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民俗概述

第一讲 民俗概述

第一讲民俗概述

一、民俗:

(一)概念

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正式提出“民俗”这一学术名称。它以撒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Folklore),即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双重概念)。

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C.S.Burne)认为,民俗包括作为民众精神禀赋的组成部分的一切事物,有别于民众的工艺技术。如:不是渔网和鱼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如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祀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按蒙古族的民俗举个例子:搭建蒙古包时,不是说包的构造,而是搭建过程中或搭建完成之后的诸多遵循的习俗。

美国学者利奇(M.Leach)认为,民俗是民众的学问、大众的知识,它包括了像生日蛋糕、摇篮曲、房屋形状、咒语、雪鞋和笑话等类东西。

美国民俗学家邓迪斯(A.Dundes)继承了汤姆斯的观点,他认为,民俗就是民众的知识,但扩大了民俗的范围,认为民俗之民,可以是任何拥有至少一种传统因素的民众群体。

钟敬文: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

张紫晨:所为民俗,乃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

民俗:主要指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从应用学角度分析,民俗就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也就是大家习以为常进而能够自觉奉行的惯制。比如,祭敖包,它不是强迫性的要求,自愿的一种行为。

惯制并不是法律规定的,而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惯制的约束力及其世代相袭性,也不

是靠法律来保证,而是靠惯性的力量和心理信仰来维系的。换言之,民俗应该是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式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约定俗成,它不是什么人宣扬和倡导的内容,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循和维护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比如,祭火,它不是强迫性的要求,而是自觉地行为。

“民俗”,“习俗”,“礼俗”等词汇,古代就开始使用的词汇。如:《礼记》、《岁时广记》、《诗经》、《西石域风俗记》等文献。

1923年5月2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民俗研究机构,名称就叫“风俗调查会”。

1927年广州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民俗”便成为一个固定的学术名词出现在我国学术界。

(二)、民俗的分类

1、英国学者博饵尼的分类:

(A)信仰和行为:①地和天②植物界③动物界④人类⑤人工制品⑥灵魂和冥世⑦超人者(神、妖及其他)⑧预兆与占卜⑨巫术⑩疾病及民间医术

(B)习俗:①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②人生礼仪③职业和工艺④历法、斋戒和节庆⑤游戏、体育和娱乐

(C)故事、歌谣、俗语:①故事②歌谣和叙事歌曲③谚语和谜语④有韵的俗语和俚语

2、美国学者多尔森的分类

(A)口头民俗:①叙事民俗②民歌与民间诗歌③谚语和谜语

(B)物质民俗:①饮食②服饰③建筑④各种民间手工制的家具和用具。

(C)民间社会风俗:①人生礼仪②民间信仰③宗教④节日庆典⑤游戏

(D)民间表演艺术:①民间戏剧②仪式性舞蹈③音乐

3、日本学者后腾兴善的分类

(A)有形物质民俗:村庄(市镇)、家庭、(家具)、服装、食物、农业、渔业、林业、煤炭、狩猎、民间工艺、民间艺术、交易、交通等。

(B)社会集团民俗:家庭、婚姻、加入氏子、儿童组和少女组、劳力交换、政治集团、政治结社、体育团体、宗教团体等。

(C)口承语言民俗:谚语、谜语、念诵词、民谣、说唱故事、民间故事与传说、神话

(D)无形心意民俗:道德、占卜、咒法、禁忌等。

4、中国学者钟敬文的分类

(A)物质民俗: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B)社会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习俗

(C)精神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及民间艺术等。

(D)语言民俗:民俗语言和民间文学

5、中国学者乌丙安的分类

(A)经济的民俗: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消费生活习俗等。

(B)社会的民俗:以家庭、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

(C)信仰的民俗:以传统的迷信和俗信的诸多事象为主要内容的。

(D)游艺的民俗: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6、中国学者陶立潘的分类

(A)物质民俗: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

(B)社会民俗:家庭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礼仪、岁时习俗。

(C)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行为传承民俗、精神信仰民俗

(三)民俗的基本特征

民俗有哪些特征?民俗学家们见仁见智,意见不一。民俗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全面的指出民俗的所有特征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民俗特征,即指各类民俗共有的基本特征。

