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第一讲民法导论

一、民法的内涵

(一)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概念的反思

1、民法的功能是否仅限于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所确立的权利难道仅仅在市民社会具有的意义吗<

2、将民法的调整对象限于平等主体,是一种过时的观念,其不能解释国际法的公法属性。如今,已经不再以主体之间是否平等作为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标准。

(三) 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注意:由于立法技术的安排,形式民法中有些内容可能不属于民法的范畴;而其他部门立法中也可能有实质民法的内容。

(四)民法内涵的演变:从市民法到市民社会的法

1、罗马法上的民法的内涵

民法在罗马法上是指罗马市民法,指适用于罗马市民的全部法律的总称,相对于万民法而言。

2、近现代民法的内涵

受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划分思想的影响以及法律部门划分的影响,近现代民法不再具有罗马法上民法的含义,而是专指关于市民社会的法。

二、民法的性质:私法

(一)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标准。

1、利益说(罗马法采用)

2、主体说

3、隶属说

目前比较有力的理论是新主体说,即法律关系中至少有一方是以主权者的身份参与。

应该讲,随着时间的迁延,哪些法属于公法,哪些法属于私法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有了前见,而且这些前见往往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识。

注意:关于实际法律生活中的公法与私法区分,与其说是理论的问题,毋宁说是一个传统和习惯的问题,而这种传统和习惯的形成往往是多重标准作用的结果。

(二)法国与德国对私法的不同理解。

法国法采取的是罗马法利益说的标准,因此其私法不仅包括民法,还包括刑法、诉讼法等(该学说尚需考证)。德国法采取的是主体说,因此,其私法仅指民法和商法。

(三)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意义。

在近现代,区分私法与公法的意义主要在技术方面而非价值方面。在私法领域以私法自治为原则,法不禁止即许可。在公法领域,对于公权力的行使以法定为原则,法不授权即禁止。在价值方面两者是统一的,都是强调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国家公权力的控制。

注意:不能将区分私法和公法的意义无限夸大。

(四)对民法即私法这一理念的反思

1、正确性的一面

A、民法确实为市民社会的生活关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法律规则。

B、强调民法即私法这一理念,有利于私法自治这一理念的贯彻;有利于预防公权力对私人生活不恰当的干预;有利于保障私权和公民的自由。

2、错误性的一面

A、民法确认的权利,不仅是市民社会生活关系的基石,也同样是国家权力运用规则的基石。因此,民法确立

的权力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个领域具有同等的价值。

B、对于民事权利受到私人的侵害,民法要提供保护,对于民事权利受到国家的侵害,民法也应提供保护。因

此,除个别国家因为历史原因外,如法国,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家赔偿法在性质上属于私法。

3、危险性的一面

人本来是社会性存在和私人性存在的统一体。但是,随着私法与公法的分道扬镳,人被人为的披上“自然人”和“公民”两种不同的外衣,在不同的领域生活。而将人作为统一体的思考逐渐地被淡忘,其后果就是理论上精心构建的法律制度泯灭了对人的利益的真实关怀。

A、民事权利不仅会受到私人的侵害,也同样会受到国家的侵害。将民法理解为私法,易导致国家赔偿法从民法的独立。鉴于国家自私的本性,脱离民法的国家赔偿法难以保证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我们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危险性。

B、公法规定的权利,尤其是宪法规定的权利,不仅会受到国家的侵犯,也同样有可能会受到私人的侵犯。如果认为民法仅仅是确认和保护民事权利私法,那么,当公民公法上的权利受到私人的侵害时,将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C、当公民公法上的权利受到公权力的侵犯时,往往也会发生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失。当把民法定性为私法后,那么,对于这样的损害,在法律上是很难得到救济的。

(五)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1、民商分立主义

特点:民法和商法各有自己独立的法典,是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仍然构成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代表国家:法国、德国等。

2、民商合一主义

特点:在民法典之外不再单独制定商法典,不承认商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关商事行为原则上与民事行为适用同样的法律,特殊事项通过单行法的方式解决。

代表国家和地区:瑞士、意大利、台湾等。

评价:民商分立还是民商合一主要是立法技术和方法问题,而非重大理论问题。采用民商分离的国家,在商法典之外也还有大量单行法;采用民商合一的国家,也不是完全不考虑商事活动的特殊性。因此,我国最关键的问题是在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时如何妥善的解决商事行为的特殊性问题,这一点我国现行的合同法上几乎没有作任何考虑。这不能不说是对民商合一的重大误读。

三、民法的演变

(一)形式上的演变

1、罗马法时期

罗马法上,法律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市民法和长官法(执法官法)长期并存。不存在一部系统的法典。从公元528年开始,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优士丁尼编纂了《民法大全》,包括四部分:《优帝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优帝新律》。

2、1804年法国民法典

该法典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典,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A、该法典在编纂体例上为罗马式或法学阶梯式。共分三编:第一编为人法;第二编为财产以及所有权的各种变更,第三编为取得财产的各种方式。

B、该法典将诉讼法的内容从民法中独立出来。从此,民事诉讼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与德国不同的是,民事诉讼法仍被作为私法对待。

3、德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在编纂体例上有了重大突破,被称为潘德克吞(Pandectae)式法典。该法典共分五编:总则、债权法、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该法典的最主要特点是:

B、抽象出民法总则

B、在财产法领域实现了物权法和债权法的完全分离。

(二)民法精神的演变

1、由抽象平等到具体平等。

2、由个人主义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3、由权利本位到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4、由物质主义向物质与精神并重。

四、民法的构造原理

1、近现代民法的构造以人格尊严、人格自由、人格平等为终极价值目标。

2、近现代民法的构造以私法自治和私权神圣为原则,以所有权自由、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为轴心。

3、近现代民法以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公序良俗、危险责任、交易安全等理念对私法自治和私权神圣原则进行合理的控制。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的种类

1、主体平等原则

2、私法自治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

(二)基本原则的作用

1、为民事立法提供指导方针。

2、为民事主体提供行为准则。

3、为司法解释提供法理依据。

4、为法律漏洞提供填补依据。

注意:就法律适用而言,如果法律关于待决事项已有明确的规定,不提倡法官直接用基本原则判案,即便法官不赞成相关的立法规定。

六、学习民法的方法

1、概念法学方法

民法是由一套比较完整的原理、原则、规则、概念组成的既成熟又相对开放的体系。这套体系具有一定的逻辑自足性。对这套原理、原则、规则和概念的准确掌握是学好民法的前提。

2、体系化方法

(1)要学会将具体的民法问题放在整体民法体系中去思考。

(2)要学会将民法与宪法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3)要学会将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3、利益衡量的方法

利益的冲突无所不在,法律的作用就是在利益的冲突中进行权利和义务的配置和实现损失的分配。这时法律往往需要在多重价值中进行权衡。利益衡量的思考方法是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

