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财《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东财《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东财《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东财《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东财《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组织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A. 人

B. 企业

C. 一线的操作人员

D. 高层管理者

2. 群体给个人提供了称赞和认可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指的是:

A. 安全需要

B. 情感需要

C. 尊重和认同需要

D. 完成任务的需要

3. 在时间平均的基础上间断地实施奖励是下列哪种强化方法:

A. 固定间断

B. 固定比率

C. 变动间断

D. 变动比率

4. 在组织变革中,子系统中(),可能会因更大系统的问题而趋于失效:

A. 结构惯性

B. 有限的变革点

C. 群体惯性

D. 对已有的资源分配的威胁

5. 决策是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但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较完整:

A. 出主意

B. 拿主意

C. 既出主意又拿主意

D. 评价各种主意

6.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一项成为诊断和执行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较为重要的方法:

A. 科学管理

B. 霍桑试验

C. 产业心理学

D. 调查反馈

7. 在三隅二不二的四种类型中那一种最有效:

A. P型

B. M型

C. PM型

D. pm型

8. 塔克曼提出的群体发展五阶段理论不包括:

A. 形成阶段

B. 整合阶段

C. 规范化阶段

D. 中止阶段

9. 情感需要表现在:

A. 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友谊和情感需要

B. 群体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

C. 群体可以激发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D. 群体可以使成员之间面对面地经常接触,并且彼此相互了解

10. 在工作人性化的质量方案中,通常包括参与性管理和弹性工作制相关内容和:

A. 工作的重新设计

B.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C. 敏感性训练

D. 团队建设

11. 每位员工的需要不同,因此对某人有效的强化措施,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人。管理者应当充分了解员工的差异并对他们实施:

A. 个别化奖励

B. 弹性工作制

C. 员工持股计划

D. 进行人与工作的匹配

12. 组织设计主要指组织()的设计,是把组织内的任务、权力和责任进行有效组合协调的活动:

A. 过程

B. 工作

C. 战略

D. 结构

13. 在下列情况中,哪一种更适合采取个体决策方式:

A. 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

B. 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C. 选择某种新产品上市时机

D. 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

14. 过度服从、物化人格、拖延和掩饰等方式属于:

A. 避免行动

B. 避免责备

C. 避免变革

15.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A. 自尊需要

B. 情感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关于沟通渠道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技术越先进越好

B. 速度越快捷越好

C. 信息容量越大越好

D. 应根据信息特点及沟通需要进行选择

BC

2. 人的行为具有自发性,指的是:

A. 人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

B. 外力能影响人的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

C. 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

D. 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

BC

3. 组织行为学的行为主体包括:

A. 婴儿

B. 奴隶

C. 军人

D. 资本家

BCD

4.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分为:

A. 物体知觉

B. 社会知觉

C. 空间知觉

D. 时间知觉

B

5. 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有影响作用的有哪些方面:

A. 职位权力

B. 任务结构

C. 上下级关系

D. 外部环境

BC

6. 员工的经验可以通过什么来判定:

A. 简历特征

B. 工作表现

C. 年龄

D. 性别

B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组织理论倾向于比组织行为学更为宏观

B. 组织行为学往往比组织发展更宏观,更具应用取向

C. 组织行为学比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应用取向

D.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实践的一部分

D

8. 下列属于避免责任的是:

A. 美化

B. 歪曲

C. 推卸责任

D. 辩解

E. 找替罪羊

BDE

9. 下列表述中哪几句是正确的:

A. 决策是识别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B. 一般来说,大多数决策关注的是寻找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C. 决策不是某个时点的拍板决定,而是一个从有关信息收集一直到决策结果的过程

D. 管理中决策具有普遍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E.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CDE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远比个人单独活动的总和要复杂

B.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就是个人单独活动的总和

C.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个人单独活动没有关系

D.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远比个人单独活动的总和要单一

CD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提出管理方格图理论的是:

A. 利克特等人

B. 赫茨伯格

C. 马斯洛

D. 布莱克和莫顿

2. 复杂的问题最好采用哪种沟通网络的小组来处理:

A. 轮式

B. 全通道式

C. 环式

D. 链式

3. 在调查反馈法中,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到调查反馈中,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

各个部门中的管理者及()的参与:

A. 监督者

B. 被管理者

C. 向他直接汇报工作的下属

D. 执行者

4. 公司规定一周支付一次工资属于:

A. 固定强化法

B. 固定比率法

C. 变动间断法

D. 变动比率法

5.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备不断()能力的组织:

A. 协调

B. 调整与革新

C. 发展

D. 自我审视

6. 建立在惧怕基础上的权力,又称惩罚权力的是:

A. 强制性权力

B. 奖赏性权力

C. 法定性权力

D. 专家性权力

7. 从决策的主体看,可将决策分为:

A. 集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B. 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C.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D.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8. 在学习型组织的组织设计中,它的特点是无边界、团队和:

A. 分权

B. 集权

C. 授权

D. 放权

9. 在组织变革中,工作重新设计的目的在于力图()工作的多样性、任务的一致性和工作的内在意义、自主性和反馈等:

A. 保持不变

B. 辨别

C. 提高

D. 降低

10. 下列关于价值目标和决策目标表述正确的是:

A. 决策目标包含有价值目标

B. 决策目标等同于价值目标

C. 价值目标主要是对实践结果的预先设定,而决策目标则是对实践的意义的评价

D. 两项决策在决策目标上的一致性说明它们在价值目标上也一致

11. 需要的方向维度使个体趋向该种目标,而()则使个体逃避它。例如,美味佳肴对饥饿的人具有吸引力,而饱食且消化不良的人就可能避之不及了:

A. 方向维度

B. 时间维度

C. 空间维度

D. 强度维度

12. 组织变革中来自于个体的阻力源于习惯、安全、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和:

A. 性格

B. 感情

C. 关系

D. 选择性信息加工

13. 控制跨度的宽窄与一个部门的管理者能够处理的()的范围有关:

A. 工作

B. 人际关系

C. 下属

D. 权力

14.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突出的是:

A. 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

B. 以结构为中心的管理

C. 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

D.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15. 有效沟通必须包含反馈环节,甚至是多次的反复,这体现了有效沟通的什么标准:

A. 一致性

B. 可依赖性

C. 持续性

D. 明确性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工作特征丰富化模型中,工作特征的水平会影响到三种的主要心理状态有:

A. 对工作意义性的感受

B. 对工作结果所负责任的感受

C. 对工作实际结果的了解

D. 对情境因素的满意感

2. 影响到员工如何对丰富化的工作做出反应的个体差异变量包括:

A. 能力

B. 知识

C. 成长性需要的程度

D. 对情境因素的满意感

BCD

3. 要判定一个组织的文化,就要通过观察到的事物(或文化可见的流露)来进行推断。这种事物典型和重要的有:

A. 仪式典礼

B. 传说故事

C. 象征物

D. 语言

BCD

4. 根据霍夫斯塔德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国是集体主义的

B. 印度是低权力距离的

C. 瑞士人是低不确定性规避的

D. 日本人注重生活数量

D

5. 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就必须:

A. 在组织中建立有助于收集决策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

B. 掌握所有的信息分析的模型和工具

C. 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D. 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

E. 准确预测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DE

6. 组织文化的特征可以用以下那些程度加以描述:

A. 成员的一致性

B. 对人的关注

C. 报酬标准

D. 系统的开放性

BCD

7. 绩效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A. 设定目标

B. 绩效评价

C. 奖励体系

D. 惩罚措施

BC

8. 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有:

A. 工作中技术与人性成分不可分的混在一起

B. 员工影响到组织内的工作及用于评价工作的标准

C. 组织结构图不再能够反映工作场所特性的影响和关系网络

D. 人们更重视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9. 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 公司的政策和行政管理

B. 工作安全性

C. 与上级的关系

D. 地位

BCD

10. 属于社会知觉的特征的是:

A. 间接性

B. 主观性

C. 选择性

D. 自控性

BCD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组织对员工需求做出反应的一种过程,即组织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使员工充分参与到有关的决策中来,对他们自己的工作进行设计,这是指:

A. 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

B. 工作人性化的质量

C. 社会技术系统

D. 工作定义

2. 哪一种谈判风格寻求双赢方法,即双方在冲突解决中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为了解决冲突,谈判者不得不重新定义选择项来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数量,这种方法趋向于支持谈判者之间积极的长期关系:

A. 分配性谈判

B. 一体化谈判

C. 竞争性谈判

D. 协作性谈判

3. 尊重每个个体与群体的特征,把其变成组织力量的潜在源泉,这一做法体现了:

A. 管理沟通

B. 管理差异能力

C. 管理变革能力

D. 控制预算

4. 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A. 厂容厂貌

B. 职工风貌

C. 沉淀于企业及职工的意识形态

D. 产品形象

5. 下列哪项不是人的行为特征:

A. 自发的

B. 有原因的

C. 有目的的

D. 系统的

6. 组织的外部环境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以下的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 科学技术

B. 组织结构

C. 社会行为

D. 制度结构

7. 下列关于价值前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决策的首要前提

B. 决策的价值前提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C. 价值前提一经确立,就不能改变

D. 决策目标和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8. ()组织结构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照命令统一原则设立的直线指挥系统,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设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A. 直线职能型

B. 事业部制

C. 矩阵制

D. 多维立体制

9. 霍曼斯认为,群体存在的唯一标准和群体的本质特征是:

A.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B. 群体成员的心理认同感

C. 群体成员的团结一致

D. 群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

10. 在组织发展中,任务-技术型干预手段包括社会技术系统、工作人性化的质量和:

A. 工作的重新设计

B. 变革组织文化

C. 敏感性训练

D. 团队建设

11. 当员工感到十分担心和焦虑时,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新的技能培训或短期带薪假期,这属于克服变革阻力的哪种策略:

A. 教育和沟通

B. 参与

C. 促进和支持

D. 强制

12.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显示了人和组织工具之间相互依存的性质的是:

A. 社会技术系统

B. 敏感性训练

C. 组织发展方格

D. 组织发展

13. 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一套是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的组织结构是:

A. 直线职能型

B. 事业部制

C. 矩阵制

D. 多维立体制

14. 关于文化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

B. 文化差异不能消除,但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沟通实现共存共荣

C. 文化差异经过努力可以消除

D. 树立文化差异的观念,是提高跨文化沟通效果的前提

15. 汽车生产车间的流水作业线是属于下列哪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A. 共享型

B. 相继型

C. 互惠型

D. 一致性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群体的外部环境包括:

A. 组织外部的影响

B. 整体战略

C. 职权结构

D. 组织规范

BCD

2.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遵循下列原则:

A. 一般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B. 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特殊行为

C. 态度测量与实际行为的间隔时间越短,态度与行为就越一致

D. 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BC

3. 变革型领导的特点包括:

A. 不断提出革命性主张

B. 工作方式以个别化为特征

C. 不断改变领导风格

D. 善于运用理智和逻辑的力量

BCD

4. 员工的经验可以通过什么来判定:

A. 简历特征

B. 工作表现

C. 年龄

D. 性别

B

5. 人的行为具有自发性,指的是:

A. 人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

B. 外力能影响人的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

C. 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

D. 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

BC

6. 传统的绩效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主要有:

A. 上级主管

B. 管理者

C. 评价对象自身

D. 同事

B

7. 所谓“话语权”与“领导权威”,指的是信息沟通中的:

A. 地位效应

B. 信息过滤

C. 选择性知觉

D. 表达不当

BC

8. 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A. 需要层次理论

B. E.R.G理论

C. 目标设置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E. 成就需要理论

BDE

9. 下列反映了有关控制点的理论的是:

A. 内控型的人被发现对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更加适合管理职位

B. 内控者缺勤率较低

C. 内控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

D. 所有成功的销售人员都是内控型的人

BC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能力指的是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

B. 心理能力即从事那些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C. 高智商与工作绩效之间可以说是无关的

D. 心理能力的构成包括7个维度

BCD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A. 自尊需要

B. 情感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2. 当员工感到十分担心和焦虑时,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新的技能培训或短期带薪假期,这属于克服变革阻力的哪种策略:

A. 教育和沟通

B. 参与

C. 促进和支持

D. 强制

3. 同样是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根据他的知识把它称为“双子叶植物”,木匠则可能根据他的知识经验以木材的用途把它称为“优质木材”,这体现了: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恒常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D. 知觉的理解性

4. 组织结构即组织的(),是表明组织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和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A. 框架

B. 模式

C. 组成

D. 分工

5. 在任务-技术型干预手段中,以下哪些不满足工作人性化的质量:

A. 足够而公平的补偿

B. 一个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并且有保障的机会

C. 个人拥有隐私权,持有不同意见并可通过正当途径予以陈述的权利

D. 限制个人能力的工作

6. 群体给个人提供了称赞和认可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指的是:

A. 安全需要

B. 情感需要

C. 尊重和认同需要

D. 完成任务的需要

7. 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是指: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8. 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可以是()的部门化的形式:

A. 功能性部门化

B. 决策性部门化

C. 产品性部门化

D. 顾客性部门化

9. 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认为,任何成功的设计都必须同时满足工作在社会和()两方面的需要:

A. 群体

B. 个人

C. 认知

D. 技术

10. 组织发展中的结构型干预手段,使组织更为合理和平等,它包括结构型重组和:

A. 工作的重新设计

B. 变革组织文化

C. 敏感性训练

D. 团队建设

11.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以下中的哪一项研究证明了组织变革的人为尺度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应用行为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A. 科学管理

B. 霍桑试验

C. 产业心理学

D. 调查反馈

12.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将某些标准方面与应用行为科学,特别是组织心理学的组织变革与发展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这描述的是:

A. 敏感性训练

B. 霍桑试验

C. 管理咨询

D. 调查反馈

13. 激励过程的复杂性集中表现在()的变化上:

A. 动机

B. 需求

C. 需要

D. 行为

14. 决策的核心是:

A. 意识

B. 目的

C. 未来

D. 选择

15. 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A. 团队

B. 个人

C. 组织

D. 利益相关者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

B. 作业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熟练技巧,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C. 无论是观众效应还是共同活动效应,都可能有时表现为社会助长作用,有时表现为社会抑制作用

D. 无论是观众效应还是共同活动效应,都不会表现为社会助长作用或社会抑制作用

BC

2. 合理地对工作进行设计和再设计可能使工作具有:

A. 激励性

B. 意义性

C. 建设性

D. 同一性

BC

3. 关于沟通渠道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技术越先进越好

B. 速度越快捷越好

C. 信息容量越大越好

D. 应根据信息特点及沟通需要进行选择

BC

4. 哪几种处理冲突的方式经常采取分配性谈判策略:

A. 竞争

B. 合作

C. 妥协

D. 回避

C

5. 找出和离职率明显相关的选项:

A. 婚姻状况

B. 年龄

C. 家庭住址

D. 职业

B

6. 哪些是组织管理学的发展过程的趋势:

A. 由原来的以基层管理为主发展到以高层管理为主

B. 由以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发展到以经营战略管理为主

C. 由原来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D. 由单一的管理为主发展到综合管理

BCD

7. 下列说法中哪些不是迈尔顿的观点:

A. 群体成员有经常的相互作用

B. 相互作用的人把自己确定为群体的成员

C. 群体存在的主要功能在于使群体成员团结一致以应付环境的威胁

D. 一个群体的独特之处至少在于其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的规范

D

8. 工作设计的指导原则包括:

A. 外部协调原则

B. 内部合适原则

C. 个人差异原则

D. 基于整体的工作设计原则

BCD

9.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有:

A. 所有的群体都须经过这固定的五个阶段

B. 群体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C. 群体总是沿袭这五个阶段朝前发展

D. 群体也可能退回到早些阶段

C

10. 组织行为学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从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发展到:

A. 现场实验

B. 参与观察

C. 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D. 统计分析

BCD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韩信的“背水一战”反映了:

A. 管理上一条重要的名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

B. “霍布森选择”

C. 唯一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D. 要提出各种备选方案,才能做到最优选择

2.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A. 双因素理论

B. 效用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3. 哪一种谈判风格寻求双赢方法,即双方在冲突解决中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为了解决冲突,谈判者不得不重新定义选择项来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数量,这种方法趋向于支持谈判者之间积极的长期关系:

A. 分配性谈判

B. 一体化谈判

C. 竞争性谈判

D. 协作性谈判

4. 几乎所有的当代动机理论都承认员工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他们在需要、态度、个性及其他重要的个人变量上各不相同,所以管理人员在进行激励时要:

A. 个别化奖励

B. 弹性工作制

C. 认清个体差异

D. 进行人与工作的匹配

5. 管理者可能与下属之间存在三种类型的关系,其中不包括以下的那一项:

A. 个人直接关系

B. 横向关系

C. 直接群体关系

D. 交叉关系

6.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备不断()能力的组织:

A. 协调

B. 调整与革新

C. 发展

D. 自我审视

7.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强调了组织变革与发展的优先权,以及哪个是急需解决的最基础的组织问题:

A. 社会技术系统

B. 敏感性训练

C. 组织发展方格

D. 组织发展

8.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哪一项成为诊断和执行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较为重要的方法:

A. 科学管理

B. 霍桑试验

C. 产业心理学

D. 调查反馈

9. 某大学计算机系的系主任王教授对新来系里工作的刘博士说:“下周一上午我们谈谈,我想请你介绍一下你的硕士论文的选题及博士论文的研究情况,还有研究专长和学术兴趣,这样我们可为你安排合适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王主任的话来判断,他所表现出来的管理风格

最接近于下列哪一种:

A. 5.5中间型

B. 9.9团队型

C. 1.9俱乐部型

D. 9.1任务型

10. 组织设计的着眼点和基本问题是确定人员在组织中的位置,即机构设置和()配置:

A. 人员

B. 职位

C. 职务

D. 工作

11. 在变革决定做出之前,把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也吸收到决策的过程中来的做法,是采取了克服变革阻力中哪种策略:

A. 教育和沟通

B. 参与

C. 操纵和收买

D. 强制

12. 四分图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领导行为研究者首先提出来的:

A. 德国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

13. 在三隅二不二的四种类型中那一种最有效:

A. P型

B. M型

C. PM型

D. pm型

14. 运用工作丰富化的哪种方法能使承担完整工作的员工要比那些只承担部分工作的员工更能从最终产品中得到认同:

A. 垂直授权

B. 自然团队

C. 消费者关系

D. 产品的所有权

15. 哪一种是管理科学学派的观点:

A. 把组织看作是开放的理性模式,把组织管理归结为简单明了的、用数量表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成果,提出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服从总体战略目标

B. 把组织看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性的模式。强调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和性格特征,强调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

C. 经理人员的关键作用是通过组织内部的各种非正式的组织,形成企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D. 把人看作只有经济需要,而没有动态地从不断满足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方面来研究人的行为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在工作特征丰富化模型中,工作特征的水平会影响到三种的主要心理状态有:

A. 对工作意义性的感受

B. 对工作结果所负责任的感受

C. 对工作实际结果的了解

D. 对情境因素的满意感

BC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远比个人单独活动的总和要复杂

B.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就是个人单独活动的总和

C.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个人单独活动没有关系

D.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远比个人单独活动的总和要单一

CD

3. 创立组织文化应遵循的原则有:

A. 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B. 可行性、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C. 注意适应组织的外部环境与内部一体化相统一的原则

D. 重视典型和榜样的力量与群众的认同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BCD

4. 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包括:

A. 群体的潜在绩效

B. 群体互动的收益群体

C. 互动的损失群体成员

D. 共同的规范

BC

5. 开放群体具有哪些特征:

A. 经常更换成员

B. 成员来去自由

C. 成员比较稳定

D. 等级关系较严明

B

6. 工作设计的可选方案包括以下哪几种:

A. 工作专业化

B. 工作轮换

C. 工作扩大化

D. 工作丰富化

BCD

7. 沟通的主体可以是:

A. 个人

B. 群体

C. 组织

D. 无生命事物

BC

8. 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 人格维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重要关系

B. ESTJ个性者组织能力强,重实务,喜好组织活动和管理事务

C. 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使荣格的类型理论进入了实际应用

D. 五项人格维度构成了所有人格因素的基础,并包括了人格当中的大多数明显变异

BCD

9.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遵循下列原则:

A. 一般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B. 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特殊行为

C. 态度测量与实际行为的间隔时间越短,态度与行为就越一致

D. 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BC

10. 权力是由下列的相连接的环节提供的:

A. 信息环节

B. 供给环节

C. 支持环节

D. 了解内部网络是了解组织如何开展工作的关键

BCD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A. 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

B. 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

C. 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

D. 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2.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促成了系统的组织变革方法的是:

A. 科学管理

B. 霍桑试验

C. 产业心理学

D. 调查反馈

3. 企业管理人员告诫员工,如果迟到会被扣去工资属于:

A. 消极强化

B. 积极强化

C. 消除

D. 惩罚

4. 对人知觉的管理者一般采取用什么管理方式:

A. “人群关系”管理方式

B. 责任制管理方式

C. “应变”管理方式

D. “自我实现"管理方式

5. 在组织设计的决策因素中,()程度反映了组织的控制跨度因素:

A. 部门基础的同质

B. 专业化的高低

C. 控制下属的多少

D. 集权与分权

6. 什么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

A. 感觉

B. 知觉

C. 感受

D. 印象

7. 组织设计主要指组织()的设计,是把组织内的任务、权力和责任进行有效组合协调的活动:

A. 过程

B. 工作

C. 战略

D. 结构

8. 一般认为外交官员的角色行为是有礼貌,脑子灵活,善于言谈,感情丰富,有幽默感等,这反映的是何种知觉:

A. 对他人的知觉

B. 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

C. 自我知觉

D. 角色知觉

9. 斯勒通过研究证明,组织引进电脑系统会造成组织结构的哪些改变:

A. 部门合并

B. 层级数目增多

C. 控制幅度减小

D. 更为分权

10. 面向学习型组织的变革包含着两种方法,即组织学习和:

A. 知识管理

B. 知识更新

C. 团队学习

D. 学习进步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个) 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 统计学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分析和预测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 度是( 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D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D)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9.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 的频数密度为( A)

组织行为学作业二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填入下表,20分) 1,在联系紧密的小的工作群体中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2,群体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完全一致,不一定是好事。 3,组织变革为组织发展提供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 4,艾德佳·沙因:目前的组织文化研究大多停止在物质层和价值观的层面,对于更加深层的挖掘不够,文化不是表象而是更深层的东西。 5,威廉·大内(乌契)的Z理论认为:信任、敏感、亲密会带给企业成功,主张按照坦白、开放、沟通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 6,在大的工作群体中,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少,一般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比专制型领导方式为好。 7,群体内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发生冲突不一定是坏事。 8,组织发展亦称为组织开发,它是指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采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动过程。 9,赫尔希(R.Horshey)曾对6家工地的30件小道消息做分析,表明道消息都是不确切的。 10,威廉·大内(乌契)的Z理论认为:Z型组织既符合美国文化,又吸取了日本J型组织管理方式的长处,他号召美国的组织要向Z型组织转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的主要贡献之一是A使人们注重行为监控的“目标”而不是结果 B使人们注重行为的监控而不是结果 C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动机”而不是结果 D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注重对行为的监控 2, 尼克(S.Pilnick)提出的规范分析法包括的步骤是:明确规范内容阶段、制订规范剖面图阶段和 A调查问题的设计阶段 B调查的实施阶段 C巩固成果阶段 D从规范差距较大的规范或者是比较重要的规范入手进行改进的阶段。 3,一个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方面与其他人的差异是指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doc

