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_李相博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_李相博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_李相博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_李相博

第59卷第4期2013年7月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

Vol.59No.4July 2013

注:本文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课题编号:2008ZX050442-8-2)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13-01-14;改回日期:2013-05-03;责任编辑:黄敏。作者简介:李相博,男,1965年生。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及深水沉积研究。通讯地址:730020,兰州市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Email :lixiangbo911@sina.com 。

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李相博,卫平生,刘化清,王菁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

730020内容提要:从浊流理论创立到现在的60余年时间里,深水沉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水下过程的复杂性,对沉积物重力流及沉积模式的认识存在颇多分歧。本文在对深水沉积研究历史与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对重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沉积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①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旋回;Bouma 序列成因存在多种解释;砂质碎屑流概念是对Bouma 序列、扇模式的发展。②沉积物重力流分类必须遵循流变学和沉积物搬运机制的重力流分类方法。③Shanmugam 新近建立的碎屑流主导斜坡模式解决了斜坡区的砂体成因分布问题(原来认为此处

“过路不停”无砂质沉积)。④地震沉积学的发展与应用必将促进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从而建立更合理的深水沉积模式。

关键词:浊流;砂质碎屑流;沉积物重力流;深水沉积模式

深水沉积领域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与研究的前

缘(庞雄等,2007),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深水沉积过

程、沉积作用及沉积模式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李祥辉等,

2009;李云等,2011;李存磊等,2012),表现在近年来文献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与砂质碎屑流等,再如海底扇、深水扇与浊积扇等。其实有些术语描述的是同一沉积过程或现象,而有些术语虽然大家都用,但含义却各有所指(如浊积岩)。过多的分类和名词术语,容易造成对同一地质现象的概念偏差和误解及认识分歧。

当前,我国深水(包括深海地区与陆相盆地半深湖—深湖区)油气勘探在即,客观上要求对深水砂岩储层进行准确预测,而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对深水沉积作用及其过程理论体系的精细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沉积物重力流研究历史与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总结,

试图通过对重力流各种分类方案及相应沉积模式等基础问题的对比分析,理清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促进我国陆相湖盆深水沉积研究有所裨益。

1深水沉积研究历史回顾

深水沉积体系的研究始于对浊流的认识和相关

突破,其中1950年Kuenen 和Migliorini (1950)联名

发表的“浊流是递变层理的形成原因?”一文具有划时代意义,它突破了传统的机械沉积分异观点,标志

着浊流理论的正式建立,

从此揭开了深水沉积学研究的新篇章。而在这之前,地质学家普遍认为深海平原是一个宁静世界,仅仅接受远洋悬浮沉积(Shanmugam ,2000)。

从浊流理论建立至20世纪末期,深水沉积学研

究取得了极大的丰富和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

Kuenen 的学生Bouma (1962)根据野外观察,对浊流沉积形成的垂向上的沉积结构、岩相组合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建立了著名的Bouma 序列,这一相模式至今仍在沉积岩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是在Bouma 序列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多个深水沉积的扇模式,如Normark (1970,1978)的现代扇模式(Modern-fan model )、Mutti (1977)及Mutti 和Ricci (1972)的古代扇模式(Ancient-fan model )、Walker (1978)的综合扇模式(General-fan model )以及Vail 等(1991)的层序地层模式(Sequence-stratigraphic models )等,其中以Walker (1978)的综合扇模式最为经典,被广泛使用。这些扇模式的建立将浊流与浊积岩研究推向了高

潮,可以说在上世纪70 80年代,

Bouma 序列和各DOI:10.16509/j.georeview.2013.04.015

种扇模式是深水沉积中最有影响的研究工具,在深水(海)油气勘探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Shanmugam,2000)。

然而,随着人们对深水牵引流沉积的深入研究,Bouma序列的多解性显得越来越明显(张兴阳等,2001)。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对浊流的定义和理解就产生了分歧和争论(Sanders,1965),到80年代关于Bouma序列、扇模式和浊积岩相模式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被提出(Shanmugam and Moiola,1985;Shanmugam,1990),而且在首届扇学术会议(COMFAN)上,Bouma(1983)就指出现代和古代扇系统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尽管存在这些问题,扇模式还是一直支配深水沉积学的发展,并推动着深水油气勘探。到90年代,人们开始反思、质疑直至否定扇模式,提出质疑的也正是一些曾经支持浊流理论的学者,如Shanmugam和Moiola(1995)、Shanmugam(1996)、Normark(1991)、Walker(1992a,1992b)等。进入21世纪前后,一些沉积学家(Shanmugam,1996,2002;Ben?and Mason,2005)陆续否定了这一传统认识,提出在海相深水区发育大规模块体搬运及砂质碎屑流的新认识(详见后文)。其实,我国学者王德坪(1991)很早就注意到在东营渐新世断陷湖盆中存在这类沉积,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已。他们的这一新认识都源于其实验(Jeffrey and Peter,2001;Rafael?et al.,2010)、剖面的详细描述和对沉积作用过程的精细研究(Shanmugam,2000),目前代表了近10年来深水沉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需要说明的是,Shanmugam在提出砂质碎屑流新认识的同时,对浊流理论的基础“Bouma序列”提出了严厉批评,并在其发表的“浊积岩十大神话”论文中彻底否定了“Bouma序列是浊流成因”的著名论断(Shanmugam,2002)。但从我国60年深水沉积研究历史看,有关浊积岩与Bouma序列的典型范例非常之多(李继亮等,1978;孙枢和陈海鸿,1987;李祯等,1995;李文厚等,1997;雷怀玉等,1999;陈全红等,2006;郑荣才等,2006;夏青松和田景春,2007;孟庆任等,2007;傅强等,2008),笔者在鄂尔多斯陆相湖盆延长组深水砂体的露头和岩芯中也见到过具有典型Bouma序列的浊积岩(李相博等,2009,2010a,2010b,2011;Li Xiangbo et al.,2011),因此,笔者认为“Bouma序列”的客观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其成因可能存在多解性,既可以由浊流作用在一次事件中产生,也可以像Shanmugam认为的由碎屑流与底流共同作用而产生(Shanmugam,2000)。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认识浊流,到60 80年代Bouma序列和相关扇模式的建立与广泛使用,再到90年代对Bouma序列与相关扇模式的质疑与否定,最后到21世纪今天砂质碎屑流概念与模式的提出,深水沉积研究经历了一个认识上的螺旋式上升旋回。

