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经络学说与中医的整体观念

论经络学说与中医的整体观念

论经络学说与中医的整体观念
论经络学说与中医的整体观念

论经络学说与中医的整体观念

王啟才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

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和机体各种联系规律认识的总结。十二经脉的命名均冠以手足、臟腑,说明经络在人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内属於腑臟,外络於肢节」的联络系统。十二经脉作為经络系统的主体,在体内通过属、络、贯、注的方式,与六臟六腑相联系,在体表通过交叉、交会的方式分布於头面、躯干、四肢;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予以分类组合;十二经别以离、入、出、合的方式形成「六合」,加强表裡臟腑、经脉在体内、躯干、头面的联系;十六大络则加强相表裡的臟腑、经脉在四肢部的密切联系;十二经筋联系全身骨骼、关节;孙络、浮络网络全身组织;十二皮部覆盖肌表,卫外而固。从而强化了机体臟腑之间、体表之间、臟腑与体表之间的密切联系。把六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一、经络与臟腑的联繫:

中医学认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六)臟為中心的。《素问?调经论》说:「五臟之道,皆出於经隧,以行血气。」臟腑的功能活动和互為表裡的协同作用以及相生相剋的生化制约等都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经络的联系,各臟腑就成為一个个孤立的、静止的器官,也就失去了各自的功能作用。

《灵枢?海论》篇说:「十二经脉者,内属於腑臟。」张介宾在《类经》中说:「经脉者,臟腑之枝叶;臟腑者,经络之根本。」经络与臟腑的关系,也是一种标本关系。臟腑是经络的根本,经络则是臟腑的标线。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每一条经脉均分属一个臟或一个腑,在体内无穴通路的循行过程中,与相应的臟腑发生属络关系。阴经经脉属臟络腑,阳经经脉属腑络臟。除此之外,许多经脉在循行过程中,还与其它有关臟腑发生联系。例如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贯肝膈、入肺中;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上注肺等等。

十二经别是加强臟腑阴阳表裡联系的另一途径。通过离、入、出、合的特殊循行方式,在进入体内之后,与本经脉所属络的臟腑进一步发生属络关系。其中,足三阳经经别还与心相连。

奇经八脉在人体直接与奇恒之腑相联系,与六臟六腑也不无关联。奇恒之腑者,胆、脉、骨、髓、脑、胞宫是也。胆本身就是六腑之一,与肝互為表裡,脉归心所主;肾主骨生髓通脑,胞宫繫於肾。奇恒之腑是附於六臟六腑的,直属奇恒之腑的奇经八脉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同六臟六腑发生联系。例如督脉贯脊属肾,并与心相连;带脉通过足少阴经别与肾相连;任、督、衝三脉均起於胞宫,以属於肾;衝脉通受十二经气血,為「血海」,与「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的功能相关。八脉交会穴也将奇经八脉与有关经络、臟腑相沟通。由於奇经八脉的生理、病理与肝肾的功能作用最為密切,后世医家才有「八脉隶乎肝肾」的说法。二、经络与肢体的联繫:

《灵枢?海论》篇说:「十二经脉…外络於肢节。」经络与肢体的联系十分广泛,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在身体的两侧,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头走腹胸又交手三阴经。奇经八脉有左右对称分布者,也有前后对应分布者,带脉则像束带一样环腰一周。十二经别形成的「六合」加强经络对头面部的联系作用。十六大络加强经脉与四肢部的密切联系,孙络、浮络网络周身。十二经筋连缀全身肌肉、骨骼、关节。十二皮部覆盖肌表,从躯干到四肢,从头面到指(趾)末端,上下、左右、前后无所不涉。

三、经络与组织器官的联繫:

