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247??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林赴田综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新开发的喹诺酮类药物有司帕沙星、托氟沙星、加替沙星、曲伐沙星、格帕沙星、克林

沙星、莫西沙星和西他沙星等,和原有的喹诺酮类药物相比,明显扩大了抗菌谱并增强了抗菌活性。如在原来优良

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的基础上,明显增强了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对厌氧菌和非典型病原菌枝原体,衣原体也

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或显示出良好的药物动力学性质,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在一些组织中的

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半衰期较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药理;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978.1+9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诺氟沙星问世以来,氟喹球菌和肠球菌的抗菌活性是上述对照药的2~32倍;

诺酮类新药的研究和开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相对各种分枝杆菌均具较强抗菌活性,尤其对人型分枝

继报道了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药物,如氧氟沙星、环

丙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等,的5~10倍,抗分枝杆菌作用强于利福霉素。司帕沙星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取得优异的疗效。这

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既能口服,又能静脉注射。在体于其它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衣原体包括鹦鹉热衣原

内以原药形式存在,分布广且有良好组织渗透性,成为体,砂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有良好抗菌作用 MIC

国际上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之一。但目前这些氟喹诺酮

类抗菌药物也有不足之处,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沙星和环丙沙星的8倍和16倍。

菌以及枝原体、衣原体仅有微弱抗菌活性。自90年代司帕沙星对小鼠体内感染有优异保护效果,对小

以来,化学家经过多年努力,相继合成新型氟喹诺酮类鼠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口服给药的ED。。为0.83

抗菌药,如司帕沙星、托氟沙星、加替沙星、曲伐沙星、mg/kg,活性分别是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10和5

格帕沙星、克林沙星、莫西沙星和西他沙星等,明显扩倍,是依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的12和33倍。对小鼠酿脓

大了抗菌谱和增强了抗菌活性,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感染的口服效果是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3~

的活性明显强于以前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衣原体6倍,是依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的26~56倍。对小鼠肺

和枝原体的活性也明显提高。现将有关90年代氟喹诺炎链球菌感染的效果与上述情况相似。司帕沙星对小

酮类新药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效果与环丙沙星相似或略强,

l 司帕沙星L1~30 但明显强于上述对照药。对小鼠鹦鹉热衣原体性肺炎,

司帕沙星 sparfloxacin 对临床分离革兰氏阳性

菌、阴性菌、厌氧菌、分枝杆菌、枝原体和衣原体等均具别是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6倍和7倍。

有很强抗菌活性。对临床分离甲氧西林敏感性和耐药

司帕沙星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环

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和MRSA 的活性 MIC。。

丙沙星。犬和猴口服给药,£,脚分别为8和12h,志愿者

0.1mg/I。分别是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口服给药,£。脚为20h。组织分布广,而且组织中的药物

15、63和8倍;对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

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

MIC。。0.1mg/I。是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的临床应用剂量为200mg/d,单次口服

诺氟沙星的4~15倍;对临床分离酿脓链球菌、肺炎链

收稿日期:2000一lO―15

作者简介:林赴田,男,生于1933年,研究员,主要从事临床前药理的研究。

*第四届全国喹诺酮类抗菌药科研与临床应用研讨会2000年,北京会议交流。

万方数据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249??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接触,共移种星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良好活性,是环丙沙星

8次,其形成耐药菌极缓慢,相反,环丙沙星在相同条和氧氟沙星的4~8倍;对肺炎链球菌的活性 MIC。。

件下即能形成高度耐药菌。

口服加替沙星对小鼠各种致病菌所致的全身感染

均有优异保护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全身感染的

ED。。为3.5mg/kg,其效果分别是环丙沙星的5.6和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曲伐沙星对厌氧菌有良好抗

10.9倍,是氧氟沙星的4倍;对小鼠肺炎球菌感染,加

替沙星有优异保护效果,而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则无沙星和司帕沙星的2~16倍,是头孢西丁和克林霉素

效。口服加替沙星治疗小鼠肺炎克雷伯氏菌或铜绿假

单胞菌性肺炎的效果是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2~4 分别是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头孢西丁和克林霉素的

倍。药物动力学实验表明,小鼠口服加替沙星lomg/

kg,其血药浓度,肺、肾和皮肤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

于环丙沙星的相应浓度,尿中排泄率是环丙沙星的2.6 倍。

倍。志愿者单次口服加替沙星100~600mg,血药峰浓杀菌实验表明,曲伐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

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AUC也与剂量成比例,£,脚为7菌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浓度略高于抑菌浓度。