2沉积物重力流分类

进行科学的分类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60年来,沉积学家在不同阶段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方案。

2.1早期流变学或支撑机制分类

Dott(1963)最早按照流体的流动机制将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塑性流(碎屑流)和黏性流体流(浊流)两大类。随后,Middleton和Hampton(1973)将颗粒的支撑机制作为划分依据引入到沉积物重力流的分类中,将沉积物重力流沉积系统划分为4个类型,即泥石流(或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由于这些分类仅考虑了单一因素情况,后人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表1Lowe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表(据Lowe,1982)Table1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according

to Lowe(1982)

流体性质流体类型沉积物搬运机制

液态

浊流

低密度浊流

高密度浊流

液体化流

流体湍动

逃逸孔隙流体(完全支撑)塑性

(宾汉体)

液化流

颗粒流

泥流或粘性碎屑流

逃逸孔隙流体(部分支撑)

分散压力

基质强度

2.2流变学与支撑机制的综合分类

Lowe(1979,1982)综合了Dott(1963)与Middleton和Hampton(1973)的分类优点,他首先依据流体的流动状态将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流体流和碎屑流两大类,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颗粒支撑机制,细分为浊流、流体化流、液化流、颗粒流和黏性碎屑流等5类(表1)。Lowe(1979)区分了通常当作同义词使用的液化流(liquefied flow)和流体化流(fluidized flow),在液化流中,颗粒仅受到向上逃逸流体的部分支撑(流体阻力),而在流体化流中,颗粒受到向上逃逸流体的完全支撑。

806地质论评2013年

图1Mulder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据Mulder and Alexander,2001)Fig.1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after Mulder and Alexander,2001)

上述Middleton和Hampton(1973)以及Lowe (1979,1982)的分类具有一定实用性(李林等,2011)。然而,这些分类本身存在着如下无法克服的问题:①通常只考虑了单一支撑机制的情况,然而在自然流体中涉及的支撑机制绝对不止一个;②仅考虑的是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的支撑机制,然而研究人员面对的沉积物反映的却是在沉积阶段的支撑机制;③如何根据沉积记录确定搬运机制是一个问题,目前人们可以利用沉积特征推断在沉积作用的最后阶段占优势的作用,但是这些特征不一定与

906

第4期李相博等: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整个搬运过程有关,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沉积物中确定搬运机制(Shanmugam,2000)。

2.3Mulder的新分类

新世纪初期,Mulder和Alexander(2001)根据流体的物理性质和颗粒搬运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方案,该方案首先根据沉积物颗粒是否具有黏结性,将沉积物重力流分为黏结流(cohesive flow)和摩擦流(frictional flow)两大类;再根据流体中沉积物颗粒的含量和主要的颗粒支撑机制将摩擦流细分为超高密度流(hyperconcentrated density flow),高密度流(concentrated density flow)和浊流3类(图1)。

Mulder的分类基本遵循了Kuenen和Migliorini (1950)及Bouma(1962)等人对浊流的原始定义,将浊流限定在牛顿流体范围内,指出正粒序是鉴定浊流沉积最重要的依据,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在该分类中,碎屑流沉积被认为是由基质支撑的一种流体,并不包括基质中黏结性泥质含量较少的砂质碎屑流。而在超高密度流等摩擦流中,Mulder认为其沉积颗粒是分散的,颗粒之间不具有黏结性(Mulder and Alexander,2001)。显然,按照这一分类思想,近年来人们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中发现的粘塑性且多数具颗粒支撑结构的块状砂岩沉积(李相博等,2009;Li Xiangbo,et al.,2011;邹才能等,2009)不能归入以上任何一类,因此该方案值得商榷。

2.4Shanmugam新流变学分类

Shanmugam(2000)将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牛顿流体(Newtonian flows)和塑性流体(plastic flows),强调了流变学(rheology)在重力流分类中的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Dott(1963)最早也以流变学为基础将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塑性流和黏性流体流,但其分类过于简单化没有被后人广泛认可。Shanmugam(1996)也不认可Lowe(1982)将浊流分为高密度浊流与低密度浊流的观点,因此他在修改Shultz(1984)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砂质和泥质碎屑流(图2),认为浊流只有低密度而无高密度,所谓的高密度浊流实际上是砂质碎屑流成因,与低密度浊流本身沉积机理完全不同。

砂质碎屑流的概念内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塑性流变;②多种沉积物支撑机制(内聚强度、摩擦强度及浮力);③块体搬运方式;④砂和砾大于25% 30%;⑤25% 95%沉积物(碎石、砂、泥)体积浓度;⑥可变的粘土含量(比重低到0.5%)

图2Shanmugam的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三角图

(据Shanmugam,1996)

Fig.2Classification triangle diagram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after Shanmugam,1996)

