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总结

细胞生物学总结

细胞生物学总结
细胞生物学总结

1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a、1838—1839年施旺和施莱登细胞学说 B、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 C、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2、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牛顿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3、原生质理论: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各种有机体中是相似的

4、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答:(1)细胞是有机体基本的结构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机体的代谢活动靠细胞完成)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依靠细胞的分裂、迁移、分化、凋亡完成)

(4)细胞是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遗传的桥梁(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含有遗传信息的原始细胞的形成标志着生命的出现)

5、细胞的基本共性

a、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C H O N P S Ca K Fe Na CI Mg )

b、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质膜

c、有相同的遗传装臵:以DNA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RNA作为转录物指导蛋白质合成

d、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

e、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

6、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a 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系统;(细胞质膜、核膜、细胞器膜)

b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系统(DNA、RNA、蛋白质)c 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胞质骨架(微管、微丝、中间丝)和核骨架(核纤层、核基质)

7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直径为0.1-0.3um

原核细胞的代表-----细菌和蓝藻

8、生物膜基本特征与功能★

1)特征:膜的流动性(膜脂、膜蛋白)

膜的不对称性(膜脂、膜蛋白;ES、EF、PF、PS)

2)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A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b、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c、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d、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E、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F、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G、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疾病有关,膜蛋白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药物靶标

9、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10各个显微镜的用途p31-51

膜脂:甘油磷脂,鞘脂,固醇

脂肪酸链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

膜骨架蛋白包括——锚蛋白,带4、1蛋白,肌动蛋白,血影蛋白

通道蛋白包括: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离子通道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压力激活通道,配体门控通道

根据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将胞吞分为:非特异性和受体介导的胞吞

溶酶体的特征性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的特征性酶——过氧化氢酶,内质网的则是葡萄糖-6-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的特征:在电镜下,尿酸氧化酶成晶格状

11、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

A、动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可氧化分解血液中的有毒成分,起到解毒作用。

B、过氧化物酶体分解脂肪酸等高能分子向细胞直接提供热能。

C、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催化CO2固定反应副产物的氧化;与种子萌发有关12生物大分子的组装方式:自我装配,协助装配,直接装配,细胞结构及结构体系之间的组装

13受体引发细胞反应:

细胞内预存蛋白活性或功能的改变(快反应)

细胞内特殊蛋白的表达(慢反应

14、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和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又称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 DP)等因子协助完成这一过程。

16何为蛋白质分选?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分选类型是怎样的?

蛋白质的分选: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

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又称定向转运。

基本途径:一条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及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有些还可转运至内质网中;另一条途径是蛋白质合成起始后转移至糙面内质网,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腔中,随后经高尔基体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成分的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

蛋白质分选的四种基本类型:

1、蛋白质的跨膜转运:主要指在细胞质基质合成的蛋白质转运至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2、膜泡运输: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其糙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不同的部位。

3、选择性的门控转运:指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的转运。

17、细胞通讯作用方式:

A、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化学突触)

B、接触依赖性的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白)

C、间隙连接

18、概述细胞表面受体信号跨膜传递的类型及其通路

1、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分为阳离子通道,;阴离子通道,

2、G蛋白偶联受体

A、cAMP信号通路:激素—G-蛋白耦联型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

—cAMP—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磷酸化—基因转录。

B、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耦联型受体—G-蛋白

—磷脂酶C(PLC)—磷脂酰肌醇(PIP2)--1IP3—胞内Ca2+浓度升高

—Ca2+与钙调蛋白结合—钙调蛋白依赖的激酶;2—DG+Ca2+--激活

PKC—靶蛋白磷酸化或促Na+/H+交换使胞内Ph上升

3、酶联型受体:配体→RPTK→adaptor→GEF→Ras→Raf(MAPKKK)→MAPKK

→MAPK→进入细胞核→转录因子磷酸化→基因表达

19、G蛋白耦联受体:其介导的跨膜传递有:cAMP信号通道,磷脂酰肌醇信号通道

A、含有7个跨膜螺旋区

B、N端在胞外侧

C、C端在胞内侧

D、螺旋5、6之间具有一较大胞内环20微丝具有正负极

21染色体运动机制:后期A 动粒微管解聚缩短;后期B 极微管延长;极微管滑动,星体微管拉动(微管motor蛋白参与)纺锤体变长

22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比较

23影响微丝组装的药物:细胞松弛素---阻断组装;鬼笔环肽--阻止去组装

24细胞的伪足与其凝融有关

25微丝的组成:肌动蛋白;

26微丝的分子马达:肌球蛋白

27收缩环:即胞质分裂环,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

28Ⅱ型肌球蛋白:存在肌细胞中,与收缩环的活动有关;Ⅰ和Ⅴ肌球蛋白则存在膜泡中

29肌肉收缩的滑动模型

由神经冲动诱发的肌肉收缩基本过程:

①动作电位的产生

②Ca2+的释放

③原肌球蛋白位移

④肌动蛋白丝与肌球蛋白丝的相对滑动,只肌节缩短

⑤Ca2+的回收

30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中空,13根

31微管滑动假说:A管动力蛋白臂水解ATP释放能量,促使胞质动力蛋白沿相邻的B管朝(-)端走动,从而引起二联管之间相互滑动→弯曲运动

32微管的正负极:组装较快的那端为正极

33微管的类型:单管,二联管--纤毛和鞭毛,三联管--基体和中心粒

34作用微管的药物:秋水仙素--阻止组装,紫杉醇---阻止去组装

35微管的组织中心有:基体和中心体

36微管的作用:对细胞的结构有支撑的作用

37驱动蛋白----向微管正极移动;细胞质动力蛋白---向微管的负极移动

38纺锤体微管包括动粒微管,极微管,星体微管

39中间丝:中空,四聚体无极性,无踏车行为,32条肽链

40、核骨架组成

又称核骨架,为间期核内除染色质、核膜、核仁外的由非组蛋白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形态类似细胞骨架。广义核骨架包括核基质、核纤层、染色体骨架

15、溶酶体台-萨氏病,线粒体--克山病

线粒体中氧化—电子传递链;磷酸化—ATP合成酶;有俩条呼吸链: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

由内共生起源学说可知:线粒体的祖先是革兰氏阴性菌;高尔基体的则是蓝藻光合反应: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固碳反应

41多级螺旋模型

一级结构:核小体

二级结构:螺线管

三级结构:超螺线管(supersolenoid)

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42乙酰化一般是活性染色质的标志

43端粒的作用:主要功能是维持染色体稳定,防止末端粘连和重组,并能锚定染色体于细胞核内,辅助线性DNA复制等,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有关;起着细胞计时器的作用.