利益衡量方法演示——以损失分配为例。

(1)首先推定受害人应该承受不幸。

(2)看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过错情况,可以考虑将损害分配给有过错的一方。

(3)如果双方均无过错,看危险是由哪一方制造的,以及双方控制风险能力的强弱。

(4)如果危险不是加害人制造的,则看加害人是否从中获益。

(5)如果加害人没有过错,又不是风险的制造者,也没有从中受益,但完全让受害人承受损害又不妥当,则可以适用公平负担的原则。

4、多角色、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

学习和研究法律,往往易受法律条文固有的表述逻辑和学习者自我角色安排的影响而不能获得充分的信息。

A、要学会用不同的角色来思考问题,如立法者、法官、律师、法学研究者、普通民众等不同的角色。

B、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同一个法律条款,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信息。如对于一个法律条款,不妨先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出发点,对其进行理解,再以保护债务人利益为出发点、对其进行理解。

第二讲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内涵

人类社会生活关系中,受民法的调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当事人互相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主体

民法上得为民事权利主体者,称为“人”。此所谓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甚至也包括部分非法人组织。

2、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有时也简称为权利客体。不同的法律关系客体不同。

就物权等绝对权而言,客体的意义非常大,因为正是客体将不同的法律关系区别开来。

就债权法律关系而言,区分客体的价值并不大,反而徒增烦恼。因为通过债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内容即可直接将法律关系区分开来。借助于“给付” 这一既抽象又难懂的概念来界定债权的客体显得有些过于学究化。

3、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之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负担的义务,即具体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及原因

(一)民事权利变动类型

1、民事权利的发生

A、绝对发生

权利的绝对发生又称原始取得,指民事权利独立的、不依附于既存之其他权利而发生。

B、相对发生

又称继受取得,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发生的权利。

区分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意义:

对于原始取得,权利人取得的权利原则上是干净的权利,而继受取得,权利人原则上得继续承受原权利上的负担。

2、民事权利的消灭

A、绝对消灭

B、相对消灭

权利的相对消灭,权利的主体变更,权力的相对发生,通常是同一问题之由不同角度观察而已。但也有权利的相对消灭对应着权利的绝对发生的特殊情形,如权利的原始取得。

3、权利的变更

A、权利的主体变更

B、权利的内容变更

C、权利的效力变更

(二)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

1、法律事实的概念

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事实。

2、法律事实的类型

(1)自然事实

指除人的行为之外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一切客观情况。包括状态和事件。

A、状态,指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

B、事件,指某种客观情况的发生。

(2)、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根据意思表示是否为行为的构成要件,行为可分为表示行为和事实行为。

表示行为又可分为法律行为(我国民法称之为民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

区分表示行为与事实行为的意义在于事实行为不适用意思表示的规定,也不适用行为能力的规定。

四、民事权利

(一)权利的内涵

权利,指得享受特定利益之法律上之力。因此,权利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特定利益之享有;法律所赋予权利人之特别力量,尤其是自由支配之力。

(二)权利的本质

1、关于权利本质的学说

A、意思说。此说认为权利之本质为意思之自由,或意思之支配。即权利为个人意思所能自由活动或所能自由支配的范围。

评价:此种学说将权利与主体的意思连接起来,有利于伸张个人自治和预防公权力对私人生活的干预。但在解释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人格权等领域易造诟病。

B、利益说,该说认为权利的本质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凡以法律归属于个人的利益,无论精神的或物质的,即为权利。

评价:该说致力于克服意思说的缺陷,割断了权利与权利人意思之间的联系,突出了权利的利益这方面。优点是:有利于扩充权利的范围,如人格权;有利于禁止权利滥用这一理论的发展。缺点:对权利的范围界定过宽,无法有效区别权利和一般利益。

C、法力说。依此说,权利总是由特定利益和法律之力两个要素构成。所谓法律之力,是由法律所赋予的一

种力量,凭借此种力量,既可以支配标的物,也可以支配他人。

评价:该说吸收了利益说的优点,又克服了利益说的缺点,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学说。

2、对权利本质的认识

A、权利无本质,对权利的理解取决于时代的需要。

B、对权利的任何一种理解,都有其合理的部分,不能轻易的否定之。

C、由于权利是民法的核心概念,对权利的不同理解会影响民法典的构造。尤其涉及人格权在民法中地位。(三)民事权利的分类

1、实质性权利与技术性权利

(1)实质性的权利(了解)

指以实质的生活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继承权、人格权、亲属权等。

(2)技术性的权利(重点、难点)

指通常作为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具有技术手段的性质的权利。与实质性的权利不同,此种权利本身不注重利益问题,而是强调一种“力量”,一种支配或者决定他人命运的力量,如果可以的话,不妨称其为“权力”。技术性的权利包括:

?请求权(重点、难点)

A、概念

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的行为(作为及不作为)的权利。

B、请求权与请求权的基础性权利

请求权不能独立存在,当然也不能独立转让,请求权以一定的基础性权利的存在为前提。因此我们习惯的“请求权让与”其实是错误的表述。

物上请求权的性质:

在物权受到妨害的情形下,物权是产生债权的基础,而债权才是请求权的真正基础。因此,物上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性质上仍属于债权的作用力。

C、请求权基础与请求权的基础性权利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请求权基础是指支持某项特定请求权之法律规范。

D、请求权与诉权

请求权是私权,诉权是公权。请求权并非诉权的前提,但却是胜诉的前提(除非误判)。

?抗辩权(重点)

权利人用以对抗他人请求权之权利。

B、永久的抗辩和一时的抗辩

C、抗辩权和普通的抗辩(难点)

区分抗辩权和普通抗辩的意义在于:在诉讼的过程中,抗辩权只有当事人可以行使,如果当事人没有行使,法官不能主动行使;而普通的抗辩,即便当事人自己没有提出,法院在查明事实之后,也应当依职权主动适用。

?形成权(重点)

A、概念

权利人依自己的单方行为,使自己与他人或他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

B、形成权的行使方式及限制

形成权有两种不同的行使方式:一种是直接向对方行使;一种是通过法院行使。通过法院来行使的形成权被部分学者称为形成诉权。严格讲,这种表述不准确,形成诉权并非诉权,它仍属于形成权。

形成权的行使原则上不得附条件与期限,但是如果此种附款对相对人有利的除外。

C、形成权的实质化

形成权虽然主要是一种技术性的权利,但在现代商业社会,形成权有实质化的趋势。形成权在商业上的利用有两种典型的例子:一是期权交易;一是先卖权设定。此种趋势值得关注。

2、财产权与非财产权(难点)