接种茵量、培养基pH对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人血清

~8h,尿药排泄率为82%~88%主要为原药,代产物

仅微量。多次口服给药,连续7d,口服2d后其血药和浓度增高时,对抗菌活性有一定影响。

尿药浓度达到稳态;食物对药物动力学参数和尿中排口服曲伐沙星对小鼠细菌性感染有优异保护效

泄量未见影响。果,对小鼠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保护效果是环丙沙星和

氧氟沙星的8~38倍;对酿脓链球菌感染的效果是环

加替沙星口服毒性低,大鼠口服I。Dso 2000mg/

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2~17倍。豚鼠肺部感染军团菌,

kg,犬口服I。D5。 1000mg/kg。大鼠静脉注射I。D5。为

感染后次日口服曲伐沙星,连续给药5d,7.5mg/ kg

152~196mg/kg,犬静脉注射I。D。。 45mg/kg。犬和大

鼠长期毒性实验的口服安全剂量分别为15和30mg/??d 组全部动物存活,肺部细菌明显减少。

5克林沙星[22~26]

kg。CHL细胞染色体畸变,CH0基因突变实验及小鼠

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结果均为阴性。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厌氧菌和衣原体、枝原体

环8一位引入氯原子,在7一位哌嗪环引入氨基,明显增

等敏感病原体所致感染均为加替沙星的适应证。临床强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对临床分离

剂量为200~400mg/d,分2次口服。应用病种有呼吸

和泌尿系统感染,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眼科和司帕沙星的2~4倍,是左氧氟沙星的8倍,对克雷

及口腔科等感染,曾临床治疗1321例,有效1173例,

星的4~8倍;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也强于司帕

总有效率为88.8%。应用加替沙星治疗1554例感染,

出现73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主要为消化沙星和曲伐沙星。北美研究中心对临床分离菌株的体

外实验结果表明,克林沙星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的活

道反应上腹不适和嗳气 44例次 2.8%,中枢神经

性优于环丙沙星。对包括MRSA、青霉素耐药性肺炎

症状9例次 0.6%。化验异常率为5.0% 1204例中

88例次。链球菌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强于环丙沙星。

4 曲伐沙星[17~21]

150~300mg克林沙星,血药浓度随剂量增加而升高,

曲伐沙星 trovafloxacin,CP一99.219 是一个具有

氮杂双环基的氟喹诺酮类新品种,属于第四代喹诺酮

类抗菌药。不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力抗菌作用,而且克林沙星初步临床治疗11例严重细菌感染患者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有更优良抗菌活性。曲伐沙均存在原发病,其中肺炎6例 2例并发菌血症,严

星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与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相重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l例,心内膜炎1例,脓胸合并

似。对环丙沙星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MIC菌血症1例,脑膜炎1例,单纯性菌血症1例。一般治

疗剂量为200mg,每日2次口服或静脉注射,个别病例

0.125mg/I。与司帕沙星相似,是环丙沙星的4倍,分

别是氧氟沙星和氟罗沙星的8和16倍;即使对环丙沙

万方数据

??250??

例22~35d。治疗结果表明,6例嗜麦芽黄单胞菌感染

均治愈;2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早期有效,后期复发环丙沙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活性,尤其对链霉素

或耐药而失败,2例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感染中,仅1

例有效;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因毒性反应中途停止o.25mg/I。与利福平相似或略强。莫西沙星对砂眼衣

治疗。7例治愈并清除病原菌,治愈率为63.7%。4例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有较强活性 MIC

36.4%出现不良反应。

6 gemifloxacin[27^-31]

gemifloxacin I。B20304,SB265805 甲磺酸盐是英丙沙星和红霉素的8~33倍。莫西沙星对各种枝原体

国SmithKlineBeecham公司开发的具有广谱抗菌活同样有较强活性,对肺炎枝原体的活性 MIC。。0.12

性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与环mg/I。与司帕沙星和多西环素相同;对人型枝原体的

’丙沙星和司帕沙星相似,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则

明显强于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对青霉素中度或高度和克拉霉素的260倍;对多西环素敏感性或耐药性解

耐药性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性或耐药性表皮葡

萄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均有强抗菌活性,与司帕沙星和克拉霉素相同。

是目前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4~16 8 T 一3811ME[34]

倍。gemifloxacin对枝原体包括肺炎枝原体,人型枝

原体,生殖道枝原体,解脲尿枝原体的活性 MIC氟甲氧基,1一位引入环丙基。T一3811是单一结晶水甲

O.008~0.5mg/I。强于四环素类或与之相似。

口服gemifloxacin对小鼠全身各种细菌感染有优体、枝原体、军团菌和厌氧菌等均有强抗菌作用。对

异保护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肺炎链

曲伐沙星相似,是环丙沙星的31~50倍,是左氧氟沙

球菌的ED。。分别为1.68、10.4和7.64mg/kg,保护作

用皆优于司帕沙星和环丙沙星。

口服gemifloxacin对小鼠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

效果与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基本相似。用大肠埃希氏甲氧西林敏感性或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的活性相同

菌或奇异变形菌分别引起大鼠肾盂肾炎,大鼠背部皮

肤创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伤感染酿脓链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或金黄色葡萄~15.6倍;对青霉素敏感性或耐药性肺炎链球菌的活

