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林黛玉_真实_的人性品格

论林黛玉_真实_的人性品格

论林黛玉_真实_的人性品格
论林黛玉_真实_的人性品格

2002年3月

总第29卷 第2期

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M ar.,2002

Vol.29 No.2

◆重塑文学史:古代文学研究新视界

论林黛玉“真实”的人性品格

梅 玫1,阎大卫2

(1.贵州省红学会,贵阳550007;2.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长春130001)

摘 要: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她与宝玉的爱情并非纯精神的,也包含着色欲那一面,并且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她对贾府和宝玉未来的关注,她的一首恶诗《杏帘在望》是最好的注脚,这一切恰恰是林黛玉真实的人性品格的体现。

关键词:林黛玉;真实;人性品格

作者简介:梅玫(1944-),安徽桐城人,贵州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红楼》杂志主编,主要从事《红楼梦》研究;阎大卫(1937-),陕西西安人,英国物理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现主要从事《红楼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2)02-0086-04 收稿日期:2001-09-18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美的一个少女形象,她具有极敏锐细腻的才华、最真挚的爱情和最不幸的生涯,她和宝玉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又是那么的动人。但对于这个可爱的形象,有些人的认识并不那么合适。如一些评论家有将这个形象去掉血和肉,加以神化的倾向,使其成为一个没有真实人性的抽象概念。事实上,如小说中的人物按某种概念来写,那么这个形象一定是不会成功的。深受读者喜爱的林黛玉形象绝不可能是某种概念的物化。

关键问题在于:林黛玉这个形象及宝黛间的爱情究竟是不是源自于生活,由真实的人类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本文将从小说文本出发,从其中对林黛玉的描绘,来说明除了有其高超的那一面外,林黛玉也和普通人一样,在追求着世俗社会中的美好生活,她是有个有血有肉的、饱满的人物形象。

一、林黛玉爱情中的色欲一面

林黛玉的爱情也有她世俗的那一方面,并不纯是精神的、空幻的。林黛玉是个少女,她爱宝玉,就会和普通人一样,期望着有美满的婚姻,即世俗的家庭。宝玉和薛宝钗成婚,她和宝玉成婚愿望的幻灭,促使她夭折。如果她的爱情纯是精神的,她既然知道宝玉是真心爱她的,她应该在精神上满足,即使宝玉和薛宝钗结婚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她的恋爱不止是精神上的,也有世俗的婚姻的要求及色欲的这一方面,这是显而易见的。

在第二十三回中,有林黛玉“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段,其中写着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墙角边,听见里面在演习戏文。她听见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只是觉得“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真正让林黛玉心动神摇则是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等句,林黛玉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其滋味,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这里描写的林黛玉情感思想是比较复杂的,总体上说来,一方面是她那诗人的敏感的心灵在伤感青春易逝,同时又像其它同龄少女一样也在向往着“赏心乐事”,其中当然也包含对美好爱情和世俗欢乐的向往。林黛玉想到戏上的好文章,应是指在这些戏文中,准确地描写了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对青春的欢乐、真挚的爱情和可心的婚姻的

渴望。正是这种“好文章”和林黛玉的心理活动有着强烈的共鸣,林黛玉才“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是一个极聪明的、极有才情的怀春少女和戏文中杜丽娘的“幽闺自怜”共鸣的正常表现。

曹雪芹在这里写林黛玉因听《牡丹亭》戏文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是为了表现林黛玉内心世界的。林黛玉所听到的《牡丹亭》中的戏文出自《惊梦》这一折,在这一折中杜丽娘还有一段道白更直接地说出了她的情怀,也可以用来对前引的唱词的注解,这就是:“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如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

这一大段期望“密约偷期”的独白正是在小说中所引的那两句词的中间。林黛玉听了整折戏文,她所欣赏的当然不止小说中所引的那几句词,而是和整个这一折共鸣。曹雪芹对于这一折的文字内容当然是很熟悉的,让林黛玉在听《惊梦》时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有其用意。

林黛玉在听到下面戏文后的反应更值得注意。小说中写到当林黛玉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及“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不觉心动神摇”,“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这几句词不是杜丽娘唱的,而是在柳梦梅和杜丽娘幽会时唱的,紧接着下面就是小说中没有引用的柳梦梅的唱词:“芍药栏前,湖山石边,领扣松,衣带宽,……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是对于性行为更为显露的表现。

曹雪芹让林黛玉听到在这一折中丽娘梦见了柳秀才,成就了“云雨十分欢幸”时的戏文时,“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站立不住”,在暗示些什么,是很清楚的。如果在读了这一段后,仍认为林黛玉的爱情不是世俗的、而是纯精神的,就或是没有仔细读原文,或是从没读过《牡丹亭》,否则只能是有意歪曲原意。

在第二十六回中,写宝玉走到林黛玉房外时忽听得林黛玉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林黛玉方醒时说是《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中莺莺的一句唱词。在此前莺莺还有道白,“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是一付典型的得了相思病的神态。宝玉接着问她“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意义就是:“是在为谁相思?”这恰好问到林黛玉心中隐秘的深处,所以,林黛玉只好红了脸,装睡觉。

这句话中的“情思”是纯精神的爱恋,还是有色欲的要求在里面,可以由同一本书中,另一处出现这个词时的上下文看出。在《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一折,张生在等着莺莺前来幽会时唱:“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楚阳台。”可见,在《西厢记》中,“情思昏昏”是“梦魂飞入楚阳台”的结果。林黛玉甚喜这本书,她不会不明白“情思昏昏”的含义。她在刚睡醒时,吟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就只能是在暗示她在作“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愿荐枕席”的云雨梦。

这样讲林黛玉,绝无唐突这位《红楼梦》第一女主角的意思,一个青春期的少女有这样的“情思”是完全正常的。曹雪芹不愧是古典小说家中的第一人,他创造出的女主人公,不仅有灵魂高超、孤傲的那一方面,更是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能将这两方面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是高明之极。

《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写得“真”,这正是人们喜爱这部小说的原因,也正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如果把像林黛玉这样的重要人物,硬派作某种哲学,或神学概念的化身,那只能是对这部伟大小说的歪曲和贬低。

