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事业史课件

档案事业史课件

《档案事业史》

中国档案事业部分

主讲:王会粉

第一讲我国档案的产生与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一)我国档案的产生

一、档案起源原始记事

1. 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闻名世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历史长河的千年沉淀,成为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在考古学家的探索中,他们发现了许多符合历史记载中关于远古传说的人类遗迹。如,陕西蓝田人,云南元谋人和北京的周口店人。

原始人表述他们的历史,传达他们的意思依靠的就是口传,就这样日积月累随着时间的流去淘尽庸俗,留下精华。当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们的沟通方式不再局限在口头,为了更好地帮助记忆的长久,原始人开始以实物帮助记忆,也就是在物件上作

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记号或者符号,来表达思想或者记事,比较多用的就是结绳、刻契和图画等原始记事方法。——原始记事之渔夫绳结图

2. 原始记事的形式、特点和作用

(1)形式:

☆传说记事

远古最原始的记事,是”传说”,即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上古人把这些传说用固定语言,编成口诀、歌谣,因韵语是最便于记诵和流传的。这些远古的历史传说尽管是”传说”,然而确有其历史的内核和要索。远古的历史就是这样相传下来的。

☆实物记事

即在物件上作出一些标记或符号表达思想或记事,我国历史上主要有结绳和刻契等原始实物记事方法。☆结绳记事法

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上大小不一、各种式样的结子,以结子的大小、多少以及涂不同颜色等以表示不同的意思。”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说得就是结绳记事的作用,特别指明了它的凭证作用。从《周易》、《庄子》等战国时学者的著作,以及某些金文的数字字形如打结之绳的外形,说明我国历史是确有过此时代的。

刻契记事法

所谓刻契,就是在木片、骨片或者玉片上刻符号以记事。刻木的行为是契,现在人们把古人刻有图画或者符号的木片称为契。

刻契记事比结绳记事要更进一步,《尚书?序》中”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这里的八卦乃是继结绳记事之后的一种记事方法,古代以阴(-)阳(?a)两种线形凑成八个八卦形,包括:乾卦、坤卦、震卦、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万事万物的最初起源。其实,我国古、近代少数民族中也可以印证刻契记事曾经存在,并在人们的生活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画记事法:

利用实物记事是一个历史阶段,除了利用以上实物记事之外,原始人还逐渐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图画记事,图画可以说是文字的先驱。比如,在木片上画上事物的图形,相对

于实物而言,这些图形更为生动,形象,表达的意思也更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明了。如,古有神农见嘉禾而做穗书,黄帝见景云而作出云书,就是画鸟兽或禾穗的形状来记录当时

发现的新奇或吉样事物的。我们河南的仰韶文化正是这一历史的遗踪。

(2)原始记事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a?a记事形式都是标记或符号;

作用?a?a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备忘、信约和凭证作用,代替了部分语言,与一定的思想联系了起来;在一定范围内有约定俗成的作用,可以保存和传递;可以帮助有关人们唤起某些具体事物的记忆。

二、我国档案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传统观点

*前提条件?a?a文字的产生

文字与档案产生的关系为:只有文字才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才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经验最直接最确切的工具。文字的产生为档案的形成提供了社会客观可能性。文字产生于

何时呢?

从一般原理说,文字的产生和文明的诞生是同步的。文明社会始于文字的使用,文明时代也是国家产生的时期,因为有了阶级,出现了国家的萌芽,随着”共同语”的形成,

早期大同小异的图画文字逐渐整齐划一,从而形成系统。因此,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即文明的诞生与档案的产生也是同步的。

*社会条件?a?a国家的产生

档案的产生是直接和国家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在阶级统治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权威来发号施令以调节矛盾,作为管理众人之工具。文字就是因为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最初的文字,是书契”。这一点,古、近代学说得十分清楚。

“大道衰,而有书,利害萌,而有契”,说明了公文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即有了剥削和压迫,原始社会瓦解,人们之间有了根本的利害冲突,国家要进行管理工作,才有了公文产生的社会需要。档案最先是国家机关的产物吗?

有人认为档案是国家机关的产物,原因是只有当人类社会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后,才有可能形成关于生产的、阶级关系等方面的成文系统的记录,如组织农业生产是早期国家的基本职能,同时,国家必须掌握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象等知识。国家还要管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也就必然会产生这类生产记录。

因此,早期社会的文字、知识、技术等一切文化都为统治者所掌握。并作为统治的工具。诚然,与文字产生一样,有关生产技术记录的积累,是由先民群体创造的,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档案则是国家机关的产物。(二)夏朝档案工作的建立

一、夏朝档案产生的条件

1. 夏朝已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夏朝是我国原始公社瓦解,进入阶级社会后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禹出为益,三年后益让位于禹之子启,这与以前的禅让制不同,诸侯有扈氏不服,启乃伐有扈氏,自此,大同社会的禅让制度被传子制度所替代。夏朝设置了国家机关和官吏集团出现了固定的武装力量——军队,军队中有“谋士”、“武人”等官职,维护统治的固定目的;产生了刑法和监狱,左传》中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索隐》中“狱名,夏曰均台”;夏代礼制已有一定规模,孔子在《论语?八佾(YI)》中说:“夏礼,吾能言之”。可见,夏朝已经有了礼制;

2. 夏朝已经产生文字

*商代甲骨卜辞和一些器物上出现的文字约有五千个,它已经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体系,据文字学家推断,中国文字到甲骨文时代至少经过了两三千年的发展,考古学家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发展的成熟阶段,而夏朝共四百多年的历史商朝往前推四五百年就是夏朝,故夏朝有文字是肯定的。

*据考古发掘,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上发现有24种刻划符号,有的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的刻符即为夏代文字。

*1959年开始发掘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明显说明夏国的存在。

二里头文化简介

*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现已发现遗址近百处,经过发掘的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和山西夏县东下冯、翼城感军

等十余个地点。

这种文化遗存最早于1952年在河南登封的玉村遗址发现。1956年发掘郑州洛达庙遗址时,人们注意到它在文化面貌上具有若干特色,一度称为“洛达庙类型”。1959年起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科学发掘以后,发现这里的遗存更具典型性,故将这种类型的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3.从史料方面考证夏朝已有档案

《左传》、《国语》等古籍中多处引证了”夏书”,《左传》中引证”夏书”就有15处。

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尚书》中的《夏书》,其原始材料可能取之于夏代档案,其中的《甘誓》和《禹贡》,学术界认为比较可信,基本上有真实的夏代文书原始素材作为依据。

——《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别指《诗经》、《尚书》。《尚》里记载了一篇《大禹谟》。

除政务文书外,有关天文、历象、生产方面的记录,史籍上也有载。

如夏代发生的日食、流星雨的记载,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夏代还有成文历书《夏小正》,应视为有关天文、历象的技术档案汇集。《吕氏春秋》中载夏代已有管理档案的史官称太史令。

二、夏朝文书种类主要有

誓:发动战争的动员令;如《甘誓》,全文有十八个字,讲述的是夏启出兵伐有扈氏时鼓励军队士气的动员令。

典:大册也,指的主要是五帝之书,后世也称典章、典法,往往比较高的官职人员掌握着当朝的典。如,《舜典》、《尧典》、《禹典》等都是古帝王之书。

谟:臣下议政的文书。(謨)mó计谋,策略。

第二讲商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一)商朝的国家制度与档案官员

一、国家制度——神权制的建立1 历史背景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是通过一定的对外战争和对内统治才成长起来的,商朝当然也不例外。

夏朝至履癸(桀)时,因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而暴发”商汤伐夏”,夏被剥夺领导权之后代之而起的是大乙,大乙是商部落,他建立就是商朝。在它对外战争和对内统治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设置各种官职开展自己的管理。

2 国家制度——神权制的建立和职官的划分

二、商朝的档案官员——巫与史

1 神权政治与巫史,我国奴隶社会政治的最大特点神权政治,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神权政治的最盛时期。

2. 商朝“史官”——巫与史

商朝史官的记载最早可见于甲骨刻辞和一些史籍文献,包括巫、史、大史、小史、东史、西史、贞人、乍册等,名称繁多,统称巫和史。他们负责掌管占卜、记事和祭祀,但是也有分职,巫重于占卜和祭祀,史重于记事和参政,但是在商朝时往往这两者是合二为一的。所以,商朝常常是巫、史并提在商朝。

商代史官不仅是重要的执政官员,又是商代档案的形成者和保管者,由于商王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每日必卜,每事必卜”,凡是商朝的大事史官无一不参与,在国家机关中有着十分特殊的重要作用和显赫地位。

