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综合

小学综合

小学综合
小学综合

小学科学

第一部分:综述

现在许多学校的科学教育无法使许多学生接触到发展着的、宽泛的科学知识,无法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周围的事物,使他们能够成为一名能作出有依据地进行决策的公民。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决不是去获得一堆由事实和理论堆砌的知识,而应是实现一个趋向于核心概念(科学上的大概念)的进展的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

为适应科学教育的新发展,特制定本意见。希望科学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前概念,以大概念的社会建构理念,落实教学常规,打造高效课堂。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

一、课前准备

备课的主要内容:钻研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科书和相关的参考资料、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教材教法、编制教学进度计划和撰写课时计划(教案)等。备课原则:研教并举、集备与个备相结合;注重学情分析,以学定教;采用实战方式,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校本教研。基本操作模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反思(二次备课)→独立试教→教后反思。

(一)个人初备:抓实教材研读

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个备首先要做好吃透教材。通过通读课时教材,结合教学参考,教师首先要读懂教学内容。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不但要给学生一碗水,而且能有源头活水。吃透教材更重要的是厘清“科学大概念”的模块体系。“科学大概念”是一种基本科学知识模块。这一模块是包涵了“核心概念——主要概念——分解概念”的科学概念体系。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找出汇聚成“科学大概念”的主要概念与分解概念。

其次,要明晰关联资源。要有大知识观和大资源观。要联系课标了解课时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明确课时教学内容的位置与作用;还要明确还有那些内容(包括网络的和社会生活的,信息的和物质的)是课时教学所需要的,要一并研读并分析出来。

结合本县科学兼职教师较多的现状,提倡在研读《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初备。具体要求如下:

1.结合教材和《教参》中“单元说明”、“教材分析”、“参考资料”的研读,识别核心

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课程联系。其中包括概念间的联系,也包括一个概念内涵中子项的联系。显性表现为“标一标”。

2.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现状,个人的教学理念,所教班级的学情,对《教参》中“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进行初备,设计围绕概念及其联系的学习活动项目。从儿童学习心理出发,考虑单个学习活动的指导细节。包括问题情境的设立(提问次序),可能的互动状况及其调控。核心概念的精加工策略等等。显性表现为“选一选”、“增一增”、“删一删”、“改一改”、“添一添”。

3.梳理出教学提纲和设计板书。要体现活动的组块及次序安排。

(二)集体备课:突出“以学定教”

1.内容:突出核心要旨

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旨就是“以学定教”。首先是学情分析。教师要从具体班级、具体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只顾注重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的准备,只顾学习课标、研讨教材、制定计划的谋划,而忽视学生的学情,要做到目中有人,目中有不一样的人。注重学生的“前概念”。

其次是导学准备。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可灵活采用指导预习、概念前测、现场调查和观察访谈等形式,梳理并明确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前概念。有必要形成纸质导学案,根据需要可祥可简。

2.形式:立足实战流程

首先是集体研讨。①内容包括:基于学生角度的学习任务分析、教学过程的分析、学习方式的设计等内容。可根据课程的进度选取单元中的某一课或某一主题,利用2-3周的时间进行研讨。在教师个备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与资源学习等环节促进教师的专业理解与教学智慧的积淀。②研讨平台。灵活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既可采用校内的“小集体备课”,也可采用学科间(县学科中心组)、校际间(中心校带村小)的“大集体备课”。可组织面对面的集合研讨,更提倡分散式的网络教研方式。各备课组、学科教研组要建立学科教研群,定好发帖时间(可放在县室统一规定的日期的当晚的某一时段),定好研讨主题和主持人。

③研讨形式。可以分为点、线、面三种形式:“点”的集体备课时间短、任务精,针对教学工作中的某个困惑或存在的争论性的问题展开,“线”的集体备课使用于典型课型的研讨,操作时可以以一课为例,“面”的集体备课使用于一些经验性的扩展。