二、林黛玉对贾府和宝玉未来的关注

林黛玉绝不是不管周围世界是什么样,而一味地高傲、独立、自由。在第六十二回,当宝玉向林黛玉谈到探春在大观园中所进行的改革后,林黛玉向宝玉说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林黛玉这样讲是很合理的。

在第三十四回中,宝玉送给林黛玉两个旧手帕作为定情之物,林黛玉在上面题诗以后,两个人的爱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林黛玉认为她已经得到了宝玉的心。在此之后,林黛玉的表现和以前不同,除了在表面上她不再耍那些小性子外,内心中她在为贾府的前途担心。

在那个朝代,妇女的一生只能依赖自己的丈夫及丈夫的家族,心细如发的林黛玉在想到自己的未来时,就自然地会想到宝玉和贾府的前景。林黛玉和宝玉谈到贾府将来可能“后手不接”,正是她这种聪明人考虑的必然结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林黛玉说的“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算一算”,中的“每常”两字,这意味着林黛玉是经常为贾府的未来担忧的,绝不是偶然想想而已。曹雪芹这样写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因而也就更加真实一些。

由此可见,林黛玉绝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式人物。宝玉的回答则是典型的大少爷式的玩笑:“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在这一点上,林黛玉显然比宝玉高明。在第一回中,写了关于这部小说的起

缘,其中有说到欲将“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还讲到“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宝玉这种大少爷劣根性当然是值得忏悔的,而林黛玉这种务实的态度,则应是闺阁中的高明见识,这是不应“使其泯灭”的。

林黛玉除了是在对贾府关心外,她对宝玉的前途也是多有考虑的。在第八十二回,谈到八股文时,林黛玉说:“内中也有些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一般评论家们都认为这一段话是后四十回的重要败笔,是对林黛玉形象的极大歪曲,实际上不是这样。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即说八股文中也有好的,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近些年来有些专家们对此都发表过很有见地的意见。宝玉虽然厌恶八股文,但也没有认为其中绝无好的。在第七十三回,宝玉在回想他读过的书时想到,对于八股文他“偶因见其中或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或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一读之”。林黛玉讲“不可一概抹倒”,和宝玉在原则上并无大区别。

所以,如果说到对林黛玉性格的歪曲的话,主要应是指,一是宝玉要取功名,二是通过科举取功名“清贵”些。先说第一点,处在林黛玉当时的状态,按一个正常人的想法,总会希望宝玉有个前途,如果她期望的爱情和婚姻有了结果,在那种社会中,宝玉的前途也就是她的前途。林黛玉是绝不会希望贾府败落,当然不愿宝玉成为“一技无成”的寄生虫,更不愿接受宝玉可能“半生潦倒”的前景。

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才能有个前途。在宝玉面前可选择的道路并不多,如果他不愿“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他大概只有两种可能的出路,一是世袭某种职务,二是应考得到某种功名。从原则上讲,任一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总应该选择社会上的精英来为自己服务,来巩固其统治。显然,世袭制是一个最糟糕的选择方式,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精英是靠遗传产生的。只有在人类的智慧尚处在低级阶段时,世袭选拔官吏的方式才可能有效地维护某种统治。而考试制度是个高明的方法,其优点和世袭制比较起来仍是不可同日而语。

表面上看,这样来认识林黛玉这几句话似乎和前面的一些情节相矛盾,似乎和在第三十二回中,宝玉说过林黛玉从来没说过那样的“混账话”不相符合。但结论还不能这样绝对。

首先要分辨清楚,小说中的“混帐话”指的是什么。在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说:“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宝玉说这是“混帐话”,从史湘云的语话上看,显然是指史湘云让他学习在官场上混,就是学作宝玉所谓的“禄蠹”。在这一段话中,史湘云既没有规劝宝玉念书,也没有劝他去参加科举,而是说宝玉不愿读书也可以,但也应该去学学“禄蠹”的行径。

在《红楼梦》中宝玉是不愿读书和厌恶学习所谓经济之道的,仔细看来,在作者的笔下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小说对不愿读书是持批判态度,而对于宝玉厌恶所谓经济之道是支持的。在第一百十五回中,贾宝玉和甄宝玉见面时,甄宝玉说他所见到的大人先生“无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立德立言的事业”。而贾宝玉所接触到的男人的社会,是一个骨子里充满了荒淫无耻和残酷暴虐,表面上又满口仁义道德的虚伪透顶的集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宝玉的评论当然会是:“不过说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说什么`为忠为孝',这样人可不是个禄蠹么?”在前面所引的第三十二回中宝玉所说的“混帐话”也应指的是这个。所以,第三十二回中说林黛玉从来不说“混帐话”,和第八十二回中林黛玉劝宝玉读书应举是不矛盾的。

三、林黛玉的恶诗和最好的诗

有不少学者对林黛玉的《杏帘在望》这首诗赞扬备至,实际上这是一首恶诗,可以说是整个《红楼梦》中最差的诗之一。该诗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林黛玉性格中世俗那一面。在元妃省亲过程中,元妃命宝玉写四首诗,其中有一首《杏帘在望》是林黛玉替他写的。这首诗是: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被元妃评为第一。实际上是恶诗一首。即使真逢“盛世”,而且风调雨顺,不忙于耕织,小民们如何能得温饱,这是最普通的常识,对此,聪慧的林黛玉不可能不知道。她就是为了应这个称颂盛世、粉饰太平的景,才这样写诗的。这诗是她为宝玉写的,是为了宝玉的利益,才写成这样对皇帝马屁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其实这首诗也是有丰富的叙事动机的,那就是写出林黛玉性格中世俗的那一面,写出林黛玉是个“真实的人”的形象。曹雪芹是够伟大的,能在此让林黛玉写下此诗,以防止后人用干巴巴的抽象概念,来阉割他所创造的活生生的真实形象,可惜偏有人要反曹雪芹之道而行之。

