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题库

经络题库

A型选择题
【1】下述哪本书的出现,说明经络学说已基本完成?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经脉》
D.《黄帝内经》
E.《脉经》
答案 D
【2】《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经脉》的成书时代大
约是: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周代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3】马王堆帛书《经脉》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少的是: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
E.足厥阴肝经
答案 C
【4】《针经》一般是指:
A.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B.《素问》
C.《灵枢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大成》
答案 C
【5】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
A.《阴阳是以脉灸经》
B.《灵柩学》
C.《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D.《足臂十一脉灸经》
E.《针灸甲乙经》
答案 E
【6】继《内经》以后,在针灸医学方面,不但是一次总结,
而且其了承先启后作用的著作是:
A.《难经》
B.《针灸甲乙经》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十四经发》
E.《针灸大成》
答案 B.
【7】《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葛洪
B.王叔和
C.华佗
D.孙思邈
E.皇甫谧
答案 E.
【8】《针灸甲乙经》是将那几本书汇集而成的?
A.《素问》、《灵柩》、《明堂孔穴》。
B.《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黄帝内经》。
C.《针经》、《刺法》、《黄帝内经》。
D.《素问》、《灵柩》、《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E.《刺法》、《经脉》、《黄帝内经》。
答案 D.
【9】我国第一个绘制彩色经络图的医家是:
A.秦承祖
B.甄 权
C.孙思邈
D.甄立言
E.滑伯仁
答案 C
【10】我国现存最早针灸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A.华 佗
B. 翁
C.郭 玉
D.淳于意
E.程 高
答案 D
提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已载淳于意的诊籍25则,
其中有针灸诊籍数则。
【11】现存最早的腧穴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B.《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C.《铜人腧穴针灸经图》
D.《金兰循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12】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
A.元朝
B.金朝
C.宋朝
D.唐朝
E.明朝
答案 C
【13】我国第一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学家:
A.皇甫谧
B.王执中
C.王惟一
D.窦汉卿
E.毕 岚
答案 C
【14】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学家是:
A.杨上善
B.孙思邈
C.王 冰
D.王 焘
E.滑 寿
答案 E
提示 "十四经"出自滑寿《十四发挥》。
【15】在明代我国针灸医学上的总结性书籍是:
A.《针灸大成》
B.《针灸大全》
C.《奇经八脉考》
D

.《针灸问对》
E.《针灸聚英》
答案 A
【16】杨继洲在家传何书的基础上,广搜文献,并结合实践,
写成《针灸大全》?
A.《难经》
B.《甲乙经》
C.《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答案 E
【17】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哪几方面的内容?
A. 阴阳、五行、脏腑
B. 五行、手足、阴阳
C. 手足、阴阳、五行
D. 脏腑、手足、阴阳
E. 脏腑、手足、五行
答案 D
【18】《内经》中所载多血少气的经脉是:
A. 阳明于太阴
B. 太阳与厥阴
C. 少阳与少阴
D. 太阴与少阴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提示 见《素问*血气形志》篇。
【19】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侧),"阳明"在后。
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侧),"少阳"在后。
C."阳明"在前,"太阳"在中(侧),"少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E."少阳"在前,"阳明"在中(侧),"太阳"在后。
答案 D
【20】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E."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答案 A
【21】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同名经)的交接部位在:
A. 额头部
B. 面部
C. 上肢部
D. 胸腹部
E. 下肢部
答案 B
提示 手、足阳明经在鼻旁交接;手、足太阳经在目内眦交
接;手、足少阳经在目外眦交接。
【22】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四肢末端
B. 胸部
C. 头项部
D. 头面部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23】在十经脉中,阴经与阴经交接的部位在:
A. 四肢内侧面
B. 胸部
C. 腹部
D. 胸腹部
E. 四肢末端内侧
答案 B
提示 应从手、足三阴经的循行规律进行考虑,手三阴从胸
走手,足三阴从足走胸。一起于胸,一止于胸,故在胸部交
接。
【24】从四肢末点走向头身的经络,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手三阴经
B. 十二经经别
C. 十二经经筋
D. 足三阴经
E. 十二经皮部
答案 E
【25】下列经脉排列中,没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
是:
A. 胆、肝、肺经
B. 大肠、胃、脾经
C. 心、小肠、肾经
D. 肾、心包、三焦经
E. 三焦、胆、肝
答案 C
【26】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不同之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不直属脏腑
B. 无表里配合
C. 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
D. 没有专属的腧穴
E. 其走向除带脉横

