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sp37---851分光光度法与光散射测定法

usp37---851分光光度法与光散射测定法

usp37---851分光光度法与光散射测定法
usp37---851分光光度法与光散射测定法

851分光光度法和光散射

紫外、可见光、红外、原子吸收、荧光、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和拉曼光谱测定法。

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测量一化学物质电磁辐射与分子或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其中常用于药物分析的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可见光区域的分光光度测量法过去称作比色法,然而,仅在涉及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时,用“比色法”这个术语才更准确。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对化学物质在暴露于紫外线、可见光或其它电磁辐射时所发射光线进行测量的方法。一般荧光溶液最大强度发射光的波长比激发光波长要长,通常大约20~30nm。

光散射是对由于溶液亚显微光密度不均一性导致的散射光进行测量的方法。在测量分子量在1000 到几亿相对分子量间的多分散系统的平均分子量时很有用。有两种这样的技术(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应用于药物分析。

拉曼光谱法(非弹性光散射)是试样在强烈的单色光(通常是激光)照射下的光散射过程,从样品散射的光被用来分析频移。

用于这些测量方法的波长范围从紫外短波长一直延伸到红外波长。为了方便参考,这个光谱范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紫外线(190~380nm)、可见光(380~780nm)、近红外光(780~3000nm)、红外光(2.5~40μm或4000~250cm-1)。

光谱应用范围比较

对于很多药品而言,在紫外线和可见光区域内的光谱测定比在近红外和红外光谱区域内测定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当在1cm吸收池内观察溶液时,浓度约10μg/mL的样品溶液经常在紫外可见光区域产生0.2-0.8的吸光度。而在红外和近红外区域,可能需要1-10mg/mL甚至100mg/mL的浓度才能产生足够的吸光度;在这些光谱范围内,池长度一般为0.01~3mm。

物质的紫外和可见光谱通常专属性不高,但适于做定量测定。此外,对于许多物质来说,可用作鉴别的辅助手段。

近红外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大量样品的快速鉴别以及水分测定。

近红外尤其适合-OH和-NH基团的测定,如乙醇中水的测定、胺类存在下的-OH测定、烃类中的醇的测定以及叔胺存在情况下伯胺和仲胺的测定。

红外光谱对除光学异构体外任意给定的化合物具有专属性,光学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完全相同。然而,某些固体化合物由于存在多晶型,会引起红外光谱差异。结构上微小的差异经常会导致光谱中的显著差异。由于在一个红外吸收图谱中有大量最大值,有时可不预先分离直接对已知各组分含量的混合物的单个组分进行定量检测。

虽然光谱强度取决于不同的分子特性,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可产生类似的数据。拉曼和红外光谱学对不同的功能基团显示不同的相对灵敏度,例如拉曼光谱对C-S和C-C多重键特别敏感,而一些芳香族化合物更容易通过拉曼光谱鉴别出来。水的红外吸收光谱很强,而拉曼光谱很弱。因此,水只有有限的红外“窗口”来检测物质的含水量,而其拉曼光谱几乎完全透明并可用于溶质的鉴别。拉曼光谱学的两个主要局限性,一是样品的最低检测浓度一般为10-1M~10-2M,二是很多物质中的杂质能发出荧光干扰对拉曼散射信号的检测。

光反射测定法与透射测定法反映的光谱信息类似。由于反射测定法仅探测样品表面成分,从而消除了物质的光散射性质和光学厚度带来的困难。因此,在强吸光性物质上进行反射测定法经常会更简单。在红外反射测定中常用的一个技术是衰减全反射(ATR),也称为多重内反射(MIR)。在ATR技术中,红外光谱仪的光束通过适当的红外窗口物质进行传递(如KRS-5、TlBr-TlI低共熔混合物),它以这样的一个角度被切断:红外光束进入第一个(前)窗口表面,但当其碰撞到第二个(后)表面时完全反射(即光束的入射角在第二个窗

口表面时超过了该材料的临界角)。通过适当材料的窗口,红外光束在穿过窗口前可形成许多内反射。如果样品放置于能完全反射红外光束的窗口上,则样品吸收了反射光,它的强度因而在每个波长(频率)处减弱。因此,与简单的反射相比,ATR技术通过红外光束在窗口数次反射可形成增强的反射光谱。A TR技术灵敏度高,但重现性差,如果不用内标物与每个供试样品紧密混合,该方法不是可靠的定量检测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通常比吸收分光光度法更灵敏。在吸收测定法中,样品的透光度与空白作比较;低浓度时,两种溶液均产生高信号。相反,荧光光度法检测时,空白溶剂信号低。所以低浓度时,背景辐射对测定的干扰较小。然而很少化合物在低于10-5M浓度时能通过吸收光谱测定,在荧光分光光度法中不经常使用10-7~10-8M浓度的溶液。

理论和术语

辐射光束的能量随光束在吸收介质中行进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且随介质中的吸光性分子或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减少。这两个因素决定了总入射能量出现的比例。单色光辐射透过均一吸收介质时,其减少的能量可通过比尔定律进行定量计算,log10(1/T)=A=abc,式中各术语定义定义如下:

吸光度(符号:A)以透光度(T)倒数取10为底的对数。(注:过去曾用光学密度、吸收率和消光系数表示。)

吸收系数(符号:a)吸光度(A)除以样品浓度(c),表述为g/L,和吸光光路长度(b,cm)的积得商。(注:不要与吸收指数、比消光系数和消光系数混淆)。

摩尔吸收系数(符号:ε)吸光度(A)除以样品浓度,表示为mol/L,和吸收光光路长度(cm)的积得商。这也是样品的吸收系数a和物质的分子量的积。

在大多数情况下,物质的吸收系数是常数,不依赖于入射光强度、吸收池内部长度和样品浓度,所以物质的浓度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

比尔定律没有给出温度、波长或溶剂类型的影响。因为对大多数分析工作来说,正常范围内温度波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比尔定律的偏差可由化学或仪器的变动引起。显然,以下因素引起的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解、电离。其他偏差可能由多色辐射、狭缝宽度效应或散色光等诸多因素引起。

