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

学习要点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和机理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第一节运动性疲劳概述

●概念

第一节运动性疲劳概述

●分类

●(一)按疲劳发生的部位划分

分为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

●(二)按身体整体和局部划分

1.整体疲劳

2.局部疲劳

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密切相关,局部疲劳可以发展为整体疲劳,而整体疲劳往往包括着以某一器官为主的局部疲劳。

第一节运动性疲劳概述

●分类

●(三)按运动方式划分

1.快速疲劳

快速疲劳是指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它产生快,消除也相对较快,在大强度运动中一般易出现。

●2.耐力疲劳

耐力疲劳是指强度较小、长时间运动引起的疲劳。它发生较慢,但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

●机理

离子代谢紊乱

运动中离子代谢紊乱可导致运动性骨骼肌疲劳。

突变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肌肉疲劳是能量耗竭、力量和兴奋性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疲劳是由于这些综合因素的三维空间关系突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此外,自由基学说、内环境紊乱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等。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现在判断运动性疲劳主要采取自我主观感觉、简易客观指标以及运动者的经验等指标来粗略评价。

一、主观感觉

●精神不振,厌烦运动

●下肢肌肉有酸胀感,动作迟缓

●食欲不佳,食量减少

●睡眠差,入睡迟或失眠

●排汗量增加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一)骨骼肌指标

肌肉力量

在评定疲劳时,可根据参与工作的主要肌群确定测试内容。

测试时,首先在运动前连续测定若干次肌肉力量,计算出平均值;运动结束后,再进行同样方式的力量测定。如果肌肉力量平均值低于运动前水平,或几次力量测定值连续下降,即为肌肉疲劳。如果一次练习后连续几天肌肉力量不能恢复,则疲劳程度较深。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一)骨骼肌指标

肌肉硬度

肌肉疲劳时不仅收缩机能下降,而且放松能力也下降,表现为肌肉疲劳时,肌肉不能充分放松,肌肉硬度增加,用肌肉硬度计测定肌肉收缩及放松时的硬度可以判断肌肉是否疲劳。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一)骨骼肌指标

肌电图

肌电图是肌肉兴奋时所产生的电变化,可反映肌肉的兴奋、收缩程度、运动过程中的肌电图变化可确定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机能状态,通过肌电图可以反映出肌肉是否疲劳。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二)心血管系统指标

心率

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中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判断。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基础心率

基础心率是指安静、室温条件下,清晨、清醒、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它反映机体最基本的机能状况,机能正常时基础心率相对稳定。

如果大运动负荷训练的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表明疲劳累积,应调整运动负荷。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运动中心率

可采用遥测心率方法测定运动中的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代替。

按照训练-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心率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从事同样强度的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身体机能状态不佳。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运动后心率恢复

人体进行一定强度运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心率可恢复到运动前状态。

身体疲劳时,心血管系统机能下降,可使运动后的心率恢复时间延长,以此作为疲劳诊断指标。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二)心血管系统指标

心电图

运动中心脏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可以以此来判断心脏疲劳。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三)其他指标

皮肤空间阈

即疲劳时触觉机能下降,辨别皮肤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下降。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三)其他指标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刚刚能够引起闪光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或闪烁临界频率,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它体现了人们辨别闪光能力的水平。

●通过对人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定还可以了解人体的疲劳程度:疲劳时视觉机能下降。

第二节判断疲劳的简易方法

●二、客观指标

●(三)其他指标

唾液PH值

即剧烈运动后乳酸生成增多,唾液PH值下降,因此可用测定唾液PH值来判断运动性疲劳。

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是提高抗疲劳能力最重要的措施。

●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努力提高身体适应能力,是抗疲劳的根本措施。

保持饱满情绪

●人的情绪活动同体内代谢过程及各器官工作能力密切相关。

●良好的情绪能使大脑皮层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改善各器官的物质代谢水平,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反之,不良的情绪会降低人体的运动能力。

●因此,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应保持饱满情绪,以推迟疲劳的出现。

注意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在课余锻炼时应合理安排锻炼内容,避免单一练习,使局部负担过重;运动负荷要有节奏,不要过大;锻炼方法力求多样化。