以权利的内容是否具有财产属性,可以将实质性的权利再细分为财产权与非财产权。

?物权是典型的财产权;大部分债权具有财产属性,是财产权,但也有些债权不具有财产的性质,属于非财产权(债权是财产权的说法并不准确);知识产权中的有些权利属于财产权,有些属于非财产权;继承权是财产权;人格权是非财产权;亲属权主要是非财产权;股权主要是财产权。

3、身份权与非身份权(难点)

以权利的享有是否以一定的身份为前提,可以将实质性的权利分为身份权与非身份权。物权、债权等权利属于非身份权;继承权、亲属权属于身份权;知识产权重的部分权利属于身份权,部分属于非身份权;人格权也可以理解为

?传统民法理论习惯于将民事权利分为财产权与人身权,其中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因此,在传统民法理论上,财产权与身份权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但是,此种分类导致部分权利的归类困难,比较突出的就是继承权。继承权究竟是财产权还是身份权,按照传统的民法理论是讲不清楚的,究其根源则在于传统民法权利分类方法存在问题

?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区分并非基于同一分类标准,因而,财产权与人身权自然也就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他们是一种相互交叉的关系。与财产权对应的并非人身权,而是非财产权;同样,与身份权对应的并非财产权,而是非身份权。正因如此,笼统地讲继承权是财产权还是身份权是不对的。对于继承权,从权利的内容看,属于财产权;从权利的享有是否以一定的身份为前提看,则为身份权。

4、绝对权与相对权

对于实质性的权利,可以以效力所及的范围为标准,分为绝对权与相对权。绝对权是指得对一切人主张的权利,如物权、人格权、知识产权等。相对权指仅可对特定人主张的权利。如债权、亲属权等。

但需特别注意:说相对权仅可对特定的人为主张,是仅就其积极方面而言,就其消极方面言,也有一定的对世效力。相对权所确立的既有利益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债权、亲属权等就具有被第三人侵害的可能性:

?第三人侵害债权

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比较严格:一是债权不具有社会公开性;二是自由竞争的需要。但是,如果第三人突破了自由竞争的伦理底线而加损害于债权人,则需要承担责任。传统民法多以“故意以违背善良风俗的方式加损害于债权人”为责任要件,似乎过严。

?侵害亲属权

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侵害亲属权的责任要件通常要比侵害债权的责任要件宽松得多:一是亲属权的存在是我们正常可以预见到的;二是亲属权具有很强的社会伦理性,需要社会的普遍尊重。但是,在“第三者插足”的情形,要不要惩罚第三者是一个法律难题,这涉及到对婚姻的保护程度和对人情感自由的尊重程度。对婚姻的过度保护可能会使得婚姻成为枷锁,进而会摧毁婚姻本身。

第三讲:权利主体(一)——人

一、人的权利能力

1、权利能力的概念

指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2、人的权利能力的特征

A、平等性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当然,平等并不意味着所有自然人实际享有的权利完全一样。关于平等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平等是法律上的平等,不是事实上的平等;二是平等不意味雷同,不是简单的追求同一,而是反对不正当的歧视。

B、强行性

法律关于权利能力的规定是强行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依自由意思予以排除或者变更,也不得抛弃。

C、不可剥夺性

民事权利能力不可剥夺,即使受刑事处分,自然人的一般民事权利能力仍不受影响。当然,其具体权利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不可剥夺性与死刑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如何处理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

3、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和终止(难点)

A、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之所以将民事权利能力的始点定于出生而不是受胎,恐怕是因为法律确定性的需要。也是法技术的安排,但这样一来胎儿的法律地位变成为一个法律问题。

应该说,立法将人的权利能力定于出生,并没有要剥夺胎儿利益的旨意。但如何保护胎儿的利益,在法理的阐述上和立法的体例上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各有利弊。胎儿的问题由于胎儿本身命运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复杂。

胎儿的问题,不仅涉及胎儿本身,也涉及其他人的利益,还涉及社会观念对胎儿利益认可的程度。因此,

法律需要在各方之间进行妥善的利益平衡。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恐怕也不只是一个民法问题,更需要从诉讼法的角度去做合理的安排。

?我国民法对胎儿利益的保护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却没有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特别规定,据此,学界普遍认为我国民法(继承除外)不保护胎儿的利益。

?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更恰当的理解应是:民法通则规定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只是忽略了对胎儿利益的考虑,并非要否定胎儿的利益,因而是个法律漏洞,应允许司法对此漏洞进行填补。

B、民事权利能力终于死亡。

对于自然死亡而言,死亡的时间点是个很大的问题。有脑死亡和心死亡之争。应该说,作为立法,将如此重要的问题交由医学专家来决定是不合适的,因此,作为原则,立法应选择一个大众化的标准作为死亡的时间。

但考虑到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器官移植,立法上也可以有某种特殊的安排,在尽可能确保安全和无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在将心死亡作为原则的前提下,导入脑死亡的标准。

二、民事行为能力

1、概念

民事主体据以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2、人的行为能力的类型

A、完全行为能力

条件:年满18周岁以上且精神正常;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

条件:年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无行为能力

条件: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3、行为能力制度的目的(难点)

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成若干等级,对于完全行为能力人来说,意味着真正实现人格的独立,当然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对于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来说,主要是着眼于保护他们,而不是相反。

4、评价

A、我国民法关于行为能力的分类,采用德国、台湾等地的做法,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种类型。但是与他们不同的是,我国将无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定的太高,导致法律与实践的脱节。其实,最好能放弃三分法的立法,改采两分法的立法,即将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完全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以便法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B、对于行为能力的影响因素,我国只考虑了年龄和精神状态两个因素。国外有禁治产宣告制度。值得借鉴。

三、监护

1、本质

监护的本质是职责。在国家经济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监护主要是作为一种私法上的职责对待的。随着国家的发展,将很有可能将监护作为一种公职来对待。

2、目的

监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

3、监护人

(1)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重点)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没有父母或父母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担任:

A、祖父母、外祖父母

B、成年兄、姐

C、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须自愿,且须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同意或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同意)

D、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同意、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

(2)精神病人的监护人(重点)

A、配偶

B、父母

C、成年子女

若C、B能交换一下似乎更好。

D、其他近亲属

注意与未成年人的区别

E、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须自愿,且须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同意或其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F、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精神病人所在单位同意、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

4、监护争议的解决方式

A、协商原则

B、指定监护

C、裁决监护

5、监护制度的完善

A、立法上应明确承认遗嘱监护的效力。

B、将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精神病人所在单位作为监护人是不合适的,也不应该行使指定权。

C、在单位做监护人时,立法应明确规定民政部门是监护人,同时,应允许民政部门委托居委会、村委会做监护人。

D、监护启动机制不完善。

E、在发生监护人争议时,应规定临时监护人制度。

F、应加强行政监管,要建立监护人定期报告的制度。

6、监护理论的完善

A、监护权概念是否成立。从本质上讲,监护是职责,不是权利。但作为职责,监护人履行职责时,法律需要赋予其必要的履行职责的手段,如对未成年人必要的管教,此似宜作为权力来理解。