其次是实战方式。采取上研讨课、评课议课、同课异构、演课、说课等多种“实战”方式进行。从而检验集备教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个人复备:夯实课后反思

1.个性反思。课后每位教师要及时记下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将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处理、闪现教学艺术的火花、教学环节的巧妙衔接等记录下来,形成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以期积累经验、改进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2.集体交流。在个人反思的基础上,组织学科成员深入交流,剖析各自在“突发事件”面前的“应对策略”,感触遇到的困惑与迷茫,反思败笔之处,找到改进方法,共享成功所在。使教学活动在纵向上形成“认识——实践——认识”的螺旋上升通道,从而提升教师群体的教研力。

(四)规范教案要求

1.三级备课。一学期中,教师要形成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学期备课要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在开学初一周内完成,同时制定好依据单元内容(或课型)的研究主题,做好教研活动计划(周历)。

2.教案项目。教研主题备课项目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法确定等。课时教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具体教学法、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教学目标要据教学内容而定,三维目标要有针对性;教学反思一个课题(主题)至少有一次,要有感而发,重点反思教学法的得失。

二、课堂教学

(一)教学模型:从小概念到大概念

我们在教学目标中确定的大概念,在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抽象程度远远超出了年幼儿童所能掌握的水平。因而,不能直接把它们教给学生,否则他们不能将这些词汇与自然界相关事件相联系,只会导致对词汇的死记硬背。必须要以儿童的前概念作为起点,以进展到更为科学的概念,并与儿童的经验扩展相适应。依据看待概念发展过程的不同视角,有三种进展的方式可供参考:

1.“爬梯子”模式:认为教学的进展类似一个爬梯子的过程,前一步完成以后,才能进入下一步,这些学习活动以不变的顺序依次进行。

2.“拼图”模式:认为学习进展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较大的概念是从较小的概念逐步扩展而形成的,并不需要以步进的方式来进展。局部的过程可以看成类似拼图游戏。

3.“训练”模式:在这种方式里,学习就像训练马拉松赛跑。跑完全程的能力是逐渐建立的,先跑一小段距离,然后逐渐能跑更长的距离。

将概念链接到新的经验,并且测试它是否有助于解释新的经验时,概念就“长大”了。

如果用一个可能有用的概念作出预期,而这个预期又符合来自经验的证据,那么这个概念就变得略“大一些”了,因为它能够解释较大范围的现象。能够广泛应用的概念是需要脱离具体内容的。

(二)教学活动:要全面体现教学目标

我们并不反对学习科学应该是一种“有趣的事”,应该能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唯一目的,学生的活动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不存在没有内容的活动,但是有的活动即便是使用了某些科学研究的技能,却并没有包含科学的内容。同时,支持发展大概念的教学法,必须也能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探究活动类型要与学习内容相适切。总体上讲,小学科学是一种任务型课程,它由一系列的探究板块组合而成。概念学习的基础是课堂上一个个的探究活动。在备课过程中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是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更重要。

最常见的探究有发现型的探究和实验型的探究。发现型探究没有涉及变量,分为纯粹的探究和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实验型的探究常常有假设、数据收集、数据分析、解释结论等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找到一种方法来检验自己正确的叙述”。这种类型课的一般指导模式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提出变量→控制变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教学方式:探究、社会建构主义以及形成性评测

1.探究:探究意味着学生是通过他们亲自参加探查来发展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集和运用数据来检验想法,并找到能最好地解释他们所发现的现象的概念。数据可以是来自直接动手操作材料,观察现象,也可以是运用第二手的资源,包括书籍、互联网和向别人询问。在解释数据以提供实证来检测想法时,应包含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辩论以及查证专家的意见。