1、群体性与传播性

群体性是指民俗的产生、传承和发展是群体活动的结果(民俗的本质特征)。一个地区,一个村庄,只有一个或几个人按某种方式生活与生产,那么,这种行为仅是他个人的爱好,而不是一种风俗。如,蒙古族饮食民俗里有很多禁忌,忌讳把奶桶等盛奶食的器皿扣放,否则视为一种不吉利的行为;忌讳有意无意倒洒牛奶,否则会得到苍天的斥责等。这些禁忌习俗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按某种方式规定的,而是共同认可的。

结论;首先,民俗是由个人创造。经群体响应,达成共识,最终形成的。如果仅仅是个人创造了新的观念、行为、故事或器物,而没有群体的响应,就不可能产生民俗。其次,民俗的传承离不开群体。任何民俗的事象的传承和发展,都必须有群体的共同参与。只有依靠群体行为,民俗事象才能代代相传。如,鄂温克族居室禁忌里有一个奇俗:建成新居,自家忌住,一定要请外姓人先来住头宿。这个习俗刚开始有可能一个部落的酋长或几个人定的,但它鄂族群体的认可以后才能变成民俗。再次,民俗的发展是群体活动的结果。

民俗的传播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之后,其核心的内容与形式就在一定群体和地域世代相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

具体地讲,民俗在其核心内容与形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时代往往发展过程中体现传承性。如,“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娱乐盛会。据说在唐代,蒙古族就有了奔马射兔的那达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每次那达慕只进行一项比赛或赛马、或摔交、或射箭。据1225年镌刻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后,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赛马、摔交和射箭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被成为蒙古族“男儿三艺”。到今现代,那达慕在流传过程中,增加了

越来越多的内容,如团体体操表演、马术表演、摩托车赛、各种音乐和舞蹈演出等。但是其核心内容即赛马、摔交和射箭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其次,民俗以稳定不变的形式世代传承。良风美俗可能因其合理性和实用性得以稳定流传,如蒙古族的敬老尊长的民俗中的“先德吉”行旅过程中敬天地、保护大自然,避免污染河水等等,至今为草原蒙古族所遵从。

2、民族性与地域性

民俗的民族性是指任何民俗事象,举凡衣、食、住、行、岁时节庆、民间信仰、社交往来等等,都是在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形成的,并通过民族特有的心理与行为习惯体现出来,成为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事象,而且这些事象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征。

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看,民俗的民族性是民俗群体的一个特例,即创造和传承民俗事象的群体是某个特定的民族。民俗的民族性即可能是在各个民族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在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中主动学习或被动接受而形成的。同一类民俗事象在不同民族中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许多民族都创造并传承着同一类民俗事象,但是,这些民俗事象在内容、形式、功能、活动方式等方面,却存在极大的差异。如内蒙古草原各自治民族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具有多种祭祀活动,以祭货火和祭祀敖包仪式为例,该民俗事象在蒙古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族中所表现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就有着较大的差异。

所谓民俗的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民俗事象,或者同一类民俗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在不同地域存在着差异。

无论何种民俗事象,都会受到一定地域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制约。即使同一类民俗事象的内容与形式,在不同地域亦会存在差异。如蒙古族服饰的构成与制作,在内蒙古草原各地区就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生活方式的不同,蒙古族服饰在草原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鄂尔多斯服饰的华丽、苏

尼特服饰的精致和布里亚特服饰的多彩等。(如图)

3、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一旦产生,就会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稳定而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内化为一个民族的民众性格和心理的有机成份。如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比如春节的贴对联、清明节的扫墓、端午节的吃粽子、重阳节的求寿等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经定型并一直传承至今,这些习俗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稳定性特征。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传承过程中,其内容、形式、属性等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变异是民俗自身发展的一种运动规律,从发展的眼光看,任何民俗事象都在变化之中,能够真正世代相传,完全不变的民俗,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不存在。即使很多被视为自古就有的民俗事象,同样也处于不断地变异之中。如那达慕的变化,祭敖包形式与内容等随着佛教进来而发生变化等。

(四)民俗的功能

民俗的功能是指民俗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造并传承它的群体与个体所具有的实际影响和价值。