44原核核糖体:70s---50S,30S;真核的核糖体则是:80s---60S,40S

45核糖体的活性位点:A位点: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的结合位点——氨酰基位点;

P位点: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的结合位点——肽酰基位点

46起始密码子:AUG--甲硫氨酸;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巨大染色体:多线染色体,灯刷染色体

47、细胞周期组成及各时期主要事件

包括间期(G1期、 S期、G2期)和M期(有丝分裂期、胞质分裂期)

G1期(DNA合成前期):主要合成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RNA、糖类、脂质等。

S期(DNA合成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组蛋白的合成,组成串珠结构。(S 期DNA合成不同步)

G2期(DNA合成后期):此时DNA的含量已增加一倍。此时主要进行其他蛋白质的合成。

M期: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分离、胞质分裂,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差别在于G1期

48、动、植物细胞胞质分裂比较

动物细胞胞质分裂开始于细胞分裂后期,在赤道板周围细胞表面下陷,形成环形缢缩,称为分裂沟。分裂沟的位臵与纺锤体极性微管和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变化有关。与动物细胞胞质分裂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胞质分裂是因为在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而将细胞分开

49、减数分裂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确保世代间遗传的稳定性;增加变异机会,确保生物的多样性,增强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是生物遗传、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保证。

特点:

(1)遗传物质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2)S期持续时间较长

(3)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期I(MeiosisI)配对联会、基因重组

(4)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排列在中期板上,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

50、减数分裂前期1的5个阶段的特点

细线期:染色质浓缩,染色质纤维逐渐螺旋化、折叠,包装成细纤维样染色体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

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浓缩,变粗变短,并与核膜继续保持接触,同源染色体仍紧密结合,等位基因之间部分DNA片段的交换和重组,产生新的等位基因的组合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四分体结构清晰可见

终变期:染色体重新开始凝集,形成短棒状结构

51MPF功能:启动细胞从G2期进入M期的相关事件,由CDK1与cyclin B组成52CDK1抑制----失活?

53、Cyclin-Cdk的各种组合

G1期周期蛋白cyclinD——CDK4、CDK6、cyclinE——CDK2

S期周期蛋白 cyclinA ——CDK2

G2期周期蛋白 cyclinB ——CDK1

54、癌细胞基本生物学特征(不问答)

◆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具有无限增殖能力,成为“永生”细胞。

◆具有侵润性和扩散性(癌细胞的细胞间粘着性下降)

◆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识别改变;表达水解酶类;产生新的表面抗原)

◆蛋白表达谱系或蛋白活性改变(胚胎细胞蛋白、端粒酶活性升高)

◆ mRNA转录谱系的改变(少数基因表达不同;突变位点不同,表型多变)

◆染色体非整倍性

55、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

氧化损伤学说,遗传决定学说,端粒钟学说

56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转录)的结果

57动物体细胞核有全能性

58基因三个彼此相对独立的水平上

●转录水平的调控

●加工水平的调控

●翻译水平的调控

59DNA 甲基化----基因表达阻遏,抑制基因的表达

60、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1)凋亡的起始: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如微绒毛消失,细胞间接触的消失,

但细胞膜依然完整;线粒体大体完整,但核糖体逐渐从内质网上脱离,内质网囊腔膨胀,并逐渐与质膜融合;染色质固缩,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等形态,沿着核膜分布。

(2)凋亡小体的形成:核染色质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段,与某些细胞器如线粒体一起聚集,为反折的细胞质膜所包围。细胞表面产生了许多泡状或芽状突起,逐渐形成单个的凋亡小体。

(3)凋亡小体逐渐为邻近的细胞吞噬并消化

61、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

(1)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是DNA发生核小体间的断裂,产生含有不同数量核小体单位的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形成大小为180~200bp的DNA ladders (2)凋亡细胞tTG(组织转谷氨酰胺酶)的积累并达到较高的水平,催化蛋白质修饰,导致蛋白质聚合,保持凋亡小体完整性。

62、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质膜反折,包裹断裂的染色质片段或细胞器,然后逐渐分离,形成众多的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凋亡小体则为邻近的细胞所吞噬。整个过程中,细胞质膜的整合性保持良好,死亡细胞的内容物不会逸散到胞外环境中去,因而不引发炎症反应。相反,在细胞坏死时,细胞质膜发生渗漏,细胞内容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导致炎症反应。

63Caspases与细胞凋亡有关

64Hayflick界限:关于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是有限的观点。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

65、第二信使和分子开关

第二信使学说:胞外化学物质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导致产生胞内信号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生化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

第二信使: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细胞内酶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如cAMP,肌醇磷脂等

分子开关:信号传递中的开关蛋白,含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可分两类:

一类是开关蛋白的活性,由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启,由蛋白磷酸水解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许多开关蛋白即为蛋白激酶本身;

另一类是GTPase超家族,包括三聚体和单体GTP结合蛋白,结合GTP活化,结合GDP而失活,活性由鸟苷酸交换因子(GEF)所介导。

钙调蛋白通过与Ca2+ 的结合或解离而分别处于活化或失活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66

