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施工方案

桥梁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1.1 工程简介 (1)

1.2工程施工条件 (1)

1.3设计标准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 (3)

四、主要工程量 (4)

五、组织机构 (5)

六、施工重点、难点 (7)

七、施工布置 (8)

7.1临时施工道路布置 (8)

7.2 风、水、电布置 (8)

7.3材料准备 (8)

八、施工程序 (8)

九、施工方法 (9)

9.1桩基施工 (9)

9.1.1施工准备 (9)

9.1.2施工设备选型 (10)

9.1.3施工程序 (10)

9.1.4桩基施工方法 (10)

9.2系梁(承台)施工 (25)

9.2.1 系梁(承台)施工工艺流程 (25)

9.2.2系梁(承台)施工方法 (25)

9.3墩柱施工 (27)

9.3.1墩柱施工工艺流程 (27)

9.3.2墩柱施工方法 (27)

9.4帽梁施工 (32)

9.4.1帽梁施工工艺 (32)

9.4.2施工方法 (33)

9.5支座安装 (36)

9.5.1准备工作 (36)

9.5.2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 (36)

9.6预制预应力T梁施工 (37)

9.6.1T梁预制工艺 (37)

9.6.2预制 T梁架设 (41)

9.7现浇砼防撞护栏施工 (43)

9.8桥面系施工 (43)

十、各项施工措施 (44)

10.1文明施工措施 (44)

10.2安全保证措施 (46)

10.3 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 (51)

十一、资源配置 (54)

11.1施工机械配置 (54)

11.2主要材料计划表 (55)

11.3劳动力配置 (56)

一、工程概述

1.1 工程简介

强嘎村中桥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强嘎村,跨越冲沟而设。桥面净宽2×10.75m,为预应力砼T梁。本桥起讫点桩号:K4267+462~K4267+548,中心桩K4267+505,跨径组合4×20m,共4联,桥长86m,设计桥面高程3129.835~3130.162m,设计纵坡1.8%~-0.9%,本桥面位于R=1100m曲线段上,纵面位于R=12000m的竖曲线上。

本桥上部构造采用20m装配式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在0、4号桥台设置D80伸缩缝。横向采用10片主梁,无通航要求;下部构造采用实体墩、桩基础;0#台基础为肋板台、桩基础、4#台基础为柱式台、桩基础。桥面铺装采用8cm厚C50砼桥面调平层+防水层+10cm厚沥青砼桥面铺装。

强嘎村中桥的计划工期为,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3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4年7月10日。

1.2工程施工条件

㈠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强嘎村中桥位于西藏工布江达县强嘎村,位于尼洋河一级阶地上。桥区地形总体平坦,桥址区地面高程3123.925-3125.625相对高差1.700m,地形较平缓,起伏较小,属于低山河谷宽谷地貌。

㈡气象

林芝地区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小气候复杂多样,有“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气温垂直变化特征明显,年无霜期156天,年日照时数2016小时,昼夜温差大于10℃。多年平均气温8.3℃,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15.8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0.4℃,极端最高气温26.9℃;极端最低气温-19.7℃。多年平均降水量640.1mm,年最大降水量808.3mm(1996年),日最大降水量45.2mm(1995年),小时最大降水量16.5mm(1990年),每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6~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359.6mm;空气相对湿度64%,区内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坍)塌、积雪等。

㈢水文

强嘎村中桥地表水主要为尼洋河水系。尼洋河属雅鲁藏布江上游一级支流,桥梁位于

尼洋河一级阶地上,桥梁跨越阶地上冲沟而设。桥区距尼洋河河谷较远,尼洋河河水对建设桥梁影响较小。桥梁跨过冲沟,冲沟平时流量较小,对桥影响不大,但雨季洪水携带大量砂石对桥梁两岸及桥墩有很大的冲击破坏作用。

