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为什么要素食

人类为什么要素食

人类为什么要素食

序--

《外国名人谈素食》

——(摘录)

达芬奇---“人的确是禽兽之王,他的残暴胜于所有的动物。我们靠其它生灵的死而生活。我们都是坟墓。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誓再也不吃肉了。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

“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

伏尔泰---“如果它们会说话,我们还敢杀它们吗?”

乔治·萧伯纳(1850——1950)---剧作家乔治·萧伯纳茹素终生,有一回因足裸扭伤躺在床上,医生指示要他吃肉,他的回答是:“宁可死去,也不愿让他的肚子成为动物的坟墓。”

“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

“不是我看起来年轻,我的容貌与年龄相仿,只是其它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罢了。吃尸体的人便是这样,还能期望他们怎么样呢?”

托尔斯泰---“当我们自己还是被杀动物的活坟墓时,我们还能期望世上会有什么理想的情况呢?”

“只要有屠场,就会有战场!”

托马斯·爱迪生《哈帕斯杂志》---非暴力引领我们达至最高的道德规范,这是所有进化的目标。除非我们停止伤害其它一切生命,我们仍然只是些野蛮人。

爱因斯坦---“我认为,素食,仅从对人性情上的改变来看,对人类就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很吉祥。”

圣雄甘地---“我确实觉得,人类要提升精神生活,必须停止为满足口欲而屠杀动物的行为。”

梭罗---“相信在今后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必定会逐渐弃绝食肉的恶习。”

毕达哥拉斯--- “我的朋友们,不要让罪恶的食物玷污你们的身体……只有畜牲才用肉来满足自己的胃口。甚至不是所有的畜牲都这样啊!牛,马,羊等都吃草维生。”

[佛法开示]

道教:“勿食含血之物”——道教老君二十戒《云笈七签卷三八》

儒教:“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篇》

“佛说:吃肉的人断大慈悲种子。”——佛教《涅槃经》

“大慧,你应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那种人,我们不教他吃肉,不要求他吃肉,不希望他吃肉,而他天生就喜欢吃肉的。吃肉是后天的习惯……”——佛教《楞伽经》

“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生同罪。”——佛教《楞伽经》

“一切卵(蛋类)不可食。”——佛教《显识论》

弁言

友人余文杰君,近以美国杂志「人生与健康」所刊奥云柏列博士着「为什么我要素食」一文相示;读后不胜欢喜赞叹,此有益世道之文也!不揣谫陋,移译于此;读者如不以文害义,幸甚!幸甚!

柏列博士美籍,医学深湛,饮誉全国。素食五十年,深知素食不特促进健康,驻延寿命;且因肉食而引起一切恶毒难治之病,亦可由此避免。正因素食之故,对于吾人工作效率显然增进;而治业方面,退休年龄,亦因之不至过早矣。

柏列博士提倡素食之出发点,纯以人类健康为前提。彼鉴于世人对于素食之营养价值,或有未详,或者忽视,因此唯肉是求;而对于肉类危害之处,未予注意,此适与养生之理背道而驰;于是提出素食价值,以其实效示人。他凭其数十年来临床经验,暨探讨病源所在,并以其五十年来素食研究所得,复综合当今著名营养学专家之素食评论,著述此文。故其提倡素食之结论,真知灼见为前人所未道;该文对世界人类健康问题,实为一极大贡献。

「人生与健康」杂志,为美国全国健康公会发行,其唯一宗旨,为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自是一极具价值之刊物。今柏列博士之文,刊载该杂志,可谓相得益彰。柏列博士仁人仁术,爱护人群,阐明真理,造福众生,故有斯篇之作。今之反对素食者,果能幡然醒悟,实

行素食,定享健康幸福,寿臻期颐!而博士一片苦口婆心,终为世用,是则译者所馨香祝祷者也。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日韦伯兴序于香港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

奥云柏列博士(Owen S.Parrett M.D.)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或者是一位善人,不忍吃弱者的肉!

我的母亲告诉我:在我幼小的时候,人家把肉类放入我的口里,我就立刻吐出来。当时她有一种见解,以为食肉可以帮助我的发育--许多母亲都是如此想法--因此,她设法使我养成欢喜食肉的习惯;但是这五十年来,我总是素食,所有禽兽鱼肉等类,概不沾口,以免口中有腥臊气!

在我执行医生业务时,我必对病人说出他患病的原由和怎么样来医治,并且要他们如何如何的合作,这样他们就会安心去做了。我想许多人做事也是如此。现在我将自己所以成为素食者的理由和读者谈一谈;我相信诸位一经明白素食的道理,必定像我一样欢喜素食的,务请实习才可得利益。

素食可以延长寿命,这是我素食第一个理由。因为现今世界正是

多事之年,我很希望我能活得长寿,可以亲眼见到将来的日子;虽然我现在已届古稀之年,但我愿多活一天,我就可以替病人多服务一天。我这种观念,你认为老者是人间宝吗?

有些病人与我同年龄的,多数早已退休了,这班病人所以早退休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养生之道;一旦觉得精力不够时,就不得不早退休了。因此,我很想告诉他们这个养生方法,增进他们的健康,就不会有过早退休这一回事,岂不快乐!

我对于养生之道的阐发是根据科学研究,加上我几十年来临床经验,深信一定无误。假使我以前一向是食肉的话,到今天要想继续我的医务,一定不可能;因为一个医生要思想清楚、体力耐劳、神经健全,才可以胜任愉快,没有健康能做什么?

肉食很容易引起「疲倦」及「促进衰老」两种病态,此种衰老的状态,因人而异。上周我去一间旅馆检查十个人的体格,有一人年约四十,其余皆五十岁左右,他们同在一福利机关任事,皆因身体衰老而不堪任职!以彼之年未老先衰,无疑地,好吃烟酒是其中一个原因,但食肉的影响也很大,这点是不容忽视的。谁忽视就是自残害!

身体是由千千万万细胞所构成,每个细胞都有吸收营养物、氧气与排泄废物的功能;如果这种机能遭受伤害,细胞就会退化衰弱,同时靠着细胞所构造的各种器官,亦会随之退化衰弱。

一九一二年诺贝尔奖金得奖人--亚力士卡理罗博士(Dr. Alexis Carrel)早已认识到:如要检验体内细胞各器官是否衰老,只须查验细胞供给营养与排泄废物的功能就可了然。于是他把一片鸡肝浸在有营养的液体里,该液体是可以供给营养又可以排除废物的,卡博士做此试验的目的,是企图将鸡肝的生命延长多些日子;果然他获得很大的成功,该物由一九一三年起,一直保持至一九四七年,共三十四年之久,丝毫不坏。那时卡博士业已逝世,后该物竟被人丢弃于沟中,遂成腐朽;其实该物若不丢弃,它的生命尚可延长更多时日。盖生命的长短,全赖细胞的功用如何而定,这个道理卡博士早已给我们证实了!所以我们如果常常把细胞的废物排去,又将细胞的营养补充无缺,我们的寿命就可以达到很长的年龄。反过来说,如果细胞里的液体常是充满废物,寿命当然减短!

