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星通信提纲答案 考试版

卫星通信提纲答案 考试版

卫星通信提纲答案 考试版
卫星通信提纲答案 考试版

一、

1)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2)通信卫星:由一颗或多颗通信卫星组成,在空中对发来的信号起中继放大和转发作用。每颗通信卫星都由收发天线、通信转发器、跟踪遥测指令、控制和电源等分系统。

3)HEO 、MEO、LEO 、GEO:卫星轨道按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分为--低轨道(LEO,700-1500km)、中轨道(MEO,h=10 000km)、高椭圆轨道(HEO,最近点1000-21000km,最远点为39500-50600km)和地球同步轨道(GEO,h=25786km)

4)EIRP:把卫星和地球站发射天线在波束中心轴向上辐射的功率称为发送设备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即天线发射功率PT与天线增益GT的乘积,表征地球站或转发器的发射能力的重要指标

5)S-ALOHA、P-ALOHA:

随机多址访问方式指多有用户访问一条共享信道,而不必与其他用户协商。分为S-ALOHA、P-ALOHA

P-ALOHA:在该系统中,各个地球站共用一个卫星转发器的频段,各站在时间上随机地发射其数据分组。在发生碰撞,就会使数据分组丢失,各站将随机延迟一定时间后,再重发这个数据分组。

S-ALOHA:是以卫星转发器的输入端为参考点的埋在时间上等间隔的划分为若干时隙,而每个站多发射的分组就必须进入指定的时隙,每个分组的持续时间将占满一个时隙。

6)VSAT:即甚小口径天线终端,指一类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小型地球站与一个大站协调工作构成的卫星通信网。

7)日凌中断:当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卫星天线在对准卫星接受信号的同时,也会因对准太阳而受到太阳的辐射干扰,又由于地球站天线对准卫星的同时也对准了太阳,使得强大的太阳噪声进入地球站,会噪声通信中断,成为日凌中断

8)星蚀现象:当卫星进入地球的阴影区时,通信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不能正常工作,而星载蓄电池只能维持卫星自转,不能支持转发器的工作,成为星蚀现象。

9)静止卫星:在地球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并且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

10)轨道倾角:卫星轨道按其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卫星轨道的倾角i)分为:赤道轨道(i=0)、倾斜轨道(顺兴倾斜轨道0

11)上行链路:指终端发射,基站接收;下行链路:基站发射,终端接收。

12) 内向传输:由小站通过卫星向主站发送的数据。

13) 内向信道:用于内向传输的信道;入向信道:

14)单跳传输:由发站到收站的传输通过一次卫星转发;双跳传输:通过两次卫星转发。

15)G/T:地面站性能指数(G:接收天线增益、T:等效噪声温度)

二、

1)“5W通信”的含义

现代通信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任何地点、任何对象之间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2)卫星通信系统组成

1.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通信卫星,通信地球站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以及监控管理分系统四部分组成

3)无线电窗口、半透明无线电窗口1.在0.3-10GHz频段,大气吸收衰减最小,称为“无线电窗口”

2.在30GHz附近也有一个衰减的低谷,称为“半透明无线电窗口”

4)卫星通信多址方式

多址技术支多个地球站通过同一颗卫星建立两址和多址之间的通信技术

1.频分多址

2.时分多址

3.码分多址

4.空分多址

5)在信道分配技术中的“信道”概念

在信道技术的分配技术中,信道一词在FDMA中是指各地球站占用的转发器频段;在TDMA是指各站占用的时隙;在CDMA中是指各站使用的码型。信道分配方式大致分为预分配、按需分配和随机分配等。

6)范艾伦带(Van Allen belt)范围在空间存在两个辐射带,称之为范伦带(内带1500-6000km或8000km,外带15000-20000km),这两个范伦带不宜运行卫星

7)卫星通信系统分类

1.按照卫星制式,分为随机、相位和静止3类卫星通信系统

2.按通信覆盖区的范围,分为国际、国内和区域3类卫星通信系统

3.按用户性质,分为公用、专用和军用3类卫星通信系统

4.按业务分为固定业务FSS、移动业务MSS、广播业务BSS、科学实验及其它业务卫星通信系统

5.按多址方式分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和混合多址5类卫星通信系统

6.按基带信号体制分为数字式、模拟式两类卫星通信系统

7.按所用频段分为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极高频EHF和激光4类卫星通信系统

8)卫星通信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差错控制就是包括信道编码在内的一切纠错手段:自动重发请求ARQ、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HEC

9)卫星通信系统选择的频段频率:

1)UHF频段:400/200MHz;

2)L频段:1.6/1.5GHz;

3)C频段:6/4GHz;(上行频率:

5.925—

6.425GHz、下行频率:

3.7—

4.2GHz)

4)X频段:8/7GHz;(上行频率:

7.9—8.4GHz、下行频率:7.25

—7.75GHz)

5)Ku频段:14/12GHz、14/11GHz;

(上行频率:14—14.5GHz、下

行频率:11.2—12.2GHz)

6)Ka频段:30/20GHz;(上行链路:

27.5—31GHz、下行链路:17.2

—21.2GHz)

三、

1)卫星通信特点: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2.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3.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4.机动灵活5.通信链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2)卫星通信的局限性:1.通信卫星使用寿命较短 2.存在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 3.电波的传播时延较大且存在回波干扰 4.卫星通信技术较复杂5.静止卫星通信在地球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并且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

3)卫星工作频段的选择应依据的原则:1.工作频段的电波应能穿透电离层 2.电波传输损耗及其它损耗要小3.天线系统接受外界噪声要小 4.设备重量要轻,耗电要省5.可用频道要宽,以满足通信容量的需要6.与其他地面无线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要尽量小7.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并便于与现有通信设备配合使用

4)与地面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特点:

1.覆盖范围大,与通信距离无关2.灵活性好,多种业务可再一个网并存3.点对多点通信能力强,独立性好,是用户拥有的专用网4.互操作性好,通信质量好,有较低的误比特率和较短的网络响应时间