建设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松散盐类孔隙水,含水介质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石土,含水层厚度大,透水性较强,赋水性好。勘查区地下水与尼洋河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尼洋河水位上涨时,地表水渗入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位随之升高,尼洋河水位下降时,地下水排出补给地表水,水位随之降低。该类地下水除接受尼洋河地表水体渗入补给外,还接受大气降水和冰雪融化补给,补给源丰富。地下水在松散层孔隙内经短途径后,以陡坎、河床等低洼处以泄流方式排泄。桥址区松散层含水量丰富。卵石土渗透系数150~200m/d。

由于场地内孔隙水含量较丰富,且主要含水介质为卵石土,故在施工中不宜采取降水施工,应加强护壁或其他防渗措施,以防流砂、管涌等地下水害的发生。根据水质分析,尼洋河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㈣地层、地质、地震情况

?地层

桥址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漂石、卵石土组成,其特征及分

布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冲洪积()漂石:杂色,主要由漂石组成,砂质填充。漂石粒径一般为200~250mm,含量60%~65%,磨圆度一般,稍湿,分选性较好,呈亚圆状。

第四系冲洪积()卵石:杂色,稍密~中密,稍湿,主要由卵石组成,圆砾及砾土填充,母岩成分为大理岩、花岗岩、片麻岩等。卵石粒径一般为20~120mm,最大可达160mm,含量65%~80%,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好,呈亚圆状。

?地质构造

桥址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恰好处于南迦巴瓦构造楔形体与冈底丝-念青唐古拉板块构造的结合部位。该区域构造作用强烈,区内山峰林立,断层发育,侵入岩较多。

区域地质图上桥址区5km范围内没有发现大的断裂,更远的断裂对大桥的影响甚微。河面宽阔,尼洋河暴发特大型高位泥石流的可能性较低,桥址区较稳定。桥址区区域稳定性较好。场地适宜建桥。

?地震

本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应考虑地震设防。

1.3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3、设计速度: 80KM/h;

4、21.5m路基桥梁:整体式路基桥梁宽:0.5m+(防撞护栏)+9.947m(行车道)+0.606m (防撞护栏)+9.947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21.5m;

5、桥面横坡:一般采用2%;

6、设计洪水频率1/100。

二、编制依据

?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林芝至工布江达段)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设计资料、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技术规范及其它资料。

?现场调查所获得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情况的资料。

?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及现有技术力量和施工能力。

?国家、交通运输部和西藏自治区的有关政策、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交通运输部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现行有关高速公路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规定和标准:

①《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01-01;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③《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④《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⑤《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

?其他有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和规定,公司现场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三、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交通部关于高速公路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暂行规定、操作规程和工程质

量验收标准,

以及建设单位颁布的有关公路施工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

严格执行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招标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与文件及其它招标资料等。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达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四、主要工程量

强嘎村中桥主要工程量统计见下表4-1。

主要工程量表

表4-1

五、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合同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达到“创国优、争一流”的要求,公司组建了以项目经理部为指挥中心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负责总体生产计划安排、生产调度、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工程计量、合同履约以及对外关系和协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安全总监1人、项目副书记1人,实行“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部下设六个职能部门和三个分部,即:技术质量部、安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综合部等职能部门(见图5-1),经理部实行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的对外协调由项目副经理主抓,机构设在综合部。施工组织机构精干高效,各职能部门对项目经理负责。

强嘎村中桥主要由一分部负责施工,桥梁施工队为主要施工队伍。

6

六、施工重点、难点

㈠本桥的重点施工项目为20mT预制砼T梁,T梁施工工期较长,应尽早加工模板,制作出满足要求的T梁。T梁预制由1#预制场负责完成。

㈡本标段地处高寒地区,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连续,如何确保砼外观质量是本工程的难点。

?外观质量控制:模板采用新钢模板,减少变形,对模板交角处采用圆弧过渡,以便于脱模,避免梁体损伤;内模采用角钢和槽钢加密横肋和纵肋来加强模板刚度,以确保梁体轮廓和几何尺寸。

?严格控制钢筋的配料尺寸及绑扎质量,确保钢筋保护层,杜绝露筋现象的出现。绑扎钢筋的扎丝多余部分应向构件内侧弯折,以免因外露形成锈斑,影响梁体砼观感质量。

?对保护层垫块进行改进,普通的垫块改为正四棱台形;侧面的垫块,改卡口为半圆形,可将钢筋卡在半圆内,再加扎丝扎牢;保护层垫块采用与梁体砼同强度等级、同使用寿命的C50细石砼。

