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里蒂巴TOD案例分析

库里蒂巴TOD案例分析

库里蒂巴TOD案例分析
库里蒂巴TOD案例分析

TOD模式城市案例分析

引言:联合国《2002年世界城市发展报告》称,库里蒂巴市的快速公交系统是世界上最好、最实际的城市交通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公共汽车专用道、管状的公共汽车候车站、分散的运输线路和在公共汽车候车站设立的售票处等。该市以合理的投资使城市整体交通系统达到很高的水平,适应了居民出行的需要。它的示范性不仅适应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也适应于工业发达国家。

快速公交系统是城市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的简称。由于它具有速度快、容量大等特点,又被誉为“路面地铁”系统。它的最大优势是综合了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的长处,在技术上兼收并蓄,创造了一种“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的大容量运送系统”,这一系统充分考虑了大多数城市对先进公共客运交通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可能性,特别是为经济上还不十分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对先进的大运量、快速公交运送系统的渴求与建设,开辟了一条可以迅速实现的通道。

1库里蒂巴概况

库里蒂巴始建于1693年,1842年成为州首府,十九世纪50年代库里蒂巴成功地成为了巴拉那州的商业、教育及政府中心。今天库蒂西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1990年中等家庭入约4000美元。库里蒂巴平均每两人有一辆车,机动车拥有率仅次于首都西利亚;尽管如此,工作日75%的通勤出行是依赖公共交通,人均共交通出行次数为350次/年。

库里蒂巴市是巴西东南部帕拉那州的首府,该市是巴西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它作为人口超过200万的巴西特大城市,其人均收入就超过了2000美元。按照国际一般经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在人均收入达到1200美元—1300美元时,就具备了建设轨道交通的实力。然而,库里蒂巴市政府还是出于造价和建设周期长的考虑,决定不修地铁,坚持发展成本低廉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早在1981年,该城市就与瑞典VOLVO公司联系,希望开发一种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的大容量运送系统。他们开始的想法是开发一套轻轨系统,但因费用太高,为轻轨轨道预留的空间被用来建设成了公交专用路。

公交专用路的布局与这个发展中城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得非常紧密。密集的居住区与商业区集中在公交站点附近,而且沿着公交道路发展。为了使该体系更好地发挥大容量交通系统的作用,设计人员对公交站点做了特殊设计。候车站为一种特殊的玻璃钢圆柱式,横卧在公共汽车专用道旁,一头为进口,另一头为出口,并且与公交车辆的地板平行(离地80厘米),乘客可通过台阶或小梯子到达站台。同地铁一样,乘客可以在站台候车时预先向售票员买票,然后可以在该系统中随意转乘,而无须另外购票。此外,为了减少停车时间,公交车上有专用的斜道在停车时伸到站台上,使乘客上下车的速度同地铁差不多。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库里蒂巴市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

以方便、快捷的公共汽车为基础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了城市的空间变化,与干线快速公共汽车车道相互补充的是来往于各区之间的公共汽车线路和一些支线公共汽车线路。位于5条快速公共汽车车道端点的公共汽车大站使乘客可以变换乘车路线,在快车道上大约每隔2公里处就有一个中等规模的车站,乘客只需付一次费就可以从快车线路转乘往来于各区之间的公共汽车和支线公共汽车。

库里蒂巴市交通系统的设计对车辆的行驶速度、乘车方便问题、系统总体结构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在风格特殊的管道式公共汽车站,乘客可预付车费,另外每辆公共汽车都有两

扇特别宽的车门以加快乘客上下车速度。所有这些使得整个运营时间缩短了1/3。另外,该市还采用两节和三节车厢的公共汽车来提高公共汽车快车道的交通流量。

在公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这个整体中,自行车和步行区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库里蒂巴市大力兴建自行车道,甚至不惜占用机动车道。库里蒂巴市中心设有大面积的步行区,这些步行区处在市中心商业区,又位于整合公共交通系统的总枢纽换乘站附近,步行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考虑到其他城市强化公路建设的计划却导致交通更加拥挤,库里蒂巴市并不重视发展私人机动车辆,结果是轿车的使用量减少了,污染也减少了。