在《红楼梦》开始广为流传的年代,朝廷规定科举考试中要写首六韵排律,即试帖诗,拍皇帝的马屁也是这类诗中应有的内容。为准备应考,文人们要认真学习如何写这样的诗,所以他们对这类诗必是司空见惯。在古代,对于一个文人,即使科举中不考作诗,学会写应制诗,也是飞黄腾达所必须的。能当个皇帝的文学侍臣,是许多文人的梦想,当了皇帝的文学侍臣,写应制诗是必不可少的。康熙和乾隆等皇帝也经常要求自己身边的大臣们作诗,即应制诗。林黛玉写的这首诗,就属应制诗之类,在古代得到一些文人的称赞,是可以理解的。现代的评论家们,把这首拍马屁的《杏帘在望》捧得如此高,很容易让人怀疑他们并不懂什么是诗,只是胡乱说说而已。

既然谈到林黛玉一首很差的诗,不接着提一下她的好诗,就有些不公平了。在《红楼梦》的所有人物中,林黛玉的诗作得最好,而在她的诗作中,《葬花词》是最好的一首,也是整个《红楼梦》中最好的一首诗。这首诗充分地表现出了林黛玉的那种见花谢落泪,闻鸟啼惊心的极为敏感的心灵,同时,也展现了她的想像力和文字表现力,是一首缠绵悱恻、寓情于景的好诗。对于塑造林黛玉这样一个具有高洁孤傲性格的、有着浓郁的诗人气息的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已经有许多专家们对这首诗作过很高的评价,这里不再重复。这里只想强调,如果假定林黛玉是来自一个无罪而被重罚的家庭,这首诗中表现的极度凄楚哀伤的绝望情绪,能得到更恰当的理解。这首诗中的名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形象地描写了她所处的严酷的环境。这不是简单地对贾府的环境的描写,贾府中有钟爱她的外祖母,别的人是不敢真来“相逼”的。平心而论,作为一个寄人篱下的弱女子,林黛玉的境遇应该说是相当好的。这两句及其它一些句子实际上是在写一种严酷的政治阴影,即笼罩在一个有罪人家子女头上的阴影。这个阴影使敏感的林黛玉感到令人窒息的压抑,她才写出这样决绝悲愤的句子。

在这首诗中还唱到:“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这表达了脱离这种严酷的环境,丢掉罪人之女帽子的愿望。林黛玉自己非常清醒,知道这只能是幻想,所能有的前途只能是“花落人亡两不知”。表现出了极度的绝望。林黛玉在读这首诗时是“一面低吟,一面哽咽”。这种看见花落就悲痛欲绝到这种程度,是不易用父母早亡来解释的。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不长,未及老年就亡故的事不算稀奇,在《红楼梦》中,除了史湘云的父母在她还是婴儿时就去世外,贾琏、迎春、惜春的亲生母亲似乎都已不在世,薛宝钗的父亲、薛宝琴的父母也都已不在世。一般说来,父母先于子女死亡是正常的,如果仅因父母亡故,就有如此强烈的绝望情绪,是有些太过分了,一些评论家对此也有过微词。如果林黛玉的家曾被严酷地、不合情理地整治过,这样绝望的情绪的出现,则是正常的了。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讲过:“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谓以血书者也。”这首《葬花词》也可以说是用血写的,是清诗中少有的好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葬花》这首歌曲曾很流行过一些时候,尤其是在学生中间。这首歌是取这首诗的前四句和后八句作歌词的。一首古诗,能成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根本原因还是因《红楼梦》这本小说写的好,但这首诗本身水平高,也是流行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 杜桂萍]

On Lin Dai-yu's“Genuine”Human Character

MEI Mei1,YAN Da-wei2

(1.Guizhou Society for the Studies of Dr eam of the Red Chamber Mansion,Guizhou550007;

2.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China)

A bstract:Lin Dai-yu is a character of most char m in classic Chinese novels.Her love of Baoyu is not only purely spiritual,it is also tainted with lust and has a more secular aspect to it.One of her bad poems entitled Xing Lian Zai Wang is a fine footnote to her concern for the Jia's and Baoyu's future,which is precisely an embodiment of Lin Dai-yu's genuine human character.

Key words:Lin Dai-yu;genuine;human character

(完整版)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浅析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导论 一个是阆苑仙姝,一个是风尘奇葩,一个是冰清玉洁的白色芙蓉,一个是明媚鲜妍的红色山茶。18世纪,在亚欧大陆两端的古老国度——中华帝国与法兰西,两位文采卓然的文学大师,曹雪芹与小仲马,“分别运用中国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西方艺术的‘再现’手法,为我们塑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传神之形和玛格丽特真切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1中国古典小说的奇葩《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和诗意的手法,将封建社会的衰落这一宏阔画幅作为这场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的背景。《红楼梦》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使之成为永久的谈论主题。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全书的主线,对读者而言,林黛玉更是成为了不朽的“潇湘妃子”。小仲马先于1848年写下小说版的《茶花女》,后改编成为戏剧。受小仲马的启发,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1935年,《茶花女》被搬上荧幕,名为《玛格丽特·戈蒂埃的故事》。茶花女这一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两个看似生平迥异的女子,却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的美感。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以作者曹雪芹和小仲马的生平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红楼梦》和《茶花女》的小说本身以及林黛玉、茶花女的原型等角度为切入点,对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生平、性格、爱情悲剧及根源、文学艺术之美进行多角度比较。 关键词:红楼梦,茶花女,林黛玉,曹雪芹,小仲马 第二部分正文 第一章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简介及其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1.1 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介绍及比较 1.2 曹雪芹与小仲马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第二章《红楼梦》与《茶花女》简介 2.1.《红楼梦》简介 2.2.《茶花女》简介 2.3.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原型小考 第三章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比较 3.1. 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比较

