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14-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14-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14-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1.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A

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20年”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故答案为A。B项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C项出现于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D项出现于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之后。

2.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题干中列宁的话实际上说明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结果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这种危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工业、流通、分配等方面的措施共同引发的。农业税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A项错误。农民并非“敌对势力”,D项与题意无关。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但是它仅仅是问题之一,此“严重的失败”是由于忽视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造成的,C项从属于B项,B项是主要原因。

3.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答案 B

解析从表格的数据看,自1921年起平均税款逐渐降低,这段时期正是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符合这一时间信息的是B、C两项,C项与赋税无关,故B项正确。

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 C

解析“允许出租土地”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但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制状况,A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并未立即建立农业集体化经济,农村个体经济一直是合法的,并非因为《土地劳动使用法》的使用而发生改变,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苏联(俄)经济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商品经济没有取得“主导地位”,D项错误。因此,C项正确。

5.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符合“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项。苏联自主建设一个矿井,说明技术没问题,A项错误;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尚未确立,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也不能由题意推出。

6.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 A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苏联在粮食大幅减产的情况下,却依然加大粮食出口,这必然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说明苏联人民为此时期的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巨大奉献,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状况,B项错误;苏联加大粮食出口就是为了给工业化换取外需,促进工业化发展,“制约”一说不准确,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民生产积极性,D项错误。

7.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答案 D

解析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确立,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而1952年的苏共十九大却认为粮食产量增加并解决了谷物问题,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曲意维护,故排除A项,D项为正确答案。B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苏联农业改革开始于赫鲁晓夫上台后,C项说法错误。

8.美国史学家R·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政策的实施()

A.表明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

D.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答案 A

解析本题题干材料反映了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允许私人贸易存在,说明该政策由国家控制经济命脉,但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可以确定该政策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苏俄出现一系列政治、经济危机,苏俄政府放弃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做法,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仍然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并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学的观念,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行,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故C项错误;苏俄在“二五”计划时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故D项错误。

9.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此观点的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本题解题的关键可以从时间下手。由题干中的“1918年4月”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俄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D项中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显然不对。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A、B、C 三项与材料相吻合。

10.在西方国家被经济危机的恐慌包围的那几年,苏联的经济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大好趋势,尤其是1925年到1937年之间,国民经济从年增长7.5%到年增长60.0%。这一趋势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苏联()

A.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

B.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C.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加强贸易往来

D.实施了五年计划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对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D三项都与这一趋势的出现有关,但结合“1925年到1937年之间,国民经济从年增长7.5%到年增长60.0%”可推理出这期间经济发展最主要得益于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行。答案为D。

11.“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我国(苏联)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为此,苏联实施了()

A.新经济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俄国已经改名为苏联,俄国改名为苏联是在1922年,材料“成为经济上独立自主而依靠国内市场的国家,成为能把其他一切逐渐脱离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轨道的国家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的基地”说明苏联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项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C项农业集体化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之后;D项赫鲁晓夫改革时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故选B项。

12.1952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

A.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答案 D

解析本题从材料“1952年”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苏联处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他并没有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进行了农业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手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故C项错误;从材料“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可知,当时苏联对集体农庄进行集中生产和管理,不允许独立生产,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 项正确。

13.“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斯大林执政时期,爆发的一场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运动)。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

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你认为这一观点()

A.不可采信B.符合史实

C.值得商榷D.观点模糊

答案 C

解析本题材料观点有其合理的地方,例如工业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而大清洗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的观点既有关于工业化合理的地方,也有对大清洗运动的说法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值得商榷,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可知,材料中的观点很明确,故D项错误。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就是在总结了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斯大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① ——毛泽东 第1章“斯大林模式” 1.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在评价“斯大林模式”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斯大林模式”,虽然并没有人正式对它下一个定义,但它的含义却是清楚的,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施的,此后,苏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仍沿袭“斯大林模式”。 1.2“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实行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工业方面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推行片面强调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在政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权力机关成为党的意志的传达机关。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机关隶属于党的机关或处于党的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成为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民主机制受破坏,干部使用实际上是任命制和终身制,在党内执行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排除异己势力,以“基洛夫案件”为开端: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而安东洛夫—奥费申科考证:“消灭富农、斯大林制造的饥荒和镇反的运动中死亡的人数是2000万”,②可见当时大清洗之惨烈。大批党政军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直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