关於经络与组织器官的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五臟所主、五官分属五臟

的理论,用取类比象和五行归类的方法,把人体五体、五官与臟腑广泛地联系起来,借以阐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问题,突出了中医学的特点。《灵枢?邪气臟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於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於目而為精,其别气走於耳而為听,其宗气上出於鼻而為臭,其浊气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可见,「五臟开窍五官」也是以经络為联络途径的。当然,「五臟开窍五官」并不是绝对的,因為每一条经脉在循行过程中都与多个组织器官发生联繫,每一个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也都与多个臟腑、多条经脉相关。例如肝开窍於目,眼睛这个视觉器官除了与肝经、心经直接相连外,还与其它臟腑、经络有著广泛的联繫,六臟六腑之精气皆通过各自的经络上注於目。故《灵枢?大惑论》篇说:「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素问?五臟生成论》说:「诸脉者,皆属於目。」《灵枢?口问》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者,总也。因六臟六腑之精气皆输注於目而為睛,黑睛属肝、瞳孔属肾、白睛属肺、眼瞼属脾、眼络属心,故目為宗脉之所聚。

心气通於舌,舌為心之苗。由於手少阴心之别络系於舌本,故心之气血借助经络上通於舌。此外,足太阴经脉、足厥阴经脉、足少阴经脉、手少阳经筋、足太阳经筋以及督脉也均与舌体相通。所以,中医查舌诊病,也就能客观地反映出相应臟腑的有关病变。

脾气通於口,口為脾之窍,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口唇的色泽变化,反映脾的生理、病理状态。其二是说人的口味正常与否,与脾有密切关系。另外,口还与手足阳明、足厥阴以及任、督二脉关系密切。盖三经两脉皆绕口唇故也。

肺气通於鼻,鼻為肺之窍,又為手足阳明经之终始。鼻是气体出入之门户,与肺相连。鼻的嗅觉作用,有赖於肺气的调和、呼吸的通利。一旦外邪犯肺、上阻清窍,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等证;如若热邪壅肺、气机不利,还会出现鼻翼扇动、呼吸困难。

肾气在上通於两耳,在下繫於前后二阴。首先,耳的听觉能力与肾精的盈亏密切相关。此外,手足六阳经脉都与耳发生联繫,阴经经脉通过经别也与耳窍相关。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据《耳针》一书记载,【云南省中医研究所】发现5例耳穴敏感人,刺激相应耳穴,可出现相应的经络感传。【安徽中医学院】对4例经络敏感人探测各经井穴48条经脉中,感传到达耳区的有42条,佔87%。另外,还有刺激十二井穴,感传全部上达於耳并出现耳胀、耳鸣的报导。

现代的耳针、鼻针、眼针、唇针、舌针等多种疗法,就是在「五臟开窍五官」、五官与经络相连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创立起来的。

四、经络系统之间的联繫:

经络分佈於全身各部,构成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除了上面谈到的经络与臟腑、肢体、组织器官的联繫外,由於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的分类组合、络脉联络於经脉之间、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经络系统本身也存在著多种密切联繫。

1.阴阳经脉的表裡联繫:十二经脉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分类,形成六组表裡相合的联繫。阴经经脉属臟络腑,主内主裡;阳经经脉属腑络臟,主外主表。构成这种表裡关系有四种途径:其一,在体内,十二经脉与互為表裡的臟腑存在著属络关系。其二,在体外,互為表裡的阴阳经脉在四肢末端相交接。其三,每一条经脉都从一定的腧穴分出一支络脉联络於表裡经之间。其四,十二经别在体内又进一步属络臟腑,在体表又将互為表裡的阴阳经脉组成「六合」。总由二维脉维繫阴阳调节表裡。

2.手足经脉的上下联繫:手足经脉的上下联繫,意在加强上肢和下肢的整体协同作用。其理论基础是以奇经八脉為联繫途径的「八脉交会八穴」。具体联繫是:手厥阴经之内关穴,与阴维脉相通;足太阴经之公孙穴,与衝脉相通;两穴有共同的主治范围(心、胸、胃疾患)而合為一组。手太阴经之列缺穴,与任脉相通;足少阴经之照海穴,与阴蹻脉相通;两穴有共同的主治范围(胸膈、咽喉疾患)而合為一组。手太阳经之后溪穴,与督脉相通;足太阳经之申脉穴,与阳蹻脉相通;两穴有共同的主治范围(耳、目内眥、项、肩胛、腰背)而合