球菌,感染后1h开始口服给药,每日1~2次,连续

3d,末次给药后17h处死动物,分别取出感染肾或创星的31倍;对酿脓链球菌的活性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

伤皮肤研磨成匀浆,进行活菌计数,gemifloxacin对大沙星的15.6倍;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抗菌活性相

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菌肾盂肾炎的疗效优于曲伐沙

星.P O.01 。对大鼠皮肤创伤酿脓链球菌或金黄色~16倍,是曲伐沙星的2~4倍;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优于环丙沙星、曲伐沙星和托氟

沙星 P 0.01 。

7 莫西沙星[韶’33] 菌和非

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曲伐沙星相

莫西沙星 moxifloxacin,BAYl2―8039 是7一位引似,对流感嗜血菌、粘膜炎莫拉氏菌和军团菌等均有高

入二氮杂环,8一位引入甲氧基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

药。除保留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外,明显增强了抗革兰

氏阳性球菌、厌氧菌、枝原体和衣原体的活性。对肺炎

。链球菌的活性 MIC。。o.25mg/L 与曲伐沙星相同,是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32倍;对砂眼衣原体有强

环丙沙星的64倍;对A组和B组链球菌的活性与曲

伐沙星相同 MIr均o.25mg/I。,是环丙沙星的4倍;和曲伐沙星的63、31和8倍;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

对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同样有优良抗菌活性,其活性

是环丙沙星的4~64倍,与曲伐沙星相似。对各种厌氧的

2倍,是曲伐沙星的16倍。

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对消化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和艰T一3811口服给药对小鼠全身感染或肺部感染有

万方数据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251??

优异疗效,尤其对全身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菌有更强活性,其活性与司帕沙星相同,分别是环丙沙

EDs。为每只鼠0.0189mg 相当于o.945mg/kg ,活性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8、15和31倍;对酿脓链球

分别是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曲伐沙星的70、30和

4.3倍;对青霉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ED。。为沙星相同,是上述对照药的2~32倍。对肠杆菌科细菌

的活性与司帕

沙星相同,但不及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

每只鼠o.0278mg 相当于1.39mg/kg ,其效果比曲

伐沙星略优,是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19倍。胞菌的活性弱于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但对流感嗜血

9 HSR一903[34??35]

HSR一903的化学结构是1一位引入环丙基,5一位具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的4~15倍。

有氨基,8一位引入甲基,7一位具有 S 型氨基螺环庚烷口服CFC一222对小鼠分别感染各种革兰氏阴性

基。HSR一903对呼吸道分离的各种病原菌均有强抗菌杆菌的保护作用与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相似,优于氧

氟沙星和洛美沙星;CFC一22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

活性。其中对MSSA的活性 MIC。。0.06mg/I。是司帕

沙星的2倍,是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8倍,对MRSA的小鼠全身感染有优异保护效果,在二项实验中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Smith株所致全身感染小鼠,口服给药

的活性 MIC。。2mg/I。是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

星的8~32倍;对肺炎链球菌的活性 MIC。。0.12mg/

I。是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4~17倍。对似,而优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酿脓链

