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八章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八章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八章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八章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八章第五节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巩膜、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后遗症。

一、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患儿精神差,食欲不振,拒乳,肌张力减退,以后出现尖叫,凝视,角弓反张甚至抽搐等症状。

1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

A.9 ~ 10日B.7 ~ 8日

C.4~6日D.2~3日

E.1~2日

二、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

1.感染:多由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和尿路感染引起。

2.非感染:大多由新生儿溶血症、胎粪延迟排出、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以及胆道闭锁、宫内感染所致肝肠循环受阻,造成胆红素排泄障碍或其他因素,如新霉素、低血糖、缺氧等都可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三、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保护肝脏,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

乱,维持酸碱平衡。

四、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增高、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2.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对黄疸的认识。

五、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观察皮肤颜色:根据皮肤黄染的部位、范围和深度,估计血清胆红素增高的程度,

当血清胆红素>342μmol/ L(20mg/ dL)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2)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和呼吸以及有无出血倾向,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

张力的变化,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

(3)观察排泄情况:观察患儿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如有胎粪延迟排出,应给予灌

肠处理。

2.保暖

低体温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可酌情使用蓝光箱,注意上灯管与患儿皮肤相距

不少于55cm。

3.尽早喂养

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同时,有利于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轻肝脏负担。

4.实施光照疗法

对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疗法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对严重溶血患儿应采取换血疗法。

六、健康教育

1.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症流产或死胎的孕妇,应讲解产前检查和胎儿宫内治疗的重要性,防止新生儿出生时溶血症的发生。

2.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应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暂停母乳喂养1~4天,或改为隔日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3.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

4.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例2 ~例4题共用题干)

新生儿,男,生后3天。体重3200克,皮肤巩膜发黄,血清总胆红素280μmol / L。

2根据该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应考虑为

A.正常新生儿B.生理性黄疸

C.高胆红素血症D.新生儿低血糖

E.新生儿颅内出血

3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A.换血疗法B.光照疗法

C.输全血D.输血浆

E.输白蛋白

4对该新生儿最主要的观察重点是

A.尿量B.瞳孔

C.体重D.体温变化

E.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二十节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七章第二十节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的,称为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产后出血是指部分产妇分娩24小时后,于产褥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1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A.200mlB.300ml C.400mlD.500ml E.600ml 一、病因 产后出血的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一)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 ~ 80%。胎儿娩出后,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和缩复作用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因而影响子宫平滑肌收缩及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常见的影响因素如下: 2导致产后出血首位的原因为 A.胎盘残留B.胎盘粘连 C.宫缩乏力D.宫颈撕裂 E.凝血功能障碍 1.全身因素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有恐惧,产程时间过长或难产,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妇合并急、慢性的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 (1)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等使子宫肌纤维伸展过度而失去弹性。 (2)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畸形,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