若干临时措施

●面临运动竞赛或在竞赛中间,为了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减轻疲劳感,可采取一些临时应急措施,如用冷水擦皮肤;用甜酸味饮料漱口、闻一闻芳香气味、眨一眨眼睛、深吸一两口气等。

●当然这些措施的作用时间是短暂的。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在选择消除疲劳的方法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时间、不同代谢型运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一、改善代谢法

此类方法是指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

(一)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一般是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即刻进行。

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

l.慢跑和呼吸体操

2.肌肉、韧带拉伸练习:常采用静力性拉伸方式。

静力性拉伸放松

●静力性拉伸放松是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将所要放松身体部位的肌肉韧带拉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静止不动,并保持此拉长状态一段时间。

●在训练结束后,让运动员进行拉伸练习,这样就可以使运动员的僵硬疲劳的肌肉得以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并调节紧张的心理。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一、改善代谢法

●(二)按摩

亦称?°推拿?±,可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进行,应用范围广,手法多,除能消除肌肉疲劳外,对神经系统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三)温水浴

水温以40度左右为宜,时间为10分左右,勿超过20分,以免加重疲劳。也可在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度为15度,热水温为40度,冷浴1分,热浴2分,交替3次。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一、改善代谢法

●(四)桑拿浴

又称热空气浴或芬兰浴,是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加速血液循环,使人体大量排汗,体内的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排出体外。桑拿浴时间不易过长,每次停留5分左右,最好与温水浴交替进行,反复4-5次。

桑拿浴一般要在运动结束后,休息一段时间,补充足够的水和营养物质后进行桑拿浴。在桑拿过程中,也要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

此外,还有理疗、激光疗法等。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二、神经调节法

主要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

●(一)睡眠

●(二)放松练习

●(三)音乐疗法

放松练习

●中国古老的气功

●印度的瑜伽

●起源于西方的催眠术

●德国的滋生训练

●西方盛行的静默术

放松训练的方法和技术

渐进肌肉放松训练

●渐进肌肉训练是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放松训练,一般先在治疗者的带领下做几次,熟悉后可由练习者自行练习。

●进行渐进肌肉放松训练要选择一个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请练习者躺好或坐好,闭上双眼。由治疗者提供指导语,提醒人们将会感到舒适、很放松、但不会疲倦。

●例如手臂的放松,治疗者给出如下的指导语:

伸出你的右手,握紧拳,使劲儿握,就好像我随什么东西一样,注意手臂紧张的感觉,坚持一下,再保持一下,放松,体会手臂完全放松地感觉,很温暖,有些沉重,很舒适——

渐进肌肉放松训练

●放松的身体部位依次是手臂、躯干、面部、下肢。当然这一顺序并非固定不变。先要求练习者收紧某一部位肌肉,直至有轻微的不适感(酸痛)。保持并体会这种紧张的感觉5-10秒钟,然后放松。

●放松可以是逐渐的,也可以是突然的。治疗者提醒当事人的作的过程中集中注意体会每个动

作的感觉,并注意感受紧张与放松的区别。

想象放松法

●想象放松也是放松训练的常用的技术之一。

●要求欲放松者根据治疗者给出的指导与配合想象来放松身心。

想象放松法

●常用的指导语,如:我静静的俯卧在海滩上,周围没有其他人,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照射,触到了身下海滩的沙子,我全身感到无比的舒适,微风带来的一丝丝海腥味,海涛在有节奏的唱着自己的歌,我静静地,静静地聆听着这永恒的波涛声——

●治疗之指导语是要注意节奏和语调,配合对方的呼吸,指导语的内容不限,只要使人感到舒适、惬意、轻松、譬如一些意境优美的散文,配上节奏缓缓的乐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治疗者也可与练习者一起发挥创造力,自己编写指导语。

深呼吸放松法

●深呼吸放松法是一种更为简便易行的放松技术,不需要任何条件,在各种特殊场合均可性自行练习。对于那些容易紧张,一时想不起该怎么办,当时又没有条件慢慢练习上述放松过程的人,学会此法可备不时之需。