2.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意味着有意识地发掘学生与所研究的现象与事件有关的已有概念、技能和态度,并运用这些信息来帮助进一步地学习。它承认,学生是发展和改变他们概念的参与者,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来获得不同的想法可能比他们自发去解释周围的世界更为有效。获得不同想法的最好来源是对其他不同想法进行讨论,而不是期待学生个别的去独自发展他们的概念(个体的建构)。鼓励讨论和辩论,以社会交往的形式来发展概念将更富有成效。对想法的交流和辩论过程将有助于学生在重构他们自己的概念时考虑到其他人的意见。

3.形成性评测:形成性评测是一个周期性连续的过程,它不断将有关学生想法和技能

的信息即时地提供给教学过程,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它涉及在学习过程中收集有关学习情况的实证,根据对课程设置目标进展的要求来解读这些实证,确定适当的下一步的步骤以及做出如何实现它的决策。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可以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保证学习进展是伴随着理解而进行的。能使学生获得他们自己学习的主动权也是很关键的,这是真正理解的关键特征之一。主动权的获得需要学生知道课程的目标和所运用的评定质量的标准,以使他们自己能估计目前对于目标来说已经达到的程度。这就使他们能与教师一起确定下一步的学习,并为达到目标的进展负起一定的责任。

这三种教学方式是部分重叠的,它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做出不同的贡献。探究表示要通过收集数据和运用数据来发展对概念的理解。尽管通过探究来发展概念,可以从学生已经存在的想法开始,但这对探究本身来说并不是必须的。探究也不意味着必须包括自己和同学间的评测。另一方面对社会建构主义来说,它强调的是发展需要建筑在学生从已有经验中产生的概念和技能之上,以及强调在产生更为科学的概念时,证据和与其他人辩论的作用,但是很少谈及证据的收集、概念进展的特性或学生自己以及与同伴间进行评测的作用。形成性评测加入了调节教学以和学习者的理解保持同步的重要方面。它使学生在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上处于核心地位,可以在学生评测自己与目标有关进展时,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能力,并使他们增强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心。

三、课后落实

科学课作业分为“活动记录”(课时作业)和“单元检测”(复习作业)两种。“活动记录”要求当堂完成,体现即时性,在活动过程需要时及时记录。“单元检测”可在单元内容学习完成的复习课上完成。“活动记录”的批阅要采取课中与课后批阅相结合,师评与生生互评相结合。评语要体现诊断、激励与导向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研究

(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1.建立组织,适时组织开展活动。

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2.活动开展

①教研主题要明确

科学学科可以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

②教研内容聚焦课堂

教材培训凤凰语文网小学数学网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

课例研究校内课例校外课例

③教研模式要有所创新

同课异构教研沙龙集体备课

3.开课

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研讨课,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节示范课或观摩课。

4.听评课

严格建立听评课学习制度,一般教师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校长听课每学期4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5.培训与进修

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和县以上的业务进修,提高自身素质;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6.做好督查考核

督查。在集体备课时,采取教导处、教科室相关人员蹲点调研的方式,每学期蹲点一个教研组,参与该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研讨过程,发现并及时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督促每位教师养成认真、自律的集体备课习惯。

考核。定期组织各学科负责人和蹲点人员,对各位教师和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的推进情况以及二次备课、教学反思、优质课汇报、成果展示等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与指导。个人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在绩效考核中适当加大集体备课的权重分值,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教研组的等级作为先进教导处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检查、考评,督促教师全方位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从而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的。

(二)总结和论文的撰写

1.计划与总结

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务处审定存档。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2.教研论文

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认真撰写教科研论文,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评比活动。

(三)课题的立项与研究

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确立研究重点,能有主持或参与的县级及以上的教研或教科研究课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小学品德

第一部分:综述

《品生》与《品社》课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走向“以生活为本”的课程观,走向“重过程体验”的教学观;走向“教材创生者”的教材观,走向“对话”的师生观。苏教版《品德》教材是一个对话的文本,只是一个范例。因此我们的《品德》备课最终形成的教学设计应是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课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舒展学生个性,让想象与创造成为课堂主旋律;学会沟通和分享,让互动与合作充盈着教学的肌体。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应坚持问题(话题)导引,尊重差异,贴近生活,关注生成四项主要原则。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