為一组。手少阳经之外关穴,与阳维脉相通;足少阳经之足临泣穴,与带脉相通;两穴有共同的主治范围(耳、目外眥、项、肩胛、胸胁)而合為一组。

3.同名经脉的交接联繫:根据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的循行走向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除了相表裡的阴阳经脉在四肢末端交接的规律外,手足同名称的三阴经、三阳经也是相互交会、衔接的。手足同名阴经交会於胸部,手足同名阳经交接於头面部。这种交接关系构成另一种形式的手足经脉的上下联繫,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脾气散精,上归於肺就是基於手足太阴经脉的交会;心肾之气必须相交,就是依赖於手足少阴经脉的相连;心包络之相火之所以寄附於肝胆,就是由於手足厥阴经贯通之故。针灸临床上常用的手足同名经配穴法也是取有关经脉同气相求之理。《伤寒论》六经证治也是以这种关系為理论基础的。

4.胸腹、腰背经脉的前后联繫:经络在纵行的上下联繫之外,还存在著横向的前后联繫。最典型的莫过於奇经八脉中的任、督、衝、带四脉以及腹募穴与背俞穴之间的联繫了。任脉行於身前胸腹正中,督脉行於身后腰背正中,阴阳经脉一前一后相互衔接沟通。手三阴、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与任脉贯通,手三阳、足三阳经在肩背部通过大椎穴与督脉贯通。衝脉在身前受纳足阳明经之脉气,併足少阴经脉上行,在后与督脉共贯脊髓。带脉从十四椎分出,绕腰腹一周,对沟通前后经脉,加强胸腹、腰背之间的横向联繫有著重要意义。

《灵枢?卫气》篇说:「胸气有街、腹气有接…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衝脉。」明确指出身体前后的经络之气存在著横向联繫。「膺」指胸部两侧,「背俞」分佈在腰背部足太阳经脉上,衝脉前佈腹胸,併足阳明经脉、足少阴经脉而行,后贯脊髓,与督脉重合,共同成為经络系统前后联繫的「气街」。尤其是足太阳经上的背俞穴,更是臟腑经脉之气聚集的主要部位。正如《类经》所说「五臟居於腹中,其脉气俱出於背之足太阳经,是谓五臟之俞。」

六臟六腑在体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除了在体表有各自属络的经脉外,还各有一定的代表区域。在腰背部是背俞穴,在胸腹部是募穴。募穴是与背俞穴前后呼应的一组经穴,也位於胸腹部气街的部位。《难经?67难》说:「五臟募皆在阴而俞在阳,何谓也?然:阴病引阳,阳病引阴,故令募在阴而俞在阳。」在生理情况下,机体的阴阳之气是互相通达的,既可以由阴及阳,又可以由阳及阴,以维持臟腑、经脉的相对平衡。正如滑伯仁所说:「臟腑腹背、气相通应」(《难经本义》)。经络是臟腑之气相互通应的桥梁,背俞和腹募则是具体的转输点。

5.左右经脉的对称联繫:在经络系统中,除了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带脉之外,其餘经脉、经别、经筋、络脉和皮部等都是以左右对称的形式配佈的。虽然如此,但是左右经络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体内通过与有关臟腑的属络连接,在体表通过经脉的交叉、交会而使身体左右两侧的经络之气融会贯通。十二经脉中,手三阴经与任脉在胸部交会,足三阴经与任脉在腹部的关元、中极二穴交会,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在肩背部通过大椎穴交会。由於经络系统存在著左右交叉、交会的关系,所以在生理上人体左右两侧的经络之气可以互相贯通,加强统一联繫。