★67

★68

★69

70DNA到染色体的经过四级组装

压缩7倍压缩6倍压缩40倍压缩5

DNA 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71

72

分辨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化学渗透假说:电子传递时形成H+电化学梯度,在质子驱动力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 高能磷酸键。

核定位信号:存在于被转运核蛋白上的一些短的氨基酸序列片段,被核孔复合体识别,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组蛋白和200bp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其核心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共8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的外面缠绕了1.75圈的DNA双螺旋,其进出端结合有H1组蛋白分子。

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

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的蛋白网络结构,具有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负责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转运、细胞运动等功能。

踏车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微管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延长,而另一端则去装配而使微管缩短的现象

有丝分裂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梭形纺锤体和围绕着中心粒的星体组成的结构。它们在维持染色体的平衡、运动和分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有丝分裂器:有丝分裂时,由微管及其结合蛋白所组成的纺锤体和中心复合体。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完成所经历的一个有序过程。其间细胞遗传物质和其他内含物分配给子细胞。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通过纺锤体的形成、运动以及染色体的形成,将S 期已经复制好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分裂方式,由于这一分裂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出现纺锤丝,特称为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为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基因选择性表达(转录)的结果。管家基因: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组织特异性基因(奢侈基因):指不同的细胞类型进行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其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特征与特异的功能。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是机体的一种基本生理机制,并贯穿于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遗传机制决定的,主动的,程序性死亡)

凋亡小体

血影:经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同时释放出血红蛋白和胞内其他可溶性蛋白,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来的基本形状和大小。

分子伴侣:细胞内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

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和装配,这一类的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故称作分子伴侣

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地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启动一系列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细胞生物学-各章小结和重点难点

第四章细胞质膜 本章小结 ?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由膜脂与膜蛋白构成的。 ?膜脂主要包括甘油磷脂、鞘脂和胆固醇。甘油磷脂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等;鞘脂是鞘氨醇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神经鞘磷脂、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等。 ?膜蛋白可分为内在蛋白、外在蛋白和脂锚定蛋白3大类。 ?内在蛋白可以α单次或多次螺旋、β折叠片或形成大复合物的方式与膜脂结合;外在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弱键与膜内在蛋白或膜脂结合;脂锚定蛋白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肪酸(质膜内侧)或糖基磷脂酰肌醇(质膜外侧)锚定在质膜上。 ?膜的流动性与膜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的最基本特性。 ?膜的流动性表现:膜脂分子具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弯曲运动与翻转运动;膜蛋白具有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但不具备翻转运动。 ?膜的不对称性表现: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质膜外小页SM、PC多,质膜内小页PS、PE多);膜蛋白的不对称性(糖蛋白全部分布于质膜外小页面)。 ?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协助细胞质膜完成多种的生理功能。 ?各种不同的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协同作用不仅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而且还行驶着物质转运、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多种复杂的功能。 ?胞膜窖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胞质膜结构,可能是窖蛋白与脂筏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在细胞的胞饮、蛋白质分选、胆固醇的发生、信号转导、肿瘤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膜脂与膜蛋白的主要类型 ?不同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 ?膜脂与膜蛋白的运动方式 ?膜的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特征 ?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本章小结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通透性,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物质运输的屏障。广义的细胞物质运输包括跨膜运输、胞内运输与转细胞运输。 ?几乎所有小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膜运输蛋白。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以及微生物分泌的离子载体。 ?载体蛋白是多次跨膜的整合蛋白,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被动或主动跨膜运转。 ?通道蛋白形成跨膜的亲水性通道,介导溶质的被动跨膜运输。可分为离子通道与水通道。 ?根据应答信号的不同,离子通道可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压力激活通道。离子通道具有3个显著特征:①具有离子选择性;②不与转运离子结合,转运速率高且无饱和性;③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水通道是细胞膜上四个相同水通道蛋白亚基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为6次跨膜蛋白,特异性被动转运水。 ?P-型离子泵包括:Na+/K+-泵、Ca2+-泵、P-型H+泵等。在转运离子过程中,P-型离子泵发生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引起构象改变,实现离子跨膜转运。 ?Na+/K+-泵每个循环消耗1个ATP泵出3个Na+泵入2个K+。动物细胞借助Na+/K+-泵维持细胞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 的发展过程,成为今天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细胞精细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医学细胞生物学 (medical cell biology):医学细胞生物学以揭示人体各种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 的生 命活动规律为目的,期望能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予以深入阐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 供理论依据和策略。 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p13 表 2-1 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构成的,大约有 3000种,分子量从 10000到 1000000。 核酸 (nucleic acid ) 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 核苷酸:核苷的戊糖羟基与磷酸形成酯键,即成为核苷酸。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p18图 2-8):DNA 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 5'→3',另一条是 3'→ 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 RNA 种类及功能: p20 表 2-3 核酶 (ribozyme ) :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 RNA 分子。 蛋白质 ( protein )的基本单 位:氨基酸。 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羧基 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 氨基经脱水缩合 而成的化学键。 肽 (peptide) :氨基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 α -螺旋, β-片层。 酶 (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 微镜。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 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膜 (cell membrane ):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 plasma membrane ) 生物膜 ( biomembrane ):目前把 质膜 和细胞内膜系统 总称为生物膜。 细胞膜的组成: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磷脂 (phospholipid)可分为两类:甘油磷脂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 尾,故称为 膜蛋白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 蛋白 (lipid anchored protein) 。 细胞外被 ( cell coat ):在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有富含糖类的周缘区,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 细胞外被的基本功能: 保护细胞抵御各种物理、化学性损伤 ,如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细胞的细胞外 被有助于润滑、防止机械损伤,保护黏膜上皮不受消化酶的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20. 21 . 22 . 23 . 24 . 25 . 26. 27. 28. (phosphoglycerides )和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 。 两亲性分子 或兼性分子 。 intrinsic protein )、膜外在蛋白 (extrinsic