让我们在历史中找一点证明吧!洪水之前十代,人民平均寿命是九百一十二岁;洪水之后,人们开始肉食;十代以后,人民的寿命平均只有三百一十七岁。现在呢?最高寿不过百岁而已。

我们有一个很普通的观念,以为今日要做一件辛苦的工作、要耐劳的,非食大块牛排不可。我现在略举数事证明这个思想是错误的:数年前,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菲沙博士(Dr.Irving Fisher)指出,素食的新运动员与校内精选的运动员对抗,虽然前者未经训练,

但其耐久力胜过后者两倍有余,这是事实证明,不为强辩。

在影坛上,绰号「人猿泰山」的约翰威斯慕拉(Johnney Weismuller),是一个驰名世界的游泳冠军,迭获世界新纪录五十六次,随后五年,因年事稍长未能再创新纪录。从此以后他开始奉行素食,有一次他参加一间疗养院游泳池开幕典礼,这时他在新池表演身手,竟获六个新纪录的伟大成绩;他之所以有此惊人之举,是因他在练习期间戒绝肉食,所有食物都是他自己选择营养丰富的蔬菜,所以他精力充沛远胜昔日肉食的时候。

近年来,奥林匹克世运游泳冠军得主--茂林罗斯(Murray Rose)也是素食的游泳家,不但泳术名震寰球,而其素食习惯亦为世所共知。罗氏自两岁开始素食从未间断,据体育界人言:「罗氏游泳不但速度惊人,耐力特强,而且每次比赛时最后关头速度加倍。」罗氏具此体力,苟非素食何能致此!

如果我们知道食肉的危险,对于素食的利益就可更加清楚了:畜生活着的时候,自然会将体内的废物排泄出来;但一经宰割,废物就积存体内;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人食其肉,就等于把畜类的废物加入自己体内。尿酸是最明显的肉类废物,每磅牛排含有十四格兰姆尿酸;细胞浸在废物里,新陈代谢的功能就会退化变成衰弱,使人感到疲倦,有未老先衰的病态。如此我们对饮食敢不注意吗?

美国安亚波大学教授--纽柏博士(Dr. L. H.Newburg),在一个试验中指出:吃肉占食品中百分之二十五的一只老鼠,会比吃普通食品的老鼠生长得肥大活泼,但经过数月之后,牠的肾部会遭受很严重的损坏!聪明的人,不可学吃肉的老鼠吧?

畜类常患着如人类普通遭遇的疾病,这又是食肉一个很可怕的危险!我的女秘书对我说过一件事实:她的丈夫在一牛奶公司做管工,去年有四头牛疑患白血病,其中一头牛经兽医检查证实后,四小时内即毙命;当时该兽医提议,即将患病未死之三只牛送到市场宰杀出售其肉。以我所知,市场贱售的牛,都是不会生产牛奶的牛;若不售去,只有丢弃或留作肥料而已。又眼患癌病的牛仍然给人挤奶,直至眼盲为止。按政府规例,这些患癌疾的牛,身体别的地方尚未见到染着癌症的迹象时,得以在市场出售。若买到有癌症的肉,岂不是该倒霉!

从这些事实看来,无怪克罗博士有一次在素餐席上这样说:「我们进素食时,无须顾虑所食的东西因何病而死,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呢!」

畜类会患种种疾病,所以市场出售的肉类,也会带着种种病菌!这点没有人会比肉类检查员知道得更清楚。最近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妻子有一次赴宴会,她因吃素只叫了一盘蔬菜,座旁一位陌生男子,面前亦一盘蔬菜。这位男子问她道:「请问太太是素食家吗?」妇人

答道:「正是!先生亦是吗?」那人回答:「不是,我是肉类检查员,明白肉类或有病菌,因此不敢吃肉。」

谈到家禽的情形,也是非常可怕的!有一次我应中央政府的邀请,搭飞机到密芝根州兰生东部(East LansingMichegan)视察一项计划;此计划是政府在二十一年前发动的,由二十五间省立大学代表一起研究如何防止鸡瘟,因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此病给予全国禽业很大的威胁。

据我所知:禽类所染的癌疾,最普通的是癌性肿瘤,还有一种是传染癌病;凡染着这种癌病的家禽,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并会活到很正常的寿命,牠随时会将癌疾传染给同类。对这一类患癌疾的家禽检查很不容易;以鸡来说,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可疑的鸡所孵的蛋,在第十五天时,细心将蛋的外壳消毒,移去胚胎,磨成粉末,然后将少许粉末注射入另一只鸡的胸肌内,如果在注射的地方发现癌性肿瘤,才可知道孵生这蛋的鸡,患有这种癌疾了。所以一般来说,检查员很少会将每只患病的家禽挑拣出来禁止售卖。大家在感恩节能够买到一只健康的火鸡,实在是很幸运的!你有幸运吗?

说到人食鱼,有位内行人告诫我:「鱼身有虫不可食。」我将几条鱼一验,果然不错!当煎大比目鱼时,细虫成群蠕蠕而动,令人作呕。

兔是很不清洁的动物,最易传染疾病。幼时我常随一位善猎的朋

友打猎,每次他猎得野兔,在未售与顾客之前,我跟他将兔洗净;这些兔周身都带虫,想找虫较少的兔真不易得。有次我送一只兔给邻人,他谢我说:「你有这样美味的东西不吃,口福损失不少啊!」我应他说:「我只知道我的肚里不会有许多虫!」人身原有虫聚,那可再有虫生!

「不食肉」这个问题大家以为很难,其实很容易办到,只要把谷类及硬壳果配合起来,便能制成味道很好的素菜,大可满足那些爱好肉味的人。

现代营养学权威--哈佛大学佛德烈史博士(Dr.FredrickStare)给我的信说道:「硬壳果、谷类、豆类、蔬菜等,营养丰富并不少于肉类,有此素食何复他求!」福音大学医学院有一个食品试验,证明上述的素食品营养充足,作为肉类的替代品,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应该要选植物为食了。

我用餐时常准备好几种美味可口的素食,所以我从来没想到要食肉。事实上,由于多年来在实验室研究畜类的种种疾病,和临床见到病人的疾病很多是因食肉而引起,使我素食的心更为坚决!深信终此余生再不会荤食了。请读者为我作见证。

约翰哈金医科大学--麦柯林博士(Dr.E.V.

Mecollum),为当代营养学最高权威,他曾说过:「任何人愿意废去肉食,获益甚大。」我非常同意麦柯林博士的意见,所以尽力提倡素食,

减少人们的病苦,可惜一般人不听话,受苦怪谁呢?

--本文摘自美国「人生与健康」杂志

妙莲老和尚法语:

人说命第一,我说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长苦痛多。

要想寿命长,健康为第一;实说身命康,素食最第一。

谁不想长命?肉食最大敌;谁不想命长?素食是秘方。牛马全素食,身高力壮大;为人群服务,不嫌工作苦。

若想身体好,素食最为宝;素食营养良,身心皆健康。

素食脂肪微,身肉不会肥;身肥不健康,素食精神爽。

肉食易疲劳,衰老苦病多;肉食有病菌,万苦由此生。

虎狼食欲强,牛羊猪遭殃;奈何大人们,怎可学虎狼?

台湾疗养医院营养部主任谈吃素

应该吃而吃的是智者

不当吃而吃的是痴汉某报社采访

问:近年来台北市素食餐馆增加了不少,医院素食的却少见。但我知道贵院主张吃素,供给住院病患的食物也全是素食。不知这种主张是基于宗教信仰、医学抑或科学知识﹖

答:由于圣经上说,上帝创世时给人的食物是纯素的,所以今日一般人认为吃素是宗教原则。但事实上,科学已证实:无论从保健或肠子结构看,人都应当素食,特别是医院的病人。怎么说呢?我们知道肉类虽含有丰富蛋白质,但也有许多增加人体器官负担的物质在内,如胆固醇、饱和脂肪、尿酸、尿素,都是我们身体不需要的东西,对身体有害而无益,特别是病人身体已病弱,肉食会使病体恢复缓慢。

说到营养,素食包含各种谷类、豆类制品、水果、蔬菜等,就是非常完善的营养。尤其是糙米、黑麦馒头、全麦面包,可供给足够的乙种维生素,并补充铁质、钙质及蛋白质,所以吃素绝对不会营养不良或使病人更衰弱,反而使病人器官能得到休息,不受肉类的污染及折磨。