我与林黛玉相遇_800字

我与林黛玉相遇_800字 有人说她是西子、有人说她是仙草、有人说她是情痴。。。。。。然而,搬上荧幕的她并不能将那样的抑郁、那种情痴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大观园,漫步在潇湘馆前,透过纱窗,正看到黛玉背着我,侧身午睡中,那种体态可以想象。我的脚步声惊醒熟睡的她。她转过头道:“莺儿,有事么?”我一时惊呆了,果然貌美如仙、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比写的和电视上我看到的都美,连说话都十分有气质。“我。。。。。。我不是莺儿,在下有礼了,欲与姑娘聊心,别无它意。一则听说姑娘擅长诗词,意来讨教;二则一睹姑娘风采。”话毕,黛玉曰:“素日里能与我谈心的能有几个!”原来黛玉进住贾府后可说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好在有宝玉相伴和贾母的关爱,不过她更喜欢与诗词相伴。她带我走出房,站在湖边,她提着一小篮子,捏起一手花瓣,衣袖一挥间,花瓣散落在湖面,是一副多么和谐的画面,在飞舞的花瓣下她是多么美丽。黛玉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来卜侬身何日表。侬今葬花人关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吟完,晶莹的泪珠不由的垂下。 我从沉醉中恍过神来,这不就是《葬花吟》吗?她是在

用花写自己,花的寿命是如此短暂的,美丽是如此容易破碎的。花的命运正是她的命运,她的命运永远是一个悲剧。从小体弱多病,只能靠吃药以维生。如今,又为情而烦。唉!悲哉!悲哉!我说:“君又何必与花相提并论?这又是何苦?且听我一句:世间终有相对之物,而物本原终有理。是福是祸终是躲不过,不要惦记着生与死。死不留人人自留,梦终为空空自满。”我扯开话题又道:“当日,宝二爷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名贵念珠一串时,你为何不要它?却喜欢丫环莺儿编织的花篮。”黛玉只说了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黛玉是寄人篱下的孤儿,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蔑视功名权贵,难怪她不要那串念珠。在《红楼梦》中,我只钦佩你----潇湘妃子。黛,是一种墨绿的色彩,是你的追求,玉,则是一触即碎的尤物,是你的宿命。更让我钦佩你的是奋力搏击、勇于反抗、反封建枷锁独特的你。 日久,我再度这里,园里已经长满荒草,已不复当日繁华,我站在潇湘馆前的湖边吟诗:“昔日园里闹得欢,如今落得人彷徨。待到冥币飞满天,不知谁家添新伤。”

读书报告——休谟的《人性论》

“启蒙哲学”第二次作业 书目:《人性论》 作者:(英)休谟,关文运译 出处:北大图书馆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 知觉是知性的一个概念,包括印象和观念。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认为人的一切知识源于知觉,并且人性中的其它概念都基于此。印象:初次出现于灵魂中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与观念又可以分为简单和复合。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前者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后者大部分由我们的观念得来,即由我们反思而得来,是我们对外界可感知的性质。观念则可分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前者复现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后者复现时完全失去活泼性,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念。 论述情感的过程中,仍然首先关注到印象,将感觉印象解释为原始印象,由苦、乐等感官印象组成;将反省印象解释为次生印象,由情感和类似情感的情绪组成。情感的对象是自我,例如骄傲对于自我便产生优越的情感,谦卑便产生不够优越的情感。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 休谟在这本著作中致力于为情感申辩,而将理性对于道德的作用最小化。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真、伪在于对观念的实在关系或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原始的事实或实在,本身圆满自足,并不参照其他的情感、意志或行为,因此是无法断定真、伪的。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感可以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正义便是前一种的,对所有物的占有情况成为正义与非义观念发生的条件。休谟推断出,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因而与理性无关,而道德的性质在于内心(动机),以外界行为作为标志。

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中国影响

[键入文字] 巴尔扎克的作品对中国影响 巴尔扎克作品对中国影响 巴尔扎克的作品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七、八十年。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坛的是1915 年商务印书馆出的巴尔扎克短篇集《哀吹录》,收有四个短篇《猎者斐里朴》、《耶稣显灵》、《红楼冤狱》和《上将夫人》,由著名的早期翻译家林纾(林琴南)与陈家麟用文言意译,虽然文字很生动,情节也吻合原作,但删节不少。 《哀吹录》出版后的第二年,即1917 年,周瘦鹃译的《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在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在“法兰西之部”里,收有巴尔扎克的短篇《男儿死耳》,虽然亦是用文言文翻译,但比林纾的翻译更为信达,而且编有巴尔扎克小传,为我国读者第一次介绍了这位法国大作家的生平及创作简况,并且较公允。 巴尔扎克像 五四以后,巴尔扎克的作品渐渐地丰富起来,特别到了三十年代,《世界文库》不但译载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而且在第八期上由穆木天翻译了他的《小于人间喜剧总序》,还有几幅巴尔扎克的画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集也在1936 年第一次出版,是蒋怀青译的《巴尔扎克短篇小说》,收有八篇短篇小说,王任叔写了前言《巴尔扎克》,并附有《巴尔扎克重要作品目录》,还把《人间喜剧》中六个场景的中、外名称作了介绍。 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是《欧也妮·葛朗台》,1936 年由穆木天翻译,当时文章《欧也尼·葛朗代》。客观地说,解放前翻译的巴尔扎克的译作品并不算多,但翻译的论述巴尔扎克的文章却为数不少,西蒙、法郎土、圣·佩甫、显克维支等著名人物的论述都介绍翻译成了中文。还出现了中国文人对巴尔扎克的评述,有的还相当有份量。 解放后,尤其五十年代,曾有计划地介绍过外国文学。巴尔扎克一些重要作品,如 1

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既是名著《红楼梦》的别名,也是《红楼梦》里太虚幻境“薄命司”里记录的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她们的命运各异,却都逃不过“悲惨”二字。 金陵十二钗之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花相:黛玉—芙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1.木石前盟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2.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成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被枯死的绛珠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又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的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 3.结合林黛玉的身世经历,简析其性格形成的原因 出生苏州官宦之家,聪慧有才,知书达理;父母早亡,寄居贾府,敏感多愁,谨慎多疑; 和宝玉生活相处,产生真情,鄙视功名,形成叛逆思想,追求自由的生活。 4.《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重要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 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5.简述黛玉葬花的情节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感花伤己,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不想宝玉听了竟恸倒在山坡之上。 6.请简述贾宝玉和林黛玉互诉衷肠的情节 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米,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