6.四肢、躯干经脉的远近联繫:四肢与躯干经脉的远近联繫,也是经络系统纵的联繫。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就体现了这种联繫。远,是指远心部位,即四肢;近,是指近心部位,即头面、躯干。根据经络学说的有关理论以及针灸临床实践经验,四肢与头面、躯干形成一种根本、标结关系。

十二经脉以四肢為本為根,以头面、躯干為标為结,突出了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经穴(尤其是特定穴)的远端治疗作用。除治疗局部、邻近部位病变外,均有治疗头面、躯干(包括内臟)病变的作用。另外,阳经经脉标在头面,阴经经脉标在躯干,表明四肢与头面、躯干之间的联繫范围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中医的整体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 中医治病,是从整体着眼的。首先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还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于是,在临床上总是从全面考虑问题,不单从有病的局部着想,并观察季节、气候和水土,注意病人的情绪和生活习惯等。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现在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1.人体的整体性: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是有机联系着的。首先把十二内脏看成十二种功能,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这种内脏的归纳划分,不等于各自为政,恰恰相反,而是把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理解作相互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同时表现在脏腑和形体的各组织各器官方面。例如:心主脉、主舌,肝主筋、主目,脾主肉、主口,肺主皮毛、主鼻,肾主骨、主耳;再如脾主四肢,肾司二便,等等,都是说明脏腑的功能和脏腑与形体的关系。更重要的,通过经络有系统的分布全身,循环往复,成为体内和体表的联络路线,这样,使人体在功能保持内外相关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治疗上关于内脏的病,不单治一脏甚至不医治有病的一脏,而从其它内脏进行治疗得到痊愈,如胃病兼治脾脏,肺病可以从治脾胃着手,以间接增强肺脏的抵抗力。尤其显著的,形体局部的病症,往往采取治内脏的办法来治愈,如风火红眼,有清肝方法,虚火牙痛,用温肾方法;又如脱疽(能使十个足指零落),现代医学多用截除手术,中医用活血温

经方法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如皮肤病、肿疡、溃疡等外症,中医大多用内服药来消散或排脓、收口。 2. 人体和气候:大自然的一切,特别是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医十分重视这个关系,认为人体健康和气候不能分开,必须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无病和长寿。因而,从一年中找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四季的特性,以及四季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同气候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应该怎样适应客观环境的方法和违背气候变化后可能招致的疾病。还根据这些原则,分析演绎出诊断和治疗等方法。例如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春应温而反寒或热,就是不正之气,称做“虚邪贼风”。这些不正之气,必须及时回避。至于四时气候有规律的变化,这对人体是有利的,称为“正气”。因此,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举个浅显的病例来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轻减,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症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又如血虚肝阳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发作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这种症状的发生是和气候息息相关的,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理解到中医对于养生和治病,密切注意内外环境的相互适应。 3. 人体与地土方宜:不同的水土,不同的生活习惯,可以产生不同的疾病。我国幅员广阔,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地高多燥,东南气候温和,地卑多湿。因而不同地区常有不同的病症。此外,对一般病的治

中医筋络

中医经络理论浅析 2803002020 成捷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西医,同医不同一》介绍了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 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习题集

第五章 经络 一、选择题 (一) A 1型题 1.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着作是( ) A 《十四经发挥》 B 《难经》 C 《扁鹊心书》 D 《吴医汇讲》 E 《内 2.正经是指( )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3.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 是 A 阴阳 五行 脏腑 B C 手足 五行 阴阳 D E 手足 五行 脏腑 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 的 A 手太阴肺经 B ) 内外 脏腑 五行 手足 阴阳 脏腑 )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6.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经脉的分支是( )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小白说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阜陽市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白蔚階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 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推荐】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推荐】中医护理: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 在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精华,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又有通调水道和朝百脉之功能等。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根据阴阳、水火升降理论,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而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