问:请问贵院所主张的素食与佛教寺庙的素食有何不同﹖

答:和尚吃素,他们的素食较简单,青菜、豆腐、水果,似乎就概括了,因为他们不养儿育女,只是修身养性、静默打坐,所需的营养及热量或许这样就够了。至于我们医院,由于病友们需要较多热量及蛋白质以促进恢复健康,所以我们的素食必须包括更多种的食物:糙米、全麦、红豆、绿豆、花生、花生酱、黄豆制品……,加上各种蔬菜、水果。事实上,牛奶及蛋是不必需的,只是我们讲的是「医院营养」,所以要特别加上牛奶及蛋,以补充额外的蛋白质。若是健康的人,即

使不包括牛奶与蛋的素食,营养依旧可以平衡与充足。当然,对刚开始吃素的人来说,可吃点牛奶会比较有安全感,而且容易持续下去,可以持久素食了。

由上面我所说的,你一定发现我们所倡导的素食强调几点:吃不碾白的五谷,要吃豆类和硬壳果

,种类要吃得多而均衡。这可能是佛教寺庙的素食所没有的。因为和尚惜福,不多浪费。

问:中国人的食物,一般说来是已接近素食性质,还需要提倡素食吗﹖

答: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人不是很重肉食的民族,只是由于工业经济的成长,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钱能够餐餐鱼肉;也因此,使得我国的心脏血管病,由第四位死亡率跳到了第一位;而素食正是对付这种问题的主要武器,所以,今日实在比以前更需提倡素食。国民有健康身体,国家就富强。

素食绝对不含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只要加上正常的起居、多运动,你就是最健康的人了。而且身上的器官,不必再为那些难消化的肉、肥油而疲于工作,心脏血管病又与你何有哉?所以劝你不要为了七吋(口--喉咙)短短距离的味觉,而伤了身体,使病弱缠身!太不幸福了,必须注意改善。

问:贵院手术后复健的病人及产妇也吃素吗﹖对他们复健的速度有无影响﹖

答:在美国加州罗马琳达省,几乎一半人口都是吃素的;他们的孕妇、产妇经医院的体检,都绝对没有营养不良的现象。而且在罗省做过的一次儿童智力测验,智力高的儿童大多是来自素食家庭。在本地,我们医院也有许多素食家庭,其家的孕妇、产妇也都正常的产下健康的孩子。但我们知道心理很重要,假如心理认为吃素没有营养,那么不要尝试,因为心理会影响生理。我们医院的病人,每当公共卫生人员给予健康指导后,都能接受素食,有的还说:特地来素食医院清肠清胃呢!

我们身体复健需要蛋白质,蛋白质的丰富来源可分为动物性及植物性。动物性蛋白质来源每个人都知道,有鱼、肉,各种家禽、蛋等,而这些动物的食物却又多来自植物。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则有黄豆、红豆……等豆类,及花生、腰果等硬壳果类,全谷类也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我们医院以植物性蛋白质供给病人,使病人直接得到蛋白质,而不供应所谓「二手货」的肉类蛋白质,再配以全米全麦的制品,减少病体各器官的负担,病人更可早日恢复健康。此是智慧良心贡献,人人应知才好。

至于素食对复健速度的影响,由于绝对素食的外科病人及产妇在

本院并不多见,无法进行相对的比较;仅以观察少数仅见的素食病患而论,其复健速度不但不减慢,似乎比同类病人还要快些。

问:请问如何才能克服吃素时心理上的缺乏感﹖贵院病人喜欢吃素吗﹖有无病人出院后仍继续吃素﹖

答:有些想要吃素或已经吃素的人,心理上会担心营养不够、身体衰弱,而若有所失;要克服这种心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观念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是由教育而来,好比小孩子看电视而知道要买什么糖、吃什么果。教育是唯一克服心理缺欠的方法,必须心理接受素食更能促进健康的事实,才能完全接受素食,否则不可能成为习惯。

我们医院的病友,许多一开始都不能接受三餐都吃素的饮食方法,但经过公共卫生及营养工作人员的解说,几乎个个都愿意接受素食。坦白的说,他们不是每个都喜欢,因为吃肉的人习惯肉的滋味,素食当然没有肉味香(如狗吃屎也香),所以病人不喜欢素菜,但第二次来住院的病人就可以适应了。这是习惯,我们要学好的习惯才快乐。

病人出院后吃素的,也有好多例子:目前有位陈教授(曾任教于文化大学化学系),每餐特地到医院来吃素。有的病人常常回来买黑面包、黑馒头及一些素食产品。这就是他在观念上真的改变了,至于有多少人出院后仍继续吃素,我们没有做个统计。不管何人,经过素

食改善的生活,他会相信素食好。

问:实行素食应注意些什么﹖

答:素食并非就是青菜豆腐那么简单,但也不必认为要很伤脑筋地小心选择才能得到足够营养。想吃素的人,最要关心的是蛋白质够不够的问题。简单的说,只要每日都吃到豆类及其制品,再加上面筋、花生等,蛋白质就一定够了。也许您会问:「应该吃多少呢?」每餐摄取以上所提的食物两种就够了,但必须吃糙米或胚芽米才更完善,因为糙米、胚芽米中补充了面筋所缺的胺基酸。甲种维生素可从深绿叶蔬菜及黄色蔬菜水果获得,例如菠菜、空心菜、红萝卜等。乙种维生素最丰富的来源是糙米、胚芽米、全麦食品。丙种维生素在新鲜蔬菜水果中都很丰富。至于矿物质呢?凡是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中,就有丰富的矿物质,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肉类。肉既不比素食好,何不从此改吃素食呢﹖

问:我们国人讲究烹饪艺术,从心理学看似乎是好的,但不知从营养价值的观点看,是否也好﹖

答:烹饪是一项艺术,也是家庭主妇应当重视的;虽然我们不为吃而活,但食物若引不起食欲,也会影响家人的健康。尤其想由肉食转变成素食时,素食本身没有原来所爱好的肉香味,更必须多加研究,使素食能吸引家人去吃。有些素食餐馆更费尽心思,做出一些模仿肉食

的素食,像素糖醋鱼、酱爆素肉等,帮助人接受素食、喜爱素食,成为素食的受益者。所以,从营养价值的观点看,烹饪时要多变花样、注意烹调时间、保持菜的颜色,就能又有味道,同时又保持了营养价值,使得烹饪艺术与营养价值兼顾。事实上,烹调素食较容易,不必处理肉类的内脏、羽毛,又不必炖,不会破坏营养,真是节省时间又合乎卫生与健康,一举数得啊!

总而言之,叫人吃不下的东西,实在无营养价值可言,我们总不能三餐都像医院打针灌药似地,把食物直接灌入胃肠里吧!但如果为了讲究味道而烹饪过度,或加些过分刺激肠胃的佐料,使身体吸收不了多少营养,岂不也等于白吃吗?若行之得宜,二者都是好的,具有相辅相成之效。又好吃又有营养,是我们所追求的,请厨师们要好心为之。

问:吃素只是一时的时尚,还是一种因人类知识不断增加所发展成的趋势﹖我的意思是,吃素会愈来愈普遍,愈为大众所接受、所喜爱吗﹖

答:许多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认为肉能滋补、养身,素食只对出家人才行得通,尤其要叫孕妇、产妇、小孩子吃素,那怎么得了!所以,虽认为吃素是好,不过只是对老年人好而已。因此,目前吃素人口虽然有增加,并不够普遍,以中老年人居多。这必须施以

卫生健康教育,努力推行与鼓励,才能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而且我们认为,必须有大的卫生机构共同努力,才能更具效果。

许多人在参加我们医院卫生讲习后都愿意接受素食,只是偶尔因不能克制而食肉,但多半都能决定以素食为主食。所以饮食教育很重要,说明素食的具体优点才能鼓舞人们去吃素。其实,真正最能鼓舞人去吃素的是「食欲」,只要做出好吃的素菜,谁不愿意吃素呢?所以要学好做素菜。

由今日素食餐馆、素食食谱出版量、素食罐头或制品种类之不断增加,虽然素食在我国还不能称为时尚,至少能说日益为大众所接受与喜爱了。当然,这种趋势也与各界名人之提倡、报刊介绍素食的科学研究很有关系;前者如副总统谢东闵先生之倡导,后者如贵刊或其它报刊的医学报导与文章。我相信,由于人类知识的增长,在大家都知道吃素经济又健康后,再能尝到可口的素菜,素食一定会愈来愈普遍。祝福人间普遍得到素食平安乐!