Shanmugam(2000)认为砂质碎屑流中的术语“碎屑流”既表示重力流沉积产物,也表示了形成这种产物具有的塑性流变学过程,认为流变学特性对砂质碎屑流的控制方面比粒度分布更为重要。砂质碎屑流可以在任何粒级(从细砂到砾)、任何分选(或差或好)、任何黏土含量(或低或高)以及任何模态(单峰或双峰)的泥浆中发育。理论上,颗粒流(非黏性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黏性碎屑流)可以认为是塑性流的二个端元组分,砂质碎屑流是介于颗粒流和泥质碎屑流的中间产物(Shanmugam,2000)。

显然,Shanmugam的“砂质碎屑流”术语不是一个简单岩石名称,而是代表了一个在组分、结构以及强度等方面的沉积序列,而且在这个沉积序列中有一个共同特性,即塑性流变特征。

笔者认为,Shanmugam基于流变学和沉积物搬运机制的重力流分类值得推广,其优点在于:①明确指出沉积物重力流只包括浊流、颗粒流、砂质碎屑流与泥质碎屑流4个类型,其他液化流、流体化流、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高浓度流、超高浓度流、变密度颗粒流、非粘性碎屑流、牵引毯、滑塌浊流等术语或者不是独立流体(Mulder and Alexander,2001)、或者由于本身含义不明已涵盖在“砂质碎屑流”概念中(Shanmugam,2000),这样就减少了术语泛滥和人们的理解混乱现象;②砂质碎屑流由于是多种沉积物支撑机制,其形成既不要求像颗粒流所需的陡坡环境,也不要求像粘结性碎屑流所需的高基质

016地质论评2013年

含量(Shanmugam ,2000),这样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可能更符合现今条件下对深水沉积的理解;③Shanmugam 的分类及砂质碎屑流概念较好地解释了深水沉积中无沉积构造的块状砂岩,因而目前已被

我国学者接受并运用(邹才能等,

2009)。3深水沉积模式

沉积模式的作用在于预测。传统浊积岩理论及

海底扇模式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深水砂岩储层能被

图3Shanmugam 的碎屑流沉积模式(据Shanmugam ,

2000)Fig.3Model of debris flow deposits (after Shanmugam ,2000)

预测,在进入21世纪前,全世界应用该模式在>500m 水深的海域已经获得了约580亿桶油气当量

的可采储量(庞雄等,

2007)。但人们总是希望在深水区能够发现更多的浊积岩,然而在20世纪90年

代,

传统浊积岩理论在指导深海油气勘探实践时未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这极大地动摇了曾广为流行的海底扇沉积模式(即具有浊积水道沉积与其前端的叶状体沉积)在深水砂岩解释中的地位,

于是人们开始怀疑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对Normark (1970),Mutti 和Ricci (1972),Walker (1978)等人早期建立

起来的水下扇体系进行了反思(Bouma ,

1983;Normark ,1991;Walker ,1992a ,1992b ),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Shanmugam and Moiola ,1985;Shanmugam ,1990,1996),一些经典的理论几乎到了

被放弃的地步(Shanmugam ,

2000)。与此同时,以Shanmugam 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

通过对一些经典古代浊积岩露头和现代浊流沉积重新研究后,认为大部分并不是浊积岩而是砂质碎屑流和底流改造沉积(Shanmugam ,1988;Shanmugam and Moiola ,1995a )。Shanmugam 进一步对全世界范围多个地区的岩芯与露头进行了仔细观察与描述,历经十余年,终于在21世纪到来的2000年前后提出了碎屑流主导的深水斜坡模式(slope model )(Shanmugam ,2000)(图3)。正像具有水道与叶状体的扇模式是专门为浊流沉积作用所设计的一样,斜坡模式是专门为滑塌与碎屑流等复杂沉积过程而设计的。Shanmugam 进一步将斜坡模

式划分为非水道体系(non-channelized )和水道体系(channelized )两种类型,前者如现代北海深水储集

1

16第4期李相博等: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砂体,后者如现代的密西西比外扇和尼日利亚海岸的Edop油田。

在碎屑流主导的斜坡模式中,陆架的性质(富泥与富砂)、海底地貌(光滑与复杂)、沉积过程(悬浮沉降或冻结)控制着砂体的分布与几何形态。尤其频繁的流体活动有助于形成平面连续、席状展布的混合碎屑流沉积(amalgamated sandy debris flows)。与浊流形成的水道、叶状体沉积不同,砂质碎屑流在平面上主要形成3种不规则舌状体:孤立舌状体、叠加舌状体和席状舌状体,相应在剖面上分别呈孤立的透镜状、叠加的透镜状和侧向连续的席状。

Shanmugam(2000)认为,由于存在滑水机制(hydroplaning),水下碎屑流可以沿很缓的斜坡(gentle slopes)搬运很远的距离,而陆上碎屑流却不能。一些富砂大陆架下面发育的混合碎屑流沉积可能就是这种原因形成的。

虽然砂质碎屑流的沉积是复杂的,但是它们能在岩石记录中形成席状几何体。所有碎屑流是不连续的、难以发现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碎屑流的混合沉积物(amalgamated deposits)能够形成侧向连续的砂体。

碎屑流储层储集性能不好的传统观念也是不正确的,国外有这样的例子,滑塌与碎屑流成因的砂体,其孔隙度高达27% 32%,渗透率高达900 4000md(Shanmugam et al.,1995)。