最新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通讯的方式 (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这是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 (2)细胞间接触依赖性的通讯,指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它细胞。 (3)动物相邻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以及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耦联或电耦联。 细胞分泌化学信号可长距离或短距离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分为: (1)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2)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在多细胞生物中调节发育的许多生长因子往往是通过旁分泌起作用的。此外,旁分泌方式对创伤或感染组织刺激细胞增殖以恢复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自分泌信号常存在于病理条件下,如肿细胞合成并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自身,导致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 (4)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当神经元接受刺激后,神经信号以动作电位的形式沿轴突快速传递至神经末梢,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通过胞外信号介导的细胞通讯步骤 (1)产生信号的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 (2)运送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3)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 (4)活化受体启动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5)引发细胞功能、代谢或发育的改变。 (6)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核被膜所具有的功能

一方面,核被膜构成了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将细胞分成核与质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使得DNA复制、RNA转录与加工在核内进行,而蛋白质翻译则局限在细胞质中。这样既避免了核质问彼此相互干扰,使细胞的生命活动秩序更加井然,同时还能保护核内的DNA分子免受损伤。 另一方面,核被膜调控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被膜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核质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这些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进行的。 核被膜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1)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但不连续的单位膜构成。面向核质的一层膜被称作内(层)核膜,而面向胞质的另一层膜称为外(层)核膜。两层膜厚度相同,约为7。5 nm。两层膜之间有20~40nm的透明空隙,称为核周间隙或核周池。核周间隙宽度随细胞种类不同而异,并随细胞的功能状态而改变。 (2)核被膜的内外核膜各有特点:①外核膜表面常附有核糖体颗粒,且常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使核周间隙与内质网腔彼此相通。从这种结构上的联系出发,外核膜可以被看作是糙面内质网的一个特化区域。②内核膜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颗粒附着,但紧贴其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纤维网络结构,即核纤层。内核膜上有一些特有的蛋白成分,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③双层核膜互相平行但并不连续,内、外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在核孔上镶嵌着一种复杂的结构,叫做核孔复合体。核孔周围的核膜特称为孔膜区,它也有一些特有的蛋白成分。

学习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后的感想

学习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后的感想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遗传和变异的单位。有机体的一切病理现象都是细胞病理反应的结果,所以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从细胞中得到解答。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在分子水平上逐步揭示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始研究组织内和组织间细胞的相互关系和分子关联,这是现代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特点。 细胞生物学作为基础课,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验教学,教学内容量大面广,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有直接和长远的影响。教学内容要反映科学的发展,细胞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新内容层出不穷。因此,我们本着“实、宽、新、活”的原则,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各细胞器间的关系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掌握和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热点课题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生命信息流和细胞信息网络的研究、信号传递与细胞识别、蛋白质的加工、折叠与分选、发育的分子机制及遗传控制、细胞增殖、调控与编程死亡等。《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既能作为本专科生的自学和教师教学使用、又能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有价值的参考网络课程。 通过学习,掌握了课程的基本原理、内容体系、相关的研究手段以及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应用,同时了解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和网站,使自己既具有扎实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又训练了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细胞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总体教学模式是自主学习型。通过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手段为网上学习者展现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要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化解难点。教学的重点体现在既兼顾基础,又注意与分子的衔接,重点是细胞器的结构体系和生物学功能。从章节内容考虑,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第五章(细胞的信号传递部分)、第六章(细胞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第十章(细胞骨架)、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和第十三章(细胞凋亡部分)是细胞生物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此外,研究内容还包括了生理功能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进行的调节机制和规律。由于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本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加强调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主要包括:以细胞生理学为主的有关生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生命活动调控有关的神经生理学、感觉器官生理学及内分泌生理学;血液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代谢与体温调节、泌尿生理学、生殖生理学等。该课程是以动物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此为基础,在功能这一层面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 生理学是从功能这一层面比较系统的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从知识来看,是以阐述生命活动规律为核心,重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因此,内容十分复杂,范围广,难度大。学习生理学应该做到两个准确,两个灵活,坚持一个主题,一个基本原则。即准确把握知识的框架体系,准确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思考,灵活思考各个主题内容,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整个生理学课程以兴奋性为主题,以稳态及其维持为基本原则。全部内容按系统分章节,各章节之间是有联系的,先做到章节内知识的联系,后做到章节间的知识联系,系统地提出问题,分部深入学习理解,然后再进行系统的总结总之,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

医学细胞生物学复习(带答案)

细胞衰老与死亡 1.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常常出现下列哪种结构的固缩 A.核仁B.细胞核 C.染色体 D.脂褐质 E.线粒体 2.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平均分裂次数为 A.25 次B.50 次 C.100 次 D.140 次 E.12 次 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出现 A.细胞核肿胀 B.内质网扩张 C.细胞变形D.炎症反应 E.细胞质变形 4.细胞凋亡指的是 A.细胞因增龄而导致的正常死亡 B.细胞因损伤而导致的死亡 C.机体细胞程序性的自杀死亡 D.机体细胞非程序性的自杀死亡 E.细胞因衰老而导致死亡 5.下列哪项不属细胞衰老的特征 A.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 B.细胞膜磷脂含量下降,胆固醇含量上升C.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D.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 E.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体减少 6.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的方法是 A.形态学改变 B.功能状态检测 C.繁殖能力测定D.活性染色法 E.内部结构观察 7.机体中寿命最长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表皮细胞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E.神经细胞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吞噬 2.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 A. 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入膜内 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E.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小分子的跨膜运输 1.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吞噬核糖体 1.多聚核糖体是指 A.细胞中有两个以上的核糖体集中成一团 B.一条mRNA 串连多个核糖体的结构组合 C.细胞中两个以上的核糖体聚集成簇状或菊花状结构D.rRNA 的聚合体 E.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导读: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通讯的方式 (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这是多细胞生物 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 (2)细胞间接触依赖性的通讯,指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 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它细胞。 (3)动物相邻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以及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 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耦联或电耦联。 细胞分泌化学信号可长距离或短距离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分为:(1)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 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2)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 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在多细胞生物中调节发育的许多生长因子往往是通过旁分泌起作用的。此外,旁分泌方式对创伤或感染组织刺激细胞增殖以恢复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自分泌信号常 存在于病理条件下,如肿细胞合成并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自身,导致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 (4)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当神经元接受刺激后,神经 信号以动作电位的形式沿轴突快速传递至神经末梢,电压门控的Ca2+