1、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的道德品质、知识经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模塑上。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疾恶如仇等都是民俗对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知识经验方面,民俗可以传授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智慧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民间歌谣中传唱着开天辟地、民族起源、民族历史、生产方式、自然现象、信仰活动、友谊爱情等方面丰富多彩的内容,歌者和听者都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经验。比如,小时候听的“乌力格尔”中我们能知道中国的历史和民间演义。还比如,蒙古族祖先传说——《额而古涅——昆》中知道蒙古族的起源说法之一和蒙古族的古代姓氏等等知识。故事梗概如

下:

大约在成吉思汗出生前两千年,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与另一个突厥部落发生内讧,引起战争,蒙古部战败,惨遭杀戮,整部仅余两男两女,他们历经艰险,逃到一处人迹罕见的深山避难。这里四周是陡峭的山峰和茂密的森林,除有一条难以通行的羊肠小道外,别无它路。山中间是一片气候宜人、水草丰盛的草原,此地名叫“额尔古涅——昆”,“昆”,意为山坡,“额尔古涅”,意为“险峻”。逃来的两家姓氏一为“捏古斯”,一为“乞颜”这四个男女互相配偶,长期在此繁衍,久之,感到地狭人稠,拥挤不堪,而昔日小路已塞,无路可通,于是协商别谋出路,

2、规范功能

民俗对社会群体中个体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这是民俗通过不成文的规约、程式化的礼仪、习惯化的行为、训诫式的语言,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心理和行为产生的约束与控制并依据特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对某种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其成为群体的规范,从而使社会生活能够规则有序地进行。

约束与控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有四种,即法律、纪律、道德、民俗,其中民俗是起源最早的社会规范。比如,大蒙古时民众当中有“河里不能洗衣服”的习俗。它起着法律的作用。

3、维系功能

维系功能是指民俗促进和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凝聚力,并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和谐、维系社会或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民俗在其形成和传成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一方面,同类的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生活中有各自不同的民俗事象在不断地传成。因此,民俗作为一种具有内在民族性特征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社会中起着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作用。

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等方式,使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得到调剂的一种功能。

社会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些较大的压力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调节,不仅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破坏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民俗作为一种社会的生活文化,尽管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个体与群体的调节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直到今天,它对个体与群体的调节作用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与形式,可以说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文化能够替代民俗的调节作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盛会中的各项竞技、歌舞和游艺活动等,都具有宣泄心理能量的作用,使人在参与活动中缓解和发泄出日常躁动或喧嚣形态下的压力。

5、补偿功能

民俗的补偿功能主要体现在:它能够慰藉人的心灵,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以荣誉,为人们带来实际的回报。相当多的民间信仰和民间故事,对人们的心灵具有慰藉作用。如,在宗教仪式中,人们暂时超越尘世苦难和死亡的恐惧,沐浴在神灵的光辉之中;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民间歌舞,不仅使人们赏心悦目,而且使生活充满了希望,以上这些,都是民俗带给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精神补偿。如:蒙古族的安代舞就是能够治病的民间舞蹈(起源)。

(五)民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民俗是透视社会生活的窗口

民俗可以广泛了解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生活。通过民俗研究可以认识和掌握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了解和掌握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了解和认识各民族的共同心里素质及其民族性格,从而准确地把握民族精神特点,增进民族团结,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更富有成效地开展民族工作。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工作的需要。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民俗是一个带有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大问题,少数民族自己始终认为,对民族风俗习惯的准尊重和理解,就是对本民族的尊重和理解,这是直接关系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大问题。如:苏联接替原因之一就是民族问题未能解决的后果。

2、民俗在经济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这一作用主要体现在物质生产民俗中,它既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现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基础直接而具体的表现。物质生产民俗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间经济生产民俗,构成了民间生产活动中各具特色的民俗类型,或是以捕捞水产为基本内容形成的渔猎经济的民俗类型,还是以古代狩猎经济民俗发展而来的游牧经济民俗类型,都是各民族人民依据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世代总结、传承、变异所形成的不同特色的民间生产习俗。并由此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独立完整体系,维持着各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以及作为整个社会国民经济生产总体发展的补充和调节部分,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生产习俗,有其适合该地区经济特点的合理性特征,并在不断地传承和改造过程中,更具有其科学性和技术性。长期以来,以此维系着民间经济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生产习惯的特殊需要,所以物质生产民俗在民间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