由此看来,过去曾经认为深水斜坡对沉积物而言总是过路不停(by passing)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新模式与众多实例都指示斜坡地区有可能发育好的储集砂体,一些学者也指出斜坡是21世纪非常重要的勘探靶区(Shanmugam,2000;Stow et al.,199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浊流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过去一般认为深水砂岩都是浊流形成,这显然夸大了浊流的作用。但Shanmugam(2000)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几乎把所有浊积岩都认为是碎屑流与底流改造沉积。实际上,仅陆相湖盆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既存在大量块体搬运和碎屑流,也发育浊积岩。因此,试图用一种模式来解释复杂的深水沉积系统,这在实践中肯定是行不通的。

4结论

(1)20世纪50年代浊流理论的建立对深水沉积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60年来浊流理论在争论中发展,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旋回。Bouma序列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其成因存在多种解释。目前的砂质碎屑流概念是对Bouma 序列与相关扇模式的补充,表明深水沉积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沉积物重力流分类应严格遵循流变学和沉积物搬运机制的重力流分类方法,包括浊流、颗粒流、砂质碎屑流与泥质碎屑流4个类型。其中浊流是指具有牛顿流变学特性、呈湍流状态搬运的沉积物重力流;浊流不必要区分高低密度。

(3)由于深水沉积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认识受到的限制,不论浊流主导的扇模式还是碎屑流主导的斜坡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就前者而言,虽然不少学者甚至放弃之前建立的扇模式,但由于浊流作用存在的客观性,笔者认为扇模式对今后深水油气勘探研究仍有指导意义。同时,由于扇模式本身可能是多种流态形成,笔者赞成一些学者提出的放弃“浊积扇”这一术语的建议(李祥辉等,2009),笼统采用“深水扇”、“湖底扇”、“海底扇”较为合适。

就后者而言,虽然Shanmugam所建立碎屑流主导斜坡模式是其针对某些区域实际工作的总结,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有待于验证。但笔者认为,仅就斜坡模式给人的思路与启发来说,它完全可以与当初的浊流理论相媲美。如果说浊流理论的诞生解决了深海平原的砂体成因分布问题(原来认为无砂质沉积),砂质碎屑流概念及斜坡模式的提出则解决了斜坡区的砂体成因分布问题(原来认为“过路不停”无砂质沉积)。

(4)我们知道,就海底地形、沉积过程、几何形态及堆积样式而言,深水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王英民等,2007),目前还没有一个单一相模式能够解释复杂深水环境下的所有变化,正如Shanmugam (2000)所言:我们对于深水环境下沉积作用和砂体分布的理解仍很幼稚。但是,我们在深水地质资料(地震与岩芯资料)、理论思考以及水槽实验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近10年来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发展(曾洪流,2011;宋小勇,2010),为人们在三维空间对重力流内部沉积单元进行解剖提供了方便,目前在古代陆相湖盆(董艳蕾等,2008;张义娜等,2009;刘化清等,2012)及现代海洋沉积方面(王大伟等,2011;马宏霞等,2011;李磊等,2012)均有不少这方面的成果,这必将促进人们对深水沉积的认识,从而建立更合理的深水沉积模式。

216地质论评2013年

注释/Notes

?Ben K,Mason D.2005.Mass Transport Deposits and Slope Accommodation.AAPG Calgary,Alberta,June16 19.

?Rafael M,Jaco H B,Rogério M.2010.A First Experimentally Derived Classification of Submarine Sediment Gravity Flows.AAPG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USA April11th to14th.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董艳蕾,朱筱敏,曾洪流,边树涛,刘长利,孙海涛.2008.黄骅坳陷歧南凹陷古近系沙一层序地震沉积学研究.沉积学报,26(2):235 240.

陈全红,李文厚,郭艳琴,梁积伟,崔军平,张道锋.200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地质学报,80(5):656 663.

傅强,吕苗苗,刘永斗.2008.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浊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沉积学报,26(2):186 192.

李祥辉,王成善,金玮,冉波.2009.深海沉积理论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沉积学报,27(1):77 86.

李存磊,任伟伟,唐明明.2012.流体性质转换机制在重力流沉积体系分析中应用初探.地质论评,58(2):285 296

李相博,刘化清,完颜容,魏立花,廖建波,马玉虎.2009.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储集体的首次发现.岩性油气藏,21(4):19 21.

李相博,陈启林,刘化清,完颜容,慕敬魁,廖建波,魏立花.2010a.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种沉积物重力流及其含油气性.岩性油气藏,22(3):16 21.

李相博,刘化清,陈启林,完颜容,魏立花,冯明,廖建波,马玉虎.2010b.大型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与油气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沉积学报,28(4):717 729.

李相博,付金华,陈启林,刘显阳,刘化清,郭彦如,完颜容,廖建波,魏立花,黄军平.2011.砂质碎屑流概念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深水沉积研究中的应用.地球科学进展,26(3):286 294.

李继亮,陈昌明,高文学,陈瑞君,黄家宽,田兴有,刘杰汉.1978.我国几个地区浊积岩系的特征.地质科学,(1):26 44.

李文厚,周立发,符俊辉,赵文智,薛良清,靳久强.1997.库车坳陷上三叠统的浊流沉积及石油地质意义.沉积学报,15(1):20 24.李磊,王英民,徐强,赵靖舟,李冬.2012.南海北部陆坡地震地貌及深水重力流沉积过程主控因素.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2(10):1533 1543.

李祯,温显端,周慧堂,徐勇为.1995.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现代地质,9(1):99 107.

李云,郑荣才,朱国金,胡晓庆.2011.沉积物重力流研究进展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6(2):157 165.

李林,曲永强,孟庆任,武国利.2011.重力流沉积:理论研究与野外识别.沉积学报,29(4):677 688.

刘化清,卫平生,李相博,洪忠,牛海青,张兆辉.2012.对地震沉积学理论创新的认识.岩性油气藏,24(1):7 12.