问:人体消化器官对素食及肉食的消化作用与过程,在时间上、方式上有何不同﹖

答:我们先来比较动物与人的肠子,再回答这问题。肉食动物的肠子且以老虎为例,牠的肠子又短又直,没有许多皱折。我们知道,肉是浓缩性食物不需要很多肠子去慢慢消化,同时肉易腐败,所以上帝给

老虎短的肠子,使肉消化的残余物不会在肠子停留太久。

其次,提到人的肠子总共约三十尺长,光是大肠就五尺长,因此适合人的食物不是肉类;因为肉类容易腐败,在肠子的温度下更易腐败与发酵,这一点,我们可由草食动物的粪便没有肉食者的那种臭味而想象到。其实素食的人,流汗亦不会臭腥。

至于草食动物如牛、羊,上帝给了牠们好几个胃,因为牠们只吃草,而草的纤维又很多、消化时间长,需要量也多,才能得到足够营养;同时牠们也需要多种酵素,来转化多纤维食物成为各种蛋白质,所以牠们有好几个胃来反刍,肠子也比人类还要长。天生万物都有安排,人要顺乎自然法则才好。

上帝不要我们吃草,我们有五谷、硬壳果、豆类、水果等为食物,这些食物的纤维素不及草那么粗而难消化,所以一个胃就够了,不必反刍。由此可见,我们不适合吃肉,因为我们肠子长而皱折多,消化时间长;但也不适合吃草,因为只有一个胃。

再以牙齿结构来看,我们的臼齿发达,适合磨碎食物。也就是说,适合吃五谷、豆类;老虎则门牙尖锐,适合吃肉的需要。

每种机器有它特别的燃料,燃料用错,机器会很快失灵。身体也像一部机器,假如食之不当,吃了不适合身体的食物,那么这部人身机器到了四十岁以后,便会发生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

认识人的12种本性

认识人的12种本性 引言:人之初,性本善。人性, 是人的本质特征, 也是人的本能和本性。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如同人心脏和血液一样与人的生命同生共死。只要人的生命尚存, 人性便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尽管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 时而强烈, 时而舒缓,但它恒久地、永不消失地在人体内活动, 而且总有一种淋漓尽致地展现的欲望。 一、人的12 种本性 1.善良 善良,是人的一种同情、慈爱、友善之心以及欲对别人 进行帮助、与人和睦相处的愿望。在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不会轻易地去伤害周围的人或物, 而且会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和爱抚。当我们涉足那些民风纯朴的偏远山区, 这些远离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的人们, 对外来陌生人的热情、好客和友善, 仿佛使人感到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大都市有时连问路都无人愿意给你指说(受外 在因素影响) , 而这里贫困的山民却乐于免费为你提供食宿, 使我们感受到人原始的、本能的善良。人们爱兽、鸟、鱼、虫及花、木、草藤, 并常自觉地予以保护和饲养, 说明人们不仅对自身是善良的, 而且对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善良的,甚

至包括无生命的物体。人只有在自身的生存或利益受到威胁或影响时,才会伤及他人或他物。 人善良的本性表现在生命的各个方面。比如,当遇到乞 丐时, 有施舍的本能; 当得知他人受灾时,有无偿捐赠钱物 的自愿; 当看到别人遭遇不幸时,常禁不住留下同情的泪水。正常条件下, 人都愿意与别人友好相处, 不愿轻易伤害别人, 这是由善良的本性决定的。现实中的冲突, 一般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误会; 二是善的本性与另一本性 发生矛盾,且另一本性战胜了善的本性。 2.权欲 权欲就是想获得权力的一种欲望; 而权力是对人或事 的一种支配资格, 支配是主动和自主的行为,而被支配总是 被动的。在人的潜意识中,总是渴望支配别人, 而不希望被 人支配。所以权欲是人的一种天性。某些权力所能带来的名利, 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权力的贪欲。官场的尔虞我诈、古代皇权的血雨腥风, 便是权欲的生动写照。有些人为了权力, 不惜用金钱去买官, 甚至失去人格与尊严去求官, 并 把权力作为一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权力的运用本来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决断能力,但强烈的权欲, 已使人们很少顾及个

4章 人类的本能行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关于本能行为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可遗传的简单反射 B. 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生物遗传性的条件反射行为 C. 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D. 本能行为构成其一切行为发生的基础 E. 只有人类才有的行为 2. 儿童饮食偏好受到父母、同伴以及媒体明星人物的影响,这属于饮食行为中的何种因素影响()。 A. 压力与情绪 B. 学习和认知因素 C. 饮食文化 D. 进餐情境 E. 饮食习惯 3. 摄食行为最基本的意义是()。 A. 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 B. 身份的象征 C. 维持个体的生存 D. 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 E. 文化标志 4. 性在大脑中的主观映像是指()。 A. 性心理 B. 性情绪 C. 性意志 D. 性行为 E. 性认知 5.关于性行为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男女在性行为上差异性不大 B. 人类性反应周期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C. 人类性行为目的主要是为了生殖繁衍后代 D. 所有的性行为都会得到社会支持和法律保护 E. 人类的性行为受到性心理的支配 6.一个睡眠周期大概经历()。 A. 30分钟 B. 60分钟 C. 90分钟 D. 120分钟 E. 150分钟 7. 正常成人每晚睡眠一般要经历几个睡眠周期()。 A. 1~2个 B. 3~4个 C. 2~4个 D. 4~6个 E. 5~6个 8. 神经生化研究发现,与NREM睡眠的发生与维持有关的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五羟色胺系统 C. 乙酰胆碱 D. S物质 E. γ-氨基丁酸 9.一般来说,做梦只发生在睡眠的()。 A. I期 B. Ⅱ期 C. Ⅲ期 D. Ⅳ期 E. REM期 10. 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娱乐和消遣活动,这属于()。 A. 休闲行为 B. 利他行为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标分析 本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正常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拓宽视野上,并通过吸烟的危害,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等资料来教育学生远离有害物质,且在整个课题中贯穿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教育。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和摄取相关的信息。 (2)从所学知识中意识到各种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更加热爱生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教学重点】 1.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2.学生视野的拓宽。 【教学难点】 1.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2.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们早上吃的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人类要维持生命,必须摄取食物。那么,人类生存所需食物中营养素有哪些呢?这些营养素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课件展示】 教材 P90图12-1、P93图12-6、P94图12-7 【归纳总结】 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类营养物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淀粉、氨基酸等有机物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认识它们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是供给人及动物能量的重要营养物质,会“油脂、糖类、蛋白质三类供能物质为人体提供能量大小” 的简单计算; (4)要求学生知道香烟中的有毒物质(如CO、尼古丁)、甲醛、黄曲霉菌等有些物质对人体有害,帮助学生自觉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5)初步了解血红蛋白和酶各有什么功能,简单认识人如何消化吸收淀粉食物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和获取相关信息。 (2)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案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六类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和来源,要求学生知道合理饮食的重要性,特别是处于生长关键时期的中学生,不能偏食、挑食,每天要摄入足够、均衡的营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学生视野的拓展。 三、教学难点 1.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人生命活动中的主要意义,尤其是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能力培养 本节内容在处理上要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分析收集的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共同学习、资源共享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会交流、学会探究,学会将知识与生活的更好融合,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及运用能力。 五、拓展性知识 本节内容中提供了《吸烟的害处》与《食物霉变》两大信息资料,教学中,可以对吸烟的害处和霉变事物中黄曲霉菌对人体害处的两大知识可以做适当的拓展,有利于学生在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004-11-7 23:40:54 12yes 某厂劳务输出,要派两位技师去新加坡,收入的绝对数当然比国内高。技师老章积极报名,因为他妻子已下岗在家,儿子明年上大学,需要增加收入。而技师老林却推辞不去,因为他儿子已工作,最近在股票上又赚了不少钱,经济比较宽裕。而且考虑到外国**也不轻松,因此表示不想去新加坡。 员工的行为与其动机和需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管理者只有对员工的动机和需要有所了解后,才能理解为何在同样的各种环境中员工的各种表现各异。 需要时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 由此可见,需要的形成是客观的,它是由客观的事物造成的;需要的形成又是主观的,对同一事物引起的需要不同,而且有时他人几乎不能察觉。 引起个体需要的事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缺乏性和能引起个体渴望。 由于需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作用重大,因此,有许多心理学家对需要做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需要层次结构。 马斯洛的理论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 生理需要是人类的第一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一切需要,如食物、衣服、性欲等等。 安全需要是人类的第二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个体免于身体与心理危害恐惧的一切需要,如收入稳定、强大的治安力量、福利条件好、法制健全等等。 社交需要是人类的第三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一切需要,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等。