(3)子宫肌壁损伤如多产、剖宫产、急产等。 (4)子宫肌水肿或渗血,如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贫血等可使子宫平滑肌层水肿或渗 血,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5)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卒中及前置胎盘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二)软产道裂伤 分娩过程中软产道裂伤,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外阴组织弹性差:如子宫收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软产道未经充分的扩张。 2.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 3.阴道分娩助产操作不规范。 4.会阴切开缝合时止血不彻底,宫颈或阴道穹隆的裂伤未能及时发现等。 (三)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胎盘应在15分钟内娩出,若30分钟未娩出,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正常关闭而导致产后出血。常见的情况有: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2.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绒毛全部或部分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不能自行剥离者称为胎盘 粘连。胎盘绒毛穿透子宫壁表层而植入子宫肌层者称为胎盘植入。 3.胎盘部分残留:当胎盘小叶、副胎盘或部分胎膜残留于宫腔时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 (四)凝血机制障碍 任何原因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临床包括: 1.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 2.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 塞、死胎滞留过久等均可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临床表现 (一)宫缩乏力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十五章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作用障碍所致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典型症状为黏液性水肿。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原发性(甲状腺性)甲减:约90%以上是甲状腺本身病变所引起。 2.继发性(垂体性)甲减:是由于垂体或下丘脑疾病所引起的,常见原因有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放疗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等。 3.下丘脑甲减:罕见。 4.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少见。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女性,多数起病隐袭,发展缓慢。 1.一般表现:畏寒、乏力;体温偏低、动作缓慢;少食而体重不减或增加。典型黏液性水肿表现为表情淡漠,眼睑水肿、面色苍白、眉毛稀疏、踝部非凹陷性水肿。2.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精神抑郁,重者呈痴呆、幻觉、木僵、昏睡或惊厥。 3.心血管系统:窦性心动过缓、心浊音界扩大、心音减弱。超声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胸腔或腹水。久病者由于血胆固醇增高,易并发冠心病。 4.消化系统:有畏食、腹胀、便秘,严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黏液水肿性巨结肠。5.内分泌系统:有性欲减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不孕;男性出现阳痿。6.肌肉与关节表现:肌肉软弱乏力,寒冷时可有暂时性肌强直、痉挛、疼痛等粘液性水肿,病人可伴关节病变,偶有关节腔积液。 7.黏液性水肿昏迷:表现为嗜睡、低体温(体温<35℃ )、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重者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 8.呼吸系统表现:肺泡通气量减少,呼吸肌功能障碍,肺毛细血管活力减弱,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影响气体交换,氧分压降低,呈缺氧状态。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反应迟钝B.记忆力减退 C.月经不调D.疲乏,怕冷 E.精神兴奋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轻、中度贫血;血糖正常或偏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常增高。2.甲状腺功能检查 (1)血清TSH升高,为原发性甲减最敏感的指标。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期间黄疸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降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标签: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的累积引起的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增多,肝脏不成熟、肝肠循环特点、都容易导致胆红素浓度增加,临床上出现黄疸。光照疗法是首选治疗方法,可辅助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双歧杆菌调理患儿肠道,使患儿肠道建立正常菌群,茵栀黄退黄,重症新生儿溶血可换血治疗。为了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本院运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日龄(0~26)d,平均(12.45±6.38)d。体重2.1~3.8kg,平均体重(3.15±0.74)kg,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41±2.58)周,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日龄(0~27)d,平均(13.57±5.97)d。体重2.3-3.7kg,平均体重(3.13±0.87)kg,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7.59±2.77)周,两组患者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给新生儿家属介绍黄疸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潜在并发症,危重患儿可出现不可逆的神经系统表现,所以应使患儿家属对病理性黄疸引起重视,取得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能积极配合治疗。2)基础护理:为患儿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设置新生儿室温度为24℃~26℃,湿度55%~65%,为患儿准备备用状态的暖箱,设定温度32℃,水箱加注射用水,患儿蓝光治疗期间4小时测量患儿生命体征一次,给予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应用静脉留置针,蓝光治疗前给患儿沐浴、抚触,使患儿适应不穿衣服,保持新生儿的舒适,不可涂抹爽身粉,加强患儿皮肤、口腔、脐部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七节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七节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黏液样变性、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和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是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风湿性心脏病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风湿病为我国最常见的病因。 一、临床表现 1.二尖瓣狭窄 代偿期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失代偿期最常出现的早期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常 伴有咳嗽、咯血。随着瓣膜口狭窄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突然咯大量鲜血,常见于严重二尖瓣狭窄,可为首发症状。心律失常中房颤最常见,可有心悸、乏力、疲劳,甚至可有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疼痛及下肢水肿。重度二尖瓣狭窄常有“二尖瓣面容”,双颧绀红,伴有心力衰竭时可有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心尖区可扪及舒张期震颤,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最重要的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X线检查左心房增大心影呈梨形(二尖瓣型心脏),超声心动图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方法。 (例1 ~例2共用题干) 张女士,46岁,有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近日轻度活动即感心悸、气促。 1此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类型为 A.房性早搏B.室性早搏 C.心房颤动D.陈发性心动过速 E.房室传导阻滞 2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受累的瓣膜为 A.肺动脉瓣B.主动脉瓣 C.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D.二尖瓣 E.三尖瓣

2.二尖瓣关闭不全 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左心衰表现,首先突出的症状为疲乏无力,肺淤血的症状(如呼 吸困难)出现较晚。心脏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全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是最重要的体征,第一心音减弱,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3.主动脉瓣狭窄 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主动脉狭窄典型的三联征。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粗糙 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是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体征,可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早期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和头部动脉搏动感等。病变严重时可出现左心室、左心房代偿性肥大和扩张、肺淤血,继而肺动脉高压,劳累后呼吸 困难等左心衰竭的表现,常有体位性头晕。当冠状动脉灌注不足时,可出现心绞痛。颈动脉搏动明显。脉压增大产生周围血管征,如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大动脉枪 击音、DurozieZ。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 二尖瓣狭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全收缩期粗糙 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 二、并发症 1.充血性心力衰竭:首要的并发症,是就诊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2.心律失常:房颤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的心律失常。 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发生率较高。 4.栓塞: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有房颤的病人,血栓脱落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以脑动脉栓塞常见。 3患者女,58岁。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16年,活动后胸闷、气急,双下肢水肿一周入院。患者此时最可能发生了