浅谈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浅谈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撰写者:刘慧玲导师:徐文新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那多年来,《红楼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有褒有贬,各执一词。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林黛玉塑造成了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可怜人”形象。作者倾注在这个形象身上的审美情趣,不仅在于她的内慧外秀的气质,更在于显示前卫的女权理想与封建伦理的对撞。本文主要从林黛玉的内在气质秉性、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叛逆精神等方面来探究分析这个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人物。 [关键词]:气质个性精神品格叛逆精神 《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于1784年写成的经典巨著,全书一百二十回,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的无休无止的斗争。主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盛衰之路。全书呈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上半部写“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红楼梦》打着“无材补天”【1】,“深自忏悔”的旗号,对封建末世腐朽的经济基础和全部上层建筑作了全面的、无可辩驳的否定,热烈而又隐晦地歌颂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奴隶们、市民子女。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3】,鲁迅说:“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4]。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5]。可以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史湘云、林黛玉可以说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三位女主角,早期红学研究中扬黛抑钗的多,以后有钗黛互补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薛宝钗,林黛玉倒越来越不合时宜,但从作者曹雪芹创作人物的初衷来年,似乎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情有独钟,也是他精神情感的归依和指向。她是一个被艺术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姿容绝丽、才华出众。作者曹雪芹安排林黛玉住在潇湘馆,也是对林黛玉性格的一种象征,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因此有“潇湘妃子”一称,这也是是曹雪芹对她的一种神仙般的仰慕。因此,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烙上了作者挥之不去的理想主义的唯美情绪。然而,她孤僻多疑,身世凄惨,以及体弱多病,再加上封建礼数的约束,因此决定了她的一生的悲剧命运。 《红楼梦》自诞生至今,已近两个半世纪,人们对红楼梦的评论也进行了二百多年,而随着《红楼梦》的走向世界,林黛玉这一形象也越来越为各种不同肤色、文化的人所了解。她的美丽、纯情,她的眼泪和悲剧命运,深深地吸引着读者、感动着善良的人们。因此,林黛玉一直是备受学人关注的红楼女性形象之一,但林黛玉形象的本质特点至今仍无一致意见。由此可见,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林黛玉的形象进行分析。 一、林黛玉独特的气质个性 (一)绝美容颜 林黛玉容颜娇美,且天生一般神韵。作者为了塑造林黛玉这一纯美形象,在她的外貌描写上确实是深思熟虑,苦心孤诣,匠心独运。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挟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1],寥寥几笔就把林黛玉之美推至一个高度。 作者还通过了王熙凤的赞扬和贾宝玉眼中所见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王熙凤称赞林黛玉“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1],王熙凤本是一个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心机深细之人,她自己标致不说,就府中的众姐妹也是不同一般,所以,她说的“竟”、“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就显出林黛玉容貌的绝美。

林黛玉论文

浅析林黛玉的性格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林黛玉,一个忧伤的代名词,她是世外仙姝,品性高洁、淡泊名利、天资聪慧,却又如一般女子那般多愁善感……下面我将浅析林黛玉的性格,并就她的命运及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一.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多愁善感、缺乏安全感。 在《红楼梦》的前几回,通过贾雨村之口,让我们对林黛玉的多愁敏感有了第一印象,从小她就懂得在写字时避讳自己母亲的名字,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敏感这一性格是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后来父母双亡,自己依栖他乡,这对她这个多愁善感的女子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又少了安全感。人们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的确如此,从林黛玉第五回进贾府的首次登场,留给贾宝玉的第一印象就传达给我们很多信息,有很多美好的,如聪明、漂亮……但也有“两弯似蹴非蹴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黡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愁与病。在第二十一回林黛玉“题宝玉续庄子文后”中写道“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虽没明说,但多心的黛玉却敏感地认为宝玉把自己和宝钗相提并论,这怎么能够呢?黛玉对宝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这和宝钗对他的“昼掩门”是有区别的,所以她不允许宝玉那样想。她的心门是半掩着的,只要贾宝玉坚定地轻轻一推就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对宝玉她以试探为主,其实这也反映出她内心缺少安全感,她不敢将自己的心完全向宝玉敞开,她怕他有了“姐姐”就会忘了妹妹,她只能用自己的一片冰心做土,寄全部希望于宝玉这个“玉盆”,用以培育他们之间这颗柔弱的爱情幼芽,当遭遇“狂风骤雨”的摧残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在《咏菊》中她写下“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何为“秋心”?秋在心上是为“愁”,可是没人能理解她的多愁她的善感和她的缺乏安全感。当她刚进贾府宝玉为她摔玉后,她晚上一个人独自唾泪,认为“今儿才来,就惹出你们哥儿的病来,倘若摔坏了那玉,岂不因我之过”,袭人劝她“若为他这种行迹你就多心伤感,恐怕你伤感不了呢?”当然袭人是不会懂黛玉那颗脆弱敏感的心的,黛玉是恐日后落人话柄,她知道那块玉是个稀罕物,她也亲眼见着了贾府上下为那块玉的紧张,倘若宝玉真因她那句“你这块玉是个稀罕物,岂能人人都有”而受刺激将玉摔坏了,那她就成了贾府的罪人,日后就更没立足之地了,所以她愁她怕,却无人理解……,再如第二十六回,晴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给黛玉开门,说“凭你是谁,也不给开门”,依着她的身份和她与宝玉的关心,她大可高声斥责,但她却没有,她回思“虽说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真怄气,也觉没趣”,她在贾府的生活是步步小心,处处留意,怕出错,落人话柄。这一段心理描写真真就把林黛玉内心的敏感、孤独感、多愁善感,缺乏安全感刻画的十分传神。又如第五十七回,薛宝钗母女一起来瞧她,走时薛宝钗伏在母亲怀里说话,这种母女之间正常的举止,又触痛了林黛玉敏感的神经,她说:“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形容我”,她没有母亲没有亲人,所以也见不得别人在她面前表现亲密,她只能用自尊来掩饰自卑,来掩饰她缺乏安全感的内心。 2.品性高洁、自尊聪明. 品性高洁、自尊聪明是林黛玉的又一典型性格特征。这从她做的很多诗句中可发现,例如在“五美吟”的《虞妃》中“絽彭甘受他年盔,饮剑何如楚帐中”,她鄙薄絽布彭越的苟且偷生,以羡慕虞美人噬剑于楚帐中寄托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浆沟”的志愿。她十分的洁身自好,不会为了迎合封建家长的喜欢而压抑自己的性格,如在和宝玉发生矛盾时,她会哭会闹会使小性子,这与当时的封建礼教不相符的,一旦违反,结局是不会好的。像晴雯就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浅论巴尔扎克“典型化”小说创作原则