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心火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肾水凝聚,这样就会出现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的病理表现。又如心与肝也有同样的关系,只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运正常,肝才有藏。若肝不藏血,血运也必然失常。说明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管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 另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人体也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中记载:天暑诮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胱,由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体表,皮肤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3)躯干部的分布 阳明经腹面,太阳经背面,少阳经侧面,足三阴经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八脉”是指奇经共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机能 督脉 (1)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 分支1: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中医学概论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 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 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 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 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第二章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 客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一般说来,各组成部分(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本质的联系称之为结构关系。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整体谓之系统。整体性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整体性表现为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即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联系的统一性。人类对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中国古代朴素的整体观念,是同对世界本源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看成是由某些要素相辅相成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doc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指通过观察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方法,又称作以表知里。人体的内外是一个整体,相互间通过脏腑经络相联。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变化,可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通过观察表象,可在一定程度上认识疾病内在的变化机理。中医关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许多理论皆源于此。如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等这些脏象学说的理论都是借助对外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推测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以此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司外揣内方法与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有所类同,此方法可测知研究对象内部大致联系与变化,可获得较多信息。由于是在未全面了解内在结构具体细节情况下进行研究,虽然可从总体上把握对象内在的联系与变化,但是仍较为笼统,而细节的笼统,又限制了对总体认识的深入,因此司外揣内也存在局限性,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注重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基于这一思维方法,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从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上来认识。它既注重人体解剖组织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更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功能联系,又强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 中医学的整体观反映在研究思维和方法上,往往是采用由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推测整体的考察研究方法,这种整体研究方法体现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尤为突出。如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的本质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

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人生活在自然界,人的生命活动也必然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因此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都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三、援物比类 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认知方法。 《素向示从容论》说: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表明它是中医学常用的认知与思维方法。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功能特性按照五行各自特性相配归属,将与木相类的肝及其功能活动归属于木,与火相类的心及其功能活动归属火,以此类推脾归属于土,肺归属于金,肾归属于水,形成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大生理病理系统。 中医学还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创造了不少的治疗方法。如用釜底抽薪法治疗火热上炎已成为临床上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取象比类方法虽然在许多情况下十分有效,确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因为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提供比类逻辑依据,差异性则限制着比类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比类推理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对比类得出的结论,还须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从。 中医的基本信息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意义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意义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于观察和探索人体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和临床诊治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整体观念与生理: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每个脏腑各自协同的功能,又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这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整体作用只有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经络系统则起着联系作用,它把五脏、六腑、肢体、官窍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精气神学说则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中医学还通过“阴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五千相制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则揭示了脏腑之间的相反相成、制约互用的整体关系。这种动态平衡观、恒动观、制约观,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发展生理学有重要的意义。

二、整体观念与病理:中医学不仅从整体来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更强调病变与其他脏腑之间有关系,并根据生克制化理论来揭示脏腑间的疾病传变规律。用阴阳学说来综合分析和概括整体机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病理反应。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失调是中医学对病理的高度概括。 在病因学和发病学上,中医学十分强调机体正气对于疾病发生与否的决定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柩·百病始生》)。这种病因学、发病学的整体观,对医疗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三、整体观念与诊断:在诊断学上,中医学强调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加以全面考察。对任何疾病所产生的症状,都不能孤立地看待,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运用四诊的方法,全面了解病情,加以分析研究,把疾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及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反应状态概括起来,然后才能作出正确

论整体医学对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一)