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产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一)N1 级(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模块 核 心 N1 级(初级责任护士,18 个月) 能 妇产科门诊(6 个月) 妇科病房( 6 个月)分娩室( 6 个月) 力 1.清晰妇产科门诊的布局、物品 1.清洗妇科病区的布局、环境1.清晰分娩室的布局、环境 放置。熟悉妇产科门诊的规章制和物品放置,能迅速取用各种物及物品的放置。明确分娩室各度、岗位职责、一般护理常规品班工作职责、流程和规章制度 2.能独立完成接诊工作,根据病 2.能遵守护理工作规章制度, 2.能划分 3 个产程及描述胎 情可作初步分诊熟悉工作流产,自觉履行岗位职儿枕前位的分娩机转 3.能遵守和执行妇产科门诊的 3.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正常孕 责 消毒隔离制度 3.学习妇科常见病的临床表 妇及胎儿进行健康评估 4.熟悉妇产科传染病(淋病、梅 4.能完成正常孕妇及新生儿 现、处理要点。并能独立完成常 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等)的防护规护理和病情观察。如先找流护理记录:如首诊护理记录、措施及知识宣教产、功能性子宫出血等产前候产记录、新生儿出生记 5.熟悉妇女疾病普查及治疗的 4.能正确收集病史资料,并能 录;学习描绘产程图、分娩评知识并能给就诊妇女进行妇女疾完成妇科护理记录文书分表等; 病普查知识宣教 5.能正确执行妇科常规标本采 5. 能正确使用专科常用仪 专业基础 6.能进行计划生育宣教: ①宫内节育器放置适应证、并发 症及术后护理;②人工流产适应 证、并发症及术后护理;③药物流 产的适应证、给药物方法及合并症 集及安全存放的程序 6.学习妇科急症的基本处理方 法和护理要点 7.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对 患者进行妇科疾病的健康教育 器,如胎心监护仪、产床、成 人及婴儿负压吸引器、新生儿 辐射抢救台等 6. 能正确使用各种常用仪 器,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 的处理;④常用的避孕方法注射泵。测微量血糖仪7.能给不同孕期孕妇进行正常7.明确分娩室常用药物的基 的孕期保健知识宣教及指导:①孕本作用、用途、给药方法、不 期生理变化;②孕期保健;③孕期良反应及药物配伍禁忌 营养;④孕期自我监测;⑤母乳喂8.正常待产妇健康宣教及评 养知识;⑥分娩前孕妇自身准备;估内容、方法和产前检查知识 ⑦分娩前入院物品准备9.熟悉分娩室常用药物的不 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硫酸镁、 催产素等 10.掌握分娩后2h 的观察要 点 11. 能正确判断先兆临产及 临产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00教学文案