●具体做法:让欲放松者站定,双肩下垂,闭目,然后慢慢地做深呼吸。治疗者配合呼吸节奏给予指导语:“呼——吸,呼——吸,深呼吸——”如此反复,直至感觉紧张减轻为止。让练习者回去多练习,直到运用自如。在做深呼吸放松时,同时配合心里默念“放松、放松”等自我暗示语,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静默术

●传统上的静默术有两种方式,即开放是与专注式。

●开放式指心中不做任何期待,完全以一种纯然空无的心态,去迎接任何进入心灵的新经验。

●专注式是静坐时将意识活动专注于眼前的一个目标物,借已达到暂时排除环境中外在刺激,达到忘却自我,忘却一切的烦恼的超脱境界。

第三节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三、补充法

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的消除。

●(一)营养物质补充

●(二)中医药的调理

主要通过健脾益肾、抗疲劳专用方剂和药物型运动饮料等。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学号:2010540101018姓名:莘建一 一运动疲劳不同层面的概述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早在1880年,莫索(Mosso就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指出,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概念把疲劳时体内 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同时有助 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 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 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疲劳时工 ,疋 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运动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表现,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 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预防及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运动疲劳;身体机能;恢复 Abstract: Exercise fatigue is always a key subje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a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making deeply research. Key words: exercise; fatigue; body function; recovery 1. 研究目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竟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常说,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或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就要及时消除负荷后产生的疲劳。负荷后或过度负荷后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所以“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继续训练”【1】。恢复与训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负荷—疲劳一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中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决定训练成败的最基本因素。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训练时的消耗即要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又必须在极限内进行,这使得我们对负荷、疲劳与恢复三者既统一又复杂的关系很难掌握。因此,研究疲劳的发和加快机体恢复的措施已与运动训练本身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运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措施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和生物化学机制 3.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2】。 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 Mosso )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3】,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直至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3.1.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黄江镇中心小学黄志强 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消除疲劳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心理法、休息和睡眠和加强膳食营养,还有利用药物消除,都是消除疲劳恢复身体运动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 关键字:运动;疲劳;恢复;消除 前言: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便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致于提高1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非常艰难。向人体极限挑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愈发突现出来。为了不断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依靠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与手段,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竞技体育的极限化训练模式必然给机体带来最大限度的疲劳,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劳并达到超量恢复,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适度的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不仅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更有利于人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过度的运动性疲劳不及时消除会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而且有可能形成运动损伤,最终对健康形成损害,从而和体育运动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了解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掌握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消除疲劳对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研究首先解决的是疲劳的概念问题。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Mosso)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终于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有了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概念,大会认为运动性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现象。而有别于精疲力竭: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2.疲劳产生的机制 2.1 能源物质的消耗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分解供能,当跑至60-80米处,无论是一般运动员还是世界优秀运动员都会出现跑速降低的现象,即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究其原因是体内储存的高速率供能物质——磷酸肌酸被大量消耗,人体运动中需要的能量不得不依靠糖的无氧酵解,由于糖本酵解供能的速度约为磷酸肌酸的二分之一,所以跑的速度出现了下降。 2.2 代谢废物的积累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体育锻炼与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1982 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种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体育运动员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其规律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各国学者较公认的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机制有以下几种: 2.1 衰竭学说 2.1.1 磷酸原储备的减少 在人体骨骼肌中,ATP(腺苷三磷酸)含量约为 6mg 分子/kg 湿肌,CP(磷酸肌酸)的含量约为 17~20mg 分子/kg 湿肌。在激烈运动的 30s 内,肌肉中的 ATP 和 CP 大量消耗供能,其储存量明显下降;而以极限强度持续运动 2~3min 至精疲力竭时,CP 的浓度下降至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最新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结论不支持 CP 大量消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认为 CP 在运动时的主要作用是使ADP(腺苷二磷酸)再磷酸化为 ATP,以保持 ATP 达到放松时需要的