5)统卫星通信网相比,VSAT 卫星通信网特点 1面向用户而不是地面网络2天线口径小,一般为0.3-2.4m ,发射机功率低,一般为1-2w ,安装方便,只需要简单的安装工具和一般的地基 3.智能化功能强,集成化程度高 4.VSAT 站很多,但各站业务量小,一般作为专用网使用 6)VSAT 的总特点是: 1.地球站设备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安装与操作简便2.组网方便灵活3.通信质量好,可靠性高,适于多种业务和数据率,且易于想ISDN 过度4.直接面向用户,特别适合于用户分散、稀路由和业务量小的专用通信网。 7)确定卫星通信的多址协议的原则 1.要有较高的卫星信道共享效率,即吞吐量要高 2.有较短的延迟,其中包括品均延迟和峰值延迟 3.有信道出现拥塞的情况下具有稳定性 4.应有能承受信道误码和设备故障的能力 5.建立和恢复时间短 6.易于建网,且设备造价低 8)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1.移动通信卫星覆盖区域的大小与卫星的高度及卫星的数量有关 2.为了实现全球覆盖,需采用多卫星通信系统 3.采用中、低轨道带来的好处是传播时延较小,服务质量较高,传播损耗小,使手持卫星终端易于实现 4.采用GEO 轨道的好处是只用一颗卫星即可实现脸颊的区域性移动卫星通信,但传播时延大喝传播损耗大 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保持了卫星通信固有的优点,副高范围大,路由选择比较简单,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9)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特点 1.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用户数量多 2.卫星天线波束应能适应地面覆盖区域的变化并保持指向,用户移动终端的天线波束应能随用户的移动而保持对卫星的指向,或者是全方向性的天线波束 3.移动终端的体积、重量、功耗均受限,天线尺寸外形受限于安装的载体 4.因为移动终端的EIRP 有限,对空间段的卫星转发器及星上天线需专门设计,并采用多点波束技术和大功率技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链路,其工作频段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在200MHz-10GHz 6.由于移动体的运动,当移动终端与卫星转发器间的链路受到阻挡时,会产生阴影效应,造成通信阻断,对此,移动卫星通信应能使用用户移动终端能够多星公视 7.多颗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系统,需要建立星间通信链路、星上处理和星上交换或需要建立具有交换和处理能力的信关关口地球站 四、

1)卷积码编码P53

2)对参数计算

方位角、仰角、站星距的计算:P18 仰角:

[]??

????--??????+--=-21211211)cos(cos 1/))cos((cos tan φφθφφθφh R R e

式中:

1、 1 :为地球站经度、纬度。

2、 2:为星下点经度、纬度。

φ=φ2-φ1,为卫星地面站与卫星的经度差。

R ﹦6378.155Km ,为地球平均赤道半径。

h=35786.045Km ,为静止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 方位角:

站星距:

延迟时间: T=d/c

3)链路计算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 P

卫星或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的载波接收功率:

[C ]=[EIRP ]+[G R ]-[L P ] (3-1)

其中,[G R ]为接收天线的增益(dBi),[L P ]为自由空间损耗(dB),[EIRP ]为发射机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dBW)。 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EIRP ]=[P T ·G T ]=[P T ]+[G T ]

若考虑发射馈线损耗[L FT ](dB),则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 ]为: [EIRP ]

=[P T ]-[L FT ]+[G T ] (3-2)

若再考虑接收馈线损耗[L FR ](dB)、大气损耗[L a ](dB)、其它损耗[L r ](dB), 则,接收机输入端的实际载波接收功率[C ](dBW)为:式(3-3):

[C ]=[P T ]-[L FT ]+[G T ]+[G R ]-[L P ]-[L FR ]-[L a ]-[L r ] 进入接收系统的噪声功率应为:

N = k T t B

(3-4)

式中,N 为进入接收系统的噪声功率;Tt 为天线的等效噪声温度;k =1.38×10-23J/K 为波尔兹曼常数;B 为接收系统的等效噪声带宽。

接收机输入端的载波噪声功率比为: (3-5)

以分贝(dB)表示为:

?

????

?1sin tan arctan θφφ=a ?????+)(180)(1800

0卫星位于地球站西侧卫星位于地球站东侧-,方位角=当地球站位于北半球时a a

φφ?????)(360)(0

卫星位于地球站西侧-卫星位于地球站东侧,方位角=当地球站位于南半球时a

a

φφφθcos cos )(2)(12

2h R R h R R d +-++=))(/4lg(20)/4lg(20][dB c df d L P πλπ==B

kT L G G P N C t P R T T 1

?=

(3-6)

卫星转发器接收机输入端的载噪比[C /N ]S 为

(3-7)

式中,[EIRP ]E 为地球站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L PU 为上行链路自由空间传输损耗, G RS 为卫星转发器接收天线的增益, L FRS 为卫星转发器接收系统的馈线损耗, [L a ]为大气损耗,

T S 为卫星转发器输入端的等效噪声温度; B S 为卫星转发器接收机的带宽。

若G RS 中计入了L FRS ,则该G RS 称为有效天线增益;若将L a 和L PU 合并为L U (称为上行链路传输损耗或上行链路传播衰减),则式(3-7)可写为

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的[C /N ]E

(3-9) 式中,[EIRP ]S 为卫星转发器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L D 为下行链路自由空间传输损耗,G RE 为地球站有效接收天线增益,

L FRS 为卫星转发器接收系统的馈线损耗,Tt 为地球站接收机输入端等效噪声温度,B 为地球站接收机的频带宽度

[][][]()B kT G L N C t lg 10EIRP RE D S E

-+-=???

???[][][]()B kT G L N C t R P lg 10EIRP -+-=???

???[][][][][]()S S a FRS RS PU E S lg 10EIRP B kT L L G L N C ---+-=???

???[][][]()S S RS U E S lg 10EIRP B kT G L N C -+-=???