雷怀玉,邹伟宏,王连军,郑宪,王权,刘珍花.1999.岔西地区浊积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沉积学报,17(1):89 94.

马宏霞,吕福亮,范国章,孙辉,高翠欣.2011.缅甸若开海域块体搬运沉积地震响应及典型地质特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32(5):751 759.

孟庆任,渠洪杰,胡建民.2007.西秦岭和松潘地体三叠系深水沉积.中国科学(D辑),37(增刊Ⅰ):209 223.

庞雄,陈长民,朱明,何敏,柳保军,申俊,连世勇.2007.深水沉积研究前缘问题.地质论评,53(1):36 43.宋小勇.2010.重力流沉积研究综述.特种油气藏,17(6):6 11.

孙枢,陈海鸿.1987.浊流沉积与等深流沉积.见:张炳熹主编.当代地质科学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73 77.

王德坪.1991.湖相内成碎屑流的沉积及形成机理.地质学报,65(4):299 317.

王英民,王海荣,邱燕,彭学超,张文明,李文成.2007.深水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和响应.沉积学报,25(4):495 504.

王大伟,吴时国,吕福亮,王彬.2011.南海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5):14 19.

夏青松,田景春.2007.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湖底扇特征.古地理学报,9(1):33 43.

曾洪流.2011.地震沉积学在中国:回顾与展望.沉积学报,29(3):417 426.

张义娜,朱筱敏,刘长利.2009.地震沉积学及其在中亚南部地区的应用.石油勘探与开发,36(1):74 79.

张兴阳,罗顺社,何幼斌.2001.沉积物重力流深水牵引流沉积组合鲍玛序列多解性探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3(1):1 5.

郑荣才,文华国,韩永林,王海红,郑超,蔡家兰.2006.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6油层组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研究意义.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6):566 575.

邹才能,赵政璋,杨华,付金华,朱如凯,袁选俊,王岚.2009.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沉积学报,27(6):1065 1075.

Bouma A H.1962.Sedimentology of some flysch deposits.Amsterdam:Elsevier Pub.,168.

Bouma A H.1983.COMFAN.Geo-Marine Letters,3:53 224.

Dott JrRH.1963.Dynamics of subaqueous gravity depositional processes.AAPG Bulletin,47:104 128

Jeffrey G M,Peter A H.2001.Experiments on subaqueous sandy gravity flows:The role of clay and water content in flow dynamics and depositional structures.GSA Bulletin,113(11):1377 1386.Kuenen Ph H,Migliorini C I.1950.Turbidity currents as a cause of graded bedding.Journal of Geology,58:91 127.

Li Xiangbo,Liu Huaqing,Chen Qilin.2011.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ndy debris flow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and it’s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in the Ordos basin,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85(5):1187 1202.

Lowe DR.1979.Sediment–gravity flows:Their classification,and some problems of applications to natural flows and deposits In:Doy le L J,Pilkey O H eds.Geology of Continental Slopes.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27:

75 82.

Lowe DR.1982.Sediment–gravity flows,II:Depostional model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osits of 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52(1):279 297.

Mulder T,Alexander J.2001.The physical character of subaqueous sedimentary density flows and their deposits.Sedimentology,48:269 299.

Middleton G V,Hampton M A.1973.Sediment gravity flows:Mechanics of flow and deposition In:Middleton G V,Bouma A H.eds.Turbidites and Deep-Water Sedimentation:Short Course Lecture Notes,Part I.Los Angeles:1 38.

Mutti E.1977.Distinctive Thin–bedded Turbidite Facies andRelate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 the Eocene Hecho Group(southcentral Pyrenees Spain).Sedimentology,24:107 131.

Mutti E,Ricci L F.1972.Turbidites of the Northern Apennines:Introduction to Facies Analysis.International GeologyReview,20:

316

第4期李相博等:浅谈沉积物重力流分类与深水沉积模式

125 166(English translation by T H Nilsen1978).

Normark WR.1978.Fan Valleys Channels and Depositional Lobes on Modern Submarine Fans Characters forRecognition of Sandy Turbidite Environment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62:912 931.

Normark WR.1970.Growth Patterns of Deep Sea Fan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54:2170 2195.Normark WR.1991.Turbidite Elements and the Obsolescence of the Suprafan Concept.Giornale di Geologia,ser3a,1991,53/2:1 10.

Shultz A W.1984.Subaerial debris–flow deposition in the Upper Paleozoic Cutler Formation,western Colorado.Journal of SedimentaryResearch,54:759 772.

Sanders J E.1965.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s Formed by Turbidity Currents andRelatedResedimentation Mechanisms in G V Middleton Primary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nd Their Hydrodynamic Interpretation.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 Special Publication,12:192 219.

Shanmugam G.2002.Ten turbidite myths.Earth ScienceReviews,58:311 341.

Shanmugam G.2000.50years of the turbidite Paradigm(1950s 1990s):deep-water processes and facies models–a critical perspective.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7:285 342.Shanmugam G.1996.High–density turbidity currents:are they sandy debris flows?Journal of SedimentaryResearch,66:2 10.Shanmugam G,MoiolaRJ.1985.Submarine Fan Models Problems andSolutions.In:Bouma A H,Normark WR,Barnes N E eds.Submarine fans and related turbidite systems.NewYork:Springer–Verlag,29 34.

Shanmugam G.1990.Deep–marine Facies Model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Depositional Components in Time and Space.In:Brown G C,Gorsline D S,Schweller W J eds.,Deep–marine Sedimentation Depositional Models and Case Histories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Society

of Economic Paleontologists and Mineralogists(Society for SedimentaryGeology)Pacific Section:199 246.