即使在某一固定的温度和溶剂的情况下,吸收系数也可能不是常数。然而,在定量分析中,吸光系统不一定要符合比尔定律的要求,只要样品中有一个成分吸光,则样品浓度可通过已有吸光成分的标准曲线对比确定。

虽然在严格意义上说,由于缺少池长度和样品浓度这样的量化指标,比尔定律在原子吸收光谱中不成立,但如果用可重复吸收的灯,则基本上符合比尔定律。具体来说,透光率的负对数或吸光度与吸收系数呈正比,因此也与吸收原子数呈正比。在此基础上,标准曲线可按这样的要求建立,即能根据溶液中已知化合物的浓度来估算未知吸收值。

吸收光谱表示吸光度或任何吸光度函数的图谱,按波长或波长函数绘制。

透光度(符号:T)透过样品的辐射能量除以样品入射能量的商(注:以前常用的术语包括透射比和透射度。)

对照品的应用

除极少数例子外,药典分光光度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比对要用USP标准物质。这是为了确保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供试品和对照品。这些条件包括波长设置、狭缝宽度调整、池的位置和校正以及透光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在特定波长处具有相同透光度的池,可能在其他波长处透光度相差很大。必要时,应对池进行适当的校正。

分光光度法检查和含量测定中,常出现“同法”和“相同溶液”,系指对照品(一般为USP 标准物质)与供试品一样用同一条件处理和检测。通常,特定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应在规定浓度(通常约在10%范围内),吸收系数按精密称定量计算;如果以前烘干的对照品尚未使用,

则吸收系数以无水物计。

在分光光度法检查和含量测定中,若出现“伴随测定”和“伴随测量”,系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相对于特定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应连续测定。

仪器

分光光度计的种类较多。除了用于红外光谱检查的光度计外,大部分类型的光度计能用单色辐射能量透过样品,且能测定透过部分光的强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使用的是干涉测量技术。根据强度和时间,多色辐射可借此技术透过分析对象到达检测器。紫外、可见和红外分光光度计包括光源、分光装置(如棱镜或光栅)、谱带宽度选择狭缝、样品池、辐射能量检测器以及配套的放大器和测量装置。在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里,从光源发射的能量通过样品,再由光栅发散到达数百个光敏二极管上,每个二极管在其短短的波长间隔依次产生与光子数量呈正比的信号;然后这些信号在快速选定的间隔中计算形成完整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系统利用干涉仪代替分光装置和数值计算机处理光谱数据。有些仪器是手动的,而另外一些配备了自动连续的记录仪。连接了计算机的仪器可以对光谱进行叠加、存储和对比,以及计算示差光谱(用数字吸光度差减法)。

在可见光区,可见和紫外光区;可见、紫外和近红外光区;以及红外光区使用的光谱仪器都可以买到。对分光光度计分析类型和使用仪器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因素:被分析样品的组成和量,对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的要求,以及样品处理方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用的仪器有几个独特的功能。对于测定的各种元素,每种均需选择能发射特征共振线的源。这种源通常是空心阴极灯,其负极在受激时能发射被测元素的共振线。由于被测元素吸收的辐射与被测元素相同。该设备还配备了一个抽吸装置,用来引导试验样品进入火焰中,该火焰通常由空气-乙炔、空气-氢气,难熔情况下则由一氧化二氮-乙炔来提供。实际上,火焰是一个被加热的样品室。而检测器则是读取来自样品室的信号。火焰在燃烧时产生的干扰射线会因使用具有特定频率的切碎源灯而消除掉。检测器应调成交流电频率,因此能忽略火焰产生的直流电信号。药典的目标是:仪器应该能直接提供吸光度单位。然而,根据品种正文计算公式要求的定量结果,必要时也能用直接显示透光百分率、吸收百分率或浓度的仪器。吸光百分率或透光百分率可由以下两个等式转换成吸光度(A):

A=2- log10(100-吸收%)或A=2- log10(透光%)

根据所使用仪器的类型,读出装置可能是计量器、计数器、记录仪或打印机。单光束和双光束仪器都适合以上要求,且市面上都能买到。

步骤

吸收分光光度法

关于操作分光光度计的详细说明由制造商提供。为得到显著有效的结果,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者必须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及错误和差异的潜在来源。使用手册应该密切关注下列事项如:仪器的维护、清洁、校准,处理吸收池的技术以及操作说明。下面几点需特别强调。检查仪器的校准准确性。当使用连续光源时,应当注意其波长和光度比;当使用光谱线光源时,只需检查光度比。很多辐射能量源具有充分分布于整个所选光谱范围的合适强度的光谱线。紫外和可见光校正光谱的最佳单一光源是石英-汞弧灯,其中在253.7、302.25、313.16、334.15、365.48、404.66和435.83nm的光线可以使用。玻璃-汞弧灯在300nm 以上同样可用。氢放电灯的486.13 nm 和656.28 nm 光线也可以使用。波长范围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玻璃滤波器校准,该滤波器在可见光和紫外区域的吸收光谱带很有用处。虽然发现含钬的玻璃更好些,但是含钕镨混合物(一个镨和钕的混合物)的标准镜片使用广泛。标准钬氧化物溶液已经替代了钬玻璃.1的使用。近红外和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能通过使用由聚苯乙烯薄膜、二氧化碳、水蒸气或氨气来提供的吸收带易于检出。

对于检查光度比,可使用若干标准无机玻璃滤波器,以及已知透光度的标准溶液如重

铬酸钾。

定量吸光度测定通常对装有物质的盛液池中的溶液中进行。由于溶剂和池窗都吸收光,两者对所测吸光度的影响必须给予补偿。市场上可以买到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适用的、无需校正的吸收池。但是,在红外分光光度法,通常要校正吸收池的差异。在这些情况下,在成对的吸收池装上选定的溶剂,并在选定的波长下测定它们吸光度的差异。显示较大吸光度的吸收池可用于测试样品,测得的吸光度再减去池的差值来校正。

随着计算机化傅里叶变换红外系统的使用,因为空白溶剂和测试溶液用的是同一个吸收池,这个校正过程就没必要了。但是,必须确定该池的透射参数为常量。

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比较最好是在关注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峰值处进行。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给出的是普遍接受的待测化合物的峰值吸收。已知不同的分光光度计会在该峰的表观波长处显示出微小差异。习惯做法是在峰值吸收波长下进行比较。如果与各论中指定波长差异超过±1nm,则需重新校正仪器。