???(3-8)

通信基础知识题库优选稿

通信基础知识题库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通信与网络技术基础题库 一、填空题: 1、单工数据传输是在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单个方向进行数据传输。半双工数据传输是在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全双工数据在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在 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2、数据在一条信道上按位传输的方式称为串行传输,在多条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方式称为并行传输。 3、数据传输方式按数据是否进行调制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或宽带传输) ; 4、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分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5、频带传输系统与基带传输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在收发两端增加调制解调器,以完成信号频谱的搬移。 6、目前常见MODEM的主要功能是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间的相互转换。 7、多路复用的理论依据是信号的分割原理,在频分多路复用的各子频带间留有一定的保护频带,其目的是减少各子频带间信号的串扰。统计时分多路复用与时分多路复用的主要区别是采用了动态分配集合信道时隙技术。 8、在传送106bit的数据,接收时发现1位出错,其误码率为 10-6。 9、RS-232C规定使用的标准连接器为 25 芯。 10、通常在纠、检错编码中引入的监督码元越多,码的纠、检错能力越强。奇偶校验码能检测出奇数个错。 11、采用存贮转发的数据交换技术有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不能实现异构终端间的相互通信的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

12、计算机网络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等。 13、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常采用CSMA/CD算法,即发送站要进行监听,若线路空闲,则发送,在发送过程中,若发生冲突,则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片后再试。若线路忙,则继续监听,直到线路空闲。以太网应遵循的标准是 IEEE802.3 。 14、常见网卡接口类型有 RJ-45接口、 BNC接口、 AUI 接口,用于接双绞线的接口是 RJ-45接口。常见网卡总线类型PCI总线、 ISA总线等,用于插主板上白色插槽的是 PCI总线。 15、常见集线器按延扩方式分常见的有级联、堆叠二类。 16、采用VLAN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不必要的广播,防止广播风暴,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划分VLAN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端口、MAC地址、协议、IP地址四种。不同的VLAN间不能(能、不能)直接相互通信。遵循的标准是 IEEE802.1Q 。 17、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FDDI采用反向双环结构的网络。 18、ATM是以信元为单位的分组交换技术,其长度为 53 字节。 19、无线局域网WLAN由无线网卡、无线网桥AP 、天线等组成的,它遵循的标准有IEEE802.11b 。 20、集线器、普通交换机、路由器、网关分别工作在第一、二、 三、七层上的网络互联设备。 21、公共传输网络常见的有 PSTN 、 X.25 、 FR 、 DDN 、ISDN 等。 22、ISDN可分为 N-ISDN 、 B-ISDN ,它们采用的技术分别是帧中继技术、 ATM 技术。 23、IPv4地址的长度为 32 bit,IP地址常分为 A、B、C、D、E 等5类。 24.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转换过程包括抽样、量化和编码 三个步骤。 25.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纠错码,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检错码为 CRC 。

2017年卫星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卫星通信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处于空闲模式下的手机所需的大量网络信息来自( A )信道 A. BCCH B. CBCH C. RACH D. SDCCH 2、关于位置区说法错误的是( B ) A. 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BSC B. 一个位置区可以属于多个MSC C. 一个位置区只能由一个MSC处理 D. 一个位置区有一个特定的识别码 3、下面哪个是手机使用DTX的优点( A ) A. 延长手机电池寿命 B. 增加接受信号强度 C. 降低比特误码率 D. 提高通话质量 4、在同一MSC下,整个切换过程由( A )共同完成 A. MS、BTS、BSC 、MSC B. BTS、BSC 、MSC C. BTS 、BSC D. MS 、BTS 、BSC 5、支持( B )的信道不参与跳频 A. SDCCH B. BCCH C. TCH D. CCCH 6、一个用户在忙时一个小时内先后进行了2分钟和4分钟的通话,那么此用户产生的话务量是( C ) A. 33毫厄兰 B.66毫厄兰 C.100毫厄兰 D.10毫厄兰 7、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A ) A. FDMA A. TDMA A. CDMA A. SDMA 8、采用分集技术时,最好的合并方式是哪个( A ) A. 最佳比值合并 B. 等增益合并 C. 选择式合并 9、在CDMA中,不同MSC下,同一频率的切换属于( A ) A. 硬切换 B. 软切换 C. 更软切换 10、GSM网常采用的切换方式是( C ) A. 移动台控制 B. 网络控制 C. 移动台辅助的网络控制 11.GSM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多址通信方式为( B ) A. FDMA B. TDMA C. CDMA D. SDMA 12、我国目前有三大运营商获得了3G牌照,其中,CDMA2000是由( C )在运营。

《土地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一.土地的概念、特性、功能 1.土地的概念:土地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定义不同。 2.土地的特性:自然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沃度的差异性;土地利用的可更新性;土地位置的空间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①生产力属性: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生产关系属性:土地占有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3.土地的功能:养育功能;承载功能;仓储功能;经管功能。 二.土地资源管理相关内容 1.地籍的概念: 2.地籍的类别: 3.地籍的历史沿革:明代鱼鳞册(重点) 三.土地调查 1.调查方法的选择 (1)简单丈量法(2)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的数据库网络通信技术,采用业外、业内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2.航空外业调绘的基本方法:(教材P64.) 3.界址点的选定:(教材P68.) 四.土地评价 1.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指以数量形式对土地的构成因子(土壤、气候、植被、地形、天文)的状况和土地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定。 2.土地适宜性评价:(教材P86.) 3.权重的确定方法:德尔菲法。 五.土地登记 1.土地登记的概念:土地登记或称不动产登记,是指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使用权与他项权利的登记。(教材P107.) 2.土地登记制的类型:契约等机制:法国制;权利登记制:德国制; 托伦斯等级制:澳大利亚制。(详见教材P107—108)。 3.设定登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的他项权利设定登记是指对一宗土地上新设定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进行的土地登记。 4.权利设定登记与出示土地登记的区别:(教材P114.) 5.土地权利确定的原则: (1)城市土地国有化原则;(2)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划分原则; (3)集体所有土地之间的划分原则; (4)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集体之间使用土地的权属问题分阶段处理原则; (5)国有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可变更原则;(6)重复征用和划拨一般以后者稳准原则;(7)界限和面积不吻合的一般以界限为准。(教材P121—122) 6.不合理权属界线的调整方法:(教材P123.) 六.土地产权 1.土地产权的概念: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2.罗马法对体内各一块土地不同部分所有权的规定:(教材P167.) 七.地价及评估(教材P251.) 1.地价的概念和内涵: 2.地价的特点: 3.地价的种类: 4.地价的评估方法: 八.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问题 1、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落实。农村妇女离婚后,土地往往仍依附于前夫,无法单独分出来;如户口移回娘家,夫家所在地将承包土地给再婚妻子,而娘家所在地也不给或无法落实其承包土地;有的村强制将出嫁女户口迁出。如木脚乡、陇城镇前几年就将农嫁居、农嫁农妇女