呼吸系统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如流感嗜血菌、粘膜炎

莫拉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的抗菌

活性,与上述氟喹诺酮类对照药相似或略强。HSR一903的差异有关。Park实验中小鼠全身感染肺炎链球菌,

对呼吸和泌尿系统分离的各种衣原体均有强效作用,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一、A 1、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 A、与核蛋白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与核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C、与核蛋白7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全过程 E、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2、与罗红霉素特性不符的是 A、耐酸,口服吸收较好 B、体内分布广,肺、扁桃体内浓度较高 C、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等 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E、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少 3、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用 A、红霉素 B、氨苄西林 C、羧苄西林 D、苯唑西林 E、以上都用 4、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的药物是 A、链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青霉素G E、以上均不是 5、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耳毒性 B、肝损伤 C、过敏反应 D、胃肠道反应 E、二重感染 6、治疗军团病应首选的药物是 A、氯霉素 B、四环素 C、庆大霉素 D、红霉素 E、青霉素G 7、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 A、抗菌谱较窄 B、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抗菌作用强 C、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D、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 E、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8、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B、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 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D、口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E、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 9、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B、可引起伪膜性肠炎 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D、属于快速杀菌药 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 10、常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药物是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06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 1.小鼠正规的LD50实验对给药途径、给药容量和观察内容有何要求? 答:与临床给药途径一致、口服每次不超过40ml/kg,皮下、腹腔、静注不超过0.5ml/只。 观察动物各方面的反应,包括动物体重变化、饮食、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况及中毒反应等。对濒死及死亡动物应及时进行大体解剖,其他动物在观察期结束后进行大体解剖,必要时,对病变的器官应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期限一般为14天,如果毒性反应出现较慢,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2.对中药新药进行药效实验时,对受试药有何要求? 答:所用的中药材要经过生药学鉴定,确定中药品种、产地及药用部位。加工炮制品种,炮制方法应合理。受试药物的提取工艺应基本稳定,处方固定,质量稳定、工艺、质控指标恒定后的中试产品。 3.有15只小鼠,请根据下例随机数列将其随机分成3组。 58,71 ,96,30,24,18,46,23 ,34,27, 85,13,99,24,44,48,18,09,79,49 答:A: 1, 7, 9, 11, 12 B: 2, 8, 15, C: 3, 4, 5, 6, 10, 13, 14 48/7=6 18/6=0 调整后: A: 1, 7, 9, 11, 12 B: 2, 8, 15, 13, 14 C: 3, 4, 5, 6, 10 3.请列举两种过氧化损伤涉及的疾病,三种检测过氧化损伤的指标(不必说明具体测试方法)? 答: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指标:组织脂褐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 5.理想的动物“证”的模型应具备哪些要素?应用现有“证”的动物模型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症状、病理变化与临床证型相似。2.病因相似。3.代表方药治疗后可纠正上述病理生理变化。4. 有客观指标指标的敏感性、重现性、定量或半定量。用两种以上模型,互补欠缺,下结论避免片面。 三、计算问答题 1.下例两组资料是否可用“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如不行请说明理由,如行,请说明差异是否显著。(10分) 资料1: A: 126,135,182,145,137,178,156,153 151.5±20.1 B: 130, 132, 142,141,120, 148,129,146 136.0±9.7 不能,方差不齐 资料2: A:18.50, 10.85, 19.50, 11.21, 9.15, 11.63, 11.30, 10.70, 11.05, 10.25, 6.62 11.89±3.79 B: 7.58, 6.67, 7.85, 14.42, 6.92, 15.51, 7.87, 6.89, 7.52, 5.85, 6.35 8.49±3.27 不能,偏态 5.某中药提取物剂量按80mg/kg给重180-220g/只大鼠口服有降血压作用,现要用重12kg 左右犬进行相同的药效实验,请计算其等效剂量。(8分) 答:80mg/kg/5=16mg/只大鼠 16mg/只×17.8=284.8mg/犬 (284.8mg/犬)/(12kg/犬)=23.7mg/kg

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2-08-22T17:32:06.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作者:钟晓凤[导读] 因此,三七不仅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双重调节作用明显。 钟晓凤(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药剂科 47200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416-02 【摘要】目的讨论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三七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总结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三七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系统产生影响,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抗炎的作用。结论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药,三七及其提取物药用作用广泛,副作用少,是一味值得重视和开发的中药。【关键词】三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三七,别称田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五加科类名贵中药材,传统医学对该药的研究较多。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含有三七皂甙类、黄酮、三七索、氨基酸、挥发油、植物箱醇、糖类、无机盐和无机离子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本研究总结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七所含人参三醇皂苷Rg1类成分能够兴奋大闹中枢,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活动脑部组织,增强大闹记忆及抗脑部疲劳的作用。Rbl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安神和催眠的作用。临床实验证明:三七能强化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增强氯丙嗪的安定作用。马氏报道[1]:三七总皂苷能对抗L-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改善神经细胞缺氧状态,保护皮层神经细胞,从而降低细胞损害。另外,马氏报道:三七总皂苷不仅能阻断细胞外Ca2 内流,而且能抑制内源性Ca2释放,还可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因此,三七不仅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双重调节作用明显。 2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临床对三七在循环系统的作用研究和报道较多,尤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 2.1 对心脏的作用 三七总皂苷能改善急性胰腺炎的心肌缺血状态。三七总皂苷单体Rbl能够阻滞钙通道,起到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陈氏研究表明[2]:三七能够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目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有关。三七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心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钙泵的活性,从而减少心肌细胞Ca2+,使左心室心肌重量减轻。三七总皂甙是一种肌浆网膜钙泵活性激动剂,早期高血压心肌细胞的可塑性大,适当运用三七总皂甙将会对改变心衰病程有深远意义。 2.2 对血管的作用 三七皂苷降低血压和扩张血管作用明显,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钙通道阻滞,影响细胞Ca2+ 运动有直接关系。另外,三七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其提取液能明显引起麻醉,迅速而持久下降血压,同时对心率影响不大。低浓度三七提取液对蛙下支血管具有收缩的作用,而高浓度时,扩张作用短暂且明显,可能与血管壁的直接作用有关。三七醇提取物能兴奋离体蛙心,降压作用显著而持久。 2.3 降血脂作用 三七皂苷能抑制低浓度高脂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因此,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高氏研究显示[3]:三七浸出液能增加血液中的凝血酶,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通过收缩局部血管的作用,达到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目的。三七注射液降低GTP浓度,改善异常的血浆蛋白,预防肝细胞坏死,因此,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裴氏研究表明[4]:三七总苷注射液2ml,加入10%葡萄糖50ml静滴,qd,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4 对泌尿系统的作用 苏氏报道[5]:三七粉合并知柏地黄丸治疗前后尿道及其所属腺体的慢性化脓性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5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一定剂量的三七能增加实验小鼠的睾丸重量,增强正常男性的性欲,因此,临床可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减退等疾病,对治疗女性子宫脱垂的疗效也很好。 6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三七能提高NK细胞的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强化机体的免疫能力。三七能使过低或过高的免疫反应恢复,因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同时不干扰正常的免疫反应。周氏等[6]报道:三七总皂甙具有提高大鼠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功能。 7 抗衰老、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三七茎叶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多糖等,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临床试验显示[7]:三七二醇苷能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又能延长最低寿命和最高寿命,能提高果蝇及老龄小鼠的交配率,还具有提高小鼠心脑组织的SOD活性,因此具有抗衰老作用。临床上三七经配伍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民间有将三七粉用于治疗食管癌的方法。三七总皂苷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升高Neu内cAMP从而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密切关系。另外,三七还可用于治疗蜂蜇伤,治疗某些皮肤病和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药,三七及其提取物药用作用广泛,副作用少,是一味值得重视和开发的中药。参考文献 [1]马丽焱,肖培根.三七总皂苷对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8):467. [2]陈晓丽,狄群英.三七冠心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0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3,21(5):778. [3]高瑞琴.三七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733. [4]裴淑丽,董建成.三七总苷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腹泻82例疗效[J].儿科药学,2002,8(2):40.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临床上常用者为氟喹诺酮类,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近年来研制的新品种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军团菌等细胞内病原或厌氧菌的作用亦有增强,已用于临床者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 一、适应证 1.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本类药物可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所致的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以及宫颈炎。诺氟沙星主要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或肠道感染。但应注意,目前国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中,耐药株已达半数以上。 2. 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主要适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等可用于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中耳