试验准备

用紫外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样品一般溶解在溶剂中。除非各论中另有规定,测定是在室温用1cm光程长的条件完成。包括水、醇类、氯仿、低级烃、醚类和强酸强碱的稀释液在内的很多溶剂在上述条件下都可用。应警惕不要使用在此光区中有杂质吸收的溶剂。一般建议使用无水甲醇或乙醇,或添加了甲醇但不含苯或其他干扰杂质的变性乙醇作为溶剂。具有特殊光谱性质并保证不含杂质的溶剂,可从一些商业途径购得。某些其他分析纯有机溶剂,可能含有能在紫外区域强吸收的痕量杂质。使用新溶剂时,应检查其透明度,在配制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以及空白溶液时,应注意使用同一批溶剂。

在近红外和红外光谱区域,具有可感知厚度的溶剂不是完全透明的。四氯化碳(最多5mm厚)在6μm(1666cm-1)以下几乎透明。二硫化碳(厚度1mm)适合作为最多40μm(250cm-1)光线的溶剂,但是4.2 ~5.0μm (2381 cm-1 to 2000 cm-1) 和5.5μm ~7.5μm (1819 cm-1 to 1333 cm-1) 的区域除外,因其在此区域有强吸光性。其他溶剂的透明度区域都相对狭窄。对于红外分光光度法,对适当溶剂的额外要求是其必须对吸收池的材质(一般是氯化钠)无影响。供试品的制备:将磨细的固体样品分散在矿物油中,或与预先干燥的碱性卤素盐(通常是溴化钾)混匀。与碱性卤素盐形成的混合物可直接测定,或通过模具压制混合物得到透明的圆盘或小球再测定。溴化钾的典型干燥条件是在105℃真空干燥12个小时,但是也可以在市场上采购无需干燥的级别。在碱性卤素盐和测试样品有歧化作用发生时,采用红外显微法或矿物油分散法分散更可取。若试样合适,则可制备成整齐的薄层样品用红外显微镜检测,或用矿物油分散法制备成悬浮的液体薄膜。拉曼光谱法中大多数常见溶剂即可适用,普通的玻璃样品池(不发荧光)也可以使用。电磁光谱的红外区域从0.8~400μm。800~2500 nm(0.8~2.5μm)一般认为是近红外(NIR)区域,2.5~25μm区(4000~400cm-1)一般认为是中红外区域,25~400μm区一般认为是远红外区域(FIR)。除非各论中另有规定,用3800~650cm-1(2.6~15μm)区间测定,用于确定是否符合各论中红外吸收的要求。

在各论中给定的红外线光谱的值中,字母s、m和w相应表示强、中和弱吸收;sh表示肩,bd表示一个带,v表示非常。这些值变化多达0.1μm或10cm-1,具体数值取决于所使用的特定仪器。多晶型导致了很多固态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红外吸收试验时,如果供试品和对照品的红外光谱间出现差异,将等量的供试品和对照品溶解在等体积的合适溶剂中,在同等条件下用相似容器蒸发至干,取残渣再次测量。

在近红外光谱学中,现有关注大多围绕如何简化分析。样品可以粉末形式或通过反射技术进行分析,无需或只需简单的前处理。可通过计算机比较样品的谱图和已知对照物谱图来确定是否符合内部规格。许多药品物质在此光谱区表现出低吸收率,这使入射的近红外光可以比紫外、可见光或红外光更深地穿透样品。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观察基质变化,

经适当校正可用于定量分析。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溶剂的性质和固体的浓度必须特殊考虑。理想的溶剂要求对吸收或发射过程干扰最小且在火焰中产生中性原子。如果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间表面张力或粘度存在显著差异,溶液就会以不同的速率吸气或雾化,导致产生的信号出现显著差异。溶液中酸浓度也会影响吸收过程。因而,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时,应使用在这些方面相同或尽量类似的溶剂,并且应使配制的溶液容易吸收经燃烧吸收器的样品管发射的辐射,因溶液中的不溶固体会产生基质干扰,所有溶液中不溶固体含量应尽可能保持在2%以内。

计算

在检查或含量测定中,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常需要使用对照品。如在含量测定中有规定,则应提供计算公式以便计算需要的结果。公式中常含有常数项。可用下面的推算式消去一些正文含量测定项下公式中的常数项。

比尔定律关系式对对照品溶液(S)和供试品溶液(U)均有效。

(1)As = abCs (2)Au = abCu

式中,As是浓度为Cs 的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Au是浓度为Cu 的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如果Cs和Cu单位相同,并且在相同尺寸的配对池中测定吸光度,则吸光度a、池厚度b均相同,而以上两个等式可合并成下式,得出Cu:

(3)Cu = Cs(Au/As)

固体测试样品的定量分析一般规定以mg为单位。含量测定项下会给出稀释方法,用稀释溶液测定吸光度,溶液浓度通常以μg/mL为单位。取一定量原料药或固体剂型的供试品(单位mg)作分析,因此,浓度为Cu的溶液的体积为(Vu,单位L)可由质量为Wu (单位mg)含原料药的供试品求得。[注:Cu不论用μg/mL还是mg/L为单位,数值相同]如下:

(4)Wu = VuCu

在固状物质个论中含量测定里出现的公式形式,可以通过将公式(3)中的Cu 代入公司(4)中得到。总之,使用方程式(4),考虑到所需的单位转换得出公式(5),可计算在最终公式里的常量因子(Vu):

(5)Wu = VuCs(Au/As)

同样的推导适用于各论中出现的液体物质使用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公式。对于液体剂型,计算结果通常表示为每毫升物质中原料药的含量(单位mg)。因而有必要在分母中增加供试品溶液的取样量V(单位mL)。

在可见光区域的含量测定,通常需要同时比较供试品溶液产生的吸光度与含有大约相当量的USP标准物质配制的对照溶液产生的吸光度。在某些情况下,允许不使用对照品。需常规重复进行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时,可用以USP标准物质配制的标准曲线,而待测物质遵循比尔定律,待测物质浓度应在含量测定终浓度的75%~125%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的吸光度值可插入到标准曲线中,并由此计算出含量结果。