一、课前准备

备课内容、备课原则、备课基本模式及教案要求同科学课。结合我县学科师资情况,品德学科的备课采用在研读教材与“教师用书”的基础上体现个人教育教学理念的直接复备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研读《教师用书》中“教学目标(活动目标)”和“教材内容(活动内容)”。在单元教学初要研读“单元内容分析”。主要采取符号标示方法——标一标。标出重点词、句,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达到与教材同构。

2.研读《教师用书》中“教学建议(活动建议)”和“教学资源提示”。主要是用选一选、增一增、删一删等方法。明确本班学生的生活(包括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实际,在适当位置增补本班学生的生活实例,标注选用的“教学资源”。

3.研读并修改《教师用书》中“教学设计(活动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德目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已有的设计范例上进行修改。主要是用增、删、调、改的方法。在结构上要重视设计学习活动的项目。在单个学习活动细节上要重视从儿童学习心理和符合德育规律进行重点指导设计。例如,话题情境的创设(发问次序);可能的互动状况及其调控;核心问题的精加工策略等。

4.梳理出教学提纲和进行板书设计。重点体现活动的组块及次序安排。

5.撰写教后反思。要重视从教学法的得失上去反思悟课,做到用语简约,思考深刻。

二、课堂教学

从品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视角,可将小学品德课型分为导引讲授课、对话交流课、自主学习课、合作学习课、探究学习课和社会实践课。

(一)导引讲授课

1.导引讲授课特征:教学内容多为常识类题材,教学目标以知识传授为主,以语言的“传送——接收”为信息传输方式,以“讲授”“导引”为教学展开的一体两翼。

2.导引讲授型的实施流程:

3.实施导引讲授课型的指导要点:①确保导引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②把握导引讲授层次的系统性和节奏感;③注重导引讲授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④关注所教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⑤处理好导引讲授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4.实施导引讲授课型的注意点:①避免教师主导,一讲到底;②避免目标缺失,变成纯粹的专业课;③避免照本宣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缺乏;④避免导引不力,缺少现实针对性。

(二)对话交流课

1.对话交流课特征:民主平等是基础,尊重生活是原则,个性张扬是保证。

2.对话交流课的实施流程:

3.对话交流课的指导要点:①建构和谐的课堂氛围;②回归真实的学生生活;③捕捉精彩的动态生成。

4.对话交流课的注意点:①避免毫无价值的“零对话”;②避免集权主义的“假对话”③避免蜻蜓点水的“浅对话”。

(三)自主学习课

1.自主学习课特征:主体能动性,过程异步性,自我建构性,多元选择性。

2.自主学习课实施流程:

↓→←

↑3.自主学习课指导要点:

实施自主学习课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②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③面向全体与尊重个体的关系;④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关系;⑤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4.自主学习课注意点:①避免自主学习型沦为放任自流型;②避免教师不再认真备课;③避免自主学习与倡导活动项混淆;④避免单纯强调自主学习在课内发生;⑤避免教师指导介入时间不当。

(四)合作学习课

1.合作学习课特征:就学习形态而言,注重团队协作性;就学习方式而言,注重综合运用性;就指导形式而言,注重调控指导性;就成员关系而言,注重相互依赖性。

2.合作学习课实施流程:

→→→

3.合作学习课指导要点:①寻找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②努力建立合作对话的师生关系;③正确处理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④注重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4.合作学习课注意点:①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无序性;②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差异性、不平衡性;③避免评价的不合理性、不准确性。

(五)探究学习课

1.探究学习课特征: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

2.探究学习课实施流程:

3.探究学习课指导要点:①信息内化——为探究性学习奠基;②活动体验——为探究性学习助推;③情感生发——为探究性学习润色;