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
答案 D
提示 任脉、督脉都有专属的腧穴。
【27】"阴脉之海"是指: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手少阴心经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E
提示 任脉循行胸腹正中,上抵颏部,诸阴经脉均来交会,
故称"阴脉之海"。
【28】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 通调冲、任
B. 调节任、督
C. 调节奇经八脉
D. 调节阴经经气
E. 总调冲、任、督、带
答案 D
提示 诸阴经均与任脉交会,并有"阴脉之海"之称。所以
选D。
【29】督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 调节阴经经气
B. 调节任脉、督脉
C. 总调冲、任、督、带
D. 总调奇经八脉
E. 总调冲、任、督脉
答案 A
【30】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
A. 足太阴经
B. 手太阴经
C. 足厥阴经
D. 手少阴经
E. 手厥阴经
答案 C
提示 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
【31】下列经脉中起于"下级之输"的是:
A. 任脉
B. 冲脉
C. 督脉
D. 带脉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C
【32】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A. 足阳明胃经
B. 督脉
C. 冲脉
D. 任脉
E. 足太阴脾经
答案 C
【33】下列经脉循行于足少阴肾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督脉
B. 阴跷脉
C. 带脉
D. 冲脉
E. 任脉
答案 D
【34】冲脉在腹部的分布路线与:
A. 任脉一致
B. 胃经一致
C. 肾经一致
D. 脾经一致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提示 《素问*骨空论》"冲脉中,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
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35】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作用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 任脉
D. 冲脉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D
【36】下列有关冲脉概念错误在:
A. 血海
B. 十二经脉之海
C. 气海
D. 五脏六腑之海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C
【37】下列经脉中与阴维脉循行最为密切的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 C
【38】下列经脉与阴维脉循行最为密切的是:
A. 足少阴胃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
E. 足太阴脾经
答案 D
【39】阴维、阳维两脉经过的部位是: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目下
D. 口角旁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提示 阴跷、阳跷两脉均经过目内眦。不要与阴维、阳维混
淆。
【40】在奇经八脉中,何脉与六阴经相联系,汇合于任脉,
以调节六阴经脉气?
A. 冲脉
B. 带脉
C. 阴维脉
D. 阴跷脉
E. 足厥阴肝脉
答案 C
【41】《难经》记载"阴维为病"是:
A. 苦寒热
B. 苦咳逆
C. 阳缓而阴急
D. 苦心痛
E. 足痿不用
答案 D
提示 《难经

*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
【42】阳跷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
A. 缺盆
B. 风池
C. 风府
D. 天柱
E. 大椎
答案 B
【43】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
A. 督脉
B. 足太阳膀胱经
C. 十二经脉
D. 阴跷脉与阳跷脉
E. 足少阴胆经
答案 D
【44】在奇经八脉中,治疗不寐,常选用:
A. 阴维脉
B. 阳维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阳跷脉
答案 E
【45】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
A. 阴维脉
B. 阳维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阳跷脉
答案 E
【46】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
是:
A. 奇经八脉
B. 十五络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筋
E. 十二皮部
答案 D
【47】在十六脉络名称中不包括那个名称:
A. 大包
B. 虚里
C. 长强
D. 会阴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提示 《灵柩*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 。尾翳指
鸠尾,并非会阴。
【48】十五络脉中的脾之大络,散布于:
A. 颈项
B. 腋
C. 胸胁
D. 腹
E. 全身
答案 C
【49】任脉的别络散布于:
A. 胸部
B. 腹部
C. 胸腹部
D. 胸胁部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提示 《灵柩*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
于腹。"
【50】 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
A. 孙脉
B. 别络
C. 支络
D. 浮络
E. 小络
答案 A
提示 孙脉,即孙络。指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灵柩*脉
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51】"络肩髃"的脉络是:
A. 手阳明络脉
B. 手太阳经络脉
C. 手少阳经络脉
D. 足厥阴经络脉
E. 足阳明络脉
答案 B
提示 《灵柩*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其别
者,上走肘,络肩髃。"
【52】"上睾,结于茎"的脉络是:
A. 足阳明络脉
B. 足太阳络脉
C. 足厥阴络脉
D. 足少阴络脉
E. 足少阳络脉
答案 C
【53】《灵柩*经脉》篇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指的
是:
A. 十五络脉
B. 十二皮部
C. 浮络
D. 十二络脉
E. 十四络脉
答案 A
【54】在经络系统中,从十二经中离、合、出、入的部分
是指:
A. 奇经八脉
B. 十五络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筋
E. 十二皮部
答案 C
【55】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根据其先后次序可以概括为:
A. 离、出、入、合
B. 离、入、出、合
C. 离、合、出、入
D. 出、入、离、合
E. 入、出、离、合
答案 B
【56】"六合"是由:
A. 十二正经中的表里经相合组成
B. 十二经别种的表里经别相合组成
C. 十二经络脉中的表里两经络脉相合组成
D. 十二经筋中的表里经筋相合组成
E. 十二皮

部中的表里经皮部相合组成
答案 B
【57】下列经别循行上"出于面"的是:
A. 手少阴经别
B. 手少阳经别
C. 手阳明经别
D. 足少阳经别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58】下列经别循行从腘部别离的是:
A. 足太阳经别
B. 足阳明经别
C. 足少阳经别
D. 足厥阴经别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59】下列经别循行上"頞"者是:
A.足少阳经别
B. 足太阳经别
C. 足阳明经别
D. 手太阳经别
E. 手少阳经别
答案 C
【60】下列经别循行于"上出缺盆"者为:
A. 足厥阴经别
B. 足少阴经别
C. 手厥阴经别
D. 手少阴经别
E. 手太阴经别
答案 E
【61】手足三阴经穴位所以能够治疗头面部疾病是由于:
A. 表里经之间的相互联系
B. 依靠经络联系
C. 根据腧穴主治的相对特异性
D. 经别与经脉之间联系
E. 阴阳经之间通过任、督二脉相互联系
答案 D
【62】经络系统中,具有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是:
A. 阴、阳维脉
B. 阴、阳跷脉
C. 十五络脉
D. 十二经别
E. 十二经筋
答案 E
【63】十二经筋是指:
A. 经络系统中能够连接筋肉、骨胳的部份。
B. 联属于十二正经,行于体表不如内脏的一部分经脉。
C.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 能够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部分的经脉。
E. 经脉中与肌肉系统关系较密切的部分。
答案 C
【64】经筋的分布,与何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
A. 内脏系统
B. 脉管系统
C. 肌肉系统
D. 骨胳系统
E. 皮肤
答案 C
【65】病在经筋者,施治多选用:
A. 毫针
B. 三棱针
C. 火针
D. 雷火神针
E. 大针
答案 C
【66】病在经筋者治疗时一般取用:
A. 本经穴
B. 皮部
C. 络脉
D. 阿是穴
E. 原穴
答案 D
【67】经筋中具有总络人体诸筋作用的是:
A. 足阳明经筋
B. 足太阳经筋
C. 足太阴经筋
D. 足少阴经筋
E. 足厥阴经筋
答案 E
提示 《灵柩*经筋》:"足厥阴经筋,......上循阴股,结于
阴器,络诸筋。"
【68】十二皮部是指:
A. 人体皮表的十二个分区
B. 与十二经脉相联系的皮表区域
C. 十二经筋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D. 十二经脉最浅表的部分
E. 十二经络脉中位于皮表的浮络
答案 C
【69】《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为纪。"
A. 经脉
B. 络脉
C. 经别
D. 脏腑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70】下列疗法除......外都是皮部理论的临床应用。
A. 药物敷贴
B. 梅花针叩刺
C. 灸法
D. 埋线
E. 埋针
答案 D
【71】外邪浸入机体,一般的传注顺序是:
A. 皮部 孙络 经脉 脏腑
B. 皮部 浮络 络脉 脏腑
C. 皮部 络脉 经脉