Shanmugam G,MoiolaRJ.1995.Reinterpretation of depositional processes in a classic flysch sequence(Pennsylvanian Jackfork Group),Ouachita Mountains,arkansas and Oklahoma.AAPG,79:672 695.

Shanmugam G,BlochRB,Mitchell S M,Beamish G W J.Hodgkinson RJ,Damuth J E,Straume T,Syvertsen S E,Shields K E.1995.Basin–floor fans in the North Sea: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s vs sedimentary facie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79:477 512.

Shanmugam G,MoiolaRJ,McPherson J G,O’Connell S.1988.Comparison of turbidite facies associations in modern passive–margin Mississippi Fan with ancient active–margin fans.Sedimentary Geology,58:63 77.

Stow D A V,Faugeres J C,Viana A,Gonthier E.1998.Fossil contourites:a critical review:Sedimentary Geology,115:3 31.WalkerRG.1978.Deep–water Sandstone Facies and Ancient Submarine Fans:Models for Exploration for Stratigraphic Trap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62:932 966.

WalkerRG.1992a.Turbidites and Submarine Fans.In:WalkeRG,James N P eds.Faciesmodels:response to sea level change.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39 263.

WalkerRG.1992b.Facies,facies models,and modern stratigraphic concepts.In:WalkerRG,James N P eds.Facies Models:Response to Sea Level Change.Geo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1 4.

Vail PR,Audemard F,Bowman S A,Eisner P N,Perez–Cruz C.1991.The stratigraphic signatures of tectonics.Eustacy and sedimentology:an overview.In:Einsele G,Ricken W,Seilacher A.eds.Cycles and Events in Stratigraphy.Berlin:Springer–Verlag,618 659.

Discussion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 and the

Deep-water Sedimentary Model

LI Xiangbo,WEI Pingsheng,LIU Huaqing,WANG 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evelopment-Northwest,PetroChina,Lanzhou,730020

Abstract:Within sixty years,from the time of turbidity currents theory was founded to the present,deep-water sedimentary stud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Bu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underwater process,there were quite a lo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 and sedimentary model.Based on the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deep-water sediment research history and progress,this paper makes contrast analysis for all kinds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f gravity flow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positional models,believe that:(1)The awareness of the deep-water sedimentary experienced a spiral cycle;There are many interpretations of Bouma sequence genesis;The concept of sandy debris flow is the development for Bouma sequence and fan model.(2)Sediments gravity flow classification must follow the gravity flow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rheology and the mechanism of sediment transport.(3)Shanmugam newly established slope model of debris flow leading,solving the 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problem of sand body in slope area(originally believed"passing away"and no sand deposit).(4)Seismic sediment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water sedimentary,so people can establish the more reasonable deep-water sedimentary model.

Key words:turbidity currents;sandy debris flow;sediment gravity flow;deep-water sedimentary model 416地质论评2013年

第十八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第十八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第一节概述 一、浊流理论的意义 浊流理论的提出,可算作碎屑岩研究的一场大革命(Walker,1973)。明确提出浊流和浊流岩概念的是Johnson(1938),里程碑是1950年Kuenen and Migliorini的文章《浊流是形成递变层理的原因》以及1962年鲍玛发现鲍玛层序。浊流理论解释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更找到了丰富的油气。一方面,人们认识到深海(湖)中沉积的碎屑物质是由高密度浊流搬运和堆积,因而消除了认为砂泥间互的复理石沉积是由构造垂向频繁活动而引起深水和浅水交替沉积的产物的简单结论;另一方面,浊流理论还能解释某些反常现象,打破了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砾石在岸边,泥质沉积在深水的重力分异作用的概念。 二、重力流简介 (一)浊积岩的广义概念 广义的浊积岩是泛指形成于各种深水沉积环境的各种重力流沉积物及其所形成的沉积岩的总和。 水下沉积物重力流包括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这些我们已在前面的章节中学习过。在这里,浊流只是重力流的一种,这是浊流的狭义含义。 (二)重力流沉积作用简介 沉积物重力流物质可以来自峡谷长轴向岸的上端,也可来自短轴方向,又可以是多方向的。物质到达峡谷后,总是沿峡谷长轴下倾方向流动。在峡

谷下部,有部分最粗的砂砾沉积下来;到了峡谷出口处,由于它处于大陆斜坡到深海平原的转折处,因斜坡变缓,重力流速度骤减,大量碎屑物质在这里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称为海底扇;细的碎屑物质再向前搬运,在海底平原上扩散开来,形成宽广平坦的席状浊积层。可见,海底峡谷→海底扇→海底平原是重力流搬运所经的途径,也是它的不同沉积场所。 总之,无论是在海洋还是在湖泊中,重力流都是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大量砂泥并呈悬浮搬运的高密度底流。也就是说,重力流与一般水流不同,它是含大量泥、砂、砾石等碎屑物质的高密度流,这些物质呈悬浮态搬运,在密度比它低的水体之下流动,而且流速很大,这是一种非牛顿流体。 第二节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一、形成条件 形成沉积物重力流一般需具备如下条件: (一)足够的水深 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重力流沉积的水深是1500~1800m。最小水深80~100m。但无论何种沉积环境、水体深度的大小如何,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深度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 (二)足够的坡度角 足够的坡度角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作块状运动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最小坡度角为3~5°。我国中、新生代断陷湖盆陡岸或缓岸都有重力流沉积物形成。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重力流的最小坡度角为2~3°即可,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足够密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有明显的补偿作用(Luthi,1981)