课程论文-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摘要: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与成长一度让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追捧和瞩目。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强大国家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夜之间宣布解体。苏联的解体无疑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这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执政党内部矛盾的凸显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本文着重从经济的角度对苏联解体进行思考,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路径,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以期获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苏联解体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启示 一、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探究 1.基于政治角度的思考 苏联解体原因历来有很多争论,比如存在“经济没有搞好说”、“民族矛盾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外部因素决定说”等,而当前比较盛行的是把其归结为“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说”。1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当部分的学者认为,这种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以及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在战时取得快速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工业的伟大成绩,并抵抗且击败了法西斯德国。但是,这种僵化的模式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就显现出了极度僵化的缺陷,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再加上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教条主义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不认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最后,叶利钦利用这些矛盾蛊惑人心,号召群众,拉拢帮派,大造声势,终于达到了搞垮苏共的目的,使苏联亡党亡国。 2.基于经济角度的思考 政治的失败,很多时候有其经济根源。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当时苏联所处的军事、政治异常严峻的历史环境使得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隐藏着许多矛盾。 首先,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建立了国家所有制, 又人为地加速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化。用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排斥市场竞争,忽略商品价值和货币关系, 而把完成国家计划规定的产量任务作为企业生产的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其工作结果的尺度。计划一经制定, 就成为 1参见李慎明《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2011 第4期

高一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题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9广东理科基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2.(2009山东文综)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3.(2009江苏历史卷)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2009广东历史卷)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2010新课标全国卷)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6.(2011年海南高考20题)“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 7.(2011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8.(2007广东卷)(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模式主观题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2009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大紧了。把它绷得大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 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越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30题)(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⑴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⑵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⑶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⑷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23题)(11分)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4.(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 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 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2. 经济上管得过死,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缺乏效率与效益。主要表现在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结构。(3)这种带有严重的官有制色彩的济体制最终的结果是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效率和效益低下,也就是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也必然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3.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主要表现在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4)大搞个人崇拜,钳制自由思想,破坏人民通信自由,文化团体和工作者变成了准国家机关和国家代言人,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这种文化体制严重扼杀学术自由,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这种文化体制是严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也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已经扭曲了马列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压抑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阻挡。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体质必然阻碍理论创新,而一个更缺乏创新的政党,必然会被抛在时代的后面。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生动活泼、独立自由思想的社会,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另外,苏联在对外关系上大党大国主义盛行,对外盛行大国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而且国内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形式上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欲,本质上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

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程佩(09历本6 2009084634)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湛江524048 [摘要]:斯大林模式作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尤其是苏联自身的影响不可估量,在苏联的强大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中扮演者中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讨论不乏新思想和新观点:一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的界定;二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原因、特征;三是关于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四是关于斯大林模式留给我们的启示【1】;通过对斯大林模式问题的研究,从斯大林模式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之鉴,更稳定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特点形成时间原因解体启示 引言: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或表述为斯大林一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20世纪二兰十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个统一的完整体系,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是:1.决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性质的是生产关系的性质,2.从政治上来讲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3.在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改造过程中,在强大的阶级斗争压力下,用强制乃至暴力的手段.实行超高速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4.以公有经济为基础和以产品经济观为理论,建立起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模式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5.在民族问题上,历史实践表明,斯大林把联邦制度变形为事实上的单一制。6.斯大林模式在对外关系方面,往往表现为实行扩张与霸权主义。7.一系列赖以形成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如“一国社会主义”,不受法律限制的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尖锐化”,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高形式。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通常就是指斯大林模式,这一点学术界基本没有分歧。我们要评价“斯大林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斯大模式”的含义。但是对于“斯大林模式”作为一个概念,如何去界定,学界已给出了不同的表述,比如有体制说、理论体系说、政策实践说、社会主义模式说等。正是由于这种对“斯大林模式”的不同理解,故加深了关于“斯大林模式”争论的分歧和混乱。 1.体制说。我国普遍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弊端引起的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弊端引起的苏联解体 范明成 09历史学34号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各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斯大林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这些弊端在苏联建设中不断地暴露出来,而且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暴露。最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次沉重冲击。而盘根与苏联社会各方面的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剧变最大的原因。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人们一般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模式, 或表述为斯大林—苏联模式(本文简称为斯大林模式) 。它是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的, 后来不断巩固与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随着二战的结束,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的效果,反而成为了阻碍苏联继续向前发展的因素。苏联体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暴露出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一) 政治体制上苏共高度集权,以党代政。 贾文华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① 1、苏共长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党陷入日常管理事务之中,客观上削弱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斯大林强调:“我们的苏维埃组织和其他群众组织,没有党的原则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这个事实应该认为是党的领导作用的最高表现。”②这表面上是加强和实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实际上是贬低了苏维埃的地位和作用,削弱党的政治领导。 ①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 ②《斯大林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与启示)测!