商朝巫史位高权重的原因

1巫史是神权的代言者

主要职掌是一种古老的”天人之学”,他们代天传达其意志,代王向天有所请求,是人神之间的媒介,他们起着神的作用,是神权的传达者或代言者,因此,商代王命大政由他们决策,记载、下达,并由他们掌管。”古之官名,多由史出。殷、周间王室执政之官,经传作卿士,而毛公鼎?-?-作卿事,殷墟卜辞作卿史,是卿士本名史也。大小官名及职事之名,多由史出,则史之位尊地要可知矣。

2巫史是商代文化的代表者和垄断者

3巫史是当时最高知识分子。

我国的古典文献传说史官是发明文字和创造文字的人:”沮诵,仓颉作书,并黄帝时史官。”在奴隶劳动基础上,商文化比夏朝有极显著的进步,培养出了一批拥有较高知识的史官,巫史是这一时代文化的代表人。他们运用自己垄断的文化知识记载政事,制作策命。他们对文学、音乐、艺术、医药、文字、天文、历法以及历史等学科都有研究,这些研究为后人的研究在商朝就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因此,巫史既是神权代言者,又是文化垄断者,他们运用掌握的文字知识记载政事,制作策命,下达王命,掌管档案,作为神权代言者和文化垄断者,一身二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成,更形成了他们地位的显贵。

(二)甲骨档案

题记:商朝自盘庚迁都之后被称为”殷商”,共传了十七世,三十一个王,在他们统治时期,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对黄河中原一带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其中,甲骨文给我们留下了最早的档案文字材料?a?a甲骨档案。

一、甲骨档案的系统认识

1. 甲骨档案——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形成的古代档案。甲是指龟的背甲和腹甲,骨指牛的肩胛骨和其它兽骨。

2. 商朝甲骨档案——商王朝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甲骨是商朝的占卜材料,也是当时档案的主要载体。商代甲骨档案是殷商统治者在占卜活动和其他政务活动中形成的文字记录。因其多数发现于殷墟,故又称殷墟卜辞。然以其制成、体式、用语、内容、保管均有规律性的程式,故按其性质而论,应称为甲骨档案,或称殷墟书契。它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光辉明证。

3.现存商朝甲骨档案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近代发掘的商代甲骨档案是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即商朝后期武丁以后九个王统治时期形成的档案,总数达15万片以上。

二、甲骨文书的形成过程

*题记:殷墟甲骨文书多是在商代的占卜活动中形成的,主要与宗教祭祀和军事活动相关。占卜主要有王和史官主持,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也正是卜辞?a?a甲骨文书的形成过程,即商王行事和国政决策的过程。”殷代社会,王和巫史既操作政治大权,又兼为占卜的主持者,所以这些卜辞也可以视为政事的决定记录。”

甲骨文书主要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五点:

取材

*主要是龟甲和牛肩胛骨。龟甲是首选材料,其次是其他兽骨。之所以选择龟甲作为主要的原材料,是由龟在古人观念里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取龟地点

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江河湖泽之中的胶龟和陆地龟,最大者产于近海的海龟。目前出土的龟甲中最大者是127号坑里的一片腹甲,长44公分,宽35公分。这些龟甲进入朝歌之后,由专人登记、保管和整治,这类人员称为龟人之官。

取龟甲时间

“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即杀龟要在春天,而取龟甲进行整治时则在秋天时间。

整治

*工序包括锯、削、刮和磨

锯:就是把龟壳背甲和腹甲在”甲桥”处锯开,还要刮去表面的胶质和鳞片。占卜时多用的是腹甲,腹甲还要锯去甲桥边缘的突起部分。背甲?a?a有两种处理方法。较大的直接从中脊处一分为二,较小的则掐头去尾,成为鞋状,同时从中间穿孔,兽骨?a?a主要是牛肩胛骨,将其顶端骨臼头从反面锯去一部分,并将反面突出的部分刮平。目的?a?a使用时更适合占卜,外观上增加审美效果。

凿、钻

*目的:使烧灼的效果更加明显

凿孔?a?a凿,一种是用刀直接挖刻,一种是用小轮开槽,类似现在使用的砂轮,然后再挖刻。

钻孔?a?a方法多:钻子;用轮先开槽后用刀加工;也有直接拿刀挖刻的。凿的形状枣核形”,钻则是”

圆窠形”。

要求?a?a以龟甲反面中线为准,左右对称,左半:钻在凿之左;右半:钻在凿之右。卜骨上的凿和钻多在骨外缘较厚的一侧。

灼兆

*正式占卜的开始

过程?a?a举行一定宗教仪式之后,主持占卜的人把占卜问求之事向神名、上苍和祖先禀明,然后把一端烧成木炭的圆形木柱插入甲骨背面凿钻之处,这就是”灼钻”。

目的?a?a有利于集中受热使甲骨呈一定的格式出现裂纹。甲骨背面凿处受热后产生的裂纹就是兆干,钻处是兆枝,但是龟甲和兽骨的分布方向还有所不同:在龟甲正面,以中脊为线,左甲兆枝均向右,右甲兆枝均向左。兽骨上,肩胛骨正面,左胛骨兆枝都向左,右胛骨兆枝都向右。从殷墟出土的实际情况看,甲骨文书已经形成这样的定制,而”卜兆”也正是甲骨证明的兆枝定向,主持占卜的王或巫史就是根据这些兆枝来判断吉凶。

刻辞

*目的?a?a占卜活动结束由专人(可能是主持占卜的巫史、也可能是在其监督下派人)把占卜的原由、时间、卜官名,以及日后占卜效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情况都要用刀具刻契在甲骨上以做备查。

*内容?a?a主要记述了商王朝的政务和军事大事,也有很多关于实际生产活动、农业、牧业生产的记录,成为后代了解奴隶社会活动的宝贵资料。

*意义?a?a刻的辞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甲骨文,称为”契文”,主要刻在甲骨的正面,也有少数卜辞以及记述占卜活动的刻辞被书于背面。刻辞结束后,整个甲骨文书就诞生了。目前,对于甲骨文的解读还存在很多困难和争论,但是从一些字型的对比来说,它作为我国文字的开始是毋庸质疑的。

三、甲骨文书的体式、

专门用语、内容和贮存

* 1. 甲骨文书的体式和专门用语——通常包括四个部分

*叙辞,也称前辞,记载卜问的时间以及卜官的名字;

*命辞,也就是问辞,记述向神祖卜问求告之事,即贞问之辞;

*占辞,记载卜兆之结果,也就是判断吉凶之辞。

*验辞,记述卜问以后应验的情况。

刻辞程式

四、甲骨文书的规律

*成文性比较强,文字简练,具备了古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律。

*表达意思比较完整明确,能够说明完整的意思。

*程式化的格式非常明显,甲骨刻辞明显由四个组成部分:叙辞、命辞、占辞和验辞,但是正如与现代文书格式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类似,有的甲骨刻辞有的部分是省略的,但是具有前辞和占辞者最为常见。

*卜辞文书中也有特殊用语和文书句式。占卜文书及记事文书有其特殊的文书句式和用语。占卜文书中有正反两问,左右成对,称之为”对贞”的句式和用语。比如,凡命辞都是发问的哦。

五、甲骨文书的内容

*分四大类:

*占卜刻辞(卜辞)?a?a甲骨文书最大部分。现存殷

墟卜辞记载了武丁以后九个王时期的生产、政治、军事活动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卜事刻辞?a?a关于准备占卜材料的记事刻辞。这类刻辞刻的位置不同又分为:

甲桥刻辞:就是在龟腹甲两边突出的甲桥背面上刻辞;

甲尾刻辞:就是在龟的右尾上刻辞;

背甲刻辞:是在龟背甲反面近中间剖开处刻辞;

骨臼刻辞:刻于骨臼;

骨面刻辞:刻于骨的正面下部较宽薄处。

卜事刻辞

*记事刻辞?a?a这类刻辞完全与卜事无关,纯粹是史官的”持书记事”,主要关于职官以及王朝日常政务制度的记载,这些刻辞一般是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

大型涂朱牛骨刻辞

*表谱刻辞——包括干支表、祀谱和家谱。

六、保管——宗庙

*从考古出土情况看,商代甲骨档案大部分是集中保管的。

甲骨档案主要出土在殷墟,即现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从出土情况看,大部分甲骨档案都保存在宗庙建筑左右半穴居式地下室的圆窦和方窖中,窖深一般在二公尺左右。