B、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监护人是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但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应允许其他人作为法定代理人。

C、对于被监护人所实施的侵权行为,监护人的责任承担问题。此问题非常复杂,须认真研究,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过于简单和模糊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1、目的

宣告失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失踪人的利益,为其设定财产代管人。

2、条件

a)下落不明满两年

b)下落不明指离开最后居住地后没有音讯的状况。

c)两年期限从音讯消失之次日起算。战争期间消失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

注意:期间起算的当天不计入。

3、程序(难点)

关于宣告失踪的程序,应以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为准。

A、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利害关系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与其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自然人和法人。

当然,是否以限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准尚值得探讨。

B、管辖法院

失踪人住所地基层法院

C、公告

期限3个月

D、应申请人申请,法院清理失踪人财产,指定临时代管人。

E、裁判

根据是否失踪的事实,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或驳回申请的判决(判决,非裁定)。如果判决宣告失踪,同时指定财产代管人(依职权,非依申请)。

5、代管人

A、代管人范围

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都可以。代管有争议的,没有前述的人,或无能力代管的,法院也可指定其他人代管。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失踪的,其监护人为代管人。

B、代管人可以作原告、被告。

C、代管人争议

?指定原则: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

?代管人可以申请变更代管人,按特别程序审理。

?其他利害关系人也可申请变更代管人,按普通程序审理。

?代管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代管人承担民事责任。

(二)宣告死亡

1、目的

与宣告失踪相反,宣告死亡的目的不是保护失踪人,而是保护利害关系人。对宣告死亡制度似乎不应仅从私法的角度理解,宣告死亡制度,由也利于公共管理秩序,如人口管理、税收管理等。

2、条件(重点)

通常情形失踪的,下落不明满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其

不可能生还的。

注意:民事诉讼法第167条对民法通则的修改。

第一种情况,从从音讯消失之次日起算,战争期间消失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第二种情况,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

3、程序

A、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及申请顺序:

配偶;

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人。

同一顺序中,有人申请宣告失踪,有人申请宣告死亡的,宣告死亡。

撤销死亡宣告不受顺序的限制。

评价:如果完全按法律规定的顺序,或者彻底否定顺序,在实践中恐都有不妥。可否考虑将配偶、父母、子女列为同一顺序。

B、管辖法院

失踪人住所地基层法院

C、公告

普通失踪及因意外事故失踪的,期限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其不可能生还的,期限为3个月。

4、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关系

A、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阶段。

B、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人主张宣告失踪,有人主张宣告死亡的,应宣告死亡。

C、已经宣告失踪的,不影响重新宣告死亡,但仍应公告。

5、效果

A、死亡形式国外立法例有视为死亡和推定死亡两种,我国法律对于死亡的形式没有明确规定,从司法解释条文的表述看,(司法解释第36、37条)似乎是视为死亡。

B、死亡日期根据司法解释,死亡宣告判决宣告之日为死亡日期。但该规定不太合理。因其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C、效力范围在我国死亡宣告的效力范围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在财产方面,发生继承;在夫妻关系方面,夫妻关系终止。

D、如果被宣告死亡人实际上还活着,其所实施的民事行为不因其被宣告死亡而受影响。对此,立法的表述不准确(见民法通则第24条第2款)

6、死亡宣告的撤销

A、撤销申请人

本人或利害关系人。撤销申请人没有顺序的限制。

B、撤销后果

第一,在财产方面,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要求继承人返还原物,原物不在的,应适当补偿。

?但该返还财产是基于物权还是基于债权法律规定不明确,对此取决于撤销是否具有溯及力,前者对再出现人有利,后者对利害关系人及交易安全有利。

?此时,有善意取得制度之适用。

第二、婚姻方面,如果配偶没有再婚,夫妻关系从死亡宣告撤销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有死亡的,不自行恢复。

第三、收养方面,如果子女被他人收养的,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无效。

C、被宣告死亡人的重新出现后,死亡宣告撤销前被宣告死亡人利益的保护。

此时法律的保护方式与宣告死亡的效力有关:如果是视为死亡,则需用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等原则来保护;如果是推定死亡,则被宣告死亡人的重新出现自然就推翻了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

7、被宣告死亡与自然死亡时间不一致。

A、现行法律规定

民法总论期末练习题(试题附答案)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C) A 指导功能 B 补充功能 C 惩罚功能 D 约束功能 2、下列现象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D) A 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 B 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济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济业务 C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适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 D 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有限的订立合同的权利 3、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一栋大楼即将建设,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一心想得到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D) A 自愿原则 B 等价有偿原则 C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4、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B ) A 家庭暴力 B 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 C 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 D 串通投标的行为 5、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A ) A 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 B 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律效果 C 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 D 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 6、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B )

A 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 B 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 C 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 D 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 7、孙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商业门面房,李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当孙某得知即将兴建的平安大道将从自己的房屋位置通过,就将该房转让给李某。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下列民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A) A 诚实信用原则 B 等价有偿原则 C 公序良俗原则 D 自愿原则 8、甲知其新房屋南面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德尔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D) A 平等原则 B 自愿原则 C 公平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二、多选题 1、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当事人( AC) A 地位平等 B 意思自由 C 平等协商 D 等价有偿 2、具体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民法制度有(ABCD ) A 先契约义务 B 后契约义务 C 缔约过失责任 D 合同履行 3、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有( ABCD) A 欺诈行为 B 赌博 C 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抵押的合同 D 以继续通奸作为房屋赠与的附条件合同 三、判断题1、对 2、错 3、对 1、先契约义务体现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2、射幸行为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3、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一、选择题

民法总论复习重点

民法总论复习重点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形式民法:以民法命名的成文法典(民法典) 实质民法:除民法典外,还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规范以及民事判例法和民事习惯法 图1-1民事权利体系 (五)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和存在的形式 我国民法的渊源: 1、制定法 2、有权解释 3、习惯法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 表示行为:凡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或一定精神内容的表达为要素的行为。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发表其自由形成的私法效果目的的行为