论整体医学对中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一) 作者:刘家强,王大鹏,王米渠 【摘要】整体医学是一种弱整体观,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未来的整体医学是以中医学为核心的功能与结构统一的医学体系。中医学的整体观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中医现代化必须从《内经》的整体观开始,而中医基因组学和中医心理学是关键。中医现代化的目的就是用现代的语言和当代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及其运动规律。整体医学的崛起将给中医药学的国际化带来机遇。 【关键词】整体医学;基因组;中医心理学;中医基因组学 1整体医学整体医学是现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一种医学体系,将医学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上来认识医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整体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外表近似,但是本质有所不同。整体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系统论。整体医学就是用整体观认识医学的各个要素。而整体医学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所认识的所有联系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长远发展上来说,这是一种弱整体观,一种综合论,理论基础是还原科学观。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当前的整体医学时代。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时代向整体医学时代的过渡时期,整体医学的理论体系尚未正式形成,但已具雏形。现代的整体医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果,但是生命科学——基因组学正在走向完善的基因组联系,将来的发展必然在基因组的普遍联系上证明中医的基本理论,所以随着基因组学的整体化发展,以及中医学的跨越式发展,现代整体医学必然走向更完备的、以中医学为核心的整体医学。 2中医学现代化 整体医学的崛起给中医药学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整体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理论体系看,整体医学的理论与中医药学的学说实际上是相通的。如《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 中医药学其实就是一门完整的整体医学。中医学有着对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但是中医学又是一门模糊的整体科学。《黄帝内经》建立于二千多年前,是古人观察人体与自然所建立的整体医学,其本质就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极端落后的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个时候形成的整体只能是粗略与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加之受中国哲学观重用轻体、重道轻器价值取向的影响,人们开始疏于人体具体的形态和结构,歧视人体解剖,对人体的细节和局部方面未做较深入的剖析研究,随之《内经》的结构功能统一的整体观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功能性的整体观。由于缺乏了结构和形态的支持,不能得到有效的可见的物质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科学性,本身也缺乏创新发展,所以随着以结构为主的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学屡次受到打击和排斥。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从《黄帝内经》的整体思想开始做起,真正认识整体的本质,结合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新时代的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观。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用现代语言和科学技术重新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平衡条件下的人整体的运动规律。 当代分子生物学在迅猛发展,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处理大量数据,基因组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足够的时间内,基因组学很可能走向整体,最后可能在基因的相互联系中发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所存在的基因证据,这时候中医就会被分子生物学所吸收,现代的整体医学就可能吸收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发展成为完善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整体医学,中医不再是中国的中医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中医学的发源地,我们将失去一次崛起的机会。 3整体的含义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别阴经(内侧)(里)阳经(外侧)(表) 位置名称络属关系名称络属关系 前中后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心经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络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前 中(侧)后足太阳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属胃,络胃 属胆,络肝 属膀胱,络肾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肺,络大肠,与胃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前缘→手姆指 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通过横膈 从胸→手臂内侧中间→手中指 属心,络小肠,与眼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后缘→手小指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大肠,络肺 从食指→手臂外侧前缘→肩→颈→头面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从无名指→手臂外侧中间→肩→颈→头侧面 →与耳、眼眶联系 属小肠,络心,与胃联系 从小指→手臂外侧后缘→肩→头面→眼耳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胃,络脾 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 属胆,络肝 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