3、民俗对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有重大作用

民俗,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浸透在各民族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源于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共同体生活,又在共同体中保持着这种传统文化,不仅严格遵循,而且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可以说,民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既广泛而又深刻。有许多民俗事象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有的与当今社会的科学研究成果也相符合、相适应,有的符合现代文明进步的要求,如,蒙古族自古以来讲究文明礼貌,鄙弃污言秽语,推崇诚信,以诚立命、以信立行的价值观,已得到兄弟民族的共识与好评,并为推动社会进步特别是对市场经济已经起到和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4、民俗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民俗对社会历史研究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承现象,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社会历史研究的依据。任何一种民俗事象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反应,因此,民俗是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和特征。民俗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再现了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因而,民俗必将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脉络的依据,民俗事象中的生产民俗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而人类社会

的发展史,首先则是生产力的发展史,民俗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以低级到高级、从片面到全面、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信仰民俗的产生、传承和变异,反映了的族人民群众对客观世界的社会心理状态,再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过程。内蒙古草原各民族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灵魂崇拜和自然崇拜等信仰民俗,就是人类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类难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不能正确认识自然,企图借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战胜自然的一种心态。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然过程,这一认识过程为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内蒙古民俗

内蒙古民俗,是指内蒙古地区的民间风俗。它即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主体民族蒙古族的民俗;又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其他各民族的民俗以及各民族在长期生活、生产和交往中形成的新民俗。

(一)草原文化

1、概念

草原文化是最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历史角度阐释,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源之一,它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并列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已有的研究逐步表明,在内蒙古草原上有许多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如大窑文化、扎赉诺尔文化等,而且拥有很多可以印证中华文明起源的文化遗存,如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等。那什么叫草原文化呢?我们认为,世代生息在草原的先民、部落、民族在草原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生产、生活和生存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2、草原文化的特征

从远古到现在,大致上可区分出这样几种社会生产样式:原始狩猎生产样式、原始采集生产样式、牧业生产样式、农业生产样式、商业生产样式、工业生产样式。与这几种生产样式相关联,人类

历史的长河中有六种文化形态:原始狩猎文化、原始采集文化、牧业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六种文化是从人类历史整体说的,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并非都要经历这六种文化。但是从当今世界各民族物质文化发展水平折射出一个巨大的差别来看,凡是完完全全经历了这六种文化的民族在认识上与社会生活上就比较成熟,就站到了世界的前列,而没有完全接受这六种文化的民族就表现出先天不足,只好尾随历史之后。

占有是生命本质的特点,因为占有,生命才能维持其存在,“种”的绵延也才能成为可能。占有是求生存的前提,从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数百万年,为了占有,开发出多种优良心理品质,如冒险、进取、拼搏、抗争、坚持、创新、对抗、勇敢、无畏,这些都构成生命的活性精神元素。与这些元素相配合,也开发出忍耐、退却、调和、妥协、屈从,这些构成生命中的惰性精神元素。人类在和万物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主要依靠生命中的活性精神元素,惰性精神元素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原始初民的精神元素是统一的,自从发生了牧农业分工后,对原始初民身上的活性精神元素和惰性精神元素的继承、选择上就有了各自的侧重点。因为牧业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原始初民相比并未发生质的变化,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了生命中的活性精神元素,而农民比牧民的优越处在于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产出粮食,尽管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还很低,但被大自然摆布的程度已比牧民大大减轻。农业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比牧业社会高得多。宝塔形的多层社会网络已经能在最大范围内把众多的人调动起来,用社会的合力对付自然灾祸,于是农业文化更多地发扬了原始初民的惰性精神元素。

从此,世界上就形成两个系列的文化:一是高扬人的活性精神元素的文化(草原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一是以高扬人的惰性精神元素的文化:农业文化,这就造成了农业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根本分野,也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根本分野。

草原文化是动态文化,不停地变动。牧业文化是尚力的,游牧民族形成力崇拜,特别是追求暴力。战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娱乐,有战争的时候参与战争,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参加体育,体育是假想的战争,是在假想的战场±与假想的敌人较量,使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激励人身上的活性精神元素。牧业民族着重发展人的阳刚之力,具体表现为爆发力、搏斗力、攻击力、冒险力:冲击力。牧业民族对力的追求除了开拓力的形式,还要增进力的强度,提高力的技巧。于是,如何把力和自然力结合起来使用就成了人的最大向