事实行为:又称非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无关心理状态的行为,行为的结果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直接由法律规定,与行为人的意志无关,即行为结果具有法定性。 四、自然人 (五)、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保护失踪人): 概念: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限的人宣告为失踪人的制度 条件: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1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2、宣告死亡(保护利害人) 概念: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最后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结束其生前居住地的权利能力) 条件:(1)自然人离开最后居住地之次日起,杳无音讯达4年的,利害关系人即可对其申请宣告死亡,包括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情形(2)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之日起满2年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对其申请宣告死亡(3)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后,须发出公告,公告期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公告期为3个月 撤销:被撤销死亡宣告的自然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配偶与他人再婚的,新的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配偶没有再婚的,原婚姻关系从撤销之日起自行恢复。子女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恢复,但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其收养关系不得单方解除。 五、法人(有限责任) 概念:具有民事法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七、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p110 支配权:又称管领权,是权利人依据自己的意志即可对标的物进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请求权: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 分为独立请求权(债权、抚养请求权)和非独立请求权(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停止侵害请求权、排除妨碍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等) 注:受诉讼时效限制:2年 抗辩权: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对请求权人的权利请求提出异议或予以回绝的权利,又称异议权 形成权:仅依权利人一方的意志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追认权、同意权、确定权、抵消权、撤销权、解除权、终止权) 注:受除斥期限的限制(1年) 绝对权:绝对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又称对世权 相对权: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特定,又称对人权 八、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物的分类:(1)特定物与种类物:特定物是指具有独立特征,或被权利人指定而特定化,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种类物是指具有共同的物理属性,能以品种、质量、规格或度量衡确定的物。(2)主物和从物:主物是指两种以上物相互配合,按一定的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时,无须依赖他物而能独立存在并起主要作用的物。从物指配合主物的使用而起辅助作用的 1包括宣告注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民事权利能力 [P65] 所谓民事权利能力,指据以充当民事主体,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又称法人格,或人格。 [魏振瀛《民法》]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2.民事行为能力 [P66] 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魏振瀛《民法》]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支配权 [P73] 指权利人得直接支配其标的,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 4.请求权 [P73] 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 5.宣告失踪 [P109] 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魏振瀛《民法》]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6.宣告死亡 [P111] 指依照法定程序,推定失踪人为“已死亡”,使之产生与事实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 [魏振瀛《民法》]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7.法人 [P116] 所谓法人,指由法律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合组织和财合组织。 [民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8.不动产 [P151] 所谓不动产,指依自然性质或者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物,包括土地及其定着物。 [魏振瀛《民法》]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用途或价值的物,不动产主要指土地及土地上的定着物。 9.民事法律行为 [P159] 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指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之一种法律事实。 [民通54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10.无效的民事行为 [P195] 无效的民事行为,指因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的、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魏振瀛《民法》]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1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P197] 所谓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指民事主体形式撤销权消灭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区别于完全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民法总论期末考模拟试题(体验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合伙合同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要求入伙,关于法律是否允许的问题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答案:C A.依合伙合同的约定决定是否允许 B.不允许。因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间的信任关系而存在 C.合伙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处理,无约定的,须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D.合同有约定的依约定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 2.下列行为中,哪项属于默示的民事法律行为?答案A A.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付租金,出租人继续收取租金 B.代理期限届满后,委托人没有继续委托,而代理人仍然进行代理行为 C.甲向乙提出书面要约,双方在此之前未有联系。甲在要约中明确提出,若局不在1个月内提出反对意见,视为同意,1个月后,乙沉默 D.甲向其妻子乙提出离婚,乙沉默,后甲以乙的此行为要求法院判决离婚 解析: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3.下列情形中,哪一项的诉讼时效为1年?答案:A A.某甲买了1台电热水器,使用中因电热水器漏电而受伤 B.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某乙违约 C.某甲借给革乙1万元,某乙到期不还欠款 D.某甲在某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某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天后某乙将西服卖掉 解析: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适合A的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宣告死亡与宣告失踪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哪些?答案:AD A.宣告死亡的效果在于终止下落不明人以其原住所地为中心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宣告失踪仅在于为完全行为能力失踪人设立财产代管人 B.宣告死亡的法定下落不明期间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为1年;宣告失踪的法定失踪期间一律为2年 C.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2年,而宣告失踪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 D.宣告死亡被撤销,发生返还财产,恢复婚姻关系等效果;宣告失踪撤销则没有这种效果 解析:宣告死亡须下落不明满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宣告死亡的公告期间为1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公告期为3个月。 2.下列哪些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答案:ABD A.甲乙两公司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如果3个月后甲公司有空闲的建筑施工设备,则租给乙公司两台,租期4个月 B.甲立下遗嘱:如果自己的儿子在2年之内犯罪,则将自己的遗产遗赠给朋友乙C.丙立下遗嘱:如果自己的儿子不故意杀害自己,就将遗产留给他 D. A矿场与B公司的约定如果矿山开采不发生重大事故,则矿石买卖合同生效 解析:法律中明确规定对某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予以限制的属于法定条件,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法律规定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被剥夺继承,否则应按法定继承进行继承。 3.期待权包括下列哪些权利?答案:BCD A.已具备全部要件,从而被当事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B.以附停止条件和附始期法律行为所设定的权利 C.由既存债权产生的将来债权 D.继承开始前的继承权 解析:已具备了权利能力和法律行为的全部要件,但当事人尚未实际享有权利,当事人实际享有权利有待于某种条件的成就或期限的到来。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

民法总论案例分析 1.甲、乙、丙均为经营长途客运业的专业户,三人商定合伙经营跑运输,每 人出资10万元入伙,同时甲提出其业务经理丁善于管理,可以由丁以其管理才能入伙,不须交纳出资,乙、丙表示同意。四人一致同意由丁作为日常业务负责人。后甲因其他事项提出退伙,并放弃其在合伙中的份额,乙丙丁三人表示同意。三天后,丁在运输过程中撞伤他人,需支付赔偿费50万元,为此引起纠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以其管理才能入伙是否有效?(5分) (2)甲放弃的份额应如何处理?(5分) (3)赔偿费50万元应如何承担?(5分) 2.2008年元月,甲、乙、丙共同设立一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以现金 人民币5万元出资,乙以房屋作价人民币8万元出资,丙以劳务作价人民币4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2008年6月向银行贷款人民币5万元,期限为1年。2008年8月,甲提出退伙,鉴于当时合伙企业盈利,乙、丙表示同意。同月,甲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2008年9月,丁入伙。丁入伙后,因经营环境变化,企业严重亏损。2009年5月,乙、丙、丁决定解散合伙企业,并将合伙企业现有财产价值人民币3万元予以分配,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2009年6月,银行贷款到期后,银行找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企业已经解散,遂向甲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甲称自己早已退伙,不负责清偿债务。银行向丁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丁称该笔贷款是在自己入伙前发生的,不负责清偿。银行向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乙表示只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银行向丙要求偿还全部贷款,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不承担偿还贷款义务。 根据以上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各自的主张能否成立?分别分析并说明理由。(5分)(2)合伙企业所欠银行贷款应如何清偿?(5分) (3)在银行贷款清偿后,甲、乙、丙、丁内部之间应如何分担清偿?(5分) 3. 2000年,刘某的妻子急病住院急需用钱,刘某打算卖掉老家的三间平房。刘某委托老家的张某帮忙卖房,张某同意。高某知道后,找到张某,表示要买这三间平房,并表示要给张某500元的好处费,让张某以低价卖给自己。张某答应高某的要求,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把这三间房卖给高某,高某给张某500元的好处费。张某把卖房的事告诉刘某,由于刘某不知道老家的房价,同意张某把房卖给高某。高某把三间平房拆除后进行了翻新。2001年,刘某回老家,邻居告诉刘某张某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把这三间房卖给高某并收取好处费一事。刘某找到张某,表示房子卖了并已经翻新,不再要回,但要求张某赔偿自己的损失。张某