中医药的特色_整体观

学术探讨 中医药的特色)))整体观 邱咏薇杨怀瑾 (江西中医学院中药系南昌330006) =关键词>辨证论治;中医学 =中图分类号>R22;R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04)12-945-02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规律,研究中医学的理论内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基础。其中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医学理论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医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并指导临床实践而行之有效,这就是古老的中医学虽然历经几千年而不衰,并且越来越放出灿烂夺目的光辉的主要原因所在。其中中医药研究中渗透的整体观就是其理论体系的体现。 1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 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可归纳为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与有关形体、色脉等组织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且/天人相应0,人体的生理、病理、病机、病因和治疗等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1.1/天人相应0的整体观/天人相应0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天人相应观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以及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众所周知,5内经6中就渗透着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整体观。另外,金元四大家创造的独特学术理论的基本观点仍是/天人相应0学说。刘元素研究五运六气,归为五运主病,六气为病说;李东垣法自然四时升降浮沉,论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出于5脾胃论6;张从正观察天、地、人,创三邪理论;朱丹溪以日月盈亏阐述阳有余阴不足。在人的生命运动过程中,一方面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也需保持人体自身的稳定状态,各脏腑只有在整体稳定状态下,才能完成各自的生理功能。人体稳态的实现是人体自我调控体系不断调整的结果,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相对恒定。 1.2临床诊断疾病的整体辨证中医诊断疾病也是判断人体机能状态是否与天地自然变化相应的一种途径,并以色、脉作为判断脏腑功能的基本特征。色、脉与四时变化一致则脏腑功能正常,人体健康无病;当色、脉与四时变化不一致就是疾病状态。中医临床治疗则是调节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协调状态,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时候都遵循/因时制宜0和/因地制宜0的整体原则。例如,春夏用药不宜过于温热,秋冬用药不宜过于寒凉。又如同一感冒,南方的人只宜轻宣发散,而北方的人可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药物;某些高寒山区的人患感冒,一般发散之药不能取汗,常常需用发汗峻烈的麻黄,且用量较大,才能收到治疗效果。现代临床继承了这一整体辨证的思路,并且结合微观辨证,从更深层次)))组织、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整体调控出发,使诊病治病的整体观得到发展。 2中药及复方中的整体观 2.1中药复方中的/整体综合调节作用0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其组方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运用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方法的研究及实践证明复方整体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而显示其疗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其整体疗效的作用机制亦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阐述:复方产生药物效应明显大于方中任何一味药或一组药,如生脉散全方的强心作用大于方中的人参,单纯麦门冬或五味子则没有强心作用。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以减少方中药物的偏性和毒性,如四逆汤中干姜、甘草均可影响附子生物碱而大大降低其毒性,附子配干姜、甘草不仅毒性下降,而且强心作用增强。中药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的综合治疗作用体现出了中医药的整体观。 2.2单味中药中的/整体协调调和作用0单味中药也是一个小整体,其所体现的整体观就在于其中成分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作用。例如,单味中药及其成分之间的毒性大小问题。国外有人提到植物中确实存在一种/副反应消除物质0(side effect eliminati on substance,SES)的作用。举洋地黄毒甙(Di gi to xin)为例,这是毒性大的有效物质,但在植物中存在着渥诺多甙Verodoxin的无效物质,可减低前者的毒性,用Di gi to xin6份加Verodoxin4份,不但毒性弱了,且植物增强至相当于Digito xin10份的作用。又以萝芙木为例,认为含利血平(Reserpine)仅0.1%,即250mg萝芙木中仅含利血平0.25mg,但如应用250mg萝芙木总碱的药效却相当于1mg利血平的作用。以上两点就是由SE S物质的作用结果[1]。单味中药的药效往往也是多靶点、多环节的,不只局限于单一靶点和单一环节,只是有些还没有被我们所认知,例如中医的/异病同治,同病异治0之理论。又如,中药麻黄是我国特产的一种药材,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6种生物碱,其中最重要的是麻黄碱,现已能被人工合成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生药麻黄的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等同于各生物碱药理作用的总和。实验表明,麻黄的水提物比相当用量的各种麻黄生物碱的毒性小得多,可见在麻黄中还有尚未被认识的因素在发挥着协同作用。另外,中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 《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早晨行于阴分之气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无休无止,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一致。 人体由饮食入胃而生成气血,气血即是营气与卫气,营气与卫气在经脉之内、之外同时运行。气血运行的通道——换句话说,人体经脉的长短,包括每一条经脉的长短,是根据一呼吸——“息”的时段来进行测定,而且,由“息”测定的气血在人体二十八脉的周流往复,与天球大圆二十八宿所代表的周天度数是相同的。 4.经络的测定与命名是根据气的阴阳消长 中医学不仅把十二正经与一年十二个月直接对应,而且把十二正经与一日十二个时辰直接对应。这种对应的原理的根据是天地之气的阴消阳长,阳长阴消(见下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 十二经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