往,于是就有了武器的发明。

农业文化是静态文化,它千方百计要守住祖宗的经验,孔予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最简约地表述了农业文化的思维框架。静才能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静才能积累整理前人的经验,静可使各种制度日趋规范化、合理化,静把人的注意力收拢在生产技术上,使原始人的力转化为技术形态,可以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破天慌的大事,语言可以在流动中形成,文字则必须在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中才能形成。

社会的静态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贡献,但当静态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走向反面,会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障碍。维持静态要扼杀创新,这样就会形成顽固的保守心理。当保守观念渗入到人的骨髓时,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排异心理,对异质文化采取排斥态度,把自己牢牢"闭起来。在动势中,人的固定关系不容易形成,今天形成的关系在流动中容易破散。农业社会的稳定状态使宗法血亲制度得到了枝蔓纠结的发展,使封建社会有了牢*的根基;静态意味着权力行使系统不会停止、中辍,这样就会使权力不断膨胀起来,使庶民百姓承受越来越大的权力重压;静也使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定型化,富贵的总是富贵,贫*的总是贫*;静态也能使一个民族变得愚昧起来。

牧业文化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接替并予以发扬,日久天长自会淡化下去。在欧洲有着独特的发展商业的条件,游牧民族大批大批定居下来以后,对于在一个小天地内从事沉重而又乏味的农业劳动,他们从本能上是抗拒的,游动已经形成他们的本性,固定在土地上当农民,他们承受不了,由牧民转为商人就是合情合理的事。牧民的生活是游动,商人的生活也是流动的;牧民需要冒险,商人也要冒险;欧洲的商人,半是商人半是强盗,牧民也是如此,因此,由草原文化发展为商业文化,这是很自然的。牧业文化继承了原始文化的精髓,商业文化又继承了牧业文化的精髓。也因为欧洲草原文化影响太强大,在代表农业文化的封建专制国家中,又出现了商业共和国,就在这些商业城市中酿造出完全适合商人需要的商业文化。高度发达的商业又为工业社会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由商业文化发展为工业文化就咸了顺理成章的。因为有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工业文化是更高层次上的动态文化,它最大限度地消化了牧业文化的精髓,成为最富有创造性的文化。

原始文化--牧业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在欧洲形成一个发展系列。这些文化有

一脉相承之处,高扬人生命中的活性精神元素,唯其如此,它就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农业文化的根本之点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态,因此,它就要千方百计扼制人的生命中的活性精神元素,发扬人生命中的惰性精神元素。它尚德而不尚力。所谓尚德,就是对人的生命本性进行特殊的文化塑造,实际是一种扭曲。农业文化对人的塑造不外两种途径:一是运用宗教;一是运用伦理道德。埃及、印度是用宗教改造了人生命中的活性精神元素;中国则用伦理道德教化人的本性。在东方,这两种方式都运用得很成功,人,隆被扭曲,惰性精神元素占了主导,人变得老实、驯服、忍耐、屈从,生命失去爆发力,象被阉割过一样,大大强化了人的奴性。农业文化就成了终极文化,再没向新的文化形态转型。学者们在探讨东方特别是中国何以未能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这个问题时都未抓住问题的根本。

3、内蒙古草原民俗

内蒙古草原民俗指的是内蒙古地区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长期在同一文化区域、同一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相沿成袭的生活及包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活动,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生仪礼、宗教信仰、节目娱乐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二)民族概况

1、蒙古族

蒙古族始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这个部落大部分人向西迁移,这逐渐河流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居民相融合。语言受突厥语的影响向蒙古文字发展,经济生活也受突厥语族的影响,从游牧过渡到以游牧为主。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这3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阶级对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关系。富裕者从氏族中分离出来,成为叫作“那颜”的游牧贵族,他们占有众多的牧畜,握有支配牧场的权力,一些强有力的游牧贵族还在身边聚集一批称为“那可儿”的军事随从。一般牧民称为“哈剌出”,由原来有平等权利的氏族成员变为向贵族纳贡服役的依附者。还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沦为奴仆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有人根据纳贡服役和人身依附现象,认为当时的蒙古社会性质是封建牧奴制;也有人根据俘掠他人为奴的现象认为是奴隶制。这两说还在讨论之中。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蒙古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个部落而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这个国家统辖的漠南、漠北地区,概称为蒙古地区,此地区各个部落的居民,统称为蒙古人。蒙古族这时从辽、金时期(916~1234)被统治的民族成为统治民族。