4.探究学习课注意点:①避免课前准备无指导,应付了事;②避免课上探究闹哄哄,流于形式;③避免课后延伸无反馈,草草收场。

(六)社会实践课

1.社会实践课特征:实践方式体现综合性,实践内容体现生活性,实践过程体现开放性。

2.社会实践课实施流程:

↓↓

↓↓

↓↓

↓↓

↓↓

3.社会实践课指导要点:①课前实践是基础;②课堂明理是核心;③资源整合是关键;④课后实践是根本。

4.社会实践课注意点:①避免重“安全”,轻“实践”;②避免重“结果”,轻“过程”;③避免重“校园”,轻“社区”。

三、课后落实

作业与批阅

《品生》、《品社》是通过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是课程的追求宗旨。因此,真正的作业是学生的道德行为。这里所谓的课堂作业是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根据课时的进度和学生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即时写在课本上。批阅方式可采用教师巡视与学生互阅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对话相结合。评价要体现交流、导向、激励作用。

第三部分:教学研究

同科学课的基本要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一部分:综述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它的内容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制定领域,并“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领域”。“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结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第二部分:教学活动

一、课前准备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宏观上要按《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去执行。备课内容、备课原则、备课基本模式同科学课。这里所说的备课是指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是由教师进行的主题活动设计,是活动开展的基本依据,是一种预设性的活动计划。基本要素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的、适用年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小队、活动时长、活动过程(可以是分阶段的学生主要活动,时长、教师指导重点等根据具体形式而异),实施建议等。教师在主题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整个主题活动中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次活动进行指导设计。(例如: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制定活动方案?如何作记录?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如何撰写调查报告?怎样进行访问、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如何进行活动的总结交流?……)

主题活动设计参考体例如下:

主题活动名称

一、活动背景

说明本主题活动的设计来源、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学情分析等。

二、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按主题活动的进程,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主题活动总目标,主题活动各阶段目标,各阶段中每次活动的目标。活动目标可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设立。

三、适用年级

四、指导教师小队

根据活动需要拟聘请的指导人员。

五、活动准备

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准备。

六、活动时长

预计完成主题活动所需的时间。

七、预计活动成果

八、活动评价

可设计具体、操作性、针对性的学生活动评价方案。

九、活动实施过程

本部分是活动设计的核心,应把活动内容、阶段活动目标、学生活动、教师指导、所需要的活动资源及活动指导策略等表达清楚。

二、课堂教学

(一)选题指导课

1.课型概述

选题指导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题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方向与质量。在选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然、社会、日常生活等背景下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相关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再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研究主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层层筛选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领悟到课题选择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即可操作、可行、有现实意义、有价值等,从而明确要研究的几个主要课题。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挖掘现实“问题”,增强选题的现实意义;②组织学生活动,彰显

学习的主体价值;③运用多样方法,提升选题的内在品质。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问题”属性较为单一,研究视野不开阔;②主题拆解较为随意,研究思路不明确;③研究方案或计划急于求成,指导重点不突出。

(二)方案制定课

1.课型概述

对于研究活动来说,方案的制定是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在方案制定课的指导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方案制定的基本内容框架,引导学生结合研究课题进行发散性思维,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具体问题或具体研究领域,并针对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运用多样化研究途径采集研究信息,如何结合研究途径设计可以开展的实践活动,如何表达研究成果。同时,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充分遵循“研究问题要围绕主题提出”、“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活动设计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要多样化”、“成果表达力争丰富”等基本原则进行,尽可能使制定的方案重点提出、切实可行。起始年级的指导可具体一些,当学生掌握方案制定的基本方法以后,则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加深,以便形成更为详细、可行的研究方案。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根据儿童特点,方案呈现的方式可以多样;②鼓励学生提出并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③活动设计要特别注重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④细化方法指导,方案制定形式可以多样;⑤指导学生合理分工;⑥方案需不断调整。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安全放手现象;②不监控现象;③包办代替现象;④跳跃式研究现象;⑤计划表使用不当现象。