?做好各工种间配合协调工作,在浇筑砼的过程中,砼工、钢筋工、木工、电工各负其责,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跟踪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梁体砼连续一次浇注完成。

?在满足砼强度设计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砼的水泥用量和减小水灰比,最大限度减少砼的收缩。

㈢影响本工程连续T梁成桥后线形的因素较为复杂,如何在施工中有效的进行预应力T梁线形控制为本工程施工的难点。

施工管理应对措施:

?成立预应力T梁施工控制小组,研究解决T梁施工线型控制的技术方案及组织措施。

?制定预应力T梁施工线形控制实施细则,施工中及时设置观测点或埋设观测元件。

?在施工中通过监控结果找反馈相关参数指导施工,便于施工中进行动态调整。

?控制预应力张拉、压浆质量。

?施工中,严格控制预应力张拉时间以及二期恒载施加期限,施加预应力要严格实行“双控”,严禁超张拉。

?设置合理的反拱度等来最大限度减小砼的收缩、徐变、挠度变化。

七、施工布置

7.1临时施工道路布置

利用国道G318为主干道和临时道路路作为进场道路,本合同段施工区域内有G318国道经过,施工进出场道路从强嘎村中桥桥址沿在建高速公路右侧修建便道与G318国道相接,道路路面宽度4.5m。

?上下G318国道的便道路口应铺筑20~50m长的碎石渣或含泥量小的碎石土,采取硬化施工便道出口,防止车辆带泥上路,确保道路交叉处干净整洁,安全畅通。

?工程车辆在施工区段内的便道和G318国道上载货行驶中应注意遮盖,严禁抛洒、超载。

?加强对便道的维修、保养和环境卫生。

?交叉路口应设置醒目警示标志,注意车辆、行人安全。

7.2 风、水、电布置

?施工用风:强嘎村中桥施工基本不用风。

?施工用电:强嘎村中桥施工用电负荷为110KV.A,当主线路施工用电线路未架通或停电时,采用移动式1台150Kw柴油发电机供电,待主线路电源架设完成后,施工用电从主线变压器就近利用配电柜接引至施工场地,可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用水:就近利用水泵从尼洋河抽取可满足施工用水。

7.3材料准备

施工前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备好品质合格、数量充足的各类材料,以保证工程的正常需求。

粗细骨料从尼洋河内自行开采。碎石料选用自行开采。

水泥:从拉萨、青海和甘肃等地外购。

钢材:按市场价格从当地购买。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统一加工焊制后由25t运输车分节拉运到施工现场焊接安装。

砼:由拌和站统一拌制后,采用10m3砼罐车拉运到施工现场。

八、施工程序

桥梁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8-1:

图8-1 桥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九、施工方法

9.1桩基施工

强嘎村中桥共有桩基22根,其中Φ1.3m桩基4根,Φ1.2m桩基6根,Φ1.5m桩基12根。设计均为摩擦桩,桩基长度为12m、 13m和15m,桩身采用水下C30砼。

9.1.1施工准备

收集、分析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了解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的情况;清理施工场地,为施工放线创造条件: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建筑物主要轴线、桩位坐标及现场控制网进行桩位和地面标高的测放工作;每个桩位必须进行准确定位;控制点和水准基点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熟悉施工图纸,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根据施工现场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供电、供水、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建立临时排污系统,进行道路规划和铺垫,以保证施工场地的整洁。灌注桩施工前应完成原材料的检验、

检测工作,砼配合比及强度试验等工作。进入施工场地后,首先进行场地平整、硬化,修建临时设施、测量定位放桩位、设备安装调试等。主要临建设施包括:施工导流、施工平台、贮浆池、沉淀池、排污沟、钢筋笼加工场地、临时供水、供电设施、各种管路敷设等。