水平。可见,有关 ATP 和CP 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糖原储备的减少 研究表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在补充糖以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事实上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贮量约为 20g,而 1 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分钟可消耗的葡萄糖为 5g,因此,肝脏必须不断地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因低糖而导致疲劳,但肝糖原贮量约为 100g,仅可供约 20min 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人体肌肉中糖原含量约 300~400g 左右,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运动能力就下降,这是长时间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 2.2 堵塞或窒息学说 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首先,19 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可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其次,1907 年费来切和露普金斯发现,在肌肉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再次,1925 年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格氏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因之认为是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的 PH 值下降是引起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后,Karlessonl975 年的研究认为,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机能下降,原因是通过乳酸分子上的氢离子起作用的。上述学者们都是支持“堵塞”学说的,另外,因为乳酸是由于缺氧产生的,所以“堵塞”学说也叫“窒息”学说。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摘要:针灸疗法在防治运动性疲劳上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笔者通过查阅近几 年来有关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认为针灸疗法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并且不涉及兴奋剂等问题,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机 体运动能力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针灸疗法;运动性疲劳;综述 1 前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 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1]。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竞技水平将越来越高,运动强度越 来越大,运动员也将承受更大的负荷。如何使运动性疲劳更快更好的恢复一直是运动医学领 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已开始使用针灸疗法来消除运动性疲劳 和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2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2.1 针刺治疗运动性疲劳 针刺可通过加快代谢产物排泄,增加能源物质供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系统功能,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纠正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来达到抗疲 劳效果。尹文举[2]让研究对象完成提举运动后同时采集左右侧肱二头肌休息前后肌电数据, 休息两周后再进行提举运动针刺实验,利用自身对照来进行针刺与休息对肌肉疲劳恢复的比 较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的MF、MPF下降率较休息组高。赖秋媛[3]在三组受试者完成训练后,实验组取四神针、定神针、足三针、足智三针,常规针灸组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 阴交,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常规针灸组均能有效降低RPE评分、血BUN 和血清CK水平,缩短反应时,且实验组疗效更为显著。李丽艳[4]对运动员分组进行针刺及 穴位注射刺五加和针刺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穴,结果显示刺五加穴位注射与针刺均可降 低LA,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说明针刺能通过改善生化指标,以改善疲劳程度。 2.2 艾灸治疗运动性疲劳 艾灸是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早在两千年前人们就用它来治疗各科虚症。艾灸具有温补 阳气、温通经络、补中益气等功效。王彬等[5]将高水平运动员分男女组进行艾灸足三里、涌泉、神阙三个穴位,结果表明艾灸足三里、涌泉、神阙能抑制体液中乳酸过度产生,使血睾 酮和皮质醇比值维持在一定水平[6]。包信通[7]将90位运动性疲劳运动员随机分为灸百会、 灸气海和空白对照三组,经艾灸治疗一周后,观察到艾灸气海和百会均能改善运动员运动后 疲劳主观感觉评分、症状体征积分、心率、反应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 2.3 耳穴贴压治疗运动性疲劳 耳穴是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分布在耳廓特定区域上的穴位。 常有压痛、变形、变色、结节等反应出现,而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贴压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副作用等特点。陈静雅[8]在受试者结束训练后,取耳 穴心、肺、肝、脾、肾、交感、内分泌进行贴压治疗。结果显示,耳穴组与对照组在血清肌 酸激酶、血尿素氮、反应时、疲劳主观感觉评分、症状评分等测试与指标在首次与末次对比 呈显著性降低。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后,耳穴组体能恢复明显改善,运动性疲劳有效缓解。胡 友樾[9]选择内生殖器、胆、食道、眼、大肠、胃耳穴进行贴压治疗,结果显示,耳穴贴压可 加速游离脂肪酸、乳酸、丙酮酸、尿素等代谢产物的清除,使之尽快回到安静状态时的水平。 2.4 温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热力,由针身传入体内, 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陈颖等[10]将运动员按形体疲劳症和神志疲劳症分 别进行不同穴位温针灸治疗,其中形体疲劳症选取肾俞、腰阳关、阳陵泉、委中及局部阿是穴,神志疲劳症选取关元、足三里、百会、太溪及随症配伍神门、内关、风池等穴。结果显 示治疗组两周内恢复比例94.90%,对照组恢复比例79.05%,说明温针灸能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赵伟忠等[11]对运动性疲劳运动员进行关元、足三里、中脘穴温针治疗,并且在温针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武术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疲劳的消除和机体机能不断恢复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按照现代竞技的要求,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遵循着“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疲劳与恢复决定的训练的成败,而合理的机能恢复手段正是弥补了运动性疲劳的不足。因此,研究武术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与恢复手段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sports fatigue或sport fatigue)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2.武术运动性疲劳机制: 2.1.身体疲劳机制: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生理理论已阐明,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可以分两种代谢类型: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这两种代谢类型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一般情况下,武术的供能体系是由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两部分组成。运动时,肌糖原是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强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耐力训练对运动时肌糖原的利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较多的利用脂肪酸的氧化来供能,对糖的利用有节省作用。根据上述生化的特点,要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肌体在缺氧时的能量供应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达到较高的超量恢复,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2.2心理疲劳机制: 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长期处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称之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认识不同,项目不同对其定义的界定亦有所不同。结合我国的训练实际情况,学者张力伟、林岭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特指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疲劳现象,从成因、环境到发生的主体,该现象均应具有明显的运动性特征;是“一种运动因素性的包括中枢疲劳(中枢信息加工能力下降)、负性情绪变化、训练动机水平下降、躯体行为症状等内部外部现象的脑功能下降为:训练动机不强,甚至厌倦训练,比赛成绩下降、发挥失常等。