新生儿黄疸查房记录 疾病介绍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通常新生儿在出生2天后,肉眼就可以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256umol/L属正常范围,此黄疸即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以有以下情况: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205-256umol/L;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因为新生儿不需要那么多的红细胞。红细胞被破坏的代谢产物就是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高,即“高胆红素症”,会引起黄疸。一般胆红素分为直接型与间接型,直接型胆红素主要是肝脏胆道的问题所致;间接型的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使胆红素太高,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病人基本情况介绍 XXX,男,6天,因发现皮肤黄染3天,化验单提示:总胆红素为292.13umol/L,间接胆红素284.10umol/L而入院。 入院时情况:T37.0℃P145次/分R46次/分wt3450g 患儿口唇红润,四肢温暖,各原始反射可,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手掌及足掌见黄染,前囟张力不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双肺呼吸音轻,心律齐,肝肋下1.5cm,剑突下2cm可扪及,脾未触及,吃奶好,无吐奶、呛奶,二便正常。 入院护理评估 患儿于2011-11-24入院,2011-11-24采集病史,患儿父亲陈述病史。 入院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主治医生:XXX 责任护士:XXX 患儿胎龄足月,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450g,出生时Apgar评分不详,出生后配方奶喂养,无吐奶、呛奶,已排大、小便。患儿第一胎第一产,父母体健,否认孕期感染史,服药史,否认传染史及其他家族遗传史。 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红细胞降低,总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主要诊治过程 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蓝光照射疗法,茵栀黄、香丹、水溶维生素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与护理目标 根据患儿的入院护理评估,制定如下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婴儿喂养困难与患儿吸吮能力差、摄入不足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本病的并发症及护理知识。 护理目标: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五节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二章第五节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高血压按其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绝大多数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5%的病人血压升高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基础之上的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出现高血压。 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和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类,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Ⅰ、Ⅱ、Ⅲ级。 1患者男,70岁。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5年。平均血压控制在160 ~170 / 100 ~ 105mmHg之间。该患者的高血压危险度分层属于 A.无危险组B.低度危险组 C.中度危险组D.高度危险组 E.极高度危险组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多由遗传因素、脑力活动过度、环境因素、摄入过量钠盐及肥胖等原因 引起其发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家族早发冠心病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和疲劳等。 2.体征:体检时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收缩期杂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 左心室肥厚。 3.并发症:与高血压导致重要(靶)器官的损害有关,是高血压病人致残甚至致死的主 要原因。 (1)高血压危象: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等严重症状,以及伴有动脉痉挛累及靶器官缺血症状。 (2)高血压脑病:血压极度升高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出现以脑病的症状与体征 为特点的临床表现,如严重头痛、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 (3)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腔隙性脑梗死,多 属于高血压急症的范畴。 (4)心力衰竭:血压高会使心脏后负荷加重,心肌肥厚、扩大,随病情发展可致心力 衰竭。 (5)肾脏的并发症:高血压肾病及慢性肾衰竭,早期表现为夜尿量增加、轻度蛋白尿等, 控制不良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6)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可发生痉挛,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硬化、渗出、视乳 头水肿等。 (7)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微小动脉瘤等。 三、辅助检查 相关检查有助于发现相关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和靶器官损害。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 冷热疗法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冷热疗法 一、冷疗法 (一)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适用于炎症早期。 2.减轻疼痛 (1)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因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的疼痛。常用于牙痛、烫伤。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 4.降低体温:通过传导与蒸发的作用,适用于高热、中暑。 1患者男性,35岁。不慎左侧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 A.热湿敷B.冷湿敷 C.局部按摩D.松节油涂擦 E.冷热交替敷 (二)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 1.冷疗方式:包括湿冷法和干冷法,因水的传导性较空气好,故前者效果较好。 2.冷疗部位:①皮肤较薄部位对冷更敏感;②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效果好。 3.冷疗面积:冷疗效果与用冷面积成正比。但冷疗面积越大,机体的耐受力越差。 4.冷疗时间:冷疗效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强,一般用冷时间为15 ~ 30min。冷 疗时间过长可引起继发性效应,不但抵消治疗效果,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如冻伤、组 织细胞死亡。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小时的休息时间。 5.温度差:温度差越大,反应越强;在冷环境中用冷,效应增强。 6.个体差异:①老人反应较迟钝;②婴幼儿反应较强烈;③女性对冷较男性敏感。

(三)冷疗的禁忌证 1.血液循环障碍:冷疗会使局部血管收缩,加重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如休克、大面积组织受损和微循环明显障碍者。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冷疗会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吸收。 3.对冷敏感者:可出现皮疹、关节疼痛及肌肉痉挛等。 4.禁用冷疗的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可引起冻伤。 (2)心前区: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失常。 (3)腹部:可引起腹泻。 (4)足底: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5)慎用治疗情况:昏迷、感常障碍、婴幼儿、年老体弱、心脏病产妇胀奶、关节痛等慎用治疗。 2足底忌用冷疗是防止 A.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B.末梢循环障碍 C.局部组织坏死D.体温骤降 E.心律异常 (四)冷疗的方法 1.冰袋或冰囊 (1)方法:①将小冰块用冷水冲去棱角后装至1 / 2 ~ 1 / 3满,排气,倒提抖动 无漏水后装入布套置于所需部位;②用冷时间不超过30min。 (2)注意事项:①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如皮肤苍白、青紫、有麻木感,须立即停止用冷; ②观察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③高热时置于前额、头顶、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扁桃体摘除后置于颈前颌下;鼻部冷敷时吊起轻触鼻根。④降温时,在冰袋使用30min后测体温,当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 2.冰帽和冰槽

