs 型(type Ⅱs)限制与修饰系统,占5% ,与Ⅱ型具有相似的辅因子要求,但识别位点是非对称,也是非间断的,长度为4-7bp ,切割位点可能在识别位点一侧的20bp 范围内。 Ⅱ型限制酶一般是同源二聚体(homodimer),由两个彼此按相反方向结合在一起的相同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作用在DNA 链的两个互补位点上。修饰酶是单体,修饰作用一般由两个甲基转移酶来完成,分别作用于其中一条链,但甲基化的碱基在两条链上是不同的。 在Ⅱ型限制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型,该酶只切割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造成一个切口,这类限制酶也称切口酶(nicking enzyme),如N.Bst NBI 。 2.PCR循环的参数是如何确定的? (1)变性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在选择的变性温度下,DNA分子越长,两条链完全分开所需的时间也越长。如果变性温度过低或时间太短,模板DNA中往往只有富含AT的区域被变性。在PCR的第一个循环中,有时常把变性时间设计为5 min,来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又称此为预变性。当模板DNA的G+C含量超过55%时,需要更高的变性温度,来源于古细菌的DNA聚合酶比TaqDNA聚合酶更能耐受高温,因此更适合用来扩增富含GC的DNA 模板。 (2)复性温度的确定有什么考虑? 复性过程(即退火)采用的温度至关重要。如果复性温度太高,寡核苷酸引物不能与模板很好地复性,扩增效率将会非常低。如果复性温度太低,引物将产生非特异性复性,从而导致非特异性的DNA片段的扩增。 (3)延伸的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Taq DNA聚合酶在最适反应温度(72~78 ℃)下聚合速率约为2 000 bp/min。根据多数研究者的经验,确定了一个规则,即:靶基因的每1 000 bp的扩增产物的延伸时间被设计为1 min,以此类推。对于PCR的最后一个循环,许多研究者常把延伸时间增加为以前循环的延伸时间的3倍以上,以使所有扩增产物完成延伸,这又称为后延伸。(4)循环数目一般都为30,这个数值是怎么来的? PCR扩增所需的循环数目决定于反应体系中起始的模板拷贝数以及引物延伸和扩增的速率。一旦PCR反应进入几何级数增长期,反应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某一成分成为限制因素。从这一点上来说,扩增产物中绝大多数应该是特异性的扩增产物,而非特异性的扩增产物低到难以检测的程度。用TaqDNA聚合酶在一个含有105个拷贝的靶

药理学名词解释

苏州大学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2.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生变化。 3.药动学:机体对药物的影响或在机体的影响下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 4.药物:是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物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适应证、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5.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用,易于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6.双盲法:是指采用病人及医护人员均不能分辨治疗新品或对照药品的观察方法,然后进行治疗结果统计分析,客观地判断疗效。 1、对因治疗:应用药物的目的消除致病原因,彻底治愈疾病。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2、对症治疗:应用药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3、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4、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及特殊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6、停药反应: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使原有疾病加剧的反应,又称反跳反应。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次日血压可剧烈回升。 7、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8、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其达到一定的作用强度时所需的剂量。 9、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亦称阈剂量。 10、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的作用。对其它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发生作用。 11、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其值越大越安全。。 12、受体激动剂:能激活受体,对相应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 13、受体拮抗剂: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的结合,如阿托品。 14、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药物效应也相应增加或减少。 15、受体: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质内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是识别和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16、配体:是与受体相结合的内源性的神经递质、激素或自体活性物质,也可以是外源性药物。 17、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称为肝药酶。 1.首过效应:口服某些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或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 2.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小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的过程。 1