运动疲劳与神经递质的生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第9卷第2期2002年3月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9No.2 Mar.2002 运动疲劳与神经递质的生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张蕾,邓树勋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从肌肉的外周机制和大脑中的中枢机制两个方面对运动性疲劳进行阐述,总结了神经递质与中枢疲劳的关系。资料表明,5-羟色胺(5-HT)、r-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等是脑组织抑制性神经递质;而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等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此外,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血氨(NH 3 )等均是运动性中枢疲劳较为敏感的神经递质。 关键词:神经递质;运动疲劳;5—羟色胺;乙酰胆碱 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2)01-0118-03 Neurotransmitters and exercise-induced fatigue(Review) ZHANG Lei,DENG Shu-xu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reveals the mechanisms of exercise-induced muscle fatigue which include the peripheral mechanism of fatigue and the central mechanism residing in the brain.It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urotransmitters and the central fatigue.Many evidence showed that serotonin(5-HT),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glycine(GLY)are 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s while the glutamate(GLU)and Aspartates(ASP)are excitatory neurotransmitters.In addition to dopamine(DA)、acerylcholine(ACH)、ammonia(NH3),et al.all of them might be neurotransmitter with a higher sensibility to central fatigue during exercise. Key words:neurotransmitters;exercise fatigue;serotonin;acerylcholine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了,但运动性疲劳的生化机制至今还没有完全阐明。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本文从外周疲劳机制与中枢疲劳机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外周疲劳的机制 有关外周疲劳的机制,早期曾用“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和“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假说解释。1982年Edwards提出疲劳的“突变”理论,把疲劳的产生归结于在细胞的能量消耗、兴奋性或活动性衰减的过程中肌肉力量急剧下降的综合结果。该理论从三维立体观出发,把疲劳的发生与能量的消耗、肌肉收缩力下降和细胞兴奋性或活动性丧失三者联系在一起,认为通常的疲劳途径,是发生在运动导致能量物质消耗和细胞兴奋性或活动衰减的过程中,并出现能力的突然下降阶段,以避免能量贮备进一步耗竭[1]。Maclaren[2](1990)认为,突变理论强调“能量”和“电传导”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了肌肉力量突然下降的原因。1990年Hultmn[3]观察股四头肌间歇性收缩时发现,在ATP、CP含量下降和乳酸上升的同时,肌肉收缩力量前20s呈缓慢减弱,20s以后突然下降,为突变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以上这些假说指出:在运动疲劳发生时,机体内离子代谢发生紊乱,自由基增多,氨大量生成,高能磷酸盐和脂肪酸的浓度改变,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的协调平衡被打破等诸多变化,从而导致疲劳的发生[4]。这些假说虽然有局限性,然而在现代生理学研究中仍然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和补充,被认为是阐明外周疲劳机制的基础。 2中枢疲劳与神经递质 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长时间的中等强度的运动产生的疲劳,以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保护性 收稿日期:2001-06-04 作者简介:张蕾(1977-),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三) 多选题 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 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 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 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 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脊髓运动神经元 B 神经-肌肉接点 C 肌细胞膜 D 肌质网 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 A 不习惯性的动作 B 节奏性强的动作 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 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 4.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 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 [摘要] 目的:为了从多个角度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原理、机制及疲劳的消除手段和恢复的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综述。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运动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康复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结合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叙述。结果:从理论高度和训练实践得出对运动疲劳消除和恢复不但包括最基本的训练学手段、生理生化方法,更重要的是对疲劳产生机制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出最佳恢复计划。结论:结合当前运动疲劳热门话题总结运动性疲劳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来分析消除疲劳的手段和方法以便更好的投入训练和学习。 [关键词]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恢复消除手段 前言 疲劳是运动训练达到某种程度的标志,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exercis—ineluced fatigue)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持续保持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 。了解疲劳的产生机制采取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恢复和消除办法,使运动员的机体得以顺利恢复,为以后训练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从而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所以,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恢复体力,为运动员提供帮助和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生理生化学研究认为;疲劳的产生与体内能量物质的过多消耗,血糖下降或补充恢复不足,血液酸度增加,机体缺氧,疲劳物质在体内积累,乳酸和蛋白质分解物大量存留在体内,使体内内环境发生变化,包括体液的酸碱平衡、离子分布、渗透压平衡等的变化或破坏,不能完全适应各种应激反应以及和神经因素有关。 运动学研究认为;运动疲劳是指机体运动至一定时候,工作能力下降,经过休息后又能恢复的状态。在运动训练中疲劳出现是正常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而产生适应以提高身体的各方面能力,取得训练效果[2]。其原因是人在不断运动过程中,骨和肌肉会反复受力,当这种反复作用的力超过某一生理限度时会使骨或肌肉组织受到损伤。 心理学研究认为;运动疲劳的心理学原因主要有锻炼动机的丧失、体育锻炼与比赛的复杂性和紧张性、锻炼内容的单调性和恢复措施的局限性等;有研究指出:体育锻炼中导致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因素。2行为因素和客观因素。3动机因素:从锻炼者的动机来划分,主要有内在和外在动机两种。由此可见;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很多,除了与生理疲劳有一定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