最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查房

儿科12月份护理查房

一、课程名称:中国戏曲介绍课时:2个学时 二、背景分析: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对中国戏曲 还不够了解,不能经常接触戏曲。 三、教学内容:中国戏曲 四、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哼唱具有代表性的戏曲,简要说出他们的起源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课程】1、先介绍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然后放[天仙配],为讲戏曲作铺垫,将同学们带入戏曲的氛围中 【初步了解】1、介绍戏曲相关知识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2-5]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放[刘海砍樵] 2、戏曲行当 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每个都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 3、艺术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4、唱腔 第一种是抒情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较缓慢,曲调婉转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强。它宜于表现人物深沉而细腻的内心感情。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厉于这-类。放[女驸马] 第二种是叙事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中等,曲调较平直简朴,字密腔简,朗诵性强。它常用于交代情节和叙述人物的心情。许多剧种的二六、流水等均属于这一类。放[花木兰] 第三种是戏剧性唱腔,其特点为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强烈,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各戏剧中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都属于这一类。 5、国五大戏曲剧种

新生儿黄疸护理查房

新生儿科护理查房 参与者:岳辉姚娟温分芳胡晓 时间:2013年9月4日 病例介绍 35床,潘一之子,男,主诉:皮肤黄染6天,生后10天。系第2胎第2产,胎龄39+2周, 于2013-08-18 19 : 30在东圃分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出生,出生时羊水清,自然啼哭,APGAR 评分9-10-10分,出生体重3.14kg,胎盘、胎膜未见明显异常。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遂今来我院门诊复查,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为求进一步诊治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收入我科。患儿自出生后反应尚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二便正常。 1、体格检查:T36.5C, R45次份,P155次份,Wt 3.14kg。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前囟平软,约 2.0*2.0cm。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锁骨触诊连续,胸廓 对称,呼吸平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 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脐干洁。四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 可引出。 2、护理评估 生理评估:患儿生后3天开始皮肤出现黄染,逐渐加重,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抽血查总胆红素:227.6umol/L。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惊厥,无气促、发绀等。 呼吸系统:R45次/分,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锁骨触诊连续,胸廓对称,呼吸平顺,双肺 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循环系统:心率14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消化:患儿自出生后反应尚可,吃奶可,纯母乳喂养,二便正常。腹软,肝脾不大,脐干洁。 泌尿:小便正常。 生殖:阴茎、睾丸正常。 神经:四肢关节活动可,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可引出。 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患儿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担心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愈后情况,有轻度焦虑。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与血清胆红素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治疗过程中出现摩擦、抓挠及臀部擦拭等因素有关 4、有体温不稳定的问题与光疗不良反应有关。 5、患者家属缺乏新生儿疾病相关知识与患者家长信息来源受限、专业知识缺乏有关。 6、家属焦虑 护理目标 1、高胆红素血症得到控制,未出现胆红素脑病。 2、未出现感染 3、皮肤的黄染渐退,未出现皮肤的异常受损。 4、未出现体温异常或出现后及时得到控制和处理。 5、家长充分认识新生儿黄疸的成因和治疗,充分配合,减轻焦虑。 护理措施 (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1、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颜色、范围、程度。密切关注皮肤、粘膜、巩膜的颜色变化,根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八节 生命体征的评估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八节生命体征的评估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受大脑皮层控制 一、体温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1.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人体主要以三大热能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的方式产 热,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如使用冰袋、热水袋时)、对流(如开窗通风)、蒸发(如出汗和酒精擦浴降温时)四种。当外界 温度低于人体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当外界温度 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式。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正常体温 3.生理性变化 (1)年龄:新生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其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随之波 动;儿童体温略高于成人和老人。 (2)昼夜:体温随昼夜变化出现规律性波动,一般清晨2 ~ 6时体温最低,下午2 ~ 8时①体温最高,变化范围约在0.5 ~ 1℃之间。 (3)性别: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基础体温随着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在排卵前体温 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这与体内孕激素水平周期性变化有关。 (4)其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以及进食均可出现体温一过性增高。安静、睡眠、 饥饿以及服用镇静药后体温可略下降。麻醉药物可使血管扩张,增加散热,病人体温降低。

(二)体温过高 程度的判断(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1.发热程度的判断 1成人腋温的正常范围是 A.35.0 ~ 36.0℃B.36.0 ~ 37.0℃ C.36.3 ~ 37.2℃D.36.5 ~ 37.5℃ E.36.5 ~ 37.7℃ 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疲乏无力、畏寒、寒战。 方式: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 (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 特点:散热>产热 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注意防止虚脱或休克。 方式: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

ICU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手册(N1级第一阶段)

ICU专业护士 核心能力培训手册 (N1级第一阶段) 目录 一、前言 (3) 二、培训前评估 (6) 三、专业理论技能训练 (7) 四、读书记录 (10) 五、个案项目累积 (11) 六、核心能力评价 (22)