通道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通过胞外信号介导的细胞通讯步骤 (1)产生信号的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 (2)运送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3)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 (4)活化受体启动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5)引发细胞功能、代谢或发育的改变。 (6)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核被膜所具有的功能 一方面,核被膜构成了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将细胞分成核与质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使得DNA复制、RNA转录与加工在核内进行,而蛋白质翻译则局限在细胞质中。这样既避免了核质问彼此相互干扰,使细胞的生命活动秩序更加井然,同时还能保护核内的DNA分子免受损伤。 另一方面,核被膜调控细胞核内外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被膜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核质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这些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进行的。 核被膜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1)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但不连续的单位膜构成。面向核质的一层膜被称作内(层)核膜,而面向胞质的另一层膜称为外(层)核膜。两层膜厚度相同,约为7。5 nm。两层膜之间有20~40nm的

分子细胞生物学心得

心得 在得知要进行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在老师的讲述下,我逐渐了解到分子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内细胞器功能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记忆和理解。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分子细胞生物学的许多基础知识在高中生物和大学里的生物化学里都有涉及。比如细胞组织的基本结构、细胞器的作用等。渐渐,我走入了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大门,对细胞活动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明白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掌握正常细胞形态,细胞运行规律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药理学等课程打好基础。 不得不提老师把学习中的重点明确的很好,便于课下去有趋向性地复习。讲到一些难点的时候,老师甚至还亲自板书引领着我们去了解整个细胞生理过程。PPT上的一些动态的图片,也对理解一些复杂的过程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讲骨骼肌细胞收缩时,通过直观的感受图片上离子的运动,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分子细胞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着很大的科研前景。我觉得学习分子细胞生物学培养了我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联系着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尤其是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联系密切。 在分子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上,一定要复习,当天讲过的内容如果不及时看一看复习,下次再上课的时候再继续回忆的时候就很痛苦,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我也观察了很多其他的同学。首先老师不要求我们记很多笔记,说他讲的都是书上有的,我们只要上课好好听就可以了。但一些总结之类的笔记,我认为我们同学还是有必要做的,老师有时候PPT上也会有一些总结。做总结,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很多好学的同学还会用各种颜色的记号笔画出书上的重难点,便于复习。当然,有些记忆力特别好的同学,上课听一听后就能基本掌握知识,真是羡慕的很。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课后的总结复习都是非常必要的。老师要求自学的部分,也要认真看一看,毕竟也会涉及少量考点,所以更要分配好时间。 对于考试的想法,现在大概知道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题型。感觉前两者的掌握是相通的。老实说,我自己比较懒,从网上下了每一章的名词解释的总结,复习的时候看一看,按理说,自己总结的话,会对书本的掌握更上一个层次。问答题主要就是理解掌握老师强调的一些重点细胞胜利活动过程机制概念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多多留心。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才能不辜负老师的辛勤付出。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总结

第六章线粒体与细胞能量转换 一、基本特征 1.詹纳斯绿Janus Green B 一种活体染色剂,专一用于线粒体的染色。它可以和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结合,从而出现蓝绿色。 2.结构 1)外膜(outer membrane):线粒体最外层所包绕的一层单位膜,厚约5~7nm,光滑平整。 在组成上,外膜的脂质和蛋白质成分各占1/2。 2)内膜向基质折叠形成特定的内部空间内膜(inner membrane)比外膜稍薄,平均厚 4.5nm,也是一层单位膜。内膜的化学组成中20%是脂类,80%是蛋白质。(基粒分为头 部、柄部和基片三部分,是由多种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合体。基粒头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因此,基粒又称ATP合酶复合体) 3)基质为物质氧化代谢提供场所线粒体中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分 解、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酶都在基质中。还含有线粒体独特的双链环状DNA、核糖体,这些构成了线粒体相对独立的遗传信息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 4)内外膜转位接触点:核编码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通道 3.相对独立的遗传体系 1)线粒体基因的转录 i.线粒体mRNA不含内含子,也很少有非翻译区 ii.每个mRNA5ˊ端的起始密码为AUG(或AUA),起始氨基酸为甲酰甲硫氨酸 iii.线粒体的遗传密码也与核基因不完全相同 iv.UAA的终止密码位于mRNA的3ˊ端。某些情况下,一个碱基U就是mtDNA体系中的终止密码子 v.线粒体与核密码子编码氨基酸三联体密码有差异 2)线粒体DNA的复制 mtDNA的复制起始点被分成两半,个是在重链上,称为重链复制起始点(O H),位于环的顶部,顺时针合成;一个是在轻链上,称为轻链复制起始点(O L),位于环L的“8点钟”位置,逆时针合成。D型复制。mtDNA复制不受细胞周期影响。 4.线粒体靶序列引导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转运 1)核编码蛋白在进入线粒体需要分子伴侣蛋白的协助 线粒体含有4个蛋白质输入的亚区域:

医学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归纳

线粒体: 1.呼吸链(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chain一系列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和e-的化学物质所组成的酶体系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互相关联的链状。 2.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梯度(严格地讲是离子的电化学梯度),A TP合酶再利用这个电化学梯度来合成A TP。 3.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在这四类电子载体中,除了辅酶Q以外,接受和提供电子的氧化还原中心都是与蛋白相连的辅基。 4.阈值效应:突变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该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线粒体DNA的比例,只有突变型DNA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才足以引起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现象称为阈值效应。 5.导向序列: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称为导向信号,或导向序列,由于这一段序列是氨基酸组成的肽,所以又称为转运肽。 6.信号序列:将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的序列称为信号序列,将组成该序列的肽称为信号肽。 7.共翻译转运: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定位信号,一边翻译,一边进入内质网,由于这种转运定位是在蛋白质翻译的同时进行的,故称为共翻译转运。 8.蛋白质分选: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信号肽,经过连续的膜系统转运分选才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这一过程又称为蛋白质分选。 核糖体: 1.原核生物mRNA中与核糖体16S rRNA结合的序列称为SD序列(SD sequence) 。 2.核酶:将具有酶功能的RNA称为核酶。 3.N-端规则(N-end rule): 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寿命特征,称为半衰期(half-life)。研究发现多肽链N-端特异的氨基酸与半衰期相关,称为N-端规则。 4.泛素介导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通过泛素(ubiquitin)介导,故称为泛素降解途径。蛋白酶体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对被降解的蛋白质进行标记,由泛素完成;二是蛋白酶解作用,由蛋白酶体催化。 细胞核: 1.核内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膜的内表面有一层网络状纤维蛋白质,即核纤层(nuclear lamina),可支持核膜。 核外膜:靠向细胞质的一层,是内质网的一部分,胞质面附有核糖体 核周隙:内、外膜之间有宽20~40nm的腔隙,与粗面内质网腔相通 核孔复合体:内、外膜融合处,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纤层:内核膜内表面的纤维网络,支持核膜,并与染色质、核骨架相连。 2.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内外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直径约为70 nm,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3.核孔蛋白:参与构成核孔的蛋白质,可能在经核孔的主动运输中发挥作用。 核运输受体:参与物质通过核孔的主动运输。 核周蛋白: 是一类与核孔选择性运输有关的蛋白家族,相当于受体蛋白。 5.输入蛋白:核定位信号的受体蛋白, 存在于胞质溶胶中, 可与核定位信号结合, 帮助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输出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识别并与输出信号结合的蛋白质, 帮助核内物质通过核孔复合

细胞生物学心得体会

精心整理细胞生物学心得体会 舒斌水产301402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联系着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尤其是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联系密切.从1665年英国人胡克发现第一个植物细胞后,历经170多年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创立了被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细胞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的时间里,人们相继发现了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生命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这段时间是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6年,O.Hertwig等发现了动物细胞的受精现象,于是实验细胞学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广泛应用实验手段与分析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于是 ,大大 年代随着分子 高. 1 种类型, ,(IP3PKG 2 ,具一级 3 , ,MPF 的活性达到最高峰.CDK通过对其底物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调节.细胞周期中有3个关键的控制点;G1关卡、G2关卡、中期关卡.促后期复合物(APC)介导细胞周期蛋白降解使细胞退出有丝分裂. 哺乳动物细胞受多种CDK和多种Cyclin的调控,裂殖酵母只有一种CDK和一种Cyclin,芽殖酵母有一个CDK和多种Cyclin. 另外,对生物膜流动性的机理和功能上也有进一步的了解,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跨膜运输的蛋白质种类,并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对细胞骨架体系的组成和装配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了分子发动机的概念.学习了核酶一节后,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核酶的作用与蛋白酶的作用机制也有一定的差别.对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程序性细胞死亡、癌细胞的发生机理及控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华师细胞生物学简答题(个人复习总结)

1、何谓成熟促进因子(MPF)?包括哪些主要成分?如何证明某一细胞提取液含有MPF? 成熟促进因子是指M期细胞中存在的促进细胞分裂的因子,是由两个不同亚基组成的异质二聚体,其一为调节亚基,有周期蛋白组成;其二为催化亚基,是丝氨酸/苏氨酸型蛋白激酶,其活性有懒于周期蛋白,故称为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可以通过蛙卵细胞质移植实验证实MPF。成熟蛙卵细胞的细胞质可以诱导未成熟的蛙卵细胞提前进入成熟期。 2、简述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主要异同点?(顺序为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直径:22nm、7nm、10nm;基本构件:α、β—微管蛋白,肌动蛋白,中间纤维丝蛋白;相对分子量(乘10的3次):50,43,40~200;结构:13根原丝围成的α—螺旋中空管状,双股α—螺旋,多级螺旋;极性:有,有,无;单体蛋白库:有,有,无;踏车现象:有,有,无;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长春花碱,细胞松弛素B、鬼笔环肽,无;运动相关蛋白:驱动蛋白、动力蛋白,肌球蛋白,无;主要功能:细胞运动、胞内运输、支持作用,变形运动、形状维持、胞质环流、胞质分裂环的桶状结构,骨架作用、细胞连接、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纺锤体,无,包围纺锤体。 3、为什么将内质网比喻“开放的监狱”? KDEL信号序列为内质网驻守信号,如果内质网驻守蛋白被错误的包装进了COPII,并运输到顺面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膜上存在KDEL识别受体,能识别错误运输来的内质网驻守蛋白,并形成COP I小泡,将内质网驻守蛋白运输返回内质网。 4、在研究工作中分离得到一个与动物减数分裂直接相关的基因A,如果想由此获得该基因的单克隆抗体,请简要叙述实验方案及其实验原理。 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因提出单克隆抗体而获得198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线增值的杂种细胞,并一次生产抗体的技术。其原理是: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但在体外不能进行无限分裂;而肿瘤细胞虽然可以在体外进行无限传代,但不能产生抗体。将这两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亲本细胞的特性。 实验方案:a、表达基因A的蛋白,免疫小老鼠,获得免疫的淋巴细胞;b、将经过免疫的小老鼠的淋巴细胞与Hela细胞融合;c、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融合细胞进行培养筛选,只有真正融合的细胞才能继续生长;d、融合细胞的培养,抗体的纯化。 5、微管是体内膜泡运输的导轨,请分析体内膜泡定向运输的机制? 微管是有极性的,微管的马达蛋白(动力蛋白和驱动蛋白)运输小泡也是单向的。动力蛋白向微管的负极运输小泡,驱动蛋白向微管的正极运输小泡。,另外,起始膜泡上有V-SNARE,靶膜上有T-SNARE。V-SNARE与T-SNARE选择性识别并定向融合。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膜泡的定向运输。 6、简述细胞周期蛋白B的结构特点和动态调控机制?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导语: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所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细胞通讯的方式 (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进行细胞间通讯,这是多细胞生物普遍采用的通讯方式。 (2)细胞间接触依赖性的通讯,指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质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它细胞。 (3)动物相邻细胞间形成间隙连接以及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通过交换小分子来实现代谢耦联或电耦联。 细胞分泌化学信号可长距离或短距离发挥作用,其作用方式分为: (1)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个部位,作用于靶细胞。