民法总论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民法总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湖商场采购员李某在上海参加会议时,见街上流行蝙蝠衫,便以西湖商场的名义与上海某服装公司签订了购蝙蝠衫一千件的合同。事后商场表扬了李某并向该服装公司付款。西湖商场对李某的追认属民事权利的( d )A、请求权B、支配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 2、在对外关系上,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全体合伙人债务承担( c ) A、有限责任 B、无限责任 C、无限连带责任 D、按份责任 3、8岁的小刚的父母离异,协议小刚随父亲生活,后其父母各自再婚,小刚在奶奶家居住,由奶奶照看,此时小刚的法定监护人是( a ) A、其生父 B、其生母 C、其奶奶 D、其生父生母 4、下列权利中属于相对权的是:( d ) A、人身权 B、知识产权 C、所有权 D、债权 5、甲委托乙代签合同,乙因病征得甲同意后又委托了丁代签合同,则甲、丁是(c ) A、共同代理 B、单独代理 C、再代理 D、法定代理 6、下列各物属于集合物的有(a)A、一群羊B、一栋房子C、一套音响组合 D、一辆汽车 7、下列行为可适用代理的是(a )。 A、某歌星的演出 B、某画家允诺为某学校作画一幅 C、办理结婚登记 D、办理房产登记 8、诉讼时效是由:(a ) A、法律直接规定的 B、当事人约定的 C、既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D、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 9、小李是甲厂的采购员,他到乙厂购货时,发现乙厂需要一批电脑,正好甲厂有剩余电脑,即以甲厂名义与乙厂签订购销合同。该合同( c )A、有效B、无效 C、效力待定 D、可撤销 10、黄云是革命老干部,退休后在家写回忆录。他要求单位派他原来的秘书帮他整理材料。黄某和他秘书间的关系是(a)A、指定代理B、无法律意义的代办 C、委托代理 D、复代理 11、根据多数人一方主体各个当事人享受债权或负担债务的情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债可分为(b ) A、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 B、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 C、主债和从债

民法总论名词解释

民法总论名词解释 民法总论名词解释 1.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的性质:是私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是调整市民社会关 系的基本法。 3.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分为财产归属关系 和财产流转关系;财产归属关系是指财产所有和分配关系,财产流转关系是指财产由一方向另一方转移而发生的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分为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人格关系是基于人格利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身份关系是基于身份利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4.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的效力渊源,即根据民法的效力来源划分的民法的 不同形式,主要有制定法、判例、习惯、法理等。 5.民法体系:a.基本法:《民法通则》;b.主要民事法律:《合同法》

《婚姻法》《继承法》;c.民事特别法:《公司法》《票据法》 6.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是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行为的基本准则,是 贯穿于民事法律规范整体的基本准则,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民法观念的综合反映。 7.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 止权力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8.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指导功能、补充功能、约束功能。 9.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法律关系。 10.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a.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b.民事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 力成果和人身利益。c.内容,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11.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民事关 系的法律后果,没有民事关系就不可能存在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民事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 12.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成立、终于消灭。 13.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民法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事法律关系 2.请求权 3.权利能力 4.宣告失踪 5.委托授权行为 6.诉讼时效 二、判断题 1.在我国,判例是作为民法的正式渊源存在的。() 2.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3.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 ) 4.在中国,任何法人的成立都需要经过登记。() 5.自然人甲乙之间签订一份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利息的借款合同,该合同属于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合同。(?? ) 6.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一年后,得知甲仍在世间。死亡宣告撤销后,甲和乙的婚姻关系自动恢复。() 7.法人的权利能力因经营、业务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8.人格权属于绝对权,债权属于相对权。() 9.小女孩甲(8岁)与小男孩乙(12岁)放学后结伴回家。一日,甲对乙讲:“听说我们回家途中的王家昨日买了一条狗,我们能否绕道回家?”乙说:“不要怕!被狗咬了我负责。”后甲和乙路经王家同时被狗咬伤住院。则王家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10.实践性法律行为成立不以交付实物为要件,诺成性法律行为成立以交付实物为要件。(?? )三、填空题 1.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以法条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相关条文为依据对法律进行的解释在民法解释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3.在物的分类中,凡可进行实物分割而不会改变其经济用途和价值的物称为____________。4.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视为。5.法人因分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7.法人以其所在地为住所。 四、单项选择 1、我国自然人从(?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岁起?? B.年满16岁起?????? C.年满10岁起?????? D.出生时起 2、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为(? )。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指定代理人???? D.委托代理人 3、被撤销死亡宣告者的配偶再婚后配偶死亡的,双方的夫妻关系(? )。 A.自行恢复????????????????????? B.不得认定自行恢复 C.视配偶意见决定是否自行恢复??? D.视被撤销死亡宣告者的意见决定是否自行恢复 4、自然人在战争中下落不明,其家属要申请宣告死亡,必须在(? )。 A.下落不明满4年后??????????? B.下落不明满2年后 C.从战争结束时起满4年后??? ?? D.从战争结束时起满2年后 5、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发生在时效期间的(?????? )。 A.任何阶段??? B.最后六个月??? C.最后三个月??? D.前六个月

民法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法硕《民法总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少答或多答均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答案 、甲将自己的一条金项链卖给乙,甲怕乙后悔,当即请在公证处工作的朋友丙到场作证。他们 的行为属1 A )。于( B. 多方法律行为A. 双方法律行为 实践性法律行为 D. C. 要式法律行为 个月之内其弟大学毕业不分回当地工作,就把房租给他。这一法律32、某甲向某乙租房,某乙说:如果A 。)行为是( B.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A.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 D.不是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C.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C 3、李某,年龄已满16周岁,接受叔叔遗赠10万元,靠此款丰衣足食,李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A 、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现无钱,月底向甲催讨,甲表示:月底归还,但届期甲未还钱。乙74、甲向乙借款3000元,约定当年6月底时,乙就要求甲还钱,甲不允,该民事权利最终的二年诉讼时效起算,乙同意。 但至10保证年底归还”C )日应为(。 日月A.次年的11 1当年的7月日B. 11月1日C. 当年的借款时D. A (5、诉讼时效期间是由:) A法律直接规定的 B当事人约定的 既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C D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 B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消灭的是(6. 实体权和胜诉权D. 起诉权胜诉权 A.实体权利 B. C. (其实目前的观点是抗辩权发生说,并不消灭胜诉权。如果对方不主张诉讼时效抗辩,那么原 告是可能胜诉的。因此,本题消灭的胜诉权应理解为是在对方主张诉讼时效抗辩的前提下) C )、下列关于复代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有(7. A.复代理人由原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选任 B.复代理人代理行为的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 C.复代理人以原代理人的名义行使代理权