脏腑
D. 皮部 孙脉 络脉 脏腑
E. 皮部 经脉 络脉 脏脉
答案 C
提示 《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
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
【72】《灵柩*邪客》篇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
A. 两肘
B. 两腋
C. 两脾
D. 两腘
E. 两踝
答案 A
【73】《灵柩*邪客》篇说:肾有邪,其气留于:
A. 两脾
B. 两腘
C. 两肘
D. 两腋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74】经脉可以反映病候,例如:肝有邪,其气往往留于:
A.两肘
B.两腘
C.两腋
D.两脾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75】脾有邪,其气留于什么部位?
A. 两肘
B. 两腋
C. 两脾
D. 两腘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76】经络能反映病候,《内经》说:五脏有疾,应出于:
A. 十二原
B. 十二俞
C. 十二募
D. 十二合
E. 十二井
答案 A
提示 《灵柩*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
【77】经络在治疗方面的作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病在经络、内脏者取之于皮部。
B.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C. 循经取穴。
D. 经络郁滞者取之之络。
E. 病在筋者取阿是穴。
答案 B
提示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属于经络的生理功能。
【78】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A. 病在经络、内脏者取之于皮部。
B. 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取之上。
C. 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
D. 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E. 根据四肢远端穴位可以治头面躯干及全身病的主治特
点。
答案 D
【79】古代解剖学所成的"篡"是指现在所说的:
A. 丹田部
B. 会阴部
C. 膻中部
D. 缺盆部
E. 伏兔部
答案 B
【80】古代解剖学所称的"缺盆"部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
A. 胸骨上凹
B. 锁骨上凹
C. 锁骨下凹
D. 肋间隙
E. 剑突下凹
答案 B
【81】古代解剖学所称的"肩解",是指现代解剖学上的:
A. 肩胛骨
B. 肩关节
C. 肩锁关节
D. 肩胛岗
E. 肩峰
答案 B
【82】""现在称作:
A. 肩胛骨
B. 耻骨联合
C. 翼点
D. 颈静脉切迹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83】"膂",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什么?
A. 臀部肌肉群
B. 肩部肌肉群
C. 股部肌肉群
D. 上臂肌肉群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提示 膂,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群。
【84】在古代解剖学中,"覈骨"指的是:
A. 内踝
B. 外踝
C. 尺骨茎突
D. 第七颈椎棘突
E. 大趾内后侧半圆骨
答案 E
提示 覈骨,又写作核骨,指足第一跖趾内侧的圆形突起,
即舟骨粗隆。
【经典腧穴各论】
【85】手太阳肺经在前臂部的支脉是从何穴处分出?
A. 孔最
B. 列缺
C. 经渠
D. 鱼际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B
【86】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相当于哪个穴的部位?
A. 上脘穴
B. 中脘穴
C. 建里穴
D. 下脘穴
E. 水分穴
答案 B
提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焦者,在胃中脘。
【87】在下列经脉中,起于中焦的是?
A. 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肺经
E. 心经
答案 D
【88】在十二经脉中,除......之外,均联系到耳: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阳明大肠经
答案 E
【89】六阳经中,除......外,均与目内眦或外目眦发生联系:
A. 手太阳
B. 手少阳
C. 手阳明
D. 足阳明
E. 足少阳
答案 C
提示 手阳明经从手走头,止于鼻旁,与眼区不发生直接联
系。
【90】以下除......外,均为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所过之处。
A. 前臂
B. 上臂
C. 食指内侧
D. 肘部内侧
E. 颈部
答案 D
【91】下列经脉循行"挟鼻孔"的是:
A. 任脉
B. 足阳明经
C. 手阳明经
D. 督脉
E. 冲脉
答案 C
【92】足阳明胃经在足跗部的支脉是从何穴处分出,行向足
太阴脾经?
A. 解溪
B. 冲阳
C. 陷谷
D. 内庭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93】足阳明胃经足跗部的止脉止于:
A. 大趾内间
B. 大趾外间
C. 次趾外间
D. 中趾内间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94】足阳明胃经"却循颐后下廉"中的"颐"是指:
A. 唇部
B. 颧部
C. 下颔底与甲状软骨之间
D. 口角后、腮之前
E. 下颌骨体
答案 D
【95】足阳明胃经在胫部的支脉"下廉三寸而别"。是指:
A. 膝下三寸处分出
B. 三里下三寸处分出
C. 巨虚上廉下三寸处分别
D. 巨虚下廉下三寸处分出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96】足阳明胃经在胫部的支脉,下三廉三寸而别,下入:
A. 大指间,出其端
B. 中指内间
C. 中指外间
D. 次指内间
E. 次指外间
答案 C
【97】足阳明胃经循行"上耳前,过客主人","客主人"是
指:
A. 颊车穴
B. 下关穴
C. 上关穴
D. 耳门穴
E. 听宫穴
答案 C
【98】以结喉为水平线,颈前部经脉排列(从前向后)顺序
为:
A. 任脉 大肠经 胃经 小肠经
B. 任脉 胃经 大肠经 小肠经
C. 任脉 胃经 小肠经 大肠经
D. 任脉 大肠经 小肠经 胃经
E. 任脉 小肠经 大肠经 胃经
答案 B
【99】腹部经脉由任脉向外排列的顺序是:
A. 任脉 脾经 肾经 胃经
B. 任脉 肾经 脾经 胃经
C. 任脉 胃经 脾经 肾经
D. 任脉 胃经 肾经 脾经
E. 任脉 肾经 胃经 脾经
答案 E
【100】十二经脉中分支最多的经脉是:
A. 足太阳膀胱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厥阴胆经
E. 手少阳三焦经
答案 B