炎等,及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此外亦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 3. 伤寒沙门菌感染:在成人患者中本类药物可作为首选。 4. 志贺菌属肠道感染。 5. 腹腔、胆道感染及盆腔感染:需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合用。 6. 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感染。本类药物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无效。 7. 部分品种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作为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二线用药。 二、注意事项 1.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2. 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3. 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4.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本类药物。

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drugs: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 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打破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被打破,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所产生的能灭活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及肿瘤细胞的的化学物质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指对病原体以及癌细胞等所致疾病的德药物治疗。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肝肠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副作用(side effect) 定义:与主要作用同时产生的继发效应。这种效应不一定是相反的效应,但常是不必要的或毒性的。 后遗效应(after effect)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又称撤药综合征,系指骤然停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受体向上/下调节(receptor up/down regulation)长期使用拮抗/激动药药可以使受体的密度和敏感性增高/降低的现象 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吸收,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是评价化学治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常以化疗药物的半数动物致死量LD50与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来表示:LD50/ ED50

厄贝沙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介绍了厄贝沙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年国内有关对厄贝沙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性文献,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厄贝沙坦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亚型,对AT1受体产生不可逆的或非竞争性的抑制;由此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改善心功能作用;还可抑制胶原的形成和改善心肌的纤维化,从而抑制或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并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抑制房颤后心房重构的进程,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损害。厄贝沙坦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逆转左室肥厚安全有效;对房颤复律后复发有预防作用;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与人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更好地延缓肾功能的恶化。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作用显著,且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糖尿病肾病等作用,患者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厄贝沙坦;药理;临床应用 厄贝沙坦(Irbesartan)正是一种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属二苯咪唑类化合物,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线药物之一,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现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药理作用 厄贝沙坦选择性作用于 AngⅡ受体AT1亚型,对AT1受体产生不可逆的或非竞争性的抑制[2],其对AT1的拮抗作用大于AT2 850倍;由此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3]。本药可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心功能、能量代谢及毛细血管再生,并能改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4];还可抑制胶原的形成和改善心肌的纤维化,从而抑制或逆转左心室肥厚(LVH)[5]。 厄贝沙坦具有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及主动血脉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作用,认为厄贝沙坦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6]。 本药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TF),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对提高抗血栓功能有积极作用[7]。李太峰等研究证实,厄贝沙坦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充血性心衰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逆转高血压、心力衰竭所致的血栓前状态[8]。 有实险研究结果表明兔急性房颤后心房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升高, MMP-13在此后的心房结构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能抑制房颤后MMP-13升高,从而抑制了房颤后心房重构的进程[9]。

2020年初级药士《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初级药士《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一、A1 1、氟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应避免与多价金属离子同服 B、应避免与抗酸药同服 C、抑制华法林的代谢 D、与碱性药物合用可避免产生结晶尿 E、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增加中枢神经毒性 2、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 B、抗菌活性强 C、口服吸收良好 D、与其他类别的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 E、无不良反应 3、治疗伤寒可选用 A、链霉素 B、氧氟沙星 C、苯唑西林 D、红霉素 E、林可霉素 4、下述药物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的是 A、诺氟沙星