宗庙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比较神圣的地方,一般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所以安全比较有保障;同时,藏于地下也是我国历来人们观念中一个藏物品比较安全的作法。

*窖藏的集中反映了保管的集中。

各窖发掘出来的甲骨,大体上有朝代可循,从出土的实际情况看,多数窖里集中贮

存一个王统治时期的甲骨,或者是包括了几个连续的时期,基本上很少出现断代的甲骨

保存在一个坑的现象。

*突出的特点?a?a集中归档

卜辞集中出土于殷都安阳,而卜辞所记占卜地往往在殷都以外,这些在外地占卜了的甲骨,仍归档到殷都。

比如,在商王帝辛一次外出打仗”征人方”的过程中,南到淮河,东到海滨,在东南方兜了一个大圈子,但是在搬师回朝的时候,把沿途中使用的甲骨全部带回了殷都,集中藏于殷墟。

*有初步的整理方法

首先,出现了原始的归档登记制度。

如,在武丁刻辞中就常见”某入”的字样,记的就是归档的时间;

其次,有的把龟甲编连成册或按包保管或粘贴保管。从出土情况看,甲和骨是分别

贮藏的;有的还有原始的目录索引,就是用一根比较长的肩胛骨露于一包甲骨之外,在骨臼上刻字,用来查看方便,起到了原始目录的作用。

(三)甲骨档案的发现及研究1甲骨文书发现

王懿荣:光绪25年(1899年)

2甲骨文书的出土和外流

美国方法敛英国库寿龄加拿大明义士

1973年的出土是解放后出土最多最重要的一次。

甲骨档案的研究和公布

1刘鹗:《铁云藏龟》甲骨学开山著录。

2孙贻让:《契文举例》甲骨文字第一部著作

3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

王国维:近代科学方法考证古史;

董作宾:确立殷后期273年历史分期断代;

郭沫若:首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古代社会。

4《甲骨文合集》:1979年出版,自甲骨文发现八十年,我国甲骨文研究的系统整理和总结,也是最大一次规模的甲骨文书公布。

(四)商朝简册档案

*产生的史料依据

商朝有简册档案依据主要来自《尚书》。

商代保管简册档案的官员

商朝简册档案由史官书写和保管,“乍册”就是史官中制作文书册命的官员。但

是目前还未取得考古实证。

五)商朝的文书种类

1誓:战争的动员令。2诰:王的训诫告晓之词。3训词:凡君教其民或下戒上之词,均称训词4命:“古者王言,若轩辕唐虞,同称为…命?,至三代始兼诰誓而语之。”

二十世纪中国档案四大发现

一、河南安阳甲骨档案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政治一大特点是神权政治,因此商统治者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因出自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居延汉简

最早发现居延汉简的是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领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他们于1930年在居延边塞发现了众多的亭燧障塞,并进行挖掘,获得上万枚简牍。由于这些简牍是在居延地区汉代烽燧发现的,所以被命名为居延汉简。此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73年至1974年在这里出土近2万枚居延新简。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直接、生动地记录了大约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当地军民在军事、法律、教育、经济、信仰以及日常生活各方面活动地情形,为研究汉代西北屯戍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是很珍贵的书法墨迹。

三、敦煌莫高窟藏经卷档案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绵延1618米。1900年五月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公元4~14世纪的经卷和文书等文献材料等文物5万多件,世称”敦煌遗书”。敦煌遗书所具有的重大学术文化价值,使它得以与甲骨文、汉简和北京故宫明清两代内阁大库档案并列为我国近代文化史上4大发现。这件震惊中外学术界的重大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注意。此后,研究敦煌艺术和敦煌文献的人逐渐增多。在国际上形成了”敦煌学”这一热门学科。

四、故宫内阁大库档案

清代内阁在故宫东南角,文华殿之南,是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清内阁大库,隶属内阁。在内阁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下,设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等机构。其中典籍厅掌管内阁大库红本及书籍表章,满期本房掌管内阁大库实录、圣训、起居注、史书及其它档案。其制诰典册即汇于内阁大库。清代内阁大库是清中央最重要的档案库,所藏档案包括明代档案、从盛京移来的满文老档、满文木牌等入关前的旧档与清代档案三大类。藏于编号为礼、乐、射、御四库,是皇帝及内阁大臣处理政务后留存的重要文件,长期秘藏于清宫。这些档案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档案。

第三讲西周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一)西周档案工作的建立

一、西周王朝中央档案机构和档案官员

1. 历史背景

自周武王伐纣后定都镐京至东平王迁都洛邑,历十一代王,约三百年的历史,历史上称为西周。在夏、商国家基础上,西周王朝建制更加完善,国家机构设置和政治制度也更加完备。为有效实施统治,周王大规模分封同姓王、功臣和贵族子弟,各封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依然承担拱卫京师、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守卫疆土和跟随周王作战的义务,同时,要按照西周的礼、乐、刑、政建立封国的统治机构。这样的国家统治形式对西周档案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2. 西周中央档案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影响因素

除了因袭商朝的一些制度外,西周主要实行宗法制度,王朝中央和封国之间既是宗法血缘关系,又是政治

从属关系,周王是天下最大的宗,诸侯国是小宗;诸侯国内,诸侯国又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大夫采邑内,大夫是大宗,士则为小宗,依次向下分。

另外,周王以下还设有太师、太傅、太保作为周王的辅政大臣,负责对王的指导、辅佐和监护,一般这类官职都由经验丰富的、由名望的、宗族里的长老担当,比如,周公、召公都担当过此任。

档案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太史寮

与卿士寮平级,仅次于师保。周初大史伊佚与周公、召公和太公并称”四圣”;相对于师保而言,他们不是王朝最高执政官(这与商朝不同,其地位有所下降,与周朝时期神权地位的下降有直接关系),但仍然在周王朝中有着相当显赫的职权。

机构内以大史为首,下有属官,掌握着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大夫、记载史事、保管国家典籍以及天文、历法、祭祀和教育等事务。

卿士寮也作卿士,属军事司法部门。以卿事为首长,卿士之下,有政务官三有事司徒、司马、司空,也称三事大夫。另有司寇、司士等官职,分别掌管农牧生产、军事、百工职事、司法刑罚和版籍爵禄,他们还要保管本职任内形成的各种档案。

王室事务总管——冢宰

六官皆总属于冢宰,冢宰于百官无所不主,冢宰下主管档案事务的是宰夫、司会、司书等官。宰夫下设府、史。

太史寮之史官与王室机构中的府、史是属于高、低两个层次的文书档案机构,他们的基本职责是一致的。

3.史官具体分职

各司其职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以昭王治;小史掌邦国之志,定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柄,策命而贰之:外史掌王之外令及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

《周礼》、《礼记》成书于战国时期,所记载的有关史官的情况可能反映了西周的部分史实。在汉代称《周官》,又叫《周官经》。西汉末期,刘歆始称《周礼》。全书分六篇,即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官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地官称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春官称为礼官,管理宗教及文化;夏官称为政官,管理军制、步骑、兵甲、交通及各方诸侯有关事项;秋官称为刑官,管理刑狱、司法政务,兼掌礼宾;冬官称为事官,管理工程建设兼及沟洫、土地、水利等。每一官职都有不少下属,共计几万人。

《周礼》以官制的职掌联系各种制度,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充实府库,为治理统一的大国提供设计蓝图。

4.史官任用制度

世袭制度

西周世卿制度决定了史官世袭制度。宗法制度下,王、诸侯、卿大夫都是父传子世袭的,史官主要由贵族官员担当,所以自然也就”世官守业”。周代金文和古代典籍中都有关于史官世袭的记载,史官世袭制也决定了当时文化知识集中于史官的现象。

5.史官地位、作用及其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地位和作用

周代史官是仅次于师保,与卿事寮官员有着平行地位的职官,这说明西周史官虽然比殷代史官地位有所下降,对国家所起作用都较商朝史官为逊色,但仍不失为周王朝中职权显赫的重要官职。

史官首先要保管典籍,除典守重要典籍外,还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论和事迹;掌典本朝文字记注和前朝典章文物,故典章、占卜、天文、历象各种知识无不通晓,属于高级知识分子。所以,他们可以参与国家大政,作为周王的重要顾问。

我国历史上史官记注制度正是奠定于西周。

与档案的密切关系

西周史官与档案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掌管档案的主要官员而成为当时的知识中枢,他们所掌之典籍就成为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本;

*史官也是最早的教师,收藏典籍的史官机构太史寮,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学在官府、

*周代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辅佐统治于一体的史官,其显赫地位对档案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影