【101】足三阴经内踝上8寸以下的一段,其分布规律是:
A. 太阴在前 厥阴在中 少阴在后
B. 少阴在前 厥阴在中 太阴在后
C. 厥阴在前 少阴在中 太阴在后
D. 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 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 少阴在中 厥阴在后
答案 D
【102】下列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哪一条符合原文?
A. 起于大趾内侧端
B. 上踝,循胫骨后
C. 循股内前廉
D. 入腹,属脾络胃
E. 上挟咽,散舌本
答案 D
【103】下列脏器,除......外,均与足少阴肾经循行发生联
系。
A. 肝脏
B. 心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答案 C
【104】十二经中,"注心中"的经脉是:
A. 手厥阴经
B. 手少阴经
C. 足太阴经
D. 足少阴经
E. 足厥阴经
答案 C
【105】下列有关心经的循行错误的是:
A. 出属心
B. 上挟咽
C. 系目系
D. 却上肺
E. 抵掌后锐骨之端
答案 A
【106】在十二经脉中,络心循咽,下膈抵胃的是那条经脉?
A. 手阳明经
B. 手太阴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足少阳经
答案 C
【107】下列有关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错误的是?
A. 出髁中
B. 上颊
C. 出耳上角
D. 至目锐眦
E. 至目内眦
答案 C
【108】手太阳经循"出肘内侧两筋之间"的两筋是指:
A. 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
B. 尺侧腕屈肌腱与尺侧腕伸肌腱
C. 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
D. 尺侧腕屈肌腱与小指固有伸肌腱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提示 两筋是指肱骨内上踝与尺骨鹰嘴而言。故后世改为两
骨。不能以筋腱理解。
【109】"入耳中"的经脉应是:
A. 手阳明经
B. 足阳明经
C. 足太阳经
D. 手太阳经
E. 手阳明经络脉
答案 D
【110】下列经脉在眼区没有穴位的是:
A. 手太阳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少阳经
D. 足少阳经
E. 足阳明经
答案 A
【111】下列经脉在耳、颊部没有经脉的是:
A. 足阳明经
B. 足少阳经
C. 手少阳经
D. 足太阳经
E. 手太阳经
答案 D
【112】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出踝中",是指出于:
A. 肱骨内上踝
B. 肱骨外上踝
C. 尺骨鹰嘴
D. 尺骨茎突
E. 桡骨茎突
答案 D
【113】在足部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邻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少阴肾经
答案 B
【114】"从巅至耳上角"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督脉
D. 足厥阴肝脉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115】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应位于:
A. 脊柱锥体横突外侧缘
B. 脊柱正中于肩胛骨内缘连线中点处
C. 肩胛骨内缘垂直线上
D. 家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116】"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的经脉是:
手太阴经
足少阴经
手太阳经
手厥阴经
手少阴经
答案 B
【117】足少阴肾经从哪个穴位处"贯脊,属肾,络膀胱"?
A. 长强
B. 腰俞
C. 腰阳关
D. 命门
E. 悬枢
答案 A
【118】足少阴经"出然骨之下"的"然骨"是指:
A. 趾骨
B. 跖骨
C. 趾跖关节
D. 跖骨底
E. 舟骨
答案 E
【119】以下经脉中,除......外都经过肺:
A. 手厥阴经
B. 手少阴经
C. 足厥阴经
D. 足少阴经
E. 手阳明经
答案 A
【120】手厥阴心包经在何穴处分出支脉于手少阳三焦经相
衔接?
A. 郄门
B. 间使
C. 内关
D. 大陵
E. 劳宫
答案 E
【121】足少阳胆经足跗部支脉是从何穴处分出?
A. 丘墟
B. 足临泣
C. 地五会
D. 侠溪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122】足少阴胆经足跗部的支脉终止于:
A. 足大趾内间
B. 足大趾三毛
C. 足大趾外间
D. 足第四趾内间
E. 足第四趾外间
答案 B
【123】下列经脉中,"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的是:
A. 足少阳经支脉
B. 足太阳经支脉
C. 手太阳经支脉
D. 足厥阴经支脉
E. 手阳明经支脉
答案 A
【124】下列经脉中,除......外循行均经过"脊":
A. 足少阴经
B. 冲脉
C. 阳维脉
D. 督脉
E. 足少阳经
答案 E
【125】除......经以外,其他经脉都经过咽喉部为。
A. 手太阳经脉
B. 足少阴经脉
C. 足阳明经脉
D. 手阳明经脉
E. 足厥阴经脉
答案 D
【126】足厥阴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下文是:
A. 环唇内
B. 上入颃颡、连目系
C. 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D. 布胁肋
E. 上注肺
答案 E
【127】任脉起于中极之下,止于:
A. 颐
B. 人中
C. 唇内
D. 目
E. 巅
答案 D
提示 《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
际,循腹里,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128】不上头的经脉是:
A. 心肝
B. 肝经
C. 冲脉
D. 阴维脉
E. 阴跷脉
答案 D
【129】交会穴最多的经脉是:
A. 足太阳
B. 足少阳
C. 足阳明
D. 足太阴
E. 足少阴
答案 B
【130】下列有关经脉循行错误的有:
A. 手太阳经络心
B. 脉冲上通于心
C. 足少阴经络心
D. 足太阴经注于心
E. 手少阴经出属心经
答案 B
【131】下列经脉中,除......经外,其循行均与胃腑发生联
系:
A. 手太阴经
B. 足厥阴经
C. 任脉
D. 手太阴经
E. 足太阴经
答案 C
【132】下列经脉循行不经腹腔的是:
A. 手太阴肺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少阴心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
【133】下列经脉中,"骭厥"是属于哪经病候?
A. 足