一、前言 【培训总目标】 经过ICU专业护士3+2核心能力的规范化培训,培养一个成熟的ICU专业护士,为向专科护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ICU专业护士应具有完成重病人基础性护理工作的能力;掌握和运用ICU基本知识、急救技术、复苏技术和监护技术的能力;能按系统对危重病人实施功能监护和整体护理的能力;提高ICU护士专科业务技能以及教学、组织、协调、指挥和管理能力;为病人提供专业化、全面、系统、连续性的、安全的护理服务,以达到解决相关临床护理问题,提高本地区危重症专业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的目的。 【培训对象】 护士毕业后经过不少于1-2年(研究生1年,大专及本科2年)的通科培训,在内、外、儿、急诊等科室轮训后,方可进入ICU岗位。 1、新毕业护士:护士毕业后经过在内、外、儿、急诊等科室不少于1年的通科规范化培训后进入ICU专科的新护士。 2、从其他科室调入ICU的护士。 3、目前已经从事ICU专科工作的护士。 【核心能力评估与再评估】 一、评估核心能力,确定岗位职级 1、新入ICU的护士必须有通科基础。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临床带教三个月,通过一级核心能力评估,才可以独立承担一级护士的工作。 2、在进行专业护士培训前,由医院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评估及培训管理委员会(根据科室评估及培训管理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对现已从事ICU专科工作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的评估。核心能力的评估不拘泥于护士现有的职称、学历甚至工作年限。 3、在对每位护士核心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核心能力的级别及与其相适应的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接受相应级别的培训。对尚有部分未能达到核心能力层级的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予以单项培训,三个月后进行复评,合格者确定岗位和职级。 4、护士在确定岗位和能级后,在相对应的岗位工作,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巩固该级别培训的内容,并接受上一级核心能力培训。在一个级别工作至少1年,并在完成相应的培训后,通过上一级核心能力的评估,可进入上一级岗位。 5、核心能力层级评定未达到考核标准时,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重新培训,并在原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 第十七章 生命发展保健 第六节

第十七章生命发展保健 第六节妇女保健 一、目的、意义 目的在于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减少患病率和伤残率,控制某些疾病发生及性疾病的传播,从而促进妇女身心健康。意义在于维护和促进妇女身心健康。 二、妇女病普查 每1 ~ 2年普查1次,中老年妇女以防癌为重点,40岁以上每年查1次;40岁以下每2年查1次。 1患者,女,38岁。到社区医院咨询体检信息,此患者适于 A.每年体检3次B.每2年体检1次 C.每年体检1次D.每1 ~ 3年体检1次 E.以上均不对 三、妇女各期保健 妇女保健工作内容包括:①妇女各期保健;②实行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③计划生育指导;④常见妇女病变及恶性肿瘤的普查、普治;⑤贯彻落实妇女劳动保健制度。 1.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保健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普及月经生理和经期卫生知识,进行性知识教育,为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而给予的保健指导。二级预防:通过学校保健,定期体格检查,早期发现各种疾病和行为异常,减少或避免诱发因素。三级预防:是青春期女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青春期保健以预防为重点。 2月经初潮后女性的一级预防保健重点是 A.避孕指导B.经期卫生指导 C.婚前检查指导D.孕前优生指导 E.月经病治疗指导 2.围婚期保健 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围婚期健康教育及婚前卫生咨询。其中婚前医学检查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对可能患有的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的医学检查。 3.生育期保健 及时诊治高危产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给予计划生育指导;加强疾病普查及卫生宣传,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4.围生期保健 (1)孕前期保健:指导夫妻双方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期,确保优生优育。女性生育年龄在21 ~ 29岁为佳,男性生育年龄在23 ~ 30岁为好。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医院和住院环境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医院和住院环境 医院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 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社会非营利性场所。此外,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亦是医院的任务。 一、医院的种类 按照收治范围,分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按照医院功能和任务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设施条件的不同,可划分为一、、三级医院,每级又 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有三级十等。职责类别三级医院 向几个地区甚至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工作与相 互合作国家、省、市直属的大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级医院向多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市、 县医院及省、直辖市的区级医院,以及相当规模的工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 一级医院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基层医院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 市街道医院 二、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内容 1.门诊护理工作 (1)预预检分诊:简要询问病史,经观察病情后,作出初步判断,做到先预 检分诊,再指导病人挂号就诊。 (2)安排候诊和就诊 ①开诊前,检查候诊、就诊环境,备齐各种检查器械及用物等; ②开诊后,按挂号先后顺序安排就诊。收集整理初诊、复诊病案和检验报告等; ③随时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如遇高热、剧痛、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采取措施,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理;;对对病情较严重者、年老体弱者,可适当调整就诊顺序; ④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分诊到隔离门诊并做好疫情报告; ⑤门诊结束后,回收门诊病案,整理、消毒环境。