体育(心得)之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体育论文之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黄江镇中心小学黄志强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消除疲劳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心理法、休息和睡眠和加强膳食营养,还有利用药物消除,都是消除疲劳恢复身体运动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关键字:运动;疲劳;恢复;消除前言: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便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致于提高1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非常艰难。向人体极限挑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愈发突现出来。为了不断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依靠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与手段,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竞技体育的极限化训练模式必然给机体带来最大限度的疲劳,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劳并达到超量恢复,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适度的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不仅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更有

利于人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过度的运动性疲劳不及时消除会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而且有可能形成运动损伤,最终对健康形成损害,从而和体育运动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了解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掌握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消除疲劳对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运动性疲劳研究首先解决的是疲劳的概念问题。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Mosso)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 1980年,Karlsson提出,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终于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有了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概念,大会认为运动性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现象。而有别于精疲力竭: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2.疲劳产生的机制2.1 能源物质的消耗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摘要】: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及恢复手段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价值,对运动实践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通过资料文献法着重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和恢复手段做综合分析。 【关键字】:运动疲劳产生机制中枢疲劳外周疲劳恢复方法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运动,即为运动性疲劳。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才正式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运动的特定强度。从生物化学方面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下降;二是运动能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持运动强度。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2.1中枢疲劳:近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腺上腺素乙酰胆碱以及代谢物氨和细胞介素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2.11脑5-HT浓度升高对唤醒,失眠和心境有重要作用,可能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重要关系。此外,5-HT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机能 2.12 DA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李倩茗等发现大鼠尾核DA代谢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加。NE 和DA下降共同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这是中枢疲劳产生的可能原因。ACH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如马拉松在比赛中其血浆水平约下降40%,如果补充血浆胆碱水平或补充适当胆碱饮料,其疲劳发生将会延迟。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2.2外周疲劳。从神经-肌肉接点致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都是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2.21神经-肌肉接点:乙酰胆碱是调节运动神经末梢及纤维之间的必须神经递质,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不足会导致运动终极板的去极化过程不出现,使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这一现象称为“突触前衰竭”。 ACH在接点后膜堆积,导致后膜持续性去极化的代谢障碍,引起做功能力下降。 2.22肌细胞膜:及细胞膜结构、机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肌肉的功能。研究认为,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脂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等都对酶得活性具有潜在影响,从而引起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降低了动作电位峰的高度和传导速度。 2.23田野等认为肌质网的生物化学功能是调节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的转移是指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和重摄取。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导致胞浆中钙离子不足,可引起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影响肌丝的滑行。当肌质对网钙离子重摄取能力下降时可表现为肌纤维舒张期的延缓,进而影响横桥的摆动频率。 2.24神经内分泌学说: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疲劳的主要机制。 2.25兴奋收缩偶联:神经冲动可以引起肌细胞膜兴奋,却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可能是兴奋收缩-偶联所致。细胞内钙离子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减少和再释放钙离子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2.26自由基损伤学说:高强度或衰竭运动导致机体自由基代谢增强,有学者认为氧自由基与膜性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可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并可能参加以下病理性改变:运动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血清酶和肌蛋白升高、肌肉疲劳、延迟性肌肉酸痛等。 3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在运动训练结束后, 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这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 运动的恢复