尊重需要是人类的第四层次需要,指能满足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及 自己对自己认可的一切需要,如名誉、地位、尊严、自信、自尊、自 豪等等。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需要,指满足个体把各种潜能都发 挥出来的一种需要,如不断的追求事业成功、使技术精益求精等等。 其中底部的三中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 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两种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 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马斯洛认为各层次需要之间有以下一些关系: (1) 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 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 (2) 这五种需要不是每个人都能满足的,越是靠近顶部的成长型 需要,满足的百分比越少。 (3) 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往 往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每一个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近来的研究有些新发现: (1) 缺乏型需要几乎人人都有,而成长型需要并不是所有人都 有的。尤其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相当部分的人没有。 (2) 满足需要时不一定先从最低层次开始,有时可以从中层, 或高层开始;有时个体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而牺牲低层次的需要。 (3)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 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在许多情景中,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理论之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次(见图),而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满足的追求。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后三种需要是成长性需要,它们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马斯洛指出,行为主义者从动物学习研究中所作出的动机假设只能解释缺失性需要,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这些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

人的12种本性

人的12种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本能和本性。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如同人心脏和血液一样与人的生命同生共死。只要人的生命尚存,人性便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尽管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时而强烈,时而舒缓,但它恒久地、永不消失地在人体内活动,而且总有一种淋漓尽致地展现的欲望。一、人的12种本性1、善良善良,是人的一种同情、慈爱、友善之心以及欲对别人进行帮助、与人和睦相处的愿望。在没有其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不会轻易地去伤害周围的人或物,而且会尽其所能地提供帮助和爱抚。当我们涉足那些民风纯朴的偏远山区,这些远离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的人们,对外来陌生人的热情、好客和友善,仿佛使人感到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大都市有时连问路都无人愿意给你指说(受外在因素影响),而这里贫困的山民却乐于免费为你提供食宿,使我们感受到人原始的、本能的善良。人们爱兽、鸟、鱼、虫及花、木、草藤,并常自觉地予以保护和饲养,说明人们不仅对自身是善良的,而且对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善良的,甚至包括无生命的物体。人只有在自身的生存或利益受到威胁或影响时,才会伤及他人或他物。人善良的本性表现在生命的各个方面。比如,当遇到乞丐时,有施舍的本能;当得知他人受

灾时,有无偿捐赠钱物的自愿;当看到别人遭遇不幸时,常禁不住留下同情的泪水。正常条件下,人都愿意与别人友好相处,不愿轻易伤害别人,这是由善良的本性决定的。现实中的冲突,一般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误会;二是善的本性与另一本性发生矛盾,且另一本性战胜了善的本性。 2、权欲权欲就是想获得权力的一种欲望;而权力是对人或事的一种支配资格,支配是主动和自主的行为,而被支配总是被动的。在人的潜意识中,总是渴望支配别人,而不希望被人支配。所以权欲是人的一种天性。某些权力所能带来的名利,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权力的贪欲。官场的尔虞我诈、古代皇权的血雨腥风,便是权欲的生动写照。有些人为了权力,不惜用金钱去买官,甚至失去人格与尊严去求官,并把权力作为一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权力的运用本来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决断能力,但强烈的权欲,已使人们很少顾及个人的能力,而一味地追求权力。人们对权力的嗜好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小学生在班里被任命为班长,甚至一个小组长,孩子一定会高兴地向家长汇报,并且好几天精神兴奋。再比如夫妻之间,经常难免要争吵,虽然更多的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互不相让,甚至拳脚相加,其实质是权力之争,都想按自己的意图去办。西方国家许多官员收入并不高,而且基本上也无灰色收入,但许多人仍趋之若鹜,主要因为他们喜欢处于支配地位的那种感受。无疑,权欲是

人类的杀手本能

人类的杀手本能 Shea发表于 2008-09-24 Dan Jones文Shea编译 进化能告诉我们人类为什么会杀戮吗?为什么现代人类的杀戮比过去要少呢? “从科学上讲下面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从动物祖先那里继承了发动战争的倾向、战争或者其他的暴力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人类天性……人类有着一个…暴力的大脑?等。” 上面这些响亮的言语出自1986年由20位世界顶尖的自然和社会学家发表的《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该声明作为联合国国际和平年的一部分,随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它的提出是为了反击暴力和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这一悲观的观点。 此后的20多年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博爱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神经系统科学家和人类学家通过搜集证据发现,为了认识诸如暴力和谋杀等反社会行为必须要研究大脑、基因、演化以及社会因素。 但是同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犯罪学家却已经开始认为,和现在相比人类过去的生活显得更为暴力,而且更容易以谋杀收场。这一人类暴力显著减少的时间跨度非常之短,因此不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果人类能演化得倾向于杀戮,那么在合适的环境中人类也能演化得远离残杀。 走得太远 就在《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公布之后2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马丁·戴利(Martin Daly)和马戈·威尔森(Margo Wilson)便出版了《凶杀》一书。这本书成为了新学科——或者至少是彻底重新打造的学科——“演化心理学”的基本教科书之一。根据动物行为学、人类学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暴力和谋杀模式,戴利和威尔森为从一个人杀害另一个人到杀害配偶甚至罕见的杀害儿童等不同的凶杀模式提供了一个演化解释。尽管他们的观点直接反对《塞维利亚反对暴力声明》认为人类的大脑和思维有着暴力倾向,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从大体上讲杀戮并不是演化选择的结果。 相反地,戴利和威尔森提出杀人行为通常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冲动所造成的副产品。有时源于冲动为了获得更高地位以及更大生殖成功的暴力竞争,其的目的并非是杀死对方,就像拳击运动一样。但是有时候确实会造成人员的死亡。 概括地讲,绝大多数演化心理学家同意这个关于凶杀的“副产品”观点,但是也有例外。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大卫·巴斯(David Buss)和新泽西理查德·斯托克顿学院的乔舒亚·邓特雷(Joshua Duntley)提出了一个引发争论的“凶杀适应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演化过程中人类不断地遇到杀死另一个人所获得的利益大于损失的情况,尤其是当为杀人所付出的代价很低廉同时其他非致命性的手段已经失效的时候。杀害将被遗弃的孩子或者暗杀情敌就是其中的例子。“在某个特定场合下,凶杀成了解决问题的有利途径,因此自然选择造就了产生这种致命行为的机制,”戴利说,“但是我不认为有人已经找了一个好的办法来识别凶杀适应性的特征,包括邓特雷和巴斯。”