阳明胃经
B. 足少阳三焦经
C. 足太阴脾经
D. 足少阴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 A
提示 《灵柩*经脉》:"胃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是为
骭厥。"
【134】在十二经脉病候中,主骨所生病的经脉是: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厥阴肝经
E. 足太阴脾经
答案 C
提示 《灵柩*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主骨所生病"。
【135】"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的病候属于:
A. 胆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肾经
E. 膀胱经
答案 E
【136】在经脉病候中,手少阳三焦经主:
A. 津所生病
B. 腋所生病
C. 筋所生病
D. 股所生病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提示 《灵柩*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
"。
【137】手太阴、手少阴两经在足动所生病中都有一个共同
的症状是:
A. 缺盆中痛
B. 目黄
C. 嗌干
D. 烦心
E. 臂厥
答案 E
【138】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主治的共同特点
是:
A. 主治胁肋病
B. 主治肩胛骨
C. 主治神志病
D. 主治耳病
E. 主治口齿病
答案 D
【139】在是动所生病中,手太阳、手少阳两经的共同症候
是:
A. 目黄
B. 目锐眦痛
C. 嗌肿痛
D. 耳鸣耳聋
E. 颊痛
答案 C
【140】大肠经、小肠经、心经、三经是所生病的共同病候
是:
A. 喉痹
B. 嗌肿
C. 腋肿
D. 目黄
E. 面赤
答案 D

B型题
A. 周代
B. 春秋
C. 战国
D. 隋唐
【141】一般认为马王堆出土帛书的成书年代是:
【142】一般认为《针经》的成书年代是:
【143】一般认为《太素》的成书年代是:
答案 【141】A 【142】C
【143】E


A.《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B.《针灸甲乙经》
C.《十四经发挥》
D.《针灸大全》
E.《针灸集成》
【144】皇甫谧编著:
【145】杨继周编著:
【146】王维一编撰:
【147】廖润鸿编著:
答案 【144】B 【145】D
【146】A 【147】E


A. 扁鹊
B. 医缓
C. 孙思邈
D. 淳于意
E. 葛洪
【148】最早书写针灸诊籍的医家是:
【149】最早用"一夫法"量取学位的医家是:
【150】最早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
答案 【148】 D【149】E
【150】C
提示 淳于意治疗疾病都书写诊籍,事见《史记*扁鹊仓公
列传》。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载一夫法。提出阿是
穴的医家是孙思邈。


A."......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上贯肝膈,入肺
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B."......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上贯肘,循臑外,
上肩,......入缺盆,不膻中,散络心包,下膈......"
C."......上循足跗上廉,......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

过阴器,抵小腹,......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
颃颡,连目系......"
D."......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者,从而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直者,下腋,循胸,过季胁,
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厌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
E."......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
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
盆......"
【151】足少阳胆经脉循行是:
【152】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是:
【153】足少阴肾经脉循行是:
答案 【151】D 【152】E
【153】A


A. 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
B. 阳经别络于阳经,阴经别络于阴经
C. 散布于胸胁
D. 别走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E. 别散于头部,沟通背部经气
【154】十二经络脉的分布特点:
【155】脾之大络的分布特点:
答案 【154】A 【155】C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足阳明胃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56】"至耳上角"的经脉是:
【157】进入上齿的经脉是:
答案 【156】C 【157】D


A. 手少阴
B. 手少阳
C. 足少阴
D. 足厥阴
E. 任脉
【158】"环唇内"的经脉是:
【159】"系耳后,直上"的经脉是:
【160】"上出额"经脉是:
答案 【158】D 【159】B
【160】D


A. 横出腋下一段
B. 下出腋下一段
C. 上抵腋下一段
D. 出渊腋下三寸一段
E. 下腋循胸一段
【161】手太阴经循行有:
【162】手少阴经循行有:
【163】手厥阴经循行有:
答案 【161】A 【162】B
【163】C


A. 手少阴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太阳脾经
E. 足少阴肾经
【164】经脉循行"上入颃颡"者是:
【165】经脉循行于"喉咙"者是:
答案 【164】C 【165】 E
提示 《灵柩*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
入颃颡......","肾足少阴之脉......入肺中,循喉咙......"。