《组织行为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 A.多层次性 B.多学科交叉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A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B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A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A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C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A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B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C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 D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A ) A. 性格; B.个性; C.气质; D.能力。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C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D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B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20.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2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2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北邮大统计学基础第一次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公司设备调查 B.农村耕地调查 C.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D.汽车养护情况调查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案: [C;]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2.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进行百货商店工作人员普查,调查对象是( )。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全体工作人员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知识点: 第二章 学生答 [B;] 案: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4.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之和是( )。 A.不等于l B.大于1 C.小于1 D.等于l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5.统计表的结构,从其外形看,是由( )。 A.标题和数字资料两部分构成 B.标题、横行、纵栏标目三部分构成 C.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构成 D.标题、横纵、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6.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多少(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比例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知识点: 第三章 学生答 案: [B;]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13年秋东财《微观经济学》在线作业三.附百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15.如果竞争模型是经济的准确描述,那么()。 A. 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有效 B. 经济运行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C. 经济运行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满分:4 分 2. 生产的第二阶段()始于AP开始下降处。 A. 总是 B. 决不是 C. 经常是 D. 有时是 满分:4 分 3. 均衡价格是() A. 需求线与供给线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B. 固定不变的价格 C. 支持价格 D. 支持价格 满分:4 分 4. 糖尿病人对胰岛素这种药品的需求属于() A. A|完全无弹性 B. 单位弹性 C. 无限弹性 D. 缺乏弹性 满分:4 分 5. 小王辞去了月薪一千元的工作,并投入一万元开始做小生意,请问小王做生意的机会 成本

A. 10000元 B. 1000元 C. 11000元 D. 以上全不对 满分:4 分 6.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A. 是最低成本时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B. 当固定成本增加时就向上移动 C. 是每种规模工厂时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最低点的轨迹 D. 是每种产量时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的轨迹 满分:4 分 7. 研究产品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属于()问题 A. 为谁生产 B. 怎样生产 C. 生产什么 D. 如何生产 满分:4 分 8. 在古诺假定下如果企业数量增加,则() A. 每一企业的产量增加 B. 行业产量增加,价格降到竞争时的水平 C. 市场价格接近勾结时的价格 D. 垄断者的行为更倾向于勾结 满分:4 分 9. 在计算需求价格弹性时,通常用()作为计算价格变化的基础价格 A. 最高价格 B. 均衡价格

组织行为学_在线作业_2满分答案

组织行为学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 1. (5分) ? A. 任务 第一型领导 ? B. 调型领导 ? C. 中间型领导 ? D. 俱乐部型领导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2 领导行为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 A. 沟通 ? B. 交往 ? C. 传播 ? D. 交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5.3 领导者的现代性与领导行为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3. (5分) 领导方格理论中的5.5型领导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类的领导方式?( ) ( )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

? A. 群体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 B. 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 ? C. 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 ? D.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个体的基本需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人际关系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4. (5分) ? A. 沟通信息功能 ? B. 心理保健功能 ? C. 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 D. 协调功能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1 人际关系概述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5. (5分) ? A. 有无一定结构 ? B. 有无共同的目标 ? C. 有无较一致的规范 不属于从社会角度来论述群体功能的是( )。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群体成员避免孤独,获得安全感,增进彼此感情,满足多方面的需要,这体现了人际关系的何种功能?( ) 根据组织与群体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 D. 成员间有无直接的互动关系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 群体基本概念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 ? A. 民主型 ? B. 放任自流型 ? C. 任人唯亲型 ? D. 专制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6.3 过程型激励理论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 ? A. 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定向和 约束 ? B. 使成员认知标准化 ? C. 维系群体的整体性 ? D. 群体规范使得内外差距变小甚至消失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莱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其中论述错误的是( )。 关于群体规范的功能论述错误的是( )。

《组织行为学》作业

《组织行为学》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信息沟通 2、态度 3、组织变革 4、工作生活质量 二、填空题 1、组织的多层次性主要表现为组织是由、、和四个层次组成的一个系统。 2、一个婴儿出生先天遗传所固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它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自然属性,决定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等特征,它为人增添了独特的色彩,是个性的组成部分之一。 3、能力差异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效果。能力差异运用的原则主要有、和。 4、是指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5、能力分为和两种。 6、信息沟通的原则主要有、和。 7,优秀的领导者的素质应包括、、和四大方面。 8、权变组织设计的基本因素有、、.。 9、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创新功能和辐射功能。 三、单项选择题 1、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 3、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4、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5、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 A、简单-静态环境;B、复杂-静态环境;C、简单-动态环境;D、复杂-动态环境。 四、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2、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黑胆汁; E、抑郁质。 3、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 A、理智型; B、内倾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E、中间型。 4、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E、定型效应。 5、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A、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 D、工作的物理条件; E、上司的赏识。 五、问答题 1、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对个人对组织甚至对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重要意义主要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2、期望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哪些方面? 六、案例分析 爱通公司 明娟不再和阿苏说话了。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远。开始,她认为是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壮志。但是,明娟决心为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相处好关系,因此她邀请他出去吃午饭,一有可能就表扬他的工作,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docx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的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的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统计属于()。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是描述统计学,又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是描述统计学,有不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 研究的总体是()。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的企业注册类型、产值和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注册类型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是品质标志 C.产值是定类变量 D.产值和利润总额都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 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的名称 D.现象的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的位置上的值称为()。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组织行为学作业第二次作业