人类的十五种欲望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15种基本的欲望和价值观所控制的。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们发现﹐不同的人对这15种基本欲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拿性来说﹐性几乎对每一个人都是愉悦的﹐但对每一个人的驱动力却并非一致﹐有的人终其一生沉溺于其中﹐而有的人则在这方面投入甚少。其他欲望也是这样﹐有的人追逐成功﹐有的人淡薄名利﹐有的人重视亲情和家庭﹐有的人则是"工作狂"。 而对于我们游戏设计者来说,我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游戏需要包容这些不同性格和追求的人,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各种欲望。可以说无论是哪一类的游戏产品,只要我们所提供的乐趣能够满足这15种欲望的大多数,或者是充分强调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欲望的话,就足以吸引大批玩家,同时也要注意的是这15种欲望之中有些指的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感觉的排斥,所以在游戏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避免此种不良因素的加入。 以下是我个人对这15种欲望和游戏策划的关系的理解。如有不足和错误的地方万望海涵 1,好奇心﹕游戏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未知事物,需要玩家自己去探索,显然,他们也很喜欢这样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所以适当的隐藏一些区域或功能其实是明智的。 2,食物﹕很可惜,目前还没有可以生产面包的游戏平台出现,所以游戏还暂时无法提供这种服务。不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两个玩家在玩实况足球,他们约定输得一方就要请吃麦辣鸡腿堡,这样一来赢得那一方就可以得到食物方面的满足了,呵呵~ 3,荣誉感﹙道德﹚﹕一种用户对公平的环境的需求与游戏设计者对以正当手段获得利益的玩家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同时也是我们惩罚那些利用非正当手段获得利益的人的主要原因。现在有的个别同行为了吸引玩家故意设计一些BUG或挂机的功能,看似玩家的热情高涨了许多,可是伤害的却是更多人的利益。其结果必然是灭亡。 4,被社会排斥的恐惧﹕被社会排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各种不备社会肯定的行为,初此之外那就是“软弱”了,所以让用户们较快的脱离菜鸟行列是明智的。另外无法与其他人有效的沟通也会产生被社会排斥的感觉,所以鼓励玩家多多交流其实是明智的。 说句题外话,其实游戏本身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玩家寂寞的感觉,但此种做法本人并不提倡,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奉劝沉迷于游戏中的人,健康游戏,健康生活才能体验到活着的乐趣,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没事多到太阳底下晒晒,哼个小曲,看看美女什么的,有益身心健康。 5,性﹕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强烈的欲望,这也是种种成人游戏火爆的原因,无须多说。 6,体育运动﹕胖子们也许体会不到人们对运动的渴望其实是天生的,很遗憾目前多数游戏平台并不需要玩家做剧烈的运动,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局限性,不过体育类游戏永远是电子游戏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也许手指的运动也可以起到局部减肥的效果,呵呵。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测试题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测试题 数理报社命题组 (A 卷 基础闯关 共60分) 一、我会选择(每空2分,共20分) 1.(10·河北省)下列物质不能.. 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 .米饭 B .水 C .鸡蛋 D .花生油 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的是( ) A .大米 B .鸡蛋 C .牛奶 D .花生油 3.下列种植、养殖业的产品,富含蛋白质的是 ( ) 4.“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B .霉变的花生不能食用 C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5.(改编题)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B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活性的蛋白质 C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它是混合物 D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6.“康师傅方便面”是很多人喜爱的方便食品,其主要配料有:面饼、小麦粉、精炼棕榈油 (含维生素E )、淀粉、食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物油和植物油合称为油脂 B .方便面中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在人体内最终变成葡萄糖 C .方便面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D .方便面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仅由甘氨酸构成 7.葡萄糖的结构式如下:CHO CHOH CHOH CHOH CHOH OH CH -----2,下列 关于葡萄糖说法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葡萄糖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8 D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可提供能量 8. 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牛奶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糖类都属于供能物质 B .青少年常饮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 C .误食重金属盐可以立即喝大量牛奶 D .蔗糖与碘水作用呈蓝色

20190212《人类本能性法则理论》简述

20190212《人类本能性法则理论》简述 《人类本能性法则理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基本属性是群聚性、人爱性、私欲性。这三种基本属性的表现形式受人类社会习俗、文化、制度和权力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但是绝对不可以被消灭。这些基本属性的不同思想和行为表现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种种的社会制度。 第一群聚性 在自然法则下,在人类社会中,人总是趋向于向人群更多的地方聚集,人的这种属性称为群聚性。群聚性促使人类必须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同时,群居的人类能够更好地抵御大自然的威胁,使人类得以更好地延续和进化。群聚性促进了氏族、家庭、城市和国家等等社会现象形成;群聚性促进了交流、语言、文字等等文化现象出现。显然,那种认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的论断是不准确的。 第二人爱性 在自然法则下,在人类社会中,来自于人内心对生命的敬畏、热爱、眷念、帮助、善意等情感,称之为人爱性。人爱性在思想上表现为人与人彼此关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善意、爱恋与热爱之情,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积极向上;在行为上表现为见义勇为,救死扶伤,阻止滥杀无辜,帮助并同情弱者等等。我们通常所说的亲情、友情、爱情、同情、怜爱和眷念等等情感都属于人爱性范畴。 当人类以族群、国家等形式存在时,因为丛林法则,人类彼此之间会产生严重的私欲性界限冲突,从而引起无止境的战争祸乱和残酷

杀戮,导致人类陷入极度的私欲性恐惧之中。在人爱性作用下,人类最终会彼此之间妥协和达成私欲性行为界限共识,从而阻止人类彼此之间无底线的残酷杀戮,。 在私欲性恐惧中,人类幻想建立一个只有真善美的理想社会,从而避免战争祸乱。这些幻想经过一代代地传承、神化、总结和完善,于是,形成了今天的道德伦理和宗教信仰,等等。因此,人爱性也是绝大多数宗教起源的人性基础。 在孔儒皇权时代,人类的行为准则和法律制度基本依据孔儒仁礼道德伦理而建立。因为这些行为规范或者说道德伦理无视私欲性的合理存在和崇尚高大上式的“无私圣贤”榜样,因此很难有效地规范人的私欲性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沦为假大空的境地。 在孔儒文化建立的“假大空”社会里,人类只好寄托于明君、救星、圣人或佛祖的出现和恩赐,并希望由此带领人们进入“无私”的高大上理想社会。基于这种理由,每位新国王或皇帝总会以“代表天意”的名义把自己包装成为“替天行道”的天子、明君或救星,从而取得其权力的合法性并不允许人民质疑。一旦权力稳固,统治者就以消灭人的“私淫邪念和树立高大上新风等”为借口,要求人民感恩和无私奉献,从而控制人民的思想;以“除恶扬善”为依据,扩大权力,清除异己,杀戮生命,从而恫吓人民。当然,这样的社会都无一例外地走向极权专制的独裁社会。 显然,人爱性可以阻止人类彼此间无底线杀戮,但是却不能有效地消灭统治者的私淫贪欲,也不能使所有平民或老百姓真正安分守己

抑郁:人性本能欲望的过度压抑

忧郁其实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性,是一个良知者应有的文化基调。 相对快乐来讲,忧郁是更深刻、更沉重的一种情绪。前者趋向于肤浅和遗忘,而后者趋向于高贵和救赎。 抑郁:人性本能欲望的过度压抑 人都有源自于人性的本能需要与要求。如,对水、食物、衣物、安全感、性满足、交流与沟通、爱与被爱等等的需要与要求。 当个人需要不能被满足,这样被压抑的心理能量就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不能被满足的心理能量只是暂时被压抑,它还会以某种方式释放出来。如,文学、艺术、创作等等,都是心理能量释放的途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的释放既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有可能是破坏性的。这与其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有关。 过度压抑而不能够被满足,既与现实条件有关,也与自身较为内向的性格有关。内向的性格与后天教育的影响比较大。现实客观条件是难以为我们所能支配的。但是我们是可以控制与支配自身行为的。本能欲望的过度压抑这是一个对待人性态度的问题,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对待欲望的态度,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行为取向。你是如何看待人的欲望欲求的?人的合理欲望不需要被满足被实现吗?