库里蒂巴市的整合公共交通系统,是由一家属于市政府管理的城市公交公司(URRS)管理的。这家公司为公私合营(市政府占的股份为99%,私人占1%),公司总经理由市政府任命。该公司管辖10家私人公司,具体运营由私人公司来完成。州政府给私人公司提供许多方便,如私人公司向银行贷款由州政府担保等。票制系统则由一个整合公交系统基金会负责。这个基金会专门设有一个机构来研究制定票制体系,采用市政府控制运营里程,私人公司完成运营里程,由基金会发售车票的管理体制。多年来这种管理体制使私人公司能有10%的利润,以保证库里蒂巴市整合公共交通系统的良性发展。

通过3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库里蒂巴市的公交系统已成为高效、方便、舒适、先进的公交系统,被誉为“路面地铁”。尽管该市有50万辆私人小汽车,但约有1/3的人外出时不用自己的私人小汽车,而是选择公共交通。(陈帅华)

2案例分析

2.1土地利用

2.1.1基于BRT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发展结构与土地开发模式

库里蒂巴的城市空间结构非常清晰,完全是建立在以BRT系统为支撑的、公交走廊引导形成的、单中心放射状轴向带形布局模式。城市土地开发也以BRT走廊引导为显著特征,5条BRT走廊沿线呈现高密度、高强度开发,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和高层住宅集中布置在BRT走廊两侧,其余地区是低层低密度住宅或公园绿地。城市主要的商务、商业、公共活动等集中在这5条轴线上。轴线与轴线之间是严格控制的低容积的居住区,禁止高层建筑的开发。可以说,库里蒂巴非常完整而且成功地体现了公交引导(TOD)、有机疏散、田园城市等国际先进规划理念。

设置了快速公交专用道。库里蒂巴市的5条主要交通干线每条都由3条平行的机动车通道组成(见图3)。中间是2条完全隔离的BRT车道,供红色快速公共汽车专用,站间距离为500~1 000 m;两侧是单向的道路,用作辅助道路,是除红色公共汽车以外其他车行驶的道路,以供车辆出入道路两侧的建筑。公共汽车专用道与辅助道路之间是物理隔离带及停车带。

2.1.2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

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在库里蒂巴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库里蒂巴城市规划充分考虑了土地使用强度与已有城市结构相匹配的原则,其目标是调整小区划分和土地利用以使交通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运用了线性市中心的概念,整个城市被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一个小区都根据允许的土地利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确定了特殊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同时,为了使每个小区都具有相当的可达性,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也是分层次建立的,这就意味着网络中每条道路的功能、特征和容量都根据其位置和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被确定。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也将产生不同的公共交通需求。在那些鼓励土地高强度使用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附近,公交专用道以及双铰接公共汽车的使用使得公交系统能够达到与小区公交需求相一致的较高的运送能力。而对于人口密度仅为中等或低密度的居住区,为了提高运营效益和公交服务的便捷性,

使公交乘客能够方便的到达其他居住区或者交通节点,需要规划运送能力相对较低而灵活性更高的线路。

库里蒂巴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周密的城市规划和决策者的英明决策。城市决策者最初就确立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理想居住模式,即一个线型城市,然后采用一个集成的、由主干线和支线组合的公交网络来促成城市的发展形态。明确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然后取得社区民众的支持,之后按规划持续实施,最终建设一个让很多城市羡慕的、创新的和集成的公交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社区发展的目标,保障公共建设投资合理高效,选择最合适的公共交通服务类型和规模。

2.2道路交通

公交枢纽站,33个公交枢纽站多位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的轴线上,可分为中转式和终端式。中转式公交枢纽站为不同线路提供相应分隔的上下车站台,并以地下通道的形式连接这些站台,使乘客可以实现方便换乘。而终端式公交枢纽站则位于结构轴线道路末端,配建有大型基础设施,以处理城市周围地区与市中心间更多的运输量。另外,政府为了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各种管理服务,城市各分区管理机构(如婚姻登记所、社区服务中心等)都设置在公交枢纽站或首末站内及周围。图4为枢纽站的典型结构:双向各一个站台,快速线、区际线和支线公共汽车停驶在站台,乘客可实现同向换乘和对向换乘。直达线从平行公交专用道的单行线到达换乘站,驶入车站另一侧的辅道,停靠圆筒式站台,乘客从车辆左侧车门下车进入圆筒式车站内,通过乘客通道,可以很容易地到达与其他公交线路换乘的站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