B、环丙沙星 C、萘啶酸 D、氧氟沙星 E、左氧氟沙星 5、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DNA聚合酶 B、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C、抑制拓扑异构酶 D、抑制DNA依赖的RNA多聚酶 E、抑制DNA回旋酶 6、下列药物中,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 A、氧氟沙星 B、诺氟沙星 C、洛美沙星 D、环丙沙星 E、氟罗沙星 7、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药物是 A、SMZ B、SIZ C、SMZ+TMP D、SD E、SML

8、下列属于甲氧苄啶抗菌作用机制的是 A、抑制细菌四氢叶酸合成酶 B、抑制细菌四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D、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E、抑制细菌二氢蝶酸合成酶 9、与磺胺药结构类似的物质是 A、GABA B、DNA C、PABA D、TMP E、ACE 10、呋喃唑酮主要用于治疗 A、大叶性肺炎 B、肾盂肾炎 C、化脓性骨髓炎 D、细菌性痢疾 E、结核性脑膜炎 11、服用磺胺药时,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增强抗菌活性 B、扩大抗菌谱 C、促进磺胺药吸收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分类、药效和临床应用 1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分类 1.1第一代喹诺酮类 1.1.1第一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奈啶酸、吡咯酸等,因其抗菌谱窄,仅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部分菌株具有抗菌作 也多在4mgL-1以上;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属、用,且作用弱,对敏感菌株的MIC 90 葡萄球菌属等均无抗菌作用。 1.1.2第一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一代喹诺酮类常见品种有奈啶酸、噁喹酸及吡咯酸等,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目前此类药物已被抗菌作用强、毒性低的其他抗菌药物所替代。 1.2第二代喹诺酮类 1.2.1第二代喹诺酮类的抗菌特点:第二代喹诺酮类较第一代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包括了部分绿脓杆菌,可达到有效尿药浓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明显较第一代喹诺酮类少见。 1.2.2第二代喹诺酮类的常见品种及临床应用:第二代喹诺酮类有新噁酸、噻喹酸、噁噻喹酸、吡喹酸、吡哌酸等。临床上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及肠道感染的治疗。 1.2.3典型药物实例:吡哌酸(吡卜酸,Pipemidic Acid,Dolcol,Pipram,PPA)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对奈啶酸、头孢氨苄及羧苄西林强;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吡哌酸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口服后部分吸收,成人单次口服0.5g和1.0g后,血药峰浓度为3.8mgL-1和5.4mgL-1,半衰期为3.1h;本品吸收后可分布于肾、肝等组织,胆汁中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浓度;本品主要经肾排泄,给药后24h58%~68%的药物从尿液中排出,部分自粪便排出。吡哌酸在临床主

药理学实验方案

药理学实验方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药理实验设计 设计人:级药学一班 张礼杰 515010 信盼 515024 陈茂琴 515026 何朵朵 515028 药学四班 杨森 515101 冯禹 515110 王同月 515102

元胡止痛片中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1.实验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2.实验原理:(1)元胡止痛片收载于《元胡止痛片收载于《中国药典》是由元胡、白芷两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行气活血止痛剂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症疗效确切。本实验是为验证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验证。实验对四川禾邦阳光制药厂家生产元胡止痛片不同剂量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耳肿胀法实验分别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小鼠痛阂值提高率和肿胀率从而确定不同剂量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见致痛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动物的疼痛反应常表现出嘶叫、舔足、翘尾、蹦跳及皮肤、肌肉抽搐。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的某些敏感部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3.实验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疼痛和炎症模型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片配成的溶液,观察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4.实验过程: 1.内容