这些标准曲线应经常确认,尤其当使用新的分光光度计或新批号溶剂时要确认。

在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项下规定制备和使用标准曲线是允许和可取的,当检测使用频率较少时,可不用标准曲线,而采取与供试品含量相当且处理方法相同的对照品进行比对的方法测定。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MM_FS_CNG_030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硫酸根离子重量法光度法(适用于微量硫酸根含量的测定)容量法(EDTA络合滴定法) MM_FS_CNG_0301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制盐工业中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2.重量法 .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L溶液; 配制:称取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溶液。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时加入60m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视为恒重。 .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G2——玻璃坩埚质量,g;W——所取样品质量,g;——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 1 硫酸根,%允许差,% <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www.southhk.cn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摘要: 考马斯亮兰G250与蛋白质结合,在0-1000ug/ml范围内,于波长595nm 处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兰G250 与蛋白质结合迅速,结合产物在室温下10分钟内较为稳定,是一种较好的蛋白 质定量测定方法。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Labtech UV POWER紫外分光光度计;玻璃比色皿一套;考马斯亮蓝G250; 牛血清蛋白;超纯水。 1.2试液的制备: 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1000ug/ml)的制备称取100mg牛血清蛋白置100ml 容量瓶中,加入超纯水溶解并定容。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95%的乙 醇后,加入12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升。 2.结果与讨论 2.1校正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1000u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0、0.02、0.04、0.06、0.08、0.1ml 分别加入到6只10ml试管中,然后用超纯水补充到0.1ml,各试管分别加入5ml 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混合均匀后,即可依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正曲线如下图,校正曲线方程为 A=0.613556C+0.001008,R=0.9994。

上海百贺仪器科技有限公司www.southhk.cn 2.2精密度 配制0.6mg/ml牛血清蛋白的考马斯亮兰溶液连续进样6次,得到吸光度的 相对标准偏差。 表1精密度测定结果 次数123456RSD% A0.26260.26220.26200.26280.26290.26260.13 2.3稳定性 取1m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每十分钟测定一次,50分钟内的吸光度变化 如下表2。 表2稳定度测定结果 时间(min)A1A2A3A平均 00.55110.55230.55160.5517 100.52040.51840.51680.5185 200.49100.49010.49030.4905 300.47650.47160.47210.4734 400.45240.44750.44400.4480 500.39820.39350.40310.3983 3.结论 该方法测定快速、简便,干扰物少,是目前灵敏度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甲醛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国标解析

试剂明细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不含有机物的 重蒸馏水按照一天三 次平行实验 计算,一个月 至少需要 3.6L-9L 做吸收液用,每次实验用 20ml(用50ml的吸收瓶时) 或者50ml(用125ml吸收 瓶)根据需要计算总量 2 蒸馏水配置各种溶液用水加蒸馏 水 2 乙酸铵 (NH4CH3COO) 分析纯2瓶左右500g大约能用一个月 3 冰乙酸 (CH3COOH) ρ=1.055 一瓶60ML大约能用一个月 4 乙酰丙酮 (C5H8O2) ρ=0.975 一瓶5ml大约能用一个月 5 甲醛标准液浓度 5ug/ml 一个月至少 四次曲线,就 是80mL 一次曲线需要至少 20ml,2-5摄氏度贮存,有 效期一周 以上不考虑人为操作可能存在的消耗,建议以上两的基础上增加购买数量 仪器明细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TC-2600恒流 大气采样器TC-2600电子恒流型2 2 分光光度计 1 天平万分之一 1 2 水浴锅普通型即可 1 玻璃等耗材明细 序 号 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玻璃移液管 1ML、10ML 至少各两 个 也可以用电动移液器1ML、10ML两种规格 2 容量瓶 100ML、50ML 至少各两 个 3 棕色U型多 孔玻板吸收管 50ML或者 125ML二选一 至少10个 4 采样引气管聚四氟乙烯 管至少2根长 度,根据自 己需要来 放入实验室链接实验室和 吸收瓶的作用

5 具塞比色管25ML,具有 10ML、25ML刻 度至少10支(最好配上对应的试管架,方便放置) 以上不考虑人为操作可能存在的消耗,建议以上两的基础上增加购买数量 项目名称: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5516-1995 项目负责人: 审批日期: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

三、使用仪器规格及实际用量 (1) 分光光度计 (2) 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1) (1+1)硫酸::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同体积水中,混匀。 (2) (1+1)磷酸:将浓磷酸缓慢加入到同体积水中,混匀。 (3) 铬标准贮备液(0.100 mg-Cr6+/mL):经120℃烘干2小时的重铬酸钾: 0.2829g溶于水中,定容至1000mL。 (4) 铬标准使用液(1.00 μg-Cr6+/mL):取5 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 (5) 二苯碳酰二肼(C13H14N4O)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 四、实验步骤 (1) 水样预处理:本试验由于时间限制,将水样作为不含悬浮物、低浊度的清洁地表水,进行直接测定。但在实际环境监测中需要根据不同水样性质进 行预处理。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5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1,3,5,7 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分别加入(1+1)硫酸0.5 mL和(1+1)磷酸0.5 mL,摇匀。加入2 mL 显色剂溶液摇匀。静置5-10分钟后,放入比色皿中于 540nm处测吸光度值。以加入0 mL铬标准使用液的溶液作为参比。注意: 为了测量准确,测定时应用同一个比色皿,浓度由低到高测定,且每次测 完都应用蒸馏水清洗,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 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水样的测定:各取50mL水样和50mL自来水于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1)硫酸0.5 mL和(1+1)磷酸0.5 mL,摇匀。加入2 mL 显色剂溶液摇匀。静 置5-10分钟后,放入比色皿中于540nm处测吸光度值。根据所测吸光度从标 准曲线上查得六价铬含量。 (4)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a) 打开点源,预热30min,将光镜选择杆调到正确位置; (b) 仪器归零:调整波长选择钮至540nm,灵敏度置于“1”,选择开关置于“T”,开盖调“0%T”显示“00.0”,闭盖(装有参比) 调“100%T”显示“100.0”。 (c) 吸光度测定:按MODE键使功能显示为ABSORBANCE,显示吸光度的值,拉动样品室拉杆,将待测液拉入光路,此时显示值即为待 测液的吸光度。注意:每次测量时都应对仪器进行调零。 五、主要结果计算及分析(可另附纸) Cr6+(mg/L)=m/V 式中 m—从标准去线上查得的Cr6+含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溶度的实验步骤