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影响: 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建设基础。 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启示: 要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市场货币关系,尊重价值规律;要注重改善民生,不能过分地剥夺人民利益来求得国家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反对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杜绝盲目的个人崇拜。 例题1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重点发展 () A.轻工业 B.商业 C.重工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C 解析:苏联和中国在建国初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都实行了五年计划,都是重点发展重工业,答案C。 例题2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所吸取经验教训。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B.要重点发展重工业 C.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 答案:B 解析:片面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体现,故选B。

1.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以下事件,可以直接反映出“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影响的是() ①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②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并且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苏联快速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B.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后来社会主义各国大都曾照搬这一模式 D.中国改革开放就是学习斯大林模式经验

斯大林模式 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基本是照搬苏联模式。与东欧国家被强迫接受苏联模式不同,中国是主动将苏联模式移植进来的。苏联的国家机构,包括各级政府机构的结构,政府活动的各个部门,中央政府和地方权力机构的相互关系,政府管理基层机构的结构,党、政府和群众组织间的相互关系,武装部队、人民法院,安全机构、财政经济的组织,文化和教育机构的结构等等,这些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中国。这是由于苏联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最好的,斯大林模式在发展初期,的确取得了快速的成效,这对于中国从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唯一可以借鉴和实施,且最保险的一条路径。也就是说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起到了样板和指导作用。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福兮祸兮 —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内容摘要: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长久以来,人们对斯大林模式褒贬不一,争议颇多。赞扬者将其视为强国的理论教条,奉为经典;而贬斥者又将其视作法西斯制度的翻版,民主的退步。如何正确看待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苏联;模式;体制 自1924年列宁去逝之后,斯大林作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随后近30年的时间里(1924-1953),组织领导了苏联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经济体制。后世将之称为斯大林模式。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对旧有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废除或改造:在政治上建立起了权力高度集中的专政统治;在农业上实行集体化;在工业上实行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斯大林模式的理论指引下,苏联迅速崛起。正是因为有了斯大林模式,使得前苏联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挤身世界强国之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终成世界一极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但也正是因为有斯大林模式,导致了前苏联轻重工业失衡,使得前苏联“国强而民不富”,同时滋生了政府人员的腐败。最终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本文就斯大林模式的成败是非,做出简单的评述。 一斯大林模式出现的时代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苏联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分不开的。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俄罗斯帝国土崩瓦解,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了。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标志着苏联的正式诞生。 但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并不稳固,甚至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外部有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内部有邓尼金、高尔察克等反动武装的威胁。后来虽然通过内战解除了军事威胁,但一战和内战的战火严重破坏了国内的经济。加上当时俄国农业生产落后,工业也不发达。城市人口迅速下降,例如,彼得格勒1916年居民有2,415,000人,1920年则下降到74万人;莫斯科则从1,753,000人下降到120万人[1]。知识阶层业已消失,外国和本国的资本家完全绝迹。内忧外患之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死亡线上挣扎。 在十月革命后的10年时间里,苏联几乎从未得到过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进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相比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布尔什维克所领导的只是一个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国家。对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的任务,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2]。因此强