沉积相复习题-1

沉积相复习思考题 1、试述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及其涵义? 2、试述相标志,种类及其在相分析中的应用? 3、试述相序递变规律,及其在相分析中的应用? 4、何谓相模式?并说明标准相模式的四种作用? 5、何谓相层序?有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产生原因? 6、试述沉积相的分类、分类原则、及主要大相(相组)、相类型? 7、试述陆相沉积的一般特征,及主要相类型? 8、试述洪积相的一般特征、冲积扇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沉积类型及沉积作用、四种常见的沉积类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并能绘出冲积扇的平面相模式,纵、横剖面特征)? 9、试述河流相概念、河流分类依据、和河流一般沉积特征、类型、亚相和微相类型? 10、试述曲流河的相模式及相层序?试述辫状河的相模式和相层序?试述网状河的相模式及相层序? 11、以曲流河的相层序为例,说明侧相加积作用和垂相加积作用? 12、试对比辫状河与曲流河、网状河的沉积特征、相层序、相模式及砂体类型? 13、试述三角洲概念,不同三角洲的一般特征、形成作用、主要类型? 14、详述建设性三角洲一般特征、形成过程、沉积相模式及相层序,砂体类型与油气的关系? 15、简述浪成三角洲和潮汐三角洲的形成作用及一般特征? 16、简述扇三角洲一般特征、亚相类型、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7、辫状河三角洲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18、试述湖泊相的一般特征、主要类型、沉积相模式、相层序、主要亚相类型? 19、试述湖泊环境的主要沉积体系,分布、形成作用,及其在地震勘探和测井分析解释中的应用? 20、试述湖底扇的一般特征、亚相类型、相模式、相层序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重力流沉积与沉积相

第二十三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第一节概述 浊流理论的提出,有的学者认为是碎屑岩研究的一场大革命(Walker l973)。这个概念的提出始于瑞士学者福雷尔(Forel,1887)对当时流入日内瓦湖的罗纳河的研究。冰川溶化携带大量的砂泥进入日内瓦湖后就不见了,他认为是因砂泥相对密度大,滑下去就成了浊流(当时又叫比重流)。戴利(Daly, 1936)引用了福雷尔的观察资料,探讨了海底的侵蚀作用,第一次强调了浊流是一种侵蚀作用很强的水下流,“密度底流是悬浮物在海底峡谷内形成,是陆棚内低水位时波浪的活动搅动了沉积物而发个的密度流,这些沉积物刻切大陆斜坡的峡谷”、奎恩和贝尔(Kuenen and BeIL I937)支持这一观点,并进行了一系列水槽实验,约翰逊(Johnson, 1938)称这种性质的水流为浊流。1961年鲍玛(Bouma)对复理石沉积进行研究,并概括的总结出有名的鲍玛层序(1962),以此作为鉴定古代浊流沉积的重要证据,把递变层理解释为浊流成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实验室到野外观察都得到了证实。从而人们认识到在深海(湖)中沉积的碎屑物质是由高密度浊流搬运和堆积的。过去把砂、泥间互的复理石沉积,看作是由构造垂向频繁活动引起的深水和浅水交替沉积的产物,这种简单结论现已消除。浊流理论还能解释某些沉积反常现象,打破了多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砾石在岸边、泥沉积在深水的重力分异作用的概念。含深水化石泥岩夹层中的砂岩也可用浊流概念解释,它是浅水沉积的碎屑物质破搬进深水环境中再沉积的结果。 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开展海洋和湖泊的研究,对这些环境的沉积作用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从而大大地充实了对深水浊流沉积的看法,使浊流概念发展为沉积物重力流的概念。海洋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搬运和沉积的一般模式参看图21-1。 广义的浊积岩概念是泛指由各种重力流成因的沉积物所形成的沉积岩。水下沉积物重力流包括泥石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在这里浊流只是重力流的一种类型,这是浊流的狭义含意。 沉积物重力流物质可以来自狭谷长轴向岸的上端也可以来自短轴的两侧,又可以是多方向的。物质到达狭谷以后,总是沿狭谷长轴下倾方向流动。在狭谷下部,有部分最粗的砂砾沉积下来;到了狭谷出口处,由于它处于大陆斜坡到深海平原的转折处,因坡度变缓重力流速度骤减。大量碎屑物质在这里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称海底扇;细的碎屑物质再向前搬运,在海底平原上扩散开来,形成宽广平坦的席状浊积层。可见,海底狭谷、海底扇、海底平原是重力流搬运所经的途径、也是它的不同沉积场所。 总之,无论是在海洋还是在湖泊中,重力流都是沿水下斜坡或狭谷流动的、含大量砂泥并呈悬浮搬运的高密度底流。也就是说重力流与一般水流不用它是含大量泥、砂、砾石等碎屑物质的高密度流,这些物质呈悬浮状搬运在密度比它低的水体之下流动,而且流速很大,这是一种非牛顿流休。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83年9月和10月在咸阳和南宁分别召开了两个全国性的重力流学术会议,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沉积物重力流学术专业讨论会。以后,在陆续召开的 317