(三)课题论证课

1.课型概述

课题论证课主要集班级成员的共同智慧,通过阐述、提问、答疑、辩论等途径,论证该课题是否值得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以进一步帮助研究小组完善课题研究思路,

使研究活动更有针对性。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学生小组阐述课题方案、班级成员论证课题,并重点围绕研究主题的表述、指向性、研究价值及研究活动可行性等方面展开论证。前期准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小组成员围绕自己选择的课题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并努力寻找论述“课题值得研究”的证据或理由;其二是必须将自己小组的课题实施方案向班级成员公布,使班级成员熟悉本小组研究主题及基本思路,为参与论证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努力让学生明白:论证的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思辨有利于厘清研究思路,有利于同伴组进一步修正、完善课题方案。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论证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②在论证课上,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③当好舵手,防止论证活动偏离航向。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教师放手过度导致不作为现象;②论证目标要求过高、定位不清的现象。

(四)研究方法指导课

1.课型概述

教师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程之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专项式指导,即抓住活动关键期对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进行集中指导,往往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二是跟随式指导,即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运用活动方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所处活动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给予具体细致的经常性指导。研究方法指导课,主要指在研究性学习领域内,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来实现方法的集中指导,在小学段,往往采用联系生活实际这一比较可行的操作方式。

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制作等。若按照方法论指导系列的构成,也可概括为就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搜集与处理资料,如何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等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课指向的三维目标为:学生了解运用方法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与自然、与他人和社会、与自我的和谐发展。方法指导课的重点在于方法指导的有效性,包括激发学生掌握方法的需求,引导学生解读方法,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的提炼等指导策略和流程,有效性是关键。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关注掌握方法的过程;②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③选择有效的策略引导;④方法用于生活实践中。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指导不适度;②指导不适时;③指导不适当;④指导不适合;

⑤指导不适应。

(五)实践操作课

1.课型概述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注重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因此,实践操作课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实践操作课的第一环节就是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做好一切相关的准备。除了前期的制定好方案、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外,还包括准备实践操作所需用到的器材(照相机、录音笔等)、相关的一些文本材料(调查表、访谈表等),以及对实践操作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设,还有人员安排、安全保障等。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既不能完全放手,也不能事无巨细地样样过问。在最为核心的活动环节,教师要积极鼓励、肯定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要充分相信他们,努力让他们自始至终都保持对活动的信心和热情。同时,教师要在学生碰到问题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以促进他们自主反思与进一步实践。实践操作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实践操作中积累的活动素材和体验进行整理与补

充。一方面,这是活动本身的必需,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当然,也为后续的阶段交流服务。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环节,这种课型会打破时间的界限,从而贯穿课内与课外。实践操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进行实践操作,都应该紧紧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做好实践操作的准备,确保实践活动有序开展;②关注实践操作的过程,促进实践活动有效落实;③积累实践操作的信息,推动实践活动持续深入;④重视实践操作的安全,确保实践活动安全进行。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准备不充分,制约活动开展;②关注不充分,影响活动效果;

③积累不充分,阻碍活动深入。

(六)阶段交流课

1.课型概述

所谓阶段交流课,即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有了一些收获和体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就组织学生对前段活动进行阶段性反思,共同解决前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对后段活动进行认真规划,从而推动后段活动有序开展。在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般要求阶段交流3—5次。阶段交流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阶段交流环节,能够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感知社会、自然、自我的变化情况,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概念和联想;学会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过程,可以提高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交流成果的能力,可以发展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理性反思的能力,可以形成进一步调整活动方案、规划后段活动的能力;通过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育团结合作精神,可以体验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磨砺坚持不懈的毅力。

因此,阶段交流课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价值重大,应该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加