苏联对我国近代史的影响

苏联对我国近代史的影响 苏联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带动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让中国的无产阶级运动得到了印证。同时苏联在我党军队的建设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苏联在抗日战争中出兵东北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同时在苏联的策划下,外蒙古脱离中国彻底独立。 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和启示 1.中国的大跃进(比如其中著名的大炼钢铁)很像苏联的发展失衡与计划体制——一个方面上去了,其他却全停滞不前(有些甚至在倒退,如当时的中国农业) 2.农业过度集中,损害农民利益,挫伤积极性,导致农业发展停滞不前,这很像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3.在时间上,苏联的新宪法通过于完成集体化之前,而中国的54年宪法也通过于三大改造之前 中国虽然在此也载了跟头,但比苏联轻很多——有苏联的例子,谁还会犯一模一样一样的错误? 又一个事实证明,一种制度出现,一般走有利弊两面,一个时期适用,另一个时期也许就要更新了,这正如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罗伯斯毕尔——当恐怖政策已经帮助法国度过危难时期,他们仍然使用此政策,最终在政变中被推翻,若此一时彼一时,适时更改制度,也许事实会是另一个样子 苏联模式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影响 尽管后来我们认识到苏联模式有很多弊端,但就当时而言,苏联模式对我国建国初期的中国建设还是有价值的,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新中国建国之初,政权的稳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但是由于中国过去工业体系的不完善,我们在重工业领域很多方面均处于一片空白,国防工业非常落后。而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们走过了一条按照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比例的道路,使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一五”期间,也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也有效地促进和保卫了新兴的政权不受破坏与颠覆。 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何况每一种模式的实行也有着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苏联模式同样如此。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特别是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1956年夏秋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暴露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弊端。主要是:在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在经济工作中,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失调,人民生活中应予解决的困难没有妥善解决;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严重的破环,形成个人专断等。 这无论是在苏联国内还是国际社会都产生的重大的影响。帝国主义世界乘机掀起了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对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中共持反对意见,但同时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斯大林所犯错误却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社会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2重要微知识点第20课2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第20课 2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 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了1913年的水平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从材料可看出,这一时期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A正确;1926年工业指数超过了1913年,B正确;从1921年到1926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新经济政策,D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时期基本实现的,C错误,符合题意。2.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说:“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请推断他当时在苏联不可能看到()

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时期的建设活动。B、C教材有明确说明,属此时期活动,A 是斯大林时期进行工业建设的内容,D则属列宁时代。 3.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工人大量失业 B.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 解析: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抓住“1930~1932年”这一时间信息深入分析,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出现了A、B两项内容。而同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A、B、C三项均是原因,但当时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与资本主义市场运作模式难以兼容,因此,D项不准确。 4.《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 ①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 ②是苏联成为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③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实行初期起到了加强国防实力的作用,因此①②③说法正确。但是长期发展重工业带来的是人民群众的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和罗斯福新政等的异同点的比较 三者的不同点:(1)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或管理模式)基础上加入市场调节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是在自由放任、无序竞争的市场经济下加强政府调节、规范市场经济规则,摆脱和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 (2)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罗斯福新政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1、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2)目的:改变过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2.苏联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实施指令性的计划管理,用强制性行政手段包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排斥市场调节;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它在实践中有经验也有教训: 经验: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教训:(1)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作用,造成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失去活力;(3)造成了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思想文化体制的僵化,产生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 274200 斯大林模式上指苏联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些国家称之为“极权主义”或“斯大林主义,我国通常称为苏联模式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为它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内容: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重视重工业;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实行领导干部终身制,缺少群众监督,形成个人高度集权。这种体制曾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过深远影响,即使在现在的某些社会主义国家仍可见到它的影响。 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了战争和革 命年代的特征。1、从历史上来看,俄国长期受沙皇专制统治的影响,缺乏民主传统,思想文化比较落后。封建专制、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小生产经济占优势,工业发展水平不高,造成经济和农民意识的落后。 3、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国际上,社会主义苏联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干涉、颠覆;国内阶级斗争非常激烈,严重的国内外形势是造成权力集中的客观因素。 4、苏联又是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经济需要恢复发展。但人们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还知之甚少。4、1929开始,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苏联由于同民经济自成体系,免受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各资本主义国家急于寻找市场的时机,大量引进短缺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成了苏联加速工业化外部环境与有利条件。为了趁此机会实现工业化,苏联需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国家的工业化。5、斯大林本人的家长制工作作风,造成他在处理党内问题方式上和理论上的失误。也是形成这种体制的个人因素。 斯大林体制的形成经历了以下过程: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农业、增强国防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基础,1925年联共(布)14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十分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国际上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短缺,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为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联共(布)15大又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1928-1943年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一五”计划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