卫星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系统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1、卫星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1.1系统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卫星端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 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 叮搬迅地球』占 1.2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 点对点:两个卫星站之间互通;小站间信息的传输无需中央站转接;组网方式简单。

星状网:外围各边远站仅与中心站直接发生联系,各边远站之间不能通过卫星直接相互通信(必要时,经中心站转接才能建立联系)。 网状网:网络中的各站,彼此可经卫星直接沟通。 混合网:星状网和网状网的混合形式 星状网网状网混合网 1.3卫星通信的应用范围 长途电话、传真 电视广播、娱乐 计算机联网 电视会议、电话会议 交互型远程教育 医疗数据 应急业务、新闻广播交通信息、船舶、飞机的航行数据及军事通信等 1.4卫星通信使用频率 电波应能穿过电离层,传输损耗和外部附加噪声应尽可能小 有较宽的可用频带,尽可能增大通信容量 较合理的使用无线电频谱,防止各宇宙通信业务之间及与其它地面通信业务之间产生相 互干扰

卫星通信期末考试A卷有答案

《卫星通信》课程试题 课程号: 试 卷 卷 查 卷 卷 一、名词解释(10分) 1、S-PCN 卫星通信网络 2、DAB 数字音频广播 3、MMSS 海事移动卫星业务 4、EIRP 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5、HEO 高椭圆倾斜轨道 6、MCPC 多路单载波 7、DBS 卫星电视接收 8、MEO 中轨道 9、BSS 广播卫星业务 10、S-ALOHA 时隙ALOHA 二、判断题——下列指令,对的打“√”,错的打“x ”。(10分) 1、( x )处于同步轨道上的卫星都属于静止卫星。 2、(√ )同步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处于赤道平面上。 3、(√ )使用非静止卫星也能实现卫星。 4、(√ )在VSAT 系统中,通常小站与小站之间通信使用的是双跳方式。 5、(√ )在VSAT 系统中,通常小站与主站之间通信使用的是单跳方式。 6、( x )所有同步轨道的倾角都有是零度。 7、(√ )以一个恒星日为圆形轨道周期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 8、(√ )从小站通过卫星到主站方向的信道称为内向信道。 9、(√ )静止轨道也是同步轨道。 10、(√ )从主站通过卫星向小站方向发射的数据称为出向数据。 三、填空题(20分) P-9 一般卫星系统由空间段、控制段和地面段三部分组成。 P-9 目前的卫星系统,主要有固定业务的卫星系统(FSS )、移动业务的卫星系统(MSS )、和广播业务的卫星系统。

P-43 范·阿伦辐射带是由高能质子和电子组成的辐射带,有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穿透会 使卫星的寿命大大降低。其内层辐射带的高度为1500~5000Km,高度为3700 Km时,浓度最大;外层辐射带的高度为12000~19000,高度为18500 Km时,浓度最大。 P-114 用于卫星跟踪的自动跟踪系统主要有三种,即:步进跟踪系统、单脉冲跟踪系统和智 能跟踪系统。 P-159 P-159 VSAT网络的小站天线直径最小的为0.55m左右。由于要考虑邻近卫星系统干扰,使天线的尺寸受到限制。 用在VSAT网络中的主要结构有:星形结构、广播网络、网状或总节点(总线连接)连接。 P-163 VSAT主站又称中心站或枢纽站(Hub),是VSAT网的心脏。与普通地球站类似,它使用大、中型天线,其直径在Ku波段一般为3.5 ~ 8m,在C波段一般为5 ~ 11m。 四、画图题(共20分) 1、(P-95)如下是地球站设备的一般原理性框图,请标注出其中发送支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2、(P-155)请画出在数字压缩卫星电视中采用的MPEG-2编码过程基本原理框图。 P-158 VSAT设备框图。

《网络基础》简答题复习提纲+答案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复习提纲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因为没有第三台计算机,因此不存在交换的问题。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它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1]因此因特网也称为“网络的网络”。另外,从网络媒介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看做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特定的设备与软件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基本的功能,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2)共享资源:包括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3)集中管理(4)分布式处理(5)可靠性高(6)均衡负荷(7)综合信息服务 3、计算机网络按距离、通信介质、拓朴结构等分别可分为哪些类? 按通信距离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按通信介质分: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等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和总线形网等 4、数据的传输方可分为哪些类型? (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 1)星型网络: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站相连。特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2)环形网络:各站点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环形网容易安装和监控,但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难以增加新的站点、 3)总线型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方便,需要铺设的电缆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但介质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总线网安全性低,监控比较困难,增加新站点也不如星型网容易。树型网、簇星型网、网状网等其他类型拓扑结构的网络都是以上述三种拓扑结构为基