(3)开展健康教育。 (4)实施治疗。 (5)做好保健门诊的护理工作。 (6)严格清毒隔离。 1患者,女性,23岁。门诊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护士观察:患者面色苍 白,出冷汗,两手冰凉,呼吸急促。护士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与患者沟通并给与安慰B.嘱患者平卧休息 C.安排患者提前就诊D.请医生加快诊疗速度 E.给与解痉镇痛药物 2.急诊护理工作 (1)预检分诊急诊的就诊标准:包括遇遇有危重患者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抢 救室护士;遇意外事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及医务部;遇有法律纠纷纷、、刑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应立即通知保卫部门或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并并请家属或陪送者留下。 2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遇有危重患者时应立即 A.实施抢救B.通知护士长和有关科室 C.通知值班医生及抢救室护士D.报告医务部等上级有关部门 E.通知科主任 (2)抢救工作 ①物品准备:包括一般物品、无菌物品(无菌急救包)、抢救器械、抢救药品和通信设备 等。一切抢救物品做到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 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使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到100%。 ②配合抢救:医生未到之前,护士应根据病情作出判断并给予紧急处理,如测血压、给氧、吸痰、止血、配血和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医生 到达后应立即汇报处理情况,并积极配合抢救,正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大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都会出现。足月儿生后2-3天开始,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慢、程度重、可延至3-4周消退。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提早喂养诱导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刺激肠蠕动以利排便减少胆红素的 肝肠循环。耐心喂养患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3. 病情观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倾向,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详细记录黄疸进展情况、监测胆红素;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等临床症状,应怀疑核黄疸的发生,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观察脐部伤口有无出血、渗血,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每日用75% 酒精消毒脐部后,再用庆大霉素无菌纱布敷于脐部。 4. 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注意尿量、尿色等,及时查尿蛋白和比重;注意大便性状、次数,及时查大便潜血,潜血阳性及时回报医师,立即禁食;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5. 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6. 蓝光照射者执行蓝光照射疗法的护理。 6.1. 蓝光箱的准备将蓝光箱置于有空调的病房内,将室温维持在22-28℃,检查灯管是否全亮,开灯前要先擦净灯管灰尘,以免影响光线穿透力。将箱内温度调节到28-32℃方可将患儿放入,箱内湿度维持在45%-55%。 6.2. 患儿的准备进蓝光箱前先给患儿剪短指甲以免划破皮肤,患儿裸体卧于箱中,双眼用不透光的黑眼罩遮盖,予胶布固定,以防蓝光损害视网膜。用长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十九章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第二节

第十九章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 第二节与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的医疗法律法规 一、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防治法?包括总则、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八十条。 1.总则 (1)立法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其中包括三层含义:即强调疾病发生前的预防措施、已发生后采取的控制措施,最终达到消除传染病。 (2)传染病防治方针与原则: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和依靠群众。 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管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划区管理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片管理 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层级管理 (3)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①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②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布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和甲型、H1N1流感。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③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2.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培训手册 科室: 时间: 护理部制

目录 第一章手册 (1) 一、手册说明 (5) 二、组织管理 (5) 三、培训总目标 (6) 四、培训对象 (6) 五、培训基本要求 (6) (一)N0级通科护士 (6) (二)初级责任护士 (6) (三)N2级初级责任护士(4-5年) (7) (四)N3级高级责任护士(6-8年) (7) (五)N4级责任组长:(9—10年) (7) 六、培训师资要求 (7) 七、核心能力评估原则 (7) 八、培训管理 (8) 九、各层级护士受训学时要求 (9) 十、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训计力培划表 (9) 第二章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 (13) 第一节NO、N1级护士培训要求及培训内容安排 (13) 一、NO级培训要求 (13)

三、N1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授课安排 (14) 四、N1级各阶段自学内容 (15) 第二节N1级各阶段专科理论与实践训练 (16) 一、N0级通科护士(急诊科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6) 二、N0级通科护士(ICU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6) 三、N0级通科护士(手术科室培训)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17) 四、N1a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内容与课时安排 (18) 五、N1b初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内容与课时安排 (22) 第三节N1各阶段临床实践单项技能与个案累积要求与培训记录 (25) 一、N1a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25) 二、N1a临床实践项目累计记录 (26) 三、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实践累计要求 (27) (一)单项技能累计要求 (27) (二)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单项技能累计记录 (28) (三)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训练个案累计要求 (30) (四)N1b级责任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个案累计录 (31) 第四节业余学习情况 (33) 一、读书记录 (33) 二、读书体会 (34) 三、工作心得 (35) 第五节核心能力评价 (36) 一、临床实践轮转表 (37)