制浆系统布置在施工工作面附近,布置泥浆搅拌机1台,修建贮浆池1个,沉淀池1个。贮浆池容量设计为48m3,其中供浆池容量为24m3,规格为:4m(长)×3m(宽)×2m(高),膨化池容量为18m3,规格为:4m(长)×3m(宽)×1.5m(高),满足2个桩基同时施工;沉淀池容量为32m3,规格为:4m(长)×4m(宽)×2m(高)。浆池结构采用砖砌(240mm砖墙),内壁抹2cm厚1:2.5水泥砂浆一道。供浆管路采用DN80钢管,由浆池敷设至作业面。在浆池与沉淀池之间修建排污沟,将施工废碴、废水集中排至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将污物进行集中清理。

9.1.2施工设备选型

施工设备:根据前期勘测资料显示,综合考虑施工的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工期要求,采用CK2000冲击钻机成孔方式,砼罐车结合施工平台直接灌注的施工工艺,具体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9.1.3施工程序

灌注桩施工程序:施工准备→灌注桩钻孔→成孔检测→钢筋笼下放→砼灌注→破桩头、验收。

9.1.4桩基施工方法

?灌注桩施工工艺见图9-1:

图9-1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机具:

根据设计的技术参数,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我公司以往施工的类似工程经验,本标段的灌注桩施工拟采用东方CZ80冲击钻机成孔、钢筋笼分节加工制作,孔口焊接下笼,导管水下灌注砼成桩的施工工艺方法。

现场准备好各种类型的孔内事故处理工具,备足施工原材料和器具、设备配件。

砼浇筑机具:护筒、导管、漏斗、料斗、吊车等机具。

其他机具:电焊机等。

?埋设护筒:

本桥桩基采用的护筒采用δ=5mm的A3钢板卷制而成,每节长度2.0m,必要时可以焊接加长,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采用挖埋法,为避免护筒底悬空,造成塌孔,漏水,漏浆,护筒底应坐在天然的结实的原地基上,护筒四周回填粘土并夯实。

将钻机就位进行调试固定后(钻机安装必须做到对中、水平、稳固),利用护桩拉出十字中心线,钻斗导向尖对准十字线中心,普通钻斗加挂扩孔器后加压钻进至护筒深度。启动钻机副卷扬起吊护筒放入井口,卸掉钻斗,用钻杆方口加压护筒四周,使之均匀下沉到位。为保持水头护筒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并高出地面0.5m。对护筒外四周空隙部分填充并夯实。

护筒埋好后,检查护筒埋设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应不超5c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0%;

护筒埋设就位后用护桩重新定出孔位中心。

?泥浆制备系统

冲击钻机进行灌注桩施工工艺时需采用泥浆护壁。为保证施工中泥浆供应,在开钻前根据施工需要开挖泥浆池、沉淀池、彭化池等,以便进行泥浆沉淀、沉碴清除,循环利用。

按照文明施工整体要求,主要对泥浆池,弃浆池等重点对象做好防护管理措施。有桩基的桥墩间修建一个弃浆池,并间隔设置,以便于混凝土浇筑及机械行走空间,弃浆池挖地表下1米。泥浆池、弃浆池周边1.5m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和机械、车辆禁止通行,防护采取红白相间涂刷的钢管硬性防护,防护栏高度为1.5m,立杆间距2~4m,横杆间距50cm;栏杆高0.5m、1m、1.5m,红白油漆间隔20cm。立杆埋入地面下30cm,露出地面150cm。距地面0.5m开始安装第一道横杆,第二道横杆距第一道横杆0.5m,第二道横杆距第三道横杆0.5m。栏杆破损或倾斜时及时修复,栏杆上悬挂“泥浆池”标牌,并悬挂防止坠落和注意安全等安全标识。

采用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羧基纤维素或Na2CO3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的泥浆进行合理配备。

一般采用地层自造浆,必要时按如下配比配置优质泥浆。

①泥浆材料的选定及配合比:水:膨润土:碱=1:0.1:0.01(对不同的地层,膨润土的掺量和碱的加量可做适当的调整)。搅拌泥浆时应按配合比要求添加材料,误差控制在3%内。对于特别复杂的地层,可考虑掺加CMC来提高泥浆的护壁效果。