民法总论

民法总论

————————————————————————————————作者: ————————————————————————————————日期:

民法总论(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C ) A、都是无偿的 B、都是有偿的 C、一般是无偿的 D、一般是有偿的 2、甲知其房屋南边领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但佯装不知,将房屋出售与乙。半年后,南边高楼建成,乙之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在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D) 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情势变更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3、12岁的甜甜与他人订立了一个与其年龄和智力均不相符合的买卖合同。后来,甜甜的父亲追认订立的合同有效,甜甜的父亲行使的权利属于() A、形成权 B、抗辩权C、请求权D、支配权 4、8岁的儿童属于( C)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5、高中生赵某于1990年9月2日出生,200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3000元。2008年7月赵某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工作。2009年2月,李某起诉要求赵某赔偿医药费。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A、赵某承担,因赵某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具有经济能力。 B、赵某父母承担,因赵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主要由赵某父母承担,赵某适当赔偿。 D、主要由赵某承担,赵某父母适当赔偿。 6、在下列类型的法人中,具有意思机关的( ) A、股份有限公司B国务院 C、市公安局 D、县人民政府 7、甲以个人所有的2万元出资与他人设立合伙企业,对于合伙债务,甲应当以( )来承担。 A、个人财产B、合伙所取得的收益

民法总论练习题及答案(一)

《民法总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依义务主体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民事权利分为( A )。 A 绝对权与相对权 B 财产权与人身权 C 请求权与形成权 D 主权利与从权利 2、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顺序是( D )。 A 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 B 兄弟姐妹、配偶、父母、子女 C 子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 D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3、某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在广州,在北京、上海、南京设有三个办事处,则此公司的住所为( B ) A 北京 B 广州 C 上海 D 南京 4、王家为孙子王晓过生日,却为确定出生日期犯愁。王晓的母亲记得儿子是8月28日晚出生,医院的接生记录簿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30日,而户口簿上记载的是9月1日。依照有关法律,王晓的出生时间应以哪一日期为准? ( D ) A 8月28日 B 8月29日 C 8月30日 D 9月1日 5、李某年龄16周岁,接受叔叔遗赠10万元,靠此款丰衣足食,李某( C )。 A 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 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D 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6、公民甲的户籍在上海,最近这两个月在北京培训学习。依照法律规定,( D )。 A 上海与北京都是甲的住所 B 上海与北京都不是甲的住所 C 上海是甲的居所,北京是甲的住所 D 上海是甲的住所,北京是甲的居所 7、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在甲搬入新居后,将甲现居住的房屋出租给乙。这一民事行为属于( C ) A 附停止条件的民事行为 B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

C 附始期的民事行为 D 附终期的民事行为 8、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与丙结婚。一年后,丙死亡,同时乙得知甲仍然在世,经电话联后,乙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甲的死亡宣告被撤销后,甲与乙的婚姻关系( C ) A 视为自行恢复 B 经甲同意自行恢复 C 并未自行恢复 D 经乙同意自行恢复 9、下列不属于形成权的是(C)。 A 撤销权 B 解除权 C 债权请求权 D 追认权 10、甲在某风景区建有别墅,与邻居乙约定不得在别墅前兴建房屋,以免妨碍眺望。后乙将其房屋出售于内,丙欲在房屋上加盖一层,甲提出异议,请求停工,对甲的请求应如何认定和处理?( C ) A 属因相邻关系产生的合法权利 B 属私人协议,不具有合同效力 C 不予支持 D 甲乙约定只具有债权效力,不足以对抗第三人丙 11、以下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的是( A )。 A 人的死亡 B 发现他人丢失的东西 C 甲与乙订立合同 D 甲把乙打伤 12、某甲的户口在上海,经常居住在北京。依照法律规定( C )。 A 上海与北京都是甲的住所 B 上海北京都不是甲的住所 C 上海是甲的住所,北京视为甲的住所 D 上海视为甲的住所,北京是甲的住所 13、刘某出海打渔,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谓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本案中法院应依法指定谁为财产代管人(C )。 A 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 B 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大一下学期重点

记点笔论复习要法民总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1)私权神圣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

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3、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4、隐私权(内容、与名誉权的区别、现代困境及发展) 5、性自由权 民法复习具体要点.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1)私权神圣:①民事权利受到法律最充分的保障 ②民事权利当然 ③民事权利内容无限广泛

民法总论名词解释汇总

民法总论名词解释汇总 1、民法:民法是调整社会平等成员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人身关系: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产生的,体现的是人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利益,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 3、财产关系:人们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我国民法调整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以财产所有和交换为内容,即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4、民法的渊源: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它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 5、商法:又称商事法,形式上的商法专指民法典以外的商法典以及公司、保险、破产、票据、海商等单行法;实质上的商法是指一切有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6、民法的体系:与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商品关系的内在要求相适应形成的以调整财产所有和财产交换为目的,由民事主体、物权、债和合同等制度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7、制定法: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 8、民事单行法:针对特定类型的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而制定的特别法规。 9、习惯法:已经成为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则或者安排的习惯。 10、民事法律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纳入民法调整范围的生活关系,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因民法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11、法律事实:法律权利义务产生的根据,包括与人的意志有关的行为以及与人的行为无关的事实(前者为法律行为,后者为非法律行为)。 12、民事法律事实:民法的基本概念,指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亦即由民事法律规定的、能够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事实。 13、民法的基本原则:表述民法的基本属性和基本价值、为民法所固有并对民事立法与司法活动具有最高指导意义的标准;全部民事规范的价值主线和灵魂所在;民法基本精神与基本价值的体现。 14、民法的强行性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由选择而必须无条件遵循的规定。 15、意思自治原则: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设定自己的权利义务,法律尊重这种选择。 16、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处于法律上特殊联系的民事主体应忠诚、守信,做到谨慎维护对方的利益、满足对方的正当期待、给对方提供必要的信息。 17、公序良俗原则: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包括两层,一是从国家角度定义公共秩序,二是从社会角度定义善良风俗。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18、过错责任原则:民法上责任分担的归责原则,指如果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的损害,只有当他具有过错时才被课定责任,没有过错就没有责任。