浅论巴尔扎克“典型化”小说创作原则 恩格斯在对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作品和理论进行概括时曾经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确实,“典型化”是巴尔扎克进行创作始终遵循的原则。所谓“典型”,巴尔扎克说:“‘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典型人物不仅具有他所处人群的共性,也具有区别于相似人物的自身个性。除了人物的典型化,还有环境的典型化,巴尔扎克如此表述:“不仅仅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式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典型环境、情节乃至细节在巴尔扎克看来才能与典型人物相得益彰,才能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塑造典型呢? 一、真实描摹现实 巴尔扎克立意从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创作小说,他的现实主义里程碑式的著作《人间喜剧》是一部描写19世纪法国的作品,它刻画了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画面,包含着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他从小说应反映社会历史的高度,强调典型塑造必须从现实出发,在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描写,详细而逼真地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为人物提供真实的活动背景,从而使人物获得真实感与典型感。《高老头》中对以伏盖公寓中下层人进行描写之前,先展示了伏盖公寓的内外景,街道、建筑、墙角、阴沟,到处都显出“一派毫无诗意的贫穷”;院子、客厅、地板、陈设,无一不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这般腐朽、破败的场景中所衍生出的居住者当然是低俗、丑陋的。伏盖寡妇对高老头的百般奉承、着意打扮及对高老头的虐待,小市民唯利是图、庸俗无聊便跃然纸上,人物性格与所处环境相协调,。正如达文在《十九世纪风俗研究·导言》中赞叹《人间喜剧》:“仅仅是家具的安排, 内部陈设的处置和有关细节的描写,竟然就发出了关于居住者的性格的启示性光明, 他们的感情, 他们的主要利益, 一言以蔽之, 他们的全部生活。” 巴尔扎克认为根据事实、根据观察,根据亲眼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图画,根据从现实生活得出来的结论写的书,享有永恒的光荣。他擅长于创造根植于现实土壤中的典型,钟情于立足现实的偶然,使人读来仿佛是不可思议的巧合,但它又似乎真切地存在着。 二、选取典型场景 “真实地描摹现实”只是“典型环境”的一部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来突出人物则是巴尔扎克的过人之处。什么是有代表性的场景呢?贫穷肮脏的伏盖公寓对伏脱冷而言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场景,鲍赛昂夫人的府邸对鲍赛昂夫人形象的塑造是具有代表性的场景。伏盖公寓到处弥漫着市侩气息、充斥着尔虞我诈的关系、包含着对上流社会的嫉妒,正是在这样的场景中我们才认识了老于世故、玩弄手段的伏脱冷,是他生存的环境造就了他的恶,但他却是对现实认识得最清楚的一个。鲍赛昂夫人的府邸仿若一个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宫殿,这里集结着一群放荡不羁、寻欢作乐的男女,而鲍赛昂夫人在盛大的宴会上简直就是高贵而遥不可攀的女皇,她是那样的典雅、端庄,但等到繁华褪去,她一人回到房间时却只有黯然神伤、孤单寂寞,如此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体现了巴尔扎克在选择典型场景上的不凡功力。除此之外,集有众生相的伏盖公寓代表着整个下层社会,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则象征着整个上流社会,就是两个相对立的典型环境不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通过主人公拉斯蒂涅活动于其中,经过他所目睹到的下层社会的贫穷不堪、趋炎附势以及上流社会的穷奢极欲、腐化堕落,为他从一个正义、富于同情心的有为青年转变成一个为跻身上流社会而不择手段的恶魔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依据。 巴尔扎克主张要紧扣环境来表现人物,环境的变化促使人物的发展,而典型人物又使环境具有了典型特征,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金陵十二钗悲剧命运

“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 李锦文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指出林黛玉和薛宝钗在争夺贾宝玉的爱情婚姻上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直接干预,林黛玉含恨而死,而薛宝钗也守活寡,使得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封建礼教的信奉者同归于尽,这是封建社会大观园悲剧的高峰。此外王熙凤和她的唯一的女儿巧姐,元春四姊妹,李纨和秦可卿,史湘云和妙玉等都因为处于封建社会的末世而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关键词金陵十二钗;金玉良缘;木石前盟;二重性格;封建末世;悲剧命运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堪称中国文学史上艺术的顶峰,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红楼梦》是一部千古悲剧,描写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悲剧故事和悲剧人物。本文试图对“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作一初步探讨。 一、林黛玉和薛宝钗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舅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两姨表姐。在贾宝玉的爱情婚姻上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所谓“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 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生得聪明俊秀,父母爱如掌上明珠,延师教训,因此从小知书识字。但她命薄,幼年时死了母亲,贾母怜惜,接来身边抚养;不久又死了父亲。从此林黛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虽说在外祖母家,也总觉得是寄人篱下,常常遭人白眼,受人冷遇,因此养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她每每触事触景,想起自已孤独无依的苦楚;乃至想起李后主的话来:“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但是林黛玉又不甘示弱,她在内心深处总想要和她的这种命运进行抗争,因此又特别显得高傲,一般不愿意与人周旋,特别是不愿意故作虚伪去逢迎别人,因此在别人的心目中,黛玉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也就不愿意与她接近。岂止是下人们,就是那些朝廷命官,王侯贵族,黛玉也一向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也不劝宝玉去求取什么功名,走什么“仕途经济”的道路,这是他们的思想相通之处。但宝玉对北静王却很爱戴,将北静王所赠蕶零香串珍重取出来,转送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由于黛玉生性聪明,对任何细微的事情都非常敏感,在“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以后,探春、湘云来看她,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心起来。“探春、湘云才要走时,忽听外面一个人嚷道:‘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混搅!’黛玉听了,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插上去。” 这一段,实际上是“惊恶梦”的继续,在恶梦中,黛玉曾苦苦地哀求贾母让她留下来,贾母并不应许,因此她现在听到老婆子骂人,自然就会疑心是骂她来了。可怜黛玉在一气之下,竟然“肝肠崩裂”,哭的死过去了。由此可见黛玉心灵的创伤是何等的严重!“半晌,黛玉回过这口气,还说不出话来,那只手仍向窗外指着。”多少疑惑,多少创伤,多少难言的苦楚,都在这只手上表现出来了。 黛玉的忧思苦闷还表现在“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般人看戏听曲子,看了听了也就过去了,有谁去细细体会呢?但黛玉却不是这样,当她听到《牡丹亭》里“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时候,心里就“十分感慨缠绵”,越听下去,越与自己的思想关联,“不觉心动神摇”,“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此时古人诗中词中之句,“都一齐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评论林黛玉人物形象1000字范文