卫星通信提纲答案-考试版

一、 1)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2)通信卫星:由一颗或多颗通信卫星组成,在空中对发来的信号起中继放大和转发作用。每颗通信卫星都由收发天线、通信转发器、跟踪遥测指令、控制和电源等分系统。 3)HEO 、MEO、LEO 、GEO:卫星轨道按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分为--低轨道(LEO,700-1500km)、中轨道(MEO,h=10 000km)、高椭圆轨道(HEO,最近点1000-21000km,最远点为39500-50600km)和地球同步轨道(GEO,h=25786km) 4)EIRP:把卫星和地球站发射天线在波束中心轴向上辐射的功率称为发送设备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即天线发射功率PT与天线增益GT的乘积,表征地球站或转发器的发射能力的重要指标 5)S-ALOHA、P-ALOHA: 随机多址访问方式指多有用户访问一条共享信道,而不必与其他用户协商。分为S-ALOHA、P-ALOHA P-ALOHA:在该系统中,各个地球站共用一个卫星转发器的频段,各站在时间上随机地发射其数据分组。在发生碰撞,就会使数据分组丢失,各站将随机延迟一定时间后,再重发这个数据分组。 S-ALOHA:是以卫星转发器的输入端为参考点的埋在时间上等间隔的划分为若干时隙,而每个站多发射的分组就必须进入指定的时隙,每个分组的持续时间将占满一个时隙。 6)VSAT:即甚小口径天线终端,指一类具有甚小口径天线的小型地球站与一个大站协调工作构成的卫星通信网。 7)日凌中断:当卫星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卫星天线在对准卫星接受信号的同时,也会因对准太阳而受到太阳的辐射干扰,又由于地球站天线对准卫星的同时也对准了太阳,使得强大的太阳噪声进入地球站,会噪声通信中断,成为日凌中断 8)星蚀现象:当卫星进入地球的阴影区时,通信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不能正常工作,而星载蓄电池只能维持卫星自转,不能支持转发器的工作,成为星蚀现象。 9)静止卫星:在地球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并且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 10)轨道倾角:卫星轨道按其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卫星轨道的倾角i)分为:赤道轨道(i=0)、倾斜轨道(顺兴倾斜轨道0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五EIRGT值的意义完整版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五E I R G T值的意义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五)EIRP值,G/T值的意义 在卫星通信中常常看到 EIRP、G/T 他们是什么意思呢 EIRP 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有效全向辐射功率 EIRP也称为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它的定义是地球站或卫星的天线发送出的功率(P)和该天线 增益(G)的乘积,即: EIRP=P*G 如果用dB计算,则为 EIRP(dBW) = P(dBW) + G(dBW) EIRP表示了发送功率和天线增益的联合效果。 EIRP是卫星通信和无线网络中的一种重要参数。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为卫星转发器在指定 方向上的辐射功率。它为天线增益与功放输出功率之对数和,单位为dBW。EIRP的计算公式为 EIRP = P – Loss + G式中的P为放大器的输出功率,Loss为功放输出端与天线馈源之间的馈线损耗,G 为卫星天线的发送增益。 通过对比同一颗通信卫星的C频段EIRP分布图和Ku频段EIRP分布图可知,C频段转发器的服务区大,通常覆盖几乎所有的可见陆地,适用于远距离的国际或洲际业务;Ku频段转发器的服务区小,通常只覆盖一个大国或数个小国,只适用于国内业务。C频段转发器的EIRP通常为36到 42dBW,G/T通常为-5到+1dB/k,地面天线的口径一般不小于1.8米;Ku频段转发器的EIRP通常为44到56dBW,G/T通常为-2到+8dB/k,地面天线口径有可能小于1米。另一方面,C频段因为电波 传播通常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适用于可靠性较高的业务;Ku频段转发器则因电波传播可能遭受降雨衰耗的影响,只适用于建网条件较差、天线尺寸和成本受限的业务。下表是亚洲卫星公司四颗卫星的最大EIRP、G/T值 地面站性能指数G/T值是反映地面站接收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性能指标。其中G为接收天线增益,T 为表示接收系统噪声性能的等效噪声温度。G/T值越大,说明地面站接收系统的性能越好。 目前,国际上把G/T≥35dB/K的地面站定为A型标准站,把G/T≥31.7dB/K的站定为B型标准站,而把G/T<31.7dB/K的站称为非标准站。

湖北教育出版社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提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课化石 一、填空: 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苔藓化石好、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 1、什么是化石?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一、填空: 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5、700万年前,出现了(上新马),前后肢仅剩下发达的(中趾),第二、四趾(只留遗迹)。 6、现代马出现在(300万年前)。 7、(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 8、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二、简答: 1、什么是生物的进化? 答:生物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科学家把生物的这种变化趋势叫进化。 2、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卫星通信基础原理测试题 含答案

卫星通信基础原理测试题 单位: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4分) 1 乐、电话会议、交互型远程教育、医疗数据、应急业务、新闻广播、交通信息、船舶、飞机的航行数据及军事通信等。 2、我国自目前全球共有地球同步静 止轨道卫星约。 3 4 5、SkyBridge2002年开始运行,通过 80 6、VSAT 7、在VSAT通信中,一般常用的调制解方式有 8、按卫星的运转周期以及卫星与地球上任一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 9

10、另外还有 的正常工作。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超级基站采用的卫星是(A ) A、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B、中轨卫星 C、倾斜同步轨道卫星 2、自动寻星天线室外部分包括( ABC ) A、卫星天线 B、LNB C、BUC D、GPS 3、中国移动应急抗灾超级基站的网络拓扑结构为( D ) A、环形 B、链型 C、网状 D、星型 4、VOIP超级基站无法对星通常会检查哪些参数( ABCD ) A、极化角 B、方位角 C、俯仰角 D、信标频率 5、通过下列哪个命令可以查询iDriect设备的发送功率( B ) A、rx power B、tx power C、tx cw on D、rx frequency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 1、按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不同,可分为赤道轨道卫星、极轨道卫星和倾斜轨道卫星(√) 2、VOIP超级基站站点一律采用自动寻星天线。(√) 3、超级基站在配置时采用一套硬件,单逻辑基站配置。(x) 4、通信卫星是卫星通信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一个静止通信卫星主要由5个分系统组成(√) 5、VSAT系统一般工作在Ku波段或C波段。(√)

卫星通信天线简介

常用卫星通信天线简介 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通道,天线系统性能的优劣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遥远,为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大多数地球站采用反射面型天线。反射面型天线的特点是方向性好,增益高,便于电波的远距离传输。 反射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反射面的数量可分为双反射面天线和单反射面天线;按馈电方式分为正馈天线和偏馈天线;按频段可分为单频段天线和多频段天线;按反射面的形状分为平板天线和抛物面天线等。下文对一些常用的天线作简 单介绍。 1.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是一种单反射面型天线,利用轴对称的旋转抛物面作为主反射面,将馈源置于抛物面的焦点F上,馈源通常采用喇叭天线或喇叭天线阵列,如图1所示。发射时信号从馈源向抛物面辐射,经抛物面反射后向空中辐射。由于馈源位于抛物面的焦点上,电波经抛物面反射后,沿抛物面法向平行辐射。接收时,经反射面反射后,电波汇聚到馈源,馈源可接收到最大信号能量。