③泥浆应经泥浆沉淀池沉淀后方可重复利用。

④储存在泥浆池内泥浆必须经常用泵循环,以防泥浆沉淀。

钻孔作业过程中,经常对泥浆质量进行试验测定,及时调整泥浆的比重和稠度,确保护壁良好、钻孔顺利。

?钻机定位

冲击钻机:钻机平台准备就绪,将冲击钻平稳安放在钻机平台上,立好钻架并调整和安设好起吊系统,调整钻臂及滑轮提升装置,确保钻具中心与护筒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与孔位中心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钻孔

成孔前检查钻头保径装置,钻头直径、钻头磨损情况,施工过程对钻头磨损超标的应及时更换。

在钻孔过程中,要设专职记录员记录成孔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加钻杆、钻进深度、地质特征、机械设备损坏、障碍物、事件处理等情况。

成孔达到设计深度时,要测量机上余尺,并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清孔。

钻孔时,孔口护筒要高出地面0.2~0.5m。钻孔采用泥浆护壁法施工。

钻孔作业过程中,必须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腿支承处地面变化情况,发现下沉现象及时停机处理。

?清孔

造孔结束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孔位、孔深、孔径、孔斜及孔形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清孔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除。清孔分两次进行,一次清孔紧接终孔检查后进行,采用掏渣筒掏渣或换浆法,用砂石泵抽出的泥浆经泥浆净化装置处理后返回桩孔,同时向孔内补充新鲜泥浆,换浆量约为槽孔内泥浆总量的1/3,清孔后孔底沉渣应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文件提出的沉渣要求,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二次清孔在导管下入孔内后进行,二次清孔主要采用低密度泥浆替换大密度泥浆。

清孔结束并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浇注前的验孔。首先用探笼进行桩径、桩基垂直度的检测,桩径及垂直度检验合格后,用测锤进行桩基沉渣的检测。清孔时孔内

在清孔完毕后还要测定泥浆比重、含砂率和PH值。全部检测合格并监理工程师同意转入下道工序后,再进行钢筋笼的下设。

?钢筋笼制作、安放

钢筋笼由运输车提前拉运至施工现场,清孔结束后迅速逐节吊放孔中,并在孔口焊接连接、下放。

钢筋笼主筋的接长采用可靠的机械连接方式连接牢固:先焊接好加强箍筋和十字护筋,再把三根或者四根主筋等分绑焊在加强箍筋上,再利用钢筋笼制作卡具,依次焊接好所有主筋。利用钢筋笼滚笼机将箍筋固定在主筋上,并用扎丝将箍筋与主筋进行固定。

为了确保钢筋笼受力主筋的保护层,在钢筋笼主筋外侧每隔2.0m左右焊接定位钢筋,采取梅花形布置,每圈的定位钢筋数量为4块,保护层允许偏差±20mm,灌注桩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质量标准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执行。

钢筋笼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钢筋笼存放时必须要上盖、下垫,严禁将钢筋笼露天存放。每个钢筋笼制作好后要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桩号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汽车吊装时要保证采用四点起吊法进行吊装。前两个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后两个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左右对称起吊。在加强箍筋上加焊了十字护筋,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在钢筋笼下放的过程中要依次把十字护筋全部取出。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中心,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钢筋笼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位置居中,不得碰撞孔壁,钢筋笼入孔后,下落速度要均匀,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就位后使钢筋笼轴线与桩轴线吻合。钢筋笼吊装入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笼调正在孔口中心,在孔口固定于井口支架上,防止砼灌注过程中钢筋笼浮起或位移。吊装钢筋笼入孔过程中,设专人加水,以保持孔内水位不降。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钢筋固定在钢护筒上。钢筋笼中心与设计桩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固定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定位后,再次测量沉渣厚度。