沉积相总结

沉积体系总结 一、冲积扇沉积物特征和垂向序列 1、近端沉积物最粗,块状构造发育;扇中砂、砾交错出现,重力流和牵引流共存;远 端牵引流更为丰富,各种交错层理的砂岩常见。 2、进积型——反粒序;退积型——正粒序。 二、河流 1、高度弯曲的曲流河的内部构成包括: ①河道充填组合:底部滞留沉积、点坝及流槽和流槽坝沉积 ②河道边缘组合:天然堤、越岸沉积、决口扇及决口河道 ③泛滥平原组合:泛滥平原、沼泽、泛滥平原小型湖及废弃河道 注意:①河道充填在河流体系中是最粗、砂质含量最高的地方;为冲刷面之上的泥砾、树干等;中——大型槽状交错层理②点坝是曲流河的特色,位于曲流河的凸岸,向河心凸出;点坝的侧向可以形成“S”型的侧向加积层理——曲流河的特征沉积构造③流槽及流槽坝是在洪水期主流线取直后在点坝表面作用的结果④河道边缘组合包括: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河道及越岸沉积 2、辫状河也可以分为三个内部构成: ①河道充填:纵、侧及横向坝,其中纵向坝最常见;横向把最典型,是辫状河沉积 的特征——垂直水流方向是众多透镜体的相互叠置,平行水流方向是众多大型底形 的逐渐进积②河道边缘:因河道经常迁移,因此天然堤不发育③泛滥平原沉积 缺乏④正粒序 3、网结河的内部构成: ①河道充填组合:宽/深比小,河道稳定,因此充填砂体厚且窄②河道边缘:植 被密集,厚层泥炭,呈上凸状(网结河成因?)③河道间湿地:被天堤包围,占 网结河地区的60%-90%,有沼泽、泥炭沼泽、小型湖泊等 三、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 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越岸沉积(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河道以及分流间湾) ②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水下堤及水下分流河道 ③前三角洲 重点: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反粒序;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正粒序 2、扇三角洲:平原相包括:重力流沉积体系及辫状河道充填、越岸沉积及洪泛平原、 沼泽沉积;前缘相包括:近端河口坝和远端河口坝及浅水重力流沉积 四、碎屑滨岸沉积体系 1、海滩面体系:重矿物等沉积砂矿主要分布于前滨的冲洗带;风成沙丘;破浪带和碎 浪带可见新月形大型波痕,横截面显示为大型交错层理 对于最容易保存下来的进积型海滩面体系而言,由下向上粒度变粗,生物扰动减弱,浪成沉积构造增多,分选变好 2、潮坪体系内部构成: ①潮道沉积:潮间带及潮下带常见;由海向陆,泥质含量逐渐降低,且潮道逐渐 弯曲分叉;一般具羽状交错层理和再作用面 ②潮下带沉积:以砂质为主,主要由潮道中的沙坝和浅滩沉积物构成;能量强大! ③潮间带沉积:潮坪由砂坪逐渐过度到泥坪,具羽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及冲刷 构造 显示为正粒序!

浊积岩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第二十三章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23-1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一、形成条件 ●沉积物重力流属于非牛顿流体,其搬运和沉积作用不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 ●重力流搬运的驱动力——主要是重力;因此沉积物重力流属于再搬运沉积体 系, ●它的发生地点——主要是海底或湖底的斜坡地带。 沉积物重力流的形成条件 1.足够的水深 ——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 ▲一般认为1500~1800m,最小水深100m(Klein认为是80m)。 最深达8000m(美国加利福尼亚岸外蒙特里深海扇)。 ▲足够的水深是相对的,海洋与湖泊有较大差异。 ▲其形成水深必须在风暴浪基面以下。 2.足够的坡度角 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作块体流运动的必要条件。 ▲一般认为,最小坡度角为3°~5°。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海底滑塌坡度角仅有0.5°; ▲重力流的密度对坡度有明显的补偿作用(Lüthi,1981)。 我国中、新生代断陷湖盆陡岸或缓岸都有重力流沉积物形成。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重力流的最小坡度角2°~3°即可,只要重力流与湖水之间有足够密度差,就具备了形成重力流的充分条件。 3.充沛的物源 ——是形成沉积物重力流的必要条件。洪水注入的碎屑物质 火山喷发的喷溢物质沉积物重力流物质来源 浅水的碎屑物质 碳酸盐岩物质物源成分——决定重力流沉积物类型。

随物源成分的变化,重力流沉积物类型也有规律地变化,如陕西洛南上张湾罗圈组重力流沉积物: 上部的浊流碳酸盐减少 下部的碎屑流和颗粒流陆源碎屑增多 4.一定的触发机制 ▲重力流沉积物的形成——属于事件性沉积作用。 ▲起因于一定的触发机制 洪水 地震 海啸 在巨浪等阵发性因素风暴潮 火山喷发直接或间接诱发下块体流除洪水密度流直 接入海或入湖外,大多数斜坡带沉积物→必须达一定厚度和重量→经滑 动、滑塌等触发机制→才能形成大规模沉积物重力流。 二、基本类型 1.海相沉积物重力流米德尔顿等(Middleton and Hampton,1973,1976)按支撑机理把沉积物重力流→泥石流(或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和浊流4个类型。 ●纳丁等(Nardin et al.,1979;kruit l975)认为,无论陆源碎屑型或内源碳酸盐 型沉积物重力流,从岩崩、滑坡、块体流到流体流,在力学性质上均可构成弹性、塑性、粘性块体运动过程的连续统一体。 将沉积物重力流划分为: ●泥石流——水和粘土杂基支撑的块体流; ●碎屑流——含水的砾石级碎屑碰撞和杂基联合支撑的块体流; ●颗粒流——含水的砂级颗粒碰撞支撑的块体流和流体流; ●液化沉积物流——超孔隙压力支撑砂级颗粒的流体流; ●浊流——水、泥、砂等近于均匀混合由湍流支撑的浑浊流。 它们是统一机制下的连续统一体,是沉积物重力流不同阶段的演化产物。2.陆相沉积物重力流从不同角度可归纳如下各种类型(据赵澄林等,1988):1)按物源:陆源碎屑型、碳酸盐碎屑型、火山碎屑型。2)按机制: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