图1 抛物面天线 抛物面天线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较双反射面天线便于装配。缺点是天线噪声温度较高;由于采用前馈,会对信号造成一定的遮挡;使用大功率功放时,功放 重量带来的结构不稳定性必须被考虑。 2.卡塞格伦天线 卡塞格伦天线是一种双反射面天线,它由两个发射面和一个馈源组成,如图2所示。主反射面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副反射面为旋转双曲面,馈源置于旋转双曲面的实焦点F1上,抛物面的焦点与旋转双曲面的焦点重合,即都位于F2点。从从馈源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被副反射面反射向主反射面,在主反射面上再次被反射。由于主反射面的焦点与副反射面的焦点重合,经主副反射面的两次反射后,电波平行于抛物面法向方向定向辐射。对经典的卡塞格伦天线来说,副反射面的

卫星通信复习提纲2014..

卫星通信复习提纲 一绪论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 概念: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特点:⑴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⑵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 ⑶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⑷机动灵活。 ⑸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2、卫星通信系统和线路组成。 系统:地球站、通信卫星、跟踪遥测及指令系统、监控管理系统 线路:发端地球站,上行传播路径、通信卫星转发器、下行传播路径、收端地球站

3、地球站的组成,卫星通信地球站收发系统与地面微波中继站的比较。 天馈设备、收发信机、终端设备、天线跟踪设备以及电源设备 4、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 经市内通信线路送来的电话信号,在地球站A的终端设备内进行多路复用(FDM/TDM),成为多路电话的基带信号,在调制器中对中频载波进行调制,然后经上变频器变换为微波频率f1的射频信号,在经功率放大器、双工器和天线发向卫星。这一信号经过大气层和宇宙空间,信号强度将受到很大的衰减,并引入一定的噪声,最后到达卫星。在卫星转发器中,首先将载波频率f1上行信号经低噪声接收机进行放大,并变换为载波频率较低的下行频率f2的信号,再经过功率放大,由天线发向收端地球站。 5、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类: ⑴透明转发器 ⑵处理转发器:①信息处理转发器 ②空间交换转发器

6、卫星通信的工作频率,理想频段。 C :6/4GHz Ku:14/11 GHz 、14/12 GHz 二 调制技术 1、 调制的分类,影响数字调制方式选择的主要原因。 ⑴分类:模拟调制、数字调制 ⑵原因:设计目的、通信体制、信道特性 2、 模拟调制 1)频率调制 ⑴目的:增加传输带宽,得到大的调制制度增益,有利于地球站接收机获得较高的载噪比 (CNR ),或给定CNR 可以减少卫星转发器的功率。 ⑵带宽和信噪比增益计算(结合第7章线路计算)。 P 21 2)压扩技术:原理,框图。 类似自动增益控制。信号经整流并反馈到输入(或输出)端,控制输入(或输出)信号电平。 压缩器是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它压缩话音信号的动态范围,并使电路对弱话音信号的增益高于强话音信号的增益,因此,在含有噪声的信道中,提高了原来低电平话音信号的功率,从而使整个话路的信噪比得到改善。 扩展器对被压缩器提高的信号功率进行衰减,使它恢复到原来的信号电平。 3 、功率有效数字调制 1)QPSK 调制,解调原理 ⑴直接调相法 ①4PSK 信号的产生(π/4体系)。 AB (a )

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的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概述 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定义: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又是宇宙无线电通信形式之一,而宇宙通信是指以宇宙飞行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它有三种形式: (1)宇宙站与地球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2)宇宙站之间的通信;(直接通信) (3)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而进行的地球站间的通信。(间接通信) 第三种通信方式通常称为卫星通信,当卫星为静止卫星时称为静止卫星通信。 大多数通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卫星:轨道在一定高度时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静止卫星是指卫星的运行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35800km (为简单起见,经常称36000km)。 静止卫星通信的特点 (1)静止卫星通信的优点 a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只要在卫星波束范围内两站之间的传 输与距离无关) b 覆盖面积大(三颗卫星即可覆盖所有地方),可进行多址通信(一发多收) c 通信频带宽(带宽为500M),传输容量大 d 信号传输质量高,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e 建立通信电路灵活、机动性好(只要卫星覆盖到,均可建立地面站进行通信) f 可自发自收进行监测 (2)静止卫星通信的缺点 a 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国内做卫星发射的很少)。 b 地球的两极地区为通信盲区(轨道与赤道平行,切线方向下来无法到达两 极),而且地球的高纬度地区通信效果不好。 c 存在星蚀(卫星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和日凌(地球在太阳和卫星之间)中断 现象。——(现今可通过处理缩短这种现象)

广电-运维复习资料

2016年有线电视网络运维知识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传送一套节目有三种基本码流: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需要 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叫做复用,复用的方法是时分复用。 2.分贝是一个单位,分贝 dB=10log P1/P2,例如功率放大倍数为 1000的放大器的增益,用分贝比来表示为 30dB将一个功率P1均分成两份的理想分配器,则每一路输出功率为P1/2,用分贝比来表示该分配器的衰减为3dB。 3.要使多套电视节目同时在空间或同一条电缆中传输,必须通过 频分复用的方式把它们分别调制到不同频率的高频载波上,这样接收机才能通过将高频头调谐到不同的频率来实现每一套节目的正确接收。 4.我公司的数字电视传输采用 64QAM调制方式,中心频点为 514MHz,符号率为6.875MS/s,每个符号携带 6 bit信息。 5.我国数字电视标准采用的是DVB标准,其中卫星数字电视用 DVB-S表示,有线用DVB-C表示,而地面采用的是国家标准DTMB. 6.判断光纤通断、测量设备或光纤的输出光信号强度的设备是光 功率计,测量光纤的长度、衰减和接头损耗的是时域反射仪(OTDR)。 7.我国CATV光纤同轴混合网HFC根据光纤延伸的位置可以分为如 下三种结构:FTTC、FTTB和FTTH。 8.在调幅光发射机中按照强度调制的方式不同又分为直接调制光