用紫外分光度计测定溶液的浓度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罗丹明B,蒸馏水,紫外分光度计,10ml比色皿(2个),250ml容量瓶,烧杯,移液管,比色管(若干) 二、实验步骤 ①用称量纸称取0.0025g的罗丹明B,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贴上标签待用(此时的溶液的溶度为10mg/L)。 ②取5支25ml的比色管,用量液管分别加入1.00,2.00,3.00,4.00, 5.00ml的已配好的罗丹明B溶液。然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10ml, 此时的比色管中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2,3,4,5mg/L。 ③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30分钟,让机器稳定下来,然后以蒸 馏水作为参比溶液,加入比色皿中(适量),然后用吸水纸把比色皿表面的溶液吸干,放入五联池中,盖上盖,在电脑界面上点击,“基线”图标,进行消除基线,由于罗丹明B的最大吸收峰为554,故把波长扫描范围定在400~650nm。 ④消除基线后,取出盛参比溶液的比色皿,把未知浓度的溶液加入 比色皿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三、数据处理与matlab绘图 x=1:5; y=[0.242 0.507 0.788 1.044 1.254] p=polyfit(x,y,1);

xi=0:6; yi=polyval(p,xi); plot(x,y,'ob',xi,yi,'r') ylabel('吸光度值') xlabel('罗丹明B 的浓度(mg/L)') 01234 56-0.20 0.2 0.4 0.6 0.811.2 1.4 1.6 罗丹明B 的浓度(mg/L)吸光度值 实际值点拟合曲线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定值之差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测,平行测定值之差如不超过允许差取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有色溶液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有色溶液最大吸收波波长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实验技术; 3.了解掌握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 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法。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可做定性分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可做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原理:根据吸收曲线中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进行定性分析。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 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3.仪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 置。 三、仪器与试剂 日立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吸量管;乙醇;待测溶液;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预 热半小时。 2.在工作接口上选择测量项目为光谱扫描,设置扫描参数(起点:650nm,终 点:250nm,速度:中,间隔:1.0nm,单次扫描) 3.将两个均装有无水乙醇的1cm石英比色皿放入测量池中,进行基线扫描。 4.基线做好后,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操作:做Baseline→换样(换上待测样品置 于Sample池)→进入Analysis Method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定→Sample命名→Ready→Measure进行测量,寻找待测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再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水中六价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废水中铬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其原理基于: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再用本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原理和方法; 二.六价铬的测定 1.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 ②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2.试剂 (1)丙酮。 (2)(1+1)硫酸。 (3)(1+1)磷酸。 (4) 0.2%(m/V)氢氧化钠溶液。 (5)铬标准贮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的重铬酸钾(优级纯)0.2829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贮备液含0.100mg六价铬。 (6)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1.00μg六价铬。使用当天配制。 (7) 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14N4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3.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 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9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加入2mL显色剂溶液,摇匀。5~10min 后,于540nm波长处,用1cm或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并做空白校正。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量:取适量(含Cr6+少于50μg)无色透明或经预处理的水样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以下步骤同标准溶液测定。进行空白校正后根据所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Cr6+含量。 4.计算 Cr6+(mg·L-1)=m/V 式中: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Cr6+量,μg; V—水样的体积,mL; 第 1 页共1 页

硫酸盐的测定(EDTA滴定法)

本文由324ok3h4ew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硫酸盐的测定 (EDTA滴定法)(EDTA滴定法)滴定法 SL85—SL—1994 Determination of sulfate (EDTA titration method)) 水利部 1995/05/01 批准 1995/05/01 实施////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水中的硫酸盐。 1.2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硫酸根(SO42-)含量在 10~200mg/L范围的天然水。但经过稀释或浓缩,可以扩大适用范围。 1.3 干扰及消除凡影响镁离子测定的金属离子均干扰本法对硫酸盐的滴定。氰化物可以使锌、铅、钴的干扰减至最小;存在铝、钡、铅、锰等离子干扰时,需改用重量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 2 方法原理 先用过量的氯化钡将溶液中的硫酸盐沉淀完全。过量的钡在pH为 10 的氨缓冲介质中以铬黑T作指示剂,添加一定量的镁,用EDTA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液进行滴定。从加入钡、镁所消耗EDTA溶液的 量(用空白试验求得)减去沉淀硫酸盐后剩余钡、镁所耗EDTA的溶液量,即可得出消耗于硫酸盐的钡量,从而间接求出硫酸盐含量。水样中原有的钙、镁也同时消耗EDTA,在计算硫酸盐含量时,还应扣除由钙、镁所消耗的EDTA溶液的用量。 3 仪器 3.1 锥形瓶:250mL。 3.2 滴定管:25mL。 3.3 加热及过滤装置。 3.4 常用实验设备。 4 试剂 4.1 EDTA标准滴定溶液:C(Na2EDTA)≈0.010mol/L。称取 3.72g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少量水中,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标线。用下法以锌基准溶液(或碳酸钙基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精确称取 0.6538g高纯锌,溶于(1+1)盐酸溶液 6mL中,待其全部溶解后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即锌基准溶液C(Zn2 + )=0.0100mol/L。吸取此液 25.00 mL置锥形瓶中,加 775mL水 及 10mL氨缓冲溶液(4.2),放约 20mg铬黑T指示剂,摇匀后,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淡紫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用量,用下式计算其浓度:式中:C1———EDTA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V1———ED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C2———锌基准溶液浓度,mol/L;V2———锌基准溶液体积,mL。 4.2 氨缓冲溶液:称取 20g氯化铵溶于 500mL水中, 100mL浓氨水加(ρ=0.9g/mL),用水稀释至 1000mL。 4.3 铬黑T指示剂:称取 0.5g铬黑T,烘干,加 100g(105±5℃)干燥过 2h的固体氯化钠研磨均匀后贮于棕色瓶中。 4.4 钡镁混合溶液:称取 3.05g氯化钡(BaCl2·2H2O)和 2.54g氯化镁(MgCl2·6H2O)溶于 100mL水中,移入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5 盐酸溶液:1+1。 4.6 氯化钡溶液:10%(m/V)。称取 10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5 步骤