以重视。教师在指导阶段交流活动时,一定要挖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切莫让交流活动成为学生闲暇的游戏,尤其要注重对学生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建构过程的深化。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交流对话要能把握重点、挖掘深度;②持续发展要能发现问题、妥善解决;③适时点评要能切中要害、廓清思路。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的比重处理不当;②通识指导与个性指导的作用发挥不显著;③交流目标与交流形式的定位不准确。

(七)信息整理课

1.课型概述

信息整理课是指通过指导,让学生能将收集到的信息(称为原始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整理、编制、加工等,使其具有可用性的一种课型。整理既是一种工作过程,又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包括指导学生根据信息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进行分类;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汇编;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构成理论框架等。

信息整理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把初始的、零散的、无序的、彼此独立状态的信息资料通过整理加工后,变成利于观察、传递、分析、利用的信息形式。经过对信息资料的分析和筛选、过滤和分类,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使整理后的信息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甚至产生更有价值的新信息。信息整理环节还可以帮助从事研究的人员发现信息收集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为今后的信息收集积累经验。该环节贯穿于主题活动前、活动中及活动后。

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学生重要的活动,也是教师“微观指导”的着力点之一。为了防止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采取“拿来主义”,不进行分析、整理、提炼,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在该环节活动的进展情况,多方引导,力求规范,以增强过程指导的科

学性和有效性。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要交给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③结合生活实践,加强信息整理的实用性。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让收集来的信息资料走过场;②指导的目标不明确;③指导缺乏有效性。

(八)成果展示课

1.课型概述

成果展示课是学生围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分组开展研究之后的终结性汇报,是学生研究成果与个性化体验的整体性展示与交流,能促进学生重塑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信。

成果展示前,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把在活动中获得的资料、经验、成果和感受整理出来,将形成的基本看法和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整理出来,指导学生选用切实可行的、丰富多样的、形象可感的表现方式与交流程序,借助文字图像媒介使展示交流生动具体,吸引同学。成果展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畅所欲言,大胆展示,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师生共同随机点评,修改补充学生的展示内容,助推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

交流展示的内容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可以有不同展示方式,比如知识介绍类的、体验分享类的、考察实践类的、设计应用类的、心得体会类的、能力策略类的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选用不同的交流展示方式。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

————————

↓↓

————————

3.教学指导要点:①有效扎实地活动,确保交流展示内容的丰富;②舒展有度地指导,提高交流展示的效率;③恰如其分地点拨,促进交流的顺利展开;④最佳保障性服务,实现交流展示的价值。

4.常见问题与现象:①以组长一言堂代替全组成员;②交流材料缺乏处理加工;③以阶段成果代替总结交流;④等同于节目表演,缺少深度。

(九)总结评价课

1.课型概述

总结评价课是指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对学生个体及其研究小组在本研究主题阶段最终呈现的研究成果、研究参与状态、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研究能力的全面提升、研究情感的转变升华、小组研究活动资料包等进行的全方位和多元化的评价。其目的在于评估自己知识结构的重组建构情况,测评本主题研究目标达成度,确立后续努力方向。

总结评价课并非指纯粹的一节课,而是系统化工程。从评价对象来看,有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生生评价;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租互评;评价内容有学生研究活动资料包的评价,学生参加本次主题活动的体会、感想、收获的评价,小组参与度、合作度、有效度、探究力、创新度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研究方法的掌握与提高的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与提升的评价。不同的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评价细则,不同的评价内容也有各自的评价指标,所有这些构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形成一个连续而又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有量的评价,更注重质的评价,师生要根据实情共同建构评价指标,并不断构建完善,以实现一次综合实践素养的质的飞跃,为学生今后开展研究活动引领导航。强调评价的综合与激励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实践,主动参与,勇于创新;教给学生评价的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自我参照”来判定自己的进步,促进学力的发展。

2.教学结构

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