发射机和外调制光发射机。 9.在光有源设备中,光发射机的任务是把高频电视信号变为光信 号,数字电视系统中其输入电平是75—80dBuv。光接收机的任务是把光纤中传来的光信号变为高频电视信号,其输入光功率要求为-3—0dBm。 10.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输出口的射频信号主要测试指标有平均功 率电平、调制误差率MER和误码率BER,用户端指标要求分别为60—80dBuv,大于26dB ,小于1.0×10-6 。 11.1310直接调制光发射机输出光功率为10dBmw,等于 10 mw,1550外调光发射机一般有两个7 dBmw的输出口,等于5 mw,输出功率为100 mw的EDFA等于 20 dB。 12.EDFA的输入光功率要求为2—7dBmw,在此范围内,输入光功 率越大,链路载噪比C/N指标越好。 13.MPEG-2编码器输出的传输流数据包大小是188字节; 经信道编码后其数据包大小是204字节,每个包可以完成 8字节的误码纠错。 14.MPEG-2标准定义了两种基本码流,分别是节目码流PS 和传输码流TS,数字电视系统中传输的是传输码流TS。 15.有线电视是利用高频电缆、光缆、微波等传输介质,在一定 的用户中进行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电视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以闭路传输的方式把电视节目传,送给千家万户。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 一、电磁波 振动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叫做电磁波。 由收音机收到的无线电广播信号,由电视机收到的高频 电视信号,医院里物理治疗用的红外线,消毒和杀菌用的紫外线,透视照相用的X射线,以及各种可见光,都属于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频率、波长 人们用频率、波长和波速来描述电磁波的性质。 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电场强度矢量E(或磁场强度矢量H)进行完全振动的次数,通常用f表示。波长是指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λ表示。波速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通常用v 表示。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v=λf 如果一电磁波在一秒内振动一次,该电磁波的频率就是1Hz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速的单位是m/s(米/秒) ,波长的单位是m(米) ,频率的单位是Hz. 对于无线电信号,它属于电磁波,它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每秒约前进30万公里。 例如:对于一个频率为98MHz的调频广播节目,其波长为300,000,000米除98,000,000Hz,等于3.06米。 不同的频率的(或不同波长)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性质用途。人们按照其频率或波长的不同把电磁波分为不同的种类,频率在300GHz(1GHz=109Hz)以下的波称为无线电波,主要用于广播,电视或其他通讯。频率在3×1011Hz-4×1014Hz 之间的波称为红外线,它的显著特点是给人以“热”的感觉,常用于医学上的物理治疗或红外线加热,探测等,频率在3.84×1014HZ-7.69×1014Hz之间的波为可见光,它能引起人们的视觉,频率在8×1014Hz-3×1017Hz之间的波称为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常用于杀菌,消毒,频率在3×1017 Hz-5×1019Hz之间的波称为X射线(或伦琴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常用于金属探测,人体透视等,