响着当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开放利用、传递和传播范围。

二、各诸侯国的档案工作

*分藩制度后,诸侯国在自己封国内基本上仿照王朝中央官制设官分职,进行统治。所以,王朝和王室档案机构、档案工作的建立对诸侯国档案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诸侯国内执掌军政大权的是”卿”和”正卿”,另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太史、太宰等主要官员,职任与中央政府官员相同。大夫封邑则由其家臣总管。

*在周天子和各封地内,又把城内和近郊划分为若干乡,乡下有州、党、族、闾、比等组织,以五为单位:”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乡宾”。郊野则分遂、县、鄙、酂、里、邻等组织。在这些组织中,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工作,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当时已经有了丁籍档案(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户籍),并且保管有严格等级之分,这与西周奴隶制国家性质是一致的。

*总之,西周王朝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机构,虽然档案人员地位较于前朝有所下降,但是他们在国家统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其保管

一、文书的主要书写

材料

1. 简牍和简策

1 简——狭长形竹片或

木片,有竹、木简之称。

牍——方形的木片

牍亦称“方”,未写字的称为“版”。版可以用于书写文字、书契、契约、画地图,用来登记户口的称为“版籍”,登记物品的称为“簿籍”。

策——策通“册”,如若干片简连接在一起,编策多用丝纶,也有用麻绳或牛皮的。

2.简和牍的区别

3.成为王朝主要书写材料的原因

简和策——主要用于国家重大政事和书写典籍。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典册主要用于记注、政典以及聘丧赠赙名册等。牍——主要用于一般的公文书,公牍、簿书多书于牍。

来源比较广泛,制作比较容易:南方多竹;北方多木

二、西周王朝的主要文书种类

王命文书——主要是王和诸侯使用的命令性文书,因其用途和所施对象不同,基本上沿袭了前代的“诰、誓、命”等文种。

其中,“诰”、“命”是王和诸侯特有的权力,用于赏赐、任命和训诫臣属;誓仍属军队动员令。西周先王的此类文书,基本上保存在《尚书·周书》中,计三十二篇,其中今文十九篇,古文十三篇。十九篇中如《康诰》、《洛诰》、《君盛大》等。

各级官府政务文书治中、中

版图档案,版谓夫家生齿之版,图谓土地风气之图,既有成法矣。图是地图,象征周王的统治范围;版是户籍,记载周王的统治人数。版图档案是记载王朝山川领土和人口的重要材料,便于清查人口,是周王朝进行经济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其中,户籍档案记载了奴隶和奴隶主有严格等级区别。

盟约?a?a是盟书和约剂的统称

盟书又称载书,是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各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和卿士大夫之间的的约誓记载。

在古代,各国之间为了某种利益,往往会在某地歃血为盟,会盟的时间、地点和约定的内容会被专人(主要是史官)记载,一式数份,一份藏于会盟之地下或沉于水中,其他则分于各盟国以藏于盟府或宗庙以备查考。约剂,简称约,即维护统治秩序的各种制度和规定。在周朝,约剂具有维系王国内外上下各种关系的法律性文书。

“治神人,私上下,凡君民之间所以互相维系者,莫不有约剂之义在。”“大约剂书于宗彝”即大约这类文书是用来告诉先祖先王的;“小约剂书于丹国”以告天下万民。这些约剂实际上相对于我们现在的法律条文,用来规范平民和奴隶的行为。

人事文书?a?a人事档案

西周时,上至王室贵族,下至群士,其善恶之迹,史官都会记载下来;

在选举人才上,可以由当时的贵族之名人士推荐,推荐时必须要有推荐文书,凡经过推荐之后即可为乡大夫,乡大夫三年进行一次考试评优选贤,“是以穹居侧陋之士,

言行必达,皆有史传”。

刑律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受命制作吕刑,其中刑罚比较残酷,如,刺墨、割鼻、砍脚等,这些刑律成为周朝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至春秋鲁国时期还保留了周公制作的刑典《九

刑》。

谱牒——对周王室和贵族的世系记载

按照宗法制度,王的嫡长子和不同等级的奴隶主贵族有着世袭的王位和各种爵位的权利,但是不能空口无凭,必须有一定的凭证证明他们的身份,谱牒档案正是这种特殊权利的文字凭证。

经过战火兵乱,这些谱牒的原件没有保存下来,我们现在所知道也是来自于一些可信度比较高的历史文献。周朝谱牒档案开辟了我国历代帝王谱牒的先河,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一条鲜明的纲领性线索。

记注——史官执笔形成关于统治者以及国政大事的记注

史官除了负责记载这些之外,还负责把相关的礼制记载下来以规范人的行为;

同时,周王为了了解民情,还派遣专人到民间采风。这些诗歌最后也是由史官负责收录、存档的。

三、西周王朝档案的管理制度

1.”登于天府”“天府就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的机构,它是我国至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文书档案库。

《说文》中解释:”府,文书藏也”,又”府”与”库”相通;《三苍》中云”府,文书财物藏也”。可见,”府”在古代就是王朝或官府收藏财物的地方。

“天府”,乃是因为古时”王者天太祖”,即尊祖为天,故宗庙收藏机构被称谓”天府”。祖庙主要是”国之大法典其正本咸藏之”、”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的收藏机。

“治中”主要包括已经成年的人数(也就是户籍)、刑狱诉讼、功劳簿、盟约剂书、推荐书等等。

天府就是西周王朝的中央档案库

天府是西周王朝保存重要档案正本的处所。

一是主要保管王室权力凭证的文书典册。如法典、官府文书、谱牒等,这些档案的正本均须上呈天府,以祭告神灵,祈求庇佑赐福,并是周王处理政事、稽察官员、统治臣

民的凭证和依据。

二是还保存了象征王室权力的镇国宝器。如青铜器、大件玉器以及其他的传世宝物。这主要是由于宗庙作为周王室最高神圣所在,建筑坚固,便于保密和保卫,这也是神权时代档案保管机构的共同特点。

2. 制作副本

档案副本制度是从西周开始建立的。

为便于日常政务利用和更好地保存正本而开始制作的稽查利用的档案副本,这

类副本由各类文书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保存。《周礼》中证明在西周时候归档制已经度是多套制的。

3. 藏于金匮

我国历史上“石室金匮”保管传统始于西周。西周统治者重视档案的保管,古代典籍中还有

藏于金匮的记载,即把档案存放在用金属封缄的匣子中。

历史记载周公辅佐成王时期发生的一件事情,乃开启金匮查周公书写的文本之后,明周公之忠心。(三)西周金文档案

一、青铜器铭文的起源与发展

1. 金文档案的定义

金文也称钟鼎文,殷商出现青铜器铭文后,到西周时发展成专为记事铭文而铸

造青铜器,这种具有书史记事性质的青铜器铭文就被称为金文档案。

3. 青铜器铭文的演变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铭文初起阶段,自青铜器铭刻出现到西周早期。

特点:花纹复杂,气魄雄伟,艺术性强。铸器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用。

“ 铸器之意,本在服用” ,间有文字或图记,也基本上是铸器的附属之物,这些文

字和图记一般都镌刻于器物的底部或者是内部,不易被人看见,如“ 司母戊” 三个字

就是刻在鼎的内壁上。

第二阶段:铭文发展阶段。自进入西周起伴随着青铜器铭文的发展而发展。

特点:铭文字数增多,记事范围广泛,铸器目的是专为勒铭而作器。“因文而见器,藉器以传文”,这句话指出了铸造的青铜器失去了其原来使用的价值,完全成为一种传承历史,记事的载体。

《周礼?司约》中也记载:“凡大约剂书于宗彝”。说明铭文鲜明的书史记事性质,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称它“金文档案”。

第三阶段:衰微至终结时期,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是书史性质逐渐消失,铭文变成了一种纹饰,文字务求美观,效用与花纹相同,成为一种专供欣赏的艺术品,开启了中国文字艺术品的习尚。

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和铭文日渐简陋,铭文“书史”与“纹饰”的性质渐渐消失,恢复到了初期的粗略的“自命”或使用的性质,这是铭文的终结阶段。

当然,还有少量的青铜器铭文仍然具有书史的性质,用于传道于后世,“欲后世子孙法也”。如郑子产铸刑鼎。

二、金文档案的特点、内容及史料价值

1. 金文档案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特点:金文档案不同于公务文书。与甲骨档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一样,它不是国