4.1 药品与试剂 元胡止痛片:四川禾邦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58,规格:片芯重0.25g,12片 阿司匹林: 浙江金华市第三制药厂, 国药准字: H13023716,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4.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性,32只 4.3 器材:数控超级恒温槽,烧杯、1ml 注射器、电子秤 4.4分组: 空白对照组 (灌胃0.9%生理盐水 10 mL/kg) 元胡止痛片高、低剂量组 (0.2,0.4mg /10g) 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 (灌胃阿司匹林 0. 4 g/kg) 4.5人和动物剂量换算公式 小白鼠=20 0026 .0?人/g 2 方法 (1)热板法 1.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 (痛阈值)为 5~30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 0. 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 2 次,间隔30 s ,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 5 s 或>30 s ,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 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 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azation )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传统的DNA扩增法是分子克隆法,需经过DNA 酶切、链接、转化等步骤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导入细胞中进行扩增,再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操作复杂,耗时。PCR技术灵敏度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姓名: 万沙桐 专业: 药学 班级: 122 学号: 125242624 指导教师: 闫晓菲职称: 副教授 2015年04月02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万沙桐指导教师:闫晓菲 摘要:硝酸甘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或不可缺的地位,对于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耐受机制;毒理作用 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Wan Shatong Tutor:Y an Xiaofei Abstract:nitroglycer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or is the posi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itroglycerin, this article will b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lerance mechanisms; strychnos 1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随着临床大量的应用,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为此,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报道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应用做一简要阐述,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1 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临床应用状况 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近年开发的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及莫西沙星等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 2.1 消化系统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紊乱,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部不适等,每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胃肠道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口服药居多,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2.2 中枢神经系统(CNS)反应中枢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二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失眠、视物不清等。严重可引起妄想、昏迷、痉挛、震颤、惊厥发作或抑郁。侯爱东等[1]报道1例,女性,43岁,患者静滴0.2%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00ml,用药至90ml时出现胸闷、恶心、有便意、视物不清,继而出现黑蒙、面色苍白、抽搐、昏厥等症状。停药后经对症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2.3 过敏反应常见为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2.4 光敏反应、光毒性常为急性发病,以光敏性反应最受关注,皮炎最多,表现为红斑、水肿等。这种光敏感性反应具有结构相关性,临床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为了用药安全,用药期间保持避光状态有利于减少ADR发生。 2.5 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有少量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可发生关节红肿、疼痛、关节僵硬和肌肉疼痛,停药后症状均减退或消失。由于该类药物影响软骨发育,而慎用于孕妇、18岁以下青少年。 2.6 肝脏毒性少数患者表现为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如有一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1次。第四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1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2]。 2.7 肾功能异常比较少见,一般可引起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有些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尿pH>7.3)仅轻度可溶,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产生结晶尿,严重者引起输尿管梗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2.8 心血管系统反应 2.8.1 心脏毒性早期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Q-T 间期延长[3],室性心动过速及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这与药物阻滞

药理学(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四

药理学(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四 1、简述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每类举一个代表药。 答:抗高血压药物可分以下几类:(1)利尿药,代表药为氢氯噻嗪;(2)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4)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药物,如可乐定、利血平、哌唑嗪;(5)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肼屈嗪。 2、肝素和香豆素药过量后所致出血用何药解救?原因是什么?。 答:肝素过量所致出血用于精蛋白解救,鱼精蛋白分子结构具有强碱性基团,而肝素是一种粘多糖的硫酸酯,强酸性肝素可以和鱼精蛋白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使肝素失去活性。香豆素类过量所致出血用维生素K 解救,因为两者化学结构相似,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3、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药理作用的主要特点。 答:特点是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绿脓杆菌都有效;②细菌对本品耐药性发生率低,与其它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③在体内分布广,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前列腺炎等效果好;④大多数制剂可口服,使用方便。 4、简述红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的不良反应。 答: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过敏反应 链霉素和庆大霉素不良反应是:肾毒性、耳毒性、过敏反应、神经肌肉阻滞 5、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答:①早期用药:因结核病变早期主要是渗出性反应,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好,药物易渗入,且细菌处于繁殖旺盛期,对药物敏感。 ②联合用药:单用一种药物结核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可延缓

耐药性产生,可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③坚持全疗程规律用药:足量、足疗程用药可获得较好疗效,复发率降低。 6、抗真菌药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答:选药原则应明确是浅部真菌感染还是深部真菌感染;选择局部用药还是全身用药。 7、癌症疼痛患者选用镇痛药的原则有哪些? 答:三阶梯镇痛原则,也就是由专业医生在对癌痛的性质和原因做出正确评估后,根据疼痛的剧烈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再按照此选择不同的药物。 轻度癌痛一般能忍受,日常生活和睡眠都不受影响,可以选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如果发展到中度持续性疼痛,睡眠将受到干扰,食欲也有所减退,此时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将成为首选; 而对重度,无法忍受剧烈疼痛的患者,则需要使用以吗啡为代表的强效阿片类药物制剂。

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整理

西藏大学12级护理本科班雷顺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其目的是:确定药物在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 4.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用量的物质。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②研究开发新药;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6.药理学实验方法:①实验药理学方法;②实验治疗学方法;③临床药理学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7.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8.药理效应: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功能降低称为抑制。 9.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差异性。 选择性产生的原因:①药物分布不均匀;②组织对药物的反应性不同;③由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根本原因)。 选择性的意义:①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副作用少,应用范围窄;②选择性低,针对性弱,副作用多,应用范围广。 10.治疗效果(疗效):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患者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1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13.祖国医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为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14.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15.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16.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7.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经血管外给药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 18.不良反应:药物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停药反应。三致反应包括致畸胎、致癌与致突变,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19.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20.效价: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或生物制品活性(数量)高低的标志,通常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 21.最大效应(效能):是指药物分子引起生理反应的能力,不同药物引起的反应不同,准确地说应称为内在效能或内在活性。药物的效能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特