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从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后建立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汗国。在西征的同时,又挥师南下。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东北至今乌苏里江以东,西南包括云南,都纳入元朝国家的行省建置。元朝设置宣政院,首次对西藏进行直接管辖。又设澎湖巡检司管澎湖和台湾。元朝对确立现代规模的中国版图作出了贡献。

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的分布散及全国。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其首领为元室后商,被视为蒙古的正统;游牧于漠西的瓦剌部(即原斡亦喇部)被称为西蒙古,与东蒙古有姻亲关系。

15世纪,蒙古南北被达延汗重新统一,分东部蒙古为喀尔喀、兀良哈、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喀剌沁(永谢布)六部。明末清初。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

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与明朝修好,发展贸易关系。俺达汗驻地库库和屯(今呼和浩特)修建城郭,商旅幅凑,成为漠南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朝为了扫除后方的威胁,大举用兵,花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统一了蒙古各部,实施盟旗制度。加强了对蒙古族的统治,保证了蒙古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新疆巴音郭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甘肃省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区(中国蒙古族人口581万--2000年数据,内蒙蒙族423.83万---2006年数据),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和蒙古国等。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

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在世界各地(主要是亚欧大陆)都散落着蒙古部族。大致分布情况如下: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属于蒙古语族的是卡尔梅克(Kalmyk或Kalmuk)人和布里亚特(Buryat)人,鞑靼人和图瓦人属突厥语族,但和蒙古有很大的联系。俄罗斯联邦境内的蒙古人只有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总数不到一百万人。外蒙古总人口为261万7千多人(1999年7月),其中蒙古族占90%,为235万多人,其它为哈萨克族、汉族、俄罗斯族等。而中国境内的蒙古人分布在内蒙古、辽宁、新疆、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河南等地。

2、达斡尔族

上述达斡尔族分布区域是17世纪中叶以后形成的。在此以前,达斡尔人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吉雅河)河谷与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江北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人民受到野蛮的掠夺与屠杀,被迫内迁。达斡尔族最初多数迁至嫩江流域,后来,由于清政府征调该族青壮年驻防东北及西北边境城镇,才有一部分达斡尔人徙居呼伦贝尔、爱辉,以至远徙新疆塔城。

关于达斡尔族的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说。主要分歧意见可分为土著说与契丹遗裔说。持土著说者认为,达

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另一些人还根据达斡尔族关于其祖先曾建“黑水国”的传说,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持契丹遗裔说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次年即征服黑龙江中游萨哈连部,取其11寨,以后相继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以东全部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原属明朝奴儿干都司各卫所全改属努尔哈赤后金政权。当时达斡尔或以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或以贡物特点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或与鄂温克等泛称为索伦部。至康熙仞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达斡尔意即“长宫”、“原来长座位置”、契丹人对先人建立的“辽国”和“长国”的宫廷生活时常怀念。所以,自称“达斡尔”或“达古尔”。

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山海关后,无力顾及入侵的沙俄殖民者,达斡尔与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人民陆续从江北内迁。清廷把迁至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居民编为杜博浅、莫尔丁、讷莫尔3个“扎兰”(队),由理藩院管辖。雍正九年(1731),清廷又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按姓氏为布特哈八旗,设副都统衔总管管辖,其中达斡尔原来的3个“扎兰”,分别编为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为便于统治达斡尔族人民,清朝统治者任命该族一些上层人物为佐领,其中少数还擢升为将军、都统、办事大臣等,逐渐使他们形成为本族内部的统治阶级。清末废布特哈总管,管辖制度稍有改革。达斡尔族人民素以勇敢善战著称。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者侵入黑龙江流域时,达斡尔族人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受到清廷的赞赏。清朝统治者在200多年间,多次征调达斡尔人民戍边,远达新疆,使该族人口和生产发展受到影响。八旗的建立,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物资上的交流,密切了达斡尔族同汉族、满族人民的联系。