家机关办理事务的产物,而是王和各级奴隶贵族的重要记事,所以不属于王朝政务

文书,即公文,而只是保存于家族或宗庙的重要历史记录,是王和各级奴隶贵族的

传家宝。

原因

西周时期,王和贵族有重要文件需要长期保存,或重大事件要永久凭证或纪念

的,就铸钟鼎或盘盂等器物以铭记。而青铜器材质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使它成为了西周王朝重要文书和事件的记事材料。所以,周王和贵族铸器的目的一是为了告知祖先,二是为了流传后世子孙以永世保存,流传千古。

*经济上,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青铜器冶炼发达的时期,为铭文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西周神权地位相对商朝有所下降,但是以宗子承袭关系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仍然是神权政治的延续,王、诸侯、卿大夫和士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各等级的奴隶主贵族既是各等级最高统治者,又是各等级的最高家长,即以血缘关系维护奴隶主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作为祭器和礼器的青铜器是极受珍视的器物,周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在举行典礼或祭祀的时才会使用,而不同等级的奴隶主贵族使用的器物的数量和规格也有严格的等级差别。如王使用的是九鼎(在古代九鼎实际上代表着九州,也就是代表着王的统治范围),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是三鼎。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铜器实质上是西周各级奴隶主贵族等级和身份的标志,名位的象征,所以也称重器。在古代,消灭一个国家的标志就是“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所以,西周的贵族把自己的功劳,获得的封赏,以及能够显示自己身份的爵位、名位和地位的内容镌刻在青铜器上,作为凭证以传于后世子孙,标显自己家族的地位之高。

2. 金文档案的内容、程式和存贮

内容——据考古发现的西周青铜器铭

文看,其内容广泛而详细。

凡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重大事件都要在青铜器上勒铭记载。西周

金文档案的内容可以毛公鼎、大盂鼎铭文内容举例来说明。如,毛公鼎是周宣王册命毛公为正卿的诰命铭

文。

史墙盘记载了世系家族和功绩。有铭18行284字,是西周史官微史家族的器物,器主人的高祖原为微国的史官,武王时任周史官,至穆王时约经四代,由其子孙史官墙作器,故称史墙盘。

铭文内容主要记载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和穆王六代王的功绩,同时也

记载了史官微史的家族世系,反映了他们和周王的关系,它的发现为研究周史提供了珍贵

的资料。

曶(hu)鼎记载了诉讼纠纷,记载了小贵族匡季和曶家两家之间的一场纠纷,因为匡季偷了曶的庄稼,铭文记载了最后裁断匡季赔偿曶奴隶和田地,其中记载了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匹马的价格,即“匹马束丝”,这对我们研究西周的中期经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利簋(gui)铭是一个带方座的两耳簋:四行,32字,记述的是武王灭商的史实,这是周初武王灭商的唯一的铭文记载,也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最早的一件铭文。其中出现了一个“有事利”,指的官职和人名,“利”是人名,“有事”即“有司”,或称“三有司”:司徒、司空、司马。

利簋

考古证据

金文档案的记事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王或者是占卜活动,而是王、诸侯、卿大夫都有这类的铭文,所以金文档案是西周王朝整个统治阶级活动的记载。金文档案的出土地不仅仅在西周的发源地岐山、扶风、西安和临潼等地,内蒙、山东、甘肃以及四川等地也有窖藏金文档案的出土。

金文档案的程式

从铭文的程式看,西周不同王统治时期的各类器物的铭文大致有固定的位置:

早期的铭文多在器物内壁底部;

中期集中于鼎、盘等器物的底部;

晚期则多在器物表面,而且铭文相对也具有了一定的程式,这是文书的重要特点。如西

周的王命册文就包括了时间、地点、受册命者、册命辞、称颂辞、作器、祝愿辞等几个部

分。

存贮方式

根据出土的青铜器实际情形来看,青铜器的存贮是窖藏的,窖藏件数没有具体的限定,少的四五件,多则上百件,在窖藏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在器物和窖底之间用草木灰填充,我们知道草木灰的除了防潮之外还可以杀菌,现在有些地区还用草木灰来杀庄家害虫。可见,周人对青铜器,特别是镌刻有铭文的青铜器的存贮是十分重视的。

三、金文档案的出土和研究

1. 出土及其价值

至今为止,铭文青铜器出土件数约在五千件以上,其铭文书史为今天研究西周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印证了《尚书》中关于周的许多历史记载,

对其中的许多谬误给予了真实的再现。

铭文青铜器是关于西周历史史实的重要档案。金文档案还有”周书之逸篇”之称,同时被史学家认为是与甲骨、经籍”鼎足而三”。金石学也成为比甲骨学发展历史更早的一门历史学分支。

2. 研究

私人研究: 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清代——1914年王国维从古文字学出发编录《国朝金文著录表》六卷官修:宋徽宗时期——

《宣和博古图》共收839件器,是集宋代古器物之大成的著录,也是中国考古学的起始。

清乾隆时期——《西清古鉴》等著录,共辑古器4047件。

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文著录

1935年郭沫若著《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及考释》

著录特点:一是一反过去以器为类聚的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年代、文字、体例、文辞、格调结合社会历史情况分析考释,为金文整理研究开拓了新途径,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提出了新见解,改变了认为中国没有奴隶制的说法。

二是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金石学家和历史学家。其中容庚的《金文编》(金文字典)共著录金文单字约在四千字以上,能够辨认的约半数以上。

罗福颐(1905---1981)

自字子期,又署紫溪,梓溪,七十后号偻翁,浙江上虞人。为近代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之第五子,自幼秉承家学,由父兄为他教授四书五经,并无其它学历。课余写字刻印,阅读家藏古印谱,手拓青铜器铭文,并开始摹集玺印文字。与他父亲的学生容庚、商承柞是青年时代的学友,十八岁时即出版《古玺汉印文字徵》。

第四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一)春秋战国时期档案工作的变化

要点:

A. 新势力与旧势力为维护权力凭证的斗争;

B.春秋战国时产生的新档案的性质和作用;

C.档案职官职任、地位的变化;

D.档案广泛利用与学术文化发展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西周公田制逐渐瓦解,私田的发展逐渐取代公田,《诗经?¤齐风》中“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意思是说公田上的莠草茂盛,反映了奴隶主贵族无视公田而重私田的社会事实。

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西周开始实行的公田制被废除,领主按亩收租,公田和私田不再区分。与此同时,土地的自由买卖也日渐盛行,至秦统一六国标志着地主政权完全取代了领主政权,封建土地所有制赢得了奴隶制的斗争。

政治上?a?a西周时保持的?°天下宗主?±的统治逐渐瓦解,西周最后一个王姬宫涅败亡后,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自此,周王室权力逐渐衰微,诸侯国势力渐起,王室的维持完全依靠于诸侯中的霸主。宗法制度的瓦解、世卿制度的破坏是史官职任变化的重要社会原因。此后出现了国君任免官员的官僚制度的萌芽,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发展。

思想上——天道观念的变化成为史官职任、地位变化的又一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兼并战争的发展,反映到社会思想上就是对“天”的信仰也进一步动摇,私学开始兴起,思想上自由争鸣使高级知识分子重新审视政治体制和统治。

军事上——兼并战争纷纷而起,每一场战争都是所有制的斗争,代价就是战乱四起,劳民伤财。但同时也有创新和发展,单从这场封建地主与奴隶主之间的战争来说,它对社会发展进而对档案事业的影响勿庸置疑是巨大的。

二、档案人员的变化及其原因

1 史官地位下降,档案人员专职化

档案机构以及档案人员基本上都是当时政府的一部分,他们的变化随着政治形势而跌宕起伏,变化发展。以时间为线索,春秋战国时期档案官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史官地位逐渐下降,政务官、事务官地位上升,档案官员逐渐走向专职化。

1.1封建官僚体制的分职

诸侯国经过兼并战争,纷纷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官僚政府,形成了文武分职的由国君直接任免的新的官吏群体,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的国务院总理,将军则成为军队的统帅。原来世卿制度下史官位尊爵显的地位完全消失了,三代时期神权的崇高地位也下降了,宗教官员失去了以往的权力与地位,而政务官、事务官的职权得到了提升。