?声波测试管制作及安装

采用超声波方法检测,施工时注意预埋检测管,以便对桩基进行质量检测,声测管应

管内无异物。声测管间连接采用丝扣连接,管口高出设计桩顶50cm,每个声测管高度保持一致。

?灌注砼

①导管的安放

本桥钻孔桩砼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灌注施工,选用圆形螺旋接头导管,其上端接浇筑漏斗。采用φ250㎜的导管(厚3mm)及直径2.0m的漏斗,导管分节长度有1m、2~2.5m,中间节长2.0~2.5m,最上面配1~2节长1.0m、1.5m短管,底节配一节4m长的导管接头,法兰盘处用胶垫密封。

第一次灌注前必须检查导管是否漏气、漏水和变形,接头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同时,浇筑前应预先进行管压试验,进行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5倍。

漏斗的大小应能满足第一斗料下入桩孔后导管底部埋入深度满足2~3m的要求。下设前事先在地面进行导管组合,使导管能够适应其所处位置的孔深情况。导管连接和密封必须稳妥,接头处螺丝扣良好,便于拆装,防止因该处进浆而污染砼,导管组合完毕后,认真作好记录,导管下设要按照孔深配置导管米数,依次下放,并记录好导管下设顺序、导管根数、每根导管的长度。

导管安放位置应合理、垂直,下入桩孔的导管长度要确保距孔底30cm ~50cm,灌注时距孔底50cm~80cm。

导管下设完毕后,用无收缩水文测绳、标准测锤测沉淤值,超出控制范围的桩孔需要作二次清底。二次清底采用气举法,合格之后要报请监理工程师对桩底沉渣进行重新量测,合格后立即组织进行水下砼灌注。

②砼浇筑

根据设计图纸规定,本桥基桩身全部采用水下C30砼。施工前按设计图纸规定,通过室内试验成果进行砼配合比设计,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配料时,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砼配合比、骨料含水率及拌和设备的容量,计算出一盘砼所需的砂、石、水、水泥、外加剂的重量,准确按配比加料。砼水平运输采用9m3搅拌运输车,由拌和站运至各基桩浇筑点,直接入导管上的储料斗,通过储料斗进入导管进行浇筑,储料斗上设对称钢绳套,便于起吊。本桥段所有灌注桩的砼均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在导管开浇前,应预备好足够数量的砼(考虑导管内容积及封埋导管不小于1.0m深的

离泥浆与砼。其后在导管上口设置一个容积为2m 3的储料斗。

初浇砼量必须满足导管底部埋深不小于1.0m 并不宜大于3m ,储料斗的砼初存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 —初浇砼体积,m 3;

d 、D —导管内径和桩孔设计直径,m ; α—扩孔(充盈)系数;

Ha —初浇砼高度,m ,Ha = h1+h2; H —孔内砼面深度,m ;

Hb —孔内砼高度达到埋管深度时,导管内砼柱与导管外液柱的平衡高度,m ,Hb = ( r1/r2)×H ;

r1、r2—孔内泥浆和砼重度,kN/m 3; h1—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取0.25m ; h2—导管埋入砼内的深度,一般取1.0m 。

砼浇筑实行单根导管砼开浇的方法。开浇前,导管内放置略小于导管内径的隔离塞作为隔离体,隔离开泥浆与砼,在漏斗中贮存足够数量的砼,能保证导管一次埋入砼面以下1.0m 以上,当储料斗内的砼量已满足初灌要求时,放开漏斗出口部位的隔离塞,使漏斗中储备的砼向孔底猛落(同时罐车砼迅速放入漏斗,以确保管端部的砼封底成功),迅速将导管内隔水塞及管内泥浆压出导管,砼从导管下落至孔底堆积,并使导管埋在砼内(当孔内浆液迅猛地溢出孔口时,证明砼已通过导管进入孔内,若导管内无泥浆返回,证明开浇成功),此后向导管连续灌注砼,导管下口埋入砼2.0m ~3.0m