(2)旁分泌,细胞通过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靶细胞。在多细胞生物中调节发育的许多生长因子往往是通过旁分泌起作用的。此外,旁分泌方式对创伤或感染组织刺激细胞增殖以恢复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分泌,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自分泌信号常存在于病理条件下,如肿细胞合成并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自身,导致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 (4)通过化学突触传递神经信号,当神经元接受刺激后,神经信号以动作电位的形式沿轴突快速传递至神经末梢,电压门控的Ca2+通道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 通过胞外信号介导的细胞通讯步骤 (1)产生信号的细胞合成并释放信号分子。 (2)运送信号分子至靶细胞。 (3)信号分子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导致受体激活。 (4)活化受体启动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5)引发细胞功能、代谢或发育的改变。 (6)信号的解除并导致细胞反应终止。 核被膜所具有的功能

最新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完整版)

医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By 小羊,小生(修整)友情提示:知识点很多,重点加粗,书中的表格均有,有些重点需掌握绘图(请查阅书本)。主要考点:名词解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建议系统总结一下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的标志酶和各自的功能。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2.对细胞概念理解的五个角度: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⑥细胞具有全能性。 3.生物界划分的三个类型:原核细胞、古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p13表2-1 5.真核细胞特点的理解: 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膜相结构体系-生物膜系统 ②以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 ③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细胞骨架系统 ④细胞质溶胶 6.生物大分子:细胞内主要的大分子有核酸,蛋白质,多糖。 7.核酸(nucleic acid)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8.核苷酸:核苷酸由戊糖,碱基和磷酸三部分组成。 9.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p18图2-8):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

即一条链中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方向是5’→3’,另一条是3’→5’,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简而言之: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核苷酸链组成。 10.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 11.动物细胞内含有的主要RNA种类及功能:p20表2-3 12.核酶(ribozyme):核酶是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 13.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14.肽键:肽键是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经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学键。15.肽(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而连接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16.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片层。 17.酶(enzyme):酶是由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 18.酶的特性:高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高度不稳定性。 19.光学显微镜的种类: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20.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指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技术,即无菌条件下,从机体中取出组织或细胞,模拟机体内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让它在培养器皿中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 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 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P2 1、什么叫细胞生物学试论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3-5 答: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三个水平(显微、亚 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 老开发商地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 生命活动。涵盖九个方面的内容:⑴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⑵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⑷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⑸细 胞分化及其调控;⑹细胞的衰老与凋亡;⑺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⑻细胞工程; ⑼细胞信号转导。 2、试论述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最集中的领域。 P5-6 答: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⑴细胞信号转导;⑵细胞 增殖调控;⑶细胞衰老、凋亡及其调控;⑷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人类亟 待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阐明当今主要威胁人类的四大疾病:癌症、心血 管疾病、艾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治疗的目 的。 3.细胞学说(cell theory) p9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 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 胞的产物所组成; 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4、细胞学发展的经典时期 P10 ⑴原生质理论的提出;⑵细胞分裂的研究;⑶重要细胞器的发现。 第二章:试论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 P35-37 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①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 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 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 志;②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

细胞生物学复习总结

Chapter 2 Cell membrane 1.简述细胞膜的特性。 1)不对称性:细胞膜的两侧具有不同的组成,包括三种成分的不对称性和维持膜功能的方向性。 膜脂分布不对称:脂质双分子层两边组成不同; 膜蛋白不对称:膜蛋白不对称分布,膜蛋白的不同定向; 膜糖的不对称:膜糖分布朝向胞外。 2)膜的流动性:膜成分处于不断运动中,是保证膜功能的重要条件,包括膜脂流动性与膜蛋白流动性. 2.试述不同类型膜蛋白的特点。 1)膜内在蛋白: 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分子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富含疏水性氨基酸的疏水区,多呈α螺旋; 在膜上可单次穿膜或多次穿膜。 2)膜周边蛋白质: 分布于膜的外表面;通过非共价键与膜脂极性头部结合;通过与膜内在蛋白亲水部分相互作用间接与膜结合。 3.何为离子通道蛋白?在胞膜物质运输中该类蛋白有何作用? 概念:大多都与离子的转运有关,通道蛋白也称为离子通道。 作用:具有离子选择性,只允许一定体积和电荷的离子通过; 转运速率高,离子通道转运离子的速率极快,比载体蛋白所介导的最快转运速率高1 000倍; 介导的物质跨膜运输是被动运输,使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4.举例说明离子泵在主动运输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什么是离子泵,钠钾泵的组成及作用过程) 离子泵实际上就是膜上的一种ATP酶,实现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动,是直接利用水解ATP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 Na+-K+-ATP酶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是一个多次跨膜的膜整合蛋白,具有ATP酶活性,为催化亚单位。其中,大亚基在其胞质面有一个ATP结合点和三个高亲和的Na+结合点,在膜的外表面有两个高亲和K+结合点和一个K+结合点。 钠钾泵的作用是通过ATP驱动的泵构型改变来完成的。首先由Na+结合到胞质面的结合点,刺激ATP水解,使泵磷酸化,引起蛋白质构型改变,暴露Na+结合点面向细胞外,使Na+释放到细胞外;于此同时也将K+结合点朝向细胞外表面,结合胞外K+后引起泵去磷酸化,导致蛋白质的构型再次发生变化,将K+结合点朝向细胞质面,然后释放K+至胞质溶胶内,蛋白构型恢复原状。钠钾泵每秒钟可发生1000次构象变化,每个循环消耗1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 5.试述细胞连接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紧密连接:无间隙,点状对合结构。其作用是封闭细胞间隙:阻止物质从细胞之间通过,保证转运方向性。 锚定连接:粘着连接:带状、15-20nm缝隙、内有丝状物质.与微丝相连. 桥粒连接:纽扣状、胞质内侧圆盘型斑;中间纤维附着。 间隙连接:1.5-2nm间隙,中有规则排列的横颗粒;最普遍的细胞连接的方式。 6.试述细胞黏连分子的类型及特点。 类型:钙黏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选择素。 1)钙粘素: 属同亲性依赖Ca2+的细胞粘连糖蛋白,介导依赖Ca2+的细胞粘着和从ECM到细胞质传递信号; 分类有,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P-钙黏蛋白; 钙黏素介导细胞间钙依赖同亲性粘着。钙黏素的细胞部分通过接头蛋白和肌动蛋白纤维相连。 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CAM: 分子结构中具有与免疫球蛋白类似的结构域的CAM超家族;