因而,作为主要官员的史官逐渐脱离了对国家事务参谋古文的高级管理工作,退居次要地位,成为专职记注政事,典守档案的专职人员。

1.2春秋初期,档案官员主要还是史官。

此时史官的地位仍然比较显赫。

基本上沿袭了西周的传统,职任之一就是保管重要的档案典籍,也记载重大的国政事件。史官的主要

职任仍是记注,记注依周礼,原则是合礼则褒,不合则贬。这些记注后来统称“百国春秋”。

如,晋史为《乘》,楚史为《梼杌》,鲁史为《春秋》,“其实一也“。这些记注记录了当时的史实,还成为春秋各国贵族子弟的教材。

此外,当时史官记注一般是秉笔直书,不受当政者干预,但也有因为上级不满而获罪的。如,齐国大夫崔杼曾“弑君而立”,齐大史直书此事,兄弟几人皆因直书被杀,后崔杼怕杀人过多引起舆论的证讨,所以才勉强不再降罪史官。孔子也有言“古之良史也,

书法不隐”。

1.3史官的职任作用地位发生变化

春秋中期后,宗法制度破坏,世卿制度瓦解,封建官僚制度确立,天道观念发生变化,史官的职任、作用和地位在这些政治风波中亦发生变化。

《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王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这一阶段,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发动了大规模的夺权斗争,世代为官、父子相传的世卿制度瓦解,出现了国君任免官吏的官僚制度,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发展,也是君权的进一步发展。此后,战功和才能成为任官的重要指标。

2 新一批档案官员的产生

伴随着官僚制度的确立,形成了一批新的掌管记注,管理文书档案的职官。

这些职官的职位名称不同,记注的原则也不再以周礼为制。如,赵史官称御史,齐称掌书,秦称尚书,魏称主书等等。他们侍君左右,协助处理文书工作,并典守档案典籍。

总结为一句话:春秋战国时期,档案官员地位下降,从史官任内分离出来,走向专职化。

三、文书档案的演变

1 档案的散失和破坏

1.1 政治斗争中的有意识破坏

新兴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的典籍进行了人为毁弃和破坏。档案作为重要之处就是凭证,作为新兴地主的地主阶级,为了抹去世卿制度在政治上的地位,保护自己阶级的统治地位,纷纷毁弃了记载世卿地位的典籍和档案。

1.2战争对档案的毁坏,战争一直都是档案保存的头号敌人,历代王朝的更迭中,战火硝烟给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兼并战争不断,战火纷飞,许多典籍档案毁于战火。

2 新文书档案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文书档案除了原有的种类之外,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形式,包括了专门档案、日常文书和民用契券等。

刑书即律法档案,主要是当时颁布的成文法。

春秋中叶以后,为了限制旧贵族的特权,保护封建私有制和地主新兴阶级的权利,春秋各国陆续出现并颁布了成文法,成为地主阶级确立统治秩序后特有的档案。

当时?°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的是贵族即使犯了国法也可以因世卿的身份免予受法律追究。地主阶级掌权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破了这种旧有的规矩,?°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并把许多法律公开颁布实施,较奴隶社会而言,具有成文性、公开性和相对同等适用的特点。

成文法的公开颁布与实施一定程度上对旧贵族阶级以打击,必然会遭到他们

的反对,其中战国时期郑子产铸刑鼎就是著名的一例。

计书主要是战国时期郡县根据人丁征收地方赋税档案。是春秋末年出现的郡县制的

产物,是封建国家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的收据,也是地主阶级政权对农民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剥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上计制度

战国时期,规定县官到年终要见国君,带上统计的簿册,包括土地开垦情况、种植面积、人口增长数字、税收及其他统计数字,以便国君了解该县一年的治理情况,对地方官进行年终考核。

郡县长官要提前于每年年终将下一年度的民户和财赋数目写在木卷上送呈国君,国君把木卷一剖为二,王执右卷,臣执左卷,下年度终了时,郡县将赋税上缴国君,这就是上计制度。

国王根据右卷考核实征赋税数目,以此作为官员考评、升降、赏罚的依据,所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每年还要造册形成计书档案,郡县保留副本,正本则上交中央存档。

《商君书·去强篇》:“强国知十三数”,就是需要十三种统计数字,根据各种统计数字,认为治绩好的升官,差的就调任或免职。

盟书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当时是盟约的一种,是维系王和诸侯关系的重要档案。春秋战国时期,盟书

的性质有很大改变,内容更加广泛、形式多样、数量大增。盟的对象是各国之间,大国小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会盟的不计其数。

盟书的制成材料有玉片、石片等,字数多少不等,字迹作为朱红色,表明重要。内容上包括宗盟、委质、纳室甚至诅咒等等。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斗争必不可少的依据。

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台又叫无顷寺、无圣寺、无桐寺,传说春秋战国前是一座无名小庙,周围是一片片沙丘。遗址在河南民权县城东17.5公里处的黄河故道北岸,曾三面水,林木葱郁,景色秀美。?°盟台夕照?±曾是古代著名景点,历代文人、官吏多到此凭吊。随岁月推移,战乱频发,此景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于公元前651年曾两次在葵丘与鲁、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经协商规定,不可堵塞水源;不能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不能世袭官职;同盟国都要团结,有仇怨的要言归于好等等。

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国人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不同于通常的战争之盟。因此,在历史上是比较著名的大事件。

玺书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印,玺书就是用印文书,沿自西周时期的诰命文书。

玺是一种权力凭证,国君任用官吏时发给,免职时收回,官吏辞职时也要主动交回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大夫、以及一般官员的用印文书都称为玺书,只是国君之印称御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书是皇帝专用文书,成为诏敕文书的别称,宋元迄清一直都玺、宝并

用。

用印的玺书也是文书制度史上的一次进步。

符、节这类文书也始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用来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所用之凭证文书为?°符?±。春秋

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窃符救赵所盗之

符即是此。

节和符具有相同的作用,节原来是用竹子制作,春秋战国改为青铜铸造,上有铭文,是臣下居官守职的凭证,所以有?°握节而死?±的故事。汉苏武牧羊,持节不辱,就

是节后来的作用?a?a使者的凭证,故后世称使者为使节。

移书也称遗书,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官吏或国与国之间公务往来文书。汉代以后成为官吏或机关之间的

一种平行文书,相当于现在政府机关之间的?°函?±。到唐代时,移书用于诸司之间的相互质询?°其制有三:一曰关;二曰刺;三曰移?±;清代后则用于武营间的往来或州县相互间交涉公事。

上书属于上行文,春秋战国时期臣下向君主陈述政治见解或主张的文书,在战国时大量使用。也可以说是从

?°诰?±这一种里分化出来的,这也是君臣关系的等级更加明显的体现,秦统一后改为奏书,汉至清则两者并用。

檄文,檄,原指书写公文使用的木简,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后来多用于声讨当朝政权的反叛。

到汉代时,凡军事紧急公文,则插上鸟羽,称羽檄,比如鸡毛信就是这种文书的演变。骆宾王曾经写过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大骂武后,武后看后没有发怒,相反直夸其文采之高,成为历史上一大美谈。

券又称?°债券?±,是反映借贷关系的凭证,与现在的借贷合同相似。由竹木制成,一剖为二,债权人执右

券,债务人执左券,债权人根据右券向债务人征讨债务和利息,并与债务人?°合券?±对质,如有纠纷,则请官府根据合券裁定,这也是地主阶级保护高利贷的一种做法。

3 文书制度的进步

3.1 用印制度——前面提到玺书中的用印,印

章最初称为“玺”,始于西周。

《周礼?¤掌节》:?°货贿用玺节?±。西周印章多为私人印,用以封检财务物,春秋后期才开始用印封文书,战国时期开始普遍使用,但是由于当时的竹木、缣帛不适于用印,所以盖印多用封泥。一般官吏玺印由铜制成,丞相则用黄金,国玺则由玉制成,后来的传玉玺就是由和氏璧制成。

3.2 文书拟制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形势的需要,各国办理公务都比较讲求效率,文书的撰写很注意内容和使用价值,言辞用语非常谨慎,总结起来就是?°文字精炼,语言丰实?±。如,相传郑子产在制作文书时非常讲究,要经过拟制、修饰和润色三道手续才可以执行;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荀子、韩非子也非常主张文书内容的简练精确,这也是现在政务文书非常讲求的一点。

4. 文书书写材料上这一阶段文书多书写于简策,是简策档案的鼎盛时期,与甲骨、青铜器共同书写了我国奴隶制时代档案制成材料发展的三大明显历程。

(二)档案的广泛利用和学术文化发展的关系

一、档案民间流传及其原因

1 春秋战国时期各类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直接导致了档案在民间的传播和流传。

诸侯争霸为了取得霸主地位,各国纷纷广开贤路,以开放政权的姿态招揽人才,但是因为整个历史处于经济和政治的转型期:公田被私田取代,土地私有化及自由买卖使土地的分配上存在许多不平等现象,个人利害与国家之间的利害交互运用,相互影响。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思想和办法,标新立异,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正所谓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道家、阴阳学说、法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至战国中期,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司马迁《史记》引述了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学说、儒家学派、墨家、法家、名家、道家。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2 诸侯争霸