紫外分光光度计——蛋白质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3.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实验原理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紫外光:10-400 nm 可见光:400-780 nm(可被人们的眼睛所感觉) 特点:带光谱、分子光谱 应用:定性分析 最大吸收波长; 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a.定性分析原理: 吸收曲线:吸收峰的数目、位置、相对强度以及吸收峰的形状 b.定量分析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 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曲线法即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c. 仪器组成部件: 各种类型的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如下图所示,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 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记录装置。 2.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原理: (1)蛋白质可作定量分析的原因: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所以蛋白质溶液在275--280nm具有一个吸收紫外吸收高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蛋白质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服从朗伯-比耳定律,因此可作定量分析。该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范围为0.1—1.0mg/mL。 (2)此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差一点的原因:由于不同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不同,所处的微环境也不同,所以不同蛋白质溶液在280nm的光吸收职也不同。据初步统计,浓度为1.0 mg/mL的1800种蛋白质及蛋白质亚基在280nm的吸光度在0.3—3.0之间,平均值为1.25+/-0.51。所以此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差一点。 (3)有嘌呤、嘧啶等核酸类干扰时的经验公式: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核酸类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在280nm处来测量蛋白质含量时,会有较大的干扰。核酸在260nm处的光吸收比280nm更强,但蛋白质却恰恰相反,因此可利用280nm及260nm的吸收差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蛋白质浓度(mg/mL)=1.45A280-0.74A260 (A280和A260分别为蛋白质溶液在280nm和260nm处测得的吸光度值) 还可以通过下述经验公式直接计算出溶液中的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浓度(mg/mL)=F* A280*D*1/d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测方法

硫酸根离子精确检 测方法

2.重量法 2.1.原理概要 样品溶液调至弱酸性,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重,计算硫酸根含量。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主要试剂 氯化钡:0.02mol/L溶液; 配制:称取2.40g氯化钡,溶于500mL水中,室温放置24h,使用前过滤; 盐酸:2mol/L溶液; 甲基红:0.2%溶液。 2.2.2.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过程简述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见附录A(补充件)〕,置于400mL烧杯中,加水至150mL,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2mol/L盐酸至溶液恰呈红色,加热至近沸,迅速加入40mL(硫酸根含量> 2.5%时加入60mL)0.02mol/L氯化钡热溶液,剧烈搅拌2min,冷却至室温,再加少许氯化钡溶液检查沉淀是否完全,用预先在120℃烘至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抽滤,先将上层清液倾入坩埚内,用水将杯内沉淀洗涤数次,然后将杯内沉淀全部移入坩埚内,继续用水洗涤沉淀数次,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硝酸介质中硝酸银

检验)。以少量水冲洗坩埚外壁后,置电烘箱内于120±2℃烘1h 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烘30min,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0002g视为恒重。 2.4.结果计算 硫酸根含量按式(1)计算。 硫酸根(%)=(G1-G2)×0.4116 ×100 (1) W 式中:G1——玻璃坩埚加硫酸钡质量,g; G2——玻璃坩埚质量,g; W——所取样品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为硫酸根的系数。 2.5.允许差 允许差见表1。 表 1 硫酸根,%允许差,% <0.50 0.03 0.50~<1.50 0.04 1.50~3.50 0.05 2.6.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常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6种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 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氨。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酸液中,根据此酸液被中和的程度可计算得样品之氮含量。若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2co2+3so2+4h2o+nh3 (1) 2nh3+h2so4——(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应(1)、(2)在凯氏瓶内完成,反应(3)在凯氏蒸馏装置中进行。 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作催化剂,k2so4以提高溶液的沸点。收集氨可用硼酸溶液,滴定则用强酸。实验和计算方法这里从略。 计算所得结果为样品总氮量,如欲求得样品中蛋白含量,应将总氮量减去非蛋白 氮即得。如欲进一步求得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即用样品中蛋白氮乘以6.25即得。 二、双缩脲法(biuret法)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nh3conhconh3)是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过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范围为1-10mg蛋白质。干扰这一测定的物质主要有: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等。 此法的优点是较快速,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以及干扰物质少。主要的缺点是灵敏度差。因此双缩脲法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二)试剂与器材 1. 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用标准的结晶牛血清清蛋白(bsa)或标准酪蛋白,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可用bsa浓度1mg/ml的a280为0.66来校正

挥发酚的测定国标法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警告:乙醚为低沸点、易燃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使用时周围应无明火,并在通 风柜操作,室温较高时,样品和乙醚宜先置冰水浴中降温后,再尽快进行萃取操作;三氯甲烷为具麻醉作用和刺激性的有机溶剂,吸入蒸气有害,操作时应配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处使用。 1 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挥发酚的4-氨基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宜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003 mg/L,测定下限 为0.001 mg/L,测定上限为0.04 mg/L。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0.04 mg/L,测定上限为2.50 mg/L。 对于浓度高于标准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定义挥发酚volatile phenolic compounds 随水蒸汽蒸馏出并能和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结 果以苯酚计。 方法1 萃取分光光度法 4 方法原理 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的 挥发速度是随馏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馏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 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三氯甲烷萃取后,在4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 干扰及消除 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和苯胺类干扰酚的测定。 5.1 氧化剂(如游离氯)的消除 样品滴于淀粉-碘化钾试纸(6.23)上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可加入过量的硫酸 亚铁(6.2)去除。 5.2 硫化物的消除 当样品中有黑色沉淀时,可取一滴样品放在乙酸铅试纸(6.24)上,若试纸变黑色,说 明有硫化物存在。此时样品继续加磷酸酸化,置通风柜进行搅拌曝气,直至生成的硫化氢完全逸出。 5.3 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消除 可分取适量样品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6.11)使呈酸性,分次加入50 mL、30 mL、30 mL乙醚(6.5)以萃取酚,合并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分次加入4 mL、3 mL、3 mL氢氧 化钠溶液(6.12)进行反萃取,使酚类转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合并碱萃取液,移入烧杯中,置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余乙醚,然后用水(6.1)将碱萃取液稀释到原分取样品的体积。同时应以水(6.1)作空白试验。 5.4 油类的消除