压制人欲就是对人性的压制,对人性的压制就是对人本身的压制。你是不是在敌视人的欲望欲求呢?你是不是把人的欲望欲求看做是一种丑陋与邪恶的呢?欲望本身不是罪恶的。只要他是合理适度的。 过度内向的性格不同样是一种压抑吗?压抑自己的情感,压抑自己的需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压抑自己的需要;不是因为你把自己的情感与需要看作了是邪恶的了吗?你把自己的情感与需要看作了是邪恶的了,你自己又是什么?你不是也把自己看作是邪恶的了吗?你把自己看做是一个邪恶的人,这样你的思想行为就会被遏制。你就会逃避,逃避现实,逃避社会,逃避他人。 你不能接受自己,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邪恶的人。其实你并不能因为自己的本能需要就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恶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自我苛求也是过度压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与失败,以成功者或是接近于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为对自我的过高要求,所以会害怕达不到对自己的过高要求而逃避自己的错误与失败。行为本身就包括了错误与失败,为了避免错误与失败,所以选择了逃避。 逃避不就是自我压抑吗?因为害怕犯错误而选择逃避。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自废武功。错误与失败是不被允许的吗?人非完人,人都有犯错与失败的权利。失败并不可怕。

哈佛T. B. Shahar(一)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Tal Ben Shahar在哈佛大学开设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和“领导心理学”,855 名学生选修了该项课程。该课程分别位列哈佛大学课程受欢迎率第一和第三名,超过总人数的20% ,其中23% 的哈佛学生向学校教学委员会反馈,这两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每学期选课人数最多的教授。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教授这么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是否适合你。 我1997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大二期间终于顿悟了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我当时在校队打壁球,社交也游刃有余,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和心理系,目标只有一个,如何变得更快乐。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选择教授这门学问,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一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有850人参加,是当时哈佛人数最多的课程。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对这一其他现象特别好奇,居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怎么可能呢,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 从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我前去参加采访,进行采访,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Tal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不过你跟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的话。我漫不经心的问,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以为你很外向。下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谢接受采访,不过Tal,你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又一次我漫不经心的问有何不同?她说,这个嘛我们没想到你会这么内向。下一次采访仍是如此,有何不同,这个嘛,更开朗更外向。下一次采访,这个嘛,太害羞了。因为采访中我容易紧张,差不多有几十次采访,每次都是好交际,更开朗,不含蓄更外向诸如此类。最绝的一次,是波士顿一家地方台,我去参加采访,聊了很多,我觉得进行的不错。采访结束,主持人是个热情开朗的男生,他送我出门,拍着我的肩膀说多谢接受我们的采访,然后又是那句,不过Tal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问,如何不同,那时候,我已经完全被打击了,不过我还是漫不经心的问有何不同?他看着我说,我也说不上,Tal我以为你会更高些。更

人有15种基本欲望

人有15种基本欲望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宣布: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15种基本的 欲望和价值所控制的。 这也许是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的行为列出一个清单,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将 人类的行为分解为一系列内在欲望的组合。在弗洛伊德的眼里,人类一切行为的背 后只有一个字-------性,而俄亥俄大学的心理学家则认为,性和好奇心、仇恨、 荣誉感一样,是行为的驱动力。 这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是: 好奇心:所有人对学习求知的渴望是不可抗拒的。 食物:对食物的饱腹占有欲望是人本能的需求。 荣誉感(道德):以此满足个人心理,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被社会排斥的恐惧:这令人们被动自觉地遵守规矩。 性:弗洛伊德将其置于“清单”首位。 体育运动:人们对运动锻炼健身的渴望是天生的。 秩序:人人都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独立:对于自作主张的渴望。 复仇:就像莎士比亚著作里的王子那样不会轻易忘记仇恨。 社会交往:渴望成为众人中的一分子并拥有众多的朋友。 家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欲望。 社会声望:对名誉和地位的渴望。 厌恶:对疼痛和焦虑的厌恶。 公民权:对服务公共和社会公正的渴望。 力量:希望影响别人。 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尚存在争议,但心理浓和精神病学教授Steve Reiss 说:“几乎人类想做的每一件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分解为15种欲望中的一种或几种, 而且大都具有其遗传学基础,这些欲望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这一发现建立在对2500名受试者的研究之上。受试者被要求回答300多个设计好的问题,如“士可杀不可辱”、“我必须消除疼痛”等,最后将所有的回答归 纳为15种基本欲望和价值观,其中只有公民权、独立和被社会排斥的恐惧没有遗传 学基础。Reiss教授说:“大多数欲望与动物所表现出来的相似,这表明它们有共 同的基因基础。”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们发现,不同的人对这15种基本欲望 的要不是不一样的。拿性来说,性几乎对每个人者是愉悦的,但对每个人的驱动力 却并非一致,有的人终其一生沉溺于其中,而有的人则在这方面投入甚少。其他欲 望也是这样,有的人追逐成功,有的人淡泊名利,有的人重视亲情的家庭,,有的 人则是“工作狂”。

(完整版)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耶鲁大学哲学死亡开放课程笔记第一阶段总结 1、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尽管物理主义是随着科学发展看似是正确理解事物的方式,但二元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思考首先就要把事物分类、明确、定义,而把事物一分为二是寻找区别的过程。比如说,我们研究大脑时,就可以把人类大脑后天积累的神经连接模式单独区分出来,也可以叫做灵魂。大脑这个宇宙最复杂的装置可以看作人体的灵魂。人的复杂性可以看作是生物界的灵魂,同理,所有星体可以看作宇宙的灵魂,因为宇宙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目前还是理论阶段,姑且信之),所有熵减的存在都可以看作与基本的事物本质相反的东西,而且这种熵减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宇宙的形态,因此可以被看作灵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其实和认识论的基本过程有相通之处,也许正因如此,笛卡尔的主要思想就体现在这两块。 唯心主义认为没有身体,只有灵魂。这种论点很迷人,很多哲学家都喜欢这样的思维游戏,也许他们智商太高,内省太深,也许是他们乐于质疑常人所习惯的观感。唯心主义琢磨起来也确实有趣,就象电影《黑客帝国》。唯心主义认为,人所认为存在的东西都是人“认为”存在的,没有灵魂去认为,物质可能是不存在的,或者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的存在,而且不同的灵魂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感知。

按现代科学哲学说法,这种理论的问题是不能证伪,就像如果有人说孙悟空在前一秒钟制造了人类,而且给所有人类各自的记忆,都以为自己活在一个有悠久历史、完整的社会关系的土地上。这样的论点是没法去证伪的,唯心主义也是如此。另外,以唯心主义的观点其实恰好可以反驳灵魂说,人之所以认为人有心灵是不是因为人感觉自己有心灵?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只是人感觉的结果,不是原因。也就是说,心灵的概念也可能是人感觉到结果,而心灵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人是用什么认为自己有心灵呢?心灵吗?这应该算循环论证还是自相矛盾呢? 但唯心主义也有其实际用处,质疑自身的感觉体验,是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进步的一大助力。比如康德认为所谓的物质只是人们所认为的物质,时间和空间只是人感觉的方式,不是真正的存在,也不是真正的物质本质。从现代理论物理的成果看,如果弦论是对的,事物的本质是十一个维度的,只是我们只能感觉到三个空间维度和一个时间维度,其它都是蜷曲的。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做为三维生物体能感觉到的是有限的。和康德的论述很有相通之处,现代科学也的确需要质疑一些我们公认的物质特性。(康德在当时本身也是一流的天体物理学家)