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集大成者,曾经属于王室、贵族的典籍、文册等档案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流落民间。

各诸侯国为扩张自己的势力,广招人才,网络门客,这些门客出身一般比较低微,或其先祖是贵族而后衰落的,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才智在当时属于高智商——上知天文下熟地理;上至三皇五帝之书,下至三代帝王之礼,都能出口道来,这样的才学和智慧决定了他们在当时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即为其主搜寻上祖和三代的典籍以及重要档案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提升寻找一些文化的资本,实际相当于一种政治斗争的方式、途径和手段。

3 周王室衰微和各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

王室衰微使得大批掌握着各类档案的官员“下岗”、“下海”,他们为了谋取生路纷纷投奔到各诸侯国,带去王室典册、典籍和档案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发展。

另外,王室内部的争斗以及各国间的兼并战争也成为档案档案流失到民间的重要因素,很多掌握着重要档案的史官在斗争和战争中本散各地,扩大了档案信息在民间的传播。

二、档案的利用

1 “学在官府”

三代时,由于史官是知识中枢,档案是知识总汇,档案也就成为教育贵族子弟

的教本,太史寮既是档案机构,也是最高学府。那么直接导致的社会现象是早期社会知识、学术、文化都被官府垄断,这一社会现象称“学在官府”。

2 “学下私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档案典籍外流,通过士的搜求和学习,原来只被上层所垄断的文化知识通过士这一媒介流传到了民间。从此,?°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官师合一?±状况也消失,私人讲学、私人著述兴起。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档案进行搜集、保存、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三、做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孔子

1 孔子对搜集、保存、传播、利用档案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搜集整理古代典籍主要集中在鲁、周、宋、杞等故国流传下来的史官记注和官府文书,他?°删诗书,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因六经?°皆先王之政典?±,所以删六经实际就是对档案的整理和编纂。孔子在删定和修正这些历史文献的时候坚持了保持了原文文辞的思想,即?°述而不作?±,基本上整个操作过程符合我们现在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关于档案原件编纂的思想和操作原则。

2 孔子纂《尚书》、修《春秋》

孔子纂《尚书》、修《春秋》使得流散的古代典籍和档案得以汇集一起,为当时以及后世的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后世档案编纂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

借鉴。

孔子纂《尚书》、修《春秋》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古代史官职责的分类,及其记注历史的体裁的大致分类:记言——《尚书》的汇编;记事——《春秋》的修

定。

《尚书》文体上大部分是古代帝王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令,以及向军队宣布的誓师词和大臣向君王提出的建议、劝诫,基本上含括了古代的文种,如典、谟、训、诰、誓、命等。整体而言,《尚书》是孔子利用当时的流散档案汇编而成的,在孔子纂后成为一部比较完整的记录王和大臣言辞政论和政令的档案,也就是档案史上讲的记言之史。

其前身是按朝代分编的历史档案汇编,这种汇编形势最早出现在西周,内容除了西周王朝从殷商那里继承的典籍、档案外,还有周自己统治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如其中的《周书》记载了有关西周的许多史实,并成为当时贵族教育子弟的教材。

虽然孔子并没有把将之完成为一部定型的总集,但是他关于搜集、整理、汇集以及传授、传播古代典籍的思想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另外,从另方面来说,孔子未完整定型《尚书》,也为被后人所填充一些内容提供了机会。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按年月次序纪录国家大事的编年史。传孔子据《鲁史》为蓝本,在参阅其他国家史官记载的基础上,删订《春秋》,共记录了242年的历史。

《春秋》的编撰从内容到文体明显带有脱胎于档案的痕迹。从内容上来说,其记载政治活动居多,如征伐、会盟、朝聘等,基本上占据了80%的内容。《春秋》可说是统治活动的国政大事记录,是公文书的汇纂。文体上也类似于档案的大事记,一事一记,不相联属,文句极其简短,每条最长不过四十余字,最短的一个字。

总体看来基本就是史官记载的汇纂,十分明显是原始档案排比年月的汇抄。

3 孔子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孔子除了是一名副其实的史官外,同时也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创始者。他大力兴办私学不仅传播了文化知识,更为档案信息的利用、传播提供了良好传播渠道。他授课中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来自先祖和古代圣贤,而这些又得自于他对古代典籍和文献的掌握与理解,更明确的说是利用古代档案的结果。同时孔子取徒不分出身,使得档案利用的成果可以直接传播到民间。

四、史官修史对档案利用

1编修史书

春秋时期除了私人对档案的利用大增外,各国史官也利用档案进行编修史书,这些史官的编修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所以一定程度也有别于私人修书。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和《国语》的编纂,这两本书据传是春秋鲁国史官左丘明编纂而成,其中古今学者大都认为《国语》是档案原件的汇编,清学者赵翼说:?°《国语》本列国史书原

文,左氏存之,非手撰也。?±

2其他汇编

除了编纂史书外,当时一些国家的史官还利用积累的天文资料,编纂了有关天象、医药、考工等方面的书籍。如,天文学上代表作是战国时期齐国史官甘德编著的《天文星占》八卷,魏国史官石申编著的《天文》

八卷,后世人把两部书合编为《甘石星经》。

第五讲秦朝档案和档案工作

一、秦国的文书档案工作

(一)历史背景

1统一六国,名扬世界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历时10年,相继灭掉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

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国家。

英文China由古印度梵文china, chinas,阿拉伯cya、sin,拉丁文Thin, Thinese 演变而来,都是“秦”的音译。虽多译为瓷器,但亦可见几百年前秦就已被世界所知。

2 秦的历史渊源

秦人祖先名女修,整个部落过着游牧生活,活动区域约在黄河下游的东海之滨。到大费作秦人部落首领时,舜赐为“嬴”姓,而“秦”这个名称尚未出现。

夏代末年,有一部分“嬴”姓氏族来到黄河中游,同商族保持着联盟关系。周灭商以后,周公平定商朝残余反叛势力,秦人也被赶向西方荒凉的黄土高原,在周的西部边陲守边,整个秦族开始了悲惨的奴隶命运,被西周奴隶主驱使和奴役,仿佛被世人所遗忘,默默地徘徊于茫茫的黄土高原。秦人可被买卖、赠送和赏赐,秦人首领还被周天子征调

去服役。周孝王时,秦人一首领非子善于养马而得到赏识,于是周王封其异母弟弟成于秦以继承嬴氏血缘,并允许在秦筑城,成改“秦嬴”,嬴姓居民正式被称为秦人。但仍是由诸侯附属管辖,还无权向周王进贡。秦赢生秦侯,生公伯,生秦仲。后来,周王室衰微,面对四面狄、戎等民族的进攻,周王开始起用秦人御敌,秦仲被封为大夫,秦仲死后,其长子庄公率兄弟五人继续同戎作战,取得小胜被封“西垂大夫”。秦庄公生襄公三人。襄公兄让位,襄公乃立

西周末年,周幽王姬宫涅“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其子姬宜臼为避犬戎和狄的威胁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在迁都时,秦襄公率兵护送出了大力而被封诸侯,并获得了周旧

都岐山以西的土地作为封赏。为了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秦开始了与戎、狄部落的长期斗争。

至秦文公继位四年后,真正占据了岐山,定居关中平原。公元前762年,秦德公迁都雍(今陕西凤翔),标志秦国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元前659年,穆公即位,招贤纳士,从西戎迎来由余,从东宛地得百里奚,从宋接蹇叔,从晋迎邳豹和公孙枝,扫清境内割据,成为与晋文公、齐桓公、宋襄公、楚庄王并驾齐驱的春秋五霸。周天子派人送12金鼓表祝贺,但此时秦仍保持着奴隶制。后来,晋分韩、赵、魏三家,魏威胁着秦的安全。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迁都栎阳(今临潼),开始改变秦在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孝公继位,发布“求贤令”,开始了秦国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商鞅变法”,废奴隶制,建县制,颁布标准度量衡器,迁都到咸阳。至此,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济基础。秦惠文王继孝公位后,取河西傲居诸侯之上,独霸天下之心渐显。虽后有六国合纵抗秦,但是秦有张仪连横破合纵。公元前262年,秦昭王用范睢“远交近攻”之策,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经过10年艰苦奋战,灭六国,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封建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秦强大的历史意义