浅析运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

浅析运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 【摘要】在不同运动条件下,所造成的运动性疲劳特征是不同的,而在不同的运动类型中,采取运动性疲劳肌电图的分析方式,能够更好地对疲劳所造成的肌电图改变,以及肌肉代谢 关系进行探究,从而从分析肌电信号的改变机理的方式,增强对运动性疲劳的医学干预。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肌电图;静力运动 最近一些年以来,关于肌电图的研究方式不断改进以及转变,很多专家学者在临床的试验中 都加以尝试。肌电图对于肌肉生物电的特征研究不断深化,而且运用肌电图进行测试和研究,实际上也是运动生理学中常用的模式,并且可定量的研究方法,对于局部的肌肉疲劳所产生 的各种变化,能够更进一步的进行分析,从而对肌肉疲劳的机制,以及在运动过程中对疲劳 以及对其训练进行指导有一定的价值。所以在肌电图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运动康复实际上是 其主要的应用途径,在运动康复的基础研究中,肌电图的运用应该是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运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分析 当前对于肌电图信号的分析,主要是从时间以及频率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频率的角度分析,肌电图的功率谱实际上是肌电图,信号能量按照频率分布的一种描述,即横向的坐标表 示频率和纵向的坐标表示幅度,包含多种不同频率的复杂肌电图信号,在频率轴上展开之后,也可以更加清晰地分辨运动性疲劳条件之下各种频率的分布情况。而且在功率谱的变化常用 参数中,包括了平均的功率频率以及中心频率等常用的分析特征量。 运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主要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主要的受影响因素包括运动方 式与强度,以及运动性质,包括对肌肉的收缩方式,乃至于受测试者自身的特点等。所以运 动性疲劳的肌电图特征,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计算方式,也会在同样的测试 群体中产生出不一样结论。 比如在等长静力性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肘屈肌以25%的等长收缩,从初始状 态到力竭状态的运动变化,会发现肌电图持续的变化,并且不断的走高,到完全丧失力气时 会走到最高。从这一过程可以观察得出,静力工作状态下,从初始状态到疲劳状态,肌电图 的MA平均振幅只会随着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因此其频率的功率值会从低频率逐渐变化 为高频率,最终从高频率恢复为低频率。 等张动力性工作,也称之为向心收缩,其肌电图的变化与静力性工作相对比之下更为复杂, 一般来说,研究结果也呈现出不一致的状况。大多数的研究者也能够证实,从总体的趋势看,等张动力性工作从初始状态逐渐转变为疲劳及肌电图的振幅值有所增加,频率的功率谱会向 低频率转移。 而在等动性工作中,这类肌肉工作类型主要是从事案牍工作者的肌肉收缩情况。在临床的观 察中可以看出,在等动仪器上进行检测,发现这些人的肌电图变化,在初期的时候是呈现出 下降的趋势,随后逐渐变为稳定,而且在最初的七次收缩过程中逐步增加,最后出现波动, 但总体的趋势来看还是上升。从这一点来看,等动性工作对于肌电图的反应来说,并不是非 常敏感,也就是等动性工作与肌电图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 二、肌电图在运动疲劳发展中的变化 静力运动时疲劳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肌肉的血管受到压迫,血流受到阻碍所导致的,从实验 中可以发现,静力运动的过程中,其耗氧量几乎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状况,也可以看出,这 样的工作积攒能量消耗的过程中呈现出线性的增长,可能是在这种工作的负担之下,工作肌 肉的血流并没有完全被阻断,所以有部分的毛细血管还保持着轮流开放的状况,以此来,部 分的供给肌肉的需求,在肌电图上便呈现出有一定的变化特征。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恢复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恢复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网络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产生的运动疲劳进行了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产生的疲劳进行消除研究,得出结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采用的恢复途径的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但最终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恢复到运动前的身体水平。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产生;恢复 很多人在运动之后都叫苦连天,浑身酸痛,好几天都感觉很累,缓不过来。这很正常,运动量大了或者改变训练方法,许多健身爱好者就会感觉疲劳。可是,身体累,大多数人都认为需要好好补补,但好好吃就能补回来吗?怎么才能科学的恢复过来呢?