生化真题题库20套

苏州大学生物化学(四) 课程试卷(1)卷参考答案共3页院系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大类 一、名词解释(1.5×10=15分) 1.中间产物学说:酶在催化反应,酶首先与底物结合成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分解成产物和原来的酶,此学说称中间产物学说。 2.复制体:在DNA复制时,为数众多的酶和蛋白质参与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 3.酶工程:指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4.固定化酶:通过吸附、偶联、交联和包埋或化学方法做成仍具有酶催化活性的水不溶酶。 5.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 6.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是具有传递氢功能的脱氢酶的辅酶。 7.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的途径。 8.生糖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按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 9.盐溶:浓度中性盐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这种现象叫盐溶。 10.构象:分子中由于共价单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列。指一组结构而不是指单个可分离的立体化学形式。构象的改变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组成,也无光学活性的变化。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脂肪酸经活化后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需经脱氢、加水、脱氢和硫解四个 过程完成一轮反应。 ()2.引物是指DNA复制时所需要的一小段RNA,催化引物合成的引物酶是一种特 殊的DNA聚合酶。 ()3.DNA半不连续复制是指复制时一条链的合成方向是5’→3’,另一条链的合成 方向为3’ →5’。 ()4.细胞核内的RNA都从DNA转录而来,是由一种RNA聚合酶合成的。 ()5.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DNA经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过程。 ()6.DNA上遗传信息转录的产物是蛋白质。 ()7.人类RNA聚合酶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所以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 ()8.UAA、UAG、UGA除作为终止密码外,又分别代表三种氨基酸。 ()9.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引物。

生物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河南科技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A ) 适用班级:园林131-134 注意事项:1.该考试为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为考试周; 3.满分为100分,具体见评分标准。 一、名词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2、氨基酸的等电点: , 3、氧化磷酸化: 4、乙醛酸循环: 5、逆转录: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蛋白质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 A :疏水键; B :肽键: C :氢键; D :二硫键。 2、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基团分布为( )。 , A :疏水基团趋于外部,亲水基团趋于内部; B :疏水基团趋于内部,亲水基团趋于外部;

C: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随机分布;D: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相间分布。 3、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B:C+T: C:A+T;D:G+C。 4、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A:溶解度降低;B:溶液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D:紫外吸收降低。 " 5、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A:升高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D:升高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6、鉴别酪氨酸常用的反应为( )。 A 坂口反应B米伦氏反应C与甲醛的反应D双缩脲反应 7、所有α-氨基酸都有的显色反应是( )。 A双缩脲反应B茚三酮反应C坂口反应D米伦氏反应 ?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B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环 C 辅基脱落D蛋白质发生水解 9、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征之一是( )。 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B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C碱基平面基本上与长轴平行D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 10、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有( )。 Aα-螺旋Bβ-折叠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 11、多聚尿苷酸完全水解可产生( )。 A 核糖和尿嘧啶B脱氧核糖和尿嘧啶C尿苷D尿嘧啶、核糖和磷酸 12、Watson-Crick提出的DNA结构模型( )。 A是单链α-螺旋结构B是双链平行结构 C是双链反向的平行的螺旋结构D是左旋结构 13、下列有关tRNA分子结构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 有反密码环 B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型 C 5'-端有-CCA结构 D 3'-端可结合氨基酸 【

苏州大学:药剂学试卷

药剂学试卷(共3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药剂学 2、临界胶束浓度(cmc) 3、广义的酸碱催化 4、HLB值 5、多晶型现象 二、选择题(含单项或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表面活性剂中,增溶剂的HLB值应为()A.7~9;B.13~18; C.15~19;D.8~18 2、十二烷基苯磺酸纳是( )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以上都是;D.以上均不属于 3、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学中常用于()A.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B.液体药物的粉末化; C.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 E.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 4、下列不能作静脉注射的是( ) A.乳浊型注射剂;B.注射用灭菌粉末; C.油溶液;D.水针 5、制备注射液时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A.吸附热原; B.提高澄明度; C.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D.脱盐;E.助滤 6、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糖衣片包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A.色泽不匀;B.粘锅; C.露边与麻面;D.排片 7、既能作稀释剂又能作崩解剂的赋形剂是( ) A.蔗糖;B.糊精; C.淀粉;D.氧化钠 8、下列哪个不是栓剂的制备方法( )