组织行为学第二次形考 课堂讨论案例: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要求:同学们先看录像教材中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的案例,并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每组5—6人)开展讨论,然后由小组长综合本组成员分析的情况代表大家在全班发言,接着由授课老师讲评本案例;最后让每个参与讨论的学员在小组发言稿上签名后交给授课老师,记做形考成绩。 案例内容:请同学们在课堂上集中看录像教材 问题:请用内容型或过程型激励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分析与讨论: 1、本人分析的观点:(40分) 这个案例是一个企业成功运用激励理论来激发起员工积极性,并获得成就的典型案例。(一)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案例: 内容型激励理论也可统称为需要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需要进行研究的,共有4种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论、ERG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我们这里选取需要层次理论和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进行分析。 1.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主要有七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小苗的成长这个案例中,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通过几次奖励给他住房,并且在授予先进称号、晋级、职称和工资待遇上也给予了相应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不但满足了小苗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使他获得了友爱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小苗获得了组织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以及重视和赏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信的情感。在公司持续6年的支持下,他获得了研制的成功,并最终实现了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事业的欲望),小苗的人生价值获得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发展就越快,越能取得经济效益,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造就出高成就需要的人。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要注意发现、培训有成就需要的人。 2、记录同学发言(网上讨论者此处粘贴小组讨论记录,30分) 和磊同学发言(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这个案例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成就需要激励理论,分析如何通过公司的培养与努力,造就了小苗作为一个高成就需要者的成功。 3、张若曦同学(只要求记录主要观点): 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在激励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麦克利兰认为一名高成就激励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对胜任和成功有强烈的要求,他们愿意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而又切实可以达到的目标,以不断获取成就需要的满足;第二,他们愿意承担所做工作的个人责任;第三,对他们正在进行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希望得到上级组织明确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据此,小苗是一个高成就需要者,公司为

2016组织行为学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的哪种研究方法(调查法)。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个体;群体;组织;环境) 3.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50—60年代) 4.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5.下面哪些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激励;人际关系和沟通;团队建设;组织变革与冲突;组织学 习与发展) 6.下面哪个是组织行为学古典理论时代的代表人物?(马科斯·韦伯) 7.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约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假设,即(社会人假设)。 8.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有哪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体的 凝聚力;增强领导的有效性;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增强组织活力,提高绩效) 9.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面谈法) 10.下面哪种组织行为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经常用于推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 11.以应用广度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工作性研究) 1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 1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 14.在决策的众多模型中,完全的理性模型有(经济理性模型),完全的非理性模型有(社会模型)。 15.下列哪项不是明茨伯格所提出的决策过程阶段?(计划阶段) 16.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 (晕轮效应)。 17.知觉的特性有哪些?(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8.正强化(增加行为频率),负强化(降低行为频率)。 19.社会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投射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20.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1.根据凯利的归因理论,如果一名员工今天上班迟到,但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说明其行为(一贯 性低),而且今天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说明其行为(一致性高)。 2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下列哪项不是知觉组织的原则?(因果律) 23.在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类的因素。 24.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下列不属于其中规律的是(对比律) 25.决策的特点有哪些?(关键性;选择性;创新性;层次性;目标性) 26.社会知觉包括(自我知觉;人际知觉) 27.卡尼曼判断经验与偏差模型提出的启发法有哪些?(代表性启发;可用性启发;锚定和调整启发) 28.通过社会知觉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其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 觉效应属于(晕轮效应) 29.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30.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 31.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缓慢稳定)。 32.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33.在造成性格差异的因素中,(遗传)以间接的方式影响性格的形成,(环境)对性格起塑造作用。 34.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不包括(智力因素亚理)。 35.荣格将内--外向两种心理倾向结合心理活动的四种功能,即(直觉;感情;思维;感觉),把人格分 成了8种类型 36.巴甫洛夫按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气质的分类中,安静型(与体液说的粘液质相对)。 37.根据卡特尔的特质理论,能力特质包括(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38.下面哪些测验(量表)是智力测验?(瑞文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9.下面哪些不属于大五因素模型中的特征(精神质)。 40.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41.智力的基本因素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 42.PASS理论将智力视作过程,包括(注意;计划;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 43.心理学家们认为,(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44.气质的体液说将气质划分为(粘液质;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 45.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 46.测量出4种气质类型的测量气质的量表是(气质类型调查表)。

川大2019《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您得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9年07月28日14点4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得标识就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得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得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得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得统计属于( )。 A.推断统计学 B.描述统计学 C.既就是描述统计学,又就是推断统计学 D.既不就是描述统计学,有不就是推断统计学 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得年人均收入。这项研 究得总体就是( )。 A.2000个家庭 B.200万个家庭 C.2000个家庭得年人均收入 D.200万个家庭得总收入 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得企业注册类型、产值与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企业注册类型就是定序变量 B.利润总额就是品质标志 C.产值就是定类变量 D.产值与利润总额都就是连续变量 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得意见与瞧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这种 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 A.面访式问卷调查 B.实验调查 C.观察式调查 D.自填式问卷调查 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一次性分组 D.复合分组 6.统计表得横行标题表明( )。 A.全部统计资料得内容 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 C.总体特征得统计指标得名称 D.现象得具体数值 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得就是( )。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 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 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 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 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与75%得位置上得值称为( )。 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算术平均数