评论林黛玉人物形象1000字范文 评论林黛玉人物形象1000字范文 [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也是世界性的长篇小说名著,它那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而完美的艺术技巧,是中国小说史上任何一部名著所不可比拟的。 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由于家庭原因,遂长期寄居在贾府,她孤单一人,深感寄人篱下的屈辱地位,时“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养成“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孤标性格。 关键词:美,高洁,才华横溢,叛逆,悲剧.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她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伟大的作者曹雪芹怀着深深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自从作品诞生一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神魂颠倒。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 她美丽而聪慧,虽然自小怯弱多病,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所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心灵纯真,坚执于感情与理想的追求.”孤高自诩,目无下尘”

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言行,常用比刀子还厉害的话语投向庸俗与虚伪,以至被周围的人认为刻薄,专挑人的不好,在礼教森严,人际关系势力而冷酷的贾府中,她深感自己寄人篱下的屈辱地位,时时自矜自重,小心戒备,黑暗的环境,个性的压抑,她的内心蕴积着反抗的情绪,在蔑视权贵,渴望自由上午基础上,她被贾视为从来不讲混帐话的知己,他们由两小无猜而发展为真挚的爱情,黛玉把全部的热情与憧憬都寄托在这一爱情之中. 这爱情给她带来了更多的痛苦的眼泪.她追求的是执著,专一的爱情,薛的插入及金玉良缘的传说使她疑虑,忧郁.这爱情更给她添上一种难以痊愈的心病,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婚姻,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她无力抗挣,于是她不是愁眉就是长叹,落花于眼泪成为她悲苦命运的象征.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塑造的这么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却给不同的读者带来不同的看法,人们对她的误解也一直伴随着作品的诞生而存在着.我个人对林林黛玉是在充满同情的同时,对她的个性很欣赏的.尽管她并不是个完美的人,她显而易见的缺点虽然不能让别人轻易的接受.但也许正是她的不完美才带给我更多的震撼.她的悲剧命运就显得更深刻.她不仅美在外在,而且她高洁的品格,奇异的才学,叛逆的行为更让人叹服.所以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也能不让人为之掬泪. 一,美丽的外表。

论林黛玉的真与美

论林黛玉的真与美 摘要:文章认为林贷玉是《红楼梦》中光照全书的人物形象,是真与美的化身。 关键词:真;美;化身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少女形象,其中以谁为最呢?清人涂赢认为:“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这样崇高的评价,黛玉当之无愧。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赞赏与爱怜塑造了这个光照全书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寄托了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和独树一帜、见解过人的审美观,使这个形象刻画得如此优美,如此清幽高洁、不同流俗,又如此真切动人,令人无限向往、咏叹、赞美,堪称是真美的化身。 黛玉首先是真的化身。这一方面由于她是作者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另一方面则由于她是具有“童 心”的“真人”。 黛玉是十八世纪的理想人物,是当时的新生力量,她的叛逆精神是漫漫长夜里的一线曙光,是黎明前的一首晨曲。作者满怀激情地使她傲然于世,赋予了她令人赞叹的美的仪表、美的气质、美的才智、美的情爱及许多别人没有的难能可贵的思想品格;但作者也没有把她完美化。而是坚决反对“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颇塑造典型的教条,打破了“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①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赋予了她特有的好哭、感情脆弱等弱点缺陷,同时又委婉细致地描写了她的性格随着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使这个人物形象丰满挺拔,立体感强,既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而又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达到了艺术上的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林黛玉,是“带着自己心理底整个复杂性的人,’(高尔基语),是一个活生生的少女,她的性格是多侧面的,她性格的复杂性足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相适应。正如黑格尔所言,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世界’,②,黛玉就是一个奇妙无穷、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世界,她代表着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希望和痛苦。在她鲜明深刻的独特性格中,我们看到了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风貌。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一个人所能享受和痛苦的,都只能是社会给予他的东西。”不仅如此,林黛玉丰满动人的形象还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些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以及人类的纯真天性和美好品质。所以这个