卫星通信复习资料

卫星通信系统分类 1.按照卫星制式,分为随机、相位和静止3类卫星通信系统; 2.按照覆盖区的范围,分为国际、国内和区域3类卫星通信系统; 3.按用户性质,分为公用(商用)、专用和军用3类卫星通信业务; 4.按业务分为固定业务(FSS)、移动用户(MSS)、广播业务(BSS)、科学实验及其他业务(如数学、气象、军事等)卫星通信系统; 5.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混合多址5类卫星通信系统。 6.按基带信号体制,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类卫星通信系统; 7.按所用频带,分为特高频(UHF)、超高频(SHF)、提高频(EHF)、和激光4类卫星通信系统。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性质和用途,若将它们综合起来,便可较全面描绘出某一具体的卫星通信系统的特征。 范艾伦带(Van Allen belt)范围 在空间上有两个辐射带,是由美国科学家范伦(J.A.Van Allen)于1958年发现的,称之为范伦带(Van Allen belt,内带1500-600.km,外带15000-20000km),它们由地球磁场吸引和俘获的太阳风的高能带电离子所组成,形成的恶劣的电辐射环境对卫星电子设备损害大,所以在这两个范伦带内不宜运行卫星,否则卫星只能存在几个月。这就得出了相应的低、中、高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运行在两个范伦带之间,虽然卫星遭受的辐射强度约为地球同步卫星遭受的辐射强度的二倍,但可用电防护措施进行防护,并使用辐射电子器件。 卫星通信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有三种,自动重发请求(ARQ)、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HEC) 自动重发请求(ARQ):收端能发现错码,但不能确定错码的位置;如果有错,则通过反向信道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收端认为传输无错为止。 前向纠错(FEC):收端能发现错码,并能纠正错码,实现FEC的编码方式有线性分组码、卷积分和Turbo码等。 混合纠错(HEC):它是FEC和ARQ的结合。收端经纠错译码后检测无错码,则不再要求发端重发;若仍有误码,则通过方向信道要求发端重发。 卫星通信特点 1.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2. 覆盖面积大,可进行多址通信。 3. 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 4. 机动灵活。 5.通信链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卫星通信的局限性 1.通信卫星是使用寿命较短 2.存在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 3.电波的传输时延较大且存在同波干扰。 4.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复杂。 5.静止卫星通信在地球高纬度地区通 信效果不好 VSAT卫星通信网特点 与地面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具有以下特点 1.覆盖范围大,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可对所有地点提供相同的业务和服务质量。 2.灵活性好,多种业务可在一个网内并存,对一个站来说,支持的业务种类、 分配的频带和服务质量等级可动态调整;可扩容性好,扩容成本低;开辟一个新的通信地点所需时间短。3.点对多点通信能力强,独立性好,是用户拥有的专用网,不像地面网中受电信部门制约。4.互操作性好,可使采用不同标准的用户跨越不同的地面网,而在同一个VSAT卫星通信网内进行通信;通信质量好,有较低的误比特率和较短的网络相应时间。 与传统卫星通信网相比,VSAT卫星通信网具有以下的特点: 1.面向用户而不是面向网络,VSAT与用户设备直接通信,而不是如传统卫星通信网中那样中间经过地面电信网络后再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2.天线口径小,一般为0.3-2.4m;发射机功率低,一般为1-2W;安装方便,只需简单的安装工具和一般的地基,如水泥地面、楼顶、墙壁等。 3.智能化功能强,包括操作、接口、支持业务、信道管理等,可无人操作;集成化程度高,从外表看VSAT站只可分为天线、室内单元(IDU)和室外单元(ODU) 三部分。 4.VSAT站很多,但各站的业务量较小;一般用作专用网,而不像传统卫星通信网那样主要用作公用通信网。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1.移动卫星通信覆盖区域的大小与卫星的高度及卫星的数量有关。 2.为了实现全球覆盖,需要采用多卫星系统。对于GEO轨道,利用三颗卫星可构成覆盖出地球南、北极区之外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若利用一颗GEO轨道卫星 仅可能构成区域覆盖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若利用中、低轨道卫星星座则可构成全球覆盖的移动卫星系统。 3.采用中、低轨道带来的好处是转播延迟较小,服务质量较高;传输损耗小,使手持卫星终端易于实现。由于移动终端对卫星的仰角较大,一般为20度-50度, 故天线波束不易遭受反射的影响,可避免多径深衰落。但是,中、低轨道必须是多星的星座系统,技术上较为复杂,造价较为昂贵,投资较大,用户资费高。 4.采用CEO轨道的好处是只用一颗卫星即可实现廉价的区域性移动卫星通信,但缺点有两个:一是转播时延较大,两跳话音通信延迟将不能被用户所接受;二是 转播损耗大,使手持卫星终端不易于实现。这两个缺点可通过采用星上交换和多点波束天线技术得到克服。 5.移动卫星通信保持了卫星通信固有的一些优点,与地面蜂窝系统相比,其优点是:覆盖范围大,路由选择比较简单。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因此可利用卫 星通信的多种服务,例如移动电话、调度通信、数据通信、无线定位以及寻呼等。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特点 1.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用户(站址)数量多。 2.卫星天线波束应能适应地面覆盖区域的变化并保持指向,用户移动终端的天线波束能随用户的移动而保持对卫星的指向,或者是全方向性的天线波束 3.移动终端的体积、重量、供好均受限,天线尺寸外形受限于安装的载体,特别市手持终端的要求更加苛刻。 4.因为移动终端的EIRB有限,对空间段的卫星转发器及星上天线需专门设计,并采用多点波束技术和大功率技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链路,其工作频率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在200MHz-10GHz。 6.由于移动体的运动,当移动终端与卫星转发器间的链路受到阻挡时,会产生“阴影”效应,造成通信阻断。对此,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应使用用户终端能够多星 共现。 7.多颗卫星构成的卫星星座系统,需要建立星间通信链路,星上处理和星上交换,或需要建立具有交换和处理能力的信关关口地球站(即网关,Gateway). 卫星工作频段的选择应依据的原则 为了满足卫星通信的要求,工作频段的选择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频段的电波应能穿透电离层; 2.电波传输损耗及其他损耗要小; 3.天线系统接收的外界噪音要小; 4.设备重量要轻,耗电要省; 5.可用频带要宽,以满足通 信容量的需要;6.与其它地面无线系统(如微波中继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等)之间的相互干扰要尽量小;7.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并便于与现有通信设备配合使用。 为什么要选在微波频段: 综合上述各项原则,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应选在频段(300MHz-300GHz)。这是因为微波频段有很宽的频谱,频率高,可以获得较大的通信容量,天线的增益高,天线尺寸小,现有的微波通信设备可以改造利用;另外就是微波不会被电离层所反射,能直接穿透电离层到达卫星。 确定卫星通信的多址协议的原则 确定多址协议时应考虑的原则主要如下: 1.要有较高的卫星信道共享效率,即吞吐量要高。 2.有较短的延迟,其中包括平均延迟和峰值延迟。 3.在信道出现拥塞的情况下具有稳定性。 4.应能承担信道误码 和设备故障的能力。5.建立和恢复时间短。6.易于组网,且设备造价低。 …… 二、卫星通信系统总体设计的一般程序 假定使用的通信卫星、工作频段、通信业务类别、容量及站址等已确定,则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程序如下: 1.确定传送信号质量 2.根据总通信量确定使用的多址方式。 3.决定地球站天线直径。天线直径大,地球站G/T值很高,转发器利用率就高,频带就宽,地球站的 建设费也高。4.根据电话、电视等业务的要求,确定系统配置,包括各类附属设备、专用设备以及地面传输系统设备等。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土建工艺要求,并向各分系统提出指标要求。5.按照相应规范要求,确定总体系统指标,并对各分系统提出分指标要求。6.对各分系统设备进行设计。 作为地球站设计工程师,对于上行链路应特别注意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的确定,以尽量减小传输线上的损耗;同时也要考虑功率放大器有较大的功率调整范围。下行链路设计对地球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低噪声接收机要尽量靠近馈源,提高G/T值,防止外部干扰信号进入,系统增益分配要合理,系统匹配要良好,以提高通信质量指标。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站实际上是围绕下行链路设计的。 卫星地球站通信工程设计:主要包括通信体制的确定、工作频段的选择、典型的链路计算、造价评估。建设地球站首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包括:使用总体、技术总体、工程建设总体。 1.用户需求分析【1)需求内容2)需求内容3)需求质量】 2.确定使用的卫星【1)卫星轨道的位置及天线的覆盖区域2)工作频段3)卫星EIRP值4)卫星的费用和服务】 3.通信体制的选择 4.链路预算【1)网络规模与业务分析2)中继线数量及无线信道数】 5.网络设计【1)电话网2)数据网3)建网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