,以保证钻孔内泥浆不再回

图9-2 初浇砼量计算示意图

流入导管;随着砼面由漏斗导管到孔内,钻孔内初期灌注的砼及其上面的泥浆不断被顶托升高,相应的不断提升和拆除导管,直至钻孔灌注桩灌注砼完毕。

在砼灌注时应加强对砼搅拌时间和砼坍落度的控制,并随时了解砼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砼面。基桩灌注时砼面上升接近钢筋笼时,导管埋深宜控制在3.0m左右,灌注速度要适当放慢,待砼进入钢笼底端2.0~3.0m后可平稳提升导管,以防钢筋笼上浮。同时导管埋入砼中不得大于6m,以免出现堵管事故。砼灌注期间使用25t汽车吊吊放、拆卸导管。

砼面上升速度控制在2m/h以上,并保证其均匀上升。每隔30min测量一次桩孔内砼面高度,并及时填绘砼浇筑指示图及砼浇筑量随深度的理论变化曲线,指导导管的拆卸工作。当浇筑方量与砼顶面位置不相符时,及时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及时处理。

在浇注过程中,密切注意桩口情况,若发现钢筋笼上浮,需稍作停浇,同时在钢筋笼上面加压重物,在不超过规定的中断时间内继续浇筑。

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砼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秩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砼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砼严禁浇入导管内,砼灌注时应尽可能使砼贴着漏斗壁下料,以防止入管的砼将空气压入导管内;另外,桩孔口设置盖板,避免砼散落桩孔内。

灌注时,砼置换出的泥浆通过泥浆排污水沟排到其它正在施工的桩孔中或沉淀池,以防止泥浆溢出污染环境。

砼应连续灌注,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应太长,宜在8h内浇筑完成。

终浇阶段由于导管内外的压力差减少,浇注速度也会下降;如出现下料困难时,可适当提升导管和稀释孔内泥浆。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5~1.0m,以保证砼强度,多余部分在承台砼施工前凿除,桩头应无松散层。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钢护筒,在灌注砼后立即拔出。

?破桩头

为确保桩顶质量,实际灌注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0.5~0.8m,凿除此范围内的砼。

⑴基桩的质量检测

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采用超声波法对桩进行质量检测,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其它检测。

钻孔灌注桩施工各工序要连续、街接要紧密,尽量缩短下钢筋笼的工作时间,并要及时地向孔内补泥浆,保持水头压力,以免塌孔。

灌注水下砼时,砼不能太对中漏斗,以免发生“气塞”现象,可采用漏斗口挂一根3m 左右的小弯管,以排出高压空气,减少砼含气量,确保砼的灌注质量。

为防止造成浮笼事故,须对钢筋笼在孔口进行支架固定。

灌注砼时,严格控制砼坍落度及和易性,并确保砼埋管深度。

灌注桩桩顶比设计标高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0.8m,下一工序施工前凿除,以保证桩顶不松散。

㈤质量控制与检查

钻钻孔桩是一种深入地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不能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灌注桩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钻孔桩质量控制点包括桩位、桩径、桩斜、桩长、桩底沉渣厚度、桩顶浮渣厚度、桩的结构、砼强度和匀质性、钢筋笼等内容。

?桩位控制

施工现场泥泞较多,桩位定好后,无法长期保存。在护筒埋设前,首先用全站仪对桩位进行放线,根据放线的桩位埋设护筒,同时要在距护筒1.0m的地方埋设4根护桩。护筒埋设以后要借助十字护桩对护筒中线进行校对。采用焊制的坐标架校正护筒中心同桩位中心,保持一致。

?桩斜控制

埋设护筒采用护筒内径上下两端十字交叉法定心,通过两中心点,能确保护筒垂直。在钻进过程中,应加设防孔倾斜措施。

钻进中及时测定孔斜,保证孔斜率小于1%。发现孔斜过大,立即采取纠斜措施。

?桩径控制

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头直径,对桩径控制有重要作用。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在砂层、砾石等松散地层,为防止坍塌掉块而造成超径现象,应合理使用泥浆。

?桩长控制

施工中对护筒口高程与各项设计高程都要搞清楚,正确进行换算。土层中钻进,锥形钻头的起始点要准确无误,根据不同土质情况进行调整。机具长度丈量要准确。冲击钻进要正确丈量钢绳长度,并考虑负重后的伸长值,发现错误应及时更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