医学细胞生物学总复习提纲

细胞生物总复习提纲 特别提醒:每道题都有答题限制时间,若时间到了没有主动点提交,系统都会自动提交更新为下一道(系统会默认提交测试者点选得答案,若无点选则无答案),不能回瞧,所以要在注意时间得前提下认真思考作答。 一.主要题型 1.英译汉5道,合计5分(一些重点章节得重点单词,不 考汉译英); 2.问答题2个(以细胞膜、内膜系统、细胞核、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等章节内容为主,2题分别为12分与8分, 合计20分); 3.实验图片题10道,合计15分。(电镜图片及光镜图片。 电镜图片以实验手册后面得图片为主;光镜图片以实验 课做过瞧过得重点结构为主); 4.选择题:单选60道,合计54分,多选6道,合计6分。 以上四项卷面满分合计100分,折算率90%后为90分; 5.平时3次实验到勤及实验报告平均分折算率10%后为 10分。 二.重点章节 第4、5、8、13章。就是出问答题最有可能得章节。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 1、细胞生物学发展史中得里程碑式事件(每个阶段1-2件事); 2、基本概念:医学细胞生物学(英文)。 第二章 1、细胞得形状要结合有关实例来记忆 影响细胞形态得几个方面因素,请瞧教材 2、最小得细胞 3、真核细胞得结构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分子基础记忆氨基酸,核苷酸(基团及分类,化学键) 6、蛋白质掌握1,2级结构;DNA,RNA得基本结构特点与类型 7、英文:原核细胞、真核细胞、膜相结构、非膜相结构、氨基 酸、蛋白质、核酸、核苷酸 第三章 1、光学显微镜与电学显微镜得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差别 2.分辨率,分辨力得概念理解 3、最高分辨率,最大放大倍数 4、老师PPT上有光镜及电镜标本制作厚薄及特殊要求。 5、荧光显微镜得光源,相差显微镜及暗视野显微镜得主要得适 用标本、优点。 6、细胞培养技术关注细胞融合得概念,诱导融合方法手段,成 功得例子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题库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1.主动运输: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专一性很强的载体蛋白,通过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将物质从低浓 度向高浓度的运输方式 2.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代谢能,而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经细胞膜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 3.常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中解旋的细纤维丝,结构疏松,用碱性染料染色时不易着色,在电镜下呈浅 亮区 4.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边缘结构紧密,呈凝聚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很深的团块状结构,常包装 成20-30nm的纤维丝,多分布于核的边缘,也有一部分与核仁结合,参与构成核仁染色质 5.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内协助其他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的蛋白质分子, 但其自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6.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至细胞质或核内,调节靶细胞 功能的过程 7.呼吸链:指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及释放电子或质子的脂蛋白复合体,他们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形成相互 关联、有序排列的功能结构体系,并偶联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反应,称之为呼吸链或者电子传递链 8.内膜系统: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是真核细胞特 有的膜性结构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氢酶体、核膜和分泌泡等 9.细胞决定:在细胞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确定了细胞的发展方向,这时细 胞内已经发生了改变,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这种现象称作细胞决定 10.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亦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11.干细胞:指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产生至少一种“专业”细胞的原始细胞 12.核骨架:指间期细胞核出去各种有形成分后剩余的由纤维状蛋白质构成的精密网状体。为细胞内组份 提供了一个结构支架。 简答题 1.是以多级螺旋模型为例,阐明染色质从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的组装 答:首先,一个组蛋白核心和200bp左右的DNA构成了一个核小体。核小体结构为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其次,在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核小体结构螺旋缠绕,窄的一面向外,6个核小体绕成一个螺旋,形成螺线管 然后,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为第三结构 最后,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盘绕和折叠,形成染色单体,即染色体第四结构 2.是以放射环结构模型为例,阐明染色质从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的组装。 答:①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和有骨架伸出的无数的DNA侧环 ②30nm的染色线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 ③由螺旋管形成DNA复制环,每18个复制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核机制上形成微带。微带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单位,大约106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成子染色体 3.简述并作图表示G蛋白受体介导的磷脂酰基醇信号通路 答:细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受体→GPRr(G蛋白)→ ╱IP3→胞内钙离子↑→钙离子结合蛋白→细胞反应 ╲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促进钠离子∕氢离子交换使细胞内PH↑→促进细胞增值和分化 4.以cAMP信号途径(糖原分解)为例,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答:当糖原与细胞膜上的糖原受体C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激活GS。通过GS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CG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