人生三个欲望

人生三个欲望 人生只有三个欲望,也是最为基本的欲望:食欲、性欲、私欲。大家都知道,人饿了就要吃饭,营养就是能量,它支撑着身体器官运行;另一个是性欲,一个人,只要懂事以来,他或她就需要性,这是身体和心理都需要的,爱美色并不可耻,合理的,也是在道德范围内的受法律保护。第三个欲,那就是私欲,私欲没有什么定论,谁都有,比如如何结党营私,如何状大自己的财力、势力等等。另外,江湖上有一句话“酒色财气”。酒吗?无酒不成礼仪,交朋会友,待客待人,必然要喝点酒,喜庆嘛;色吗?无色路静人稀,说明人需要性,没有性,人类就不能发展,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不能乱性,那样社会就乱套了;气吗?无气受人欺,人总得有所反应吧,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适当耍点横,也不为过。看来,正常合理处理好人生三欲这些事,确并不是那么容易。 一、食欲 是一种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人进食的要求。常言说的好,吃不得会死,说不得会输。意思很明显,人吃不下去东西,或者进食很少,达不到维持身体正常消耗,就没有足够的能量补充,久而久之身体健康会下降,甚至不能正常生活下来,没有健康的体魄,个人的一切理想都会落空。而说不得吗?那自然是找不到辩解的理由,或者有反击理由而表达不出来。食欲不振的原因有多种:疲劳、紧张、便秘等。 二、性欲 对性行为的欲望。定义:性欲是指个体渴望与另一个体发生性关系或肉体接触的愿望。性欲的发生与两性的生理基础有关:其一是由性激素、性腺所构成的性内分泌系统,它维持两性性欲的基本张力和兴奋性;其二是由大脑皮质、脊髓低性兴奋中枢和性感区及传导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它们保证机体对环境的及时有效的反应能力。一般科学家认为,性欲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对于繁殖下一代有利。不过一般而言,大多数动物的性欲只存在于发情期时,而动物的发情期通常都有一定的时候(像春天)。对人类来说则没有发情期的概念,或者说人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情。如果不学会控制自己的性欲,就会导致性犯罪的行为。单身人士可以通过自慰来满足自己的性欲,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全世界的人都有这种行为,安全无害。对于男性来说,可以防止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的发生。男女都可以通过自慰,来了解自己的身体,对以后的性生活有益。如果一定要分期的话,人在早晨性欲会比较强烈,这就是为什么在早晨的时候,年轻的健康男性的生殖器会自然勃起。随着年龄增加,晨勃的机会就会逐渐减少,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必要因此而担心,也不刻意追加药物,那样会有损自己的身体器官。 三、私欲 个人的欲望;自私的愿望。这个词是一个文学用语,贬义词,用在文学作品中会很好地诠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你这样问,就好象在问人为什么会自私,但从生物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讲,所谓“私欲”其实就是人的自我满足,人是生物之一,生物是有生命的,维持生命就需要补给,也就是最简单的吃喝拉洒,就一个独立的人来说,他要生存,就必需从自然界获得食物满足自己的饮食,这就是最初的欲望,也就是私欲的最原始的表现,因此“私欲”的原始动力来源于生存需要。当有二个人时,他们会结为团队,因为这样获取食物的力量更强大。这时,会产生两种情况,1、两人一直都很团结,获取到食物时都是平均分配,

人类三大营养物质

有机专题三——人类三大营养物质 [知识指津] 1.单糖、二糖、多糖的比较 2.单糖、二糖、多糖的转化: 3.“酯”与“脂”的区别: 酯:酯是由醇与酸(包括有机酸和无机含氧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O-的一类化合物。 脂:指动物体内和植物体内的油脂。动物体内的油脂是固态或半固态,一般称为脂肪。植物的油脂呈液态,一般称为油。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和油酸

4.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5.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蛋白质的基石。 6.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①有些蛋白质分子中有苯环存在,这样的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物和棉纺物)。 7.常用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因为盐析是可逆的,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盐溶液,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析出的蛋白质又能重新溶于水中,并不影响它原来的性质。 8.蛋白质和酶 定义 与也还1.具有两性,与氨基酸相似; 2.可发生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经过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即水解时肽键中的C—N键断裂。 3.溶于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4.加某些浓的盐溶液于蛋白质溶液中,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析出(称盐析),继续加水,蛋白质能重新溶解。即盐析是可逆过程; 5.蛋白质的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产生变性作用而凝结,这种凝结不可逆,加水不能重新变为蛋白质; 6.颜色反应:蛋白质(具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与硝酸加热时变黄色; 7.灼烧含蛋白质的物质具有烧焦羽毛味

亚里士多德论人类欲望的三种形式及其统一

亚里士多德论人类欲望的三种形式及其统 一 【外国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论人类欲望的 三种形式及其统一 陈玮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欲望概念,并在其道德哲学研究中对这个概念作出 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区分了一般而论的欲望和具体的欲望形式,前者通常被认为是灵魂中与理性相对的部分, 后者则根据其目标以及追求方式的不同而区分为欲求,冲动和想望.其中,想望作为一种特殊的欲望,本身便包 含了对价值的敏感并且自然地与理性判断一致.本文试图指出,一般而论的欲望概念难以为人类行为的多重动 机及其相互间的竞争关系给出恰"-3的说明,而一种经过区分的欲望概念则突破了理性与欲望对立的传统思路, 不仅使我们对人性的复杂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人类行为并对其作出恰当的道德 评价.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欲望理性灵魂不自制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3—0068—06 欲望被认为是人类灵魂内部有别于理性的部 分.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理 解欲望,既不充分,也不恰当.事实上.人类的欲望 (orexis)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层 次.例如,只要留心观察人们的日常行为,我们就 会发现,一个正常人在实际生活中既具有饮食男女

等多种基本欲望,同时对于知识或艺术也怀有欲 望,这些欲望无疑是不同的.更进一步说,即使 是饮食男女这种与肉体快乐有关的欲望之间,也 存在着差异.有的欲望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 所自然拥有的基本欲望;有的欲望则是对快乐的沉 溺甚至邪恶的欲求.考虑到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将 总体层面上的欲望(orexis)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不 同的部分:欲求(epithumia)①,冲动(thumos)②和 * 作者简介:陈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5). ①与orexis这个一般意义上的"欲望"概念不同,epithumia特指那些与肉体快乐相关的欲望.英语文献中通常以ap— petency或desire来对应orexis,而以appetite来翻译epithumia,尽管后者在英语传统中有时也用来指求知欲.需要说明的 是,在翻译《论灵魂》时偶尔也用desire来翻译epithumia,并且在相关的注释中指出,亚里士多德本人对于 orexis的用法并不总是一致.参见:Aristotle,DeAnima,本文将thumos译为"冲动",刘小枫另译为"血气".后者很准确地抓住了thumos一词所包含的男性的,与战争有关的竞争性的肯定意涵,同时也表达了该词本身具有的"怒气"与"愤怒"的含义.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已经得知,古希腊人 特别强调人的情感的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并认为这种表达和一种阳刚的,忠诚与勇敢的品质相关,而这种品质在古代希 腊无疑被认为是最积极的好品质之一.但是thumos一词在上述含义之外,仍具有"意志","意愿"等内涵.这些意思与 boul~sis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将它们一并作为orexis的三种具体表现的原因.但是"血气"的译法显然 无法表达这个内涵.考虑到本文所讨论的是亚里士多德对于行动者心理状态的描述,而非与习俗或政治相关的个人品性, 因此我选择"冲动"的译法. 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