A."上抵头角"
B."上肩"
C."连目系"
D."下交承桨"
E."交肩上"
【166】足阳明经的循行中有:
【167】手太阳经的循行中有:
【168】手阳明经的循行中有:
答案 【166】D 【167】E
【168】B


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 足太阳膀胱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足少阳胆经
【169】在耳区没有经穴的经脉是:
【170】在眼区没有经穴的经脉是:
答案 【169】C 【170】B


A. 手太阳经
B. 手少阳经
C. 足太阳经
D. 足少阳经
E. 足阳明经
【171】脉循行"抵胃"的是:
【172】脉循行"以屈下颊至出页"的是:
【173】脉循行"别颊上出页抵鼻"的是:
答案 【171】A 【172】B
【173】A


A. 两条
B. 三条
C. 四条
D. 五条
E. 不是交会穴
【174】在水沟交会穴的经脉

有:
【175】在长强交会穴的经脉有:
【176】在关元交会穴的经脉有:
【177】在中极交会穴的经脉有:
答案 【174】 A 【175】B
【176】C 【177】C


A. 足少阳胆经
B. 足厥阴肝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阴脾经
E. 任脉
【178】在经脉循行中,有两条支脉的是:
【179】在经脉循行中,有三条支脉的是:
【180】在经脉循行中,有四条支脉的是:
【181】在经脉循行中,有一条支脉的是:
答案 【178】B 【179】A
【180】C 【181】D


A. 足阳明经
B. 任脉
C. 督脉
D. 冲脉
E. 足太阴经
【182】被称作"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183】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184】被称作"十二经之海"的经脉是:
【185】被称作"水谷之海"的经脉是:
【186】被称作"五脏六腑之海"的经脉是:
答案 【182】B 【183】D
【184】D 【185】A 【186】D


A. 起于足根内侧,随足少阴上行,联系目内眦
B. 起于足根外测,伴足太阳上行,联系目外眦
C. 起于足根外测,随足少阳上行,联系目外眦
D. 起于足根外测,伴足太阳上行,联系目内眦
E. 起于足根内侧,随足少阴上行,联系目外眦
【187】阴跷脉的分布部位大致是:
【188】阳跷脉的分布部位大致是:
答案 【187】A 【188】D


A. 全部大致
B. 大体一致
C. 大半不一致
D. 不大一致
E. 全部不一致
【189】循经感传与代经络路线相比,在头部:
【190】循经感传与代经络路线相比,在胸腹部:
【191】循经感传与代经络路线相比,在四肢部:
答案 【189】C 【190】D
【191】B


C型题
经络腧穴
A.《阴阳十一脉灸经》
B.《足臂十一灸经》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192】C 【193】D
提示 马三堆出土的《足臂十二脉灸经》、《阴阳石脉灸经》
是现在人定名的,原来没有正式书名。这两本书都是记载经
脉的专著,并非论灸之作。


A.用歌赋体载著书立说
B.重视按时间取穴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94】金代何若愚
【195】元代窦汉卿
答案 【194】 C 【195】 C


A. 腧穴
B. 经络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96】针灸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动人体内在抗病能力,调
节机体恤时状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97】运行气血的通路是:
【196】C 【197】B


A. 经脉的运动功能
B. 经脉中的营养物质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198】 经气的含义包括:
【199】 经隧的含义包括:
答案 【198】 C 【199】 D
提示 经隧是经络的通道,或即经脉。


A. 有濡养脏腑的作用
B. 有联络筋肉、骨骼,保持运动功能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00】十二经别具有:
【201】十二

经筋具有:
答案【200】 A 【201】B


A. 阳经是阳明在,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B. 阴经是太阴在前,阙阴在中(侧)。少阴在后。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02】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是:
【203】十二经脉在头身部的分布规律是:
答案 【202】 C 【203】 A


A. 角(头部)
B. 贲(胸部)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04】手三阴经筋结于:
【205】手三阳经筋结于:
答案【204】B 【205】 A


A. 离合现象
B. 结局现象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06】十二经别循行分布的特点是:
【207】十二经筋循行分布的特点是:
答案 【206】A 【207】B


A. 联络脏腑肢体
B.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08】十二经脉的主要作用是:
【209】十二皮部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 【208】C 【209】D


A.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B. 军从四肢走向头身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10】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是:
【211】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是:
答案 【210】C 【211】B

A. 下齿中
B. 上齿中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12】手阳明经行经:
【213】足阳明经行经:
答案 【212】A 【213】B


A. 心
B. 肺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14】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联系到:
【215】足少阴肾经的循行联系到:
答案 【214】A 【215】C


A."循喉咙"
B."入缺盆"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216】足少阳胆经
【217】足阳明胃经
【218】足厥阴肝经
答案 【217】B 【218】C
【219】A

A. 循咽
B. 挟胃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20】足少阳
【221】手太阳
【222】足厥阴
答案 【220】D 【221】A
【222】B


A. 目锐眦
B. 客主人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23】足阳明胃经在头部循行经过:
【224】足少阳胆经在头部循行经过:


A. 巅顶
B. 目(系)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25】膀胱经向上行至:
【226】肝经向上行至:
【227】任脉向上行至:
答案 【225】A 【226】C
【227】B