A.热熔法;B.冷压法; C.搓捏法; D.研和法 9、在膜剂生产中作增塑剂的是( ) A.甘油;B.PV A; C.豆磷脂;D.二氧化硅 10、载药毫微球,静脉注射主要起( ) A.局部栓塞作用;B.稳定药物作用; B.降低血药浓度作用;D.急救作用;E.靶向作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固体分散体主要有三种类型:、 。 2、浸出方法有四种:、、、。 3、粉针剂是指将药物的分装在安瓿或其他适宜的容器中,临用前以适宜的溶解或混悬使用的制剂。 4、膜剂处方中,TiO2作为,PV A作为,甘油、山梨醇作为,液体石蜡作为。 5、干法制片主要包括、、三种方法。 6、吸入气雾剂主要靠肺部吸收,可以达到速效效果,而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有、、。 7、配制100ml 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已知1%盐酸普鲁卡因的冰点降低值为0.12℃,血浆的冰点降低值为0.52℃,1%NaCl溶液冰点降低值为0.58℃,则需要加入氯化钠才能等渗? 四、判断题(正确填“+”,错误填“-”;每题2分, 共20分) 1、球磨机中球愈大,数目愈少,球粉碎的效率愈高。() 2、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后ξ电位升高,阻碍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3、注射剂的pH值应与血液的pH值相等或接近,一般应控制在4~9的范围内。() 4、某患者口腔及咽喉有疾病,选用药物片剂时最好选用口含片。() 5、用热溶法以甘油明胶为基质,制备栓剂时易出现同质多晶现象。() 6、凡是影响表面活性剂分子扩散或定向的因素都可能影响老化。()

苏州大学考研生物化学大纲

一、蛋白质化学 1. 蛋白质的化学概念、分类、化学组成 2. 氨基酸的类型、结构和性质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二、酶化学 1. 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 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3. 酶的催化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4. 酶活性的调节控制 三、核酸的化学 1. 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质 2. 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结构特征和性质 3. 核糖核酸(RNA)的结构和性质。 四、DNA的复制和修复 1. DNA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的机制 2. DNA的损伤和修复 3. RNA指导的DNA合成 五、RNA的生物合成 1. DNA指导的RNA合成 2. RNA的转录后加工 3. RNA的复制 4.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 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mRNA和遗传密码 2.核糖体和转移RNA的功能 3.蛋白质合成的生物机制 七、糖类化学及糖的代谢 1. 糖的概念与性质 2. 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与调控 3. 糖类合成的一般途径与调控。 八、生物氧化 1. 生物氧化的概念 2. 电子传递过程和氧化呼吸链 3. 氧化磷酸化作用。 九、脂类化学及脂的代谢 1. 脂类的概念 2.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3. 脂肪酸和甘油三脂的分解代谢与调节 4. 脂肪酸和甘油三脂的合成代谢与调节 十、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1. 氨基酸降解与合成的主要途径 2. 蛋白质代谢与糖类代谢、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十一、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1. 核苷酸分解和合成的一般途径 2.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催化作用特点十二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节 1.了解激素及激素的一般作用机理 2.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3.细胞结构对代谢途径的空间调节 4.酶活性和细胞信号对代谢的调节

苏大本科生题库考研生物化学试卷13

生物化学试卷13 院系学号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凡进行双语教学的章节,英文名词解释如用中文回答,全对者只得1分): 1.Plasmid 2.反密码环 3.LCAT(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 4.引发体 5.DNA library 6.碱基互补 7.酶原 8.Vitamin(维生素)

9.Isoenzymes(同工酶) 10.不对称转录 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植物中含有β-胡萝卜素,它可被小肠粘膜的酶作用,使其分子中部加氧断裂,分解为,后者再还原为。 2.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移动的速率主要取决于____和____,这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称为____。 3.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酶所具有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 4.肝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调控,而肌糖原分解代谢主要受调控。 5.脂酰CoA脱下的2H通过________氧化呼吸链氧化,β-羟丁酸脱下的2H通过_______氧化呼吸链氧化。 6.肝细胞中的氨基甲酰磷酸可分别参与合成 和。 7.转录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复制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8.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包括﹑ ﹑

和四个步骤。 9.维生素B12是的辅酶,当其缺乏时可影响核苷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可引起贫血。 10.脂肪酸生物合成在细胞的中进行,关键酶是。 三、问答(第1.2.3每题10分,第4.5题每题8分, 共46分): 1.叙述呼吸链的组成与排列,这样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间的关系。 3.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 4.遗传密码有哪些主要特性? 5.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