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疑问。疲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只要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或者是过度疲劳,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积累起来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锻炼,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格外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简述运动性疲劳 (一)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认识,即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①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②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二)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 疲劳一般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改变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下降。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种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身体疲劳和心理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 二、消除运动疲劳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实验20 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目的】正确评价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其程度,对于科学地指导训练、健身运动,提高运动成绩和工作绩效,增进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学生自行设计与实地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要求】 (1)学生依据导论课进行分组(4-5人/组)设计运性疲劳的检测方法 (2)注意测试指标的选择科学性和合理性 【器材与药品】 肺活量计,反应时测试仪,血压计,听诊器,心肺功能仪,心电图,脑电图,握力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尿液分析仪,遥测心率表,乳酸仪等 【内容】 (一)生化测量 1.血液 (1)血尿素 尿素是人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终产物。检测运动员在长时间运动时和恢复期的血尿素变化,可以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供能和合成情况,以此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程度。血尿素变化与运动负荷量的关系较负荷强度更密切,当负荷量越大时,血尿素增加越明显,恢复也较慢。血尿素用于疲劳评价一般以其在运动后上升程度及次日晨的恢复程度为依据,我国运动员和正常人血尿素的正常参考值见表。 对象人性别血尿素物质的量浓度mmol/L 作者(年) 正常人 1.8-8.9 胡望平(1992) 摔跤7.24 宋成忠(1985) 足球男 6.72 刘丹(1990) 马拉松男 6.11 秦孝梅等(1985) 女 5.53 秦孝梅等(1985) 男 6.06 许文豪(1983) 游泳男女 4.61±1.24 河北体科所

4.82±1.09 河南体科所 划船男 5.22±0.64 杜中林等(1992) 女 4.89±0.75 田径(等)男女 2.27-6.68(4.82)李 协群(1989) 目前应用血尿素指标进行疲劳后恢复状况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系统法和周监督法。 ①系统法 检测:在周训练期每日晨测定血尿素水平。 评价:A.运动负荷合理,身体适应无疲劳积累: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增加,但在训练周期末恢复至正常水平; B.运动负荷过小,身体应激不足: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无明显变化;C.运动负荷过大,疲劳积累:大负荷训练时次日晨血尿素上升,并持续至训练周期末; D.一般以晨安静时血尿素值较低且大负荷运动后次日晨恢复较好者为身体机能状况较佳。 ②周监督法 检测:A.先测定基础值,在训练期开始前取晨血测定; B.以基础值的2个标准差为上升临界值; C.以基础值的1.5个标准差为恢复临界值; D.在连续一周训练的第六天后次日晨测定值为运动值,在第七天休息(或积极性休息)后次日晨测定值为恢复值。 评价:见表 (2)血清肌酸激酶 血清肌酸激酶(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CPK),是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恢复的反应催化酶,与运动时和运动后能量平衡及转移有密切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