人性论-休谟

人性论 休谟 副标题:在精神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 从知性、情感、道德三个方面讨论人性的原理 知性: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单线的生动活泼的感觉和反应,是最初呈现于人心中的意识。这种原始印象是一切思想、一切观念的来源,观念则是这些印象的黯淡的复本。印象先于观念,一切的观念都来于印象,这是他的任性科学的“第一原则”。 人的知识不仅源于经验(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而且限于经验。我们不仅不能知道在我们之外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而且根本就无法知道我们之外是否存在任何事物。怀疑论 观念并不是完全松散而无联系的,有一种联系的纽带,可使一个观念自然引起另一个观念,这就是观念的联系或联想。这种联想的原则有三种: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自然关系)。休谟认为,观念之间还有由人心所进行比较而非由联想产生的关系:类似关系、同一关系、时空关系、数量比例、性质程度、相反关系、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哲学关系)。另外,将(类似、相反、数量比例和性质程度)&(同一关系、时空关系、因果关系)按是否需要经验验证区分两类。 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 第一卷论知性 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怎么说呢,观念和印象一定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简单观念都有和它类似的简单印象,每一个简单印象都有一个和它相应的观念。我们在暗中所形成的那个“红”的观念和在日光之下刺激我们眼睛的那个印象,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由恒常的经验发现,简单印象总是先于它的相应的观念出现,而从来不曾以相反的次序出现。我们教孩子红黄蓝绿或者酸甜苦辣这些观念的时候,必须先给他以相对应的印象。另外科学研究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证明印象和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另外的证明:盲人等。 第二节题目的划分 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你想哦,冬天的雪花,寒冷刺骨,讨厌寒冷,希望温暖。这个过程就表现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的概念。感觉印象:冬天的雪花导致的感觉,观念:冷,反省印象:讨厌、希望 新的观念。 第三节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 记忆观念是很生动强烈,想象观念已经抽象为纯粹的观念(社会、国家、量子、光子等)。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的任何事件时,那个事件的观念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进入心中;而在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1799 –1850)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一位具有浓厚浪漫情调的伟大作家,一边因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一边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的生活趣事层出不穷,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巴尔扎克活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亲身经历了拿破仑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等重要历史阶段,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当时法国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促进了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大文豪大仲马、欧仁苏、巴尔札克都靠着连载小说而大赚其钱。1813年巴尔扎克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他在学期间曾到律师事务所当文书。几年的见习生活让他受益匪浅,非但熟悉法律上的民事诉讼程序,还从这个法律窗口窥见了巴黎社会的种种病态,他看到了繁荣景象下的罪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法律的虚伪,为未来的创作积累大量素材。1842年《人间喜剧》正式登场,巴尔札克指出:“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充当它的秘书。” 巴尔扎克平时挥霍无度,为结交贵夫人,他购置马车,雇用车夫,租用华丽衣装,出入于名门大户的沙龙,甚至花700法朗买了一根镶着蓝宝石的手杖;面对庞大的花费,他只好更卖力卖文为生。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被恩格斯誉为"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 《人间喜剧》这个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场景。 作品主题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贵族衰亡 《人间喜剧》写出了资产阶级以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为炮弹,在三个战场上,发起对封建阶级的猛攻,使贵族连遭惨败。 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 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代表作为《高老头》。 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 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资产者发迹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 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 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的名字及她们的主要故事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的名字及她们的主要故事 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 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 十二钗正册人物: 1.林黛玉,字颦卿,别号潇湘妃子。原藉姑苏,贾母心爱的外孙女。先伤母,其父亦不久去世。作者形容她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如姣花照水;形动如弱柳扶风一幅古代病态美人图,跃然纸上。她性情孤高,胸怀狭窄,才情之高,为十二金钗之冠。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2.薛宝钗,别号蘅芜君,生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下画而横翠,肌肤也丰泽而白皙。她性情温和贞静,行为豁达大度,处事随分安时,才情之高,亦只她堪与黛玉匹敌。与宝玉原系姨表姊弟。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

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王熙凤,小名凤姐儿,浑号凤辣子,贾琏之妻。生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4.史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原藉金陵。贾母的内侄孙女。生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面貌非常美丽。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

浅谈林黛玉

浅谈《红楼梦》人物之林黛玉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我看来,是一部旷世奇书。也许乍一看,它仅是一部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的言情小说,然而深读之后你会发现,它是通过对君主专制统治时期四大家族兴衰史的描写,来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人性世态以及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全书有着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阶级的挖掘,对爱情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人生的感叹,体现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红楼梦》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部不可逾越的鸿篇巨制。 而林黛玉,这一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全书始终的第一女主角,是曹雪芹集中其全部文化智慧精心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她不仅是大观园女子中最清纯、最优秀的代表,也是全书的情感中心点和灵魂所在。要全面分析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下面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谈谈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 毫无疑问,林黛玉是美的,而且这种美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那是一种人间少有的绝代芳容,更是一种超凡脱俗,仙气灵秀的飘逸之美,又是一种清高孤傲,遗世独立之美。曹雪芹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初见时,凤姐惊叹其标致,宝玉也称其为“神仙似的妹妹”。从对黛玉的描写中,我们便可看出她的特点:天生丽质,娇美,柔弱,拥有绝世的姿容,心思更是

胜过比干的七巧玲珑心,还有西施般的清瘦之美与病态之美。再者,黛玉的前世本是一株绛珠仙草,为“还泪”而投到人间,本身就有着仙人的不凡与灵性,给人清新、飘逸的感觉。 不得不说的是林黛玉的才情。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像黛玉那样才华横溢的女子实属罕见,堪称奇女子。身于世袭列侯的官宦之家兼书香门第,黛玉自幼读书,这使得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她拥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她的诗,在大观园中也是出类拔萃,堪称一绝的。黛玉诗思敏捷,记得书中有一回是说元妃让宝玉即兴作诗,而宝玉一时无从下手求助黛玉,只一小会儿功夫,黛玉就帮着作出了一首妙诗,诗作一挥而就,信手拈来且风流别致,让宝玉都自叹不如。每次诗社赛诗,黛玉总能标新立异,技压群芳,常常夺魁。而《葬花吟》,更是黛玉的代表作品。“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两句,着实佩服黛玉的才华,总能将普通的草木山石诗化成有血有肉的形象,融情于景,赋予其灵魂。 林黛玉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多愁善感,“见花掉泪,对月伤心”,孤芳自赏,顾影自怜。造成这种性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黛玉从小体弱多病,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对于自己的久病不愈,黛玉是无能为力而又自怜伤感的,只能是郁郁寡欢。再者,黛玉幼年丧母,过早得承受了丧母之痛,后来父亲也相继去世,留下黛玉一人,身世漂零,寄人篱下,为人处事只能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