A. 连系"目系"
B. "循喉咙"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28】手少阴心经之循行:
【229】足厥阴肝经之循行:
答案 【228】A 【229】C


A. 手、足阳明经
B. 手、足少阳经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30】经脉循行经过缺盆的是:
【231】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的经脉是:
答案 【230】C 【231】D
提示 手阳明,少阳,由手走头,足阳明、少阳,由手走足,
经脉循行均行经缺盆,故答C。"挟脊抵腰中,入循膂"一
段位于背部,非手足少阳所

过。


A. 额、巅
B. 颃颡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32】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经过:
【233】足厥阴肝经循行经过:
答案 【232】A 【233】C
提示 足太阳膀胱经,"上颚,交巅"。足厥阴肝经"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上入颃颡",故答C。
A. 耳后,进入耳中。
B. 目外眦,却入耳中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34】手太阳小肠经行经
【235】足少阳胆经行经
答案 【234】B 【235】A


A. 至目锐眦
B. 入耳中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36】手太阳经脉
【237】手少阳经脉
答案 【236】C 【237】C


A. 人中
B. 鼻旁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38】足阳明经行经
【239】手阳明经行经
答案 【238】B 【239】C


A. 行经会阴穴
B. 出于气冲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40】带脉的循行是:
【241】冲脉的循行是:
【242】督脉的循行是:
【243】任脉的循行是:
答案 【240】D 【241】C
【242】A 【243】A


A. 起于胞中
B. 行于脊里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44】任脉的循行
【245】冲脉的循行
【246】督脉的循行
【247】带脉的循行
答案 【244】C 【245】C
【246】C 【247】D
提示 :《灵柩*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行于
背(《甲乙》
作"脊")里,为经脉之海"。"《奇经八脉》:......起于肾下
胞中"。


A. 主一身之阴气,有妊养作用。
B. 治胎产经带诸病。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48】任脉的作用
【249】督脉的作用
答案 【248】C 【249】D
提示 任脉行于腹、胸,总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凡妇
女之经、带、胎、产均与之于关。督脉行于脊背,总督一身
之阳,为阳脉之海,故而题分别解为C和D。


A. 腰脊痛引睾丸
B. 目黄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50】手太阳小肠经病候有:
【251】手少阴经病候有:
答案 【250】C 【251】B


A. 胃痛腹胀
B. 黄疸便秘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52】足阳明胃经病候有:
【253】足太阳脾经病候有:
答案 【252】A 【253】C


A. 臂厥
B. 掌中热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54】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病候中有:
【255】手少阴心经的经脉病候中有:
答案 【254】C 【255】C


A. 恶寒发热
B. 腰疼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56】阴维脉的病候中有:
【257】阴跷脉的病候中有:
答案 【256】C 【257】D


A. 心痛
B. 不眠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58】阴跷脉的病候有:
【259】阴维脉的病候有:
答案【258】D 【259】A
K 型 题
经络腧穴
【经络腧穴总论】
【260】长沙

马王堆出土,周代编写的医书中,载有经脉内
容的文献是:
①《脏腑十一脉灸经》
②《阴阳十一脉灸经》
③《手足十一脉灸经》
④《足臂十一脉灸经》
答案 C


【261】以下书籍中,标志我国针灸医学总结的是:
①《针经》(《灵灸经》)
②《针灸甲乙经》
③《素问》
④《明堂图》
答案 C


【262】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主要是:
①对腧穴主治作用的认识
②对针刺感应情况的认识
③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
④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
答案 E


【263】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
①沟通内外,联系肢体
②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③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④反应病候,传注病邪
答案 A
提示 反应病候,传注病邪是病理反应,不是生理功能。


【264】所谓"正经",在针灸学中是指:
①十四经脉
②本经
③外经
④手、足三阴、三阳经
答案 C


【265】十二经脉循行的规律是:
①手三阴从胸走手
②手三阳从手走头
③足三阳从头走足
④足三阴从足走胸
答案 E


【266】经脉的分布规律是:
①纵行的
②横出的
③深不可见
④浅而常见
答案 B


【267】在十五络脉中,督脉的络脉循行:
①散布于头部
②别走足太阳膀胱经
③沟通与背部的经气
④别络与任脉
答案 A


【268】十二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联结:
①肌肉
②筋膜
③骨骼
④脏腑
答案 A


【269】十二经脉交接的部位:
①阳经与阴经在四肢末端衔接
②手足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相接
③阳经与阴经在胸部相接
④阳经与阴经在颈项部相接
答案 A


【270】下列各组经脉,按顺序流注正确的是:
①肝经 胆经 三焦经
②胃经 脾经 心包经
③肾经 肺经 大肠经
④大肠经 胃经 脾经
答案 D


【271】胸部是哪些经脉交接的部位
①阳经与阴经
②阳经与阳经
③阴经与阳经
④阴经与阴经
答案 D


【272】十四经的特点是:
①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
②是辩证归经和循行取穴的基础
③有专属腧穴与主治
④与相关脏腑有相互属络的关系
答案 A


【273】下列经脉与督脉发生交会联系者有:
①手厥阴心包经
②足少阴肾经
③足太阴脾经
④足厥阴肝经
答案 C


【274】冲脉的功能有:
①渗诸阳
②渗三阴
③灌诸精
④注诸络
答案E
提示 《灵柩*逆顺肥瘦》:夫冲脉者......其上者,出于颃颡,
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并与少阴之经,渗三阴;
《灵柩*动输》:冲脉者......注诸络以温组胫。