据史学家考证,达斡尔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洮儿河。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属辽代契丹的后裔。

达斡尔族人的先民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北岸的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以后

逐步迁到嫩江流域、呼伦贝尔、爱辉及新疆等地。17世纪前,达斡尔族已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渔猎业是传统的生产活动。南迁后农业迅速发展。1947年达斡尔农区进行土地改革,牧区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1952年开始建7个达斡尔民族乡,1958年8月在内蒙建自治旗。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数为132394。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用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由于居住分散,达斡尔语形成了布特哈、齐齐哈尔和新疆三种方言,但语音、词汇、语法的差别不大,可以互相通话。

达斡尔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达斡尔人首先打响了抗俄的第一枪。

3、鄂温克族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七游,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湖(即贝加尔湖)。另一传说,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总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枪,从事打猎和捕鱼。食物用火烧着吃,或把石头烧热,放入盛水的皮桦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石头打击出火星,用桦皮纤维引火。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当时正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区使鹿的“鞠”部落等。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专指则是鄂温克族。此外,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温

克的一支。

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以前,上述各部的鄂温克居民都已归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大汗政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以前,即已在鄂温克地区确立管辖制度,以后又日趋严密。清廷将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选拔了佐领等官,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17世纪中叶后,由于沙俄的侵略,清朝将鄂温克族迁到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心河、雅鲁河、纳莫尔河等)流域居住。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共分5个“阿巴”(即围猎场)。雍正九年(1731)将5个围猎场的鄂温克壮丁按住地规定旗色,编成八旗。次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温克族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驻守边防。其后代即现在居于鄂温克族自治县的鄂温克族。清廷还曾派鄂温克族的八旗官兵驻防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伊犁、塔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乌鲁木齐等地。他们在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方面作出了贡献。1732年,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一千六百名鄂温克兵丁,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有人口26315人。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1957年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温克族人口为26315人,其中居住在鄂温克自治旗的有8621人。占全国鄂温克族人总数的33%。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过去,鄂温克人信奉萨满教,敬奉鬼神,崇拜大自然。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旗的鄂温克族人以畜牧业为主,衣着仍保持着传统的鄂温克服饰,但生活中现

代便装已很普遍;牧区的鄂温克人以乳、肉、面为主食;

鄂温克人非常好客,极有礼貌。他们常说:“远方的来客不会背着自己的房子走”,他们认为如果客人来了不好好招待,自己以后出去也不会受到礼遇。他们待客必有好烟好酒,菜肴必有大块大块的手扒肉,以及风干肉、柳蒿芽和稷子米煮成的独具风味的肉粥。

关于鄂温克族的民族来源,目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鄂温克族起源于贝加尔湖沿岸及以东地区的北室韦;另一种观点则提出鄂温克族起源于乌苏里江流域(革末)(革曷)七部之一的安居骨部。

鄂温克族大部分信仰萨满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习惯上主要有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4、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祖先也是“室韦”,即森林人。到了元代,称之为“林中百姓”。明代泛指为“北山野人”,游猎于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17世纪中叶,沙俄殖民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迫使鄂伦春人南迁,集中分布于大小兴安岭。然而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直至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签订以前,他们仍至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游猎,并且还参加清政府定期巡逻边界等活动。只是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以后,鄂伦春族人民才丧失被侵占区域的广大游猎场所。清廷对于鄂伦春族的统治,迭有变迁。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把鄂伦族分成“摩凌阿”与“雅发罕”两部分,归布特哈总衙门管辖。“摩凌阿鄂伦春”为骑马鄂伦春之意,编入八旗组织,用以南征北战。“雅发罕鄂伦春”意为步行的鄂伦春,指失去驯鹿尚未得到马匹仍在游猎的鄂伦春族,分设库玛尔、毕拉尔、阿力、多布库尔、托河5路,路下分8佐,每佐设鄂伦春族佐领1人。每年清廷派“安达”进山一次,征取贡貂。光绪八年(1882),清廷废布特哈总管衙门,设立兴安城总管衙门,专管5路鄂伦春族。光绪十九年,兴安城总管衙门裁撤,将原来5路合并为4路16佐(阿力、多布库尔两路合并,其余未动),分属黑龙江、墨尔根、布特哈、呼伦贝尔4城副都统衙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