早期干预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干预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8-03T17:05:08.2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李小芳 [导读]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 李小芳(广西水电医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疗效的相关论文综合,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延缓黄疸的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黄疸程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护理综述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1],生理性黄疸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h即出现黄疸,2周~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2]。胆红素过高可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发生,引起死亡或后遗症。因此,黄疸早期干预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1 诊断方法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测定 1.1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 %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 d 出现黄疸,4~5d达到高峰,5~7d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d出现,5~7d达高峰,7~9d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 μmol/L。 1.2 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②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221 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在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L。具备上述任何1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3]。 2 干预措施 2.1抚触 抚触作为对新生儿的一种辅助治疗已经在新生儿病房广泛开展,对新生儿黄疸病情的改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①轻的按摩可促进迷走神经活性,使胃泌素及胰岛素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加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婴儿的食欲增强,体重增长加快,抵抗力增强。抚触可增进婴儿β-咖啡呔,5-羟色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清素等分泌,从而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②新生儿由于窒息、咽下、感染等摄入不足,进食量较少,肠蠕动减少,胎粪积聚在肠道,胆红素就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以及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晚及肝功能不成熟等原因,均可使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加重。通过抚触,使新生儿的食欲增加,从而加速肠道正常菌群生长,促进尿胆原生成增多,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减少,减轻肝肠循环,胆红素排泄增多,从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抚触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触觉是最原始的感官功能,用手对皮肤进行温和良性的刺激,引起全身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一系列良性反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抗病能力,抚触做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值得推广[4]。具体抚触方法:从前额、下颏、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脊背到臀部,每天2次,每次15min,上午为沐浴后,下午在2次喂奶间进行。抚触时室温在28-30℃,冬天用取暖器,抚触前操作者手上和婴儿皮肤上涂润肤油,抚触时播放轻柔的音乐,同时让产妇或家属在旁观看,一边学习一边与婴儿交流,严密观察婴儿是否得到确实有效的母乳喂养及母亲是否有足够的乳汁。加强臀部护理,勤换尿布,便后保持臀部干燥,并予肛周皮肤涂油膏以隔绝大便对皮肤的刺激。 2.2游泳 孙美农等研究证实:胎便转黄时间延迟是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4d)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的因素之一[5],游泳能够促进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发生[6]。新生儿游泳是母亲子宫内羊水生活环境的延续,有利于新生儿和婴儿心理的发展。由于新生儿游泳在水中活动量大,水的浮力、水压及婴儿的运动使呼吸加深,肺活量加大,心血管耗氧量增大,从而使代谢增加,此外游泳刺激副交感神经使胃泌素、胰岛素及胃酸分泌增加,故婴儿易出现饥饿,且食欲增加。同时,腹肌收缩,能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净,从而降低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病率[7]。注意事项:新生儿游泳期间必须有护士一对一全程监护。泳池水深约 75cm,以新生儿足部触及池底为标准。家属可以全程陪同,游泳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新生儿头部始终保持在水面上。 2.3灌肠 灌肠能使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和大便变黄时间提前,减轻新生儿黄疸程度;胎便排出时间和变黄时间延迟是引起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3~4d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生理性黄疸范围的因素之一。正常新生儿一般在出生10~12h内初次排胎粪,3~4d左右排黄便。由于开塞露液灌肠在新生儿出生2h开始实施,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大便变黄时间明显提前,主要是灌肠液对直肠壁感受器的刺激产生排便反射,增加肠蠕动,加速粪便的排出,从而干扰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效防止核黄疸的发生[8]。操作时应注意: ①尽量保暖,以防患儿受凉。 ②新生儿年龄小,自身不配合,应特别嘱家属扶好患儿配合操作,避免因患儿来回活动增加肠黏膜与肛管的摩擦,从而增加了损伤的机会。 ③操作熟练、轻柔。灌肠本身就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又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肠黏膜薄嫩,容易受异物刺激而损伤。因此护士操作时一定要做到动作轻柔。 ④有严重腹泻,急腹症及消化道者禁用。 2.4蓝光治疗 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胆红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形成水溶性而溶于体液,通过血液循环可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经肾从尿中排出[9]。照射前给患儿洗澡,禁忌在皮肤上涂油类或粉类,否则将降低光疗效果,增加光热的吸收,使皮肤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