民法总论A卷试题答案

试题名称:民法总论 层次: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每题2分,共20分。) 1. 乙委托甲到外地采购复印机,但甲却利用乙交给的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购买了打印机。甲的这种代理行为构 成( A ) A.表见代理B.滥用代理权C.越权代理D.隐名代理 2. 甲被宣告死亡,其配偶乙与丙再婚后丙死亡。现甲返回住所地,经本人申请撤销了对甲的死亡宣告。因甲、乙 均为单身,双方的夫妻关系( D ) A.自行恢复B.经甲同意后恢复 C. 经乙同意后恢复D.不能自行恢复 3.装修公司甲在完成一项工程后,将剩余的木地板、厨卫用具等卖给了物业管理公司。但甲营业执照上的核准经 营范围并无销售地板、厨卫用具等业务。甲乙买卖行为法律效力如何?( A ) A.属于有效法律行为B.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C.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D.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4. 甲见丙的门口栓着一条狗,就上前挑逗,恰逢乙路过,该狗窜上将乙咬伤。经查,该狗是丙为丁代养的。对乙 的伤害,应由( A )负责赔偿。 A.甲B.丙C.丁D.丙、丁 5. 医疗行为致害责任适用( A ) A.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加害责任原则 6. 在民法解释上,仅依法律文句的文义解释不足以表示立法的真意而扩大该条文文句含义的解释,称为( C ) 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C.扩张解释D.反面解释 7.下列事物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 B ) A.黄金B.月球C.货币D.石油 8. 甲明知道做空的汽车刹车装置有时不起作用,但在出卖给乙时并没有告知。一日,乙在驾车送货因刹车不灵导 致翻车事故。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C ) A.自愿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诚实守信原则 D.公平原则 9. 因下列情形而受损害的,不属于免责事由的是( D ) A.病人同意作手术B.参加拳击比赛而受伤C.乘客跳火车自杀D.儿童误入高压变电室致残10. 甲欠乙1万元到期未还。2003年4月,甲得知乙准备起诉索款,便将自己价值3万元的全部财物以1万元卖 给了知悉其欠乙款未还的丙,约定付款期限为2004年底。乙于2003年5月得知这一情况,于2004年7月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乙提出的下列哪一项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院支持?( A ) A.请求宣告甲与丙的行为无效B.请求法院撤销甲与丙的行为 C.请求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甲对丙的1万元债权D.请求丙承担侵权责任 二、多项选择(每个题目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般情况下,侵权责任的构成须包括以下要件(ABCD ) A.损害事实的存在B.损害与行为间有因果关系C.行为具有违法性D.行为人主观存在过错 2. 致人死亡的赔偿范围应包括(ABCD ) A.一般伤害所应赔偿的费用B.丧葬费C.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必要生活费D.死亡赔偿金 3. 在民法的适用上,应当遵循的规则包括(ABCD ) A.特别法优于普通法B.强行法优于任意法C.后法优于前法D.例外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4. 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包括(ACD ) A.受害人同意B.紧急避险C.不可抗力D.正当防卫 5. 下列属于民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 ) A.合同法 B.婚姻法 C.继承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表见代理:又称表示代理,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善意第三人客观上有充分理由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而与 其实施民事行为的一种代理。 3. 民事权利能力: 第 1 页共4 页

《民法总论》复习资料-

一、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甲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已满6年。根据法律规定,其配偶( D ) A.只能申请宣告甲失踪 B.只能申请宣告甲死亡 C.只能先申请宣告甲失踪,再申请宣告甲死亡 D.既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也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考核知识点: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但从法律规定看,申请宣告失踪并不是申请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不管利害关系人是否曾经申请宣告失踪,都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宣告死亡。2.2008年5月,甲、乙、丙合开了一间酒吧,甲以现金10万元出资,乙以 其所有的房屋出资,丙以担任调酒师工作的劳务出资。2008年12月,酒吧欠某酒厂5万元货款。后甲因与其他合伙人发生矛盾,于2009年2月退伙。上述债务应当(D) A.由乙独立承担责任B.由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C.由甲和乙承担连带责任D.由甲、乙和丙承担连带责任 ★考核知识点: 退伙的法律后果 考核知识点解释: 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甲出国前嘱托乙将甲的手机卖掉。数日后甲收到乙汇来的手机价款300元,并称手机已卖掉。数月后,甲看望乙,看到乙所用的正是声称已卖掉的那部手机。乙的行为属于(B) A. 越权代理 B. 自己代理 C. 无权代理 D. 双方代理 ★考核知识点: 代理权的行使 考核知识点解释: 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这种代理属于代理权滥用的行为,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所以法律是禁止的,但被代理人同意除外。 (二)判断题

民法总论概念对比

民法总论概念对比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民法总论概念对比 (一)主体——自然人与法人 l 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 权利能力是可能性,权利是现实性 权利能力包括权利和义务,权利不包括义务 权利能力是主体资格,与主体不可分离,所以不能被限制、抛弃、转让和继承,具体权利可以与主体分离。 l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异同: 相同点:均是对失踪人资格的宣告,均保护失踪人利益和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不同点:(1)规范保护点不同(宣告死亡涉及失踪人配偶和近亲属的人身权、继承权的保护,宣告失踪则无) (2)法律要件不同(时间要求不同,申请人有无顺序不同) (3)法律效力不同(宣告死亡推定失踪人自然死亡,以失踪人住所地为中心产生的自然死亡的法律效力;宣告失踪仅产生财产的代管和债务的清偿) PS: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在宣告程序上无必然联系。 l 约定监护与委托监护的区别: 二者都是合同设立监护,但有区别。 1.约定监护是法定监护,是法定监护人之间确定监护人的协议 2.委托监护是意定监护,是监护人与非监护人之间确定非监护人代行监护职责的协议,委托的不是监护权,仅是监护职责;受委托人不是法定监护人,仅是履行监护职责的临时监护人 l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区别: 设立基础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以人为基础;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 设立目的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可以营利,也可以为公益;而财团法人的设立是为公益。 设立人与法人的关系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该法人成立之后,是该法人的组成人员,财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法人设立后,与法人脱离关系,既不是法人的成员,也不参与和决定法人的食物,更不享有该法人的利益。特别是有的捐助人在法人成立后或在法人成立前就死亡,该财团法人是根据他的遗嘱设立的。 设立行为不同。社团法人设立的行为属于共同的法律行为,而且是生前行为;财团法人的设立行为是单方行为,有的是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 有无意思机关不同。社团法人有自己的意思机关,通过自己的机关的意思制定章程,约束法人的活动;而财团法人则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二是按照设立人,他人的意志进行法人的活动,所以,理论上称社团法人是自律法人,财团法人是他律法人。 设立方式不同。国外对社团法人采取准则主义;社团法人采取许可主义。 l 合伙与法人的区别: 合伙依合伙合同形成;法人成立复杂。 合伙是不具有权利能力的团体;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团体。 合伙是共有财产;法人是独立财产。 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法人是独立责任。 (二)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l 绝对权与相对权二者的相对区别:

2020年整合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大一下学期重点)名师精品资料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 1)私权神圣 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 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 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