组织行为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2012秋《组织行为学》(专)作业二讲评 一、单选题 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B)。 A、马斯洛 B、赫兹伯格 C、麦克利兰 D、波特 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A)。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C)。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C)。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 B、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C、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5、不仅提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C)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论 C、E、R、G理论 D、双因素理论 6、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A)。 A、成就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 7、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B)。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8、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A)。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9、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A)。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10、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C)。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二、多选题 1、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ABC)。 A、人机关系 B、人际关系 C、思想教育 D、一般人员选拨 E、行为预测 2、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ABD)。 A、气质绝对原则 B、气质互补原则 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 D、气质发展原则 E、阈值原则 3、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ACDE)。 A、理智型 B、内倾型 C、情绪型 D、意志型 E、中间型 4、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ABCDE)。 A、理性型 B、政治型和审美型 C、社会型 D、宗教型 E、经济型 5、社会知觉主要包括(ABCD)。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关系知觉 E、自我知觉 6、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ABCDE)。 A、知觉防御

组织行为学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4 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2、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1、跨学科性(综合性):多学科综合研究(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2、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 3、权变性:随机制宜性,理论体系不断发展 4、科学性: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实验方法) 5、适用性(应用性):理论、方法、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6、系统性: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与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密切联系。与组织行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有密切关系。 3、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答: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积极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答:科学管理学派阶段、行为学派阶段、管理科学学派阶段、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阶段 5、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等特点6、简述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认知对象某一特点的过分关注导致的认知上出现的偏差。晕轮效应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研究表明,在下面这些情况下,晕轮效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当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表现上模棱两可时,当这些特质含有道德意义时,当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特质时。 7、简述社会人理论的要点。 答:社会人人性理论由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实验后提出的一种人性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人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成员有着复杂个性与复杂的社会需求的“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主要观点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有:(1)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要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并且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工业革命与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 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 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 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 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 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 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 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题1、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为什么管理者要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答: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这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作业题2、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1、案例研究法。 优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 缺点:由于他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因此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2、观察法。优点:研究人员已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是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做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是别人感到不自然。 心理测验法。 3、调查法。分为面谈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组织行为学作业

组织行为学 1、运用所学的激励理论说明在对员工的激励中,金钱为什么不是万能的。 答:一般认为,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以及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 无论是哪一种激励理论,金钱在对员工的激励中都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如公平理论认为金钱对员工之所以重要,除了交换价值外,还有象征价值,员工会把工资视为一种主要产出,并和自己的投入进行对比,以此判断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同时,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也都证实了金钱作为激励因素的价值。对于前者,如果工资根据绩效而变化,则会鼓励工人付出更多努力。与期望理论一致,金钱会起到激励作用,因为它被看成能够满足员工的个人目标,并且依赖绩效标准。 但同样还是这些理论,却从另外的角度证实了金钱在员工的激励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金钱只能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人有激励作用。下面根据其中几种代表性激励理论进行具体分 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把五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如借助于工资收入满足生理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满足安全需要等。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们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的。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名誉和地位,也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人们对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永远不会感到完全满足的。因此,如果通过满足员工的高级需要来调动工作积极性,会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 所以,只有在不同的层次满足不同的需要,才能达到激励的作用。如果员工的需要处在高层次(如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上,金钱的激励效果就不显著。 (二)根据麦克利兰的三重需要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的“三重需要理论”(也称“成就需要理论”)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力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那些对获得成功有着强烈冲动的高成就需要者、希望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权利需要者、以及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亲近人际关系的亲和需要者,他们主要受到自身内部动机的激励,因而金钱对这些人的影响非常小。如成就需要者,追求的就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之后的奖赏。 三)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赫兹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大不相同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可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金钱作为保健因素之一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感,但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意,因为个体对金钱的渴求是无止境的,绝少有人会认为公司所支付的金钱已经足够,自己已经很满意了,越来越高的金钱激励所消除的不过是员工的不满意感。要想让员工感到满意并积极从事工作,必须重视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或是可以直接带来结果的内在奖赏性因素,如晋升机会、认可、责任和成就等。 (四)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认为运用强化激励模式,有三种方法,即正强化、负强化和消退。在实践中,金钱必须被个人看作是对工作绩效的直接奖励。遗憾的是,在绝大多数组织中,绩效与薪酬之间的联系很弱,更多时候,加薪是由于非工作绩效因素(如工作经历、市场薪酬水平、学历背景、职位等级、领导好恶等)决定的。 所以,按照强化理论,这时金钱非但起不到正强化作用,还会产生自然消退或负强化的作用,即原来由金

四川大学《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 欢迎你,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 2018年06月12日09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 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变量 B. 指标 C. 标志 D.变异 3. 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A. 可变的数量标志 B. 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标志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5.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 的。 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 的。 6.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 7. 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快速普查 8.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 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 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