【275】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又称作:
①气海
②血海
③阴脉之海
④十二经之海
答案 C


【276】"血海"这一名词,是:
①指冲脉
②指任脉
③指穴名
④指脾


答案 B


【277】下列经脉循行与足少阴肾经并行者有:
①任脉
②胃经
③脾经
④冲脉
答案 D


【278】浮络的作用主要是输部气血于:
①经脉
②五腑
③皮部
④六腑
答案 B


【279】奇经八脉中与口唇有关的经脉是:
①阴维脉
②阴跷脉
③阳维脉
④任脉
答案 C
提示 阴跷脉从足内侧照海上行,过颈部上挟口角。任脉到
达咽喉部以后,再上行环绕口唇。


【280】十二经络脉的主要特点:
①加强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②沟通表里经脉
③补充经脉循行的不足
④联系同名经脉
答案 A


【281】十五络脉的作用主要是:
①沟通阴阳经脉
②沟通表里经脉
③加强经脉在体表的联系
④加强十二经脉循环传注
答案 C


【282】络脉与经脉的不同点:
①只行于四末,不走与胸腹
②循行部位浅,分支细小
③循行方向是离心的
④由正经别出而横行,网络周身
答案 C


【283】经别与正经的不同点:
①由四肢向躯干、头面行走
②有六合关系
③经别无独立病候
④无阴阳表里关系
答案 A


【284】经别与经络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
①加强经脉的内外联系
②加强经脉的体表联系
③有濡养脏腑的作用
④有加强经脉循行的作用
答案 B


【285】在十二经筋中,结于鸠的经筋是:
①足太阳经筋
②足少阳经筋
③足阳明经筋
④手太阳经筋
答案 A
提示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沿股外上行,结于鸠。


【286】在十二经筋中,结于阴器的经筋是:
 ①足厥阴经筋
 ②足少阴经筋
 ③足太阴经筋
 ④足少阳经筋
答案 A
提示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


【287】在十二经筋中,上行,结于角的经筋是:
①手阳明经筋
②手太阳经筋
③手少阳经筋
④足阳明明经筋
答案 A
提示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


【288】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是:
①行于体表
②从四末端走向头身
③不入内脏
④相互无表里络属关系
答案 E


【289】经筋的病候,多表现为:
①拘挛
②强直
③抽搐
④迟缓
答案 E


【290】经筋的主要作用有:
①联结筋肉
②联结骨骼
③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
④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答案 A
提示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是经筋的分布特点,不是作用。


【291】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主要有:
①行于体表
②不入内脏
③都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④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答案 A
提示 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是经筋的作用,不是分布特
点。


【292】经筋与正经的循行不同点是:
①与五脏六腑无直接联系
②由四末走向头面、躯干
③在胸、腹部一般有布、

有散
④在关节部一般有结、有聚
答案 E


【293】十二经皮部:
① 是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② 是络脉之气散布的部位
③ 药物贴敷的临床应用源于皮部理论
④ 分布区域是以十四经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
答案 E


【294】在奇经八脉中
① 任脉与督脉、冲脉与带脉、阴跷与阳跷、阴维与阳维有表
里关系。
② 各经穴位均寄附于十二经脉
③ 其脉均由下向上循行
④ 各经均有自己的病候
答案 D
提示 奇经八脉相互间没有表里关系;任、督两脉有自己专
属的经穴;带脉循行回身一周;各经均有自己的病候。


【295】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① 营养相关的脏腑
② 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起蓄溢作用
③ 联系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
④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
答案 C


【296】奇经八脉与穴位的关系是:
① 有本脉专属的
② 有经穴、也经外奇穴
③ 有寄附他经的
④ 没有穴位
答案 B
提示 八条奇经都有穴位。其中任、督二脉各有专穴;其它
六脉的穴位都是有关经脉的经穴。故选B。


【297】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其间互相交会,下列诸项中
错误的是:
① 阳维脉络诸阳经,交会于督脉的风池、哑门
② 阴维脉络诸阴经,交会于任脉的天突、廉泉
③ 足三阴经,交会于任脉的关元、气海
④ 手足三阳经,交会于督脉的大椎
答案 B
提示 阳维脉交会于督脉风府、哑门。足三阴会交于任脉的
关元、中极。


【298】在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络"、"属"关系的是:
① 奇经八脉
② 十二经别
③ 十二皮部
④ 十二经筋
答案 E


【299】临床可利用......穴诊断相应内脏疾病:
① 俞穴
② 募穴
③ 原穴
④ 郄穴
答案 E


【300】经络在《内经》中记载的生理作用有:
① 内连脏腑
② 外络肢节
③ 沟通内外
④ 贯串上下
答案 E


【301】经络的病理反应主要包括:
① 反应病候
② 沟通内外
③ 传注病邪
④ 抗御外邪
答案 B
提示 内外与抗御外邪均系经络的 生理功能,并非病理反
映。


【302】属于经筋病患,治疗方面多采用:
① 阿是穴
② 巨刺
③ 燔针劫刺
④ 缪刺
答案 B


【303】经络在诊断上的具有:
① 反应病候
② 经络诊察
③ 循经取穴
④ 扪穴诊察
答案 C
提示 反应病候和循经取穴分别属于经络病理和经络治疗方
面的内容。


【304】经络在主治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有:
① 经络郁滞者取之络
② 病在经筋者取之阿是穴
③ 循经取穴
④ 病在经络、内脏者可取之于皮部
答案 E



3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