药理试题

药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共有5个被选择答案,请选出1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 共40分) 1. 受体阻断剂的特点是: A. 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B. 对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 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 对受体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 抑制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2. 麻醉前应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A. 镇静 B. 抗休克 C. 防止术后肠麻痹 D. 减少呼吸道分泌 E. 增强麻醉药的作用 3. 某弱酸药pKa为 4.4,在PH 1.4胃液中解离率约为何值? A. 0.5 B. 0.1 C. 0.01 D. 0.001 E. 0.0001 4.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其: A. 效应增强 B. 吸收加速 C. 毒性增加 D. 分布、排泄受阻 E. 以上均不是 5. 某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胃肠蠕动减弱、瞳孔开大、腺体分泌减少,该药可能是: A. M受体激动剂 B. M受体阻断剂 C. N2受体阻断剂 D. N2受体激动剂 E. N1受体阻断剂 6. 毛果芸香碱对眼视力的作用是: A. 睫状肌收缩,屈光度增加,远视力受损 B. 睫状肌收缩,屈光度减少,近视力受损 C. 睫状肌收缩,屈光度增加,近视力受损 D. 睫状肌收缩,屈光度减少,远视力受损 E. 以上均不是 7. 下列有关新斯的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难透过角膜入眼前房 B. 对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弱 C. 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 D. 过量可引起肌无力 E. 有直接激动N2受体作用

8.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药浓度可 将首次剂量 A. 增加半倍 B. 增加一倍 C. 增加二倍 D. 增加三倍 E. 增加四倍 9. 不宜用于变异型心绞痛的药物是: A. 硝酸甘油 B. 硝苯地平 C. 维拉帕米 D. 普萘洛尔 E. 硝酸异山梨酯 10. 多巴胺舒张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的主要机制是: A. 促进组胺释放 B. 激动β2受体 C. 阻断α1受体 D. 激动多巴胺受体 E. 激动M受体 11. 不用于治疗或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药物是: A. 异丙肾上腺素 B. 去氧肾上腺素 C. 麻黄碱 D. 肾上腺素 E. 沙丁胺醇 12. H1受体阻断药常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A. 末梢血管循环障碍 B. 支气管哮喘 C. 胃溃疡 D. 皮肤粘膜过敏性疾病 E. 心绞痛 13. 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最佳治疗药物是: A.维拉帕米 B.胺碘酮 C.奎尼丁 D.苯妥英钠 E.阿托品 14. 硝酸甘油没有下列哪一种作用: A.室壁肌张力增高 B.扩张动脉 C.扩张静脉 D.降低回心血量 E.降低前负荷 15. 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是: A.洛伐他汀 B.烟酸 C.普罗布考 D.考来烯胺 E.以上都不是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分类、构效关系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基本结构为吡酮羧酸类衍生物,综合临床使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归纳其基本结构通式如下: 12345678Y X N 1 COOH R 2 R 3R 4 5 O A B 该类药物的结构特点是在其基本母核结构上一般1位为取代的氮原子,3位为羧基,4位为酮羰基,5、7、8位可有不同的取代基,第三代、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6位为氟原子。 喹诺酮类药物按其母核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萘啶羧酸类(naphthyridinic acids ) N N 2CH 3 H 3C COOH O N N CH 2CH 3 N COOH O F HN 萘啶酸 依诺沙星 nalidixic acid enoxacin (2)吡啶并嘧啶羧酸类(pyridopyrimidinic acids ) N N N 2CH 3 COOH O N N N N 2CH 3 COOH O N HN 吡咯酸 吡哌酸 piromidic acid pipemidic acid (3)噌啉羧酸类(cinnolinic acids ) N N O O CH 2CH 3COOH O 西诺沙星 cinoxacin (4)喹啉羧酸类(quinolinic acids )

N CH 2CH 3 COOH O N HN F N O F N HN COOH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norfloxacin ciprofloxacin N O CH 3 COOH F N N O H 3C N O F COOH OCH 3 H N N 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ofloxacin moxifloxacin N O F N HN COOH F 3 NH 2 H 3C N O F N HN COOH OCH 3 3 司帕沙星 加替沙星 sparfloxacin gatifloxacin 在这四类结构中,喹啉羧酸类药物最多,发展最快。 根据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化学结构和抗菌作用的关系,将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总结如下: 1.吡啶酮酸的A 环是抗菌作用的基本药效基团,变化较小,其中3位-COOH 和4位C=O 是抗菌活性必需基团,若被其他取代基取代则活性消失。 2.B 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苯环(X=CH ,Y=CH )、吡啶环(X=N ,Y=CH )、嘧啶环(X=N ,Y=N )等。 3.1位取代基为烃基或环烃基活性较佳,其中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近的氟乙基或环丙基的取代活性较好。 4.5位可引入氨基,提高吸收能力或组织分布选择性。 5.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抗菌活性增大。引入其他不同取代基对抗菌活性贡献的大小顺序为:-F >-Cl >-CN≥-NH 2≥-H 。 6.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杂环,抗菌活性均增加,以哌嗪基最好。

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 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 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 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 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 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 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 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 (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 (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 (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 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6、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大剂量用药可出现胃肠道反应,无味无霉素会有肝损害——GPT 升高,发热、黄疸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罗红霉素(严迪):与红霉素相似,对酸的稳定性好,口服吸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