秦从落后地位的国家到强大的秦朝,说明了“贫穷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的贫穷,短命的根本原因是知识的短浅”。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贫穷落后必然摆脱不掉挨打灭亡的危险,所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秦朝统一也正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呼之而出的需要,处在这样一个由割据走向统一的时期,秦国的档案工作必然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必然会有传统的沿袭和

新时期的革新。

(二)秦国的档案工作

1 秦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记事”

文公十三年方有史记事,史官记注的同时也是王的参政大臣。此外,还有部分史官从事专业占卜,并兼

司文档之职。文公以后,在岐山以关中平原定居下来,标志秦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秦的文书档案工作发展迅速。主要受西周先进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一是接收许多来自原来周朝的档案人员,如乍册、大史等;二是对西周档案的重视,特别是对西周贵族留下的文书档案及金文档案注重保护。可从《尚书》《诗经》以及后来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得到证实。此后,秦国的文书档案工作已与其他诸侯国的水平相差无几。

2 商鞅变法后

秦废除奴隶制,封建政权更加强化、完善,专兼职文书档案工作的机构和职官也更加完备。国君之下设相、御史、内史、尚书等职官,并主管或兼职文书档案工作,为以后统一管制奠定了基础。文书档案种类多样化:户籍、律法、计书、地图,还有存世的训诫官吏的教令。

1975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的《吏道》篇,提出任吏选官标准:“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无苛,审当赏罚”。具体归纳为“五善”、“五失”。

五善:一是忠信敬上,二是精廉无谤,三是举事审当,四是喜为善行,五是恭敬多让;

五失:一是夸以泄,二是贵以大,三是擅制割,四是犯上弗知害,五是贱土而贵货贝。《吏道》严明赏罚,对为官考核标准、职责范围等有详细的规定。

1975年,湖北云梦虎地秦简1155枚,第一次发现秦简,内有古文《编年记》、《吏道》、《日书》等,《吏道》从考察官吏、赏罚、职责任免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类似于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通过,自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包括了公务员的条件、级别、录用、考核、任免开除、奖励惩戒、培训等等。

二、秦朝的档案工作和主要档案

一)秦朝的文书档案机构和人员

1 历史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政权——秦朝,秦王自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与政治密切相关的文书档案工作,也鲜明地烙上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印记。

2文书档案机构及人员的设置和职任

嬴政建立秦朝后,独揽大权于皇帝一身,皇权至高无上,在皇帝以下设三公、九卿等中

央机构,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其档案机构也分别设于中央和地方机构中。

秦朝的机构

一中央档案机构和人员。首先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秦制,丞相领百官,主朝仪、总中央和郡县事务。相府有丞相史五人,“侍中本丞相史也”,“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即侍中是往来于皇帝和丞间传递诏制、奏书的官员。侍中下设曹掾诸属,各掌其任内文书档案。太尉:军事最高长官,掌五事,立五兵。秦太尉属下诸曹详细记注军功,与秦以军功封赏的封建体制分不开,形成军中人事档案。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参与机要,下达诏书,掌管奏章。其下设御史中丞和御史丞两人,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另有御史五人和符节令一人,分掌前面几项事务。三公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各不统属,但都要统一听命于皇帝。九卿:分掌中央政府各部门事务的办事机构。下有:

奉常:掌宗庙礼仪,史官记事、天象、文化、医药等事务;并有属官太史令掌立法、记事;太祝:掌祭祀、祈祷等;太卜:掌占卜;博士:备皇帝顾问;郎中令:皇帝侍从——警卫队队长;卫尉:掌宫廷警卫;太仆:皇帝舆马及马政;廷尉:掌刑罚;宗正:皇族事务;

典客:外交及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赋税财政及杂务;少府:管皇室财务、杂务以及皇帝的文书档案。“秦时少府遣史四人”,“殿中主发书,谓尚书,尚,主也。”尚书四人,不分曹名。即少府下设尚书、尚书令,其中尚书四人,掌殿内文书起草发布,受臣僚上呈文书,并掌皇帝档案。

在以上人员中,只有少府中尚书属于专职文书档案的员,其他各机构的人员都属于兼管任内档案。

二地方文书档案机构和人员

郡县制决定了秦朝地方文书档案机构和职官的设置。

郡:分郡守、郡尉,分掌行政和武职。郡府设门下主簿(书记官),统管郡府文书档案工作。其下又设有主记室掾史、录事掾史、奏曹掾史等官,均管文书档案工作。又设有户曹掾史、田曹掾史、仓曹掾史、金曹掾史、厥曹掾史、贼曹掾史等,分掌民政、财政、兵政、司法等事务,各掾史分掌任内文书档案。

县:下设有乡、里、置蔷夫、里正等基层官员,兼管赋税、诉讼等档案。

(二)秦朝尊君抑臣的文书档案制度

1皇帝、大臣专用文书种类的确立

①皇帝专用文书的确立

秦始皇建立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文字、度量衡、定郡县等为统一性的文书档案工作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皇权至高无上,臣子必须绝对臣服于皇帝的尊君抑臣制度,明显体现在皇帝和大臣专用文书种类的确立和体式、内容的规定上。

制:始皇帝改“命”为“制”,“令”为“诏”。成为皇帝颁布重大制度时所用的命令性文书,也用于诰谕和责让官吏。汉唐以后各代均用制书,内容包括行赏百官,里革旧制,赦宥降虏等等。体式上:首称“制诏某某官”,末尾云:“某年某月某时下”相当于现在文书的发文者、发文时间。

诏:即“告也”,皇帝颁布命令的文书,一般内容不是特别重大则多用诏,皇帝答复臣僚的上奏和对官员训示多用诏。

体式上各不相同。其中复奏诏书体式约为两部分:一是复奏内容;一是颁下的程序、时间和主要官吏。用语上:在末尾多用“丞相从事下当用者”或“如诏书”,后代一直沿用。比如有继位诏、罪己诏等;后来武则天为避讳“瞾”而改诏为制。

②臣僚专用文书

臣僚上呈的文书名称、用途都有严格规定,主要有:奏:臣僚向皇帝进言陈事之文书。《尚书?尧典》“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但此时未成为一种文书。后秦汉之辅上书称“奏”。“凡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刻谬,总谓之奏”,即奏在秦时方成为正式文书,后来一直沿用。体式上,首称“臣昧死言”,末称“嵇首以闻”,足见臣僚对君主的毕恭毕敬和诚惶诚恐

议:群臣议论未决政事的文书。“昔管仲轩辕有明台之议,则议之来源远矣。”(即朝议制度)秦王虽专权,但仍然有朝议制度,如更年号、改政体、封禅、禁私学等事务,均要召集群臣议政,有关此文书史实记载的是《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上始皇帝罢封的建议就用的“议”。

总之,君臣各自专用文书的确立,是前代所未有的,是封建中央集权制以及封建君臣关系确立的体现。

2专门档案的增加和发展

①种类数量增加,前代已有版籍、图表等专门档案,但没有达到专人职守的水平,商鞅变法废奴隶制建封建

制后,秦专制政体确立,专门档案种类增加,数量庞大,主要有律法、户籍舆图等,并有专业职守人员进行管理。②户籍相伍制度秦献公十年,推行“户籍相伍”制度,形成了大量户籍赋税档案,其管理十分严格,每年由县编造报送郡,再由郡编成计书上报丞相和御史大夫公府保存,以审查核对。③官吏名籍和官籍档案、市民市籍档案官吏名籍和官籍档案记载了官吏的各种不同身份和地位;以及登记商人名册的市籍档案。

④舆图档案秦在统一过程中所接收的其他国家贡献的地图,这些地图被秦朝作为重要档案收藏于丞相、御

史大夫公府内,并设有专门官员保管,柱下御史就是保管户籍、舆图档案的专业官员。

3文书体式和制度的规定

①上呈文书(上行文)的抬头制度

主要针对臣僚的上呈文书,要求在行文中遇到应表示尊敬的字样(如,皇帝名、尊号、皇帝诏制等),即使行文没有写完,也要回行另换行顶格书写,或高出一格至几格不等书写,表示尊敬的字样就高高在上。这种形式称为“抬头”或“抬写”。这种制度自秦开始,历代沿用,最严重的是在清朝中后期。

一般而言,抬头有“平抬”和“空抬”两种,换行顶格写“平抬”(平阙);一行中空格书写称“空抬”(空阙)。

②文书避讳制度。根据宗法利益,在文书书信中要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这种制度始于西周,当时只限于言

语避讳,文书避讳则始于秦。避讳制度一直沿用至近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