实验5水中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精)

实验五水中铬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废水中铬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其原理基于: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符合比尔定律。如果测定总铬,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水样中的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再用本法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和总铬的原理和方法;熟练应用分光光度计。 2.预习第二章第六节中测定铬的各种方法,比较其优点、缺点。 二.六价铬的测定 1.仪器 ①分光光度计、比色皿(1cm、3cm)。 ②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容量瓶等。 2.试剂 (1)丙酮。 (2)(1+1)硫酸。 (3)(1+1)磷酸。 (4) 0.2%(m/V)氢氧化钠溶液。 (5)氢氧化锌共沉淀剂:称取硫酸锌(ZnSO4·7H2O)8g,溶于100mL水中;称取氢氧化钠2.4g,溶于新煮沸冷却的120mL水中。将以上两溶液混合。 (6)4%(m/V)高锰酸钾溶液。 (7)铬标准贮备液:称取于120℃干燥2h的重铬酸钾(优级纯)0.2829g,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贮备液含0.100mg 六价铬。 (8)铬标准使用液:吸取5.00mL铬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每毫升标准使用液含1.00μg六价铬。使用当天配制。 (9)20%(m/V)尿素溶液。 (10)2%(m/V)亚硝酸钠溶液。 (11) 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称取二苯碳酰二肼(简称DPC,C13H14N4O)0.2g,溶于50mL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内,置于冰箱中保存。颜色变深后不能再用。 3.测定步骤 (1)水样预处理: ①对不含悬浮物、低色度的清洁地面水,可直接进行测定。 ②如果水样有色但不深,可进行色度校正。即另取一份水样,加入除显色剂以外的各种试剂,以2mL丙酮代替显色剂,用此溶液为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的参比溶液。 ③对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应加入氢氧化锌共沉淀剂并进行过滤处理。 ④水样中存在低价铁、亚硫酸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时,可将Cr6+还原为Cr3+,此时,调节水样pH值至8,加入显色剂溶液,放置5min后再酸化显色,并以同法做标准曲线。 (2)标准曲线的绘制:取9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加入2mL显色剂溶液,摇匀。5~10min

分光比浊法测定硫酸根离子

分光比浊法测定硫氰酸铵中硫酸根 摘要:通过实验,建立了在酸性介质中,吸收波长为410 nm、以聚乙烯醇(PVA)作稳定剂测定硫氰酸铵成品中硫酸根的分光比浊分析方法。试验考察了稳定剂的选择、稳定剂的PVA浓度、PVA存在下体系的稳定时间、盐酸加入量、硫氰酸根的影响等因素对该法的影响并进行优化。 由于硫氰酸铵成品中硫酸根含量极少,测定其含量不能用普通的重量法和滴定法,而传统的目视比浊法不能得到精确连续的数据,且带有个人主观性。根据目视比浊法的原理,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来测定硫氰酸铵成品中少量的硫酸根。本实验基于在酸性介质中,试样溶液中的硫酸盐与加入的钡离子形成细微的硫酸钡结晶,使水溶液混浊,其混浊程度和试样中硫酸盐含量呈正比关系这一原理,采用聚乙烯醇作稳定剂,用分光比浊法测定硫氰酸中硫酸盐,测试结果准确,且操作简便、快捷,可批量检测,尤其适合工厂或基层实验室的常规分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6B-80型COD快速测定仪; 硫酸盐标准溶液:称取0.1479g无水硫酸钠,溶于少量水中,并定容至1000ml,即为0.1mg/ml-1硫酸盐(SO42-)标准贮备溶液。 盐酸:(1+3)盐酸溶液; 无水乙醇(95%,分析纯); 氯化钡溶液:称取62.5g氯化钡 (AR),溶于二次蒸馏水,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稳定剂:称取20g醇(AR)放入烧杯,加入100 ml二次蒸馏水,置于电炉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到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待冷却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润洗烧杯3次,移入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1.2实验方法 称取20g试样(准确至0.0001g),置于干燥清洁的烧杯中,加水20ml,用玻璃棒搅拌5min,用滤纸过滤得澄清待测溶液。取3ml待测液于50ml比色管,加1ml盐酸,摇匀,加入3ml氯化钡和10ml PVA溶液,用水定容至50 ml,摇匀,静置20 min。在410 nm波长、1cm比色皿条件下,以硫酸根标准溶液空白为参比测定其吸光值。 1.3 实验原理 吸光比浊法的原理[2]:以Tyndall效应为基础,当溶液中的颗粒受到光照射后,发生散射作用。散射光强度(I)用reyleigh公式表示: I=KI0uV2/λ 4 (1) 式中:K为常数;I0为入射光强度;K为波长;u为单位体积的粒子数;V为单个粒子的体积。由上式可知,在吸光浊度法测定中,散射光强度I愈大,吸光度A愈高,且与单位体积的粒子数u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 1.仪器与测定条件:室温:____℃相对湿度:____% 分析天平编号:;水浴锅编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编号:;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西贝母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_______mg的溶液,即得。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______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3ml,浸润1小时。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40ml,置80℃水浴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适量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洗涤药渣2~3次,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三氯甲烷-甲醇(4:1)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ml、0.2ml、0.4ml、0.6ml、1.0ml,置25ml具塞试管中,分别补加三氯甲烷至10.0ml,精密加水5ml、再精密加0.05%溴甲酚绿缓冲液(取溴甲酚绿0.05g,用0.2mol/L氢氧化钠溶液6ml使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2ml,密塞,剧烈振摇,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放置30分钟。取三氯甲烷液,用干燥滤纸滤过,取续滤液,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5.测定法: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西贝母碱的重量,计算,即得。 6.结果与计算 6.1 标准曲线制备:

对照品批号 纯 度 S 对照品来源 干燥条件 对照品称重W 对(mg) 各浓度点稀释倍数f 对 溶液浓度C 对(ug/ml) 吸光度A 对 线性回归方程 A=( )C +/-( ) r =( ) 计算公式: W S C f ?= 对对对 C 对= 6.2 样品测定: 水分Q 取样量W 样(g ) 样品稀释倍数f 样 样品吸光度A 样 样品平均吸光度A 样 浓度C(ug/ml) 含量X (%) 平均含量X (%) 计算公式:() %100Q 110W f C X 6 ?-???= 样样 样 X 1= X 2= 7.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 27H 43NO 3)计,不得少于0.050%。 结果: 规定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环境空气—肼的测定—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53 环境空气肼的测定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 F-HZ-HJ-DQ-0153 环境空气—肼的测定—固体吸附—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以1L/min的流量,采集60L空气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012mg/m3。测定范围为0.00714~1.00mg/m3。 本方法受氯气、一甲基肼、偏二甲基肼的氧化产物干扰,空气中的氨、偏二甲基肼、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不干扰肼的测定。 2 原理 空气中微量的肼通过涂硫酸的固体吸附剂浓集,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肼,脱附后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连氮化合物。于460nm波长下测定,在25mL溶液中含0~11.25μg肼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6.5×104L/moL?cm。 3 试剂 3.1 硫酸:优级纯。 3.2 甲醇:优级纯。 3.3 乙醇:分析纯。 3.4 硫酸肼:分析纯。 3.5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析纯。 3.6 101白色担体:40~60目。 3.7 0.05mol/L硫酸:用分度吸管吸取7mL浓硫酸,缓慢加入盛有2500mL蒸馏水的试剂瓶中,摇匀。 3.8 6mol/L硫酸:缓慢注入33.3mL浓硫酸于50mL蒸馏水中,再用蒸馏水准确稀释至100mL,摇匀。 3.9 硫酸-甲醇溶液:在25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甲醇,缓慢注入硫酸(3.8)36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3.10 20g/L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称取10.0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盛有500mL乙醇的试剂瓶中,加硫酸(3.1)20mL,摇匀。室温下可保存二周。 4 仪器 4.1 具塞刻度管:25mL,10支。 4.2 分度吸管:5mL,2支;10mL,2支。 4.3 分光光度计。 4.4 大气采样器。 4.5 空盒气压表。 4.6 分样筛。 4.7 采样管:按图1加工。 1一不锈钢网;2一涂硫酸担体 图1 玻璃采样管 5 采样 选好采样点,安装好采样器,调整高度使其距地面1.5m左右。接上采样管,令管口向下,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物 1.仪器 1.1紫外分光光度计(UV-1801型);配石英比色皿(1cm)2个 1.2容量瓶(100mL):10个;容量瓶(250mL)1个 1.3吸量管(10mL、5mL):各1支 1.4移液管(20mL、25mL、50mL):各1支 2.试剂 2.1标准溶液(1mg/mL):维生素C、水杨酸、苯甲酸、山梨酸、邻二氮菲分别配成1mg/mL的标准溶液,作为储备液。 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其必为给出的五种物质之一) 3.实验操作 3.1比色皿配套性检查 石英比色皿装蒸馏水,以一只比色皿为参比,在测定波长下调节透射比为100%,测定其余比色皿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 3.2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将五种标准储备液均稀释成10ug/mL的试液(配制方法由选手自定)。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扫描五种溶液,绘制吸收曲线,根据所得到的吸收曲线对照标准谱图,确定被测物质的名称,并依据吸收曲线确定测定波长。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五种标准物质溶液的吸收曲线参考考考考附图附图附图附图。。。。 3.3未知物定量分析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测定波长处的吸光度,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3份,进行平行测定。 推荐方法 3.3.1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g/mL的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50.00mL,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此溶液的浓度为200ug/mL)。再分别准确移取1、2、4、6、8、10mL上述溶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浓度分别为2、4、8、12、16、20 ug/mL)。准确移取20.00mL维生素C未知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于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893—89) 一、目的和要求 1.1 掌握总磷的测定方法与原理。 1.2 了解水体中过量的磷对水环境的影响。 二、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本标准规定了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方法。 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取25mL水样,本标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上限为0.6mg/L。 在酸性条件下,砷、铬、硫干扰测定。 三、试剂 3.1 硫酸,密度为1.84g/mL。 3.2 硝酸,密度为1.4g/mL。 3.3 高氯酸,优级纯,密度为1.68g/mL。 3.4 硫酸(V/V),1+1。 3.5 硫酸,约0.5mol/L,将27mL硫酸(3.1)加入到973mL水中。 3.6 氢氧化钠溶液,1mol/L,将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3.7 氢氧化钠溶液,6mol/L,将240g氢氧化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3.8 过硫酸钾溶液,50g/L,将5g过硫酸钾(K 2S 2 O 8 )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9 抗坏血酸溶液,100g/L,将10g抗坏血酸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此溶液贮于棕色的试剂瓶中,在冷处可稳定几周,如不变色可长时间使用。 3.10 钼酸盐溶液:将13g钼酸铵[(NH 4) 6 MO 7 O 24 ·4H 2 O]溶于100mL水中,将0.35g酒石酸锑 钾[KSbC 4HO 7 ·0.5H 2 O]溶于100mL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分别把上述钼酸铵溶液、酒石酸梯钾 溶液徐徐加到300mL硫酸(3.4)中,混合均匀。此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冷处可保存三个月。 3.11 浊度—色度补偿液,混合二体积硫酸(3.4)和一体积抗坏血酸(3.9)。使用当天配制。 3.12 磷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197g于110℃干燥2h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 (KH 2PO 4 ),用水溶解后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大约800mL水,加5mL硫酸(3.4), 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50.0g μ磷。本溶液在玻璃瓶中可贮存至少六个月。 3.13 磷标准使用溶液,将10.00mL磷标准贮备溶液(3.12)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1.00mL此标准溶液含2.0g μ磷。使用当天配制。 3.14 酚酞溶液,10g/L,将0.5g酚酞溶于50mL95%的乙醇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